生命科学研究范例

生命科学研究

生命科学研究范文1

一、生命教育渗透进美术学科的必然性

(一)小学学校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乏

长久以来,生命教育是隐性的教育内容,尤其是生命教育之中的生死观教育更是不为师生广泛研习的内容,加之小学美术学科在众人眼中是一个存在感不高的学科,生命教育在小学美术教师常态教学活动中显得苍白、空泛,往往面临无从教起的窘迫现状。其实,生命教育是各学段学生都应该学习并深刻体悟的,然而小学阶段仅仅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少量体现,可见轻视生命教育的现象依然存在。公共卫生事件中不乏学校在线上线下将生命教育作为首课或重点课程,然而这种临时性的被动选择生命教育课程是不够小学生学习受用的。小学生内心相对脆弱,易于受周围环境影响,且处于人生观逐步建立的关键成长阶段,仅依靠临时性的生命教育显然不够。

(二)公共卫生事件中美术活动的相对低效

在公共卫生事件最为严重的时候,各个学校响应国家“五育并举”的文件精神,积极在线上开设各科课程,包括美术课程。但是,线上美术课程仍然以美术教材中的知识技能教学活动为主,关乎生命教育的美术教学并不多见。以我所在的县区为例,组织学生线上参加的美术活动多以某个固定的美术教师录播课在线上呈现,此方式仅仅为单方向的输出,无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无法实现生命教育在美术活动中的渗透。至今,全国各地中小学、高校举办的公共卫生事件主题美术比赛与展览层出不穷,我也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了主题手抄报、海报、绘画作品的创作与展示。由于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只能待在家中,缺乏专业教师的即时指导,也缺少对生命教育的深刻认识,学生往往抱着完成“家庭作业”的态度完成了“生命教育作品”的创作。这样的主题创作显然未能调动学生内驱型创作的欲望,故居家学习期间开展的美术活动效率并不高。

二、单元化课程设计适配于公共卫生事件

(一)单元目标

在小学美术活动中,教师应注重教材单元化的特征,提升单元化的意识,保持单元化的教学思想,运用单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美术育人的功能。学生经历了一年多的公共卫生事件,都应知晓“病毒”之意,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由于各乡镇限制外出政策的有力开展,居家学习的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病毒不是儿戏,所以学生的学习起点已经存在,学生也具备参加公共卫生事件中生命教育渗透入美术学科的单元化教学活动的能力。我将结合“了解病毒”“防疫工作”“抗疫故事”等主题设置教学目标,我将生命教育作为整个单元化教学的中轴线,将“以美疗愈”作为整个单元教学目标。

(二)单元任务

为了实现教育目的所提出的不同层次要求而设置单元教学任务,小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要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美术素养,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教授美术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使小学生能运用自身的美术能力,自主练习、创作与本单元各课题契合的画作,同时还要注重生命教育这个单元主题的融入。因此,教师在安排单元任务时,就要深入理解单元教学目标。我将单元化教学活动设置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各设置了三个课时:我将第一单元各课时的教学任务设置为感受自然,认识病毒,操练技能;第二单元各课时的教学任务设置为直面自我,热爱生活,无惧病毒;第三单元各课时的教学任务设置为致敬医者,大爱人间,疗愈内心。

三、公共卫生事件中美术课“三步三层”单元化课程设计的初步研究

(一)“三步三层”的课程结构图

由于此概念抽象,故作图示之:

(二)单元化课程内容的研发

公共卫生事件中生命教育渗透入美术学科的单元化教学活动中,我基于“三步三层”为课程结构研发。第一阶体现生命教育之意义。“天地”“我”“社会”三个关键词从尊重自然世界的层面让学生了解病毒出现也非绝对的坏事,这是某种不可避免的灾祸,俗语说: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既然病毒出现了,那我们就用人类社会的文明与果决去消灭它。人的生命过程不应在躲避惶恐中度过,人固有一死,热爱生命,活出价值,正视死亡亦是学生所要了解的生命教育之奥义。第二阶体现美术教育之意义,“技术”“练习”“感悟”三个关键词从美术学科本位出发,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美术技能是很难将抽象的情感表达于可视化的美术创作。故,我将第一单元特别设置了“写写画画”一课,此课对应“技术”,教师组织学生在后疫情时代重新拾起画笔,找回绘画的熟悉感,并且通过不设置绘画内容的“写写画画”让学生适当舒压,在愉悦中找回绘画技能。第三阶体现抗疫教育之意义。“了解”“创作”“疗愈”三个关键词让学生直面病毒,通过充分地了解病毒让学生进行具象化的作画与创作,终而达成“以美疗愈”的功效。基于上述“三步三层”的构思及单元任务的设置,我将公共卫生事件中生命教育渗透入美术学科的单元化教学设置为三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自然世界”,第二单元“我不怕”,第三单元“坚韧”,每个单元又分设三个课时,三个单元共九个课时,分别为:第一单元“自然世界”:“病毒来袭”“自然世界”“写写画画”第二单元“我不怕”:“病毒,我不怕!”“我爱我家”“自画像”第三单元“坚韧”:“天使在人间”“复课啦”“坚韧”

(三)公共卫生事件中单元化教学课堂实践亮眼之处小析

生命科学研究范文2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教学模式;课程思政

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中叶以来逐渐形成的一门理论性、综合性、应用性都很强的经济学科,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谋求人类最大福祉为目标。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传播和应用实践,可持续发展经济学逐渐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科理论体系[1],成为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类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新时代,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原则,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核心要义,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价值目标的生态文明建设[2],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指明了发展方向,也提出了重要任务。

1生态文明建设对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作用

1.1生态文明建设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

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以党的十八大报告、党的报告和“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等一系列重要文献为载体,提出了“两山论”“生命共同体论”“生态文明兴衰论”等[3-6],系统阐述了坚持新发展理念的价值观、坚持生态优先的战略定位、提倡多元主体参与的共治机制、强调顶层设计与分类施策的推进路径、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保障措施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倡议。这些论述极大地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教学内容:第一,“两山论”为该课程的绿色财富理论增添了新内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途径开启了评价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发展效果的新视角和新方法;第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理论,深刻反映了该学科研究客体的整体性、系统性、动态性和适应性特征,为教学过程中强调生态、经济、社会整体联动,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豪壮宣言,不断创新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研究方法,开阔了该学科全球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服务视野。在这些博大精深思想的指引下,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能够根植于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的沃土,不断丰富学科的理论内涵,为经济类研究生特别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提供与时俱进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和新途径。

1.2提供了难得的理论实践机会和大量鲜活的实践

案例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甚至左右了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方向。许多需要可持续发展理论参与指导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活动和生态文明建设成功案例,都成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学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发展的生动见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生态文明建设四大领域,需要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学科中可持续发展资源配置、发展阶段演进、发展模式选择等理论的指导,也为该学科以课题研究、咨询服务、实践教学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地参与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大量典型案例的成功经验被总结出来,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教学提供了案例教学范本。例如,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想诞生地的安吉余村,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以生态建设助推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余村经验”[7]。再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在生态治理、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等方面探索出了很多成功经验和发展模式[8-9],不仅有助于国内各地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而且为全球生态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这些案例使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实践教学稳稳落地,增加了学生对该学科理论知识的认知深度,增强了研究选题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2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

(1)青岛大学自2007年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为硕士研究生开设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课程以来,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教学实力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学团队。目前该团队拥有5名骨干成员,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名、讲师2名,均获得博士学位,有1名博士生指导教师和4名硕士生指导教师,2位教师具有国外留学或访学经历,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较合理。(2)教学团队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团队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持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更新课堂教学案例。教学团队共获得部级和省部级科研和教研项目15项,其他纵向项目和横向项目27项。值得一提的是,本课程在2019年12月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研究生优质课程,2021年获校级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

2.2创新课堂教学

(1)及时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将新近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以学术报告的形式在课堂上讲授,将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最新成果和成功案例带到课堂上。这一举措丰富了该课程理论教学的内容,拓展了学生的研究视野,增强了学生对该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指导价值的理解。(2)将科研训练融入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现实问题,以课程论文和案例分析等形式开展课题研究和课堂讨论,多方面锻炼学生的研究分析能力。在本课程每次开授之前,列出涉及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清单,安排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有关问题,要求学生以学术报告的形式汇报学习心得和体会。这调动了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的积极性,提升了课堂授课效果。

2.3强化实践教学

(1)将科研课题融入科创竞赛。鼓励研究生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背景,以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等作为重点选题方向,借助学术沙龙、组会和高端学术报告等平台,设计题目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分析能力和理论结合实践的应用能力,而且有利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指导。(2)积极开展室外考察与教学。青岛大学所在地拥有较多的典型实践教学对象,例如青岛市城阳区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胶州湾的蓝色海湾治理行动、黄岛区的中德生态园建设、崂山区的5A景区崂山文旅融合发展、海岸线保护与管理等,为开展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现场教学资源。

2.4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教学

生态文明理念及建设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教育的典型样本。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与社会经济建设实践密不可分,在新时代承担着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价值观、发展观、道德观等的光荣使命。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从该课程的整体架构、具体章节和知识点三个层面出发,发掘哲学基础、文化理念、道德遵循、创新机制和政策选择等思政元素,并将其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全过程,这对于培养具有高水平学术素养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5积极开发教材

现有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教材出版年份较早,没有涵盖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也没有反映近年来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发展趋势,少有涉及我国两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相关的案例介绍及理论分析也较少。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我们利用十多年来在讲授可持续发展经济学课程中积累的丰富资料编写了教材,并于2018年年底正式出版。目前,我们正着手对第一版教材进行修订,力求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成果和最新理论纳入其中。

3结语

生命科学研究范文3

关键词:大数据;生物信息学;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人类从发现DNA并将其作为遗传信息的来源和阐明DNA分子的双螺旋性质,到组装人类基因组序列的过程中,生物信息学已成为现代生物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物信息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做出的重大贡献,这些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1]。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作为交叉学科的生物信息学在高校研究生和本科教学中愈发重要。近年来,浙江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等十几所大学开设了生物信息学本科专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自2003年就在多个本科专业和生命科学相关专业中开设了《生物信息学》课程,同时,在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研究生教学中增设了生物信息学。由此,形成了本科、研究生生物信息学人才培养体系,向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生物信息学人才,推动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生物信息学和基因组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让准备从事生物学或者医学职业的学生需要对生物信息学进一步加深学习,但生物信息学本身发展快速,这为本科生物信息学课程创造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生物信息学》课程仍然需要大量的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3]。在长期生物信息学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实践并总结经验,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多个方面需要加强,如加强线上线下相结合、学生课堂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计算机编程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1线上线下相结合

生物信息学飞速发展,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很难达到预期教学效果。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巨大进步,诞生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线上教学,即教师通过互联网提供的教学,越来越多的学校使用信息技术来扩大端口的访问,提高教学质量以及降低与传统教学相关的成本。线上教学可以采取异步教学和同步教学模式[4],前者是指使用异步通信工具(例如电子邮件)来进行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建立学习的桥梁,异步教学允许教师和学生在方便的时候进行交流;同步教学是指利用同步技术(例如网络广播、聊天室、音频和视频等)而进行的近似于面对面、实时的教学策略,比如现在多采用腾讯会议、钉钉、超星直播和QQ群屏幕共享等方式进行线上教学。线上教学可通过重新设计课堂教学方法、个性化教学和提高学习体验来改变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解决传统教学面临的问题。在疫情席卷全球的环境下,我国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减少人员流动,大部分高校都采取线上教学,做到了停课不停教,线上教学为师生都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增加了全球各地人们交流学习的机会,网络上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也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师生在同步教学和异步教学时的交流。线上教学虽然有诸多优点,但也有部分缺点,传统的线下教学仍然是一种强大的教学方法。在线下教学时,教师的语言行为(如表扬、征求意见、幽默、自我表露等)和非语言行为(如身体接近、触摸、眼神接触、面部表情、手势等)可以减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线上教学时,自制力不强的学生在网络的另一端做其他事情,教师也很难发现,如果在线下课堂教学,教师可及时纠正这类同学的行为。线上教学发展迅速,有自身的优缺点,它无法全部替代线下教学,两种教学方式应该相互结合,才能保证教学质量更大地提升。

2注重学生课堂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生物信息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生物学教学领域具有无足轻重的地位。但今天的学生和研究人员很难相信,在五十多年前生物信息学发展的最初阶段,当时台式计算机还只是一个模型,DNA还不能被测序。随着分子生物学方法的进步,越来越多强大的计算机以及更好处理生物信息学的数据软件的兴起,DNA测序和分析变得更容易[5]。生物信息学是以互联网为媒介,数据库为载体,利用数学知识的各种计算模型,并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学中产生的大量生物学数据进行存储、检索、处理和分析、解释的学科,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践操作以掌握生物信息分析的方法和工具软件的使用等。从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出发,促使学生掌握生物信息分析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信息学主要采取的是网络多媒体教学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课堂上,老师集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学生操作实践为一体,实现课堂“讲学练”[6]。为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老师安排了五个实验,包括生物信息学数据库浏览、检索、相似性搜索和序列比对,DNA序列分析,蛋白质序列分析和结构预测等。老师在课堂讲完实验理论,学生在课堂上实践操作,出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将问题解决在课堂上。因为生物信息学课程需要大量上机操作,注重学生课堂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加强计算机编程在生物信息学教学中的应用

生物信息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生命科学研究者依靠生物信息学研究者来帮助他们分析大数据,在处理这些大数据时,需要了解如何格式化和解析它们,更重要的是需要编写可以连接现有应用软件的计算机脚本以及处理数据流程时需要编写相关算法程序。生物信息学研究者必须应用没有图形界面的软件工具,在高功率的计算机集群中实现生物信息分析流程,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具备中等以上的编程技能,并且熟悉LINUX操作系统。此外,生物信息学研究者还帮助进行实验设计、统计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大数据无处不在,对生物计算技能的需求意味着生命科学研究者要么自己编程并掌握生物信息学工具的使用,要么聘请专家帮助他们分析。如果生命科学研究者能够自己处理分析数据,科研将会更加便捷高效地进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讲授部分LINUX和R语言的相关知识。笔者选取一些使用R语言编写的简短程序,在课堂给学生讲解原理后,学生自己按照步骤实现整个程序的编写和运行。给学生讲解计算机程序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课堂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后期学习计算机编程知识的兴趣,也为以后成为一个具备全面知识技能的生命科学从业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4以就业为导向

随着中美贸易战升级,加上全球新冠疫情的大流行,不仅对高校教学产生冲击,而且对本科生就业产生不利影响。这时,部分学生就业信心不足,对未来充满无尽的迷茫。这种情况下,笔者在生物信息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少部分时间结合生物信息学课程特点,给学生讲解需要学习的知识,让同学们了解目前社会中急需的生物信息人才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例如,北京某公司的生物信息工程师这一岗位,岗位职责是负责肿瘤伴随诊断自动化平台、负责内部研发数据分析及技术支持、负责研发产品的说明书撰写及专利撰写、负责代码审核、需要掌握R、python,shell任意一门编程语言、能熟练使用生物信息学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工具和良好的英语学术阅读能力等等,还有其他的加分项,如具备二代测序行业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或生物信息算法开发经验等。通过在课堂给学生讲解企事业单位所需生物信息学人才的要求及待遇,以就业为导向,让学生对未来就业有一个新的认识,提前做准备,弥补当前自身的不足,充分提升今后的就业竞争力。

5讨论

生命科学研究范文4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医学学术型研究生;临床科研队伍;创新型人才;医学教育;人才培养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在不断探索和优化医学教育培养模式。发展至今,我国现阶段的医学研究生教育新型模式将研究生划分为两类,分别为专业型研究生(专硕)和学术型研究生(学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医学人才的分流[1]。前者主要接受临床思维与技能的训练,而后者则专注于科研思维与技能的培养。然而,由于大多数医学生在本科阶段较少接触到科研,在进行方向选择时,专业型研究生成为了大多数医学生的首选。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流动的不平衡,因此,进一步优化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逐步提升科研对医学生的吸引力,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当前医学教育模式的优势。

1我国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现状与问题

1.1我国医学研究生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主要的医学教育模式是“5+3”医学教育模式,即5年的医学本科教育,3年的硕士研究生教育[2]。在我国有部分医学生是七年制的本硕连读或八年制的本硕博连读,毕业后分别可获得医学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3]。部分国内高校还开创了特色医学培养模式,比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推出的“4+4”学制,前4年学生主要接受非医学本科教育,后4年为医学专业教育,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我国医学生学习阶段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改革力度较大的就是硕士研究生阶段。当前硕士研究生主要分为医学专业型和学术型。前者要求完成33个月的临床轮转实习[2],同时做少量以临床为主的科研工作,并撰写以临床内容为主的毕业论文,临床考试和答辩合格后即可获得医学专业型硕士学位。2013年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临床医学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将专业型研究生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以尽快培养一批临床技能合格的医学生。专业型研究生在通过相关考核后可获《执业医师资格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学位证》,俗称“四证合一”[4]。对于大多数医学生来说,“四证合一”的诱惑让专业型研究生成为当之无愧的首选。学术型研究生,对临床轮转实习无硬性要求,主要任务是发表以科学研究为主的研究论文。国内多数高校都有具体量化考核指标,一般来说要求发表SCI论文,并有具体的影响因子指标,达到相应指标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方可获得医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仍需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由于科学研究的特殊性,相比于专业型研究生,学术型研究生的毕业条件似乎更严苛,因此成为了医学生们的“退而求其次”的选择[5]。

1.2我国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问题

新医学教育模式下造成人才分流不平衡的原因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中的两个显著问题密切相关:其一,部分临床医生作为研究生导师,虽然招收了学术型研究生,但对学生在科研方面的指导有限,甚至让学生花费大量时间从事临床工作,而无法得到系统的科研培训。其二,大多数临床医院缺乏可供潜心研究的实验场所与配套设备[6]。第三,大多数医学生在本科阶段较少接触科研,因此,对科研了解较少,普遍认为自己在科研方面难以有所成绩[5]。对此,结合研究生科研活动中的可能遇到的具体困难,共同探讨更合理的以科研能力为导向的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将对未来医学人才的培养有极大促进作用。

2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工作创新与探讨

2.1搭建实验平台,打通临床与基础的研究壁垒

医学领域研究生不同于生命科学等基础科学领域研究生,应围绕临床实践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招收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导师大多为临床医生,对研究生的基础科研工作的指导有限,因此,在研究生的培养中,搭建系统的实验平台显得尤为重要[5]。而这个实验平台需要多方的协作,例如将临床医学院与生命科学学院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导师所能获得的临床资源,瞄准临床实践发现的科学问题,结合生命科学学院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从而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工作。临床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发现的科学问题成为研究生课题的主体方向,而生命科学学院的优势科研资源为研究生提供实验技术指导与科研思维培养。通过加强临床医学与基础生命科学研究的合作,打通临床与基础研究的壁垒,帮助学术型研究生迈向更高层次实验平台,为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的长足发展夯实基础。

2.2组建专职科研队伍,培育高水平团队

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在本科阶段主要以临床医学专业知识学习为主,在实验原理和实验技术培养环节上十分薄弱[5]。尽管许多知名大学早已开展医学本科生创新实验项目,启蒙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思维和实验技术,但由于繁重的临床基础知识课程,相较于生命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差距仍不容忽视。对于临床医学学术型研究生来说,科研能力与思维的培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临床医生大多难以兼顾临床与学生的科研指导[7]。因此相较于国外“宽进严出”的研究生培养风格,国内大部分高校难以实施严谨的考核制度,结果大多流于形式[8]。为避免不必要的财力、物力浪费,做到真实有效地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需要建立稳固的专职科研人员队伍,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人才培养中的趋同性,追求最大化挖掘研究生潜力。有学者提出学术型研究生“双导师”制,学术型导师主要在科研方面指导学生,而临床型导师可以在临床方面进行指导[9]。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临床医生导师在科研方面指导有限的问题,又不至于让医学生完全脱离临床环境,目前正处于试验阶段。另一种可行性较大的方案是引进高水平专职科研人员或许有助于解决这一困境。如此,为全面提升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人才保障,有助于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学学术型研究生培养质量。

2.3尊重科研规律,创新科研管理制度

一支优秀科研队伍的建设离不开对科研规律的遵循和对管理制度的创新。因此为保障医学学术型研究生科学合理地开展科研,在此笔者提出部分个人建议,与同道共勉。首先建立学术型研究生不参加临床工作,鼓励学生在研究生阶段以实验室研究为主的培养制度。其次,实施研究生培养晨短会制度。每日八点召开早会,由研究生用1~2分钟时间简要汇报实验进度及遇到的瓶颈,便于导师发现问题并提供专业指导,形成小型头脑风暴会。这种早会形式既是对课题研究的督促,也是对研究生总结和表达能力的锻炼,由此也碰撞出许多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三,推行研究生培养周会制度。每周固定时间段召开1~2小时周会,1~2名研究生结合热点或自身课题研究做文献精读或专题汇报。2~3名研究生详细汇报实验进度和下一步实验计划,汇报期间,参会人员可随时提问,就实验结果和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10]。一问一答间既加深了研究生对自身课题不足的认识,也锻炼了自己的科研思维,这种“两会”培养方式能够显著提升研究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4优化综合考评制度,激发研究生科研热情

合理、优化的科研考评制度是研究生科研热情的有效保障。由于我国研究生数量众多,要实现国外研究生教育的严格考评制度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8]。但是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考评制度,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在此,具体有如下三方面建议:首先,在满足各医学院校研究生基本毕业要求的前提下,摒弃“SCI论文数量是评价研究生科研工作好坏金标准”这一传统考核指标,鼓励研究生从“数量优先”向“质量第一”的思路转变。在评优、评奖中优先支持开展深入的、可持续研究的学生,不以SCI数量论英雄。其次,尊重学科间差异,坚持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分类指导和评价。鼓励研究生围绕所在学科的重大临床疑难凝练科学问题,开展系统性研究。由于学术型研究生毕业后绝大多数都将进入临床一线工作,因此研究生期间开展与所在学科疾病相关的课题,有助于在未来的临床工作中用更加严谨的科学思维来发现和凝练临床实践中的科学问题,真正实现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最后,建议研究生每学期接受第三方专家评审意见和专业指导。为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打破自我认知瓶颈,公平公正地评价研究生科研水平。每学期期末邀请5-6位非本校第三方权威专家参加研究生总结汇报会,由专家团提出的综合考评建议,及早发现科研设计、思路等方面问题,帮助研究生们少走弯路,也是对研究生科研工作的督促。

3结语

生命科学研究范文5

 

1生物安全是在生物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产生的。由于在生物技术研发、生产或应用过程中频繁使用的各类基因、细菌、病毒、抗生素、催化剂等物质向环境释放,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转移,往往会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安全风险,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生物安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大力推动和扶持生物科技产业的发展,目前拥有以张江生物医药基地为核心的生物医药科技园3个,以中科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和高校为龙头的研发机构30多家,具一定规模的生物技术公司约250多家,已经成为国内外重要的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基地。与此同时,上海市生物安全极其管理问题也逐步凸现。本文从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出发,以上海市为分析对象,探讨了生物安全管理的发展、现状、不足以及对策建议。   2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2.1发展概况   由于生物安全风险具有长期性、滞后性、不确定性等特点,人们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和管理有一个过程。从20世纪70年代起,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引起了某些国家的关注,1976年,美国制定了《重组DNA分子实验准则》。此后,相继有20多个国家颁布了此类法规或准则[’,“]。生物安全问题引起国际上的广泛注意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3]。198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组成了非正式关于生物技术安全的特设组织。1986年和1992年又连续了有关重组DNA安全问题和生物技术安全问题的文件[n]。1992年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了两个纲领性文件《21世纪议程》和《生物多样性公约》,此后国际上开始对生物安全立法工作予以特别重视,并在此推动下,1995年12月通过了《国际生物技术安全准则》,2000年1月通过了《卡特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该议定书是目前国际最权威的生物安全管理框架151,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该协议〔〕}。   我国生物科技发展较快,但是生物安全管理却相对滞后。1990年制定的《基因工程产品质量控制标准》是我国第一个有关生物安全的标准和办法。1993年国家科委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1996年农业部颁发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该办法增加了对新生物制品审批、新药审批、动植物检疫方法方面的生物安全管理。2000年,我国政府将生物安全列为健康和环境保护的新领域。同年5月,颁布了《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并在8月8日签署了《生物安全议定书》。到目前,中国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方面出台的法规标准已经超过了10个。   2.2上海市生物安全管理现状   近年来,上海的生物技术发展迅速,生物技术企业和研究机构数量庞大、分布密集,产业规模和科研水平也不断提升。上海市生物安全管理也已经起步,出台了一些相关的管理办法,但总体上,上海生物安全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还不够。   从上海目前生物安全管理法规标准体系来看,除了国际和国家通用的法规政策以外,上海根据自身的需要制定了生物安全的法规。2001年,上海市环保局实施了《上海市环境保护微生物菌剂应用的环境安全性管理(暂行)办法》,并在2004年6月由上海市政府正式了《上海市微生物菌剂使用环境安全管理办法》,这是国内生物环境安全领域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该《办法》引人了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许可、开放环境微生物菌剂的领域应用备案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同时明确了微生物菌剂提供单位和使用单位的环境安全管理措施和相应的法律责任,强化了微生物菌剂环境保护应用的源头控制和全过程监管,规定了微生物菌剂要进人上海市,须通过人体安全关、生态安全关、小动物实验关。但该办法只适用于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微生物菌种及其制剂使用的环境安全管理,转基因微生物菌剂则不属其管辖范围。另外,上海市环保局正在积极制定《上海环境保护生物技术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和《上海市重点行业(生物制药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从上海生物废弃物处理设施来看,上海市生物技术企业和研究机构的废弃物,均未建立专门化或专业化的处理公共设施,只是将此类废弃物归属于危险废弃物,其评估咨询系统、分类贮存系统、收集系统和处理处置系统相应地纳入到上海市危险废弃物的相关系统中。通过调查,目前上海具有资质、达到一定规模的畜禽动物焚烧处置单位只有1家,并且其每年处理规模,还明显无法与上海生物技术产业产生的废弃生物量规模配套。   从上海生物安全管理具体执行情况来看,上海生物安全管理对象主要包括生物技术企业及研究机构两个部分。目前,上海的生物技术企业主要是应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技术手段的生物制药企业,产品包括治疗药物、诊断试剂等。其废弃物主要为生产性废水、废气、废渣,发酵工程制药的产生量最大。上海市绝大多数生物技术企业,均选择将生物废水与其它种类废水混合后集中处理,采用的工艺多为物化+好氧生物处理或厌氧+好氧生物处理。而上海研究机构的生物安全管理方面,尽管上海生命科学研究实验室在《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I9489一2004)之前,参照我国卫生行业标准《微生物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一2002)并结合自身科研领域的生物安全问题,对实验室生物安全进行了分级并制定了相关规定,但是在废弃物管理上,上海的各类生命科学研究机构产生的废水和废物仍然没有建立起相应的分类收集、储运、处理处置系统。其中废水和固废基本上是与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合并收集,并分别输运到城市污水处理厂和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理处置,试验动物尸体一般自行寻找出路进行焚烧。而产生的废气绝大多数直接排放到大气环境中,没有相应净化设施。   3存在的问题   3.1对现状及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   目前,除了环保局监控的若干大型生物制药企业外,上海相关管理部门对其他生物技术企业,使用的各类制剂,产生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和去向,以及这些废弃物可能对上海城市环境和生态安全带来的哪些威胁、危害程度等,都缺乏基本的了解和科学的评估。开展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高校、中科院系统等科研机构,因其研究内容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变动性,管理部门对它们在试验中产生的废弃物种类、数量、去向、危害等情况更是缺乏应有的了解。#p#分页标题#e#   同时,管理部门以及研究人员对生物安全的认识不足,且不够系统,对生物技术发展与应用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风险性和危害性还只有感性的、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认识。受目前现有的科技发展水平限制,人们对生物安全领域还存在一些未知的或认识不清的领域,一些生物科技应用成果的安全性,国际上仍存在较大争论,比如一些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2管理法规标准体系制定不全,管理措施执行不力   由于国内还缺乏一部综合性生物安全立法,上海建立完整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还缺乏一个宏观的依据和指导。管理制度体系的内容也制定不全。目前,尽管上海在基因工程、农业转基因、实验室生物安全等方面已经有了基本的管理法规标准可以遵循,但是依然没有将生物废弃物明确作为污染源进行环保管理和监督,没有具体针对性的污染控制措施,更不要说提高到生物安全和社会安全的高度进行重点管理。至今,已颁布的各个不同的标准与生物安全管理相关的法规之间缺乏必要的衔接和统一,无法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从管理法规微观层面看,首先,对不同种类的生物废弃物缺乏相应的回收管理制度(模式),其次,一些已经出台的管理制度内容制定还不够完善,如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方面,虽然有登记制度和进出口的审批制度等,但是缺乏对其研究、实验、保管、运输、进口、出口、应用、推广、废弃等全过程的监管制度与标   由于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职能部门的监督力度不足,再加上相关人员对现代生物安全的危害性、严重性等认识浅薄,缺乏环境风险意识,导致生物技术企业和研究实验室相关人员对生物安全管理措施执行不力。主要表现在:操作过程中普遍存在试剂瓶、培养基等生物废弃物随处丢弃、实验废水经处理直接进人下水道,大量存在生物安全隐患的诱变剂、环境激素等成分随实验废弃物混入生活垃圾或生活污水系统;企业生物废弃物排放管理散漫,部分废水、废气处理设施停运或未按要求运行。   3.3处理设施、技术手段不到位,处理处置能力不足   首先,上海总体上还缺乏技术可靠的生物废弃物处理公共设施,尤其是畜禽动物焚烧能力还远远未达到上海生物科学研究与生产产生的量;其次,上海许多生物技术企业污水、废弃物等处理设施存在设备技术落后、应变能力差、处理设施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下等问题。上海目前相当一部分早期生物技术企业由于受到当时水平的限制,设计标准偏低,技术手段落后,加上后期技术转型、生产规模扩大等原因,从而造成处理设施运行不良,出水超标。而搞研究的生物实验室大都没有相应的针对性的废弃物处理设施或技术,而且其中回收、储存和运输等环节技术更为薄弱。   3.4管理监督机构设置不明、程序不统一   目前,生物安全管理存在各个部门分散立法,分头管理的问题。管理涉及环保、卫生、农业和进出口检疫等部门,但却没有一个统一监管机构,各个分管机构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和衔接。由于政出多「〕,各个部门的规定在管理程序上又不统一,使得被管理人在接受管理时无所适从,出现重复登记、审批现象,降低办事效率和效果。   4管理对策与建议   4.1加强教育与培训I6],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生物安全观加强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和相关生物安全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建立相关人员的上岗培训考核制度,帮助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生物安全观,重视和防范生命科学发展带来的环境风险,建立生物安全风险防范意识。   4.2尽快开展全市范围内的生物废弃物调查和生物安全现状评价通过开展上海生物废弃物调查,摸清上海市生物科技研究和产业的发展及其废弃物排放、收集、处理管理现状,分析和评估对上海城市环境和生态安全已有和潜在的威胁与风险,为全面启动上海生物安全管理提供依据。   4.3完善生物安全法规制度,制定上海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对上海现行的有关生物废弃物排放的法规与技术标准进行调研分析,找到不足和缺陷,完善相应的管理法规与技术标准,包括完善实验室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生物安全风险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终形成完善的上海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4.4研究开发高效实用的生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针对目前上海生物技术企业废物处理设施技术落后、运行效果不佳的现状,通过深人研究净化原理,探讨处理工艺参数、应用条件、结构形式、运行方法和控制系统等,积极研究开发生物废弃物的废水处理和固体废物处置的无害化处理处置技术。   4.5建立生物废弃物公共集中处理设施与制度针对目前上海生命科学研究实验室数量多、分布相对集中、废弃物的性质复杂、排放管理混乱、处理处置设施缺乏的现状,成立的生物废弃物公共集中处理设施,并建立相应的生物废弃物收集、排放、运输、处理机构和制度,对生命科学实验室排放废弃物进行统一集中处理。   4.6成立统一的生物安全管理和监督机构打破分散管理现状,理清各个管理机构职能,理顺关系,成立统一的上海生物废弃物管理监督专职机构,对上海生物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控制和协调,从而加强对生物安全管理控制,提高管理效率。

生命科学研究范文6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课程改革;创新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对于生物学科这样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发展而言,尤其需要大量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本科生作为基础人才的储备。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发展迅猛,是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先学科[1]。它与分子生物学共同形成了生命科学的语言,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世界语言[2]。《生物化学实验》是生命相关学科中重要的基础学科,同时它也是发展极为迅速的前沿学科。它既与理论知识关系密切,同时又具有自己的规律和独特之处。实验课程是以现有的理论为前提和基础,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得出所需要的结论。它不仅是理论知识的补充和延续,更是发现新知识的最佳途径。但如今的生化实验课程却存在种种弊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3]。比如,受传统教学思想的严重影响,实验课程的内容包含了较多的理论知识和教师的讲解,少了一些创新性和探究性;验证性实验课内容安排过多,缺少综合性和设计性的实验内容;实验内容及实验方法过于陈旧,与科学研究前沿严重脱节等等。这就使得学生的自主思维受到了较大的限制,阻碍了他们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思考及分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科研能力。因此,为了满足培养研究型和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就需要高校在本科阶段的生化实验教学中进行实验课程内容和形式的改革,更好地与科学研究的前沿接轨。

1课程体系的改革

上海科技大学是一所新兴学校,学校致力于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积极投身高等教育改革。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是一门课程成功的关键,因此依据学校的办学宗旨,作为理论课程的重要辅助和支撑,我们首先在课程体系方面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当然,创新的前提是取前人之精华,去前人之糟粕,所以我们仍会延续传统实验教学的优势。比如,与理论课的紧密联系性。作为生物化学理论课程的重要辅助学科,生化实验课程需要与理论课紧密结合,以达到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目的。我们在课程大纲确定初期,会按照理论课程的教授内容及课时进度,对实验课程进行相应的内容设置。同时,为了实验课程能够紧跟科学研究的前沿,每年我们都会与负责教授理论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讨论,优化实验课程大纲,对于其中一些不够完善的实验进行修改或删除,并相应地增加其他更为合理的实验。传统高校的生化实验课程体系单一,通常会配合理论课在一到两学期内完成,集中学习一些基本的实验技术[4]。一方面学生理论基础较弱,不能完全理解个别综合性实验的原理,只能学习一些基础简单的实验;另一方面,这种课程安排会让学生在低年级时突击接受大量的实验技术,到了高年级,学生真正开始运用所学实验技术完成课题的时候,往往发现由于间隔时间较长,一些基本的实验技能早已生疏。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相较于传统高校,我们将生化实验课的课程体系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表1)。从表中不难看出,我们的生化实验课程设置有着完善的体系,学生从入学到毕业将接受完整的实验课程体系的培训。首先我们会在大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安排一门实验理论课《现代生物学基础实验理论》。课程主要涉及到八大类实验技术:离心技术、电泳技术、PCR、测序技术、显微镜技术、细胞培养、免疫技术及模式动物。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系统掌握现代生物学实验室常规实验技术理论及原理,把握生物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最新动态;使学生能够将书本上的理论与身边的科学相结合,初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经过学习,学生可以在真正的实验课开始之前,对基本的实验原理有所了解,这样可以大大提升实验课课堂的学习效率,无需再赘述实验相关的基本知识。随后我们将实验课程设置为初、中、高级三个阶段。初级实验课程与传统高校相近,在大二与理论课同步完成,主要进行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能的培训,表2列举了部分初级实验内容;中级实验在大三完成,让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实验技术完成科研上常用的较复杂的实验项目,如免疫印迹分析(WesternBlot)、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蛋白质纯化等,具体课程详见表3。课程进行中会让学生对实验中的某个环节进行自主设计,初步对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进行训练;高级实验安排在大四,会提供一些小课题供学生选择,学生独立进行前期文献查找及实验方案设计工作,最后按自主设计的实验方案完成课题并提交论文。学生经过这样一系列实验课程的培养,对科研过程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不仅掌握了基本实验技能,还逐渐形成了完整、严密的科研思维体系,为他们今后继续深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人才的目的。

2课程内容的创新

我们在《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内容上积极寻求突破和创新,摒弃传统高校仍在使用的较为陈旧的实验教材,为学生量身打造实验讲义。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内容,希望能够在培养本科生基本实验能力的基础上加大对科研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自主学习兴趣和研究激情。另外,我们力争将独立的实验课程串联起来,几次小实验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综合性实验,让学生对科研中常用的复杂实验有所了解并分步掌握。举个例子,蛋白质是生物化学课程中最重要的一类大分子,关于蛋白质的实验有很多,比如蛋白质的提取、纯化、含量测定、定性及定量检测等等[5]。我们会将蛋白质类的实验集中在几周内进行,从提取开始,每步的产物留存进行下步实验,几周之后,学生最终会利用SDS-PAGE和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将提取纯化后的蛋白质进行半定量检测。除了蛋白质类实验,我们在核酸、脂类、酶类等实验中都会有这样的课程设计。通过一系列实验的训练,学生学到的不再是零散的和不相关的独立实验,而是一套科研中常用的完整的综合性实验。其次,我们在教学中涉及到的实验方法、仪器、材料等都会尽量采用目前科研中最常用的,这样可以让未来有意继续深造的学生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和实验技能,从而更快速地融入科研生活。仍然以蛋白质实验为例,早期的蛋白质电泳所用到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多数需要自行配制,但随着科研服务行业的兴起,目前很多高校及研究所都已经开始使用市售的预制胶,以避免自制凝胶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重复性。因此,我们除了会安排课程让学生学习如何制备PAGE凝胶之外,还会同时为学生提供市售预制胶进行电泳实验,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实验技能的基础上,还能与科研前沿的最新信息和知识接轨。

3课程模式的变革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教师讲述实验原理,学生按部就班地按着教材上设计好的实验流程进行验证性实验。学生在实验进行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实验结果,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作为信息技术与学习理论深度融合的典范,近年来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6]。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在实验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我们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首先我们将学生分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团队协作能力[7],让学生课下通过讲义、视频、网络等方式和途径自学实验相关内容。组内各成员具有不同分工,分别负责资料收集、实验准备、预实验、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等工作。课上每组代表为大家讲解实验原理并进行演示实验。这种模式可以让实验课的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学习效率更高,同时还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4考核方式的创新

生命科学研究范文7

基础医学研究生是我国医学以及整个生命科学研究力量的新力军,对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关系到祖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生命科学领域科学研究的进步,因而基础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任务在于培养和塑造一支科研作风严谨、专业基础扎实、创新意识较强的高素质科研人才队伍,为我国科学家攀登医学和生命科学高峰奠定坚实的基石。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主要包括科研思想作风培养、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逻辑与创新思维培养、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培养、科技论文写作培养、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等方面。

一科研思想作风培养

科学研究的实质在于探求真理,揭示未知领域的规律,因而,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客观、公正、尊重事实是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然而,近年来,社会上急功近利的风气逐渐渗透到了科研领域,为了毕业能拿到学位,或者评奖、晋升,一些研究生甚至导师不惜捏造数据、扭曲事实,发表一些伪科学研究论文,这些都不利于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绝大部分基础医学研究生毕业后都是从事科研工作,是我国科研事业的新力军,对基础医学研究生科研思想作风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其将来从事科研的态度和作风,因而在研究生培养阶段,导师应注意端正自己的科研作风,对研究生进行言谈身教、耳濡目染,养成其严谨的科研思想作风。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和培养模式与高中和本科阶段截然不同,研究生的课程少,学习方式更加灵活自由,老师的监督力度小,绝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自学。因而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其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方法远比直接传授知识更重要。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课本获取远远不够,除了阅读专业书籍外,还应多向往届师兄师姐请教,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论坛BBS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方法,还应多参加一些科研活动和讲座,学习一些新方法和新技术,最重要的是还应多阅读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和综述,了解最新科研技术的进展。

三逻辑与创新思维培养

除了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科研工作者还应具备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科研素质就是开拓创新精神。创新是推动人类探索未知的原动力,科学研究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故而科研立题应该新颖,揭示一些未知的东西,促进人类的进步,而不应该是对前人研究的简单的重复,对科学发展毫无意义。对基础医学研究生逻辑与创新思维的培养,关键在于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否发现问题,首先需要了解目前已知什么、未知什么,这就要求研究生要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充分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明确该方向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凭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去发现问题,提出科研假设并借鉴、学习他人的方法或者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证实或证伪提出的科研命题。

四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培养

基础医学文献的检索主要包括图书馆期刊的检索和网络数据库检索两种途径,随着现代通讯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飞速发展,绝大部分杂志上的文献也同时上传收录到网络数据库中,网络上的生物信息资源不断扩充且获取方便,故当代研究生文献检索的途径以网络数据库检索为主。故应着重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网络检索文献的能力,收集整理常用的数据库网址,学习各类数据库中文献检索的方法和路径,学习如何整理和收藏文献。随着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国际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国际上绝大部分重要的医学论著、综述、指南等多为英语媒介,因而还应培养基础医学研究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能力,并在看懂文献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其如何从文献中快速获取所需的信息。比如,若需要学习某类方法或技术,则检索详细介绍该方法或技术的文献,建立文件夹,将其整理到方法类文献中,重点看方法或技术要点部分;若需要深入掌握某些理论或机制,则检索与该理论或机制研究有关的论文或综述,将其整理到理论类文献的文件夹中,重点阅读和理解作者对于该理论或机制的探讨。

五科技论文写作培养

医学科技论文的写作是对科研成果的总结与反思,论文在公开杂志上发表是科研工作者与国内外同行之间进行学术交流的工具。每位基础医学研究生在就读研究生阶段都要求并撰写毕业论文,论文质量的高低已成为衡量研究生学术水平和科研素质的重要标准。因此,培养和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的专业写作能力是对其科研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顺应科学交流的国际化趋势,目前通常都鼓励医学研究生发表SCI论文,这就要求首先要培养研究生的专业英语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与广泛的文献阅读和计划性地写作培训是离不开的。在早期阶段,研究生的科学思维和学术写作水平都是极不成熟的,可以通过加强专业文献阅读、撰写综述、撰写中文论文然后再进行英语科技论文写作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培养和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六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

通常一个重大科研课题的完成需要一个良好的科研团队协作完成,每个个体承担其中的一部分任务或一个分支课题,这就要求团队中的成员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基础医学研究生的选题往往也是导师承担的课题中的一个小分支,各分支课题相互之间既自成体系又存在一定联系,不能完全独立。研究生是导师带领的课题组中的成员之一,需要与其他师兄师姐或老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大的课题或任务。因此要培养研究生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其团队协作意识。通过组织研究生定期开展科研讨论、实验室总结会议(labmeeting)等方式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

生命科学研究范文8

2、EI(工程索引)TheEngineeringIndex,简称EI.创刊于1884年,是美国工程信息公司(EngineeringinformationInc.)出版的著名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工具。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万至1.4万条;每期附有主题索引与作者索引;每年还另外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年度索引还增加了作者单位索引。出版形式有印刷版(期刊形式)、电子版(磁带)及缩微胶片。EI选用世界上工程技术类几十个国家和地区15个语种的3500余种期刊和1000余种会议录、科技报告、标准、图书等出版物。年报道文献量16万余条。收录文献几乎涉及工程技术各个领域。具有综合性强、资料来源广、地理覆盖面广、报道量大、报道质量高、权威性强等特点。

3、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toScientific&TechnicalProceedings,简称ISTP。创刊于1978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该索引收录生命科学、物理与化学科学、农业、生物和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和应用科学等学科的会议文献,包括一般性会议、座谈会、研究会、讨论会、发表会等。其中工程技术与应用科学类文献约占35%,其他涉及学科基本与SCI相同。

4、ISR(科学评论索引)IndextoScientificReviews简称ISR。创刊于1974年,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编辑出版,收录世界各国2700余种科技期刊及300余种专著丛刊中有价值的评述论文。高质量的评述文章能够提供本学科或某个领域的研究发展概况、研究热点、主攻方向等重要信息,是极为珍贵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