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化素质培训范例6篇

职业化素质培训

职业化素质培训范文1

论文摘要:为了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满足企业尤其是电力企业对职业素质的要求,学院引入了旨在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职业化”培训体系,即将“职业化”培训体系中的5s现场管理、定置管理、目视管理、看板管理和学习型团队建设全面融入到专业教学体系中,开设课内和课外的“职业化”课程,并将“职业化”理念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从而实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教学目标。

一、问题的提出

职业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摇篮,技能训练、素质培养应当是高职院校全部教育教学问题中,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融合的两大体系,二者缺一不可。然而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对素质教育尤其是职业素质教育内涵边界不清晰,目标定位不明确,造成教育工作者在职业素质教育实践中的迷茫、观望和无所适从。社会上曾经流行的一句话“素质教育是个筐,什么都往里头装”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现实。因此,在实践中只能采用撒“大网”的方式,面面俱到,使得职业素质教育缺乏针对性,实用性,结果收效不好,挫伤了教育工作者实施素质教育的积极性。于是又出现了另一个倾向——撒手不管,“素质教育是个筐,框里可装可不装”,人们把素质教育看成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在很多学校,素质教育仅仅停留在文件和口号上。显然,这种做法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背道而驰。

调研显示,用人单位选人用人主要以“德、能”为主导,有94.9%的调查对象认为,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时注重实际能力,90.3%的调查对象认为注重品德。目前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与招聘岗位相适应的知识技能、沟通能力和学历三个因素上。调查显示,应届毕业生最缺乏的素质是社会经验,动手实践能力,敬业精神、责任感和吃苦精神几个方面。调查对象选择的比例分别是66.0%,65.8%,64.9%,63.4%和63.3%,这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毕业生素质能力和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矛盾与不相匹配。①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能”主要是实践的技术技能,“德”主要是职业素质,如沟通能力、敬业精神、责任感和吃苦精神等。

为了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满足企业尤其是电力企业对“德”——即职业素质的要求,2009年2月,学院引入“职业化”培训体系,即将“职业化”培训体系中的5s现场管理技术、定置管理、目视管理、看板管理和学习型团队建设全面融入到专业教学体系中,开设课内和课外的“职业化”课程,并将“职业化”理念逐步渗透到各教学环节。

将“职业化”培训体系融入专业教学体系中,其本质是以“职业化”培训体系为载体,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素质教育,一是使学生能做到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并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上符合职业规范和标准,并形成习惯,二是使学生具备阳光的心态、创新的意识、吃苦耐劳的品格、团队协作的精神,从而让他们在职业化理念、职业化行为和职业化技能三个方面得到提高,与企业要求相匹配。

二、职业化培训的实践

1.寝室、教室、实训场地、实习车间引入现场“5s”管理

学生职业化培训的精髓就是将“5s”理念充分运用到生活和学习当中,“5s”即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isu)、素养(shitsuke),因为这五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均为“s”,故称为5s。它起源于日本,近年来在我国大型企业中盛行,它是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整洁、干净的环境,培养员工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最终提升人的品质。

首先,学生一进校,就要求学生对寝室、教室的物品进行整理,辨别哪些东西需要保留、哪些东西必须丢弃;在整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寝室日常物品的摆放位置,确定最科学、最合理的摆放方案,即完成整顿。在清扫阶段,按照各班的实际要求和“5s”的标准,对所在寝室和教室进行彻底的清扫,并建立打扫细则。在打扫的基础上每天利用科学的、省力的方式进行清洁并随时保持,让寝室、教室一直处于明亮、干净的状态。然后,在学生进入大学二年级时,把寝室、教室的做法全部移植到实训室、实习车间。素养是“5s”的最高目标,即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整洁、干净的生活、工作环境,养成员工良好的生活、工作习惯,形成生活中的规则意识,工作中的规范规程意识,最终通过人的内化,提升人的品质。

2.寝室、教室、实训场地、实习车间物品、设备定置管理

定置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它运用工效学的原理,通过调整物品的放置位置,做到取用方便,一目了然,减少多余动作,减少往返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并可使生活、生产现场有序化、文明化,进而提高人的品质。

学院在定置管理方面作了以下工作:在学生寝室,制定了门的顺时针、逆时针推拉标识,电灯开关、风扇控制开关,清洁用具放置处,毛巾、脸盆放置处,漱口杯,牙膏、牙刷放置处,香皂、洗面奶放置处,洗发水放置处,洗涤用品放置处,水桶放置处,鞋子放置处,电源插座等明显的标识,让学生按照所贴标示进行摆放,使杂乱、无从整理的寝室变得干净、明亮、整齐,并且把物品的主人是谁也都标示得清请楚楚。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1)让其他人进入寝室就能很清楚地了解寝室物品的格局,并迅速的找到所需物品。2)有利于培养和监督学生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逐步形成规则意识。

在教室除了对电灯、风扇标示了具体控制开关外,还用黄色胶布将座椅的摆放位置进行固定,让学生座椅摆放整齐有序,不管从教室的哪个角度观察,都能看见座椅行列分明。每间教室的前面张贴有“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五个大大的词组,让学生身在教室也能感觉到规范化管理,通过各种标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接受和遵守这些规则。

在实训室,实习车间,设备、工具、图纸、标准、相关资料按规定的位置有序摆放,存取方便,各种标识牌美观齐全,各种标线色泽分明,工作区、学习区一目了然,与电力企业精益化管理、标准化管理理念相一致,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充分的职业化情景,为标准化作业提供了软实力的支持,实现了教书育人与环境育人的双重功效。

3.教室与实习车间看板管理

看板管理是管理可视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的作用是通过看板让学生们了解班级状况,小组情况,营造竞争氛围,形成有形或无形的学习、工作压力与动力,有利于班级工作与学习的推进;展示改善的过程,让学生们能学到他人好的方法和技巧;展示改善成果,树立榜样和典范,让参与者有成就感、自豪感。

学生看板分为两种:一种是团队看板,另一种是班级看板。团队看板是由该队学生自己通过制图软件制作而成,该看板要每月定期更换,主要展示该队学生培训成果和风貌。班级看板包括班级职业化培训管理制度,每周国家、学院的重大要闻,学习园地,本期进程表,本期课程表,还有每周考评与每周评选出的团队之星照片和评选理由。通过这种班级看板规范张贴,并对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激励,促使后进的学生积极跟进。

4.学习型团队管理班级

学习型团队建设是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学习团队进行管理,每个团队由8~10名学生组成,组建团队时采取教师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小组、自主选举队长和制定队名、队歌、队训和共同愿景。

列队是构建学习型团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训练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服从意识、竞争意识和时间观念。学生们严格按照职业化培训的作息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地点集合、行进,在行进途中要求学生步伐整齐,精神饱满。同时,每天进行3次团队展示,团队展示时要求学生们声音洪亮,朝气蓬勃,展示学生们活力四射的精神风貌,并形成团队与团队之间的良性竞争。

5.每日的“good and new”活动

每日的晚自习,学生们提前半个小时进入教室开展“good and new”活动。每天晚上派出一个队的学生逐一上台进行脱稿演讲,内容涵盖自己当天开心的事、新见闻,新思考,然后由班长进行总的点评,并在当天晚上由所有班干部一起评选出当晚的“good and new”明星,并在看板上公开表扬。开展“good and new”活动的目的有二:一是让大家每天多想开心的事,忘掉烦恼,培养阳光心态;通过讲述一天中的新事物、新问题、新思考,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二是通过每天上台脱稿演讲,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胆识,培养自信心。

另外,利用周末时间,由班上的学生自己组织、策划、实施班级活动,学生们在班级活动中举行深度会谈,强化沟通协调能力。要求每一次活动都要写计划和活动后的总结,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组织策划能力,并通过总结,得到不断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班级凝聚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三、职业化培训的效果

学院职业化培训从2009年2月开始在水动专业试点以来,至今已有两个年头,走出了一条以“职业化”培训体系为载体,有系统地、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实施后,效果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班风、学风明显改善,敢于吃苦,勇于担当。水动092班的学生在接受培训一年后,通过学习型团队的形式管理班级,班风、学风明显改善,团队内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团结友善,顾全大局,共同进步,该班学生个个精神饱满,你追我赶,团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学习上刻苦努力、实习中不怕脏、不怕累,勇于承担最困难的工作。班级理论学习成绩和技能考核成绩逐步提高,在大一的第一学期该班有14人次不及格,第二学期减少到3人次。学生们还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活动人次明显增多,获奖项目多达90多项。

团队合作意识、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形成。通过学习型团队建设、班级活动、队列行进、团队展示,通过生活物品、实习设备的定置管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意识逐步形成,学生们养成了内务整洁、纪律严明、生活有规律、做事有规范等良好习惯。过去是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现在所思所想、处理问题,一切从团队出发。过去是物品随意堆放、行为散漫,现在是整齐有序,讲求科学,树立效率意识,与现代企业要求团对协作完成工作,标准化、集约化管理相适应。

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创新意识逐步增强。通过两年来的“good and new”训练,接受培训班级的学生从刚开始进校上台的胆战心惊、语无伦次、不敢正视学生逐渐转变成自信、语言表达丰富、说话逻辑性强,并能很好的控制讲台,发生突发事件也能应对自如。该班进步最明显的就是一位来自贵州的学生,刚到校时,他性格内向、普通话不好,语言表达方面逻辑性欠佳,站在讲台上很拘谨。但是通过一年多的“good and new”训练,现在他不但在普通话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并且能够自信的站在讲台上用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由于“good and new”必须要讲述自己的新鲜事,学生们创新意识逐步建立起来,创新能力也得到提高。

有序的生活,按规则行事,不随心所欲;负责任的工作,按规程作业,从小事做起;勇于吃苦,敢挑重任,形成团队合力。我们看到了经历“职业化”洗礼的学生,逐步向职业人靠近,正在走向职场,走向高品质的人生。

注释:

①素质教育调研组.共同的关注——素质教育系统调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参考文献:

[1]李代培,程儒松.工业工程技术在理县红叶二级水电站运行维护管理中的运用[j].四川水力发电,2006,(06).

职业化素质培训范文2

关键词:高职;实训教学;素质教育;职业化素质

较长时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明显存在着忽视职业化与忽视职业化素质培养的现象,其结果是人才的职业化程度不高,与社会需求脱节。近年来,顺应市场需求,培养职业化、专门化高级知识型劳动者的高职教育发展迅速,高职教育注重人才的适应性和针对性,着力培养具有鲜明职业特点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了达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重视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实训实践教学。同时,高职院校加大了对实训教学的投入,注重学生的知识、行为和技能等显性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除拥有学历证书之外,努力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或者通过专业考试。但是,许多高职院校却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与职业态度等隐性素质关注较少。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为指导,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这反映出我国对于高职人才培养方面强调既要注重显性素质的培养,也要注重隐性素质的培养。职业化素质是由职业和专业资质、知识和技能等显性素质与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态度等隐性素质两方面构成的,任何偏颇的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实训教学是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某种技术或技能,是在真实或仿真环境中进行反复训练的教学活动,是伴随着高职教育迅速发展起来的。以实训教学为载体,以素质教育的思想和观念为指导,对高职学生进行职业化素质的培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实训教学与素质教育的现状

通常,实训教学包括对学生进行单项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的训练、职业岗位实践训练等。对有些高职院校而言,实训教学是一个新课题,而对素质教育却有较高的认知程度。然而,在认识与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时仍有不妥之处,必将影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化素质的培养。

在办学思路中,重实训教学轻素质教育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学理念日益务实,重视实践教学,突出应用技术的教学内容,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的高职院校认为高职院校应以能力为本,过分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否定素质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只是将素质教育作为点缀。有的院校以生存与发展为由,以实训教学为中心,将实训教学视为重中之重,对实践教学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资金,而将素质教育视为可有可无,对素质教育的投入能省则省。有的院校以学生就业率为“指挥棒”,过分强调实训教学有助于学生显性优势的培养,能使学生在就业市场获益,而忽视具有隐性特征及非即时性效果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深远意义在与眼前效果和利益的较量中明显处于劣势。

在实训教学观念中,重视技术培养忽略素质教育有的教师简单地将技术培养等同于素质教育,或将能力锻炼等同于素质教育。有的教师甚至认为“素质”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培养,不是课堂培养出来的。素质教育在实训教学中受排斥,源于有的教师认为实训教学是应用、实践、技术性强的“务实”的教学活动,没有时间“务虚”进行素质教育。还有些教师认为,素质教育是中小学阶段的任务,对高职学生谈素质教育没必要或太晚了,素质教育是个人修行问题。在这些观点和想法的支配下,实训教师在教学中只关注技术技能内容,编制教材时也大多是类似工作操作手册,甚少涉及工作中的职业道德与操守,即使提及职业道德与操守,也不像对待技术内容那样注重真实性和可操作性,有的教师让学生自学职业道德与操守,并不将其纳入实训环节。

在部门工作思路上,素质教育与实训教学各自为政,相互脱节有人认为素质教育与实训教学是两类不同性质工作,属不同部门、不同领域。有的高职院校中,实训教学通常被划分为教师或教务部门的“专属”教学活动,其他部门甚少参与。素质教育则被认为是学生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专职”工作,与其他人员无关。在不少高职院校中,专业课教师、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与班主任之间缺乏沟通,大家都在“各司其职”:专业课教师负责专业知识的传授,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与班主任负责素质教育和思想道德引导,其结果是分工有余,合作不足,事倍功半。

实训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也在变化。素质教育不是暂时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系统工程,终身工程。实训教学是高职学生技能培养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实习和就业的连接点,更为主要的是实训教学是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严谨作风和较高素质的重要平台。美国学者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人在工作中仅发挥了10%~30%左右的能力,如果受到充分的职业化素质教育与培训,就能发挥其能力的50%~80%。

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与即时技术能力的培训同样重要实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培养技能;素质教育则重在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少学生成绩优秀,技术能力强,却被列为“不受欢迎”的学生,原因何在?毕业后,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深度焦虑症,出现“心理休克”现象,原因何在?高职学生毕业不久就走上犯罪道路的“28岁现象”,原因又何在?缺乏对社会、职场中的文化和规则的了解,缺乏团队精神、敬业精神,缺乏职业道德和操守等等是这些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这是对以就业为“指挥棒”,忽视素质教育的警示。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保证学生健康成长,不仅靠技术培养,更要依赖素质教育。人的素质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是以往全部活动的客观结果,也是以后活动的主体条件。

从社会的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看,培养合格的“社会人”与培养合格的“技术人”同样重要高职院校应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应重在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强的学生。与此同时,高职教育的高等属性,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学生在重点掌握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实训教学不同于我国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实训教学与师傅带徒弟的相同之处是传授技术和知识,但是,前者还肩负着社会教育者的责任,要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在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同时,也应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转贴于

从发展实训教学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实训教学的纵向发展与素质教育的横向发展同样重要首先,实训教学的任务是进行职业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即专业技能的培养,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实训教学与素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其次,实训教学是具体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于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专业知识,使职业技能熟练化的教学过程,目的在于职业技能的训练与理论知识的巩固。实训教学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特征能够为素质教育提供一个“实”的平台,实训教学可解决素质教育教材真实性不强和事例缺乏等问题,实训教学的出现有助于解决素质教育“虚”的缺陷。我国高职教育实训教学的历史较短,而素质教育相对而言更成熟,实训教学借鉴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有利于实训教学向纵深发展。素质教育则可借助实训教学平台探索素质教育的新方式、新内容,拓展素质教育的视野。

促进实训教学与素质教育的融合,培养职业化素质

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的能力。实训教学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基本途径。加强实训教学既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使学生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重要保证。素质教育则是学生远期适应人才市场需求的重要保障,二者不可偏废。高职院校应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本,指导实训教学;以实训教学为载体,丰富素质教育。根深才能叶茂,在高职教育中,“根”是综合素质,“叶”才是专业技能。一个人的能力基础是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有了这个基础,学什么具体技能都不难,而缺乏这种综合素质基础,专业能力的提高也极为有限。①

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内化成实训教学内容,纳入实训教学计划高职素质教育应依据学生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提高或增强学生的某些基本素养,如理想信念、法律道德意识(特别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素质(业务能力、踏实肯干、创新、谦虚好学和与人合作的精神)等。根据对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理念,应紧扣专业特点体现专业思想、精神及其要求,将素质教育内化为实训教学内容,特别应突出职业道德素质的内容。在制定实训教学计划的同时,应将职业道德素质等纳入教学计划,并给予一定的课时。

在实训中不仅要技术仿真,而且要职业环境仿真,创造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的双重环境在实训中,真实的职业环境不仅指工作环境,还包括人文环境。实训教学要模拟真实的技术环境,设置真实的职业环境,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提高素质的重要性。要学生明白,在职场中不仅会有技术问题需要解决,还会有许多问题是与人的素质相关的。及早将技术与素质要求传授给学生,对他们在职场中顺利发展非常有利。这种做法有助于将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衔接起来,解决学生对社会不适应的问题。

转变教师观念,注重提高实训教师的素质,达到言传身教的效果要改变教师片面追求实用性,以就业为“指挥棒”的教学思路。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由于实训教学是“零距离”的教与学,实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直接、真实且非常深远的。充分利用课堂优势,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素质显得非常重要。专业课教师、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师、辅导员与班主任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应共同发挥作用。要引导实训教师认识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建立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并重的柔性评价体系在实训教学中,学生除了“学”之外,还要与其他同学一起“做”,所以在学习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除教师外,还要加入学生互测与自测,使学生意识到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实训教学中技能掌握的教学要求“硬指标”通常非常明确,而且掌握程度评价标准是唯一的。为了能够使素质教育达到应有效果,可以尝试建立素质与技能并重的评价体系。实训教学的评估体系,不仅应有技术掌握程度的“硬指标”,还应包括个人素质表现的“软指标”(“软指标”的制定应根据不同专业、未来不同职业的特点突出专业和职业特色),以学生在实训中反映出的素质与技术水平共同构成其实训学习的成绩。

实训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平台和载体,技能与素质并重、技能培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实训教学与素质教育融合的最佳体现。应坚持以素质教育为本,以实训教学为重,促进实训教学与素质教育整合,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器”即科技、工具、功利精神日益突显时代,切不可忽视传统的“道”即人文、本体、理性精神的复归。“道”与“器”、本体与工具、人文与科技的整合,必将成为大学发展的未来价值旨归。②实训教学与素质教育之间是“器”与“道”的关系,“器”与“道”相融合才能达到最高境界。培养学生职业化素质是实训教学与素质教育整合的终极目标。唯有如此,高职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人才的目标才能实现。

注释:

①梁小民.黑板上的经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7.

②张传燧.大学之“道”与大学之“器”——传统大学精神解读[J].高等教育,2006,(3).

参考文献

[1]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职业化素质培训范文3

[关键词]农电工 素质能力 提高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385-01

一、农电工队伍素质现状

(一)文化水平偏低,理论素养不足。初中及以下者占53.56%,高中(中职)占23.48%,大学(本、专科)占22.96%。

(二)技能构成不佳,职业技能欠缺。没参加或技能鉴定没通过者占34.92%;通过技能鉴定者中,初级工14.77%、中级工占35.48%、高级工占45.45%、技师占4.30%。

(三)年龄趋于老化,学习能力下降。50岁及以上者占11.08%,40岁-49岁者占44.85%(45岁以上者逾6成),30岁-39岁者占32.12%,30岁以下者占11.95%。年长者居多,学习能力和操作水平进入下降通道。这样的素质构成既适应不了国家电网公司建设“一强三优”现代企业的需要,也满足不了新农村建设的用电服务需求。

二、提高农电工队伍素质能力的方法及短板分析

(一)培训软硬件资源短缺。乡镇电力体制改革后,农电培训基地建设依然未能跟上企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信息化培训平台依然在追赶企业发展的脚步,专职培训教师依然缺乏,兼职培训师数量依然不足,尤其是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专兼职培训师极其缺乏。培训软、硬件资源短缺,保障机制缺失的局面亟需改观。

(二)培训针对性有效性不强。农村电工多工作在生产现场,对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培训要求最迫切。由于他们文化水平高低不一,业务技能参差不齐,实际培训时只能就低不就高,搞一些内容陈旧、人人过关的机械式培训,降低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训又常以理论灌输为主,疏于技能操作演训,培训内容与生产现场、生产应用做不到有效结合,对农电工职业能力提升的支撑严重不足。

(三)培训激励机制不健全。农电工培训激励机制不健全。能力素质提升工作一般不与农电工绩效考核挂钩,也不与其职业发展关联,农电工普遍缺乏参加培训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由于职业发展通道单一,很少有农电工参加学历教育,影响了文化水平的提高,也妨碍了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

三、提高农电工队伍素质能力的有效方式

(一)强化培训基础设施建设,配齐配强兼职培训师队伍。各供电企业可针对本单位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一步筹措资金强化农电培训基地建设,有针对性地开发建设具有鲜明农电特色的培训项目和实训装置,重点建设和完善符合农网营配工职业技能特点的技能实训场所,优先配置安全性高、功能性强的实训设备。根据专职老师不足和农电工培训重在职业素质和职业工作能力提升的实际,选拔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德才兼备的企业内部专业拔尖人才、技术骨干担任内训师,并加强对其授课技能的培训,配齐配强兼职培训师队伍。

(二)加强培训需求分析,促进素质提升与生产经营完美结合。强化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加强培训项目规范化管理,针对不同的培训目标,开发不同的培训模块,设计针对性强的培训课程,并充分考虑工学矛盾,尽量将培训时间安排在生产任务较轻的季节。科学划分培训层次,突出个性化培训计划的制定与实施,将培训重点由过去的人员培训更多地转变为能力培训,针对不同层次的职工(新职工、年轻职工、老职工、班组长),采取不同方式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保证所有人员都有机会得到适时有效的相应培训。

加强培训方向研究,探索建立新的岗位培训模式。从开发标准化培训教材入手努力构建农电工岗位能力标准化培训体系。可根据农电工管理特点,组织开发涵盖培训目标、内容、方式及考核要求的农电工岗位技能培训教材,并配套开发PPT课件。

(三)建立健全培训激励机制,营造农电工全员自主提升氛围。建立农电工素质能力提升激励机制,将农电工参训、参培、参赛等与绩效考核、福利待遇、职业发展等联系起来,增强农电工参与培训的自觉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促进自我素质提升。可制定严格的上岗考试制度,对培训考试不合格者进行待岗脱岗培训,同时与绩效工资挂钩,以增强所有在岗职工的工作压力感,激发职工参培热情。辽宁某区供电公司实行农电工“每月一考”制度,考试成绩纳入月度绩效考核,促进了农电工素质能力提升,近几年参加上级单位生产运动会的成绩不断走高。

激励引导农电工认同“培训是最大的福利”理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岗位培训是为确保其职业工作能力和岗位权益而实施的。对参加上级培训、调考取得优异成绩的农电工,除了给予必要的物资奖励外,尽量再给予一些外出疗养、学习考察的机会,使职工把培训看成是企业的一种特殊关怀。

(四)突出师带徒培训和现场演练,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师带徒是提高农电工业务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良好选择。师带徒重点是选好师傅、签订师徒合同和建立相应考核制度。帮带期一般为1年,期满重新签订,师徒视需要轮换调整。要大力营造传帮带的浓厚氛围,形成师傅之间、学徒之间“你追我赶,互补共进”的竞争态势。要举办各类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现场专业演练和应急演练,有的放矢地就生产中常规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紧急救护、“两票三制”等进行强化训练,不断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五)坚持开展专业竞赛,推动素质能力提升由表层化转向实效化。坚持组织农电工开展岗位练兵、比武竞赛活动,以考促学、以赛促培,并使之常态化、长效化。营造“人人争先、比学赶超、升能提素”氛围,形成“比学习、比技术、比质量、比安全、比服务、比贡献”的良好风气,推动能力素质提升由表层化、形式化向深层化、实效化转变。竞赛可分安全生产、营销服务等专业进行,竞赛成绩可由理论知识考试、实际操作和日常工作考核3部分组成。对竞赛成绩优秀者,可分别授予“状元”、“标兵”、“能手”等称号,并给予一次性奖励。

(六)坚持强化学历教育,努力提高农电工文化层次。文化水平低限制了农电工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要在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农电工通过自学、函授等途径,接受高等教育,引导和激励广大农电工岗位成才或自学成才,努力提升文化层次。值得推荐的途径是电大的开放式教育。开放式教育的特征是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采用多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取消和突破了种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是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一种形式。”

提高农电工素质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十二五”末期,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农网改造力度,农网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也将快速推进。只有加大农电工培训教育力度,全面提升农电工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才能为现代化农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参考文献:

职业化素质培训范文4

警察综合职业素质是指警务人员在从事警务工作中应该具有的合乎警察内在规范和要求的素质和修养。1999年全国公安教育工作会议曾指出“从总体上看,公安民警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公安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方面的内容”。由于警察职业的特殊性,其中思想政治素质位于警察职业素质之首,同时突出要公安业务素质。警察综合职业素养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德”,属于职业素养;科学文化素质、公安业务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是“才”,属于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共同构成警察的综合职业素养。警察综合职业素养包含的这几种素质不是独立分开的,他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人民警察的综合职业素养。“德才兼备”才能炼就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警务英语课程要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民警察为人才培养目标,完成这一培养目标,要融合警务英语、法律、心理学、社会学等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用英语为交流工具依法开展公安业务和执行任务的岗位执行力,树立学生端正的警察职业理想和形象,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修养。这些能力的提高和修养的形成对警务英语实训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如何在警务英语实训教学中达到这些要求,是警务英语实训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警务英语实训教学中职业素质培养面临的困境

作为公安院校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公共专业必修课,警务英语教学内容涉及接听报警电话,传唤、逮捕与拘留外籍犯罪嫌疑人,社区民警处理外籍社区警务,办理出入境签证与护照、非法入境及安检工作等,及常用函件、报案笔录等公安实用文书写作练习。上述警务工作的完成要求警务人员具备扎实的警务英语知识、熟练掌握事务操作程序以及灵活运用专业警务英语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严格的专业实践操作需求。尽管警务英语在课程中开设了相应的实训项目,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但是警务英语实训课程在具体的建设中面临一些困境,如参与实训的学生警察职业道德意识淡漠,实训项目的设置开展、实训中职业素质的针对性培养欠缺等,这些都成为制约警务英语教学质量的瓶颈。

(一)大学生警察职业道德素养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独生子女政策,当代大学生缺乏奉献服务精神,责任意识淡薄,做事拈轻怕重,组织观念不强。公安院校以培养忠诚、为民、公正、奉献、廉洁的人民警察为最终目标,90后大学生身上的这些缺陷尤其与人民警察的这些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当今警务工作中存在的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执法不为、执法犯法等很多公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执法民警法律素质、政治文化素质不适应、责任心不强,缺乏敬业精神。加强公安院校预备警官的执法水准和职业道德观念是树立警察公信力、缓解警民矛盾的必要准备措施。

(二)职业素养培养与实践技能训练脱节,部分教师缺乏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意识

学院开设了思想政治、形式与政策、心理健康等课程,但在这些课程上,学生所学的只是一些死的教条,容易陷入“上课听一听,考前背一背”的学习惯例。根据杜威提出的“通过职业进行教育”理念,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不能只注重理论灌输和技能培训,必须在日常的教学尤其是实训教学中渗透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在具体的活动和职业情景中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才能促使学生的职业素养由行为上升为品质,固化为学生在今后工作中执行警务时的警察职业品质。

(三)重理论、轻实践,开设的实训项目内容滞后时代的发展

当前警务英语实训教学主要依赖课堂教学,教师单方面传授操作程序的理论知识和警务英语专业术语,学生被动地识记书本知识,缺乏真实的实训场景进行操练,所学理论知识难以内化为职业技能,导致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和主动性。另外,目前学院警务英语开设的实训项目主要以书本为主,多年未变,没有根据社会形势和岗位需求的变化加以更新,学生所学非社会所需,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还要花费一定时间和精力进行培训,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警务英语实训教学中,造成综合职业素质培养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及用人单位“强技术、轻素养”大氛围的误导,也有学生及家长成才意愿的“拔苗助长式”推进,还有高等院校“重理论轻实践、重技术轻应用、重教学轻实训”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推波助澜。作为培养预备警官的公安院校,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深刻了解警务工作的具体内容和职业素质要求,设置符合时代需求和岗位实际情况的职业课程教学模式,协调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以造就更多高综合职业素质的复合式人才。

三、警务英语职业素质要求调研

为了解警务英语课程在实际工作岗位中的需求、工作内容和工作中所需职业素养及技能,本课题组成员多次深入深圳、广州、厦门等涉外警务案例较多城市的派出所、出入境管理及相关部门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警务英语涉及岗位的警务人员岗位职责主要是处理日常具体事务,侧重执行能力和直接面向大众的服务能力。警务英语的应用范围广泛,总的来说,在工作实践中的应用岗位主要分为涉外安全警务、涉外治安警务、涉外刑事警务、出入境管理警务、边防管理警务、国际警察合作等。下面依据调研结果,就警务英语使用最频繁的涉外刑事警务、涉外治安警务、出入境管理警务和国际警察合作这四类岗位,以及岗位对应主要任务和素质能力要求进行归纳。警务英语在涉外警务中应用广泛,涉外警务的恰当处置需要涉事民警熟练地应用英语,依法依规解决各种涉外事务,要求涉事民警具备较高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实践中处理涉外事务的各种警察职业素质能力。

四、基于警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的警务英语实训项目构建

根据各地调研结果归纳出的涉外警务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职业素质能力要求,结合教学实践,课题组细化、分解实践教学中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环节,制定了实训项目设计方案,旨在通过“教、学、练、战一体化”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实战技能,使就业学生能够零距离对接就业岗位,达到综合实践教学的最佳效果。

(一)实训项目设计思路

警务英语综合实训模式分导学阶段、模拟阶段和实战阶段三个阶段进行,每个实训阶段对应三个职业素养培养模块。导学阶段侧重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和身体心理素质,强化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激发学生对警察事业的职业热情,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奉献、廉洁”的核心价值观。模拟阶段旨在培养学生的岗位核心职业技能,在模拟环境中熟悉各项涉外警务处理程序,提高交流沟通、逻辑推理、科学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现场反应、文字组织等各项能力。在实战阶段,学校与各地公安局派出所合作,让学生到相关部门进行顶岗实习,促进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将公安理论知识内化为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适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实训项目采用案例分析、项目性训练、任务性模拟训练和现场实战等方式进行。实训阶段和实训项目紧紧围绕“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相互统一”这一指导思想,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规律,循序渐进有序构建。

(二)实训项目设计原则

1.实践性原则

警务英语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中要重点突出“实践”。在实训教学项目的制定中,要突出最新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的需求,符合社会不断发展对职业技能的要求。建设具有公安特色的校园文化,通过在实训场所悬挂“人民警察纪律条令”、“中国人民警察誓词”等条幅并规范学生警容警貌,努力营造真实工作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职业认同感和职业技能,养成良好职业习惯,培养职业行为规范。积极推进校局合作,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能力的转化。

2.“能力本位”原则

警务英语实训课程以警务技能实训为平台,以任务为载体,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将职业素质培养融入技能实训全过程。实训课程的培养目标旨在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要求学生既具备良好的人民警察行为规范和团队合作等职业素养,还应具备在职业岗位上依法执行具体警务工作必需的专业技术能力。因此,在实训项目设计、教学形式安排上要坚持“能力本位”原则。

3.就业导向性原则

在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教育部明确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以“就业为导向”,也就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实训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实现职业教育服务于就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就业、经济社会发展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动力的良性循环局面。

(三)实训课程实施中应注意问题

1.采用跨层合作、竞争互补的形式组织课堂实训

为了避免教学模式单一、过程枯燥乏味而造成实训达不到预期效果,警务英语实训课程采用跨层合作、竞争互补的形式组织课堂实训教学。这种课堂组织形式就是根据学生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隐形地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在每个层次抽取一定比例学生组建成实训小组,在完成实训项目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协同合作差异互补,小组之间激励竞争,在竞争、合作的实训情景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自由创新的能力。

2.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

名师才能出高徒,警务英语实训教学的顺利开展,高素质的教师至关重要。教师一方面需要具备扎实的英语知识功底和警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更需要具备较强的警务实践技能,也就是双师型教师。公安院校目前真正具备双师型条件的教师较少,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鼓励专职教师定期到基层部门进行业务调研和专门锻炼,提高专业实践技能,还可以推行教官制度,聘请有丰富公安基层实战经验的一线民警充实到教师队伍,定期轮换,并通过教官教师互带,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采取激励政策,鼓励教师积极开展警务英语专业实训教学。

3.建立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并重的多元评价体系

实训教学的改革最终应体现在对学生的课程评价体系上,它是教学效果的考评和信息反馈的中枢,应改变以往“一考定高低”的传统评价体系,建立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并重的多元评价体系。在对学生的课程评价体系中,采用教师、用人单位、小组成员多元评价主体对评价客体在实训实践活动中、实习活动中、学习实训活动中在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等多方面的表现加以评价的多元评价体系。

五、结语

职业化素质培训范文5

关键词:职前培训 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 职业核心能力 教学质量控制

职前培训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应贯穿于学生在校三年的全过程,高校在把握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实践活动。结合国外职业教育的经验和我国职业教育现状,本文构建了职前培训体系的研究框架,该体系以高职高专院校为主体,并结合培训中介机构和企业第三方。职前培训系统包括职前培训需求确认、制定培训课程体系、培训实施、质量控制和效果评估四大模块。

一、职前培训需求确认

在就业高压态势下,大学生有着相当量的职前培训需求,结合我国供需结构错位现状,高职高专院校职前培训需求应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的就业需求,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对于未来所从事工作的预期,即初期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社会需求,来自各个行业对于不同类型人才的要求。

1.大学生树立“职业观”

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生在入校后一个较普遍的现象就是对未来处于无意识状态,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在大一新生入校就要让新生树立职业理念,树立人生目标,规划自己的未来,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要让“有为才有位”的理念深入学生内心,树立学生的职业观念。在大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职业的设想,规划职业生涯,这对于学生的大学生活有着积极的影响,学生会在方向的驱动下自我开发、自我管理、改变习惯、改变行为,从而满足职业要求,让“内在驱动”成为学生成长的主要动因。

2.高职高专院校要树立“市场理念”

(1)专业设置要符合市场需求。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错位导致高校培养的大学生滞销,高校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适应市场发展转变人才培养思路,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专业设置要满足产业结构需求,并且要适应就业需求的变化。其次,高职院校在开发新专业上要充分论证,要找准专业定位,根据就业率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合理调整各个专业的招生数量,精简一些不适应市场和产业需求的专业,逐步实现由人才供给导向型专业设置向就业需求导向型专业设置的转变。

(2)转变人才模式,适应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模式的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的深入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关键能力也发生了较大的变革,对于员工的能力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仅仅精通专业知识已经不能满足高端企业的用人要求。“精益化”生产(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对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要求;组织职能水平分工的弱化(即强调多面手)对员工的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组织结构日趋扁平化(即管理层次减少、管理幅度增加)对于员工知识运用能力、处理问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站在职前培训的模式看,这几点也恰恰是现阶段企业对于人才要求的几个关键能力,高校应该依据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为指向,转变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

二、制定培训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高端并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高专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基本素质构成系统、职业技能构成系统、职业素质构成系统三大模块。职业技能构成系统和职业素质构成系统以“三阶段,四环节”为框架,“三阶段”为高职高专学生的大学三年每学年为一阶段,“四环节”即将职业能力构成系统(即职业技能构成系统和职业素质构成系统)分为职业技能基本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职业能力实践课程和职场文化课程四个环节,并将三阶段与四环节有机结合,达到打造职业能力提高的目的。

1.基本素质构成系统

基本素质是普适性的,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基本素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达到学生的道德状况和文化素养提高的目的,它是职业素质的基础。基本素质构成系统是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必备模块。要从学生的综合水平出发,选择适合学生需要,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的课程,英语、计算机、体育、思想道德等方面都是主要课程。

2.职业技能构成系统

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是第一学年职前培训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从学生职业规划和专业需求出发开设专业技能课程,并按照专业工作流程对课程的上课时间进行调整,改变教学模式,让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课程设置紧密结合,让职业能力深入课程体系内部,课程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运用、实践环节的时间分配等都要表现出强烈的岗位性、技能性、适用性、实用性、综合性的特点。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可以直接开设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等来完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可以通过职业情境中的典型职业活动来实现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掌握。结合学习领域、工作领域的知识与技能的需要,将岗前培养、岗上训练、岗后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的职业上岗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3.职业素质构成系统

职业素质是“职场人”所应具有的基本职业素质,如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矛盾处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职业素质构成系统是第二和第三学年实施的重点。

第二学年实施职业岗位素养训练,开设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打造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职业核心能力又称为“关键能力”或者“核心技能”,是指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具有相同性的职业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用岗位不断变换的要求,是伴随人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关键能力是成功就业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是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热点。工作能力所需要的核心技能我们可以归结为:创造性、沟通技能、学习能力、分析能力、主动性、团队协作能力、决断力、抗压能力等多个方面,我们要结合不同岗位确定不同的职业核心技能,确定职业核心技能培养方案。

第三学年为职业能力的落实与强化,即开展职场文化教育和职业素质实践。职场文化主要内容是求职和适应职场环境,如职场商务礼仪、简历的制作、面试技巧、树立正确的职业心理等内容。职业素质实践要依靠学生参与企业顶岗实践来实现,学生参与企业定岗锻炼可以使大学生增强岗位意识、增加社会经验、转变就业观念。

三、职前培训的实施环节

职业培训环节的实施仅仅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影响职前培训的几大因素是高校、政府、企业、第三方培训机构。政府在职前培训环节起着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并能够在信息和经费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高校、企业、第三方培训机构要法律法规的的监督下加强合作,高校要起到桥梁作用,在职前培训的实施环节多方参与,并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市场为导向开拓有效的职前培训模式,高校要依靠政府、企业和第三方机构的力量使职前培训的方案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

1.高等院校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密切合作,提高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

职前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在就业中好比鸟的两翼。大学生通过职前系统培训能掌握劳动技能、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成为一个合格的就业者。职业技能鉴定对于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给予科学的评判和认定,得到社会的认可。两者目标统一,最终目标都是开发人力资源并促进就业。考证是大学生必须面对一个问题,一些专业的入门证书对于学生从事某些职业是非常关键的,比如,会计专业的会计上岗证、旅游管理专业的导游证等,这些证书对于你能否从事某个职业起着重要作用,对于一些关键证书的考取,高职高专院校要能够和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合作,加强培训,提高考证通过率,为学生就业增加筹码。

2.要让企业在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形成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高职高专院校在与企业的职前培训合作方面可以采取两种模式:(1)高校聘请企业高管或者负责人来校担任“校外导师”,通过授课、讲座、交流会或者座谈会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职场实战经验和就业方面的指导。(2)校企合作,企业接收部分学生到企业实习,或者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一些职前培训意识较强的企业,在招聘员工入职时就采取了比较有效的行动,企业招聘的对象不是即将毕业的学生而是大二在校生,让他们的课程负担较小的时候直接到企业实习,较早适应企业环境,又可以针对企业要求对学生进行职前培训。这两类模式对于职前培训都有着重要和积极的意义,第一种模式由高校为主导聘请校外导师,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和职场经验都有一定的帮助,企业也可以挖掘到一些优秀的人才。第二种模式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人才,企业节省了培训开支,接收实习生也减少了工资支出。大学生在校就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且还有一定实习机会,对于自身成长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

3.高校与第三方培训机加强合作

第三方培训机构拥有敏锐的市场嗅觉,这是高校较固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所不能比拟的,第三方培训机构的师资较灵活,课程也是紧贴市场需求,在培训模式方面也比较灵活。高校可以和资质及培训口碑较好的第三方培训机构在人才培养模式、项目整体课程体系的构建、师资培养、实习基地共享方面加强合作,不仅可以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教学改革,还对高校教师队伍业务水平的提升有积极的影响。

四、职前培训的质量控制与效果评估

职前培训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教学过程质量的控制。教学质量主要包括学生质量、教学过程的质量和教师的质量,教学质量的最终体现是学生的质量。教学质量控制就是教学质量检查和纠偏的过程,让教学质量不超出控制者的要求和范围。职前培训教学质量的控制可以分为三部分:前馈控制、同步控制、事后控制。

前馈控制即在教学活动开展职前为了实现控制目标而采取的控制措施,高校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质量规范和标准。前馈控制工作越细致充分,教学管理中的失误就越少。

同步控制是教学工作进行中的控制。主要工作包括:建立教学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建立教学活动的管理程序(如教师备课、讲课、辅导)等方面内容等。

事后控制即教学活动之后,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和教学结果的总结。事后控制可以适时把教学结果反馈到下一个教学环节中,不断优化教学方案和教学过程,为教学质量的良性循环打下基础。这需要系部和教务管理工作者做好如下工作:(1)教学检查结果及时公布,通过听课、学生座谈会、检查作业等方式得到信息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出勤率、教师到位率、教学计划完成情况并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2)毕业生质量调查。毕业生的质量是学校教学质量的集中反映。调研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适用性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情况,用以检查高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是否符合人才市场的需要,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职前培训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对职前培训的效果有一定影响,高职高专院校要把职前培训纳入到人才培养的战略中去,以培养技术应用人才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系统构建职前培训体系,结合多方力量执行培训方案,才能真正解决就业问题,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本文参考了国内外学者有关职前培训的相关研究,构建了职前培训系统结构,希望对高职高专职前培训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研究时间和实践经验有限,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董刚,杨理连. 高职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2,(09):91-94.

[2]陆沁雨,张强,唐韵,吕征欢,袁舟律,罗杰.大学生职前培训的研究与探索[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11):61-65.

[3]林涛.高校大学生职前培训需求的调查与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2,(11):138-139.

[4]贾婷婷.高校大学生职前培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3):69-71.

职业化素质培训范文6

【关键词】农业职业培训 两型社会 人才素质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52-02

【Abstract】The thesis discusses the function of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skill training on strengthening the quality of the personnel of “two-oriented society” and the writer puts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the quality of the personnel.

【Key words】Agricultural vocational skill training Two-oriented society Quality of the personnel

一、人才素质的阐释

人才素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议题。加强农业职业培训是提升两型社会人才素质一个不或缺的重要指数。农业职业培训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两型社会”人才素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才素质是指人们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经过后天学习和社会实践形成的基本稳定的生理特点和思想行为及潜在能力的总称。人才素质一般可以分为身体素质、思想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等五个方面。农民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其素质状况对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农民所具有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技能是其改变贫困落后局面、掌握现代生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重要手段。农业职业培训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这些人才不仅对各行各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农业职业培训在提升两型社会人才素质中的作用

两型社会: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包含了探索集约用地方式、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深化资源价格改革;环境友好型则囊括了建立主体功能区,制定评价指标、生态补偿和环境约束政策和完善排污权有偿转让交易制度等。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通知》。《通知》批准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在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建设进程中,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其中较关键的就是农民的农业职业培训,这是农民生存的必要手段,也是农村、农业规模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业、创收能力,促进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因此要大力发展农业职业培训。农业职业培训在提升两型社会人才素质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1.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改善农民文化状况。

目前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平均受教育年限短,较低的文化素质显然难以适应现代化发展的要求,而且绝大部分严重缺乏技能培训。即使有稳定的就业渠道,其技能状况业不容乐观。所以,大力发展农业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素质,传授其应用技能是农民增收的关键。加强农业职业培训不但可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缓解了社会的压力,更好地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2.提高农民的就业力,改善农民物质生活。

失业是农民面临的最大问题,近年来企业招工门槛较高,大部分需要一定的学历和技能,且企业用工对专业、年龄、文化素质等都有严格要求,而大多数的农民普遍存在着“两低”现象,即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低。企业能够提供的就业机会在不断减少,工业企业就业吸纳能力不断减弱,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农民就业安置的困难。而加强农业职业培训在改善农民生存环境的同时,农民的生活条件也会得到改观。

3.改善农民心理素质,提升农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由于长期受落后生产力的束缚,新的技术、新的发展模式难以在农民的意识中渗透,接受新事物、高素质的现代农民还较少,阻碍了农民首创精神的开拓。这种状况不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在对农民进行农业职业培训的同时,由于技术是与市场的对接,开放、创新、竞争意识贯穿始终,农民更加注重品牌、高效、优质、营养、绿色意识,同时完善了农民的法律意识,加强了科技竞争的需求。

三、采取得力措施,不断提升“两型社会”所需人才的素质。

“两型社会”建设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集约利用资源,要求农业职业培训也要节约培训成本,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弥补“两型社会”建设人才缺口。[1]

1.优化农业职业培训环境,为两型社会所需人才创造制度保障。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完善体制,把农业职业培训工作的成效列为评价和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农业职业培训工作的责任制和问责制;加大投入,出台相应的激励和保障措施,对参加培训的农民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同时根据生活困难程度分成不同档次,制定分层补助标准,改善培训条件。

2.形成农业职业培训氛围,吸引农民提升自身就业技能。

做好农业职业培训宣传工作,满足农民职业培训需求,加强培训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农业职业培训中心,运用信息平台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指导。农村可以利用地区优势来疏通农民就业渠道。如地方政府与地方有实力的企业进行联合培训、招工的方式来为农民提供就业的渠道;利用地方资源引进企业进行投资,农村产业化的过程中吸纳农民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等方法。通过这些举措农民就有了提高自身素质的动机。[2]

四、加强农业职业培训内容的多样性,增强农民农业职业培训实效。

农业职业培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农业生产,注重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艺、新农具的开发与利用;②农业产业管理,农产品的日常管理、技术维护、加工与深加工技术;③农产品市场经营与销售,主要是把握市场信息、农产品的销售。农业职业培训内容应建立在有技术支撑的基础上的农民的自主选择,培训内容应切合农民自身发展。

总之,拥有一批懂技术、会规划、会管理、会经营的现代农民队伍,是推进两型社会发展的力量源泉和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