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特点范例6篇

课程设计特点

课程设计特点范文1

摘要:护理专业课程设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培养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社区服务能力。在对社区护士进行调查和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中职护理专业社区服务能力培养课程设里研究的原则与具体措施。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推进中专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关于开展“中专教育质量年”活动的通知》的要求,我校按照社会经济发展和学校教育教学培养目标的需要,加强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及内容的改革。特别是自2005年12月我校开始承担安徽省教育厅重点立项课题“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社区服务能力培养实施方案研究”以来,我校教务科、医学教育研究室对以培养学生社区服务能力为主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及内容进行了广泛的研讨论证,并根据护理专业需要和我校学生的实际进行了积极的改革、调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试从护理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的确定与组织、教学安排等方面对中等卫校社区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建立机构,确定改革指导思想

1.1开展护理专峨裸程体系友内容认里研究

我校在课题组的指导下,成立了护理专业教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由教学副校长、教务科长、医学教育研究室主任组成,组织开展社区卫生服务调研、设计改革方案。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教务科、医学教育研究室组织由承担护理专业各门课程教学工作的骨干教师参加的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探讨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社区服务能力改革方案,落实各项改革措施。

1.2确立裸程体系友内容改革指导思龙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并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我校根据社区人群的护理需求,积极进行护理专业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以“减数理,增基础,强专业,重实训”为指导思想,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面向社区,具有综合护理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适应各级医疗、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等机构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护士,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课程设里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登体枯原则

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思维的首要原则,是应用系统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它强调的是整体与要素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以整体为归宿川。因此,课程设置必须涉及培养目标的各个教学环节和局部、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强调参与改革的全体人员是一个整体,各门课程是一个整体,全部教学活动是一个整体。其最大特点在于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不是简单地堆砌,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达到各个部分单纯相加所不能达到的整体功能。

2.2燎合枯原则

综合性原则是指对任何客观事物的研究都必须从它的组成部分、结构功能及与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方式等方面对系统进行综合研究。根据综合性原则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以往过分强调单一学科的完整性及争学时、争资源的矛盾,打破现有的注重知识传授的课程体系,增加人文社会和护理知识,在新知识大量涌现、社会对护理人员要求日益提高、然而学时又有限的情况下,充分体现和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2.3长优化原口纽

最优化原则的确定是运用系统科学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考察得出的。系统的最优化原则要求在研究和解决间题时要统筹兼顾,从多种可能性中选择出最优化的系统方案川。因此,应根据现代教育观和护理观以及培养目标的要求,对确定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根据一个培养目标选择的课程内容可以有许多种组合。例如可以按临床分科组合,也可以按人的生命周期组合,还可以按照从健康到疾病的顺序组合等。但是无论怎样组合,都应该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又有利于护理教育的发展;既有利于现有教师目前的发展,又有利于迎接未来的挑战,在考虑现有资源的同时求得最大的效果。

三、课程设置改革的具体措施

3.1更根摇护理专勇倍未月标钦里裸程

有关社区护理能力培养课程的教学内容要适应社区护理专业的发展和社区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使社区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明确社区护理的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课程设置应适应先进的系统化整体护理的需要,趋向合理化、实用性,注重对人关怀和整体护理,注重莫定继续教育基础,强调通用技能的训练、关键能力的培养,如在具备一般临床护理技能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社区服务能力,使受教育者具有从事各种护理服务工作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在社区护理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中,主要是增加了社区护理学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社区服务能力。

3.2棋块式佑构构建社区护理倪刀铸荞裸程

社区护理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采用模块式课程结构,分为人文公共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模块、综合活动课程模块、专业实践模块等。另外,增添护理专业新知识、新理论。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护理领域的拓宽,需要大量具备新知识、新理论的护理人才,因此,选修课程模块应包括现代医学的新型课程,如护理美学、护理礼仪、人际沟通等。临床实习时,安排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为期2周的社区实习。

3.3液化母科恋识,建立护理专勇稼合裸程体系

在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建立体现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以综合课程为主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中,各门课程都要以护理教育为主线,为共同的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因此,我校护理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紧紧围绕护理教育的宗旨,突出护理教育的特点,突出面向社区与整体护理的理念,淡化学科意识,强化整体观念,各门课程的设置离不开护理专业目标,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衔接的,为此改过去临床护理各课程分开的状况为开设临床护理综合化课程。同时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社区护理的综合服务能力,根据社区居民对健康的需求,建立社区护理综合课程。

3.4咯荞稼合萦质、板龙社区服务倪刀苟塞从,佑合实陈,翎食文化塞从裸程

文化基础课程的必修内容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标准,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政治教育以德育课、操行品德为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及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加强护理哲理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根据学生实际删减数理课程,这并不意味着不开数学、物理课程,这2门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数学课以初等数学为核心,采用具体一抽象一应用的思路,突出图形教学,数形结合。要求物理课程对现行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与删减,以学生能用、够用为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计算机的课时量,增加计算机操作机会,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包括上网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计算机通讯、计算机辅助教学、文字录人处理能力、专业软件应用能力等。

3.5雷、够用苟原则,适亩烤加或减少裸程之阅伪母时比例

护理基础课程的设置是为护理专业课程服务的。因此,在以社区为基础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结合学生的自身素质、学习的实际情况和护理专业的特点,我们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对一些基础课程的学时进行了调整,如整合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课程与学时比例,适当减少病理学课程学时,保持药理学课程学时不变。同时根据基础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3.6立足于社区与格未,橄化护理专火裸程

以社区为导向的护理专业学生,既要有一定的临床护理能力,又要具备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因此,必须面向社区与临床,强化护理专业课程。在设置过程中,增加了护理技术、临床护理、卫生保健等护理专业课程学时比例,特别是把社区护理学基础课程作为必修课进行学习。

3.7加橄实戏教李,加极与医陇的联系

在专业课程中,理论和实践学时数之比基本为.因此我校建立了规范的实验室和稳固的实习基地。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提高实验课开设的质量;加强临床实习锻炼。专业实践见习采取课间、课外活动、集中轮回等形式安排。毕业实习必须安排在县级以上(含县级)医院进行。加强与医院的联系,聘请医院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来校授课、讲学,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组织学生定期到医院、社区参观、见习,强化职业服务意识及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3.8贡现瓜性裸程谈,加橄李健萦质教育

课程设计特点范文2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设计特点;教学方式;最佳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119-01

在长期的新课改的实践中,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上已大都做好了相应的准备与努力,一积极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然而作为教学过程基本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部分教师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传统历史作业形式的单一性、提出的单向性、内容的机械性、完成的封闭性、评价的绝对性等诸多弊端依然存在,这导致设计的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课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和历史素养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历史学习方式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所以高中历史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让作业成为培养学生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历史学习环境。依据新课程的要求,借鉴同行经验并结合自身实践,我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作业设计,应突出以下这几个特点。

第一,把握高中历史作业设计的差异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不再是一个同步的而是异步的、发散式的思维过程,不同的学生沿着不同的学习路径都能够建构出相同的结果,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必须要考虑每一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安排相应层次的作业,以达到帮助他们建构知识体系的目的。比喻在每节课后都设计甲乙两组练习题或者增加自由选做题。甲组题是对本节内容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乙组题或自由选做题是较高的要求,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这些习题都与有关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但都不是能从高中历史课本中找出直接的现成答案。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真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不少问题允许学生持不同的看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二,明确高中历史作业设计的开放性。开放题的特点是答案不固定或者条件不完备,它体现为:布置作业内容的开放,学生有权自主选择;作业形成的开放,改变原有的书面作业模式;作业结果、答案的开放,不再是单一刻板的;评价方式的开放,实行多样化的评价。开放性作业题可以使学生在不同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提出对历史问题的不同看法。

第三,确保高中历史作业设计的趣味性。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扎实、活泼、生动地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教师对作业的设计,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作业,并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这样的作业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譬如,讲到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相关内容时,《马关条约》赔款二亿两白银(不含赎辽费),为了使数字形象化,教师可这样处理:二亿两白银,若每两白银约折合37.8克(清朝银两为专用计银单位,每两白银为37.97克),这些白银有7560吨,如果用载重5吨的卡车装载,需要用1512辆卡车。又如,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不平等条约,共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形象化地讲,约相当于3个法国,或10个山东省的面积。再如有些统计表格,要学生通过计算机转换成柱形图、曲线图或饼形图等。这道题富有趣味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历史知识的应用能力。趣味性作业以理解为特点,以兴趣刺激学生探究的欲望,一旦学生形成这种良好的习惯和品质,其学业成绩就会大幅度提高,对以后的发展也大有好处。

课程设计特点范文3

关键词:高职院校;微课程;设计模式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以MOOC、翻转课堂、微课等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推动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自2007年起,翻转课堂在全球教育中得到不断的发展和推广,2012年MOOC在全球兴起,从而掀起了全球教育的“微”热潮,教育进入了“微时代”。在我国,翻转课堂和MOOC教学模式首先在中小学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近年来,各高校也逐渐重视并开展了翻转课堂和MOOC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在翻转课堂和MOOC教学模式中引入微课的概念,将知识点以微课(微视频)的方式提供给学习者。但目前,这些微课资源是以离散的形式进行设计,缺乏系统化,不能按课程标准形成有结构的微课程。

1核心概念

在“微时代”进行高职院校的微课程设计研究主要涉及的相关概念有微课、微课程等。微课:结合课程特点,选取课程标准中某个知识点,以视频的形式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对知识点进行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是微时代的一种教学课件。微课程: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特点,将课程教学内容按主题划分成由知识点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小规模课程,并对小规模课程按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教学设计,形成微课、微课件、微教案、微学案等教学资源[1]。微课与微课程的区别:微课以某一知识点为核心,以视频电子资源为媒介,记录教师授课过程,是微课程的配套资源。微课程是按照课堂标准组织的,将一系列的知识点结合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的特点进行系统设计,以微课为核心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

2微课程设计模式

微课程设计通过对学习者特点和课程特点进行分析,确定微课程的目标和内容,从微教学活动设计、微学习活动设计、微评价活动设计等方面构建“微时代”微课程设计模式。微课程设计模式如图1[2]。

2.1微课程分析

微课程分析主要对学习者特点和课程特点进行分析,微课程分析的流程如图2所示。学习者分析主要从学习者的信息技术水平、学习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为微课程设计提供依据。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或信息技术等相关课程,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网络学习的基本能力[3]。因此,在进行微课程设计时,要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化设计微课程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分析主要从课程性质、课程内容等方面分析课程特点。高职院校课程以专业技术课程为主体,集理论与技术操作为一体,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重点强调专业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微课程设计时,首先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对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按照理论知识体系,将课程内容按章节划分成若干个主题,再按理论原理、概念定义、方法公式等划分成若干知识点,在划分知识点时要考虑前导、后续、平行等关系,并将知识点归纳到相应的主题中;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先将课程内容按照实践项目划分若干个操作主题,再按照操作任务划分成若干个技能点,在划分技能点时要特别考虑前导、后续等关系,并将技能点归纳到相应的主题中;对于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先将课程内容按照实践项目划分成若干技能操作主题,再按照操作任务和所涉及的理论原理、概念定义、方法公式等划分成若干个技能点和知识点,在划分技能点和知识点时也要特别考虑前导、后续、平行等关系,并将技能点和知识点归纳到相应的主题中。微课程设计时按主题进行系统化设计,开发微课程教学资源,实施微课程教学[4]。

2.2微教学活动设计

微教学活动设计以教师教学活动为核心,主要包括微教案设计和微教学资源设计。微教学活动设计的主线是微教案设计,在微教案设计时要理清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微教学资源设计需根据微教案设计,以教学重点和难点为核心。1)微教案设计。微教案是基于微教学环境进行教学活动的方案。微教案要短小精练,突出重点,基于主题知识点按步骤划分成细小粒度进行设计。微教案主要包含主题信息、知识点名称、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手段、教学对象、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等,微教案设计模版如表1[5]。2所示。微教学资源设计模版以学习主题和知识点为核心进行设计,详细描述教学环节、资源名称、资源类型、媒体素材、教学时间等信息。

2.3微学习活动设计

微学习活动设计是教师以学习活动为核心基于微学习情境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微学案设计和微学习资源设计。微学习活动设计的主线是微学习设计,在微学习设计时要对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微学习资源设计需根据微学习活动设计,以学习重点和难点为核心进行设计。1)微学案设计。微学习活动设计中,微学案是教师基于微学习环境,根据学习主题、学生学习水平,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活动而设计的方案。微学案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媒介,具有导学、导做、导思的作用,是学生进行翻转课堂学前学习的指导。微学案主要包含主题信息、知识点名称、学习手段、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资源、学习过程等信息。微学案设计模版如表3所示。2)微学习资源设计。微学习资源设计是对学习活动中的微练习、微测试、微视频等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微学习资源设计根据微学案设计的学习过程,设计对应的媒体脚本。微学习资源设计模版以学习主题和知识点为核心进行设计,详细描述学习环节、资源名称、资源类型、媒体素材、学习时间等信息。微学习资源设计模版如表4所示。

2.4微评价活动设计

微评价活动设计主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微反思设计,对学习效果进行微反馈设计。微反思设计是对微教学活动设计中的微教案和微教学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设计,主要包括对主题知识点划分的科学性,微教案设计的教学重点、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微教学资源设计的资源类型、资源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反思,通过微反思优化微教学活动设计。微反馈设计是对微学习活动设计中的微学案和微学习资源在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设计,主要包含对主题知识点划分的科学性,微学案设计的学习重点、学习手段、学习过程,微学习资源设计的资源类型、资源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反馈,通过微反馈优化微学习活动设计。

3结束语

高职院校的微课程设计要立足学习者和课程特点,以主题为主线,基于知识点从微教学活动和微学习活动方面进行设计,通过微评价设计进行反馈,优化微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设计,从而构建微课程设计模式。高职院校微课程设计模式能提高微课程开发效率和质量,使微课程建设有章可循,为推广微课程开发提供理论参考,推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参考文献:

[1]刘名卓,祝智庭.微课程的设计分析与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127-132.

[2]马海峰,秦桂英,朱葛俊.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教学模式设计[J].机械职业教育,2015(2):14-16.

[3]贺媛婧,杨世鉴,刘颖.云计算平台下微课程的应用模式探索[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2):45-48.

[4]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4(1):100-109.

[5]房广梅,张惠芳.高职微课程的研究与开发[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11-14.

课程设计特点范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工业设计;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改革

1 前言

工业设计专业是高职院校比较新型而且很热门的一个专业,由于工业设计这个概念在国内的发展历史仅有20余年,对于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来说,目前和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都面临着如何适应社会发展,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的问题。教育思想、教学理念、培养目标是工业设计教育的骨骼,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则是工业设计教育的肌体。随着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工业设计的课程体系这个肌体也要相应的进行新陈代谢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因此课程体系的优化也是一个重要而频繁的任务。

工业设计专业本身的学科特点是我们优化课程体系需考虑的另外一个重要要素,即这个学科的复合特征。它复合了美学、社会学、心理学、消费行为学、工程学、工艺学、材料学等学科内容,横跨艺术与科学,对于从业者的素质要求呈现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复合特征,这一要求应该在整个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中体现出来。但截至目前,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大都还是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来实现。课程的设置围绕培养目标来进行,每一门课程关注和解决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的问题,全部的课程组合起来,覆盖培养目标所涉及个各方面的要求。

2 课程体系优化与改革具体途径

众所周知,工业设计专业作为21世纪的热门专业,国家非常重视设计的发展,曾一度将“设计带动经济发展”搬上了政府工作报告的日程。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设计,很多企业已初步尝到了设计带来的甜头,在商品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大环境,企业已深知设计是企业竞争制胜和长远发展的法宝。正因为市场的迫切所需,故而越来越多的公立和民办院校纷纷增办设计专业,但设计人才的培养却并非如人意,不论本科院校还是近几年的高职院校开办的工业设计专业,其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和不完善性。其主要体现在所学课程杂而多,学而不精,都是浅尝辄止,而且大多偏重理论学习,导致学生毕业后并非企业和市场所需人才,其实操能力太弱,大多停留在肤浅的理论知识表层等等。那么,作为新型的三年制高职院校,该如何去克服上述的种种弊端呢?笔者通过企业和教学实践多年的经验总结,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

2.1 “粗”专业,“细”方向

工业设计作为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大到航母、飞机、轮船、坦克,小到别针、纽扣等都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故而可以说专业本身就很粗犷,从人才培养方案的角度来讲,我们的大部分设计都可以纳入工业设计的范围。课程体系的设置则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方向而定,除了些许通用的基础设计课程以外,需将专业细分为不同方向,如软装设计、家居产品设计、家具设计、家电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玩具设计等等。然后再根据各专业设计方向的特点相对应增开设计课程,以达到教学专又精的效果。

2.2 “轻”理论,“重”实操

工业设计专业作为一门实操性较强的专业,我们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也需迎合市场所需,抛开以往高校强调灌输理论知识的通病,而应将重点放在实操课程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上。尤其作为高职院校,更应该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其给企业输送的应是技能型人才为主,理所应当更需注重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相应在课程体系的设置方面,我们需将设计概论、机械设计基础、人体工程学、设计心理学等一系列的理论设计课程进行浓缩,尤其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其生源本身的特殊性,学生多半理论基础薄弱,学习能力较弱,对其灌输理论知识真有赶鸭子上架之势,学生听课兴趣低,学习效果可想而知。相对而论,高校需将人才培养的重点转向注重学生的实操能力培养,需加大设计素描、设计手绘、二维三维软件设计、项目设计等以实操为主的课程设置。

2.3 “少”课头,“多”课时

由于工业设计专业跨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课程体系知识领域广泛。而高职院校得根据其三年制的特性,不能照搬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需相应地精简课程,开设课程无需五脏俱全,而应减少课程科目,强化重点科目。压缩课头,将设计手绘、软件设计等重点技能课程加大课时量,以强化教学效果,加强学生技能的培养,以突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

2.4 “重”基础,“深”专业

此处所阐述的“重”基础是指高职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应强调基础设计课程,结合高职院校学生本身特性和专业要求,设计专业主要培养学生的设计表达和应用能力,故而需重视设计素描、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设计基础课程,基础课程的成效直接会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只有将设计基础课学扎实,后续的设计应用课程才能由浅入深地正常开设。专业课程的精深都需建立在牢固专业基础的基石上,只有基础打稳才能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更不可本末倒置。

3 结论

综上所述,工业设计的跨学科特点决定了它涉及到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在有限的课时内不可能覆盖到所有的领域,选择哪些知识点编入课程体系,应该慎重考虑。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因三年制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其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更应该进行整体规划,并紧紧围绕自身的培养目标而确定。高职院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着眼于学生的职业培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优秀设计能力的专门设计人才。

课程设计特点范文5

关键词: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机械设计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1.“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概述

“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来源于德国职业教育,是指希望学生通过实际参加企业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将企业的职业行樽魑学习目标,以此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国内的应用应结合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教学研究,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属于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调研的基础上进行项目引导,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明确专业目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该教学模式对知识点进行划分,通过安排任务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项目知识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机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中,“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应用该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理清思路,针对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项目的设计和选择,加强教学引导工作,有效处理课程设计理念、课程设计特点、师生关系等问题。

(1)机械设计课程的理念。依照机械设计课程专业特点,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需要将职业行为融入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明确工作过程中系统化的设计理念,以“教、学、做”一体化为特征,根据“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开展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教学内容以工作需求为目标,科学组织教育活动,根据实际工作场景实施教学活动,将真实项目作为教学载体以丰富机械设计课程环节,明确课程标准,将获得职业资格作为学习依据。

(2)机械设计课程的特点。在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避免形而上学的项目任务观,需要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任务的设置。引导型项目需要由学生共同讨论完成,在课程设计范围内进行自由选择,根据已学过的知识自行设计项目的类型和主题。驱动型任务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任务来完成,通常有成熟的设计任务作为参考。在项目及任务的设置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的意义,明确设计目标,在保证教学可行性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机械设计课程的师生关系讨论。为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目的,教师在制订机械设计课程项目任务时,需要将教学内容隐藏于各大任务中,根据“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将完成设计任务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教师进行项目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驱动下,科学有效地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以提高所学知识的利用效率,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完成教师制订的机械设计课程任务。在应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过程中,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需要选择专业的企业及行业专家进行指导,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更符合市场要求。通过企业及行业专家根据岗位调查和课程知识结构,共同设置教学情景模式,模拟工作任务、流程和企业环境,将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专业素质作为教学目标,结合机械设计课程特点,设置引导型项目和驱动型任务,包括理论知识、实验等内容。确定学习领域后,依照工作任务搜集学习情景资料,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项目融入情景实施方案,以项目为载体,以教学过程为导向,顺应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特点开展教学。

“项目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机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有利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课本的中心地位,促进实践教学环节。应用“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需要结合机械设计课程理念和特点,明确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课程设计特点范文6

【关键词】数字互动影像设计 承接式结构 贯穿性课题 教学改革

跨界合作是数字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能够更深入地促进数字媒体设计与其他专业进行深度交叉合作。这不仅是数字媒体设计行业发展的契机,同时也对专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专业性、交叉性、复合性提出更高要求。笔者认为,研究并开设具有交叉性与兼容性的数字互动影像设计课程,符合数字媒体设计专业发展的趋势。

一、研究现状

数字互动影像设计是融合数字影像设计和数字交互设计的交叉设计领域,它一方面通过数字影像提供真实或虚拟现实的感官体验,另一方面通过交互设计使人产生生理与心理的互动体验,整合利用虚拟与真实的交叉效应实现信息传递与情感交流。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互动影像设计正在快速扩展,国外的数字互动影像创造性地应用于各种行业与领域,如艺术创作、文化交流、品牌推广、商业传播等,它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促进了信息的传播。目前,国内的数字互动影像大多作为纯艺术创作的表现手段,在设计领域的系统研究与实践尚未实质性展开,在教学上更是缺乏独立的课程设置与实践,其社会、文化、经济价值被忽略。

二、研究目标

(一)建构可持续的课程体系

通过对教学目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法等内容的研究,形成完整、连贯且可持续性发展的课程体系。依托这样的课程体系,完善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字互动影像设计知识框架与设计方法。

(二)搭建融合互补的教学团队

由于在数字互动影像设计的课程体系中,课程结构与课题设置具有较大的渗透性与交融性,因此需要相关教师在教学思路上进行深入的交流,在教学手段上进行密切的合作。数字互动影像设计课程开发研究有利于建立融合互补的数字互动影像设计教学团队。

三、研究内容

(一)数字互动影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

作为新兴的数字媒体设计领域,数字互动影像设计在设计特点与应用领域上都具有独特的交叉性,认清其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对接点,明确本课程对学生综合认知、换位思维、整合创新、合作执行等能力的培养目的,有助于将教学效果尽快地转化为创意生产力。

(二)数字互动影像设计课程的内容

通过对数字互动影像设计的内涵与外延概念的梳理,将其与其他数字媒体设计区别开来,形成独立的研究与教学领域;通过对数字互动影像设计表达特性的阐述,明确其设计功能与优势,有利于针对性的运用与创新;通过对影像表现、视听关系、交互行为等内容的单独挖掘与关联整合,形成具备独立结构与特殊表达能力的数字互动影像设计语言体系。设计方法是课程改革研究的难点,需要从多个专业的交叉互补中总结方法。

(三)数字互动影像设计课程的结构

数字互动影像设计是一项既注重设计概念又强调技术表现的设计门类。因此,数字互动影像设计的课程结构应该是前后关联、上下支撑的承接式结构。“前后关联”是指数字互动影像设计课程与前后相邻的相关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具备有机的内在关系,突出教学的逻辑性与目的性。共同搭建较为完整的数字互动影像设计概念,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了解与掌握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构建完整的专业知识系统。“上下支撑”是指数字互动影像设计专业课程与技术课程并行,通过技术性课程支撑设计表达,通过专业课程规范技术的运用标准,利用课程之间的承上启下,呈现出清晰的教学思路与目的。

(四)数字互动影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数字互动影像设计的交叉性决定其教学内容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形成连贯的知识系统,应以贯穿性的课题设置为纽带,将同一课题分解为几段,并嵌入不同的课程内容之中,从不同层面对该课题进行分阶段解析,从而衔接课程内容,呈现教学的逻辑性与目的性。数字互动影像设计内容不仅包含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的知识,还涉及到音乐、心理学、表演学等其他学科专业的概念与方法。因此,以跨专业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能够与本专业外的知识、逻辑、方法发生碰撞,激发出创新性的设计概念与表现。

四、课程特点

(一)课程内容的交叉性

数字互动影像设计课程将会涉及到数字影像设计、交互设计、音乐、心理学等多个专业的知识,并通过创新性的设计思维形成具有独特设计概念与表现手法,具有典型的专业交叉性,体现了数字媒体设计的跨界融合趋势。

(二)课程结构的连贯性

在数字互动影像设计课程中,通过承接式的课程结构与贯穿性的课题设置将繁多的知识节点有机地衔接起来,使学生能够对数字互动影像设计形成整合性的设计认识,从而融会贯通,实现创造性设计。

(三)教学方式的开放性

数字互动影像设计的课程体系以专业设计为主体,在此基础上串联贯穿性课题,穿插技术性内容,与不同专业交叉合作,在教学执行上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与灵活性。能够在不改变整体架构的前提下,根据数字互动影像设计发展变化及时地做出微调,保持教学的可持续性。

五、课程开发面临的困难

本课程是对数字媒体设计专业的深化和拓展,它的开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将原本相对分离的“数字影像设计”与“数字交互设计”知识体系贯通起来,能够为学生搭建更为完整的数字媒体设计知识系统。因此,衔接二者之间的知识、方法与教学缝隙是本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

此外,由于本课程立足于新的知识系统和研究方向,自身还很不完善,所以迫切需要确立自己的内容、规范和定位。既不能脱离目前的课程体系,又需要维护自身的特点,逐步进行,这是本研究的研究原则。开发一门新课程,既要进行课程内容建设,又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是一个较为系统的工作,需要在内容与方法之间建立有机联系,稳中求进,这是本研究的具体工作内容。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