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思路范例6篇

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思路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图形学;网站设计;网站框架;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化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具体到实际应用中就是课程网站的建立。目前各个地方院校纷纷建立自己重点学科的课程网站,依靠强大的教学队伍和丰富的教学资源,精品课程网站促进了各个院校优势学科的进一步发展。[1]针对课程网站的巨大优势,有必要建立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网站,《计算机图形学》作为军事测绘本科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依托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部级重点学科的优势,经过几年的教学,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利用课程网站的建设,可以整合这些优势资源,推广教学经验,展示课程独具特色的优秀成果,体现学院的办学特色。

2 网站设计流程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网站设计流程分成网站功能与设计要求确定、网站框架设计、设计任务规划、计划任务执行、测试完善网站等五大步骤,如图1所示,我们没有单独列出网站素材的收集工作,因为此项工作是贯穿网站建设始末,伴随网站不断完善的。[2]

第一步工作主要的任务是明确建设网站的目的,确定网站的功能,网站规模、投入费用,进行必要的需求分析,搜集相关素材,进行资料整理等,内容涉及网站建设的各个方面,对网站建设起到计划、指导和定位的作用,本课程网站建设的定位思想是建设具有军事测绘特色,覆盖《计算机图形学》教学过程,满足师生不同层次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为培养军事测绘人才服务的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icai (智能精品课程网站)。

从设计网站框架开始就真正进入网站的开发工作,网站框架是一个网站的骨架,应能很好的体现网站的主题,这部分内容将在后面详细介绍。设计好网站框架就可以安排任务规划,确定网站的硬件环境、需要的人员、开发的时间进度等,具体细分到各个部分工作的完成情况。之后就可以开始执行计划任务,在执行计划任务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网站建设中的一些问题,根据实际工作和进度表情况,还需调整规划任务,甚至重新设计网站框架,以满足实际建网的要求,最终基本建立好一个网站。

在网站前还要进行细致周密的测试,以保证正常浏览和使用,测试如果存在问题,还需要从设计网站框架、安排规划任务等步骤入手,从新对网站进行修改。网站经过测试后,就可以在校园网或者广域网上进行,供用户使用。除此之外,在日常使用中还应注意网站的维护,通过网站维护工作不断的完善网站。

3 网站框架设计

首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确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设计时,紧密围绕教学内容,确定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选择恰当的教学素材,利用计算机以及网络将教学内容合理布局并实现,达到知识技能准确、难易程度适中以及呈现顺序合理的设计目标。此外,网站设计要体现界面友好,交互性强的特点,设计中注意易操作性和谐调性。色彩搭配自然,背景音乐优美,创建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使教学内容灵活丰富,可使用超级链接技术将计算机图形学发展的新技术、新知识链接到课件之中,利用图像、视频等素材,提供丰富的交互功能,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

3.1 整体框架

在参考其它院校的精品课程网站基础上,[3] [4]我们设计出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网站的整体框架,如图2所示:

总体上,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网站分为新版和老版,新版是我们计划自己开发的课程网站,老版则是沿用总参军训部配发的软件所制作的网站。在首页上利用两个链接可以进入老版和新版的网站界面,可考虑在首页再建立一个英文版的网站页面连接,英文版的网站其结构和内容与新版的网站一致。以下内容主要介绍新版的课程网站建设。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网站新版首页主要介绍该网络课程网站的板块组成及其各模块的功能。当然,首页还有网站介绍、网站公告、新闻动态、友情链接等

内容。首页设计应该注意美丽、赏目,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另外功能的介绍非常重要,一定要便于师生了解如何使用该网站进行教与学,最后,还需注意从主界面可以根据不同身份的用户以及同一用户不同时期不同的要求,快速进入相应模块而不会有误解。

3.2 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对本课程基本情况进行介绍。主要包括:课程简介、历史沿革、教学条件、名人堂等内容,如图3所示。

其中历史沿革可以从国际发展、国内发展和我院学科发展的角度进行对比介绍,以展示我院的学科发展历程,体现学科的浓厚历史积淀;教学条件部分则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我院在教学硬件建设方面的现代化和先进性;名人堂收录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突出贡献的专家、学者的故事、传记等,以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便于学员进一步了解学科的发展。

3.3 教学资料

教学资料设置了九个子栏目[5],包括:教学大纲、教学研究、基本理论、教学进度、实习指南、教学制度、课程设计、课程教材、参考文献,如图4所示。

教学大纲是教师授课的基础,通过本栏目,教学组的成员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教学研究一方面展示计算机图形学教研组的主要教学成果,包括教学研究项目、教研著作与参编教材、发表教学研究论文、教学方法改革等内容,另一方面结合建构主义思想,提供学员对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发表看法,进行讨论,学员还可以在这里发表自己的教学研究论文。教学资料汇集了大量的数据、资料等学习资源,这些资源是实行网络共享的,学生可以搜索所需的内容,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打开学生思路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3.4 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主要是介绍课程的人员组成,人员的基本信息情况,包括职称学历、学识水平、教学能力及联系方式、电子邮箱、个人论坛等,在这个模块中主要是让学员充分了解课程组成员,从而能有针对性地请教,达到最快、最有效、最理想的学习效果。

3.5 网络课堂

网络课堂:网络课堂是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网站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主要包括多媒体课件(指教室中讲授课件)、网络课程、教学视频、电子教案、学生作品和相关课题等,如图5所示。

多媒体课件方便学员在线浏览,复习课堂所学知识内容,考虑到网络带宽的影响,提供多媒体课件的下载功能。网络课程是提供学员在网上自主学习的主要手段,在制作时要考虑课程内容与网络环境的有机结合,首先本着精选经典、联系前沿和突出应用的原则取舍教材内容,融入课程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重新排版和总结,使之在结构上条理更清晰,内容上更精炼而系统,满足网络教学的需求,其次发挥计算机多种展现手法的特点,利用动画、图片等多媒体技术完美的将图形学课程展示在学员面前,通过收集、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本、图片、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料,以章节为中心进行结构化重组,制作成具有较强交互性的网络教学课件。整体上应有章节导航,每堂课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要求、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参考资料、例题和习题等,其中重点难点对于重点部分进行总结和归纳,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难点部分则用动画形式呈现,达到易懂易学的目的;教学内容运用多媒体手段力求精确到每个知识点的知识要点;参考资料提供本堂课的相关趣闻、术语和科研论文;例题和习题提供练习指导、经典例题等。网络课程有较高的概括性,全面性,形式新颖,易于理解及应用,可以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的理解,既有利于课前预习的重点突出,又适合课后复习的难点理解,是整个课程网站的精髓所在。教学视频了课堂教学视频信息。电子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础,在网络上的格式设计与传统教案相一致,主要包括:授课名称、教师、课时、使用的教材版本、每次课授课主题、时间、目的、讲授内容与时间分配、重点难点、方法手段、实习实验、授课内容介绍、作业思考题和参考资料等。学生作品展示多年来,在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学员的一些优秀成果,包括图形学中经典的算法实现、各种重大赛事中的获奖作品、参与的各项科研项目、发表的科研论文等。相关课题介绍一些与学科有关的科研项目,这些项目成功将课堂理论知识转换成社会实际生产力,通过案例展示,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拓宽学员的知识面,启发学员的思路研究性学习。

d=zoom>

3.6 课程实习

课程实习:《计算机图形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员今后发展的需要,学员需要进行大量的编程实践,因此课程实习平台的建设是网络教学的必要内容。参考编写的《计算机图形学与数字地图制图实习教程》,课程实习应包括实习目地、实习对象、实习内容、实习要求、实习算法原理介绍、实习项目的源码分析、注释、实习项目结果的可视化、撰写实习报告等内容,考虑学员学习层次的不同,将课程实习分为两大方向:对于编程能力强的学员,可从底层设计开发,构造完整系统,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策划、设计并实现一个包括创建、编辑、渲染、处理、变换等功能,能够显示操作图形的造型系统;对于编程能力弱的学员,可以在提供的系统框架下添加部分关键代码,以某个(或某类)图形学算法为目标,进行深入研究,继而策划、设计并实现一个能够表现算法完整过程的演示系统,并能从某些方面做出评价和改进意见;两种实习最终都交由学生登陆并在线提交实习报告。

3.7 课堂社区

课堂社区,实际就是一个课程在线论坛,主要是为师生提供一个交流的场所,在这个场所中,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可以很容易地建立一种轻松的气氛,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方便地实现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并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另外,学生在这“面对面”地交流,相互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或意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因为此社区是属于bds型的,为了管理方便,设置了网站管理员账号和密码,管理员可以打开数据库文件修改相关记录,如增删信息,公告等。通过课堂社区一方面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并收集师生的反馈信息,调查课程开设的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课程评价部分把收集的评价信息公布并公开课程的开设效果,根据反馈信息和开设效果及时的调整授课内容,适应教与学的要求。

3.8 其它板块

开设联系我们和留言本板块,及时听取学生或同行的建议,联系我们提供网站维护人员的邮箱,留言本构架简洁明了,点击“查看留言”可以浏览所有的留言,点击“签写留言”可以留下对计算机体图形学课程网站建设的看法。

最后应注意网站使用者的权限分配,便于不同访问者注册和登陆。教师可进行学生管理、课件维护、在线答疑;学生可进行网络课程、练习测试、虚拟实习和在线讨论;一般来宾只可以浏览课程内容。

4 总结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网站的建设是计算机图形学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和关键。通过计算机图形学课程网站,不仅使得不同院校的广大的师生共享了最优秀的教学资源,能与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而且各校教师之间也可以互相借鉴、互相提高,教案和教学内容上网还能为远程教育提供资源和促进国际交流,由此不断完善计算机图形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以适应现代化、高新技术下对测绘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龙毅,汤国安,闾国年.立体化教学模式的gis部级精品课程建设[j].测绘通报,2006,(12):69.

[2] 庄启昕,郑安呐,承建军等.高分子化学精品课程网站开发设计[j].化工高等教育,2006,(2):40-42

[3] 张小燕,吴晓娟.“电路分析基础”精品课程网站建设[j].电器电子教学学报,2007(06):99-101

课程设计思路范文2

Abstract: Teaching design is a process of a teacher to form specific teaching scheme. The paper expounds the main contents of teaching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then demonstrates the forming process of teaching design with analysis of variance as an example.

关键词: 教学设计;统计学;方差分析

Key words: teaching design;Statistics;Analysis of Variance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65-02

0 引言

课程教学设计(以下简称教学设计)是指在课程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情境和教学目标,运用系统的方法,在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原理指导下,对教学诸要素进行合理、有序、优化的策划与安排,从而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教学设计作为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设计思想在教学活动环节的具体体现,是教学实践活动顺利进行与达成课程目标的必要条件。统计学课程是高等教育阶段经济类、管理类等普遍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的基础课。众所周知,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具体来看,它不仅要求学生能够熟悉和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知识及常用的描述和分析数据方法,更重要的是能够结合实际问题应用统计学方法并恰当使用统计软件完成对社会现象的分析,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对于统计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统计学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

我们知道,任何教学设计都要始于教学情境的分析,不同的学生专业、年级决定了学生当前的知识及技能的储备,更重要的是当前的学习能力、经验和学习的动机。当然,教师自身的价值取向、教学态度和技能、知识结构和教学经验也是其中之一。统计学的教学设计也不例外,统计学课程中涉及一些基本的数学和计算机等基础,这对学好统计学是很有帮助的。对于任教老师,对统计学的思想要熟悉并对于具体的教学有一套熟悉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统计学教学设计的基本步骤如下图所示,基于这个过程,教学设计思想最终物化为教学设计方案。

2 统计学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根据以上基本步骤,根据南京中医药大学课程大纲的要求,统计学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从5个方面进行设计:

2.1 分析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指影响教学实践的多种条件因素的综合。我们从两个角度即学生和教师进行分析。任教的班级为国贸专业11级的学生,处于大学二年级的下学期,学生已经适应了大学课程的学习,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准备,比如数学类、经济学、计算机等基础知识和技能。对于教师,在任教过程中,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学生学到基本课程思想和知识为重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除此之外,对于教师而言,已任教统计学等相关课程7年有余,并具备统计学专业的研究生学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知识结构。

2.2 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育目标体系的终点和关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从以下三个方面反映:一是知识。通过课程的学习,要掌握统计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常用的描述和分析数据的基本方法。二是技能。会熟练应用基本统计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应用相关软件如Excel、SPSS进行统计应用。三是素质。在熟悉数据分析方法的同时,面对实际问题时要有“统计”的思想。

2.3 教学评价方案设计 教学评价方案就是教师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一般从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个方面进行。对于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课程内容的需要,进行课题提问、课后作业以及课间课后和学生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效果,以便进行调整教学工作。同时还会在一知识单元后安排小的测验,进而反映学生的掌握情况,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总结性评价一般是课程学习完后的考试,主要从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反映,当然,由于本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统计软件的学习也在考试范围之内。

2.4 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应当深入持久理解的内容、应当掌握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应当熟悉和了解的课程内容。纵观统计学的内容和大纲要求,对应于第一层次的内容应该是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这些基本推断统计方法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框架;第二层次的内容是统计中的基本概念体系如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基本描述统计量及其相应的软件操作。最后一层次的主要内容是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定要熟悉。

除此之外,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方法设计和教学媒体设计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安排,但后两者的设计是贯穿于教学结构设计之中的。

3 教学设计方案实例-以方差分析为例

方差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其为例,进行教学设计方案。面临的教学情境跟前面分析的类似,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学生已经基本熟悉了统计学的思想,尤其是这章又属于推断统计学的内容,怎样由样本推断总体,这是基本思想。但这块内容的难点是怎样理解“方差”二字,怎样计算“方差”,从而完成相应的方差分析。具体设计方案如下:

3.1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理解和掌握方差分析的原理及实质,会熟练应用方差分析的种类(单因素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合统计软件SPSS去解决实际问题。

3.2 本单元教学评价方案 一是形成性评价。评价内容是学生是否理解方差分析的实质和基本操作步骤(主要是单因素和双因素方差分析),设计意图是考核学生课堂上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并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以便及时进行教学调整,以便获得最优教学效果。二是总结性评价。评价的内容是学生能否理解方差分析的原理和熟练应用该分析方法,并会对不同的实际问题给出分析结果,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考核学生对方法整体的学习和应用能力同时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的优劣。

3.3 本单元教学内容设计 首先是应当深入持久理解的内容。

主要有三个:①方差分析的原理。

②数据差异产生的两种误差即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及其三种具体表现:总的误差平方和(SST)、组间平方和(SSA)和组内平方和(SSE)。

③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所对应的五种平方和的表现形式。

其次是应当掌握的内容。从掌握的知识角度来看:

①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②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因素方差分析的假设条件和基本原理。

③多重比较问题即最小显著性差异法。

从掌握的技能来看:①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操作步骤。

②统计软件SPSS的基本操作和对结果的理解、解释和应用。

最后是应当熟悉和了解的内容。从知识来看,就是多因素方程分析的思想和原理。因为单因素和双因素的主要区别在于交互作用是否有影响,从而决定分析原理有所变化。从技能来看,要熟悉多因素方程分析的基本步骤,并能够应用软件SPSS的基本操作和结果的解释。

3.4 本单元教学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1]贾俊平等.统计学(第五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35-260.

[2]张翼,张庆灵.《多元统计与回归分析》课程设计及教学探讨[J].大学数学,2011,27(6):192-194.

课程设计思路范文3

>> 技工学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研究 技工学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思考 技工学校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浅析 技工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探讨 谈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 技工学校工程制图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构想与设计 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的探索 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浅议 浅析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 略谈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 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特点及讲授策略 民办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浅议技工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浅谈机械类技工学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 浅议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 技工学校计算机课程的创新教学浅析 浅谈高级技工学校计算机教学课程的设置 新时期技工学校计算机高效课堂的构建思路分析 浅谈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课程考试试卷设计的基本原则 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一体化课程的开发与设计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内容如下:

1

2

3

4

5 function information(name,sex,height,weight,score)

6 {

7 this.name=name;

8 this.sex=sex;

9 this.height=height;

10 this.weight=weight;

11 this.score=score;

12 this.way1=function outprint1()

13 {

14 alert("姓名:"+this.name+",性别:"+this.sex+",身高:"+this.height+",体重:"+this.weight+",成绩:"+this.score);

15 }

16 this.way2=function outprint2()

17 {

18 document.write("

"+this.name+"

"+this.sex+"

"+this.height+"

"+this.weight+"

"+this.score);

19 }

20 }

21 var Information=new information("陈普光","男","170cm","60kg","90分");

22 Information.way1();

23 Information.way2();

24 //-->

25

26

27

程序第5行至第20行是一个对象的构造部分,其中第7行至第11行是对象属性部分,绝大多数学生对“对象属性是对象所具有的性质”经过老师的对上例的讲解能很快掌握,但对从第12行至19行的对象方法部分即“对象方法是对象可执行的操作”绝大多数学生无法理解。面对这种局面,结合大多数学生对“函数”的理解比较好,接着深入下一层:

3.2 拿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新知识进行比照教学

根据大多数学生对“函数”的理解比较好,我将上述程序变形为程序ch_y.htm内容如下:

1

2

3

4

5 function information(name,sex,height,weight,score)

6 {

7 this.name=name;

8 this.sex=sex;

9 this.height=height;

10 this.weight=weight;

11 this.score=score;

12 }

13 function outprint1()

14 {

15 alert("姓名:"+Information.name+",性别:"+Information.sex+",身高:"+Information.height+",体重:"+Information.weight+",成绩:"+Information.score);

16 }

17 function outprint2()

18 {

19 document.write("

"+Information.name+"

"+Information.sex+"

"+Information.height+"

"+Information.weight+"

"+Information.score);

20 }

21 var Information=new information("陈普光","男","170cm","60kg","90分");

22 outprint1();

23 outprint2();

24 //-->

25

26

27

我将程序ch_x.htm中封装在对象第12行至第19行的方法,在程序ch_y.htm变形为第13行至第20行的函数,由于大多数学生对“函数”理解比较好,通过对这两个程序的对照讲解,特别对两者不同用“加粗”重点讲解,使绝大部分学生最终理解了“对象方法”。

为了巩固教学效果,进入最后一个环节:

3.3 布置课堂实操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举一反三

著名的美国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强化理论”,指出人类学习必须经历强化,特别要遵循“及时强化原则”,因此布置课堂实操作业如下:①根据自己的个人信息用“函数”设计一个类似ch_y.htm的程序②根据自己的个人信息用“对象”设计一个类似ch_x.htm的程序

通过以上分三层次剖析教学,全班25名学生有20名顺利完成了课堂作业,达到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4 结束语

从事技工教育多年,总结技工学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思路如下:一是素材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二是讲解要拿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新知识进行比照教学,三是让学生自己动手举一反三,达到巩固教学成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以欣,陈小宁.动态网页设计与制作:CSS+JavaScript[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8.

[2]段智毅.Visual C++程序设计教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5.

课程设计思路范文4

关键词:宠物营养与食品;课程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165-03

宠物营养与食品是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所对应的岗位是宠物食品的生产、检验及销售,该课程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养养成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给宠物养护提供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下,笔者对课程提出了改革建议,试图探索适合于现代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

一、课程定位

宠物营养与食品课程是在对宠物行业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调研的基础上,以及在进行了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和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思路开发中形成的一门课程。该门课程在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专业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学完本门课程,可进行饲料检验化验员证职业技能鉴定。它的前导课程有宠物解剖生理、动物生物化学;后续课程有宠物饲养、宠物训导技术等课程。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内容设计

该课程在教学内容选取时,对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专业的毕业生、宠物医院及养殖场进行了调研和专家访谈。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了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他们选择的主要职业岗位有宠物食品化验员岗位、宠物食品原料检测岗位、品控岗位等,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检测宠物食品营养、设计宠物配方等。我们通过对宠物食品原料检测、宠物食品化验员等职业岗位群和实际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分析,得出各类岗位对知识、能力的具体要求和典型工作任务;然后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行动领域,组织企业技术骨干、专业教师及相关职教专家共同研究归纳出学习领域课程――《宠物营养与食品》课程;同时将与本课程相关的饲料检验化验员职业资格证融入该课程,实现教学考证融合,学生学完本课程,就参加技能考核,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目标

针对工作岗位,依据本课程在专业领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宠物营养与食品课程的培养目标确定为以下几方面。

1.知识目标。熟悉宠物营养学的基础知识;熟悉宠物食品原料的营养特点;理解饲养标准和宠物的营养需要;熟悉配合宠物食品加工工艺流程和加工设备;.熟悉配合宠物食品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措施。

2.能力目标。合理供给宠物养分能力: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正确合理地确定宠物所需养分种类和营养需要量,能准确识别宠物营养缺乏症;能够通过饲养试验、饲养效果检查评价宠物食品质量;合理利用宠物食品原料能力:能够进行宠物食品原料加工调制;宠物食品品质管理能力:能够进行宠物食品原料识别及品质检验;宠物食品检验化验能力:能根据相关标准对宠物食品原料及成品进行检验化验;宠物食品配方设计能力:能够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设计各类宠物食品配方;宠物食品生产管理能力:熟悉配合宠物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能够进行简单的宠物食品生产。

3.素质目标。具备优良的职业道德,能遵守职业规范;具有吃苦耐劳的职业素质和从事宠物生产的坚定信念;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和管理能力,能正确处理同事之间的关系,工作效率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具有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工作质量高。

(三)学习情境设计

该课程将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领域的学习过程,将工作情境转化为学习情境。宠物食品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原料选择、原料采购、原料分析与检测、原料加工等8个环节,经过整合后,转换为6个学习情境:宠物营养素的利用与缺乏症识别、食品原料识别及品质检验与利用、原料 加工调制与利用、日粮配方设计、食品加工与质量管理、食品实验室常规分析。

三、学情分析

本课程内容广泛,涉及多门专业基础课,学生在此前已学习了动物生物化学、宠物解剖生理,为本课程中宠物营养代谢的学习的打下了基础。但是,高职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较弱,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做一体,将理论知识点设计为晋级小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学习食品营养缺乏症时,我们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根据案例分析可能缺乏的营养成分并提出解决方案;学习原料检测时,我们采用现场教学法,将学生带到宠物食品加工企业,讲解操作要领后,再进行示范;学习宠物食品配方设计时,我们采用任务驱动法,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情境和感悟问题的情境,围绕配方设计任务展开学习,以完成的配方设计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样品检测时,我们采用角色扮演法,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能够处理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教学手段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不同任务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如采用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虚拟教学、课程网站辅助教学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现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真实的环境,我们将学生带领到养殖企业和宠物食品生产企业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增加学习的兴趣。

2.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创造了一种轻松的、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通过音、画、影、文、动漫等多种表现形式形成的多路视听刺激,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

3.应用虚拟软件辅助教学。课程组教师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了宠物食品加工虚拟软件,在学习宠物食品加工工艺流程时,学生可以以漫游的方式到宠物食品加工企业的每一个岗位参观每一个流程,熟悉宠物食品生产加工全过程。

4.应用课程网站辅助教学。课程组依托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开发了《宠物营养与食品》课程资源库,课程内容丰富,结构合理,主要包括: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习题库、试题库、实训实习项目、课程标准、部级行业相关标准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条件。课程组还充分利用课程网站资源,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图文并茂、声光电并用,生动、形象、直观地展示饲料生产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生产过程、操作方法等,使教学过程更加充满吸引力,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此外,课程组在网上设有教学论坛板块、答疑板块等,利用网站平台为学生提供答疑解惑途径,为师生互动交流提供了方便,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开放式教学。网站有试题在线测试,教师可以在线布置和批阅作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课程为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拓展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突破了教与学的物质局限和时空局限,实现了师生远距离互动、资源共享,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

五、教师团队

该课程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熟悉宠物食品生产和宠物养殖技术,了解当前宠物行业,特别是宠物食品行业的发展动态,并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现场工作经验;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考核和职业道德养成。宠物食品生产企业的技术骨干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因此,在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聘请宠物营养与食品生产企业的技术骨干作为兼职教师,组建“兼职教师+专任教师”的教学团队,提高师资队伍的双师素质比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体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理念,体现农业高职教育的特点。

六、运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的评价,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教师的评价,二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对于教师评价,我们可以采用督导、同行、学生对于教师的素养、教学水平、技能、教学方法等进行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主要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企业评价等组成。这分为几方面:一是学校可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的生产实践,结合饲料检验化验员的职业工种鉴定,实施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工作经历证书的“多证书”制,开展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考核,保证毕业生毕业时,即有化验员上岗证,技能鉴定成绩占课程成绩的70%。二是采用过程考核。过程性考核按工作任务分为五项考核项目,重点考核学生学习态度、信息采集与利用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协调与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平时成绩与学习态度计入过程性考核。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和每次项目的完成情况,参考平常考勤、笔记、课堂发言、课前预习等平时记录。学习态度主要从学习积极性,动手、动脑的主动性,吃苦耐劳、完成工作任务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计分。过程考核占课程成绩的30%。

参考文献:

[1]乌兰,罗旭光,冷向均.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3,6(15).

[2]王金福,张永霞.“动物病理”项目化课程设计与实施效果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4,(3).

[3]高锐,高芳,吕国策.高职院校“电子CAD”课程设计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6).

课程设计思路范文5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挖掘;大数据处理;大数据平台;大数据案例

0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企业计算、云计算、物联网等各种应用的涌现,“大数据”应运而生[1]。21世纪已迈入了“大数据时代”。作为大数据时代的人才,了解大数据时代特点,掌握大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了解各行业使用大数据将造成的社会变革,已成为21世纪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大数据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大数据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培养出符合市场发展和企业需求的21世纪创新型人才,而国内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中缺少面向高校所有专业开设的大数据基础课程。如何设计和构建面向高校所有专业的《大数据基础》课程是本文研究的主旨。

1国内外大数据相关课程现状调查分析

目前,国外有多所高校开设了大数据方向专业课程,如波士顿大学、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德保罗大学等。课程的开设与人才培养的侧重点紧密相关,主要分为3个方向:面向商学院、管理学院、财经学院的大数据分析方向,面向计算机学院与软件学院的大数据平台方向,面向理学院的深度计算分析方向[2]。在国外,大数据相关课程主要以课程体系的形式开设,重在以项目的形式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使用大数据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陆续有国内高校在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等开设针对研究生的大数据专业方向课程。2014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设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硕士方向;201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立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工程硕士项目;2012年,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建立了以大数据系列课程作为专业必选课、针对研究生的业务分析系;2011年,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建立了研究生信息管理专业[2]。国内针对本科生的大数据相关课程开设较少。清华大学在本科培养方案中开设了专业限选课“云数据管理”;部分国内高校也开设了与大数据相关的课程,如“存储技术”、“数据挖掘”与“分布式编程和数据处理”等,但课程仅在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等学院内部作为专业限选课或选修课开放。可以看到,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国内高校开始逐步开设大数据相关专业方向,并建设大数据专业课程。然而,大数据作为各行各业都需要使用的技术,是各行业人才都需要了解和掌握的。目前,国内鲜有高校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大数据基础》课程。

2课程构建思路

根据社会各行业对人才在大数据方面的知识储备需求,学校设计构建了面向全校各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大数据基础》课程。在广泛调研了解社会各行业大数据处理及应用的基础上,在构建《大数据基础》课程内容中遵循以下3点思路:(1)不同行业的大数据均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和特点,只是数据的表现形式和使用方式不同。因此,课程需要介绍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各行业使用大数据对时代的影响和变革。(2)大数据要发挥作用,其核心在于对大数据的处理,包括数据处理平台和数据处理方法。传统的数据处理平台和处理方式很多不适用大数据的处理,大数据有其特有处理方式。因此,大数据的处理是本课程讲授的核心和重点。(3)《大数据基础》作为面向各个专业的通识基础课程,为了提升学生对课程的理解能力与学习兴趣,需要通过对多个行业大数据应用案例进行讲述,以帮助其深入了解大数据的数据类型、应用处理方法和过程等,并对大数据时代产生进一步深入认知。

3课程构建思路

3.1课程内容设计

在第一章中,主要介绍大数据时代的产生、大数据的概念特点,大数据时代到来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引发的行业变革,以及在大数据时代来临之时,新的问题和挑战的提出。在这一章的介绍中,大数据的概念特点是基础,由此引起的社会变革是现象,需要学生们通过讨论进一步深入理解;新挑战的提出为学生们开辟了广阔的视角,有助于帮助他们根据时代需求确定学习研究的方向和对自身的培养规划。要从大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需要对数据进行信息挖掘。第二章中首先介绍数据挖掘的概念,然后详细介绍数据预处理的方法流程和数据挖掘的主要方法,最后结合案例介绍大数据挖掘的实际应用。在案例选取中,使用了亚马逊推荐系统、谷歌翻译系统,以及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等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大数据挖掘的讲解,以帮助学生们理解大数据挖掘的方法、特点和应用价值。大数据的处理分实时流处理和静态分析处理两大类。在第三章中,结合案例介绍了大数据流处理和静态分析处理的平台和技术。大数据静态分析处理平台重点介绍了Hadoop平台,大数据实时流处理技术重点介绍技术原理和方案。这一章主要介绍大数据的处理方法,给学生们建立一个基本的概念框架。案例使用城市洪涝灾害分析预警平台,介绍静态数据分析处理和流数据分析处理在同一行业中的不同应用,以帮助学生们理解两种数据处理的特点和应用领域。作为面向全校的本科生通识课程,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本门课程了解大数据处理分析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应用前景,并结合各专业的应用需求分析及展望未来大数据在本专业的应用发展。因此,需要在课程中充分开拓学生们的视野,广泛地介绍各行业案例。第四章大数据应用及案例分析重点介绍了智慧城市、舆情分析、阿里大数据处理以及FaceBook脸谱网大数据处理案例。

3.2授课方法设计

课程各章节内容充分使用案例,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由于各专业学生的知识储备不同,作为通识基础课程,只有充分引入各行业案例,才能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帮助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点。充分引入学生自主讨论机制。在大数据的数据类型、大数据预处理方式、大数据挖掘方法、大数据静态处理分析、大数据实时流处理等知识点的讲授中,先介绍基础概念,然后要求学生们针对自己本专业的大数据应用领域进行广泛讨论。

4实施及效果

《大数据基础》课程于2015年春季学期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课。学生来自经济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管理学院、社会学系、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等多个学院。学生们普遍反映,通过该课程,对大数据时代及大数据应用有了一定了解,并能进一步延伸思考本专业领域的大数据应用发展方向及前景。

5结语

大数据技术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是当前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课程从大数据技术对日常社会、生活、工作的影响入手,深入浅出地介绍大数据的基本概念、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并通过实际案例讲述大数据在日常生活与各行业中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大数据应用能力,为未来应用、研究和创新创造更多机会。

参考文献:

[1]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1):146-169.

[2]张晓芳,王芬,黄晓涛.国内外大数据课程体系与专业建设调查研究[C].ICEMSS2015,2015.

[3]施利萍,张应辉,罗阿玲,等.大数据产业及其发展机遇[J].软件导刊,2015,14(7):5-7.

课程设计思路范文6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实践项目;教学思路

会计电算化狭义上来讲就是当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它主要是应用电子计算机代替手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代替部分人工对会计信息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发展会计电算化,有利于促进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更好的发挥会计的智能作用,为实现会计工作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会计电算化》课程也成为培养会计专业技术人才至关重要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应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实现这一教育宗旨,《会计电算化》课程中的实践性教学就是尤为关键的教学环节,而对于实践项目的教学思路的设计则是实践教学的第一步。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分析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特点。《会计电算化》已成为一门融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和会计学为一体的综合学科,要求学生在学习课程之前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基本会计理论能力。会计电算化以电子计算机为媒介进行会计业务处理,将以往的手工会计处理的内容来应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而且在处理流程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必须用计算机来进行会计软件操作教学,理论讲解和原理分析穿插其间。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操作,以便更好的跟进课程内容。会计软件的操作也是《会计电算化》课程中进行实践的项目内容。会计电算化系统又区别于一般的应用软件,它是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业务流程的有机结合。所以会计电算化教学以会计软件操作这种实践教学方式为主,按会计业务发生的顺序学习会计软件中的各个功能模块。由于会计工作本身的特点是连续的记录和核算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各个功能模块之间的数据衔接性很强,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掌握会计业务的全局性。

(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由于大多院校采用一种商品化会计软件作为教学操作的软件,比如用友软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理论授课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也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工作任务,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大多按照老师的操作演示进行模仿操作,可能这一次按照老师的要求操作了,而下一次独立完成的过程中又会出现一些不可预知的问题,不能深入地思考问题知其所以然,而且这样大部分学生懒于思考,不能让学生形成系统化的认识,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现在大多数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室结合机房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而且机房基本是各个专业共用的机房,教师安排的上机课程时间不得不考虑其他课程的上机安排,也会导致一部分上机实践不能按期完成,甚至可能会无法完成基本的实践教学任务,也会影响一定的教学效果。

二、《会计电算化》实践项目教学思路设计过程

(一)实践教学准备。《会计电算化》课程虽然一直采用案例教学,但往往案例内容不完整,没有和整个企业资源的运作过程相配套,使学生学会的操作只是软件中独立的一部分,而对于会计电算化在工作的实际应用还是一知半解。所以在实践项目的授课前期必须筛选出一套企业真实的账务数据的实验案例,并且教师在应用教学前一定要通过会计软件实际操作进行模拟账务处理,整理和完善会计数据。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并且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能完成的会计电算化实验案例,这样学生能完整的利用会计电算化软件处理企业的一套账,而且在进行软件操作的每一步才能验证自己会计电算化处理的财务数据是否正确。

(二)实践教学设计思路。分四步来进行教学设计安排:第一步,演示讲授分好任务的会计电算化实践操作。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设备来演示会计电算化实践操作,并在操作演示的过程中详细讲解操作的要点、重点、难点和相关联系点,使学生大致认识实践内容操作的流程,掌握软件操作的步骤,能对实践项目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此步骤可以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第二步,教师将每个实践项目进一步分解成小的操作步骤,分步骤再次讲解操作,在每一个步骤操作演示完成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项目步骤,如果在操作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当众解决,这样学生不仅熟悉了实践操作,而且能及时发现问题。这一步授课应该在机房进行。第三步,在分模块的实践项目的一二步完成后,进行实践项目的模块化系统练习。此步骤授课也在机房进行,此时学生根据实践项目自主完成一个模块的操作任务。这样不仅能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可以照顾到平时有请假和旷课的学生,使他们能在模块系统化的学习过程中能弥补之前的知识,当然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及时的请教教师,教师也可以针对大众问题进行全班的讲解。第四步,在所有实验案例实践完成后,教师再给出一套精简的涵盖课程教学所有模块的的实验案例,让学生在规定的学时范围内完成实践数据,对整个会计系统有一个全面性的认识,能独立的处理全面的会计业务。

经过这样四步,整个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过程就弯沉,在这几个步骤中对所学知识有了重复的教学过程,这也是设计思路的重点之处,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即使熟练了操作内容,也不能深刻了解其中原理,而反复学习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实践操作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三、教学思路实施时出现的问题

首先是这种教学思路占用的教学课时较多,如果在既定的课时内要进行这样的教学安排,那就必须压缩教学内容,这样就基本没有办法完成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基础会计业务中的所有业务操作。所以就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就必须还要考虑教学课时的安排。其次要加强教学设施的建设。鉴于各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学生众多,建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独立实验室,安装会计电算化软件,无论在课堂学习中还是在综合实训中,要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人一机,使学生自己独立体会到整个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并行工作过程。最后是如何正确安排好学生课下学习任务。《会计电算化》课程并不是仅仅因为是实践操作的课程而就只是在课堂上学习,在学生有条件的基础上,可以安装和教学配套的试用版的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使学生补充课下的学习任务。

《会计电算化》课程是重要的专业课程,开展好该课程的教学将会影响到会计类专业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要不断地摸索经验,取长补短,促进课程教学。

结语:《会计电算化》是一们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很高的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很多问题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好,所以一个明确的教学思路设计就在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主要目的还是使学生如何有效掌握实践操作。但是教学思路设计好之后,也还会遇到一些明显的问题,教师要在综合考虑问题的基础上,结合设计的教学思路来进行组织实施,就会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