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范例6篇

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

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范文1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角色;文化;思想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139-02

大学生党员是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分子和优秀代表,对于推进大学校园的文化和思想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党员的角色意识,并以此促进校园文化和思想的建设,是一个很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一、角色定位和重要作用

角色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群体中的身份以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大学生群体中成绩优秀和道德品质高尚的学生才能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生党员就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和积极分子,他们具有一定的榜样和导向作用,也是学校基层组织和大学生间的纽带。因此,引导大学生党员明确认识其在校园文化和思想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对于进一步激发其余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和思想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角色定位。大学生处在时代的最前沿,具有敏感的时代嗅觉和强大的接受能力,大学生党员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和思想的践行者。因此,大学生党员能正确理解大学校园的文化和思想建设,可以广泛而深入地推进校园文化和思想建设。大学校园的文化和思想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全体师生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而这当中最重要的力量还是学生群体,老师只是引导者和监督者,大学生群体才是行为实施者。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最重要力量,发挥的作用可想而知,其本身所散射出来的附带力量也是不可估量的。大学生党员可以以身作则,感召和引领其余学生参与到大学校园的文化和思想建设中去。学生党员具有学生和党员的双重属性。大学生申请入党条件要求相对比较高,选的代表都是政治素质过硬、学习成绩优秀和道德品质高尚的学生,他们在学生心目中有很高的威望。对于学校的各项规章政策,特别是党的政策方针等,能否顺利宣传和推广,大学生党员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要想方设法激励大学生党员自觉地参与到大学校园文化和思想的建设去。

2.重要作用。大学生党员通过系统地学习相关文件和精神,能强化对大学校园文化和思想建设的认识。在政治思想上保持先进是对大学生党员的最低要求,同样,在学习上也有同样的要求。在学习上大学生党员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要有刻苦学习的精神,还要有主动帮助落后分子的热情。大学生党员在学习上的带动作用对于整个班级的学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风建设一直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生命线,也是校园文化和思想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本来就是党员的职责,大学生党员应该将为人民服务的职责和学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推动校园文化和思想建设的发展。在学校范畴里面,为人民服务就是要为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服务,学生党员的帮带和扶持作用,可以使得其余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进一步提高。同时,学生党员在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也能发挥优势,可以为发展和培养学生党员提供必要的帮助。大学生党员在校园文化和思想建设中的作用能否得到最大发挥,激励机制很重要,有效的激励作用可以激发大学生党员的参与热情。学校可以搭建各种平台和制定相关的奖励惩罚制度来规范大学生党员的行为,让大学生党员用以一帮多的方式来带动其余学生,从而推动校园文化和思想建设;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大学生党员对广大普通学生以及其他学生社团的激励作用,激发广大普通学生产生参与校园文化和思想建设的热情。

二、推进校园文化和思想建设的途径

1.加强党员的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素质对推进校园文化和思想建设的参与者就有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增强大学生党员的思想道德建设。①提高教育要求标准。大学生的教育要求标准,不仅要涵盖党的基本路线、形势与政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还要能体现鲜明的时代性。②坚持大学生党员思想建设的长期性和实效性。大学生党员在学校要进行至少四年的学习,因此学校对于党员思想道德的教育要做好长期进行的准备。

2.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树立良好的大学生党员形象对于推进校园文化和思想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党员在各个方面都要有优秀的表现,有远大的理想,能做思想上的表率;学习刻苦认真,能做学习上的榜样;生活朴素简洁,能做生活上的标杆等。同时,大学生党员对于上级安排的各项任务和工作,都要能保证认真完成。由此,在校园文化和思想建设中树立其良好的形象,通过其自身的表率作用,带动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对于大学生党员也要求其有强烈的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而要强化党员意识和党性修养,就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洞察力,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和政治素质。

3.创新教育途径。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培养和教育大学生党员的方式已经显现出弊端和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改变现有的教育和培养方式。网络信息已经开始全面深入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增强网络教育的影响力和战斗力。通过各种方式和平台来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利用现在大学生比较关注和感兴趣的方式,比如微博、微信、论坛、交流群等网络交流平台,使网络新媒体成为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新趋向。

4.建立激励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在校园文化和思想建设中的作用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党员的考核和激励机制。①建立合理的考评机制。按大学生党员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党员的工作职责履行程度和发展情况等,综合测评其表现。考评机制要有其一致性,在一段连续的时间内,考评的内容和标准不能有太大的变化;要有其客观性,要客观的反应党员的实际情况;要有其公开性,党员要知道自己的详细考核结果;要有其公平性,对于所有党员要使用相同的考核标准。②加强精神和政治激励。鼓励大学生党员积极的参与校园文化和思想建设,主要依靠的是思想和政治激励,并没有物质和实质的奖励,这就要在思想上激发大学生党员向更高层次发展。

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范文2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方法;教学课堂要求

对于一名学生来说,高中化学这门科目需要学生学习更多的化学内容,记忆的化学知识点也更加丰富,并且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要更复杂。换句话说,高中化学教学和初中化学教学不同,需要教师在更短的时间里,教导学生更多的化学内容和更复杂的化学知识。基于时代的不断进步,为了让学生的学习符合当今社会的基本化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敏感度,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应该做出相应的改变,让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灵活、更加有趣。同时,高中化学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把已经学习过的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需要高中化学老师拥有灵活的化学教学手段,并且坚持利用多媒体去不断拓展学生的眼界。那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变?改变后的高中化学教学课堂能够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些需要我们去一一阐述。

一、让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变得生动、灵活

高中化学是一门非常枯燥的自然学科,需要学生记忆的学习内容也是学科中的最多之一,并且高中化学的学习时间非常久,高中化学的学习贯穿着学生的整个高中学习生涯,所以为了让学生在这么长得时间里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学习化学,高中化学教师应该注意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因此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一定不能死气沉沉,要有生气,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化学学习氛围,并且高中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自然学科,其课程的情景创设和调控直接对高中化学的教学质量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高中化学实践要想做好,那么化学理论首先要扎实。学生在学习化学理论知识的时候,化学老师不能“照本宣科”,如果高中化学老师教学时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对化学知识点就不能深入了解并且灵活运用,这会对高中化学的实践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高中化学教学应该创建多种化学模拟情景去教导学生学习化学理论知识,让学生可以以一种舒适的心态深入学习高中化学的理论知识。

当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已经学习扎实的时候,就要开展高中化学的实践活动。高中化学的实践活动需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发、主动地去探索化学反应的原理,并且牢记化学反应所涉及的化学知识,同时可以通过化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去学习化学的探索方法,以及去培养学生的化学探索思维。因此高中化学实践活动的取材十分重要,高中化学实践活动的取材应该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在实践后有恍然大悟之感,从而更加了解生活中所涉及的化学知识。这种取材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敏感度,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培养学生的化学素质,同时化学取材还有一定的趣味性,能够让学生在化学实践中得到愉悦的感觉,让学生期待化学实践的开展。只有得到明显的化学反应,才能简单地知道化学实践的进行是成功还是失败。

当高中化学教学课堂对学生来说不再枯燥和无味,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一定会大大增加,并且可以打破学生对高中化学错误的理解。同时化学老师可以在学生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生活中相关化学方面的事物的探索欲望,从而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学习素质,以及一定的化学思考方法和化学探索方法,这对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探索方向。同时,高中化学老师可以利用一些现代科技的工具(如:多媒体)帮助学开拓眼界,这会对学生以后的化学学习帮助很大。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高中化学教学模式应该有其独特的化学情感态度和化学价值观,高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展现他们对化学的独特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培养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整个世界的自然科学教学的一个共同目标。高中时期是一个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化学教师的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严重影响着高中学生对化学学习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如果高中化学老师对于高中化学的教学态度是积极的,那么学生对化学的学习态度也是积极的;如果高中化学老师轻视化学的相关教学,认为只要进行大量的化学题的练习就可以达到高中学生的化学学习目的了,那么学生对高中化学课的听课态度也是消极的和轻视的,反而倾向于自己使用“题海战术”去简单满足得到高分的唯一目标。如果高中化学老师认为化学教学可以变得生动有趣,可以化繁为简地进行高中化学教学,那么学生也会觉得学习化学是一件有趣的事,也可以简单地去了解和记忆。

所以老师在进行高中化学教学时,应该把枯燥的课本转变得生动而有趣,并且增加一些自己的观点,让学生可以简单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点。同时高中化学老师可以举一些相关的、有趣的化学例子来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以及高中化学老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化学典故和化学故事去增加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范文3

关键词: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大学生;民族文化

跨文化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交际能力,是广大学者的重点研究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对我国当前的教学现状分析可以看出,跨文化英语教学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度不够,缺乏中国文化输入,大学生无法通过外语表达我国传统特色文化,导致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障碍。因此研究跨文化英语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播,更好的指导实践教学,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1 高校大学生民族文化缺失的现状

同其他学科存在明显的不同,跨文化英语教学因其特殊性,要求学生在掌握外语沟通能力和扎实英语基础的同时,更要通过外语语言这种交流手段,使母语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根据高校英语教学大纲的规定,传承和发扬我国的民族文化是一项关键的内容,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达不到培养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分的强调对西方文化的理解,从而导致我国本土民族文化逐渐缺失。

作为传播中国特色文化,培养高文化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各大高校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但在外语教学时,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影响,教学方向主要为西方文化、道德观、价值取向及审美等知识,本土民族文化输入程度远远不够,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致使多数大学生无法通过外语实现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表述[1]。除此之外,由于高校没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氛围,学生不能进行实践应用,影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锻炼和提升。而从教学内容和资源方面来看,高校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即使想在英语教学中获取同我国本土民族文化相关的知识,也无法提供相应的书籍和材料,知识获取途径较少,教学资源配置程度低,拥有民族文化知识的跨文化英语教师较少,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薄弱。

2 跨文化英语教学对提高大学生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影响

2.1 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利于民族本土文化的积累

跨文化英语教学要求必须要对本民族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分析我国特色文化同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相似点,并深化中西方文化的研究。跨文化英语教学处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环境下,强调的是差异和相似并存的理念,在追求文化一体化的同时,保留不同国家和民族在文化上的特性,使得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2]。在这种交流环境中,高校大学生的跨文化外语应采取平等的模式进行教学,在交流时为了延伸对话,要进行有效的倾听引导,在平等的条件下,增强自身的文化意识,寻求一种文化共存的基点。而摒弃自身民族文化而进行的跨文化交流根本不存在文化认同感,也达不到文化层面上的双向互动。

高校开展跨文化英语教学时,应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让学生充分的吸收本民族文化的内涵,并将其同西方文化进行对比分析,循序渐进的提升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借助优秀的民族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和情感的归属感[3]。在学习过程中使得民族本土文化得到积累,激发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构建平等的中国民族文化输入和文化输出交流格局。

2.2 增强大学生的文化意识,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

要想实现跨文化交流,关键就是必须要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透彻的掌握民族文化,拥有强烈的本文化认同感,目前高校跨文化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民族文化缺失问题,正体现了本民族文化意识形成的重要性。通过实施高质量的跨文化英语教学,转变教学模式和手段,可以有效的加深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意识到中国特色民族文化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明确英语教学同民族文化传播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跨文化英语教学使学生在拥有民族文化意识的基础上,合理的确定自身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的位置,树立良好的跨文化交流形象,站在整体的角度,客观的看待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历史纵向深度。

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可以将有关本民族文化的知识合理的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弥补学生对民族文化认识的缺失,帮助学生产生民族文化认同感。通过创设跨文化英语教学第二课堂的形式,重点讲述民族文化的缘由、发展、意义和作用,让大学生意识到自身承担的重任,实现文化、英语语言教学的整合[4]。在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时,加大本民族文化对外传播力度,提升大学生的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

2.3 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迎合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

大学生在拥有中国民族文化意识、情感后,跨文化英语教学就需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将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不断的交流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大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高效的整合英语学习、民族文化。还要创设良好的跨文化交流情境,巩固学生的交际能力,为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做贡献[5]。

采取英语语言、中西方文化及本民族文化的不同层次教学架构,跨文化英语教学效果得到明显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从课堂学习走入实践应用中,获取真实的民族文化知识,积累跨文化英语学习经验,进而传承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探索出一条同我国民族文化相适应的跨文化发展道路。

3 结语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途径,但需要以一定的文化背景为基础。跨文化英语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和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深化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还要提高对中国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播,是当前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受到教育界学者的广泛重视。面对跨文化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本民族文化缺失的问题,高校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将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的形成摆在重要的位置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跨文化英语教学的作用,培养大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强化民族本土文化的积累,增强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及创设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迎合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需求,最终达到提高大学生民族自豪感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晓靖.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传输的双向性―谈“中国文化失语现象”[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0(04)

[2]彭清.民族地区地方院校英语教育本土文化输入[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3]杨丽萍.从文化认知、文化自信到民族认同的转化与整合―壮族认同教育新论[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2(06)

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范文4

关键词:大学精神;高职文化建设;定位;发生条件

大学文化建设方兴未艾,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办学类型,在文化建设过程中紧抓机遇、顺势而为,取得了显著进步。在此过程中,高职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独立课题日益受到大家重视,学术界、理论界针对高职文化展开了富有成效的研究。例如,唐林伟(2011)在《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研究》一文中,对高职文化的背景和研究脉络进行了翔实的综述,高职文化从厘清概念、文化品性、涵盖范畴、建设原则、建设策略等方面都已有研究进行了论证,取得了较大成绩。崔玉隆、顾坤华(2015)在相关研究中提出了高职大学精神概念,并与高职文化建设的关系进行论证,为厘清两者的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然而,由于高职教育本身发展时间较短,与之相关的高职大学精神更是处于原生状态,许多开展了文化建设的高职院校往往将高职精神混杂在各种理念、校训和学校特色中加以宣传,缺乏对高职精神的提炼和共性研究,可持续性、可推广性较差,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仍有待深入。笔者认为,若把文化建设比作“形”的话,则属于高职的大学精神正是其中的“神”,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本文试图分析大学精神与高职文化建设的内在联系,探讨大学精神在高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发生机制。

一、大学精神与高职精神之辩

自欧洲中世纪近现代大学兴起以来,大学精神就以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中心生根发芽,传入中国后被冠以德先生和赛先生广泛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锋。我国近代开始兴起的高等教育就很好地继承了这一思想传统,像、蔡元培、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都在办学过程中贯穿大学精神的指导。关于大学精神的定义,程光泉(2010)提出大学精神蕴含在大学理念之中,是人们投射到大学这种社会设置上的一种精神祈望和价值构建;卢晓光(2010)提出,大学精神文化既是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也是一般意义上的精神文化的具体化和个性化,它可分为价值层面的文化元素和实践层面的文化元素。这些定义主要集中在大学精神的内涵、特征、范围及外延关系的解释说明上,虽然各有侧重,但都认同其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文明成果。并不是所有的大学都有明确恒久的大学精神,但人们普遍意识到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即使在历史较短的大学中,也在加强精神文化方面的培育和传播,并以校训等形式展现出来。争议在于,关于大学精神的认知是否囊括了我国所有高等教育机构在发展过程中的精神产出和传承?作为后起之秀的高等职业教育,正从学历教育的认知,跨越到探讨是否能够成为一种新型教育体系。有学者认为,既然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学历教育,与之相应的精神产物也不应认为是大学精神,称之为高职精神更为贴切。崔玉隆等(2015)也强调了高职精神的重要性,“缺乏精神……高职文化建设内容就成为简单的拼凑和堆砌;缺乏精神……高职文化建设就成为率性而为的行为。”这类看法实际上把大学和高职按照字面意思进行了分割。在《辞海》中关于大学的解释主要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分为综合大学、专科大学或学院,通常设有许多专业,再由几个相近的专业组成系。可见,在我国主流看法是,无论是普通大学还是高职院校,都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并没有区分高职属于不同的教育类型。从古到今,大学都是一种高级教育阶段的统称,而不是本科教育层次的专属称谓,大学精神一般也泛指这类机构的精神文明成果。因而,为了突出高职的独特性和系统性,高职文化建设的重点不是独创高职精神,而是在大学精神中凸显职业教育的特质,从而催发高职文化。那种专门把高职精神独立出来,先从方兴未艾的高职教育中提炼属于它的独特精神,再把这一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核心加以推动,实际上走了弯路。要建设好高职文化,重点是要加强属于职业教育特质的精神培养,在现有大学精神传承研究的基础上,有机融合成高职的大学精神。本文在后面描述中所提到的大学精神将特指高职特质的大学精神。

二、大学精神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定位

卢晓中认为,大学文化是指大学群体习得且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①为区别于传统本科院校大学文化,高职教育专家建议将高职院校大学文化简称为高职文化。关于它的定义较多,有研究者认为高职校园文化就是高职文化,强调高职院校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意识、群体目标和行为规范。也有人认为校园文化只是一种场所文化,不能代表高职教育类型的组织文化,但具体高职文化的内涵如何,又无法清晰界定。笔者认为,正是由于高职文化中大学精神的缺失,才导致认知上的迷茫。大学精神是高职文化构建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首先,大学精神为高职文化建设奠定根基。大学精神是高职文化的灵魂。高职文化本身的发展历史较短,依赖于高职教育近年的飞速发展,在职教人把目光从提升硬实力转到夯实软文化的背景下,开始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开发。尽管存在后发优势,但也有思路不清、目标不明的尴尬。比如有的高职学院直接引入企业文化和职场文化,从校园布置到行为规范,完全按照企业甚至是特定企业的标准照搬。这种做法的好处是突出职业性,整齐规范,劣势是丧失了学校的主体地位和发展空间,学生的发展方向单一。实际上,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务必要考虑到持续发展的需要和高职学院自身品牌的塑造。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许多高职学院的大学精神缺乏历史积淀和后天培育,采取拿来主义,直接把优秀企业的理念和做法嫁接到订单班或者同类专业身上。作为高职文化的灵魂,大学精神在长期以来形成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实践精神的基础上,理应充实适应高职教育的精神品格,把它作为高职文化的中流砥柱。比如部级骨干校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一直遵循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的办学理念和明理笃行、惟精惟一的办学宗旨,将保证质量的科学精神、突破自我的人文精神和踏实做事的实践精神很好地融合起来。这样,该校在开展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VI(视觉识别系统)、BI(行为识别系统)还是MI(理念识别系统)的设计,都始终围绕它的大学精神开展,师生们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气质都体现了这一特质。其次,大学精神为高职文化建设指明方向。文化建设是将隐藏在过去和现在中的精神、理念、习惯等精神文明成果显化出来,并进行深度加工,使之适合学习传承,与时俱进。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要将过去发生过的文化痕迹提炼出来绝非易事,全部罗列出来又难以聚焦,更何况见仁见智,难以定论。若是存在大学精神,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大学精神本身就是一所学院的灵魂,许多事件的发生发展也基本离不开它的价值逻辑。找到大学精神,就能顺藤摸瓜,找到文化建设的方向。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历史悠久,如果事先不了解它们的精神,仅是翻看两所大学的历史档案就是一件耗时费力的事情。正是在它们兼容并包、厚德载物的精神指引下,每一代学者将它作为信念融入血液,铸就了无数感人的文化篇章。

三、大学精神在高职文化建设中的发生条件分析

大学精神的重要性关键在于将它融入高职文化建设中去,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如何让大学精神产生“化学反应”,笔者认为应坚持以下做法作为大学精神的发生条件:一是实行集体参与、民主治校。只有经过民主的判断和实践的检验形成的大学精神才是真的精神,才能够在文化建设中发挥积极而不是消极的作用。当年新文化运动就是用民主和科学唤醒千万同胞,追求民族的独立和富强。就公办院校而言,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主要的治校原则。在此主导下,如何合理调动全体师生参与学校治理的热情是关键。已经普遍实行的教代会有一定作用,但现实中难以实现过程参与,形式大于内容。北京十一学校实施的“分布式领导”模式较好地调动了普通教师的治校热情和能动性,用灵活的机制把适合的人放在恰当的岗位。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将校长负责制与各分布领域的岗位负责制有机结合于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内,分布领导在自己领域内有调动校内资源的权力。因此,只有真正将民主的权力从根本上予以保障,才能形成真正的大学精神。二是实行深度交融的校企合作。长期以来,大学精神是以自己的主体性、前瞻性和独立性闻名于世的,但作为高职教育,必然要充分衔接市场和企业才能使人才培养“适销对路”,它的精神侧重不是独立,而是融合于市场。因此,高职院校与普通研究型大学的大学精神差异就在于此,服务精神、职业精神、实干精神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不可或缺的灵魂。这种精神的培养绝不是在校园内仅靠师生的互动和模拟就能产生的,它需要校企之间深度的融合,师生、企业员工、领导层三者在市场这个共同纽带的联结下良性互动。这种精神一旦形成,又会推动相应文化的普及推广,从而反馈促进精神的凝练。三是坚守大学精神的底线思维,必要时实行一票否决。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1764年失火,一名学生恰巧在火灾发生前将一本书偷偷带到馆外阅读。火灾第二天,他主动把孤本还给学校。校长感谢他,然后下令开除他。现代大学追求依法治校,许多高职院校也了自己的大学章程,而章程的内核正是自身的大学精神。如果说大学章程是校园宪法,那么大学精神同样具有在面对违背自身坚持的理念和信仰的事务面前坚守底线,行使自己否决的权利。只有树立大学精神的权威,由它主导的高职文化建设才能更加便利和顺畅。高职文化建设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必经之路,大学精神则是文化建设的灵魂和指针,两者在高职教育体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大学精神的重要意义,创造有利于大学精神滋长的土壤和环境,有意识地培育和引导大学精神在高职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崔玉隆,顾坤华.高职大学精神与高职文化建设[J].职教论坛,2015年第14期.

[2]程光泉.哲学视野下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3]卢晓中.大学精神文化刍议[J].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

[4]柳海民,常艳芳.论大学精神的价值[J].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

[5]张建国.大学精神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

[6]唐林伟.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年第10期.

[7]赵惠莉,顾坤华.对高职文化重构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年第11期.

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范文5

关键词:衔接;学校结构;课程标准;评价与考试

高中化学教学存在衔接不顺畅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普遍反映高一化学学习有困难,而不少高中教师也对高一新生不满意,认为他们拥有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习惯与学习高中化学课程要求差距较大,使得高中化学入门教学十分困难。笔者认为,如果仅靠高中教师思考、研究乃至呼吁,这一问题终究难以圆满解决。笔者曾先后在高中、初中任教化学和科学,在此,想从更宽泛的视野看待这一问题。

一、学校和课程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目前,原来的完中都变成了初级中学或高级中学。在非完中学校任教的多数教师,往往只教初中或高中,且现在教研活动,一般初、高中分开。现在笔者调入初级中学,要经常向同教研组教师请教内容、方法、深度、范围和具体的表达。

相应对策:①尽可能组织初高中联合教研活动。②适当让初高中教师相互流动。③要求或组织教师学习相应知识内容。

二、初中化学课程标准、教材与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材学习要求和内容选编的衔接处理不尽合理

具体表现为课程改革后初高中化学学习要求过分悬殊和内容衔接不够平稳。初中化学教育是启蒙化学与化学基本观念的教育,初中化学新课程提出5个学习主题: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表明初中化学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化学启蒙教育。没有以高中或大学化学专业教育预备教育为目标选取内容。教学知识内容大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学生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而高中必修化学,是学习化学科学核心内容的基础教育,高中化学必修模块提出的6个学习主题: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突出化学学科知识教学;多数选修模块以化学学科体系为线索,为化学专业学习提供基础,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的化学知识。由于学习课时紧,学习容量相对较大,高中必修化学教学内容起点高、内容多,叙述简明扼要,导致学生对知识理解接受难度加大。这里存在化学启蒙教育向化学科学基础教育过渡的问题。

相应对策:①初中教师可以实施因材施教,如分层教学或开设化学兴趣小组活动。同时在教学方法上特别是到了初三第二学期有意识地与高中逐渐接轨。②高中教师需要在内容上查漏补缺,在难度上逐渐增加以及把握必修和选修的难度要求,在教与学的方法上逐渐引导学生由“经验记忆型”向“探索理解型”转变。

三、评价与考试不同

中考面对的是我国几乎所有适龄青少年,且多数地区中考集毕业考试和升学选拔考试于一体,试卷内容偏于基础、难度较低:但高考面对的是从初中选拔上来的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同时由于我国人口众多、高校普及率不高、考试体制尚不够完善等因素。尽管我国教科书与国外相比难度不算大,但高考试卷却很难。所以也就导致了连锁效应,中考性质决定了中考试卷内容偏于基础、难度较低,进而决定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甚至影响学生学习习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偏于知识性、定性和结论性的内容,教师往往采用类似文科的教学方法――记、背、默写。导致不少科学中考成绩较高的学生在高中教师看来还是不满意。相反,高考性质决定了高考试卷内容深、广、难的特点,所以有的教师在高一时就以高考标准要求学生,致使大多数学生刚进入高中都觉得高中化学内容多、深、难,造成部分学生分化掉队。

相应对策:①对于考试体制和内容,主要由专家和有关职能部门研究决定,学校、教师和学生只能建议,更主要的是服从和适应,期待并相信会越来越科学合理。②希望教师不要视学生考试成绩为唯一目标和动力,不要仅关注他们三年,更要为他们以后许多年甚至终身发展负责。当在教初中科学时,应意识到死记硬背可以满足中考,但对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是不够的,更不用说终身发展;当在教高中化学特别是高一化学时,不要言必称高考,除了顾及学生已有基础和习惯外,还应关注培养他们的化学兴趣和素养。退一步讲,即便是从化学高考角度来讲,刚进入高中时培养好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王惠英.化学教育。2009,30(5):24-25.

高中化学和大学化学范文6

当今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的进程也在不断地加快。这场改革浪潮的掀起对中国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的影响是持续性和多元性的,而致使大学生思想发生改变的重要原因就是大学里的校园文化。从改革开放至今,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各个高校也都在积极的建设高校的校园文化,组织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已经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效:各大高校的文化环境优美;各种文化活动琳琅满目;校园文化的管理也日渐完善;学者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工作也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现阶段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与实际的需要相比存在着极大的偏差,忽略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真实意义,只是从功利化的角度来理解和实施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笔者觉得有必要研究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情况,找出阻碍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原因,为以后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1文化的历史内涵和现实意义

1.1文化的概述

辞海一书中把“文化”一词定义为:文化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讲,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与组织机构。

1.2校园文化的概念

最早提及“校园文化”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美国的一位学者华勒在《教育社会学》一书中,他认为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办学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被广大师生所认同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和学生文化的总和。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开展,对校园文化一词也有了更加准确的定义:校园文化是学校生活的存在方式的总和,它以生活在校园内的教师、大学生和干部为主要群体,它是在物质财富、精神产品和氛围以及活动方式上具有一定独特性的文化类型。

1.3高校校园文化的延伸

高校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延伸,从字面意思上我们不难理解高校校园文化主要是指高校的全体教师和学生在长期的教学、学习、交流、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形式的具有独特性的价值取向、校风、学风以及传统等。高校校园文化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主线,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的信念以及一所大学的办学精髓的集中体现。

2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现状和问题

2.1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现状分析

2.1.1高效校园文化环境日渐优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也来越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同时加大了对高校的资金投入力度。各个大学不再单单只重视教师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深刻体会到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高校在校园的格局,图书馆、教学楼、寝室楼的建设上都力求完美,努力将建筑物和校园绿化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每个走在校园里的学生都能感受到一草一木、一石一砖中所独有的文化美。

2.1.2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样高校校园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借助于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现阶段我国各高校的校园文化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充盈着整个大学校园。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被层出不穷的各种协会邀请加入其中。于此同时,学校也会定期举办各种比赛、晚会、音乐会、运动会。这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活跃了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也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2.1.3高校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更加深入加强对校园文化的理论的研究才能更好的促进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如今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义更加的精确化、对校园文化的功能、意义等方面的了解也更加的深入、对更好的开展校园文化的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成熟,有关于校园文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观的研究绩效。随着各大高校对校园文化的重视程度的加深,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活动也更加的活跃,研究成果以课题、丛书以及论文的形式相继呈现,高校的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工作已经相当成熟。

2.2高校校园文化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2.2.1不良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侵蚀如今社会科技发展十分迅速,我国成为了信息化大国。互联网的优势作用被广大师生所认可,并主动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互联网进行教学。互联网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已经深深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微信、微博以及其他移动社交软件时刻影响着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形成。然而现阶段的高校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还不高,网络上传播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以及思想观点会对高校的德育工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网络上存在的一些不健康的东西也会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比如网络上的暴力事件、凶杀以及不良视频等。这类不健康的网络文化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校园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制约着校园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

2.2.2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不协调现如今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放在对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上,着重对校园环境、校园布局以及各种教学设施的建设。我们不容忽视的是精神文化才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忽视了精神文化的建设必然会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出现偏差。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然而现阶段的高校校园中的商业化的气息很严重,高校的教育中带有一定程度的功利化的色彩,在教学活动中仍然采用应试教育,忽视了学生体、音、美的全面发展,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远远没有达到校园文化发展的需要。

2.2.3高校文化管理体制落后现阶段我国高校文化的管理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制,虽然现有的高校管理体制改革也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效果,但是总体而言还是与时代的要求还是相差很大的。现代校园文化的发展太过随意,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充斥着校园,但是这些文化活动大部分都太过盲目和杂乱,根本没有形成一种有序的开展形式。归根结底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高校文化管理体制太过落后,管理水平达不到发展的需要。

3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向度归因

3.1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向度的行为归因

高校教职工和学生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的过程中的各种行为方式和活动方式被统称为高校的行为文化。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行为文化的发挥的作用。高校行为文化主要有学术文化、课堂文化、社团文化、宿舍文化四部分。其中学术文化主要指教师在教学工作过程中钻研教材,总结经验,对前沿的理论知识进行认真钻研的文化,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校教师学术水平的高低。课堂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活动方式等方面的总和。好的课堂文化可以帮助学生系统的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社团文化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通在参与行色各异的社团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文化,在这种社团文化氛围中学生可以了解、接触到一些与社会相关的经验和知识,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提供帮助。宿舍文化主要是指学生在宿舍的生活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的一种文化,涵盖了学生寝室内务、卫生、环境建设等诸多方面。

3.2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向度的制度归因

高校制度文化一所大学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最基础的保障,制度文化是在管理教职工以及学生的过程中所形成一种文化。高校制度文化不仅包括用以规范师生的日常行为的各种规章制度,还包括那些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组织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在高校校园里制度文化作为一种外在的力量始终规范着广大师生的行为,是学校的教学工作能够有效进行的基础保障。

3.3高校校园文化发展向度的精神归因

21世纪的中国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众所周知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小社会”,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对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这是如今社会对高校办学的最基本的要求。高校精神文化主要是指学校教职工和学生在工作和学习中形成的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的总和。校园精神文化在整个校园文化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其主要体现在一个学校的校史、校风、校训、教风、学风等方面。学校精神是校园精神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学校精神是学校的教职工以及学生在长期的接触与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沉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理想、情操和信仰等。每所学校日积月累逐渐形成的学校精神是各具特色的,学校精神一旦形成就会影响和波及到校园的各个角落,同时又会反过来对教师以及学生的道德、情感情操等方面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励着教师和学生的不断进步。

4高校校园文化未来发展向度的多维分析

4.1高校校园文化未来发展的群体行为向度

高校在未来的发展上要努力提高全校教职工、学生和校领导等人建设校园文化的意识,要明白建设高校校园文化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职责,也不是单单只依靠学生的力量和思想教育部门的努力就能够建设好的。一个学校如果拥有和谐的校园文化得益的会是学校的全体成员,因此,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的责任就应该由校园里全体成员共同努力。

4.2高校校园文化未来发展的时代精神向度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因此未来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要把工作的重心放在对精神文化的建设上。如今对高校精神文化建设的目标十分模糊,精神文化的建设工作做的也很不到位,仍然处于比较低的层次。在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已经发展的相当成熟的今天,亟需加大发展精神文化才能保证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育人作用。

4.3高校校园文化未来发展的人文环境向度

现阶段的高校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的缺失现象很严重,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问题。高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场所,理应承担起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教育义务。通过高校的校园文化来熏陶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和判断能力;对美的辨别和鉴赏能力,对文化的吸收和感悟能力。所以,未来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要重视对人文环境的建设。

5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