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道德教育范例6篇

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道德教育范文1

论文关键词:网络;道德教育;高校

当代大学生作为“网上的一代”,网络将在他们的生活中占重要位置。据CNNIC统计的一个数字显示,中国网民数量达到3.2亿,仍保持全球第一地位。将来网络是造福于人还是祸害于人,取决于他们如何利用这一工具。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社会结构,它对于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传播起了无与伦比的巨大作用,并且蕴藏着无尽的潜能。但网络作用不是单一的,在它广泛的积极作用背后,也有使人堕落的陷阱,这些陷阱产生着巨大的反作用。

对于网络建设与应用走在社会前列的高校,在充分享受网络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应清醒地意识到虚拟社会化进程中所凸现的网络道德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网络道德教育的涵义

道德是人类理性的表现,是灌输、教育和培养的结果。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是指各高校以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遵循教育基本规律,向大学生传授网络道德规范,并使其逐渐将规范内化为自身网络道德需求,从而自觉指导和约束自己网络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识水平,防止网络行为失范,规范网络行为,最终促使大学生形成高尚完美的网络道德品质。

2、网络道德教育的特征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规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2.1网络道德教育内容的开放性、互动性和趣味性

网络道德教育是一种真正的开放式德育。无形、无界线。以计算机数据库为中心,通过信息高速公路网络连通家庭、社会各个角落。教育工作者和相关专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加大对德育信息的开发力度。加强对德育信息的理论研究。开发具有行业特色的精品课程,建立学校、社会网上德育信息资料库,方便学生根据需要进行德育信息选择和学习。

网络道德教育具有互动性。通过现代化多媒体网络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交流,可以通过E—MAIL、电子公告板、QQ等来相互传递信息,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大家一起讨论。由于这种交互的不可见性,更容易使受教育者说出自己真正的思想观点。教育工作者可以就某一热点问题开辟网上聊天室或者组织大学生开展网上辩论,增强大学生交流意识。提高大学生对非主流意识的免疫力。

网络道德教育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它是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三维动画及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给我们的网上课堂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学生可通过德育课件来感受德育内容,甚至可以通过游戏来体验。网络德育也使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学校活动中变得轻松自如。

2.2网络道德教育途径的多面性

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教育工作者既可以借鉴传统教育途径,利用课堂教育的主渠道,积极引导,抢占教育先机。在课堂教育外,利用大学生社团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自主网络道德教育:利用校园网的优势,应用网络传播及时性、交互性特点,开设网络伦理网站,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推动网络道德教育工作教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博克、BBS、QQ等网络载体,加强与大学生网上的沟通和交流。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和传统教育相比较,具有传统教育无法比拟的优点。教育工作者可充分利用这些有效途径,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途径的多面性,是当代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又一特点。

2.3网络道德教育文化的多元性

网络文化极大地改变了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崭新的网络舆论场。同传统的传媒舆论场相比,网络舆论场实际上已具备了与之相抗衡的实力,在某个时段、某些场合甚至还有压倒性优势。拥有数十万、数百万、数千万“粉丝”的网上领袖,有能力在舆论场上兴风作浪。一个主观故意的群发胜短信,也可以挑起小小的是非波澜。网络越是发展,社会结构的脆弱性就越大,社会风险的治理成本也越大。如何认识、把握、管理网络舆论场,已成为全世界各国十分关注、又十分棘手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参与到网络多元文化中,倡导一元性文化。包容多元性,唱响主旋律。

2.4网络道德教育对象的广泛性、自主性

从理论上讲,网络文化基本上是一种没有门槛、没有限制的文化交流与沟通,可以而且能够实现全民参与。在网络面前,大家都是平等的互动的参与者,没有身份和地位的高低之分。在中国文化史上,还从未有过如此规模庞大的网络文化大军。这支网络文化大军的参与者每年保持10%一20%的增长速度。在此,我们可以说,网络文化第一次实现了文化的人人参与,全民参与。具有前所未有的广泛性。

由于网络道德教育对象在网络空间中身份的隐匿性。成员的数字化,而导致教育工作者无法真实有效的监控教育对象网络活动和道德表现。因此,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效果就难以量化,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大学生如何将外化的教育内化为网络道德信念。大学生处于成年而未成人的特殊年龄阶段。对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而自控力又较弱。在面对五花八门的网络世界时,要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需要强烈的自控力。事实上他们难以做到。因此,网络道德教育对象自主内化的能力较弱。受环境的制约很大,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又一突出特点。

2.5网络道德教育结果的预见性

网络仿真实验可以预报其结果,德育仿真实验可以根据某一德育内容,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而设计的模拟现实的一种德育活动。由德育管理者和教育者针对某一主题设计虚拟社区,让受教育者进人社区活动,根据活动者不同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导出最终结果,这样受教育者可以身临其境去感受人生哲理和道德准则。

2.6网络道德教育的能动性

在网络上开展德育工作,受教育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自己想要感受的德育内容,而不是由教育者指定和强迫他们去受什么教育。这样更容易调动他们的接受教育的主动性,更容易发挥他们的能动作用,也更有利于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

3、新时期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网络时代擞师已由过去的施教者转变为教育和学习的参与者,其作用更多地应侧重于组织和引导学生去学习、去思考、去创新、去发展。新时期的高校管理教育工作要扩大网络的积极影响,减小网络的消极作用,有的放矢地做好大学生的管理教育工作。

3.1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人文精神影响。

大学生既是网络信息的接收者和使用者,也是网络信息的生产者和者。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注重人文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打牢思想根基,提高自制力,就显得异常重要。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和网络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网络法制观念,遵守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要注重培养大学生形成高尚鲜明的个性、健康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开拓创新的意识,善于用人文思想去影响和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

3.2运用校园网络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引导。

大学生对一些校园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喜欢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这给管理教育者提供了一个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平台,对学生进行引导教育的好机会。要在校园网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论坛、个人博客、学术网站等,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文化传播、生活现象、等进行交流和讨论,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

3_3更新管理道德理念,做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网络益友。

网络时代,师生互为信息传播者和接受者,互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主动贴近学生,积极寻求与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心理上的贴近和心灵上的沟通。要与学生平等、民主地共同讨论,帮助学生提高对各种网络信包的鉴别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要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和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做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网络益友。

3.4健全相应机构,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力度。

学校要建立相应的网络信息管理机构’通过安装信息过滤软件,设置网络黑名单等手段,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力度。在学生社团中设立网络秩序和网络道德宣传监督部门,及时清除网上垃圾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自觉抵制网络垃圾。要完善规茕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限制对某些网络信息的调阅,实现对特定信息的监控,规范网络行为,打击网络犯罪,实现网络管理制度化与规范化。

3.5帮助大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网络道德教育范文2

论文摘要:网络道德伦理是社会道德伦理的延伸。针对层出不穷的青少年网络道德伦理问题,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急切需要从传统的“供给驱动”教育模式向现代的“需求驱动”教育转型,即以需求驱动网络德育,从而更加切实可行地进行和加强网络道德伦理教育。

《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已经颁布四周年,这一纲要的出台及其实施,对网络道德伦理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就现实情况来看,网络中的道德伦理失范现象依然不容乐观,如一些青少年受网上黄色内容的影响,进行性犯罪;轻信滥交网友;沉迷网络游戏;道德伦理认知模糊,等等。这些都说明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相对于网络技术本身的发展速度来说,是不相协调甚至是远远滞后的。

“需求驱动”和“供给驱动”通常用于远程教育发展研究,表明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正从传统的、被动培训的“供给驱动式”转变为以自身需求驱动学习愿望的“需求驱动式”教育。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是远程教育的一个范畴,这种教育范式的转变同样适用。我国目前网民数量有近一亿之众,主力军是青少年。随着网络技术进一步发展,这个人群将会越来越大,由此决定了网络道德伦理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而当下的网络道德伦理教育仍然停留在“供给驱动”模式,即为了教育而教育,沿袭传统的道德教育范式,脱离对网络现实的充分分析,如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供给制度一样,将传统的道德伦理教育内容与方式,仅在表面冠以“网络”二字的包装,就一厢情愿地灌输给青少年。然而网络德育的良性发展和进行,是应该以受教育者的现实需求为依托和前提的。有了需求,才有市场。换句话说,要将网络道德伦理教育进行到底,必需明确实施网络德育的“需求”,然后才能施以良方,从过去低层次的“供给驱动”模式向现代教育的“需求驱动”模式转化。

一、网络德育:正确看待“需求”

需求是网络道德伦理教育得以进行的催化剂与助燃剂,为网络德育提供了市场。以需求驱动网络道德伦理教育,首先要明确“需求”,分析究竟是什么需要因素“驱动”着网络道德伦理教育。

1.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

教育以人为本,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广大青少年。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来看,需要经历一个道德伦理结构的重组期。这个重组期突出表现为道德伦理的独立性和道德伦理的动荡性,具体表现为因青年期所具有的自主性(自我教育、自我选择、自我组合为主)等基本特点而凸显的道德的自立性和不成熟性。这说明,青少年的道德伦理认知尚未得以具备、形成,还处在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之中。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网络用户,其精神世界是跟网络信息的交换融在一起的,自然地,网络道德就成了社会道德的在虚拟环境下的真实延伸。对于心智尚处于低级或初级发展阶段的青少年来说,他们过早地感受到甚或已有了成人化的行为和思想(这在心理学中称为“内模仿”,他们会模仿、效仿成人,而透过网络看到的成人世界,则正成了他们一个“模仿源”,久而久之,不再是单纯的心理历程,青少年的社会道德伦理观就随着网络世界的跳跃式发展而跳跃式地成长。这种“网络早熟”与其应有的成长阶段不相协调,导致他们不能成功地在网络与现实这两种情境中切换角色,由此产生的相应的网络德育就显得越发迫切。

2.时代与教育发展的需求

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是学校德育在形式上的延伸和程度上的深化。在网络时代里,无论是新兴的远程教育还是传统的学校教育,网络德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制约着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的模式在改变,相应的德育也应当有所改变。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应该是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发扬传统德育的优点,吸纳和借鉴网络的优势,形成新时期的网络德育体系。

3.社会和谐发展的需求

党和国家目前正在大力倡导的社会发展和谐观,是一个包含了多元极的完整意义上的社会和谐。网络社会也需要和谐。道德伦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调节着人与人之间、社会与个人之间关系的一系列行为规范。当网络作为现代多元化社会的一个元极出现后,网络环境中的伦理道德自然而然也就成为社会公共伦理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用于调整虚拟情境下,人与人乃至与社会的关系。因此,网络道德伦理教育也就成为社会稳定和持续地和谐发展的“蓄水池”。

4.网络技术发展的需求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将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利益,相反,会为其所累。人们把互联网称为一个虚拟世界,但在一定意义上讲,这种说法不是很准确。在看似虚拟的网络的背后,实际上进行操作的还是活生生的实体—人。技术本身并无正负之分,所产生的影响取决于技术的使用者,而网络道德伦理正是约束和“互联”这些使用者的纽带,因此,网络技术赖以“生存”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网络道德伦理的正确形成。

二、对症下药:从“供给驱动”到‘需求驱动”

当网络技术发展为我们的生活与工作带来便利与快捷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网络道德伦理的文明与否,也是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网络道德的提高与发展,需要许多相关环节和要素的协同运作。网络德育由“供给驱动”模式逐渐向“需求驱动”模式的转变,应重视如下环节和要素:

(一)学生,“要我做”和“我要做”

无论是成人还是青少年,他们的行为都是以一定的需求为驱动的,许多孩子喜欢或沉迷于网络游戏,都是他现实生活当中的一种反映或者他内心深处的一种需求。曾经有社科学者做过调查,发现容易有网瘾的小学生是在现实生活中挫折比较多的,或成绩不好,或人际问题,经常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但是在网络游戏当中会获得成功,从虚拟成功当中,他获得一种做人的自尊。在青少年阶段,道德成长是处在模仿模拟的阶段,他通过模仿来学习别人的行为,形成对事物的认知,而成人不道德网络行为的影响,则会造成他们对网络的片面认识,迷失自我。他们会用在网络环境中感受到的虚拟、失范了的道德伦理准则去衡量现实生活,甚至将其付诸于现实。这就需要让广大青少年认清自己的需求,明白我需要什么,我要做什么。

网络是真实世界的一个部分,然而网络环境还是不同于现实情境的,网络德育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的基础上,更主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思想观点和道德规范,增强对复杂事物的分辨能力以解决道德价值观问题。让青少年学生在虚拟环境下发挥个性、彰显自我的同时,能够以现实的道德标准衡量网络情境中的行为,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遵循社会公共道德伦理准则。所以,要启发和强化青少年自我意识和主体观念,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把正确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需要,让他们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自觉地运用道德规范去识别网络环境下自己的行为和发生在身边的事件,并进行正确的道德评价,这样才能真正地履行包括网络在内的社会道德伦理义务。这是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德育适应网络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教师,“要我教”和“我要教”

学校是进行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的重要场所,教师是网络道德伦理教育的实施者和建设者。对于德育,许多人头脑中还存在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的观念,特别是网络德育,依旧用传统的、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进行,并没有把网络道德伦理教育切实地作为自己的一项需求。青少年在学校没有受到良好氛围的感染,从教师那里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网络德育因何收效不大也就不言而喻了。

从学校方面,应该有这样一个认识: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更是学校教育本身发展的需求。作为青少年迈向社会前的“练兵场”,为其构建一个规范的道德伦理教育平台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让互联网丰富的资源扩展学校的德育内容;更新德育的形式、手段和途径;精心设计网络德育活动,发展学生个性;开展网络心理辅导,以及制定符合自己学校的网络道德规范等。学校教育要十分重视网络道德伦理教育,把这项工作摆在首当其冲的位置上,而不是为了分数增长忽略了人格成长,让学生分不清现实和虚幻,变成网络中的盲人和智障。

为此,在网络德育一线的教师,要把进行网络道德伦理教育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需求,认识到网络道德伦理不仅是针对学生的,更是衡量现代教师合格与否的重要指标。作为网络技术使用者,教师要有先进的科技道德伦理观,如尊重网络知识版权,不随意抄袭、剿窃他人著作,在网络中与他人交往时洁身自爱等;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要有与时俱进的德育理念,在教育学生前,先要上好自己的德育课,转变观念,以全新的视角,正确看待网络环境中的道德伦理关系,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作好道德表率、榜样作用。需要指出的是,进行网络德育的最佳途径是教师把网络道德伦理价值内化在具体的教学中,将知识传播与网络道德伦理素养的培养紧密结合到学科教学中去,亦即要将作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要内容的网络道德伦理,视为一项“知识与技能”,与其它学科知识在学习和掌握中进行整合、贯穿,并使网络道德伦理教育“过程”化和“方法”化,从而真正地做到“我要教”。

(三)家庭,不要把需求变为障碍

家长,是要求网络道德伦理教 育呼声最高的。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关 心自己孩子的成长,当前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现象十分普遍,他们的反应也是最强烈的。但就现有状况看,家长在这方面的教育上,是高需求低效果。究其主要原因,是方法不得当。家庭是进行德育的第一基地,大部分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网络道德伦理失范时,往往采用强硬手段,殊不知德育第一原则是引导。因此,家长在进行网络德育时:

(1)“降低”身份、调节心态,体验在网络环境中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需求,便于发现失范时,加以正确输导,成为青少年正确网络道德伦理观念形成的“领航员”。

(2)与学校和老师保持必要的沟通,及时将孩子的心理动态进行交换,掌握详实的信息,努力构建一个进行网络德育的家校互动平台。

(3)家长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老师”,大人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道德观念的养成。这就需要家长约束自我,为孩子当好模仿对象,而不是横加干涉,并把责任推给学校和社会。

(四)社会,小需求转换为大作为

时下,宣传网络道德伦理的网站、书籍屡见不鲜,并呈上升态势。其实,道德伦理教育的渠道很多,网络中的文化、娱乐、体育甚至游戏都可以成为道德教育的载体。但重要的不是数量的多少,应在于质量和方法的使用。这是因为,传统德育的内容很多趋于教条化,与青少年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吸引不了他们的注意。所以,将死板的说教德育贴近生活,德育内容与方法的形象化、生动化是十分必要的。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缩影和真实反映,网络行为也和其它社会行为一样,也需要制定必要的规范,并逐步纳人法制进程。为此,搭建一个合理、有序、健康的网络道德伦理框架,用来满足不同个体和群体的不同需求,将小需求转换为大作为,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步骤。

网络道德教育范文3

论文摘要:网络深深地影响着学校道德教育。我们要正视网络的技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使网络成为道德教育的实践平台,为学生创造了一个道德认知和道德选择的广阔空间,为道德教育提供更为生动和富有人性化的教育机会。与此同时,我们面时网络带来的德育管理难题,唯一的途径是加强网络法规和道德规范的建设。

网络的出现与发展,正迅速地改变着人类传统的认知渠道、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并对各个领域都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对教育而言,信息网络的出现优化了教育手段,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宽了教育途径,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博自由的信息空间,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垃圾邮件、色情传播、暴力恐怖、网上犯罪等道德失范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了和谐校园的构建。那么我们如何看待网络道德教育建设问题呢?下面我们从四个认识视野来探讨这个问题。

1.网络中的技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网络的技术价值,表现在它对社会各个层面的渗透与冲击。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在这样的社会关系影响下,人们的道德意识较为强烈,来自社会、邻里和家庭的监督比较频繁,道德的他律作用效果明显,传统道德相对来说较好得到维护。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普及,能够使人际交往突破种族、国家、地区等有形无形的疆域,实现信息上的“无限关联”和“无限链接”,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改变着社会的道德舆论,改变着人们对世界的知觉方式和性质。wWW.133229.COM这些都是网络技术价值的充分体现。

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本身又蕴含着一定的文化价值。它是一种基于高科技的多元化、开放性的文化现象。网络正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的利器。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说:“电脑网络的建立与普及,将彻底地改变人类生存及生活的模式,而控制与掌握网络的人就是人类未来命运的主宰,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的,他们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接受新生事物快,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最终形成,分辨是非能力不强,因此影响极大。正如马克思所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网络化、数字化、高速化正是我们目前社会的基本特征。面对青少年逐渐成为网络时代主人的趋势,如何加强网络时代的法治与德治,关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加强校园网络教育势在必行。

2.网络为道德教育提供了实践平台

网络,正成为影响学生思想意识的重要信息源之一。学生利用网络,以信息传输的方式实现着浏览、下载、选择、互动、交流、传播、表意等过程,在信息的产生、传输和衍生中,网民之间的法制观念、法制意识、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政治观念交互影响。这些信息都会影响大学生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的形成,甚至会使一些大学生产生消极的社会态度。这些没有被筛选的信息正成为学生重要的信息源。

网络,为学生创造了一个道德认知和道德选择的广阔空间。它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教师可以借助网络的强大功能,实现跨时空的道德教育。大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与世界各地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网友交流。这可以使他们接触到许多不同的观点,有利于他们开阔认识视野,学会选择和甄别信息。

网络,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更加生动和富有人性化的教育机会。传统的道德教育存在着一些缺点:内容缺乏时代性、确定性和应变性,不能及时反映和补充时代赋予的新内涵;形式模式化、单一化,使学生对传统道德兴趣索然,教育缺乏有效的载体,经不起不断变化的实践的考验;有的教师有意无意回避社会的新变化、新现象。但在网络社会,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都在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回避”将变得无处可逃。交互式远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机会;网上交流有可能成为学生的基本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他们可以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与同学朋友讨论;单一的教学关系,正在被积极而多向的交流方式所取代;道德教育方式可以更加直接、更加生动、更加有效。可以说,网络的开放性、平等性可以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成长,为学生创造了自我发展的巨大空间。

3.网络对现代教育管理的挑战

一是网络带来了政治教育的难题。当前的网络信息有99%是由个别发达国家制作的,中国仅占0.01%,除了纯自然科学,几乎涉及了政治、思想、文化、历史等所有的社会科学领域,大量充斥着资本主义国家的观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在利用信息垄断优势,进行“文化侵略”。他们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旗号,兜售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腐朽的意识形态,宣扬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二所以,能否更好的坚持和发展我们的先进文化,能否保护我们的文化精粹和价值观,能否增强网民对西方意识形态的抵御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之重。

二是网络带来了思想教育的难题。网络中的黄毒、黑毒对青少年思想教育提出了挑战。约有50多万个黄色网站,在随便点击中,平均每7次就有可能点击到1次,如果没有健康的思想情操和自觉抵制黄色流毒的坚强毅力,其后果可想而知。黑毒即黑色信息,指有关制造社会、政治、经济混乱的信息,如虚假信息、过时信息、垄断信息、以及法轮功的歪理邪说等。这些都会给德育管理带来新的挑战。

三是网络带来了德育管理的难题。网络的高度隐蔽性,使每个人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符号,人与人的交往变成了符号与符号的互动,上网的人山于缺乏“他人在场”的心理压力,于是谩骂、攻击、无聊、欺诈擅长邮箱、谣言、垃圾网络广告等现象屡出不穷。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39%的学生认为抄袭网页不算侵权,这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尚有待干提高。同时,大学生道德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道德相对主义盛行其进因此,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到,学生的道德自律意识阳法制观念等素质正在发生一些变化,我们很难像过少、那样在一个封闭的道德教育格局里,单纯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善恶对错。我们的教育方式必须改变!

4.网络需要法律和道德的规范

网络道德教育范文4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青少年网络群体的日益庞大,给小学生的道德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结合网络时代的新特点,探索加强小学生网络道德素养的方法,就具有了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网络世界就象一块神奇的土地,非常有吸引力,因为这是一片没有国界、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飞地”。首先,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人人可以自由上网,并在网上浏览信息、下载和利用网络资源,甚至在网上发表任何越轨的言论而很少受到惩罚。这种情况使网络世界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现实世界而成为“虚拟空间”。同时,由于网络法规建设的滞后,网络世界的无序状态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其次,由于网络的跨国性和即时性,网络在传播知识和健康信息的同时,也传播着一些反动的、迷信的和甚至色情的东西,国内外敌对势力也在不遗余力地利用这个阵地向我们进行渗透。正如同志指出:“现在,互联网上的信息庞杂多样,泥沙俱下,还存在大量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可以这样说,由于信息网络化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新的思想文化阵地和思想斗争阵地.因此,各地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必须加紧学习网络化知识,高度重视网上斗争的问题。我们的党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组织工作、宣传工作、群众工作,都应该适应信息网络化的特点,否则是很难做好的。”

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也并非毫无办法。因为网络说到底还是一种新的技术工具,是由人发明出来的,本身不是什么洪水猛兽,它给青少年德育教育工作提出严峻挑战的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机遇。利用网络开展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具有传统政治思想工作不可替代的优势。我们应当趋利避害,加强引导,把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与现代网络结合起来,利用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寓教育于网络,通过网络来开展生动活泼的青少年政治思想工作。从我们的经验来看,目前加强小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应是当务之急。惟有如此,才能使青少年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并在全社会网络道德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小学教师特别是小学信息教育工作者在提高自身网络知识的同时也要教育引导小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时代,学会利用网络,因势利导,积极规范青少年的上网活动。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教师首先主动学习网络知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小学生的表率。教育者应当受教育。这种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知识的学习问题;另一个是教师网络道德素养的提高问题。只有掌握了网络工具,教师才能与学生共用同一的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小学生上网的指导。自从去年以来,我校已对全部教师进行了数次网络知识的培训,在了解网络的同时,教师为人师表,也必须率先垂范,做好小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模范。所谓“先莫先于修德”,塑造灵魂的工程师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网络道德,从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规范教师的上网行为,学校还制订了教师上网的若干规定。保证了教师对学生上网的正面导向作用。

2.在小学生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小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目前虽然网络法制建设相对滞后,但网络方面也不是全无法规或规范。问题在于,对网络的“虚拟身份”比较难于管理,也有不少人对网络上的法律规定或规范熟视无睹,甚至公然违背。鉴于网络世界的特点,我们一方面在五、六年级每班选拔出一名网络管理员,为他们普及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另一方面则需要用道德这种无形的约束力去引导规定学生的网上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习惯,自觉地遵守网络法规或有关规定,文明上网、依法上网,做一个合格的网络人。为此,我校成立了教师和学生两支网管队伍曾专门给学生印发了一些网络法规或规定,供大家学习、遵循。下学期,我们还计划开展网上文明修身工程,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和水平。

3.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好的优秀的儿童网站。学生上网最初带有盲目性,所以要向家长和学生推荐优秀少年儿童网站如雏鹰网、童网、中青网等十几家儿童网站。正如一位家长指出的:“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优秀的少年儿童网站,孩子们就没有闲暇时间浏览!他看自己喜欢的内容还看不过来呢”!

网络道德教育范文5

论文摘要:互联网在高校的发展和应用,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道德意志、道德规范、道德行为等方面都产生极大的影响,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采取新的对策和措施,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21世纪是互联网(Internet )的时代。伴随着互联网对社会生活全方位的渗透,对社会产生了剧烈的冲击,并推动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整体提升和转型,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互联网在高校的发展和应用,既是对校园传统伦理道德的一种冲击,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种机遇和挑战。大学作为全社会科学技术和文化建设的前沿,也势不可挡地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按照“思想政治工作要进网络的要求,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刻不容缓。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兴起,被称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由于这种媒体所具有的信息的丰富性、专门性、快捷性,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个人化、交互性,以及自由性、隐密性、虚拟性,信息的声音、画面、文字一体性等特点,其庞大的功能和特点给当代青年大学生带来了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为此笔者试就网络对大学生在伦理道德方面的冲击和影响作简要探讨,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加强信息化条件下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网络对大学生伦理道德认知领域的影响

首先是伦理道德的相对主义盛行。相对主义源于后工业社会的生产形式、组织形式和文化格局,即“你想怎样就怎样”或者“怎样都行”,包含非中心主义、多元化、表面化、无终极目标等,互联网作为后工业社会的标志性技术,其“无中心”的设计理念为伦理道德的相对主义提供了技术基础。由光缆和调制解调器及计算机构成的网络世界覆盖于地球表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其虚拟的公共空间和隐私操作的“二元空间”构成了既公开又隐密的空间结构,又为相对主义提供了滋生的土壤;网络的数字化和符号化使相对主义得以实现,使人的交往从广度、深度上突破了地理和物理条件的限制。因此,互联网的实现使校园文化的主流意识,即单一化、一元化的伦理道德认知模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其次是无政府主义抬头的趋势。网络的运行,使各种信息和观点在其中能够自由传播,使网上实施言论控制成了非常困难的工作。在网上没有政府机构的诞生,使拥有网络的人成了自己的主人和领导,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但又没有绝对的发言权。这种网络的自由性,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自由主义或无政府主义滋生的温床。似乎在网上没有任何原则,不需要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任,甚至可以滥用权利。这样的观念盛行,对传统的道德教育和培养“四有”新人的目标形成了根本对立。

第三是对传统道德认知形成冲击。对传统道德的认知状况和认识水平是我们形成共同心理素质的基础,弘扬优秀传统道德是高等教育的一个主题。但在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依靠的是数字和符号,采用的是隐密的途径,使道德在交往中无法产生直接的制约作用,从而直接淡化了使用者对道德认知的重视。另外是网络的信息多元化,对传统道德也是一种冲击,多元的信息对判断力不强的青年学生极易产生冲击,加之求知欲强,有叛逆心理等因素,网络信息对学生原来的道德认识也有不同程度的否定。同时,由于网络上90%以上的信息是英文信息,网络已成为西方国家对我们进行新一轮“西化”的主阵地。西方国家在网上传播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文化观构成了新的文化霸权,这种文化侵略不可避免地侵蚀着青年大学生。

第四是对道德认知标准产生影响。由于网络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全球性的,超越民族、国家和地域,在网上传播的伦理道德标准多种多样,良劳不齐,网络已成为不同社会意识形态、思想文化进行交锋和竞争的重要场所和渠道。网络上道德的多样化,标准的复杂化,使伦理道德的标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

二、网络对大学生伦理道德情感领域的影响

一是网络使人际情感造成缺损。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这与传统的直接交往相比,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不是减少了,而是不断增大。网络提供的跨时空、跨地域的多人、多向便捷的客观条件,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机会减少,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家庭成员间、邻里之间、同事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系淡薄。加之网络的自由化特征,使个人在网络交往中可以随意发泄自己的感情,也可以不带任何感彩,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个人在情感因素上的培养。在校园文化中,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养成,也受到了网络的冲击,上网聊天、网恋、数字交流等所谓的“时尚”,可能会加剧这种情感的缺损,对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无益处。

二是人际交往的间接化。互联网直接进人交往领域,为人类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网上空间,为现代人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场所。网上空间的虚拟性,可以“相识不相见”,免除交往者的奔波之苦;网上空间的开放性、交互性,使交往的范围超越了时空,具有隐秘性,因此使网上的交往既直接又间接。如果说直接是方法和途径,那么间接就是其本质特征。这种间接的交往,不仅使深层次的、真诚的交流难以实现,而且会导致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技能降低,淡化人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网络的间接化交往方式,对青年学生步入现实社会无疑会产生一种负面影响。

三、网络对大学生伦理道德意志领域的影响

伦理道德的判断力弱化。由于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加之无法有效地对信息过滤,使网上的信息良劳并存。使判断是非真假和美丑的能力,在繁杂的信息面前显得无力应对;信息的生产者和接受者却处于无意自律的环境中,直接造成了责任观念的淡漠,无责任便无需作更多的判断。另外,在一人一机的信息接受中,计算机程序,尤其是游戏程序,更是在无道德性原则条件下制定的,暴力、杀戮、战争、死亡充斥其中,数字代替了必要的伦理道德判断力。直接导致传统的伦理道德判断已消失在个人的网络世界中,自觉的道德要求也隐匿于信息的随意接受中,个体原有的判断难以在网络中保持全方位的正确性,整个社会的判断方式也难以在网络和个体中产生作用。青年学生正处于伦理道德判断力的养成和实践的重要阶段,网络的这种冲击,无疑对培养伦理道德判断力形成挑战。

信息的伦理道德多元化。在现实社会中,伦理道德受到所属社会生产关系的影响,决定了一个社会只能有一种伦理道德居于主导地位,其他的只能处于从属、被支配的地位。但在虚拟的、自由的“网络社会”中,不受现实社会伦理道德的支配,彼此之间的联系只建立在个体的爱好和需求基础上,因此不同的伦理道德便充斥其中。网络的伦理道德结构也是多重复合的,网络在其发展中,形成了各种层面、不同内容的结构体系,如在信息、广告、邮件、加密等系统中都广泛存在,并且融人了不同社会意识的内容。另外,这种多元化也通过伦理道德的冲突和碰撞中表现出来,一方面求同存异、并行不悖,另一方面无法融合,冲突和碰撞依旧。多元化的格局在思想道德建设中有有利的一面,能开拓思维、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但也有不利的一面,使青年学生往往会在多元化的环境中迷失自己。

会导致双重人格的出现。伦理道德的意志状况是构成稳定人格的基础。“网络社会”以数字和符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虚拟的时空范围,使个体能以不同目的、不同身份出现在其中,且不受约束,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我”,即网络中的“我”和现实中的“我”。网络中人格的无限制性和现实生活中人格的约束性,具体化统一到个体上,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人具有两种人格的情况。双重人格的出现,与道德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对学校培养人才乃至社会的健康发展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网络对大学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的影响

对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形成冲击,其约束力减弱。网络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基本上还是没有法律规范、没有伦理道德规范的社会,人们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这对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上的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击,并使之约束力明显下降。加上网络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非强制性的,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网中人是否遵从道德规范,也难以察觉和监督,不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要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三者来维持。因此传统伦理道德规范的约束力明显减弱。这种冲击和约束力的减弱,给道德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学习继承,尤其是养成自觉遵守规范的习惯显得日益重要。

伦理道德规范在量上剧增,时效上滞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人类社会的规范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对形成和发展伦理道德标准,制定新的规范开拓了新的领域,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网络社会中,同样需要教养,行为也同样需要规范和原则。因此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制定一系列相应的网络伦理道德规范,涉及网络行为的方方面面,如语言格式、通讯网络协议、电子邮件等各个环节。这些规范的制定,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在存量上剧增,但在时效上,却又滞后于各种难以预测的技术更新或个体行为的出现。思想道德建设在普及、倡导网络伦理道德规范中担负有义不容辞的职责,同时也是网络时代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网络道德规范向法制化转化。网络的伦理道德规范在量上的积聚并非无止境,其发展趋势决定必须向法律法规的转化。针对网络犯罪行为和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许多伦理道德规范在现实中经常显得软弱无力,毫无办法,因此许多国家都在不断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力求规范团体和个体在网上的行为和关系。我国也在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暂行规定”,并在1997年((刑法》中增加了对计算机犯罪的惩罚规定。后来相继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法规。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网络伦理道德规范的法律化不仅为规范网络行为提供了法律的依据,也是校园文化法律建设中的一项主要内容。

五、网络对大学生伦理道德行为方面的影响

个人的自卫能力减弱。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特征,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可以自由进出网络,没有相应的规则约束,使网络信息的保密成为问题。网络收集信息的便利性和强大的技术手段,使个人隐私防不胜防,极易受到侵害。另外在病毒、黑客盛行的网络中,仅凭个人的能力,自己的网络权益难以得到保证,自卫能力在网络中将不同程度地减弱。为此在思想道德建设中,要提高学生在高科技环境中的自卫能力,一是保护个人隐私,用磁盘保密个人的资料,二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做到合法行使自己的网络权利与保障网络安全相结合。

信息传播的不均衡导致伦理道德行为的失衡。尽管“全民原则”是网络建设的基本原则,但在组织实施中要达到信息资源使用的平等化,并非一件易事。在传播中,一方面受到经济、文化、教育等客观条件的制约,难以使网络象电灯、电视一样普及,甚至可能导致信息的“贫富差距”,出现“信息边远地区”、“信息贫困地区”等现象。这种客观存在的不均衡导致了伦理道德的失衡,即拥有网络信息的区域和个体才能拥有网络伦理道德,这是一种客观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从受众的角度看,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爱好都导致传播的不均衡,这虽是网络使用者主观作用的结果,但造成了在同一社会中,网络伦理道德的行为也各有千秋。因此,在思想道德建设中一要尽力克服传播上的失衡,从物质上提供均等的机会,二是要在学生中强化网络伦理道德修养,规范个体的网络行为。

出现大量不规范的行为。由于网络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新旧道德规范并存、交替、更迭,造成内容的冲突和衔接的脱钩,并极易引发大量的不规范行为,社会学称之为“失范行为”,即“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境。这种失范行为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无规范的行为。现实社会中的伦理道德由于不适应网络运行的新环境,而形同虚设,无法发挥作用。加之面对新的网络社会,由于道德规范的缺失或滞后,从而使大量网上的行为处于既不受旧规范的制约,又无新法可依的真空状态,因此很多行为属于无规范行为;其次是冲突行为。在网络世界中,新旧规范的并存,网络规范与社会规范的并存,不同规范形态的存在,决定了规范冲突是不可回避的,势必造成社会行为和网上行为的两重性,严重可导致“双重人格”的出现;其三是失范行为。又分为轻微的越轨行为和严重的失范行为(即网络犯罪)。由于网络立法滞后和互联网自身安全性差的弱点(跨时空、跨地域的开放性的、无主控的国际性网络),网络上时常出现恶作剧、谣言、假消息等一些越轨行为。同时,网络的特点也为犯罪行为提供了新的市场,网络犯罪由此产生,成为网络社会的公害。常见的有网上犯罪有盗窃、诈骗、病毒的制作、传播和盗版等。在思想道德建设中,应针对一些常见的网络失范行为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行为认识,达到规范网上行为的目的。

六、对策与思路

网络道德教育范文6

关键词:网络社会网络道德高职大学生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人加人到“网民”行列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网络社会。

一、网络社会及其道德特点

(一)对网络社会的理解

随着互联网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的迅速渗透,“网络社会”一词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一种理解认为:“网络社会”就是指作为各种网络共同构成的“互联网”以及人们通过互联网技术所实现的“网络化”过程中“网民”之间的互动;另一种理解是以“网络空间”来界定“网络社会”;有人认为网络的本质就是一种“在线”整合体,也有人从传播学的角度将互联网看作是“一个模拟传统社会传播形式的数字化平台,或者说与现实社会并列的虚拟传播环境,一个虚拟社会”。无论怎样理解,“网络社会”都是一个与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系统有着较大差异和区别的网络空间系统。直观地看,网络空间展现的纯粹是数字信息之间的关系,实质上,其背后存在的是被数字信息所遮蔽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网络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呈现出与现实社会交往不同的特点,因而形成网络社会不同的伦理道德特点。

(二)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

第一,网络社会道德标准的不确定性

道德标准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道德评价,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形式主要是面对面的直接交往,道德活动范围受物理空间限制。道德交往一般基于血缘、地缘、业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交往过程受制于人的社会地位、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等因素,交往的范围也基本限于权力、地位、职业和利益相近的社会阶层,道德评价标准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通过历史的积淀趋于稳定、统一,并带有民族性特征。而网络社会,网络化的道德交往是虚拟空间的反映,超越了物理空间的限制,道德关系不仅仅是熟人之间的善恶评价关系,大量陌生的、不同阶级、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语言的人,在网络中发生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而对同一性质的行为,其道德评价标准不尽相同、具有不确定性。

第二,网络社会道德行为的难控性

首先,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离散结构,没有中心和界限,不受任何组织机构控制。其次,与现实社会交往主客体不同,网络化交往的主客体处于“无标识状态”和虚拟状态下,可以隐藏姓名、身份、年龄、性别二形象等,因而信用度、可靠性无从谈起,更无组织机构加强控制,交往形式以字符为介,是间接的、虚拟的、符号化的,可相逢不相识,人们更多的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或不约束自己。现实中人们不能或不敢做的事在网上可能会做,故非常自由和难于控制。

第三,网络社会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弱化

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三者来维系。而网络社会由于其虚拟性的特点,网上人的言行仅靠个人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遵从道德规范与否也不易觉察和监督,道德规范约束力大为减弱。

第四,网络社会道德的新要求

1985年,J·H·穆尔在《元哲学》杂志上发表《什么是计算机伦理学》的论文,指出计算机技术创造的新的可能性的周围,存在着传统伦理学不能直接回答的一系列道德新课题。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产生了新的人际关系、道德关系,引发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近数年间发生的并具有新的特点。人类社会道德规范在历史运动中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并在适用范围在总体上趋于提高和扩大。网络发展同样也需要教养,网络行为也需要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有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因而需要在传统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构建适用于网络社会的伦理道德体系。

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使网民常常处于道德的冲突与选择中,而表现出网络道德行为的一系列问题。高职大学生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活跃,是接受新事物的敏感人群,已融人网络社会生活,网络道德修养成为其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在高职院校210名大学生进行了间卷调查,间卷涉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性别的高职大学生,旨在了解高职大学生网络生活、网络道德的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从而加强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

(一)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的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

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道德的认识基本是正确的,54.76%高职大学生认为与传统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比,目前网络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是不健全的,尚待完善,21.9%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是不同的,需要发展其自身的道德规范。

在网络生活实践中,92.86%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需要法制规范;49.05%高职大学生对网络不道德行为表示气愤;40.48%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没有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6.6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自己在网络生活中的行为是规范的,30.95%认为自己的行为比较规范;55.24%高职大学生对对现在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表示非常反感;在网络游戏泛滥的今天,仍有51.9%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游戏无聊,浪费时间。

以上这些数据说明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高职大学生们能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理性地看待网络社会生活中的一系列道德问题,其网络道德总体趋势是积极向上的。但调查的同时,我们也发现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部分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模糊

5.71%的高职大学生认为与现实社会相比,网络社会是自由的,完全可以不负责任;18.57%的高职大学生认为网络社会是虚拟的,不必太认真;10.48%高职大学生分不清哪些网络行为是不道德的;56.67%的高职大学生对电脑“黑客”很佩服,认为他们技术高超;34.76%高职大学生会好奇地进人一些不良网站;35.24%高职大学生对语音聊天室、论坛、贴吧存在的骂人现象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些数据说明部分高职大学生对网络社会、网络道德的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不正确的。

第二,部分高职大学生对网络道德规范不了解

网络道德规范是人们网络生活应遵守的公共准则,也是人们正当网络行为的指南,而调查中我们发现高达83.33%高职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法规;62.38%高职大学生表示不了解网络道德要求,那么高职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就会无所适从,就会出现不当的网络行为甚至是违反法律、道德规范的行为。

第三,部分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

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表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55.24%的高职大学生在网上聊天或发表看法时,使用过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缩写;45.24%的高职大学生使用不文明的语言或符号的理由是不痛快时发泄一下,43.33%的同学是别人用时我也用;其次,浏览不良网站,8.1%的高职大学生主动浏览黄色网站,30.48%的同学偶尔浏览过;当无意中看到反动的宣传文章或讨论时,34.76%的高职大学生表示会因好奇,进去看看;第三,因上网而影响正常学习,11.9%的高职大学生因控制不住自己经常包宿上网,41.9%的同学会因心情不好偶尔通宵上网,25.24%的高职大学生因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而逃课上网,32.86%的同学会因心情不好也逃课上网。

在网络社会中,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是其思想道德状况的真实体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加强高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三、加强高职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一)丰富高职院校德育内容,引导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道德的实质

网络道德是对人们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调整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电子空间,进而调整人与电子空间和物理空间等多种关系的一切原则和规范的总和。网络社会是网络主体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自觉自愿地互联而建立起来的,但网络并不是伦理道德的主体,而只是一种载体,网络道德的主体仍然是人,网络道德实质上就是网络主体在网络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规范。离开了人,离开了普通意义的伦理道德,网络道德也就无从谈起。

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开设有关网络文化知识的讲座,使高职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认识网络社会的道德特点,明确网络道德的实质,了解在现实社会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在网络这个虚拟、开放的社会、这个缺乏监管、制约的社会也同样需要遵守;另一方面,丰富高职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内容,增添网络道德特殊要求的讲解,如我国针对网络道德问题制定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十戒》等,还可根据高职大学生中的主要网络道德间题,编写同学们自己的网络道德小册子,目的就是使高职大学生了解网络道德的基本要求,从而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在网络活动中自觉践行道德原则。

(二)发起“文明上网”的倡议,加强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

网络法律规范、道德规范不明确是高职大学生无法正确判断和践行网络道德规范行为的最直接原因。目前在网络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通过道德与法的结合,把网络道德的内容以法律和道德条例的形式,对网络人提出遵守网络规范的要求。如美国政府通过的《信息净化法》、《总统反恐怖法》、《隐私权保护法》。美国计算机协会通过并采用的《伦理与职业行为准则》,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颁布网络伦理宣言,明确谴责“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90年代,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并于2001年11月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这些网络伦理道德规范从对网络技术人员到普通“网民”,再到青少年网络人,都提出了相应的规约,但由于宣传不够,这些规约远没有被网民所了解。

因此,一方面,国家政府应加大对网络法律规范、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文明上网氛围。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利用高校阵地加大网络道德规范的宣传,如借鉴国内外网络伦理研究成果,根据本校的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增开“网络道德”课程,开展专项的网络法规、网络道德的学习活动,提出“文明上网”、“争做网络道德学生”的倡议等,推进网络道德规范在高职院校的普及,促进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树立网络道德观。

(三)强化网络道德意识,提升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境界

网络道德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活动系统,是网络道德认识、网络道德情感、网络道德意志的统一体。网络道德认识是对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的理解与评价;网络道德情感是网络主体在一定网络道德认识的基础上对自己和他人的网络行为进行评价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如憎恨感、愉悦感、责任感等;网络道德意志则是不受网络诱惑因素的影响,能够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和网络行为,包括自主、自律、自觉等。

网络道德意识不强是目前高职大学生网络生活的一个主要问题,网络道德意识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努力的综合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应通过一切途径,如课堂教学、舆论宣传引导、校园网络文化阵地建设、校园网络管理等等,创设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网络道德意识引导的大环境,提升一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认识,提高他们对网络行为的是非、善恶的判断与评价能力;丰富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情感,深化“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理念;增强高职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意志,自觉调节和控制自己的网络行为,努力做到网络生活中“慎独”。从而,强化高职大学生上网的尊重意识、诚实意识、政治意识、责任意识、自律意识,提升其网络生活的思想道德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