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的应用范例6篇

初中化学的应用

初中化学的应用范文1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有些知识很抽象,描述出来之后,学生较难接受,不易懂得,更别说应用了。为了避免学生由于听不懂而不能理解的现象,故在初中化学的有关教学中,宜将抽象的知识给予形象的比喻,让学生易懂、易记,从而达到会充分运用的效果。下面就有关金属活动性及置换反应和溶液的教学中,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一、在金属活动性及置换反应的教学中,将金属比喻成较强大的人和较弱小的人,而将酸根离子比喻成用品或玩具。较强大的人能将较弱小的人手中的用品或玩具给夺过来,而较弱小的人则无法从较强大的人手中将这些物品夺回。如在讲授铁与硫酸铜反应时,我将硫酸铜(CuSO4)中的铜(Cu)比喻成一个人,该人较弱小,硫酸根(SO■■)比喻为超市拉货物用的小车(S相当于车架,而四个O则相当于四个车轮,很形象)。当“铜”这个人带着这一个小车时,被“铁”这个人发现了,由于“铁”比“铜”强大,所以“铁”就很顺利地将“铜”手中的小车给夺了过来,而“铜”只好在边上看着。这样不仅形象地揭示了铜、铁两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而且还很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化学的兴趣。由此类推,得出金属活动性越强的金属,其夺取酸根的能力也就越强,就能将比它金属活动性弱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同样,对于以后学习化学中的非金属的活动性也具有类似的性质,也可以用同样的比喻(如Cl2与NaBr的反应等)。

二、在有关溶液的教学中,将溶质比喻成人,将溶剂则比喻成教室中的座位,形成的溶液则相当于人“溶解”在座位之中形成的一个“均一”、“稳定”的整体,各处的座位与人的分布是一样的来形象比喻溶液中各部分组成的均一、稳定性。特别是在讲到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相互转化时,这一比喻则能得到更好地运用:若座位未坐满,就相当于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增加人(即增加溶质)或搬走座位(即蒸发溶剂)的方法来把它变为饱和溶液。饱和溶液的概念中,强调“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再溶解某一种溶质”,所以此时还能溶解少量的其他溶质,则将其比喻成班上的同学座位已经坐满,当有其他老师来本班听课时,听课的老师就相当于另一种溶质,仍然能在班上“溶解”一些来形象比喻这一特征。另外还利用考试、平常上课以及开展课外活动讲座(可以容纳更多的学生)的不同情况,来比喻温度不同时,同种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这一事实。在气体的溶解度教学中,则更形象的将气体的溶解度特征描述出来:气体的溶解度特征是,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溶解度增大。将其比喻成:教室里相当于液体,学生相当于被溶解的气体,在课间,当外面很热闹时(相当于温度升高),学生就很想到外面来(相当于溶解的气体减少,溶解度减小);但老师到来时(相当于压强增大),则学生会被“压”回教室(相当于溶解的气体增多,溶解度增大)。

总之,形象化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充分运用,不仅让学生易懂、易记,而且符合学生的思维特征,还能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让学生充分体会学习化学的乐趣。

(作者单位:安徽省无为县第三中学)

初中化学的应用范文2

一、现代初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应试教育模式背景下,学生逐渐丧失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体现为初中生堕于思考、堕于发现、堕于创新,将学习过程简化成机械化重复。传统教育方式以教师依照教科书讲解为主,对学生进行灌输式口述教育,不先设立问题,而学生被动参与学习,不需要过多思考,只要紧跟教师思路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即可。整个过程并不需要学生有创新思维,更不需要过多思考,课后习题过程中对当节课堂内容进行巩固复习,以记住知识要点为重,殊不知,这样的学习方式过于被动,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力并不持久,学习效率无从谈起。如今,考试成绩作为检验学生学习成果优劣的标准,教育初衷并非如此,而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所占比重并不是最大,真正应该重视的问题是探索过程的经历,学习方法的获得和求知经验的积累。

二、实施问题化教学的意义

初中科学教学课程中实施问题化教学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利用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可以促进学生增强学习热情,让学生紧跟教师思路,在课程推进中积极思考,积极提问,善于发现,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开发学生创造力,让学生学以致用,将解决问题视为求知的美好成长过程,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宝贵的知识和终生受用的学习经验。

三、问题化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参考

问题化教学进程中,能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与是否设置了有效问题有直接关系,很多教师已然认识到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并积极参与问题化教学方式改革,因未能设置合理有效的问题,非但没有发挥问题化教学的特长,反而导致教学效率一再降低。因此怎样设置有效问题是增强教学效果的重中之重,设置有效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参考。

(一)从学生生活经验着手设置问题

设置问题时从学生生活经验着手,能从中发现学生的兴趣所在,因相似生活经历引起学生对问题的关注,使学生因问题的亲切感产生心理共鸣,因而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促使其探索问题的答案。

(二)从科学实验角度着手设置问题

青少年时期属于动手能力相对较强阶段,因此对科学实验充满了兴趣,源于青少年对未知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实际教学中应紧抓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以科学实验为切入点,通过实验提出相关问题,再引导学生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将教学目标明确化。

(三)围绕教学内容设置问题

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设置问题时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以免问题脱离教学主旨。若问题脱离教学主旨,就偏离了设置有效问题应遵循的原则,则教师连最基本的教学任务都无法完成,科学教学意义更无从谈起。

四、问题化教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的应用范文3

一、使学生在“做”中学习数学知识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转变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多设计开放式的教学题目,引入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数学题,还可以引入一些趣味性的数字小游戏,进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初中数学课堂学习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也可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学习需要,系统、合理地规划学习,在“做”中达到学习的预期目的,进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将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融合。

以学习“丰富的图形世界”这一节内容为例,教师可在上课之前准备一些图片,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地说出其中有几种在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再对教室内的物体进行观察,教师问:“哪些物体与棱锥相似?哪些物体与圆锥、圆柱相似?”用形式多样的图片,让学生们体验到图形世界的丰富,体会并感受到丰富的图形世界是由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的图形组合而成的,并让学生亲手制作出几个几何实体,在“做”中学习和掌握所学的知识,这样既有助于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也能够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丰富、生动、有趣,进而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热情。

二、借助生活化问题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初中数学知识与小学数学知识相比,其数学语言更具有专业化、术语化的特点,这就直接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而数学教师对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创新,必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要学的知识。如在接触“勾股定理”这节知识时,教学者可以先设置出一个问题,即“如何使用直尺判定出桌角是否是直角?”对于课桌这一再熟悉不过的物品,学生自然会有兴趣对其进行研究。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对生活内容进行创新,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而且还能引导他们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数学成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引导学生转化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化学的应用范文4

关键词:初中数学;化归思想;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363-02

前言:合理的应用初中数学中的化归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处理习惯,在教学过程当中渗透这种解题思想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模式。化归思想是新课程改革以后的重点知识之一,新的教育模式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化归思想正是能让学生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的关键。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积极改变自身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对初中数学中化归思想的应用做出探讨,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依据。

一、化归思想的概念

化归不仅是数学学习当中一种很重要的解题思想,也是一种处理数学问题时最基本的思维策略。所谓的化归思想方法,就是在遇到比较复杂的数学问题时,应用各种方法将这个问题简化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将难做的数学问题经过简化以后转变为容易解决的数学问题;将未能解决的数学问题经过简化转变为已解决的数学问题。化归思想在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当中都会有应用。化归所能实现的一些基本功能包括:将复杂转化为简单,将生疏转化为熟悉,将抽象转化为直观,将含糊转化为明朗。化归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将遇到的无从下手的数学问题简化为简单易懂的问题。

二、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

在人教版的初中数学学习中,化归思想几乎充斥着整个教学过程,数学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把握好机会,将化归思想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化归思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通过以下例子说明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当中的应用。

2.1代数中的应用

代数方程的求解过程中,化归思想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也是求解代数方程的重要方法。比如下列代数方程:

x-y=7

x+y-z=5

x+y-z=2

对于这个代数式的解答,就需要用到化归思想,将复杂的三元一次方程化简为比较常见而且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这样解决起来就方便的多了。具体的解决过程如下:

x-y=5 ①

x-y-z=3 ②

x+y-z=7 ③

将①带入②得到:z=2.

再将z=2带入③得到:x+y=9

将转化为:x=5+y后带入x+y=9后得到:5+y+y=9

计算后得到:y=2.

再将y=2和z=2带入②得到:x=7

以上的三元一次代数解法充分引用了化归思想将复杂的三原方程化解为简单的二元方程,这就方便了学生的解答。

2.2不等式中的应用

不等式对于每一个初中学生来说都是不怎么容易解决的问题,利用化归思想能够有效地解决这种问题。以下的例子是化归思想在初中不等式当中的应用。

例:符合不等式x-5

A:20

B:15

C:11

对于这个不等式,很多同学在刚刚涉及到不等式的时候都显得无从下手,原因就在于这个式子中的“

将x-5

x-5=8

然后解得:x=13

那么就很容易得出,符合x-5

2.3在应用题当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还是处于数学学习的初级阶段,主要的数学问题还是集中于应用题,但是篇幅很长成了很多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的干扰项,对于这种篇幅长的问题,可以适当的将无用的信息删除掉,取其精华,根据题目所给出的核心,应用化归思想很容易就能解决问题。下面的例子表现了化归思想在应用题方面的作用:

例:小王和小明帮老师拿学生的作业本,小明说“累死了,拿的好多啊!”,一旁的小王说到“别打牢骚了,我也拿的不少,你从你手里那一本给我,我手中的作业本就是你的两倍了!”小明不服气的说“谁说的,你把你手里的给我一本,咱俩拿的作业本就一样多了!”问,小明和小王手中各有多少作业本?

这就是一个篇幅很长的初中数学应用题,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同学看着题目就头大,没有做下去的耐心了。解决这个题目必须应用化归思想了。具体解决过程如下:

首先,利用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设两个变量 x(小明手中的作业本数量) 和 y.(小王手中的作业本数量)

根据题目中的重要信息:

“你从你手里那一本给我,我手中的作业本就是你的两倍了!”可以得出一个式子: y+1=2(x-1)

“你把你手里的给我一本,咱俩拿的作业本就一样多了”可以得出另外一个式子:

Y-1=x+1

这样就将问题转化为学生们都了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了,经过解方程组可以得到:小明手中有五本,小王手里有七本。

总结

化归思想作为重要的数学解题思想,在初中数学的学习和教育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化归思想能够将复杂化简单、将抽象化直观、将含糊化明朗,化归思想的应用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解题的难度。作为初中学生必须要掌握化归思想,并且需要做到能够熟练应用,只有这样才能在遇到难的问题之后,经过慢慢转化,是问题变得简单明了,最终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高绍强.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科教文汇,2008.

初中化学的应用范文5

关键词:数学教学;化归思想;应用探析

引言

化归思想是一种基本的课堂教学策略,其教学应用思路是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并逐步化繁琐与简单,从而挖掘隐藏的数学条件,让解题过程更加简单化。初中数学教学处处透漏着化归思想应用,如分式方程、无理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等,在教学中化归思想应用中,要启发学生主动应用化归思想。

1.化归思想的概念

化归思想是一种数学思维方式,对初中数学学习至关重要,化归思想把复杂的问题简化,有助于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把生疏的问题变为熟悉的问题,把未知的问题逐步变为已知的问题,从而轻易解决数学问题。中学数学是一个过渡阶段,其数学逻辑性逐渐提高,数学知识深度提高,处处透漏着陌生性和熟悉性、简单与复杂、一般与特殊性,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步转化学习思维,把握初中数学的特点,培养初步的数学思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的应用性越来越强,各种数学命题对数学思想思维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阶段不仅仅要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形成必要的数学思维,因此化归思想教学应当帮助学生自主探索问题,并强化自我的合作交流能力,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化归思想的方法

化归思想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各个数学知识的解答中应用较多,其实质是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把数学知识进行转变,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2.1 化未知问题以已知问题。化归方法并不是对问题进行直接分析,而是对数学问题进行转化和变形,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转变为几个简单的问题。化归思想是初中数学的应用广泛,我们可以把数学问题逐步转变为学过的知识,这在代数方程的求解中应用较多,把复杂的方程组转变为简单的方程组。例如方程(x+m)2=n,我们可以把方程转化为两个简单的一次方程,及x+m=±根号n的形式,化归思想的应用降低了解方程的难度,在几何问题的解决中,化归思想也有很多应用。

2.2 化新问题为旧问题。化归方法可以把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我们熟悉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增强了我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我们在解决熟悉旧问题的基础上巩固就问题,同时也掌握了新旧问题之间转化的关联性。例如在二次方程的求解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化归思想进行降次处理,把二元方程转变为一元方程进行求解。而对出现的二元一次方程或者是三元一次方程组,则可以进行消元操作,转化为简单的方程式进行解答。在初中几何的学习中,可以把多边形内角计算和外角计算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我们理清解题思路,全方位发现三角形内外角之间的关系。

2.3 化一般问题为特殊问题。特殊数学问题是一般问题的延伸,因此对特殊问题的解答,要转变特殊问题为一般问题,然后再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求解。在初中教材的圆角定理证明时,虽然有三种情况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先对特殊情况进行证明,当圆心在圆周角的一条边上时定理是否成立,然后再去证明圆心角在内部以及外部的情况,最后经过归纳总结得出问题的答案。如有一个正方形ABCD,它的对角线相交在点,但与此同时O点也是另一个正方形EFGO的一个顶点,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是相等的,此时正方形EFGO绕着O点进行转动,我们观察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的大小,看它是否变化,如果有变化的话找出变化的原因,如果没变化就把重叠部分的面积求出来。

3.初中数学中化归思想的应用原则分析

初中数学化归思想的应用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做好知识的活学活用,把基础的概念、定理、公式等融会贯通,才能举一反三,提高思维活跃性。同时要建立相应的数学解题模型,实现模型动态的转变和化归,从而培养化归思想的使用能力。下面针对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原则进行详细分析,这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合理应用化归思想。

3.1 简单化原则。简单化原则是指化归思想的应用要朝着题目简单化的方向进行,使复杂的问题变成几个简单问题的联合,从而降低了解题难度。例如在多边形内角和教学中,我们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针对于五边形的内角求和,我们可以化归为简单的几个三角形求和,采用图形切割的方式可以把五边形划为几个三角形的组合,无论采用哪种化归方式都可以转变为三角形组合,因此我们可以很快算出五边形的内角和。化归思想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即多边形可以通过辅助线划为简单的三角形,这在以后的学习中培养了学生做辅助线的习惯。

3.2 熟悉化原则。熟悉化原则是指利用已知的数学知识和经验把陌生的问题转变为熟悉的问题,例如在数学问题动态问题的解答时,已知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以2m/s的速度沿直线l向正方形移动, 直到AB与CD重合,设运动x 秒时,三角形与正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m2。对这类问题的解答,要明确其运动问题,把动态问题和静态问题结合在一起思考,通过图形给出的以及条件进行求解。教师要通过把动态问题转化为静态问题的化归方法来增加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掌握化归思想的动力,教师要以几何画板的形式展示运动全过程,化动为静增强解题的灵活性。

3.3具体化原则。具体化原则是指把数学问题进行具体化,实现抽象问题到具体问题的转变,初中生第一次接触函数问题就会感到很抽象,教师可以根据函数问题进行延伸,设置问题情境,通过情境带入到函数中,可以让学生把生活问题和函数问题联系在一起,并提高对函数问题的认知,为下一步函数知识的扩展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化抽象为具体化的化归思想对初中数学至关重要,学生可以逐步实现思维的跳跃性,培养抽象化的思维方式。

3.4和谐统一原则。和谐统一原则是指化归应朝着使待解决的问题在表现形式上趋于和谐,在量、形、关系方面趋于统一的方向进行,使问题的条件和结论表现得更均称和恰当。例如在圆形、扇形、弧形图形的面积求解时,要把三种图形所包含的统一性进行展现,通过总面积减去分部面积的求解方式来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利用和谐统一原则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圆形中不规则面积的求解首先考虑把图形纳入到规则整体结构中,并逐步形成解题思维,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解题速度。

4.结语

总而言之,化归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维方式,尤其是对初中数学学习而言,要采用化归思想来实现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陌生问题熟悉化,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教师在数学备课时,要重视化归思想的应用,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化归思想的形成,并逐步培养其化归思维方式,把数学概念、数学定理、数学公式等基本内容融会贯通,以提高其数学解题能力。(作者单位:1.延边大学理学院数学系;2.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二实验中学)

参考文献:

[1]戴华君.浅议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1(05).

[2]高绍强.化归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08).

[3]魏义梅.化归思想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2013(05).

初中化学的应用范文6

关键词: 初中化学 范例教学 问题分析 作用研究

一、引言

范例教学作为当今最为广泛的教学方式,对初中化学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当今社会对学校教学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范例教学将担负着化学教育大任。范例教学对于初中化学教学的作用不容忽视,当然,我们对于范例教学方式的研究应继续进行。研究发现,虽然目前我国范例教学为初中化学教育提供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制约范例教学在初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因此,如何更好地发挥范例教学的作用就成为本文的重点。

二、范例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初中教学中,大多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书本的讲解。初中化学纷繁复杂的知识点导致很多学生排斥化学学习,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兴趣不高。而范例教学这种学习方式很好地避免了这一现象的发生。首先学生结合老师课堂上讲解的知识,从范例教学中得到体会,再对各种化学物质的性质、结构等进行学习,这样全面学习过程就形成了。这一过程中教师教学效果得到明显增强。通过范例教学进行初中化学教学,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学生通过范例教学研究,能够更好地掌握书本知识,既做到对书本知识的巩固,又开阔学生的视野,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可见范例教学对于初中化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初中化学学习中,除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本化学知识外,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要求。传统初中化学学多是将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虽然能学习前辈们丰富的经验,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我国现今初中教育中,普遍通过繁重的课程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极大地摧残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进步,更制约我国素质事业的发展。使我国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而范例教学通过带领学生深入实际中,对一个又一个范例进行详细分析,对于化学物质的性质、外观及物质构成的学习都有很好的帮助,除此之外,学生在范例教学研究中能充分调动学习钻研的积极性,对于创新来说十分重要。

3.提升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

通过范例教学,学生更深刻地意识到初中化学并不是简单的学习,而是一门需要不断刻苦钻研的学问。学习责任感一旦形成对今后学生学习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面对复杂的化学知识,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挫折,这时就需要他们发挥责任意识,通过学习责任感克服困难。因此,范例教学对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非常有益。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范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主动性不足,范例教学效果差。

在初中化学范例教学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学生主动性不足,导致范例教学效果较差。从表面来看,源于学生对化学学习兴趣不足。其实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于课堂教学感到疲倦是一方面因素。范例教学中,往往是老师实际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实际动手的机会较少。在缺失实际动手锻炼机会的情况下,范例教学效果当然就不明显了。另一方面,过分注重老师布置的作业成为导致范例教学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后布置的作业占用同学们的大量时间,在既没有系统学习实践知识,又没有进行充分动手操作的情况下,课后作业自然难以完成。

2.缺乏老师的悉心指导。

在范例教学过程中,老师始终起指导作用,缺乏教师应有的指导,范例教学工作难以开展。在日常范例教学中,由于学生和老师平常学习沟通较少,很多情况下,范例教学中老师并不能很好地在范例教学环节给予学生悉心的指导。加之每个班级人数很多,指导老师不能面面俱到。同时范例教学中分组问题也成为阻碍范例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每一个班级来说,分组过少造成每组人数超过范例教学负荷,导致很多同学抱着侥幸态度,不认真学习。

3.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足,影响学生素质发展。

范例学习中,大多数同学认为老师在教学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足。现代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哪里都需要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初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然而学生在范例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感受到创新给他们带来的冲击,因此,就在无形中失去对范例教学的积极性,从而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与发展。

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范例教学的建议

1.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实践积极性。

很多学生由于习惯了课堂讲课氛围,对范例教学不太适应,挫伤了积极性。此时,教师要多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的同时给学生制定一些范例教学目标,当学生很好地实现这些目标后,老师给予一定的表扬。

2.突出教学过程,淡化课后任务。

研究发现,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大多重视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忽视范例教学过程的重要性。繁杂的作业成为压在学生心头的包袱,带着这种包袱进行范例教学显然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在今后范例教学中,应突出教学过程,淡化课后任务。通过减轻学生思想包袱的方式提高范例教学质量。

五、结语

范例教学对于初中化学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教师通过范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但是目前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范例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学生积极性不足和缺乏老师悉心指导等。针对这一情况,本文提出两点建议,分别是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实践积极性和突出教学过程,淡化课后任务。希望此次研究对今后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范例教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