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感想范例6篇

经济学感想

经济学感想范文1

创新收购方式,维护农民利益

一是培育和发展农村粮食经纪人,作为者从事粮食购销活动,实施统一培训、统一管理,完善粮食收购网;二是引领种粮大户直接与销区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或组织农民参加全国性的粮油洽谈、展销、拍卖活动,提高农户对粮油贸易交流的能力;三是组织农民与加工企业直接对接,发挥粮食加工厂与市场密切联系的信息优势,引领农民种植品牌粮食、绿色粮食、优质粮食,分享粮食在流通加工环节增值的利益,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双赢;四是引领种粮农民积极参加协会等本文中介组织,以产业化或联购联销的方式,将散户种粮农民生产的粮食整合起来,卖出合理价格;五是依法加强粮食市场监管,引导全社会粮油收购主体,认真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保护农民利益。

打造产业化平台,促进农民增收

首先,优化粮食品质。引导广大农民大力发展优质、高产、生态、安全农业,生产专用粮食,推进粮食品种优质化、专用化,全面实施单收单存,让农民真正实现增产增收;其次,推进精深加工。重点搞好外来投资粮油加工项目的嫁接,做活做精现有运营质量差的加工项目,大力开发以米、油为主体的深加工产品和外向型产品;再次,创新粮食产业化经营机制。充分利用金健米业在我县建立基地和仓库的契机,大力发展订单粮食,提高订单履约率;支持、鼓励粮食企业、种粮大户和农村能人牵头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延伸服务领域,帮助农民科学储粮

减少产后粮食损失,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具体体现,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粮食增产方式。粮食部门要利用仓储、设备和技术、人才优势,大力开展储粮技术的宣传普及,开展多种形式安全储粮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引导农民爱粮、节粮、科学储粮,帮助农民科学整理、保管粮食,减少产后损失。

经济学感想范文2

思想品德教学看似简单,其实每一堂思品课都需要教师用心思考。这就需要每一位教师用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去勾勒,也需要用妙笔生花的教学细节来细刻,正所谓抓“大”也不放“小”。

开放课堂,放手学生。思想品德课上,教师要敞开学生的嘴,百家争鸣,各抒己见;松绑学生的手,探根寻源,挖矿掘金;放飞学生的脑,展开隐性的“智慧天线”。相信学生的潜能,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我每堂课讲授不超过15分钟,留出30分钟来让学生自己去自主学习、分组讨论、体验感悟,真正让学生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这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这样的课堂才是至臻至美、其乐融融的。

借力发力,弘扬正能量。思想品德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促进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课堂是思品教育的主阵地。学习“相亲相爱一家人”一课时,我设计了让学生诵读《弟子规》<人则孝>篇的教学环节,挖掘我国的优秀传统国学,让国学有机地融人思品教学,“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诵读中感悟,在生活中体验,让学生知行统一。学习“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等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最美乡村医生》的视频,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感悟他们的优秀品质。在观看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完善、提升品质,在自我提升的过程中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有的学生利用节假日,到我们当地的养老院当义工:打扫卫生、整理床铺、陪老人们聊天。这才是真正的思品课堂,释放社会的正能量,传递真善美!

经济学感想范文3

关键词:历史感;经济史理论;类型化;故事

《经济史理论》是当代著名经济学大师约翰・希克斯于晚年(1969年)撰写的一部著作。希克斯于1972年曾凭借比较静态新古典分析的贡献问鼎诺贝尔经济学奖。作者一生的最爱正是这本不足十万字的小册子,这也是他一生治学的最大贡献。英国经济学家布赖恩・摩根(Brian Morgan)曾经对此评论道:“希克斯的早期著作没有引起争论,是因为他的开创性努力几乎被同行们接受了,但他的后期著作也没有引起什么争论,则主要是因为这些著作被人们忽视了。”

约翰・希克斯早年主要致力于新古典比较静态分析的典范创建,涉足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理论、货币理论、价值理论、资本理论、增长理论、周期理论、市场理论、核算理论、创新理论等领域。然而,这位经济学大师并不满足于静态的经济分析方法。在他看来,经济学本身就是带有强烈历史感的学科。这种历史感既有传统的继承性,也有不断创新发展的变动性。然而,新古典经济学却日益陷入追求完美的数学逻辑推演和模型建构的公式化世界中,与现实的世界渐行渐远,本质上就是缺乏历史感。希克斯认为再完美的纯粹逻辑建构,如果脱离现实世界的考量,于经济学而言都将变得毫无意义,而且是十分危险的。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视觉,他从李嘉图开创的逻辑世界中重拾始祖斯密开创的历史传统,在比较静态体系中加入时间矢,进而发展出动态分析法,从而实现平面化向立体化的转变。动态分析理论的反思增强了经济理论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力,基于此,希克斯创作了《经济史理论》。

经济史作为经济学与历史学的交叉学科,与其他历史的区别在于它是用经济学的立场、信念、理论和方法指导史料的整理和呈现,进而试图获得有体系化的关于经济的历史。这里有两个看似矛盾的概念:“理论”和“经济史”。“理论”代表某种价值取向,试问以此作为指导史料选择的标准,是否能够获得真实的“经济史”。历史包揽了过去时间范畴内的一切客观实在,马克思・韦伯称之为“无边的实在”。史料则是史家及其他人对“无边的实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记述,在记述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受到各种客观或主观因素(如当时信息获得技术水平、时代的局限性、个人知识结构、个人价值取向等等)的影响,因此即使是第一手史料也是不全面的,而是客观与主观参半的,甚至是有意歪曲的。这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以“如实直书”为毕身治学宗旨的史学大师兰克也无法“在历史著述中超然物外、消灭自我”。试想作为书写历史主体的人,如果要得到纯粹客观的历史,首先必须要消灭自我的主观意识,而意识是人区别其他生物的特征,失去了意识无异于自杀或谋杀。假若所有人都如此,将意味着人类的灭亡,而历史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人的灭亡即是历史的终结,又何来编史一说。可以说主观性是史学的内在属性,“纯粹的真实”只能是“乌托邦”式的幻想。其次考虑史料的流传,受诸多因素的作用不可避免存在“断流”,因此流传至今的“无边的实在”又减少一部分。而现今的学者所能到手的流传,其史料至今也是有限的。最后是现今史家对史料选择治史的过程,同样受其自身的价值观、理论等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又一次远离了“无边的实在”。这样分析来看,现今的经济史已在多个层面上“失真”了。

上述的史学分析至少可以得出两个启发:一是“绝对真实的历史”是无法企及的,相反,“真正的历史应该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经济史”也一样。二是与现代史学方法论相关,即史料总是有限的,仅仅靠史料做不出真正的历史研究,而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史料,对历史过程进行分析和阐释。这与经济史学方法论是一致的,即采用经济学的信念、观点和方法以及经济理论模式对史料进行整理、分析和阐释。希克斯清楚地知道历史认识的这一局限性,“在我看来,经济史的一个主要功能是作为经济学家与政治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关于世界大事、思想和技术等历史――可以互相对话的一个论坛。”在他的经济史学范式中,以“经济人”为经济假设前提,采用经济学的某些范畴和体系,更多是经济理论模型,特别是动态的分析思想,并用“统计一致性”规范运用理论的史料范围,以商业专门化为线索,试图呈现关于商品经济和市场发展的动态化市场的历史模型。希克斯认为“统计一致性”能使“理论”和“经济史”的结合成为可能。他认为“把能够根据“统计上一致性”这个概念进行有益讨论的历史问题与不能那么做的历史问题区分开来”即是把“一般现象”和“个别历史事实”相分离,关注史料中的“一般现象”,但允许特例的存在,这是与理论的运用要求相统一的。而19世纪史学大师兰克则不同,他采用“外证”与“内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史料进行辨伪,提倡“史料即史学”,可见其对“个别历史事实”是十分重视的。兰克的史料批判法是建立在对“人性中的可能”的假设之上的,相对于经济学“人性不变”的假设,理应更客观、更有历史感,但有趣的是,这里两者都不缺乏历史感。希克斯虽然从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出发研究经济史,却绝非要刻意回归这个假设而反推出一个符合经济理论的经济史。他清楚地知道“他的模式中的‘行动者’(如果这些模式实际上是有用的)至少应该具有现实人的一种特征……但是当我们发现与模型相异时,模型将启示我们问一个‘为什么?’如果它是一个好模型,这个‘为什么?’(至少有时)会是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也就是说他在坚持“理性人”为出发点的同时最终并未放弃“人性中的可能”,希克斯认为在这一点上自己与马克思是一致的,实际上R.M.索洛的经济与他也是一致的。

总的来说,希克斯试图在一个自己划定的特殊历史背景下使经济学理论模型普遍化(非泛化),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则有赖于对经济史的类型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近代科学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将其研究对象类型化并使之不断改进的过程。在方法论上,类型化具有双重意义,它即是理论形成前资料整理的必经阶段,又是以“理想类型”或“规范”的形式表达为某一理论思维过程的最终成果。在马克思・韦伯那里,“理想类型”是个人的“思想图像”,是经过“类型化”了的一种思想表达。希克斯首先将他的“经济史”类型化为“动态的市场化过程”的“理想类型”。在建构了“大类型”后又具体细分为几个包含于“一个单一的过程――具有一个可以认识的趋势(至少到目前为止)的过程”之中的“小类型”(见图1)。

这些“类型”是高度抽象且相对独立、分散和静止的,希克斯把“商人、商业、市场专门化”和“自由放任与集中干涉的相互作用”贯穿其中,在“类型”之间的转变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于是“类型”变得相互关联,连成一个整体,实现一个“动态的市场化”的“图像”。希克斯十分重视动态的历史分析,特别体现在“类型”转化的过程,他认为:“商人和商业的专门化”和“公共品的保护”在前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发挥作用;“公共品的供给不足”促进城邦经济向贸易中心经济的转变;“市场渗透”使贸易中心经济最终走向现代市场经济(见图2)。

类型化的动态市场的逻辑在此已清楚显现。可以看出,简洁的类型化分析造就了较高的形式化程度,增强了可证实性和可证伪性。这或许就是经济史与其他历史的不同之处:经济史为经济学提供理论检验的平台。然而,应该看到,越是纯粹、概括和完美的类型化范式,就越缺乏历史感,这对于经济史同样是危险的――它变得和经济学一样了。希克斯显然看到了这一点,他认为“我们正在寻找的是一种正常的发展,所以不必适用于全部事实;我们应当乐于承认例外,不过应当设法说明这些例外。”而“这些例外”包括“有些社会在成为交换经济之后倒退回去,而在倒退以后又将这同一的故事从头经历一次。有一些欠发展的国家只是在最近期间才经历了转变,有一些至今也没有完成这一转变。”当然这并非完全不可调和,“理想”照进“现实”的窗口在于把“理想类型”外化到实际的历史过程中,找回复杂而生动的风采。所以当希克斯努力寻找并留下经济史与政治学、宗教、科学以及工艺等其他社会领域的线索时(尽管未深入),类型化的世界又将重拾部分失去的历史感。

历史哲学家对历史大致呈现两种观点:“解释论”和“理解论”。这个争论至迟从文艺复兴时期就开始了。“解释论”者认为,人类社会历史是可以用类似自然科学的理性方法去把握的,历史学的科学化是学术发展的必然归途,显然“类型化”的思想属于这一类。而“理解论”者更强调一种“人文关怀”,强调今人对古人的“移情理解”,很明显“历史感”的说法更倾向于这一类。其实这两类论调都是理想化的判断,在实际的学术研究中势必要找到平衡,这是一个折中的方法论。希克斯的做法就是这样的一种权衡。然而一种更为强烈的声音来自于克罗齐――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关于“当代性”与“历史记忆”的极具内在和谐性的复杂的动态关系――人们的“历史记忆”受到其对“当代”理解的影响,而其对“当代”的理解,又受制于“历史记忆”。两者相通的两个基点在于:历史是用可理解的凭证叙述的;只有现在生活中的兴趣方能使人去治史。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相应的两个推论:我们只能发现我们预期发现的凭证;一切兴趣都是当代的。从这个意义上看,“解释论”和“理解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只是发现他自己预期发现的兴趣所在的历史,只是方法和手段的不同,才会有“类型化”和“历史感”的分歧。希克斯自己也认为,因为相距历史太远,今天的经济理论和观念,在历史的某一时期或许根本就不存在。而他的历史演进的叙述,首先是服从于他的经济理论需要,与此关系不大的则被舍弃掉。可以说,任何历史都只是书史者认为是历史的体系化的故事,差异只在于故事的风格是偏重“类型化”还是“历史感”。在这个意义上,希克斯的这本书也只是关于动态市场化的故事。

参考文献:

1、约翰・R・希克斯.经济史理论[M].商务印书局,1995.

2、王志伟.希克斯经济思想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高德步.经济史与经济学[J].经济学家,1998(5).

4、罗卫东,陈春良.市场经济体制的兴起与演进:一个经济史的理想类型――读希克斯的《经济史理论》[J].财经论丛,2004(6).

经济学感想范文4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扶助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77-02

近年来,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学费标准不断攀升,高校中经济困难大学生问题表现得较为突出,数量呈上升趋势。经济困难大学生,一方面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另一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问题,这对他们学业的顺利完成和身心的健康发展都会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因心理问题导致的悲剧性事件不断增多,让社会各界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备加关注。因此,针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非常重要和必要。

一、案例背景

李航(化名),2011级学生,来自甘肃省偏远农村,家庭兄弟姐妹5人,排行老三,家庭困难。母亲常年卧病在床,家里有三个在校学生,父亲身体也不好,家庭仅靠几亩田和政府补贴维持,生活条件非常差。通过助学贷款到我院读书,学院考虑到他家庭情况,为其申请了助学金,希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他的经济困难问题,感受到学院大家庭的温暖,顺利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实现自己的理想。接受国家和学校资助的他,却没有像其他学生一样在学校开学地学习,快乐地生活。开始时,他总是低着头闷闷不乐,在与外界的交往过程中,对别人给予自己的评价十分敏感,很少参与学校的文艺、体育活动,刚到学校做自我介绍时,支支吾吾,缺少自信,经常独来独往,很难融入集体。

二、解决方案

针对这种问题,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也咨询了心理咨询室的相关教师,最后确定是贫困生的自卑心理。这是因为他们学习、生活中比普通学生有更多的精神压力与生活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常常比经济困难更难解决,更容易产生负面效应。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症下药,做好心理疏导很重要。作为他的班主任,我有义务让他走出阴影,走向阳光,懂得回报和感恩。

开学第二周,我第一次找他谈心,想更深入了解一下情况。他却支支吾吾,对我不是很信任。第二次是在开学后第三周的周五,他一个人待在宿舍,静静地看着窗外发呆,当时他看到我问的第一句话是:“老师,我不想读了,不想再让父母操劳……”随后把家里的情况对我托盘而出。我劝他说:“你现在回去,并不能从根本改善你的家庭状况,反而让父母更操心。”随后给他讲述了一些身边的例子,还讲了“感动中国”十大杰出人物洪战辉的故事,鼓励他学习洪战辉那种战胜困难、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和自强自立的坚韧品格。学校和政府的资助是一种善意行为,我们应心存感激,将这种善意延续下去,等自己有能力了也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次谈话之后,他下定了留在学校读书的决心,但还是不乐观自信。之后还约他谈过几次心,也和他的家长联系与交流过,希望他能像其他学生一样,乐观开朗,充满自信,这一情况有些改观,但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他产生较大变化是在元旦放假。放假了,很多学生会回家,我就约了几个没有回家的学生一起到我家吃饭,其中就有李航,只是几个普通的家常菜,他却说这是他出来吃的最好、最饱的一顿饭了。我更加体会到贫困生的艰辛,我告诉他自己之前也来自农村,家庭困难,上学时靠学校和教师的帮助,生活费靠做家教来赚。这次之后,他变得开朗了很多,平时积极上课,课下做些兼职,也常和同学一起参加文体活动,不仅每学期会拿到奖学金,还拿到过国家励志奖学金,最后专接本考上扬州大学。

三、案例思考

1.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巨大压力和周围人群的不同态度,会在思想、情感和心理产生不同变化,如悲观消沉、情感脆弱、自卑感强、焦虑敏感、孤僻多疑。(1)自卑、脆弱。自卑感是对个体荣辱得失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是一种自我封闭、脆弱多疑和消极退缩的行为倾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大学后,会面对物质条件、精神生活优越的其他同学,相比之下,他们在各个方面都不能与之媲美,在心理上显现出极度不适应,精神压力大,难以融入群体。(2)敏感、焦虑。由于经济压力大,多数家庭困难大学生通常思想负担较重,一想到家庭经济状况和自己在集体中所处的位置,精神经常处于紧张烦躁的状态。由于长期精神压抑,过分关注个人的感受,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疑心别人嘲笑自己,长期处于敏感、紧张的情绪状态。(3)自我封闭。集体活动有时难免需要额外开销,部分学生出于经济考虑,对这类活动只能望而却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少参加集体社交活动,缺少社交,阻碍这些学生的交际能力。另外,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在文体、艺术等素质教育方面,缺少锻炼,缺乏交往能力和交往技巧的培养,有意无意地逃避人际交往,久而久之就会脱离集体,疏远同学,形成人际交往障碍。

2.经济困难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1)社会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贫富差距较大,加上社会文化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这都加剧了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在社会上,由于没有经济地位,经常受到歧视和不公正的对待,给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2)教育因素。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已经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但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首先,对经济困难大学生只注重经济上的帮扶,心理健康关注程度远远不够。其次,助困与育人相脱节,教育与管理相脱节,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要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使教育与管理相衔接。最后,加强高等教育管理体系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建设。(3)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文化程度、教育理念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特点和心理素质。大多数经济困难大学生来自边远或经济落后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低,思想和观念比较落后。家庭教育环境的缺乏与教育理念的偏颇,会在不同程度阻碍孩子心理健康的发展。(4)个人因素。不少经济困难大学生,自我认识较差,自我评价偏低,存在自卑心理,缺乏积极向上的态度,认为自己和别人的起点不同,容易产生自暴自弃心理,导致在思考自我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时,难以正确认知自我,引起各种心理问题。

3.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目前,各学校家庭困难的大学生不在少数,建立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针对已经存在心理问题的个别案例,更应贯穿于全部经济困难大学生在校生活的整个阶段。(1)完善助学帮扶体系。目前,我国高校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帮扶体系已相对完整,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勤工助学基金、困难补助以及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助学资助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经济困难。但只靠政府和高校的力量,毕竟有限,应当积极呼吁社会力量参与助学,建立扶贫助学基金,使社会和企业关注家庭困难学生的生活问题和心理问题,有效和及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高危人群的危机进行干预。(2)健全心理健康教育支撑系统。高校应该成立专业的家庭困难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支撑系统。通过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宣传工作,培育家庭困难学生对贫困的理性认识,引导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认识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试,提高心理健康意识。同时,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氛围。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关注家庭困难学生,深入他们内心,了解心理压力的具体原因,用情感力量感化学生,引导他们树立自强自立、乐观向上的信念,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定期组织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和评估,健全以教育发展为主、咨询干预为辅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支撑系统。(3)健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机制。家庭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绝不能忽视家庭教育环节,这些学生的最大心理压力来自父母,父母的无望使他们对孩子的未来充满期望,让家庭困难学生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家长的思想工作是解决经济困难大学生工作的难点,学校应加强与家庭的沟通联系,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父母了解自身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及时沟通学生的心理动态,构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长效机制,帮助心理危机中的困难大学生渡过难关,保障人格健康发展。(4)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助互助机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建立大学生自助机制,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不应只单纯地消除心理问题,还应提升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和奋斗目标,坦然处理眼前经济困难与未来人生发展的关系。同时,倡导毕业生回校资助困难在校大学生,采取一对一的帮扶和指导,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在学业上提升自我,成长为人格健全、素质全面、敢于担当的人才。

想要从根本上干预和解决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需要协调社会、学校、家庭、个体等多方力量,整合优质资源,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家庭困难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系统,促进困难大学生自立自强,提升就业能力,促进社会的稳定与繁荣。

参考文献:

[1]黄洁.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其危机干预[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6):123-124.

经济学感想范文5

【关键词】青少年;德育;感恩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4-0029-2

一、感恩和感恩教育

(一)感恩及感恩教育的概念

对于“感恩”,《说文》中曰,“恩,惠也,次心,因声”。《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有学者提出,所谓感恩,“就是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给自己的恩惠和方便由衷认可,并真诚回报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更是一种以人性唤起人性的人性教育”。它不是一种教育方法,而是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思想,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青少年感恩教育对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校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理论

中国主要的传统文化主要以儒家文化为主,儒家文化重视人的培养,提倡修身,“仁爱”本身就是存在感恩的思想的。感恩是对自己道德生命的要求,克己修身,提升自我道德,必须有感恩的心态。感恩的形式可以是行动,也可以是思想或者精神上的。孟子扩充了孔子学说,将父子间天然的亲情扩充推延成人际间公享的道德同情,通过社会化的伦理制度来协调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频繁的利益冲突,从而把血缘亲情、宗法观念、等级秩序结合在一起,形成五种人伦关系,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随着历史的发展,董仲舒在五伦的基础上又详细论证了“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三纲”凌驾于“五伦”之上,达到了不可逾越的神圣境地。在上位者对在下位者的关怀和帮助是慈爱和恩宠,在下位者对在上位者的顺从与关怀是敬爱与报恩。儒家文化认为个体要努力实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道德品质,通过忠、孝、节、义来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程度,其内在本质就是感恩。

二、青少年感恩教育所面临的现代社会的挑战

现代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全球化影响,现有的道德教育所依存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东方的与西方的、传统的与现代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道德文化与道德精神同时影响着、冲击着我们现实道德文化和道德精神,当前的德育教育中的感恩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双刃性”

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双刃性”对当前的感恩教育提出了挑战:市场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同时利益群体的多样化必然导致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价值观念的多样化容易是青少年产生价值选择的困惑,从缺乏感恩意识;市场经济促进了国人克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陈旧观念,促进形成竞争意识,形成开拓创新精神,但同时也容易产生冒进、浮躁心态、缺乏同情心与人情味;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但同时诱发了个人主义倾向;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增强了效益观念和求实精神,但同时容易滋生拜金主义和重利轻义思想。所以,感恩教育只有利用市场经济积极的一面,抑制消极的一面才能取得实效;市场经济也只有通过包括感恩教育在内的社会教育才能张扬其积极因素,抑制消极因素,激发体制性的活力,促进人格的健全与优化,从而推进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感恩教育必须通过自身的现代化,才能有效地迎接来自社会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挑战。

(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跨越式发展机遇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消解民族身份,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这对我国的青少年德育有相当大的冲击和挑战。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是指全球范围内经济活动的空间和时间的压缩,通过反应灵敏的国际市场、全球贸易的快速增长和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科技流,特别是各种便捷的交通和通讯手段以及发达的大众传媒,整个世界正在逐渐变小,不同经济活动主体创句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市场化竞争比以前更加激烈;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己经使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企业成了一个经济共同体,它们之间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这一方面有利于各种思想和文化相互学习、交流、借鉴和发展,另一方面也必然导致一些错误、落后甚至腐朽的思想或价值观念趁机渗透进来,冲击我国文化阵地,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造成消极影响。这是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以及德育无法回避的社会现实。

经济学感想范文6

[关键词] 高校;黑龙江科技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a Case Study of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U Weihua, ZHANG Hanwei, ZHANG Wenjun, ZHANG Rui, GAO Mingxing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profound progress of institutional reform of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e number of undergraduates is increasing annually. And more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obtain higher education. As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government pay great attention on providing subsidy to the students, policies and measures are carried out to support them through colleges.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should take the advantage of these policies and 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or the students. With this respec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ive to build an aid system, helping in both economy and spirit. After years of exploration, a three-layer interactive pattern in terms of the state, community, and the college is built. In encouraging student ambition, three key points work together, in terms of valuing credit, feeling grateful and contribution to form a working pattern integrating study, starting a business and employment.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ents with financial difficulties, education, strategy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和高等学校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尤其是高等学校扩招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及其占在校生的比例不断增加,如黑龙江科技大学现有在校生21517人,其中矿山、农村、边远地区生源比例达37%,贫困生比例达30%以上,特困生比例达10%,目前注册建档的贫困生数量高达6455人。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不断实践和改革,制定实施了许多旨在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政策和措施,现已初步形成了“奖、贷、助、补、减”多元化的大学生资助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产生由经济问题而起,源于经济困难,但其问题却不仅仅限于经济困难,家庭经济的困难直接影响到他们在校期间的心理状况、学习状况、生活状况和就业状况,管子认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要将扶贫与扶志有效结合。所以,高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教育现状

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逐步增多,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大部分高校比较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缺少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也相对滞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单一

近年来,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师资力量―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比较缓慢。同时,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好奇心和社会参与意识比较强,但与纷繁复杂的社会接触机会较少,融入性不够。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比较单一,主要依靠开几次班会、座谈会来进行,内容枯燥,学生不易接受。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在心理、思想、行为上都具有自身特点。因此,要深入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在教育内容、形式、载体上进行改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体现国家、社会、高校等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的特殊关怀。

(二)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大多是针对全体在校大学生,专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政治教育相对较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存在相对滞后的现象。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需求越来越趋向多样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心理、思想、行为上都表现自身特性。因此,要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必须在现行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创新对他们的教育内容,体现对他们的特殊关怀。

(三)忽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需求

心理需求是指心理上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的依赖和要求,是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需求呈现出内容多元化,体现时代性的新特征。当前,人们往往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上存在的消极方面。这就有种潜在假设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教育者对其进行矫正性或补救性教育。而现实中的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作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独立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有自己的心理需求。而且,这种心理需求正是解决他们所存在问题的关键,也是实现他们自强自立的有效途径。加强困难学生心理需求的研究,能帮助他们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增强意识品质,忽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定心理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盲目的,缺乏指导性和针对性。

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策研究

黑龙江科技大学积极探索和构建大学生资助机制和体系,注重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经过多年探索,在物质帮扶上形成了“国家、社会、学校”三层相辅的模式,在扶志教育上形成了“诚信、感恩、奉献”三环相融,“学业、创业、就业”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

(一)加强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精神培育,发挥助学体系的育人功能。

1.教育内容主题化。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特征,以“诚信、感恩、奉献”为主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时,对贷款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评审、发放国家奖助学金过程中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通过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责任意识,做到知恩、识恩、感恩,培养学生社会责任心和民族责任感;积极开展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活动,在活动中教育青年学生自立自强、讲求奉献,学会“接受爱”、“传递爱”、“奉献爱”。

2.教育载体多样化。通过召开励志教育讲座、勤工助学教育培训会、勤工助学表彰大会等方式,鼓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励志进取;利用高潮报、校报和新媒体等宣传媒介积极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先进事迹,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开展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宣讲团做巡回报告,举办“大学生自强之星”评比、“大学生自强杯”演讲比赛、“大学生自强杯”足篮球赛等活动引导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活动中塑造自我、奋发有为。

3.教育形式实践化。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定期开展深入社会、社区开展社会调查、公益活动、生产劳动、义务家教、公益献血、志愿服务、向灾区捐款等德育实践活动,深化实践育人环节,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投身到德育实践活动中去感受,体验、了解社会、通过锻炼培养,形成团结互助艰苦奋斗、、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强化助学服务全程化,深化资助育人工作

高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的终极目标是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适应社会需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要带着感情激情热情,帮助学习、促进学业进步,帮扶创业、促进素质提升,帮助就业、促进事业发展。

1.学业有助导。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加强对他们学业进行全方位的关心和指导,做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全校教师围绕促进家庭经困难学生学业进步开展“四必谈”活动。即入学困难时必谈,心理出现波动时必谈,学习困难时必谈,学业取得进步时必谈。学校深入了解学生对资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学业进展情况,并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展了“指一联二帮三”活动,即全体教师都要指导一个学业有困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联系两名勤工助学学生,帮助三名特困生。在高年级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与低年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开展学长辅学活动,以榜样作用引导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