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方案范例6篇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方案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方案范文1

摘 要:“导学案”的设计和应用,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有效引导学生的自学活动,而且还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创设,总而言之,实施高质量的导学案,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意义重大。为此,从初中物理教学出发,针对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导学案”以及在“导学案”运用过程中会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关论点分析,以此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物理;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优秀人才的需求正在逐年增加,为了培养优秀的人才,就要在教育活动中不断进行改革活动,以此更好地适应人才的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导学案”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所带来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成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中首先选择的教学方法之一。所谓的导学案,指的就是教师在创设过程中结合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联系新课程标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一种学习方案,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高效地掌握知识内容,在加强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为此,以初中物理的教学为例,浅谈初中物理“导学案”的设计以及具体的运用。

一、初中物理教学在运用“导学案”中存在的问题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开展“导学案”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导学案”的有效开展。具体存在的问题如下:

第一,“导学案”在设计过程中主要依赖于教师,是基于教师对教材和学生了解的基础上对这两个方面总体把握的总结和提炼,总而言之,“导学案”质量的高低与教师个人水平的高低有着很大的联系。假若教师对教材和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握和熟知,必然导致设计的“导学案”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进而导致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低下。与此同时,教师在设计“导学案”的具体内容时没有从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进行分析和讲解,也没有让学生主动提问题,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下降。

第二,“导学案”的应用首先在于学生的自主性,要求学生利用私下时间来完成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方案,但是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课业紧张,中考所带来的压力较大,这就导致“导学案”的预习和学生的时间紧张形成矛盾。其次是学生的参与度,“导学案”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导学案”的运用不相适应,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不高,无法正确发挥“导学案”的作用。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导学案”的对策

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正确使用“导学案”呢?本文针对此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1.课前导学

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使用“导学案”,首先是课前导学,在这一阶段,具体要做到以下两个方面:(1)教师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设计“导学案”,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设计教学过程,设置不同层次教学内容的难度,在“导学案”设计完成之后,教师针对“导学案”的预习作业可以放在课前十分钟或者是课堂初始阶段,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不仅有时间让学生完成任务,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思维提早进入课堂中。(2)除了书面的导学之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初始阶段利用新f知识的联系来考查学生,拉近新旧知识之间的距离,在回忆旧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

例如,在学习有关电功率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内容,提出如“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称为什么”等类似的问题,以此来引导学生回忆旧的知识点,从而为课堂的开展奠定基础。

2.课内导学

初中物理教学中使用“导学案”,其次是课内导学这一步骤,在这一时期主要是对“导学案”的使用和讲解。因此,教师要在这一阶段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对“导学案”进行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法就可以运用在这一阶段,将学生根据要求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组内讨论来回答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而且针对之前在预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疑问进行互动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思考,加强学生的学习互动。与此同时,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为避免组内两极分化严重的现象,教师要从中观察,选取合适的学生进行发言总结,从而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3.课后导学

初中物理教学中使用“导学案”,最后一个步骤就是课后导学,在这一阶段针对的是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在课外进行延伸拓展学习。因此,教师利用“导学案”来帮助学生对所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和拓展。在课后导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设置不同难度的课后习题,以此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辅导,从而让学生有效掌握物理知识点内容,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导学案”解决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为日后的学习发展奠定基础,而且也有利于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方案范文2

一、初中物理导学案的设计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编写有针对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导学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根据学校生源的学习质量和对知识吸收能力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导学案主要由7个部分组成,分别为学习目标、预习导学、自主探究、自学检验、消化与反思、当堂反馈、拓展延伸等部分。所以,在初中物理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更加贴近现实的教学情况。

1 掌握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情况。初中物理课程是学生在上初二时才接触到的知识,所以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更加喜欢实验课程,对很多知识充满了好奇,很容易彰显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对物理原理的抽象知识较为淡薄,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该将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物理现象引入新知识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例如在学习折射现象时,教师就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贴近生活的问题:将筷子放在装满水的水杯中,通过观察发现筷子在水中为什么会弯曲?这些看似普遍的问题更容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 用提问方式设计导学案。在导学案的设计过程中采用什么方式编订物理知识,使新知识和旧知识密切地连接起来,让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就已经开始学习新知识了。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填空题的形式设计导学案,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问题自主学习,逐步深化对知识的了解与掌握。以学习欧姆定律为例,就可以用填空的形式设计成问题。如我们用(

)测出电阻两端的电压,用(

)测出通过电阻的电流,再利用欧姆定律算出电阻的阻值。这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叫(

)测电阻。这样设计导学案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掌握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

3 注重总结归纳和知识的拓展延伸。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应该把学生自主学习、小组配合相互学习作为首要任务,并且贯彻到整个课堂教学中。那么,在设计导学案小结与反思部分时,应该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最后将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不但将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还提高了学生运用物理原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如在学生学习动滑轮和滑轮组知识时就可以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设计问题。例如小明家正在盖新房,当盖到一定高度时就需要建筑工人搭建跳板进行工作,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在既省力又节约时间的情况下。将盖房所用的水泥等物料运到上面去呢。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二、初中物理导学案的运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认真对待导学案,发挥导学案的作用,调高物理教学的质量。使物理课程更加符合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1 指导学生预习导学。在初中物理课程中要认真对待导学案,加强教师对导学案的认识。指导学生根据导学案的内容自觉地进行预习和自我研究新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独立完成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对学生的预习导学起到监督的作用,督促学生完成预习内容,并且对学生预习导学的情况进行检查,了解学生自我预习的实际情况,从而掌握课堂讲授的侧重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使用导学案进行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团队协作等形式,使学生自己探索物理知识和原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则是帮助指导,根据学生面临的问题进行启发式指导,最后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并对整堂课程做出总结。

3 注重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物理教学课程中除了有很多动手操作的实验课程还有理论知识课程,有很多学生往往缺乏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而无法提高学习成绩。所以,制定完善的初中物理导学案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训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逐渐养成逻辑性强的抽象思维能力。激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提高解决抽象知识的能力。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方案范文3

“生活化”的教案设计更具体

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案的设计十分重要。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就不会聚焦重难点,导致教学“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没有紧凑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就会杂乱无章。因此,一个科学教案,是一堂成功课的基础。更重要的一点,教案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是具体教学实施的图纸。因此,“生活化”的教案设计,可以让教师落实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让课本知识更具体,在生活中得到验证。

以教学《生物的遗传》这一课为例,这一课的内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染色体、DNA,弄明白基因传递过程以及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等问题,有点难度。这些知识点,似乎离学生生活很远,其实不然。在教案设计时,教师是这样处理的: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明白这背后的原因。比如,上课之前,要求学生在家观察自己与父母相貌的异同。有同学会发现,自己的鼻子与父亲的一样。有学生会发现自己的眉毛与母亲的一样,还有人发现自己的耳朵跟父亲的一样。通过这些现象,引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从而切入到新课的讲解。在其他的教学设计环节,依然可以“生活化”。比如,作业设计方面,可以设计“生活化”的习题,问题:小明的母亲是单眼皮,但他的父亲是双眼皮,那么,小明成为双眼皮的概率有多大?因此,“生活化”的教案设计,可以让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可以减轻知识的难度,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生活化”的教学内容更易懂

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要关于整合素材,将一些生活化的内容融入进去,让生硬的课本、冰冷的知识鲜活起来。当然,教师在选择“生活化”素材的时候,一定要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如果,脱离了学生可感知到的生活现象,则不会成功,比如,南方学生自然不了解北方的生活现象。实践证明,“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盎然,对课本的知识更加容易理解。

以《食物链》这一课为例,教师只是简单地围绕猫吃老鼠,老鼠吃粮食这样的案例去讲,是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究问题的。如果转换一种模式,就大不一样了。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导入。由于这个自然现象,学生们都了解,甚至有些学生还亲眼见过。因此,学生兴致很高,并且通过这个事例,提问:动植物除了阳光、空气、水等非生物因素以外,还受周围其他因素的影响吗?这样方式,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因此,“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不仅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而且可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提高课堂的效率。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更有趣

初中生物教学也需要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倡导“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从而获得知识。“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做到。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营造出一种宽松的学习环境,而且让所学的课本知识更加有趣,诱发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从而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

以《植物的光合作用》这一课为例,首先,教师通过一个小游戏导入新课,即请同学们闭气三十秒,感受一下。学生通过这个闭气活动,感受到难受。这种生活化的方式,可以快速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之中。接着,教师提问:闭气为什么难受呀?学生都可以答,是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氧气。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的基础上,又提问:氧气又是怎么哪里来的呢?从而入新课。对于光合作用这一概念的理解,教师还从生活中所见的事来分析。比如,菜市场中的白萝卜,为什么上面是绿色的,下面是白色的呢?这个常见但被学生忽视的问题,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产生思考。接着,教师可以从光合作用的角度,让学生明白,萝卜上面之所以是绿色,是因为太阳光的作用,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叶绿素,从而变成了绿色,而下面之所以是白色,是因为埋在土里,无法形成叶绿素,从而是白色的。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可以较好地将生活中的现象与生物知识相联系,使学习更加有趣。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方案范文4

一、学案在初中化学自主学习中的作用

义务教育化学新课标指出:“初中化学课要让每一位学生愉快地去学习,在化学课堂上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这些新课标的理念实质上就是要求学生具备自学能力,鉴于此,我校采用“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案的使用能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自主设计较为合理实验方案。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学案的设计要体现自主性学习,便于提高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当然,学案的使用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持之以恒,不断改进,努力做好学案的设计与运用。

二、自主学习环境下初中化学学案设计策略

能否正确有效地执行自主学习的学案设计,也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体现学生对自己学习行为的监控能力。只有自主性学习学案的有效使用才能提高学生对学案的执行力。因此,我们要科学有效地设计学案,以便于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一)学案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前置性

学习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初中化学自主学习学案编写中尤其要注重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编写关于初中化学学科《无机盐》内容的学案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以往所学的酸碱中和反应内容作为无机盐实施章节引入前的铺垫性环节,通过帮助学生在前置性学案的阅读过程中认识到无机盐物质的化学形成过程,促进学生自然而然地开展关于无机盐章节基础性知识内容的学习体验过程,为最佳教学效果的顺利实现创造支持条件。再如,初中化学《金属》章节的前学案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材课本中列示的几种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物质的插图作为学案中承载的基础教学素材,并在基础上以简短的文字说明对教材插图中列示的金属物质实施知识性介绍分析,并以此为手段,督导学生养成充分关注课本中每一个信息细节的学习思维习惯,并以此促进学生在开展独立化和自主化思维探究体验学习过程中,实现最佳自主学习能力养成和发展效果目标。

(二)学案编写前要做好多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注重“导学、诱思”作用

学案是设计给学生使用的,所以学案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情况,同时要对教材进行充分的分析。学案的使用是导学的载体,这就要求我们在学案的设计上体现出一个“导”字,也就是能够引导学生自学。在学案设计过程中,要做到设计的问题,既要源于课本,又有所深化和拓展,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思考,形成进行科学合理的化学思维;既要有难度,还要与学生的实际思维水平相吻合,达到“让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的目的。“诱思”这一方面就是要求我们在学案设计过程中应设计一定的问题情境,创设一些密切联系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能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促使学生产生悬念,吸引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化学知识。

(三)注重“学案”的系统性

学案的设计必然要注重系统性,如果知识不成系统,肯定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在学案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建立一个知识的“感知一深化一运用(巩固)”循序渐进的学习模式。因此,教师在设计学案时既要有知识的剖析、深化和拓展,又要有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这样,才符合学习规律,才能有效地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方案范文5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实验的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获得全面的学习情感体验,了解和掌握物理学科的学习方法,同时还能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推进教育改革的进度,使学生喜欢物理学科、学习物理知识、掌握物理实验,进而形成综合的物理素质。

一、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重要作用

传统应试教育下的教学方式是“灌输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下面机械地接受,学习效果的好坏全凭个人,学生几乎没有独立思索和探究的时间。而探究式实验教学,保证了学生充分参与到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和自己的见解,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学科是来源于生活的学科,学生在参与探究式实验教学时能够将知识和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摆脱了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提高学生在现实中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更能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二、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方法

1.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物理研究始于问题,发现问题是物理研究的前提。有时候,当学生能对知识提出一个问题,要比他解决一个问题对其影响更大。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要认为学生没有问题就是对知识已完全理解和掌握,往往有可能是学生没有学通、学透,应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使学生在已掌握的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面前大胆提出质疑,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创新者,而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2.引导学生对问题提出假设、猜想

猜想是想象力的基础,那些伟大的物理学家正是对别人没有发现的现象或未曾认识的领域提出了大胆的猜想和假设,进而不断地进行实验探索,才为我们总结了今天的物理规律。同样,物理实验教学如果缺少了猜想和假设,教学过程就变成了单纯的知识输入过程,根本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质。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对实验提出猜想和假设,可在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后,为学生设置合适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适时引导学生对问题提出假设和猜想,学生在假设和猜想的驱动下,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实验探索中。

3.组织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是提高学生实验思维的重要环节,动手实验是物理教学中训练学生实验能力的主要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猜想和假设以及教师的相应指导,尝试设计实验方案。由于学生的思路差异,针对同一问题必然会有多个方案,有的设计方案从理论的角度看无懈可击,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难以实现;有的方案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根本不具备实施的意义等等,对于学生的这些思路,教师不能一句话就否定,而是要先鼓励学生的创新想法,再适当地指导、纠正,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实验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实践能力的差异,要做到有所区分、有所侧重、有的放矢。

4.指导学生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总结思维方法

实验操作结束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记录、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培养学生比较、推理、概括、归纳、总结等物理思维方法。学生通过实验得出实验现象及实验数据后,与学生共同探讨和分析,得出实验现象的准确成因,去伪存真,引申探究目标。学生通过小组性的合作和交流,不仅锻炼了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良好的团队精神,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交流合作打下基础。

总之,探究式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通过提出问题、设计方案、选择设备、制作仪器、收集处理数据、评估交流结果等一系列探究性教学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经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创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正是新课改背景下的现代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方案范文6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情境导入;提出问题

当下是以知识创新与应用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也日益提升,初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尤为突出。同时,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初中教学模式显现出诸多不足,如何以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构建出科学的初中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探究式教学的概念界定

探究表述的是:个体在特定的环境中摸索、调查以及研究的过程,以达到认识新事物或者解决新问题的目的。探究式教学是指通过一定的科学研究过程,引导学生学习、领悟知识的本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式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关键在探究的源头,并为之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探究注重学生的独立性与主动性;探究教学过程应以培养学生能力与创造性思维为目标。

二、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

1.探究式教学的条件

(1)探究式教学应设计探究主题。学生只有处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才能有明确的探究方向与目标。问题情境应保证一定的空间,具体的探究问题应基于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所取知识点难度适宜,从而确保学生通过个体努力或者团体合作能探究到问题的答案。(2)探究式教学应提供有效的信息获取途径。探究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学”。学生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主要的信息获取途径是:学生听取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内容;学生实验课上观察教师的演示;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摸索的过程;网络、书籍等资源的共享。教师只有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获取途径,才能更好地构建学生主体探究的氛围,从而增强学生探究学习的信心与能力。(3)良好的探究教学环境。探究式教学应创设和谐、愉悦的探究环境。教师为学生提供足够思考与实践的空间,让学生积极猜想、独立思考、多维互评,从而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提高探究效率。

2.探究式教学的内容

初中物理课程的探究式教学,其内容主要来源于物理教材,但也可以根据其他资料或者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探究式研究。探究式教学的内容确定之后,教师应设计出针对性的操作方法与策略,从而实现将物理教材中的知识点设计成学生可操作的探究式内容。而在具体的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进行的是自主探究,要进行一定的资料搜集、实验操作等工作。若探究式教学仅限于课堂,那学生在自主探究时所需的资源可直接由教师提供;若探究式教学仅是在物理实验室,教师应准备好实验器材并向学生讲解具体的实验步骤,学生在自主探究时可通过指定网站进行资料收集。

三、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案例

力学方面的概念是初中物理教材中重要的概念之一,但力学方面的概念较为抽象,对于初中生而言,能够准确地建立“力学”的概念并不是很容易。教师可以根据生活中的一些熟悉事件引导学生去探究,从而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下面以“力的概念”这一物理知识点为教学内容,分析一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设计流程。

1.设计情境导入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在上课前一分钟让同桌同学进行扳手腕活动。之后,提问一些同学。教师:刚才的这些活动,感觉到了什么?知道为什么吗?学生:感觉到手腕的肌肉紧张。因为用力了。教师:对,因为有力产生了。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列举实际生活中“力”的例子,如:人拍球、手提水、马推车等。其中,“人、手、马、球、水、车”都是物体,而“拍、提、推”是产生力的行为,可得出一个结论:物体间的作用产生力。

2.提出问题与巩固练习

教师可针对“力的概念”提出几个问题,如:离开了物体,力还存在吗?物体之间是不是一定要接触才会有力的产生?学生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教师鼓励学生质疑,并进行一定的指导,并根据学生探究后的问题答案给出“力”的科学化定义。接着,教师可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教学情境,引出更多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最后,布置一定的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总之,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是在剖析《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与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的需要,从物理教科书中选择适合探究的知识点,设计出科学的探究式教学方案。初中生的思维具有其独有的特点:初中生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对新鲜事物有着较强的好奇心,认知水平也不断提高。在这个阶段的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在教学模式设计中注重概念与实际的关联性,有效引导学生去探究、去领会、去掌握物理课程的相关知识点,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将观察到的情境与知识点联系起来,发现知识间的内在关联,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