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基础知识范例6篇

社区治理基础知识

社区治理基础知识范文1

一、基层社会管理中的法治化需求城乡社区是大多数居民生活的基本依托,基层社会管理主要体现在对社区社会事务的管理。为使管理有序、有效,应以社区建设为平台,实现依法管理、制度管理,充分发挥其基础作用。 (一)社区管理体制建设的法治化需求 社区管理体制是指社区的组织结构及其制度体系。 我国社区在管理体制上分为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 不管什么形式的社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都面临人口复杂化、利益多样化、服务专业化等诸多新问题,因此,社区管理体制的协调运行更需要法治规则和秩序。首先,社区管理体制应依法建设。当前,我国社区管理体制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社区的组织结构、管理主体、管理权限、管理责任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明确。 在城市,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打破了以“单位”为载体的行政组织化管理,公众的参与和自治成为社区组织管理的发展趋势,有待健全法制,形成行政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相结合、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新格局;在农村,随人口流动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面临新建社区、社区功能转变、社区服务提升等新挑战,社区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都有待依法创新。其次,社区管理体制应依法运行。按照“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总体要求,社区管理体制应实现政府引导机制与社区自治机制的结合,政府的规划指导、社区的议事决策、民主选举以及社区事务的管理、监督等活动都需要依法进行。再有,社区管理体制应依法保障。社区管理体系应适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在创新社区管理体制方面,各类社会组织和社区成员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和对政府行政过程的监督,都应该以法保障。 (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法治化需求 社区工作者是社区工作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社区建设等责任。社区工作的依法开展,是推进社区法治化建设的关键。目前我国的社会工作尚不完善,从事社区工作的人员构成复杂,没有形成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专职工作队伍,不能适应新型社区建设的需要。为此,在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上,一方面,需要从法律上明确社区工作者的职业身份,对其职责、权益加以规范,另一方面,需要对社区工作者队伍加强法治教育,促使社区工作能依法而为,推进社区建设的法治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既需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学法制度,不断提高社区依法决策、依法建设的水平,还需要大力加强法律知识培训,切实加强对全体公民的法制宣传教育。同时,法制教育是社区法治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只有通过宣传教育,才能使广大基层群众真正懂得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懂得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从而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 (三)社区矛盾纠纷解决的法治化需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社会矛盾层出不穷,而这些矛盾大多是群众日常性的矛盾,更多地集中在基层,社区也成了矛盾的集中地。当前,社区内出现的矛盾将呈现内容多样化、主体多元化、原因复杂化的新特点,社区矛盾既涉及婚姻、家庭、邻里、财产权益等民间纠纷,也涉及劳动保障、下岗就业、拆迁征地等社会纠纷。这些矛盾纠纷涉及居民、相关经济组织、政府等多方利益,调解难度大,容易激化,从而导致基层社会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同时,在社区还存在大量弱势群体,如老龄人口养老问题、下岗失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妇女儿童特殊保护问题,这些群体更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也需要社区具备相应的功能。要化解社区矛盾只有依靠法制,只有把社区各项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以民主化、法治化促进社区建设和管理,才能维护社区社会稳定,保障社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顺利发展。 二、法学教育与基层社区法治需求的有效结合 (一)地方高校法学教育的发展设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法学教育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正在经历从职业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的演变过程。就法学教育整体而言,学校类型、办学条件、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标准都存在很大差异。法学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虽然这种现象在一方面反映了我国对法律的现实需求,但另一方面也给各法学教育单位带来了适应市场竞争的挑战。当前,法学教育越是普及,规模越是扩张,特色办学价值就越是凸显出来。作为地方高校的法学教育,尤其是本科层次教育,怎样在多元化的发展道路上,结合地方法治需求,办出地方特色,是引人深思的。从时展背景来看,法学教育是一个国家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国法学教育承担了三大历史任务,一是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需要,围绕司法改革,为立法、司法、执法环节提供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二是营造和弘扬法治文化,通过普及法制教育,推动社会成员把法治作为稳定的生活方式;三是发挥法学教育社会服务的功能,结合社会的法治需求,为社会提供法治研究、决策咨询、司法实践和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地方高校的法学教育在定位选择上,应充分与地方法治建设的需要相结合,更注重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从社会发展需求来看,法学教育应根据各自学校的类型、层次、办学传统与条件等实际情况,确定各自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地方高校作为地方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应与当地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基于基层社会管理中存在的多种法治需求,法学教育可以在基层社会管理中发挥协同作用,在发展教育型法律的同时,让老师、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走进基层,通过参与基层社会法律服务,实现真正适应社会法治需求的人才培养。从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法学是实务性科学,在进行知识性教育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与实践培训,而且这样的体验和培训应贯穿学习的始终,不是靠随意的毕业实习等环节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性与稳定性。如果法学教育能以基层社会管理为平台,通过与基层社区建立长期稳定的协同关系,那么在服务基层社会管理的同时,法学教育既能发挥专业教育优势,又能将专业教育融入社会实际,适应法律职业的现实需要。#p#分页标题#e# (二)法学教育与基层法治需求的有效结合 为实现法学教育与基层法治需求的有效结合,有必要进行各项资源的整合,包括知识的整合、人员的整合和服务平台的整合。 1.法学教育与基层法治需求应进行知识的整合。所谓知识的整合,是将专业知识与社会知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课堂知识与社区知识有机融合,使之更具条理性和系统性,从而实现教育的知行合一。法学教育除了强调法律知识和基础理论学习外,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从事法律职业所需要的特有思维方式和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是离不开社会的。如美国法学教育界认为法律是一种渊博的社会之学,学生学习法律之前必须有较成熟的思想,才可能对法律有深入的理解。当前,我国法学教育是建立在一种“大司法”观的教育理念之上,即法学教育是广泛地为全社会各领域培养法律人才,为此,法学专业知识与社会知识是密不可分的。在基层社会管理中,接触的是社会基层,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这里有形形的人、形形的现象,存在很大的社会学习空间。 2.法学教育与基层法治需求应进行人员的整合。基层社会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明确领导主体、管理主体、协同主体、衔接机制和考核体系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基层社会管理涉及政策、法律、政治、经济、心理等多方面知识,要求工作人员在专业知识、协调能力、组织技巧和心理应对等方面具备较高的素质。而当前,我国基层社区的管理普遍存在任务繁重、人员紧张、队伍不稳定的问题,很多基层工作人员结构单一、素质偏低,有些临时聘用人员,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同时基层工作人员缺乏相关法律制度的保障,其身份、权责、工作形式都有待明确。基层社会管理进行人员的整合就是一方面应以基层社会管理为平台,整合包括政府、企业、各类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等各种社会力量,合作治理社会公共事务;另一方面应重视基层法治需求,重点发挥高校法学人才的专业优势,以协同主体的身份融入基层社会管理,为基层社会管理提供相关知识和业务帮助。高校学生有理想、有知识、有热情,参与基层社会管理,既充实了基层社会工作队伍,又能充分学习与锻炼,为日后成长奠定社会基础。 3.法学教育与基层法治需求应进行服务平台的整合。在基层社会管理中,政府主要负责的是服务,通过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确保职能部门形成运转协调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合力。法律服务属于社会服务之一,在基层,法律服务提供主体具有多元化趋势,既有社区律师事务所、基层司法所等正式主体,也存在大量的基层法律服务所等非正式主体。在这些众多的法律服务主体中,缺乏一个统一的协调机制,有的主体具有专业化、职业化优势,如律师事务所、司法所,但有时与基层实际需求不相协调,尤其在我国农村社区,因为诉求成本因素的考虑,在选择民间纠纷解决方式的时候,更倾向于借助民间习惯和风俗取代抽象的法律条文;有的主体具有符合公共利益、满足群众切身需要的优势,如基层法律服务所,但其没有存在的法律依据。很多基层法律工作者在普通民众“获得司法救济”的道路上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但不具有专业的法学教育背景。尤其是在广大的基层农村,很多法律工作者是当地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德高望重的人组成,不能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高素质要求。培养法律实用型专业人才是法学教育的目的之一,由法学学生在基层社会管理中提供法律服务,一方面可以弥补律师等专业人才高价位服务标准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弥补基层法律工作者缺乏专业背景的不足。要实现法学教育与基层法治需求的结合,有必要构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明确学校教育与基层社会工作的衔接方式。为此,需要将基层社会中多种法律服务主体进行整合,根据不同层次的法治需求来明确各服务主体的服务范围,如涉讼纠纷由律师事务所、司法所等职业主体负责,民间调解、法制宣传等法律服务由基层法律工作者、法学学生承担。 三、法学教育服务社区法治建设的实现途径 社区法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既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也为社区的健康发展、有序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地方高校的法学教育直接以地方社区建设实际为依托,可以在基层社区的法治规划、法治宣传和法律援助等方面发挥作用,促进社区法治建设的完善。 (一)基层社区的法治规划 当前,我国已颁布实施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是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的两部基本法律,在推动城乡村(居)民自治、村(居)民民主、村(居)务公开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两法”中涉及的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决策机制和村(居)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等问题需要结合社区发展实际,就实施方式、实施过程等进行具体规划。为此,基层社区进行法治建设,首先应进行法治规划,应依据基层社区的地域特点、文化特点和村(居)民特点等,明确依法治区的目标、方式及步骤。在基层法治规划中,地方高校可以社会协同主体的身份,参与基层调查、制度建设和民主监督等工作。以民主选举制度为例,就候选人的情况宣传、基层群众的需求调查、选举人的培训等问题,都可以由法学学生承担。同时,在民主决策机制中,涉及议事规则、听证制度等规范化问题的法学师生也可以参与进来,负责制度建设的咨询、建议和起草工作等。如村(居)务听证制度的建立,其目的在于保证了村(居)民行使当家作主、直接参加民主管理的权利,但这项制度在实践中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听证参与人没有真正发挥听证的作用,如果由法学学生参与听证过程,负责听证宣传、监督等工作,有助于听证制度的实效发挥。 (二)基层社区的法治宣传 基层社区进行法治建设,需要有效的法治宣传,并且这种宣传需要长期性和稳定性。如果由地方高校的法学学生承担基层社区的法治宣传工作,既有助于国家基本法律在基层的落实,又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在宣传的形式上,可以采取日常性宣传、阶段性宣传和重点宣传相结合的方法。日常性选传是广泛地普法式宣传,主要通过布置法制宣传栏、印发宣传手册、宣传单的方式进行,以便广大基层群众了解我国的宪法和基本法律。阶段性宣传主要是结合我国某阶段的立法动态,就新法律的颁布与实施进行重点宣传,可以与报纸、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相结合,采用表演、布置展台等方式开展。重点宣传是与基层群众的现实法治需求挂钩,通过走村入户的方式进行宣传。如在基层进行换届选举时,广泛深入地宣传村(居)民自治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程序步骤,有针对性地解决村(居)民在自治过程中碰到的疑难问题。还有可以通过讲座形式,就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基层群众社保医疗、劳动保障、失业救济和公共服务等热点问题进行宣讲,让广大群众了解我国的法律,从而增强法律意识,更好地规范行为。#p#分页标题#e# (三)基层社区的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是一项扶助贫弱、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社会公益事业。在基层社区,存在一些由于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低下状态而处于弱势地位群体,主要是由孤、寡、残疾、下岗、失业、农村失地、失保等人员构成,他们在维权、经济收入、个人能力等方面都处于弱势。 法律援助通过向这些缺乏能力、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使他们能平等地站在法律面前,享受平等的法律保护。地方高校法学教育可以以社区为基本单位,通过直接在社区建立法律援助站,开展法律服务。地方高校可以与当地司法局合作,以小分队形式,在周边基层社区设立法律援助点。 通过这种免费的法律服务的实践性教学模式的开展,既可以使更多的群众获得免费的法律服务,以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正,又可以解决法学实践性教学的案件来源问题,使学生接触更多的,不同类型的案件,从而多方面锻炼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综上所述,基层社会管理是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微观基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要求,需要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形式。 基层社会管理通过调动一切社会协同力量,有助于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地方高校作为重要的协同力量,有必要通过专业优势、人才优势的发挥,尝试“校区合作”管理,促进社区法治化建设。

社区治理基础知识范文2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基层单位,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没有社区的稳定,也就没社会的稳定。城市社区要正常稳定地发展,首要的标准是安全,治安搞不好,群众就没有安全感,因而其他任何建设都无从谈起,所以我们必须以治安为突破口,加上提高市民文化素质,搞好公益福利,才能将城市社区搞好。

首先,加强城市社区治安管理。第一,在社区中建立户籍民警执勤室,使民警紧贴群众,不但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人民警察形象,而且有利于密切警民关系,群众有困难可以及时找警察,从而保障社区内外良好的治安秩序。第二,建立社区保安巡逻队(可由下岗失业人员组成)加强社区内部巡逻。确保社区内的打击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在力度、时间和空间上有绝对的优势。总之,公安民警和保安在城市社区内不断流动和频繁出现,不但会方便社区居民,而且还给犯罪分子极大的威慑力,减少犯罪得手的机会,从而有效地减少犯罪,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其次,搞好人防和物防结合。第一,加强人防,强化动态防范。加强治安组织网络化建设,在社区关键部位配备人防力量进行控制,在社区设立户籍民警执勤室,组建保安巡逻队。另外还可以建立多种形式的群众联防组织,选出楼栋值班人员等,这样的人防力量覆盖了整个社区,犯罪分子自然难以下手。第二,落实物防,加强防范硬件建设。我们可以要求社区居民大家出钱筹集资金安装防盗门、防盗窗,另外有辖区单位资助建立治安管理办和民警保安执勤室,安装单元电控门闸和围墙护栏等。实施封闭管理,形成立体的防范格局,预防犯罪。

社区治理基础知识范文3

1.1研究的缘起

政治认同是政治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个由心理认知到参与实践的动态过程。政治认同教育则是政治组织根据自身的政治目标要求,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地引导社会成员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掌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技巧,使社会成员能够形成符合该组织的政治态度和行为的一种教育活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活动是以大学生为对象,通过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升大学生对一定政治组织的认同程度的教育活动。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承受着自身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压力: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极大提高,同时,由于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相关制度不够完善,中国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来自国内社会矛盾的压力;另一方面,全球化进程已经打破国家之间的地理局限,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伴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西方社会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伴随着全球化浪潮涌入改革开放的中国,文化、思想和生活等方面多元化影响直接冲击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人们的政治认同在利益分化明显、杜会冲突突出、思想碰撞激烈的现实中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具有学习热情高、接受新事物快等特点,是社会中思想最活跃,最具潜力的成员。但是由于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社会阅历不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牢固形成等原因,他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认同状况备受关注。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着力提高大学生政治认同程度,对维护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实现高等教育目标,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的研究重点一是政治认同构成的核心要素理论模型假设及其验证,二是依据政治认同的核心要素对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政治认同的核心构成要素是准确掌握大学生政治认同状况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认真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政治认同核心构成要素的理论模型假设,在深入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的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软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证明了构建的理论模型假设成立,在此基础上査找了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深入分析产生原因,进而依据政治认同的核心构成要素对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提出了针对性对策。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充分利用大学阶段这个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熏陶,教育引导大学生学习政治理论知识,提高他们政治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判断能力,形成正确的政治观,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帮助大学生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社会环境做出正确判断,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解释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进而达到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目标。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1.1提出政治认同核心构成要素的理论模型假设并验证

政治认同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学术界对此已经达成共识,但对于政治认同的构成要素,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术界常见的政治认同构成要素划分分别有“三要素”说和“四要素”说。其中“三要素”说认同政治认同由政治认同的情感性、规则性和行为性等三方面要素构成,“四要素说”主张政治认同分别由利益、核心文化体系、社会正义以及民主参与的拓展等四方面要素构成。

本文则参照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是人们产生行为的重要原因和动力”的逻辑,将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核心构成要素的理论模型假设为五要素,即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任、政治参与和政治行为,并规定五要素之间的关系是逐级递进,程度不断增强,即政治认知是基础,政治情感是纽带,政治信任是前提,政治参与是途径,政治行为是目标。

1.2.1.2梳理总结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

西南民族地区地处我国西南,地域面积辽阔,矿产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传统多样,党和国家在努力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高度重视西南民族地区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各族人民的政治认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效果尤为明显。认真梳理和总结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对于完善和提升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西南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主要做法体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强调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重视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结合民族地区特色开展教育等方面,并在结合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依托民族团结教育和借助红色资源开展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路径选择。

第二章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基本理论

2.1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概念、特点及规律

2.1.1政治认同的概念

社区治理基础知识范文4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社区建设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各地方希望通过农村社区建设,发挥其平台作用,来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有助于和谐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希望通过农村社区建设,促进社区的发展,满足农村社区成员多方面的需求,促进村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推动社区物质、精神文明建设,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统一。因此,农村社区的建设对农村地区的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我国农村社区的建设为视角,对中国农村社区建设中存在的困境作了初步探究,并以此为切入点,提炼出可推动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思路。

一、新时期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实践困境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起步较晚,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也是相对滞后,加之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农村社区建设任重而道远,农村社区建设在实践中面临着很多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农村社区建设资金匮乏,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当前,农村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抓好农村社区的生产生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搞好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打造坚实基础。过去的五年中,中央财政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3000亿元。〔1〕这些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社区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但是,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以及我国的农村社区建设相对滞后,因此这些投资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农村社区建设普遍缺乏稳定的资金投入机制,所需资金主要靠村集体自筹。这对经济整体情况较好的社区来说问题不大,但是对一些松散的农户和因政府征地而导致的失地农户组成的社区来说,各种活动所需经费来源则十分紧张,无法满足社区的正常运转需要。再加上社会各界投资社区发展的意识仍很淡薄,以及社区自筹资金的能力也比较薄弱,农村社区发展所需经费紧张,无法满足正常运转需要。资金缺乏导致社区发展内容难以拓展、水平难以提高,社区发展的服务供给滞后于居民的需求。〔2〕

(二)村民缺少民主自治意识,对社区政治表现出冷漠

受传统封建思想影响,绝大部分村民不能正确认识和接受民主管理,对选举表现出一种被动和无所谓;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居住分散,地广人稀,参加民主活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同时,因为存在工作经费无法保障,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程序很难经常运作到规范的要求。这些因素都使村民自治的效果打了折扣。在社区自治组织成立的过程中,各县民政局、乡镇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支持产生了决定性作用。但是如果仅仅靠村民自己筹备社区,那在经济薄弱的农村地区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小规模分散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造成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很低,农民的政治民主权利意识相对较弱,习惯于传统的集权和统一的指导,加上经济的落后,农民对政府和社会的依赖性较强,只要上级的有关政府能给村庄带来利益,大家就乐于做些事情。因此,要真正发挥社区在村民自治和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3〕

(三)社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服务意识淡薄

随着农村社区建设的深入,迫切需要发展和壮大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社区建设各项事业的实施需要高素质、专业性的社区工作者队伍。而现任社区干部及工作者的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不足;解决社区建设各种问题的方法不活、招数不多;对市场经济在社区建设中产生的影响认识不清;对社区建设中出现的新事物缺乏应对能力,尤其较欠缺社会服务及管理技能。这些都反映了社区干部角色尚未成功转变,不适应社区建设的要求,其观念、思维方式、工作方法等亟需转变和提高。以构成现有队伍主体的村委会成员的情况来看,根据各省反应的情况,70%以上人员均为小学和初中水平,文化素质是比较低的。〔4〕此外,由于在职的社区干部积极性不高,年轻有为的村民不愿意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因此造成社区干部和工作者后继乏人。

(四)村民的民主意识淡薄,参与意识不强

村民作为农村社区的主体,是农村社区建设的最主要力量,没有村民积极参与、热情投入,农村社区建设注定不可能取得成功。但由于受到传统观念以及小规模分散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影响,造成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很低,农民的民主意识相对较弱,习惯于传统的集权和统一的指导。从村民的角度来看,当前的社区参与内容还主要集中在非政治参与,社区村民往往是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动员、劝诱、说服下被动参与社区管理机构已形成决定的事项,或在决策形成之后被动员去执行,从而形成典型的社区权力精英主导模式,村民个人缺乏明显的主动权。村民参与度的高低,决定着农村社区建设的成败,是社区建设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也是社区自治程度和自理水平的反映。从2004 年4 月对长沙市439户农村村民参与社区建设的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 村民的政治参与比例很低, 参加过社区选举的只有26 人,仅占5.9%。〔5〕显然,在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中,提高村民参与的意识异常紧迫。

(五)农村社区服务体系不健全、功能不完善

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刚刚起步,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的要求,与农村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还有不小的差距。特别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的农村社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仅仅在生产方面提供的社区服务已不能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的需求。农村社区服务既要向农民提供方便生活的服务,又要提供方便农民群众发展生产的服务。但农村社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服务缺位较多,服务规模小且分散、单一、服务水平不高。农村社区服务供给主体结构和供给方式不合理、服务载体缺乏,政府在农村社区服务上“缺位、越位”现象并存。一些地方政府将本该承担的基本公共服务职能转嫁给村两委或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承担本应由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可以承担的农场社区服务职能。〔6〕过多的政府管理和行政干预势必会削弱政府在社区服务中的引导、规划、公共服务和监督管理上的功能发挥,工作趋向出现混淆,进而影响到社区服务整体效益的发挥。

二、有效推进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对策思路

从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民政部提出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应当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健全农村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为重点、提升农村社区村民自治功能,健全农村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为重点,提升农村社区村民自治功能,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按照以上要求,针对当前农村社区建设中面临的困境,主要应从以下六个方面推进农村社区建设。

(一)多渠道保证资金供应,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

资金不足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应该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之路。既要坚持政府引导与村民自力更生相结合,也要坚持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坚持以村民为主体、社会参与、政府引导, 建立新农村建设的新机制,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社会、政府等各类主体投资建设。首先,有序整合部门资金,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和利用计划、财政、农业、扶贫、交通、民政等部门的优势,将相关涉农资金集中起来捆绑管理和使用,实行综合配套、重点投入。其次,充分发挥和调动村民主体作用,通过农民自筹资金和找与本村有关联名人、能人募捐,解决一部分建设资金。再次,实行市场运作,把村集体资源通过公开拍卖、承包加以开发利用,获得收益用于新农村建设。最后,依靠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支持。例如,都昌县就十分注意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共同参与村落社区建设。1998年,在都昌县遭遇特大水灾后,世界宣明会(一个国际性慈善机构)给予了一系列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支持。2004年以来,通过争取宣明会对村落社区建设的支持,筹集到资金360多万元,为村落社区实施了“饮水工程、交通工程、沼气工程、造绿工程、医疗健康工程”等项目。

(二)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社区建设基础的新台阶

农村社区建设, 最需要扶持的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应当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社区规划, 坚持以农村基础设施为重点, 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按照“资源集约、工业聚集、居住集中”整体要求,切实加强农村社区的道路硬化、住宅净化等工作,实现农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到位的目标。在设施建设中要依据社区实际的经验基础而定,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社区,可以考虑改善社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健立全新的社区服务阵地和设施等。比如南京高淳的武家嘴,由过去的“渔花子村”变成现在“金陵首富村”,其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已经开始筹建社区服务中心,提供一流的活动场所,为居民服务。例如,引进苏果超市,建新的社区,通过房地产开发使农民住上新的房子,在农村建立新的医院,建设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和各种文化设施。但是大多数社区经济欠发达,因此应更好地利用社区现有资源,通过改造等方式来提升社区基础服务设施的档次。这里可以借鉴南京浦口区有些社区的做法,如珠江镇的巩固村在建设社区文化娱乐阵地过程中,以行政村为整体,各自然村村民小组选择一户家庭作为活动场所,活动内容各异,以保证社区活动设施的多样化,从而使社区资源得到了很好的整合。

(三)大力推进农村社区村民自治,加强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在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如何通过一个有效的载体,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社区自我管理的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与村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村民自治的主体是村民,只有让村民广泛参与村民自治,依法行使属于自己的民主权利,村民自治活动才能显现出生机和活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自治。将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进行有机结合,才能深化村民自治、推进村务公开,提升基层民主政治水平。借助这两者的结合,广泛宣传和发动广大村民参与村民自治活动,使自治内容不断充实、自治形式更为多样。例如,江西省以自然村落为基本单位,建立了以“五老”为中心,以“一会五站”志愿者协会、卫生环境监督站、公益事业服务站、社会互助救济站、问题活动联络站、民间纠纷调解站为平台的农村社会网络,承担了发展公益事业、调节社会关系、丰富服务生活的社会功能,构建了“农村村落社区建设”模型,形成了农村社会自治与互助的格局。通过这种方式,把拥有共同资源、利益诉求比较一致的村民组织起来,依法管理自己的事务,使每个村民的民主权利、具体利益都得到相应尊重和直接体现,从而在更宽范围、更深层次上实现了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

(四)加强对农村社区工作者的培训,提高社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农村的村级自治组织干部会随着社会成员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得到了优化。但从农村发展特别是社区发展的趋势来看,目前农村普遍存在因缺少专业人才而使社区发展难以获得突破。针对这种情况,迫切需要培养一支专业化的社区发展队伍来推进农村社区发展。要以创建“五好”党支部和村委会为目标,培育一批有技能、能干事、公道正派的农村社区建设带头人。建议区委组织部和区民政局要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向社会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办法,公开招聘一批社区工作者,完成届中递补工作,真正把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热心社区工作,有一定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的优秀党员选进社区党组织班子。优秀年轻干部要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并通过集中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切实抓好政策理论、业务知识、工作技能培训,努力提高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例如,山东省诸城市坚持“走出去学”和“请进来教”相结合,建立实行外派挂职锻炼、考察学习、跟班学习、交流轮岗等制度,多渠道、宽领域培养锻炼社会工作人才。同时,邀请上级领导、学者和先进地区代表授课,培养一批能够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社会工作人才。

(五)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引导村民参与农村社区建设

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是一项惠泽普通百姓的村民自治工程,仅仅依靠各级党委、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引导村民群众广泛参与。没有村民的广泛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就会失去基础,就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土壤”。 农村社区社会结构相对简单,家庭地位和作用相对突出,血缘、地缘关系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社区文化地方性色彩浓厚,农村社区具有较大的同质性,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社区居民更容易参与到一起。因此,拓展社区参与的关键是要找到正确的契合点,即事关社区大多数成员利益的问题,并采用适合的渠道。〔7〕 以江西省于都县为例,该县采用的“三会一访”的方式,激发村民参与社区管理的主体意识。通过多渠道加大村落社区建设的宣传力度,让广大村民从不知到知,从不关心到关心,从观望到参与,营造了人人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社区治理基础知识范文5

关键词:社区;糖尿病教育;治疗依从性;影响

相关研究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有9.7%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15.5%的成年人患有糖耐量异常,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糖尿病的影响[1]。因此如今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使糖尿病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小,让其发生与发展得到缓解,因此就需要在早期进行干预,而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进行糖尿病教育。文章选择了某个社区,使其中的糖尿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使其心理得到调整,自我管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1年1月~2013年10月随机选取某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女52例,男48例);年龄27~76岁,平均(42±2.5)岁;文化程度:19例为文盲,25为例小学,22例为高中,34例为大专及以上。患者均确诊为糖尿病,符合相关的诊断标准,并且不包括重度高血压、冠心病以及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的患者。

1.2 方法 在进行健康教育前让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运动疗法、自我监测、药物疗法、饮食疗法和检查等各方面的依从情况都包括在内,另外还要填写未依从的原因,分析调查结果,对社区患者的情况进行了解。设置个人健康档案并制定教育方案,在档案中记录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末梢血糖、血压、身高和体重的值,定出固定的地点与时间举行门诊咨询和讲座,向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另外要有书面资料供患者进行查阅,电话咨询方式也要设置。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的监测要在门诊咨询时完成,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观察后评估患者掌握糖尿病知识的水平、病情以及治疗的依从性,并比较接受教育前、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的值。糖尿病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①基础知识教育:制定出一些小册子来讲解糖尿病基础知识,并对患者进行发放,举行知识讲座、发放VCD等;举办讲座向糖尿病患者讲解饮食知识,饮食的控制和搭配,以监测的血糖情况为依据来调节饮食,使患者对于每周的血糖情况与每天的饮食情况能够自行记录;教育患者正确而合理的进行运动,运动量及运动方式的制定要以患者的具体情况为依据,通常情况下最好30min/次,1次/d即可,不可过于疲劳,也不能出现身体的不适[2]。②用药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指导要由专业的医生进行;重点指导自行停药的患者,将有关危害性向其进行讲解;讲解如何正确服药及其意义,药物副作用等;教育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演示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并记录结果。③心理教育:仔细的告知患者血糖与健康会受到情绪波动的影响,使患者尽量保持心情愉悦,缓解紧张或烦躁的情绪,在日常生活中能有良好的心境。④家属教育: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一些讲座及咨询活动等,对其进行重点教育培训,使其更加了解糖尿病,知识水平提高,能够理解和支持糖尿病患者,并能主动监督和帮助患者长期坚持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时采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3.0,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如果P

2 结果(见表1~2)

3 讨论

对社区内的糖尿病患者进行知识教育,规范其饮食、运动及服用药物的规律,并在向患者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检测,提供咨询与诊治服务[3]。社区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教育后能对糖尿病的基础知识、如何正确选择药品及服用、药物副作用等有更深的了解,掌握处理低血糖、注射胰岛素和检测尿糖与血糖的方法;能够自行调节饮食,有适量的运动,对自身的心理进行调整,更好的控制病情,使并发症的发生得到延缓或减少,其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

在对社区糖尿患者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向一些高危人群进行宣传,鼓励其参加教育,从而尽可能早的发现早期糖尿病患者,并进行诊断与治疗。通过本次研究,发现社区内100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社区糖尿病教育后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值均远小于接受治疗前的值,接受社区糖尿病教育后在运动疗法、自我监测、药物疗法、饮食控制与定期检查方面的治疗依从性与接受教育前相比均有极大的提高,说明社区糖尿病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能够促进患者进行自我监测,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坚持进行治疗,提高自身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家红,郑显兰,郭蓉,等.健康教育路径对住院糖尿病患者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431.

社区治理基础知识范文6

众所周知,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重要阵地。这些因素决定了和谐社区建设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社区要变得和谐,涉及到的方面很多。我想:大体应朝着“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的方向发展。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要结合社区实际,突出重点地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社区党的建设。社区党组织是党在社区工作的基础,在构建和谐社区中具有领导核心作用。当前,要紧密结合市、区委提出的“社区党建全覆盖”的工作要求,高度重视党的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延伸,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要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在册、在职、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建立长效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真正使社区党的组织成为建设和谐社区的领导核心,确保和谐社区建设顺利进行。

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居民自治是城市基层民主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构建和谐社区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居民自治是指在党的领导下,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拥有一定的自和自决权,依法解决自己的事情,特别是处理社区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居民自治的推进要以和谐社区为基础,构建和谐社区是居民自治发展的内在要求,二者是辨证的统一体,不可分割。推进民主自治建设需要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应畅通民主议事的渠道,完善基层民主决策机制,通过座谈会、听证会、协调会、点评台、公开征询、民意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深入了解和分析社情民意,兼顾好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好居民群众的诉求,发挥好基层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推进社区和谐稳定。

提升社区文明程度。和谐社区建设更为注重的是“以人为本”和“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它所强调的是社区各要素健康发育、充满活力而又稳定有序。和谐社区的构成要素有: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邻里环境;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稳定、和谐的社区安全环境;及时化解民事纠纷的有效调解机制;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崇尚终身学习理念,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以及高水平的社区文明程度和社区居民文明素质,等等。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我应竭尽所能为提升社区文明程度,夯实和谐社会基础不懈努力。“”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