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特色文化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社区特色文化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社区特色文化

社区特色文化范文1

关键词:社区文化品牌“两邻”理念一社一品思政工作品牌

1建设沈阳社区文化品牌的重要性

1.1建设特色社区文化品牌有利于践行“两邻”理念

2013年8月30日,来到沈河区多福社区看望居民时指出,“社区建设光靠钱不行,要与以邻为善、以邻为伴”的“两邻”理念。积极培育“一社(村)一品”、一区(县、市)一特色的邻里文化,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注重以优秀文化涵养人、感召人、教育人、引导社区居民崇德向善、乐善好施、推动形成倡导真、善、美的良好社区风尚,是沈阳市积极以党建为引领,构建新型邻里关系的重要任务。

1.2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有利于提高居民思想和文化素质

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给社区居民的生活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为了陶冶人、提升人、塑造人。丰富的社区文化是对于改善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社区居民的精神境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打造特色文化社区品牌的创建活动,把特色文化的思想贯彻到社区工作中,能够使居民更加清晰自身的文化特色,强化创建特色文化型社区意识,提高居民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

1.3打造社区文化品牌有利于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社区文化品牌作为城市文化品牌的一个子部分,是城市文化在基层社会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城市文化的内涵与特质。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既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基础性措施,又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先导性举措。在当前新时展背景下,城市想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需要加强城市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打造属于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

1.4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有利于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通过社区文化品牌的打造,形成一个带有社区特色要素的文化理念、文化符号,通过社区文化品牌创建过程的潜移默化影响,有助于居民深入在了解其所在的社区文化内涵基础上,加深对品牌的认知和理解,深入影响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居民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

2有关社区文化品牌及其建设概念的界定

2.1社区文化品牌含义的界定

社区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社区成员在社区社会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1]。社区文化包括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品牌则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品牌是一种识别标志、一种精神象征、一种价值理念,是品质优异的核心体现。当前有关社区文化品牌及其建设概念的研究还很少见,陈春莲、李呈新(2016)提出社区文化品牌是指基于社区区位要素特征、经济社会特征、历史传统特点形成的具有聚集效应、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的文化品牌[2]。聂晶磊(2008)社区文化品牌是社区文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具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和深刻的文化内涵[3]。我们结合社区文化和品牌的内涵,将社区文化品牌界定为是社区成员在社区文化建设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具有本社区特色的识别标志、价值观念等深刻文化内涵和外在识别形态。社区文化品牌是社区文化的一种识别标志,而不等同于社区名称,是具有文化内涵的社区品牌。

2.2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界定

品牌建设包括品牌定位、品牌规划、品牌形象、品牌主张和品牌价值观等等过程。论文将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定义为品牌建设者通过挖掘、提炼、开发、整合等逐步形成社区文化品牌的过程。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既有社区文化内容建设,又包括社区文化品牌过程建设。

3沈阳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主要成就

为提高社区文化品质,实现社区文化个性化发展,沈阳市市委、市政府出台了《社区文化建设“五个一工程”》以指导全市的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其中“五个一”即“出台一批文化支撑政策;建设一批社区文化设施;打造一批文化惠民活动;创建一批特色文化基地;培育一批基层骨干队伍”[4]。几年来,沈阳市在城市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1注重社区“党建+文化”特色品牌建设

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与社区文化建设之间是相互交叉、互为依存的关系。沈阳社区注重创建党建特色社区,积极打造思想政治工作品牌活动。如,以红巾社区为代表的志愿服务型,以回民社区为代表的民族促进型,以双路社区为代表的在职党员凝聚型,以凯旋社区为代表的区域共建型,以溪林社区为代表的党建文化融合型[5]等社区党建+文化品牌建设,带动社区文化建设,沈阳社区在“党建+文化”品牌创建方面的成果较为突出。

3.2打造了一批具有文化内涵和影响力的社区文化品牌

沈阳市通过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从自己的地域环境、历史渊源、人文特色、成员价值取向等实际情况出发,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社区一品”活动,初步形成了一批特色社区文化品牌。(1)形成了一批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社区文化品牌沈河区是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区,沈河区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牵动,打造具有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社区文化品牌,如多福社区的“福文化”、溪林社区的“孝文化”、三八南社区的“中国节”(或道德文化)、福陵社区的“满族文化”、山东堡社区的“家文化”等特色社区文化品牌已经小有知名度。(2)注重打造人文特色的现代社区文化品牌沈阳和平区注重打造现代社区文化品牌,突出“家”文化、“和”文化品牌形象,在注重“家”文化品牌的同时,开展“品质社区”建设,通过建设以“和文化”为内涵的“家庭和睦、邻里和善、小区和美、社会和谐”品质社区,践行时代文明建设,打造现代社区文化品牌。

3.3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品牌

近几年来,沈阳市先后推出“沈阳首届社区文化节”活动,“沈阳市社区文化艺术节”、“沈阳首届邻里·家文化节”等社区文化品牌活动,打造了一批常年化、常态化品牌文化活动如“文化四进社区”、“欢乐进农家”、“全民读书活动”、“千团百场群众合唱”等多项市级品牌活动。和平区南市场八卦街街区,打造神秘文化品牌,浑河之夏文化艺术季、铁西区的工人文化周、大东区的企业文体联合会、辽中的近海文化节、法库东湖文化节、沈河区文化社区创新活动等都各具特色,活动品牌多样化。总体来看,沈阳的社区文化品牌创建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社区文化品牌的文化内涵还有待挖掘,知名社区文化品牌的数量、社区文化品牌的影响力还有待加强和提升,还需要进一步加大社区文化品牌建设力度,以提升社区文化建设整体水平。

4打造沈阳社区文化品牌的对策

4.1以打造特色社区文化品牌为契机,提高社区文化建设质量

文化品牌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坚持走品牌化建设之路,能在彰显社区文化品牌个性的进程中,丰富和完善社区文化,进而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效果。当前沈阳社区文化品牌影响力有待提高等问题与对社区文化品牌建设重视不够有关,因此,基于沈阳大多社区已经有了社区名称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增强品牌认知,以打造社区文化品牌为抓手,通过文化挖掘、品牌定位、品牌培育、品牌沟通等努力,丰富社区文化品牌内涵,培养社区文化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实现“一社一品”发展战略。

4.2让社区文化成品牌,创建沈阳社区文化名牌

品牌不等于牌子,品牌的底蕴是文化,如果社区仅仅是有了一个牌子,这个牌子没有让所辖居民认可或者没能唤起社区居民感情的共鸣,那么,这只社区品牌建设的“商标”阶段。只有通过对与社区居民关系的有效管理,使其拥有品牌的内涵,并持续坚持品牌价值、个性和文化,才能成为品牌、名牌。沈阳社区需要进一步做好社区文化品牌内涵建设、做好社区文化品牌价值、个性化的培育、传播,打造更多的沈阳社区文化品牌、名牌。

4.3多主体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品牌

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区工作者、所辖单位、政府部门、物业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坚持以社区居民为中心,脱离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而盲目发展社区文化的品牌是没有生命力的。通过实际调查发现,沈阳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还较为单一,因此,需要通过经常性的调查研究,实际倾听和了解社区居民需求和意见,探讨建立社区文化建设激励机制,让更多的人参与社区文化品牌创建活动中,增强社区居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4.4全方位建设社区文化品牌

(1)营造社区文化品牌建设氛围,打造沈阳社区文化名牌通过社区文化品牌的学术交流活动,加深对社区文化品牌创建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品牌创建氛围。积极总结和推广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经验,发挥群体力量,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社区文化知名品牌。(2)打造一批精品社区文化活动品牌社区文化品牌是基层群众文化的归纳与升华,其符号特征必然反映和引领某一社区群众的文化素质特征和文化诉求特点。沈阳社区已经在社区活动文化品牌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还需要,整合社区文化资源、精心打造一批彰显社区特色,市民喜欢的、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和较大发展前景的社区文化活动品牌。(3)整合资源,做强社区广场文化品牌广场文化以其最活跃、最生动、最易于为人们接受的活动方式满足广大社区群众的精神需求。尤其是在北方人喜欢凑热闹的文化心理背景下,通过整合社区人文、主体资源优势,共同打造独具特色的社区广场文化品牌,让广场文化品牌成为名牌,是丰富社区成员精神和情感体验,增进社区文化品牌影响力,提高沈阳城市文化品牌知名度的有效途径。(4)多方位做好社区文化品牌传播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介及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传播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特色社区和个人,及时发现鲜活典型、总结提炼成功经验,提升社区文化品牌建设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姬璇.浅论打造社区文化建设特色品牌[J],品牌(下半月),2013(12):91

[2]陈春莲;李呈新.时期城市社区文化品牌的价值维度和构建路径[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6(06):106

[3]聂晶磊;王秋艳.区域文化品牌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商场现代化,2008(12):232

[4]李庆禹.辽宁沈阳实施“五个一工程”推进社区文化建设[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7-04-12

社区特色文化范文2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体育精神的重塑展开研究。研究认为:攀比之风严重,不正常的交易丛生,胡乱消费现象严重,这些现象大面积侵蚀了大学生的思想,让校园文化蒙上了灰色的阴影。建议:在高校校园建设中,应从大学生所喜爱的体育活动出发,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体育精神,以让大学生重新焕发出应有的青春活力。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体育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鲜资讯涌入学校之中。但是这其中,不乏一些黑色咨询。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对校园文化形成了不好的影响。和之前相比,高校学生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且这些信息的变种能力也非常之强,学生们之间的交叉感染现象也十分严重。而想要要高校校园文化重新焕发出活力,就必须要建设好校园文化。而体育精神在整个校园文化中,是最具有活力的,其不仅能有效促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提高学生的不断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基于此,本文在主要借鉴学者樊超《关于用体育精神重塑高校校园文化的思考》一文的基础上,从高校校园文化中的问题出发,对高校校园文化中体育精神的重塑进行了梳理。

1当前高校校园文化中所存在的问题

1.1攀比之风严重

进入新时期之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攀比思想。其实从幼儿园与小学时候,老师就开始教导学生之间不能进行攀比,这一点在中小学不太明显。但是对于大学生业说,因为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离开家进入高校学习,父母一次性给的生活费也比较多,不知不觉之间就产生了攀比的心理。尤其是现在微博等社交网络的价值观引导的并不是很好,拜金现象严重。这也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在,衣服、手机、电脑、手包等东西都是学生们的攀比对象。但这种消费观和价值观都是很畸形的。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的建设应该以勤俭节约为主。不正当的攀比之分只能造成大量的浪费,同时,也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危害。

1.2不正常的交易丛生

现在,高校之间存在着许多的不正当交易。比如代课、作业等等。学生的主要任务还应该是学习。但是,因为高校的课程比较轻松,学生的压力比较小,同时还有一些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所以很多学生刚刚进入高校就沉迷在游戏或者电视剧之中。更有甚至,专心以游戏为主,学习为辅,可能一个月也不去上几堂课。而为了应付课堂的点名,就有不少学生找人代为上课,渐渐的,就连作业和考试都出现了大量的“”现象。也是因为如此,这些学生越来越失去上课的兴趣。养成了懒惰、没有理想、不想奋斗的习惯,但是,在上大学的时候还有父母可以提供生活费,但是一旦毕业之后,学生就必须面临找工作的现实问题。在就业压力如此大的当前,就算是好学生毕业之后都可能面临找不到工作的尴尬境地,何况是本身就没有学到多少知识的学生呢?这样过度的依赖于代课,只会造成这些学生学习上的恶性循环。

1.3透支消费现象严重

大部分的大学生都是来自普通家庭的,而且本身也是要依靠家长提供的生活费来进行生活的,所以应该精打细算,不应该盲目地进行消费。但是,随着网络贷款以及校园贷款公司的涌现,有很多的大学生透支消费的案例也逐渐被报道出来。其实,分期消费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很多大学生的消费目的很让人费解,基本上可以说是胡乱消费。如有些学生明明已经有了还可以正常使用一部手机,但是为了换一个更“潮“的手机,不惜采用透支这种方式。同时,大学生之间为了男女朋友一掷千金的现象也很常见。尤其是媒体报道的一些女生裸贷事件,也使本来应该纯洁的校园净土蒙上了色情的阴影。

1.4校园赌博的现象频发

在高校之中,本来学生之间可以选择很多高雅的爱好。但是因为很多学生寻求刺激的心理,让赌博渐渐的在高校之中蔓延开来。主要分成一下两类,第一,是学生之间的赌博。这主要是指学生之间打牌、打麻将的现象。因为现在的高校宿舍主要是以4人或者6人为主,所以有不少学生就在自己寝室内部寻找“牌搭子”。这种活动本身处在娱乐和赌博之间,如果没有大量的金钱交易,也可以算是同学之间的自娱自乐。但是有很多学生,却沉迷其中,每天也不想上课,就只想打牌,寝室之间的打牌金额也变得越来越大。第二,就是网上的赌博游戏。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现在基本上每一个学生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智能手机,有不少学生用手机下载了一些赌博游戏,和普通游戏相比,赌博游戏更加刺激,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更强。对于缺乏判断能力的学生而言,这些游戏往往是十分危险的。

2校园文化建设中体育精神的重塑路径

2.1重塑向上进取的精神

高校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本来应该是充满活力,不断向上进取的。但是现在,确有越来越多的“佛系”学生,表面说自己随遇而安,其实是因为不想奋斗,缺乏进取精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一下三点入手。第一,运用体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因为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长的悉心照料下养尊处优的长大,使他们失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往往累一点就喊苦,就说自己坚持不下去了。对此,可以让大学生们参与长跑、攀岩等活动,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体验各种各样多变的环境。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的品质。第二,用体育运动来培养自我挑战的精神。比起“我能行”,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喊得是“我不行”,但是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是有着各种各样挑战的。可以让通过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并且不断设置新的目标,在挑战体育活动的同时挑战自己。第三,培养坚忍不拔的性格。比起过去,越来越多的同学开始“轻言放弃”。这些学生主张享受生活,遇上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放弃。可以说,贵在坚持在当代大学生中已经很少见了。为了改变这一点,可以运用不同的体育项目对大学生进行体能和精神的双重考验。培养学生不放弃的品格。

2.2重塑团队合作的精神

现在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而且因为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在方便大学生生活的同时,也将大学生的生活局限在了电脑和手机之前。很多学生网上朋友很多,现实生活却往往形单影只。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进行一切需要合作的体育项目,比如排球、篮球等。这在培养大学生体育项目的同时,也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和学生之间没有接触的情况。同时,可以运用群体活动中的氛围培养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为本来性格孤僻的学生创造一种积极生活的氛围。也可以扩展学生的生活面,让这些学生能认识到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2.3重塑规则意识和竞争精神

体育项目有着不同的规则,即使是在奥运会上,所有的世界顶级选手也必须遵守体育世界的规则。通过对学生对体育项目规则的遵守,可以培养学生遵守校规校纪、法律法规的意识。同时,高校可以定期举行不同的体育比赛。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们检验自己的努力成果,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们产生竞争精神。这种竞争精神是积极的,可以让不同的学生产生适当的摩擦。胜利的学生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失败的学生也能意识在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下一阶段的努力找到方向。

3总结

体育活动是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体育精神本身充满热情,能极大程度上改变高校现在那种靡靡之风,帮助学生重新找到美的生活情趣。有效的改进大学生的各种不良的习惯。同时,可以让大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之中释放自己的压力,对身体进行锻炼。保证学习的同时有强健的体魄。帮助学生把德、智、体、美、劳与职业理想、人生理想统一在一起,培养出祖国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樊超.关于用体育精神重塑高校校园文化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17,(09):123-126.

[2]李志霞,李志红.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对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影响的思考[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07):136-138.

[3]冯海洲.篮球运动对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影响的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11):157.

[4]向玉山.迷途知反———论高校体育精神的重塑[J].才智,2016,(27):122.

作者:谢媛媛 单位:扬州市职业大学体育学院

第二篇:高校实验室特色文化建设

摘要:作为实验室建设一项主要内容的实验室特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时代创新性,也有历史传承性和选择结合性。实验室特色文化建设既是高校培养师生创新能力的手段,也是提升教学科研质量的需要;它能营造科研所需的环境与氛围,有利于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行为。

关键词:实验室;特色文化;建设;思考;创新

实验室?中心?是高校学科建设的三大支柱之一,是高校持久发展的基石。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协同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的重任,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中,已明确将“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高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培育和发展实验室特色文化[1]、提高培养师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新时期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1.实验室特色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一种强大精神力量;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理论、实践、制度、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必须不断推进;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2]。在当前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将承担起文化建设的重任。作为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实验室文化,影响着高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3]。近年来,高校实验室在设备仪器、实验环境等硬件建设方面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已基本满足了教学科研的需求,但还存在着硬件资源利用率不高、实验环境还不够优良、协同合作与社会化服务意识相对淡薄等问题[4]。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实验室的功能与作用的发挥、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改活动的开展。如何在新时期加强实验室管理、优化实验室环境、提升师生的综合素质、营造和谐的科研氛围、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培育先进的实验室特色文化,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因此,高校实验室特色文化建设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紧迫。

2.实验室特色文化的本质特征

?1?实验室特色文化具有时代创新性。作为校园文化组成部分的实验室文化,与高校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密切相关。一方面,实验室要为学科或专业的辅助教学与科研提供保障和服务,学校的教风、学风和文化必然要带进实验室来,师生在实验室里的作风表现就是校风与校园文化的缩影。另一方面,科学认真、求实严谨的实验室作风则有助于提高校园文化的质量,特别是立足于校训校风、结合优势学科或特色专业而形成的实验室特色文化,势必提升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和重大教改活动的质量。因此,实验室特色文化是高校发展中的创新文化。?2?实验室特色文化具有历史传承性。任何一所高校都有自身发展的历史,在成立、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不管是物质的还是在精神与文化方面,必然遗留了具有自身特质的内容;这些色彩浓郁的文化与精神经过多代师生的传播、继承和发扬,使得高校文明历久不衰,且能与时俱进并得以继续弘扬和发展。?3?实验室特色文化的选择结合性。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以高校实验室?中心?为基地的科技创新活动日渐兴旺,高校承接的重大科研项目也更加高端和前沿,但同时与国内外同类院校、科研单位甚至高新技术企业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任何一所高校,要想保持在某些学科专业领域的科研领先地位,就必须有自身的独特优势。对于在地域、环境、设施、人才、资金等方面相对处于劣势的高校,更要选择一条符合自身条件、适合自身发展的实验室建设与发展之路。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应该借鉴他校模式,选择性地吸收他校实验室的先进文化,结合本校实际,发展具有自身特点的、深沉而持久的、无形但表现强烈的精神力量,即实验室特色文化[5]。

3.对实验室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考

因地方综合性高校主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大都设置了多个特色鲜明的学科与专业。地方高校可以结合优势学科及特色专业,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在实验室特色文化培育方面做些有益的尝试。

3.1地域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在处于改革开放和建设文化强国的大时代,地方高校应高度重视古代中国本地区的文明思想和文化,深入挖掘、传承与发扬本地区传统文化。例如山西运城即是古代中国的河东地区,曾诞生了多位重要的思想家和杰出的科学家,在华夏文明史上形成了灿烂的河东文化。有儒学的传承弘扬者卜子夏,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奠基者李冰,还有提出了“制图六体”原则的地图学家裴秀等。通过追根溯源,兼收古代中国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的学术思想和育人理念,把古代教育家的教育风格、科技大师的创新精神和传统文化贯穿到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情操培育过程之中,渗透到教学、实验与科研的实践环节中[6]。如果以某些重要历史人物命名教学办公实验大楼、学术厅、实验室等,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实验科研环境与文化氛围。

3.2特色专业及优势学科与实验室文化的有机融合

?1?与时俱进的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理念。在实验室?中心?建设方面,长远规划、总体布局、分步建设、及时调整、务实高效应该是其基本原则;积极响应国家教育科技规划、突出重点学科、结合特色优势专业、高起点与高标准、全方位优化布局,应该是理工科实验室?中心?建设与发展之路。实验室?中心?已不仅仅是高校的辅助教学单位;实验教学不仅是原理演示或验证,而是更为重要的科学实践检验活动;研发课题或项目不是为了分析、建模、模拟、得出结论、完成论文或申报专利,更不是闭门造车,而是要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潮流,创造性地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显著经济效益、对物质文明与生态环境起正向作用、能造福于社会和人民的科技产品或工程。?2?特色专业实验室的创新与发展。近年来,国家推出了中长期教改发展规划、人才战略计划、“中国制造2025”科技规划等战略性实施大纲,省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省级高校重点学科、特色优势专业、综改试点专业建设规划。这些政策与导向,就是高校编制实验室?中心?发展规划的指导性纲领。高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科研资金应重点向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综改试点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倾斜,引进和培养这些学科的带头人及高端拔尖人才。高校可以对理科与工科实验室?中心?集中统一管理,使得各实验室的设备仪器得到高效利用。对于那些在教改与科研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的特色专业,鼓励和支持高校师生组团参加全国高校或地区性的创新设计大赛,如水陆空机器人和智能物流机器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等系列创新竞赛活动,使学生们把在实验室中创造的作品和产品带出去,与同专业同学科的竞争者交流和学习,再对作品和产品改进升级,成为能经得起实际检验的新产品并推向市场。高校对取得的教改科研成果可以布置陈列展厅,让新入校及低年级大学生参观,安排获奖者或团队成员讲解,使他们了解和认识实验室和培训中心,对所学专业的实验课程、课件及实物产生兴趣,积极参加实验及科研活动,从而使求实严谨、团结合作的实验室文化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了传承和发扬。

3.3实验室特色文化的培育

高校在实践教学改革中,实验室文化与特色鲜明的应用性专业紧密结合,从而表现出有特色的实验室文化。?1?营造实验室特色文化氛围。在实验室?中心?,可以展示古今中外的、与本学科专业相关的著名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实验科学大师的形象,例如,镭元素的发现者———居里夫妇、著名物理学家吴健雄、两弹一星功臣、国家科技最高奖获得者等。对于现今山西运城籍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航天英雄、科技领军人物,高校应大力宣讲他们科学贡献或事迹,培养师生们热爱国家、热爱科学、不忘使命、勇于探索的崇高精神。高校实验室?中心?是承担实验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实训基地,可以相对集中设立大型宣传橱窗,简要介绍实验室?中心?的大型实验研发平台、仪器仪表台套数、设备实物总价值、场地面积、专职及兼职教师及管理人员等基本情况。对于实验教学与科研成果、在校或已毕业大学生的优秀科技成果、部分精品实验课程的课件或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则作重点展示,对于实验室的对外开放与社会化服务情况也应作介绍。通过这些措施,增强实验文化的氛围,促进专业课程建设与实验室特色文化的融合。在实验室?中心?场地充裕的前提下,还可以开设小型展室,陈列某些陈旧的典型仪器或设备。通过对此类仪器或设备的构造、功能、使用方法以及历史背景等进行宣讲,体现科技对人类现代社会所产生的重大作用,启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可以展示以晶体管为主要元器件的第二代计算机、以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元器件的第一代单板计算机、旧型号规格的显示器和示波器等。对于报废的仪器仪表,可拆卸部分电子元件保存陈列,接待入校新生或中小学生参观实验室,安排培训教师或管理人员对照仪器设备实物进行讲解,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科普宣传作用,引导学生们热爱科学实验。?2?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在专业实践活动中,高校应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充分准备、标准操作、仔细观察、如实记录、深入分析、全面总结是实验过程中的基本要求;严肃认真、有序整洁、细致入微是实验室的传统作风;教师与科研人员应该引领、示范和要求学生们注意实验过程中的人身与设备仪器安全,对不可回收的实验耗材或液态固态废弃物按照有关要求处理,注重环境保护,提倡节能节约。

3.4特色实验室的开放与合作

在国家对外开放程度更高新时代背景下,位于内地的高校也能拓宽开放办学之路,可以与亚太、欧洲等世界发达地区的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学者互访、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等工作。通过这些特别项目的实施,先进高校的实验设备仪器、独特的试验教学管理模式与方法、学术思想、精神文化可以逐步被引进或被吸收到实验室来。在国内,地方高校的学科专业教研不仅可以与知名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优势学科与特色专业还可以与行业组织、科研单位、骨干企业、高新产业园区进行深入的交流。高校可以与电工技术协会或分会共建“电子技术学院”,与省级、地市级的高新产业园区合作创办创新研发基地、创业孵化基地。高校实验室?中心?既在硬件方面为合作的研发项目和创业孵化器项目提供实验设备等技术研发平台,还能在理论与技术培训方面进行支持。高校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支持创客们研发新产品,通过技术与市场培育,使得高端技术人才与新产品走向社会,服务人民,体现人生价值[7]。通过大力发展理工产教融合,将团结合作、包容开放、服务社会的理念深入到教师与科研人员之心,使实验室特色文化成为风尚。

4.实验室特色文化的长远发展

高校实验室特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探索与创新的过程[5]。高校在加强实验室特色文化建设的同时,不应忽视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化、人文文化等这些实验室文化的基本内容。从根本上说,实验室特色文化是一种软实力精神文化,是建立在实验室?中心?物质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或思想意识[3],它的建设不可脱离院校实际,不可搞形式主义。长远规划、总体设计、突出特色、分步实施、务实高效应该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基本原则;立足本校、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着眼未来应该是实验室特色文化发展的大方向。随着国家科教兴国、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科技教育事业正在迅猛发展,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心?的建设必将快速推进,以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提高师生综合素质和营造健康和谐文化氛围为目标的更高层次的实验室特色文化方兴未艾。在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探索、建设和发展实验室特色文化,必将推进高校的实验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推动高校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寅,朱玉华,庞等.国家重点实验室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5?.

[2]彭儒武,邴强兴.新形势下高效实验室文化建设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4?.

[3]师帅,咸增强.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8?20?.

[4]刘贻新,王成勇,吴福根等.“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8?.

[5]聂继凯,危怀安.国家实验室建设过程及关键因子作用机理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10?.

[6]薛达,聂见嬴,冯涛涛等.河东文化探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7]胡富文,徐宏海,张超英等.基于创客文化的实验室开放平台建设研究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7?.

作者:刘杨 单位:运城学院

第三篇:微信公众平台对高校文化建设的作用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催生了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在这个时代,微信已经成为高校中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利用微信公众号这一工具建设校园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校园文化建设

在自媒体时代,学生作为校园的个体组成部分,容易受到性质各异的文化影响,因此校园文化也容易受到各种性质文化影响的冲击。新媒体在其中起到文化传播与创造的作用,更好地利用新媒体传播文化的作用,净化校园文化的氛围以构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求高校工作建设者利用新媒体构建校园文化,使优秀文化占领校园文化的高地。新媒体工具中,微信公众号被大学生所熟用,所以本篇以微信公众号为切入点进行分析研究。

一、在文化建设中微信公众平台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指在校园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包括物质、精神、制度等在内的涉及学校生活方方面面的一种群体文化。它反映着学校成员生活方式和思维价值取向。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媒体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其对现当代校园中的文化建设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笔者认为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很大,本篇着重写课外教育、创作支持两个方面。1.课外教育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利用,高校可以更好地实现远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微信公众平台的门槛低,运营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注册与功能设置,使用只需要关注即可,这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的普及程度。平台的运营者可以方便快捷地在平台上推送学习资料,轻松实现学习资料的共享。同时由于微信公众平台是基于互联网,又主要在手机等移动端使用,可以很好的解决时间与空间带来的问题,一天一次的推送频率也可以更好地紧跟时事政治,保证学习内容不过时。另一方面学生是自由主动浏览微信公众平台的推送消息,推送内容的图文并茂和紧跟时事也使得学习更具有主动性。2.创作支持高校的学报、校报等组织运营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可以通过定时推送的功能更加方便省时地发表文章,并且通过留言功能与读者进行及时的互动,对于创作者来说能够及时了解读者的评价是一种激励。另一方面微信公众平台作为新媒体,更多是利用用户的碎片时间,文章的篇幅不会过长,可以吸引更多原本不关注的人进行阅读,培养阅读兴趣;加以关注门槛极低,用户群大,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校报,进而引起创作的兴趣。长此以往会催生校园新文化的产生与创造。

二、微信公众平台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

微信公众号具有操作成本低,程序简单,传播迅速,覆盖人群广泛等特点。因此也被广大高校所采用作为校园信息传播的工具。在我校渤海校区的微信公众号—渤海新青年,是我校文化传播和建设的主力新媒体工具,下面结合一些实例来谈:1.缅怀李保国同志,宣传李保国精神与太行山精神: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李保国个人传记,线上宣传李保国精神,线下开展李保国精神征文活动等一系列活动来宣传李保国精神以及太行山精神,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新生入学时的文化根基建设:在新生入学前,大多数新生通过微信公众号来了解学校。在新生入学前的校园文化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渤海新青年为例,在新生入学前,进行校训文化和太行山李保国精神的宣传。利用丰富多样的媒介,例如推文,视频,H5将校园文化注入人心。3.多手段,建设微信公众号,更好地提升校园文化影响力。渤海新青年利用形式多样的手段来宣传校园文化,例如成立了传媒中心工作室,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以视频校区广播结合微信公众号等手段共同建设校园文化。

三、自媒体时代利用微信公众号建设校园文化的一些建议

在本文中,分析了微信公众号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以及结合我校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实例。可以看出微信公众号在建设校园文化方面作用凸显。站在学生角度而言,微信公众号更加贴近生活,更快速简单地获取信息;从校园文化建设者而言,开发公众号相对于建设网站更为简单,更好操作,时效性快,安全性高,传播效果好。因此,笔者就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建设校园文化提出如下几点建议:1.形成校园微信矩阵:建设一个从班级到团总支到专业到学院到学校进而到省内高校微信联盟这样一个微信矩阵。这样的微信矩阵可以使微信公众号更加快速地传播我国弘扬的文化主旋律,更快速地传播正能量文化,将正能量优秀文化扩大化,增强文化建设活力。2.强化舆论管理,加强文化引导:在自媒体时代,人人皆可发言,微信公众平台人人都可申请,因此可能会出现某些公众号逆优秀校园文化,来宣扬一些劣质的社会风气。基于这种情况,我建议由校区所在团委或文化建设部门把控住校园自媒体。文化可以百花齐放,但不能有腐朽文化落后文化影响校园的文化建设。3.利用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方式建设校园微信公众平台:以渤海新青年为例,当利用视频宣传要比使用文稿宣传的影响力要广。因此在进行校园文化宣传与建设时,要善于学习新技术,利用新媒体工具进行校园文化建设。4.加强文化建设,要寻找校园文化基点:例如笔者所在河北农业大学,本着崇德务实求是的六字校训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求真务实,爱国为民的太行山精神。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对优秀精神文化进行宣传从而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个体学生产生认同,丰富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构建整体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田晓燕,容攀.《自媒体微信平台对校园文化的影响》,《新闻战线》2017年第24期。

[2]王晓阳.《微信公众平台背景下河北高校校园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现代商业》2017年第25期。

[3]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4]杨阳.《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着力把握好的几个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2年第4期

作者:胡悦 李子庚 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

第四篇:艺术类高校图书馆服务社区文化建设

【内容摘要】社区是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可以说是一切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点,也是社会公众美育的起点。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美育是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服务对象、使用技术、交流方式、宣传推广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探究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社区文化建设

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展服务,从法规、现有案例、信息权利等方面都已论证得比较充分,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服务成为其重要使命之一。在综合类大学纷纷面向社会开放和服务的新趋势下,艺术类院校图书馆也应紧随其后。虽然与综合类大学相比,艺术类院校图书馆面积小、工作人员少、藏书总量少,且藏书种类多集中在艺术专业,但也有其独特的优势,每所艺术类高校图书馆都是其所在区域的艺术资源宝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可以首先参与到所在社区的文化建设中来。高等院校图书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由来已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高等院校图书馆在产生之日起就十分重视社会服务。美国的高校图书馆在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时,不仅充当着社区图书馆这样的角色,更成为当地的文化交流中心和主要活动场所。

一、艺术类院校图书馆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99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前校长在《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并重》中提到:“艺术能够让我们拥有全新的眼光看待事物,与科学一样,二者同样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对这个世界的认知。”①由此可见,艺术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美育,除了学校教育,社区和家庭教育同样重要。可以说,每所艺术院校的图书馆都聚集了本地区最为优秀的艺术类图书资源,能够满足当地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当艺术类院校图书馆扎根于艺术的土壤中,根深叶茂、开花结果时,浓厚的艺术气息可以影响其邻近社区的文化氛围。审美教育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能够帮助人们发现生活中温暖、美好的事物,纠正歪风陋习,提升道德素养。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社区艺术文化建设是社区和谐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另外,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可以以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作为自身服务社会的起点,了解校外普通群众的需求,积累对外服务的经验,从而扩大社会影响力。

二、艺术类院校图书馆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注重针对少年儿童的服务

郭沫若在1922年曾指出:“人的根本改造应当从儿童的情感教育、美的教育着手。有优美纯洁的人,才有优美纯洁的社会。”②目前我国的艺术教育虽然发展得如火如荼,各种艺术教育培训班层出不穷,但不可忽视的是,其中存在一定功利性,不少家长将艺术作为进入大学的一条捷径。尽管艺术教育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必经之路,但面向每一位青少年的艺术普及仍然有所缺失。面对这种情况,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应该将少年儿童服务作为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在美国,针对少年儿童的服务是高校图书馆一项重要的特色服务,有很多专门针对少年儿童的项目。例如,田纳西大学艾灵顿图书馆设立的K-12Connection项目,斯坦福大学图书馆参与的CardinalKidsClub,以及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图书馆的优秀儿童发展中心项目。在英国的剑桥大学,也经常可以看见一些学龄前儿童在家长的陪同下到图书馆阅览书籍。一方面,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可以通过讲座或聚会的形式,为所在社区的青少年普及艺术知识、展示经典艺术之美,培养青少年发现美的眼睛,为其提供一个接触高雅艺术的窗口,为其健康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创造良好条件。另一方面,与欧美等国家不同,我国社会普遍对图书馆的使用并不是十分重视,部分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使用图书馆的习惯,在图书馆使用上比较生疏。对此,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可以举办图书馆使用技能讲座,或为青少年提供参观、使用学校图书馆的机会,拉近图书馆与青少年之间的距离,使其养成使用图书馆的良好习惯。同时,高校图书馆对中学生的开放十分重要,有助于提高他们对高校的了解,为将来报考学校奠定基础。在针对少年儿童进行服务时,为保证参加者的安全以及活动的顺利进行,可以号召在校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中,为艺术类大学生提供艺术普及教育的实践机会。

(二)注重使用新技术

通过对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的调查,笔者发现,从参数总量和馆舍面积来看,其属于中小型图书馆,藏书半数左右是艺术类专业书籍。馆舍面积小、工作人员少是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短板。另外,社区居民使用图书馆的时间与高校师生也有所不同。如何运用现有的人力和物力,达到较好的服务效果,尽量广泛地辐射社区居民,是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将计算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其中,是一条有效途径。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的高速发展,大量新技术应用到图书馆的服务中。例如,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技术(GIS)、Web技术、简易聚合(RSS)、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等。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可以借此机会整合馆藏资源,在网络空间中实现大部分的服务功能,建立虚拟网络社区,进而在网络上对社区居民开放使用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权限。另外,对于校内的音乐会、大师讲座、学术报告等,图书馆在取得授权后也可以利用网络直播技术向社区用户进行推送和,以此解决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中时间与空间的不便,打破教育的局限性,使艺术的终身教育成为可能。另外,包括微信、微博在内的新媒体交流平台的使用,改变了图书馆员与社区读者之间原有的交流方式,有效加强了他们之间的互动。例如,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可以设立专门的社区艺术文化建设微信或微博账号,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推送艺术普及知识、近期图书馆或学校组织的可供社区居民参加的展览、表演等活动信息,通过居民转发扩大信息的传播范围。同时,社区居民的需求与反馈也可以通过这些信息交流平台被及时接收。利用新的技术手段,不仅可以节省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的人力与空间,更因其传播速度快、辐射面广,使得艺术类院校图书馆的艺术文化推广活动可以影响到社区以外更广阔的范围。

(三)注重双向交流与互动

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时,应注重双向交流与互动,为了取得较好的推广效果,应该听取来自社区居民的声音,调研艺术文化推广项目是否为群众所接受并喜爱,针对群众的需求,及时调整推广方案。双向交流与互动主要是指图书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时应尊重社区独特的区域艺术文化,避免轻视当地的社区文化。每所艺术类院校的存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地的艺术文化氛围,但要注意的是,一些区域性的民间文化艺术同样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应该加以肯定和保护。笔者认为,一所大学的文化自信表现在对所在地区特色文化的吸收与保护上。可以通过建立地方特色文化研究基地,开展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创新性研究,形成切实有效的文化融合通道。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可以加强对区域性文化艺术资料的收藏,从而形成自身的特色馆藏。例如,安徽省宿州学院以宿州传统戏曲泗州戏为特色,将泗州戏表演专家请进大学,指导设立泗州戏表演专业,从而成为学院的特色专业之一。区域性文化艺术以地域特色鲜明、受众集中为主要特征,但是这类文化艺术的传播有一定局限性。社区想要弘扬和发展民间文化,可以借助大学的文化平台。可以说,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也是社区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

(四)注重宣传

图书馆面向社会开展服务是大势所趋,国内高校早已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服务,但取得的效果各有不同,“遇冷”的情况也偶有出现。例如,在安徽省政府的倡导下,安徽省36所高校率先面向公众开放图书馆,却遭遇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究其原因,宣传不力是其中之一。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参与社区艺术文化建设时,应该吸取同行的相关经验和教训,注重对服务项目的宣传。首先,利用专门针对社区居民的宣传渠道。与校园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海报、橱窗、馆内通知)不同,社区居民的信息获取渠道主要包括:本地报纸和电视媒体,以及针对本地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型媒体。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可以与社区联合,通过上述媒体宣传相关活动。其次,在宣传方式上应摒弃简单的文字通知形式,采用更加多样化的形式,提高普通群众对艺术的兴趣,可将图片、视频、音频多种媒体相结合,强化内容的感染力和趣味性。最后,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应建立常态化的宣传机制。在图书馆网站首页、入馆指南宣传册、馆内橱窗等位置,建立专门的宣传栏目,以便社区居民便捷地找到所需内容。社区文化建设的成功与否,与居民的参与程度有很大关系。社区居民获取信息的方式及偏好与在校读者存在差异,艺术类高校图书馆应进一步探索合适的方式,使社区文化建设更加深入人心。

三、结语

艺术类院校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系统的艺术专业文献资料,是开展艺术教育、提升人们艺术素养的重要源泉,不应藏于“象牙塔”中,应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艺术类院校图书馆参与所在社区的文化建设,有利于艺术教育在更大的范围内普及,有利于区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社区文化一旦形成,能够对社区成员实现有效的管理、服务、教育、保障,进而促进整个社区经济的发展。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高校图书馆面向全社会读者开放是大势所趋,这可以作为艺术类高校图书馆的一次试水,是了解社会需求的有效途径,可以从中吸取社会服务经验,形成自身独特的服务体系和品牌。

参考文献:

[1]李璐璐,李立威.台湾地区高校图书馆校外读者管理工作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7(14).

[2]郭爽.我国艺术院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8(1).

[3]朱韩兵.大学文化与社区文化融合发展:现实困境与对应策略[J].江淮论坛,2018(1).

[4]庄海鑫,吉亚力.艺术教育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发展研究[J].艺术教育,2015(6).

社区特色文化范文3

广府文化是满足广州地区社区居民文化需要的重要内容,社区教育是实现这种文化需求满足的重要途径。当前,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与利用,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广州社区教育要充分重视和挖掘广府特色文化,开发广府文化特色课程,整合和理顺社区教育主体的关系,建构广府文化社区教育师资资源库,让广府文化助力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社区教育实现广府文化自觉,推动新时期文化繁荣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广府文化;广州社区教育;开发与利用

广州是广府文化的核心地,广府文化“集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是千百年来广州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人民创造并积淀下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提供教育机会,以提高全体社区成员总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的教育活动。广州社区教育与广府文化共同的地域性和教化功能,使得两者在发展中可以相互利用和促进:社区教育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需求常态化和普遍化的出现应运而生的教育范式[1],广府文化正是满足广州地区这种经济发展和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因而,广州社区教育应充分开发和利用广府文化,从而形成广州社区教育的地方文化特色。

一、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开发与利用的时代价值

(一)满足社区居民多层次的需要

广州常常被外地人认为是“文化沙漠”,其实是三千多年历史积淀的广府文化没有被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当社会和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文化作为助力时,社区教育作为基层教育就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广府文化,满足民众对文化的学习需求而令其发挥作用。“社区教育的核心功能在于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务。狭义上指的是为改善生活而提供的直接服务,如衣食住用行等方面,广义上还包括生产服务和其它社会服务,如职业培训、公共事业等。”[2]而“文化的功能就是直接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3]50按照马斯洛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稳定、有保障、有秩序)、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每个地方的人民都根据其所在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创造了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物质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和道德思想、价值观念等地方特色文化,并世世代代继承和发展。因此,社区教育开发和利用当地地方特色文化,来满足社区居民各种层次的需要,正是因地制宜。广州创建世界文化名城,社区教育利用世界先进文化满足人们的时代需要,这当然毫无疑义,但是要发展社区教育的地方文化特色,就必须开发和利用广府文化,来满足当地社区居民各层次的需要。例如,用广府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建筑文化、生态、旅游文化和艺术文化进行职业培训,用良好的广府风俗文化、家族文化、先贤文化等引导社区居民的行为规范,用广府文学艺术文化、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文化满足居民的精神需要等。在广州社区教育中,可以针对各社区的本地居民、外国人、少数民族居民等,在广府文化中开发出不同的教育内容,共建和谐社区,进而形成社区教育的广府文化特色。

(二)提升社区居民的认同归属感、凝聚力和规范居民行为习惯

改革开放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很多外国人和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广州,外来人口进入社区或者新生代社区居民外出后回归,都会对当地环境和生活产生不适应。特别是在一些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较封闭的社区,外来人口不能融入,本地人排外拒异,造成很多矛盾,这时,社区教育就显得特别重要。外来人口没有归属感,本地人口的排外情绪,其实都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社区教育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当地地方特色文化寻求良方。所谓入乡随俗,广州社区教育可以用本地广府的方言文化、饮食文化、风俗文化等来帮助外来人口尽快融入社区,让他们认识并参与本土文化建设,自然而然地融合和热爱当地文化,就能为本地人所接受。特别是民俗文化最具有潜移默化的力量,“民俗是维系民族文化心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它有力地增强了民族(或群体)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从他所属群体的文化环境中得到教化,形成相同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3]213例如广府节日民俗、文艺、游戏、竞技活动等等,使社区所有成员在不自觉中受到熏染、教化,在自然而然中形成文化认同,从而产生归属感,提高凝聚力。民俗文化还能规范约束社区居民在社会生活的行为方式,学习人生礼仪和为人做事的行为准则,具有模塑社区居民文化人格的力量。民俗是一种约束面最大的深层规范,在社会生活中,民俗以习惯的力量,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暗中支配着人们的几乎所有行为。从吃、穿、住、行到信仰崇拜,从行为到语言、心理,人们都不自觉地遵从着民俗的命令。民俗规范人们文化行为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各种各样的禁忌[3]207-208,规范着人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完全是一种共同约定俗成的文化心理和习惯。因此在广州社区教育中,能开发和利用广府良好的民俗文化,教化、训练社区居民的行为规范直至形成习惯,树立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塑造其文化人格,不仅能淳化民俗,还能使所有的社区居民举止言语有度、有礼,文化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形成广府特有的礼仪行为文化,社区秩序自然是井然有序。

(三)传承广府文化,激励和调动社区居民主动性和创造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成果的总汇,展示出人类在一定历史阶段征服自然,改造世界所达到的水平。”[3]52广府文化是以广州为核心的珠江三角洲劳动人们依据本地地理环境和条件创造的智慧成果,并经过长期积累传承下来的,本身就具有濡染教化的功能。广州社区教育能利用广府文化中的智慧成果,如认识和改造自然、社会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和培训社区居民;介绍和学习广府先贤的文化事迹、精神并发扬光大,总结提炼广府文化精神内涵,用广府文化传统来教育社区居民,不仅能很好地传播和继承广府文化,增进居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还增强他们对广府文化的自豪感,激励他们在新环境和新时期奋斗和创新的精神,主动去追求和创造新的文化,为地方创造更优秀的文化成果。这正是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实现文化自觉: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根据其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决定取舍;其次是理解所接触的文化,取其精结,去其糟粕,加以吸收。各种文化都自觉之后,才能出现文化的共同繁荣。文化是大众的,作为基层的社区教育在文化自觉中实现推动的作用,就能在新时代环境下推动文化的繁荣,从而与世界各种文化共同繁荣[4],进而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开发与利用的现状

(一)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开发与利用的成果与亮点

我国社区教育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产生以来,坚持立足本地区,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广州在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广府文化已经作为本地区特色文化教育资源得到一定的重视,并且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和利用。2011年,广州市提出打造广府文化核心区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文化发展目标,并与建设学习型城市有机结合。以文化引领社区教育发展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以社区教育和学习型城市建设作为途径和载体促进文化发展[5]。而在二??九年八月《教育部关于重新公布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名单的通知》中,新评定98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广州市的越秀区和海珠区已经列居其中之二[6],这两个区在充分重视和利用广府文化开展社区教育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教育品牌。近几年来,广州荔湾区、白云区、萝岗区和增城区与其它各区的社区教育对广府文化也越来越重视和开发利用,可见,广州市在开发和利用广府文化开展社区教育方面的工作都做得比较深入,值得推广。这里以广州市越秀区的社区教育试作管窥。广府文化是指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覆盖范围的粤语文化,广府文化从属于岭南文化,在岭南文化中个性最鲜明、影响最大,底蕴深厚。由于广府文化在广东民系文化中的突出地位,广府文化在各个领域中常被作为粤文化的代称。广州市越秀区是广府文化的源地,是千年商都的中心,因而广府文化特色最为突出,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该区正是以传承广府文化为核心,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形成社区教育的文化特色和品牌,特别是开展“一街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教育活动,深入挖掘各个社区内在的、原生态的人文要素,因地制宜打造了35个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精品社区,成为广府文化核心区的重要空间载体[5],也成为广州乃至全国社区教育最具地方文化特色的实验区。总结近年来广州越秀区社区教育对广府文化的开发,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和亮点:

1.以粤方言承载广府文化开展社区教育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使用相同的方言,往往有着相同的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和文化心理与观念。因而,以粤方言承载广府文化开展社区教育是促进本地与外来人口形成文化认同的重要方式,也是传承广府文化的重要途径。自2014年底以来,位于越秀区的广州图书馆语言学习馆推出“知粤讲堂”社区教育,以粤方言承载粤文化(广府文化)开展社区教育,旨在为社区居民提供公益型的粤语知识、文化普及讲座。“知粤讲堂”由广州图书馆与暨南大学中文系的方言文化中心合作,由该中心的教师主讲,至今举办的八场讲座,都是以粤方言为载体大力挖掘广府文化进行社区文化传播和普及教育。第一讲《广东汉语方言的分布》,从地理人文环境入手讲广东汉语方言,重点讲授粤方言的特色。第二讲《回到儿时:广府传统童谣的语言文化解读》、第三讲《岭南市井诗联漫谈》、第五讲《广州话特点漫谈》、第八讲《粤方言中的避讳文化》等,这一系列广府文化讲座让社区居民学习了粤方言知识,了解了广府文化,懂得了地方语言礼仪,取得很好的教育效应,每场200人场场爆满,居民与热烈与主讲者互动,强烈要求能继续举办[7]。除此之外,2015年广州图书馆还利用“广州文化讲坛”系列讲座、越秀区图书馆举办“广府学堂”系列讲座等社区教育活动,用粤方言传播广府文化,2013年以来越秀区社区学院定期举办“街坊学堂”———广府文化知多少讲座,不少内容是也是以粤方言讲授广府文化,已成为越秀区社区的教育品牌。近年来,“粤语讲古”公益培训在广州越秀区全区层面铺开。自2014年开始,越秀区每年举办全区性“粤语讲古”大赛,成为广东省内传承“粤语讲古”最好的区域,越秀区光塔街社区教育分院的“粤语讲古”获得社区教育“全国优秀特色课程”称号。在其影响下,广州白云山等地也陆续举办“粤语讲古”社区教育和比赛活动。“粤语讲古”社区教育不仅推广了粤语方言,也传承了粤语曲艺这一广府文化艺术形式。广州越秀区以粤方言为载体,以广府文化作为传播和教育的内容,开展社区教育,在社区居民中充满感召力,唤起了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社区教育的有效性非常明显,共同形成了广州市社区教育的一大特色。

2.以诗词、书画和广东音乐等艺术形式承载广府文化开展社区教育

文化的传承很大程度上赖于艺术的承载与传播,以诗词、书画和地方音乐等艺术形式承载广府文化开展社区教育,可以在传播广府文化的同时提升广州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近几年来,广州除了社区所在各文化机构和社区教育机构充分利用广府文化进行社区教育外,作为社区教育的主导力量———政府,也带领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以竹枝词、书画、粤乐粤曲等文学、艺术形式承载广府文化开展社区教育活动。最有代表性的案例是由越秀区委宣传部主办,越秀区文联、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广府诗词学会、越秀区书法家协会承办的“咏越秀?唱越秀———新广府竹枝词大赛”。2014年2月新广府竹枝词大赛由越秀区委宣传部主办在广州东方文德广场隆重启动仪式,并在广州越秀文艺网、广府书坛/广府诗坛网、中华诗词网、中华诗词论坛、《诗词》报等媒体公布大赛启事,引起广州乃至全国及海外诗词界、艺术界的关注,特别是广大社区居民对广府竹枝词产生了兴趣和学习需求。大赛承办方先后到极力推广广府文化的越秀区大南路小学为全校师生、到越秀区文化艺术中心2015越秀“艺术讲堂”为社区居民讲授广府文化与竹枝词的欣赏与创作,介绍并普及广府竹枝词知识。随着大赛的推进,2014年4月,越秀区委宣传部、文联等文化单位在万木草堂组织一批广州诗词界名家、书法家举办文化沙龙,向社区居民介绍广府文化与竹枝词的关系,新广府竹枝词的创作及大赛的要求,并现场挥毫示范,社区居民参与者100多人,取得极好的教育效果。大赛得到广大社区居民的参与并踊跃投稿,最后评出新广府竹枝词获奖作品70首,约请广州地区诗词界专家学者创作30首,合成“新广府竹枝词越秀百咏”,请诗词家举行粤语吟唱活动,随后请音乐家为其中部分作品配上粤曲粤乐,用粤语演唱,出品了CD《越秀百咏?竹枝歌》进行传播。2016年2月,越秀区宣传部又邀请书画家们以书法、国画的艺术形式展示了新广府竹枝词作品,在越秀区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了“咏越秀•唱越秀———新广府竹枝词大赛获奖作品扇面展”,成为2016年广府庙会的一大亮点,又为越秀区广府文化推广创作了一张新的名片,社区居民大饱眼福,再一次亲近和体验了广府文化的魅力。“咏越秀?唱越秀———新广府竹枝词大赛”历时两年,由地方政府主持,整合高校与地方所有文化资源,以多种形式,精彩迭出地展示广府文化,开展社区教育,居民参与度高、普及性广和效用度高,可说是越秀区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开展社区教育一次完整的成功的精彩尝试。另外,越秀区教育局主办了“南粤魂广府情———2015年越秀区师生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包含国画、油画、版画、书法、通草画、剪纸等多种形式展示广府文化;越秀区非遗保护中心在暑假举办了2015年越秀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传承班,包括广彩、剪纸艺术、粤语讲古、书法四个课程的社区教育,传承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越秀区珠光街道社区学院分院大力挖掘本区的粤乐文化,社区教育地方特色文化课程“广东音乐”获得“全国优秀特色课程”称号。广府各种文化在社区教育中得到很好的利用,大力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

3.利用广府庙会等节庆民俗文化活动开展社区教育

中国的节庆包含着很多民俗文化活动内容,反映民众心理和习惯,利用民俗文化活动开展社区教育活动,居民参与度高,热情,可以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与地方特色文化双推动。广州最有特色的节庆民俗活动是广府庙会,从2011年开始已举办了六届。历届广府庙会开幕式都在元宵节,庙会为期七天,地点设在越秀区城隍庙忠佑广场、中山四路(文德路口至北京路口段)、府学西街、北京路、惠福美食街、大佛寺、五仙观、人民公园等地,2014年以来还增设了水上庙会,主会场还是在广府文化源地的越秀区。庙会最初的功能主要是用于娱神,然后逐渐增加了娱人和经济的功能[12],广府庙会特别是在越秀区主会场的民俗文化活动,融入了更多社区教育的元素,具有社区教育的功能。2016年广府庙会开幕式,民俗文化巡演首演《五仙祈福》仪式,完整展示羊城民众喜迎五仙,五仙赐穗的全过程,让居民了解羊城的来历与传说;重现失传近千年的《五羊仙舞》,这一自南汉国就有而在宋代失传的舞蹈再现民间,增加了广府文化魅力;南越王卫队形象展示,再现了广府历史上南越国的威仪,向市民宣传了广府的历史源头。这些一系列的民俗文化活动都在展现广州的历史与文化,让居民了解广府文化,增加居民对广府文化的自信和认同、热爱。另外,还结合广府建筑和非遗元素设计出“2016广府庙会吉祥物”———鳌鱼,寓意广府人敢为人先,独占鳌头的精神,充分体现了广府人的文化自觉、对社区居民的教育意义和文化激励。在北京路的非遗展区、惠福路的美食街的广府特色美食,都向社区居民介绍和展示了广府独特的手工、艺术、饮食文化。2016年广府届会这些广府民俗文化展示活动,更加注重社区教育的意义,在活动中教育,在教育中推动文化传承。此外,自2016年开始,广州越秀区委宣传部、越秀区文明办主办、越秀区社区教育学院协办的“越秀街坊学堂”,立足社区,围绕不同节庆主题,开展各种民俗文化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与广府文化,传播文明风尚。

4.以读物、教材承载广府文化开展社区教育

2015年以来,越秀区社区教育学院一院委托广州大学的专家学者,整理和编写了以越秀区为中心的广府文化系列读物,作为开展社区教育的教材。其中包括广州的书院文化,介绍了广州历史上有讲学活动且规制完备的书院、书院中的文化名人和书院文化;越秀宗教文化,介绍广州越秀区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渊源、特色、地位和宗教活动场所以及史上的宗教名人,还介绍了越秀区的民间信仰情况;越秀区博物馆文化,介绍了越秀区的各类博物馆和特色;越秀区文化景观,介绍了越秀区十大文化景观的位置、名胜、特色和文化内涵。这一系列教材,对当地特色的广府文化进行梳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表述方式,在越秀区十八个社区学院分院,对越秀区十八个街道社区居民进行社区教育,大力地提升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了居民的文化修养,同时也大力介绍和宣传广府文化,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1.课程中开发力度不够,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

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虽然已得到一定的重视和开发,但广府文化课程开发上显然力度不够,多数广州社区教育课程更偏重于实用性,如与职能部门社区工作相关和社区业务类课程,社区居民再就业所需的技能型课程等。广州越秀区各街道社区分院组织开展以“发掘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广府文化脉络”为主题的社区教育课程建设[5],形成广府文化特色性很强的部分课程,但各街区的这些社区教育课程不能很好地整合形成体系,课程不能定期长期持续发展,这使得社区居民教育面不广,当多数人知道并有学习需求时课程已经结束,想要再开设课时找不到老师,因而社区教育有效用性也不能持续。这是广州社区教育广府文化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

2.各社区教育机构配合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教育资源还不能充分整合,整体有序的社区教育环境有待进一步形成

我国社区教育要求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并形成政府、学校、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模式,体现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社区为中心、企业与其它社会组织为辅助,多方通力合作,通过建立有效的合作与运行机制,配置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共同推动社区教育的发展[9]。截至2014年3月,广州市由政府购买,由民办专业社工机构承办了167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广州社区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是广州市政府授牌认可的唯一一所社区学院,已与各区县合作建设了市、区、街三级社区教育网络,2009年,越秀区成立社区教育学院,并分设一院和二院,负责社区教育工作;社区建设图书馆、文化馆并利用位于本社区的图书馆、文化馆、文化艺术中心等公共资源开展社区教育,企业也在社区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就目前情况看,政府、学校、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对广府文化在社区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各自重视程度不同,学校和社区开发力度大些,而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企业在社区教育中就很难要求其充分利用和开发地方特色文化。多方合作模式还在努力建设之中,当各机构各自有教育任务或活动任务时,这种配合便需要有更好的机制来协调或由政府来统一认识以形成合作的关系。

3.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限制了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的充分开发与利用

师资是教育的关键,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对社区教育的师资要求较高,教师首先必须是懂得广府文化并且要有相当程度的文化修养;其次必须具备社区教育经验和社区教育教学技能和方法。广州文化研究中心、广州史志办公室的专家,高校教师和其它文化机构、企业中有一定广府文化造诣的人才都是合适的教师,但却常因工作关系只能在社区教育中任兼职教师,并且常常是变动的、暂时的,而各区社区教育学院或分院的教师队伍还比较薄弱。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严重限制了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

三、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充分开发与利用实现路径

(一)深入挖掘广府文化,开发系统性广州社区教育广府文化课程,建立社区教育广府文化课程资源库,根据各社区不同层次的需求,形成菜单式的社区教育课程开设模式

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的开发,最重要的是课程的开发,应该在“广府特色”上做足工夫。广州越秀区的“一街一品牌”“一社区一特色”打造鲜明广府文化特色精品社区教育品牌,已将广府文化特色挖掘得比较充分,但是广府文化是以地域为特征的系统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广府文化教育课程中应考虑其可持续发展而进行系统性开发。例如广府文化,包括粤方言文化、广府历史文化、宗教和俗信思想文化、商贸文化、文学文化、艺术文化、建筑文化、教育文化、饮食和节庆等风俗文化,这一体系的广府文化在广州各社区教育课程中都要有所侧重和呈现,要因地制宜地系统地开发。另外,课程开发出来后,同一地区各分院所有优秀同类课程要进行整合,例如广州越秀区社区学院,可将各街道分院、各家综、各社区、文化公共资源开发出来的社区教育广府文化课程集中整合梳理起来,形成体系并建立课程资源库,这样,就可保证课程的可持续发展。在社区教育课程开设时,可根据各社区居民的文化需要和教育有效性选取课程资源库中的课程开设,形成“菜单式”的课程设置模式。同时,充分利用好各种广府民俗文化活动,开展与广府民俗文化活动有关的社区教育,打造社区教育活动品牌,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社区文化繁荣[2]。优秀的课程、精彩的社区教育活动要做好录像工作并上传到社区教育或文化网站,真正建立一种“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形态。

(二)社区教育主体要统一认识,通力合作,资源整合,共同开发和利用广府文化发展社区教育

政府、学校、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的社区教育主体,应充分重视对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统一认识,认识到广府文化是广州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基础和灵魂,从而在社区教育中通力合作、资源整合。政府作为社区教育的主导力量,应该从政策、制度和规划的高度引领其它社区教育主体充分认识广府文化在社区教育中的重要性,并通过项目引领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社区学院三级教育网络作为社区教育的主体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配合政府部门,与社区所在地的高校、中小学合作,与各种社会机构合作,发掘广府文化做好社区教育工作。社区公共文化资源和企业、社会组织除了自身做好社区教育外,还应充当广府文化社区教育基地,文化设施向社区教育开放和共享,让社区居民能在广府文化曾经的发生地进行社区教育,在广府历史、文化遗迹中参观、瞻仰和学习,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只有各方社区教育主体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沟通,共同配合,调动各种资源,才能共同将广府文化充分运用到广州社区教育中,用优秀的广府文化传统来教化广州社区居民,让本地居民提高文化素质,提高地方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让外来人口尽快融入广州社区,热爱社区。

(三)打造广州社区教育专业化多元化的广府文化师资队伍,带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科研建设,大力推动广府文化在社区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

社区教育师资队伍是影响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充分开发和利用程度的直接要素。要邀请精通广府文化的高校教师、行业专家、民间艺人、企业人员等地方文化精英作为广州社区教育固定兼职教师[2],例如广府文化研究中心,广州及各区地方史志办公室,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广府文化研究人员,高校专攻广府文化的教师,精通广府文化的企业家等,只要具有一定的广府文化造诣,有教学或工艺传授经验的,都可邀请作为广州社区教育的兼职教师。要在社区教育机构中选拔、培养社区广府文化教育的专职教师和工作人员,打造一支稳定的专、兼结合的有广府文化造诣的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教师资源库,教师资源库可与社区教育地方特色文化课程资源库对接,确保开设的课程都有稳定可靠的授课教师。鼓励教师开发社区教育广府文化课程,申报相关的课程建设和科研项目,借助科研经费激励教师进行教材建设和科研建设,有可能时尽量将科研成果再次转化成社区教育课程。这样,将广府文化与社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力地推动广府文化社区教育的发展,形成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社区教育品牌。

四、结论

广府文化在广州社区教育中的开发和利用,是广州社区教育建设文化特色的重要途径和灵魂所在,更是广州社区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立足广州,立足社区,在广府文化自觉中开展广州社区教育,在广州社区教育中实现广州的文化自觉。当前的广州社区教育,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广府特色文化,传承和发展广府文化,满足广州社区居民物质与精神需要,稳定与发展广州社区,打造广州世界文化名城,共同推动广州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进程。

作者:张介凡 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公共管理系

参考文献:

[1]黄小云.文化自觉与社区教育的内在契合———以温州社区教育发展为案例[J].中国远程教育,2013(2):90-94.

[2]敬鸿彬.地域文化融入社区教育的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职教论坛,2015(27):64-67.

[3]刘守华.文化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50,213,207-208,52.

[4]费孝通.文化的传统与创造//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263,182.

[5]叶忠海.广州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特色和创新的研究报告//李训贵.创新社区教育发展,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C].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15:63-65.

[6]教育部关于重新公布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名单的通知[EB/OL].2009-11-23.中国社区教育网.

[7]广州图书馆.了解粤语,从“知粤”开始———广图知粤讲堂(第1讲)[EB/OL].2014-12-25.广州数字文化网

社区特色文化范文4

〔关键词〕社区教育;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南特色文化产业

闽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与异域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形成了农耕文明与海洋文化交相辉映的民系文化。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像一颗璀璨瑰宝闪耀在闽南文化的灿烂星河中,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不容低估。从语言、饮食、建筑到民间风俗、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无不渗透着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凝练了劳动人民千百年来的文化与智慧。通过社区教育的方式,使广大居民了解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来龙去脉,这不仅能激发人们的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国家和乡土的情感与凝聚力,也促使人们爱惜自己的文化遗产。只有全民都热爱自己的文化,这些珍贵的遗产才会得以久存,并永放光芒[1]。因此,充分利用社区教育推广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闽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区教育宝贵的天然教材

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闽南文化的重要体现,与大众生活生息相关,独具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其中歌仔戏、布袋木偶戏、锦歌、德化瓷烧制技艺、梨园戏等闽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们是闽南悠久历史的缩影更是闽南文化的结晶,充满了浓厚的地域特色,是闽南文化、艺术、传统工艺的集中体现,它们各有不同,各美其美,却又交相辉映,互相映衬。闽南地处福建东南沿海。长久以来,数百万闽南祖籍的海外侨胞,通过闽南的各个港口,分散到世界各地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在台湾3.6万平方千米土地上,居住的2350多万人口中就有80%以上祖籍在福建,一衣带水,一脉相承,他们身上流淌着闽南的文化血液,传承着闽南的文化。从戏曲、民间技艺、到生活习惯、宗教信仰,闽南文化以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在历史进程中,吸引了更加广大的侨胞和台湾同胞承续文脉并将闽南文化传播到全球各个角落,在海峡两岸民众的文化生活中生根发芽。随着近几年两岸人民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祖地文化发挥出其不可替代的亲缘优势,以传承和发扬闽南文化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在两岸各领域中频繁开展,成为联系两岸民众情感的纽带,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两岸民众,同根同源,加强对闽南文化生态的保护,弘扬优秀闽南文化,建设两岸文化交流平台,守护这份血浓于水的民族深情和两岸民众共有的精神家园,继续增进同胞间的了解和共识,消除空间隔阂,可以不断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共建和谐、开放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地区的社区教育,自然要根植社会现实,切合社会需要,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闽南文化,引领社会文化向更高层级发展。因此,更要加大对闽南文化生态的保护力度,提高全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社区教育因为其特殊的社会定位,具有优越的社会功能,它符合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即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此,闽南区域的社区教育应当拓展相关内容和途径,主动服务与介入,以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优秀闽南文化,使教育更加贴近社会,更好的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2007年6月9日,文化部批准在福建省设立首个国家区域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2014年5月,省政府正式批准公布《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进一步引导和推进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建设。非遗作为闽南文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更广泛的关注。以漳州为例,目前漳州已公布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7批10大类135项,16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6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漳浦剪纸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福建木偶戏传承人培养计划”(包括漳州布袋木偶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各县(市、区)也都建立本级“非遗”名录,一个较为完整的四级“非遗”保护体系基本建成。然而,工业现代化推动着城乡经济建设迅猛发展,高速生活的产物———“快餐文化”正一点点蚕食着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传统文化在民众精神文化,传统文化受到剧烈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面临严峻挑战。正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的:“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实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畴不仅仅停留在民间艺术、风俗、工艺,更要注意保护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而这些包括本土文化在内的多元文化因子要保持原生态,自然要回归到日常生活之中,而就目前看来,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们的大众生活已经存在严重的脱节情况。社区教育以其天然优势成为对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保护,拉近与人们日常生活距离的一种最佳方式。通过社区教育将闽南地域范围内的文化元素充分利用、开发起来,可以极大的丰富社区教育的内容,提高社区全体成员对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侨乡文化以及少数民族文化的了解程度,提高自身文化鉴赏力,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从文化层面提高生活质量。

二、社区教育对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优势和现实意义

社区居民作为闽南文化主要的创造者、承载者和传播者,如果能够通过社区教育将非遗融入日常的社区生活中,通过动态的传承和保护,最大程度的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沦为博物馆当中的陈列物,它们将由静止转为可持续的发展,从无人问津、死气沉沉到重焕光彩。

(一)社区教育对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有着无可替代的先天优势

美国学者Grover和Kacirek把社区学院的教育职能分成转学教育、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三大职能[4]。他们把社区教育定义为是一种以休闲和自我提高为目的的非认证类课程和活动。国外学者倾向于认为社区教育是以提供非学历教育和非正规课程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我国学者官华结合国内外对社区教育的不同定义,经过对比和思考,对社区教育做了一个相对全面和完整的定义:社区教育是指各种主体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有组织地开展的非学历、非认证(职业资格认证等)、非营利的教育活动和过程[4]。社区教育具有区域性。教育部提出,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开展的教育活动[5]。即针对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居民,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教育资源,向社区居民开放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文化素质,提升精神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发展。社区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有所侧重,办出区域特色,将独特而珍贵的传统文化输入到社区当中。一方面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丰富他们的精神文明生活,另一方面,对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弘扬也保护了地域文化。社区教育具有全面性。居民是社区教育所要面向的教育对象,他们在历史变迁中担当的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角色,更是继承人和保护者,没有社区居民的认同和参与,保护和传承将失去民众基础和延续的动力。社区教育的教育过程相对来说不受时间和地理空间的限制,它贯穿着社区居民的一生,向全年龄层的群众开放;社区教育的教育内容涵盖面广,只要能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丰富他们精神生活的内容,目的在于促进经济、社会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都可以进入社区教育的范畴。因此通过社区教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大有裨益。

(二)社区教育有能力组织和形成师资阵容强大的教学团队

以漳州市为例,社区教育的工作主要依托漳州市社区大学展开,漳州社区大学挂靠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漳州分校建立,并与漳州市的各个中职学校、高等学校、成人院校及其他社会教育机构合作,形成雄厚的专业师资队伍。另外,社区居民中不乏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各级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们掌握着杰出的技术、技能,完整而深度地了解着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沿革和文化脉络,并全面掌握着相应的传统技艺。社区教育把这些优秀的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组织起来,形成强大的闽南文化传播师资队伍。他们通过对“绝活”的展示和讲授,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拓展社区教育对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途径,推动闽南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一)通过社区教育拓展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途经

1.举办闽南民俗和传统文化讲座,打造社区教育传统文化论坛,推动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融入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在满足人们物质生存欲望的同时实现精神层面的发展,激发社区居民在文化方面的自我完善。社区教育可以利用各种资源,邀请传统文化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深入社区举办闽南风俗和传统文化讲座。讲座立足非遗,探讨本土文化、民间风俗的传承,让居民在参与体验互动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探索本土文化内涵,了解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进而培养文化自觉,从而自愿地加入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队伍中。2.举办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成果展览、民族民间文化和民间工艺项目成果展,利用每年的“文化遗产日”结合闽南本土旅游项目和当地民俗节庆活动,举办演出和展览,以图片、文字和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示、宣传和推广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闽南传统文化,可以跨区域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项目代表进行现场展览和展示,或与其他城市和地区合作,联合举办城市间文化遗产“文化周”“文化月”联展活动,以此提高闽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社区居民能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接触和了解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3.定期开设社区课堂,打造社区教育示范品牌。选择具有较高价值又能普及推广的非遗项目,如漳浦剪纸、漳州布袋木偶戏、漳州锦歌、潮剧、芗剧等,通过课堂普及的形式进入社区,构建居民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在社区大学的网络平台上设置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板块,通过网络、新媒体进行普及、推广,将相关的课件、视频提供给对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社区居民,为他们提供互联网学习渠道,不断扩大闽南特色文化受众群体数量,提高居民对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喜爱程度。把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专业学者组织起来,建立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承担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推广任务,持续改进完善。

(二)社区教育助力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推动闽南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2012年文化部在《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6]。因此“生产性保护”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前提的商业和社会生产活动,是一种更具生命力和延续性的保护和传承方式[7]。它的目的在于保护,而生产则是保护的一个途径。这是生产性保护区别于其他经济活动的最大区别。它为市场提供产品和生产力,满足市场需求,创造社会财富。社区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生产劳动相结合。社区教育在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同时,要引导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高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队伍的整体素质。通过举行传承人社区公益培训班,提高传承人及非遗产业相关人员的文化涵养,让他们接受创业、营销、新媒体等相关经济知识的再教育。鼓励学习人员在不断熟练和掌握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能遵循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独有的生产方式,守住传统技术流程和核心技艺不遗失,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社区教育还可以在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消费者的商业市场之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通过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极大地普及、宣传和弘扬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使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角度多渠道融入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当中。通过社区教育,使居民更加主动地了解闽南民间工艺,自觉地传承本土民俗文化,加深对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亲近感。如今,经济活动越来越多的具有文化属性,这与民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匹配。因此,经过创意策划和深度开发,那些具有精湛技艺并融入手工艺者思想与情感的闽南特色文化精品应运而生。将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化产品的表现方式推广和流通出去,这对传播闽南传统文化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社区教育在提高居民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内涵的同时也刺激闽南特色文化产品消费,推动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促进闽南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骥才.1990-2013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J].收获,2018(6):136-199.

[2]郑镛.关于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思考[J].集美大学学报,2010(1):22-26,34.

[3]张小琪.浅谈漯河市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与保护[J].人间,2016(2):247-247.

[4]官华.社区教育定义新探[J].成人教育,2018(3):34-37.

[5]李焕,赵璟.我国社区教育职能本位探讨[J].成人教育,2011(6):24-26.

[6]蒋多.我国非遗的国际化路径探析———基于生产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视角[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3(1):84-89.

社区特色文化范文5

应坚持以点带面的建设原则,对社区教育特色品牌进行构建。首先,需要示范带动。广大社区干部、党务、各级政府、广大党员干部应积极组织和发动工作,在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建设中,身先士卒,建立示范性社区,发挥示范带动的作用。在社区实行先行试点,全面铺开,由点及面的地实现建设目标。其次,引导全民参与,作为居民共有的家园,社区建设需要浓郁的学习氛围,并对特色品牌教育进行构建,在居民的共同努力和参与下,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最后,凸显特色,注重创新,提升社区软文化能力,提高社区的竞争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打造社区品牌建设、开展社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开展和组织社区教育工作时,应更好地创新开拓、与时俱进,促进社区的品牌特色建设。以盐都打莲湘为例,在苏北里下河地区一座古老集镇,名叫楼王镇,那里人杰地灵、水美物肥,特别以民间舞蹈而闻名遐迩,曾被授予“十佳特色文化乡镇”。

随着时代的变迁,楼王镇因为民间舞蹈而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其中莲湘舞独树一帜,它不仅时代气息浓厚,而且继承了传统的舞蹈特色。经过20几年的时间,通过对莲湘舞的来龙去脉的整理和挖掘,并经过不断的提高和充实,无论是节奏和形式,都彰显了时代的特征。如今,无论是各种游艺活动还是市县的庆典,都抽调该镇莲湘舞参加表演,莲湘舞已经成为当地独特的品牌,令观者无不为之拍手叫绝。其节奏明快的音乐、斑斓的服饰以及精彩的舞蹈,让人赏心悦目。打莲湘不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还极富民族特色。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人们日益提升的文化生活水平,打莲湘不仅是人们强身健体的文体活动,还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到了20世纪末,在当地的各个中小学中,已经普及了莲湘,学校将它作为特色文化活动。每一个学生都掌握打莲湘的技巧,同时农村也相继成立了莲湘队。莲湘队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市、县领导也曾多次观摩表演,评价极高。进入21世纪,楼王莲湘舞更是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品牌文化彰显在世人面前,莲湘舞逐渐演变成特色的、别具一格的民间艺术形式。

二、保障品牌建设,完善管理机制

为了对品牌建设做出保障,在对社区教育品牌特色进行构建时,还应积极开辟场地,完善管理机制。如构建社区教育中心,组建管理队伍,以社区成员和政府领导组成,对社区教育经费进行落实,完善社区教育工作制度,对有特色的教育场地进行开辟。如为了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各项活动需求,组织艺术队、合唱队和书画社等,上下联动,更好地开展社区特色教育工作。

社区特色文化范文6

[关键词]新媒体;红色文化;传播;高校

我国红色文化是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符号,为中华儿女奋勇前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新时代如何利用新技术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是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近年来,总书记多次强调红色文化的重要性,并先后来到西柏坡、古田、延安、遵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进行考察,提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1]。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推动新平台、新载体、新手段的出现,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高校要想优化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就需要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的方式,将新媒体与红色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实现红色文化创新发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一、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红色文化传播渠道单一

当前,高校红色文化传播主要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第二课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贯穿大学生的学习生涯,是实现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在思政课的建设上,高校不断增加投入、引进人才,打造精品课程,提升思政育人能力。但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阶段的传统思政课堂,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课堂教学进度、教学安排由教师决定,学生缺乏主动性[2]。由于思政课教学与日新月异的新媒体技术无法有效贴合,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思政课教育从中小学阶段就开始进行,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相对扎实,而高校思政课教师仅通过课件、PPT等形式给学生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学生对这样传统的教学模式缺乏兴趣。实践育人一直是高校重要的育人环节,第二课堂的开展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当前,第二课堂以校园文化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形式开展。按照活动分类,校园文化活动包含文艺类、体育类、科技创新类等;暑期社会实践则包含企业实训类、志愿服务类、参观走访类等。第二课堂体系庞大,但单独针对红色文化传播的第二课堂文化活动缺乏整体的方案构建,虽然学生需要参与的第二课堂活动较多,但是在第二课堂中他们所能汲取到的红色文化知识不成体系。

(二)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有待创新

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能够更加自主地探索新世界、接受新思维、学习新技能[3]。在此背景下,各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上不断增加投入,对智慧校园进行整体设计,各类新媒体软件、平台的使用让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更加方便快捷。虽然各类新媒体软件、平台数量较多,但是高校红色文化传播媒介仍过于单一,新技术在红色文化传播上的应用仍较少。高校红色文化传播方式主要为在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微博、QQ、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制作相关推文向学生传播。这样常规的传播形式流于表面,缺乏传播的互动性、趣味性,很难吸引大学生的真正关注,不利于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和扩散[4]。

(三)红色文化传播质量参差不齐

虽然新媒体平台、软件的出现利于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但是过多的新媒体软件、平台增加了大学生的社交、生活压力。过去的传播方式较为单一,师生、生生之间仅通过电话、短信进行交流,而现在各种新兴的信息交流平台、社交平台较多,如微信、QQ、微博等。这些新媒体平台的交流具有匿名性、交互性强等特点,每天有大量非实名的用户活跃在这些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观点、作品,然而这些信息未经处理和甄别,真伪难辨。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上会出现一些错误甚至歪曲解读红色文化的信息,这对思想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而言,极易使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偏离,对个人成长产生不良影响[5]。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播路径优化探究

(一)利用新形式,创新第二课堂红色文化建设

针对红色文化活动难以形成体系的现状,高校在第二课堂红色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加强顶层设计,梳理、整合红色文化建设方案,协同各方面力量,拓宽红色文化传播渠道,如建设校内红色历史展览馆、党史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等。此外,高校还可以积极应用先进技术如VR、AR技术等进行红色文化建设。以VR技术的应用为例,高校通过引进相关设备和资源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红色历史事件,这种体验效果远远优于观看红色电影。同时,高校通过应用新技术可以吸引学生关注相关红色文化活动,激发其学习和了解红色文化的兴趣。在红色文化第二课堂的建设上,高校应积极融合新媒体元素,如开展红色微电影、红色短视频创作活动。近年来,电影、短视频行业发展迅猛,其制作质量不断提升,红色电影、微电影、短视频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战狼》《我和我的祖国》到《金刚川》《长津湖》,越来越多的红色历史事件被拍摄成电影,这些电影也赢得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将红色文化以视频的形式传播能够得到更多的认可。而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发展,视频拍摄、剪辑技术也越来越智能化,大众可以通过一部手机实现视频剪辑,这也为高校开展相关红色文化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持。除了校内文化活动,高校还可以结合寒暑期社会实践,带领大学生前往革命纪念馆等地开展参观交流活动,或奔赴革命老区,学习革命传统,服务老区人民,将社会服务和红色文化学习有机结合,增强大学生的使命担当[6]。高校通过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红色文化活动,让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让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

(二)搭建新载体,建立红色文化网络社区

在新媒体平台的支持下,高校可通过兴趣群组建立红色文化社区,以红色历史事件、时期、地区等不同内容设立专区,让学生依据自身兴趣选择相应的网络社区。高校在网络社区内可以上传校方观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让学生之间互相引导,共同完成对红色历史文化的了解。另外,高校在网络社区还可以定期开展线上交流活动,提高网络社区中大学生的活跃度。同时,高校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红色网络文化网络社区的监督管理。红色文化网络社区在线上建设完善的基础上,更应注重开展线下活动,对符合人数要求、社团注册规定的网络社区给予政策支持,成立相关学生社团,对社团成员进行登记,进行规范化管理,巩固红色文化网络社区建设成果。此外,高校对红色文化网络社区应给予经费上的支持,以重要时间节点为活动开展契机,引导学生开展红色诗歌会、红色演讲比赛、红歌大合唱比赛等,将线上线下进行有机结合,线下开展红色文化活动,线上进行相关宣传,通过多渠道对其进行红色文化教育。

(三)寻找新思路,改革传统思政课教学方式

在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在课程设置上积极融入创新元素,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利用新技术来创新教学方法,如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引用校外优质视频资源课程,设置更多线上线下互动环节等。思政工作者通过教学方式的创新来改变传统教师主导的课堂秩序,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热情。在利用新媒体改革教学方法的过程中,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教学质量监督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应共同发力,成立思政课改革创新小组,指导思政工作者完成课程改革,在教学中融入最新理念、最新思维,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大学生可以在线下完成预习,熟悉红色文化,教师在线上教学可以设置更多互动环节,如红色微短剧录制、红色遗址导读、辩论竞赛、学习心得分享等,并对这些环节赋予分值,完成课程改革的同时激发其参与思政课的兴趣。

(四)面向新未来,加强大学生媒体素质培养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完善,大学生使用新媒体的成本降低,短视频、社交平台技术快速发展,相比于观看电视新闻、阅读报纸所需要消耗的时间成本越来越低,大学生利用新媒体接受的咨询信息越来越碎片化,他们每天可以自由地选择使用时间和媒体资源。这虽然给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但是也存在一些挑战。当前的在校大学生以00后为主,他们在性格特征上表现更为主观、自我,且喜欢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流,特别是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社交平台。而这些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大批量增加后,虽然平台会对视频内容进行审核管理,也会利用各类智能分析技术对敏感词汇、敏感画面进行精准定位,但是仍有少数用户通过转换关键词、关键句来上传低质视频。一些内容质量低的视频作品会对大学生群体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高校要想真正提升大学生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就要加强对大学生媒体素质的培养,让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判断所接收信息的真伪,以有效辨别错误的红色文化内容。

(五)转变新观念,重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想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思想动态的变化,就应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更注重平等化,学会使用新媒体去解决问题[7]。对如何积极利用新媒体,不少高校也一直在积极探索。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基本都设立了自己的官方微博及微信公众平台。在学校创建初期,学校宣传部门发送的内容多为校内的重要新闻报道,而随着新媒体、自媒体的发展,高校在这些平台日常发送的内容越来越具有趣味性,而现在以趣味形象出现的“官小博”“官小微”更引人注意,甚至部分高校已经设计了具有自身院校特点的网络虚拟形象。这都是高校思政工作者越来越追求与学生平等交流的表现,以学生需求为思政工作的出发点的做法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只有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高校思政工作者才能更精准、更有针对性地传播文化思想。因此,对红色文化传播来说,高校思政工作者应把握时代旋律,转变自身育人观念,重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制作更多符合大学生喜好的新媒体作品。例如,在介绍革命历史圣地时,高校思政工作者可以利用相关技术让学生进行场景拼图,这一新颖的形式让学生更乐于学习,而学生通过动手组装拼图可加强对这一地点和相关红色文化的记忆。

三、结语

社区特色文化范文7

石油企业管理部门需要充分认识未来市场竞争的激烈性与残酷性,紧紧抓住当前资金宽裕且市场相对稳定的良好时机,完善并且创新相关体制,成立具有较强专业性的管理集团或服务公司,使现代物业管理逐渐走向规模化与专业化,进一步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为服务者提供更加高效、全面并且优质的物业服务。此外,石油企业物业管理要争取创建自主品牌,管理者应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全面创造品牌,提升服务质量,从经营理念、服务质量、宣传与技术创新方面打造品牌。

二、加快实现网络化管理进程

借助网络优势,建立独立的物业管理网络系统,将最新物业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并建立用户管理网络平台。通过此平台,用户可以及时反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物业管辖范围内的问题,或是针对现在的物业管理方法提出个人建议,真正让用户积极参与到物业管理中来,此种方式既有利于增强物业管理部门与用户之间的沟通,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与服务意识,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又可以减少管理成本,获得最大收益。

三、转变传统管理理念

现代人们对工作环境与生活品质的要求逐渐提高,人们更期望有一个舒心、美化与人文的居住环境。此种形式下,物业管理也不再仅是单纯的绿化、保安或者工程维护等功能执行者,现代物业管理需要在做好本职工作基础上,全力缔造良好健康的社区文化。重庆公管中心坚持“大文化”工作思路,突出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倡导形成了“同唱一首歌、共建一个家”特色文化理念,并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培育基层特色文化,逐步在各基层单位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文化理念,如保安大队的“做企业忠诚卫士、保一方稳定平安”、养老保险代办所的“同是石油人,相伴到永远”等特色文化理念,形成了重庆公管中心不断发展的文化动力。而且中心坚持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引领健康社区文化的发展,坚持利用春节、“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来凝聚员工队伍,坚持每年举办社区文化周和开展文明小区、文明住户的评比活动来融合社区群体,提升社区文明度。

四、多元发展,扩大物业管理范围

现代物业管理不再仅局限于小区住宅物业或者建筑物业,而应该对物业概念进行丰富,对物业范围进行扩大,在广义上对物业管理内涵充分诠释。石油企业的物业管理可以向公共街道、机场、码头、山林、湖泊、旅游区等物业辐射。石油企业物业管理工作核心为管理物业,但是在对本职工作做到充分完善的情况下,还需要尽量的拓展空间,主动与金融行业、保险行业、房地产中的销售与租赁、社区中的商品零售、教育业、旅游业与信息产业充分交流,构建一条多链条式的产业结构,使生存空间得到尽可能的扩展,以谋求更大经济效益。

五、提升管理者专业素质,储备人才

石油企业物业管理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培养出一批懂技术而且会管理的优秀人才,但是此种服务以及管理通常仅是围绕石油企业员工生活实施的。要对外部市场需求充分适应,这些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管理知识尚存欠缺。因此,管理者需要花费精力去专门打造一支技术精湛且对物业管理知识精通的员工队伍,做好优秀人才的储备工作,制定恰当培训计划,理论结合实践,采取定向培训,提升整个队伍素质,以适应未来市场需求。

六、结束语

社区特色文化范文8

关键词: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多维考量

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是我国国家层面的战略任务。社区教育具有全方位开放的特征,在终身教育体系中处于关键位置。而在社区教育中,课程建设又居于核心地位,关乎社区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健康发展。上海市近年来致力于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取得诸多成效,现已形成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及布局。对于上海市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情况进行多维考量,有助于总结推广经验,同时揭示不足与问题,进而引导社区教育良性发展。

一、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现状

(一)以需定供

社区教育应以人为本,课程建设应面向居民需求。上海市在社区教育课程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坚持了需求导向,遵循了“以需定供”理念,有效提高了课程的针对性,涌现了《木兰拳》《剪纸》等诸多契合居民所需的优秀课程。木兰拳动静结合,有机吸收结合了太极拳基本功、气功要领、武术技击基本功、体操基本功及舞台艺术造型等特点,伴随优雅音乐舞动,有利于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但是,学习者多是自发、分散练习,缺乏统一组织指导交流平台。社区学校关注到居民对木兰拳学习的需求痛点,开发了木兰拳社区教育课程。一方面,组织开发了《木兰拳规定套路28式》课程教材,不断推进木兰拳学习规范化。另一方面,通过组织课程学习,搭建各类课堂、比赛等交流平台,促进了学习者之间的切磋交流。居民对木兰拳的需求不断被释放,许多社区、学校、村委等都纷纷组织了木兰拳学习团队。

(二)弘扬传统

上海市在社区教育课程开发建设中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构建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社区教育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把村居民的传统文化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引导村居民认识、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上海市在传统民俗文化课程开发过程中做到了与时俱进,适时将口口相传的特色文化沉淀为教材,增强了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上海市在社区教育传统文化课程方面取得累累硕果。在传统民俗文化课程开发过程中做到了与时俱进,适时将口口相传的特色文化沉淀为教材,增强了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例如,编写了《打莲湘———廊下民间艺术》校本教材,这是首次将口传耳闻的莲湘转化为文本教材。其后,莲湘教材不断更新升级,内容不断丰富。再如《亭林腰鼓》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历史回溯,又有创新介绍,理论实践兼具,很好地传承了亭林腰鼓这一特色民俗文化。

(三)以评促建

在社区教育课程建设中,注重课程开发主体与学习受众之间的互动反馈,不断总结学习者的评价建议,促进课程体系的完善。对学习者而言,通过反馈评价,可以充分展示学习情况,提升学习效果;于社区教育的供给方而言,及时收到具体的反馈意见,可据此适时对课程进行诊断、修正,有利于提升社区教育课程的供给效能。在评价具体课程时,上海市坚持目标评价和阶段性评价并重,同时又结合了社会评价和校内评价。如《木兰拳规定套路28式》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通过学期结束时学员汇演木兰拳的方式进行。通过开展“学期学员汇报展示”活动,考察学员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通过奖励和鼓励两种手段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同时,学校还组织学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竞赛活动,通过群众反响和竞赛结果检验教学效果。在课程评价反馈方面,上海市注重考核规范、完善机制,确保课程所需资金的投入,促进课程全面系统开展。如《木兰拳规定套路28式》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通过学期结束时学员汇演木兰拳的方式进行。通过开展“学期学员汇报展示”活动,考察学员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通过奖励和鼓励两种手段调动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同时,还组织学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竞赛活动,通过群众反响和竞赛结果检验教学效果。

二、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设置众口难调

在设置课程时,开发者考虑的问题是“通过学习要解决学员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这门课程对参加学习的学员有什么用”。但是课程设置目标的实现受制于诸多因素,每一因素都存在变动空间,直接影响到课程设置目标的实现。目前,囿于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教室软硬件设备的配备仍然存在不均衡的现状;而学习者的知识构成情况,街镇居民与村居学习点的村民存在着现实差距;同样,不同社区学校配备引入的教师也存在水平差异,课程设置目标难以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

(二)课程体系建设缺乏统整

上海市社区教育课程中,课程体系建设缺乏统整,各个区都有自己开发的课程,有些课程的设置缺乏审慎论证,以致出现了不同层次的重复,折射出开发者从众与跟风心态。由于课程定位不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一是课程内容选材不准,叠床架屋;二是课程体系缺乏统整,有些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处理不当。

(三)课程内容整合亟待优化

时代不断发展,有些传统的特色文化会随之退出主舞台,但作为民俗文化仍有其存在的意义,需要进行抢救保存,但需适当摒弃这些文化中负面愚昧构成部分,保留其正面积极的文化内涵。此类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注重的是传统文化的传承,面向的是历史体验。课程内容设置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传统资源,丰富相应的课程设置开发。

三、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优化建议

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尽管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仍需要契合时展不断推进。由此,社区教育课程仍需正视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不同的维度进行再优化。

(一)课程设置因材施教

教室软硬件设备配备情况,学习者的已有知识储备构成情况,教师的授课技巧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着已有课程的设置目标的最终实现。因此,对于已有课程体系而言,需要从软硬件提升、教师水平提高、学习者因材施教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优化。

(二)课程体系合理构建

目前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中出现的课程大纲与授课内容雷同,有的甚至是课程名称几乎相同。同质化的课程设置导致师资、教室等教学资源不能有效综合利用,浪费了教育资源。针对此类存在重复的课程,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优化,进行合理的调整合并,以节省的资源用以提升课程质量。

(三)合理开发新课程

社区教育课程要以社区成员终身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和社区发展需求为依据,此类需求会应时代经济发展而发生新变化,新的社区教育课程需求即应运而生。对此,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优化。1.从旧。时代不断发展,有些传统的特色文化会随之退出主舞台,但作为民俗文化仍有其存在的意义,需要我们进行抢救保存,但需适当摒弃这些文化中负面愚昧构成部分,保留其正面积极的文化内涵。此类传统文化课程的开发注重的是传统文化的传承,面向的是历史体验。在这方面,上海市社区教育课程已经做出了很好的成绩,可在基础上进一步挖掘传统资源,丰富相应的课程设置开发。2.从新。民俗特色与现代性发展不可偏废,新的前沿现代性课程亦需纳入社区教育课程体系,此类课程面向的是现代体验。例如,现在热潮不断的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内容都可适当纳入此类社区课程体系中。在设置开发此类课程时,可考虑与一些科研高校或研究所等机构合作,已弥补课程供给短板。

参考文献:

[1]钱亮,吴君民.地方高校与社区教育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探究———基于微课平台[J].机械职业教育,2017(3).

[2]罗志强,邵晓枫.对社区教育课程开发中居民参与问题的理性思考[J].职教论坛,2017(24).

[3]丁红玲,王秀荣.多维视角下的社区教育课程学习方式[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1).

[4]张奕.社区教育课程的分析与建设策略[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

[5]杜君英.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职教论坛,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