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商业案例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社区商业案例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社区商业案例

社区商业案例范文1

【关键词】公共服务设施;社区综合体;规划

随着居民对美好生活场景的需求不断提升,传统社区服务“无序+分散”的布局模式尽显疲态,人们需要一种就近满足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又能进行社会交往的公共场所。社区综合体应运而生,一种趋向于“社区最后一公里”的综合型服务供给模式[1],为当前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困境提供了解决思路。

1发展成都市社区综合体概述

1.1发展背景。成都市在社区综合体建设方面做了较多探索,自2010年来陆续编制了一系列专项规划导则来指导社区综合体建设。2010年出台《成都市公共配套设施规划导则》[2],提出居住区服务中心项目宜以综合体方式叠建布置。2013年制定《成都市中心城区十五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3],将中心城区划分为200个15min基本公共服务圈,每个基本公共服务圈内建设1个社区综合体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一站式”公共服务需求。2015年出台《成都市中心城区社区综合体规划》[4],规划建设200处社区综合体。2020年出台《成都市社区综合体建设技术导则》[5],规范了社区综合体的建设及交付标准。2020年出台《成都市社区综合体功能设置导则》[6],提出五大特色社区综合体概念及综合体功能设置建议。社区综合体,已成为成都市解决居民综合服务需求,提升社区生活品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载体。

1.2社区综合体理念内涵。社区综合体是指将社区服务设施进行集中集约建设,集合了多种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商业服务设施的综合建筑物(群)。成都市社区综合体是由社区管理、社区服务、文体休闲、医疗卫生、市政公用、社区商业等功能构成的公共服务设施聚集体,是社区的公共服务中心(表1)。

1.3建设现状。2014年,成都市启动了第一批37个社区综合体建设[7]。2017年底,成都市启动了中心城区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三年攻坚”行动,到2020年底全市新建2818项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其中社区综合体261个。

2社区综合体规划标准

2.1规划选址原则。2.1.1科学规划。以成都市各区的15min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为基础,以每一个规划生活圈为控制单元,与城市新区发展规划、城市有机更新、产业功能区建设等专项规划有机结合,综合评估服务设施用地,选择用地规模适宜、符合建设标准的地块设置社区综合体,并确保每个公服圈内至少布局一处社区综合体,满足居民公共服务需求。2.1.2全面覆盖。按照“开发地块同步建设、整理片区提前配套、建成区逐步完善”及“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综合考虑社区周边现状建设、土地出让计划等情况,对不满足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的服务圈进行全面校核,结合近、远期实施进行规划落实。2.1.3交通便捷。社区综合体尽量选择在具备完善的公共停车设施和便捷的公共交通换乘工具等交通便利地块,满足居民15min步行(500~1000m)可达,提高社区综合体的使用便捷性。2.1.4空间融合。结合公园、“小游园”、“微绿地”、广场、综合运动场等公共开敞空间进行一体化规划设计,延伸社区综合体使用功能,为社区居民构建人性化的生活与交往空间。

2.2设置标准。成都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包含社区管理、社区服务、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市政公用、商业服务八大类,结合居民日常需求,确定除教育类的其它七大类服务设施均可纳入社区综合体内进行叠建(教育类需独立配置用地,社区综合体内不做相关要求)。《成都市中心城区公园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圈规划导则》等规范根据各类功能设施使用需求,明确了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图1、表2)。社区综合体内除了设置农贸市场等基础性社区商业设施外,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设置部分其他商业设施,如商务办公、餐饮娱乐、邮政服务、休闲购物、教育培训、金融服务等多种功能,以保持社区综合体的活力,增强居民社区归属感。

2.3建设形式。基于公共服务设施使用需求,结合不同场地建设条件,可设置“垂直、水平、混合”三种社区综合体建设形式[8]。垂直形式以单体多层建筑为主,依据各类公服设施相互干扰度及空间关联度的差异,进行垂直空间布局;水平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单独地块形成的低层沿街建筑,各类公服设施功能在水平空间叠建,二是多个功能的单独地块构成布局相对集中的建筑群形式;混合形式即同时包含垂直建设和水平建设两种形式,形成群体建筑(图2)。

3社区综合体建设实施

3.1建设标准。成都市为加强和规范社区综合体建设,提升建筑品质和建设质量,制定了《成都市社区综合体建设技术导则》,明确综合体建设应包括建筑工程、室内装修、设施设备、环境景观、导识系统等内容,并原则上规定不得以清水房标准交付使用。社区综合体为公共服务设施的聚集体,其整体建设要求除应满足上述技术导则外,所含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标准还需要满足《成都市社区服务中心、社区用房、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站建设技术导则》《成都市综合运动场、综合健身馆建设技术导则》《成都市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暂存点)建设技术导则》《成都市农贸市场建设技术导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成都市公共厕所建设技术要求》《成都市环卫工人作息房建设技术要求》等规范、导则要求。

3.2开发模式。结合社区综合体规划点位的分布情况和实施条件,采取政府投资、企业配建、公开招拍挂等多种开发模式实施建设。3.2.1政府投资模式发挥政府实施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主体作用,对于以下三类社区综合体,可优先采取政府投资方式实施。一是居民需求急切、需尽快建成投用的项目;二是位置相对较偏僻,周边配套相对不完善,社会企业投资意愿不大的项目;三是因土地性质等因素暂不具备上市条件的项目。3.2.2企业配建模式在经营性用地出让时,可在土地上市条件中明确由竞得者配套建设社区综合体并无偿移交属地政府所在社区。此种开发模式需要求配套社区综合体与经营性开发项目首期“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竣工投用”,或者根据社区实际使用需求优先实施投用。对于土地竞得者不按照建设标准、建设时间等要求实施配套社区综合体建设的,可由属地政府规划、住建、房管等多部门形成联动,不予办理关联经营性开发项目的预售、网签、规划、竣工验收等程序予以制约。3.2.3公开招拍挂模式为激发市场活力,发挥社会资本优势,吸引企业积极参与,对于地理位置较优越、有投资潜力的社区综合体项目,可采取招拍挂模式建设。成都市《关于加强居住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的意见》明确采取此种模式的社区综合体,公共服务设施面积不少于总建筑面积的50%,剩余部分可由投资建设单位配置商业设施。建成后公共服务设施部分无偿移交属地政府所在社区,商业部分由投资建设单位自持。

4社区综合体运营管理

4.1社区自主管理。由社区居委会作为管理主体,在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管理。

4.2组建专业运营公司。学习苏州市成立邻里中心建设公司,负责建设和经营邻里中心的经验[9]。成都市各区一般利用现有国有平台公司,负责部分社区综合体的运营管理,社区综合体的商业部分租赁费用可用于支持公益服务支出,减少政府财政投入,保证社区公共服务同商业服务持久、健康发展。

4.3引进市场管理团队。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招商引资,将社区综合体中的商业及具备收益条件的部分设施整体打包,引进社会企业进行运营管理。由市场管理主体制定一套完整的社区综合体管理体系,包括商户组织、经营销售、物业管理等方面内容,在确保自身盈利的同时,以保障社区公共服务的质量。

5案例分析———以郫都区仁和社区综合体为例

5.1仁和社区现状。仁和社区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红光街道东北区域,面积约1.29km2,规划居住人口3.8万人,目前社区内已建成居住住宅11个,常住人口约2万人,社区交通便捷。在仁和社区综合体实施前,社区公共空间明显不足,缺乏农贸市场、文化活动中心、养老服务设施等公共设施。

5.2仁和社区综合体情况。5.2.1项目基本情况仁和社区综合体(又叫新合作·邻里之家)占地面积5454m2,总建筑面积约16236m2,计容建筑面积约13088m2,容积率2.4,建筑高度23.95m,空间上采取垂直建设形式,地下1层,地上5层。项目包含农贸市场、社区卫生服务站、文化活动中心、养老服务设施、公厕(含环卫休息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及商业、商务办公等商业设施(图3、图4)。5.2.2开发模式仁和社区综合体采取公开招拍挂模式实施建设,根据土地出让要求,项目建筑面积的51%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成后由开发企业新合作公司无偿移交给社区使用,剩余的49%建筑面积由企业配置商业、商办等设施并自持。5.2.3运营管理模式项目的公共服务设施部分移交红光街道仁和社区后,充分利用新合作公司在邻里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体)、新合作市集(农贸市场)、新合作生活(生鲜便利店)三大业态方面专业化运营管理优势,由红光街道与其签订农贸市场、养老服务设施部分的返租协议,租赁费用于支持社区综合体其他公共设施的费用支出,保证社区公共服务持久、健康发展。

6结束语

社区商业案例范文2

关键词:多维可恢复弹性社区;硬和软系统集成;研究逻辑思路

0引言

弹性社区(ResilientCommunity),又称“有恢复力的社区”、“抗逆社区”、“有复原力的社区”,是近年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国外致力于研究的一种基于多维环境要素可恢复的优化防灾社区模式,也是新型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重要导向。近年哥本哈根成为国际公认的第一个气候弹性社区典范。

1弹性社区硬和软系统集成要素的研究

基于可持续性系统方法所产生的“五大资本”模型,特别是“循环经济”和“自然步骤”框架(Robertetal.2002),其中这“五大资本”确定了五个相应强调的“硬”(物理和生态资本)和“软”(人力,社会和经济资本)的资本(如图1)。一是“硬”系统(Petersetal.2007);二是“软”系统,商业模式(EllenMacArthur基金会,2013;Banaite和Tamo觢iuniene,2016;Urbinati等2017)和更多的社会资本考虑(Kirchherr,2017)的形式不断增加。应该包含经济资本、经济、社会和人力资本与物质和生态资本并列的循环经济新概念。本研究导入循环经济的概念应用,更广泛的构建环境可能涉及的从要素、规范、设计和采购/承包到设计解构(Brown,2016)等的每个阶段,改变我们当前的工作流程,这需要不断增加循环中的商业模式(Cheshire,2016;Osterwalder,2010)、协作和伙伴关系。

2基于“五大资本”模型的弹性社区及新型城镇化案例研究

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城市规划决策需要在项目、组织和网络之间的界面上产生真实、实用或有影响力的知识创新(Grabher,2004)。由于组织学习和知识转移存在困难,通常只有通过将学习机制和过程作为项目过程或计划的明确要素来实现(Swanetal,2010)。基于跨学科的案例研究工作,理想的状态是应该在认识论和本体论层面系统的共同的理论基础上开展(Davies等,2018)。本研究安排相互交叉关联的专家团队结构,并且在组织和项目管理过程中明确使用民族志观察法。主要知识的产生,首先需要依赖项目产生的基于本地化网络的启发式知识(Martin和Moodysson,2011)。此外,组织学习仍然可以将重要的空间要素(Vallance,2007)与项目/组织生态学联系起来,发挥组织和空间联系和网络发展的潜力。本文的研究是以5个案例为蓝本的国际社区比较研究。中国案例选择在中国珠海的三个地区,分别代表着不同城镇化程度的核心城区(横琴)、城乡过渡区(会同)与农村区域(斗门),欧洲的两个社区(英国SaffronLaneNeighbourhood、荷兰CollectiefdeKleineAarde),分别代表经济和能源的社区发展特征,中欧三国的六个案例的典型代表都得到了当地社区主管方及社区成员的大力支持与合作。包括核心研究内容框架、“社会资本”工作流程、“经济资本”工作流程、“物质资本”工作分项随数据结构模型发展等。从以上五个社区案例项目的研究协作中,中欧团队在务实的基础上,联合探索建立并获取新型城镇化智慧技术背景下,中国弹性社区建立的基本理论和规律,相信会有富有启发的创新性成果。

3弹性社区跨学科合作研究及其多维性研究

社区商业案例范文3

(一)国内现状

现阶段国内社区商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基础性的配套商业,主要是为居民的最基本生活消费需求提供便利。第二类属于选择性商业,主要是同时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费需求与精神上的享受型消费需求,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商业空间形态上,近些年开始出现规模比较大的区域级社区商业中心,设施一应俱全,有全方位的生活功能,辐射范围较大。

(二)项目现状

南京紫荆广场位于南京南部新城核心区启动区。南京南部新城核心区启动区北起雨花南路、卡子门大街、大明路、秦淮河、运粮河至绕城公路,西起南河,南至绕城公路、机场高速、秦淮新河、双龙大道。该商业中心有三部分商业建筑组成。北端南端建筑呈条状,中间是方形商业体。负一层、一层、二层是商业,局部三-九层是酒店式公寓。已确定入驻的是在地下一层的BHG超市,面积占整个建筑面积的33%。

二、社区商业中心定位定量分析

商业环境设计要适应相应的消费人群。对于社区商业中心来说,周边的居民是其消费主体,其次再考虑是否能吸引到相对远的消费群体。对周边居民的职业特征、社会地位、文化程度以及消费能力等的分析能够帮助确立社区商业中心环境的定位。为了最大程度吸引消费者以达到商业设施的利润最大化,又必须进行一系列商业定量分析,用数据来指导社区商业中心环境的设计。

(一)人流分析

紫荆广场的人流机会,周围的住宅区居民,西面的创意园区、东边的家居城4s店工作人员以及顾客为本商业带来主要人流。在本案周边1.5公里范围约有40000居民。假设他们平均每周去1次设施,成交率50%,附近能给设施带来40000*4\30*50%(成交率)=2660人\天。周围500米范围内有4个公交站台,每天约20路公交车经过,平均每天经过紫荆广场1.5万人次,15%公交人流去了紫荆广场,成交率40%,能给设施带来15000*15%*40%=900人\天。即将开通的地铁卡子门站,方便的轨道交通将涌现大量人源流动。预计地铁平均每天经过紫荆广场的有2万人次,15%的地铁人流去了紫荆广场,成交率40%,能给设施带来20000*15%*40%=1200人\天。周围1公里以内有大型家居商场如宜家、红心美凯龙等以及大量汽车4S店,每天约有3万人次顾客及工作人员,办公人员能给紫荆广场提供10%的人流,能给设施带来30000*10%*40%=1200人\天。2公里以外居民可选择驾车到本设施,而紫荆广场可适当提供便利的停车需求。紫荆广场目前设置停车位600个,如果不计算社区居民停车需求,全部给商业使用,会给紫荆广场约带来2.5人\车,共计600*2,5=1500人,成交率40%,则停车位给设施带来的有效人流是1500*40%=900人\天。项目3~5公里范围分布有大明路社区中心、软件大道社会中心、明发广场等商圈,紫荆广场可以开辟一条独特的社区商业,从这些竞争者中得到人流。这样算来,预计紫荆广场未来实际消费总人数能达到约6860人\天。其中占比重最大的是周边居民,因此紫荆广场设计必须先满足周边居民的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再拓展商业服务范围,以保证正常的运营。

(二)居民消费需求

社区商业中心首先面对的消费主体是周边社区的居民。居民相对与其他性质的消费人群来说,具有固定性的特点,因此商家与这些顾客能够形成稳定的消费关系。另外,消费者的职业特征、社会地位、文化程度以及消费能力等也都影响着整个社区中心的商业。其次,社区商业中心不再局限仅服务于周边的社区居民,若能够形成自己相对独立的有特色的商业空间,周边的办公区的工作人员、顾客等都可进去消费。

(三)社区商业定位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与分析,得出紫荆广场的服务对象主要是白领阶级,对应的商业层次为高端的。而白领工作节奏比较快,下班后他们需要一个既能休憩又能购物的场所,因此走在紫荆广场要让他们节奏放慢,享受高端慢生活。如果成功吸引周边社区有钱人群不断来访,必然成为路过客群的向往目标,从而加入这个超越路过客群自身原有社区商业的新生活中心,最终最大化带动客流到达。

三、社区商业环境设计设想

(一)商业分区

为了抓住本地机会从而带动远端机会,把整个商业设施分成商业街和商业体两大分区。在设施北面、西面针对富人,设计成社区花园型组团,是有趣的、优雅的、庭院感的区域;在设施中心,塑造成丰富多样的舒适型购物组团;在设施南面,营造成时尚快捷的品质商业街。A区商业街全天营业,为周边社区的白领、富人在下班后提供一个优雅的休闲漫步购物区域,通过花园式的景观营造小资情调。C区的商业街在整个商业设施入口处,时尚快捷的服务型商业组团满足周边社区居民一些基本生活消费。B区的复合型购物组团店铺集中、业态多样,能吸引远端的客群来设施购物。

(二)店铺划分

总的来说,紫荆广场作为社区型商业中心,设施业态主要面向周边居民及当地生活。设施沿街的店铺,面向街道,满足日常生活需求。负一层和一层的外围店铺,景观环境创造舒适自然的口袋公园,提供优雅品质的庭院型商业,打造家的花园,在商业中的家。一层业态主要面向在周边生活,工作人群中需求非日常体验的客群。二层为社区中心提供工作与生活的场所。

(三)景观烘托商业氛围

社区商业景观的设计,要根据实际情况烘托整个商业氛围,同时达到吸引客群的目的。社区商业中心的景观环境能带来人的行为活动有:停留休息、聚会交流、儿童嬉戏、拍照留影、绘画写生、旅游观光等等。这些人群又是商业中心的潜在客群。人们可以在购物后穿梭在绿意盎然,安静悠闲的景观中,享受美好时光,或者本只是来此闲逛休息,又被商业吸引进去一探究竟。商业与景观的交融,使得社区中心能更好地聚集人气,提高商业设施的价值。对于紫荆广场来说,一眼望到头的大型广场留不住行人的脚步,而合理自然的景观空间,吸引行人停留的同时为商业环境增加价值,也为商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商业景观营造主题环境,添加必要的休息空间和商业活动空间,可以聚集人气,吸引人的互动和停留,传达舒适空间的信号。因此,针对周边小区居住的高级白领,建议将北面原有的停车场区域替换为花园型街区的主题景观;南面、东面的入口设置主题性的景观节点,如雕塑、水景等供游人约会驻足,营造时尚快捷的品质商业街;设施中心的景观节点,由于连接三方向的建筑,因此景观设置要方便人流交通。

四、启示

社区商业案例范文4

[关键词]湘商(洪商)文化;社区教育品牌;数字化传播

一、引言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指明了我国要加大文化事业发展,建设文化强国的方针。2016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要求“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消费方式、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的作用。”[2]社区教育品牌是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在建设学习型大国和文化强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湘商(洪商)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与社区教育融合,创建本土化教育品牌,是对社区教育的一种创新实践。在“互联网+”背景下,探索利用数字化手段培育社区教育品牌、传播湘商(洪商)文化与社区教育优秀文化成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湘商(洪商)文化社区教育品牌的内涵

(一)湘商(洪商)文化内涵

湘商文化倡导“敢为人先、心忧天下、经世致用”,这也是流淌在湘籍商人身上不可磨灭的文化基因。湘商文化是湘籍商人在长期经商过程中不断积累、总结的商业文化标准化体系,包括财富积累、商业组织、经营艺术等诸多要素,蕴含了“责任”和“创新”的核心价值。[3]湘商义利兼容,心怀国之大者,敢为人先[4]。洪商更是湘商的典型代表,秉持以义制利、开放包容、诚信为本的作风。洪江地区自古就是湘西重要的繁华商埠和驿站,无数商家到洪江两岸创业,创造了洪江的繁荣。经济的繁荣促使文化的发展,催生了独特的洪商文化。古代,洪商广置族田和义产,赞助社区各种建设,建渡修桥,修葺屋舍。国家危难之际,洪商更是心怀天下,创办医院为贫民治病,创办学堂教人读书,践行着“道以惠民、德行天下”的君子情怀和责任意识。这些行为和优秀文化传统无论今时往日都值得弘扬和提倡。

(二)社区教育品牌内涵

社区教育品牌顾名思义是以社区为主要场所,以社区内的全体居民为对象,遵循社区教育理念和发展规律,为社区居民提供教育服务的品牌活动,尤其要能满足社区内居民的生活服务需要和休闲娱乐需要。[5]与一般的社区教育活动相比,社区教育品牌更具实用性、服务性、社会性、引领性与创新性,是社区教育中的精品和精华,展现了社区教育的优秀文化成果。社区教育的课程案例、学习资源、体验基地、网络资源等都是社区教育品牌的重要体现。[6]当前,社区教育品牌建设不断升级,各社区根据当地特色将原有的教育课程体系化,升级为可持续的、系统化的、具有借鉴作用的课程品牌。各级政府部门、社区学校、企业等各种社会力量不断整合,利用社区教育品牌,面向居民提供终身学习服务,唤醒全社会终身学习意识。同时,随着信息化发展,社区教育品牌的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利用“互联网+”、微课堂、直播课、学分银行等多样化手段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社区教育品牌的传播更大程度地使社区教育品牌的价值得以发挥,对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湘商(洪商)文化社区教育品牌的培育

(一)湘商(洪商)文化社区教育品牌的培育方式

1.打造湘商(洪商)文化教育品牌

将传统文化与社区教育相融合的方式已经屡见不鲜。如岳阳社区大学在张谷英镇建立社区大学,打造了“孝悌文化”社区教育品牌,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悌”精神传播到整个社会;上海徐汇社区以“学林春秋”为主题打造传统文化品牌;杭州西湖社区以西湖风光打造自然文化品牌。[7]湘商(洪商)文化同样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与社区教育品牌结合,能更有利于打造地方文化特色,体现地方文化价值。利用湘商(洪商)优秀文化中“达则兼济天下”等精神,组织社区居民学习传播“责任、奉献”意识,打造“责任文化”“奉献文化”社区教育品牌。利用红色文化基地、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特色街道等开设红色旅游社区教育路线。利用社区教育品牌效应进一步将湘商(洪商)文化具象化、视觉化,打造集教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文化教育品牌。

2.打造湘商(洪商)社区商业品牌

湘商(洪商)文化本身是以商业文化为源头,“商道文化”是湘商(洪商)文化中的灵魂。[8]利用“商道文化”进一步开拓社区内居民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思想,将商业的兼容性与文化的多元性相结合,推出“商业+文化”理念,创新文化宣传机制,借助区域内企业、外来投资客商、在外湘籍商人,通过多种途径对外宣传湘商(洪商)社区商业品牌。此外,在社区商业品牌教育中树立诚信理念和契约精神,引入湘商(洪商)诚信经营的案例,如洪商以“斧记”作为信物印在自己的商品上,公开销售;洪商中“八大油号”老板每月约定付款日期,很少发生赖账、多收等情况。在社区教育品牌培育过程中树立“诚信文化”有助于现代商人树立诚信为本的经营法则,树立良好口碑,更有利于湘商(洪商)走向全国,扩大贸易范围,推广社区商业品牌。

(二)湘商(洪商)文化社区教育品牌的培育价值

1.有助于建立文化自信

湘商(洪商)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沉淀中创造出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代表着湘商(洪商)独特的文化特性,引领其不断发展。现代社区教育立足于社区实际,服务社区居民,对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文化强国具有重要作用。将湘商(洪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区教育相结合,能极大丰富社区教育的内容,通过汲取两方文化教育中的优秀基因,对于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加快社区教育品牌转型升级,创新社区教育方式有着重要意义。[9]

2.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终身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民群众对自身文化生活的要求愈发多元化与个性化,社区教育区别于学历教育,更契合不同地域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湘商(洪商)文化融入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能利用其文化中的精华提升社区居民的文化素养,加强社区居民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感,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提升自我修养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能促进社区和谐稳定发展,加强社区居民凝聚力,优化社区治理效果,提升社区整体形象。尤其在大数据与信息化的推动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传统习俗等加以创新和传播,从而提高社区居民的整体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10]

四、互联网视域下湘商(洪商)文化社区教育品牌数字化传播路径

(一)数字化网络平台搭建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手段的革新升级,人们已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品牌宣传方式,而是利用数字化平台进行更便捷方便的数字化传播,这也给湘商(洪商)文化社区教育品牌的发展和传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1]毋庸置疑,搭建数字化网络平台是当前传播湘商(洪商)文化社区教育品牌的可行之策。如利用各级政府部门官方平台进行宣传,各门户网站之间相互连接,推广优秀的湘商(洪商)传统文化;设立官方网站和数字化博物馆,将相关历史文化资料和数据加以保护和整理;各社区大学可联系市州开放大学、老年大学等,利用已有的线上学习平台发布微课、直播课,设立社区学习品牌专栏、社区居民大讲堂等;设立湘商(洪商)文化社区教育品牌相关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小红书号等进行宣传,在数字化平台上发布相关微视频、活动照片、宣传文案等,搭建湘商(洪商)文化与外界的沟通桥梁,更好地宣扬湘商(洪商)社区教育品牌的成果。

(二)品牌产品数字化开发

湘商(洪商)社区教育品牌的传播离不开固有的文化。时至今日,怀化市洪江区还保留着明清以来相对完整的会馆、钱庄、寺庙、民居、报馆等,有如湘商(洪商)文化的巨型博物馆。如何将现存的实体文化建筑和文献资料转变成为数字化产品,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可利用数字虚拟复原技术,结合VR技术、数字三维图形原理、4D动画效果、多功能交互传感技术等,打造一个立体可视的虚拟湘商(洪商)文化园,通过数字化方式获得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味觉的多方位体验,营造身临其境的历史穿越感。其次,可充分结合已有历史文化资源,利用社区会展、文化博览活动、大型地方歌舞剧等多种传播渠道,借助媒体网络,传播湘商(洪商)正能量,展现文化魅力。还可设立湘商(洪商)文化APP或淘宝、京东商铺,售卖相关文创,并在社区教育中开设相关品牌经营、市场营销、产品推广类课程,鼓励社区居民以湘商(洪商)文化为主题生产文创商品进行售卖,发展“商业+文化”品牌模式。同时,将历史留存文献资料转化为电子图书、报刊等,设立湘商(洪商)文化品牌线上图书馆,扩大文化影响力。将湘商(洪商)文化中的经典案例、事迹、人物、传奇等改编成影视剧作品、歌曲,打造影视人物IP。利用优秀传统文化编写教材,设置社区教育课程,完善升级现有课程资源,生产出内容丰富的全媒体资源课程,全方位多层次展现湘商(洪商)社区教育品牌的魅力。

(三)品牌线上线下交互式体验

在数字化浪潮下,文化的传播往往被赋予新的载体,传统的社区教育品牌亟需突破和创新。2022年首部“湘商”题材的电视剧《一代洪商》在央视八套播出,通过电视剧的播放收获了一大批“剧粉”,而这些“剧粉”又能转化为湘商(洪商)文化的关注者和认同者。通过电视剧在平台的播放,数以万计的观众对洪江、对怀化、对湘西、对湖南、对湘商(洪商)文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为洪江区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趁着电视剧热播的这阵东风,应加快脚步构建湘商(洪商)文化体验基地。怀化市洪江区围绕洪商文化打造了洪江古商城,立志于将其打造成为传承洪商文化、传播美丽中国的“洪江古商城·国风文化名城”。此外,可围绕“商道文化”主旋律,构建以古韵洪江、山水洪江、创意洪江为主题的全域旅游特色产品体系;可与各地区社区大学或开放大学合作,运用数字化科技打造数字化湘商(洪商)文化体验馆;还可与洪江政府、洪江电视台联合举办各式各样的湘商(洪商)文化进社区活动,进一步推广湘商(洪商)文化社区教育品牌,推动洪江区文化、教育、旅游各产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EB/OL].

[2]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EB/OL].

[3]从这里读懂湘商[EB/OL].

[4]禹明华,刘智群.基于湘商文化传承的地方文化品牌打造———以湘商文化传承为标准[J].中国标准化,2022(8):98-100.

[5]陈可.社区教育本土特色与品牌建设研究————以常州市为例[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35-38.

[6]张慧敏.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社区教育品牌发展路径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3):32-36.

[7]蔡慧敏,陈方.岳阳社区大学本土特色社区教育品牌构建路径[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44-47.

[8]陈金全.解读洪商精神[EB/OL].

[9]吴志红.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湘商文化传承和发展———访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张健[N].人民政协报,2021-11-12.

[10]于仰飞,宋晓梅.“互联网+”背景下社区教育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实践及路径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1(12):15-19.

社区商业案例范文5

【关键词】氢能小镇;规划设计;空间结构

1引言

1.1背景

随着建筑领域碳排放量的增加,氢能凭借自身优点作为解决能源和经济问题的措施之一被多个国家纳入发展计划,在近两年得到快速发展。国际社会对氢能的作用和价值已基本形成共识,即“大氢能”定位,在工业、交通、建筑、能源等诸多领域都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我国从2018年开启氢能计划,2019年进入氢能高速发展阶段,并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打造氢能小镇、氢能产业园和氢谷等模式,推广氢燃料汽车,建设加氢站。粗略统计,全国各地已经有29个氢能产业园、氢能小镇、氢谷和氢能社区等项目审批。

1.2目的和意义

本文对国内特色小镇模式和氢能小镇进行研究,分析归纳其空间结构和设计要素,将氢能和空间结构进行多维度的融合规划设计[1],丰富相关理论,并为氢能小镇模式的推广发展和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意义。

2氢能小镇发展和研究现状

2.1氢能小镇基本内涵

氢能小镇是以社区规模城市空间为载体,以产业、文旅和社区为主题,以产镇融合和科学的规划设计为手段,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和要素设计,为解决能源、经济、生活和空间结构等问题而发展出的模式,是在特色小镇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针对产业的新型发展空间。不但可以解决常规产业园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不符合基本空间功能逻辑、投入使用后周边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缺乏文化和活动空间、生态绿化程度和周边融合度不够等情况。也可以解决传统乡镇和区域功能单一、产业结构不明确、经济发展缓慢和空间融合度不够等问题[2]。

2.2氢能小镇发展现状和问题

基于国际形势、碳排放量问题、国家政策、建筑领域供给和空间结构变革需求,近几年氢能小镇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且立项数量不断攀升。截至2019年底,全国各地区已有29个氢能主体产业园区,其中华东地区占据14个名额位居首位,其次是华南地区占据5个名额[3]。根据国内项目发现氢能小镇的开发主要包括特色产业引擎、旅游引擎、核心产业园区、产业延伸、休闲聚集区、不同人群居住和社区配套七个组成部分。根据国内氢能小镇的项目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以下几个问题:①氢能小镇发展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缺乏实践,未形成成熟的标准体系和规划设计策略;②小镇发展进度和基础薄弱,部分项目处于规划阶段,建设进度低于预期,还需3a~5a方可成型;③现阶段需要政府扮演主要角色,提供支持和引导,虽然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但部分企业仍处于观望状态。以上问题会随着氢能能源以及氢能小镇模式的推广得到改善和解决,本文也尝试从规划设计角度出发解决一定的氢能小镇标准化问题。

3氢能小镇空间结构和设计要素

3.1案例分析

浙江台州氢能小镇是我国首个氢能小镇,位于浙江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聚集核心区,台州湾作为浙江六大湾区之一,不但腹地广阔、产业资源雄厚,而且有便捷的立体交通,是带领浙江经济增长的重大产业平台。台州氢能小镇进行“三产融合”和“三生共存”的规划设计,对产研、产城和产融进行融合,可实现生产、生活和生态共存的状态,形成产业研发、配套商业和居住以及便利服务等一体化。1)功能空间结构台州氢能小镇用地规模为1.4km2,以氢能产业、文旅和社区为主题,包括产业、商业、服务、文旅和生活居住等功能版块,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升级。2)产业结构围绕氢能产业塑造前端研发、中端生产和末端物流展贸的完整产业结构:包括氢能研究院、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等前端研发;中端生产包括标准厂房和厂区以及园区内的相关配套服务等区域;末端物流展贸包括氢能产品商贸空间、科技展示空间和会展物流中心区域。3)其他支撑板块和特色除了产业板块,根据功能和生活需求,台州氢能小镇还包括以金融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金融和商业板块,满足人们日常居住和生活服务的社区板块,具有自身特色和提升环境的文旅板块,打造环湖绿道、欢乐干线、主题公园和科技馆等特色空间。台州氢能小镇以氢能为主题,进行多功能、多空间维度的高度融合设计,既发展了产业,又可以满足人们日产生活的需求,各功能和板块之间相互联系促进,具有明确的定位、理念和设计思路。

3.2氢能小镇空间结构特征

3.2.1产业结构特征产业结构特征:主导产业明显,围绕主导产业打造完整产业链

以氢能为主导产业,打造产、储、运、用等与氢能加工生产相关的产业集群和氢能应用产业集群。以氢能为线索构建前端制造研发、中端生产、末端物流和应用的完整产业链结构。

3.2.2功能结构特征功能结构特征:功能分区明确,文旅生活配套

从产业、生活、金融、服务和文旅等功能出发,进行空间规划设计形成清晰地功能组团,同时又保持各组团之间的密切联系,以产业为核心,金融和商业为支撑,根据自身特点配以文化旅游空间属性,完成多功能空间的复合(见表1)[4]。

3.2.3文化风貌特征文化风貌特征:整体风貌一致,绿色生态文化

读取当地特征和历史,进行元素的提取和简化,以当地肌理材质和文化历史背景奠定整体风格基调。围绕氢能产业为小镇赋予文化内涵,提倡生态环保智能生活方式和思想;氢能小镇一般位于城市边缘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可根据生态环境打造景观轴线和空间,发展旅游项目,促进小镇发展,宣传其文化理念。

4氢能小镇空间规划布局

4.1小镇理念及目标

小镇以自然生长为理念,同时将生产、生活和生态进行三生融合,依托分布式氢能源和智能信息化的技术,以绿化带作为边界,以水系作为联系媒介,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策略,打造“合理布局、复合领域、高效交通、低碳运转、活力融合、生态自然”的未来氢能低碳可持续发展能源小镇模式。

4.2氢能小镇规划布局

4.2.1产产、城、人、文结合的发展模式

氢能小镇实现以产业为核心的城市空间、人居和文旅四位一体的结合,将氢能、社区、文化和旅游纳入城市空间中,多维复合[5]。以城市社区空间为基础,以产促镇,以镇兴产,辅以商业。以人为本,实现社区居住和生活服务需求,以当地原有条件和空间,发展文化和旅游,引进不同人群,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同时激发小镇空间活力[6]。

4.2.2研发研发、制造、应用和创业的完整产业结构

从氢能的产、运、储和应用出发构建氢能完整产业链体系,将其分为上、中、下三游,包含上游氢能的生产制备和技术的研发、中游氢能的应用以及下游物流和商贸,另外,配有产业孵化基地和扶持创业等促进氢能产业规模和标准化发展的功能空间[7]。

4.2.3轴轴、带、区、团空间组织架构

借鉴氢能小镇案例和从生态绿色环境为出发点,氢能小镇形成轴、带、区和团的空间组织架构,以主要交通流线为主次轴;在当地区域原有生态环境和肌理的基础上,形成绿色景观带;以发展模式、理念、定位、目标和功能需求为依据,规划设计不同的功能区域,既有清晰地功能组团分区又实现共构互融,明确空间组织架构。

4.2.4一体化功能空间架构

氢能小镇是多功能、多维度高度复合的空间,根据定位和性质规划设计产业研发、配套居住、配套商业和服务等功能分区实现多位一体化。规划氢能产业园、氢能社区、金融商业、生活服务、文化教育和生态旅游等功能分区,将氢能融入社区空间,由点及面,带动小镇和社区发展,满足多功能需求[8]。

4.2.5绿色集约交通系统和生态可持续景观环境

引入氢能汽车等绿色能源交通工具,建设加氢站,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同时减少碳排放,合理规划高效集约的路网,根据景观规划人行道路,激发小镇活力。同时进行小镇空间的整体景观化设计,布置景观节点,提升趣味性和绿色生态性[9]。

5结语

社区商业案例范文6

【关键词】老龄化;居住社区;公共空间;规划;无障碍设计

0引言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是1999年。具体来说,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特征:老龄人口数量大、增速快、未富先老;老龄人口地区差异大;高龄化明显;老龄人口中女性人口多;空巢老年人比重增大;少子化趋势显著等。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老年人渴望拥有幸福的晚年生活,对社区和养老设施的要求日益提高。而我国社会养老设施尚不健全,具有很大的提升和改造空间。2017年10月18日,“”报告中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为老年人提供舒适、安全的养老环境,对于促进健康老龄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1]。在近代家庭养老模式下,居住社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功能,应提升社区老年人公共活动空间品质,打造友好型社区。营造适老型社区环境,鼓励老年人进行户外活动,既有助于提高老年人身体素质,满足老年人心理需求,又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1老年人行为特征研究

老年人是特殊群体,只有在了解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变化及需求基础上,才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出老年人适宜性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1.1生理特征

1)认知功能衰退

老年人的感知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尤其在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65岁以上老年人对光的敏感度下降,对光线变化的适应能力减弱,在光线较弱之处活动不便。部分老年人听觉退化导致其无法分辨混合声源,因此老年人在互相交流时倾向于有围合感的小空间。在触觉、味觉及嗅觉方面,部分老年人也有一定衰退,主要表现为感觉迟钝、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力下降、口味变重等。

2)运动机能下降

老年人由于体力、身体机能下降,行动缓慢,在行走和运动时易摔倒、受伤。

1.2心理特征

1)老年人普遍留恋过去,需要时间来接纳和学习新事物,怀旧心理较强。2)老年人易产生孤独感,其独自在家时间较长,难免因寂寞而产生失落、抑郁等症状,严重者甚至自我封闭。3)老年化过程伴有一定程度的智力衰退,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减退。同时,其生理功能的退化易使老年人感到无用,缺乏安全感。

2老年人适宜性社区公共空间案例——泰康之家•燕园

2.1项目概况

泰康之家•燕园位于北京市昌平新城,距北京市中心约40km,距社区最近的南邵地铁站约500m,交通便利。社区西侧紧邻白浮泉公园和昌平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社区北侧4km处有蟒山国家森林公园[2],周边生态环境极佳。社区内部功能配套齐全,包括公寓楼、会所、公共餐厅、老年护理医院、活动中心、商业街等。社区周边医疗资源丰富,商业、文化、娱乐、医疗设施齐全,医疗设施除社区内部的康复医院外,半小时出行圈内还有6家医疗设施。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4.3万m2,地上建筑面积30.8万m2,容积率2.2,建筑密度25%,总户数2151户。社区绿化面积11055m2,绿地率35.7%,社区内部环境品质较高。该项目以生态、健康、绿色、和谐为目标,是在适老社区背景下打造的养老地产项目(见图1)。

2.2社区公共空间规划设计

泰康之家•燕园按使用功能分为公寓区、商业区、会所区、医疗服务区和办公区5个片区。公寓区根据老年人需求又分为CCRC(ContinuingCareRetirementCom-munity,持续照护退休社区)与AAC(ActiveAdultRe-tirementCommunity,活力老人退休社区)两大片区[3],能有针对性地服务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社区内拥有丰富的绿化庭院及步行空间,注重环境的美观性、生态性。设计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点,风雨连廊及商业骑楼串联整个园区(见图2)。室外公共活动空间分散布置于公寓楼之间的庭院中,不仅充分利用楼间空地,也便于老年人到达活动场地。

2.3公共活动空间设计要点

1)人车分流

社区道路按人车分流原则设计,将车行流线和老年人步行流线在竖向上分离,营造安全的地面步行环境。

2)风雨连廊

社区公寓楼由带遮顶的风雨连廊进行串联,商业街设置骑楼,使老年人在户外行走时免受烈日、风雨及暴雪侵扰。

3)无障碍设计

社区内部设计遵循无障碍原则。公寓内部竖向交通采用公共电梯(见图3),室外入口空间及公共空间有高差处设置无障碍通道,无障碍通道宽度加大、坡度放缓,两侧配有无障碍扶手。同时,社区内部还配备了数量充足的无障碍厕所、电话、休息场地、停车设施等适老性设施,以适应老年人身体特征。

4)集中的室内公共服务空间

将老年室内活动场所集中布置于会所内部,通过连廊到达各公寓,能方便、快捷地满足老年人日常活动需要。会所内部配置餐饮中心、手工坊、书画室、老年学堂、健身房等设施,老年人可在此娱乐、学习和交友,充实其晚年生活。

5)楼间庭院

公寓楼间的庭院布置层次丰富、类型多样的绿化带,让老年人近距离接触自然。庭院中,种植各类乔木、灌木,增添庭院的层次性、变化性和趣味性,也能保证底层住户的私密性。庭院内广泛运用自然元素,70%的自然景观比例能缓解老年人压力、降低血压,提升幸福感。庭院设有门球、羽毛球等老年人适宜性健身场地,方便老年人根据兴趣爱好进行锻炼。庭院内还设有儿童游乐场,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有趣的与孙辈交往的场所。部分庭院利用地形高差形成下沉庭院,有较强的领域感和安全感,也可作为避风的活动场所。社区庭院内部还设有种植园,老年人可进行花卉种植、蔬果栽培等园艺活动,舒解、释放压力。社区种植园设计时加高了花槽高度,使其能满足轮椅老年人的劳作需求。

6)照明设计

在社区照明设计中,考虑到老年人感知能力下降、光线敏感度降低等因素,社区内分区提高了照度水平,保证均匀照明,无照明死角,营造舒适、明亮的公共空间,帮助视力不佳的老年人观察周边环境,降低老年人摔倒的可能性。

7)鲜明标识

社区公共空间设置颜色鲜明的标识,每栋公寓楼及活动场所入口用不同颜色的标识区分,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的场地识别能力。

3老年人适宜性社区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通过分析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及进行典型适老性社区研究,归纳总结出以下老年人适宜性社区公共空间设计原则。

1)人车分流

在进行老年人社区规划设计时,应采用人车分行的交通模式,或在竖向上对人车流线进行分离,减少机动车在社区中的穿越,降低其对老年人活动的干扰和影响。

2)集中布置老年人适宜性公共服务设施

便捷地满足老年人日常活动所需,降低公共服务设施的经营和维护成本,提高其使用效率。提高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可达性,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公共活动空间资源。

3)营造舒适的老年人公共活动空间

可对住宅空间进行局部放大,增大楼梯前室和连廊宽度能创造老年人眺望和交流的空间。楼间庭院可设置开放的室外公共活动空间,应选择光照条件好的场所,同时考虑防风避雨设计,可在公寓楼间设置带遮顶的风雨连廊,将公寓楼与庭院开敞空间进行串联,使老年人在户外行走时能免受风雨侵袭。南方可利用首层架空方式设计老年人公共活动场地,打造阴凉、通风的活动空间。

4)老年人活动的私密性及开放性设计

聊天、看报等活动较为私密,室内设计可利用屏风、隔断来确保活动的私密性,室外可利用自然地形高差或绿化来保证场地的私密性,同时应兼顾隐私与安全,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能及时发现和救助。健身、球类等活动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观赏性,应选择开敞空间作为活动场地。

5)遵循无障碍原则

社区商业案例范文7

关键词:众创空间;地域性;模块化

1项目研究背景及调研对象

近年来随着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和科技技术革命,使互联网、AI、大数据、云计算和众多手机APP成为发展和改变社会传播媒介的方式,拓宽了公众用户参与与传播的维度。也促使了众创空间的高速发展,各类创客空间、孵化器、创客咖啡和加速器大量出现,使千家万户的生活服务走进了互联网。在大部分创客还处在“孵化”时期,由于孵化“产品”还处于不成熟时期,致使创客们需要低成本,集成式的创业社区,将工作、住宿、消费、运动、社交、生活等“创客”需求进行集约,降低“创客”们的时间成本,提高“产品”孵化效率。

2现状调研

对创客空间、联合办公空间、孵化器和创业咖啡这主要四类众创空间进行了差异分析,为新型众创空间的创新设计提供设计参考。如表1所示,现在主要的四类众创空间主要功能为办公、商业休闲,在规模和可容纳创客数量上有限,资源分布较散,所能提供的服务也较为局限,“房东”的盈利方式也较为单一。因此如何把创客们集中、社会资源集中正是创客和投资者所需要的。同样我们也对昆明和成都的创客的创业空间和生活居住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别是昆明市金顶山金顶园创业园区和成都市西村大院,进行了100份问卷调查,有效问卷96份。调查数据显示:①入驻创业园区的企业时间多为1-2年,入驻时间相对较短,流动性、更替性较大;②入驻人员多为90后群体,本科毕业生数量较多;③项目结构与人员构成较为单一,主要以电商为主,创业群体主要为学生。在国家相继出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一系列双创指导政策,使得众创空间发展有较强的前景,同样新业态的发展让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得以融合,带动了社会经济。如何创造较好的工作环境、搭建社会资源平台、解决创客生活居住问题,使工作、资源、生活集约是可行的、迫切的。

3设计探讨

经过调研,针对地域型众创空间在设计中的创新与演绎,并讨论创新涉及的相关问题。①通过资料的收集,学习掌握国内外众创空间研究进展,实地调研了解一二线城市众创空间发展现状;②思考如何将办公、商业、居住的多元化垂直结构体系,打造成资源“集约”型的众创空间。运用类型学和象形学等原理以原型为基础,在地域型的空间结构、交通流线、使用功能、立面造型等方面入手进行深入探讨和实际设计。③实际操作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适合地域型多元化结构体系的众创空间设计方法。

3.1提出方法

针对“创客”需求,进行空间的优化和创新的模块化设计,使空间集约,设施完善。对创业人群、创业企业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划分。丰富众创空间功能需求,在满足基本功能的需求同时,为更好的服务创客,提升社区功能,丰富社区产业,集中社会资源。我们这里把它定义为新型众创空间三层概念(如图1所示),第一层满足创客的基本需求主要功能为创业、产业、商业和社区物业功能,能组成基本的功能需求;第二层为创客提供生活服务保障,包含创业社区、学习工作、居住社交、购物消费等功能,提升了众创空间的品质,使创客更具归属感;第三层主要结合社会资源、市场需求,为创客的项目提供交流、学习、推广平台,主要增设产品展示、项目路演厅、专业孵化区、创业培训、科普培训等一系列有助于于创客发展的展示学习功能。整合以上功能需求,打造功能集约型的众创空间。

3.2构想

基本构想为居住+工作+社区服务,使其功能集约,空间使用率高,平面布局灵活,开放利用垂直空间,构建产业服务生态系统。如居住空间构想,打破传统“居室”环境,在满足人体基本尺度、功能需求和保证私密性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空间,进行模块化设计(如图2所示),设定满足创业初期4名创业者使用,模式一:1+1+1+1结构模式,具有4个相对独立的私密空间和共同交流使用的共享空间;模式二:2+1+1结构模式,有两个较小的私密空间和一个较大的1+1空间;模式三:2+2结构模式,有两个1+1较大的空间使用。可根据此方法结合自身需求,灵活调整布置。

3.3优化

基于模块化为一单元,如何使各个平面空间功能相互有机结合、穿插使其提高空间使用效率,是极为重要的。我们提出了“蜂巢组合形式”和“细胞组合形式”运用象形学加以思考。①“蜂巢组合形式”:蜂巢式建筑是模拟蜂巢的构造来建设建筑物,它采用的基本受力结构是正六边形的模块固定连接成建筑物整体,使正六棱体模块更具向心性。让功能布局更具延展性。②“细胞组合形式”:细胞式建筑是模拟细胞的构造来建设建筑物,它采用基本受力结构,使细胞间相互转换连接构成建筑物整体,平面空间大小变换灵活、多变,能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和可变化性。

3.4提升

随着众创空间的功能不断增容,使其活动空间、社交空间功能更加丰富,在优化居住,工作重要功能的基础上。提升公共活动空间的功能,不仅对能创客提高一个舒适、放松的休闲空间,而且还能对众创空间社区进一步的产业融合提供基础和保障。如户外共享空间的打造(如图3所示),其主要功能为滑板社区、音影广场、书吧、健身等一系列功能,营造一个有趣、功能丰富的游园。让创业者的活动范围不在孤立。

4结语

众创空间是顺应创新2.0时代,根据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国家明确表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成经济发展新常态。新型“众创空间”的发展将对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如何将现在我国传统孵化器和众创空间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整合、分析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改造和设计,将其设计成办公、商业、居住的多元化垂直结构体系,打造资源“集约”型的众创空间。在明确了关于居住空间、办公空间模块化的设计,及其它生成机制的演化过程,在明确这种关系后,在由象形学的理论和方法将其构建模式得以重现,这或许是我们面临的复杂性问题。

参考文献:

[1]安宇宏.众创空间[J].宏观经济管理,2015(4):85.

[2]吕力,李倩,方竹青,等.众创、众创空间与创业过程[J].科技创业月刊,2015(10):14-15.

社区商业案例范文8

一、城市复兴项目的常见问题

(一)城市历史记忆的中断

城市复兴建设最常见做法是改造利用工业遗存,包括各类厂房、仓库、工业大院及其配套设施。我国大城市的工业区大多设在旧城边缘,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这些地方已变为人口稠密、商业价值很高的区域。开发者把工业设备和不适合居住的部分建筑物拆除,翻修出一批低密度、高性价比的办公空间,尤其受到中小规模文化企业、互联网企业欢迎。但是在这种改造过程中,规划设计者很少考虑原址的历史积淀,即便是北京798艺术区这样中外知名的城市复兴案例,园区也缺乏对过往历史的讲述。参观者可能对这里独特的包豪斯风格建筑产生兴趣,却无从了解电子工业基地的故事,艺术区使用的是一套后现代主义的、解构计划经济时代文化逻辑的符号体系。实际上,这些老厂对中国电子工业作出过历史性贡献,也繁荣了北京的东北部城区,与这一区域目前的产业特色存在联系——从最初大面积移植东德生产线到西门子公司等跨国企业入驻,再到如今本土互联网企业的高度聚集。798艺术区这一历史叙述断裂的状况直到最近才有所改观,园区的产权所有者开始梳理自身发展历史。

(二)与社区的联系日渐弱化

城市复兴项目忽略或有意排除地方的历史文化,其结果之一就是与周边社区的情感联系逐渐减弱。无论历史街区、工业遗存还是滨水地带,背后都有一群历史文化的创造者,其中很多离退休职工、原住民仍然生活在周边的街道社区或村落。区域经济由于种种原因发生衰退或停滞不前,曾经条件很好的配套居住区也变成设施老化的底层社区。城市复兴项目获得了大量资金投入和财政补贴,迅速改善园区基础设施并迎来新的使用者,而周边老旧社区却难以拆迁或得不到改造,与翻新的园区形成鲜明对比。很多老厂曾经有“企业办社会”的职能,为职工及周边居民提供各类生活服务,改造后的园区却过于着眼经济效益,对社区的公共服务贡献甚微,园区/社区之间的共享传统与情感联系都逐渐弱化以至于中断。如果区域的整体文化生态未得到重建,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园区经济发展。

(三)同质化发展,缺乏创造性

城市复兴项目的同质化现象十分普遍,无论是翻新为办公空间、写字楼还是改造成艺术区、影剧院、文博场馆,开发者都在美学风格上追求某种流行风尚、国际标准,以便充分市场化、商业化,产业发展方向更是趋同。正如社会学家戴维•哈维分析的,地域性的独特品质很容易被这种便于交易的考虑所摧毁,“当一些东西或事件越容易市场化(易于伪造、仿制、模拟等),它们越难以成为寻求垄断地租的基础”,其结果反而是损害园区的价值。过去较为成功的北京798模式、尚8模式,上海田子坊模式、新天地模式……在全国的城市复兴项目中都找得到仿制品,不少大城市依托自己的艺术院校资源照搬了798艺术区的符号元素,但最终的经济效益和文化影响力都十分有限。

二、城市复兴项目的数字化传播效果

大量的城市复兴项目没有文物保护单位的身份,也不是专业文博场馆,使用数字化传播手段属于“自选动作”而非“规定动作”。但使用这些数字化手段可以更好地尊重所在区域的历史传统、加强与社区的情感联系,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对传统的创造性阐释能够赋予城市复兴项目更大的文化价值和文化影响力。

(一)经济高效,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

高水平的城市复兴项目在改造设计之初就会考虑原有的建筑肌理,在满足当下功能需求的同时在建筑外观上把历史元素凸显出来,原有的文化符号还会渗透到办公空间的具体设计中,谷歌、苹果等跨国公司近年来推出的众多办公大楼就是其中代表。但这对开发者和建筑师提出了很高要求,现有的很多项目都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只是进行了简单改造。数字化传播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种不足,它开辟的公共空间不仅能呈现文化信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也不会占用太多物理空间,还可以是复合功能的,是一种经济高效的选择。

(二)形式多样,有丰富的创作可能性

可用于城市复兴项目的数字传播手段很多,除了传统的网站、社交媒体外,目前主要有在移动端和固定播放设备传播的数字化图文、音频、视频、APP、游戏等,也有相对复杂的新兴技术手段,包括裸眼3D、全息投影和需要辅助设备的VR、AR、MR等以及其他各种数字化的声光电手段。这些传播工具能够满足不同规模、不同类型复兴项目的需求,十分灵活:体量大者如户外数字灯光秀,首钢园区滑雪大跳台在2019年举行首个国际比赛时上演了三场灯光秀,在巨大冷却塔上展示百年工业成就和其他文化内容,造就一个无数观众共同凝望的历史时刻,是颇为成功的传播案例。体量小者如各种创意APP,创意工作者为英国最大的工业遗产改造工程——伦敦巴特西电站项目(进行中)设计了“遗产小路”应用程序,包含整个地区的导览和AR体验等内容。

(三)互动性强,与社区保持动态联系

用数字化传播工具对历史文化记忆进行梳理和重释,可以加强原有社区居民与新园区的情感联系,在给予他们尊重的同时赢得支持;这些传播工具突破了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互动性、体验性、参与性强,能够吸引各种文化层次的受众,便于形成沟通对话,有利于复兴项目的优化调整。例如伦敦巴特西电站“遗产小路”程序的使用者可以随时关注工程进展情况,提出他们的预期和建议。这些功能意味着复兴项目不是封闭和排他的,可以在服务产业发展的同时对社区生活作出贡献,构建的公共空间不是专属于某个社会集团的,而是向所有人开放。

(四)为城市复兴项目增加文化价值

城市复兴项目要取得成功,不仅需要在产业结构上作出调整,也需要独特性和独创性的文化价值。正如地理、气候、水源和人文因素对酒类价值的影响一样,有独特历史背景、文化背景的城市复兴项目也有可能赋予入驻企业及其产品以某种特殊的价值。与此同时,新兴的数字化传播手段改变了访问者的体验方式,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创造出丰富的文化体验,这种创造性的运用本身也是城市复兴项目活力和价值的体现。

三、城市复兴项目加强数字化传播的途径

(一)装配数字展厅或城市家具

最常用的是展览展示。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MR(混合现实)、全息投影、裸眼3D等数字技术非常适合再现和重构历史场景,全方位地展示出建筑结构及细节,还能给予观者“沉浸式”体验。城市复兴项目应当开辟数字展厅,再现曾经的生产流程、生活场景和历史变迁,让观者了解改造项目的价值。同时,可以搜集用户的反应数据,根据他们的喜好对传播内容作出调整。如果没有空间条件,也可以在城市家具中装配播放装置或二维码,这些城市家具包括信息指示、娱乐健身、交通服务等公共设施。制作VR类的数字内容产品有较高门槛,在预算不足的情况下可播放普通的音频、视频,同样是有效的传播手段。

(二)数字化的公共艺术活动

创作公共艺术。在园区设置交互式的公共艺术装置如智能化的喷泉、雕塑、灯光秀等,还可以用可穿戴式设备捕捉用户特征,即时生成个性化的短视频。这些装置增加了城市复兴项目的趣味性、艺术性,其主题与本区域的历史文化以及园区的未来发展方向相关。使用新兴数字技术的公共艺术作品非常容易通过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实现二次传播,吸引更多潜在受众,扩大传播效果,迅速提高城市复兴项目的知名度。

(三)公共服务型的应用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