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现代化社区管理论文

城市治理现代化社区管理论文

一、城市治理现代化必须积极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改革

国家治理体系是国家治理能力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完善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真正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从政治学的角度来讲,国家治理体系是一系列规范行政行为、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制度和程序的总和,包括国家的行政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目标就是要规范社会权力的运行和维护公共秩序。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协调、动态和整体的制度运行系统,涉及政府治理、市场治理和社会治理等三个次级体系,而城市治理现代化则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就是要处理好国家与市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而在城市治理现代化方面,也应该首先理顺好政府与社区、政府与民众的关系,使政府在职能上归位,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治,达到政府治理与居民自治之间的良性互动。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政府要首先转变观念之外,还必须有健全的制度保障,建立适应城市治理现代化要求的社区组织体系。必须看到,实现城市治理的现代化,重心在基层,基础在社区。因此,推进社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建立新型的社区管理组织体系,既是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盐田改革社区管理体制的实践探索

深圳市盐田区委、区政府在多年的城市管理实践中,虽然无法一开始就将其提升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高度,但是在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仍然有不少做法符合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原则。2002年初,盐田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全区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要求将居委会改为社区居委会,并以此为中心建立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承担起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任。并且,明确指出新的社区组织体系的任务是“以加强社区党的建设和社区自治建设为重点,以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为基础,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高人的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为宗旨”。很明显,这样的改革指导思想符合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它可以有效地调动基层党组织、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和社区居民等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社区治理的合力,创建现代化的文明社区。2002年开始建立的新型社区组织体系,包括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是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委会由居民选举产生,主要职能和任务是建立社区服务网络,完成社区服务任务以及以社区服务为龙头的社区建设的各项任务。居委会有自治权、协管权和监督权。二是社区居民会议。社区居民会议是社区的权利机构,是社区居民表达自己意愿的组织形式,其主要职责是选举社区居委会,负责审议居委会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报告,研究决定社区内涉及居民利益的重大事项。虽然社区党支部仍然是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但这种新型的社区组织体系开始体现出政府和社区的职能、权责的分离,实现了居委会从“议行合一”的旧体制向“议行分设”的新体制的过渡,最重要的是使居委会开始具有“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性质,起到了“还权于社区、还利于社区、还位于社区”的作用。2005年,盐田区委、区政府出台一系列文件,对社区组织体系又进行了新的改革,将社区工作站从居委会中分离出来,作为区政府设在社区的唯一的承接政府下达的各类行政事物的工作平台。社区工作站的设立,将居委会原先承担的政府职能彻底剥离出来,然后由政府通过社区工作站的雇员为居民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同时对居委会的委员实行直接选举,这样既激发了居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又使居民对自己选出来的委员和主任有信任感。对于民主选举产生的社区居委会,区委和各街道党委还注重发挥其协调矛盾、民主自治、依法监督的功能,创造各种条件使居委会能通过多种途径来协助政府做好基层社会工作,起到正确引导群众的思想情绪,调解民间纠纷,维护社区的治安环境,保持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作用,居委会也就真正成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自治组织。2011年5月18日,盐田制定下发了《盐田区创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工作方案》,再一次提出了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社区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完善社区管理服务功能的任务,要求做到党建有力、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全面实现争创“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区”的工作目标。这个工作方案的最大特点就是目标明确,任务具体,而且责任到位。该工作方案的出台,巩固了前一阶段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完善了社区管理机制,产生了积极的效果。党的十八大之后,为了进一步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解决基层社区负担过重、考核过多的问题,2014年8月盐田区正式出台实施“1+2+1”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相关文件。其目的就是通过理顺基层各类组织关系,强化综合党委核心领导地位,减轻社区工作站负担以及提升基层工作人员待遇等方式,着力构建一核多元、共融共治的社区管理新体制。这次改革主要涵盖四个方面:一是要理顺社区各类组织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社区综合党委在基层社区的核心领导地位;二是明确社区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方式;三是为社区工作站“减负”,提升政府服务基层群众的质量;四是增加基层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让愿意扎根基层者拿到体面的工资。而改革的最大亮点,就是系统地梳理并制订了社区工作站工作目录和考核目录。根据这两份目录,盐田基层社区工作站承担的工作事项被压缩为30项,考核事项从原来的70多个压缩成2个。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基层社区的三难:“婆婆”多,任务重,各种考核泛滥。

三、盐田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启示

盐田区的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盐田社区的管理体制和机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出四个方面的明显特点:

1.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近年来,随着社会管理和社会创新工作的不断推进,参与社区管理的各类组织日益增多,虽然较好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但也带来了社区组织权责不清、功能重叠、各自为政、缺乏统筹的弊端,难以形成治理合力。因此,如何有效地发挥好社区综合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使社区各类组织依法依规充分发挥作用,形成“一核多元”的社区治理模式,就成为社区治理过程中必须努力解决的大问题。在盐田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1+2+1”文件中,明确提出了社区综合党委是社区内各项工作和事业的领导核心。要求各类组织的党组织和党员均纳入社区综合党委管理,社区综合党委要从政治、思想、组织、加强管理、强化监督等方面全面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其对社区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这些文件不仅赋予了社区综合党委在重大事项上的话语权,并严格规范了民主议事决策的程序。社区综合党委、社区工作站、社区居委会的重大财务事项和年度收支情况,均需要社区综合党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讨论决定,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运作是否做到依法依规也由社区综合党委监督。在议事决策的形式方面,文件也规定社区应以“新三会”形式研究决策各项事务,另外不定期召开民意拍砖会,由社区综合党委选择社区某项难点、重点事务,专门征求辖区居民和专家学者意见。这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从制度上保障了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充分发挥。

2.政府的执行力得到较大提高。

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变革中,政府的行为尤为关键,既要真正做到不越位、不错位,又要做到不缺位,必须当好“掌舵者”,切实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在盐田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中,做到了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和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有机统一。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以前,行政化的社区居委会人员结构复杂,平均每个社区有近90个人(包括治安和保洁人员),他们的收入基本上都是区财政拨款,每年至少需市、区财政下拨经费大约1836万元。社区体制改革后,原社区居委会中属于行政工作的归并社区工作站,并给社区工作站明确职责,每个社区工作站平均配备6个雇员编制,工作人员数大为减少,个人收入水平明显提高,但财政拨款的人员的经费整体水平仍然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这种体制运作牵引街道办事处和各职能部门之间新型的工作关系和行政成本、行政管理及行政效能的评估方式改革,建立了新型的政府管理的垂直链条,提高了同等成本标准下的行政效率。

3.社会组织得到较快发展。

社会组织是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多年来,盐田区委区政府坚持宽进严管,厚待重托的原则始终不渝地促进全区社会组织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建立起从政府一元管理到政府、社会组织、公民共同治理、构建和谐社会的模式。同时,盐田区还十分注重培育社区参与意识,不但要求社区居委会具有相应的自治功能,而且还要承担起培育各类民间组织的任务。经过几年的发展,盐田区社区服务三级网络开设了教育培训、保洁、物管、家政、中介、文体活动等100多项福利和服务的公共产品,提高了全体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近半失业人员通过“社区就业基地”实现了再就业。2013年,盐田又将“继续完善社会组织培育和规范发展机制”列为社会创新重点项目,率先在全市设立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专项资金。除法律法规规定需前置审批以外,对公益慈善、社会服务等八大类社会组织全部实行直接登记,同时放宽社区社会组织准入门槛、简化办事程序,实行登记和备案双轨制。目前全区已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有142家,涵盖了经济、教育培训、文体、公益慈善以及综合等五大门类,逐步承接政府部分公共职能转移,并成为盐田区推动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力量。四是居民民主意识和居委会自治能力明显增强。能否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是社区治理能否真正取得成效的关键。而要调动居民的积极参与,其重要前提就是要充分发挥基层的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居委会组成人员的直接选举。为此,盐田早在2005年就在全区17个社区居委会全部实行了直接选举,当时曾引起广泛的关注,被誉为“中国基层民主的破冰之旅”。在居民的积极参与下,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居委会真正回归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不再直接为政府“跑腿”,而是成为居民的代言人、权益保护人,架起了政府与居民沟通的桥梁。而随着社区服务站的建立,作为一个民办的非企业组织,拥有更多的自主权,经营行为更加灵活,使社区服务站在解决一些企业不愿无偿解决、政府无法全面解决、居民无力个人解决的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提高了社区服务的水平,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更为可喜的是,随着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的提升,盐田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志愿者。目前志愿者队伍人数接近3万人,约占辖区人口的15%,其中注册义工8000多名。这批志愿者为盐田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当初盐田社区治理体制的改革,是围绕创建符合盐田实际、满足政府社区管理和保障居民权利实现需要的社区治理模式,而不断探索前进的。但是反思盐田整个改革的进程,人们还是不难发现,盐田坚持制度创新和体制内资源优化这种与时俱进的改革,不但为形成中国特色社区治理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启示

1.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尽管国家治理现代化这个提法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才正式出现在党的文件中,但实际上30多年的改革都是朝着这个方向迈进。也就是说,随着党由一个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由国家统治转向国家治理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从盐田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当地的党委政府一开始还无法预见到今天所倡导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然而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举措都是为了努力处理好政府管理与民众参与之间的关系,都是为了提高政府的工作效能,都是为了实现社会事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民主化,从而更好地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这一切,同样是国家治理或者说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因此,倡导国家治理现代化不能离开中国的国情,特别是不能离开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只有对中国的改革开放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系统的总结,国家治理现代化才能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2.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执政能力的集中体现。

党的领导是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制度的创新之所在。经过短短的几十年时间,相比其他国家,中国已经初步形成了独创、高效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显示出中国制度的强大生命力,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优异的执政能力。从盐田的实践可以看出,正是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精心谋划下,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才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不管是从宏观层面讲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还是从中观层面讲实现城市治理现代化,都必须首先着眼于提高全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正如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下更大气力。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地运转。

作者:王国峰 叶萍 单位:深圳市委党校盐田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