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方案范例6篇

社区治理方案

社区治理方案范文1

一、社会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家委会作为企业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所在企业和政府的指导下,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市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委会现状与快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和不断提高的管理水平已不相适应。将家委会改制为社区居委会及其他职工生活区社会化管理移交当地政府,纳入社区管理,对于完善居民自治功能,扩大基层民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社会化管理工作的原则

从工作实际出发,整个国企生活区社会化管理工作按照“统一协调,分类指导,合理调整,便民宜管,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工作要求,本着“政府牵头、属地管理、部门联动、企业协助”的工作原则,完成我区市属国有企业改革后职工生活区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任务。

三、移交的主要形式

1、家委会移交。对成建制的家委会移交并改制为社区居委会。由家委会所在企业单位与所在街办充分沟通后提出申请,区民政局负责提出意见并报政府审批。

2、生活区移交。对未设立家委会的职工生活区,各街办(镇、场)要结合本地实际,将生活区纳入到当地社会化管理范围。本着便于管理、便于服务、便于居民自治、便于资源开发,以街巷道路地缘为主、户数服从地缘的原则,结合原有社区情况,对家属生活区进行合理划分。需要进行社区划分的各街办(镇、场)将划分方案报区民政局审核后,统一报政府审批。

职工生活区规模在500户以下的,成立居民小组,整体划入就近社区;规模在500户以上的,或规模在500户以下但相对独立的,可单独设立社区,社区规模一般为1500户左右,最高不突破2000户。

四、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中的任务

1、区综治办负责指导社区综治工作室的规范化建设以及社区和谐平安联创中心的建设,落实综治工作措施,开展平安社区创建工作。指导社区按要求设置消防自救点,配备消防设施,开展消防安全工作

2、区财政局负责根据相关规定,落实社区工作经费,以保障社区工作正常开展。同时,根据企业职工生活区移交的实际状况,对前期为完善社会化管理所投入的一次性经费,按现行渠道落实。

3、区城建局负责协调生活区内路面硬化问题和“绿化进社区、绿色飘万家”工作。

4、区市容局局按照现行管理体制,负责督促指导生活区今后的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积极争取上级市容管理部门的支持和投入,根据生活区的实际情况,添置和建设环卫设施及公厕。

5、区房管局按照有关规定负责指导社区居民成立业主委员会,对小区物业管理活动进行监督管理。按现行管理体制,负责指导协助街道解决生活区的化粪池、落水管、窨井盖等问题。

6、区卫生局负责在有条件的生活区协调设立社区卫生服务站,或与有关社区协调居民到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将社区居民纳入到就近的卫生服务机构管理。

7、区文广版局、区教体局根据生活区的实际情况和居民需求,负责组织开展“文体进社区”等活动;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投入,为小区添置文化和健身设施,丰富社区居民文体生活。

8、区民政局负责督导各街办(镇、场)根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抓好家改居后的社区建设、居民自治等工作。

9、各街办(镇、场)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负责改革国企职工生活区今后的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要根据生活区实际情况,在生活区设置室外宣传、公示栏,由区各相关职能部门指导宣传栏的具体内容

10、区各相关部门要根据本单位的职能职责将职工生活区社会化管理的相应工作纳入各自的管理范畴。

五、社会化管理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国有企业改革后职工生活区社会化管理移交是国企改革后续必须做好的工作,是完成国企改革任务的重要标志。各街办(镇、场)、区各相关部门一定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针对各生活区的具体情况,采取“一厂一策”的具体工作措施,积极稳妥推进,确保完成任务。

2、加强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国有企业改革后职工生活区社会化管理移交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各街办(镇、场)、区各相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多方联动,避免出现管理的盲区和盲点,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社区治理方案范文2

(征求意见稿)

 

按照省委、市委关于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部署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基层群众自治工作,现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基础与提升并重,长期与短期结合,编制实施《攀枝花市“十四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规划》,抓好“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持续改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提升社区服务能力,补齐社区治理短板,形成相对成熟的城乡社区治理新理念、新机制、新模式、新场景。聚焦村级建制调整后的新情况和新变化,抓好改革后村(居)委会首轮换届,在自治协商、议事规范、村(居)务公开、“一肩挑”监督等方面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推动基层群众自治取得新成效。

二、重点任务

1.坚持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区治理的主线,全面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居)委会主任“一肩挑”和“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积极推动在居民小组、网格、小区新建党组织,扩大城市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覆盖面。推动小区党组织书记或成员通过法定程序担任业委会主任或成员,符合条件的社区“两委”成员通过法定程序兼任业委会成员。探索设立社区综合党委,完善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落实辖区党员干部“双报到”制度。

2.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发展。全面呼应把握两项改革后空间新格局和发展新态势,科学编制《攀枝花市“十四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规划》,将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自然资源规划部门牵头,民政、住建等部门相互配合,实现城市建设与社区建制统筹考虑、一体谋划。以每百户居民3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实施社区办公用房、活动场所面积均不低于400平方米的“双四百”工程,推进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达标和“强服务”提升,提倡一室多用、一室多能。2022年底前,完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推进“互联网+社区”行动计划,建成一批智慧科技型社区。加强居民小区治理,推进平安社区建设,营造“自治、法治、德治”融合氛围。到2025年,形成较完善的“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城乡社区治理框架。

3.完善“三社联动”机制。按照“三年试点示范、两年扩面延伸、分级分类推进、充分整合资源”的思路,2021年,争取4个省级社会工作服务试点示范项目,依托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实施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带动运行5个县(区)社会工作服务总站、10个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其中涉改乡镇占50%以上)以及20个村(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室,初步构建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完成50个功能服务型和50个兴趣爱好志愿服务型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其中涉改社区比例不低于30%。建设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和志愿者队伍,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4.提升村(社区)队伍能力。2021年4月底前,出台社区专职工作者岗位薪酬体系的相关政策文件,推进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化建设。2021年6月底前,市、县、乡三级联动、分层实施,对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全覆盖培训,帮助提升抓发展、抓服务、抓治理能力。持续开展社区社工队伍分级培训,依托社会工作信息系统,建立社工专业人才库,支持符合条件的社工专业人才通过选举进入村(社区)“两委”。积极培育社会组织、社会企业、专业社工队伍,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和各类“微组织”,支持多方主体参与基层治理。

5.推进村(社区)减负增效。厘清基层自治组织权责边界,健全城乡社区工作准入备案制度,梳理制定村(社区)依法履职事项、协助办理事项、负面工作事项“三项清单”,建立事项依法准入和动态管理机制。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建立村(社区)办公场所挂牌准入制度、牌子日常管理、挂牌督查问责三项制度,因工作需要确需挂牌的,须与城乡基层治理机构、民政部门协商一致,避免“两项改革”后各部门竞相挂牌乱象。全面建立村级民事代办制度。

6.高质量完成村(居)委会换届。2021年3月底前,完成新一届村(居)委会换届工作。严格实行村(居)委会成员县级资格联审制度,充分尊重民意,把优秀人才选进村(居)委会班子。按照“一人一策”妥善安置离任村(社区)干部。村(居)民委员会产生后10日内,依法推选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和村(居)民小组长。2021年4月底前,完成村(居)委会下属委员会成员以及议事会、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推选工作和其他村(居)组织建设,确保各类组织在党组织领导下依法开展工作、健康有序运行。

7.推动基层群众自治多元化。全面推行村(社区)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完善村级议事规则,丰富议事协商形式和活动载体,规范议事协商机制,通过自治协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凝聚基层治理强大合力。2021年6月底前,指导村(社区)制定村(居)民自治章程,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乡贤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作用,促进形成良好风气。健全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机制,发挥群众监督作用。2021年底前,梳理村(居)务公开指导目录,规范村(居)务公开形式和内容。

8.探索培育社区经济。各县(区)选择1-2个社区,开展社区经济培育试点,积极探索社区服务新发展,在政策和体制机制上寻求新突破。盘活两项改革形成的各类存量和增量资源,推动支持符合条件的公益性社区服务类、物业服务类等组织向市场化转型。推动登记管理权限下放,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设立社区治理发展基金(会)。引进和培育适合社区特点的创新创业平台,促进社区“新经济”发展。

9.开展基层示范创建。争创1-2个部级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开展基层治理示范街道、示范社区、示范小区创建,争创一批省级基层治理示范单位。2020至2022年,每年择优1个县(区)、1个街道(乡镇)和4-6个社区,争创全省城乡社区治理试点单位,着力打造便民服务型、智慧科技型、社会组织参与型、社会企业带动型、社区服务项目型和其他特色的“六型社区”。开展涉改村基层群众自治试点,争创省级“民主协商示范村”“民主监督示范村”“三治融合示范村”“场景营造示范村”“乡风文明示范村”。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城乡社区治理和基层群众自治作为“后半篇”文章的重要内容,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的组织体系;各级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治理模式,组织部门牵头党建引领,政法部门牵头综治保障,民政部门牵头集成综合服务和基层群众自治,市级相关部门按照方案分工加强协调配合。

(二)创新工作机制。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完善以省市补助为引导,县级投入为主体的稳定财政投入机制,整合各部门(单位)资金资源,加强社区经费保障。创新权责对等机制,建立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对确需社区承担的临时事项,须报请县级党委同意,所需经费下沉社区管理使用,健全社区工作者管理制度。创新资源整合机制,推动资源向社区下沉,推动社区与驻社区单位资源共用、阵地共建、活动共办,建立社区治理供需对接机制。创新内生动力机制,支持社区依法以市场化方式盘活社区资源,丰富社区服务供给,增强社区“造血”功能。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完善岗位薪酬体系,推进岗位待遇职业化。创新共建共享机制,建立“社区呼叫、街道吹哨、部门报到”召集机制,鼓励驻社区单位和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治理,推进“双报到”活动常态化开展。

(三)完善考评体系。将城乡社区治理和基层群众自治工作作为城乡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纳入县级年度目标绩效综合考评和领导班子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街道(乡镇)和城乡社区履职履约双向评价制度,建立驻社区单位参与社区治理的责任约束和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基层群众自治综合评价体系和考核结果公开机制。完善考核退出机制,及时调整不胜任、不尽职的城乡社区“两委”成员。统筹做好城乡社区治理考核评价与基层治理、“两项改革”监测评估体系的有机衔接。

 

 

附件:2021年度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基层群众自治

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附件

2021年度加强城乡社区治理和基层群众自治重点工作任务清单

序号

重点工作

主要任务

牵头单位

参与单位

完成时限

1

依法做好第十一届村(居)委会换届工作

2021年3月底前依法完成村级建制调整后的第一次村(居)委会换届工作;4月底前全面完成各下属自治组织组建。

市民政局

市委组织部

2021年4月底前

2

推进社区专职工作者职业化建设

出台《攀枝花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

市委组织部

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

2021年4月底前

3

实施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素质提升行动”

市、县、乡三级联动、分层实施,对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全覆盖培训。

市委组织部

市民政局

市纪委监委机关、市财政局、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6月底前

4

制定村(居)民自治章程

指导各村(社区)制定村(居)民自治章程。

市民政局

市委组织部

2021年6月底前

5

建立城乡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

出台全市城乡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备案制度实施意见,制定村(社区)依法履职事项、协助办理事项、负面工作事项“三项清单”。

市民政局

市委组织部、市委编办、市财政局

2021年9月底前

6

完善村级民事代办制度

出台全市村级民事代办实施意见,指导各村落实民事代办制度。

市民政局

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市政务管理局

2021年9月底前

7

“四议两公开”专项督导

组织开展全市村(社区)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专项督导,指导县(区)建立议事协商事项目录和议事预审制度。

市民政局

市委组织部

2021年9月底前

8

梳理村务公开目录

梳理全市村(居)务公开指导性目录,完善村(居)务公开制度。

市民政局

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

2021年12月底前

9

编制“十四五”社区治理专项规划

编制《攀枝花市“十四五”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规划》,指导各县(区)做好本地区规划编制。

市民政局

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

2021年12月底前

10

推进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达标工程。

争取3-4个省级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达标项目,市、县(区)统筹打造5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项目。

以每百户居民不低于 30 平方米的社区服务设施面积,室外活动广场不低于人均 2.5 平方米的标准,配建社区综合服务设施。

市民政局

市委组织部、市发展改革委、市住建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政务管理局

2021年12月底前

11

创新居民小区自治机制

建立业务委员会成立备案制、物业承接查验备案制。修订住宅物业服务等级评定标准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示范性文本。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市民政局

2021年12月底前

12

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

完成30个功能服务型和30个兴趣爱好志愿服务型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其中涉改社区比例不低于30%。

市民政局

市财政局

2021年12月底前

13

城乡社区治理试点

争取1个县(区)、1个街道(乡镇)、4个社区为省级城乡社区治理试点。推进“互联网+社区”计划,建设2个智慧科技型社区。

市民政局

市财政局

2021年4月底前

14

基层治理示范

争创省级基层治理示范单位。

创建基层治理市级示范街道3个,示范社区20个,示范小区40个。

市委组织部

市民政局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财政局

2021年12月底前

15

基层群众自治试点示范工程

争创1-2个部级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单位。

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的“多合一”村,分别围绕 “民主协商”“民主监督”“三治融合”“场景营造”“乡风文明”五个主题,争取5个省级基层群众自治试点。

市民政局

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司法局

2021年12月底前

16

社会工作服务试点示范

争取4个省级社会工作服务试点示范项目,带动运行5个县(区)社会工作服务总站、10个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以及20个村(社区)社会工作服务室。

市民政局

市财政局

社区治理方案范文3

“与其他办案部门不同,社区检察不触及正向程序办案,那么它设立的意义在哪里?在于通过逆向监督实现检察职能由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社区检察的设立初衷便是将检察职能在法治轨道上延伸。我们现在谈的创新思维、科技引领也都是为了更好地辅佐检察人员提升专业化能力和监督水平,将检察职能长效发挥。”

在10月26日召开的上海市社区检察部门“依托检察职能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专项工作交流会上,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社区检察指导处谈剑秋处长对社区检察的释义简明有力。

2010年6月,上海检察机关开始探索派驻社区检察工作,把法律监督的触角延伸到了基层。社区检察室是基层检察机关向街道、乡镇派驻的,在社区群众身边的检察机构。目前,上海全市已设立45家社区检察室,建立了由处、科、室三级机构组成的独立条线,也成为全国唯一一家有完整派驻基层检察部门机构序列建制的省级单位。并基本实现对全市公安派出所和街镇司法所监督的全覆盖,既监督派出所受理、立案等刑事执法活动,也监督监外执行。

当然,构成社区检察重要职能的还包括――基层职务犯罪社会化预防,以及依托检察职能,参与社会治理。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其主要职责应当是通过发挥检察权对行政执法权的监督制约作用,更好地实现社会治理体制的良性运作,进而参与并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因此,社区检察部门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职能定位,便主要集中在检察监督职能上。

“我们推进这项工作,要聚焦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利用社区检察室扎根基层的优势,着力发现问题,依托检察职能,积极开展前端治理和后端整治,立足监督定位,促进相关机构职能履行,加强法律服务,引导矛盾化解。”说这话时,谈剑秋的眼神透出坚定。“当然,我们承担了这份职责,开展了这项工作,就要与时代并行,不断探索创新,积极提升我们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其实,在基层设立社区检察室,本身就是检察机关检力下沉,延伸触角,依托检察职能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创新举措和有效手段。检察机关通过执法办案,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解决刑事、民事、行政诉讼中的纷争矛盾,惩罚犯罪,引导其他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规范守法,就是检察机关直接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

在年初的条线会和专项工作会上,市院社区检察指导处就对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做了新形势下的重点部署,提出了“适应改革发展,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加强内部联动,形成检察工作整体优势;把握监督定位,有效参与社会治理;着眼法治化建设,积极建言献策”的工作要求,各区社区检察科也结合检察建议回访监督或自选主题开展了专项工作。

10月26日,全市社区检察部门的负责人再次共聚一堂,交流探讨社区检察部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切入点和方式方法,如何更好地发挥联动融合作用,在社会治理工作中真正有所作为,并展现更大成效。

融入基层,延伸法律监督的触角

社区检察工作的“社区属性”,不仅仅指检察室设在社区,或者能为地区老百姓提供多少法律上的支持,更重要的应该是主动融入社区建设,在灵活变通的专项工作中,体现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触角价值,发挥“监督触角”的作用。

这些年来,全市社区检察部门逐渐熟悉了街镇治理模式,检察室除了面向所在地街镇,更主动辐射区域内其他对应街镇。和各乡镇“稳定办”、“综治办”、街道“平安办”等机构建立工作联系,宣传社区检察面向社区开展法律监督、保障法律一体实施的工作职能,及时掌握社区治理状况。并且,在街镇综治中心、网格中心等窗口,公开设置社区检察职能介绍和联系方式的公告牌,通过窗口指引妥善处理和检察职能相关的涉法涉诉问题,及时发现法律监督线索。

“咦,奉城镇这几年好几个村书记都‘出事’了……”通过横、纵比对各种数据材料,奉贤区院社区检察科的检察官们发现,位处该区的奉城镇从2012年以来,50个村居就有5个村书记发生职务犯罪,都是通过手中权力为他人谋利,收受贿赂。犯罪领域也集中在村级工程建设领域,比如协助政府管理村庄改造、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过程。

结合社区检察室近年来法制宣传进村居活动的开展情况,检察官们了解到奉城镇的基层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在对村干部的监督、教育和管理方面非常薄弱,大量村干部本身缺乏法制观念和廉洁意识,存在“你拿我也拿”、“不拿白不拿”的效仿心态,导致村干部腐败问题接连发生,甚至同一个村的多名干部相继发生问题。

经过研判,奉贤区院社区检察科锁定了村官职务犯罪的专项治理主题,并立即联合本院反贪、案管、公诉部门,通过网上办案软件查找历年案件,借阅卷宗材料,向案件承办人询问了解具体情况,分析查找专项检察的工作切入点。最终形成了有效的村级工程建设领域村官职务犯罪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同时与奉城镇纪委联合开展专项检察,并陆续走访当地党委、政府、案发单位等,从权力配置、权力监督、财务管理等方面分析案发原因,逐一找出管理症结,提出基层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建章立制,堵漏防患,并对必要的回访也做了安排。

不仅如此,促进辖区综合治理,要从社区、村镇、基层、老百姓身边最常发生的问题入手。基于从检察建议回访监督中提炼出社会治理工作项目的经验,奉贤社区检察科强化了这项认知,主动加强了和街道各相关部门的联系,从派出所刑事执法监督、社区矫正监督,以及行政案件申请监督、受理等多种渠道,探寻其中常见、多发、影响地区老百姓生活和社会治安的苗头性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并于今年,结合区域刑事案件,延伸开展了跨境衍生社会问题、电瓶车盗窃防范等多个社会治理专项。“我们的主动拓展就想使社区检察工作变得更富有生命力,并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找到支撑点,充分体现社区检察的‘社会属性’。”奉贤区院社区检察科科长向记者介绍。

无独有偶。松江区院结合地区实际选择辖区工业园区的大型企业作为调研对象,会同街镇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园区及企业周边的综合治理工作,在专项工作的选择上也突出了贴近重点工作和现实需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中心城区制造业溢出,松江制造业规模不断壮大,在大量外来人口导入的同时,社会管理和治安问题也日益凸显。全区每年发生的刑事案件中,外来人口犯罪案件数量居高不下,其中发生在大型企业厂区及周边生活区的案件占据相当大的比例。

其中,世界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商、长期位列上海市出口创汇榜前列的达丰(上海)电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达丰公司”),更是长期受到刑事案件高发的困扰。坐落于松江出口工业区内的达丰公司,厂区和生活区占地达100万平方米,现有员工约4万人(高峰期时有近8万人),月入职、离职人员达两千人。据统计,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在达丰公司厂区及生活区范围内,公安机关接到报警逾4500件。虽然治安情况有逐年好转的趋势,但像达丰公司这样的大型企业仍然是松江区治安和刑事案件的高发地,在松江工业区中也具有代表性。

针对这一区域特点,松江区院社区检察科将开展综合治理的重点聚焦于辖区大型企业,选取案件多发的典型企业,从分析案发原因、查找防控短板和制定针对性治理措施入手,探索社会力量和厂方合力推动厂区综合治理。尤其对达丰公司这样的松江出口工业区龙头企业,推动落实好“厂区+社区”综合治理工作,对带动区内其他大型企业完善综合治理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对促进区域社会治理也有积极意义。

松江社区检察科以推进达丰公司综合治理工作为重点,根据前期与相关职能部门达成的共识,发挥检察、法院、公安、司法、街镇和工业区综治部门等各自的职能优势,在预防犯罪法制宣传、劳务市场招聘监管、企业周边环境综治等多方面入手,推进“厂区+社区”综合治理模式,多管齐下营造企业发展和地区平安的良好社会环境,受到辖区内企业一致点赞。

无缝对接,源自内部联动

从公安派出所刑事执法活动监督和监外执行监督中发现社会管理问题,是社区检察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和有效思路。通过加强和区院各部门特别是刑事检察部门的工作沟通,亦可了解到一段时期内区域发案特点和社会治理盲点、难点,并从区域内有影响、有典型意义的案(事)件中捕捉线索,由点及面挖掘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的价值点。

2016年1月31日,闵行区临沧路某码头发生了一起事故,犯罪嫌疑人张某无证驾驶大型自卸货车运载建筑黄沙,在倒车时与行人廖某相撞致其当场死亡。区院检察官在办案中发现,张某工作至今从未取得过驾照,所驾驶的货车系拆车场买来的报废车辆,经过鉴定,该车制动、转向、灯光信号均不合格,张某供称码头老板在明知其无证的情况下仍雇佣其工作了近三年。

由于闵行区毗邻黄浦江,水域面积较大,区内沿江码头较多。对于本案反映出的问题,闵行区院的检察干警第一时间联想到,类似情况也可能存在于其他码头,如果码头内无证驾驶情况不少,车辆又得不到及时监管,将对本码头安全生产埋下系列隐患……没有犹疑,闵行区院社区检察科立即派员与辖区内有沿江码头的街镇沟通,联合对码头进行抽样走访调查。经排摸发现,闵行辖区内共有39个码头,其中16个为私人承包码头,上述刑事案件中反映出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这些私人承包的码头内。

检察干警兵分两路,一边前往事发地深入调研,另一边将“私人承包码头存在安全隐患”的情况第一时间汇报给区院分管检察长和市院业务处。“码头堆场内无证驾驶车辆监管问题”专项综合治理方案也在市院业务处的指导下出炉。很快,辖区内码头数量最多的吴泾检察室被点名负责开展各码头的实地调查、找出问题症结,有针对性地开展综治工作。

为确定监管责任归属,干警们先后走访了市政建设养护公司(涉案码头的出租方)、安检所、交通委及航务所。通过梳理法条,最终确认了区航务所对码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应当负有安全监管职责。

之后,闵行社区检察科立即召开工作现场会,联合码头、区航务所等单位,通报专项检察情况,以案论法,制发《检察建议书》以促使相关责任单位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责任,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依托与本院办案部门的信息联动、案件筛查机制发现类案问题,闵行区院社区检察科还开展了法制宣传进村居、规范社区服刑人员纳管宣告、公安派出所受案立案等专项检察活动。

不得不说,以问题为导向,利用好立足社区的优势,单独或会同办案部门开展社会治理工作,既凸显了“社区检察”的检察特性,又能体现“社区检察”对检察办案工作的延伸,努力实现“打一案,防一片”,成效显著。

检察+科技:

法治思维糅合创新思维

不同于以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运作模式,社会治理将法治放到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

社区治理方案范文4

在“非典”肆虐的特殊时期,北京市宣武区档案馆创新服务方式,改进服务措施,开辟了安全查档快速通道。查档者可先通过查档专线(83976516)或电子信箱()使工作人员了解其所查内容,工作人员先行查阅并出具好档案证明后,再通知查档者前来办理。对馆藏无所查内容的,答复其正确的办理途径,从而为查档者节省了大量时间。为确保档案馆所在地区机关大楼的安全,工作人员每天要往返走很多的路,将证明或资料送到大院门口的查档者手中。仅近十日内就接待查阅招工、知青和婚姻类档案141人次,在防控“非典”的同时,使服务质量上了新水平。

(宣武区档案局 ■陶 莉)

上海徐汇区档案局开通业务指导电子信箱

为使档案业务指导形式更多样、灵活、便捷,加大业务指导辐射面,上海徐汇区档案局业务指导科人员利用电子信箱对该区档案人员碰到的业务问题进行指导与解答。该信箱(地址:ywzdk@public.xh.省略)的开通使徐汇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增加了一个新的服务手段。

(■上海徐汇区档案局)

北京市社区档案工作有声有色

近两年来,围绕着首都城市社区建设,北京市及所属各区县档案局将社区档案工作作为重点,不断加强社区档案服务工作,规范社区档案管理。目前,全市2000多个社区中的绝大多数已建立了社区档案,有三分之一的社区实现了档案规范化管理,并且采取各种利用方式,使档案工作在服务社区管理和社区居民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首先,市、区县档案局加强了与社区主管部门的联系与协调。目前,市档案局正在积极争取,准备与市民政局合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社区档案工作的意见》,六个区县档案局已与民政部门联合下发了社区档案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社区档案工作。

其次,针对社区特点,在档案分类、整理、保管等档案业务环节,摸索出一些具有社区档案工作特色的管理方法,受到社区居(家)委会的欢迎。如帮助社区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指导社区加强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档案、群众健康档案、空巢老人档案、特殊需求户档案的管理等。

再次,积极探索档案服务社区建设的途径。档案部门一方面注重馆藏档案为社区建设服务,开展了“档案宣传进社区”、“档案文化进社区”、“档案科普进社区”等不同形式的档案利用活动。如东城区档案局推出以“学习雷锋精神,弘扬高尚道德进社区”的主题教育活动,在五个街道16个社区巡展,参观人数达1.9万人次;另一方面,注重社区档案在社区管理及社区居民方面的利用服务工作。如最近市政府决定更换残疾人环保专用车,各社区翔实的残疾人档案发挥了重要的凭证作用。

(本刊北京通讯员 ■张益民)

延安:依靠历史档案重建“陕北好江南”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曾是“水稻连片、牛羊遍地”、素有陕北的“江南水乡”之称的南泥湾,因为各种原因致使水源枯竭,良田荒芜。为此,延安市组织专家依靠历史档案,参照历史上的南泥湾实况设计的改建规划方案最近通过省市专家评审。新方案在考虑历史布局、历史风貌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创新格调,力图向人们展示一个既能体现历史纪念意义,使人们想起过去,又充分考虑了现代生活、旅游、休闲与工作的需要,体现了新旧建筑布局风格完美的统一。根据新方案,建成后的南泥湾将成为以革命纪念地为主,集参观、旅游、经济综合开发为一体的多功能的经济、文化重镇,并成为延安旅游名胜景点之一。

(陕西省安塞县档

北京通州区档案业务监督指导出新招

今年,为进一步加强对全区档案基础业务工作的监督指导,北京市通州区档案局在业务指导工作中开始实行工作手册制度。该手册主要是跟踪记录机关业务指导部门的工作情况,包括基层单位的基本情况、档案管理现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的内容。这一制度的实施细化了档案指导工作环节,其主要作用:一是有助于提高档案业务监督指导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增强工作责任心;二是有助于督促工作人员注重积累,总结经验;三是有助于局领导全面掌握各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为制度建设提供准确、详细的材料;四是有助于做好年终考核、评比工作。

(北京市通州区档案局 ■田永君)

北京市档案局馆为全面抗击“非典”作贡献

5月20日,北京市档案局王芸局长主持会议,研究档案工作如何更好地为防治“非典”服务。她要求市档案局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加强对全市档案工作的监督指导;市档案馆要研究制定防治“非典”档案的接收范围和征集范围,组织编辑抗“非典”资料和书籍画册等。

此前,市档案馆及时编制出《民国以来防治传染病专题目录》,并在本馆主办的《北京档案史料》丛书2003年第二期开设“直面瘟疫历史回顾”专栏。主要内容有“民国时期北平的传染病管理与卫生防疫”、“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的清洁防疫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清代以前北京地区的传染病疫情和救治工作”、“战胜瘟疫重在预防――记原辅仁大学研制预防斑疹伤寒疫苗的活动”、“华夏百年防疫档案拾零”等,专栏文章基本选用市档案馆馆藏档案资料。

其编发的第二期《档案摘报》,内容也全部是防治传染病的档案信息。有上个世纪50年代同志对卫生防疫工作的三次指示、市卫生局1950―1952年传染病防治工作总结、上个世纪60代初本市防治副霍乱的经验与措施、1949―1978年全市传染病统计资料摘要。为及时服务于“非典”防治工作,《摘报》实现了当天定稿、印刷,当天报送市领导部门。

(本刊北京通讯员 ■张益民)

大连市中山区适时制发“防非”档案规范

SARS改变着我们的社会,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防治“非典”的保卫战中,各地区档案部门根据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防治“非典”的专门档案,无疑是极具价值的。

大连市中山区档案局根据全区上下团结一心,全力以赴做好“非典”防治工作的具体情况,适时提出中山区建立系统地、自上而下的“非典”防治档案网络,即从区委、区政府的“防非”办,至区属卫生局、人民医院、防疫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再到各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这个网络中的每个成员单位都要建立“防非”档案。为此,他们一方面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积极行动起来做好本单位的预防工作,另一方面派业务人员深入到医院、防疫站、街道和社区居委会时,搜集和了解防治“非典”工作所形成的相关文件材料的具体内容,同时监督、指导各有关单位做好建立防治“非典”档案的前期工作。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他们制定了《中山区防治“非典”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分类方案和保管期限表》,发至区属100多个单位,对全区防治“非典”工作档案材料的收集、立卷和归档做出了统一和明确的确定,与此同时,档案业务人员在社区居委会开展防治“非典”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立卷和归档的试点工作也同步进行,取得成熟经验后将向全区70个社区居委会推广。

(大连市中山区档案局、馆 ■杨国华 刘玉珍 于 翔)

甘肃出台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甘肃省档案局在最近出台的《甘肃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目标》(2003~2005年)中提出,到“十五”末,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应用计算机管理档案的普及率,省直各部门档案(馆)室要达到90%,各市(州、地)档案局馆达到100%,县(市、区)档案局馆达到80%;同时,省、地两级档案局(馆)实现三网一库,即:档案馆内部局域网、办公自动化网和与国际互联网链接的档案信息网和档案数据库;各县(市、区)档案局馆要实现馆藏档案的存储、检索和利用;有条件的地县,应与同级政府政务网链结。同时,要加强档案信息网络建设,“十五”末,地市州以上档案部门应开通网站,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甘肃档案信息网”要进一步完善网页,健全管理制度,“十五”末网上查询的档案信息量要占已开放档案的40%以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甘肃省档案局作为一项配套措施,在下达今年全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评项目任务时,特地增加了“计算机硬件配备”和“计算机软件配备”两项任务,将今年计划要购置60台微机和105套软件的任务下达到14个市(州、地),作为今年年终检查考核各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专项任务,借以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保证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

(甘肃省档案局 ■张启安)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韩茂华,在区档案局汇编的《宁夏历史上的防疫工作》上批示:“档案局馆既要整理保存好档案资料,又要开发、利用好档案资料……编辑《宁夏历史上的防疫工作》开了个好头,望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本刊宁夏通讯员 ■边 莉

贵州省档案局(馆)今年第三期《档案信息摘报》以“贵州近现代的传染病防治及贵州省近现代传染病防治有关档案文件目录”为内容,为领导及有关部门服务。

本刊贵州通讯员 ■周端敏

上海市档案局馆在上海档案信息网上开设“防治传染病档案”专栏,公布馆藏传染病防治档案专题目录及国内外防治“非典”的信息,点击率每天保持在1000人次左右。黄浦区档案馆利用馆藏编辑《关于1988年防治肝炎工作经验的启示》,受到分管领导的肯定。

本刊上海通讯员 ■邹伟农

一份载有《重庆历史上的疫情及防治》的第一期《重庆档案信息拾萃》,在重庆市档案馆的努力下面世,并送到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及各有关部门的领导及工作人员手中。

本刊重庆通讯员 ■陈 辉

广东省档案局馆正在编写《广东人民抗击非典型肺炎斗争大事记》,并要求各地档案部门要高度重视本行政区域内“非典”防治档案资料的监督指导和收集工作。

本刊广东通讯员 ■石大泱

吉林省档案局馆在《档案信息参考》上刊出《吉林省历史上的疫病防治》,并将4月9日至5月7日期间的抗击“非典”的情况,编辑成《吉林省抗击“非典”要事录》。

本刊吉林通讯员 ■杨俊卿

甘肃省档案局以实际行动支援抗“非典”斗争,近日在全局开展了献爱心活动,累计捐款7300元。

甘肃省档案局 ■张启安

合肥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档案局《关于认真做好“非典”防治文件材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要把有关材料的收集和管理纳入本单位“非典”防治工作程序,明确分管负责人,指定具体承办人员。

■安徽合肥市档案局

江苏南通市档案局派人直接参与市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指挥部文电的运转工作,及时收集各种档案材料,并在工作中推行《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本刊江苏通讯员 ■张 莉

石家庄市新华区档案局改变以往集中指导的做法,采取电话咨询、电话督导的方式进行业务指导,保证了“非典”期间文件归档工作的正常开展。

■石家庄市新华区档案局

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的郭秀芬,利用业余时间义务为本单位及相邻单位的年轻人理发,为避免机关同志感染“非典”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布 丁

重庆璧山县档案局于5月8日主动向县“防非”办公室捐赠档案装具50套,并派员指导各乡镇、部门建立来璧人员档案。

本刊重庆通讯员 ■高 健

山西临汾市尧都区教育局为全区10万名中小学生建立防“非典”档案。

本刊山西通讯员 ■陈莉萍

湖南津市市防治非典型肺炎指挥部印发《关于做好我市防治非典型肺炎专门档案工作的通知》,并要求各单位在抗“非典”工作结束后三个月内必须把有关档案向市档案馆移交。

湖南津市市档案局 ■金义军

湖北襄樊市档案局把抗“非典”声像资料刻录成光盘永久保存。光盘系统地介绍了襄樊在抗“非典”活动中发生的一幕幕精彩片断,以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将每天形成的抗“非典”新闻进行编排并将在档案馆永久保存。

湖北襄樊市档案局 ■刘志强

由福建省档案局起草的《福建省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于5月6日经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执行。

本刊福建通讯员 ■朱 文

《珠海市档案条例》近日在珠海市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上通过。

珠海市档案局 ■吴广平

社区治理方案范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的方针,大力加强社区综合治理建设和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自防、互防、联防”三防一体的防控网络体系,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建立“保稳定、创平安、促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真正做到“秩序好、发案少、群众满意、社会稳定”。

二、总体目标:

年度内实现“一有六无”:即有一支义务治安巡逻队,无命案、无有影响重大和越级上访事件、无死亡重大经济损失的治安灾害事故、无有影响的重大恶性刑事案件、无“>>>>”等组织人员集聚滋事案件、无因矛盾纠纷调处不力引发命案,刑事发案数不超过社区实有人口的6%。社区以创建安全示范社区工作为契机,全面推进平安社区的创建工作,让社区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

三、创建措施:

创建工作以社区党委书记担负主要责任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为工作中心,集“安全、治安、稳定、帮教”等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在社区内发动单位、辖区居民群众和物业小区参与,利用治保会、调解会、帮教小组、治安巡逻队、治安信息员、法律宣传小分队、法律服务站、流动人口协会8个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协同配合社区民警共同为一方平安、和谐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1.狠抓治安防范工作,构建群防群治网络。一是坚持以“派出所、社区联防、辖区单位自防为主要内容的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形成统一组织协调,以派出所为龙头、居委会为纽带、单位治保人员为骨干,以居民小组为依托,形成人防、物防、技防一体化的治安防控网络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体防范效能,实现对社会治安的综合控制。二是以“两管、两防”为重点,加强对常住人口、重点人口、流动人口的管理和出租房的管理,抓好辖区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自防、社区治安联防,切实控制和减少可防性案件的发生。社区组建义务巡逻队伍,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路段,居民小区的巡防。

2.狠抓各种矛盾纠纷调处。要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工作机制,把可能引发治安刑事案件和群体性闹事事件的纠纷作为重点,做到“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确保民事纠纷调处率达100%,成功率要求95%以上,将各类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处理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小事不出居,大事不出街”。积极协助公安机关各种案件的侦破工作,坚决控制和减少各种刑事案件的发生。

3.狠抓法制宣传教育和管理。一是进一步加大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力度。在督促和协助辖区学校搞好普法教育的同时,重视中学生的校外法制工作,办好青少年暑期法制培训班;二是进一步加强刑事解教人员的帮教安置工作,定期开展清理排查,防止漏管失控,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三是进一步加大普法工作力度,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充分发挥社区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社区博客网络等宣传作用,提高广大居民的法律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

4.扎实抓好社区安全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社区安全工作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二是制定重大安全事故紧接应对预案;三是加强安全教育宣传,提高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确保不发生重大人生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不发生重大危险品刑事案件。

社区治理方案范文6

一、今年的治安状况

今年以来,我们通过开展“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整治治安秩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年发生刑事案件13宗,其中盗窃案3宗(其中1宗案发地点在捷德厂内宿舍,不属我治安队巡逻范围),抢劫案7宗,破坏电力设备案3宗,总体同比去年(14宗)下降了7.6%。这些案件基本发生在院区外公路面,发生于小区内的仅有1宗;今年发生治安案件8宗,殴打他人案2宗,偷窃少量财物案3宗,扰乱公务秩序案1宗,案1宗,其他治安案1宗,与去年基本持平。特别是夏季旅游旺季,历年多发案的大湾泳场今年零发案。同时,我们积极配合上级用各种方式阻止海上走私活动,使本辖区沿海走私活动得到有效控制。

二、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做到“三个到位”,打造平安社区

1、教育到位。我始终把提高队伍素质放在治安工作的第一位,通过会议和各种形式不断加强治安队伍的思想教育工作,严肃纪律作风,使每位队员明确自身职责,逐步建立起一支有素质的治安队伍。

2、管理到位。完善了《*社区治安队规章制度》,实行“谁当班,谁负责”的责任奖罚制和责任追究制,队员分三班巡逻,如当月当班时间内无发案,则当班每人奖励200元,如有发案,则取消200元奖金,且每发一案,当班班长当月工资扣减120元,队员每人扣减100元。下半年来,通过实行这种奖罚分明的责任追究制度,大大提高了队员治安巡逻的积极性,增强了社区巡逻防控力度,发案率明显下降。

3、资金到位。今年共投入治安经费60多万元,同比去年增加了20多万元,超额完成了年初我社区承诺的25万元治安经费保证。具体用在:(1)改建治安办和警务室。今冬,股份公司投入近30万元把原村委楼重新装修,并配备各项办公设备,给治安队提供了新的、现代化的办公场所。(2)主动支持派出所的辖区防控建设,在隧道口新建1个岗亭。(3)更新和完善设备。全面更换治安员服装,并购进一批高质量的对讲机及完善各项设施。(4)扩充队伍,增员加薪,提高待遇。目前,队员已增加至15人,平均月薪提高到一千多元,壮大了治安力量,调动了队员积极性。

(二)化解各种矛盾,构建和谐社区

在矛盾排查调处上,我们坚持“预防为主,教育蔬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和“调防结合”的方针,发现一宗,排解一宗,早发现,早处理,及时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在今年“五一”、“国庆”长假及社区多项重要工作中,如换届选举、转地、城中村整治、“清无”等,均派出了治安维护人员,即时处理现场突发事件,做到部署周密,措施到位,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年来,共排查、调解大小矛盾纠纷30多宗,涉及人员80多人,全部事件均得到妥善解决,无一宗激化。

今年调解工作的重点难点是本社区居民与捷德厂环境污染的矛盾。在街道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本支部充分发挥核心作用,通过先后召开五次协调会,层层反复讨论研究,并与捷德厂方沟通协商,再与部分群众代表座谈,历时半年多,终于使双方达成共建和谐社区的共识,捷德厂将继续改善环境并资助社区福利教育等公益事业,化解了双方十多年的矛盾,使得上级领导放心,捷德乐意,群众满意。

(三)加强各项综合整治,全面推进综治工作

1、继续抓好禁毒工作,巩固无毒社区成果。本社区于*年创建了市无毒社区,至今已连续5年无出现新的吸毒人员。我们重视帮教、转化工作,主动为戒毒人员解决就业,解决率达到70%以上。今年10月份,新安排一名戒毒返乡人员到社区城管所工作。

2、落实“清无”工作,积极配合工商部门完成清理无牌无照经营,协助办理牌照14户,使办理牌照率达到100%,同时,配合区文化部门清查黑网吧1间,缴获电脑20多台,圆满完成了“清无”工作任务。

3、加强出租屋综合管理,今年6月、9月、11月,由治安队配合社区民警对全社区出租屋进行了三次地毯式清查,全年无发生一起出租屋恶性案件,出租屋综合整治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4、继续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宣传栏、电教室等向群众宣传法律科学知识等。今年6月,配合街道司法部门在本社区开展法制宣传工作,进一步增强了群众法制意识。

总之,一年来,我对综治工作是尽心、尽力、尽责的,方法是对头的,所取得的成效,群众是满意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治安防范宣传力度仍不够大,社区居民自我防范意识有待提高;

2、治安队员整体素质不够高,特别是法律知识、业务能力及判断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仍待加强。

四、明年工作思路

1、元旦后春节前搬进新的警务治安大楼后,以新环境树立新形象、新作风,全面加强治安管理,

2、狠抓治安队伍建设,强化职能训练,建立一支能战善战的素质过硬的治安队伍。

3、保证全年40万元治安专项经费的落实。(含工资及车辆维修)

4、抓好禁毒工作,明年本社区将有2名劳教戒毒人员期满返乡,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帮教对象的思想引导和转化工作。

5、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增强居民的治安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