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学科实践活动范例6篇

地理学科实践活动

地理学科实践活动范文1

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是当代 科学 研究的重要特征,学科交叉孕育出新的学科生长点并大大促进了科学研究重大发现和重大突破。 自然 科学领域各个学科的交叉研究已相当普遍,更进一步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研究是跨学科交叉研究中迈出的一大步,正在兴起[1]。

地理学是古老的学科,但已不再是夕阳学科。由于卫星遥感技术、地球定位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及地理信息系统和 计算 机 网络 等信息研究平台的建立,使之具有强大的工具性和实用性特征,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应用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地理学科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

1 综合知识体系对地理教育的要求

现代科学研究的巨大挑战是科学研究问题的空前复杂化,其对象已经不是简单的孤立系统,而是涵盖更大的范围,因而跨学科研究成为必然趋势。由于空间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有能力对地球环境进行整体观测,特别是卫星遥感技术,提供了对地球整体环境进行长期、立体监测的手段;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收集、处理、分析有关地球环境的海量信息,开展复杂的数学分析与数值模拟提供了必要的工具。

改革开放以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更加关注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浙江省、武汉市等一些地区已经将物理、化学、生物和自然地理等理科课程综合设置为《科学》课程,将 政治 、 历史 、人文地理等文科课程综合设置为《历史与社会》课程。但是,高等教育师范专业的各个学科还是独立发展,仍然缺乏教学内容的整合以及学科和专业之间知识的渗透、融合与开放。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理环境,是一个包括自然、经济、人文三大环境的复合系统。要了解各个地理圈层间信息传递的产生机理、表达方式,圈层间信息流的形成、传递、整合、集成和存储并且利用信息流调控物质流和能量流。必须应用系统论的观点,把一个地区的人类活动与所处的地理环境看作是一个内在联系的系统,研究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的 规律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的研究为各种地理事件的发生、发展的原因与机制探讨、影响评价和对策提出,提供一个基本思路。通过研究、评价人地关系及其紧张程度,进而提出对策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2]。地理学科研究内容不仅构成公民生活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全面素质教育还可以利用地理学科所提供的素材、工具和研究方法。

2 综合性是地理学科开放的研究优势

地理学科因其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研究对象要素众多、研究领域广泛和极强的综合性特点,使其具有独特的学科研究优势。新地理学不仅继承了因果原则、综合原则、比较原则和范围原则等传统地理学的研究原则,而且广泛使用了现代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虚拟数字地球系统等新兴应用技术,从而改变了地理学研究方式、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遥感方法视野广阔、信息更新速度快、精确度高,提供了广阔空间的同质资料,使定量研究有了很好的信息平台并且使地理学的预测方法成为可能。为地理学科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创造了条件。

目前,人类活动正以多种方式强烈地影响地表自然环境的发展和演化,人类活动诱发的变化大大超过了自然变率,其范围和影响可与许多大的自然因素和自然过程相提并论。人类活动驱动着多重相互作用,并以复杂的方式通过地球系统产生级联效应。全球变化不能理解为简单的因果关系,人类活动的级联效应之间相互影响,而且局地和区域尺度的变化以多维方式相互作用[2]。危险而复杂的人地关系现状、演化趋势及其综合性的研究特点也要求地理学科必须构建开放式的教学体系。

3 地理学科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

3.1 整合课程资源,发挥地理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作用

环境教育课程能够在开放式教学实践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相联系的全球持续变暖、干旱化和土地沙漠化等一系列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使人类不得不思考生存环境的未来变化,不得不警觉未来可能发生的环境灾难,而有序人类活动可以避免环境的持续恶化,实现人地协调发展[1]。否则,可持续发展将仅停留在一个空洞的概念上,难以落实、无法操作,所以有序人类活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或措施,并成为环境教育的重要命题。通过地理学科课程的开放和多学科课程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实现师范院校各专业课程资源的整合,使学科综合研究的特长和优势得到彰显,也使地理学科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3.2 加强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方法是对学生工具使用能力的要求,也是现代文明人类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计算机课程既要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现代科学意识。

针对地理教育专业使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特殊需要和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求学生加强高等数学中的线性代数和计算机数据库等内容的学习,掌握具有地理专业特色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开放式的教学实践活动要求该课程建立能够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推动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3.3 互联网成为地理学科开放式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

国际互联网被定义为商务、政府和个人计算机在世界范围的 电子 通讯网络。计算机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全方位的渗透以及国际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使知识获取、转化、技术推广、成果交流、教学手段乃至整个教育领域的面貌焕然一新。

地理学科实践活动范文2

今天,我们召开干部大会,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和市局有关会议精神和要求,对我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出部署。分局下发了《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这是我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性文件。一会,区委和市局领导还将就此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领会,坚决贯彻执行。下面,根据区委和市局的要求,结合实际,我就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讲几点意见。

一、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大意义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党的*作出的重要部署。去年*月份,中央对学习实践活动作出了全面部署。随后,省部级单位第一批开展了学习实践活动。*月*日,区委和市局召开了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对第二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全局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上级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搞好学习实践活动的政治责任感、现实紧迫感和历史使命感。

第一,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我们党是一个善于进行理论创新的党,也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武装的党。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得到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高度认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入学习、认真实践,有力推动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取得了丰硕的实践成果。但是,也必须看到,仍有一些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还不够深入,少数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还不够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与科学发展观不太相符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我们的党员干部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要集中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二,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多年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一系列部署和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部分党员领导干部领导水平还不够高,驾驭工作全局、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还不够坚定,党性锻炼、党性修养还有差距,作风还不够端正。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就是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把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坚强堡垒,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集体,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骨干力量,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第三,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推动地税事业科学发展、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的可靠保障。近年来,在市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地税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特别是我们结合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税收征管、干部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纳税服务、党风廉政建设等各方面的工作,有效发挥税收职能,着力建设人文、活力、和谐地税机关,坚持依法治税、最大限度的服务纳税人,出色完成了以组织收入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分局连续14年被评为全区目标管理一等奖单位和系统“创佳评差”竞赛最佳单位。作为行政窗口单位,我局在行政效能建设、政风行风建设、机关作风建设、学习型机关建设等方面得到了纳税人的广泛好评。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局广大干部职工自觉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果。但实事求是地分析,我们在保持地税收入可持续增长、提高税收征管质量、优化纳税服务、推进税收管理现代化、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统筹地把握好地税改革与发展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税,改进纳税服务,强化税收征管,加强队伍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全面提升地税部门的工作效能。

总之,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地税党的建设、推动各项工作的强大动力,是关系地税事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大事。全局党员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广大党员要积极投身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努力增强党性,提高素质,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共同推动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紧密联系地税工作实际,扎实深入地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区委和市局动员大会结束后,局党组高度重视,于*月*日上午召开紧急会议,迅速对全局开展好这项活动进行了专题研究,成立了分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订了学习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这次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原则、目标要求和方法步骤。按照中央和市委的部署,特别是要做到“七个明确”:一要明确这次活动的指导思想,关键是要高举一面旗帜,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二要明确这次活动的总要求,就是“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三要明确这次活动的目标任务,就是提高思想认识,努力使党员干部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有新提高;解决突出问题,着力在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上有新突破;创新体制机制,力求在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规章制度上有新进展;促进科学发展,真正在谋划科学发展思路、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四要明确三个着力点,就是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五要明确这次活动的主要原则,就是解放思想,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党的执政规律。六要明确突出实践特色,紧扣地税工作实践来深化学习,通过学习来推动地税工作实践,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地税事业科学发展的实际问题,努力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成果,让广大干部职工和纳税人切身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明显变化。七要明确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方法,认真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扬民主,请群众参与、受群众监督、让群众评判,把学习实践活动办成群众满意工程;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实事求是地查找问题,深刻剖析原因,客观总结经验教训,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又注意调动和保护党员干部的积极性。

根据中央和市委的要求,开展学习实践活动,要紧密联系实际,确定好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载体。这次学习实践活动,区委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载体确定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作大提升,建设中国航空城”。我局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把分局学习实践活动的实践载体确定为“实践科学发展,推进依法治税,构建和谐税收”。“实践科学发展”,就是要在税收工作中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始终坚持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妥善处理好收入总量与结构、税收成本与效益、税收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关系,准确把握税收发展规律,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主动性,推动阎良地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推进依法治税”,就是要依照税法,大力实施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规范税收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强化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全面落实各项调控措施,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做到“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确保地税收入平稳较快增长。“构建和谐税收”,就是要不断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不断健全和完善税收制度体系,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不断加强和改善内部管理,营造相互协作、各尽其能的良好工作氛围。“实践科学发展,推进依法治税,构建和谐税收”这个实践载体,集中反映了地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职能作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了事关全区地税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分局各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都要紧紧围绕这个实践载体,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重点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继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地税工作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在要不要科学发展、能不能科学发展、怎么样科学发展等重大问题上形成共识。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全过程。一是全面准确系统地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展观,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二是深入分析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牢固树立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意识。当前,按照分局“1261”目标,税费收入保增长任务繁重,大家要破除畏难情绪,增强必胜信心,变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迎难而上,提振信心,努力促进地税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三是强化超越意识,积极学习先进单位的发展经验。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胸襟,更加开放的思路,来审视我们在发展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借鉴先进经验,不断充实自己,提高工作水平。四是要勇于改革创新。要大胆解放思想,突破传统思维定势,勇于改正不符合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和做法,积极创新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五是要强化科学管理。要善于学习和掌握科学管理的方式方法,善于从大局和宏观上思考问题,自觉按客观规律办事,努力为科学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和困难的“总钥匙”。因此,在学习实践活动中,各单位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紧紧抓住“实践科学发展,推进依法治税,构建和谐税收”这一实践载体,坚持以科学发展的措施推动全局工作,坚持用科学发展的成果促进矛盾的化解和问题的解决,坚持拿科学发展的实绩来考评领导干部的工作优劣。特别是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治税观,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税收增长的关系、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在促进地税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有新突破;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内外并举,在营造征纳共赢的良好环境上有新突破;坚持科学管理,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机制、改进管理手段,在提升税收管理质量上有新突破。

(三)着力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紧密联系地税工作实际,着力解决好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要按照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要求,着力解决依法加强税收征管、落实税收政策、发挥税收职能作用还不够充分等问题。二要按照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要求,着力解决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和服务纳税人方面,内容还不够广泛,手段还不够多样,层次还不够高等问题。着力解决在和谐地税建设方面,推进力度还不够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还不够多、关心群众困难还不够细的问题。三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着力解决如何进一步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保持地税收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增长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解决如何进一步加强税源税种管理、征收管理和稽查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着力解决如何进一步创新征管机制、增强管理合力、提高管理效益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四要按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要求,着力解决在处理政府财力增长需求与企业发展的关系方面,工作的全面性、系统性、前瞻性还不够的问题。五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要求,着力解决干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人才队伍激励约束机制还不够健全等问题;着力解决干部队伍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不能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的地税工作需要,高层次、专业化人才不足的问题;着力解决少数党员宗旨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够强,作风漂浮,存在形式主义和的问题;着力解决作风建设还不够好,少数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不够强等问题。

(四)坚持尊重群众走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最终要让人民群众满意,这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也是检验学习实践活动实效的重要标志。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法为民,坚持走群众路线,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使学习实践活动成为群众满意工程。首先,要最大限度地凝聚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把大家的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其次,要充分发扬民主,自觉深入基层和纳税人中间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把群众路线贯穿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第三,要真诚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切实组织好“四评五议两公开”,即代表委员评、专家学者评、纳税人评、基层单位评;议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深不深、议查找的问题准不准、议对原因分析透不透、议发展思路清不清、议工作措施可行不可行;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公开。整改落实方案和群众满意度测评要向党员、群众通报,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看到学习实践活动取得的实际效果,切实感受到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五)坚持正面教育为主。正面教育是充分调动党员干部主观能动性、激发党员干部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整个学习实践活动都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切实发挥党员干部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要紧密结合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通过学习培训、宣传先进典型、开展讨论和主题实践活动等形式,切实使党员干部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的具体要求,真正把学习实践活动变成提高认识、形成共识的过程。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检验我们的思想、工作和作风。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既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走过场;又不纠缠历史旧账,不纠缠个人责任,不搞人人过关,保护好党员干部的发展积极性。

三、抓住关键环节,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深入扎实开展

根据区委安排,学习实践活动从今年*月份开始,*月底结束,共分为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三个阶段。这里,我对开展好各阶段工作,提出几点要求。

(一)深入学习调研,夯实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学习调研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基础,这一阶段要抓好学习研究、解放思想讨论两个环节。一要抓好学习培训。要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中央、省、区委和市局党委关于科学发展观方面的重要论述和重要精神,要注重创新学习载体和学习形式,引导党员干部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真正领会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二要搞好深入调研。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紧扣“实践科学发展,推进依法治税,构建和谐税收”这个实践载体,广泛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三要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紧密联系地税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思想高度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

(二)深刻分析检查,明确地税工作科学发展的思路。这一阶段,要着力抓好开好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重点查找班子和个人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分析原因。领导班子要形成分析检查报告。分析检查报告要充分运用学习调研和解放思想讨论的成果,充分反映分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情况,系统梳理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同时,要在一定范围内对分析检查报告进行评议。

(三)认真整改落实,确保实际成效。这一阶段,要抓好制定整改落实方案和集中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两个环节。一是制定整改落实方案。以分析检查报告为依据,针对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制度,制定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整改落实方案制定后,要以适当方式向党员群众公布,做出公开承诺。二是切实解决一些突出问题。要按照整改落实方案的要求,集中力量解决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能够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税费收入保增长、保持安全稳定、事关干部切身利益,以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和党纪方面的突出问题。三是完善体制机制。要从“实践科学发展,推进依法治税,构建和谐税收”的需要出发,积极稳妥地推进税收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建设,逐步形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以上各个环节的任务,有的是阶段性的,有的则需要贯穿于学习实践活动全过程。分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注意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衔接,以每个环节的高质量保证整个活动的高质量。

四、加强领导,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区委和市局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部署非常明确。现在,关键就是抓好落实。全局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一项最重要的政治任务。分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分局学习实践活动要按照区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在区委和市局指导检查协调组的指导下进行。为了搞好这项活动,分局成立了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佘开悌同志担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学习实践活动。要切实落实领导和指导责任,确保部署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按照中央和区委的要求,学习实践活动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实施。分局随区委组织开展活动。同时,重大活动、重要环节要接受市局的指导检查。

二要加强工作指导。分局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要抓好对学习实践活动的工作指导,加强对活动开展情况的督促检查,不断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组织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中,要坚持进度服从质量,扎实抓好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每一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工作。要针对学习实践活动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精心设计、组织开展具有本单位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切实防止流于形式,使整个学习实践活动讲成本,重实效,充满活力。

三要加强宣传和引导。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充分发挥各种载体媒体作用,加强学习实践活动的宣传报道,努力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要注重挖掘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要善于总结经验,对开展活动中的好做法、新经验,及时进行宣传和推广,以点带面,不断把学习实践活动引向深入,确保学习实践活动高标准、有亮点、创特色、见成效。

地理学科实践活动范文3

1科技实践活动分析

学生科技实践活动一直是我校的优良传统,从“冯如杯”学生课外科技实践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综合型比赛,到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挑战杯”竞赛、“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等专项竞赛,我校都取得过非常优异的成绩。但近年来随着学校和科技活动的发展,学生规模扩大,竞赛种类繁多,使得学生科技实践活动应有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效果不尽人意。特别是随着新校区的建立,两校区教学结构的形成,学生更加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较缺乏综合运用能力,科技实践活动氛围不强,培养体系较为松散。各种科技实践活动种类繁多,没有良好的衔接规划,使得学生没有形成系统性、连贯性的实践培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精力。师生激励机制存在不足,使得教师在指导学生科技活动时,学生在参与科技实践活动中不能获得良好的鼓励。都极大影响了学生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热情与积极性,影响了学生科技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模式的提出,着力于解决我校科技实践活动中的问题,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科技创新水平,完善了科技实践训练体系。

2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模式

建立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模式,首先,梳理与学生科技实践密切相关的课程,使得学生在正常的课程学习和课程实验中能充分学习和掌握科技实践中的相关方法和技能。其次,探索了各级各类学生科技活动的统筹方法,针对我校形式多样、对象不一的科技实践活动,设置相应的学生科技活动培养方案,统筹安排,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在进行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中,研究完善了师生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激励制度,提高了学生教师的积极性,组建了专业的培训教师团队和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小组,更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2.1衔接学生科技实践与课程实验内容

依托院教学实践中心和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协调与“单片机原理”、“EDA(ElectronicDesign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基础”等相关课程,在实验中心自行开发的实验平台上,开设“单片机综合”、“EDA综合”实验课程。单片机综合实验结合新校区的“大学生实训-接口技术”课程,在向大一、大二学生教授单片机及电路基本原理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包括:单片机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口操作、单片机定时器操作、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显示控制、键盘及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编程、串口通信等5个基础实验,单片机ADC(AnalogtoDigitalConverter,模数转换器)控制、单片机DAC(DigitaltoAnalogConverter,数模转换器)控制、温度传感控制、光敏传感器控制4个提高实验和波形产生系统开放实验。并结合北京市大学生EDA竞赛,开设了MSP430单片机讲座与实验课程。提高学生对单片机的认识和编程能力。EDA综合实验在“大学生电子实训”(本部校区)课程的基础上,结合EDA基础课程的特点,开设了:时钟分频、流水灯、按键与LED控制和键盘与LCD控制等4个基础实验,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控制ADC和FP-GA控制DAC、DDS(DirectDigitalSynthesizer,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产生等3个提高实验,任意波形产生器和信号频谱分析仪2个开放实验。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电子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能力。除上述基础内容外,学院学生科技实践指导小组还配备了嵌入式、视频信号处理、三维显示、电机控制、机器人等不同领域的教师,为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提供咨询指导。

2.2统筹安排各级各类学生科技活动

以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依托,建立本科辅导员联动宣传和培训机制。分别在新校区和校本部校区成立学生科技实践兴趣小组,采用开放式培训模式。新校区注重基本能力的培养,适当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联合工程训练中心,由工程训练中心提供场地,并培养一、二年级学生“电路焊接调试”等基本技能,同时开设单片机沙龙,为以后的科技实践活动奠定基础。本部校区注重创新能力培养。以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为依托,联合学生科协,设立学生开放实验室,为三、四年级学生提供了单元电路设计、FPGA应用、系统设计方面的培训和场地。在两校区分别进行了“冯如杯”科技活动动员,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制作活动,为来年的“冯如杯科技制作”、“大学生电子竞赛”、“挑战杯”、“全国信息安全大赛”、“全国嵌入式系统邀请赛”等学科竞赛预热。同时为四年级学生的毕业设计奠定一定的基础。对学生科技实践活动进行了梳理,为学生参与科技活动提供了指导,便于学生有计划地参加各项活动。大部分学生参加单片机、FPGA等培训,还有一部分同学得到嵌入式、视频处理、电机控制、机器人等方面的培训,均可在后续的学科竞赛等科技实践中发挥作用。单片机/FPGA是大学生电子竞赛、电子人才技能竞赛的主要内容,也可用于参加冯如杯、信息安全竞赛,同时是嵌入式邀请赛、挑战杯的基础。统筹安排学生科技活动,提高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的效率(不同年级、不同实践能力的同学,进行基础、提高、综合等不同级别的个性化训练),保持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的连续性。

2.3建立完善师生激励机制

将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纳入到日常课程体系中,开设“大学生电子实训-接口电路”(新校区),与“大学生电子实训”(本部校区)一起将学生的科技实践活动学分化,一方面提高学生参加科技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在教师年终考核绩效中得到体现,从而提高教师参加科技指导的积极性。在本部校区的“科技实践活动基地”,及沙河校区工程训练中心,形成常态化学科竞赛培训机制,将学科竞赛的培训纳入课程实践环节。经过遴选成立“学生科技活动指导小组”。该小组以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主,和其他学院热心学生科技实践指导的教师组成。由学院本科教学院长任组长,各个竞赛科技活动指导教师及在科技活动中表现优异的高年级学生任顾问,本科辅导员任活动负责人,组建一套完整有效的培训指导体系。

3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效果

通过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几年来的运行,在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和基地建设中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1)形成两校区运行的电子信息类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基地,至今培养了285人。在两校区的运行模式下,设置了多层次多梯队长周期科技实践培养方案,有效地带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了一条良性可持续的学生科技创新实践发展链。

(2)成立了以院系领导负责的学生科技实践活动指导小组,集中学校优异的师资力量,在各个年级设置相应实践课程,开展针对性常态化教学和培训,形成了一支经验丰富,结构稳定,专业全面的科技实践培训教练队。

(3)组织撰写了电子信息类科技创新实践类《单片机和EDA指导书》,在总结多年来北航大学生电子竞赛、冯如杯等学生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的指导经验的基础上,提炼出学生科技实践活动中常用的电路模块,工具模块和设计方法,设计完成了单片机和FPGA最小系统,在学生科技实践中进行了推广引用,对学生参与各项科技实践活动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4)在2012年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北京市一等奖3项,北京市二等奖13项;在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邀请赛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在2012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安全”邀请赛中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5项、北京市二等奖9项、北京市三等奖6项。在2014年北京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一等奖9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8项。

4结语

地理学科实践活动范文4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音乐专业 实践教学 途径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018-0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的问题日益凸显,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地方高校提上议事议程。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日趋严峻的形势下,积极探寻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音乐专业发展需要的实践教学途径,将有利于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为进一步明晰地方高校音乐本科专业的办学目标和功能定位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一、地方高校音乐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践教学是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就音乐本科专业学生而言,采风、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参与社会音乐文化活动是最为实用的实践教学活动,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完善自身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第二课堂”。采风是音乐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教学活动,是促进地方高校音乐本科专业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教学形式。专业实习不仅是学生亲身体验未来职业活动的重要经历,更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节点,是学生踏上就业岗位前的预备阶段。专业见习和参与社会音乐文化活动更是可以创造出一种灵活、开放的课堂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学以致用的有效途径。但是,这些有效的实践教学形式在目前地方高校音乐教学实际过程中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存在诸多现实问题。

(一)学生对音乐实践教学形式、方法和目的认识不足。2013年上半年,笔者组织专项研究小组就地方高校音乐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专门调查,对音乐专业学生参加采风、专业实习、专业见习等实践教学活动的情况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对音乐实践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认识不足,对实践教学目的认识很不到位。学生对音乐实践教学的认知主要源于专业教师在部分课程中的粗略讲授或者实践活动组织者的现场讲解,对音乐实践教学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较低,大多数学生对相关知识仅是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了解,只有极少数学生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就实践教学目的而言,不到一半的学生认可实践教学是一种拓展专业知识的有效途径,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学生抱着出游猎奇或者无所谓的态度参加实践活动;就获取实践机会的方式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没有积极主动去寻找社会实践机会,只是被动地听从学校安排,这也说明了学生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严重不足。

相对于课堂教学形式,学生对采风、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的期望值很高,但是很少有人为此专门准备。绝大多数学生希望通过采风、专业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增加社会实践经验,进而为将来就业奠定基础,但是很少有学生在实践活动开始前实施相关的准备工作,很少学生主动对实习实训基地或者职责岗位基本情况进行相关调查和了解,也很少有学生认识到自身专业技能的不足并主动充实提高。通过对比分析学生的期望值、事前准备情况和实际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可以明确学生专业技能不足和实践经验匮乏仍然是制约地方高校音乐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主要因素,而学生对自身能力认识不足和过于随意的态度是导致音乐实践教学活动收效不大的重要原因。大多数学生在参加实践教学活动之前不做任何专门准备的事实说明,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只是被动地跟从学校的安排、消极应对。

(二)学校对音乐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安排不够科学合理。一般而言,“应用型音乐人才的基本规格应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较高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好的创新能力,而其中的实践能力最为重要”。地方高校音乐本科专业以培养应用型音乐人才为己任,理应创造更多科学有效的社会实践机会,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学平台和形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然而,诸如采风这样基础理论成熟、活动形式灵活的实践教学形式都并未得到地方高校的重视,地方高校参与社区音乐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很不够。部分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只参加过一次或两次采风活动,参与城乡社区音乐文化实践活动的机会也很少。有的学校及采风活动组织者认为实践活动只是给学生出去长长见识,而难以取得什么实际效果。学校安排的相关教育经费少、实践教学基地少、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的次数少等表明,地方高校并未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活动应有的教育价值。

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不合理进一步反映出地方高校对音乐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安排上的不足。目前,地方高校主要以撰写心得体会、提交调研报告的形式评价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此种效果检验形式因为学生怠于反思和认真总结而流于形式。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通过及时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反思学习中的所获与不足,可以吸取相应的经验教训,提炼出适合自身职业发展的路径方法,必定是一笔让自己受益一生的宝贵财富。而现实中的大多数学生是为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或者指导教师的要求而总结,实际上并未认真反思实践教学得失,没有发挥出总结应有的积极作用。从被访对象谈及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获得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和“最遗憾的事情”来看,大部分学生认可自己通过社会实践丰富了自身的实践经验,也为自己没有抓住机会获取更多的社会实践经验而感到遗憾,这充分反映出实践教学对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应用型本科专业因社会需要而生,因此它必须为社会需要而服务。”地方高校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应用转型、特色发展,积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高校音乐本科专业教学要突出实践教学,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就应努力打造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创新实践教学形式。本文从事前规划和过程设计两方面出发,探寻提高地方高校音乐实践教学活动有效性的策略。

(一)科学规划和事前准备。科学规划和事前准备是实践教学取得实效的前提基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地方高校音乐本科专业既然定位为应用型本科专业,则必须以学生的能力形成为目标。”各地方高校应当明确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规划,着力建设和打造一批用得上、管得好的实习实训基地,创造更多、更优质的实践机会供学生锻炼;音乐专业学生也应充分利用自身的艺术特长,积极参加城市社区、乡镇村寨的音乐活动,尽可能多地通过社会实践锻炼自己,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增加自己的实践经验。此外,学生消极懒散的态度是导致地方高校音乐实践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因素。为此,各地方高校应加强实践教学活动前的专项指导工作,通过举办专题讲座、主题班会、专人负责辅导答疑等方式方法切实转变学生消极懒散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做好实践活动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明确实践教学目标;学生也应主动查漏补缺,充实相关专业理论和知识,积极准备、努力工作、认真反思,万不可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对待实践教学活动。

(二)精心设计和全程指导。精心设计和全程指导是实践教学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教育部专门对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了指导性意见,各高校应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并精心设计好应用型音乐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音乐专业教学安排应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20%的规定,尽可能多地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统一实践教学与分散实践教学相结合、长期实践教学与短期实践教学相结合,不断改革和创新音乐专业实践教学方式方法;学生也应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于自身成长成才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并主动联系基层单位或行业组织,不断拓宽社会实践的途径。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及实践教学活动具体组织者应加强对学生各项实践教学活动的指导,包括课堂指导和过程指导。每次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都应事先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教学目的和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明确每位同学的具体任务和分工协作要求;应用型音乐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的教学目标、具体组织形式等应更加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开发与培养,组织者及指导老师应认真负责地做到多层次、全方位、切合学生实际的悉心指导,学生也要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多向指导老师、民间艺人和同学请教,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反思成败得失。

总之,最好的教育是使学生得到最大发展的教育。即使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专业技能和提升综合素质,但它仍然只是应用型本科高校特色发展的手段之一。要想取得又好又快的发展,各地方高校除了开拓更多更好的实习实训平台外,还应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一方面充分挖掘地方特色音乐教育资源,完善应用型音乐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另一方面创新音乐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着力培养“下的去、用得上”的公共服务型音乐专业人才;学生也要积极参与相关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蒋小燕.应用型音乐人才培养模式之探索――以高师音乐教育键盘艺术为例[J].艺术评论,2012(5)

[2]翟安英,成建平.应用型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

[3]成燕.新建本科院校音乐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略研究[J].四川戏剧,2013(3)

【基金项目】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A218)

地理学科实践活动范文5

关键词: 课外科技活动 中学生 科学素质 培养

有关调查表明,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不高,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就更为欠缺,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在一些地方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也较为盛行。全民科学素质水平总体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

中学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教育肩负着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的重任,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学教育的要求。虽然目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十分活跃,但是中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却相对滞后。因此,只有通过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才能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为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我国的初、高中为应对各种升学考试,科技实践这一块相对来说不够重视,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在校期间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科学教育,培养他们的科学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是一种很有效的途径。

科技活动是指中小学生在学科课程之外的各种以科技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活动,在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之一。②课外科技活动是指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校内、校外(野外或家里)进行的一种生物科技实践方式。由学生亲自管理、亲自动手、亲自观察和亲自记录等。学生对实践会产生更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一、课外科技活动的特点

1.基础性。课外科技多数实践活动的原理和实践方法都比较简单,所用的设备也不复杂,要求具备的条件也比较容易满足。只是有些实践活动所需的时间长,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育或观察才能完成。这些实践活动作为课外科技实践是非常恰当的,不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在课外或家里完成。

2.实践性。课外科技实践的整个实践活动过程都是由学生亲自动手、亲自管理和亲自观察下进行的,更能加深理解和印象。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实践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加深并巩固课堂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二、课外科技活动的意义

1.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21世纪是创造的世纪,教育必须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智力开发为前提,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为当今社会培养出一批勇于创新、创造的新型人才,在中学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有其必要性。整个实践活动过程都是由学生亲自动手、亲自管理,并在学生亲自观察下进行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更能加深理解和印象;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工作的能力,加深并巩固课堂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萌生创新意识和展开创新思维最原始、最直接和最强力的动力。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才能充分得到激发③。例如鼓励学生设计“让西瓜长成方形”、“让桃子上长出带‘寿’字的寿桃”等趣味生物科技实践。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3.扩展学生的创新空间。适时地开展课外科技实践,课内外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地扩展学生的创新空间,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引导和鼓励学生发现、解决问题。在科技实践活动的创新既包括实践材料、实践过程的创新,又包括实践条件、实践方法的创新。

4.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当今世界科学知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剧增,科学技术以空前的规模迅猛发展。国外的研究表明,在农业经济时代,7―14岁接受的教育足以应付其后40年的工作和生活;在工业经济时代,人们求学的时间延伸为5―22岁;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的终身需要。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巴斯(Barth)指出,在半个世纪前,人们从大学毕业后,大约70%的所学知识一直可以在其退休前运用;而在当今时代,这个数字缩减为2%。这意味着,当今的中学生在大学毕业后从事某项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有98%需要从社会这个大课堂中获得。因此,建立终身教育体系成为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共同要求。终身教育体系彻底打破以一次性教育定终身的观念,使教育成为伴随终身的持续不断的活动过程,成为工作、生活甚至生命的有机组成部分。终身教育的实现必须以个体的终身学习作保证。他们必须改变在正规教育中以教师为定向的学习方式,更多地采用自我定向的学习方式,来获得工作、生活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自主实践学习是中学生在走出校门后所采用的主要学习方式。这就要求中学生必须通过自主实践学习来不断掌握、更新知识、技能,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完善自己的生活。华罗庚曾告诫年轻人:“每一个人都应该养成自学的习惯,没有自学习惯,一出校门就完了,将来就会一事无成。在人的一生中,进学校靠别人传授知识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学习的绝大部分时间要靠自己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才能不断地积累知识。”④

在当今课改形势下,各科的教育教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角色等方面也有了新的定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创新素质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学生物教育不仅要对中学生进行学校教育,而且承担着对中学生终身实践学习能力和素养的培养。课外科技实践学习成为必然的高效率求知形式,为中学生终身实践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学素养的不断提升打下基础。

5.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开展课外科技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能力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课外科技实践活动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科技实践活动是在课外或家中进行,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为学生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课外科技活动的学习方式

1.实践性学习。实践性学习是一种在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学生心理认知、成长规律,符合我校学生实际的学习方式。我们研究实践性学习,旨在探索改变学习方式的途径,让学生能主动地进行实践性、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实践中求发展,最终能主动地发展。因此,中学生物教学中开展课外科技实践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

2.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强调同学之间在学习过程中展开真诚的合作,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取知识,还可以从同伴身上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互助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发展人的社会性。通过小组合作实践学习使学生学会交往,增强责任性、合群性,培养合作精神;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评价别人,在相互交往中加深理解、沟通和包容,在相互交往中表现出尊重和信任,懂得成果的分享,可以克服过去在传统意识下的被扭曲的竞争意识。

在课外科技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要遵循教学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处理好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关系,使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更好地提高课外科技实践活动的质量。

课外科技活动的开展,应根据学校及其周边的科技活动的资源,建立一些较固定的科技活动基地。对本校及当地的特色科技或较规模化的科技内容优先筛选出来,对这些地方进行实地参观、见习、研究,从而获得新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是结合思想教育的一种教学好方法。能扩大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在接触社会实际过程中受到生动的思想教育。

注释:

①②王劲松.我国青少年科技活动亟待创新[J].中小学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0,(4).

③张海珠,毕润成.生物学教学设计论[M].科学出版社,2004:116.

④张志善等.中国现代教育家传(第5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403.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汪忠,刘恩山.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版社,2002.

[3]中学生物课程资源的利用与隐性课程的开发[J].中学生物学,2004,(7-8).

地理学科实践活动范文6

Abstract: The community-oriented operation mode of vocational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is a new attempt.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advantages of this mode, this paper proposed to establish long-term mechanism for the community-oriented operation of vocational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by establishing a r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carrying out the project-oriented operation and constructing social practice base, relying on the expertise and taking scientific management as the guarantee.

关键词: 高职院校;社团化;社会实践;模式;构建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ommunity-oriented;social practice;mode;building

中图分类号:G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9-0257-02

0 引言

作为真理检验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我们获取知识和发展认知的重要途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第二课堂的主要途径,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认知水平、思想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重要途径和舞台。

但当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由“新鲜事物”变成“常态事务”之后,一些问题就显现出来。据河南日报记者调查显示,认为“社会实践很有必要”的大学生占85%,但认为“暑期实践大多是马马虎虎、走过场”的大学生占56%,认为真正实现了“受教育、做贡献、长才干”的目的大学生仅有25%,同时,认为内容陈旧枯燥、没有创新、吸引力明显下降的大学生达38%。基于此,笔者从多年指导本校绿色绿环协、志愿者协会等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的工作经验出发,提出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社团化运作模式的构建策略。

1 社会实践社团化模式构建策略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社团化运作,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团队优势、利用学生社团的专业背景,也可以使社会实践活动影响范围更广、意义更为深远。那么如何构建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社团化模式就成为一个操作上的关键问题。笔者认为,要建立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需要走一条具有“制度化保障、项目化途径、专业化支撑、基地化承载、科学化保证”的道路。这其中,必要而合理的制度是基本保障,过程完整的项目是有效途径,贴近实际的专业知识是必要支撑,运作良好的基地是有效载体,科学管理是必要保证。

1.1 制度化保障,建立学生社团开始社会实践活动的激励机制

高职院校应加大对大学生开始社会实践活动的支持力度,在政策引导方面给予制度支持,一是建立健全社会实践学分制度,即将社会实践作为一门大学生的必(选)修课程纳入到学校的课程体系中去,肯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果,建立完备的社会实践成果认定规范与流程,以制度化的形式加以固定;二是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负责制度,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其指导教师应是该社团的指导教师(在开展大型活动时,可以增聘1-2名指导教师),肯定指导教师的工作量,激励专业教师参与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让教师积极深入基层,在以个人专业素养引导学生的同时,锻炼个人专业业务水平,扩大课堂教学信息量;三是建立健全大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引导机制,在社团管理规范中,结合社团的性质与类别,规定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致方向与频次,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四是建立健全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激励机制,对开展效果好、辐射范围大、社会反响好的优秀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对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优秀的学生社团在社团评比中给予倾斜,以形成高职院校大学生走向社会、服务地方经济、服务社会大众的良好文化氛围。

1.2 项目化操作,促进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内容的持续更新

项目化操作是指将学生社团在开展某项社会实践活动之初,以项目申报书的形式向团组织申报社会实践活动项目,遵照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方式方法,需要学生在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后提交较为完整、科学的实践报告或者调查报告等。这种操作方法是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一种系统式的管理办法,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得到实施。如在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自2004年开始,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就开始引入了项目化,至今已成功实施了10年,累计立项的校级社会实践团队和院校社会实践团队近200项。

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项目化运作有如下优点:一是有利于将学生的科研创新与实践有机结合,在实践中进行科研创新,在科研创新过程中进行实践检验,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的同时,能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有更为清晰的理解,同时将毕业设计、科研项目揉入到实践过程中;二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专业特性,可以使开展教科研的社团指导教师受益,教师借助学生的力量开展科研项目论证、中试等工作,同时也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经费保障;三是进一步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也为大学生在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四是使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性更加明确,使单一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更为丰满,参与其中的学生收获更多,避免了活动内容简单、形式单一带来的不良影响,使社会实践活动更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学生,真正使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增长才干,从而培养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因而,高职院校应积极支持学生社团开展项目化社会实践的尝试,发挥学生社团尤其是专业类社团开展项目类社会实践活动的申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社会实践社团化运作模式走上一条科学化、长期化的健康发展道路。

1.3 专业化实施,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优势,打造精品活动

依托社团开展社会实践要紧扣社团的专业性质与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社团专业知识背景,同时提供活动层次。高职院校应根据学生社团的性质进行分类,各类社团应根据个人特点开展与之相对应的活动。对于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而言,应充分利用社团专业知识背景,发挥自身优势。这样,既可以让社团成员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检验理论知识,增强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巩固专业思维,提升专业归属感;也可以增强社会实践活动的层次和内涵。如,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协会到农村开展农机维修,电子协会进社区开展家电维修,英语社到偏远山村开展英语支教,街舞协会开展老年舞培训等等。

1.4 基地化承载,为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广阔平台

社会实践基地有别于我们理解的活动场所,基地是一个相对稳定、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供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锻炼的物质平台和场地资源。近些年,高职院校十分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以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近三年来,累计建设社会实践基地100余家,其中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40余家,为大学生开始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平台。一个优秀的社会实践基地必须满足如下几个条件:一是明确的思想性,具有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功能,不能违背教育的基本原则;二是具有一定的专业价值,能够提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平台,避免活动内容单一、形式简单、思想消极的不良影响;三是社会实践基地方与学生双赢,应在对大学生起到教育作用的同时不忽略基地的利益,强调双方利益最大化。此外,在众多社会实践基地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品牌基地、精品基地、优秀基地的示范作用,开展优秀社会实践基地评比。地方政府也应该响应高职院校和社会实践基地双方的诉求,为社会实践基地在税收、人员培训、产品宣传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调动基地单位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育人的良好氛围。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提供了通道,是整合大学生社会教育资源的途径,为大学生尽快走入社会提供了方便,也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了机会。在当前社会背景条件下,只有实现双赢的社会实践基地才有生命力,即各社会实践基地力争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接受思想教育的场所和施展才华的平台。

1.5 科学化管理,建立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

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社团化运作模式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坚持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管理的原则,科学化管理社团社会实践,建立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额长效机制。一是要建立学生社团尤其是专业实践类社团的量化指标考核体系,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考核体系当中;二是加大社团社会实践的总结制度,把实践工作经验总结与升华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定下来,常抓不懈,在常规工作中寻求亮点,不断创新;三是围绕精品社团建设,开展“一社团一品牌”活动,加大社团品牌活动建设,引导学生社团将活动重心由“内部相对封闭型”向“社会开放型”转变,由“自娱型”向“服务型”转变;四是高度重视社团社会实践对于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活动时间上进行外延,在活动内容上进行拓展,在活动形式上丰富,力争社团社会实践的常态化。

2 结语

总之,随着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两者之间的契合已经成为一个大家关注的问题。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优势,并提供社会实践活动的层次与质量值得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给予关注。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开展项目化运作、建设社会实践基地等实践途径,以学生社团专业知识背景为依托,以科学管理为保障,建立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社团化运作的长效机制,促进学生社团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填.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与路径分析――以南京地区为例[J].学理论,2011(36).

[2]廖建尚,管小青.论高职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运行及创新模式[J].学理论,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