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实验教学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地理实验教学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地理实验教学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探讨

【摘要】初中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从教学实践需求出发,制定个性化、差异化的教学方略,提升实验课程在全部地理课堂中的比重,带领同学们通过亲自观察、亲自动手操作,经由自身的分析、探究与实验活动,寻找、发现隐藏在客观现象中的地理知识和规律,从而更加有效地掌握地理学科知识,将新知识与旧知识有效串联起来,构建起全面的地理知识系统,提升对地理学科知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学会使用已经掌握的地理学科知识去解决未知的问题。下文中,笔者将从个人参与初中阶段地理学科教学实践的工作经验进行总结,分析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当注意的教学要点。

【关键字词】初中地理学科;实验教学;策略方案

根据新课改大纲的教学要求,初中地理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在此前提背景下,各地初中学校开展了针对地理学科的教学活动改革。在教学方案设计中,应当首先从课堂知识点出发,结合课堂教学材料,优化教学方案的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教学手段,给予学生更加充分的时间、机会去自主观察、自行实践,最终掌握本节课堂的知识要点,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掌握,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学生发现地理科目的学习乐趣所在,养成主动思考、自主分析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教学案例分析

本文中,笔者将以《大洲和大洋》一课为试验课堂教学案例。第一,为同学介绍国内外著名航天员的故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结合世界的海陆地图,引导学生去观察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比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到陆地总面积约30%,海洋总面积约70%的结论。同时,观察海洋、陆地的分布规律,得出——南半球的陆地面积较少,海洋面积较大,南极洲由陆地构成;北半球海洋面积较少,陆地面积较大,北冰洋由海洋构成的结论。第三,设计课题实验活动之一:将学生们分成多个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获得一个地球仪,随意将地球分成体积均等的两半,观察其中陆地、海洋面积的所占比重大小。学生们发现,海洋面积总是要大于陆地的面积。第四,在学习了课本上关于“海峡”、“海洋”、“岛屿”的定义后,从地球仪上依次找出:马六甲海峡、黄海、太平洋、亚洲、印度半岛和台湾岛。第五,设计课题实验活动之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地球仪上准确标记出四大洋和七大洲。仔细观察七大洲的轮廓、相对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然后请同学们首先写出各大洲的名称,然后把它们放在标有经纬线的底图上,看哪组同学完成的又快又好!通过拼图游戏得出结论: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亚非南北美,南极欧大洋。第六,设计课题实验活动之三:用简单几何图形一笔画出七大洲,注意赤道和180度经线。世界上除了七大洲还分布着四大洋。学生和老师一起在地球仪上找下四大洋的位置。被北美洲、南美洲、亚洲和大洋洲包围的是太平洋,它面积最大约占世界海洋面积的一半以上。被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和非洲包围的是大西洋,它是世界第二大洋,轮廓象“S”形。被非洲、亚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包围的是印度洋,它是世界第三大洋。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纬度最高的是北冰洋,它位于北极周围,终年被冰覆盖。四大洋按照面积从大到小的顺序是太大印北、四洋贯通。最后归纳小结,理清思路。亚非南北美,南极欧大洋。太大印北、四洋贯通。课后探究,引发思考。请查阅世界地图,观察哪些大洲是相连的?它们的分界线是什么?

二、初中地理课堂试验教学的要点策略

第一,初中地理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地理试验课程。各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当联合学校,加强地理试验课堂教学。一方面,教育部门和学校管理者应当为地理实验课堂配置必要的教学场所、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必要的教学工具,例如绘图仪器、测量仪器、地球仪等等。另一方面,教师应当不断提升个人专业能力和职业修养,从而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第二,初中地理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实验课堂的根本任务是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分析、自主探究的自学能力。因此,如何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生动的学习体验,是教师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想办法激发学生内心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建快乐、和谐、自由、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地关心与支持,鼓励学生勇敢发言,表达自己的意见与想法,提出疑问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学生多多利用个人的课余时间,去查找、收集关于地理知识的材料,拓展阅读面,不断提升学习能力。第三,初中地理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应当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大胆验证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教师应当在实验证明过程中,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与指导,通过提出问题、给予提示、创建情境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继续完成学习活动,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至完成地理实验学习活动。综上所述,初中地理科目学习过程中,实验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创建活跃、自由、快乐的课堂学习氛围,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各地初中地理教师应当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优化实验课堂教学方案,提升教师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升实验课堂教学质量。

阅读全文

地理实验教学网络信息设计

摘要:

地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地理实验教学在地理教学和科研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而实验室也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实验室信息量大、变化快、交流多,所以,有必要构筑合理的实验室网络信息平台,发挥网络信息交流的优势,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促进实验室的开放发展。简要介绍了地理实验教学网络信息平台的建立方法和设计过程,详细阐述了整个网站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将MySQL作为数据库平台,结合JavaScript/51dituAPI技术实现对地理实验教学中心各类信息的浏览、查询,教学资料的下载,教学视频的观看和电子地图功能模块的建设。另外,还将DreamweaverMX2004作为开发环境设计网页布局,实现相应的界面功能,并在MyEclipse开发环境中最终完成对地理实验教学网络信息平台的开发。

关键词:

地理实验教学;网络信息平台;51dituAPI;JavaScript

21世纪,人们面临着资源、环境等各方面带来的压力,而地理科学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地理实验教学是对课堂所学知识最直观的感知,是自然规律最直接的表现;在科学研究、科学探索中,它也是理论验证和基本数据的源头。通常情况下,实验室作为学校的基础配置,在学校固定资产中所占比例比较大。科研对提高学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提高其学术水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国家、地方的重点科研项目更离不开实验的检验、验证——相关工作人员要从实验中获得相应的数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实验室已经成为了学校为社会服务的窗口之一。在学校,教师的科研与教学是同等重要的,只有经常进行科学研究的教师才能站在学科最前沿探索新知,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出新的想法,提高学术水平,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技的竞争实际上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了培育出一大批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世纪人才,高等院校必须在科研上下功夫,提高实验教学的地位。因为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能培养出开拓型的高素质人才的。实验室既要承担科研任务,又要担负实验教学和实践任务。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JavaScript的地理实验教学网络信息平台的设计。基于JavaScript/51dituAPI技术,将DreamweaverMX2004作为页面设计的开发环境,将MySQL作为数据库平台,在MyEclipse开发环境中设计、开发出页面美观、运行速度快、操作简单、内容详细的地理实验室网络信息平台。该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一整套网络信息平台,以便延长地理实验教学的时间、拓展实验空间,为地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开辟新路径。

1系统开发技术

1.1JavaScript概述

阅读全文

微课的高中地理实验设计与制作

【摘要】高中地理在对学生的要求上,要高于初中。比起初中地理重视基础知识理解,人文环境了解和明确简单的地理规律,高中地理更加注重知识的运用,即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地理教学的根本目的。基于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选择地理实验法将有助于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本文将基于微课的视角下,对高中地理实验设计与制作进行研究。

【关键词】微课;高中地理;实验设计与制作

随着科技的发展,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在多媒体教学全面普及的基础上,延伸出微课教学。微课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补充,它可以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专题式的教学录制,让整个教学都围绕着重点和难点深入开展,加深学生对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微课教学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可以把优势发挥到最大化。教师精心备课,选择新颖的教学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可以达到课堂教学以外的“出乎意料”的效果。

一、基于微课的高中地理实验教学

教师的地理实验教学内容,可以以微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具体来说,高中地理实验微课教学包括:

1.教学目标设计

把教学目标设计与实验教学目的融合,实验教学可以充分的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把实验目的和教学目标融合,通过地理实验,既可以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巧,又可以学习到地理的知识和规律,让教学目标和实验目的相互融合。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要注意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建构。

阅读全文

初中地理虚拟实验设计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普遍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虚拟实验在教学中开始投入使用。虚拟实验技术在地理、化学和生物课程中使用较多,但由于对它的认识、应用策略的差异,其效果也不同,为此对初中地理虚拟实验设计进行研究。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地理;虚拟实验设计

1前言

传统的地理教学基本上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而实践性的教学较少。虚拟实验和多媒体的结合不仅能为地理教学提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设计,还能为地理教学提供更好的环境和工具。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虚拟实验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2虚拟实验在地理教学中的内涵

虚拟实验。虚拟实验就是将虚拟现实和仿真技术相融合,然后用计算机操作代替一些传统的实验操作,从而形成一个在软硬件辅助下的教学环境,以此来完成虚拟实验的教学[2]。虚拟实验只是借助计算机进行操作,这对实验工具和实验者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教学者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就行,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完成课堂虚拟实验,而且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对实验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操作。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虚拟实验技术,不仅能够将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进行形象化和具体化,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真实实验的破坏力,因此,该技术在教育领域被广泛应用[3]。地理虚拟实验。在地理教学中使用虚拟实验设计,也是借助虚拟实验技术和其他学科应用的经验,总结出虚拟实验教学相关的教学理论和方法,然后根据地理课程的特点,将该技术与地理教学相互融合,从而将传统的地理实验改变成虚拟实验[4]。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只需要通过计算机进行操作就能完成实验,如制作等高线模型或是地球仪等。地理虚拟实验就是将一些地理原理、原理过程以及一些地理假说等通过计算机来完成。

3初中地理虚拟实验应用现状

阅读全文

信息仿真技术在食品微生物学中应用

【摘要】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但是传统的食品微生物实验存在实验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单一、课时利用率不高等局限。文章分析传统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的局限,探讨现代虚拟仿真技术在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意义及不足,为食品微生物学的虚拟实验仿真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虚拟仿真

食品微生物学是食品类专业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及综合解决问题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目前的高校食品微生物学课程建设中,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比重大是其教学的一个特点。但如何高效运用实验教学,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素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虚拟仿真技术是以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为基础,综合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广角立体显示技术,对观察者头、眼、手的跟踪以及信息反馈互动,形成集图像、动画、声音为一体的虚拟现实世界的技术[1-2]。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虚拟仿真技术越来越商业和普遍化,逐渐运用到很多领域[3]。其中,将虚拟仿真技术运用到传统实验教学中,是实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技术,可以帮助学生在开放、自主、快速的虚拟实验环境中,体验到高效、安全且经济的实验操作过程[4]。对于实验周期长、操作准备复杂或实验安全性难以满足的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项目来说,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可克服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

1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

从我校近几年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开设及执行情况来看,通过不断的教学总结和反思,食品微生物实验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实验教学内容单一。食品微生物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更加强调的知识的应用而非记忆。在我校,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时比例占总学时的50%(理论学时和实验学时各32学时),实验课时的设置比例非常高[5]。从目前实验课的开课内容来看,主要借鉴其他农林和工科院校的开课经验,在符合我校和我院的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选择了几个基础实验开设,如培养基的配置、革兰氏染色、菌落总数的测定、大肠菌群的测定及微生物细胞计数方法等基础操作实验内容。但是,对于食品科学专业学生而言,一些关于微生物在食品生产上的应用类的实验很难开设(如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类;微生物在传统食品,如豆瓣酱、腐乳、醋、发酵火腿等生产中的应用;工业生产上微生物的在线控制;食品致病菌的检测)。再者,因食品微生物实验耗时较长,操作易污染,失败率较高等原因,限制了食品微生物综合性和探究性实验的开展。实践应用是食品微生物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区别于基础微生物学的最本质的特征,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方面显然存在不足。这一情况在其他院校,特别是工科基础相对薄弱的医学院校的食品微生物学实验的开课过程中非常普遍。

1.2实验教学手段单一。目前,传统的食品微生物学的实验教学的教学方式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也有不足。实验内容的开设多以基础验证性为主,绝大多数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及实验指导书非常依赖,只会严格按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一一操作,实验报告的撰写也是千篇一律,不会主动分析实验结果产生误差的原因,不能深刻理解实验的目的与意义。有的学生甚至利用实验时间,不认真做实验,悄悄完成实验报告,实验结果完全依靠理论知识来简单推理,而不是客观真实地反应实验现象[6]。这类实验课程的开设,对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亦会造成实验资源的巨大浪费。

阅读全文

信息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讨

【摘要】实操性和专业性是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的两大特点,因此教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积极创新科学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其融入于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已经成为提升教学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还优化了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信息化

在信息化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创新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方法、观念的有效结合。在这一过程当中,信息化只是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推动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1.信息化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运用信息技术将复杂的实验步骤更加生动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提升整个的课堂效率,还能将不适合开展的实验变为可能,同时也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范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2.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在以往的教学中,高中化学对实验教学的关注度并不是很高,在以课堂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大多教师选择了灌输式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递,而学生在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中也都是死记硬背,导致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差强人意,很多学生可以完成一般性的答题,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无能为力。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要充分利用好信息化这一技术手段,以更好地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服务。教育信息化充分体现了现代的一种教学模式和思想,经常不断地尝试和摸索,笔者认为其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开展有其独到之处。

阅读全文

新媒体时代农业虚拟仿真教学思考

随着现代科技飞速发展以及知识时代的到来,现代知识的呈现形态与生产方式都在逐渐发生转变,人类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将面临有效变化,由此推动了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如何在当前知识环境背景下探寻合理适用的全新教学模式和学习手段,成为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课题。而虚拟仿真教学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性手段之一,它是一项通过信息技术科技实现教学应用的信息化教学技术,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虚拟仿真教学的应用对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模式和方法手段的创新优化都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以此收获良好的教学成效。农科类课程教学相较于其他学科课程教学而言实验性较强,复杂程度较高,其中虚拟仿真教学手段的科学应用有助于实现教学环境优化、实验技术拓展以及优质资源共享,对于农业教育教学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推动作用。在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202116)的支持下,本文结合《仿真与虚拟农业技术》一书的理论内容,深入分析虚拟仿真教学的基础原理和应用价值,进一步探索目前我国虚拟仿真教学的发展现状,并针对新媒体时代下农业虚拟仿真教学应用发展提供部分建议以供参考。由李乃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出版发行的《仿真与虚拟农业技术》,是一部围绕虚拟仿真农业技术展开全面系统阐述的农业科普图书,被选为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共八章。该书主要从仿真与虚拟现实的基本概述入手,详细介绍了仿真与虚拟农业技术、仿真与虚拟现实技术、OpenGL仿真编程、虚拟植物语言L系统及其应用、模拟与虚拟作物系统研发实例等多个专业知识内容,旨在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以便读者可以快速理解和掌握书中的知识内容。通读全书可以发现,该书内容丰富具体、知识要点全面,深入浅出的阐述方式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内容,其中部分习题思考还能起到有效的知识巩固作用,所以该书不仅可以作为高校农科类专业仿真与虚拟农业技术课程的专用教材,还能供广大农业技术工作者学习参考。

一、虚拟仿真技术概述及教学应用

虚拟仿真技术通常被称为模拟技术,指的是在解决某些复杂的决策性问题之前,可以模仿该问题的真实系统构建一个虚拟的同态系统,并基于这一虚拟系统进行动态运行测试,根据试验结果对实际问题展开有效分析和评估。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手段,虚拟仿真技术的优点在于可多次重复研究探索以提高科学假定的有效性和问题研究效率,并且结果较为直观,简单易懂。从教学探索的角度来看。虚拟仿真技术可以为人类提供一个接近真实的学习环境,使人们可以更好地探究科学问题与获取知识,同时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虚拟仿真教学有助于推动教学资源的开放、创新和共享,并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实际教学需求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充分发挥其教学作用价值。

二、农业虚拟仿真教学的发展现状

实验教学是农科类课程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不仅有助于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提高其创新意识,而且能够加强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促使他们成长为具备创新精神的优质人才。然而,农科类生产实验项目对于地域环境、气候条件、持续性、综合性等多个方面的要求,导致农业实验教学工作在时间、空间以及多种实验条件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此时运用虚拟仿真教学技术可以为农业实验教学构建一个虚拟的实验环境并提供充分的实验条件,有助于实现农业实验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此外,近几年在新媒体时代的推动下,现代教育渐渐开始向智能化、个性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全国各大高校都积极开展了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建设,促使我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水平日益提升,其中农业类大学更是建立了农业工程与机械化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为农业实验教学提供了完善的教学环境和管理体系,从而收获较为良好的农业虚拟仿真教学成效。

三、农业虚拟仿真教学的应用策略

虚拟仿真教学技术是促进农科类课程实验教学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性策略,农业虚拟仿真教学应用是现代实验教学创新改革的全新发展方向,在未来的农业虚拟仿真教学应用发展中,应当注重以下问题:

阅读全文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教学质量

【提要】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应用广泛。实验教学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搞好实验教学是提高整个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该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体会,提出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些优化措施,为提升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分析化学;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分析化学作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对化学学科本身的发展具有突出贡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已经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1],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等领域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分析化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因此,实验教学在分析化学这门课中具有重要地位[3]。分析化学课堂教学理论性较强,学习内容相对枯燥,而在实验课上,学生有了动手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的机会,能够通过实践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因此,实验教学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4]。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各专业学科的交叉渗透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5⁃7]。传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多为验证性实验,课堂上教师讲解理论、方法、步骤,学生按部就班进行实验,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主动性不高,对实验过程缺乏自己的理解,教学效果较差,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8]。为了解决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我们尝试了一系列优化措施。

1合理设置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内容

分析化学是本校药学、预防和检验等专业的基础课程,课程设置在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上学期,分别开展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教学。以往实验课程一般安排在理论课结束之后开展,尽管对学生提出课前预习、复习理论知识的要求,但由于经过时间较长,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对前面学过的理论知识印象不深、缺乏理解,导致实验课堂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种情况,教研组教师调整了实验课的开设时间,将其设置在相关理论课结束不久,例如将“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实验设置在氧化还原滴定理论课刚好结束之后,趁热打铁,使学生能通过实践操作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教学效果。本校的分析化学实验包括3种类型,分别是验证性、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所占比例为3:3:2,验证性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基本原理,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化学实验包括化学分析实验与仪器分析实验两部分,化学分析作为分析化学的基础,在实验教学中应着重强调“量”的概念,仪器分析则是建立在化学分析基础上,具有分析方法多、涉及面广、相对独立和实践性强的特点,实验教学重点应放在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上[9]。本校分析化学实验根据不同学科设置实验内容,预防与检验医学专业设置6次化学分析实验、8次仪器分析实验,而药学专业则设置了6次化学分析实验与12次仪器分析实验。为了满足不同学科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不同专业适当设置了不同的实验内容,如预防与检验医学专业设置了“邻甲苯胺法测定血清葡萄糖”“火焰原子吸收法工作条件选择及血清锌含量的测定”等实验,而药学专业则专门设置了“非水滴定法测定水杨酸钠含量”与“火焰原子吸收法工作条件的选择及肝素钠中杂质钾盐含量的测定”等内容。

2优化分析化学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教师以往对预习的内容并没有做具体要求,而由于军校课程和训练任务安排较多,占用了学生较多的时间,学生在课前一般只是粗略地看下实验内容,有些学生甚至干脆不作预习,当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相关问题时,很少有人能回答出来,学生只能通过教师课堂的讲解粗略的了解实验,而且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对每一个实验步骤的目的、意义缺乏足够理解,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现在,教师在课前针对即将开展的实验提出系列具体问题,由不同组的学生分别回答,如“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实验,教师会在课前提出“碘量法的定义和分类”“淀粉指示剂何时加入”“实验对溶液体系的要求”等具体问题,促进学生主动预习思考,让学生在课前做好“热身活动”,上课的时候结合教师的讲解和自身操作观察,使学生对实验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实验课开始后,教师一般会先讲解实验目的、相关原理和实验步骤[11]。传统的板书教学方法是教师结合板书讲解知识点,学生对难点理解的途径有限,而多媒体教学则能将知识点通过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更加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12]。例如,配位滴定中铬黑T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可以制作成动画,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理解滴定前后指示剂的配位情况。到目前为止,本校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已经完全采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多媒体课件,力求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率。课后总结是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方法是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对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学生被动接受,导致学习主动性不高[13]。我们尝试采用让学生根据分组分别来总结,对不理想的实验结果加以分析,并将总结情况列入实验评分体系,促进学生对实验过程认真对待,而不能应付了事。对于实验结果不理想的组,我们会在课后开放实验室,使这些学生可以重复实验过程,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