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范例6篇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范文1

摘要:

茶与文化创意产业巧妙融合,已然成为苏州茶业界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从苏州旅游、茶馆、演艺业、展会等方面阐述了苏州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当前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结合苏州的特点,在政策扶持、资源深挖、人才共育等方面寻求有效对策,以期助推苏州茶文化创意产业快速、长效发展。

关键词:

苏州;茶文化创意产业;现状与对策

2009年《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标志着文化创意产业被提升到了21世纪新兴战略产业的高度。2014年,苏州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6.5%。文化创意产业必将成为苏州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格局

苏州文化创意产业致力于向高端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方向。2013年,苏州已拥有7个部级、11个省级以及39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主要涵盖了数字内容、信息服务、影视、动漫等多家企业,初步实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全覆盖,初显了产业集群效应。然而,发展的背后也透露出不少问题。目前,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由于一拥而上的建设,带来了品质参差不齐、缺乏标杆企业示范、缺少特色的运营模式,最终导致产能弱小,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

二、苏州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升温,苏州的茶文化产业复苏势头迅猛,与茶相关的创意产业悄然兴起,具体表现为茶文化旅游、茶艺馆、茶博物馆、茶博会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一)茶文化旅游初具规模化发展苏州太湖旅游产业协会依托其自身优势,将吴中太湖自然山水景观与茶文化有机结合,打造特色鲜明的茶文化体验之旅,推动当地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苏州每年春季的“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已然成为推动当地茶文化旅游活动的重要活动与形式,并在当地呈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5年,随着苏州茉莉花茶制作技艺列入苏州吴中区“非遗”名录,苏州茶文化旅游又新添亮点,深挖苏州虎丘———山塘街线寻找苏州“三花”文化旅游线,苏州平江路上苏州好风光土特产店成为许多游客慕名前往之地。

(二)茶馆进入多元化发展时期苏州的茶馆先后经历了多次的洗牌重组。最初的茶馆多以亲民价格、单一茶品的“清茶馆”和听评弹说书的“书茶馆”等传统茶馆为主,之后兴起了以自助茶点为特色的杭派茶馆,再到现如今多元化发展的茶艺馆,创新的经营模式和内容成为这一时期茶馆的特色。苏州现有的茶馆,在设计与功能上都越发重视文化特色,不同文化主题的茶艺,如禅茶茶艺、文士茶艺、商务茶艺等,纷纷出现在各大茶馆和茶文化展会活动中,处处彰显现代的苏式慢生活节奏。众多茶馆中,苏州旺山“挹翠轩”茶馆是最具苏州特色的中式清饮茶苑,因绝佳的环境和深厚的隐士文化有机融合而形成苏城独具特色的茶馆,并于2012年获得全国十佳特色茶馆荣誉。此外,2014年8月,苏州斜塘老街开设第一家公益茶馆“施斌茶馆”,以茶为载体,为茶客们免费开设评弹讲座、免费培训苏州话,旨在传承苏州优秀传统文化,成为苏州茶馆的新星。这些正是苏州茶馆走向茶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尝试。

(三)茶文化演艺业初试牛刀苏州根据自身的文化优势,曾先后邀请国内知名的明星刘亦菲和苏州籍明星韩雪担任苏州吴中区旅游形象大使,成为地产碧螺春茶品牌代言人,同时还邀请国内著名导演张晓春拍摄吴中旅游形象片,强强合作,扩大了苏州茶文化的影响力,极大地提升了苏州茶文化的软实力。目前,在茶为主题的演艺业方面首推福建,起步早、影响力大,主要作品有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山水实景剧《印象•大红袍》,以及乌龙茶动画片《乌龙小子》,这些已然成为了当地茶文化演艺的代表作。

(四)具备一定规模的茶文化展示场所2010年10月,江南茶文化博物馆作为苏州地区首家茶博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该博物馆由东山茶厂投资建造,是一座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茶博物馆。馆内系统性展示了苏州碧螺春茶的悠久历史与辉煌文化。此外,展馆还配套有以太湖水产为主的餐饮“得福楼”,以度假休闲为主的宾馆“碧螺山庄”,以品茶观景为主的茶馆“紫金堂”等。江南茶文化博物馆已成为地产碧螺春茶对外宣传、展示的重要窗口。此外,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博览中心也成为苏州茶文化展会的重要场所。依托苏州工业园区的全国商务旅游示范区的平台以及一流的展会环境、专业的展会服务,该博览中心已成为苏州展示茶文化的新窗口。

(五)举办丰富的茶会展活动在茶会展和茶活动方面,苏州正不断地做大做强。2012年,苏州举办首届茶博会,展会活动主要集展示、鉴赏、交流、交易于一体,旨在通过大型展会以茶会友,促进苏州茶文化的发展。如今茶博会已然成为常态,定期举办,成为推动苏州茶叶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推手。

三、苏州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的思考

总体来说,苏州的茶文化创意产业已经萌芽,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茶文化创意产业意识尚显薄弱以往苏州茶产业主要固守于传统产业方式的发展,相关协会、行业只把文化作为单纯的营销工具,流于表象,缺乏对文化创意产业普遍的深刻认识。因此,苏州文化创意产业意识的普及工作亟待加强。在苏州的茶业界,“三万昌”是百年老字号,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上世纪末,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苏州三万昌茶叶有限公司把“三万昌”金字招牌重新树立,加快店铺连锁经营建设。然而,随着市场的变化与发展,曾经辉煌的“三万昌”也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原有的茶叶门店经营和传统茶楼的发展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当下市场的需求。面对“茶产业文化化”的发展形势,苏州茶企逐步意识到唯有将茶文化与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方能不断推陈出新,适应市场变化,成为业内的万年青。

(二)丰富的茶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挖掘苏州碧螺春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积累和沉淀意蕴之深远可以肩比杭州龙井茶文化,碧螺春茶早已融入苏州人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然而,苏州的茶文化资源不止于此,尚有许多资源未被挖据与利用起来,例如方兴未艾的苏州地产碧螺红茶以及其衍生茶产品,还属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态,苏州茶文化资源的利用还有很大的可为空间。

(三)茶文化创意高素质人才短缺茶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新兴发展的产业形态,它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目前,苏州各大院校对茶专业人才的培养主要偏向于茶文化基础知识及茶馆经营管理等方面,而针对茶产品设计、策划等文化创意能力的培养,显得相对薄弱,导致传统产业的人才已不能满足茶文化创意产业工作的需要。近年来,苏州许多高职类院校纷纷开设了茶学专业或茶相关课程,为苏州市场输送着具备茶知识与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正不断壮大苏州茶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队伍。

四、助推苏州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倡导茶文化消费2014年,苏州成为拥有500多万常住人口的“特大城市”,巨大的消费市场给茶文化消费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文化消费需求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应通过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文化消费基础设施、开展具有特色的茶事活动,积极创建茶文化消费氛围:定期开展形式各样的茶事活动,如“武林斗茶”擂台赛、茶学专题研讨、专题茶展会等;在全市的基础教育中增设与茶相关的主题活动,如聘请茶专业人士给中小学生开设茶艺课外活动课,在苏州各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开设公益性的少儿茶艺体验活动,从娃娃抓起,引导广大青少年了解并走进茶的世界,崇尚中国茶文化。

(二)构筑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发挥产业集聚效应苏州的茶企业、茶叶店数量虽然较多,但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茶业城纷纷出现,苏州茶产业正在不断升级,试图改变原有的小而分散的格局。目前,苏州建有大龙港茶城(2000年)、美地茶园(2006年)、港龙国际茶城(2011年)以及天荼茶城(2013年)四个初具规模化的茶叶专业市场,并在长三角地区打响了品牌。应对“茶文化产业化”的市场趋势,茶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正成为新的发展方向。随着苏州大龙港茶叶市场转型更名为大龙港茶文化创意产业园,其经营项目集茶叶茶具、茶文化交流及培训、茶工艺品设计、仓储物流及茶相关产业为一体,积极发挥产业集群优势,实现文化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充分挖掘,巧妙利用苏州茶文化资源茶文化资源是茶文化产品的创作来源,应充分挖掘文化资源,打造苏州茶文化产业集聚区。苏州除了知名的碧螺春茶之外,一些养在深闺的名茶如茉莉花茶、虎丘白云茶及相应的文化等还有待挖掘与利用。利用现代传媒的推广力,加强对地方产茶历史文化的宣传工作,积极宣传苏州茶俗文化,复苏苏州传统的茉莉花茶制茶工艺,大胆革新碧螺春红茶制茶工艺。同时,巧妙地将茶与苏作工艺有机融合,打造形式多样的茶文化产品,丰富苏州的茶文化市场。

(四)培养人才推动苏州茶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未来,苏州高校培养的专业学生必将成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我们可以依托现代信息化教育手段打破院校间的限制,将茶文化相关课程推广为国际教育园区网络共享课程,从而普及茶文化专业知识。同时,依据市场变化,与时俱进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加大专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学科有机融合,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而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适应市场需求,从而推动苏州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罡.关于苏州高职教育对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J].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2]夏良玉,官玉琴.论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闽茶文化产业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2).

[3]李令群,谢向英.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初探[J].武夷学院学报,2014,(1).

[4]郭莉.闽台茶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新亮点———茶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开发[J].当代旅游,2012,(4).

[5]毛雪莉.浅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J].商场现代化,2012,(10).

[6]曹瑞阳,李中斌.基于SWOT分析的武夷山创意茶文化旅游业发展探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范文2

1、民族地区文化信息资源建设融入文化创意产业现状

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独特的文化信息资源,但长期以来这一事关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性资源却未能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国内对于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文化产业的研究始于1990年左右。其研究状况,从研究对象看,有的侧重于探讨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开发,有的侧重于探讨开发区域文化资源,有的侧重于探讨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无可否认,这些研究都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人们对于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思路。但由于研究视角、研究范围和学科知识的局限性,这些研究都未能从如何保障民族文化信息资源完整性、持续性,使文化创意产业获得用之不绝发展源泉方面,系统研究基于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视角的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如何建设问题。

2、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融入文化创意

产业发展可带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需要兼收国际、国内其它文化的有益成分,实现与国际文化、国内主流文化接轨,并需要运用现代表现形式,融入现代观念与情感,才能适应市场需求,才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由于其地域性特征更应该与“创意”、“科技”相结合,借助原有的文化资源进行产业化发展。民族文化一旦实现了经济价值,插上了产业发展的翅膀,市场机制就会自动地盘活民族文化资源,使其得到最有效地保护,可持续发展。创意文化产品作为文化产业的成果,它既有市场属性和消费属性,又有政治属性、道德属性、价值属性、伦理属性等特点,必然会作为文化的积累,成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可以极大地激发广大群众的创造性。不断涌现的文学艺术、人文社科、科学技术等原创作品,终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事业繁荣的基础,文化事业的繁荣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泉。创建融入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传统文化信息资源保障系统,正是用文化事业的繁荣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

二、基于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民族文化信息资源

保障体系建设途径探索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将建立以元数据、对象数据为基础,以资源库和资源目录为内容,以版权转让为保障,实现数字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加工、整合、存储、检索、和维护等功能的资源建设体系以及元数据统一维护、对象数据分布存储、优质数据集中管理、创意资源统一开发的开放性、共建共享数字资源建设平台。该平台应包括管理系统、结构系统、组织系统及开发系统。

1、坚持系统性原则创建管理系统

所谓管理系统也就是系统的协调管理联盟组织,由中心圈层、中间圈层及圈层组成。处于中心圈层的是地州级图书馆以及各县市图书馆,地州级图书馆负责保障体系各项具体工作的规划、协调和管理,其中包括制定保障体系正常运行的章程、准则、标准,规定体系内各成员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探讨体系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活力与动力,建立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评价机制以及将文化信息资源融入文化创意产业的激励机制。各县市图书馆负责各县市文化信息资源分系统管理。中间圈层主要包括区域内各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相关机构及相关个人,如各级企事业单位、各级非物资文化管理机构以及地方文献私人收藏者、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中间圈层主要负责向保障体系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相关文化信息资源,确保民族文化信息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圈层为协调管理权威机构,该机构由地区政府牵头,有地区科委、教委、文化厅、财政厅等有关职能部门参加,具体负责保障体系的规划制定、组织实施和经费管理,并负责协调保障体系中没有隶属关系的各圈层联盟成员协同完成信息资源传输任务以及将信息资源融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各种努力。黔南州图书馆创建的“黔南地方民族文献数字化管理体系”,在建设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区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做了有益尝试。该系统通过黔南州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和黔南州民宗局的统一协调,建立起以黔南州图书馆为中心,以黔南州12县市图书馆为纽带,以黔南州12县市地方文献相关单位及广大私人收藏者为基础的黔南州地方文献数字化管理平台,不仅创建了“黔南民族地方文献相关单位联合书目数据库”、黔南民族地方文献私家藏书联合书目数据库”,“黔南州少数民族民风、民俗研究文献数据库”及“黔南州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数据库”等具有导航功能的数据库,为公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的查询系统,而且还为13个地、市、县图书馆创建了数字化管理工作分平台,使全州每年新增地方文献数字资源能够通过13个工作平台源源不断汇入管理系统,确保了黔南地方民族文献数字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如此,该系统中13个地市县地方民族文献数字管理分系统均能实现与贵州数字图书馆中相应文献电子全文的直接衔接,读者在“黔南地方民族文献数字化管理系统”的任何一个分系统中均可通过点击相应书目信息中的“贵州数字图书馆电子全文”字样,直接阅读贵州数字图书馆电子全文,不仅实现了黔南地方民族文献一站式高效便捷服务,而且有效避免了黔南地方民族文献电子全文的重复建设。

2、坚持完整性原则创建结构系统

结构系统是指文化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的基础结构,它能根据社会对文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组织管理的需要,将各种民族文化信息资源划分为若干类型和等级,使浩如烟海无从控制、管理处于无序状态的民族文化信息资源具备进行组织和管理的可能。民族文化信息资源的种类十分丰富,划分的标准也不尽相同,但大体上可以粗略地划分为有形的物质文化信息资源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信息资源。

(一)有形文化信息资源

(1)民族歌舞戏剧文化信息资源,如多声部无伴奏合唱“侗族大歌”、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具有狂放风格的苗族木鼓舞、被誉为“古代戏剧活化石”的布依族傩戏等。(2)民族民间建筑文化信息资源,如侗族鼓楼、布依族石头房、苗族吊脚楼等。(3)民族服饰文化信息资源,如苗族服饰图腾图案、水族马尾绣服饰文化等。(4)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信息资源,如水族马尾绣工艺、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等。(5)生态景观文化信息资源,如苗侗文化生态、绿色喀斯特森林生态等。(6)遗址文物文化信息资源,如有关名胜古迹、陶瓷、器皿、碑刻、历史人物故居及祠墓、各类纪念地等的各类资料。(7)相关单位地方文献资源,如图书馆、高校、档案馆、史志办、政协文研室及企事业资料室等相关地方文献收藏单位收集和保存的信息资源。(8)私家藏书地方文献资源,即区域内私人收藏者收藏的各类地方文献信息资源。(9)公共文化机构信息资源,如博物馆、体育馆、电视台、电影院及各种公共娱乐文化机构所收集和保存的文化信息资源。

(二)无形文化信息资源

(1)精神传统信息资源,如优良精神传统及历史传说故事等信息资料。(2)文化艺术审美信息资源,如有关文化艺术审美研究信息资源。(3)民俗风情信息资源,如有关生活生产习俗、社交礼仪习俗、岁时节令习俗和信仰习俗等信息资料。(4)品牌文化信息资源,如名称、标志、商标等有关品牌文化的信息资料。(5)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源,如口头文学、口授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资料。

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创建组织系统

组织系统以结构系统为基础,强化系统工程调控手段,通过建设协调机制、投入机制、运营机制及激励机制等,促进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由理想走向现实。

4、坚持创造性原则创建开发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对民族文化信息资源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意蕴进行反省、改造和创新,激活、吸纳其中优秀的文化因子,提炼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化内涵力。开发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首先要弄清楚该文化信息资源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其次要考虑开发产品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涵是否能被当代人所接受以及受众面的广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受众面和参与度,而不是简单地对其做静态的保护。例如贵州黔南水族研究文献以充足的论证证实贵州黔南水族的先祖是周朝的王室成员,被称为来自远古的贵族。水族整个历史充满着魔幻的色彩,在我们走进水族历史了解其信仰和文化的渊源时,无疑可以看到一个梦幻般的场景和匪夷所思的视觉奇观,这正是动漫剧创作难能可贵的文化元素。中国的动漫艺术不应让这样珍贵的文化元素沉寂。黔南州图书馆深度开发水族文化信息资源,运用水族独特的民族文化元素作为语言,融合高深莫测的中原古文化,结合时尚的动漫艺术特色,不仅创作出水族研究文献动漫摘要动画片《任睢!任睢!》,引起国家图书馆和黔南州文化产业项目办高度重视,还创作出水族水书宣传创意动漫剧剧本《泐虽!泐虽!》。该剧本已被贵州省水家学会列入水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创意动漫剧的创作,有利于将黔南水族文化创意产品的受众范围拓展到全国乃至全世界,使水族文化印象能够走出大山、走进各地人们脑海中,以黔南水族文化印象的支点作用将黔南旅游业强劲撬动起来。

三、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融合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1、国家设立专项建设资金

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巨额资金支持,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状况,会令地方财政心有余而力不足。国家专项资金的设立对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犹如“授人以渔”,可协助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与现代资本融合,推动民族地区依托自身特色资源拉动民族文化事业和民族文化产业比翼腾飞;对加速缩小民族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在经济文化发展方面的差距,提高民族地区经济原创力,扶持民族地区摆脱贫困落后面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要有高效的地方政府领导保障机制

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是一个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区的协调管理联盟组织,必需强化系统建设调控手段,建立能够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关系的完善的领导保障机制。国家专项建设资金的设立有利于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领导保障机制的建立。

3、要有完善的项目建设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范文3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提到了创意产业的概念,强调其为依靠个人或团队的创造力、创新意识,通过技术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一种主体文化,突出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视觉艺术、广播影视、动漫、表演艺术、音像、传媒、工艺设计、服装设计、雕塑、软件等方面的创意群体。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在于创造力 1.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文化产品创新

文化产品有其自身的特性,不同于其他的物质产品,创意是文化产品的魂。文化产品是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创造性和个性化的,没有创意就没有文化产品的生命。缺少文化产品的创新,缺乏发掘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是文化产业竞争力最薄弱的重要因素。在市场和消费者的角度,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与文化产品创新的基本原则是分不开的。

2.创新的核心要素是培养创造型人才

文化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最大的不同是高度依赖文化的创新意识,包括艺术的、技术的等方面,但创新最核心的就是人的创造力的培养和释放,尤此更显出对文化创造型人才更迫切的需求。文化产业真正发达需要提高人的素质,充分培养和释放人的创造力,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的潜能和无限的创造力。要提高文化创意产业质量,文化人、艺术家的创作能力是文化创造的技术保障。任何文化资源只有经过一定形式的再创造,才可能成为具有丰厚知识产权的文化产品。因此,应鼓励文化生活的多元化,改变僵化落后的制度体制,努力营造和鼓励创新的宽松的社会环境,以利于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培养大量的创造型人才。

三、艺术原创性的建构 1.艺术原创性要形成艺术化

文化产品必须有艺术属性,文化产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遵循全方位考察和调查的原则,要有科学的发展观,让文化产品不仅仅只注重本身的实用性,更应该注重产品的艺术性。文化产品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和心情上的愉悦,以及情绪上和心理上的刺激。因此,为了人们充分获得审美心理的满足,文化产品必须充分追求艺术性,充分发挥文化产品的艺术价值。

2.艺术原创性要形成品牌化

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要培植文化品牌,要学习国内外著名企业和创意产业园的运作经验,要加强领导文化名园、名品、名馆的建设,组建一批综合实力强、品牌优良的文化产业集团,进而不断加强艺术原创性水平的提高。同时,充分考虑当前文化产品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和消费习性,突出产品的知识性、娱乐性,更加巧妙地体现品牌的艺术性和原创性,增强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艺术原创性要形成特色化

在实现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中,要将文化资源、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充分结合,形成独有的艺术特色,这也是文化品牌真正形成的一个关键所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功经验十分注重文化特色,从而形成自己的文化特点或民族文化特色,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深入发展。同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区域性文化资源,吸取不同区域的文化精髓,加强文化与经济、文化与科学等各方面的融合,让文化产品的艺术原创性达到充分的发挥。

四、艺术原创性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意义与价值 1.艺术原创性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艺术原创性最大的特点就是设计出创新的文化产品,用以区分传统产业可以大规模的复制和无限生产,而艺术原创正是这个复制时代不和谐的最强音,这也正突显了艺术原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文化出版、广播影视、文化旅游等四个领域,在这些资源中,原创性的根本性质是赋予文化产品新的生命,让人们感受到消费和心理新的愉悦感。让人们意识到,必须通过文化产业的艺术创新,改变过去的产业发展模式,寻求新的指导思想理论,以促进文化产业走向一条更繁荣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艺术原创性的文化价值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范文4

一、清明上河园――文化创意的审美需求

文化创意要解决的两个突出问题:一个是文化生产的单一化与人们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之间的矛盾。另一个是文化资源的历史化与表现形式的现代化之间的矛盾。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改变,人们的审美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层次发展的趋势,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不同爱好所需要的文化产品也有所不同。另外,不同时代的人对文化的需求有不同的欣赏趣味和审美风尚,文化生产必须符合时展的要求,其文化产品才有旺盛的生命力。所以,文化产业要想突破必须研究今天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只有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我们的产品才有市场,才能受到人们的欢迎。开封清明上河园虽然是人造景观,但它用巧妙的创意把宋代历史生活还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十年来,清明上河园共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总收入上亿元,成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将逝去的历史还原成现代生活、将静态的画卷变成动态的展现,将单一的看变成游、购、娱的多样统一。开封清明上河园以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园》为蓝本,按照图中布局,采用宋代营造法式,结合现代建筑方法,集中再现了原图的购物景观和民俗风情。

清明上河园景区占地600亩,其中水面180亩,景观建筑面积30000多平方米。仿照原图,设驿站、民俗风情、特色食街、宋文化展示、花鸟鱼虫、繁华京城、休闲购物和综合服务等八个功能区,并设有校场、虹桥、民俗、宋都等四个文化区。游览清明上河园,可以跨虹桥,登上善门,游鸿福寺,浏览文绣院,下榻古驿站,就餐孙羊正店。游览清明上河园,还可以观赏民间杂耍、木兰织房,还有吹糖人、剪纸、风筝等民间工艺,当然还有闻名中外的开封小吃。另外,浏览清明上河园,游客还能看到反映宋代历史的表演剧目,如《王员外招婿》、《梁山好汉动劫车》、《包公巡视汴河漕运》、《大宋科举》、《东京擂台》,观众不仅可以是一个旁观者,还可以做一个参与者。

正是这些内容丰富的民俗活动和表演剧目,使得清明上河园的宋文化主题更加鲜明,让游人仿佛穿越时空隧道置身于当时的历史场景,感受当时的文化,真正有一种“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的感觉。清明上河园二期景区向游人开放后,众多的宋代游艺和娱乐项目,尤其是《大宋・东京梦华》的推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清明上河园二期全部建成开放使整个清明上河园创造三个中国之最。一是中国最大的仿古建筑群。二是中国最大的宋文化主题公园。三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娱乐集约化再现景区。

二、《大宋・东京梦华》――开封辉煌历史的追溯

《大宋・东京梦华》是一幅关于北宋王朝鼎盛时期的印象画卷,是《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的历史再现。剧目将八首经典宋词和古画串联在一起,利用水系景观、人文演出和历史背景,构成对开封古城辉煌历史的追溯。

《大宋・东京梦华》演出的实景主要依托于清明上河园二期的部分皇家建筑和80亩人工湖,每一幕都以一个美妙词牌为名,又用8首观众耳熟能详的宋词贯穿始终,《虞美人》中不堪回首的南唐遗梦,《蝶恋花》中才子佳人的缠绵爱情,《满江红》中战事的惨烈与悲壮等等都极大地吸引了游客。演出90%以上的剧情都在水上进行,舞台随着音乐的水面漂移,一幅鲜活的《清明上河图》缓缓在湖面展开。高科技的应用成为演出的重要看点,运用LED等亮彩技术设计的流光溢彩的“柳树”,晶莹剔透、夜空发光的“香车宝马”,随波荡漾的“水中明月”,利用机械技术设计的可自由拼合的水上栈桥,可“绽放”的舞台等都给演出增色许多。

《大宋・东京梦华》演员阵容强大,场景布置逼真,由著名制作人梅帅元率《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班底制作。该演出也是继《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之后河南省隆重推出的第二个大型实景演出,必将成为“夜游开封”的核心产品。

三、大型原创歌舞剧《清明上河图》(青春版)――郑汴强强联合、共同联手打造的一部精品剧目

青春版歌舞剧《清明上河图》是在开封歌舞剧院原创剧目的基础上,由郑州歌舞剧院携手开封歌舞剧院强强联合、共同打造的一部精品剧目,描述了张择端创作《清明上河图》的过程,并将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图》中千姿百态的市井风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随着舞台上的灯光和音乐变换,一幕幕东京汴梁的市井风情展现在人们面前:隋堤烟柳之中,踏青游春的达官贵人、平民百姓欢呼雀跃;东京街头,汴河两岸,游僧乞丐、船工纤夫尽显本色,舞台上声、光、雾、景的综合运用,把人物和剧情演绎得活灵活现,观众置身其中,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东京汴梁。生动逼真的布景设计、精巧完美的舞蹈编排、美妙悦耳的音乐旋律以及演员们曼妙感人的舞蹈律动,给观众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和美的享受。该剧引领观众和张择端、各行各业的市井百姓一道分享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千年以来,宋都开封的脉搏律动以及繁华盛景。

该剧有效整合了郑汴资源,实现了郑汴文化对接,是“郑汴一体化”文化融城的首次尝试。《清明上河图》经过再修改、包装后推入市场,作为文化对接的切入点,创造性地启动了合理调配艺术生产资源、联手打造歌舞剧《清明上河图》(青春版)的工程,对开封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要启示。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范文5

关键词: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群

一、引言

文化创意产业与制造产业的区别在于文化创意产业是以个人智力活动为基础,通过创意想象形成创意方案并应用于创意产业,将文化创意理念与当前的科技、文化艺术元素相结合,推动行业的发展,以形成高附加值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中融入了文化艺术元素,构建了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受市场环境影响,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在一定范围内做好交流与合作工作,以传承文化创意产业的文化内涵,突出文化创意产业的主体,做好行业文化积淀,推动行业创新,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有效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对形成新的产业链有较为重要的作用。文化创意产业通过强化核心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水平。在世界发达国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巨大的文化效应和经济效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并广泛传播到世界各地,彰显了地域文化。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要与国情相结合,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较强的中国特色,在发展中实现了文化与创意的融合,有着较鲜明的时代特色。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实现了优质产出的目标,为实现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夯实了基础。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完善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增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湖南省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较早的省份,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方面有着较好产业基础,本文对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进行了探析,以对产业特色进行分析,促进区域组织不断的打造核心竞争力,优化文化创意产业结构,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湖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湖南省的文化产业发展有良好的基础,作为中国的中部大省,湖南省的面积有21万多平方公里,湖南省有七千余万人口,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湖南省处于连接南北,贯穿东西的重要枢纽地位,有着多样的民俗文化。地理位置优势明显,资源丰富,给湖南省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湖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夯实了坚实的基础。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统计局数据显示,近3年来,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在2015年,湖南省的文化产业所创造的收入达到了1707亿元,而在2016年更为突出的增长,2016年湖南省文化产业的收入突破了2000亿,占湖南省GDP的比重接近6%。在2016年,湖南省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包括做了大量的重点项目的建设工作,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申请了重点项目扶持资金,推动重点项目发展。在2016年,获得中央文化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988亿元,以推动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2016年,湖南大力推进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用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文化创新内涵。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推进遗产公园建设,如开发凤凰区域性防御体系、侗族村寨申遗、里耶城头山等遗产园区等项目,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注重“无形文化”的传承,丰富文化资源。特别是在当前发展环境下,各种新媒体已在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湖南卫视电视收视率在省级卫星电视收视率排名中居全国前列,湖南原创动画制作连续排名第一。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顺应数字媒体的发展趋势,在数字手机电视方面,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商业数字手机电视城市,目前已经拥有数百万的观众。“湖南手机新闻”,是国内第一个手机WAP平台,全天24小时实时更新滚动新闻消息内容的播报,通过出版业的推动促进了创新资源的整合,形成了三维网络系统。积极打造全国原创动画制作基地。当前河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成为湖南省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形成了文化产业战略布局的优势,打造了湖南文化产业航空母舰。在“十三五”发展过程中,湖南省全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通过打造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促进行业坚实发展。

三、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融合创新动力不足。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中逐步意识到单一的产业发展局限性大,不易与市场融合,忽视了市场化属性,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理念有所欠缺。同于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在运营中企业融资困难,发展受限,特别是创新产业的无形资产较难评估,企业不易获得银行贷款资金的支撑。对整合创新发展动力不足。2.政策缺乏系统性。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中,各个产业未形成集聚优势,发展不力,不能及时的展现产业发展动态。3.文化科技人才缺乏。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产业发展中的人员发展呈负增长态势,人才较为匮乏。4.知识产权的保护存在缺漏。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文化是外在形式,也是交换价值的前提。当前法律制度滞后、执法力度不强,影响产业健康发展。5.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领取效应不明显,在基础设施建议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特色不显著,配套设施不完善。6.目前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缺乏大数据的应用,在发展中,技术的主导作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在技术带动方面还有较多的文章可做,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增长较为缓慢。

四、湖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策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范文6

关键词: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对策

党的十会议明确提出了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但是在发展文化产业,同时也是在发展经济支柱产业。目前,河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但在发展观念、资金、人才、产业结构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是影响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笔者结合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其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1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

1.1地理环境优渥

河北省在地理位置上环京津,交通便利,与京津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所以在发展本地文化创意产业过程中,可以更加方便地借鉴和利用京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经验及资源,与之实现良好合作,以进一步促进本省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1.2文化资源丰富

据统计,目前河北省共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930处,其中全国级别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8处,世界文化遗产3项,其他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几千处。另外,除这些文物保护单位和文化遗产外,还有多种传统文化艺术和技艺,如河北梆子、评剧、吴桥杂技、沧州武术等。总体来说,河北省的文化资源相当丰富,而这种强大的文化资源实力,正是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有力保障。

1.3投资、政策、服务良好

由于河北省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视与支持,因此河北省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上也比较完善。目前,河北省已经出台并实行了一系列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关的法律政策,这使得河北省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了明晰的思路、明确的方向、完整的规划、科学的措施以及完善的保障条件。其中,河北省重点发展的几个文化创意行业有文化旅游业、文化娱乐业、出版印刷发行业、民俗节庆业、动漫游戏业、体育健身等。同时,还规划了几项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工程,如西柏坡红色旅游产业工程、国华影视基地工程、《盛世王朝》文化产业园区工程、吴桥杂技大世界文化产业基地工程、太空世纪动漫城工程等。这些工程的建设都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完善的政策扶持、良好的服务保障,它们带动了整个河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1.4产业初具规模,环境逐步完善

就现实发展状况来看,河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据统计,早在2009年,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年增产就已达到30%以上,对全省经济的贡献率也达到了3.3%。而时至今日,文化创意产业的年增产已接近50%,可以说成为了河北省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河北省已经建设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文化娱乐企业和设施,极大地拉动了全省经济的增长。同时,随着经济的增长以及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重视,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也在逐步完善,未来将展现出更好的发展势头。

2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2.1发展观念与机制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虽然随着河北省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已经基本完成了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但从总体上来看,其发展观念仍旧比较滞后,管理机制也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现今的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管理模式还存有事业管理的影子,没有充分认识到在当前的市场经济背景下产业发展的规律。正因如此,才使得河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至今未能够打造出全国知名的文化企业与品牌。要知道,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密切参与,所以若想改善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在观念与机制上存在的现状,首先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具体来说,河北省政府应当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大力度改革过去的行政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市场资源,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实现文化资源的最优配置。其次,要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建立健全现代文化企业管理制度,从而提高企业的活力与竞争力。此外,还要继续推行文化创意产业优惠鼓励政策,鼓励文化企业参与各国、各地的文化交流,一方面引进外来资源、优势及经验,另一方面向外推广本省文化,提升本省文化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从而使本省文化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2产业规模与结构的问题及对策

虽然河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已经成为河北省的龙头产业之一,也极大地带动了全省的经济增长,然而相较于北京、上海等经济文化发达省份而言,河北省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模仍有所不足。再者,从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的结构来看,目前仍主要集中在文化演出、娱乐、出版发行、传统艺术技艺等方面,而其他方面的拓展较少,整体局限性较大。尤其是现今一些比较热门的文化产业,如动漫游戏产业、网络传媒产业等,在河北省的发展十分薄弱,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度较低。因此,若想进一步发展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还需扩大其产业规模,提升其产业结构。河北省应当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加强与京津地区的文化交流,吸纳京津的人才、资金、文化资源,然后与自身实际相结合,发展具有河北省地方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在文化演出、娱乐、出版发行、传统艺术技艺等方面的发展,使原本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扬;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薄弱行业的发展,积极推动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找准目标,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尽快建立一条全面发展的产业发展道路。

2.3资金与人才问题及对策

资金与人才都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但现今,河北省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的融资问题是一大重要制约因素,由于目前仍旧是以政府投资为主,投资主体过于单一,所以导致产业投资不足,融资困难。此外,也缺乏高素质的人才,现有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较低、业务能力偏弱,同时受资金不足的制约,难以聘请到顶尖的人才。所以,未来河北省必须进一步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的融资机制,建立更多的融资平台,强化社会化融资渠道。此外,还要大力引进人才,提升薪酬福利,解决人员户籍问题,从而留住人才,同时也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逐渐走上“自己培养人才,自己使用”的道路。

3结语

河北省是我国的北方大省之一,历史悠久,地理环境优渥,文化资源丰富,因此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河北省很早就开始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并且已经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和经验。但是,其中一些问题仍旧存在,所以未来仍需继续加强改革,提高重视度,以促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