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设计范例

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编精选了8篇公共艺术设计范例,供您参考,期待您的阅读。

公共艺术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的原生态观

 

一、现代公共艺术设计   公共艺术起源于欧洲国家,发展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多年的发展历史让它在艺术上、社会上都占据了不可撼动的地位。公共艺术是以公共空间为基础,在公共空间中创造出来的艺术,该艺术的最大特点是既具有艺术性,又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它的存在不仅增加了环境的美观度,更增加了环境的协调度和可观赏性。该艺术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大约在20世纪末期,1965年伴随汉代石阙的出土,我国出现了第一件公共艺术品。由于公共艺术具有公开、开放的特点,因此它没有一个明确的创作范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公共场所等地方放置了各种公共设施设计,其中不乏富有创意和启发性的设施,它们本质是属于公共艺术,但公共设施设计和公共艺术设计在出发点和表现形式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过去科技生产力都不发达的时候,人们进行公共艺术设计的渠道都是纯手工,可供创作的载体相对单一,这种单一的载体和简陋的工具限制了人们思维的发散和创作能力的激发。公共艺术建立在环境空间的基础上,它是公共艺术的载体,公共艺术的存在必须满足群众的要求,对人们有启示意义,对社会的和谐要起到积极的作用。公共艺术的出现不仅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其中更蕴含着传统文化和人文思想,因此公共艺术对人们了解历史文化和各地特色也都一定的帮助。公共艺术是出现在公共场合的,因此,它的设计和意义都要满足大众的情感需求,它不能只是一件纯粹的艺术品,应该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取向,才能在精神和心灵方面都满足大众的需求。因此,公共艺术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它要展现的不仅仅是审美观和作用,它更注重的是艺术在人们情感上的满足。一件作品被设计出来,要能与观众进行情感的交流,传递创作者的思想,需要引起观众的共鸣。在我们生活当中就有很多这种实例,如候车站的电子导向器、马路上的盲道、公厕外的风干机等这些应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在设计造型上多变,增加了观赏价值和生活的趣味性。   二、现代公共艺术设计原生态设计理念   淳朴、自然一直是我国追求的品质,这种品质既可融入到我们的价值观又可融入到人生观。在现代人看来,淳朴、自然是一种难得的品质和状态,因此又被称为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无论是建筑物的设计,还是诗画的创作无一不是以追求自然淳朴为最高境界,因此自然、生态对我们生活还是存在一定的引导意义的。公共艺术表现的形式是通过各种介质构成艺术性景观,出现的位置是各种公共场合,如火车站、码头、机场、地铁站、广场、街道等;与农民雕塑家邬良英追求的通俗、朴实本质上是一致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如何让生态环境的思想与公共艺术紧密结合,而这结合的过程是每个艺术家需要思考的问题。生态环境和公共艺术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公共艺术是把人生观、价值观作为设计的目的,因此,在设计一件作品时,不仅要考虑作品与环境协调度,同时还要考虑该作品中蕴含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满足大众的心里需求。若把这个作为创造公共艺术的理念,那公共艺术的发展空间将会越来越广阔。   原生态艺术设计理念是一种追求,一种对美、对自然、对艺术的追求,它重在突出自然,和谐环境。原生态艺术设计最早出现于民间,由于各地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地理气候的差异,其产生的生态艺术也是千姿百态,各具风格。无论生态艺术的形状、风格如何多变,它必定是与周围环境相互融洽的,只有与自然和谐,公共艺术才能展现自身的美。在现实生活中从不缺乏这种实例,如我国首都的奥林匹克公园,它的中间部分设计了一个下沉广场。这个广场主要用来展示我国特色文化,若把某个部分进行特别展示,这种展示方法不仅无法传扬我国的特色文化,反而会让作品显得突兀,其主要原因是作品与环境之间不和谐。从上述实例分析,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公共艺术作品创作的前提都是与环境融洽,只有融洽才能被大众和环境所接受。其次,作品本身蕴藏的文化、意义和价值是吸引观众的手段,只有具有意义和价值的作品才会在公共场合保存较长的时间,但前提是与环境和谐。汉字是我国特有的符号,它本身具有的结构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都让人回味无穷,将这些特点融入到公共设计当中是一项不错的创意,不仅改变了公共场合的美观程度,还传播了我国的汉字文化。原生态艺术设计理念重在突出人、自然和文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看重的是艺术中所包含的文化价值以及传播的效果,艺术只是一种表现形式,这种形式是为了改变观众的视觉,让艺术的存在更有意义。比如说“深圳人的一天”,这就是一种公共艺术活动,本次活动的宗旨是艺术来自群众,从广大的民众中获取艺术作品,这不仅增加了活动的感染力,也丰富了参赛作品的风格特色,不再只是单一的由艺术家创作,其思想、文化和价值都来源于市民,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极大地满足了市民的心理需求。   三、原生态理念对现代公共艺术设计的启示   公共艺术可从侧面反映出人们对生活、对环境的看法,加上现代技术的协助,让公共艺术的形式逐渐走向多样化。公共艺术设计中可融入文化、历史和地方特色,让艺术的表现形式多样,突出公共艺术的主题思想,让作品与现实环境相符合,把理想艺术转化成生活艺术,让生活艺术中带有古香古韵,让城市的整体环境更加和谐,文化更加丰富。面对发展如此迅速的社会,若一味地用历史来塑造艺术,恐会让人生厌,因此,我们需要学会用时尚现代的艺术语言来阐述历史文化,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发扬,呼吁人们在关注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城市公共艺术的感染力。   (一)现代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再阐释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国家与国家、城市与城市、区域与区域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频率越来越高,而随着交流的增多,照搬照抄的现象也日益增多,为了改变常用的题材,许多艺术家直接从西方获取素材,导致民族素材的缺失。有位名人曾说过,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风土习俗都反映着某个地方特有的文化沉淀,这种文化沉淀是某个地方的代表,其中蕴涵着特别的情感,因此,它与其他地方的文化是存在一定区别的,把这种文化融入到公共艺术设计当中,在翻新艺术的同时,还传扬了我国特有文化。如图1所示为严威创作的“中国风”,这件作品是把戏曲脸谱作为创作元素,用雕塑的形式对脸谱的结构进行塑造,而该元素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化,以此作为创作素材一下就突出了我国特有的文化,该作品的出现让周围环境充满文化气息的同时,还激发了我们的民族热情。从这件作品看来,公共艺术的展示不应局限在生搬硬抄上,应该用另外一种艺术语言来转换,让作品富含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价值。#p#分页标题#e#   (二)现代公共艺术设计要求与装饰物的和谐交融由于公共艺术来源于生活,因此,它反应的大多数都是现实的社会生活状态,它挖掘的是自然生态中存在的美,讲究的是作品与环境的协调度。如图2所示为背景地铁奥运支线站内设计,它是把我国特有的青花瓷作为设计主体,青花瓷花纹造型多样,其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产物之一,把它应用在公共艺术中,让搭乘地铁的人感受到强烈的中国文化气息。公共艺术的发展需要事物的推动,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一味地搬取、套现会让公共艺术越来越衰败,独立思考、不断创新、体验感悟和自主创作这些都是促进原生态公共艺术发展的动力。   (三)现代公共艺术设计要体现时代需求公共艺术品是放置在公共场合的,那么它所接触到的人和物是各种各样的,如何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要求,这需要做一定的调查。首先公共艺术来源于生活,它要反映人们的生活状态就必须具有市民的情感思想,其次它要服务于大众。公共艺术是把传统文化作为创作基础,再融入现代的生活和时尚的语言来反映这个时代的社会状态。每个时代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都不相同,因此,每个作品都具有时代的特色,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的变化、社会状态和生活水平。人们对于事物的追求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物质方面,另一个是精神方面,当物质得到满足后,人们就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满足,于是就产生了原生态的公共艺术这一说法。   总之将原生态设计理念融入公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审美的心理需求,但这个程度还是处在一定范围内的,为了尽可能地增加这个范围,需将这种理念变成一种无意识,就是不做作、不限制,随意发挥,让它自然渗入,形成一种自然潮流,才有利于艺术魅力的散发。对原生态公共艺术的喜爱,要像我们对原生态环境的追求一样浓烈,这对原生态公共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原生态设计是一种理念,是理念就需要实践来证明,而一种理念的证明需要有载体的展示,公共艺术就是原生态理念设计的最好载体,二者的融合对艺术家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开拓视野的机遇。伴随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艺术追求上也有所改变,不再是单一的追求美观,而是追求更深层次的东西,即精神方面的需求。艺术家把传统文化作为创作基础,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对现在生活状态、当代语言进行处理,让公共艺术中包含多种元素。这样创造出来的作品不仅具有艺术性、民族性,还具有国际性,作品的表达能力变强,产生的艺术效果也更好。   四、总结   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生产力的发展,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大,而改变后的环境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在钢筋水泥中呆久的人们,开始想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因此,对于各种公共艺术的表现形式也增加了更多的需求。首先公共艺术作为一门艺术须具有艺术特色,要有观赏价值,看起来要赏心悦目;其次它要有文化价值,要具有人文特色,发扬各地民族文化,传承文化精神,这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比如说价值观,人生观等。李乐山曾说过,以人为本,是指在不影响生产需求的情况下,尽量减少使用机器,彻底清除机器那是不可能的。李乐山这句话是在提倡自然设计,把生态融入设计,作品与环境和谐,这都是在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因此,从思想上来说,李乐山的话是在提倡原生态和公共艺术的融合。所以,公共艺术的发展不仅要具有艺术性,更要满足人类对生活环境的需求。

阅读全文

高校校园公共艺术设计

摘要:公共艺术作为高校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校园风貌、传递校园文化的重要物质承载者。本文在南京高校校园公共艺术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公共艺术在高校校园环境建设中的作用及南京高校中公共艺术设计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强调公共艺术建设之于高校整体校园环境建设和学术氛围营造的重要性,并尝试对当代高校校园公共艺术的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公共艺术;高校校园;空间环境

1高校公共艺术概述

1.1公共艺术的概念

一切具有公共性的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形态都可以称为公共艺术,这是对公共艺术概念最直接的表述。可以说,公共艺术是伴随着人类远古时期艺术萌芽而产生,随着人类历史政治经济发展而逐渐壮大的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从其本质上看,公共艺术最开始的创作便带着强烈的目的性,即满足公共需求,美化社会环境,体现集体精神。公共艺术设计,是指以人为核心,以城市公共传播、公共环境、公共设施、公共艺术装置为主要对象,运用综合艺术手段,创造舒适美好的生活空间、生活方式的设计。公共,是指服务的对象;艺术,是指它的精神性、文化内涵;设计,主要指它的物质功能。

1.2公共艺术与校园环境

高校校园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因其存在于大学校园而有其特殊之处,首先,它面向的群体是当代大学师生,这一群体象征着青春、活力和未来,在审美、价值观、生活态度等方面不同于普通公众群体。区别于工业、商业和居住空间的公共艺术,高校校园内的公共艺术应起到教育、启迪和文化引领的作用。其次,高校校园公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校园形象,传播着校园文化,在无形之中拉近了学生与校园之间的距离,以其独特的造型、意蕴化作学生与校园之间的精神纽带。大学作为一个包含了学习生活、社会关系建设及日常生活的大熔炉,其环境注定与平时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它在满足物质条件的同时更加强调精神文化生活的建立。所以除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外,校园公共艺术所承载着的是整个校园的学术氛围、艺术氛围建立的重任,是最重要的精神文化建设元素,它反映了学校的底蕴,反映了整个学校的师生对于“美”的基本素养。如果校园仅作为一个学习跟睡觉的地方,那么我们在大学中的世界就被困在了一桌一床之上,人的行为就是几个方盒子之间的转移,思维就被框在了这种小空间中,而校园对于学生的作用只是两种行为的转化媒介,是不利于去建立整个校园文化系统。当人们走进一所学校,看到的都是相同的教学楼、图书馆、宿舍、操场等基础设施,这些设施是每个校园都有、人们都司空见惯的。而整个校园中最吸引人们眼球、引起心里共鸣,且直观体现校园文化的,往往都是一些公共艺术品,其中包括校园景观空间。所以,大学需要公共艺术来体现整个校园的精神文化氛围,去建立一个群体向的审美观,价值观和文化倾向,把校园中的人群的思维以及行为活动联系起来,直观的反映大学的文化,历史等精神元素,使学校的师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受到公共艺术的熏染,最终可以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积淀。

阅读全文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创新研究

摘要:探寻以交互体验的方式引领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发展方向及创新路径。通过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研究法,对交互式体验与城市公共艺术相关文献及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归纳城市公共艺术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法和定性归纳,分析国内外案例并提出交互体验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发展方向及创新路径。以交互式体验作为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创新的基础,提出技术与艺术融合、增强交互体验感、大众参与、信息化设计的发展方向及创新路径。

关键词:体验;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技术;设计创新

引言

“智能+”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其中交互技术的蓬勃发展,使与之相关的交互设计、体验设计都得到了发展,并且从工业设计领域迅速渗透到设计领域的方方面面。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方面,公众已不在满足于被动地接受艺术家带来的艺术,而是希望能够参与到整个公共艺术或公共艺术设计中,因此可交互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创新成为必然。

一、研究综述及概念

“体验”一词最早出现在黑格尔的信中,用来形容他的一次旅行[1],德文中“体验”是由“经历”一词再造而成,其特点在于直接性,也就是对事物的认识来自直接感受和亲身经历,并且能够继续发生影响,那么这种东西就是“体验”[2]。在体验经济时代下,“体验”被理解成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体验服务,Prahalad认为体验创新是为了实现个性化、可进化的体验,其余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3]。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是在二战以后,为修复人们的心理创伤、重建城市及城市文化起到巨大作用。在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学者们分别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应立足于城市文化生态,以丰富的形式和内涵走入城市公共空间[4];公共性与互动性是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属性,公共性与互动性也是增加公众参与度、增加公众话语权的重要属性[5];城市公共艺术设计进入发展时期,其边界、功能和创作方式都更加宽广,并不局限于城市雕塑一种表现形式[6];引入新技术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融合[7];宋倩、尹智欣在对城市街区、城区进行改造设计过程中引入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来增加其文化价值[8]等视角来对城市公共艺术及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创新方面进行研究。综上所述,基于交互式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创新,应以城市公共场所为背景、技术手段为媒介、艺术追求为基础,保证公众在城市公共生活中能够充分与城市公共艺术进行交互,以满足公众对城市公共生活中娱乐、教育、审美、逃避的体验需求。

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现状问题

阅读全文

数字媒体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摘要:

媒体艺术作为当今设计界的主流,与公共艺术形成互动,赋予了公共艺术新的内涵,拉近了公共艺术与观众之间的距离。结合数字媒体艺术的多样性,对南京公共艺术设计进行研究,探讨数字媒体艺术与公共艺术的融合,有利于加快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领域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突出南京的历史文化,塑造南京现代化的大都市形象。

关键词:

数字媒体;公共艺术;融合;地域文化

一、发展现状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名片,在塑造城市独特性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公共艺术已成为构建当代城市多元文化、传播公共信息的重要方式之一。公共艺术作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视觉艺术形象,记载着城市的历史,蕴涵着城市的文化。其设计既应满足城市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又应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数字媒体打破传统的单项公共艺术交流模式,使观者不自觉地成为作品的一部分,与之形成互动。数字媒体作为艺术与技术的结晶,是一种直接的信息传播方式,活跃于公共服务领域。在英国,数字媒体产业的产值约占GDP的7.9%,是第一大产业;在日本,电子游戏、动漫卡通、网络游戏等产业成为仅次于汽车业的第二大产业。国内数字媒体产业也在飞速发展,近几年,数字媒体技术与公共艺术设计的融合较为普遍。数字媒体具有公共性和人情味,不仅传播符号多样,而且反馈灵敏、调整迅速,对消费者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数字媒体融入公共艺术的意义

阅读全文

城市文脉保护下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摘要: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诞生和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在生活方式和不同阶段保留下来的历史发展印记。这是城市文化的特质,也是城市之所以与众不同的重要标志。而城市的公共艺术是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的城市开始加大对于城市的改造,使得许多城市文脉的历史痕迹遭到了破坏。文章将通过对城市文脉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了目前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城市文脉保护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何在城市文脉的保护视野下进行公共艺术设计,从而促进城市文脉的流传和城市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市文脉;保护;公共艺术;设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人们对于建筑的要求和城市的品味也在不断提升。而公共艺术是城市建筑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对公共艺术进行创作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城市的文脉和整体的发展形态,将现代建筑与文脉思想有力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保证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美感和观赏性。但是,目前的城市建筑总是盲目地对公共艺术进行设计,使得城市失去了原有的面貌,失去了多年来的文化沉。本文将通过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在城市文脉的保护视野下进行公共艺术的设计措施,促进城市文脉的不断传承和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城市文脉的重要性

文脉即是一种文化的脉络。每个城市都有其不同的发展历史和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经济技术、社会文化习俗的不同造就了城市特有的地域文化和建筑式样,从而形成了其独有的城市形象。城市的发展就是一串串历史符号的印记,这些符号组成了一个文化的脉络,记载着城市的兴衰荣辱。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城市的建筑业也在不断的城市建设中发生了变化。城市要发展,就必然会有新的建筑产生。而作为城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到对城市文脉的保护,在对古建筑进行传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使得城市文脉得以发展,在历史文脉中注入新的生命,也可以赋予城市新的内涵,让城市的历史得以延续,使得城市与众不同。保护好城市的文脉,就是保护了城市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保护了城市的记忆和文化建筑遗产,增加了城市的魅力,是城市文化和建筑的重要标志和里程碑。

二、目前城市文脉保护过程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城市化的建设中人们也认识到了城市文脉的重要性,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标志着城市化从粗放式的建设不断向精细化的阶段发展。但是在目前的城市文脉保护中,在理解以及思维的设计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阅读全文

地域文化医院公共艺术设计论文

一、元素解构

元素解构是指根据自身的需求,把传统景观符号中不同体系、时代和地域的一些单体符号按一定规律或随机地加以组合,形成一个新的体系,代表某种新的含义。对地域文化符号的解构,就是在本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对元素进行分裂、片断化、不完整化和持续变化的创作手法,使原有的视觉元素产生新的形象与新的语义符号。元素解构打破了原有结构的整体性,强调结构的不稳定性和不断变化的特性。对地域文化符号的解构与重新整合体现出朴拙、大气的文化内涵以及强烈而浑朴的生命本质,加之动感丰富的空间构架,形成全新的空间语境。保留文化符号的某些肌理,通过对元素符号的重新解构,使人们在感受设计创新的同时也领会到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元素解构的设计手法为医院公共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空间表述方式,从而使地域文化具有了全新的视觉面貌。如杭州市下沙医院门诊大厅背景墙上的不锈钢浮雕取材自被誉为“天下奇观”的汹涌壮观的钱江潮,既提示人们,医院位于被誉为浙江“母亲河”的浙江省第一大河钱塘江边,更提示人们要以“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的勇敢精神面对病痛,又告知人们要以“世人历险应如此,忍耐平夷在后头”的坚毅精神战胜病魔。在钱江潮的浪花中还加入了C、H、O、N、P这五种构筑生物体的基础元素,丰富了浮雕的文化内涵。

二、夸张变形

以当代的艺术手法,将元素意象加以夸张放大,产生具有震撼力的效果,夸张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是在某种限度和原则指导下的夸大和强调。在设计中,夸张往往是对符号的提炼、分裂与变形处理,无论是尺度、形状,还是材料、色彩等形式要素,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融进了新的内容和含义并加以强化,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象征符号,以此引起人们的共鸣,这种夸大的结果使人明白作品的“形”所强调的意义。如杭州市下沙医院住院厅背景墙石材浮雕“富春山居”意境清和,悠闲自在,宁静致远,取材于元朝书画家黄公望以杭州富春江为背景所创作的、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

三、借代手法

将地域文化元素中的局部、片段按照今天人们的审美情趣投射到当代医院公共艺术设计中,使其带有传统的文化信码,这样设计出来的公共艺术作品能起到新旧沟通的作用,并获得良好的视觉效果。西溪湿地是位于杭州市区西部的城市中次生湿地,生态资源丰富、自然景观质朴、文化积淀深厚,曾与西湖、西泠并称为杭州“三西”,也是目前国内第一个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内河流众多,水渚密布,植被繁多,生长着形形色色的水生植物,如睡莲、莼菜、菖蒲、野慈菇等。杭州市西溪医院门诊大厅背景墙上的石材浮雕取材自医院所在地——西溪湿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水生植物睡莲,有着矜持超脱、芳华四溢、迎着朝气、抛去暮气的意境。杭州市下沙医院门诊大厅的挑台阳角选用具有杭州地域历史文化气息的“良渚玉琮”造型,通过现代手法演绎,使空间凸显杭州地域特性。

四、场景再现

阅读全文

当代艺术介入公共艺术设计分析

[摘要]介入空间中的艺术,公众的参与成为公共艺术不可缺少的因素。当代艺术作品引起大众对社会问题的反思,参与者介入公共艺术的讨论,是当代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艺术家作品超越于民众视觉经验,将大众带入话题讨论,在此过程启发民众思考。

[关键词]当代艺术;公共性;观念

公共艺术是城市发展与居民生活所共同孕育的文化产物,是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等等多方面综合性的体现。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发展中应运而生,随着当代艺术形式的变化,公共艺术打破空间的局限,与环境艺术、建筑艺术的交叉融合,使公共艺术有更多的表现的可能。在当代语境下,融入城市生活,与人们互动,并且产生意义。

1对公共艺术的公共性的阐释

自卢浮宫的公开以来,博物馆向对公众开放,艺术品可以被皇室贵族之外的人参观欣赏。艺术与人的关系愈来紧密,发展至今艺术已不再受限于场所,只静置在博物馆之中,有更多的公共艺术作品放置在公共空间,而公众性、互动性、参与性则是公共艺术的必要因素。公共空间无处不在,其功能的属性定义不同,社会活动也不同,进而形成了不同的场所精神。公共艺术作品在不同的场合,在不经意间与观众发生互动。公共性可以最早追溯到希腊时代,男性公民权利高度发展。17世纪中叶出现“公众”词汇,直到了18世纪启蒙运动之后,宣扬民主与人性,公共性才渐渐有所发展。社会学家汉娜.阿伦特说的公共领域是指作为行动实现的场所,是人们平等对话、参与行动的政治空间。所谓行动”是指人们之间不借助于中介而直接交往的活动,它是人类意识发展最高阶段的产物,是优于劳动和工作的真正人类自律。”在城市的发展中,在公共领域内,民众不同的观点之间交流、争论、融合,实现独立个人之间相互承认和自主交往的关系。作为公共艺术中的主要参与者,艺术作品要以“人”为核心,确定公共艺术如何表现。如何体现“人”的存在。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更多的绿地、街道、广场的营造,为公共艺术作品提供了发声场,同时艺术的环境让人们耳濡目染的接受艺术。随着当代艺术的发展,艺术家的作品中观念性的装置艺术作品冲击了原有的绘画方式与理念,艺术不再是单纯的架上绘画,结合新技术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表达艺术的新的可能性。单纯物质层面与美化的使用性已经不能满足人的需求,公共艺术激发公众参与其中,并介入公共艺术的讨论,将作品发挥更大的原创性与独特的魅力。

2当代艺术的解读方式

当代艺术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其中传统媒介和新媒介不断引发轰动,艺术通过各种形式和当代流行文化相遇和碰撞当代艺术置入文化表征的程度上看,具有观念性。艺术作品不局限于二维平面,更多的装置作品呈现从空间中表现观念。作品不单单从审美、造型上切入,对形式美的解读和分析,而是从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等等多方面结合语境进行多方面的解读。当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自然资源为人类所用。在理性主义的思潮下,人类对自然的控制与破坏,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重新思考,比如:AndyGoldworthy的作品在当代环境中,对自然介入城市的方式问题深入的探索和思考。在英国艺术家理查.隆的影响下,艺术家对大地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对生命意义的本质产生思考。他的的作品创作手法上考虑以自然材料为素材创作,以探索自然与文明的关系。艺术家的创作方式不再局限于风景画的方形画框,亦不局限在传统架上绘画,而是在广场、公园等创作户外雕塑与壁画。他的作品常常以自然的元素为工具材料,运用凋谢的花、飘落的叶、散落的松果、折断的树枝、冰雪碎石等等元素进行创作,制作出天然的“雕塑”。他的作品往往是短暂的创作,艺术家并不试图通过改变自然的手段来反映人对自然之物的控制,自然中任何风吹草动就会带动作品的轻微变化,甚至导致作品不复存在而推倒重来。所以作品的随机性也是映射着自然的不可复制性。艺术家通过录像影片的方式将变化记录下来,向人们展示人类存在的短暂与渺小和自然的伟大力量。由于作品诞生于自然中,与周围环境看来十分协调统一,取材于自然又成为自然中的一部份,最终随着时间的流失,消失于自然之中。作品展现的人造之美,静止的几何造型、与自然之物强烈对比的颜色与线条,(如图1、2))是违抗了自然法则发展规律。在他的作品中展开了对人类在工业进步中被破坏的自然环境的矛盾问题之间的讨论。他的作品的呈现方式是一种非理性的唯美舒缓的表达方式。

阅读全文

城市生活空间公共艺术设计研究

摘要:本文以大众日常审美现象与其对公共艺术的影响作为起点,对当前城市中的公共艺术设计现象进行探究。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首先总结公共艺术介入日常生活空间的形式并推导相应的设计策略,再以苏州老城区中的街角空间公共艺术改造为例展开具体实践。反思公共艺术介入日常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得出公共艺术设计不断发展对于日常生活和城市文化建设的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日常生活大众审美公共艺术设计公共空间设计理论

引言

城市公共艺术承载着城市的时代精神和历史文脉,尤其在当下,其内涵与外延不断发展,更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中连接彼此的纽带、公众表达和交流的媒介以及日常生活观念的投射。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生活质量逐步提升的当下,艺术与审美的需求推动着生活方式的转变,虽然面临着过度商业化及缺乏地域特色等浮躁的功利化审美影响,但仍要从其积极影响出发,对城市空间中的公共艺术设计进行研究与实践,引导公众参与,提升公共空间的体验感受,形成日常生活的美学。

一、发展背景:公共艺术设计的审美化趋势

(一)概念背景。在消费时代下,“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经成为一种标志性的文化景观,这一论断最早由英国社会学家迈克·费瑟斯通提出,而后引发学界不断讨论,它描述了当代社会中,伴随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人们不再满足于对物质的基本需求,转而在生活中自觉地追求审美体验的现象[4]。简而言之,在消费主义时代下,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已经成为一种标志性的文化景观,深入到大众生活空间的方方面面,日常生活与艺术、设计正不断交叉与渗透,这正是公共艺术设计发展的一个时代背景。

(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中的体现。依据《公共艺术设计》一书中对公共艺术的界定,这一学科是在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开放性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8]作为上述文化现象的表征,公共艺术领域也呈现出审美化趋势:首先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变迁,这一变迁先是物理空间意义上,在城市发展进程中相应的城市公共空间大规模更新改造,包括建设地下交通,释放地面空间为公共活动空间以及公共绿地、城市公园等,尺度、形态和功能也随着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断升级演化;日常审美背景下的城市生活空间公共艺术设计探究LANDSCAPEOFLIFE——ANEXPLORATIONOFURBANPUBLICARTDESIGNUNDERTHEBACKGROUNDOFDAILYAESTHETICS其次是公共领域意识的转变,顺应城市发展和公众权利的提升,推动着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公众参与和公众意识提升的场所,艺术家或政策执行者不再占据绝对主体地位。例如上海的城市空间艺术季中就充分地关注并采纳社区居民的意见,将大众纳入城市社区设计更新的主体;再次则是日常生活审美化模糊了日常生活与传统艺术空间的界限,后现代社会中,大众的日常生活逐步被纳入审美的范畴,重建了艺术、社会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借助学科跨界与融合,各类新媒体技术、生物技术、建筑景观、新型材料等也被引入公共艺术领域,形成设计融合的态势;最后则是身体与感性的重提。在后现代社会中,身体成为消费的主体,大众的审美倾向于感性化。作为这种趋势影响下的公共艺术,在设计层面以关注身体和情感体验的参与式、游戏式和体验式设计为表现,这类设计常见于商业空间、广场空间等,通过技术手段、视觉呈现、交互体验、行为引导等实现大众与设计的良好互动。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