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论文范例

公共关系论文

公共关系论文范文1

知识产权法的最终目的虽然是平衡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最终达到维护公共利益的目标,但是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知识产权人希望知识产权法能够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大众又希望知识产权法能够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公共信息,这种矛盾在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加剧,知识产权法的天秤也逐渐向私人利益倾斜。

1.知识产权法的权力客体不断扩张

知识产权法在最开始的权力客体只是以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法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法的权力客体也不断的扩张。比如商标法最开始保护的是具体货物的商标,但是到了现在服务商标、地理标志、证明标志等都被划分到了商标法的保护范围之内;最初的著作权法保护的是文学艺术作品,到了现在其保护范围已经扩展到了各种设计图、模型作品和相关的图形作品等等与文学艺术作品无关的作品。除此之外,随着生物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一些以前不被专利法所保护的医疗方法、教育方法等等也逐渐被纳入到专利法的保护范围之内。

2.知识产权法在权利归属的发展

在知识产权法建立之初,其主要目的就是鼓励人们进行创新,所以在知识产权就直接归属于创造者。比如在1791年法国专利法的前言中写道:任何想法或发明只要是对社会有利的,那么这个想法或发明的所有权就应当属于创造者,如果所有权不属于创造者就是违反了人权。法国和德国甚至一度坚持作品是作者的私人财产。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产品的商业化运作不断完善、知识产品的商业价值越来越高,知识产权的归属也渐渐由创造者转向投资者或创造者的雇主。比如在1897年的奥匈帝国的专利法中规定:专利权可以归属发明人,如果在合同或其章程中有特殊规定的,则按照合同或章程中的规定进行划分归属。随后类似的法规慢慢普及到其他国家,我国《专利法》中也规定,雇员在受雇进行研究、发明的时候,除合同中有明确规定所属人是雇员外,研究和发明成果都属于雇主所有。我国《著作法》中第16条第2款中规定:职务作品的经济权利属于作者的雇佣单位所有,作者只能从雇主或投资者那里获取报酬。

3.知识产权法在权利内容上的发展

随着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产权法在权力内容上也不断的扩充着。对商标权、著作权的保护方式从板块保护模式发展到网络保护模式,因为知识产权的客体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比如一幅画可以涉及到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那么在这种侵权发生权利人全不相同的情况的时候,就需要知识产权法秉承诚实信用、保护在先权利、禁止滥用权力的原则进行协调和处理。所以这幅图画的作者有权利禁止他人使用这幅图画作为商标,如果作者同样使用这个图画为商标的时候,可以制止他人在类似产品上使用这个商标或与这幅图画类似的商标。可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简单用一个模块来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已经不足以应对所面对的问题,网络模块保护势在必行。

4.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期限的延长

知识产权法在私人利益上的倾斜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在知识产权法的保护期限的不断延长上,我们可以从美国的著作权法上窥得一斑。在1790年的著作法中规定,对著作权的保护期限是14年,在这基础上可以再延续14年。在1909年中著作法规定在之前基础上可以再续一次。1976年,著作法规定将保护期限延长到作者终身以及其死后50年,法人团体的保护期为75年。到了1998年则将这一保护期延长到作者死后70年,对法人团体的作品的保护期更是延长到了95年,这种期限在很多时候已经超过了作品的使用寿命。

二、知识产权法对公共信息资源管理的影响

知识产权的不断扩张是符合科技发展和信息发展需求的,如果不维护知识产权人的利益的话,长此以往将打消人们对创作的热情,但是知识产权法过于偏向私人利益,就不利于大众获取信息,更影响了人们对信息的获取与使用,最终后果依然是阻碍新信息的创造。

1.知识产权法扩张使公共信息资源空间被压缩

信息资源是由公共信息资源和私人信息资源组成的,当私人信息资源比例扩大的时候,公共信息资源就会相应的减少,知识产权法内容的不断扩张使更多的信息成为了私人信息资源,这就使公共信息资源比例在不断的减少。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的增加使公共信息资源管理所拥有的客体减少。一般一个新的作品会首先出现在公共信息资源中,被大家所认知。在知识产权还没有将它划分为保护的客体的时候,是属于公共信息资源范畴,但随着知识产权对新客体保护的速度越来越块,使很多新型信息刚刚露出端倪就被知识产权笼到保护之下,使公共信息资源客体几乎无法增加。不断延长的保护期使公共信息资源所拥有的内容增加缓慢。当一个信息的保护期结束的时候,这个信息便自动归入公共信息资源范围,但是随着知识产权所保护的客体越来越多,保护期限越拉越长,使公共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及时的补充,而且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每延长一年,信息所具有的的价值就会减少一部分,有时候信息即使已经归入公共信息资源却已经没有其应有的价值。

2.阻碍创新信息的创造

在信息社会的当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悖论:如果不对知识产权人进行保护,那么人们就不会积极的创造出新的信息,但是对信息保护过多,就使人们无法很好的利用各种信息,这样又阻碍了新信息的创造。首先,过于严厉的知识产权法会阻碍人们自由使用信息。当今知识产权法在很多方面对各种信息进行了保护,使人们无法正常的使用这些信息,很多的学者和研究者都对此非常头疼,现在的文化界和科学界都无不生活在“知识产权“的高压网下,随便抬手便会触碰到这道高压网,限制了很多人的创作和研究,不利于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美国的录音协会利用知识产权法曾成功的阻碍了某著名大学计算机系的两个研究者的论文的发表,而这个论文主要内容则是分析了录音协会用于保护数字音乐商业销售的一种数字水印技术的缺陷,录音协还要求这两个学者不能将这个发现告诉别人,因为其他人可能会利用这个缺陷来逃避购买数字音乐。这个行为保护了录音协会的暂时的利益,但延长了解决这个缺陷的时间,阻碍了数字水印技术的更新换代。其次,过于严厉的知识产权法影响了知识创新。任何创新是基于大量已有知识的累积上的一种质变,如果没有大量的前辈的积累,就没有现在新的创新,知识产权法对这些已有的知识保护越完善,人们获取这些知识就越困难,创作的成本和周期就越长,那么新知识出现的频率就越低,而且当这种成本和周期超出创作人所能承受程度的时候,这些创作人甚至会放弃对新知识的研究,导致创新的夭折。另一方面,当这些创作人经过各种困难创出成品的时候,会因为大量的成本使这些创作人更加维护自身利益,为后人的创作设置了新的障碍,这样便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3.不利于信息的传播

知识产权法使知识产权人有权保护自己的利益,如果知识产权法过于保护私人利益,在这种保护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会形成一种知识垄断,这种被法律所保护的垄断会被有心人所利用,从大众手中谋取高额的利润。同时现在的知识产权法自然赋予知识产权人一定的保护期限,而有的知识产权人并不需要这种保护,希望自己的知识能够汇入公共信息资源,得到广泛的传播,但现在的知识产权法并没有这方面的具体法律条文,使这些本来可以进入公共信息资源的信息被迫限制了传播。

三、结语

公共关系论文范文2

1.对公共管理的认识

最早的公共管理学说是在西方建立的,建立的时间大约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众多的西方文献当中,对公共管理进行的解释主要可以分为三种,也就是说,在现在的西方国家当中,对于公共管理有三种不同的理解。第一,将公共管理等同于公共行政,这种对于公共管理的应用在日常的公共管理部门的活动当中比较长见,这种对于公共管理的理解主要就是来源于那些坚持与传统的公共行政学的西方学者当中。第二,将公共管理理解成为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认为公共管理只是公共行政学当中的一个分支科学,认为公共管理就是公共行政当中于项目设计、人力资源管理、项目评估以及审计等应用方法里理论方面的总的看法。第三,将公共管理当做是一个新的科学,将它看作是不同于公共行政以及政策分析的一种全新的科学分类。国外的众多学者对于公共管理的认识主要就是以上三种类型,但是公共管理学来到我国之后,对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我国全国首届公共管理论与教学研讨会上,众多的学者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统一了公共管理的定义,认为应该将公共管理分为广义的以及狭义的两个方面,狭义的公共管理指的是公共行政管理,是对政府事务进行管理。在广义的范围上,对于公共管理进行的定义是不仅仅包括了公共行政管理,它是公共行政管理的一个延伸,不仅包括政府事务的管理,还包括对于各种社会事务的管理,这些社会事务当中还包括第三方的非政府机构组织的公共事务的管理。现在我国的公共管理学的定义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存在差异,与西方国家进行比较的话,我国在公共管理方面的定义以及理解是比较详细的。

2.对信息技术的认识

信息技术是应用于管理以及处理各种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一个总称,信息技术的主要工作对象就是各种信息以及各种知识,在信息技术当中存在着两种支柱技术,分别是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以及现代通信技术。在现在社会当中,存在着多种的信息以及与信息相关的信息技术,在现在的公共事务当中,能够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公共管理当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公共管理的信息化,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公共管理当中能够使得公共管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及创新。

二、信息技术对于公共管理的作用

1.实现信息传递的低成本大范围

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现在社会当中信息传递的低成本、大范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以及应用,人们能够用很少的成本得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对于人们的认知以及判断等都会产生影响。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够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这个信息交流的过程就是信息的传播。现在,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在的网络相对来说已经非常普及了,在网络当中有着很好的言论自由,导致公众能够很容易通过网络来了解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形成自己的认识,进而通过自己的判断以及认识影响到周围的人们。所以,现在信息在网络上的广泛并且迅速的传播对于现代社会造成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2.信息技术强调的是对公众的服务

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广泛的影响,现在的公共管理当中,公务员必须要实现自己角色的转换。在过去,公共管理是从上而下对企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管理,但是在信息技术对公共管理产生广泛影响之后,公务员主要的就是对企业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服务,在公共管理当中,应该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地为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服务,所以说这就要求公务员为适应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开始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并且现在公务员的部分特权随着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当中的应用也开始被取消。

3.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当中的应用推动了各种虚拟组织的发展

虚拟组织也是一种组织的类型,这种虚拟组织只是具有组织的实质,而没有公共管理部门的那种组织结构,虚拟组织是通过信息技术进行连接或者是协调的一种动态联盟组织,自从信息虚拟组织出现,人们参与到政治当中的方式以及方法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并且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了国家政治当中来。

4.信息技术对传统的行政组织结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在我国传统的行政组织结构当中,政府的行政组织都是一种层级结构,也就是政府从上而下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金字塔形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就是,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于底层人员的需求以及反映的了解是比较匮乏的,但是信息技术的出现却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层级组织造成一定的冲击,减少了中间层级,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迅速可靠。

三、结语

公共关系论文范文3

1)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现如今计算机已经渗入到各行各业中,工程管理也采用了智能化的方法来提高管理水平,比较常见的软件有施工管理系统、办公系统、结算审计软件等,这些应用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力,改变了传统的工程管理方法,促进了项目管理的水平。

2)利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信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如果不能妥善的管理、存储,那就是浪费资源,例如施工单位的设备管理,施工需要很多大型设备,当设备投入使用时就要把设备的资料进行动态的管理,输入计算机,这同工程的进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如果没有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没有处理好设备的信息,那就是资源的浪费。

3)完成工程管理的目标。

工程管理的重要目标就是质量、工期和造价,工程管理的过程实际上同很多的运行过程都是一致的,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反馈机制,能够及时的把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反馈到系统中,才能及时的调整,使过程更加稳定。

2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最近几年,基于信息技术的工程管理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由于刚刚起步,在应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1)项目管理。

现如今国内一些先进的企业在工程管理时应用了局域网,运用了项目管理系统,能使信息在工地现场内部流动起来,可是在国外的很多发达国家,在项目的设计阶段就已经开始立足于互联网:a.在策划、设计时,通过互联网同业主进行交流和咨询;b.在招标时,咨询单位和业主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招标,施工企业通过互联网来投标报价;c.在施工的过程中,各个单位都能够通过网络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和专门的软件来实现施工过程的信息化管理;d.在收工阶段,各种竣工的资料能够自动生成并存储。

2)施工管理。

目前国内的一些大型的施工现场已经使用了摄像监视系统,能够对施工现场的消防问题、安全问题实现监控,例如塔吊上安装的摄像头,负责人在办公室就能清楚的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而国外使用的是在线数码摄像机,不仅在办公室能了解现场的施工情况,还能在任何能上网的地方掌握施工现场的最新动态,另外还采用了无线上网的功能,能够把施工现状发送给每个人。

3)信息管理。

a.信息技术管理主要采用的是单机版的软件,单机只是利用了计算机速度快的特点,不能形成网络,信息没有有效的资源共享,效率比较低;b.施工企业没有利用互联网的方便快捷,没能更好的实现网上采购、招标管理等工作;c.信息管理的覆盖范围狭窄,主要是针对于施工的前期阶段,包括招标、预算、设计等,对施工过程的质量和监督没有重视起来,没有采用项目管理系统而采用人工方式控制是非常不科学的;d.政府网站和商业类的网站其主要内容都是信息的,没有工具类的相关软件,信息的传播匮乏;e.软件开发的重复率很高,开发项目的经济来源也很少,没有明确的规划,并且都属于低水平的重复开发。

3对策及措施

1)常见的工程软件。

工程管理人员要掌握多种常见的工程软件。a.工程结算设计软件:这种软件是在1995年研制成功的,现如今被广泛的使用,涵盖了土建、绿化、市政等工程结算项目;b.钢筋计算软件:系统中包含了仿真的模拟施工图,其中具有智能感知功能的钢筋构件和6000多种钢筋图形,使用者只需在钢筋构件图形上录入原始数据,程序就能够算出构件所需要的钢筋数据,这个软件有效的避免了重复计算,录入的少,结果多,简单直观,防止出错,有效的避免了计算钢筋的复杂过程,避免了重算、漏算等问题,计算钢筋的工作变得更加标准;c.工程量计算软件:图形矩阵法土建工程量自动计算数学模型,解决了之前预算软件没能解决的技术难题,将原本关系复杂、问题繁琐的土建工程计算转变为简单有趣的电脑图形输入,然后电脑再进行精确的扣减计算和总结,通过电脑计算的准确度非常高,需要的时间仅为手工计算时间的10%,极大的提高了预算的效率和准确率;d.工程套价软件:这种软件覆盖了土建、装饰、市政等很多方面,建立了预算计算宏语言,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计算项目,采用模板定义套价的格式,解决各行业不通用的问题,另外还有完善的数据库管理、工料分析等功能;e.其他工程审计软件:除了上述工程软件之外,工程结算审计软件还有很多种,例如鲁班工程审计软件以及广联达工程审计软件等。

2)工程管理系统。

由于我国的工程管理没有实现完善的系统,虽然有相关的标准和制度,但是由于一些公司的原因、工程的外部原因,导致施工过程中的约束力和整合性能还不够完善,对工程的质量、控制方面还是靠人工来完成,环节之间的衔接不够好,不能对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出现问题只能事后再进行处理,很难得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开发建筑工程管理系统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综上所述,要开发出完善的系统管理软件来解决这些管理上的问题,工程管理信息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了公司网络系统和各种项目的连接,大大提高了速度和效率,能够有效的查找和处理大量的信息,对工程中的各个方面,包括质量、成本、安全都进行有效的控制。信息管理软件的结构分为下面几种:a.公司的信息,用于公司的通知、要求的;b.公司的情况,用于公司的编辑、计划的制定、工程的完成情况等内容;c.施工的情况,包括设备管理、质量管理、项目完成情况等;d.名册的管理,包括工程项目的名册、管理单位名册以及分包单位的名册;e.日常办公,包括密码、快捷方式、日程安排等;f.系统的管理。

4结语

公共关系论文范文4

1.1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化平台建设的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国民经济增长迅速,城市进程的加快促进了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大型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日趋复杂化,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自我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不仅要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还要保证工程质量,体现施工企业的优良服务,如此庞杂的项目想要全方位的做好各项工作,就需要工程项目管理向着更加高效精确的方向发展。信息沟通的程度决定了工程项目管理的高度,工程项目管理涉及的信息是庞杂巨大的,不仅数量多,类型多样,而且信息之间的交换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此一来,无疑增加了生产成本。所以为了建设更加高效快速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就需要施工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项目管理水平。政府有关部门也开始重视项目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对该项目的资金投入比例也逐年增加。政府的指导作用促进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到项目管理平台的研究中。

1.2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化平台建设的研究意义

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是当今建筑行业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在提高项目管理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之后,工作效率较之前的传统管理模式有了明显的提高。信息化平台建设的根本就是构建一个合理有序的信息网络,使项目管理中的各个环节都能够通过这个信息网络平台进行信息交流和日常管理[2]。有些建筑行业的佼佼者,已经开发了适应本企业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1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思路

该课题的研究思路是通过参考一些现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已有的理论基础,分析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的具体分类,最终构建项目信息管理的集成网络。研究伊始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就是大量查阅国内外有关工程项目管理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对不同层次种类的信息分门别类,设计出科学系统的整体框架。对信息化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风险规避措施。最后根据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设计最科学有效的工程管理系统。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的实际效果则是验证理论的有效途径,对验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要不断改进,以期构建更加合理适用的信息管理系统。

2.2建筑工程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的研究方法

该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理论分析与效果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每个研究阶段都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在理论研究阶段,采用最多的就是文献分析方法,分析已有的文献资料中涉及的关于该课题的研究成果与理论基础。在项目集成框架构建阶段,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方法论。在最后实际开发验证阶段,则是通过系统分析的方法,对项目管理软件的安装和实际应用、项目共享效果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完善。

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3.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要参考“需求指引、技术推动”的指导原则,从建筑施工的实际需求出发,对系统的整体性、交互性、可操作性等进行实际的设计规划。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就要求设计者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各个管理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方式,全程控制工程管理的各个子项目。交互性是指人机交互的程度,用户能否从信息系统中获取需要的信息,以及系统能否对用户的信息及时反馈就是系统交互性的判定标准。对于信息系统的可操作性原则就是指信息系统能否及时应对施工过程的不断变化并提供新的技术支持,促进突发问题的解决和管理的科学性。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与用户之间信息交换的主要方式就是用户界面,所以用户界面的设计是否简单易操作,是否符合用户的差异性标准就是信息系统的主要评价因素。用户界面一般需要包括信息的输入控制、多窗口协同控制等功能。在进行界面设计时考虑到用户的实际体验,就要避免界面的杂乱无序,种类太过繁多等问题,种类太多不仅会增加用户的信息处理负担,还会由于信息处理太过频繁而导致错误频率增加。最后,考虑到不同用户的特殊需求,还要为用户提供不同的交互界面,达到项目管理方式的个体差异性。

3.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包括了业主项目管理系统、采购系统、工程监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等各个子系统。下面以采购系统为例进行实际分析。采购部门主管在接到新的采购任务之后,将具体的采购任务分配到各个采购业务员。采购业务员在分析采购任务是否可以直接执行后,对可以直接采购的任务,直接进入采购流程。根据不同的采购方式应当进入不同的采购流程,如果是招标方式的设备采购,就应当指示招标业务员来执行具体的招标工作,最后才能进入采购合同签订流程。询报价类的设备采购与招标采购流程不同,它需要按照询报价标准业务的具体流程进行。这些采购项目进行过程中,系统会自动生成计划费用和实际费用的对比图以及实际执行进度,这为采购人员及时管理采购流程提供了详细的依据。

4结语

公共关系论文范文5

不论是人们的日常生活亦或是工作活动都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有效传递能够为活动的开展提供很大的便利。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信息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活动的开展贡献着非常显著的力量。正是基于信息的重要性,所以在当今社会要积极的做好信息传递工作。对于建筑行业来讲,其发展也不能脱离信息。它所需要的信息是非常广泛的,其牵扯的区域非常广,总数也很大。要想将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工作开展好,就要确保信息处理时遵照三个原则,即规范、系统、精准。信息化建设工程必须从两个方面做到细致,第一就是要注意管理好信息化的建设工程,还有一个就是要抓好有关的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知识,因此信息化在建筑施工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不容忽视。信息化对建筑施工工程来说,对其在管理水平上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不仅可以提高建筑施工的管理水平,还可以使建筑施工更加的标准化,因此信息化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2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2.1积极的做好投入工作。

不论在什么年代,社会的发展都要靠着人来完成,因此人是社会发展最为关键的要素。要想带动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相关单位就要积极的引入优秀的人才。拥有了强大的专业队伍才可以开展好后续的管控工作。要确保以最为合理的投入获取最合乎本身发展的信息管控体系,确保系统符合实际发展情况。举例来说,许多的建筑单位都在成立了局域网络,而且适时地进行信息管控体系的自主研发。

2.2认真强化信息收集工作的力度

。对于信息收集工作来讲,目前普遍应用的是以传感科技等为前提的信息采集体系,这个体系的存在不单单能够提升活动的效率,还可以降低失误的发生几率。比如通过先进的传感装置能够从工作场地获取最为真实的数据信息,比如能够得知混凝土本身的温度值以及机械的运作情况等等。

2.3强化检索活动的工具使用率。

对于信息检索工作来讲,要不断的强化工具的使用率。例如,统一的工期信息可分别为建筑工程施工的生产计划、材料供应、预算出发,统计部门从各自的需要出发进行检索。除此之外,还可将数据库的类型增多,将其规模扩大,确保工作者不仅仅能够以最快的速率获取项目发展所需的信息,还能够通过检索获取有关的技术内容以及管控要求等,进而更好的辅助工作的开展。

2.4结合项目的具体状态研究发展规划。

我们国家在信息化发展方面和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相对较为落后,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来讲起到一定的负面作用。除此之外,一些建筑方过分的注重项目的建设速度,忽略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此时不但不会起到其期盼的作用,反倒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项目的发展。基于上文我们得知,建筑单位要切实的结合项目的具体状态研究有关的信息发展模式,要有规划。要不断的吸收国外的优秀工艺科技,将其有效的应用到自身的发展中。

2.5打造优秀的工作团队。

目前我们国家大部分的项目管理系统都是交付软件公司来制作的。由于此类企业自身的能力有限,领导人对项目的管理步骤以及工作要点和具体的活动细节等不适很了解,单纯的听取一些简单的会议介绍就按照规定去开展制作工作了,很显然这种背景下得到的系统是无法有效运作的,除此之外,一些使用人对于自身的需要也很模糊,此时就使得系统的实践性不强,非常复杂,在实际的使用的时候工作者必须接受繁琐的培训,此时在其心目中就会对系统产生一定的抵触情绪,不想使用这种软件。所以为了处理好上文讲到的这种问题,相关单位就必须积极的吸收一批优秀的工作者,打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团队,不但确保其懂得软件研发,还能了解项目的业务规定。

2.6完善信息化管理与控制体系。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缺乏统一全局的IT战略规划,由于没有统筹规划,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统一,一些地方处在混乱无序的状态,形成了很多在权力保护下的信息孤岛,缺乏共享的、网络化的信息资源。究其原因,这是信息化建设制度的安排缺失。因此,未来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必须要解决的理论问题,也是应用实践问题。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项目管理思想、管理模式、人员素质、IT技术、应用环境等很多因素,需要多方协调和考虑才能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工程项目管理的业务当中去,从而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得知在当前时期必须要积极的分析信息化管控工作面对的不利现象,了解项目管控和工作的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可以切实的提升管控的能力。

2.7加强风险管理,避免信息化“黑洞”。

首先,要提高信息化效果必须规划先行,标准化先行。信息化工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由于系统编码的关系、软件兼容性的限制、数据接口的复杂性,如果信息化规划没有做好,导致半途而废或推倒重来,那么,原来的投人就会“打了水漂”。其次,加强信息安全意识,特别是数据安全意识。信息社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优势,如果企业关键数据和信息泄露出去,对处于激烈竞争中的施工企业无疑会是致命打击,因此,要注意信息系统的安全机制设计,加大对安全防范的投入。再次,要做好信息化工作,最好找一家大的、有信誉、负责任的和有一定行业经验的软件公司做合作伙伴,信息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将伴随着企业的成长和企业管理的升级,因此,这就要求软件企业本身要具备一定的生存能力,能够长期地为企业提供维护及升级服务。

3结束语

公共关系论文范文6

1.1医院信息指标不能满足医院科学管理的需要

医院的科学管理离不开科学的决策,科学的决策离不开准确的医疗统计数据信息,所以医院信息工作必须主动适应新时期医疗事业发展形势要求。可是目前医院信息指标体系只是局限于医疗工作,而没有全面反映人、财、物的经济效益情况和医疗市场的状况,单纯的医疗业务信息,在医院决策过程中是一个“缺腿的统计”,它不能满足医院科学管理的需求。现行的信息指标,还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医疗质量的全部,还不能较好地反映医技科室的水平。同时信息人员在指标的掌握运用上也存在概念不明确,计算不统一等情况,人为地导致标准不能统一,致使信息指标缺失了实际的意义。

1.2基础信息系统标准程度低

新的信息工作模式要求各系统工作人员(一线人员),收集数据录入信息,对他们是一项新的工作,这些信息的准确程度直接关系着信息工作。但是目前没有一个系统的标准,没有明确的基本要求,工作人员还没有掌握好计算机网络操纵技术。医院信息数据大部分来源于病案首页,而它全部来源于一线的医务人员,目前主要问题就是项目漏填,项目错填,直接影响了统计信息的准确性。另外在统计报表的填报上,多张院内统计报表中同一数据存在不一致现象,主要表现在⑴从病人流动与治疗结果两个方面统计当月出院病人人数上,出现人数不一致现象。⑵病案编目程序统计的死亡病人数与科室通过护士站查询的死亡病人数不一致。⑶在计算占床天数时一统计占床情况中间表计算与通过对当月病人出院日期减去入院日期的天数进行求和,会发现数据不一致。造成这些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就是缺项与错填所造成的。

1.3业务素质低责任心不强

由于一线医务人员对HIS系统各项功能学习不够,理解不透,所以经常出现录入数据差错,同时不能掌握疾病分类的原则,致使各项数据填写不规范,数据不准确,同时不执行严格的规章制度,违规操作随意删除,修改已提交的数据,不经审批核实修改病人的信息。一些专职信息人员,缺乏医疗业务工作实践,对医院各科室的业务熟悉不够全面,有的不能胜任本职工作,同时只忙于资料收集报表汇总,致使信息仅是单纯地提供医疗活动统计数据,仅以报表为轴心转,很少进行调查研究和综合信息的分析工作,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基础工作

2.1加强信息人员自身的学习

信息工作质量高低与信息人员的自身业务素质密切相关,这就需要信息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同时要加强信息理论的学习,深刻理解统计报表的内在关系和范畴,准确把握各种报表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技术,学习各网点数据采集和传输程序,并对各网点数据的采集进行相应的指导和疑难解答,以保证网络的顺利运行。加强医疗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能,广泛熟悉医院各科室的业务知识和管理知识,重视数据质量,努力成为高素质的统计人员,使信息工作在医院管理中显示出无可替代的作用。

2.2加强对一线人员的学习培训

新的信息模式,要求一线医务人员采集的数据,录入的基本信息必须及时准确,它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管理水平。为此从医院领导到各科室必须重视这项工作,同时要定期的组织学习和培训,讲解一线收集数据的重要性,讲解计算机网络操作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讲解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要树立全院一盘棋的思想意识,通过培训使他们不断提高数据质量,为全院医疗信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3加强基础工作,健全岗位责任制

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制度,只有依照制度办事,才能确保数据录入质量。建立门诊工作量检查制度,以提高门诊工作量统计的准确性;建立病房工作检查制度,确保病区日报的及时准确;建立病历首页信息查对制度,确保存入计算机网络中病历信息数据准确无误;建立各种报表的审查制度,以保证每份统计报表之间数据信息准确一致。

3积极努力,充分发挥好信息的职能作用

3.1及时提供准确信息

信息人员通过收集各部门医疗过程中的相关数据,经过信息整理获取科学的数据,及时提供统计信息,及时监督医院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找出医院管理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揭示医院整个医疗过程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性,使管理者能够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短时间内获得各种信息,拥有更多更科学的决策依据,促进医院管理在科学,健康,快速的轨道上发展,真正体现出医院信息工作在医院管理中最大的实用性价值和作用。

3.2完善发展信息服务

随着信息服务网络系统的建立和信息职能的拓展,医院决策层需要了解的不只是医疗方面的统计,而是需要全面了解医院的投入与产出的有关数据和各种经济运行,收入支出,药材器材等综合统计资料和多层次、多方位的信息资料。这就需要信息工作者不断发展和完善统计服务,设置交叉组合的统计指标体系,不断拓展统计范围,实现由单纯的医疗业务统计向综合管理统计过渡,以适应新时期医疗事业发展的形势要求,为医院领导的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调查分析预测资料,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医院的科学管理服务,使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不断向前推进。

3.3加强数据信息分析工作

公共关系论文范文7

一、提高档案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水平

1、数据库建设

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在进行建设的时候要完善数据库建设,在进行档案信息工程建设的时候,开发和建设数据库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核心部分。数据库在进行建设的时候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对资料进行科学的管理和使用,这样能够在查找资料的时候更加方便和快捷,同时也能更好的对档案信息进行利用。建立数据库系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同时,在进行建设的时候,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这样在进行建设的时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在进行数据库建设的时候,计算机技术人员要和档案管理人员进行配合,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数据库以后的使用效果。数据库在进行建设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能够突出重点,同时在进行建设的时候要保证数据库能够更好的综合发展,这样能够更好的对档案信息进行利用,同时也能更好的实现档案目录建设,在进行档案查找的时候进行索引的时候能够更好的便捷。

2、技术路线的选定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现在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在进行档案信息自动化发展的时候,要不断的对新的技术进行利用,这样能够更好的提高服务器的性能,同时,也能更好的使数据库技术和应用技术更加的完善。网络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在不断进行改变,这样就使得信息在不断的实现,信息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快速的,这样就使得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在技术路线选择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在进行路线选择的时候,先进的技术能够更好的实现经济效益和技术先进性的统一,同时也能更好的使技术路线满足人们的要求。档案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对先进技术的潜在需求是非常大的,这样就会慢慢出现需求无法满足的情况,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人们在进行宏观监测的时候要对信息量和使用频率进行必要的分析,这样能够更好的对设备进行使用,同时也能更好的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技术发展情况进行掌握。

二、管理制度的改进

集中统一是管理任何社会化大生产所必需的方式,信息自动化这一高新技术系统也不例外。人机结合是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方针,其含义为档案业务人员直接使用微机开展工作,这亦是研究自动化系统管理时必须考虑的原则之一。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体制,要能使高度集中管理和方便使用相结合。目前我国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管理体制,同时存在集中统一管理不力和使用不方便的问题,主要方面是集中统一管理不力,这同我国档案工作是在各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和系统建设从“微机起步”有关。

三、系统建设上的投资管理

目前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投入,可以说是档案部门的主要资金投入点,因此档案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对资金进行良好的利用,特别是管理方面,应该以项目为管理单位,对各项目进行跟踪考察。可是现在档案部门在项目方面并没有一个长期投入发展的项目,而且在项目资金获取方面也不是非常容易,需要得到很多领导的批文才能申请到,为此,档案部门的领导大部分精力都是耗费在获取批文这个过程上,只能有少部分精力投入到档案信息系统建设上,这样的局面很难促进档案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发展。应该在档案信息系统建设资金来源上进行改革,例如开辟绿色通道,减少审批步骤,亦或是开展和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来获取资金,这些都可以缓解因为资金问题而阻碍档案信息系统建设的困难。

四、档案人才管理

档案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现代化档案管理建设工作,现代化不仅体现在设备、技术和思想方面,档案人才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优秀的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管理队伍可以促进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关于档案信息化系统操作和管理人才都应该要具备很多要求,像是先进设备的使用,能够自我学习新的管理技术,除了有档案管理专业知识还应该要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这些要求都比较严格,因此对档案人才的要求也比较高,这也是为了能够让档案人员更好的参与到档案信息系统建设中来,让他们能够胜任这样的工作。而且除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需要,档案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工作责任心也都必须具备。档案队伍的建设还需要加强档案队伍管理,对档案队伍人员进行调度和配合,以发挥每一个个体的优势,才能做好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工作。

五、结束语

我国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非常多,而且,档案工作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改革,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档案工作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使其慢慢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进行档案管理的时候,要不断提高档案管理队伍的水平,同时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方面也要进行更好的利用,这样能够更好的使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工作的处境进行了解,同时对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更好的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档案信息自动化建设并不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的,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更新和改善,同时对遇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这样才能更好的使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更加的全面和完善。

作者:邱鹏 单位:黑龙江宁安市河道管理站

(二)

一、电梯弱电系统的技术管理走向智能化的建议

1.监控系统安装工艺管理电梯弱电系统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安装工艺管理电梯弱电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很强的技术性,要想做好对弱电工程监控系统实施过程的技术管理,就要将安装设备及其技术、工艺等各方面的条件都能够有所保障地实施。在监控系统安装的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对其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不符合相关标准及要求的状况,都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修改及整治,并且对存在的问题将其记录下来,最后将其存在于技术管理的档案之中。

2.在施工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安装电梯弱电系统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来完成

在安装监控系统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施工技术文件来实施,对于电梯弱电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其技术文件包含了对设计及图纸的说明,对相关的技术标准及产品也要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各个系统来说,都需要根据相关的标准来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另外在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及时向工程的管理人员提供一份比较完整的技术文件,对于技术文件的管理来说,需要在其收发、复制、修改及保管等一系列的过程中都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使其能够得到科学化的管理。

二、实施智能电梯弱电系统工程需要做到对其协调性的有效控制

对于安装智能电梯弱电系统的监控系统来说,是具有很高的综合性的,因此在完成此项管理工作的时候,需要做到具有一定的协调性,能够让施工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能够做到依据其进度来完成,使其能够得到协调性的管理。具体包含了施工组织管理与项目进度管理。

1.施工组织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施工组织的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要求来对项目进行管理,需要建立起一个组织机构来使得项目的顺利实施能够得到保证,另外就是在项目实施的现场中,还需要完成组织管理及组织设计方面的工作,使得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对生产功能及目标的要求得以实现。施工组织管理要合理安排整个电梯弱电系统施工期间的工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调试工程师和安装人员的人数和这些人员进场的时间,并要与施工进度高度结合,分阶段组织施工队伍,以期保质保量完成此阶段的施工任务。

2.项目进度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项目进度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完成的就是将项目的结构进行划分为各个子系统与工作包,继而来对具体活动加以实施。在对项目进度进行制定的时候,需要根据相关的网络图标来进行绘制,来对工作中所存在的目标标示出来,使得各项工作来实施的过程中都能按照相关的次序来进行,另外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对项目所使用的资源类型及数量进行统计,使得成本预算得以实施,使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做到有效的控制。其次就是在弱电工作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对于施工部门来说,需要对项目的相关实施数据进行收集,并且还要将工程实施的进度进行预测出来,然后制订相应的计划,使得各个施工单位能够依据计划来对工程加以实施,使得工程可以得到正常实施与完成。

三、在智能电梯弱电系统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质量管理进行控制

要保智能电梯弱电系统的质量管理得到控制,需要在设计、产品采购及施工这三个方面来进行控制。首先,对设计质量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关的标准及规范来完成对设计方案的制定,进而还要根据业主的要求,对其功能进行分析与定位。其次,在产品采购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对产品质量的验收工作,在验收的时候,需要根据相关的图纸及标准来对其进行逐一的核收及确认。最后,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对工程的质量做到有效的保障,因此,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记录工作,对于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到及时地发现及解决。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相关的标准来开展工作,需要根据相关的计划来实施工作,使得其施工的工期及质量都能够得到保障。电梯弱电系统的智能化管理给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其存在的许多技术性问题都需要我们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做到有效地完成及解决。因此,在对智能化电梯弱电系统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时候,需要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存在的质量及工期问题来进行展开的。在管理过程中,需要根据生产因素等问题来进行动态化的管理,使得每一个阶段都能够得到充分的优化与实施,最后实现对电梯弱电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的目标。

作者:伏玉龙 单位:江苏省如皋中等专业学校

(三)

一、信息管理系统的相关内容

1、MIS的特性

MIS的特点首先是闭环管理,没有闭环,信息的正确性无法得到验证。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具有以下四个标准:确定的信息需求、信息的可采集与可加工、可以通过程序为管理人员提供信息、可以对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统一规划的数据库是MSI成熟的重要标志,通过MSI实现信息增值,用数学模型统计分析数据,实现辅助决策。其次具有变化性以及生命周期。

2、MIS的划分

MIS按组织职能可以划分为办公系统、决策系统、生产系统和信息系统;按信息处理层次划分可以分为面向数量的执行系统、面向价值和核算系统、报告监控系统、分析信息系统、规划决策系统,自底而上形成信息金字塔;按照历史发展划分,可以分为手工操作、机械辅助办公设备以及电子设备;按照规模划分,就是由局域范围走向广域范围;按综合结构划分,MSI可以划分为横向综合结构和纵向综合结构,横向综合结构是指同一管理层次各种职能部门的综合,纵向综合结构是指某种职能的各管理层的业务组织在一起。

3、MIS的开发

MIS的开发方式有自行开发、委托开发、联合开发、购买现成软件包进行二次开发几种形式。一般来说根据企业的技术力量、资源及外部环境而定。现阶段不可行的开发方法有:组织结构法(机械的按照现有组织机械划分系统);数据库法(从数据库设计开始对现有系统进行开发);想象系统法(基于现有系统进行想象为基础进行开发)。可行的开发方法则是自上而下,从企业管理的整体进行设计,逐渐从抽象到具体,从概要设计到详细设计,体现结构化的设计思想,相当于采用搭积木的方式组成整个系统,只是这样容易忽视系统部件的有机联系。只有两者结合,通过对系统进行分析得到系统的逻辑模型,进而从逻辑模型求得最优的物理模型,取长补短的完成MSI的开发。

4、MIS的基本功能

管理信息由信息的采集、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储存、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和信息的使用六个方面组成。MIS正好拥有数据处理功能、计划功能、控制功能、预测功能以及辅助决策功能,这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地域限制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公司内部的管理流程,节省了运营成本。

二、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机制

在实际业务中,现代企业多采用虚拟专用网技术来构建企业网络,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理想的安全性保障功能。JA、叭语言在安全性方面做了严格的限制,保证了浏览器操作的安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均有着良好的安全性,并可与操作系统相结合。应用软件提供了多层次的安全控制功能,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模块权限、功能权限、科目权限),操作日志监控,数据的联机备份与恢复等功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以及数据的安全性、正确性。用户还可通过自设防火墙保证WEB服务器的安全。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机制中,有以下三项比较引人注目:

1、VPN安全

VNP主要采用四项技术来保证安全,这四项技术分别是隧道技术、加解密技术、密钥管理技术、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认证技术。隧道技术类似于点对点连接技术,它在公用网建立一条数据通道,让数据包通过这条隧道具传输;加角密技术是数据通信中一项较成熟的技术,、甲卜可直接利用现有技术;密钥管理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在公用数据网上安全地传递密钥而不被窃取;使用者与设备身份谁技术最常用的是使用者名称与密码或卡片式认证等方式。

2、数据库安全

数据访问过程中的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于针对SQL注入的情况。SQL注入攻击是指黑客在用户交互端,精心编写一些SQL语句,把特殊的指令插入到系统实际SQL语句中并执行它,以获取用户密码等敏感信息,以及获取主机控制权限的攻击方法。数据医疗队安全通常通过存取管理、安全管理和数据库加密来实现,而通过上述安全威胁,数据库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防止,比如说根据应用系统的不同功能要求,合理地配置权限,给连接文件加密,使用防火墙关闭商品对外的连接,给系统和数据库打上最新补丁,及时检查系统是否出现弱口令用户,一旦发现要及时修改密码。这不公是为了隐藏用户信息、尊重用户隐私,更重要的是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SOQP安全

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是在分散或分布式的环境中交换信息和简单的协议,是一个基于X入IL的协议。为了防止在公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被窃听和修改,可对线路上的数据采用ssL(esucersockeslLyaer)双钥加密的方法进行数据加密,并重新组合成新的信号发送给接收方。

三、结束语

企业的安全信息系统规模化发展势头强劲,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社会对信息系统的巨大需求,而这种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息系统的安全特性。维护全球网络安全是一项牵涉到政府、企业、个人和国际合作的复杂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个人使用者有自觉接受规范约束和保护网络的责任,而相关国际组织有组织国际协商和建立全球网络规则并加以实施的责任。只有各方都能尽责,才能尽量减少网络安全的隐患。

作者:李根明 单位: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四)

一、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履约基础

1、加强对工艺及其他相关专业的学习

不管是什么专业,不论你是土建、钢构、还是机电专业,必须认真学习炼钢工艺,掌握炼钢工艺布局,而且是从始而终的,不断深入,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尤其在工程图纸不齐、边施工边设计的的情况下(大部分冶金项目共性)。学工艺,最好的办法就是参观车间,了解炼钢工艺。此外,从总平面布置入手,结合工艺详图、工程量清单,掌握各子项工程建筑、结构及工艺概况,量化各要素(粗细之分,分析清单及总图形成粗量,待图到形成细量),从而了解整个工艺流程。有利于理出工程施工顺序,工程轻重缓急了然于心,对形成合理的施工平面布置图、总进度计划图等至关重要,掌握了工艺,他会让你的管理上升至全局高度,让工程履约更顺利。通过伊钢炼钢及首钢工程总结了在学习工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各种能源介质及管线布置。(2)注意各种建、构筑物特征、所处环境、施工周期及所处的工艺阶段,了解其设备安装顺序及安装周期。(3)注意清理图纸目录,注意土建、钢构、设备安装配套性。(4)注意工艺对各专业要求的精度,加强测量控制。

2、工程履约一定要有“数”的概念

工程履约一定要有“数”的概念,一定要量化工程,大到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小要精确到每个施工段、每个工序,有量才能合理安排劳动力,有量合理配置资源,这样工程履约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3、工程履约实施过程中要有“盯”的精神

工程履约实施过程中要有“盯”的精神,工业项目工艺复杂、工序繁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同一个工作面可能需要几个专业通力配合才能完成,材料才能到位,盯住了工序安排才能顺畅,盯住了计划才能实现、承诺才能兑现;不盯就是半途而废,不盯就会一拖再拖,不盯就会杂乱无章。所以,“盯”子精神在工程履约中永远闪光。

4、加强对区域性环境了解与适应并加以利用

都说新疆是个特殊的地区,那到底特殊在那呢?经过近三年的新疆的施工,总结其有以下几点:人员、材料市场波动大,周期性强,一但供求失衡,就会造成巨额价差,这对履约会带来极大困难,同时会给工程带来巨大风险。国家在该区域有一些特殊的政策在履约管理过程中可加以综合利用。

5、加强各专业之间相互沟通

各专业必须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协调各专业间问题必须提前,要有前瞻性,界线必须清晰,重视工序、专业移交,减少履约难度及风险。

6、加强风险识别与管控,定期召开风险分析会

尤其是安全管理,阶段性风险更为明显。在主体施工阶段,土建钢构各种设备平台较多、高耸构建筑物多,大荷载高支模、高空安装等容易出现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等安全事故。但设备安装、设备调试阶段、试生产阶段更是安全事故易发阶段。第一,该阶段大量的能源介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泄漏、清理未净,导致工人中毒、窒息。第二,试生产阶段,操作环境变得更为复杂,又处于施工单位收尾阶段,操作工人容易在思想上大意,安全事故多发也是必然的。该阶段主要危险源中毒、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触电伤害等,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防范。此外,就工程而言,好的经营才有好的履约,经营成果是履约的物质保障。加强二次经营,重视出图前的设计优化,重视图审工作,及时提出优化建议。加强施工过程各种有利信息的收集(包括各兄弟单位有利信息的收集,不要闭门造车),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重视新材料新工艺的了解,及时吸收并应用到工程上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重视技术创新,创新就是财富,创新就是效率。

二、加强学习、注重人才培养、重视团队的建设与发展

工程履约关键在于人,在于管理人员的综合管理素质,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根本就是“学习、实践、总结、提高”。缺人,缺有素质、有能力的管理人员,这是近两年常常困绕公司人力资源部、困绕项目经理们的难题。集团公司如此,各分公司如此,公司新疆区域更是如此。公司去年分别在和静特钢、拜城八钢先后又成立项目,加上未完成的伊钢、新开的首钢共四个项目,又加之地处偏远,该区域管理人员数量存在巨大缺口及人员综合素质急需提高,否则无法满足工程履约的要求。项目部面对困难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综合管理素质,提高履约能力。

1、紧抓新疆大开发主题,努力作好思想动员

培养员工来疆施工的优越感与自豪感,激发员工斗志。伊钢炼钢工程是本公司第一个炼钢工程,是全面打造工业项目总承包能力的试点,也是在疆发展的起点,有幸参与其中,它将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但同时也是提供全面提高、发展的平台与机会。伊钢炼钢就是平台,新疆大发展就是机会,在这个项目努力付出,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管理能力,就一定能实现理想,实现跨越,实现发展。“珍惜伊钢平台,全面拓宽冶炼市场”先后承接伊钢炼钢工程、和静特钢炼钢连铸工程、八钢拜城烧结工程、首钢伊钢棒材及高速线材工程、首钢伊钢氧站工程等实现市场拓宽,极大鼓舞员工士气,增强了自豪感!

2、充分利用工业项目子项多锻炼新人

当时我们炼钢工程分成两个区域块,让年轻的主管各负其责,独立运作与管理,项目班子给其支撑。而且区域又设小块专人盯。这样一来,管理人员主动性、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责任感得到加强,成就感也得到满足,工作实效大大提高。

3、拟定详细人才培养计划、方案,并坚定按计划去实施

项目部充分利用冬息期进行总结提高,今年年初项目部举行题为———“责任、创新”全员参加的演讲比赛活动,取得不错效果。但最重要的就是沟通与交流,项目部详细记录每个员工的生日,每当员工生日时,项目部都会改善食堂伙食,同时也给员工上送上生日的祝福,并与之沟通在项目工作的想法及打算。项目部党小组每周开展“一对一”交流谈心活动,及时了解员工思想状况,及时解决员工困难。此外项目部利用周例会及时与员工交流工作,理出其存在的不足,结合工程管理实际,帮助员工找到工作能力快速提高的方法和技巧。“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们常说干工程难,干冶炼工程更难,在新疆干工建可以说难上加难,恶劣的自然环境,稀缺的物质资源,工程履约困难重重,正是这种艰难的环境坚定我们的信念、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在这个天然的“转炉”里,炼出了更多优秀的人才。

作者:王成军 单位:四川成都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五)

一、结果

1、追溯管理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回收间的管理

供应中心护士在临床下收下送回收回来的器械,在去污区接收窗口核对接收后,用扫描枪扫描清洗架,扫描回收器械包类型及器械包条形码,并填写器械包的数量,进入清洗操作,扫描清洗人员工牌号,清洗机型号,清洗程序进行清洗机清洗。

2、追溯管理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物品包装间的应用

包装间的护士对清洗机清洗完的器械进行肉眼检测,对不合格器械重新清洗。用扫描枪扫描打包人员工牌号,扫描清洗架,填写不合格物品的数量。进入物品配包系统,并检查系统自然生成包的名称及数量是否与实物一致。然后打印标签。标签上显示灭菌监测变色块,条形码,器械名称,配包人及核包人工号,灭菌日期及失效期。将包装好的各种器械包进行装篮。然后负责消毒人员在物品追溯管理系统模块点击灭菌处理。用扫描枪扫描当前使用该灭菌器编号,选择织物程序,再扫描无菌包装篮的篮筐后,进行灭菌。灭菌后的物品在无菌间检查无菌包装,合格后在物品追溯管理系统点击灭菌合格。手术室植入器械必须经过3小时快速生物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无菌包发放。临床科室在使用时,若发现可凝,使用物品追溯系统软件扫描该包标签上的条形码,确定打包责任人及灭菌责任人,灭菌日期及失效日期、查找该包使用同一高压灭菌器所有灭菌包的锅号及锅次。紧接着追踪发放到具体每一个科室,逐一召回。若已使用要密切观察。同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分析原因并解决。

3、信息化追溯系统在临床科室消毒灭菌管理的应用

(1)消毒灭菌物品申领:临床科室每日8:00以前,将当天科室所需要的无菌包,换药碗、无菌剪刀等,通过追溯系统软件进行网上紧急请领,申领提交到消毒供应中心,消毒供应中心收到网上申领计划后。消毒供应中心下收下送人员根据计划打印清单。下送人员备齐货物后,下送人员分车分人进行发放和回收。同时避免物品交叉感染,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使用物品追溯系统功能申领物品,确保消毒供应中心下收下送物品数量做到心中有数,从而避免下送的盲目性。临床科室预先准备所兑换物品,避免以往物品数量不符而引起麻烦。同时减轻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劳动强度。达到既满足临床科室需要,又大大提高了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工作效率。

(2)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每月使用物品追溯系统导出功能,迅速统计临床各科室本月申领无菌物品及一次性物品的数目和单价并进行汇总,并进行网上公布,供临床科室查询复核。同时通过该系统上报至财务科及其它管理部门。

(3)手术室及外来器械可追溯管理:消毒供应中心首先根据手术室需要建立外来器械包登记本,病人一切信息通过物品追溯系统功能进入外来器械模块进行回收登记。数目复核后,进入清洗机进行外来器械清洗,进行肉眼监测完成后,然后打印标签。标签上显示灭菌监测变色块,条形码,器械名称,及有效期、器械包内的数目,配包人及核包人工号。急诊外来器械灭菌时,高压灭菌器锅内放置快速生物监测菌管,3小时快速生物监测阴性后,再进入外来器械发放流程。

二、讨论

以往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未使用无菌物品追溯管理系统,由于缺乏追溯性,使得物品在流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无法获得全面质量控制。信息化追溯系统的使用,使临床科室使用的无菌包及手术室使用外来器械,进行质量追踪管理,使供应室工作人员在临床各类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及库存等情况一目了然,统计准确,操作简单,避免了过去手工操作差错率。增强了消毒供应中心和临床科室护士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追溯系统的使用控制了临床科室回收,发放都通过电脑操作。切断了过去污物回收清单传递,有效地避免二次污染发生。追溯系统对每一件无菌包,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每一环节都有记录。一旦发现问题即可通过无菌包上的条形码进行查询。

作者:李成云 张永霞 单位: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供应室

(六)

一、网络环境下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的必要性

1、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能有效提高医疗质量

医院管理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资料的收集与整合,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引用到医院医务的工作程序中,医院对患者的信息收集和患者信息的分析工作都能够达到一个的精准算度,如患者的病历信息记录和医院员工业绩考核等,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的快捷分析得出结果,这既能够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也能促进医疗行业的发展。

2、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能够加强医疗管理

网络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中,如科研、治疗、行政、财务等事务管理。医院管理者能够及时地对信息进行分析,对工作作出更准确、更科学的决策,这就促使了医院管理的正规化、规范化、推进医院的现代化建设。

二、如何做好医院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工作

1、应用计算机加强医院科技管理工作

首先是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加强医院对收费的工作和财产财务上的管理,财务报表、记账、资产管理都可以实现电算化,并进行分析、对比,这样就给医院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准确的财务核算信息,其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对患者挂号、缴费等入院手续提供便捷性,同时对患者的出院繁琐手续工作减少了工作量,减少人算化的结算误差。网络计算机的另一便捷性那就是收费的透明度、查询的透明度。不管是医务人员还是患者,都可以对资费信息进行查询,如医院工作人员对患者的预交金、欠费、漏费等使用情况进行查询,实现医务工作的监督管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医疗工作也正在逐步完善,如城镇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人们在经济的发展上与推进社会进步的节奏上在正不断加快,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需求也在随着上升。所以,医院网络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工作,对保证医院结算系统的平稳运行,方便患者等工作,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同时医院对器械设备、物资、药品房实现了计算机系统化的管理,这对医院财产是一种责任制的保护。

2、应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医院各个阶段的目标

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医院工作的目标进行分阶段的考核,同时对医院在人事上的决策与医院医疗器械的使用管理提供了便捷性。医院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并在网站上公布医院文化、医院管理等人们关注的重要信息,在提高医院的知名度上,充分利用网络对进行医院的宣传。

3、应用计算机网络加强信息管理工作

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管理对医务工作的运用也是有着极大的必要性,医院工作在信息资料上的数据收集与统计是非常繁琐的,通过对每日报表的对比、数据浏览与分析等工作上的电算化运用,既为工作提供了便捷性,同时也为医院的科学管理提供必要依据。

4、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的维护工作

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医院在信息数据上就必须保证它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这就要求医院在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同时要不断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意识,保障医院的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例如通过对计算机的定时监测,对计算机软件的及时更新等方法,不断稳固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防御。因此,要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与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就必须完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管理制度。

作者:彭利华 单位:湖南衡阳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七)

一、研究方法

(一)调查法。面访和信访二十个地市体委以及十几个大中企业和高校的群众工作者,对其基本现状予以调查。

(二)文献法。参阅《新体育》1995~2012年,《体育科学》1995~2012年等二十四种体育期刊杂志150余本;阅读有关社会学、决策学、管理学的专著与论文20余本(篇)。

(三)论证法。通过座谈、研讨、问卷等形式,获取广大专家、学者、群众、干部的观点和认识,从而论证各种观点和认识的正误优劣。

二、结果与讨论

(一)全民体育工作系统管理的主要内容

1.研究执行党和政府关于全国全民体育的各项政策和组织措施,确定管理系统的方针和目标,并制定实现该方针和目标的战略计划与执行计划。2.制定所辖范围的全民体育工作计划,做出有关管理活动的各种可行方案,并从中选出和确定优化方案,制定最优决策,包括宣传发动、确定项目、经费开支、干部配备、场地设施等。并定时定期检查落实,确定合理的组织和机构,同时建立管理信息系统。3.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积极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广播操和工间操,审批等级运动员和裁判员,以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培养教练员与裁判员,为全民体育竞赛活动和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制定合理的措施和方法。4.总结开展全民体育工作的典型经验,并加以推广;对全民体育工作中的先进事迹,积极分子,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各层次的管理部门要将体育运动贯穿到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去,把体育活动的消息(地点、时间、形式等)告知居民,使每个人都有可能满足自己从事体育锻炼的兴趣;并定时定期地宣传有关卫生、体育和健康的基本知识,举行各种比赛和测验,以检查群众对某一体育问题的知识和情况的了解等;向群众介绍个人家庭集体参加体育锻炼的经验和各种锻炼、营养、休息的制度等等。5.向人民群众揭示体育锻炼的必要性,以及对个人,集体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和意义。说明参加全民体育积极性与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健康的生活方式,文化教育,两个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6.分析和研究管理系统中的有关问题,如收集资料,提出改进和实施方案。开展项目的地区性、普及性、喜爱性和发展性等。7.以青少年为重点,把工作注意力放在社区、工会、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还有中年以上人群,要培养这部分人经常从事体育运动锻炼的牢固兴趣,并为之创造条件。因为他们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体和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因体育锻炼不足所造成的体质水平下降,势必给社会带来影响和巨大的损失。

(二)全民体育工作系统管理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全民体育工作是由许多独立要素构成的,各要素的独立机能和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只能统一和协调于系统的整体之中。就是说,任何一个要素不能离开整体去研究,要素间的联系和作用也不能脱离整体的协调去考虑,因为脱离了整体性,要素的机能和要素的作用便失去意义,也就不能成为系统。例如:全民体育工作包括本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状况、季节气候特点、传统习惯、项目选择与职业、年龄的特点,以及体育社会化等多个分系统。从体育社会文化来看,又是更大的系统,如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文化教育的水平、人民生活的改善对体育的需求等。所以,在全民体育工作系统管理中要从整体性来研究和观察分析问题,进行管理。

2.指导性原则。全民体育形式多样,涉及各阶层、各部门,必须注意因势利导,使其为增进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和精神文明服务。首先应加强政治思想的指导和教育,防止在比赛中不讲文明、动作粗野,伤害对方。这就需要加强系统管理与指导,使广大群众明确体育锻炼的真正目的。其次,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制定发展规划、安排活动计划时,要从本地区、本单位的财力、物力、实际情况出发。否则,就会“欲速则不达”。但又不能保守、瞻前顾后,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同时,又要“充分挖潜”,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达到既“适应”又“促进”的最佳控制。其三,要按健康发展规律。全民体育面广,人数多,项目形式多样,要达到健身的目的,就必须依据科学健身的规律进行指导。如技术健康咨询、运动处方、运动项目的一般规则、裁判法的培训、完善全民体育社团、基础理论及运动知识的普及,体育运动锻炼的社会价值与意义等指导。尤其要指导群众自我监督,学会控制运动量,循序渐进,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3.激励性原则。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不同,需要各异,首先要激发动机,使其自觉稳定、长久。这样就需要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激发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从而调动其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事体育活动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行为,只有明确动机,确立目标,方能意念专一,坚持不懈。其次体育具有竞赛、比较、感染等特点。所以,要善于通过比赛,表演等形式吸引更多人来加入体育活动的队伍。其三,宣传的内容也应改变。过去只是报道和宣传体育比赛,还应将娱乐体育、全民体育列入宣传报道内容。扩大宣传报道的内容。其四,要激发信心,其坚持现代科学管理,重视效果检验,在效果呈正值时,人们往往充满信心,而且正值越大,信心就越足,干劲就越大。要引导群众自己设计锻炼目标,选择最佳锻炼方式。通过不断的、长期进行信息反馈,及时检验效果,进行测定评价,看出效果,增加信心。

4.多样性原则。全民体育既健身,又能治病,既要有集体活动的运动项目,也要有方便个人活动的项目。这样才能利于群众择爱而练,择需而定,有助于工作的开展。例如个人、锻炼小组、运动队等活动形式,也可设辅导站、体育野营、体育旅游、文化宫、文化中心、体育家庭、体育街道、体育之乡、体育周(月)等。这些形式既能适应群众求知识,学技术的要求,又能发挥各组织的领导力量。尤其是应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对体育家庭、体育街道、体育之乡等组织形式进行管理。与此同时,人们生产生活和娱乐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人们将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与大自然结合在一起。又由于不同职业,不同工作制度的差异。只有充分用其人力、财力、物力与恰当合适的方法和组织,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才有可能更好的使体育深入社会各阶层,促使体育社会化的发展。用这种健康的娱乐方式去占领群众业余文化阵地,养成提倡体育、热爱体育的好风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控制性原则,也就是要有监控和控制的目标。各地市体委主管部门,要对全民体育工作进行调查(或测定评价),了解和掌握全民体育工作状态的信息,并将管理目标相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差距,必要时可采取适当的措施。

6.可行性原则。首先要从实际出发,简便易行。就是既要从当地实际情况,群众的需求出发,也要估计到发展的可能。既要看到现有的组织力量,也要看到社会存在的潜力。指导工作要具有敏感性,使管理工作始终占据领先地位,不断引导群众朝着可行有效的新方向前进,才算尽到组织管理的责任。其次,要勤俭节约,节省开支。就是指把钱用在刀刃上,用在实处,并不是说提倡勤俭节约就不给经费,该花的钱也不花。其三,照顾习惯,发扬传统。我国文化历史悠久,劳动人民的民族习惯,传统项目,要保证发扬光大,同时也应吸取有益的经验,扬其所长。其四,不要太求全,力求实效性和价值,选择适宜的项目,安排恰当的时间进行。因此,对一些全民体育起点较低的地区,要大力宣传,引进方法,创造条件;对已经形成的传统,不能停留在“扬长避短”的水平,而应运用有利条件,“扬长补短”,使其既有特长,又能全面开花,因地制宜开展多种体育活动。

7.协调性原则。全民体育工作是一种社会活动。凡是社会活动都会涉及人际关系的变化,据有关资料:体育活动给人际关系带来的主要是正绩效,即参加体育活动使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得到了保持和改善,增加了人与人的交往和了解,发展了友谊,结识了更多朋友。由于全民体育分散性大,涉及因素众多,既有“物”的因素,又有“人”的因素;既有项目因素,又有经济因素,以及社会因素,而且这许多因素也是变化多端的,会经常出现各因素间相互产生对立和矛盾的现象。为了调整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应强调整体协调性,首先包括体育在内的文化事业和经济要协调发展,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发展则是经济发展的反映,并可影响经济发展。其次,作为社会大文化范畴的一员,体育和教育、科学、文艺卫生等各项事业之间,要协调发展,需要加强相互促进的联系性。在体育事业的内容上,则要求全面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

(三)全面体育工作系统管理的基本结构

在全民体育工作系统管理工作中,明确其基本结构,对充分发挥各层次,各级系统管理的效能,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全民体育工作的管理,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各层次间都伴随着互相制约的因素。从全民体育工作系统的管理的基本结构看,可分为垂直和水平分系统机构。

1.垂直分系统结构。是根据全民体育工作活动的不同,按其不同职能而划分的。它大致可以划分以下几个主要分系统:(1)计划职能分系统;(2)体育活动实施分系统;(3)财物职能分系统;(4)效益职能分系统;(5)组织指导职能分系统;(6)全民喜爱和习惯传统分系统;(7)新项目开展职能分系统。

2.水平分系统结构。是为了协调各职能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达到统一的控制与协调。它按水平层次划分为三个阶层,高、中和基层管理阶层。各个阶层的管理分别担负不同的任务。高级管理阶层也称为战略计划阶层(国家、省或大企业),它是站在全民体育工作整体立场上对其实施综合指导管理和统一管理;中级管理阶层也称管理控制阶层(地、市、县级),它的主要职能是为不同职能部门制定达到总体目标的管理分目标。基层管理阶层也称执行阶层(单位),它的主要职能是按照上级指示进行组织、指挥和具体实施,向上级呈报情况。在各阶层管理系统中,都贯穿着信息的流动,每一管理阶层又按水平把各主要职能分系统的信息贯通起来,构成全民体育工作纵横交错的信息网。如全民体育工作一方面为竞技体育提高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为人民体质的增强,民族平均寿命的延长做出贡献,也同样是一个赶超世界水平的问题。所以,综合各个职能部门的目标和计划及纵横交错的各种关系,从总体上使各个职能部门协调统一,为实现全面体育工作的全面效能和科学化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论与建议

1.全面体育工作系统管理为达到优化目标,实现其社会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应研究掌握执行政策,组织实施,确定方针计划,推行有关制度和制定合理的措施,宣传教育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科学方法,分析和研究有关管理问题,突出工作重点等主要内容;应研究认识系统管理整体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控制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还应系统管理垂直和水平分系统的基本结构。立足整体,统筹全局,考虑结构层次及其关系,为实现全面体育工作的全面效能和科学化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2.建议(1)定时定期举办全民体育工作科学化管理培训班,普及科学化的理论知识。(2)确定和明确全民体育工作的目标,以及各年龄层次,各种工作的健康标准,以利检查和测定。(3)各种宣传机构,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宣传全民体育的意义和作用。(4)各体育院校系应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养基层群众体育工作管理干部,同时各层次、各部分应加强全民体育管理干部素质的培养。(5)针对全民体育工作现状发展趋势,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加强科学研讨会,增强全民体育的科研意识。(6)应重视从社会学、预测学、人口学、管理学的多学科理论出发,大力支持基础性和长远性以及全民体育的社会性研究,为当前我国体育改革,体育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以及宏观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帆 单位:湖北经济学院体育系

(八)

一、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影响

信息系统的建立和运用,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可能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大大地减低了信息的获取成本,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高层管理者可以通过信息系统直接与低层部门联系,原先起桥梁作用的中层管理者可以大量被削减,企业的组织结构也由原来的“金字塔”形转化为“扁平化”,使得组织结构趋于合理。

二、信息系统运行的结构和工作内容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系统已逐渐受到各个企业的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对自身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物力,信息系统的地位不断的得到提高。

(1)信息系统的运行结构。信息系统的结构对系统的效率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好的组织结构能够大大的提高系统自身的运行效率。组织结构主要有分散平行式和集中式两种,前者通过把计算机分布到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实现使用权利的平等,这种形式的优点是每个职能部门可以结合自身工作情况处理实际问题,但是信息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决策的支持能力比较薄弱;后者将所有信息设备集中到信息中心进行统一的管理,企业内的职能部门仅成为信息系统的服务对象,这种方式优点是可以在信息集中管理的基础上,提供强大的信息共享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但是与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实际工作联系不够,对企业内各部门的服务能力可能会有欠缺。

(2)信息系统的工作内容。信息系统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日常操作、临时信息服务和系统运行记录工作,日常操作包括从信息录入到信息利用的整个过程,涵盖信息的存储和复制以及信息交流等信息系统工作的各个环节。

三、信息系统运行的维护工作

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必要的维护工作,为了保证信息系统能够在环境、设备等各项因素的影响下正常的运行,就需要及时的对系统进行维护和改进,将信息系统不断的完善。系统维护主要根据企业管理层的需要和服务对象的要求,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系统软件技术的更新和硬件设施的维修、更换。

(1)信息系统硬件设施的维护。硬件的维护主要是对信息系统的硬件设施进行维修和更换,针对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故障维修,企业要健全日常维护的相关制度,注意系统运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关注系统运行中各项性能是否正常,要定期进行例行维护工作,发现问题时由专业维护人员或供应商及时的进行设备的故障维修,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停机维修,停机前要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重要数据要进行双备份以策安全,并使用双机备份保证维修时系统的正常运行。

(2)信息系统软件技术的维护。软件的维护是信息系统维护工作最关键的环节,在信息系统的软件投入使用后,为了修正软件自身的缺陷,增加系统的功能和软件的使用寿命,要进行大量的软件维护工作。随着信息系统软件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软件维护的工作量和费用会不断的增加,一般来讲软件研发阶段投入的精力越大,软件投入使用后的维护工作也就会越简单一些。软件维护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a.纠错性软件维护,这种维护一般是为了纠正软件测试时未发现的缺陷,在维护策略上根据缺陷的重要程度给予区别性的对待,通常先解决关键性的严重缺陷。

b.适应性软件维护,这种维护是为了让软件适应环境的变化,一般这种维护占软件维护整体工作量的20%。c.完善性软件维护,这种维护是为了满足用户更高的需求而进行的软件功能完善,一般根据用户需求按维护计划逐步实施,大概占到总工作量的一半多。d.预防性软件维护,这种维护一般是为了未来的需要而进行的具有前瞻性的软件升级,通过主动的增加软件功能等工作来增加软件的寿命,减少未来维护的工作量。

四、结束语

现代企业面临的信息环境变得异常复杂,表现在信息分布更加复杂多样、信息的共享活动更加频繁和企业对信息的实时性和有效性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些增加了信息收集、整理、存储、和处理的难度。另外,企业的发展和扩张需要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持,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反过来加速了企业的外延。

作者:胡亮 单位:中石化天津石油分公司信息管理处

(九)

一、系统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教育的基础,在个体的人格形成和素质培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源教育。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建设更加和谐的社会,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后继有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整体系统,是一项复杂的网络系统工程。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性不仅表现为教育者、受教育者、思想政治规范网络各层次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还表现在教育规范制定、教育内容合理优化、教育问题针对性备案、教育反馈与评价等环节的有机结合等方面。其中教育功能的系统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教育的导向性、转变性和凝聚性等。导向性表现在运用一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进行引导,使之符合社会的基本价值要求。转变性表现在引导中密切观察教育效应,评价教育方法和内容并及时调整教育方案。凝聚性表现在群体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后能够达到一定的共鸣意识,相互影响并合理化受教育者的认知行为。整个系统的顺利运行依赖于一整套合理的平行或层层递进的子系统间的高度协调,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客地位,目标—内容—措施—反馈—评价等内在次序,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领导关系必须遵循客观顺序规律,不可逾越。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处在整个社会系统的大环境下,与其他系统有着紧密的交叠性和关联性。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和教务系统、管理系统、学工系统等学校内部系统关联较大,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作用就相对较大。各系统间由于区域和时间的一致性能够最大限度地统筹兼顾、取长补短并不断创新。其他的社会系统、家庭系统等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这种影响虽然难以观察,但是有时候却可能成为主要关涉和干扰因素。

二、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构建的背景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要求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逐渐由过往的模式化、松散化走向严谨化和科学化,从而顺应改革开放历来的教育发展诉求和趋势。“科学”一词来源于国外,康有为将其引入中国,后因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等著作时使用而逐渐在中国广泛流行。思想教育的科学化是指在科学的知识理论指导下,遵循事物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实施、评价、反思、改革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绩效与客观实效性的行为取向。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坚决杜绝表面功夫,严拒“假、大、空”,从教育的始端———教育目标到教育的终端———教育的反馈评价,实事求是观念必须时刻贯穿其中。它要求我们始终秉承客观性的原则,透过思想政治教育现象揭开其本质。当代有些大学生由于社会的快节奏渐渐失去了方向感,浮躁、夸张、反叛。如若高校政治思想教育也变成了一纸空谈,主体与客体都处于乏实盈虚的状态,客体的错误观不能及时得到纠正,便会使得客体的价值观不断偏离正确的轨道。如此往复循环,一直不得更改,终将所有的主体都被缺乏正确认知的客体取代,社会处于混乱之中而人类自毁。“科学性”是一种趋势,也是一种规律。这种规律蕴藏于事物内部之间和事物内部与外部之间,靠人类不断的探索和发现,整合思考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活动中。思想政治教育亦是如此,其一方面要遵守历史潮流大背景下的社会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它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的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科学化”还与“一体化”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科学化重视客观规律,关注操作链的科学合理分配、有效链接和各个部分的调控。一体化要求既要从宏观角度把握规律,又要关注微观,挖掘细节,达到环环联系,节节相扣。也就是说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不是单纯的“教”与“受”的关系,教育过程不仅仅是把现有的知识讲完,它还要关注双方的互动。教育者要观察受教育者理解效果、应用效果,从而评价教育方法,调整教育方式,弥补不足,完善自身。

(二)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需要

“转型”指的是事物的存在状态、运转方式和人们思维方式、观念态度发生根本性转变以适应社会大环境发展的需要的过程,它是一个主动求变求新的多样性转变过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益更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应对当前的形势变化做出相关合理性的调整。同志多次强调指出:“我们愈是改革开放,愈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西方思潮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也发生了从传统到现代的改变,有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缺乏、价值观偏离、诚信意识淡薄、冷漠孤僻、心理素质较差、责任感缺乏等一系列问题。由于受到流行文化的冲击,随着信息网络的更新、市场经济的发展,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等问题日益突出,这都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转型刻不容缓。高校如何调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切实有效开展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新时代的需要以实现教育的发展和突破,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强调新时代大学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要对原有社会背景下形成的思想政治观实现新的扬弃,实现适应新社会背景影响的思想政治观的整合和构建。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重视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三)思想政治工作社会整合的要求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作为个体处在由个体所组成的多样群体的社会关系中。就像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一样,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发展也必然影响着人的社会关系的变化。从个体向群体,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体现了人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发展社会的能动性。社会经济体系的变革、复杂的经济关系决定了多样的社会关系;信息爆炸的时代,虚拟网络的广泛运用使得人际关系实现了从面对面式认识到远程无面了解方式的巨大转变;多种新物质、新工具、新思想的出现引发人们新旧思想观念的不断整合,这些都催生了人的深度社会化,所以人的社会化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整合需求。随着社会文化的大交流、大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个独立的教育学体系,不断朝着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整合。大学生是社会特殊的人才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整合的目的在于将教育的各个环节联系社会,不断创新发展。曾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在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等方面努力进行创新和改进,特别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上下工夫。这要成为今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思想教育的整合还应借助多种传统的资源如书籍、刊物等和现代资源如电视、网络、广播等。超越传统的以教育工作者为中心的自上而下灌输式教育,建立以人为本、以社会大众群体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全方位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心理素质,为社会主义培养更多的合格后备军。

三、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构建方式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内部各个子系统间存在目标管理不明确、组织结构相对混乱、技术缺乏创新、各层部门责任不清等缺陷。如何解决这一系统内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明确目标,优化组织结构,界定各级职能并加以整合,加强教育管理,是教育工作者必须优先关注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建构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构建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子系统建构包括目标与价值、技术、结构、社会心理、管理等因素的整合,比如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结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整合等,它主要包括以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环节。

(一)合理设定目标管理

任何事情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目标的制定与指引,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清晰性、可行性、合理性等是关乎其是否能够取得满意结果的重要指标。目标要能被大多数人认同并且已经具备实现目标所需的条件,并要遵循“求实”的原则,切记目标“假、大、空”。在目标管理制定过程中,管理者具有领头羊的作用,应协助制定发挥各个个体或小组优势的切实可行的目标,协调好各个内部关系,并以敏锐的观察力发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确定过程中潜在的问题,以科学的行动方案解决问题并且满足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个人需要,不断细化目标,并将分解的目标合理地分配到个人或小组,以模块性目标的实现最终完成整体目标。同时,在目标管理的制定中,监督-反馈-奖惩制度设计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二)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结构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结构是支撑整个教育系统的一个不断上升发展的动态结构体系,它时刻处在不断的系统优化过程中。所谓系统优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于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改进,从而实现耗散最小而效率最高、效益最大的过程。”优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思想教育内容及过程的相互渗透、协同发展、贯通整合,从而高效实现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一个系统存在和结构体系,是不断生成、辩证发展的,总是处于不断优化的过程中,通过优化实现由无序到有序、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就是教育者对构成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诸多理论观点、思想体系、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所进行的比较鉴别、合理配置,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各要素之间的有机整合、相互贯通、彼此衔接、互动有序、协同发展,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达到最佳状态。

(三)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模式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是指相关教育工作者判断、选择合理的可行性方案以实现目标最优化的过程。决策可分为个人和团体决策、战术性和非战术性决策、规范性和非规范性决策、确定性和非确定性决策等,决策的过程需要遵循客观性、择优性、可行性原则。如何构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模式是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点。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决策的内部结构的整合是重中之重。其具体过程是,首先要制定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决策体制。决策体制由专职人员收集各方面资料,并结合当前教育背景和教育现状等各方面问题,综合考虑后本着负责的态度精心修订。修订后经过一定的试行期,并在试行期结束后针对性地加以完善,然后推广。其次,要有精明而果断的决策性领导团队。一个具备各方面领导力的优秀团队关系到各个部门的协调发展。领导团队的职责在于把握全局,并统筹兼顾各个细节点。在直接性的领导团队下设立常设性的决策机构。这些机构要能够阶段性地组织关乎教育的各种类型的社会调查,及时掌控教育方面信息,发现教育中的优势和不足,实现超前预测。并且设立临时性应急机构,以应对突发的教育状况。各个机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发展。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外部的协调发展也不容忽视。教育不能关起门来以自我为中心而不顾外界社会的变迁。社会大背景、大教育方向的一点点变化都要引起重视,从细微之处查找出更有利于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微动力,从而保证并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思想政治教育权变管理模式构建

“权变”就是权宜应变或者依具体情况而定的意思,“权变管理”,则是指以组织的系统观为基础,以组织的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所存在着的权变关系为研究对象,强调管理活动应与组织所处的具体环境相适应。它旨在提出一定环境条件下,可采取的最适宜于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方式。在现在的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各种复杂而不稳定的内外部因素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质量,如若能够将权变管理理论巧妙地应用于教育管理中,则能够使管理更加高效、有条不紊地进行。为了适应社会与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使学科建设更为科学、更为合理,以权变管理理论作为高校学科建设管理的指导思想已经在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广泛运用。按照权变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要善于把教育管理理论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运用,充分考虑其与外部环境条件的适应性。不能生搬硬套某种固定的模式,而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断适应具体情境。

作者:高兰天 乔学斌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十)

一、生态系统管理中,生态环境评价的关键问题

1、评价目的

在生态环境的评价中,生态管理管理者纷纷参与到其中,对各个区域的生态环境情况进行分析,全面掌握生态环境的信息,然后制定科学的评价目标。在制定的生态环境评价目标的前提下,必须要获取管理者的大力支持,若是生态环境管理者不给予支持,生态环境评价目标制定工作则无法良好的展开,即便完成目标制定工作,也无法在实际当中展开。而生态环境评价完全为生态系统而服务,只有在管理者的支持之下,生态系统管理工作才可顺利展开。生态系统环境的评价目的就是生态系统管理服,在开展评价工作之前,务必要得到管理者的支持,只有这样,生态系统评价工作的作用才得到良好的发挥。

2、评价的方法

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对生态环境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求生态环境评价方法要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尤其是可行性,或是没有可行性,即便制定好生态环境的评价目标,也无法实现。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在生态环境评价模式上,都存在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指标过多,而且指标当中的系数庞大,结构多样复杂,使用时存在很大的难度,严重阻碍了评价模式的使用。生态环境评价模式的可行性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价值指标中存在的数据,必须能够采用现有的设备收集以及监测得到;其次,生态环境评价系的数据方便更新,达到管理的要求;再者,评价指标的目的、体系以及意义,都必须一一明确,而且都体现出生态环境的特点;最后,指标体系要具有良好的操作性,方便推广使用。生态环境评价方法最主要就是具有可行性,采用评价方法来提高生态环境的管理水平,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3、评价目标

生态环境系统管理工作,在开展管理的过程当中,首先要掌握生态环境的基本信息,生态环境所收集到一些信息与数据存在问题,在技术方面也比较落后,但是,进行生态环境的评价工作,主要就是进行生态系统的有效管理,让管理者可在第一时间里了解到生态环境的各种信息。尤其是可快速掌握到所推出的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了解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知道导致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进行生态环境评价,还有另外一个目标,就是将所收集到的生态环境情况,向外界公布,这样人们可了解到生态环境方面的知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因此,要求生态环境的评价结果要具有真实性,所公布的信息内容要丰富,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对生态评价结果的要求,最主要的就是评价结果必须要真实,这样人们才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变化情况,从而自觉参与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当中。

二、结语

公共关系论文范文8

1、精细化管理有利于科学化办公室的工作职能

党委办公室作为党委的办事机构,承担着文秘机要、信息调研、协调督办、综合考核、党委事务、接待服务等工作职能,是承上启下、平衡左右、协调内外、联系各方的工作枢纽,其工作的精细化程度直接影响机关运行效率和党委科学决策水平。因此树立精细化管理理念,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又是科学化办公室职能的必然选择。

2、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优化办公室的工作流程

办公室工作综合性强,涉及各个方面,每项工作的完成情况都对本部门或者其它部门的工作产生影响。另外领导安排的临时性事务,有时候也会打乱办公室日常的安排,给办公室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带来考验。面对这些情况,如果没有精细化管理做保证,就可能会出现搞不清轻重缓急,出现丢三落四,导致效率低下的情况发生。所以精细化管理能优化工作流程,做到精简程序、理清环节、分清责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保障党委高效运转。

3、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办公室的服务水平

实施精细化管理,能够引领办公室工作人员科学调整工作思路、准确掌握工作方法,在实践中不断增强本领,切实做到“想大局、抓细节、找规律、求创新”,真正服务好领导,服务好基层,服务好群众,切实锤炼队伍,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二、立足本职,准确把握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内容

就办公室工作而言,精细化管理应从“精、准、细、严”四个方面入手,将科学理论和方法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在各个方面实现办公室工作的精细化管理。

1、“精”,即精益求精,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关键。

精益求精,是一种工作作风,更是一种工作追求。要有打造精品的意识,努力把每项工作、每个细节都做得完美。不断追求新高度,攀登新高峰。对于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超越,力求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展现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工作作风,做到办文无错误,办事无漏洞,办会无失误。

2、“准”,即准时准确,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目标。

要做到准时准确完成工作的前提是要有超前意识,要树立牢固的时间观念、进度观念,保证工作目标如期准确完成。提前谋划、尽早部署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实现工作准时准确完成的有效方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推进一项工作、完成一项任务,不能推着走、干着看、议着来,要时刻把握工作进度,做到心中有数。对在落实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要集中攻坚,扫除障碍。要说一句,是一句,句句算数;干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实,切实做到工作完成准时准确。

3、“细”,即把握细节,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要求。

办公室工作要走精细化管理的科学道路,就要着手在细节上。细节往往因为被忽略,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有时候甚至无法补救。细节可以衡量办公室工作作风、工作能力和服务水平。办公室要养成注重细节的工作习惯,要善于把握小事,一件大事正是由那些不起眼的小事组成的。看似简单的电话传真、通知通告都可能造成影响。办公室人员就要脚踏实地地干小事,干琐事,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

4、“严”,即严格执行,是做好办公室工作的保障。

办公室工作是具体的事务性工作,要有明确的岗位职责,避免出现工作交叉重叠,互相推诿的现象,和工作出现空挡,无人负责的情况发生。岗位责任制就是要明确规定办公室各个岗位的职责,制定制度,把办公室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具体个人,做到有岗可查,有责可追。同时,要坚持绩效考核管理,对每个人每个岗位加强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促使办公室的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达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管理目标。

三、科学创新,不断改进精细化管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