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论文范例

公共交通论文

公共交通论文范文1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的硅薄膜不断扩大,那么公共交通在城市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大。所以实现智能城市交通和数字化城市交通管理迫在眉睫。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公共交通的社会服务功效以及公共交通的运行的管理效率。这也是目前很多城市各个大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的思路,同时这样的策略也是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国情的城市发展的要求。现在高科技术不断发展,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应用,在公共交通系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利用先进的技术对车辆监督和科学调度,就很快成为了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可以更加节省运营的成本,确保车辆的安全。GPS技术和射频技术是近几年迅速发展的技术,也渐渐在公共交通车辆管理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本文我们就GPS技术和射频技术在公共交通车辆管理中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2GPS技术在公共交通车辆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GPS技术的车辆监管技术和车辆调度技术,是建立在通讯技术至上的,目的是为了车辆的监控以及GPS调度,从而对公共交通进行实时的监控以及科学的调度,增强车辆的安全系数,减小事故的几率。GPS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在公共交通车辆管理系统中,GPS技术也会为各个大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的信息化提供了基础,促进了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基于GPS技术的车辆监控调度系统,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定位、监控和跟踪车辆。基于GPS的车辆监控调度系统,需要早被监控的公共交通车辆安装自动车辆定位设备,接收GPS卫星信号的设备,同时需要根据GPS的定位的机理实现对车辆进行实时的定位。自动车辆定位设备要完成信号发出的任务,而接收GPS卫星信号的设备负责接收相应的信号,这样就是先了车辆的运营监控以及安全监控。这些跟踪的信号和信息需要通过GPRS等通讯技术完成短信语音等的信号的传递。而在调度中心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监视终端在电子地图上看到被监视终端进行监控,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对车辆进城监控做出调度执行。

3射频技术在公共交通车辆管理中的应用

射频技术,也就是说射频识别技术,利用射频信号来识别目标的相关数据。一般来说由信号发射天线、射频卡和读卡器组成。其中的工作过程为:当频频卡在天线的工作区域内时,将会发出加密的信号,天线将接收到这些信号,然后通过射频读卡器把相关的信号进行处理后再对通信单元发送获取的信息。射频技术也在公交车辆管理中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作为一种点式定位技术,他可以对车辆的进出停车站点、候车、加油加气、洗车检修以及号码自动识别等等方面进行科学的管理,实现无人全自动的车辆管理。使得公共交通车辆管理体系的信息畅通透明,监管更加优秀,服务也更加高效和统一。公共交通站点通过采集被监控的车辆的射频卡里面的信息,和公交站点的相关信息,可以有效的对车辆进行监控和调度,也是通过相应通讯技术(GPRS等)传输给监管中心,监管中心在通过这些通讯技术做出调度命令的发出。这样一来公交站点和监控调度中心就被可以实时通讯,对公交车辆金鹰自动化管理。该技术已经在我国很多大城市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相对于GPS定位系统,射频几乎的独到之处在于GPS技术中只能识别车辆的位置信息,而且车载的GPS设备还有工作起来不稳定的问题,可能是由于车顶棚以及周围建筑的遮挡的原因。而且GPS设备造假昂贵,而射频技术就没有这次问题。而且GPS技术还要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但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成本是很高的,这样就使GPS技术的用增加了更多的成本。射频技术就不需要地理信息系统的配合,所以射频技术更加灵活。因此射频技术的成本远远低于GPS的成本,但是射频技术只能应用在道路路线固定的公交系统前提之下,并且不能对车辆的位置进行实时的监控。

4总结

公共交通论文范文2

1.1科学性原则

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涉及到各方面的内容,只有利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才能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矛盾,有效利用资源。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作业流程,技术人员加强现场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施工人员的作用,创造更大的价值。

1.2规范化原则

规范化是交通工程施工最基本的要求,施工过程中要采用统一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标准,严格遵守要求,严禁工作人员凭借主观意识来开展各项工作。建立规范化的作业管理机制,从整体上提高施工的质量以及管理水平。

2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人员对于自身的工作没有正确的认识

现场施工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最终管理的效果,由于交通工程施工的特点和性质,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都要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保证施工的进度和施工质量。目前我国交通工程现场施工人员普遍存在安全意识缺乏的问题,没有意识到自身工作的危险性,为下阶段的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大部分施工人员的态度不端正,增加了施工的危险系数,影响到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通过调查相关的数据可以得知,很多安全事故均是因施工人员的疏忽引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2缺乏健全科学的监督管理制度

要想真正提高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防范安全事故,不仅需要加强安全施工的宣传和教育,更应该制定科学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及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首先是排水系统的完善,很多交通工程中的排水施工不符合规范,给下阶段的施工埋下了安全隐患;其次是人员监督的不到位,交通工程需要大量的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基层施工人员、设备操作人员等接受监督和管理,加强对施工安全的认识;最后是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施工材料是交通工程施工的基础和前提,直接决定了最后施工的质量。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都应该接受专业化的检测,不合格的材料直接返回原厂,合格的材料投入到实际应用中,做好准备工作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质量管理的疏忽和漏洞

由于交通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很难对所有项目进行精确化的质量管理,一般会采用抽样的方式,导致质量管理中的漏洞和疏忽。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不同因素的共同影响,存在很大的变动性,无法真正达到完全符合质量目标,不可避免会出现因质量问题而返工的项目,针对这种现象,施工单位应该重视质量管理中的难点,尽可能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减少施工阶段的经济损害,保证施工的效率。

3完善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具体措施

3.1重视施工前的宣传和教育

施工前的宣传教育是开展施工方案的基础和前提,新员工进入施工现场之前都要接受相关的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合格的员工才能正式开始工作。一般工程项目会对施工人员进行三级教育方式:一级教育主要是指安全教育,也是员工首要掌握的知识,了解企业的安全施工要求和安全保护政策等;二级教育施工阶段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工程的特点和性质、施工现场的环境等;三级教育主要包括不同项目施工的安全操作、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需要遵守的规定、材料和设备的保护以及易发生事故的工作环节等。施工人员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是最基本的要求,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培训活动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满足实际施工的需要。

3.2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是关键

由于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特殊性,不仅仅要重视施工人员的管理和培训,还需要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制定的监督管理制度要符合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的要求,并且落到实处,不断优化施工流程,协调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根据工程施工的特点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收获预期的经济利益。施工现场存在太多不确定的因素,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直接受到威胁,施工具有范围广、时间长、易受外界影响等特点,加大了施工现场管理的难度,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制定监督管理制度能够为下阶段的施工指明正确的道理,避免施工期间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减少经济损失。

3.3将安全管理放在首要位置

由于交通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存在诸多的不安全因素,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企业的经济利益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只有保障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因此需要将安全放在重要位置。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与管理人员和基层工作人员有很大的关联,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要落实到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工程施工本身的特点直接决定了管理的难度,易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还会破坏社会的稳定发展。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内容和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需要树立全新的管理理念,结合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案,将安全放在首位。

3.4加强各部门各专业之间的协作

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不仅仅只有土建工程相关的知识,同时还涉及到其他领域,这给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加大了管理的难度。施工人员应该对各种施工技术的难点和要点有正确的认识,施工中严格遵守规范,区别不同施工技术之间的差异,根据施工的具体要求灵活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确保施工方案真正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和每一个员工,保证施工安全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建立完善的责任管理机制,项目经理是管理的核心,对每个班组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加强现场的施工质量管理,定期检查施工的质量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达到预期的效果。

4总结

公共交通论文范文3

(一)幼儿教师学习共同体

本文延伸学习共同体的概念,认为幼儿教师学习共同体包括园内教师之间、区域内园际教师之间、幼儿教师与专家学者的共同体,即幼儿教师基于共同的教学目标和自身学习兴趣而自发组织的,旨在通过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来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团体,它是由学习者(即幼儿教师)及其助学者(包括教育专家、幼儿园领导、骨干幼儿教师等)共同构成的,以幼儿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为取向,以合作精神为核心,共同体成员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最终实现互促共进。

(二)幼儿教师专业成长

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幼儿教师为达到其专业发展目标而持续进行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专业技能的获得以及形成良好的专业态度的活动过程。维果茨基指出,“人所特有被中介的心理技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他们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交往之中,人所特有的新的心理过程必须在人的外部活动中形成,随后才可能转移到内部,成为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的结构”,强调学习是通过活动获得的。所以,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应融入其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在与他人互动的活动中进行建构,而不应只是传统教育思想中的简单的教师培训。

二、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路径的建构

(一)建构条件

日本学者佐藤学曾提出,公共性、民主主义和卓越性构成创建学习共同体的哲学基础,各种不同的思考方式都应该被尊重。基于此,建构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路径,需要以下几个建构条件:1、民主的园区文化建构幼儿教师的学习共同体,首先必须要有民主、平等、自由的园区文化做支撑。只有一所充满人文精神和合作态度的合作型幼儿园,幼儿教师才能够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形成团体,在合作共进的氛围里,为实现共同的目标真正构建起有利于共同体内全体成员全面发展的学习共同体。2、良好的学习氛围探讨任何一种幼儿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最终目的都是要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包括幼儿教师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水平,幼儿教师为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必须进行以理论学习为主的教学活动,学习共同体内进行的人际沟通交流只是一种全新的手段,所以,必须要有良好的学习氛围。3、共同的愿景目标共同体成员必须要有共同的目标,即促进幼儿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只有共同体成员对这一目标拥有集体认同感才能确保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形成,在愉悦、民主及和谐的氛围中完成对新知识的探讨、深化和建构。4、权威的专家学者权威的专家学者科研工作经验丰富,具备扎实的教育学理论基础,能够引导幼儿教师把握学术前沿,为其进一步的教育教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幼儿教师学习共同体一员的专家学者,应该具有民主的意识,积极参与到学习共同体中,与一线的幼儿教师进行人际互动,在和谐的氛围中教学相长。5、上进的幼儿教师学习共同体对幼儿教师自身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应具备基本的学科知识和基本的科研、实践能力,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当中,自发自愿地与共同体内部成员交流互动。

(二)建构路径

公共交通论文范文4

一、明确艺术史在高师通识教育中的目标价值取向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对于通识教育的逐渐重视,艺术史作为通识教育的学科门类,也开始在越来越多的高师院校中开设。但由于目的不明确,当前作为通识教育的艺术史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授课内容上,艺术史教学基本上仍以专业知识的灌输为主,过于偏重知识领域的学习,还没有从根本上走出学科专业教育的窠臼,认为其教学目的只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艺术史的知识,还没有从广泛的学校教育角度意识到,作为通识教育的艺术史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此外,学校对这类学科教师的选择也非常随意,缺乏严格的选拔与监管制度。目前,在我国作为通识教育的高师艺术史教学中,教学目标的价值取向不明确,还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大多存在功利主义思想,我们距离通识教育作为培养“完整的人”的目标还有着相当的距离。2011年,来自中国台湾的黄坤锦教授在广州大学的一次讲座中,曾毫不掩饰地揭示了我国当前大学通识教育目标的不明确而普遍存在的弊病,譬如大学生淡化选修的价值,只求上简单轻松又容易过关的选修课。同时,黄坤锦也分析了明确课程目的的一些美国大学如何通过通识教育引导学生的心灵由封闭到开放,进而提升的原因。可以说,明确艺术史在高师通识教育中的目标价值取向,是当前作为通识教育的艺术史的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二、因材施教,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1.根据学生的需要调整教学内容

在艺术史教学中,一方面要考虑教学对象是否为艺术专业学生,另一方面也要考虑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对艺术专业的学生而言,艺术史已不再是简单的通识课程,而是专业必修课,仅中外美术史加起来一般就需要两个学期72个学时。而对于非专业学生的通识教育而言,艺术史课程一般为16个学时。在短短的16个学时中,想系统周详地讲解艺术史是不太可能的事,因此特别需要教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按需施教。在教学内容的调整性方面,专题性的选择是一个重要方法。如对于英语、中文、历史等文科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艺术与文学、艺术与宗教等专题讲座;对于理工科的学生,艺术史的授课内容可以侧重引导学生进行艺术与科学、艺术与现代生活等方面问题的探讨。笔者在作为通识课的艺术史教学实践中,一直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专业特点进行专题性的授课,如根据文科生对于文化的兴趣,以圣经故事为线索,贯穿大量的文学与文化典故,分类别讲解艺术史上的经典作品,并将上课的部分专题集结成《圣经文画——一条穿越西方艺术之林的小路》一书。

2.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作为通识教育的艺术史课程有很多值得探索与改进之处。如采用课内外上课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课堂上观看艺术史的图片,聆听老师的讲解;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学生外出考察参观,让学生直接面对生活中真实的艺术作品。再如采用让学生欣赏与让学生动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总之,根据学生的情况采用丰富而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良好的教师素质是上好课程的重要前提。很难想象,一个自身素质不高的教师能培养出素质很好的学生。我国高师现阶段的艺术史通识课,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一般不高。实事上,作为艺术史教师,除了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以有利于现场直观教学,以及一定的艺术史专业基础之外,更需要具有广泛的综合文化知识修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艺术史课在培养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方面的作用。

作者:舒艳红 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二)

一、“核心课程”理念的解读

1943年,哈佛大学第23届校长康南特提出,把核心课程模式用于大学通识教育。1976年,哈佛大学推出了一项改革方案,提出了“核心课程制”。1984年,哈佛推出了核心课程,着眼点在于改革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五大类别:文学与艺术、历史研究、社会分析及推理、科学、外国文学”。按规定,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修读32门课程,其中16门为专业课,8门为选修课,8门为“核心课程”。学生修读核心课程,必须在所提供的五大类9个领域中的8个领域各选一门课。之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哈佛核心课程体系不断得到完善,成为世界范围内通识课程的代表。核心课程内蕴着哈佛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哈佛的教育宗旨和理想一脉相承。在国内,复旦大学对通识教育的探索独具特色。目前,复旦大学设计出六大模块,来建构核心课程体系。“其主导原则是:突破单纯的‘专业视域’和单纯的‘知识视域’,从培养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一代新人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提供能够帮助其形成基本的人文修养、思想视野和精神感悟的课程”。通识教育的着眼点是“人”的培养,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人格、促进自我解放,体现着教育的本质。核心课程的建立,作为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础和灵魂,对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哈佛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核心课程体系对艺术院校推行通识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意义。

二、“核心课程”模式的适用性

我国当前的高等艺术教育培养了大批的“艺术工匠”,却始终无法培养出具有全面文化素养和持续创新能力的“艺术大师”。因为艺术教育往往追求的是学科专业化培养,忽视了人才全面素质的养成。高等教育无论怎样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对教育本然价值的追求不应改变,这就是人的全面发展。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艺术类高校,都不应违背高等教育的初衷。艺术教育在追求学科专业个性化培养特点的同时,必须顾及培养“完整的人”的需求,这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是一致的。核心课程是哈佛大学通识教育的具体表现形式,强调课程的内在生成力,有助于“完整的人”的培养目标的实现,是艺术院校推进通识教育的重要参考。对艺术院校而言,有效地利用学时和学分,针对当前生源的实际素质状况,调整现有课程框架,形成“核心课程架构”,实现核心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有机对接,实施系统、切实、深入的通识教育,提升艺术生的人文素质,是教学体系改革和重构的需要。2013年3月,课题组对吉林动画学院和吉林艺术学院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艺术院校大学生文化知识匮乏,人文、科学、艺术知识储备不尽如人意,知识结构碎片化,尤其欠缺社会学、法学、文史哲、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许多学生知识面狭窄,记忆模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差,理解社会、与社会的融合能力低,艺术素养不高。吉林动画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动漫、游戏领域的专业人才,要求创新能力强、艺术视野宽、综合修养高。调查结果所反映的现状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距甚远。再结合实际情况,可以发现,艺术院校学生具有鲜明的特点:思想活跃,但理想信念模糊不清;感性大于理性,心理素质较差;强调个性发展,集体主义精神薄弱。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艺术院校推行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模式势在必行。在艺术院校推行核心课程模式,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相互融通,能够很大程度上弥补学生的知识缺欠,拓展视野,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同时,不能只侧重于某些学科的教育,还要注意课程结构的全面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必须打破学科之间、艺术门类之间、文理科之间的界限,站在宏观的角度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形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组成与架构:“核心课程”板块

艺术院校通识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艺术、人文和社会科学为基础,以民族文化的传承为重心。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完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首先,要合理地划分通识选修课程领域。综合各派观点,观照知识的三大领域,参考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设置模式,将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划分为六个板块:传统文化与国学经典、哲学精髓与人生智慧、文明交融与全球视野、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多元审美与艺术创新。如此划分,不是要向学生灌输各学科知识,而在于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了解自身,了解自身与社会、与自然的关联,明白如何面对自我、人生与社会。在打开视野的同时,懂得如何从不同门类、不同学科的知识中汲取生命和艺术的滋养。四、“能力”基点:“核心课程”架构对艺术院校的学生而言,核心课程是土壤、是源泉,离开了土壤和源泉,艺术设计和创作往往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水之源。核心课程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长久动力。以下从六大板块与相应的能力基点出发,逐一进行论述。

(一)传统文化与国学经典

21世纪的艺术生,对古老的传统资源,包括文字历史、古史典籍、人文精神等不甚了解,是非常可怜的。而在我们的调查中,的确存在这种状况。比如,被问及“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时,11%的学生回答庄子,3.9%的学生回答韩非子。再比如,有18.9%的学生不知道岳飞是哪个朝代的人。这种状况令人担忧,亟需解决。“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艺术只有在自己民族的丰厚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这一板块五门课程涵盖的内容,是中华文明得以扎根的土壤,埋藏着传统的基因,帮助学生体悟民族的古老智慧,涵养优雅不凡的气质,进入经典的殿堂,寻求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之道,通过思辨与探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潜在能力。

(二)哲学精髓与人生智慧

艺术与哲学虽然同属于精神世界的范畴,但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艺术是一种感性的体现,而哲学是理性的代表。艺术通过其特殊的形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哲学则是通过逻辑思维来表现。哲学在很多方面都影响着艺术的发展。不管哪种艺术形式,在创作过程中都会面临形式上或内容上的抉择,创作者要靠自身所具备的哲学思想来决定。比如,老庄哲学对古人艺术创作产生过较强的影响,今天的艺术创作者,也常常自觉地从老庄思想中获取灵感。当代美术大师吴冠中认为,“形式美、抽象美、笔墨=0”,这里的“0”,就是无,是老庄思想中“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无”。就这个层面而言,引导艺术生学习和领悟哲学,是重要而且必要的。这一板块的设置,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旨在引导学生思索、觉悟,理论上则中西并举、古今兼顾,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作观。

(三)文明交融与全球视野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国各地区间的文化艺术交流越来越密切和频繁,相互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任何人都无法避开全球化的趋势。吉林动画学院在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化人才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目前已与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产业公司进行了交流与合作,并成功地举办了六届由百位世界级专家参加的“国际动漫游戏论坛”。历史上,有创造性的民族文化都是在交流中发扬光大的。例如,古希腊文化,离不开与古埃及、古代两河流域文化的交流;汉唐文化,离不开经丝绸之路与中亚以至欧洲文化的接触。作为21世纪的艺术生,闭门造车、坐井观天不足可取。这一板块的设置,旨在帮助艺术生增进对不同区域及国家的文明与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宏阔视野。

(四)科技进步与科学精神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科学与艺术始终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共同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例如,20世纪中期之后,“计算机技术、多媒体、人工智能、虚拟技术以及声、光、电、磁等科研成果,迅速地影响和渗透到艺术领域之中,摄影技术从黑白、彩色到数码,电影也从黑白到彩色,从无声到有声,从蒙太奇到三维动画特技等等”。21世纪的科技发展,更是给艺术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提供了更多表现的可能性与创新性。艺术院校学生要积极地体验和融入信息化、全球化的大潮,具备时代意识、创新意识,才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另一方面,艺术院校学生的思维方式特点鲜明:形象思维出色,观察能力强,擅长想象和创造,但过于感性,易冲动,欠理性,忽视现实基础,需要在思维方式的培养上做弥补。这一板块的开设,使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和训练之外,学习一些自然科学领域的知识、方法和精神,具有更加宽广的思考空间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五)生态环境与生命关怀

艺术院校不仅要培养艺“匠”,更要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艺“人”,甚至是艺“师”,这是艺术院校通识教育的最终指向。大师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首先,要有非常健全的人格;其次,要有非常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很多人没能成为大师,并不是专业知识不够,而是没有这种胸怀,没有思维的前瞻性,没有文化和历史的眼光。深厚的人文关怀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无论是艺“匠”、艺“人”,还是艺“师”,都必须维护人的尊严,追求人的价值,关切人的命运。这些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态、生命与伦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启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

(六)多元审美与艺术创新

21世纪是知识裂变的时代,艺术在自觉的层面上步入了自由化的表现境界,各种艺术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向,一些艺术作品已经打破了门类的界限,很难用传统的观念进行划分。举例来说,好的动漫作品,造型、剧情和音乐都要到位,三者缺一不可,密切相关。如果单纯强调造型技术,剧情和音乐要素缺失,就会形成一条腿走路的状况,无法出产成功的作品。因此,要树立“大艺术”的观念。这一板块设置音乐、美术、影视、建筑五门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进行选择,加强跨领域研究和学习,在学科交叉中实现积累和沉淀,提高艺术鉴赏能力,提升艺术综合素养,进行艺术创新探索。这样的设置,也符合艺术审美的共性和通融性,尊重艺术学科的自身特点。核心课程“六大板块”的架构,是在充分尊重艺术学生个性的基础上,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艺术院校通识课程设置。随着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具体化、丰富化和体系化,核心课程体系将会被艺术类学生所接纳,这将极大地改善艺术教学重专业、轻素质的现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的理念应当扎根于艺术类院校的课程体系中,以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艺术类生源综合文化素质偏低的现状,为培养出专业能力强、知识储备足、综合素养高的艺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王首民 刘天胜 单位:吉林动画学院人文社科教学部

(三)

一、通识教育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1.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是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它是一种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显然,通识教育模式是与大学的教育目标同步,他的培养目标就是利用大学,来培养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过通识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远大目标,同时又具备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大学生,使大学生,不仅要在大学中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能够适应有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同时,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还要能够熟悉人类的总体知识,要对一些相关的学科有个基本的认识,重要的是要把大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思考、价值判断的能力,使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通过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要能够培养理性地处理问题,要培养具有高远的人生奋斗目标,还要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品质,具有高品位的价值追求,能够承担实现伟大中华民族之梦的历史重任。达到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院校的要求,“确立人才培养在高等院校工作的地位,在高等院校中培养大学生成为品德优良、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使大学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

2.通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可以说,通识教育的培养模式,是以培养适应小康建设人才的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是通识教育模式在实行的培养目标。但在实施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那些比较有特色的省属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在教育发展中,办学资金和生源质量,都是他们办学发展的瓶颈,尤其是在这些院校,依然会存在传统专业教育模式的影响,因此,在实施通识教育模式的过程中,就可能会流于形式,使通识教育没能完成通识教育的目的。尤其是对于通识教育的教材建设,它是实施通识教育的基础,如果通识教育教材建设不完善,就一定阻碍通识教育顺利进行,因此,要实施通识教育,培养优秀大学生人才,就必需尽快完善通识教育课程的教材建设,认真地对于突出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通识教育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对于应用性省属本科院校,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认识到通识教育体系建设对省属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优势,这样才能加速省属高等院校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才能使应用性本科院校具有特色,培养优秀的建设人才。显然,探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价值认知差异化

在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虽然已有了良好的开端,但是,目前的通识教育模式与真正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模式,与国外的通识教育比较,还有很大差距。这种差距存在的原因,主要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对通识教育的理念还在形成中,通识教育理念与传统专业教育理念还存在博弈的过程。这主要源于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在社会的需求中还有市场,这种市场需求,必然会影响在高等院校对通识教育的实施。因此,从高等学校管理层面,就要加强对通识教育体系的建设,大力提倡通识教育。在教育理念上提高重视,当然,对通识教育理念的问题,源于各种因素,包括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例如,社会对学生就业率的要求,也会对学生对通识教育带来影响;教师也会由于学生的就业需求,而热衷于专业的教育问题,学生的就业问题就会使高校的办学理念,失去对通识教育的热情;还有对教师的考核问题,也会影响教师对通识教育的热情,实际上也体现了高等院校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例如同样是授课,如果通识教育课在教师评职晋升时不计算工作量,那么教师怎么会对通识教学的热情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学生对通识教学选修课的影响,如果师生都没有热情,会使学生人数少,会影响教师的授课时数,但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往往热衷于选择能够提升自己专业能力的课程,这样的选择社会需要,就可以利于学生的就业选择。而通识教育的课程,一定要选择学生较为感兴趣的课程,把学生需要的通识教育内容,确定为学生的选修课,就会吸引大部分同学的积极性,因此,在这些具有特色的应用性本科院校,实施的通识教育才能得到学生的欢迎,因此,通识教育模式的建设,必需体现通识教育的目的,显现对通识教育目标的明确,这样才能做到通识教育真正的教学目标。

2.提高通识教育课程规划的科学性

高等院校,课程内容是实施高等教育过程的主渠道。在高科技时代,对通识课程教学,要使用先进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尤其是对于关系到通识教育的公共选修课。由于这部分内容与公共必修课不同,通识教育的设置是由学校自主确定。这对于教学单位和教师来讲,不能由于要承担必修课的教学活动,而忽视选修课的重视,尽管选修的这些课程的规划和设置主要是根据教师提出,发挥教师的个人专长来开设的,它的影响力度非常小,由于通识教育的开设,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虽然目前还处于自然形成状态,还没有形成必要的教学制度,但一般只是按通识教育的理念进行,目前只是试行,还缺乏科学的论证,在全面通识教学,还没有充分考虑到对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尤其是这些通识教育的目标缺乏关联,再加上检查监督不到位,使通识教育难以为继,也导致教学资源更加匮乏。尤其是在教学理念上,虽然已经开设了通识教育课程,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例还是呈失调状态。

3.在通识教育过程中对激励的缺失

在发展通识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制度的保证,尤其是激励制度的建立,它是通识教育模式发展的基础,但目前由于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在一些省属高等院校,在发展通识教育中由于没有制度的保障,尤其是对承担通识课教师的评价,由于没有激励制度的保证,教师承担工作的积极性不高,虽然,通识教育课也由专业教师兼任,但在激励政策中,使教师明显感到通识教学不如专业课教学,因此教师不愿意承担通识教学,这主要激励政策标准体现的是教师承担专业教学和科研情况,没有计算教师承担通识教育的工作量,这样就使教师不愿意承担通识课的教学,显然,在这些高校,通识教育的教学任务,不会受到教师的欢迎,其结果一定会导致通识教育课教学质量的降低。

4.通识教育教学管理需要大力加强

在一些高校,对于通识教育课的安排,还没有专职的教育管理负责。由于从高校主管领导对通识课程的认识问题,使高校通识教育课的实施疏于管理,主要表现在对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评价。从高校教学的管理层面考虑,也缺少对通识学科教材的编制,这样就只能在有限的教材用选用,由于教材的单一,也使通识教育的考核方式难以创新。严重阻碍了省属高校在通识教育体系建设的步伐,需要从管理入手,提高对大学生对通识教育的发展。

5.通识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氛围的构建

校园文化具有高校文化教育的底蕴,她是高等教育潜在的教育资源,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对于通识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现代化的大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具有文化品位,这样才能构建富有活力的文化环境,使大学校园形成朝气蓬勃的学术氛围,利用校园文化的科学精神,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的建设者,通过校园文化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滋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省属高校在推进通识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积极构建高品位校园文化氛围。这样,才能在校园文化中,培养大学生成为“求真科学精神与求善人文精神”的优秀人才。

三、黑龙江科技大学在通识教育课建设中的措施

构建科学的通识教育体系,是通识教育的基础。在学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中,为培养学生的素质能力,通过通识教育的建设,完善我校通识教育模式,在我校的教育体系中,体现出校园文化的精神传承、拓展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技能标准。使黑龙江科技学院成为我省培养应用型人才基地做出贡献,因此,就要发挥通识教育的优势,利用高科技的教学手段,发挥网络平台教育手段的优势,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使大学生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建设者。

1.学生的培养目标与通识教育理念

在我校“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培养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小康社会的建设中,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使大学生毕业时成为具有创新精神、活跃思想、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建设人才。这是我校为培养学生的教学目标,只有通识教育模式,把科学文化知识和品德修养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能力,增强大学生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能力,使大学生成为既具有精通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正确的价值观等。在对大学生培养中,达成对通识教育的共识。

2.挖掘通识教育的课程资源

根据我校现有教学资源与专业特色,为提高素质教育,学校制定相关政策,积极鼓励各专业的教学单位,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标,设置“通识教育课程”的要求,把通识教育选修课面向全校本科生,利用通识教育选修课,增强“人文与社会”、“数学与科技”、“语言与艺术”、“经济与管理”、“心理与教育”等教学的关联性;加大小学分课程比重;显然,通过积极挖掘通识教育资源,引进校外通识教育人才,鼓励学生积极选修通识教育课程,为培养大学生成为通识人才奠定基础。

3.通识教育与教师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认真总结

我校的教学经验,积极改革通识教育教学,从学校的管理层面,鼓励教师实施小班教学、多媒体授课和网络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以学生为本,利用和发挥学校现有教学资源的作用,为我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搭建理论与实践互动的良性平台;聘请名师和专家,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为夯实大学生的素养奠定基础。

4.加大对通识教育理论研究与教材建设

我校投入资金,鼓励教师立项探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项目”,通过教师对通识教育的立项研究,促进我校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努力使我校通识教育建设成为省级的精品课程;在通识教育过程中,利用当代教育技术与网络教学手段,鼓励教师承担通识教育课,创造条件,支持教师引进国际通识教育资源。要下大力气利用学校教材建设经费,鼓励教师编写通识教学教材,尽快完善通识教材的建设。

5.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通识教育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大学办学的灵魂,校园文化的建设关系着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与通识教育范畴相通,要通过对校园文化的构建,为通识教育模式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同时,要发挥教师和学生团体的作用,丰富学生人文与科学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积极倡导和着力构建校园文化,使校园成为通识教育的优良场所,给学生的心灵一种高尚文化的熏陶。”

作者:王骏飞 李淑艳 付明 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四)

阅读丰富人的内心,修炼人的品格,充实精神的内涵。一个人的人文素养的优劣、综合素质的高低、个人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在于书籍的陶冶和读书的多寡。当人生经受挫折时,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能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在不被人认可之时,想想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因为它能让你顺利走出困境。不光这些,古人还告诫我们人生“譬如朝露”,珍惜时间,不要等到白头时“老大徒伤悲”;“勿以善小而不为”重视从小处积累自己的善行,要善养自己的浩然之气;学习时要“温故而知新”,要“学而时习之”;做事时要注意“欲速则不达”。阅读也是认识社会体验人生的重要途径。任何人都只能经历一种人生,你选择了这样,就不可能拥有那样。然而,通过阅读却能体验形形色色的人生,领略丰富多彩的思想,阅读使人们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代表着那个时代一流的思维、顶尖的智慧。

坚持阅读经典,就是向高人学习,和大师对话。读书能够消解尘世的喧哗与浮躁,还原和煦平静的本我世界,哲人的思想洗涤着我们的灵魂,使我们的生命一次次向前拓展。阅读是增强沟通与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沟通能力是21世纪大学毕业生求职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从各大企业的招聘信息来看,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都是企业员工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在很多招聘会现场,有些毕业生排了数小时的队,却在数分钟内被淘汰出局。为什么?从调查的结果来看,沟通能力差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调查中,有52%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在现场招聘中沟通能力不足。而阅读是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表达能力一般取决于两大核心要素:一是头脑里面有“东西”。所谓“腹有诗书语自华”便是这个道理;二是勤学习、多积累。掌握丰富的知识,必要时可以信手拈来。阅读可以让学生“成竹在胸”,面对用人单位时侃侃而谈;阅读能够让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胜不骄,败不馁,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还能够让学生迅速适应岗位,提升职业竞争力,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当今的大学生应该具备多种能力,而学习能力则是所有能力的基础。就业并不是学习的结束,而是新一轮学习的开始。新的工作,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等等,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去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更新太快,我们工作也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终身学习已成为必然趋势。2000年公布的国际成人阅读能力调查报告显示:阅读能力强的人不但比较容易找工作,甚至薪水也比较高;特别是学历相当时,阅读能力强的人担任高技术的白领工作的几率就明显高得多。阅读能力包括:获取资讯的能力,解读资讯的能力和思考与判断能力。这些能力是提升职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快更多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具备不断发展的潜力。我们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经典的书。由于时代隔膜,经典不一定好读。阅读经典需要沉下心来去接近,去理解。我们要认识到,任何其他媒介——电脑、电视、多媒体仪器都不能取代书籍。电视上传播的信息简单、简短,不需要受众有知识的积累铺垫,不需要他们有过多思考,这对于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习惯的培育来说是不好的。现代社会信息发达,网络包围了青少年,他们不再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信息时代,网络发达,手机智能化,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校园内外随处可见低头看手机的学生,却难再看到手不释卷的场面。许多学生除了应对考试,读书其实很少,对经典作品阅读相当有限,即使有所接触,也大多是一些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甚至是网上“恶搞”的文字,这很容易受到那种不求甚解、游戏人生的思想影响,而且把阅读品味也败坏了,这真有“终生受损”的危险。

在激烈的院校竞争和就业压力之下,高等学府究竟是要对学生提供通才式的教育,还是应该为他们提供具有指向性的专业培训?在这一点上,哈佛大学的校长德鲁•福斯特:学校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完整的人格和一定的知识储备,因为说到底,学校培养的是人,而不是就业机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比它带有更多的非功利色彩、更注重人性、更注重教育宽度、更侧重于学会做人、更注重人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和思维方式的把握。通读经典可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口味,每个有抱负,有追求的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具体情况恰当地采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学习方法,来武装自己,充实自己,以拓宽和发展自己的学业。也唯其如此,才能在读书中既增长了学识,又可达到训练思维、发现并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目的。

作者:付琼 单位:湖北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五)

一、我国开展大学英语教学通识教育的可行性

在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非常重要地位。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含有通识教育的常规意蕴,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多元文化。2007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在培养目标方面,大学英语教学需要深入推行包含知识技能及运用能力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强化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通识能力的培养。因此,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英语教学与通识教育相融合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其通识教育的实施方案

现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成了高等教育健康、高效发展的瓶颈,但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方面存在着种种弊端,不仅影响了高校通识教育的开展,也危及了大学英语教育本身,因此,必须实施有效的大学英语教学的通识教育方案。

(一)教学目标

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存在非常明显的工具化倾向,许多高校把单纯教授学生语言知识和应试技巧以便通过各种考试,尤其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作为直接甚至是终极教学目的。并且绝大多数学生,即使通过四、六级考试,也无法运用英语进行熟练地交流,这样大学英语就变为了“哑巴”英语。总之,学生听、说、读、写、译方面发展不协调,实际运用英语的水平仍然很低,大学英语教学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有待加强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包括学生的知识、技能、文化和交际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把对高素质的人才培养作为最终目标。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并贯彻通识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位,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及增强其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现阶段,我国的大学英语课程过度强化语言的工具性特点,课堂教学枯燥乏味,课程设置比较单薄,忽视了语言传递文化内在的意义和价值,缺乏对英语国家文化方面的学习和研究,造成了学生对专业知识不能用英语表述,不能采用到位的英语进行交际和交流。更不能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因此,首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综合英语类、技能实践类、文化修养类、实用英语类丰富多元的大学英语课程。其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系统地融入英语语言、中外文化和多学科等知识,将大学英语课程改造成包含英语语言学习与技能训练、跨文化交际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的、多功能的课程。同时,想方设法用英语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再次,丰富教材内容,突出人文特色,缩短教材更新周期。此外,大学英语教学的第二课堂应得到充分重视。在校内定期开展英语和外国文化交流活动,并组织各种英语讲座、竞赛等活动。

(三)教学模式

我国大多数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单一,通常采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教案和课件,统一的评估形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魅力和个性无法得到充分展示,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往往被忽视。显然,构建网络多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教学模式应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朝着个性化、自主式学习的方向发展。其次,在网络多媒体平台上,学生可随时随地地进行自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各大高校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各具特色的英语分级教学模式,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四)教学评价

目前,大多数高校以学生的期末或者四、六级的考试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成绩。试卷考试为主,考试内容比较刻板,单纯地评估学生的纯语言知识的学习成绩。为了提高及格或过级率,大学英语教学的应试教育倾向比较严重。然而,英语的实际语用功能没有被高度重视,严重阻碍了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全面发展,进而干扰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正常进行。因而,建立更为科学的评价体系已经刻不容缓。首先,应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方位、多功能的综合考察体系,注重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道德素养、及人文情怀等方面的考察,考试命题应更丰富实用,更具时代性。其次,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学科专业,考察与其专业相关或者相近的知识技能和学术素养,完善以往单一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此外,加强对平时英语学习的考察,取消期中考试,在学期总评成绩中适当缩小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

三、结语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深,及我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日益重要,大学英语教学任重而道远。大学英语教学转型时期的通识教育方案的实施,既能够满足学生的语言知识学习的需求,又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及人文素养等,有助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创新能力,这也是转型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新途径。

作者:马平 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六)

一、声乐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发展历程

随着时间的发展和市场的进化,人们发现专业声乐教育已经走得太远,教育中的技术化和非教养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甚至有演变为功利性教育的趋势。它简单地把人当成工具在进行教育,声乐教师过分注重教授声乐学习者固化的表演技能,而忽视了人身发声的自然现象和音乐作品中的艺术性。这些都已经开始影响着声乐教育工作发展。随着“通识教育”这一概念开始被社会认可,通识教育的观点在声乐教育过程中的健康运行也恰到好处地解决了专业声乐教育格式化的弊病,解除了其影响声乐教育中技能性与音乐性平衡发展的问题。1839年,美国博德学院教授帕卡德(A.S.Packard)提出:“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通识教育,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comprehen鄄sive)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1945年,哈佛学校颁布了《自由社会的通识教育》,将人们的理念开始用文字和文件进行表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不是也不应是彼此对立的。通识教育不仅可以为学生选择专业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可以为专业教育发挥最大功效提供良好的环境。通识教育是一个有机体,是整体的、完整的,而专业教育是器官,是为实现整体的目的而存在的一个部分。通识教育应该贯彻在学校教育的始终。”。2007年,哈佛学校将核心课程改为八门,其中就包括“艺术与诠释”(Aes鄄theticandInterpretiveUnderstanding)和“文化与信仰”(CultureandBelief)这两门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并能够对声乐作品进行一定程度的鉴赏。从上可以知道,通识教育和专业性的声乐教育是相互对应的概念,通识教育是指对人的全面培养,对人类知识的总体把握,一个受过通识教育的人,必然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艺术科学的知识都有所了解和学习,而声乐教育则是通识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声乐教育是实现通识教育的教育

目的的重要方式一般而言,声乐教育仍然是以学校声乐教育为主。学校的声乐教育可以分为两大类:专业声乐教育和普通声乐教育。前者主要是为了培养专门的声乐人才,而后者则是为了提高学习者的艺术素养,陶冶其艺术情操,是我们在通识教育中所强调的声乐教育。通识教育中的声乐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声乐的教化功能,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发展其个性,使其成为知识面广、精神独立,人格完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那么,声乐教育具有什么样的功效,教师应当如何开展声乐教育才能达到其教育目的,发挥其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呢?

1.通过声乐教育,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追求人类的永恒价值。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声乐艺术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也是几千年音乐文化的精髓。通过声乐,我们先贤的价值追求和美的体验,深藏在人们的潜意识之中。一两岁的小孩听到歌声,就会随着节奏起舞,这本身就是声乐艺术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体现。不胜枚举的声乐作品,超越了时代,被人类口耳相传。在这个网络极大发达的年代,尽管我们容易被“眼球经济学”迷失,尽管有太多的信息让我们很难找到珍贵的信息。然而,作为先祖留给后人的遗泽,这些经典的声乐作品却始终不会被岁月掩埋,而成为人们学习和追寻的经典,它们引导着人们去追寻最永恒的价值。

2.声乐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声乐教育对于人的精神层面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声乐教育,人们的文化人格的品味将得到有效的提高。声乐教育活动的非功利性和非物质性,决定了各种声乐活动将在最大程度上摆脱实用性。声乐表演艺术是一门需要表演者高度团结协作的艺术表现,重唱,齐唱、合唱等表演形式,都需要表演者们进行密切的协调配合。而这些可以加强同学之间的沟通,从而让学生自动自觉地融入集体,学会和熟悉与朋友或者同事进行相处,形成良好的集体主义观念,健全其人际交往所需具备的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3.声乐教育可以培训学生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态。声乐学习过程本身其实是一个愉悦的运动过程,也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动感的节奏,悠扬的旋律本身就能够对人身体产生或紧张或舒缓的影响,而声乐的学习过程,必然会调动学生的手、眼、口等全身各个部位和器官,其实这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体能和心态的一种锻炼和发展。同时,声乐艺术是一门控制艺术,假如不能正确地控制和协调身体各器官,没有完整体验整个发声体的运动过程,要想掌握歌唱技术是非常难的。因此,声乐艺术要求学生对身体的协同性的控制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良好的心态。

4.声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人类的各种复杂的情绪,都可以通过歌曲来表达,这意味着听众也将被声乐作品影响。声乐教育的价值内涵对锻炼学生美的情操,培养学生美的品德有着积极的效用,其本质上是因为声乐本身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非功利性的。比如,为了弘扬爱国主义,激发民族自豪感,各种爱国歌曲纷纷涌现,《义勇军进行曲》、《长江之歌》等等优秀作品可以增强学生的对国家和民族的感情,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对集体产生归属感。再如,声乐歌曲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学生通过演唱的方式抒发感情,体会朋友相聚的快乐,也可以理解身边人的悲伤,从而引导学生珍惜所拥有的,关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由上可知,声乐教育是通过向学习者传授声乐发声技巧来培养其音乐审美能力,声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塑造学习者的人格,强调的是人在声乐学习表演过程中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而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恰恰是通过科学的人文教育,使学生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深厚人文底蕴、良好公民美德以及行动力全面发展现代公民,因此,声乐教育毋庸置疑成为实现通识教育的教育目的的重要方式。

三、教师应当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作用

国内声乐教育的现代化历史是跟中国的现代化同步的,这主要是在于声乐教育在通识教育中的重要性。1913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师范学校规程》,规定“乐歌”课为预科的必修课、本科的选修课。1949年,因为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所制定的“美育”方针,声乐教育有一段时间的繁荣。结束之后,各个学校纷纷开设音乐课,声乐教育才开始进入了一个正常的发展时期。经过将近三十多年的发展,当前普通学校声乐教育的现状比以前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其欠缺和不足也是十分明显的。目前,我国高等院校通识教育中的声乐教育都是以声乐选修课的形式出现的。有些学校开设的声乐鉴赏课程,侧重于对声乐作品和声乐家背景的介绍,有时播放流行声乐让学生进行所谓的鉴赏。很多学生因为未曾接受过系统的声乐理论知识学习,因此,他们连简单的乐谱也无法使用。进入学校之后,就业的压力又使学生对于似乎无用的声乐学习缺乏足够的重视。学校对于学生的声乐学习氛围缺乏正确的引导,部分学校声乐教育的态度十分淡漠。大多数的学生忙于学业或者考证;由于学生、学校以及社会对于声乐教育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地教育和学习,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是不到位的,这些都导致学生声乐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错综复杂,如前面所说的学生个人特性,经费投入不足,教材内容部适配,教学方法陈旧等等问题,还有人认为,声乐教育的成果考察没有具体的标准,不能进行“试卷”一样的考试进行衡量,从而导致声乐教育没有达到通识教育的目的。然而,最主要的原因却是教育观念的问题,即,声乐教育工作者对于通识教育中的声乐教育的目的认识存在误区。现行的普通学校声乐教育十分漠视声乐其自身独立的价值,学校声乐教育侧重倾向于声乐表演技能的传授,教育者和学生无法共同体验到声乐艺术的独有魅力,无法认识到其固有价值,而对于实现“培养一个全面的人”这一通识教育的目的更是无从谈起。应该说,声乐教育的目的是声乐教育的起点,如何设置课程,如何建立音乐教育体系中声乐教育模式,都离不开这个最初的目标。如果对于声乐教育的教育目标存在错误认识,其后果自然会导致声乐教育丧失其应有的功能,并使得声乐教育价值逐步流失。声乐教育有其自身的独立的价值,正如前文所说,音乐可以培养学生人格、情操,体魄,让学生追求人类永恒的价值,而声乐教育则是通过形式多样的人与声乐的交往和交流,才得以潜移默化地发挥以上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提高通识教育水平,声乐教师本人首先应该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声乐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关系,明确声乐教育与通识教育行为的目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其声乐学习兴趣为工作中心,才能真正担负起引领学生接受声乐教育的重任,实现声乐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可以说,在推行实施所有学科教育的并肩齐行的通识教育中,声乐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邱丰 单位:漳州城市职业学院

(七)

一、环境通识教育模式的思考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我国高校环境通识教育仍存在一些问题。在我国的绝大多数高校中,至今还没有把提高学生的环境素质列入培养目标中,在制订教学计划、进行课时分配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有意识地去注重环境通识教育模式创立。少数院校或是领导重视不够,或是师资缺乏,尤其是一些缺少与环境教育相关专业的院校,没有开展环境通识教育。而学生的文理学科背景差异、专业知识限制,也给环境通识教育的大范围推行带来了阻碍。高校环境通识教育要达到预期的目的和目标,仍需遵循环境通识教育开展原则,不断探索、创新和构建高校环境通识教育的实施途径。综合中外高校有关通识教育的理念,北京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核心,突出综合性、有特色的特点,处理好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知能习得与人格养成,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四个维度关系。拓宽学生的知识视域,增进其对非专业领域事物的了解,使其形成多学科、多元化的认知视角;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批判精神,使其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体系,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能力奠定基础,使其成为具有持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引导学生探寻生活之意义与生命之价值,使其涵养人文精神,促进个性发展,提升精神生活的品位;养成学生的公民意识与社会服务精神,增进对世界文明与历史的了解,使其成为兼备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的综合性人才。在此教育理念指导下,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以环境科学涉及的各自然科学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素质为教学目的,以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环境问题为教学导向的环境通识教育课程《自然科学教授讲坛》。

二、环境通识教育改革实践

1.课程建设概况

《自然科学教授讲坛》(以下简称讲坛)主要面向本科二年级学生,以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探讨科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高质量的研究人才和应用人才为基本目标。自2004年开设至今,讲坛不断创新发展,在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和考评体系等方面均开展了系统、全面的研究工作。在课程设计方面,讲坛重点突出其内容的综合性、交叉性、基础性、前沿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分为环境科学和自然科学技术两大模块;在教学模式方面,讲坛采取讲座模式,邀请校内外环境、生态、天文、物理、化学、认知心理学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和教授为学生讲授相关前沿知识;在考核体系方面,注重考察学生对所学课程的理解和感悟,鼓励学生从自己的专业角度看问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思考问题;在课程管理方面,通过充分的交流和调查,及时反馈学生们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授课方式与内容的建议,及时反馈给课程管理者并推动课程的逐步完善和发展。经过近十年的教学实践,环境通识课程通过让学生“零距离”地感受名师大家的治学精神、学术风范和人格魅力,“面对面”地聆听名师大家的成长苦乐、治学经验、科研思维、学习方式、成才秘诀以及承载着无穷智慧和独特感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和陶冶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增强学生的综合理解力和对未来社会的广泛适应能力,达到通识教育的目标。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等高校及科研单位的优秀教师及来自国家政府机关单位的科研人员参加了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为教学体系和模式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建议。该课程突出了“前沿式、导向式、交叉式”的特点,吸收当代教育、教学的一系列新理念,针对当前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专业面窄的普遍问题,实现了培养全面型人才的目标,取得了重大教学成果。

2.通识课程实践教学

讲坛课程致力于让学生学会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环境问题,因此不仅在专题讲座内容设置上强调学以致用、选择社会热点问题为关注点,还邀请来自科研机构、政府机关的一线工作人员为学生们介绍科学前沿知识和现实应用,并积极地筹划学生实践活动,期望通过脚踏实地的方式,培养学生们多角度地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思考问题的科学素养,这不仅是自然科学作为一门以事实说话的实践性科学的教育要求,更是环境科学中这一问题导向型科学的教育目的。课程进一步为学生们提供了各类实践信息和机会。例如组织学生赴北京K11生态体验馆参观,鼓励学生们参加雅虎与K11共同举办的“绿动家庭、环保HOME”征文活动;受“绿家园”创始人汪永晨女士邀请,学生们参加了“乐水行——江河十年行”民间环保活动,切实感受身边的水环境和全球变暖问题;同时还为学生提供了治多县索家乡环境保护监测站志愿者的暑期社会实践指导等。这些实践活动都在学生中得到了热烈回应,反响良好。

3.课程通识教育效果

为评估课程改革成果,我们进行了一系列问卷调查,从讲座主题的吸引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教学的重点以及学生对相关领域的了解程度、兴趣、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从讲坛总体课程评价来看,同学们对课程的深度、广度设计评价较好,但在教学环节配合的紧密型和教学内容衔接的合理性方面还需要调整。因此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改革,提出“两个模块、一条脉络”的理念,课程内容保持原有的环境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两大模块为核心不变,讲座秩序上则避免机械地以内容归类按模块进行的生硬方式,而是充分考虑各个专题内容之间的内在知识联系,将分属两模块的专题有机串联起来,使学生们充分体验到多学科知识的结合并在现实中应用的科学逻辑脉络。总体来看,讲坛改革效果良好。选课学生多对讲坛课程很感兴趣,授课教师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聆听学生见解,耐心解答,课堂气氛活跃。借助这一教学共同体平台,讲坛课程实现了校际间的学科优势互补,教学资源共享,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得环境通识教育越走越宽。四、结论讲坛作为一种环境通识教育课程模式,实现了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了解相关的环境科学原理、获得实用技术的通识教育目标。课程整体逻辑脉络遵循“问题—理论—应用”的科学思路,使教学内容衔接合理。通过该通识教育模式,学生既能学习到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又能了解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和解决途径。同时课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了自然科学网络教育平台,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和有效、及时的沟通,为学生学习开辟了第二学习平台。讲坛课程还将知识从课堂扩展至课外,鼓励学生从仰头听讲到低头观察,脚踏实地参加环保公益、科学竞赛等活动,切实学以致用,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和专业特长,在通识教育中寻找自己的方向。

作者:徐琳瑜 杨志峰 刘静玲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八)

一、形成通识教育人文主义价值取向的原因

(一)选择将人文主义作为我国通识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工业经济与知识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一个正在走向“全面工业化”的国家,中国与以往发生过产业革命的其他国家一样面临着工业经济发展给社会带来的各种影响,其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同步是一对突出的矛盾。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的生存条件得到极大改变,物质生活变得丰富。这种关注人自身生活的思想本是体现人文主义的,但当人类意识到这些物质变化所带来的利益时,人对物质财富的追求动机开始发生扭曲———从关注人本身转向关注利益。对利益的追求使人关注效率,“是否高效”、“是否有效”成为各种评估和考核的重要标准,而人自身的存在价值却被埋没于“效率”之中,不受关注。这样的情况原本应当通过教育来改善,但工业社会的教育亦出现了问题。教育目的被定位于为经济服务,“为个人的谋生做准备”。“能够在限定的时间内大批量的向社会输出‘合格’的劳动力”成为当下中国高等教育的鲜明特征。教师只管快速的教,学生只能快速的学,师生间的关系更像是生产者和被生产者,双方都因为只注重“效率”而难有时间停下来进行情感的沟通。

我国虽然是典型的工业化国家,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知识经济同样对我国社会产生影响。知识经济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于1996年首次明确提出,其最显著的特点是注重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知识经济首先导致了“科学主义”(Sci-entism)在全世界的盛行。“科学主义”是指将科学作为衡量万事万物的尺度。“科学代替了神,也代替了人。”作为一种认识论路线,“科学主义”的内涵是:第一,认为世界的一切(包括人的思想、心理、生命等以及社会的变化)都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科学是万能的;第二,要想科学的认识事物,必须客观、理性、不带情感。作为一种认识观,“科学主义”认为:第一,只有科学的才能被称之为知识,只有科学的知识才值得学习;第二,科学知识必须是可以用经验证实或逻辑推导的。“科学主义”使整个世界被“物化”,同时对大学教育带来深刻影响。在教育研究中,教育学者只求“科学”不求“真”,总是试图用“科学”来诠释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并总是试图借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教育,使原本研究“人学”的教育学变成了研究“科学”。而在教育实践中,大学注重对教师进行学术考核,每年必须有学术著作发表的硬性指标使大学教师失掉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本职责任,却开始注重搞研究。很多教授倾心于“埋首研究、写论文”,教书要么漫不经心,要么直接就让助教去做。这使具有情感交流功能的教学变得不受重视。钱穆先生认为,中国学问有三个系统:“人统”、“事统”和“学统”。“三统”中又以“人统”最为重要。但是金耀基先生却指出,“现代大学,严格说来,已经不讲或很少讲‘人统’,‘事统’是讲的,最膨胀的则是‘学统’。”在这样一个“目中无人”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也变得“目中无人”,这就让人文精神几乎失去了“生长”的空间。除了“科学主义”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人文精神的失落带来重要影响。首先,各种电子设备的发明和应用在丰富教学手段的同时使教育过程失去了情感。许多大学教师不再像过去一样使用板书,并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现在的大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能只是用机器播一播PPT,一节课都不会走下讲台一次,而学生要么不认真听,要么不来听,因为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机器来拷贝老师的课件。这种情感的中断使教育过程更像是一种交易,只是变成了冰冷而具有功利价值的工具,学生的心理问题无人疏通,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亦无人疏导。其次,科技还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不小冲击。现代科技使文化的传播在保留以报纸、书籍等纸质介质的基础上还可以运用电视机、收音机、电脑等实现。这些电子产品的使用和普及使文化的传播具有以下两个特点:其一,文化的传播速度实现了飞跃。这些电子产品使以前只能通过口口相传或纸质介质传播的文化可以通过电磁波以30万公里/秒的光速传播出去,让北半球的文化在几秒内传播给一个南半球的居民。其二,文化传播的途径变得多元。以前只能通过口口相传或文字记录来传播的文化在科技时代还可以通过电视节目、广播、互联网等传播。这两个特点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即文化的传播在突破了地域的局限性的同时扩大了范围,使不同国家、民族或地域的文化在同一时空维度内实现了“多元”。这样的“多元”文化在民主的制度下可以实现“共融”,但其背后却存在危机。因为人们身在本民族或本国家的历史文化中,往往容易忽视对本民族或本国家的历史文化的学习,而更多的将注意力集中在理解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上,造成本民族、本国家的历史文化在与其他文化交流和融合的潮流中也被“融化”在这样的“多元”中,形成各种文化“你种有我,我中有你”的繁复局面。在这样的局面下,本民族或本国家的历史文化容易被其他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同化”,而这种“同化”的结果是削弱了本民族、国家或地域的历史文化。

除此之外,科技也使文化出现价值的失序,草根文化、大众文化、网络文化、流行文化中透露出文化的世俗感正日趋增强,而各种形式的亚文化正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下快速滋生、壮大和流行。这些亚文化完全颠覆了我国优秀的历史人文传统,使人们在这些文化中变得心态孤寂、情绪偏执、思想畸形。因此社会开始呼吁传统人文的回归。

(二)通识教育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是“科学、人文相融合”趋势下的必然选择人文主义本是近代自然科学之母,但现代工业文明却使科学与人文出现分裂,并迅速走向对立。科学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曾一度使“科学万能论”在全世界盛行,而人文主义则因对工业经济发展无“贡献”而备受冷落。二者对立的突出表现为,通过攻击对方的不足和诠释自身的价值来捍卫自身的地位。科学论者抨击人文的误用和复古,赞扬科学注重事实和道德中立;人文论者则批评科学“目中无人”或异化人性。这种对立是全球性的。我国在上世纪也分别于二十年代和三四十年代出现了讨论“科学与人生观”的“科玄论战”以及“文实之争”。然而这种期望消此长彼、相互排斥的做法并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尤其是在科学突飞猛进的时候,“我们蔑视自然以技术自傲”,我们不仅“要求自然屈从于我们的技术”,“我们同时也在要求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的我们自己屈从于技术”。原本科学、技术是用来加强人类自我认同并为人类生活服务的,但如今它们的发展却贬低了人类存在的价值,使人成为了它们发展的附庸,甚至完全被淹没在科技的中。这种恶果使人们意识到二者走分裂对立的道路是错误的。于是自上个世纪末开始,人们开始呼吁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并在广泛舆论认同下成为了一种趋势。我国也于2003年明确提出要“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更好地结合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文主义再次复兴,并对各个领域产生重要影响,而大学教育则成为人文主义复兴的重要阵地。于是,此时的通识教育选择人文主义作为其价值取向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二、通识教育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辨析

(一)“人文素质”等相关概念的模糊性决定了这一价值取向的不稳定性人文主义价值取向认为,只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就能使其成为“完整的人”。然而,何谓“人文素质”?国内学界在探讨和界定这一概念时,多是从“人文”和“素质”两个方面展开。目前学者们达成的共识有三个:其一,人文素质是一种通过教育可以培养的后天素质;其二,这种素质一旦习得将具有稳定性;其三,人文知识是形成人文素质的重要基础。但在其他方面却依然存在较多分歧。首先,在“人文”一词的理解上,有的学者主张坚持西方的人文传统,注重人性的解放,注重理性的思辨和灵魂的教化,教学内容应注重文学、艺术和哲学,以追求心灵的“自由”。而有的学者则认为中西方的文化传统有别,中国应当坚持本土的“人文”弘扬,注重中国文化传统的传承和伦理的教化,教学内容应注重历史和中国文学,以“致中和”为“人文”的最高价值。还有学者主张应当在中西方的“人文”理解上超越文化背景,去异求同,即只要注重人的主体性和价值即可。其次,关于人文素质的构成要素,学界也是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人文素质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因素构成,有学者认为素质教育应包含人文科学知识、社会心理、文化修养、人文精神等方面,也有学者认为人文素质是人文知识、人文情感、人文修养和人文追求的综合表现,还有学者认为人文素质具有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三个层面的内涵。再次,在关于“人文素质的知识基础”的讨论中,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其一,主张人文素质的知识基础是文化知识,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品格”。其二,主张人文素质的知识基础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其三,主张人文素质的知识基础是人文科学知识。以上这些关于“人文素质”的不同理解,使人们对“到底什么是人文素质”产生了困惑,而在不能正确理解培养目标(即通过通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情况下,冒险将人文主义选作通识教育的价值取向,会导致这一价值取向存在极大的主观随意性,导致通识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混乱。

(二)这一辨析观点的提出源自以下疑问,即“具有人文素质的人是否就是一个‘全人’和‘合格的公民’”?只培养人文素质的教育是否可以称其为“通识教育”?我们知道,通识教育是以“通识”为目的,用“通识”的方法来教授“通识”的课程内容的教育,完整的通识教育应由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大领域的知识构成。其中,人文科学关注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关系,社会科学关注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自然科学关注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关系。三个领域的知识之间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其展示了人类的认识过程———从认识自然到认识社会再到认识自我,体现了认识的“深度”;从认识个体到认识群体再到认识宇宙,体现了认识的“宽度”。这样的逻辑关系使三个领域的知识具有“渗透性”和“融合性”,学生通过对三个领域的知识的学习,将可以有效避免“专科化”对人造成的认识局限性,使学生既“通”且“识”,因而能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个性鲜明且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但通识教育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却割裂了三个领域的逻辑关系,将教育从一个极端(专科化教育)导向了另一个极端(人文教育),在突出人文知识价值的同时却导致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大领域的知识价值被人为弱化。这无疑将使人的认识过程被割裂并阻隔,局限人的思维发展,不仅不能达到同时教育的目的,反而由于个体只看到自我,却对社会和科学无知,最终产生理想主义或个体主义等狭隘思想。由此看来,这样的人不可能成为“通识”的人,而培养这种人的教育也不可能是真正的“通识教育”。

作者:郑东方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

(九)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参与通识教育目的多样化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专业外知识的兴趣是其认同通识教育的主要原因,76.36%的同学表示对专业外学科感兴趣。目前,学生有意识自学的专业外知识最多的两项为“经济”和“外语”,最少的是“机械工程”和“数理”,将这个结果与“如果开设通识教育您对哪门课程最感兴趣”的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学生并没有学习他们最感兴趣的“文艺”和“历史地理”类的内容,而是学习“最有用”的“经济”和“外语”;最不感兴趣的“数理等自然科学”同样也是专业外学习最少的内容。这部分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在通识教育内容选择上有以下特点:

1.选课倾向与学科背景相关但影响有限。在选修通识教育内容上,39.71%的同学选择“跨专业但基本同属于一大门类(文、理、工)”,同时有22.62%的同学选择“与原专业密切相关的课程”;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文学艺术”的391名学生中理、工、文科学生分别为154、62、175人,占各学科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43.38%、38.5%和47.55%;在回答“是否对专业外知识感兴趣”时,有28%理、工科学生选择了“不感兴趣”,而选择此选项的文科学生只有16.85%,同时调查表明在通识教育理念问题上,文科学生认同度要远远高于理工科学生,这表明文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活跃。

2.人文、社科类课程受欢迎,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受忽视。但这一倾向并不像我们原来认为那样是自然科学知识需要一定知识基础的缘故,因为在交叉分析中发现,对自然科学感兴趣的206人中理科、工科和文科学生为占该学科学生总数的比例大体相当,均为22%左右。

3.高职学生学习选择功利性,学生最感兴趣的科目“文学艺术”(44.23%)“历史地理”(43.21%)与他们正在学习的科目“经济”(28.28%)“外语”(27.49%)并不相同;另外,就通识教育目的来说多数学生(32.24%)是为了“通过学习其他领域内容能更好促进本专业能力”而选择“培养审美,提升自身修养完善人格”的比例最小仅占12%。我们认为出于就业的需要学生将通识教育作为加强专业课学习的工具,社会竞争的压力使他们自学了能在日后对自己工作有直接帮助的经济和外语,这种兴趣和现实需要的差别显示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和短视。

4.对经典阅读的态度积极但缺乏引导。在问及对经典阅读的态度时,绝大多数同学认为“应该阅读”,只有10.52%的学生认为“无所谓,经典虽然对提升个人修养有帮助,但对生活没太实际的意义”,总体形势较为乐观。同时,我们发现在选择“应该阅读”的同学里又有三种分化:“顺其自然,不会刻意阅读经典”(34.73%)“有意识去阅读”(31.67%)和“应该,但经典似乎艰深,让我望而却步”(23.08%),这一结果显示在没有外部干预和帮助的情况下有57.81%的潜在阅读需求流失,表明了在高职学生中间开展经典阅读干预的必要性。

(二对通识教育的实施方式有新期待

对于通识教育的实施方式,多数同学认为不应该沿用目前常规授课模式,希望在授课方式上更加灵活,有所创新。“围绕议题、课下阅读、集中讨论”这种授课方式受到92.31%同学的欢迎,但同时也担心“这种方式阅读量大影响专业课学习”,并且大部分同学认为讨论积极性会受参与人数的影响,目前的班级规模会使“讨论流于形式”。在考核方式方面也呈现多元化倾向,开放的考核方式如“集中讨论时表现为主”“小组为单位课题驱动考核”等等。

二、问题与思考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要正确处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二者之间的关系,提高通识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二者在人才的全面成长中具有对方难以取代的作用。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引入通识教育十分必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通识教育培养的是人的各种心智能力和文化素养,这种能力和素养不会因为其职业的转移而消失,相对于技术性和知识性较强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对于学生今后全面发展作用更大。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的需求、岗位的变化不是人们自身可以把握和预知的,各种新思潮、新问题、新知识不断涌现,面对这些新问题仅仅靠学校掌握的专业知识是无法应付的,而通识教育的训练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处理新问题的心智基础,以适应这种变化。所以,只有把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既能处理专业问题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人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就业导向的短期利益驱动使“唯专业教育”思想在高职院校中根深蒂固,许多学生虽然认同通识教育理念,但对通识教育是否影响专业学习存在很多顾虑,许多教师也有同样的想法,这些都是在高职院校推行通识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阻力,不从认识观念上着手解决,通识教育将只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要大力加强通识教育的宣传工作,从根本上扭转“唯专业教育”观念,勇于改革,锐意创新。

(二)构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内容体系

为防止通识教育实施的随意性,有必要构建稳定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这一体系的构建要遵循以下原则:1.目标明确,体系清晰通识教育目标是通识教育体系的灵魂。通识教育目标应在回应“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问题”的前提下结合各学校自身的教育理念设立。目标设立之后结合现有课程体系构建学院自身体色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将学生所学课程性质进行归类,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只包括基础课和专业课,要进行通识教育就需要改变这种二元化的课程体系,引入通识教育课程。在教学体系上应该建立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并重的模式,将现有的基础课再细分至通识教育体系下。一般说来,通识教育的目标无外乎“人的自我发展”和“社会的适应”两个方面,所以在通识课程体系构建时可以采取不同维度进行分类:

1.按照人的发展层次进行划分,如:事物认知、批判思维、精神追求;2.按照适应社会所需素质进行分类:身心健康、文化熏陶、精神追求、科技创新等模块;3.按照知识门类进行划分:文化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2.适应性通识教育体系建立之后,在通识教育内容选取上要与高职院校特点相适应。首先,要适应高职院校学生知识水平,学生基础知识水平是高职学生和本科学生的根本差异。所以在课程选材上要适应高职学生的理解力。其次,课程设置上不苛求完整,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科设置和师资水平较本科院校有很大差距,所以,一味追求学科设置完整并不现实,不如集中精力将几门通识课程作为突破点做出自身特色,使不同专业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文化底色。第三,学科设置上要适应学生需求,调查中发现学生为适应社会竞争而在“经济、外语”方面表现出强烈需求,在设置学科和选材时不应否定这种功利性的学习倾向,应尊重这种社会需求在高校的正常反应,同时利用这种需求倾向开设通识教育科目吸引学生,如:西方经典原著课程、全球化与民族性课程等涉及外语和经济的通识课程。

3.循序渐进在教学改革中切忌先破后立。因为没有成功的先例,我们在这方面还处于探索阶段,要循序渐进。所以,在现有的教学体制前提下,在图书馆内实施这种经典阅读模式是一种积极稳妥的选择。

(三)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公共交通论文范文5

(一)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

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的耦合之处在于对人的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的关注。全人即完整的个人,强调个人智力、尊严、人格的完善和充分的自我发展。全人教育是指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全人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针对现代教育中“非人化”回应的一种教育思潮。其强调人的整体发展,倡导培养完整的人,使人在包括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隆•米勒认为“全人”包括六个素质,即智能、情感、身体、社会、审美、精神。全人教育就是以这六项素质的整体发展为目标,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导向,培养具备完整知识、完善人格及拥有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人。全人教育可以缓解现代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价值观错位、生命迷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人教育理念下学校教育要求学识与人格的平衡、个人与群体的平衡、身心与灵魂的平衡。作为“全人”,完整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识教育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的知识广度获得拓展,而且通识教育用整体观来构建知识,能使学生获得整体发展的能力。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宽广的知识视野进而使学生人格完善。这与全人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正如1945年哈佛《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提出,通识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身体,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有全面的知识、广阔的视野和完整的人格的有教养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全人教育是教育的诉求,而通识教育是实现这一诉求的有效途径。作为完善的人,需有完整的知识构建,认为不同的学科只是不同的视角看待生活,学科彼此间有着广泛的联系。而通识教育主张以整体观看待知识,认为知识不是割裂的,而是系统的。强调人文、社会、自然的互动和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识教育则体现出全人教育的知识取向。

(二)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通过知识的内化进而转化为内在品质与外在能力与气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关心与思考。实质上,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综合提高。通识教育主张文理会通、古今会通、中外会通。知识的贯通学习及自主掌握是人文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奠定学生人文精神的手段。

二、职校公共艺术教育释义

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指职业学校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展的一种素质教育。它以提高受职校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发展职校生的创新思维,陶冶职校生的情操,塑造美的心灵,最终以促使其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通过包含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在内的课程学习或实践活动实施。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同,作为职校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公共艺术教育不以传授专业技能知识为目的,从人文角度,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得到审美经验并内化为气质品质,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培养职校生审美情感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职校公共艺术教育

唯物论认为,世界万物在一定条件下构建起联系。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虽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概念,但两者在内涵上却有着渊源。厘清两者的关系,可以为通识教育开拓研究领域,同时可以使艺术教育拓宽研究视野。

(一)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思辨关系

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两者的契合之处是以通识教育的观念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艺术教育以艺术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艺术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来实现人的完整、自由、和谐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旨在通过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发展思维。这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有着某种相通之处。

1.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追求人的自由发展

从历史上看,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主张人的自由发展,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那时的“自由教育”中包含艺术教育。可见,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同源。从艺术教育本质上看,艺术教育亦是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文克尔曼认为“艺术之所以优越的原因是有自由”。这种“自由”实质上是追求人的精神上、心灵上的自由。这与通识教育一脉相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形成的《艺术教育发展路线图》指出:“艺术教育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参与文化和艺术生活的机会。”艺术作品中多数不充斥功利性,容易以最纯真、质朴、原始的情感打动人心。通过艺术教育,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感受无功利性的喜怒哀乐,在情感领域中获得无限的自由。

2.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诉求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的是感情和理性相统一,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即完善人格的形成。完善人格的形成包括智能的发展、道德完善和品格的提升。追求完善人格的形成是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完善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美的熏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艺术所表现的美具有和谐有序的特点,其平衡性使人身心得到满足而愉悦,进而使情感纯洁、情操陶冶、心灵净化。艺术教育能够通过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品质。通过艺术的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其高尚情操,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进而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使其心灵净化、情感升华。对于艺术教育能够使人身心合一的作用,古今中外有着共识。《论语•宪问》中孔子回答子路怎样成为完人时说:“若臧仲武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可见,孔子认为“诗、礼、乐”是培养完人的途径,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由诗开始,以礼为依据,最后由乐完成。《美国教育国家标准》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由此可见,艺术教育的实施为通识教育的目标达成提供了可能性与实施路径。艺术教育能够促进智能发展。智能是个体认知方面各种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能的核心,创造力是智能的最高表现。近代心理学家在对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和诺贝尔获奖者的大量研究后得出结论,天才的重大特征不是智商而是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艺术可以增强人的想象力,同时也能改善认知思维品质,培养创造力。其原理是艺术本身是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在内多向思维的活动。通过艺术创作、欣赏等环节,调动多种思维运用,起到培养、锻炼智能的目的。生理学认为负责艺术形象思维的右半脑的启动可以抑制负责科学的左半脑抽象思维的兴奋,以至左右半脑平衡,人们可以在工作、学习之余得到暂时的放松,从而劳逸结合,达到事倍功半。科学史上很多杰出科学家都是这种平衡协调发展的典范,以至于国外很多综合性高等学府均把艺术课程列为必修课。可见,艺术教育的启智作用是真实存在的。艺术教育能够促进道德完善。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审美形象唤起审美主体的情感来理解和体验审美客体。此时,美便是一种理想中的载体与道德境界紧密相连。对美的追求过程,实质上是在认识与道德、现实与理想之间作出了批判的选择。正如柏拉图说:“受过这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一旦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荀子在《荀子•儒教》中说:“诗言是其志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可见,艺术在思想志向上、道德规范中均发挥作用。

3.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彰显强烈的人文情怀

“人文”见于《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辞海》对“人文”的界定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综上,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教育,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传承人类文明。而艺术教育认知功能不仅同通过艺术作品来认识世界和历史,而且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代人的生活。雅思贝尔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层次是由这一民族的陶冶方式所决定的,究竟有多少人受到陶冶,人们又是以什么样的敬畏心来对待陶冶的本质,这些都可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精神层次的标准。”艺术是人类创造的最为辉煌灿烂的精神财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悠久的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蕴藏着人类最具代表性的伦理哲学;承载着人类最美好和最理想的情感和趣味;折射着真、善、美的价值观;散发着浓郁而强烈的人文情怀。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

1.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诉诸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必修课成为职业学校的课程的目的是解决职校“半人”教育现状。所以,职校生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比其他学校性质的公共艺术教育更为强烈的紧迫感和必要性。这就要求职校公共艺术教育要确立以学生整体人格的培育,素质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强调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艺术欣赏教学,使学生获得理解、想象、情感的艺术体验,实现受教育者与艺术作品的共鸣,从而将艺术作品中美好而高尚的情感内化为人的心灵,外化为人的行为,真正使艺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自由发展、完善人格的教育。

2.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向应从人文角度诉诸实践教学

从人文的角度实施公共艺术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强调艺术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淡化艺术理论和技能培养。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就在于实施对象是非专业的职校生,切不能把艺术课上成纯艺术理论的讲授或是艺术技能的传授,而是以人文的角度切入教学,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用人文的眼光和价值观去审美,从而看待所有的事物,达成豁达、包容的人文情怀,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3.职业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应以开放、多元的视角实施

公共交通论文范文6

混凝土产生冻害的原因在于混凝土内含有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在零度以下就会结冰,从而使混凝土的内部产生冻害。混凝土在进行浇筑的时候容易发生冻害,冻害后的混凝土固化的时间比较久,同时混凝土冻害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在低温下的时间越长,其受冻害就越严重,混凝土的强度就越低。混凝土在固化的过程中受冻,会使混凝土的性能降低,因为,在固化过程中混凝土中的水分是最多的,其结冰的面积也就越大,而且,混凝土在固化作业时,其强度比较低,在混凝土内部的水分结冰后,其内部结构不坚固的情况下更加容易受到损坏。混凝土能够满足施工的强度时,在冬季温度不均匀的情况下,会造成混凝土融化后又加冰,这样反复的冻融现象会使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所以,要按照混凝土的抗冻方案,混凝土在受到冻害前,其强度理论是,当混凝土的强度与水泥的种类、水灰比、温度等因素是密切相关的。

2交通公路工程混凝土防冻措施及施工控制

在对交通公路工程混凝土进行防冻的时候,可以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还可以通过改善混凝土的结构,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2.1通过升高温度来防止交通公路工程混凝土受冻措施

在升高温度时,可以通过提高混凝土搅拌物本身的温度和在施工过程中对公路养护的温度。混凝土的搅拌物主要有砂、小石块、水泥等物质,在进行升温的操作中,水泥是不能加热的,因此,对混凝土搅拌物进行加热只能通过对砂料和小石块的加热。江西德昌高速公路在对混凝土进行加热处理时,是采用对加热管进行加热的方法,在施工现场,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安装一台高压锅炉,与锅炉连接在一起的接管与混凝土搅拌机械连接在一起,在混凝土搅拌机械的下方形成环形缠绕,然后再将接管与另一个混凝土搅拌机械连接,最后将接管与热水箱进行连接,热水箱内的热水运用水泵输送到混凝土搅拌机械中。这种方法主要运用的锅炉的物理效应,但是同时存在热能传递效率低的问题,因此,在采用此种方法的时候,如果能够运用蒸汽型的锅炉,在混凝土搅拌机械的管道下方开凿几个小孔,运用蒸汽直接对混凝土进行预热,可以达到很好的升温效果,具体如下图所示:

2.2通过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养护温度来防止交通公路工程混凝土受冻

在公路施工的起始部位安装保温设施,只在公路的中间地段设置车辆的进出口,在公路的隧道内尽量避免空气产生对流的现象,防止冷空气直接进入到公路施工的隧道中去,在公路的起始部位以及混凝土施工的地段添设几个火炉,使公路周围的冷空气在流动之前先进行预热,确保衬砌过程中的混凝土的温度,另一方面,在公路的衬砌内部可以采用点亮钨灯的方法,使钨灯产生的热量可以将钢模板进行预热,提高公路周围的温度。在对公路进行施工的时候,可以在施工完成后在路面上铺设棉被,在混凝土路面脱模以后,在路面上铺设一层电热毯进行加温,在电热毯的上层再铺设一层棉被,确保工程养护过程中具有合适的温度,使公路可以尽快地达到合格的临界温度。在预制箱梁的保温中,可以采用设计暖棚的方法实现对混凝土公路温度的提高,在暖棚中安装几个火炉,在火炉的上方放置几个盆子,盆子中盛有水,可以通过水的蒸发来提高温度。

2.3提高高速公路工程中混凝土温度的其他措施分析

对混凝土的运输车辆进行设计,在车辆内铺设一层保温设施,尽量避免混凝土在运输的途中受冻。在对砂石料进行存储的过程中,要将保温设施铺设于上面,避免雨雪天气降低砂石料的温度。

2.4通过完善混凝土材料,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能力

混凝土的早强成分主要是可以提高混凝土固化的速度,使混凝土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抗冻的临界值,在混凝土达到最大的临界强度的时候,能够有效地克服低温的冻害现象。通过提高混凝土的引气成分,在混凝土中加入细小的气泡,通过切割的方法,将混凝土内的缝隙进行封闭,使混凝土在低温下可以防止裂缝的扩张。可以运用细小的气泡在混凝土开裂过程中进行缓冲额作业,可以有效的缓解冰在膨胀过程中对混凝土施加的作用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混凝土的抗冻能力,防止交通公路混凝土在低温下产生裂缝,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

3结语

公共交通论文范文7

1.城市规划缺乏系统系统性科学性。

部分容易堵车的城市大多是总体规划缺乏必要的功能分区,没有能够充分考虑工、商、农、学及居民出行等因素,造成城市人流跨区出行,行程较远,形成交通量增加。同时在一些中小城市,住宅小区和临路的商业街的细部规划中,部分商业门面直接面向主要干道,经营者占道经营,人行道上违规停车,造成行人走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走快车道的现象。再有就是主城区停车场规划过少,私家车大多靠路边停车,出现了道路越修越宽,行车也越行越堵的局面。堵车的现象导致了能源消耗的增加,交通运输效率低下。交通拥堵,停车场地缺乏等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共交通运输的快捷性,违背了低碳经济的客观要求。

2.交通管理职责不统一。

目前城区车辆管理单位涉及到交通、交警和城管。交通管理部门负责营运车辆的资质和营运行为管理;交警负责所有车辆的驾驶人驾驶资格、车辆户口及行车行为管理;城管负责城区停车场管理。城区车辆管理职责分散,造成城区交通几个单位都管,又都不管的局面。

3.交通管理缺乏先进手段。

在中小城市的公共交通管理中,仍存在着资金短缺、技术薄弱及执法不到位等诸多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的有效开展。目前管理基本上依靠执法人员的死看硬守,缺少科技手段辅助执法,造成部分违章车主与执法人员“打游击”、“躲猫猫”,车辆违章行驶和停车的行为屡禁不绝。

二、低碳经济下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对策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对于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环境,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二是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法律法规及行政管理制度,加强交通管理,提高交通效率,减少公共交通运输对环境的污染。三是要引导人们积极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在公共交通运输管理中,要想真正实现低碳运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1.加强城市科学规划,减少城区通行拥堵。

要重视城市综合规划,通过合理科学规划,实现城市交通运行快速通畅,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首先城市的总体规划中要对城市合理分区,区域内合理规划商业区、住宅区以及医疗、教育、农贸等功能,减少城市内人流跨区域流动。其次是科学规划城市道路,城市主干道与支线道路交叉,采取辅道引入的方式,尽量减少红绿灯交叉口;在城市道路规划设计时,应该加强与交警、电力、通讯等主管部门的沟通和交流,预留各种管线铺设功能,建设上要一步到位,避免重复建设所造成的交通拥堵;城市主干道两边,不得建设临街门面。合理规划城区停车场,要增加老旧商业区、住宅小区停车场数量。在城市四郊要规划建设一定数量停车场,郊区和外地车辆进城时停靠郊区停车场,城区内出行使用地铁、公交或出租车等公共交通。科学规划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站和公交首末站,实现公交与铁路、公交与出租、公交与班车等便利换乘。在主城区,要提高停车收费标准,限制城区使用私家车出行。

2.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同,吸引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的根本任务是,合理规划公共交通资源,综合协调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保证公共交通运输的正常运行,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首先是帮助出租车公司加强电子商务建设,引导出租车公司利用网络组建电召平台,市民可以利用电脑、手机等上网,通过网络预定车辆,或即时打车,方便群众出行。其次政府要加大对公交的投入,将老旧公路、出租车逐步更新为油电混合、油气混合及纯电动车等节能环保车型。同时,增加车辆的密度和班次,合理规划路线和换乘中心,扩大公交覆盖面,方便乘客转车,使市民坐公交车出行更加便捷舒适。第三,提高车辆的舒适度和客运服务水平,购置舒适性更高的公交、出租车,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同时,加强对公交、出租车驾驶员的培训,提高司乘人员的服务水平,使市民出行愿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3.合并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职责,提高交通管理效能。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应该重视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从城市实际情况入手,制定科学合理的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和考核办法,加强部门履职情况考核,提高交通管理效能。将分散在交通、交警和城管等部门的公共交通管理职能,统一合并到交警机构,这样可以更加明晰部门职责,有利于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因为交通警察既可以管理车辆又可以管理驾驶员,既可以管理营运车辆,又可以管理非营运车辆,既可以管理驾驶员,又可以管理非驾驶员,其管理的力度和方式更加有力。合并职能后,将营运汽车的营运证功能合并到行驶证内,驾驶员的从业资格证功能合并到驾驶证内,也大大减少了车主和驾驶员的负担。

4.大力推进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高公共管理效率。

要想保证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需要构建完善的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城区公共交通基本情况、城市交通运行状况等信息是政策主体制定正确的政策、执行政策的基础和前提。因此,保证信息的完备性和通畅性,直接影响着公共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交通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引入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发展ITS智能运输系统,提高对交通信息的全面掌握和综合利用。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智能交通运输系统(ITS)成为新世纪交通管理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向,公共交通运输与管理应实现智能化、社会化和信息化。最近几年,我国一些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都陆续从发达国家引入了先进的城市交通控制和道路监控系统,也展开了对于相关系统的自主研发力度,取得良好效果,应该在中小城市的公共交通管理中加以借鉴和推广。

三、结语

公共交通论文范文8

实现高质量、专业化师资队伍的建设已经成为世界性课题。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许多国家对教师的需求由“量的增长”转向“质的提升”,对教师素质的关注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培养高质量的教师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进入20世纪80年代,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和特点。很多国家都把教师培养模式作为提升教师质量的必由之路,并基本形成了以综合性大学的教育学院、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以及中小学为实施主体的三种模式。以英国为例,英国主要由大学实施“教育学士学位”(BachelorofEducation,简称为BED)课程和“研究生教育证书”(PostgraduateCertificateofEducation,简称为PGCE)课程对大学生进行职前教师教育。并以学校为基地,通过大学与中小学校之间合作开展教育实习的模式进行教师教育。这一时期,以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为代表的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教师教育模式成为引人注目的新动态。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中,参与式管理和协同决策小组是最普遍的结构,它用来建立民主的关系,使教师与管理层能够更好地进行对话、沟通,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师教育文化。日本在面临学生学习能力下降的状况时也进行了教师教育制度改革。在加强教师职业科目教学的同时,设立教职研究生院,并通过教师资格证书更新制度等方式来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先后贯彻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对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师资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建立新型的教师教育模式来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师范教育基本经历着两个转型:一是由“三级”师范教育体系(中师、大专、本科)转向“二级”师范教育体系(大专、本科);二是教师教育由“封闭”转向“开放”,逐步形成了以高等师范院校为主体,其他高等院校共同参与的有开放性特点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体制的探索和改革,对于提高教师教育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教师教育模式探索方面,首都师范大学王长纯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初进行了师范大学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建立教育发展服务区的研究,并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建设服务区的重心,形成了师范大学、中小学校合作的教师培养模式。这是我国教师教育模式探索的成功案例,成为“转型期”师范大学、中小学校双方合作教师教育共同体探索的最初形态。

二、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的基本内涵与作用机制

(一)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总理曾多次强调: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建设一流的国家;国家的兴衰在教育,教育的好坏在教师,师范教育可以兴邦。研究与创新教师教育体系,一方面可以为基础教育补充高素质的教师,另一方面能够切实促进在职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这是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和保障,也是师范大学、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共同的职责。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部门的调控较多。在此时代背景下,师范大学、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三方合作建构教师教育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成为推动教师教育模式改革、引领教师教育文化发展、提升教师教育成效、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共同体”以“整合”的教师教育为指导理念,充分实现师范大学、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教师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将优质的教师教育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质资源、课程资源等进行多维“整合”,一方面形成了三方教师教育合力,能够将零散的、割裂的教师教育状况建立有效衔接,使教师教育的主体凸显职能,并扩充了各主体作用的弹性空间,进而促进教师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和有效开发;另一方面,“共同体”三方遵循共同的发展目标,彼此各司其职、各取所需、协同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了教师教育稳定、长效发展的保障体系,推动了教师教育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二)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的作用机制

在师范大学、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三方合作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实践运行过程中,师范大学以服务基础教育为办学使命,凭借其固有的教师教育资源优势和师资队伍,负责“共同体”运行的理念引领、智力支持、技术指导和人力资源保障;通过优质学科的建设、特色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以及教师培养资源能够促进优秀科研成果在中小学校转化,为中小学校提供在职教师培训等相关服务。教育行政部门在政策制定与实施、教育经费管理等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能够为“共同体”的高效运行提供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协助师范大学选定师范生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实践场域,为师范大学师生的教育实习提供条件、环境等多方面保障。与此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能够充分发挥协调作用,积极组织中小学在职教师进行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为中小学教师的职后专业发展创造空间,开辟途径。中小学校作为师范大学的服务对象,在“共同体”运行过程中为师范大学提供教育实习平台、教育实验场域,开展调查研究,反馈基础教育现实问题和发展需要,并与师范大学分享科研成果,在教育实践中与师范大学共同开展教育科学研究,探索基础教育优质、高效、均衡发展之路。师范大学、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三方协同合作、创新发展,充分发挥各自主体职能,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了多样化、全方位的教师教育保障体系。

三、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坚持育人为本,构建创新型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建立教师教育新的体制与机制,能够解决教师教育中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脱节、教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相脱离的重大问题,进而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共同体”以师范大学、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为合作主体,逐步实现了师范人才培养、教师在岗培训、教育课题研究、教育资源建设协同发展,改善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传统弊病。通过三方主体的团结合作,为卓越型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培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共同体”自身在运行过程中也形成了稳固的理论基础与发展理念。

(一)理论联系实际的哲学观

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的提出并非是简单的、机械的,它旨在改变“分散、封闭、低效”的教师教育现状,打破了传统的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师范大学与地方中小学校相脱节的壁垒。以往的师范大学、中小学校合作的教师教育模式有其自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在新形势的要求下却显现出一定不足。其中,师范大学为中小学校提供教师在职培训,中小学校成为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场所,这种组合缺乏一致的目标和多元化、全方位的建设机制,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低效结合,师范大学与中小学校之间的合作效能不高。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能够凸显政府职能,扩大目标建设维度,实行多位主体协同合作,紧密团结三方力量,直面教育现实需求,高效产出研究成果,及时服务基础教育;促进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加强了师范大学与中小学校之间的有效衔接。

(二)团结协作的创新发展观

团结是力量的源泉,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以往的教师教育模式形成了以大学为主体,中小学校参与合作的运行机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体职能得不到有效发挥,大学与中小学校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教师教育模式一体化程度较低。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以团结合作、创新发展为主调,在师范大学与中小学校协同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体职能,形成集三方于一体的联动机制。这是对原有教师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实现了师范大学、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的高度结合与密切协作,促进了教师培养与科研的一体化、一贯性产出与发展,并有利于资源整合,保证了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三方主体各尽其能、各取所需、团结一致,提高了创新型教师培养的质量和规模,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卓越教师的价值观

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民族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深化区域建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已成为新时代的召唤。同时,也对人才的培养和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标准和要求。高素质、专业化、卓越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只有符合时展的师资队伍才能培育出符合时展的一流人才。为此,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以培养卓越型教师,建设符合时展的教师队伍为价值本位。师范大学、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三方主体抱定宗旨、开拓创新,在教师职前培养、教师职后培训、教师教育资源整合、教师教育制度保障、政策和资金支持、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形成合力。力主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快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迈进。

(四)“博雅兼上”的育人观

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要做到“知行合一”,使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同时还要更新并发扬“博雅兼上”的育人观念。“博雅兼上”要求全面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修养,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学识,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博雅兼上”的育人观念才能培养出知识广博、道德高尚的学生。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在运行过程中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愿景作为培养重点,建设一支素质高尚的教师队伍,为素质教育实施和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的构建体现了新时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指导思想,对于新时期的人才培养和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转型期”构建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的实践价值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教师教育创新和质量提升的三大难题:学科教育与教育能力的相互融合、理论教育与教育实践的有效衔接、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发展。现阶段,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国民素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使命上,师范大学、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肩负着共同的责任。构建师范大学、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三方合作的教师教育共同体成为当前破解教师教育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改善教育实习环境,提高教育实习质量

构建三方合作的教师教育共同体能够建立师范大学与基础教育之间的有效衔接,进而为师范大学实习生的教育实习提供有力保障。现如今,在各级学校“升学”压力的制约下,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已经成为中小学校的一个“负担”,多数学校不愿接收实习学生已然成为“潜在”的事实。通过构建教师教育合作共同体,中小学校能够为师范生教育实习提供良好的场域和平台,并在教育行政部门的调控下积极改善教育实习环境和生活条件。在此基础上,优选学科教学指导教师及班主任对师范生进行实习指导和班主任工作培养,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实习质量。同时,师范大学也会根据现实需求选派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生一道融入中小学校,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完成教师实习指导工作。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下,师范生教育实习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破解,实习环境得以改善,实习质量也得到不断提升。

(二)凸显教育行政部门主体职能,强化教师职后教育

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职后教育是教师获取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通过师范大学、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之间的有效合作,中小学校教师不仅可以在师范生教育实习期间与师范大学选派的实习指导教师进行专业合作,同时,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宏观组织下,中小学校在职教师在师范生实习期间可以通过“岗位置换”的方式到师范大学接受在职培训,师范生可以进行“顶岗实习”,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组织在职教师到师范大学进行集中培训与研修。此外,师范大学可根据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需求选派相应的专家、学者等深入一线教育开展专业讲座、学术报告等培训工作。这不仅能够克服长期以来基础教育教师在职培训难的问题,也使得教师职后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更为灵活、多样、有效,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在职教师的教育成本,对于更新在职教师教育理念、完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三)整合多方教育资源,提升资源利用效能

师范大学、教育行政部门与中小学校三方合作能够有效促进多方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师范大学拥有优质的教师教育资源、人力资源、信息化资源、财力资源、图书、报刊、设备等相关资源,这些资源优势是中小学校所不及的。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政策资源、财力资源的主要拥有者,并能对政策、财力等资源起到直接的支配作用。中小学校拥有其学校特色资源、文化资源、教育实践、教师与学生等资源,这些资源正是师范大学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现实支撑。服务基础教育是师范大学的办学特色,也是教育行政部门的终极使命。同时,中小学校也理应成为师范大学、教育行政部门所拥有的资源的直接受益者。三方合作的教师教育共同体能够在“整合”的理念引领下,充分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改变各个合作主体教育资源的单一状况,发挥优质资源的教育价值,提高资源利用效能,有效地减少教师教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

(四)合作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