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行业现状分析范例6篇

交通工程行业现状分析

交通工程行业现状分析范文1

关键词:程控交换设备;常见故障;故障分析

中图分类号:TN915.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7-0000-01

Common Failure Analysis Related to Program-controlled Switching Equipment

Yang Zhen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Nor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Lanzhou730030,China)

Abstract:The program-controlled switching equipment as a major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industry,the production of network security has an important role.Article describes the program-controlled switching devices common faults and failure analysis of the classification process and methods,combined with the discussion of specific example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program-controlled switching equipment to help play a role.

Keywords:Program-controlled switching equipment;Common failure;Failure analysis

程控交换设备,是利用计算机实施存储程序控制的设备,能够将控制功能编成程序并存入存储器,通过扫描、收集外部状态数据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来管理交换系统的各项工作。作为通信行业的重要设备,程控交换设备如果出现故障,将影响整个通信网络,甚至导致网络瘫痪,威胁通信系统的各方面工作。因此,程控交换设备的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必须掌握常见故障的分类以及故障分析的流程和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将程控交换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进行有效落实。

一、程控交换设备常见故障的分类

程控交换设备常见故障主要有硬件故障、软件故障和数据错误等等,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电路板损坏,程控交换设备的工作受电路板基板或元器件完好性的影响;电路板设置不合适,程控交换设备的工作受电路板设置合理性的影响;电路板块不合适,程控交换设备的工作受电路板块型号兼容性的影响;机架、模块存在的问题,程控交换设备的工作受机架、模块承载性能的影响;供电问题,程控交换设备的工作受整流器、电源分配系统功能的影响;连接电缆或是配线架跳线故障;程序问题,指的是程控交换设备软件程序方面的缺陷;系统数据错误,系统数据出现错误将导致整个系统出现故障,影响程控交换设备的正常工作;局数据错误,在局数据中出现错误,也将影响到程控交换设备;用户数据错误,在用户数据中出现错误将影响用户对程控交换设备的正常使用。

二、程控交换设备常见故障分析的流程

一般情况下,分析程控交换设备故障需要经过信息收集和故障分析、定位、排除几个阶段。在信息收集阶段,主要通过客服中心或者是用户的故障申告、维护人员的通告、程控交换设备告警系统的故障告警、日常巡检或者是维护中发现的异常现象等收集故障信息;在故障分析阶段,需要在获取完整、详细、准确的故障信息的基础上,分析故障机理,初步预测故障发生的范围、种类、性质、原因;在故障定位阶段,需要在有效分析的基础上,对预测进行检验,有针对性的逐步缩小故障原因范围,快速、准确的确定故障;在故障清除阶段,需要在故障定位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清除故障,以恢复程控交换设备的正常工作。

三、程控交换设备常见故障分析的方法

具体来讲,原始信息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用户故障申告等故障信息来判断故障可能的范围、种类,能够在故障分析初期有效缩小范围;告警信息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程控交换设备告警系统的各种告警信息,能够从大量信息中查找故障的描述、可能原因及修复建议,通常可以对故障直接定位或是配合其它分析方法进行共同定位;指示灯状态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各单板上的运行指示灯及状态、功能、特性等指示灯来了解单板状况和电路、光路、主备用、链路等状态,可以快速查找较为粗略的故障原因或是部位,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原因和部位提供思路,通常配合告警信息分析方法来分析故障原因、进行故障定位;电话拨测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电话拨测来掌握程控交换设备呼叫处理功能以及相关模块的状况,该方法通常配合接续与信令跟踪方法,能够判断计费系统、主叫号码显示、用户外线等是否正常;仪器仪表分析方法通过仪器仪表辅助分析外线、电源、指令、波形等方面,能够为故障分析提供一些帮助;话务统计分析通过分析话务统计能够有效找出呼损原因,为采取防范措施提供依据;接续与信令跟踪方法通过分析呼叫接续、信令配合等方面可以掌握呼叫失败原因,或是得到启发为故障分析提供思路;测试/环回方法通过测试用户线路、中继设备或硬、软环回判断设备故障;对比/替换方法通过比对故障和正常现象、部位来找出故障及故障原因,或是用备件替换可能存在故障的部件,比较运行状况的差异来定位故障,对比、替换分别用于故障简单、复杂的场合;倒换/复位方法通过人工切换主备用对比运行状况来检查主用设备及主备用关系状况,或是人工重启程控交换设备来确定软件是否存在问题,这种方法无法精确分析故障原因和部位,可能给程控交换设备带来隐患,需要谨慎使用。

四、程控交换设备常见故障分析实例

现象,某局在中继电路设施建设时,硬件设施没有安装完毕时输入局数据,提示存储状态错误;分析,首先可以确定是软件故障,其次通过对比法将局数据与他局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内存管理表存在问题,确定问题产生于剩余空间数值比存储空间大;排除,利用机器码修改命令,调整内存管理表,排除了该故障。

五、总结

综上所述,程控交换设备在通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关操作及维护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并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故障分析的流程、方法和相关技术,能够熟练组合使用各种故障分析方法,以提高程控交换设备的工作质量,保障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刘志丰.浅析移动电话程控交换设备维护技术[J].硅谷,2011,13

[2]孙莉萍.试析程控交换机机房和设备的管理维护措施[J].企业导报,2009,3

[3]张秀丽.通信系统程控交换设备安装与维护[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8

交通工程行业现状分析范文2

【关键词】路桥设计;耐久性;安全性

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产品加工、旅游等行业的不断发展之下,交通运输行业迎来了发展的最佳时机。作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基础的路桥设计也在不断的发展革新之中,在目前路桥设计的发展以及实际应用现状来看,其安全性以及耐久性还需进一步的提高。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路桥设计的耐久性以及安全性为达标的问题引起的反复修整以及交通安全问题具有多发性。这对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以及公共安全不利,需要得到分析解决。笔者从目前我国的路桥设计现状以及关键问题出发,探讨有效的解决措施,力求为我国路桥设计耐久性与安全性的提高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与方法。

1 路桥设计现状以及耐久性与安全性相关问题

1.1 我国路桥工程的设计现状

在我国路桥工程的设计中,对相关的设计标准,例如公路桥梁的负荷承载能力、剪力、线性弧度、基准线等的设计都比较重视,也积累了一定的实际经验。路桥工程设计比较全面,详见下图1及图2。

1.2 路桥设计方案不合理

在公路桥梁的设计过程中,造成路桥工程耐久性与安全性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路桥工程的设计方案不合理。从设计人员的角度来看,部分设计人员对路桥工程的设计或者是缺乏一定的实际经验,或者是缺乏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难以出现相对比较全面的人才。从而导致在进行路桥工程设计时出现设计方案缺乏科学性以及严谨性的问题。从对公路桥梁结构的设计角度来看,在进行路桥设计时,设计人员的一个常犯的错误就是出现设计重心上的偏移,对路桥工程结构的设计往往只重视公路结桥梁结构强度相关的安全性的设计,而忽视了公路桥梁在进行具体施工时的构成部分、施工形状以及材料选用、施工路线等方面的设计,导致在实际施工时,出现路桥设计未曾预料到的情况,造成公路桥梁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的困难以及施工质量的难以保障。从而对公路桥梁的耐久性以及安全性造成不良影响。

1.3 施工管理力度不够,施工单位能力不足

在近几年中,我国的公路桥梁坍塌事故的发生频率较高,对交通运输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在近5年里桥梁坍塌事件共发生38起,其中14座桥梁发成了安全事故,丧生人数达到了183人,受伤人数达到了170人。公路桥梁安全事故的危害是巨大的,为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在进行公路桥梁安全事故的发生原因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施工单位的建设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上存在不足。一方面,相关施工技术不过关,施工人员在进行公路桥梁施工的过程中,对路桥工程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足,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导致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施工管理力度不够,对于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的检查以及施工技术标准的检测未能进行有效的管理以及严格的控制,从而,进一步的加剧了路桥工程在安全性以及耐久性上的问题。我国对公路桥梁施工项目的使用寿命的规定为100年,但是,在实际的施工情况中,除了大型的由政府监督进行的公路桥梁工程之外,大部分的路桥工程建设都没有达到这一标准。在投入使用之后的5-10年的时间之内往往需要进行重新的修整。

2 解决路桥设计中耐久性与安全性相关问题的方法

解决路桥设计中耐久性与安全性相关问题是促进我国交通事业发展的前提与保障。针对上文中的分析,可采取以下解决措施。

2.1 重视设计前准备工作

加强对设计前准备工作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及时的组间专业的勘察团队对工程建设的水文条件以及地质条件进行勘察,得出真实可靠的勘察结果之后,进行讨论分析,并将勘察所得的相关数据作为路桥设计的依据。进行路桥设计时,不要仅拘泥于一套方案,应该推出多套方案,然后进行讨论,选择最佳方案。对于施工方案的选择依据主要有两点即安全性高、施工成本低。非公路桥梁的各项重要指标的设计,例如,公路桥梁的负荷承载能力、剪力、线性弧度、基准线等,需要保证科学性以及可行性。注意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与预测,并制定相关的补充条例,为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性、突发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依据。

2.2 加强对建筑施工材料的管理以及对路桥工程的后期维护

建筑材料在工程建设中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比例,因此建筑材料的质量以及建筑材料的安装质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进行路桥工程设计时,应将建筑材料的规格、标准、型号等内容标准清楚,避免出现建筑材料不合格的问题。找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管理建筑材料,避免不合理的运输以及存放方式导致建筑材料的质量遭到损害。在工程建设完成后需要重视对路桥工程的后期维护,定期对路桥工程的状况进行检查,对出现问题的部分机型及时的维护,促进路桥工程的使用寿命的延长。提高路桥工程的耐久性以及安全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目前的路桥设计中,需要加强对耐久性以及安全性的重视与追求,将其列为保障整个路桥工程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针对目前路桥设计中存在的设计结构与设计理念不完善、设计思维缺乏创新、总体设计规范不完善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路桥设计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高连成,周宇翔.分析路桥设计中耐久性与安全性[J].科技致富向导,2015(06).

[2]何亮.浅析城市路桥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J].科技与企业,2013(24).

[3]白万鹏,杨锋.浅析路桥设计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J].科技创业家,2014(05).

交通工程行业现状分析范文3

伴随着预警理论的发展,安全生产预警研究工作经历了3个阶段,如图1所示。1)初期萌芽及发展。1888年,巴黎统计学大会上,法国经济学家福里利在《社会和经济气象》研究论文中,以黑、灰、淡红和大红等几种颜色来测定法国1877—1887年的经济波动,开启了预警理论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中期,经济监测预警系统兴起,随着年代不断改进、发展并进入实际应用时期。在这期间,美国创建哈佛指数法、扩散指数法、综合指数法等多指标信息综合方法对宏观经济进行预警。2)中期深化拓展。到20世纪70年代,经济预警系统不断完善简化,应用领域外推拓展,在自然灾害管理中得到应用。许多国家分别建立水文观测、地震测报、火灾监测等灾种的监测预警台站并联成网络,对自然灾害过程进行连续的监测和预警。预警系统在经济调控和灾害管理中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促使预警理论不断发展并推广应用于各个领域,具体为社会领域中的人口预警、食物安全预警、劳务预警等,环境领域中的气象预警、干旱预警、生态环境预警等。3)安全生产预警发展。基于成熟的预警理论,安全生产预警也不断发展,并应用于石油、化工、煤矿、冶金等高危行业。例如:Mironowicz等针对煤矿生产情况,对煤矿危险源进行监测并进行安全生产预警等。先期安全预警思想主要借鉴经济预警理论及方法,采用指数预警法对各行业进行安全生产预警,预警指标较少,预警结构功能单一。随后,安全生产预警系统采用事故统计模型来发现监测对象的波动规律,将选取的指标综合成一个数值,通过所属区间来判断系统发展状态。随着安全生产预警理论的发展,安全生产预警指标的选取主要通过安全系统论、事故致因理论以及历史事故等多方面进行选取,采用人工智能方法进行模型构建,并综合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结合自动检测与传感技术、计算机仿真、计算机通信等现代高新技术,及时检测并反映系统的安全状态。

2安全生产预警的运用现状分析

安全生产预警作为安全问题事前管理以及事故控制的有效手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安全生产预警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笔者选取煤矿安全生产预警、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预警以及道路交通安全预警等高危行业进行安全生产预警现状分析。

2.1煤矿安全生产预警

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是以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为依据,利用现代化工具和各种技术手段,收集各类数据如人、环、物等状况,同时针对安全生产活动进行评估、审核、整理、分析、监测,发出不同阶段的安全生产预警信号。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了煤矿行业的微观预警,其思想和方法基本源于经济预警的基本理论。其后,张明从作业人员、设备设施、工作环境、管理状况方面建立了初步的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预警管理系统。牛强等利用自组织神经网络研究了煤矿安全生产预警模型和安全生产预警专家系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些新兴的改进的方法也被提出,如丁宝成构建了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及补偿模糊神经网络的煤矿安全生产预警组合模型。邵长安等构建了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的煤矿安全生产预警系统,通过GIS技术对空间的动态数据进行收集及处理,并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系统模型构建。这一系列的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煤矿预警技术的发展,为预警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2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预警

我国的建筑生产安全事故严峻程度仅次于矿山和危险化学品领域,严重影响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外很多学者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对建筑业的安全和健康问题进行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主要通过调查统计方法建立模型,获取安全管理指数,进行建筑安全事故预警。目前,一些学者通过对建筑安全事故的成因分析,已研究了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等多种风险预测理论方法,对生产事故风险进行预警。冯利军通过事故致因理论以及危险源辨识对建筑安全事故成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建立了建筑安全事故成因诊断的分析模型(ARCTM,Acci-dentRootCausesTracingModel)。在建筑安全事故预警方法上,运用比较多的有基于模式分类的贝叶斯预警方法、神经网络方法以及遗传-神经网络法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些学者也采用了新兴的方法进行事故预警,如赵平等强化人、机、环境、管理4方面的安全隐患信息和危险源的预警管理,采用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D-S证据理论法对不确定的复杂的工程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和融合,用融合的最终数据判断施工项目的安全施工状态。针对建筑安全事故数据收集困难、数据集为小样本的特点,解决小样本数据集有特殊优势的支持向量机方法也逐步运用到建筑安全事故预警研究中。赵元庆等针对建筑施工项目安全风险评估的精度要求以及施工特点,首次提出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方法,从人员、设备、材料、环境、技术以及管理几大方面进行指标选取,结果显示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2.3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预警

道路交通安全预警,就是依据对道路交通事故发展稳定状况的判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道路交通安全发展态势进行过程描述、追踪分析和警情预报。国内交通安全预警理论的研究,包括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铁路交通安全管理、空中交通安全预警管理、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预警以及交通灾害的研究。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预警方法多样,基于车速的交通事故贝叶斯方法、模糊评判法等都是较为常用的预警方法。例如:王宁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分别构建了区域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预警系统和局部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预警系统的模型,采用贝叶斯矩阵法(BMOM,BayesianMethodofMatrix)预测交通事故,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根据预警等级进行报警。例如:宇仁德等针对道路交通监测数据多样性、空间性以及多属性等特点,建立了基于GIS的道路交通安全预警系统,构筑了数据采集与接收子系统、数据分析与处理子系统、数据查询子系统、事故评价、检测与预测子系统以及报警与调度子系统。此外,李玲琦对基于智能交通系统(ITS,Intelli-gentTransportSystem)的事故多发路段预警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取了运行车速作为单车运行状态下的事故前兆特征变量,建立了由交通环境信息采集、危险状态判别、预警信息和通信4部分组成的高速公路事故多发路段预警系统。

3各行业安全生产预警对比分析

煤矿安全生产预警、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预警以及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预警都是安全生产预警在重要行业的具体应用,安全生产预警系统要求首先对该行业生产事故影响因素分析,通过指标选取原则,从影响因素中提取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或者相对重要程度等级法进行指标权重的划分,再选取相应的数学方法构建预警模型,通过输出值确定安全状态,并相应的预警信号。不同行业安全生产预警的流程基本相同,但是仍旧存在一些差异,主要概括如下:

3.1指标的选取

煤矿安全生产预警中指标的提取主要包括作业人员、机械设备、工作环境、管理状况、地质条件等,大部分学者主要从以上5个方面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部分学者则选取了煤层赋存条件及开采条件作为预警指标进行安全生产预警,指标覆盖性不够,因此预警效果不明显。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预警中指标的提取则主要从人、物、环境、管理4个方面进行,对建筑行业来说,物的因素主要指的是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设备、材料、半成品、燃料、施工机械、机具、设施、能源等;此外,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预警指标中,还考虑了安全投入这一因素。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预警指标主要从人、车、道路、交通管理、交通环境5个方面进行了考虑。各行业安全生产预警指标的选取见表1。

3.2预警方法

安全生产预警是通过分析事故影响因素与事故发生或者事故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的技术,常用的预警方法包括指数预警法、统计预警法以及模型预警法,其中模型预警法主要用于监测点比较多、影响因素复杂的情况,包括灰色系统理论、模糊综合评判法、人工神经网络等。针对于不同行业的基本特点,安全生产预警方法的选取也不尽相同。煤矿安全生产预警、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预警以及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预警常用的方法见表2。

3.3运行效果

国内的煤矿预警研究早期主要借鉴经济预警的理论和方法,但经济运行机制与煤矿灾害的发生机理迥异,缺少对煤矿灾害预警机理的研究。同时,部分研究工作中构建的煤矿灾害指标体系主要针对水灾、火灾、瓦斯突出等某一具体灾害,不具有动态适应性。现今的煤矿安全生产预警系统能够从宏观上进行把握,针对煤矿的整个生产和安全系统进行全方位的系统设计,并且预警的准确程度也在逐步提高。

在建筑生产安全事故管理方面,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对建筑生产安全事故的事后分析,少数进行生产安全事故预警工作的研究也主要是利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建筑施工预警理论不成熟。要想在建筑安全生产预警方面取得一定的进展,就必须广泛借鉴其他学科,特别是人工智能、模式识别、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智能学科和非线性系统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于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预警问题已经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但研究工作还相对较为零散,只是进行局部的指标体系设计,没形成一个清晰成熟的交通安全预警系统的概念。

4结论

1)单指标预警时可通过对各项指标的国家标准值进行预警阈值的确定,综合预警则通过事故等级或者安全状态各区间临界值,确定统一的预警阈值。

2)预警指标的选取涉及生产技术水平、安全管理水平、生产者和管理者的素质以及社会和文化等因素,根据各影响因素确定指标原则能够使指标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得到保障。

3)安全生产事故影响因素众多,事故影响因素之间具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在经济预警方法的基础之上,结合企业以及各行业安全生产的特点,采用人工智能以及计算机技术进行预警,或者各类方法相结合进行预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交通工程行业现状分析范文4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特点,煤矿安全生产执行系统位于作业控制层与经营管理层之间,向上与经营管理信息系统有机集成,实时、准确获取企业经营计划信息,并按照煤矿安全生产规程以及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辅助矿井编排地质构造预测、瓦斯抽放、巷道掘进、综机配套、安装准备、采面回采、末采回收等各环节的生产作业计划,指导生产过程中各专业、各环节的有机衔接和紧密配合,实现安全生产的整体优化并保证均衡生产;向下与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连接,实时采集各工业自动化、安全监测监控、井下人员、产量监控、工业视频等信息,使企业可以全面、实时、准确掌握安全生产动态,提高企业对作业现场的调度指挥与协调控制能力。煤矿安全生产执行系统是在矿井综合自动化和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支撑下,由数据集成层、业务执行层和综合监管层共三层应用架构组成,详见图1。1)数据集成层由工业数据采集和经营数据交换组成,其中:工业数据采集主要负责对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各监控系统运行状态、安全状况、设备工况等信息的实时采集、加工处理,形成生产运行实时监管的真实依据。经营数据交换负责经营管理信息系统与安全生产执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应用集成,实现经营管理与生产作业的信息融合和管理联动。2)在业务执行层,通过生产衔接计划,完成经营目标向生产作业计划的有机转化,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各专业、各环节的有机衔接与协同作业;通过生产调度管理,及时收集产量、进尺、洗选加工、运量、销量等生产进度信息以及安全状况信息,并与生产计划对比分析,及时发现生产作业衔接问题以促进作业过程协同;通过安全风险预控,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识别与跟踪;通过安全隐患管理,实现对安全监督检查与隐患排查的闭环处理;通过不安全行为管理,全面收集不安全行为并进行预警和处理结果跟踪;通过生产运行监视,对采集的工业自动化运行状态、设备运行参数、环境安全状况和井下人员动态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以图形化方式全方位、直观展示矿井各监控系统的运行状态、设备工况以及安全状况,为现场运行监管和调度指挥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3)在综合监管层构建安全生产管理驾驶舱,通过对生产经营计划、生产作业计划、生产运行与安全状况的综合分析,及时发现经营与生产的衔接、配合问题并协调控制,及时预测设备运行、环境安全、井下人员等风险并有效防控,以提高煤矿的风险预控能力和协调控制能力,进而实现煤矿的“监、控、管”一体化。

2煤矿MES系统应用功能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执行系统的应用架构设计,煤矿安全生产执行系统由工程项目管理、生产区队管理、生产装备管理、生产衔接计划、生产调度管理、安全风险预控、安全隐患管理、不安全行为管理、生产运行监视、管理者驾驶舱、工业数据采集、经营数据交换等功能组成,详见图2的煤矿MES功能组成。

2.1工程项目管理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特点,帮助企业根据矿井地质条件,工作面、巷道布局以及工程设计,将矿井生产活动划分成互为关联、相互支撑的地质构造预测、瓦斯抽放、巷道掘进、综机配套、安装准备、采面回采、末采回收等工程项目,并根据各专业、各环节的施工特点进行施工规划,作为生产衔接计划编制和生产作业组织的依据。

2.2生产区队管理

实现生产区队的信息化,并根据各生产区队的岗位职责、生产能力,并结合工程施工要求,为各工程安排生产区队,实现各区队承担工程的有序衔接并最大化发挥区队生产能力。实现生产装备的信息化,并根据各工程的专业特点及其施工要求进行生产装备的接续安排,实现生产装备在各工程之间的有效接续,提高装备的利用率。

2.3不安全行为管理

通过与人员定位系统集成,实现对领导跟班、带班情况以及作业人员脱岗情况动态管理,以加强领导跟班带班制度的贯彻落实,保证重要岗位的人员值守。及时收集各级安监人员发现的三违情况,通过对三违信息的多维分析,帮助企业发现不安全行为的发生规律与趋势,以便针对性治理。实时组织、加工、处理数据采集器采集的各工业自动化运行状态和设备运行参数等信息,提供各级管理者在管理网中以Web方式随时监视主运输监控、副井提升监测、井下排水泵房监控、主通风监控、压风机监控、矿井水处理监控、综采工作面监控、火灾束管监测、矿压在线监测等系统的运行动态和相关设备运行参数,进而提高作业现场的管控能力和应急指挥能力。数据采集平台提供OPC、ODBC/JDBC和文件共三种数据采集引擎,通过基于OPC协议的数据采集与转换引擎,实时读取矿井提升、运输、供电、压风等自动化系统的控制信号以及设备工况参数,通过加工、转换并存储于关系型数据库,作为运行监管和工况分析的依据;通过基于ODBC/JDBC协议的数据交换引擎,实现对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加工处理。通过基于文件读写协议,实现对产量监控等系统数据的采集和利用。

2.4经营数据交换

提供基于JMS异步消息机制的数据交换引擎,实时获取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的经营管理、物资供应、煤炭运销等信息,作为安全生产执行系统中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生产调度指挥和执行过程跟踪的依据;及时将安全生产动态执行信息反馈至经营管理信息系统,以便煤矿根据生产作业安排进行物资供应、运输安排、经营考核。根据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特点,构建融综合分析、预警处理于一体的安全生产管理驾驶舱。通过安全管理驾驶舱,对工业自动化运行状态、设备运行参数、环境安全状况和井下人员动态进行综合分析和风险预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检查并针对性的预防处理,将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中,促使安全生产管理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管理转变。同时,建立数据仓库,实现对生产产量、进尺、运输销售、大型设备以及其他生产过程管理信息化数据的全面分析,掌握生产动态规律,为各级管理者全面、直观、准确掌握安全生产动态并进行组织协调和调度指挥提供技术支撑。

3煤矿MES系统实现技术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与经营特点,煤矿安全生产执行系统的技术实现,采用OPC技术实现对生产自动化运行动态及设备工况数据的实时采集,采用JMS技术实现对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的数据采集以及与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采用FLEX技术实现对生产运行动态的图形化展现,采用OLAP技术实现对安全生产数据的多维分析。

3.1采用OPC技术实现对工业数据的实时采集

实时采集提升、通风、运输、供配电等生产自动化系统的运行动态和设备工况,是煤矿安全生产执行系统实现对生产运行动态可视化监管的关键。通过对煤矿主流生产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煤矿安全生产执行系统应采用OPC技术,完成对矿井综合自动化信息的实时采集。OPC(OLEforProcessControl,用于过程控制的OLE)是一个工业标准,管理这个标准国际组织是OPC基金会,OPC基金会现有会员已超过220家。遍布全球,包括世界上所有主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仪器仪表及过程控制系统的公司。基于微软的OLE(现在的ActiveX)、COM(部件对象模型)和DCOM(分布式部件对象模型)技术。OPC包括一整套接口、属性和方法的标准集,用于过程控制和制造业自动化系统[3]。

3.2采用JMS技术实现与经营信息的共享与交换

采用JMS技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执行系统与经营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应用集成,实时获取经营信息,有效指导生产作业的组织与安排,及时反馈生产执行动态信息,形成从经营计划、作业计划到作业执行动态反馈、再到调度控制的信息流闭环控制体系,是煤矿安全生产执行系统实现“监、控、管”一体化的核心目标。JMS即Java消息服务(JavaMessageService),是Java平台中关于面向消息中间件(MOM)的API,用于在两个应用程序之间,或分布式系统中发送消息,进行异步通信。Java消息服务是一个与具体平台无关的API,绝大多数MOM提供商都对JMS提供支持,能够有效解决煤矿异构系统间的数据交换问题[4]。

3.3采用Flex技术实现对运行动态的可视化展现

充分利用实时采集的生产自动化运行动态、设备工况、安全状况等信息,按照煤矿安全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采用Flex技术构建图形化的安全生产运行监管平台,以实现安全生产的过程可视化。Flex是一个高效、免费的开源框架,可用于构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Web应用程序,利用AdobeFlashPlayer和AdobeAIR,可以方便构建图形化展示界面,并支持跨浏览器、桌面和操作系统的一致性部署。因此,Flex的图形化展示与界面组织能力可以有效解决煤矿生产自动化系统多、信息组织难等问题。

3.4采用OLAP技术实现对安全生产数据的多维分析

采用OLAP数据分析技术,通过对实时采集的安全生产动态以及经营管理信息的全方位分析,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安全生产执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与风险,以加强生产过程的调度协调能力以及风险预控能力。

4结语

交通工程行业现状分析范文5

引言

当前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储蓄理财化趋势更加明显,互联网金融兴起,这都导致商业银行间竞争异常激烈。尽管商业银行正积极从网点建设、产品创新、流程优化等多方面进行自我提升,但仍存在很多不足。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长时间排队必然会影响客户体验,削弱银行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长尾效应”显现,严重冲击了传统的“二八定律”,商业银行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大众客户的满意度而不仅仅是高端客户的满意度。如何有效缓解银行排队状况成为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山东A银行下辖的5个分行营业部柜台个人业务交易数据的整理,从业务类型、地域差别等多个角度着手分析排队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一、原因分析

(一)样本选取

本文着重研究银行营业大厅中个人客户排队现象,因此选取了A银行下辖5个市分行营业部3月份10个工作日在柜台办理的全部个人业务,共计16 080笔。

(二)样本分析

从A银行整体看,一是银行传统的开户及存取款业务仍占据柜台业务绝对地位,占业务总量的80%以上;二是为履行社会责任及维护政企关系,银行承担了大量的财政业务,如代收交通罚款和代收社保缴费等,该类业务占到了业务总量的8.5%;三是个人金融产品日益丰富导致银行在柜台办理的网银签约、理财产品销售、贵金属销售、保险销售等业务大幅增加,占到了业务总量的10%。

1.通过对交易数据和业务实务综合分析,银行排队现象具有以下特点:(1)集中在老年客户群体。他们往往每月都到柜台办理活期结余转存定期的业务。对他们而言,一方面已经习惯了面对面式的银行服务,对于银行自助设备、电子银行等既有疑虑且操作也不熟练;另一方面,年龄大让他们更信赖定期一本通上打印的随时能看见的存款。(2)集中在代收付类业务上。为履行社会责任和建立良好的银政合作关系,银行积极承担了代收交通罚款、代收社保费、养老金等公共服务职责,这些业务目前多数由银行柜员在柜台手工操作。(3)集中在金融新产品上。当前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推动了银行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个人投资理财业务相比传统储蓄存款业务而言,具有收益高风险大的特点,必须满足监管要求及风险控制原则,业务办理流程上更加复杂和耗时。以理财产品销售为例,首先需要对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其次需要对客户风险承受能力和理财产品进行适合度匹配,再次需要由销售柜员向客户进行产品说明并揭示风险,最后才是完成理财产品销售及协议签订。

2.通过对交易数据按业务类型和所在地区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银行机构在柜台办理的业务类型有很大差异,如临沂地区通过柜台的财政业务占到了其业务总量的20%,泰安地区的保险业务占到了其业务总量的8%,聊城地区的贵金属销售业务占到了其业务总量的5%。这反映出银行排队状况具有明晰的地域特点,受所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客户消费偏好、银行管理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改善银行排队状况的建议

(一)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产品创新或流程优化

一是针对老年客户的特殊需求开发活期自动转存定期业务。当客户签约后,如签约活期账户满足每日最低起存金额且保持约定天数后,由系统自动将活期账户一定金额转存到签约定期存折账户,同时在自助设备上增加定期存折补登功能。这样,老年客户签约后只要每月到银行自助设备上对定期存折进行补登,就可以实实在在看到新转入的定期存款明细情况。二是针对财政按具体业务类型逐项优化。特别是对于代收交通罚款业务,应积极推动从柜台渠道转向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渠道。因为交通罚款的对象往往是中青年客户,电子渠道接受程度高。银行的系统优化属于一次投入长久受益,将大大提高自身竞争力。三是不同机构需针对所在地区特点确定优化重点。以泰安为例,应针对保险业务进行专项研究,在对客户保险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现有保险业务流程进行优化,特别是加强对客户保险知识的日常宣传,以减少业务办理时与客户的沟通时间。

(二)针对前台柜员进行专项研究,建立标准化作业流程

前台员工是银行系统运行的关键要素,决定了系统运行的效率。银行可以通过深入研究来建立标准化作业流程,提高员工业务处理效率,进而有效减少客户在银行排队时间。研究方法如下:

1.按业务类型设定标准作业时间。银行设定的标准作业时间不应是根据业务能手确定的最优作业时间,而是考虑员工年龄、知识结构等多因素后,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的普通员工作业时间。

目前,大多数银行采取的都是交易驱动模式办理交易,根据客户需求不同,交易代码可达数百种。由于银行业务系统可记录交易完成时间,对于业务饱和机构来说,可以根据每个柜员两笔交易的时间差取得单笔交易作业时间。当样本量足够多且相互独立时,每个交易代码的作业时间分布均符合正态分布。银行管理机构可以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地区不同机构一个月的交易数据,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来初步确定每个交易的标准作业时间,再根据不同机构实地观察情况对标准作业时间进行修正,形成最终的标准作业时间。

2.按标准作业时间设定绩效考核标准。根据标准作业时间设定绩效考核标准,对柜员进行业务量考核,通过绩效考核来激励柜员提高工作效率;对机构按机构总业务量和机构总作业时间进行定期对比分析,一方面督促机构自我完善内部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机构人员配置,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3.针对柜员业务办理动作进行专项研究,确定最优工作步骤及工作重点,通过视频对柜员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银行整体服务能力。

(三)针对排队状况进行动态化监测,不断提出新的改善措施

交通工程行业现状分析范文6

[关键词]高速公路 扩建工程 危险源 安全监理

一、引言

我国近20年来高速公路的里程增长呈现出飞跃的趋势,截止2007年底,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5.36万公里,且每年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均超过300公里。其中仅江苏省就高达3725公里。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交通量的急剧增长,不得不进行维修改扩建,并逐渐开始进入高峰期。从对目前已完成拓宽改建的沈大、沪杭甬、沪宁等高速公路,以及京津、京石、济青、西宝等一批正在进行通道扩容建设方案规划研究的高速公路研究分析过程中发现:改扩建项目的难度远远大于新建项目,其主要原因是不仅要考虑老路与新路的衔接问题、更要考虑到老路的交通组织安全及施工安全问题等等。

研究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安全事故的危险源,有效地实施安全监管工作,减少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成果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危险源分析

1.危险源的识别

一般情况下危险源分为两类:第一类危险源是存在危险、有害的物质或能量;第二类危险源是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由于失控导致危险、有害物质的泄露、散发或能量的意外释放称为。这两类危险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其释放的危险、有害物质和能量决定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因此一起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造成的。所以危险源识别的首要任务是识别第一类危险源,在此基础上再识别第二类危险源。

2.危险源的分析

从安全事故致因理论可知,高速公路扩建工程安全事故致因系统涉及五个要素,具体可用下式来描述安全事故的产生:a=f(p,m,r,e,m)。式中:a为发生安全事故行为;p为影响安全的人的因素;m为影响安全的物因素;r为影响安全的道路因素;e为影响安全的环境因素;m为影响安全的管理因素。其中人的不安全行为与机械、道路的不安全状态是安全事故产生的最直接原因;不良的环境影响人的行为,同时会对机械设备、材料等产生不良作用,也是安全事故产生的直接因素;管理的欠缺则是安全事故产生的间接原因,它是由人的安全意识不强、思想麻痹造成的。

3.安全事故因素分析

根据安全事故致因理论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的分类,可以归纳出引发高速公路扩建工程“边施工边通车”模式下施工阶段安全事故的五个基本要素,即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

(1)不安全行为

首先在交通建设工程施工阶段存在的不安全行为是指在施工作业中存在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以及其他可能引发和招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行为。因此,营造良好的安全工作氛围是减少和消除不安全行为存在和滋长的重要条件。其次在交通运行中存在的不安全行为是指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中由于驾乘人员或非驾乘人员的原因或其他可能引发和招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行为。

(2)不安全状态

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的不安全状态同样包括工程施工期间的不安全状态和交通运行中的不安全状态两方面。

一方面在交通建设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安全状态,是指在施工场所和施工作业项目中存在有事故的起因物和致害物、或者能使起因物和致害物起作用的状态。另一方面在交通运行中存在的不安全状态是指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中由于车辆、道路和环境等造成事故和伤害的不安全状态,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静态和动态过程,除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偶然性,还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3)起因物和致害物、伤害方式

起因物是指直接引起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物体;而致害物则是指造成伤害或中毒事故发生的物体;致害物作用于被害者的方式称为伤害方式。

起因物和致害物的存在构成了不安全状态和安全事故隐患,不及时发现并消除它们时,就有可能引发或发展成为事故。而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对起因物和致害物的分析确定工作,又是判定事故性质和确定事故责任的重要依据。

伤害方式包括伤害作用发生的方式、部位和后果。

三、预防措施

1.人是影响交通安全最活跃的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其中驾驶员的违章操作和失误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的改善是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减少交通事故的决定性因素。

2.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产生事故的直接原因,只要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可以预防98%的事故。当然同时也要消除起因物和致害物的存在、控制保护伤害方式。所以可以说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引发事故的第一类危险源,也是高速公路扩建安全施工和安全交通重点辨识和控制的对象。

3.扩建中的高速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往往并不是人、车、路、环境等因素中某一因素单独所致,而是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预防交通事故,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从人的交通教育、提高车辆的安全性、不断改善道路条件和优化道路交通安全环境等四方面综合考虑来建立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

4.通过技术、教育、强制即3e原则来对人、物、道路、环境和管理五个主要影响因素加以重点控制和防范,防止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四、结语

通过上述对引发安全事故的五个基本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人、物、道路、环境和管理构成高速公路扩建安全事故的五个主要影响因素,我们必须加以重点控制,防止事故的发生。高速公路扩建工程的安全问题是个系统工程,首先需要建设各方主体主动识别危险源,尤其是对产生事故直接原因的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等加以控制,从思想、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安全进行严格管理,不断探索,不断改进,采取有效的对策,把安全措施落到实处,才能杜绝重大事故的发生和减少事故的损失,有效实现安全目标。

参考文献:

[1]韩宝睿.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方案研究的关键技术分析[d].东南大学,2005:1-2.

[2]韩熠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交通组织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6:18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