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的核心技能范例6篇

老年医学的核心技能

老年医学的核心技能范文1

检体诊断中老年人体格检查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许多医学院校开设了老年医学课程并开展了研究生教育,但是专业教师少、学生规模小,医院中多数为其他专业医生来从事老年医学工作,老年医学专科医师数量有限,缺少专门对老年人体格检查方法和效果进行研究的人才,这些都不能适应老年医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检体诊断教学中多数有临床医生承担,其中不少是年轻的医生,他们并不是老年医学专科医师,他们对老年人体格检视不够,缺乏老年病相关知识,缺少老年病诊断学配套教材,仍沿用成年人体格检查的方法,没有突出重点,老年人体格检查没有形成系统性。教学设备还有所欠缺,更新慢,抑制了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都使得诊断学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2教学方法单调

传统课堂讲授法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授时间多,学生自学时间少,注重对医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和填鸭,虽然学生的理论知识较系统完善,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而体格检查动作多、涉及面广、需要动手能力强且需要综合运用,这就对教学工作中提出了更多新的挑战和要求。由于诸多因素导致课堂上往往是老师少、学生多,以至于老师讲授的多、示范的少,难以形成一对一的指导。医学生由于时间仓促只是在模仿动作,并不能深刻领会动作的要领,更谈不上边动作边思考,也就难以形成检体诊断了。而且部分任课教师将考试看成是单纯对学生的考察,因此形成了考核形式、命题思想和题型的单一性,考核内容机械,要求不严格,从客观上逼迫学生猜题套题、死记硬背,并不能完全领悟体格检查动作的技艺性。

3实践机会少,动手能力不强

体格检查是实践性强的一项技能,不可能通过一次学习即可掌握和应用,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和不断训练。仅凭课堂上老师讲授和示范,毕竟时间少,使得医学生缺少在教师指导下的反复练习过程,也很容易遗忘上课所学内容。而且课堂上多是正常体格检查的教学,缺乏有效的异常体征的教学。见习课中由于是老年患者多分散在临床各科室中,且老年人身体状况比较差,许多患者和家属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不愿意配合和不理解临床实践教学的现象较为普遍,加之见习课安排内容较多反而不利于具体动作的学习和实践,医学生动手机会减少,动手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培养。国外研究表明检体诊断教学质量的滑坡已经开始影响住院医师的诊断技能。

改善教学的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要完成者和倡导者,是教学活动的基石,教师应具有良好的素质和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建设一流教学团队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2]。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人才,核心是能力培养。要适应医学模式和医学环境的变化,结合老年患者体格检查的特点,划分知识模块,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树立全科意识,引入循证理念,建立整体思维模式,使教师和学生之间能有效互动,产生真正的激励效果。教师要重视基本的体格检查,不要认为体检诊断已经过时,积极聆听诊断学理论课教师授课,细心观摩有经验医师的手法技能,吸取众家之长,逐渐丰富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当前许多诊断教研室由临床一线医师承担,所以教师不固定,可以建立诊断学师资库,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立稳定的骨干教师队伍,鼓励名医、名师授课。

2丰富教学手段

当今世界教学的发展,从重教而转向重学,教师应更多使用积极开放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开展“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式教学。课前把全身体格检查内容分成若干模块,如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心肺腹检查、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等,并提出若是对老年人进行检查有什么要求,课堂上由学生主讲示教,教师旁听指导,全体参与讨论。

这不仅使医学生能深刻领悟动作要领,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合理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典型影像、图片、网络资源、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课件,并以切身经验列举一些生动的真实病例,展现给学生一些常见老年疾病的体征,使学生印象深刻,记忆牢固。运用电子化标准患者,学生在电子化标准患者训练中运用知识实践能力,逐步建立和完善正确的临床诊断思维;有利于学生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总之,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能激起兴趣,锻炼动手能力,培养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3]。

3增加实践创造动手的机会

课堂上适当压缩理论课时,增加老师一对一指导的时间,重点在同学之间互相练习正常体格检查,学生逐项练习,教师手把手教授,在进入临床见习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各种检查手法,检查内容和顺序。开展学生体格检查技能比赛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利用好学生课余时间,重点培养操作优秀的学生,并在课余时间辅导操作能力差的学生,培养了学生的责任心和参与意识,通过模范带头作用使同学们整体水平能较迅速的提高。见习课要有针对性,发挥授课教师多在临床工作的优势,以病例为引导,从而使同学们能有真实的体会并提高学生临床思维的能力[4]。建立高水平的临床教学基地,应重视社区教学基地的建设,使同学能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深入医院和社区临床工作中,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义诊、健康宣教等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走出课堂、走向社区,了解社会对老年病医生的需求,感受职业的荣誉感和认同感。国外有研究表明医学生在早期接触临床有助于他们加深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对日后临床技能和沟通能力的培养都有明显的好处[5]。

老年医学的核心技能范文2

[摘要] 吴中区老年病医院面对周边多所三级医院的强势竞争,积极开展老年康复护理业务,就诊患者逐年增加,形成了一定规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目前也感觉到医院业务发展处于瓶颈状态,发展后劲不足,究其原因,医院的硬件设施和专业人才欠缺。如何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创出服务品牌,加强专科(病)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创新医院管理。坚持科学发展,吴中区老年病医院一定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进一步发展壮大。

[关键词] 医院;科学发展;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R197.3[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a)-143-02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坚持科学发展,把维护人民的健康权益作为一切医疗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近几年,吴中区老年病医院面对周边多所三级医院的强势竞争,根据自身条件,凭借多年来在老年性疾病诊治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在尽力做好离休干部医疗保健的同时,针对社会老龄化趋势,积极开展老年康复业务,在就诊病员逐年增加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定规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创了老年病专科医院发展的良好局面,但随着社会盈利性养老机构相继开办,在市场激烈的竞争冲击下,已受到一定影响,目前医院收治的患者有所减少,业务增长后劲不足,究其原因,一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与新开办的养老机构相比,硬件存在一定差距(因规划今后与区人民医院合并,将不会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二是医院科室设置以内科为主,科室设置不齐全的现状影响了医院的竞争力;三是老年康复目前还处于生活照料为主、康复理疗为辅的状态,不能很好地满足老年患者对康复治疗日益增长的需求;四是学科带头人及专业人才缺乏,与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不相适应。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一个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的,同时与比较竞争优势相匹配的一个组合。医院核心竞争力包括突出特色、立足服务、培养人才、加强管理等方面,一旦形成不会因为某一方面变化而消除,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不断注入科学创新元素才会形成持续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如何使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结合我院实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 坚持科学发展,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必须创出医院服务品牌

医院文化的核心是形成被员工认同的医院文化、理念、核心价值观,培养富有责任心与人道精神的,而不是被金钱或其他因素诱导的专业性医疗服务工作者。要大力发扬“对患者满腔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为核心的白求恩精神,创出医院服务品牌。我院以深入开展“管理年活动、卫生效能建设、平安医院创建”等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各项制度,坚持因病施治和“三合理”治疗原则,加强医患沟通,实行药品价格和医疗服务项目公示,提供住院费用清单,让患者明白消费,从解决离休干部实际困难等细节入手,推行“一站式”、“中介式”、“导医”、“医患结对”的服务模式,开展“争先创优、提高效能、从我做起”为主要内容的先进科室、先进个人评比等活动,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提供优质服务,树立“患者第一,患者至上”核心价值理念,细心、耐心、精心的诊疗和护理,让患者切切实实放心、安心就医。形成职工与医院同呼吸、共命运的良好态势,进一步提高医院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2 坚持科学发展,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医院专科(病)建设

要适应变革,在竞争中独领风骚,必须提供特有的医疗技术和特色服务,有自己的一技之长。这种特色必须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医院的特色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满足于现有的优势,不能自我欣赏,而要具有发展的眼光,始终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我院周边有多家三级综合医院,不具备技术优势,要想实现医院的持续发展,必须谋准错位发展方向,摸索出适合医院发展、能占领医疗市场的发展道路。必须加快专病建设,突出服务特色,具备服务特长,才能赢得市场,不断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从多年在老年康复方面积累的经验和打下的基础入手,针对康复护理目前的不足,努力完成从生活护理为主的康复护理模式向医疗康复模式过渡,以满足康复护理患者不断增长的康复医疗需求。医院通过进一步外派技术骨干专科进修,根据康复业务发展需要添置康复理疗设备等,综合应用各种措施,不断提高康复护理内涵质量,达到预防或减轻病、伤、残者身心功能障碍。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康复患者疾病谱,确立脑血管意外(脑卒中)康复治疗的专病建设方向,成立专病学科组,力争三年后,医院在脑卒中治疗、康复、护理等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为今后我区老年康复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坚持科学发展,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所以必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医院明确把造就老年病、医疗康复人才作为发展大计。医院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并做到政治上关怀,工作上关心,生活上关爱。强化职业道德和服务宗旨教育,使医务人员牢固树立“德为医之本”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鼓励医务人员钻研业务技术。同时坚持以医院专病发展为方向,培养、引进老年病、康复专业人员,按计划外派人员专科进修学习,并鼓励在职自学,完成人才梯队建设,努力培养出一支具有竞争实力的老年病、康复专业人才队伍。

4 坚持科学发展,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必须创新医院管理

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从医院的管理制度着手,坚持以制度管人。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注重体现奖多罚少的原则,以鼓励为主、惩罚为辅,让职工明白惩罚不是目的,而是约束的一种手段,既使大家感到公平公正,又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参与医院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医院内部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在充分了解和理解医务人员需求的基础上,满足其合理要求,使其潜能得到更大发展,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实现。同时,科主任是医院人才队伍中的佼佼者,在医院梯队管理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医院求生存、谋发展的根基。因此要根据科主任的成长需求,为其提供业务和管理学习、外出进修等多种方式的培训学习机会,使其在专业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上有更大的提升,更好地推进科室管理,以适应医院的发展需求。

综上所述,当今社会是一个能力制胜的社会,医院只有完成产品服务竞争阶段到能力竞争阶段的过渡,才能在新的环境中始终保持竞争优势,而在此过程中核心竞争力无疑将会发挥巨大作用,而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取得的。但我们深信,只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坚持科学发展,我院一定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进一步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江飞舟.综合医院科研管理战略思考[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3):364-365.

[2]何茵.医院图书馆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的思考与实践[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6,19(3):180-181.

[3]王杰,严琳.医院成本核算系统与HIS和财务数据的自动融合[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7):131.

[4]左玲,王莉.加强血站和医院管理,保障临床安全合理用血[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7):133.

[5]倪剑红.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与控制略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9):145.

老年医学的核心技能范文3

一般为三年,因疾病等特殊原因可延长至四年;其后可根据本人意愿及用人单位要求可进一步参加亚专科培训,亚专科培训年限根据各专科要求决定。

二、培训方法

1、上岗前需参加岗前培训一周。在医院培训期间,由管理办公室统一布置培训工作。 2、在专科医师培训管理办公室和指导小组的直接指导下,做到专科理论、临床诊治能力和教学科研能力相结合,基础培训和专科培训相结合。 3、培训人员培训实行科室主任负责制,指导老师负责制和学分制。 4、按照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细则,实行二级专科轮转。

三、培训内容

1、参见卫生部各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 2、相关学科临床理论进展和新技术;相关学科临床操作技能及常见病、疑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处理方法。了解危重病人的抢救和处理措施;在科室统一安排下参加临床教学工作。 3、临床科研方法,科研论文、临床研究课题申报写作方法,文献检索方法,卫生统计学。 4、专业英语:相关学科外文专著和文献、专业杂志,英语论文写作。 四、综合素质要求 1、严谨、求实、规范、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 2、高尚的医德医风和救死扶伤的敬业精神。 3、医患沟通艺术和能力。 4、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四、理论课程:

按照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细则》要求的本专业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巩固大学理论知识,阅读本学科经典著作。

五、考试、考核:

1、出勤考核:培训人员实行24小时负责制。病、事假三天以内(含两天)由本人书面申请,指导老师和科室主任签字后生效,并在考核表上记录;三天以上者,需由专科医师管理办公室签字后生效。请假情况如实记录于培训手册。

2、轮科考核:按卫生部《专科医师培养标准细则》进行。由该科培养指导小组负责进行,并将考核结果记录与培训手册,科室主任和指导老师签字。

老年医学的核心技能范文4

关键词:临床技能中心;教学平台建设;临床诊断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1-0116-02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在现今诊断学教学中,医学生不但应该掌握扎实的课本知识,还要尽快熟练地掌握临床技能,并拥有一定的医患沟通能力[1]。现今,九零后医学生已经开始大量进入临床见习及实习阶段,他们比以往的医学生思想更自由、思维更活跃、接受能力更强,以往的课堂讲授、互相练习、床边示教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同时,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使得见习阶段可利用的教学资源短缺的情况日渐突出[2]。因此,在诊断学教学改革的方法中,探讨如何以临床技能中心为教学实践平台,加强对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与临床思维培养,成为目前的一个重点。我校近四年在此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实践,获得了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并据此成功申报了校级及省级精品课程。以下就具体改革方案作一阐述。

一、完善临床技能中心的设施建设和教学管理

目前诊断学教学上突出的问题,就是日益增长的医学生与日益紧缺的见习资源之间的矛盾。之前扩招的五年制医学生,以及近些年增加的留学生、八年制医学生、重新开始招生的儿科班学生等也加入见军。同时,在见习过程中,患者由于各方面因素的考虑,特别是发现见习学生比较多的情况下,往往会拒绝配合查体;而患者一些隐秘部位的体检、诊断性穿刺术及危重病人的抢救方法等也确实不适合在真实的医疗环境中实施。因此,建立并完善一个高度拟真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是解决以上矛盾的必然客观要求。

为解决以上问题,我校的临床技能中心不断完善临床技能中心的硬件设施建设。技能中心包括四个楼层,占地约3000m2,拥有阶梯教室、小教室、手术室、消毒室、视听室、模拟人室、更衣室等多种功能的教室,并配备了总监控室,可以随时观察教学效果并实现双向通话。技能中心还配备了各型模拟人,用于临床教学中的心肺听诊、呼吸机设置、心肺复苏、全身护理、分娩教学以及诊断穿刺术等培训。同时,技能中心还配备了大量电脑终端以进行心电图、模拟考试、多站式考试等培训。在技能中心管理方面,对于五年制及七年制学生采用每组6-8名学生配备4名教师进行小组带教的教学方式,带教课一般在课堂教学之后2-3天开展,给学生提供了在实践操作中复习理论知识的机会。技能中心对于八年制的学生则采用更加突出技能训练的管理方式,即上课时由一名主讲教师配备两位助教同时授课,一边讲课一边带教,减少了以往带教老师重复讲解的时间,带教老师也可以更好地掌握主讲老师讲授的课程深浅程度,更有针对性地实施技能培训。

在诊断教研工作人员的努力下,技能中心还在我校网站上开通了预约课外练习功能,供医学生夜间来技能中心练习;同时安排主治医师或讲师级别的老师轮流在相应夜晚时段坐班指导。由于平时白天学生上各种理论课的时间安排得较多,每个同学在技能中心练习时间相对较短,这种夜间指导的安排获得了广大医学生的一致好评,每晚20名学生的预约名额很快就被学生预定完。

二、不断强化以临床技能训练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以临床技能训练为中心的教学,必须突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开设以更多临床模拟设备为基础的教学中,必须将教学重心转移到技能训练上来,才能真正实现集讲授、示教、操作练习、考核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医学技能培训,以实现学生准确而熟练地掌握临床技能、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3]。

我校技能中心在重新编写了教学大纲和实习指导的基础上,通过增加见习课时的方式,切实将教学重心转移到技能训练上来。新版的大纲和实习指导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技能培训和考试,减少了讲授部分,鼓励学生自学部分课本内容,相应增加了见习课时和小组讨论。在教学大纲中的每一个部分均注明此知识点是一般了解还是重点掌握,并自编了各系统实习指导,便于学生自习、预习。在教学要求中,大纲强调教师必须较以往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并适当调整理论课与见习课的比例,由此,讲课与见习比例达到1:1.5。在以小组为形式的见习课中,教师和学生比例在1:6左右。同时,本教研室实施脱产带教制,以减少带教医生由于繁重的日常医疗工作对教学形成的干扰,并在开学前开展带教老师的集中培训和考核,做到老师先过关再带教。为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于技能训练的重视、提高技能培训效果,教研室还在排课时同步安排课堂教学与见习。这种平行排课的方式,一方面基本杜绝了以往见习早于大课、导致学生毫无准备地来见习的弊端,另一方面也使带教老师得以在练习前不用先花时间讲一遍大课,最终增加了见习的时间,改善了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效果。

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教学创新和改革

在技能中心的建设过程中,不仅应该拥有设备先进、环境逼真的教学硬件设施,更应该不断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师资队伍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开展密切结合临床实践的PBL/CBL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以活生生的病例来激发大家练习临床技能和思维方法的积极性,通过小组讨论以巩固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在小组讨论中,教师的示范、提问和总结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并在强调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的同时,注重了对学生个性的培训。目前的教学中已经有循环、呼吸、消化系统等多个PBL/CBL教学范本,扩大教学适用范围,以减少对学生“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而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技术的传授[4]。

2.引入标准化病人(SP)辅助教学。随着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医学生越来越难以在患者身上进行体格检查练习。教研室为此引入标准化病人(SP)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练习机会[5]。目前SP病人的数量较为充足,已经有十余名专职和半专职的标准化病人,并能够在学生的技能训练的问诊、查体等各项操作中扮演消化、呼吸、循环、以及外科急腹症等多种类型疾病。同时,由于SP病人毕竟与真实患者存在差异,教研室还保留了床边教学课时,以实际的病例促进学生技能训练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实际操作中,教研室还通过设计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和反馈,针对学生认为SP病人还存在一些比如存在诱导、不够逼真等缺点,在教学中将这些问题进一步改善。

3.利用网络和电脑系统,充实教学内容。教研室着重建立完善了诊断学网站资源,通过提供教学视频、图片等方法,方便学生随上课随复习;同时还与兄弟院校加强网络交流,互通有无。在实验诊断学方面,使用数码显微互动教学系统及检验信息系统(LIS),辅助实验诊断学的教学;增加实验结果规范化、实验室LIS系统、质控等方面的内容,使未来的临床医生对实验室的数据来源及可靠性有所认识。在网站建设中,教研室增加了实验原理的介绍,做到使学生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为使学生掌握较前沿的医学技术,教研室在网页中还增加了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反之,对于书上记载的一些相对落后的、临床已经不用的方法则简略带过。同时,教研室还积极申请实时影像系统,与医院LIS系统相联接,将检验科的每一个项目的完成过程、每一份镜下图片、每一份报告即时连线都动态展现,这种展示的过程既生动形象,又客观准确,使学生能在网站中对真实的检验图片和报告有更多接触和了解。

四、从考核层面引导师生重视临床技能训练

在日常学习中,医学生往往存在机械记忆的能力较强而动手能力不强的问题,而医学临床技能的考核是很难通过简单的笔试和口试进行的,因此如何引入新的考核方法以客观公正地衡量考生的能力这个问题值得探讨。本教研室为改变学生以记忆理论知识为中心的学习目标,力求建立以评价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为重点的考核管理模式,以调动学生在临床实践中的积极性。

在考核前的平时训练中,教师保持与学生的密切联系和互动,根据考核要求不断发现和改善学生在临床中存在的问题。如教研室采取的期中师生座谈会,就起到了桥梁纽带的作用,及时发现后进同学、有心理问题的同学,并采取措施加以辅导和督促,为学生最终考核获得较理想的成绩奠定基础。而从另一方面,学生每节课后也给上课老师打分、提意见,对老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这种师生互动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教师教学质量的不断改善。

在对学生最终考核成绩的具体操作中,本教研室改变了一张考卷定成绩的传统做法,平时训练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增加到了30%,在训练技能的考核过程中当堂打分,即学即考,学生参与见习的积极性和出勤率因此得以保证。而对于体格检查和四大穿刺等项目的考核,我们也单独给予考试,单独占分数。同时,教研室通过采用多站式考试、以及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医学生临床技能大赛等方法,不断提醒学生重视技能练习。从大多数学生的反响来看,这种综合性的考核方式的确促使学生更加注重视临床技能操作和训练,临床实习的质量也得到相应提高。近两年,学生的平均成绩有了较大的提高,不及格率下降了一半左右。

总体而言,通过本教研室的操作和实践的经验,我们认为,在诊断学教学中,本着务实、创新、严格、互动的原则,通过临床技能中心这个教学的平台建设,在不断加强技能训练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和管理、强化师生在临床技能训练教与学中的实践理念、并通过相应教学方法的应用和客观结构化考试方法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的水平和效果,以实现诊断学教学培养高素质实用型医学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许杰州,李玉光,段明科,等.创建临床基本技能精品课程的构思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7,27(1):34-35.

[2]杨宇峰,陈雷.临床技能中心实训教学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347-348.

[3]朱飞燕,熊梦辉,周增桓,杜庆锋.临床技能训练中心的建设与管理探讨[J].中国医学装备,2010,7(7):59-61.

[4]施毕旻.浅谈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内分泌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6):44-45.

老年医学的核心技能范文5

【摘要】 普通医学院校在诊断学教学中仍普遍存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动手机会少,基本技能操作不规范,考核方法传统、单一,有弊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且目前毕业生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操作考试日趋渐难[1]。如何在实践教学中使学生更好、更快的掌握基本技能,优化教学,值得探讨。

【关键词】诊断学 实践 改革

针对临床医学本科(全科医学方向)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要去最基层的社区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工作,这些医疗单位没有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如果没有娴熟扎实的临床技能操作功底,就很难承担诊疗基层常见病的重任。据此,自2007年始,我们对诊断学实践教学计划与大纲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把体格检查与多种穿刺术作为改革的重点,通过加强课外实训,积极开展技能竞赛,改革技能操作考核形式与医师资格证考试相结合等措施,真正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基层医务工作者。

1 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合理安排实验课时

根据临床本科(全科医学方向)《诊断学》完善实验大纲,设计总课时约68学时,与理论课时比例约1:1.3。实验课程教学环节有:(1)体格检查课时设计为30学时。(2)临床见习16学时。(3)实验诊断3学时。(4)心电图实验7学时。(5)病历分组讨论4学时。(6)多种穿刺术8学时。

2 突出重点,注重培养能力

2.1体格检查的操作训练是诊断学实践教学的关键,关系到学生对医学基本技能的掌握。实验课与相应章节理论课协调统一安排,实验分组以2-3人为一小组,以充分保证学生的训练时间。严把授课老师质量关,新进老师试讲经院级教学督导评课合格后方能上讲台,每次新内容老师要统一规范手法,课中要留在实验室全程指导学生练习,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动作及较难觉察到的错误手法。腹部检查课程结束后,利用标准化电子模拟人(台/1人)进行专项训练,增加实践教学的形象性,这些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2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 在相应章节理论授课结束后,及时安排学生到医院见习该系统常见疾病的症状与体征,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进行病史采集,带队老师在结束时要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见习小结,并要求学生写出见习报告。这样,使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对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2.3创新教学模式,尝试开展PBL教学 为培养学生诊断学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的临床思维,内科教研室的教师自行设计病例,将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与实验诊断等知识点有效串联起来。老师当导演,学生当主演,结合实际开展PBL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获得了学院教学督导的高度评价。

2.4改进考核方法,突出综合技能 传统考核容易造成学生忽视实训教学,为此,我校在2007年就改革了考核方法,采取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接轨的客观结构临床(OSCE)[2]考核方法,让每位考生都经过病史采集和病历分析、体格检查、技能操作、心电图、X线片、化验单的辨认和分析等多站式综合测评,设计为总分100分,60分为及格。通过对考试方式的改革,在上实训课时学生不仅很认真的对待,而且还积极参加课外实训。近几年来,从实习巡检反馈结果来看,我校临床本科生的基本技能、临床实践能力、病历书写有了较大的进步。

3 配套给力,保障教学

3.1加大投入,引进先进教学设备 2010年我院花巨资新购置了60套网络多媒体胸腹部模拟人与16台全自动电脑叩诊多种穿刺模拟人,对我院临床本科学生开出了心-肺-腹部异常体征检查及多种穿刺术新实验项目;2011年引进进口的SimMan 3G模拟人两台,智能化无线高级模拟人一台,可反复为学生提供模拟临床见习;充分的利用了先进的教学资源。

3.2自编实验教材,保证实训质量 2006年以来,诊断学教研室针对基层医疗单位临床诊疗特点,编写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全科医学诊断学》实验、见习指导教材,录制了“体格检查”教学光盘,新编了常用的心电图图谱等辅助教材,这些实用、经济的辅助教材在提高诊断学教学质量上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3以建设《诊断学》省级精品课程为契机,以打造临床医学(全科医学)部级特色专业为龙头。近两年来,新引进医学博士2名,硕士研究生3名,基本上形成了一支综合素质高且年龄与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4 总结

本文对临床医学本科(全科医学方向)专业诊断学第一阶段的实践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学者一定要秉承着对社会、对学生负责的态度,一切以学生利益为中心,从多方面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参 考 文 献

老年医学的核心技能范文6

【关键词】 双师制;临床护理技能;教学改革

(声明:本站文章仅给需要的医务工作者提供交流学习参考。翰林医学论文网免费提供。部分资源由工作人员网上搜索整理而成,如果您发现有哪部分资料侵害了您的版权,请速与我们后台工作人员联系,我们将即时删除。客服qq:88970242.后台工作qq:928333977)

【摘要】 目的 探索双师制在临床护理技能教学中的作用。方法 以2008—200年在我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206名作为双师制组;2007—2008学年在我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 176 名作为对照组。双师制组实行双师制教学,对照组实行一带一带教。结果 双师制组学生的临床护理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t′=5.820,p<0.001),且双师制组中本科实习学生的临床护理技能考核成绩高于专科生(t′=2.773,p<0.01);而对照组的本科生、专科生临床护理技能考核成绩差异无显著性(t=1.687,p>0.05)。双师制组学生对临床带教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5.97,p<0.01)。结论 双师制教学有助于提高和规范实习学生的护理技能。

【关键词】 双师制;临床护理技能;教学改革

the role of bi?teacher system in teaching of nursing li yun?fang, wang wei?ying, yao shan?shan, et al (training centr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clinical skills,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qingdao 266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bi?teacher system in teaching clinical nursing skills. methods of this study, 206 student nurses of 2008—2009 school year served as bi?teacher system (bts) group; 176 students of 2007—2008 school year as control group, one?on?one apprentice system was carried out. results the record of clinical skills of bi?teacher?system stud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ose in the control (t′=5.820,p<0.001). in bi?teacher system group, the record of skills of undergraduates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llege students (t′=2.773,p<0.01); in the control, the difference of the record between the undergraduates and college students was not significant (t=1.687,p>0.05), and the students were more satisfied with bi?teacher system (χ2=25.97,p<0.01). conclusion the bi?teacher?system teaching is conducive to improvement and standard of students’ nursing know?how.

[key words] bi?teacher system; nursing; teaching reform

护理学专业临床护理技能的培养是护理教育的目标之一[1],临床护理技能教学是护理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护理教育的实践性、直观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它既验证了理论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可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素质。护理技能操作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以往一带一的带教制度,由于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标准不统一,学生的护理技能操作水平也相差较大。为了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技能,我们自 2008年7月采用双师制教学方法,指导与训练学生的临床护理技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7月—2009年4月,选择在我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 206名作为双师制组,男8名,女198名,年龄19~24岁,其中本科生46名,专科生160名。以2007年7月—2008年4月在我院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176名作对照组,男7名,女169名,年龄20~24岁,其中本科生40名,专科生136名。

1.2 方法

1.2.1 带教方法 (1)双师制教学方法:设总带教老师1名,带教老师8名。 ①对带教老师进行临床护理技能培训:学生入科前,总带教老师对带教老师的临床护理技能进行规范培训与考核,合格后方可带教。②对学生临床护理技能进行培训:学生入科后,先由总带教老师进行培训,根据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总带教老师对学生应掌握的技能统一指导,然后再实施教师?学生一对一的带教方法。③培训内容:重点训练各项护理技能操作要领、难点,操作的程度,与病人的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此项护理技能有关的理论知识。(2)对照组带教方法:不设总带教老师,实行一对一的带教方法。

1.2.2 考核与评价方法 在实习结束前,按照山东省护理人员三级训练标准,对实习学生的基本护理技能进行考核与评价。其内容包括:静脉输液、无菌技术、女病人导尿术、心肺复苏、铺麻醉床、穿脱隔离衣、肌内注射、皮内注射、灌肠、会阴护理。另外,对所有实习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其对实习带教的满意度。

1.3 统计学处理

学生考核结果以±s表示,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2 结 果

对照组实习学生的临床护理技能考核成绩为(8.2±1.7)分,双师制组为(9.1±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820,p<0.001)。双师制组本科实习学生的临床护理技能考核成绩为(9.4±1.6)分,专科生为(8.6±2.1)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773,p<0.01)。双师制组实习学生对临床带教效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5.97,p<0.01)。见表1。 表1 实习学生对带教的满意度(例

3 讨 论

本文结果显示,双师制组临床护理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双师制组中本科实习生的临床护理技能考核成绩高于专科生,且双师制组学生对临床带教的满意度为97.1%,提示双师制教学方法优于非双师制方法。其原因如下。

3.1 双师制教学方法规范了护理技能操作规程

双师制临床护理技能教学中,由总带教老师对带教老师进行统一规范与指导,然后再由带教老师对学生实施一对一的教学方法,带教老师相对固定,且操作程序统一规范,还能够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个体化指导。

3.2 双师制增强了教师的责任感,提高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教学水平

临床护理技能的培养不仅是临床实践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职业价值观、态度、行为、医学伦理学和沟通技巧的培养,这与教师的教学意识、教学水平密切相关。一方面加强临床护理技能主讲教师队伍建设,聘请副教授以上的教师作为主讲教师,并实行动态管理。同时,通过专业技能培训、集体备课、观摩教学等方式,提高主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带教能力,保证教学工作规范、有序、严格、认真,不断增强教师对临床护理技能的指导能力[3]。另一方面,完善指导教师的评价体系,定期对指导教师进行考核,并进行相应的奖惩,使之形成良好的临床教学氛围,不断提高临床教学水平。

3.3 双师制教学方法注重了医德医风的培养,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通过双师制教学,获得了作为护理工作者的内心体验,既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与病人及家属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又为学生更好地临床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增强了自信心。

3.4 双师制激发了学生对护理技能操作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是直接推动学生的心理动因[2],规范化训练激发了学生对护理技能操作的兴趣,使学生对护理技能的学习产生了极大的热情,由被动训练变为主动训练。主动询问老师,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找出最佳操作方法。

3.5 双师制加深了学生对技能培训的理解和记忆

规范的演示、讲解,训练中配合提问、启发、矫正操作中的错误,使护生更清楚地感知和理解操作过程,强化了对正规操作的记忆。在护理操作前后,学生通过讲解操作的目的、意义、配合方法及操作后的注意事项,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贯穿于技能操作,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参考文献】

[1]杨桂芝,冯丽华. 对护理专业实施技能操作强化训练的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 2007,25(7):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