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根本范例6篇

经济发展的根本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1

关键词:民营经济;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4-0075-01

1 民营经济的内涵和实质

关于民营经济的内涵,我国学者有不同的界定。民营经济研究学者认为:(1)民营不是所有制概念,民营是以经营主体的不同来定义的一个概念,民营包括民间人士、民间组织、民间机构。(2)是相对国有国营,因此凡不是国有国营的经济都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就是老百姓办的经济。(3)民营经济不等于私营经济,但私营经济属于民营经济,民营经济包括的范围比较广。(4)民营经济还可以包括国有民营经济。综合以上观点可以概括其实质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民营经济是一种观念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讲,民营经济的发展是解放思想的产物,是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第二,民营经济是一种战略经济。经济成分的出现和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

第三,民营经济是一种百姓经济。群众才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只有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把群众奋发创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民营经济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所以党委政府最大的责任就是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实现民营经济大发展的生动局面。

第四,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从根本上说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也是一种政策经济,政策放多宽,民营经济发展就有多快。所以政府必须积极转变职能,注重从体制、政策、服务等方面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利环境。要多服务、少干预,多帮忙、少添乱,多设“路标”、少设“路障”,多为民营经济开绿灯,努力营造民营经济发展更优越的环境。

2 怎样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

(1)突破阻碍民营经济发展的五大“瓶颈”:一是融资渠道不畅通,企业需钱贷不到,银行有钱贷不出,主要是企业信用不行,银行放贷时不得的再三考虑、处处小心。二是法律保护不到位。民营企业的财产、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目前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尤其是参与国企改革、购并中发生的纠纷,很难得到保护。三是政府办事效率不高。有的行政执法部门对民营企业管得过多过死,办事不讲原则,不讲效率,致使民营企业发展受到很大障碍。四是市场竞争意识不强。一些民营企业小富即安,缺乏开拓国际市场的战略眼光,产品缺乏名牌,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企业发展缺少文化内涵,市场竞争力不强。五是经营管理不规范。主要是产权关系不清,公司结构不规范,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等。

(2)突破传统的模式和发展思路,重新审慎民营经济的发展路径。民营经济在改革的初潮中再生,还要在改革的突破中成长。改革初期的民营经济,被认为是“千言万语,千辛万苦,千山万水”的经济,现在则是更多的依靠“民资、民智、民力”发展的经济,,“民本、民主、民享”应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路径。发展民营经济,就是要充分激发民间蕴藏的积极性,创造力和创新力,使广大百姓成为市场的主体。除了国有国营的,包括集体的、个体的、私营的、合作的、股份的甚至外资的,都可以视为民营经济,过去我们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支撑,今后要靠企业支撑、靠市场支撑。民营企业先是卖产品,再往上是卖技术、卖品牌,卖知识产权,直至卖技术标准。企业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做到惟我独有、难以模仿和替代、为市场所认可、给客户带来特别利益和具有较强的延展性。对民营企业来说,持续竞争能力是竞争优势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部分。

(3)突破传统体制和做法,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务环境。民营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但做法可以有所不同:一是“强势政府”如上海,二是“理性执政”如苏南,三是“无为而治”如温州,四是“服务型政府”如东莞,四种模式各有短长。上海这些年的发展得力于强势政府的作用,现在进一步致力于建立“责任政府”;苏州政府的特点是“理性执政”,政策的连续性是苏州政府的一个特点;温州政府的定位是多引导少干预,以服务为主,即使是干预也不是干预生产,而是干预服务,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创业环境;东莞实行政府服务与台商自主管理相结合,吸引台商大发展。在这方面,有一个工作方法和习惯问题。我们的一些干部,“对上可以天衣无缝地迎合,对下可以铁面无私地硬碰,对外惯于慷慨大度的谈判,对内可以滴水不漏的管理”,但要学会“理性执政”、“无为而治”、“疏而导之”却很困难。真正有作为的政府,在民营经济发展的起步期、成长期,政府扮演了“第一推动力”的作用。充分调动起优势的政治资源,与潜在的产业资源和市场资源结合起来,推动了民营经济的成长。现在到了民营经济发展的飞跃阶段,政府更要发挥“加速器”的作用,推动民营经济上一个大台阶,有一个质的飞跃。

(4)突破束缚民营经济发展的规定,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一是简化市场准入,切实实行平等待遇,凡是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都要允许民间资本进入。为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存在平等竞争的机会。二是兴办中小企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畅通的融资渠道,建立企业担保机制,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支持。三是为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民营企业开辟融资渠道。我市建立工业园和开发区等形式,为民营企业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技术措施,促进民营企业实行规模化经营,发挥地区集聚效应和企业集群优势,促进民营经济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颖.关于民营经济的概念探析[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2(26).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2

物流经济发展根本原因应对措施

物流,泛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认为是继劳动和自然资源之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三利润源泉”,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尺。

一、我国物流市场的现状和问题

1、我国的物流业尚处于初级阶段,与国际水平相比有很大的差距

2、我国物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致使现代物流技术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投资渠道不畅,投资主体不能多元化,企业发展缺乏资金,特别是传统储运企业转变而来的物流公司发展受限很大。

不同部门管理不同运输方式,从中央到地方都有相应的管理部门和层次,各地区间又分头管理,由此造成基础设施重复建设,地区结构不协调。还有少数企业只顾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企业信誉,物流行业的整体市场信誉度不高,致使生产和流通企业在委托外包物流业务时顾虑重重。

二、制约我国物流经济发展的原因

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是制约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根本原因,其主要理由如下: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业竞争态势一般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完全竞争态势、垄断竞争态势和寡头垄断态势

西方国家的物流产业经过数百年的市场竞争环境洗涤,已完成了产业竞争态势的前两个阶段,进入了寡头垄断的市场格局,其明显的特征是少数企业占有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业务规模庞大,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物流业,对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效果非常明显。而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时间短,市场竞争仍处在完全竞争形态,市场内企业多,规模小,行业排名前列企业的优势不明显,所占的市场份额较低,如果完全通过市场竞争来完成物流资源的整合,需要经过漫长而痛苦的历程,也不适应当前发展物流市场的迫切需要。

2、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另一个制约因素表现在资产的流动性差

现代物流注重的是全程物流――供应链的管理,这就要求物流企业能够为顾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所能提供的服务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必须通过对物流市场资源的不断整合才能得到实现。目前我国产权交易体系不完善、渠道不畅通、资产的流动性差,致使产权交易成本增加,严重制约了物流市场的整合和发展。

3、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第三个制约因素表现在管理体制因素的制约

目前,我国的行业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体制:铁路、民航、公路实行分部门管理,企业在开展跨区域、跨行业、多形式联运的社会化物流服务时困难重重。物流是一个多环节相连的复杂过程,往往牵涉到跨地区、跨行业服务,完成一个物流全程需要所有环节包括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合理衔接、统一管理。目前,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不具备单独完成所有物流操作流程的能力,需要不同地区、从事不同业务的物流企业共同合作,才能提供完整的物流服务。

4、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表现还在于流通业发展滞后

大型零售业产生的大规模物流需求是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力量,但目前传统的流通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外资超市、便利店、专卖店、购物中心等新型、大型连锁流通组织未充分完成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整合,致使我国的物流形式单一且规模较小。

最后,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制约因素还表现在,由于没有经过市场经济条件下长期优胜劣汰的过程,不少企业管理水平、服务质量较低,物流行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信誉度不高;加上市场管理法制法规不完善,生产或流通企业的利益无法得到充分保障,一方面这些企业不敢把物流业务委托给物流公司,宁愿自办物流业务,导致成本增加,另一方面物流企业的市场业务量得不到扩展,制约了物流市场的发展。

三、推进我国物流市场发展的基本措施

1、政府应在促进物流资源整合中发挥“主角”作用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充分认清目前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现实情况,合理运用与市场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方法,解决物流市场在发展中目前难以通过市场方式解决的现实问题。 要在物流资源整合方面开拓新路子。物流企业只有取得较大的市场占有率和业务规模,才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根据目前资产流动性差的实际情况,政府应在加快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促进资产流动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对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影响力,大力促进企业物流资源的整合,在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降低产权交易成本、组建能为市场提供全程物流服务的大型综合性现代物流龙头企业方面发挥作用。

政府应肩负统筹的责任。目前,我国政府对物流的整体规划不够理想,物流各环节之间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如物流布局不尽合理、物流环节浪费惊人、物流市场无序竞争等,从而导致我国物流业整体效益不佳。要提高我国物流业的整体竞争力,政府应当对物流业的发展尽早做出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战略规划,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亟待解决的地方,打破目前行业分割、部门分割的局面,促进不同产业之间的物流资源整合。

规范市场管理,提高市场信誉。物流业要健康发展、公平竞争就离不开政策法规的制约和指导,政府应根据物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合我国物流业实际情况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规范市场行为,保护依法经营者。

政府应为物流提供“硬件”方面的支持。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但由于这些基础设施投资量大、回收期长,单个企业无力承担投资费用,因此,这些设施的建设只能由政府来负责。政府应加大对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物流市场机制并不断完善,最终使我国的物流业基础设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

要重视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把国外先进的物流经验与本土化人才有机结合起来。物流业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需要多学科的人才,而我国的很多物流从业人员都是从其他专业改行来的。因此就目前而言,我国真正的物流人才是十分稀缺的。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注重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重视物流专业、物流课程的设计,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论,加大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

2、物流企业要在物流市场中发挥主体作用

传统的物流企业要发展过渡到现代物流企业,必须对在扩大物流业务规模过程中的长期性、艰巨性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对于“第三利润源泉”的观点要有正确的认识。现代物流技术运用的结果是使消费者得到实惠,为企业赢得市场份额。因此,要发展成为现代物流企业,必须苦练内功,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并做好企业将长期在高投入、业务量高成长、低收益状态下运行的思想和物质准备。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3

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是党执政后的根本性建设。《建议》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一)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执政党建设的主线

一些执政多年的大党、老党丧失执政地位,特别是一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人亡政息的惨痛教训表明:一个政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一个政党的先进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因此,党中央反复提醒全党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党的建设,并明确要求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主线。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内在地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特征,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党的先进性是与时俱进的,在党成为执政党以后,集中体现在执政为民、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上。党必须不断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是执政党先进性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执政党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成果和目标。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有机结合共同统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并贯穿于其中,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鲜明特点。

(二)党的各项建设都要促进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建议》明确要求,“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这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指明了重点和方向,也对党的各项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十二五”时期,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都要切实促进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都要有效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否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质量,决定着“十二五”时期改革和发展要求及目标能否落到实处。

二、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

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是党执政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实现“十二五”时期改革和发展任务、目标的指挥部和骨干力量。大力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是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水平、保证改革和发展任务落实的关键。为此,《建议》强调要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

(一)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

用什么样的标准选人、是否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对能否保持执政党的先进性,能否促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的增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要求选人用人要把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注重选拔任用那些确有真才实学、能力突出,特别是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干部,从而保证我们干部队伍的总体素质。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必须正确把握干部德的重点。看干部的德,重点要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是否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是否真抓实干、敢于负责、锐意进取,是否作风正派、清正廉洁、情趣健康。要善于通过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关键时刻表现、对待个人名利等方面考察干部的德。

(二)采取多种措施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有效推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项任务的完成,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这是增强干部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近些年,我们党不断推进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工作,干部培训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仍是干部反映最强烈的一个问题。所以,干部教育培训要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在干部教育培训内容上,要突出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切实解决干部队伍中理想信念和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要突出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的培训,重点是新型工业化、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财政金融管理、危机管理等。

注重干部的实践锻炼。实践长才干,历练出人才。凡是在各种领导岗位上有所作为、成绩突出的干部,都是通过实践锻炼特别是基层实践锻炼,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这已经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因此,必须加强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的实践锻炼,鼓励他们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最能磨炼意志、最能增长才干、最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去。要进一步树立重视基层的导向,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基础阵地,促使其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要注重在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培养锻炼干部,使他们切实提高驾驭复杂局面、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要加大干部交流培养力度,使干部在不同岗位的锻炼中丰富阅历、积累经验、增强本领。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这是增强干部队伍生机活力、促进干部能力提高的根本保证。其重要任务之一,是推进竞争性选拔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要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力度,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可以每年开展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要完善差额选拔干部办法,推行差额推荐、考察、酝酿,探索差额票决。要提高竞争性选拔干

部的质量。要采取有力措施,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问题。要加大从源头上防治用人上不正之风的力度,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和严重违规用人问题立项督促检查制度,健全干部选拔任用责任追究制度。要强化公开监督,扩大干部工作信息公开。要严肃查处违规违纪用人行为,用铁的纪律保证选人用人风清气正。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这对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提高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意见》以及与之配套的“三个办法”,着重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完善考核标准。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干部的特点,建立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考核内容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二是优化考核办法。要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根据不同考核对象、考核任务合理选用考核办法,使考核更加简便高效。三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和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

三、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先锋模范作用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是推进党的各项事业发展的基本力量和基础。“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建设,使广大党员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不断用先进理论武装党员头脑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全局出发,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强调要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这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保证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举措。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正有序开展。

《建议》进一步强调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贯彻落实这一精神,各级党组织要继续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全党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能力。要完善学习制度,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法。广大党员要以对党、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态度,更加自觉和勤奋地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提升到新的更高水平,不断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切实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策部署,把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不断向前推进。

(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搭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平台

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党员立足本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经常性工作,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为进一步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战斗力提供了重要平台。自20__年5月中央部署以来,全党迅速兴起创先争优热潮。

《建议》进一步强调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加强对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和指导,主要领导人要亲自抓,尤其是县(市、区、旗)委书记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各级党组织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党组织围绕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创先进,党员立足于本职岗位争优秀,把创先争优融入中心工作。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时制宜,确定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主题和活动方式,探索和运用各种务实管用的办法,打造特色鲜明、基层和党员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要充分激发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内在动力,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想参与、参与好。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广大党员学有榜样、赶有方向。要把基层党组织创先进与本单位创先进、党员争优秀与带动群众争优秀结合起来,以党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影响群众、感染群众、带动群众,使创先争优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

四、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十二五”时期,我们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多变,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更加艰巨繁重,只有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不断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作风,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才能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力量。

(一)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一切工作就无从谈起。落实和实现“十二五”规划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共同的事业,>,!

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建议》要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形成落实“十二五”规划的“合力”。

(二)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形成并坚持和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及求真务实等优良作风。这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原因。

要进一步通过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引导和督促党员干部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做到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真抓实干,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有效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4

关键词:经济法:根本价值;社会整体利益

一、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经济法是我国现代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指导国内各项经济建设及改革开放策略的法律理论依据和政策基础。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研究是一项热点的社会问题,也是经济法寻求进步与发展的基本问题之一。同时,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属于法理学的研究范畴,是法的原则这一概念的外延理论。对经济法根本价值的分析与认识,离不开对经济法基本原则的深入研究。

一)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本位原则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本位原则是指经济法调整国民经济运行必须把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作为其核心理念,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经济法是市场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国家职能发展的必经阶段。同时,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研究是对经济关系调整的历史发展的逻辑结果。

二)权、责、利统一的范式原则权、责、利统一的范式原则是指经济法主体的权力、责任、利益统一于主体一身,是主体的法治信仰、经济活动的价值取向和对经济活动的后果预测。经济法的范式原则中:“权”是指经济法权利,即与自身义务相对应的依法享有的经济权利;“责”是指经济法责任,即违反经济法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利”是指经济法主体的经济利益。在经济法范式原则的具体制定与实施中,责任是前提,权利是基础,利益是动力,三者之间具有相互协调及互补的作用。

三)协调机制的制衡原则在我国现行的经济法中。协调机制的制衡原则是指:经济法在协调国民经济运行中,要坚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并辅以国家宏观调控、微观控制机制为引导,两者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协调统一。以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形势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与规范中,必须处理好“两只手”的关系,即如何妥善协调与处理市场的“无形之手”和政府的“有形之手”的内外在关系,进而才能促使我国的国民经济保持健康的发展趋势,并实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最优化。

二、经济法根本价值的分析

以现代经济学角度而言,价值属于经济参与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范畴。确立我国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必须以我国宏观经济领域中需要解决的重大矛盾问题为基础。另外,经济发的根本价值分析还要协调经济实践的目标,即价值取向、效率、质量等多方面因素之间的关系。

一)从法学角度价值分析经济法的根本价值目前,国内对于经济法根本价值研究成果较多,但是尚未形宏观视角·理论研究L—巳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也普遍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基础。目前,我国对于经济法根本价值的分析多是从法学角度出发,以国家相关法律准则及政治制度作为参考准绳。关于经济法根本价值的取向,部分专家认为应从权力与权利交融的系统化“秩序”为主要分析方向;而部分专家认为应从经济法的基本要求为市场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还要力求保障经济效益和社会分配的公平为主要分析方向。经济法的根本价值的法学角度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经济法法律价值中的所强调的公平,不仅是个别的公平,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性公平。综观经济法规范的内容,以公平为根本价值取向的规范也不是主体部分,如宏观调控规范和市场竞争规范主要还是以社会的公平为根本价值取向。将“效率”视为经济法的根本价值取向,也有其片面性,由此可见,经济法体系的价值核心与本位是竞争保护法和宏观调控法。

二)从“经营者”的角度分析经济法的根本价值近年来,我国以经济法为理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构建逐渐得以实现,并且日益确立了以“经营者”定位经济法主体的新型理论分析模式。我国现行的经济法经过了数次修改与完善,现已基本形成一个独立的法律分支体系。根据我国现行的经济法条例分析,其中部分条款中明确规定:“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经济法及其相关法规的具体规定。由此可见,“经营者”是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独立社会经济组织体,它主动提品和服务,实现商品和服务的价值,最终达到自我财富增长的目的。“经营者”能体现经济法主体的责任、权利、利益的一致性,是责任、权利、利益的系统化和整体化的载体。

三)从社会经济环境角度分析经济法的根本价值从社会经济环境角度而言,经济法关注的是社会的经济发展与新型经济体制的构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它与经济活动、经济规律、经济机制、经济体制、经济政策、经济杠杆、经济制度等都有直接而密切的联系。。其次,经济法着重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与传统法律系统侧重于社会问题的微观性、个体性调整不同,经济法关注的是社会经济的整体性、全局性问题。从产生时起,经济法就立足于社会本位,着眼于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经济法是建立在整体主义基础之上的,整体发展是其发展理念的基石。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是经济法的终级追求。经济法的使命是通过国家对社会经济的干预,克服社会化大生产运行中市场配置资源的不足,协调各种比例关系,使社会经济快速、稳定、高效、可持续地向前发展,并最终实现人、社会和自然的整体和谐以及人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5

关键词:循环经济;商业经济;生态制度

作者简介:王黎莉(0972-),女,河南宝丰人,平顶山市双丰商城有限公司部门经理,会计师,研究方向:商业经济。

中图分类号:F71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7.69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7-15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经济需要不断完成创新机制建设,从根本上实现商业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下商业经济需要实现生态创新机制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商业经济的整体效益。商业经济的生态循环发展也是人类文明新发展新路径的开拓。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商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商业化发展过程中与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日渐凸显出来,因此需要对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商业经济进行全方位分析,通过对商业经济生态系统建立进行综合分析,从根本上实现生态商业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与环境需要协调一致,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才能得到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方式,需要通过新的发展模式进行制度创新,推进商业经济循环发展,促使商业经济向生态创新模式方向发展,最终能够建立完善的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1]。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商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商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逐渐凸显出来,需要建立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从根本上实现城市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最终才能实现商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通过对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商业经济生态创新机制建设,可以更好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过程中既可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满足后代人的需求,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构成对环境的危害。从具体环节方面分析,最终是达到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态势。最终能够促使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商业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生态创新制度建设对商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会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

一、可持续循环商业经济模式分析

商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建立物质不时循环的基础之上,需要对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有效组合机制,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把各种消费要素融合在一起,制定商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保证商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现全面协调发展,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商业经济模式转变对整个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从根本上消除过度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对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补偿措施,从根本上提高商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实现商业经济持续增长的总体目标。

循环经济对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建设产生重要的作用,循环经济要求在物质不时循环的基础上开展经济活动,树立一种资源、再生资源的经济发展战略,循环经济发展对商业经济实现效益增长、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循环经济实施过程中可以把资源进行有效的组合,最终实现综合性运用。从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看,循环经济主要分成三个层次。

(一)企业层的清洁消费体系建设

企业层的清洁消费体系建设可以促使循环经济从微观层面实现协调发展,建立清洁消费科技项目,在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新技术运用到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对清洁消费细节进行综合评价,最终能够把各种发展制度纳入法制化轨道,实现商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建立完善的生态商业区

生态商业区建设是循环商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结合生态学原理,对商业区的设计、规划、建设进行全方面处理,最终能够建立一种新型商业经济发展形态,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把自然生态、企业、消费者融合在一起,建立一个完整的组合体系,对其进行自然系统的模拟训练,最终形成一个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3]。通过对循环经济的综合分析可以建立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经济新途径,树立有效的链条管理系统,最终形成一个互利共生网络系统,实现各类资源的有效融合,建立完善的商业经济生态系统可以实现资源和动力消耗最小化管理,保证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种废物产生最小化,实现商业经济的循环发挥,建立完整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管理总体框架,最终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网络系统。

(三)建立微观层次的商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建立微观层次的商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生态经济创新制度的基本要求,德国在循环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立了双元回收系统,对整个商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这种系统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资源和再生资源的综合配置和应用,在具体控制过程中不仅包括消费环节,同时也包括流通、消费环节、资源回收等应用环节,从各个环节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从根本上实现商业经济的循环发展,建立生态创新制度。

二、构建循环经济模式下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的作用

生态商业经济是根据循环经济理论设计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设计而成,最终形成一种新型商业经济组织形状,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根据环境维护和生态绿色的指导思想进行综合性研究。建立生态商业区不仅能够促进商业区内的各个企业实现全面协调发展,同时在实现行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产生重大作用,能够促使区域范围内的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最终达到综合应用的根本目标[4]。循环经济环境下商业经济生态创新机制发展过程中需要引导绿色商业发展导向,最终实现商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商业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商业示范园区,推进循环经济的协调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下商业经济发展需要融入生态学原理,对开展商业生态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商业经济生态创新机制建设过程中需要从多方面开展工作,实现循环经济的全面发展。

生态商业园建立过程中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包括科技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从观念创新角度建立生态创新机制对发展循环商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生态商业园建立过程中需要树立企业与企业之间实行循环经济,需要解决好三废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好资源浪费问题,对改善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建设可以实现生态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好企业创新制度建设问题,从传统企业角度看,企业与企业之间主要是以相互竞争为主,没有形成有效的相互协作的机制,因此商业生态园建设工作各个企业的观点存在不一致的问题,没有形成有效的生态创新制度,当期整个商业园区的生态经济效益与每个企业之间都存在紧密的联系,只有每个企业都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作用,才能更好的促进商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模式下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协调、共生的理念,从根本上保证整个生态园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商业生态园区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科技创新工作,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循环经济下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建设,从根本上保证园区建设与生态经济协调持续发展,传统的生态学主要是以环境和生物关系为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态学逐步开拓了环境和人之间的关系,传统的经济学主要是突出提升人的物质利益,因此当前需要建立生态创新机制,从根本上实现生态经济学发展的新理念,最终能够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从两个学科角度出发提高商业经济生态发展创新水平。

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建立生态创新制度,提高商业园区经济发展水平,针对商业园区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有针对的开展工作,从根本上培训商业经济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大限度促进商业经济动力循环和物质循环,实现商业经济的多级应用,从根本上扩展商业经济的知名度,最大限度的促进商业经济生态创新制度建设,提高商业园区产业经济的质量和综合竞争力。逐步完善产业经济链之间的关联性,实现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具体实施过程中对生态产业链需要不断的强化,建立网状化的产业经济新模式,从根本上完成传统污染行业向绿色生态产业方向发展,对传统意义上的资源消耗性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提高产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效益[5]。我国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产业生态效益。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建立生态创新制度,实现循环经济效应,最终促使资源应用多线条、深层次、一体化。通过商业经济生态园建设,可以把重污染企业淘汰,提高生态经济创新管理水平,促进商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国文.在新准则下对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再思考[J].大众商务,2010,(04).

[2] 樊任武.基于经济实质的成本内涵新审视[J].金融经济,2010,(12).

[3] 李美晖.刍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0,(13).

经济发展的根本范文6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遥没有过去20多年的高速增长,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局面。

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中心。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首先,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最后,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中央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科学发展观问题的,它表明,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言,造成许多现实问题与矛盾的原因固然不少,但关键的一点还是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