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域类教学对策

农业区域类教学对策

作者:陈霞 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天印高级中学

教学语言是教师最主要的工具,一节成功的课堂,无不得益于教学语言的功力。每门学科都有其学科特有的语言体系,地理学科也不例外。地理教学语言绝不是教材书面语言的搬用,地理教师在备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学语言的设计上进行再创造。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使用多种语言技巧,营造宽松、和谐、探讨、竞争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善于质疑、解疑。如“农业地域类型”的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将专业语言与生活语言切换,将抽象知识直观化,理论知识现实化,把深奥的知识与生活常识以及学生的自身体验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循序渐进、归纳比较,在理解中掌握知识目标,在推理过程中培养能力,在概括中树立科学的农业发展观和价值观,促进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教学分析

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农业地域。《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如果教学中仅是按部就班,不免会流于纸上谈兵,学生死记硬背,不仅不能学会运用知识分析生活和生产实际,且各种农业地域类型还易混淆。

学情分析

1.高一学生有一定的逻辑分析能力,在前一节《农业区位选择》的学习之后,已经掌握了分析影响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方法和规律。

2.作为城市郊区的孩子,学生对农业有一定认知,但又并不确切了解。

3.学生在描述和解析农业生产、农业区位因素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实际经验,以口语化的语言进行解读,知识的理解方面有规律、有联系,但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不利于记忆、归纳和理解,不利于客观科学地评价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不利于系统地分析农业生产的发展特点及发展方向。

教学实施

“农业地域类型”教学,首先从季风水田农业开始。

1.瞄准课程目标,提炼知识主干线。教师引导学生把“主要分布地区、区位因素、典型特征”切换为“在哪里、为什么、怎么样”,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再加工,体现了学科特色,又通俗易懂,更易于被学生理解、记忆,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也易于明确思维方向,易于组织语言和文字解答。

2.阅读分析地图,寻找因果联系。阅读教材中图3.11“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形成和分布”示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前一节所学的“农业区位选择”知识,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亚洲地区季风水田农业的发展条件,发掘出影响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以及人多地少的现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这两个因素如何影响了季风水田农业。

3.明晰“为什么”,归纳“怎么样”。一种农业地域在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和发展方向等方面具有相同的特征。当学生明晰了“为什么”,即影响该类农业地域类型的条件后引导他们分析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特征,明白该农业地域类型是一种“怎么样”的农业。由“怎么样”的结果反向推导“为什么”形成此特征的原因。

4.依循规律合作探究,比较综合知识体系。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以及混合农业的教学,都依循季风水田农业知识体系形成的规律,以“在哪里、为什么、怎么样”为主干,组织学生通过课文、地图、生活经验等知识体验,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各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公布地区、区位因素和典型特征,并对“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特点进行类比,形成知识体系。在学习过程中,强调语言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注重知识的逻辑性和规律性。

教学效果

通过课堂提问、学生展示、课堂练习、作业完成等形式进行教学反馈,学生对于“农业地域类型”的知识掌握情况良好,能条理清晰地梳理出知识脉络,能从文字资料和地图中提炼信息,能说出各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区,能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出各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能概括出其典型特征。课后交流中,学生反映:农业地域类型知识点多,但规律性强,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只要掌握了主干线,就可以通过逻辑推理的方法把知识一层层推进,一条条解析,只要掌握关键词,就可以把知识串联起来,课堂上愉快,课后轻松,作业和测试时顺手,印象深刻。

教学反思

从新课程理念来看,高中地理学科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从明确的目的性来看,要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完成高中地理教学任务,让学生顺利甚至出色地通过学业水平测试,让选修地理的学生获得理想的高考等级。高一阶段的地理教学,比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兴趣了,课堂上教学过程就会非常顺利,课堂效率就会提高,学习效果就容易达成,就会成为一种快乐的师生交流活动。将“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地区、区位因素、典型特征转化为“在哪里、为什么、怎么样”,让专业术语变得生活化,贴近学生,利于学生接受、理解、掌握并运用,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