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知识总结范例6篇

劳动教育知识总结

劳动教育知识总结范文1

    一、知识失业的成因

    知识失业是指具备一定专业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的劳动人口的劳动边际成本大于边际劳动力的现象,也就是知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和合理的配置,知识劳动力处于失业或隐性失业的状态。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分析,知识劳动者较普通劳动者拥有更高的劳动生产力,主要是知识劳动者接受了高等教育及专业培训。所以,知识失业的主体主要是指接受过大专及大专以上水平的普通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目前,学术界所研究的知识失业现象事实上可以视同为大学生失业现象。知识失业与其他形式失业的原因不同,一般都具有较复杂的经济和社会原因。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展、大学生的供给结构与产业结构脱节、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政府的职责缺位等都有可能会造成知识失业现象的发生。

    (一)知识劳动力的供需结构失衡

    1.知识劳动力的总量供需失衡从总量上看,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迅速变化导致目前我国正处于劳动力的供给量最丰富的时期,当下,我国适龄劳动力人口总量是8亿,在现有经济结构和假设GDP年均10%的增长率下,我国每年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仅有1000万个,而每年急需就业的人数超过2400万人,其中知识劳动力占四分之一强,而事实上,这1000万的就业岗位中适合大学生的更少。所以,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的矛盾将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其就业压力可想而知。而在这样日趋严峻的就业环境下,我国普通高校的招生人数从扩招以来一直以高于GDP增长率近一倍的速度在高速增长,总供给在不断增长,而总需求却增长缓慢,无疑会造成劳动力的严重过剩和积压,知识失业的结果在所难免。

    2.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失衡大学生的供给结构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需求结构不对称同样导致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的结构性失衡。从现实情况看,为了应对招生竞争,许多高校热衷于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规模,这是需求带动供给增加的市场竞争中的必然反应,但在决策中,往往会因为信息交流和传递的不充分产生资源合理配置的风险以及扭曲。因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在这个周期内,经济发展充满变数,信息传递需要时间,根据传递的信息进行专业调整更需要时间,而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的市场需求和经济环境又可能会发生更大的变化,所以,教育供给往往滞后于社会需求,这必然会导致结构性失业的产生。在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比其他产业强很多。据统计,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服务业是1000个。从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来看,2001年以来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40%左右,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在70%左右。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不仅制约了普通劳动力的就业容量,也限制了对知识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呈现出产业集中度低、产品结构落后、地区布局不合理、技术水平低等特点,可以说,落后的产业结构无力为高考扩招带来的劳动力结构猛然升级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也是知识失业存在的原因之一。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等制度性因素的制约我国经济结构的二元特征十分明显,由此也构成了劳动力市场制度的二元性:一种是工资收入较高,工作稳定,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另一种是工资收入较低,工作不稳定,几乎没有或很少有社会保障的次要劳动力市场。如果劳动力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即劳动力流动是无成本的,这样,大学毕业生会首先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搜寻工作,如果在这类市场上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会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上暂时先就业,边工作边搜寻更好的就业岗位。但事实上我国劳动力市场并非充分竞争的,仍存在比较严重的制度性分割,它既有城乡之间的分割,还有城市中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之间的分割,大学毕业生一旦去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意味着他不仅要放弃主要劳动力市场高收入的预期,更主要的是若要再离开,就会面临很高的工作转换成本,包括工作接收成本、离开成本以及和原单位的交易成本。[1]另外,由于人力资本专用性的特点,大学生具有的人力资本不会自然保值,如果选择了次要劳动力市场,意味着其专用性的人力资本会长期处于闲置状态而逐渐贬值,如要转换工作则有可能会因为丧失了原有的专用性人力资本而不具备就业竞争力。因此,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一般会首先考虑在城市就业,甚至宁愿失业也在所不惜,这样,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现象必然发生。

    (三)过度教育与知识失业相互促进过度教育是指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超过其从事的工作所要求的水平,从而使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劳动者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实现不了他的职业期望,由于对所从事的工作不满意而引起劳动生产率下降这样一种现象。过度教育是否是引发知识失业的主要原因,目前学界仍有很多争论。但不能否认的是,1999年以来持续的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是在我国内需不足的情况下,为了拉动内需而采取的超常规行为。按照国际上的一般标准,在人均GDP达到2500美元以后,高等教育大众化才开始到来,但我国的人均GDP刚过1000美元,2005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就达到21%,已步入世界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短短6年内翻了两番,[2]但是,由于就业市场的不成熟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没有增加反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而绝对下降,出现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观人才需求与真实人才需求的严重脱节。最终,接踵而至的是教育层次的拔高、知识失业现象严重。

    (四)政府对大学生人力资本市场调控不够2003年以来,在大学生就业中“市场主导”原则被正式确立,也意味着在分配和安置大学生的环节政府选择了退出。应该说,坚持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方向是正确的,但也必须认识到,如果纯粹依靠市场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必然留有后患。因为大学生是一种纯公共物品,不仅大学生的培养和生产需要政府依靠公共财政机制进行积极的干预,而且在大学生的配置和安排环节也需要政府的积极介入,只有这样,投资于高等教育的大量公共财政资源和具有较高人力资本的大学毕业生才不至于过度浪费。[3]另外,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等因素也会造成知识失业,不论哪种原因引起的知识失业都意味着凝结在大学生身上的人力资本的闲置和浪费,意味着其投资不能得到预期的回报或收益减少,也预示着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风险在增大。

    二、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风险

    按照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投资本质上就是通过对人的投资,来提高人的生产能力和收入能力的一切活动。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化教育,在个人全部人力资本投入和积累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在未来为个人带来巨大的利益回报。因此,对于个人来说高等教育是最为有效和最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而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是指在高等教育投资过程中,由于与之相关的各种变量的不确定性,使个人这一投资主体不能获得预期收益或遭受损失。即个人对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有可能在未来不能得到预期的回报。[4]高等教育个人投资已伴随着我国教育市场化的步伐成为一项最为重要的个人消费性投资,知识失业现象的加剧,直接威胁着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收益和预期,形成了较高的投资风险。对于个人这一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来说,就业风险是高等教育个人投资风险的首要风险,同时衍生出专业风险、教育过度风险和预期收益风险。

    (一)就业风险就业风险是指由于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和个人预期的不完善性,毕业生可能遭受失业或从事与学历不匹配的职业的风险,往往使他们承担零收入或工资收入低于预期目标的结果。[5]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风险来自于多个方面:一是从就业市场来看,就业市场规模的大小及成长性的优劣、就业市场的稳定与否、就业市场的流动性的大小、就业市场的竞争程度等都会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风险。二是从获得就业机会的可能性来看,个人所拥有的社会资本在就业机会的获得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劳动力市场上,就业机会的获得并不一定与个人知识存量成正比,这给不少缺少社会资本的高等教育投资者带来较大的就业风险。三是从就业的最终结果来看,好的工作能带来较好的投资回报,差的工作只能带来较低的投资回报,而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则意味着高等教育投资的失败,意味着高等教育的预期收益为零。据统计,截至2009年7月1日,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68%,这说明有32%(超过195万)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如期就业。如此多的大学生就业失败不仅使高等教育个人投资的成本变为沉没成本,也使低收入的家庭因此债台高筑。

劳动教育知识总结范文2

教育的指导意见

(2021年修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推进劳动教育的实施,培养学生劳动习惯,磨炼学生意志,激发学生创造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材〔2020〕4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20号)要求,现就我市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各单位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功能。

劳动教育能树立德育。通过劳动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让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和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好作风,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奢侈浪费等不良习气的影响,在劳动中磨砺意志品质,培养学生自理、自立、自强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进取精神。

劳动教育能增进智育。劳动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大脑疲劳,促进大脑发育,促进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劳动实践可以内化和升华书本知识、理论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创造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劳动教育能促进体育。劳动是体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体育是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劳动是体育产生的基本源泉,众多的体育项目是劳动中跑、跳、投掷、攀爬等身体活动与社会生产相结合后独立与完善出来的。劳动促进人体新陈代谢,使人体魄强健,为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劳动教育能涵养美育。劳动美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形成和表现出的美,是社会美的最基本的内容,它使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以及才能、智慧、品格、意志、情感等本质力量最直接、最集中地体现在生产劳动之中。劳动教育可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坚持自己独立的认识和选择。

二、实施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

对我市劳动教育进行整体规划,统一架构,统筹资源,构建模式,推动建立课程完善、师资达标、场地丰富、模式多样、机制健全的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形成普遍重视劳动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带动我市中小学(幼儿园)劳动教育深入开展,把我市劳动教育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示范标杆。

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劳动素养,促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必备的劳动能力,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使他们树立“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劳动观念,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劳动精神,为学生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三、实施劳动教育的工作策略

(一)在劳动教育必修课中系统开展劳动活动

劳动课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在课程安排上,中小学劳动教育课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要开设到位,有效实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劳动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注重围绕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求,从提高劳动教育的效果出发,把握劳动教育任务的特点,紧扣“讲解说明”“淬炼操作”“项目实践”“反思交流”“榜样激励”五个关键环节,选择适宜的劳动教育方式,鼓励开展项目式劳动教育活动。

劳动教育要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各学校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实践时间作出规定,在时间安排上可分散进行,也可集中使用,探索建立“一周劳动大盘点”等劳动清单制度,记录和反馈学生参加课内与课外劳动的时间、内容、过程和效果,激发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促进劳动教育常态化实施。

(二)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探究中深化劳动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跨学科的实践性课程,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小学劳动教育必修课实践环节中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重叠部分,可整合实施。

学生的主题活动包括:考察探究(如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研学实践等)、社会服务(如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等)、设计制作(如动漫制作、编程、陶艺创作等)、职业体验(如军训、学工、学农等)、科技创新体验与实践(如科技发明与制作活动、科技创新主题探究与试验、科技创新应用实践与学习体验等)、党团队教育活动、博物馆参观等。教师在主题活动中要重在激励、启迪、点拨、引导,不能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包办代替。在活动准备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构思选题,让学生参与活动方案的制定过程,引导学生对活动方案进行组内及组间讨论,优化完善方案。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创设真实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过程,要加强对学生活动方式与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式,还要指导学生做好活动过程的记录和活动资料的整理。在活动总结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结果呈现方式,对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指导学生撰写活动报告、反思日志、心得笔记等,深化主题探究和体验。

(三)依托劳动实践场所推进劳动教育

劳动实践场所包括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如校内劳动场室、校园小农田、城市小菜园、校外劳动基地等。劳动实践场所的劳动内容包括:学农劳动课程(播种、除草、种植、施肥、收获、野炊、压花、叶脉书签等);学工劳动课程(陶艺、编织、科技制作、木工、金工、水工、电工等);自我服务类劳动课程(洗衣叠被、床铺整理、洗碗抹桌、扫地拖地、卫生大扫除等)。

劳动实践场所具有场地的空间优势、劳动的课程优势和师资的专业优势。到劳动实践场所开展劳动教育可以让学生安全地、专业地、浸入式地通过劳动实践获得成长所必须的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提升实际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等能力,懂得劳动中可以创造、创新、创设美好的劳动果实,有助于让学生体验“劳动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的道理。

(四)开展城乡结对,构建学校联盟,达成劳动资源共享

建立一批城乡结对学生劳动体验试点学校,促进城镇和农村学校在劳动教育方面资源互补、优势互补。鼓励有着共同目标追求的学校,围绕劳动教育的共同战略目标建立学校联盟,开展全方位交流与合作,共享劳动教育资源,促进劳动教育协调发展。创新劳动教育模式,激发区域内劳动教育活力,开创广州劳动教育特色。

通过开展城乡结对、构建学校联盟,更好地促进城乡学校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让城镇的学生走向农村,亲身体验农村的田园生活,同时也可以让农村的学生到城镇来,参与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心爱护他人,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

四、实施劳动教育的工作措施

(一)开齐开足课程课时

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幼儿园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文件精神,充分尊重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重在培养幼儿良好的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中小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文件精神,独立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

在学科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语文、历史等学科要有重点地纳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加强对学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合法劳动等方面的教育;数学、科学、地理、技术、体育与健康等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劳动的科学态度、规范意识、效率观念和创新精神。

开发校本劳动教育课程。学校充分结合当地资源,开发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劳动实践类拓展课程,深入推进STEAM教育、创客教育有关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创客空间,鼓励学生基于兴趣,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在研究真实问题、技术制作和艺术创作过程中,进行创意制造实践。

(二)开展校内劳动

校内劳动以服务性劳动为主,依托责任意识培育、学生成长记录、学分奖励机制、劳动教育评价等方法,评选“劳动之星”、“校园劳动小达人”等,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校园劳动的热情。在学校日常运行中渗透劳动教育,根据实际,尽可能减少校园保洁服务外包的范围和工作量,提倡校园劳动从打扫卫生做起,凡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由学生自主完成,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小农田、城市小菜园劳动实践活动,参与校园卫生保洁和绿化美化,普及校园种植。大力开展与劳动有关的兴趣小组、社团、俱乐部活动,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团队会、劳模报告会、手工劳技展演等。

(三)组织校外劳动

校外劳动以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将校外劳动纳入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中小学每周课外活动和家庭生活中劳动时间,小学1至2年级不少于2小时,其他年级不小于3小时,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小学、初中、高中每个学段都要开展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习等劳动实践,要在手工技艺体验、农业劳动实践、工业劳动实践、职业生活体验、社区服务实践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劳动教育实践机会。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实践、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交流,组织学生学工学农。城镇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农村学校可结合实际情况在农忙时节组织学生帮助家长进行适当的农业生产劳动。

(四)鼓励家务劳动

家务劳动以日常生活劳动为主,学校要密切家校联系,加强家校共育,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劳动的观念,共同引领孩子开展劳动教育和指导其劳动技能。教育学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一起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学校应按照学段要求,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鼓励家庭开展家庭劳动,引导学生完成扫地、整理、烹饪、种植、养殖、家具家电维修等力所能及的家务,使学生养成家务劳动的习惯,习得基本的生活技能、生活经验、生活知识,逐步形成自理能力,为步入社会打下一定基础。

五、实施劳动教育的工作要求

(一)强化统筹协调

各区教育局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组织领导,明确劳动教育的责任主体和负责部门。各学校要加强校内统筹,充分发挥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和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的作用。要加强校外协调,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家庭、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劳动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二)推进师资建设

各区教研机构要配备劳动教育教研员,学校要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建立劳动教育科组,并至少配备一名劳动教育专任教师,把综合实践活动教师作为劳动教育教师的重要力量和后备人才培养来源,聘请能工巧匠、社会专业技术人员、劳动模范等担任兼职教师。在工资待遇、绩效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骨干教师培养等方面,对劳动教育教师同等对待。加强对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培训,组织经常性的教研活动,开展教学评比活动。

(三)拓展实践场地

多渠道加强实践场所建设,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建立健全开放共享机制,充分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创建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学校;征集评选一批土地、山林、草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劳动实践基地。建立以区政府统筹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资源配置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建设标准,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好配齐劳动实践场室以及设施、工具,引入先进的教育装备,支持劳动教学活动开展。

(四)加强经费投入

各区各学校确保开展劳动教育所需经费,支持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和实践基地建设、专题研究、教师培训、教学竞赛等。

(五)确保安全保障

各区各学校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主办,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设立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建立规范化的安全管理制度及管理措施。教师要增强安全意识,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升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制定安全守则,规范安全事故处理流程,落实安全措施。

(六)完善教育评价

各区各学校建立学生劳动教育评价制度,把劳动教育开展情况作为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包括参加劳动实践频次与时间、劳动实践态度、实际操作、劳动实践成果等,具体劳动实践情况和相关事实材料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不断推动中小学劳动教育规范化、常态化发展,在立德树人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以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要求为依据,将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健全和完善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标准、程序和方法,鼓励、支持各区各学校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劳动教育过程监测与纪实评价,发挥评价的育人导向和反馈改进功能。

(七)及时总结宣传

各区各学校梳理学校劳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与相关部门协调沟通解决。及时总结各学校劳动教育典型做法、先进经验,评选劳动教育特色学校,通过媒体或者自媒体进行宣传,树立师生荣誉感,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劳动教育知识总结范文3

教育是经济发展的“筋”和“骨”,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大力发展教育。教育承担着培养劳动力的任务,就这意义上来说,教育是经济发展的条件。教育活动通过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开发智力等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从而达到缩短社会生产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实现巨大的经济效益。以日本为例。日本是一个人口密集、资源贫乏的国家,它之所以能跻身发到国家的行列,主要是由于民治维新后日本一直奉行“教育立国”和“科技立国”的战略。教育提供各种专门人才,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依靠”因素。

教育通过培养人实现为经济建设服务,是经济增长重要的经济资源。英国在19世纪80年代以前居于世界的统治地位,后来之所以被美国取代,就是当时英国的劳动力只有70%受过教育,而美国则有90%。据统计,1960-1978年,注重人力资本积累战略的国家实际人均GNP平均增长4.68%,而注重物质资本积累战略的国家仅仅为3.86%。前者的代表有韩国和台湾等,后者的代表有巴西和西班牙等。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大量的人力投资是实现现代化的必备条件之一。在现代社会大生产条件,教育这个培养人的活动,在经济发展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用劳动简化法来计量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十分重视教育。邓小平同志指出:“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实现,就成为一句空话。”他强调:“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到目前为此,我国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以下是用劳动简化法计量我国1982-2000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劳动简化法是前苏联学者和我国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经济效益计量方法。根据马克思关于少量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简单劳动的理论,确定劳动简化比(简化系数),按照一定的数量关系,将复杂劳动量简化为简单劳动量,计算出简化后的劳动总量中有多少是教育因素而增加的劳动量,进而求出增加的劳动量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一)确定基期和报告期,并统计基期和报告期的劳动力总人数和国内生产总值

1982年为基期,国民收入为5294.7亿元,劳动力人数为52150.56万人;报告期为2000年,国民收入为89442.2元,劳动力人数88797.97万人。表1:

(二)确定劳动简化比

以小学四年级以下教育水平的劳动者为“基准”劳动力,设为1,受过小学教育(5-6年)的就为[(5+6)/2]÷4=1.375,受过初等教育(7-9年)的就为[(7+9)/2]÷4=2,受过中等教育(受10-12年高中或者中专教育)的就为[(10+12)/2]÷4=2.75,受过大学专科以上教育(受13-19年教育,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的为[(13+19)/2]÷4=4。(三)分别求出基期和报告期平均劳动简化比

计算公式为平均劳动简化比=∑(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的劳动简化比×各级教育程度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百分比)求出结果见表2:

由表2,可得1982年的平均劳动简化比为1.34,2000年的平均劳动简化比为1.89。

(四)将社会复杂劳动量折算为简单劳动量

当我们把劳动者的质量转化为劳动者数量的时候,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总劳动量就会增长,在生产中通常表现为教育年限较长的劳动者对生产的贡献较大。社会复杂劳动量折算为简单劳动量公式为:

社会总劳动力中包含的复杂劳动量折算为简单劳动量(社会劳动力总数×平均劳动简化比)

经过计算,1982年和2000年由于教育程度的提高所带来的劳动量的增加分别占总劳动量的25.37%和47.10%

(五)计算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如果把经济增加看作是全体劳动者劳动劳动共同努力得结果,那么我们就可以依据前面几步计算的结果求出由于教育程度提高而引起的劳动量增加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所以我们就可以求出1982年和2000年由于教育程度的提高带来的经济收入,经过计算得,1982年和2000年由于教育程度提高而带来得经济收入1343.26亿元和42127.28亿元。然后进一步求出报告期和基期由于教育所起作用得国民生产总值为40784.02亿元。见表4:

三、结论

从以上我们的计算结果可知,用劳动简化法计算,在1982年到2000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84147.5亿元。其中,由于教育水平提高而带来的经济增长为40784.02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8.47%。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教育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很大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教育、知识和科技等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正确认识经济增长与教育的关系,使教育真正成为经济增长的催化剂,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推动力。

【摘要】教育在经济增长中起着重要作用,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劳动简化法分别计算了我国1982年和2000年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47%。这些数据证明了教育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教育经济增长劳动简化法

参考文献:

[1]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高金环.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再认识[J].科技与教育,2004,(3):43-44.

[3]刀福东,李兴仁,王天玉.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量分析[J].学术探索,2004,(2):51-54.

[4]杨盛菁.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甘肃科技,2005,(1):203-205.

劳动教育知识总结范文4

2021年6月,是第 20 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为深入贯彻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根据业主管理公司及分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指示精神,结合蚌固高速项目现场实际情况,在围绕“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的主题思想下,项目部完成了6月安全生产月的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组织部署

根据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有关文件的要求与指导,结合蚌固高速项目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蚌固高速项目安全月活动部署分为策划、实施、总结三部分。策划阶段重点编制安全月活动策划,并动员宣传至项目各班组。实施阶段重点开展的活动有:召开项目“安全生产月”启动仪式、组织观看观看防高坠应急演练及安全重于泰山视频、组织观看安全月教育展板、组织开展安全应急演练、组织开展行为安全文明之星评选活动等。总结阶段是项目对安全月活动开展情况的提炼总结,助推安全工作稳步进行。

二、活动内容总结

依据项目“安全生产月”的方案部署,通过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检查、整改、演练、送清凉等一系列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增强了项目全员的安全意识,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使项目部的安全生产更加完善,施工作业人员对安全生产更加重视,对紧急情况处理更是有了一定经验。现将安全月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1. 安全月启动仪式。交通公司蚌固高速项目在安全月期间共开展及参与安全启动仪式2次,其中管理公司层级1次,项目层级1次 ,累计参与人数45人次,参与广泛,效果良好。6月2日,交通公司蚌固高速项目2021年安全启动仪式在材料堆场进行。在启动仪式上,首先宣贯公司安全月文件,向各个劳务班组传达国家安全形势及国家安全月相关要求,然后项目安全总监赵通对本年度安全月活动进行了详细部署,接下来由皖路公司安全经理带领全体参会人员进行安全宣誓,最后项目部组织参会人员在安全宣传横幅上签名,使“落实安全责任,推动安全发展”的主题理念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2. 组织观看安全月教育展板。通过观看安全月教育展板,极大提高了员工参与安全活动的积极性,营造了学习安全知识的浓厚氛围。

3. 安全检查。在安全月期间,项目开展安全检查6次,开具整改单3份,查处隐患数量5个,隐患整改率100%,开具罚款单3份,罚款6500元;通过项目自查,发现项目部分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有待提高,后续项目将加强安全教育及培训。

4. 开展应急演练。在安全月期间,项目开展了消防火灾现场应急演练和防中暑现场应急演练。通过模拟真实事件及应急处置过程,增强了大家的应急意识,掌握了应急知识和处置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5. 安全教育。在安全月期间,项目共开展安全教育13场,656人参加。项目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全方位的人员培训教育,广泛利用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大力宣传各种安全知识、预防事故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相关知识,组织项目开展安全知识培训活动。严格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制度,通过学习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劳务人员安全意识,增强劳务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组织项目员工及劳务班组长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生命重于泰山》,以事故教训为鉴,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意识、素质和能力。

6. 行为安全之星活动。在安全月期间,交通公司蚌固高速项目开展了行为安全之星活动,发放行为安全之星表彰卡50张,评选出行为安全之星2人,平安班组1个,共计奖励金额2300元。行为安全之星及班组颁奖评选活动,使说教变为引导,处罚变为奖励,使“被动安全”变为“主动安全”,切实提高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

7. 送清凉活动。通过送清凉活动,项目部将防暑药品直接发放到各施工现场的班组长及劳务工人手上,预防可能会发生的中暑事件。同时发放盐汽水及药品,也让劳务人员感受到项目部对他们的关怀,提高劳务人员对项目的认可度。

三、不足与改进

1. 项目安全管理人员中极个别未持有安全考核证件。改进办法:对无证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积极同公司办公室沟通,为其考取相关的安全管理证件提供有利条件。

劳动教育知识总结范文5

关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升级问题,国内学者的主要观点有:芮明杰指出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着新经济形态的挑战,在新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知识,即创造性的新知识及拥有这些知识与创新能力的人.新经济形态要求对制造业组织进行改造和重组.薛国琴认为我国应该重视发展知识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注重劳动力教育和培训,在进行人力资本积累的前提下,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持续不断地提高产品的知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周园分析了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发展的目标路径,构建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阶段性发展的演进机制,即基于网络组织的外生型机制和培育自身学习能力的内生型机制.上述观点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升级脱离不了知识经济时代背景.

知识经济背景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定位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按生产要素组合比例和密集程度划分的一种产业类型,是指依靠大量劳动力进行生产,对劳动力依赖程度较高,对技术资本依赖程度相对较低的产业.

1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夕阳产业,而是发展知识经济的基础

当前对知识经济认识的误区是将知识经济等同于高技术:将电子信息产业等高技术产业称为“朝阳产业”,而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称为“夕阳产业”;将劳动密集型产业等同于粗放型经济,将资本密集型产业等同于集约型经济,认为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抛弃劳动密集型产业.实际上,劳动密集型产业内涵随经济发展而变动.劳动密集型与资本、技术密集型是相对而言的,前者的技术含量低于后者,但并不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是技术落后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包含着一定的技术因素,且随着时间推移,其中技术含量会不断发生变化.例如,服装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今服装业已实现由电脑等新技术来帮助设计、裁剪、缝制、定型等,技术含量大大提高.知识经济是知识或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武装各行各业是知识经济的组成部分.现阶段,深化发展劳动密集产业,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升级,才能使我国财富和资本得到进一步积累,为发展高新科技提供物质基础.

2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直接过渡为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正确处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与资本密集型产业关系,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要求.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是工业化的一般规律,但一国的产业不是单一的劳动密集型或单一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而是各种产业类型并存,呈现多元性.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类型不同.理论上讲,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主导产业类型应是资本密集型,但是我国特殊国情决定我国在强调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还必须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劳动、资本、技术三种产业类型协调发展的状态.知识是一种独特的资源,当它加入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行列之后,会推动人们对发展理论的反思.发达国家在产业升级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中国,但其努力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变为以先进技术为基础,拥有强大竞争优势的知识密集型企业的做法非常值得中国学习.

泉州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之路

1泉州知识经济发展情况

知识经济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一般来讲,要发展知识经济,教育投入应不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受高等教育的人应高达同龄青年30%~50%.《2011年泉州统计年鉴》数据显示,泉州现有高等院校17家,2010年毕业生数27331人,教职工数9392人;中等专业学校56家,2010年毕业生数25776人,教职工人数4390人;技工学校11家,2010年毕业生数1217人,教职工数452人.2010年泉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165亿元,申请专利数5411项,科技活动人员22678人,R&D人员10301人,R&D经费支出合计16.6亿元,占GDP(3564亿元)的比重为0.4%.泉州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占人口总数的5.71%,高中文化程度人口为占总人口的11.76%.城镇人均教育文化娱乐的支出为1767.12元,占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11%.

农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占人均消费支出的7.7%.对农村家庭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高中、中专及大专以上的劳动力占被调查者的28.5%,劳动力接受培训的情况,无论是政府组织、企业组织或自发参加培训等方式目前尚无统计数据。整体来讲,泉州知识经济发展还比较薄弱,人才对经济的贡献还比较低.泉州要在知识经济中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对科技和人才的投入,加强对劳动力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劳动力质量.

2泉州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本情况

目前,泉州已形成传统产业为支柱,新兴产业逐渐壮大的产业发展格局.由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及机械制造构成的五大传统产业已具备成熟的产业链,并树立了一系列国内外知名品牌;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修船造船、汽车及配件及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已初具雏形.泉州哪些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们在泉州经济中所占地位如何?本文借用“劳动密集系数”来衡量产业的劳动密集程度.Ci表示i产业的劳动密集系数,Li表示i产业的劳动力(从业人数),Fi表示i产业年末的固定资产,则产业劳动密集系数可表示为:Ci=Li/Fi.劳动密集系数Ci越大,劳动密集程度越高.运用该公式,对2011年泉州统计年鉴中35个工业行业数据进行计算,所得结果如表1.

以Ci大于0.07作为判断标准,有27个行业属于劳动密集系数较大的行业(按劳动密集系数高低顺序,仅有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8个行业的劳动密集系数小于0.07).27个劳动密集系数较大的行业不仅包括泉州传统五大产业,还包括新兴产业中除石油化工外其余4个行业.数据表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泉州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即便是泉州的新兴产业,也多归属于高新技术行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上述27个属于劳动密集系数较大的行业工业总产值为4834.5亿元,约占总数的77%;销售收入为4670.6亿元,约占总销售收入的77%;上缴税金为12.3亿元,约占总上缴税金的88%;出货值为1013.2亿元,约占总出货值的99%;固定资产投入为835.9亿元,约占总固定资产投入的55%;从业人员总数为142.7万人,约占总从业人数的95%.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泉州市55%的固定资产运营,提供了77%的工业总产值,吸纳了95%的从业人员.足见泉州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增加经济总量和解决就业有着双重积极意义.

3知识经济背景下泉州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建议

泉州的工业正处在由轻工业为主转向重工业为主的过程,这是符合工业结构规律的.但泉州不会直接走“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道路,而是首先应实现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升级.在此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强引导和加大教育资金投入.

3.1引导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向知识型劳动密集企业转型

在国际市场上,发展中国家真正有竞争力的产品,是那些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因此,引导和改造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效果最好的途径.知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知识性要求高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但又不是知识、资本密集型产业.通过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劳动力的结合,生产出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又有较低生产成本的产品,使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市场空间.

3.2引导企业加强自身学习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过程中,通过学习、模仿,以较低的代价掌握至发达国家地区通过探索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少走弯路,就是所谓“后发优势”.泉州许多出色的民营企业家学历不高,他们之所以能走出一片天地,与企业家自身的学习能力是分不开的.在新经济条件下,仅依靠企业家个人才能已不能适应时代需要.这要求企业家有足够的远见,推动企业组织持续学习、持续创新.企业的学习能力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3.3加大教育资金投入,深化校企合作

知识经济本质上是学习型经济,人们不仅需要系统教育,更需要终身学习.劳动密集型产业内部升级过程中,要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作为发展目标.政府要继续加大教育资金投入,特别是对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政府还要继续引导和深化校企合作:一方面推动高校为企业提供更多符合产业升级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者持续学习成长.通过对劳动者进行持续的学习培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整体劳动力资源素质,促使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知识性水平提高,使其逐步过渡到劳动技术密集型和劳动知识密集型产业.

劳动教育知识总结范文6

【关键词】教师劳动;性质

教师劳动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总的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已经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教师劳动的认识,将有利于对教师劳动作出更准确的评价,更好地调动教师劳动的积极性,更好地贯彻党的科教兴国战略。

我国传统理论认为只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而其他部门的劳动者虽然参与了社会财富的分配,是通过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占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劳动者的劳动,因此教师劳动不是直接地参与物质资料生产的部门的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非生产性劳动,是通过社会再分配的方式占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为了正确界定教师劳动的性质,考察其是否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价值创造的角度来分析一下教师劳动的性质。

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教师劳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服务劳动与直接的物质生产存在着特殊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与物质生产劳动结合在一起——分化——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辩证发展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物质生产过程本身就是教育过程,教育过程是物质生产过程的一部分。在生产劳动中,经验丰富的劳动者既担当着生产劳动者的角色,又承担着把生产经验传递给年青劳动者的教育者角色,这种在生产过程中传递生产经验、对人的教育也是人类社会早期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杠杆。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了,人类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出现了专门从事文化教育的人员,并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教师的劳动从总的物质生产过程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在进入文明社会的自然经济时代,教师的劳动由于与生产劳动过程的这种分离使其成为非生产劳动阶级即统治阶级的专利,成为统治生产劳动者的一种服务工具,成为阶级对立的体现,教育也作为生产劳动的异化与生产劳动相对立,统治者鄙视生产劳动,但作为生产经验传授的教育仍然在生产劳动中存在着,虽然作为受鄙视的方式存在着。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经济逐步确立并在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并发展起来。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初期,工业革命爆发并逐步完成,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科学技术充分显示了其巨大威力,“产品从个体生产者的直接产品化为社会产品,转化为总体工人即结合劳动人员的共同产品”[1],工人由个体的全才变成能够操作机器的专业化劳动者,因此只有加强对劳动力的技术培训才能适应资本主义的机器大生产,与社会大生产紧密结合、以培养适应资本主义大生产的劳动力为目的的学校教育逐步发展起来,教师的劳动作为社会总的劳动的一部分以服务的方式加入到了社会生产当中去并与社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现在市场经济中,教育把劳动力商品转化成为一种资本商品即人力资本,教师的劳动以前所未有状态与整个社会生产结合在一起,成为社会总的生产劳动的一部分,“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不再局限于直接生产过程,而是向后延伸到教育过程”。[2]教育过程成为价值形成过程的总链条中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形式,教师的劳动也是紧密地融入到社会生产过程中,是总的劳动过程中的一种生产劳动,而且是位于决的生产劳动中最前端的生产劳动。

其次,从价值创造的角度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价值的服务劳动。一方面,教师通过具体劳动把人类生产斗争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劳动者,劳动者把教师传授的知识和经验转化成自己的一部分并使自己的本质力量得到增强,从而成为一个适合社会所需要的新型劳动者,这也正是教师的使用价值,是由教师的具体劳动创造出来,这种使用价值的体现就是劳动者本身发生了变化,使一个原生态的劳动者变成了一个掌握了一定知识和技能的能够从事一定的复杂劳动的劳动者,劳动者被“加工”了;另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对教师来说也是其脑力和体力的耗费即它是抽象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耗费,正是教师的这种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创造了价值并通过教师的具体劳动物化或凝结在劳动力商品中,成劳动力价值的一部分,“教育工作者的劳动已经对象化于劳动者”。[3]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也告诉我们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劳动者本人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者养育子女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的教育训练费用,其中劳动者支付的教育培训费用就包含了教师的活劳动创造的价值,当然其中也包含了各种教育设施的物化劳动的价值。即使通过简单推理,我们也可以看出教师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众所周知,一个没有通过教育训练的、只能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要远远小于一个通过教育训练、能够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即简单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与复杂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之间有一个差额,因而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和从事简单劳动的劳动者决定了前者的价值在劳动力市场上要高于后者,劳动力商品的这个差额就应该包含了教育训练所创造的价值,也就是包含了教师的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教师劳动作为培养人的劳动,其创造的价值凝结在其所对象化的劳动力商品中。另一方面,不但以培养劳动力的方式创造价值,而且教师还在进行着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尤其是高校教师)这种知识生产和科技创新所创造的价值以价值库的形式存在并在商品价值量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成为价值创造的主流。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教师的劳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教师的劳动不仅创造了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且作为一种传递人类文明的活动,也在进行着精神生产,这种精神生产成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作为人类生产力的首要要素的劳动者在教师劳动的对象化作用下由原生态的劳动力向着真正的社会的劳动力转化,其本质力量在不断增强,从而导致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在不断增强。教师劳动作为人类文明的传递活动不仅促进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奠定物质基础,同时还能够满足人民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而提出的更高水平的文化生活的需要。由于教师的劳动,人们的能力得到不断增强,生产力在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在不断提高,从而使人类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不断缩短,剩余时间在不断增长。人类剩余时间的增长,为人类发展的个性化和社会化提供了保证,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和发展,人类的解放程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育也作为一种发展资料而为人们充分占有,人类社会得到进一步解放。

通过对教师劳动的考察可以看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是总的社会生产劳动链条中的一部分,它直接或间接为社会主义生产服务,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