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方法范例6篇

中小学德育方法

中小学德育方法范文1

关键词:数据;观点;实践

符合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使这一任务在数学教学中真正落实到实处,取得实效,关键要注意在“结合”二字上下功夫,通过借助于数学知识载体,进行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德育渗透,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感染和熏陶。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较好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数据对比法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基础学科。结合教学内容,通过数据对比,赋德育于数量关系的教学之中,是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最基本方法。数据对比有有两种途径:一是利用教材现题对比。现行的小学数学教材编有不少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例题和习题。数学教学渗透德育,首先要注意充分发挥教材中这些例题和习题的德育功能,通过对这些素材的精心处理,使数学知识的教学成为学生能接受思想教育的教学活动。二是根据需要编题对比。即按照学校德育工作的总体安排,配合消化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数据,编成数学问题,让学生解答,或由教师提供数据,指导学生自编自解,在编题解题中渗透德育。如要进行国情教育,就可以在进行“百分数的应用”教学时,给学生出示两个条件:①我国现在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②江苏省全省的面积约为10平方千米。让学生根据上面的两个条件,编题计算江苏省全省的面积占我国现在的国土面积的几分之几;还可以结合教“比较分数的大小”这一课时,引导学生比较“我国用占世界7/10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5的人口。这两个分数哪个大?”这样即有利于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又增强了数学教学的德育作用。

二、观点熏陶法

通过数学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是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的重要方面。小学数学教材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教育的“养料”。充分挖掘教材的辨证主义思想教育因素,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树立对立统一观点,事物的普遍联系观点和实践观点等唯物辨证法基本观点的种子及早撒播在小学生的心灵里,对其形成革命的人生观和科学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事物的基础,数学教学渗透辨证唯物主义基本有力点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讲解数学的方法用唯物辩证法阐述数学知识,揭示其间的种种辨证关系,在学生的脑海中初步打上辨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印记。二是通过培养数学思想方法渗透。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智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通过具体的日常数学教学活动的渗透,实效性强,学生从中受到的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熏陶更为深刻。

三、实践锤炼法

中小学德育方法范文2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德育;渗透

德育渗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丰富小学生的情感,还会促使小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学方法而展开具体的论述。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音乐是一门表达情感的艺术学科,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教学效果明显,而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生学习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法,很容易让小学生在音乐的情境中产生与之共鸣的情感,这种情感与作品息息相关,并且随着作品的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德育的渗透,潜移默化让学生产生爱国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等情感,这对于小学生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方法

(一)充分挖掘音乐教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音乐教材是学生获取音乐知识的途径,音乐教材中的音乐作品都是通过层层筛选出来的,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因此音乐老师要善于利用音乐教材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例如,在《保卫黄河》这首音乐作品中,音乐老师不仅教会学生音乐的旋律,更要让学生掌握这部作品的思想和内容。将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抗日战争时期人们水深火热的生活环境一一给学生讲述,让学生知道《保卫黄河》背后的故事,更加懂得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学会珍惜,让学生知道,只有“少年强”,才能“中国强”,为了让中国强大起来。老师要充分挖掘作品,利用这些作品中的德育内容,将其渗透到小学生的意识当中,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为以后的思想发展和行为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加深学生的印象

小学生受年龄和阅历的限制,理解水平较低,即使音乐老师对音乐作品进行详细分析,很多知识点学生还是不能完全理解和掌握,这时候,如果音乐老师利用现代技术进行音乐教学,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改善。例如《保卫黄河》这部音乐作品中,音乐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将中国当时民不聊生的情景再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到中国人民在艰苦环境下共同保卫黄河的团结气势。视频将音乐作品的内容和背景生动形象展现给了学生,不仅加强了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这种震撼对学生的道德方面造成更深的影响,学生会更加发愤图强,为中国之强大而读书。

中小学德育方法范文3

【关键词】中小学生;德育教育;校内外配合

在对中小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学校发挥着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作用,但是由于受到生活规律的影响,学生们不可能确保每天二十四小时都生活在学校的环境之中,所以,校外因素就不可避免地将影响到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强化学校这块德育教育主阵地作用的同时,我们应当如何促进校外因素积极作用的发挥,如何促进学校与校外因素的有效结合,成为了教育部门乃至于社会各个部门及家庭应当积极思索的重要问题。针对此问题笔者仅从学校作为的角度提出以下见解:

一、学校要承担起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沟通和指导责任

其一,坚持利用家长会、QQ群、微信群、家访等一切有效方式,加强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学校是学生德育的主阵地的作用必须强调和强化,学校在加强校内德育的同时通过这些有效的沟通办法,加强和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与配合,这样既能够保障学校准确掌握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情况,又可能确保学生家长详实了解学校德育教育的安排和要求,以此在达成学校和家长有效的相互了解基础上,形成二者之间有效的相互配合,同时还可以为及时修正在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创造条件,促使对学生们所开展的德育教育能够形成有效的衔接,达到“不脱节、不走样、不失控、不羁绊”的发展愿景。其二,积极开办家长培训班或家长学校。每一位家长都有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有用之才的美好愿望,但是由于受到自身不是教育行家等情况的影响,并不能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还可能由于自己不当的教育方式,可能影响到学生们在学校接受德育教育的效果,所以,学校应充分发回教育阵地作用,积极开办家长培训班或家长学校,通过培训的方式为家长们提供一些有效的教育方式方法和信息。在这方面教育部门应当为各个中小学校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比如说,应当为学校提供有能力有水平的教育专家,帮助开展对学生家长的教育培训。比如说,可以由教育部门牵头,帮助联系有关的教育专家,录制一批音像资料发放到各个中小学,作为开办家长培训的教材,还请专家通过网络向各中小学进行教育直播,以此提升对家长们的培训水平。

二、学校要拓宽和利用好社会教育基地

其一,加强主题教育基地建设,增强社会实践的教育作用。就是借助一些特殊地方所内敛的德育教育因素,对中小学生施加直观性的积极影响,以激发中小学生内心的共鸣,激昂起孩子们的高尚情怀。比如说,开展“走入军营一日活动”,让中小学生在于军人近距离接触的同时,充分感受什么是铁的纪律、什么是集体观念、什么是奉献精神,并在他们的心中打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的国防意识。比如说,开展“我为老人献爱心走入敬老院活动”,采取让中小学生在敬老院中为老人做一件好事的办法,来培树学生们帮助他人的积极性和增强学生们敬老爱老的意识,等等。这样做的好处还在于能够将传统美德和实际生活有效结合,提高孩子们对抽象理论的感悟情感和践行能力,并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就会润物细无声般的根植于孩子们的头脑中,融化在孩子们的血液里,逐渐成为孩子们的自觉性习惯。其二,开展“馆堂式教育引领”活动,促进学生思想的良性发展。应当充分调动政府文化部门和教育部门的能动性,盘活文化馆(宫)、图书馆、艺术馆所具有的各种有益的教育功能,开展一些公益性的讲堂式活动,使中小学生在课外之余,能够享受到在学校的课堂中得不到的教育。比如说,应当紧紧依托本地的教育资源优势,鼓励本地的学者开展自愿者活动,并借助学者们头脑中知识容量的辐射作用,为中小学生开办一些有益的讲堂,像开办国学知识讲堂,向中小学生传播国学的精神内涵,用我们博大精深的国学滋养孩子们渴望知识的心灵,像开展传统民族艺术培训,请我们民间的能工巧匠,为学生们讲授民间艺术,展示民间艺术的魅力,增强学生们的认知感和民族自豪感。还应当积极鼓励慈善部门走进中小学校园,为学生们介绍现实社会中的好人好事、道德模范,尤其是应当请一些道德模范为学生们介绍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人事迹,使学生们能够得到鲜活的教育,从中感悟做好人的真谛。

三、学校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机制

中小学德育方法范文4

一、日本中小学德育的方法

日本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到首位,在德育过程中强调学生德育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真实体验和实践感受。基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道德教育规律,日本中小学探索出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操作性强、效果好的德育方法。

1.问题解决法

日本在道德教育中强调问题解决方法的应用。问题解决法强调儿童作为道德学习的中心和主体,反对以教师为主导的说教式灌输。它的主要特点是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让他们产生认知冲突,主动地解决所面对的疑问和矛盾,从而在此过程中建立道德认知,提高道德能力水平。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向学生呈现能够引起疑问或认知冲突的材料,关注学生已有的道德经验和认识,研究发展经验和认识契机,努力利用新的问题情境,提高儿童道德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另外,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交流、研讨和辩论,提供学生发表意见和反省的机会,并在此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道德的理解。

2.道德两难教学法

基于对美国道德教育理论家科尔伯格理论的研究,日本中小学在课堂上较好地运用了道德两难教学法。道德两难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一种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且不能兼顾的问题和情境,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充分讨论,目的在于创造机会让学生接触比自己道德性发展阶段更高一层的道德思维,引发认知失衡,引导他们在寻找新的认知平衡中,不断地提高道德的抉择能力和判断能力。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日本中小学课堂中比较重视且很有特色的德育教学法。它的特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主要方法是通过练习角色换位,在承担某一事件特定角色的过程中充分体会角色的处境,从而让孩子体会到他人的感受、需求或利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引导学生思考自己与他人差异或分歧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

4.实践体验法

促进道德认识、情感向道德行为转化,是道德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日本道德教育非常重视实践体验法。日本中小学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强调学生在不断实践和反复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效地将学生认识转变成实际生活中的日常行为表现。因此,日本在德育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且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内容,鼓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德育实践。另外,日本中小学尽量将道德教育内容细化为行为规范,使学生在具体实践和行动的过程中能够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5.多感官体悟法

日本学校道德教育课程强调学生对道德价值的感悟和体会,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信息的输入与输出。这不仅给学生留有专门的时间来思考,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进行学习。课堂上,教师会给学生提供道德资料,包括阅读资料和声像资料。依据内容,教师提出有利于儿童深化思考和讨论的问题,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学生要将自己的想法转化成文字或以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这种遵从信息输入―内化加工―提取输出的德育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道德价值的感悟和体会,最终达到能够自发做出道德判断和解决问题的

效果。

基于这些高效的德育方法,日本还强调直接德育方式与间接德育方式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加强间接教育活动与直接道德课教学的联系;另一方面,加强直接道德课教育跟各教科及特别活动的联系,发挥直接道德课教育对间接性道德教育活动的深化、补充、统一和综合的作用,从而提高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我国德育方法存在问题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强调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从战略高度确立了德育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但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效果差强人意。

第一,德育方法单一,学生实际获得较少。概括地说,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的方法过于简单,“说教为主”和“形式主义”严重,缺少对学生德育过程的关怀,情感培养少,其结果是学生对规范的接受可能只是表面和机械的,不是出自内心的道德认识和道德信念。第二,忽视道德发展规律,学生主体性地位缺失。随着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教育必须遵循教育对象的成长规律,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不考虑儿童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特点,把学生仅仅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用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学生,很难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选择能力。第三,缺少高质量德育情境,学生缺乏实践体验。中小学是一个人道德模式和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最需要循循善诱、潜移默化、真情实感和生活体验式的教育。然而,在当今的德育课堂上,缺少高质量德育情境的创设,教师处理课堂情境时主观随意,使学生情感体验不足、不深,出现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割裂的现象。学生缺少体验性的过程,致使德育缺乏向生活和现实世界回归的途径。第四,未建立一体化育人模式,缺少间接性德育方法。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将道德教育课看作德育教师和班主任的责任,导致德育与其他课程脱离和分裂,未能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价值取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落空、

落虚。

为此,2014―2015年,北京市陆续出台了《中小学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等重要课程改革文件,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发挥学科育人功能,潜移默化实现育人目标,实现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从多个维度系统地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育人体系。

中小学德育方法范文5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268-02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国的传统教育历来主张“德育为先”的思想。《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还应进行道德教育,美化学生心灵,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德育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一、导入新课,德育渗透

在教学《飞夺泸定桥》时,先引导学生思考要攻取泸定桥,那么怎样攻取呢?在“飞”、“夺”过程中,红军遇到哪些困难,为什么会取得胜利,红军冲破重重险阻最后取得胜利说明了什么?提出这一系列问题。再播放《飞夺泸定桥》的电影片段,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解决。重点让学生了解红军遇到的困难,思考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品质促使他们不怕牺牲,夺取胜利的。通过巧妙地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辨析字形,渗透德育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我们可以结合汉字本身的笔画、结构和形体等特点渗透德育,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所学汉字的特点,在趣味盎然的字形分析中掌握字的笔画、结构等,明白做人的道理。如在教学“人”字时,让学生明白,是一撇一捺的相互支撑,互相依靠,才能让这个“人”稳稳当当地站立。如在教学“林”这个字时,引导学生从两“木”的不同,学到谦让与礼仪。

三、阅读理解,润物无声

小学语文教材含有许多育人的素材,如《妈妈的爱》这首儿童诗选取了五个生活片断,前三节表现了妈妈在生活上给予孩子的无私的爱;后两节,妈妈的爱体现在对“我”思想成长的关怀和帮助上,同时也抒发了孩子对妈妈的爱。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读出自己的味道,交流阅读体验。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仿写诗歌。课后,又布置了一个作业: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儿童走进现实世界,用心体验、感受课文中浓厚的情感意境。细无声中润物。

四、师生交往,榜样作用

“亲其师,信其道”,苏联教育名家加里宁说过:“学生们还处处模仿老师,所以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学生……”“言传身教”是教师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最佳方式。在教学学生写生字时,我都是在黑板上一笔一划认真示范,有一次板书时,由于时间紧张一时粗心把“远”字上面的“横”,写作了“点”,学生发现后指出了我的错误。我马上向学生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一定改正,请全班学生监督。给学生树立一个学习态度诚恳及知错就改的榜样。只有教师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进行“身教”,学生才会对教师发出自内心的尊敬、热爱、信任和敬佩,从而激起一股巨大力量追随教师,实现德育渗透的目标。

五、妙用插图,快乐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它们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挑山工》、《古井》、《地震中的父与子》等课文时,我就有侧重点地利用插图改变了课型及课的结构,变文字为看图写话、表演小品剧等,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感悟课文中蕴含的哲理和思想。这样就避免了说教,使“朝着一个目标一个劲向前就不会落后”,“邻里之间要互相关心”等德育目标更贴近学生,使他们乐于接受,牵一发而动全身。

六、分析故事,情感渗透

文章的思想,往往是作者情感的流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情节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全过程进行剖析理解,在理解文脉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从而以情激情,掀起学生情感上的波澜,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如《孔子拜师》一文,课文在叙述孔子拜师这件事时,线索非常清楚:孔子决意拜师以及他拜师求学的愿望及原因―孔子历尽艰辛前往洛阳拜师的旅途之苦―孔子认真求学―受到人们的敬重,我引导学生对故事情节进行分析,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扣住核心,层层诱导,抓住孔子拜师的经过,孔子与老子初次见面时的情境分析,激发学生探索祖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学无止境,从而激励学生不断地奋进。

七、感情朗读,心灵共鸣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有利于他们体验文学的音韵美,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品味,并培养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指导学生读的时候,要表现出爱憎分明,读出不同的语调,词语之间、句子之间的停顿及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从读中感受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体会当时我国贫穷落后、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的社会现实。让学生感受“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语文教师要让德育教育与语文教育融为一体,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语文教学的品德教育,要能够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能从学习课文内容中产生情感共鸣,细无声中润物。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品德教育,应该注重熏陶感染,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德为先”的深刻育意蕴[N].中国教育报,2011-01-25.

[2]小学语文新课标[S].2013版.

[3]教育心理学[M].

中小学德育方法范文6

一、德育目标的实效性

大多数西方国家对学生德育目标设置科学合理,在德育目标的设置注重实效性。目标设置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社会认知水平出发,强调德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分阶段提出具体的切实的操作性强的目标。因而,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很容易达成德育目标。如日本的“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内容比较具体细致,包容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学生的穿戴、仪表到学校课堂纪律、活动都有较为详细的规定。德育内容与学生校内外生活直接相关,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细化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操作性强,避免了形式主义,中小学校的德育实施效果明显。为了较好地达成德育目标,日本学校的德育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身心特点出发,精选了最适合学生需要、喜闻乐见的、熟悉了解的生活资源。德育目标的提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螺旋式上升,如对小学低年级的要求是不说假话、做事诚实、不撒谎、不欺诈他人,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等。对中学生的要求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生活有规律,具有自律精神。同学之间相互信赖、理解和尊重,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同时,与德育课程相吻合,利用各种活动广泛开展培养学生的乡土教育,保护热爱祖国的民族文化,并适应新时代的国际化发展的需要等。

与之相比,我国的德育目标设置过于粗放,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形成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缺少具体可行的分年级或分阶段目标。在目标设置上过于宽泛,标准模糊,不能够充分关注学生自身的社会认知水平,与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笼统的目标使得在实施德育目标时往往无所寄托,缺乏生活基础的支撑,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道德教育内容的人本化

由于各国的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传统、社会现实基础的差异,西方国家中,各国道德教育内容随本国具体情况不尽相同。然而有一点比较相同的是:他们虽然也重视道德教育中的政治教育因素,但他们强调更多的是个人品德和公共美德的培养,并把政治性的内容寓于道德教育之中,而不是用政治教育代替道德教育。在具体道德教育过程中,尤为注重学生个人优良品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将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紧密地结合起来。如美国“诚信”教育时,要求学生要对他人诚信,不说谎话,重诺言,考试不作弊,不弄虚作假,进而升华到对国家的诚信――忠于国家,以国家利益为重,这样把个人的道德教育(诚信)与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有机地完美地结合起来,效果较为显著。在完整的教育体系中,政治教育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任何社会的教育都根据国家性质来培养合适的社会成员。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是,对于中小学生尤其是年幼的小学生而言,深刻的政治理论和抽象的灌输说教是否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能否理解和接受。中小学阶段是个体从家庭、学校走向社会生活,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过程,也是学生形成人格特征的关键时期,应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教育放在首位,到高年级理解力较高时再进行政治教育。在进行政治教育时,教师应结合学生认知心理规律,采用“润物细无声”式的教育,将政治理论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结合起来,用浅显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教育,而不是生硬的灌输方法。

另外,我国传统道德中的合理资源被忽视,由于西方文化日益普及,大多数学生对一些经典的道德箴言知之甚少,对做人道理和日常行为习惯以及与尊重生命等基本方面重视不够,但教材却人为地拔高了道德标准,脱离了中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接受能力。道德教育内容脱离学生实际,教育方法机械单一,使学生失去了接受道德教育的兴趣。对学生的权利重视不够,而过分强调奉献精神,易引起学生道德成长过程中的挫折感。一言以蔽之,道德教育既要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针对实际生活中的道德冲突,合理对道德教育内容进行取舍,提高道德教育的效果。

三、德育过程的知行统一性

西方各国的德育普遍注重德育的实效性,基础的思想道德内容、原理仍通过课堂向学生进行传授,但是,空洞的说理教育显然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德国中小学每人发一本记事本,专门记录自己一天的行为,并进行分析:哪些事做得好,合乎社会规范,要继续坚持;哪些事做得不对,错在哪儿,为什么错了,提醒自己不可再犯类似的错误。与之相对比,我国思想品德(政治)课程教学现状确实令人堪忧,课程的设置与考核方式注定了我国中小学思想品德(政治)课程的智育化倾向,由于考核方式的单一化,考试主体的一元化,一张思想品德(政治)试卷即可决定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成绩,再加之“高考指挥棒”的负面影响,使得思想品德(政治)课程完全偏离了自身目标,异化为一门文化理论课,完全割裂了知行的联系,将“行”这一环节完全排斥于思想品德(政治)课程之外。在整个中小学阶段,思想品德(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就只局限于课堂的认知、理论的灌输,忽略了实践这一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