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文学范例6篇

古代汉语文学

古代汉语文学范文1

论文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发展,研究,综述

 

“古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必修课之一,从建立初始到现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其教学经历了多个发展时期。

一、 萌芽时期(1952—1960)

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师范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相关专业相继设置古代汉语这一课程以来一直到1960年相关古代汉语教材出版,这一时期是古代汉语教学的萌芽时期。

这时期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不确定,不统一。课程没有教纲、没有教材,教学内容由教师而定。并且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在不同的时期内,其教学内容也不同。

创立初始,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也不一致。因此,1956年国家高等教育部颁发了《古代汉语教学大纲》。《大纲》对古代汉语教学的基本问题作了比较详尽、具体的规定,确定了古代汉语的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这样,就使古代汉语教学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大纲》也成为了50年代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此后语文教学论文,1957年至1958年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对古代汉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古代汉语教学目标逐渐明确,即以培养阅读古书能力为教学目的,改进了古代汉语的教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59年,北京大学进行了古代汉语教学的改革,把文选、常用词、古代汉语通论三部分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许多高等学校都以培养阅读古书能力作为目的,改进了古代汉语的教学。

这一时期的教学方法也是单一化,由教师讲授为主,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学科建立之初,没有教材,学生主要听教师教授,教师一般把教案当作讲义,因此教学内容得不到统一。1959—1960年期间,古代汉语讲义印制及相关古代汉语教材相继出版面世杂志网。1959年,朱星先生主编的《古汉语概论》出版,由于内容复杂繁多,教材并没有推广出去。但作为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古汉语教材,在古代汉语教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1960年,马汉麟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读本》出版,虽然内容过于简单,但却是古代汉语新、旧教学观念的一次转变。总体来说,虽然这两部教材存在许多缺陷语文教学论文,但它们开创了古代汉语教材的先河,为后来多种版本的古代汉语教材的出版,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 发展时期(1961—1965)

60年代初,北京大学根据《古代汉语教学大纲》,探求新的教学途径,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这一时期,有了统一的教材,即王力版的《古代汉语》出版。

1961年,古代汉语教材编写小组以北京大学的古代汉语讲义为基础,并参考各校古代汉语教材进行改写,制定一部统一的古代汉语教科书。1964年,由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出版。这本书包括三个内容: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这三个内容不是完全分离,互不相关的三个部分,而是以文选为纲,其他两个部分与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王力先生创设的“三结合”教学体系对各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部教材的出版成为中国古代语文教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代表了那一时期全国古代汉语教学的新水平。同时对古代汉语课堂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对以后古代汉语教学的发展意义重大。直至今日,王力版的《古代汉语》教材也是最权威,使用最广泛的教材。现今大多数高等院校仍然使用。并且,国内的古代汉语课程都是按照王力先生创立的“三结合”教学体系来进行的。

这一时期教学方法上仍然采用以教师教授为主,课堂提问方式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停滞时期(1966—70年代末)

文革时期,古代汉语初具规模的教学体系遭到破坏,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古代汉语教学进入停滞时期。

四、成熟时期(80年代—90年代末)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各学科进入恢复发展时期,古代汉语教学又逐渐恢复。80—90年代末语文教学论文,古代汉语下属的各门学科,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研究也逐渐逐渐增多。古代汉语教学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涉及问题越来越全面。教材建设、教学理论探讨、教学语法体系研究构成了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的基础框架。如:

在教材建设方面,从创立之初到90年代,据粗略统计古代汉语教材有40多种不同版本的教材。例如:王力本和郭锡良本采用文选、常用词、古代汉语通论三结合体例;许嘉璐本采用通论、文选、教学参考合编型;张世禄本采用文选、通论结合型。其中文选、通论、练习结合型被认为是最富有创建性的新形式。其中文选的选材范围也较以往有所扩大,向前推至商周,向后延至明清。教材版本的多样化也为古代汉语课堂教学向着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在理论探讨方面,认为教学对象与五十年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认为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古文阅读基础,所以高校古代汉语教学应该与中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相互区别开来。同时,一些学者提出了研制古代汉语计算机教学辅助系统软件,将现代科技引入古代汉语教学中。这一观点对现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古代汉语课堂教学中提供了前提与可能。

在教学安排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时逐渐减少。因为教学对象在入学之前相比八十年代以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古文阅读基础;另一方面,古代汉语下属的各门学科,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古代汉语的分支学科的细分化也使古代汉语的知识范围有所减少。

总之,九十年代以后,古代汉语教学进入了全面发展新时期杂志网。古代汉语教学研究取得了较大成绩:课程目的、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理论问题得到深入研究和探讨;古代汉语教材版本多样化;教学语法体系也得到进一步深化等。

五、完善时期(新世纪—至今)

进入新世纪之后,古代汉语的研究依旧沿着王力的研究思路发展,但却是在不断系统化,趋于完善。

教育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纯的知识积累转变为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方法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讲授侧重于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的介绍、重点难点的分析;强调学生对古代汉语特点和规律的把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练习,并通过适当的课堂讨论活动加深对古代汉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安排上,尽管课时减少,但课程的性质不能改变,课程的质量不能降低语文教学论文,做到课时减少而教学效果不降低。因此,教学内容也相应地有所变化。“文选”分为精读和泛读两部分,精读部分为课堂教学部分,泛读部分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部分。将知识传授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做作业、学期论文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掌握知识。

由于对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的深入,也大大提高了古代汉语教材的知识新颖性和先进性。许多高校也逐步组织课题组编纂古代汉语丛书,古代汉语教材更趋于多样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逐渐进入古代汉语的教学课堂。教学手段上实现了革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实现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立体化,使古代汉语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课堂多媒体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多样性,改变了以往课堂枯燥、乏味的局面,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综上所述,古代汉语教学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并逐渐趋于完善。我们的对古代汉语教学的研究随着它的发展而不断深入。未来的古代汉语是要向交叉性、边缘性方向发展。只有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互为取长补短才能促进学科的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吕志.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综述[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

[2]李玉洁.改革古代汉语教学的探讨[J].高等研究与实践,1995.

[3]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9.

[4]李彦.古代汉语教学模式转变的探索[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5]余霞.多媒体在古代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高等教育研究,2005.

古代汉语文学范文2

【论文摘 要】古代汉语教材中含有大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有益营养,古代汉语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也存在大量的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机会。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好这个优势,想方设法,为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提升学生人生境界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

古代汉语作为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历史学、中文秘书学、教育学、哲学等许多文科专业都需开设的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课程,它在承担起培养学生古书阅读能力的同时,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也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我们的教学自然应当充分发挥其学科优势,找到正确的途径和方法,肩负起育人的职责。

一、古代汉语教学的传统文化传承作用

(1)促进华夏文明生生不息。古代汉语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具有非同寻常的社会作用,一方面在现代社会,从事古代文化典籍研究的人已日渐减少;另一方面古文化距离我们又比较遥远,古代文献资料又是用文言写成的,这种语言对现代人来说已日渐陌生,这更增加了文化传承的难度。古代汉语是学习、传承传统文化遗产的基础所在,要使文明延续,没有捷径可走,唯有掌握古代汉语文言这把开门的“钥匙”,才能让我们领略无限风光,在阅读、思考、传承和创新中继承文明,使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相传。(2)构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文化是针对文化的传承而言的,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遗产,是迄今为至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增长的人文精神的总和。百家争鸣是中国思想史上伟大的高峰,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此传承文化时,对那些缔造过我们民族精神,价值趋向的核心思想必须继承下来,它是我们精神的家园。(3)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学生作为一名合格社会公民,主要应解决做“人”的问题。古代汉语教学,要在着眼字、词、句教学的同时,更注重领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人文情怀,在堂堂“君子之文”中,重德修能,体味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时展到今天,多元文明渗透到许多领域,传统文化正在经受着不同程度的冲击。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文明的成果,我们寄希望于有识之士的倡导,寄希望于普通民众的热爱,更寄希望于对古代汉语教学的更上层楼,因为它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有着其他专业无可比拟的优势。(4)发挥传承文化的载体作用。古代汉语课要发挥文化载体的作用,担负起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职责,以传承传统文化为己任,因为这关系到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繁衍。学习古代汉语,有助于掌握古代优秀文化遗产,提高全民族的道德修养,坚定民族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民族的凝聚力。倾注了无数先哲心血的这笔财富是由文言文这种语言形式写成的,要了解这些文化,必须具备阅读经典作品的能力。(5)发挥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鉴别作用。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深邃厚重。漫长的岁月里,祖先为我们留下了璀璨夺目的文化典籍,这些遗产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医药、卫生、服饰、礼仪、典章制度等诸多领域,它们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而这一切都是以古汉语文言的形式保存下来的。因此,我们要学习、继承和研究它,要去粗取精,为今天服务,就必须扫除语言文字障碍。这就必须熟悉古汉语的语词、语言、语法构造,以做到游刃有余。

二、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其次,选取好的教学内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汉语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再次,改革教学方法。古代汉语教师不能一成不变地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及时地运用新的教学手段,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精心组织古汉语教学,注重弘扬民族精神。比如,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采用文化解读的教学模式、生动活泼的图片等再现古文字、历史、诗词画面,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古代文化知识的积极意义,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参 考 文 献

古代汉语文学范文3

论文摘要:古代汉语是高等院校中文类专业的主干课和基础课,承担着培养学生的古代汉语素养和古代典籍解读能力等教学任务。这门课程沙及到哲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的内容,甚至包括天文、律历、姓氏名号、职官等文化常识,可谓内涵丰富、外延广阔。而以上这些内容,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在当前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更应该侧重于观照传统文化的解读方式,将传统文化的传承视作其重要任务之一。 

和我国高校的其他课程一样,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发展,古代汉语的教学改革也刻不容缓。新时期的古代汉语课程改革,我们认为在发挥其“工具性”作用的同时,更应该提倡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人文素质教育、审美情操培养等多方面的功能,对此,笔者已撰文讨论。本文就古代汉语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及相关问题试做讨论。 

一、从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目的谈起 

    我们到的教学材料表明,古代汉语这门课,在1958年以前,不同高校在不同的时期,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各有不同。据王力先生说,“有的当作历代文选来教,有的是当作文言语法来教,有的把它讲成文字、音韵、训话,有的把它讲成汉语史。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 

    1958年的教育革命以后,学者们重新考虑这门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以提高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从.此,古汉语的教学改革开始,并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自从王力先生于1962年主持编写并出版适用于全国高校文科专业的第一套古汉语教材以来,古代汉语课有了较为确定的内容,即采用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三结合的原则,并以这三个方面作为古汉语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从此,古代汉语课程也有了比较明确的教学目的,即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培养这一能力就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古代的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等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以上这些哲学、历史学、文学、文献学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应该观照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将其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古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本身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 

    我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它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内涵包括睿智的哲学宗教思想、完善的道德伦理体系、辉煌的文学艺术、独特的语言文字形态、浩瀚的文化典籍等诸方面。古代汉语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的内容就是以上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的复合体。现行古代汉语教材大多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参照,学者们或采用文选、常用词、通论“三结合”的编排原则,如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朱振家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或主要突出文选和通论两部分,如易国杰主编的《古代汉语户。但他们的教材都彰显了我国灿烂多彩的传统文化。下面以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为例(以下简称王本),仅就文选部分和通论所承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加以讨论。 

王本《古代汉语》在文选部分选取了《左传》、《战国策》、《史记》、《汉书》等经典的史学作品,还有《诗经》、《离骚》、唐宋古文、唐宋诗词等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作品(尤其是正统的儒家作品),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至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在古代汉语教材的课文中比比皆是。有反映个人修养的,如《论语·学而》,讲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说明古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作为古汉语的教学内容,必然使学生通过学习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反映教与学关系的,如《礼记·教学相长》:“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一观点到现在也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又有反映个人对社会责任的,《论语  ·微子》:“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是孔子面对隐者的讥讽叹息时所说的话,意思是个人对社会是有一定责任的,人不能逃避现实。另外教材所选北宋范仲淹《岳阳楼记》,其中的名言:“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集中体现了古人心系天下,先于民忧,后于人乐的传统道德观念。以上这些都是古人优秀的品质,也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可使学生受到熏陶,起到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作用。 

    通论是现行古汉语教材都非常重视的不可或缺的内容。王本《古代汉语》“通论”涉及到文字学、训沽学、音韵学的诸多内容,还涉及到文体、修辞等语言学知识,古代的姓氏名号、车马宫室、职官、乐律、天文历法等丰富的文化知识。以文字学知识来说,包括“汉字的构造,古今字、异体字、繁体字”等内容,给我们揭示了汉字和汉文化的密切关系。汉字的书体有甲骨文、金文、篆书(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对学生来说,从汉字人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最直接的途径。我国历史上对汉字较系统的研究,开始于东汉许慎所著的《说文解字》。可以说汉字本身及许慎依据汉字形体结构阐释字义的过程,都积淀着丰富的古代传统文化信息。《说文解字》通过说解汉字展示给我们的传统文化内容,陆宗达先生将其归纳为四个主要方面,即古代社会生产、古代的科学、古代医疗学、社会制度等,包括范围很广阔。学生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已经不单是简单地将其作为古汉语知识学习,而是观照到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知识空间扩大了很多。 

还有一些关于古代的姓氏名号、服饰、车马、宫室、天文等方面的内容,给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空间就更大了。比如,我们通过学习“古代的姓氏名号”,就知道古人有名有字,“冠而称字”,所以,称别人的“字”以示尊重。我们知道了古人还可以有“号”,如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古人去世以后还有谧号,而溢号往往根据此人生前品行业绩而定,如陶渊明溢号“靖节先生”,显然是依据其高洁之行得来的。学了天文律历,我们得以了解古人善于将音乐中的十二律对应岁时的十二月,再读陶渊明的《自祭文》“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就知道“律中无射”实际指的是9月份,是用乐律名称表达时序,因为“无射”刚好和“季秋”时节相对。学生学习这些内容的过程,就是对传统文化接纳、传承的过程。 

三、当前的文化大背景决定了古代汉语课堂应该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曾一度出现了文化“向西看”的情形,且势头不小。曾有人盲目地仿效,不论是非,不辨美丑,置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于不顾。就拿节日习俗来讲,人们迷恋于“圣诞节”、“情人节”,不管是否符合国情,只要是西方的,就很乐意“拿来”,使传统文化备受冷落。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我们高兴地看到我国传统文化有了回归的趋势。如,2008年的奥运会开幕式,充分展示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四大发明、中国画、武术、中国戏曲、皮影戏、古代音乐等等。开场戏《击击而歌》,更向全世界展现了我国古老而热情的迎接贵宾的喜庆仪式,表达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蕴。2009年,我国颁布了国家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重要传统节日和春节一同作为法定假日,这将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因为中国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们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还有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汉语热,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留学,“孔子学院”在许多国家的建立等,都为我们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平之如。 

    在以上大的文化背景下,作为高校的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加人到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更应该走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队伍的最前列。从这个方面讲,高校古代汉语教师应义不容辞地将古状汉语课堂作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这是责任也是义务。 

四、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功能的措施 

    通过古代汉语教学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对教师是严峻的挑战,不仅要求古汉语教师要有专业献文化素养,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我们所说的“专业的文化素养”主要指古汉语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功底,还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面,对我国古代的政治、历史、天文、教育、哲学、风俗习惯等文化知识都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教材,更深人地理解教材,才能有效地进行古代汉语教学。“好的教学方法”贝组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各种方法或者技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唤起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导他们去探究优秀的传统文化,使之加人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的队伍中来。具体来说,通过古代汉语教学来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措施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传统.的古汉语教学中,教师将这门课仅仅视作学习其他‘课程打通语法、扫除文字障碍的工具。新时期的教学改革首先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引导。如讲到《论语》时,教师应结合现实,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为人处事的准则、教书育人的方式方法、高尚的道德情操等。要求学生多记诵名诗名文,从而加大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力度。还可以适时地结合传统节日,渗透传统文化观念。 

    其次,选取好的教学内容。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中仁、智、勇以及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就存在于我们的古汉语教学内容中,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选择。 

古代汉语文学范文4

摘要:由于教学对象是母语非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内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有着鲜明的特性。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应该适当降低难度。在教学内容上,可以根据精选经典作品、强化文化底蕴、语言务求晓畅、篇幅适中为上的原则作出选择和调整。在教学方法上,结合语用教学和文学、文化教学,综合运用现代电教手段,营造体验式、沉浸式课堂。

关键词:留学生;古代文学;教学

作者:邓百意(海南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海南海口570228)

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一门讲授中国两千多年来文学发展的历史、历代重要的作家作品以及重要的文学现象和文学知识的课程,在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言这三个学科性质近似的本科专业教学大纲中,被设定为专业类必修课程,在各自课程体系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在汉语言文学以及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内部,有关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探讨所取得的共识度比较高,然而在专门给留学生开设的汉语言专业内,围绕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等,一直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声音,这表明相对于其他两个专业而言,由于培养对象的独特性,古代文学课程有着明显的个性,需要我们更多的注意力。

一、古代文学课程在汉语言专业的开设现状

汉语言专业作为专门为来华留学生开设的本科专业,最早出现于1975年的北京语言学院(即现在的北京语言大学),当时的名称为现代汉语专业,1993年改为现名。2002年,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专家主持编写了《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大纲》(下文简称《大纲》),为指导全国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教学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文件。《大纲》将古代文学课程设计为大四开设,安排在学生基本学完初、中、高级汉语综合技能课程,各个层级的听力、阅读、写作、口语等专项技能课程,现代汉语(语音/词汇)、古代汉语等语言知识类课程之后,这说明《大纲》编写组综合考虑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难度和留学生群体在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上的特殊性。考察古代文学课程在汉语言专业内的实际排课情况可以发现,目前各高校基本都将这门课程排在了大三第二学期或大四第一学期,体现了比较高的一致性,这与中国学生的古代文学课程普遍从大二第一个学期开始开设存在明显的时间差异。

就课程性质和学时总数而言,《大纲》将古代文学课程设计为文化类必修课程,每周2学时,开一个学年,总计60-80学时。这一点上,各高校不尽相同。从大方向来看,古代文学一般被列入到汉语言专业汉语言方向(或称对外语言文化方向、汉语国际教育方向)的必修课课程群,如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海南大学等。但也有列入专业选修课课程群的情况,如北京语言大学、中山大学等。大部分学校选择单独开设,部分学校选择并入《中国文学》大课目下,与现当代文学一起讲授。学时设计上,64-72学时的总课时比较常态化,也有缩小至32-36学时的情况,超过80学时以上的课程计划,极为少见。根据《大纲》的设计,该门课程“要求学生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情况,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样式、源流变化,以及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要求学生了解、熟悉一定数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对古代作品的艺术表现特点有初步认识。”*如果参考总学时和学生语言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这个要求并不低。值得关注的是,一些高校即便将课程调整为选修,学时数调低到三十多个学时,课程的教学目标似乎还在《大纲》的基础上有所拔高。如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言专业的汉语言方向,在大三第二学期开设中国古代文学,列入选修课,课时设置为一周两节,课程的总体要求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整体发展脉络和各个朝代文学的主要特征,着重理解并能够基本掌握重点作家的代表作体现出的独特风格,同时注意结合古代文学史的特定历史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思想等多种因素来综合考察作品,从而解读出作品的独特思想意蕴、时代价值和艺术魅力。”*这个教学目标既包括了掌握中国古代文学史整体发展脉络和各朝代文学主要特征的宏观目标,也包括了能结合重点作家的生平经历、创作思想等解读代表作品的思想意蕴、时代价值、艺术魅力等微观目标。在对外汉语教学背景下,即便以上限80学时来实现上述教学目标,也是极难达成的任务。

由于汉语言专业的学生都是外国留学生,他们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都与古代文学存在较大的隔膜。论者在任教班级作过相关调查,结果表明,不少留学生,尤其是欧美、非洲地区的学生,在进入汉语言专业学习之前,仅有不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入学前以最浮泛的方式接触过一两首古代诗词,他们的中华文化背景极为淡薄,一些对中国学生来说根本不成问题的文学、文化常识和稍具文学色彩的术语,在留学生眼中是莫大的障碍,如果教师不讲解,学生只能陷入一片茫然。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开始最好把他们当小学生来教,这样一来,学生非但不生气,反而十分欢迎”*的经验,从侧面揭示出留学生的对这门课程的实际接受能力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除了教学目标难以达成以外,在开课过程中,不少一线教师还常常存在这样一些困惑:一边是教师在讲台上激情昂扬地讲,另一边是学生在底下懵懂艰涩地听,教师预设的文学史知识体系以及作品的审美理念似乎与学生之间总是隔着一层障壁,难以顺畅地传达过去;教材上的内容如此之多,学生的接受能力这般有限,教师使出了浑身解数也仍觉教学任务无法按期完成。从学生的角度而言,他们似乎找不到课程的学习意义所在,认为它对于提高个人的汉语水平并无太多益处,与语言技能性课程相比,缺少立竿见影的效果,学习难度也明显大于其他课程,这种认知体现在课内课外,就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知难而退的情况普遍存在。上述问题的出现,就教师一方言之,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多出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不甚得法;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多半基于对文学的特性缺乏了解。

基于现实情况的考虑,不少研究者主张调整当前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加以授课内容的重新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适度改进,以降低学习难度。如孙兰提出将古代文学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专题教学最好,“在具体讲授过程中,可以开成古文阅读课”*。甚至有比较极端的观点认为,所谓古代文学最核心的就是古代诗词,除了诗词以外,其他的古代文学体裁都不适用于教学。

论者认为,现阶段针对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所进行的古代文学课程设计,虽然并不要求达到中国学生同类课程的难度,但是也绝不应该简化为以教小学生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仅听闻三五个代表作家,识记几首文句浅显的诗词,而完全忽视中国文学史的知识体系的建构。具体来说,这门课程的对外教学可以围绕三个目标层次进行:以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的典范性代表作品为第一层次目标,以对这些作品的艺术特点有初步认识为第二层次目标,以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为第三层次目标。其中第一层次的目标是基础,要求所有学生无差别地掌握,但在作家作品的拣择标准和数量上,教师要进行适度调整;第二层次的目标是核心,也是外国学生从典范作品切入了解中国文学独特的民族风范并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关键环节,在教学中应成为关注的重点;第三层次的目标体现的是文学史类课程的专业性质,在深广度上应降低,讲授时需注意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国际汉语教育专业作出难易程度上的区分。

要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是处理好两大问题:第一是教什么,第二是如何教。

二、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

我们首先来看教什么的问题。如前所述,把古代文学教学简化为作品赏析课,完全无视文学史的体系性,这是不可取的,但是如果将教学重点放在文学史的“面”上,而不重视代表作品的“点”的讲解,是更不合时宜的。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来自于世界各国,每个学生的背后都是不同于中国人的母语和文化背景。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之前,甚至根本没有接触过任何形式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国三岁小儿就能成诵的《春晓》《静夜思》《赋得古原草送别》等,在他们眼中也是非常陌生的东西。如果没有一定数量经典作品的储备而直接把学生引入文学史的分析,教师与学生双方都将进入无所适从的状态。故而在对外的文学史教学中,作品的教学必须放在第一位。那么在作品的选择上,外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应不应该有差异?如果要有差异,什么样的作品是最适合留学生的?

论者认为在古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精讲作品的选择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标准进行:

第一、在经典作品中,选择篇幅适中,语言相对明白晓畅,典故运用较少,理解难度较低的作品。以诗歌为例,《诗经》中值得讲的名篇甚多,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说,讽喻诗、战争诗最能体现现实主义的风格,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这两类就不如爱情、怀人、民俗之类题材的诗更为契合学生的需求。屈原的《离骚》无疑是骚体诗的典范代表,其间流注的爱国主义情怀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但若放在留学生课堂作精讲,光是逐句解释诗意,没有三五个课时根本下不来,更不要说在文化层面进行深层次解读了。再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诗大家的作品,选择他们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就不如《早发白帝城》《春夜喜雨》《赋得古原草送别》更能快速地为学生理解和接受。

第二、选择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深厚同时便于开展跨文化比较的作品。文学类课程有着不同于语言类课程的鲜明特点,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有关中国的历史、民俗、中国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等应当内化在教学目标中。教师选择精读文本时,可以特别留意那些与其他文化圈的同类题材作品相比,中国风范特别浓郁的作品。比如在讲戏剧作品时,除了《西厢记》《牡丹亭》等第一梯队的代表作以外,关注度不是那么高的《赵氏孤儿》不妨列入课堂精讲范围。这部作品在18世纪即传入欧洲,较早为西方人所了解。作品通过设置环环紧扣的戏剧冲突,异常激烈地表现主人公如何在义与利之间毫不犹豫地做出舍生取义的选择,以强烈的情感力度戏剧化地诠释了儒家的“义利”文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赵氏孤儿》与伏尔泰的改编本《中国孤儿》、英国作家狄更斯的《雾都孤儿》作对比分析,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思考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讲宋词时,苏轼是重点人物。如果以苏轼为豪放词的代表人物,那么《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应成为文本解读的重点,但若以中外文化比较作为切入点来选择作品,《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重要性就突显出来了。这首词以梦寄情,将作者对亡妻的悲悼抒写得真挚而沉痛,从文化角度言之,此词体现出的是中国人重现世的生死观,与英国作家弥尔顿悼亡诗《梦亡妻》的哀而不伤、情致温然的味道迥异,而后者体现出的是浸润在宗教文化背景下的超越现世的生死观。

近年来,有研究者提出教师可以按文化主题来选择中西文化碰撞中容易产生共情效果的作品。比如按照爱情、亲情、思乡、景物、动物等主题,将同类题材的作品放在一起,设立专章,讲述其源流、变化及作品中所体现的中华文化特质等,这不失为一种值得尝试的新思路,但如何将这些题材特点的解析与整个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脉络融合成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还需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考量。

最后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对于留学生,我们即便不以培养学生的相关学术研究能力为目的,教师也应有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化意识,故而在教学中除了重点讲授代表性作品外,还要安排一定的课时,设计合适的课堂教学环节,用尽可能明白晓畅的语言择要介绍文学史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基本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脉络。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除了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进行适度调整以外,要真正做好留学生的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怎么讲是尤为关键的一个问题。

论者在实践教学中总结了个人认为行之有效的三个教学策略。

第一、文学作品的精读鉴赏宜结合语用功能的把握同时进行。

各种调查表明,即便是通过两到三年语言技能课程的集中学习,汉语已经达到HSK5级甚至6级水平的学生,大三大四进入到文化类专业课程学习时,仍然面临语言知识储备不足,无法围绕专业性话题得体、深入地交流的问题。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受制于语言水平的限制,对留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讲解必须结合语言的语用功能进行,必须充分注重留学生在古代文学课程学习中所明显体现出的语用诉求,这也是符合对外汉语教学发展规律的。朱光潜先生曾说过:“在任何一国要真正好的语言,大半都要从最好的文学作品中去找。”*文学作品,特别是古代典范性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在漫长的历史中经过提纯的优美的语言,它与口语,特别是现代汉语口语固然有距离,然而即便在当下,它们也并非死的语言,其中涵盖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从未与现代汉语完全撕裂,而是沿着一定的轨迹延伸到了当代人的生活。特别是当我们进入到有关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思想、哲学、历史等深层次话题交际时,古代文学作品中形式丰富多样、文化姿态各异的成语、俗语、名言、警句,成为人们表达思想、辅助交际的最具有审美趣味性同时也是最经济的工具。在带领学生进行文本分析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那些有着特殊文化内涵的词语以及意象,尤其是那些至今还活跃在人们口头和笔端的经典表达方式,在课时允许的前提下,甚至可以进行适度的操练,让学生在“学以致用”中体悟这门课程的现代意义。

当然,强调教学时将文学的鉴赏与汉语语用功能的把握相结合,并不意味着要把古代文学上成类似于古代汉语的课程,更不提倡陷文学的课堂于生词及古汉语语法学习的汪洋大海。教师要在文学的解读与语用的讲授之间把握好一个度,决不能让语用学来喧夺文学的主。一个比较有操作性的教学策略是,文意的粗读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进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要求,并提前准备好相应的预习辅助资料。辅助资料中的字词释义宜细不宜粗,勿取过于文学化、术语化的阐释方式,应以明白晓畅为宗,最大限度地贴合留学生的汉语水平,降低作品的理解难度。经过这样的预处理,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精读时,就不必过多地分散精力于逐字逐词的解释,能够将语用的重点放在被筛选出来的经典词句及意象上,从而将有限的课时更多地集中于作品审美特点和文化特质的解析上。

第二、改变传统课堂由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课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设计合适的课堂活动,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表达欲望。

文学的课堂应该是既富有审美情趣,同时能频繁产生思想碰撞的课堂,对外汉语教学背景下的文学课堂尤应如此。我们的学生是来自世界各国的成年人,具有个人特色的思维方式已经基本养成,且每个学生的身后都涵养着丰富多样的文化背景。他们在语言的表层能力上也许比较“稚嫩”,有时候难免给人以“可以当小学生教”的错觉,但是在历史、文化、思维等各方面的深层思辨能力上,与中小学生是处在完全不一样的层次上的。教师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设计,调动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激活他们身后潜藏的异质文化因子,与中国最经典的文学、最具特色的文化碰撞出异样的思想火花。

具体地说,在诗词教学板块,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有节奏、富激情地吟诵,训练学生自主配乐朗诵或者演唱,举行诗词配乐朗诵比赛,引导学生翻译、仿写同类题材作品;在戏剧教学板块,教师示范戏剧表演程式,鼓励学生体验、模仿,选择经典剧目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把西方话剧、歌剧等艺术形式拿过来进行横向比较和讨论;在小说教学板块,把其他国家同类题材的经典作品拿过来作对比阅读,引导学生抽取作品中的特色人物、特色文化、特色民俗等进行跨文化比较分析等等。这些方式皆以体验式、沉浸式学习为特色,有助于改变古代文学教学在学生心目中的艰深、古板、晦涩的印象,非常值得教师尝试。

第三、采取现代电教手段辅助教学。

古代汉语文学范文5

一、《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法问题。很多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仍采用填鸭式教育,教师在黑板上书写知识,边讲解边让学生抄笔记。教师一味注重自己讲,忽视了学生的思考和接受程度,学生的大脑被教师所讲的知识灌满,但是却没有消化理解的时间。并且,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抓紧时间讲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的讨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另外,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古代汉语》知识比较深奥复杂,而学生的知识不够充分,思想不够成熟,难以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出正确的答案,因而放弃了学生的探究和讨论,忽视了学生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内容问题。大多数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内容枯燥而生涩,与现代生活脱节。很多学生由于缺乏古代汉语的知识基础,很难理解教师所讲的古代汉语知识。尤其在音韵方面,古代音韵知识十分复杂,加之学生对古代音韵不了解,接触不到真实的古音,难以理解教师讲的音韵知识。另外,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古代汉语》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没有联系,学习意义不大。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都采取做笔记、背诵笔记的方式来应付《古代汉语》考试。一旦考试结束,便会将古代汉语知识扔掉,《古代汉语》教学没有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问题。很多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都是按照教材对字、词、语法、文章等进行讲解,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而《古代汉语》教学目标不仅是教会学生古代汉语的基本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研究汉字和语言的能力以及阅读古书的能力。而现有的《古代汉语》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培养,很多学生虽然学习过《古代汉语》,但是仍然不认识繁体字和古体字。

二、《古代汉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要转变教育理念。《古代汉语》课堂教学应转变传统的理论知识传输理念,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研究能力的培养。首先,教师应加强对《古代汉语》学科的认识,不能单纯地将《古代汉语》视为工具课程,而要将其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相联系,加强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着重培养学生的古书阅读能力;其次,教师应改进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向学生宣传学习《古代汉语》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进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二要优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核心,也是《古代汉语》教学目标的直接w现。针对《古代汉语》教学内容枯燥的问题,高校应积极调整教学内容。首先,《古代汉语》教学应将基础知识、古书阅读、古汉语使用、传统文化纳入到《古代汉语》教学内容中,在讲解基本的文字学、词汇、训诂学等知识时,引入语言学理论,增强学生语言学习的系统性。另外,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教材中出现的古代政治、军事、宗教等文化,将古代汉语与传统文化相联系,着重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古代汉语文学范文6

论文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发展,研究,综述

“古代汉语”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必修课之一,从建立初始到现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其教学经历了多个发展时期。

一、萌芽时期(1952—1960)

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师范院校及综合性大学的相关专业相继设置古代汉语这一课程以来一直到1960年相关古代汉语教材出版,这一时期是古代汉语教学的萌芽时期。

这时期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内容不确定,不统一。课程没有教纲、没有教材,教学内容由教师而定。并且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在不同的时期内,其教学内容也不同。

创立初始,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也不一致。因此,1956年国家高等教育部颁发了《古代汉语教学大纲》。《大纲》对古代汉语教学的基本问题作了比较详尽、具体的规定,确定了古代汉语的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方法。这样,就使古代汉语教学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迈出了重要一步。《大纲》也成为了50年代古代汉语教学研究最重要的标志性成果。此后,1957年至1958年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对古代汉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经过一段时期的探索,古代汉语教学目标逐渐明确,即以培养阅读古书能力为教学目的,改进了古代汉语的教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959年,北京大学进行了古代汉语教学的改革,把文选、常用词、古代汉语通论三部分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许多高等学校都以培养阅读古书能力作为目的,改进了古代汉语的教学。

这一时期的教学方法也是单一化,由教师讲授为主,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学科建立之初,没有教材,学生主要听教师教授,教师一般把教案当作讲义,因此教学内容得不到统一。1959—1960年期间,古代汉语讲义印制及相关古代汉语教材相继出版面世。1959年,朱星先生主编的《古汉语概论》出版,由于内容复杂繁多,教材并没有推广出去。但作为第一部正式出版的古汉语教材,在古代汉语教学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1960年,马汉麟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读本》出版,虽然内容过于简单,但却是古代汉语新、旧教学观念的一次转变。总体来说,虽然这两部教材存在许多缺陷,但它们开创了古代汉语教材的先河,为后来多种版本的古代汉语教材的出版,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发展时期(1961—1965)

60年代初,北京大学根据《古代汉语教学大纲》,探求新的教学途径,并取得了宝贵的经验。这一时期,有了统一的教材,即王力版的《古代汉语》出版。

1961年,古代汉语教材编写小组以北京大学的古代汉语讲义为基础,并参考各校古代汉语教材进行改写,制定一部统一的古代汉语教科书。1964年,由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出版。这本书包括三个内容:文选、常用词、古汉语通论。这三个内容不是完全分离,互不相关的三个部分,而是以文选为纲,其他两个部分与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王力先生创设的“三结合”教学体系对各高校的古代汉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部教材的出版成为中国古代语文教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代表了那一时期全国古代汉语教学的新水平。同时对古代汉语课堂教学具有指导作用,对以后古代汉语教学的发展意义重大。直至今日,王力版的《古代汉语》教材也是最权威,使用最广泛的教材。现今大多数高等院校仍然使用。并且,国内的古代汉语课程都是按照王力先生创立的“三结合”教学体系来进行的。

这一时期教学方法上仍然采用以教师教授为主,课堂提问方式为辅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停滞时期(1966—70年代末)

时期,古代汉语初具规模的教学体系遭到破坏,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古代汉语教学进入停滞时期。

四、成熟时期(80年代—90年代末)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各学科进入恢复发展时期,古代汉语教学又逐渐恢复。80—90年代末,古代汉语下属的各门学科,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研究也逐渐逐渐增多。古代汉语教学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涉及问题越来越全面。教材建设、教学理论探讨、教学语法体系研究构成了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的基础框架。如:

在教材建设方面,从创立之初到90年代,据粗略统计古代汉语教材有40多种不同版本的教材。例如:王力本和郭锡良本采用文选、常用词、古代汉语通论三结合体例;许嘉璐本采用通论、文选、教学参考合编型;张世禄本采用文选、通论结合型。其中文选、通论、练习结合型被认为是最富有创建性的新形式。其中文选的选材范围也较以往有所扩大,向前推至商周,向后延至明清。教材版本的多样化也为古代汉语课堂教学向着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可能和前提。

在理论探讨方面,认为教学对象与五十年代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认为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古文阅读基础,所以高校古代汉语教学应该与中学生的文言文教学相互区别开来。同时,一些学者提出了研制古代汉语计算机教学辅助系统软件,将现代科技引入古代汉语教学中。这一观点对现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古代汉语课堂教学中提供了前提与可能。

在教学安排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时逐渐减少。因为教学对象在入学之前相比八十年代以前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古文阅读基础;另一方面,古代汉语下属的各门学科,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古代汉语的分支学科的细分化也使古代汉语的知识范围有所减少。

总之,九十年代以后,古代汉语教学进入了全面发展新时期。古代汉语教学研究取得了较大成

绩:课程目的、课程性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等理论问题得到深入研究和探讨;古代汉语教材版本多样化;教学语法体系也得到进一步深化等。 五、完善时期(新世纪—至今)

进入新世纪之后,古代汉语的研究依旧沿着王力的研究思路发展,但却是在不断系统化,趋于完善。

教育思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单纯的知识积累转变为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学方法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讲授侧重于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的介绍、重点难点的分析;强调学生对古代汉语特点和规律的把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练习,并通过适当的课堂讨论活动加深对古代汉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教学安排上,尽管课时减少,但课程的性质不能改变,课程的质量不能降低,做到课时减少而教学效果不降低。因此,教学内容也相应地有所变化。“文选”分为精读和泛读两部分,精读部分为课堂教学部分,泛读部分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部分。将知识传授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做作业、学期论文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掌握知识。

由于对古代汉语教学研究的深入,也大大提高了古代汉语教材的知识新颖性和先进性。许多高校也逐步组织课题组编纂古代汉语丛书,古代汉语教材更趋于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