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火灾预防措施范例6篇

矿井火灾预防措施

矿井火灾预防措施范文1

矿山火灾事故是矿山重大灾害之一,由于矿山生产的主要特点是作业分散、人员多、作业环境复杂、自然条件恶劣、设备设施多、不安全因素多等,所以矿山火灾事故极易发生。我国有近三分之二的煤矿存在自然起火的问题,这其中国有的重点煤矿中有近一半的矿井存在自然起火隐患,矿井自然起火约占据近自然起火次数的95%。矿山火灾不仅燃烧生成的有毒有害气体,可能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和健康,甚至引起爆炸事故,而且可能烧毁大量机械设备,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因此可以看出,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始终影响着矿山的安全生产的前进的脚步。

外在原因引起的火灾预防措施

外在原因引起火灾时,起火迅速,发火迅猛,常常会造成严重后果。因此,为降低火灾引起的后果,矿山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火灾发生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应对火灾。

1 井下火灾的预防措施

矿井下设施应配备一定数量的自救器,以便发生火灾时可以自救,尤其是在危险工作环境的工作人员要随身携带自救器以防止火灾引起的突发事故。在矿井下的柴油等油类物品要专门存放在硐室中,承装油的容器应严格密封。井下火灾的预防措施应按照相关要求组织实施:矿井下生产所用的柴油设备及液压机械等要严格检修,严禁发生漏油现象,另外每台机器上应装备有便利的灭火设备;要定期更换木支架进风井筒等建筑物,对木支架支护的竖、斜井井架等设施旁要设置消防水管;对于进风井筒等建筑物应采用不燃性材料建筑等等,这样都是为了及时应对火灾。

2 矿山生产中地面过载的防治措施

在矿山地面管路设计中要紧密结合生活激水管路的设计,设计安全的消防水管系统;各厂房和建筑物之间,要建立消防通道,以利于消防车辆通行,实施救援;对于各类易燃易爆物等应建立严格的防火完善制度,并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

3 在焊接过程中对火灾的防治措施

在矿区开采过程中,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是必须要完成的,焊接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矿井口的建筑物内或者矿井下进行焊接和切割的操作过程中,专业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并针对具体矿山环境,制定有效地防火措施。在每次焊接工作结束后,要认真检查工作现场并进行安全隐患的清理。

4 爆破作业引起的火灾的预防措施

在一般金属矿山工作过程中,爆破是其必备的工序。在操作爆破工作中,专业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安全规程的相关要求,对炸药库及相关设施进行定期的严格检查;同时应该注意工作的一些照明用的线路安全,防止因线路短路或产生火花照成的炸药的引燃,造成重大火灾。在爆破现场,应当仔细检查运药的线路,保证安全顺畅,从而防止因电气短路而引起火灾。对于有爆炸危险的矿山填塞好炮泥,以防止矿石过分破碎和爆破时喷出明火。在爆破过程中和爆破后应采取喷雾洒水等降尘措施,降低火灾发生几率。

5 一些明火引发火灾的有效防治

不允许用明火用直接接触的方式来加热井内的空气,不允许使用明火来进行井内基础设施维护等。矿井生产所使用过的蜡纸、费油等易燃易爆物品应储存在专门的容器内,并进行妥善保管或处理。在较大的爆破作业中,应该谨慎防止炸药以及其包装材料与明火直接接触,引发爆炸、燃烧等,从而引发火灾。

内在原因引起火灾的预防措施

有自燃可能的矿山就是内在的原因引起火灾的案例,一旦发现某一区域自热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封闭和隔离,切断与空气发生氧化的过程,将发生火灾的概率降到最低。如果遇到火灾应该首先采取有效地隔离措施,防止火灾的扩大和蔓延,将火灾的损失减低到最低。经实践表明,内部因素引发的火灾经常发生在通风系统紊乱、漏风严重的矿井内,因而在具有存在自燃隐患严重的矿山中,通风工作需要满足一下各方面的要求。

1 尽量地防止井下漏风。及时密闭采空区及废弃巷道,加强通风构筑物的检查管理,严防采空区漏风。

2 采用机械通风。扇风机主扇应有反风装置,风压的大小应适当。

矿区防灭火技术

1 均压防灭火技术

它是采用通风的方法减少压差,降低漏风量使之接近于零,以此来切断氧气的来源,达到灭火的效果。此技术对工作面及掘进面初期发现的高温预兆点有较好的效果。

2 灌注无机固化材料防灭火技术

灌注的水砂浆、煤矸石泥浆、粉煤灰、石膏等是现用的防灭火填充材料,它们形成的浆液对煤体起包裹作用,避免煤与氧气接触,起到隔离灭火的作用。

3 阻化剂防灭火技术

常用的阻化剂是卤化物及其水溶液能够浸入煤体的内部缝隙中,部分覆盖在煤体的外表面,使煤体与外界隔绝,无法与氧气接触,从而起到灭火作用。

除此之外,惰气防灭火技术、泡沫防灭火技术、胶体防灭火技术等均在防灭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矿井火灾预防措施范文2

关键词 矿井火灾;防治;损失

中图分类号 TD7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92-0114-02

煤矿火灾是威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灾害之一,火灾事故不仅会产生大量高温烟流和有毒有害气体,危及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且会烧毁大量井下设备、损耗煤炭资源,给矿井带来巨大灾难。因此,做到火灾事故的预防是关键,如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就必须采用得力的应急救援方案。在煤矿遭遇火灾时如何有效地进行抢险与救援工作,尽快将灾情控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程度,以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煤矿火灾的分类和危害

1.1 煤矿火灾的分类

煤矿火灾按引火热源的不同可分为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①外因火灾,指由于外部火源如明火、瓦斯煤尘爆炸、爆破、电流短路、静电、机械冲击等引燃可燃物造成的火灾。其特点是:突然发生,来势汹涌,如不及时发现、控制,将造成恶性事故。②内因火灾,指煤炭接触空气后,因煤自身氧化产生热量,热量积聚使煤炭自然发火而产生火灾。内因火灾多发生在采空区、遗留的煤柱、破裂的煤壁及浮煤堆积等处。其特点是:会持续燃烧,浪费大量煤炭资源。

1.2 煤矿火灾的危害

煤矿火灾由于在受限空间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使人体中毒,燃烧产生的高温可使人呼吸道灼伤;煤矿火灾可能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进一步扩大伤亡;煤矿火灾可能造成井下风流逆转,致使风流紊乱。火灾产生的火风压会使风流逆转,使原来安全的上风侧工作面里混入有害气体,威胁上风侧人员、设备安全;煤矿火灾可能会烧毁井下设备、烧损煤炭资源。

2 煤矿火灾事故救援技术分析

2.1 制定救援方案的原则

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及时救助遇险人员,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发生火灾后,先切断火灾区域电源后再灭火;采用直接灭火和有效的通风等措施,控制火灾扩大。

2.2 矿山救护队基本救援技术

发生火灾后,现场人员应首先设法切断火区电源,采用与火灾类型相应的消防灭火器材进行灭火。发生易燃支护材料和油脂着火时应首先选用灭火器灭火;井下发生煤体燃烧时首先要切断火区电源,然后再采取隔离等措施进行灭火;扑救火灾时,人员必须站在上风侧,同时要注意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伤人。

现场指挥部应根据火区所在地点、范围和通风瓦斯等情况,制定通风措施,选择最有效的通风方式,要确保火灾有害气体不向有人员的巷道蔓延和逆转,以便救人和灭火。为防止火灾扩大,需改变矿井通风方式或采用反风时,应在组织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安全撤离后再采取此项措施。

3 防止火灾的措施

由于煤矿井下火灾的发生通常比较突然,火势的发展也比较迅猛,并且火势蔓延过程中还经常伴随着有毒气体、烟雾等的释放以及瓦斯等的爆炸,所以其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财产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目前,虽然在煤矿的火灾中由于外源而导致的火灾所占的比例较小,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近几年来煤矿的工作中机械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使得因浅谈煤矿井下火灾的处理外源而造成的火灾越来越多,导致其在煤矿井下火灾中所占的比重也呈现上升的趋势。在减少煤矿井下火灾的工作上做好火灾的防范工作仍显得尤为重要。

1)高温热源的防止,火灾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产生了高温热源,引起火灾。所以关键的为防止高温热源的存在及阻止其失去控制,针对此管理层应该制定一定的规章制度对高温热源以及潜在的热源进行严格的管理。

2)可燃材料是火灾发生的必备要素之一,所以矿井之下所用材料的选取上也应该严格把好关。煤矿单位应该尽量避免易燃易爆材料的使用以及其放置,如果必须用到该类型的材料,则需要将其与热源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障安全。

3)机电火灾的防止,机械设备的漏电以及未能及时关闭或者操作不当等原因都有可能使机械设备成为高温热源而导致火灾。

4)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摩擦是不可避免的,工作中应该选取合适的材料尽量减小摩擦,防止因摩擦而生热造成火灾。并且在胶带上应该配有相应的打滑、超负荷、跑偏等的综合拯救措施。

5)应该避免高温热源与易燃易爆物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对于高温报警设备应该及时进行检查、维护,防止其因老坏而导致火灾。

6)在煤矿井下适当地建立防火门。第七,矿井下应有应急水源,地下水道。

4 煤矿井下火灾的处理

当因为外源问题而造成的火灾发生时,减小损失的最关键步骤在于对火灾的火势的蔓延进行限制。唯有将火势控制,使其蔓延局限在最小的范围内,并采取措施将其扑灭,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以及减少人员的伤亡。

4.1 不同地点火灾的灭火措施

1)采煤工作面发生火灾时,如在着火初期,现场人员根据火灾情况,要尽量采用直接灭火法进行灭火。如果火势发展较为严重,现场人员要沿着避灾路线立即撤离,由救护队员实施灭火或封闭。有瓦斯爆炸危险时要进行远距离封闭。

2)井口建筑物发生火灾时,立即视情况进行矿井反风或关闭井口防火门,必要时停止通风,防止火灾气体及火焰侵入井下。

3)井筒中发生火灾时,必须视情况采取风流短路、反风或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等措施,防止火灾产生的有害气体进入井下其它用风地点。

4.2 火灾初起时灭火方法

煤矿井下火灾一经发现,火灾现场工作人员应根据火灾的相应性质,采取相应的方式、办法将其扑灭,即使不能及时扑灭,也应该尽量采取一切办法阻止火势的蔓延,争取在火灾发现之初将其扑灭,使损失减小。

1)现场人员应将现场的电源以最快的速度切断,以防止因火灾而使电器设备在高温下爆炸。

2)通风口的关闭,当空气中的氧气不足以支持燃烧时,火势自然会减小,但是救火人员需保证自身所需的氧气,并且关闭防火门,防止火势往其他地区蔓延。

3)在火灾最近处找寻有利于灭火的设备、砂粒、岩石、水源等覆盖在火源上,以使其在缺氧的情况下渐渐熄灭。

4)需将易燃易爆物品与火源迅速隔开,如若是无法挪动的物品,应该用水浸湿或用砂粒等将其覆盖,使其被燃的概率减小到最低。

4.3 减缓火势并报警

火灾现场的工作人员,在利用现场可能的设备、器材、资源进行全力灭火的同时,应该让人专门负责与煤矿的调度部门取得联系并将现场的火势,火灾发生的原因、地点,火灾的性质以及现场的阻火、灭火情况尽快告知相关的部门,以获取更为科学、有效的阻火、灭火方式以及更多的救援。

4.4 停电与人员的撤离

相关部门在接收到火灾现场的信息后,应尽快与上级取得联系并且汇报情况,同时应及时将组织人员将相关的电源切断,安排相关人员进行灭火工作,同时按照相应的应急通道,做好其他人员的安全撤离工作。在火灾附近应派遣相关人员进行看守,防止不知情的人士误入火灾范围,造成人员伤亡。

4.5 煤矿井下火灾后的处理

火灾扑灭后,应尽快核实起火的原因,如若设备的原因,应检查相应的机械设备,对设备进行维修与更换,以防止此情况再度发生。并且对于其他未出问题的机械设备也进行全面的核查,以确保其安全性。对于由于设施的老化、低劣等造成的事故,煤矿单位应该加大井下机械设备的资金投入。如若为工作人员的一时疏忽造成,应给予严厉的处罚,让其了解其错误的严重性。与此同时,应该加强对煤矿区工作人员的知识教育以及安全知识的讲解,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及基础知识的了解,防止因员工的疏忽不小心而造成的事故。同时,对于井下的环境,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换、重整,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4.6 灭火注意事项

1)采区内直接灭火无效时,应采取隔绝灭。火法封闭火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在进、回风侧尽量靠近火源,建造防爆墙,在防爆墙的掩护下建造密闭墙。采取隔绝灭火法封闭火区时,要指定专人持续监测风流及瓦斯、煤尘、一氧化碳的浓度和温度,以确保抢险救灾人员的安全。

2)当发生巷道坍塌和损坏时,现场指挥部要及时组织抢险队伍恢复破坏的巷道和通风设施,以恢复正常通风。

3)防止火风压引发的风流逆转,在灾区人员已撤出的情况下,应在火源进风侧挂风障,适当控制火区进风量,减少火烟生成。同时增加排烟风路,尽可能迅速将火烟导入矿井总回风巷排走。

5 结束语

由于煤矿生产条件恶劣,煤矿火灾具有不可预测性、突发性和毁灭性,但火灾是可以防治的,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预防上。如果煤矿发生火灾,在救援过程中,煤矿火灾事故的复杂性包括有害气体侵害的范围、进程、危害程度等因素均会给井下救援带来困难,若救援方式不当,不但会丧失最佳救援时机、延长救灾时间、扩大火灾的影响范围,还会造成人员和经济的损失乃至抢险救灾人员自身的伤亡。为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上述一种或几种救援方法进行抢险救援。文章针对煤矿火灾事故,简要分析了煤矿井下火灾事故的应急抢险与救援技术,为煤矿火灾事故的救灾决策提供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武炜.煤矿井下火灾事故人员逃生可视化技术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

[2]董建云.浅析煤矿火灾的危害及预防措施[J].山西焦煤科技,2009,6:50-53.

矿井火灾预防措施范文3

【关键词】煤矿瓦斯;灾害事故原因;防治措施;几点建议

引言

瓦斯防治工作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瓦斯是威胁煤矿顺利生产的一个主要因素。强化防治瓦斯措施、提高瓦斯管理措施,可使煤矿的安全指数提高,将发生灾害事故几率降低,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1 我国煤矿瓦斯灾害事故原因分析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形势非常严峻,煤矿瓦斯灾害事故频繁,煤矿瓦斯爆炸等重特大事故也时有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主观方面的原因,具体的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1.1 我国煤炭赋存和开采条件差,易发事故灾害

众所周知,从自然条件来说,煤矿瓦斯含量的大小与地质条件有很大的关系。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煤层大多属于石灰岩二迭纪的煤层,这个时期煤层的特点就是煤矿瓦斯含量大、煤层透气性低,在开采前抽放煤矿瓦斯很不容易。但是在采掘中,煤矿瓦斯容易放散,导致煤矿瓦斯积聚;这种高煤矿瓦斯矿井的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多,地应力大,煤层受到搓揉破坏严重,更容易产生煤与煤矿瓦斯突出现象。而且,我国的煤层多是地下开采,更增加了煤矿瓦斯治理的难度。

1.2 现场管理混乱

管理上存在缺陷或失误是煤矿瓦斯事故发生的根源和本质原因,因为,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及管理工作的缺陷4个方面的因素所造成,而人、物、环境方面出现隐患的原因又常常是由于管理出现失误和缺陷。

随着煤矿开采技术深度的不断延伸和开采强度的加大,地压和煤矿瓦斯涌出量越来越大,煤矿瓦斯突出的危险性及煤矿瓦斯爆炸的机率越来越大以及管理、人各方面的因素,正确、有效地防治煤矿瓦斯也成为煤矿灾害防治中的重中之重。

2 煤矿瓦斯事故的防治措施

2.1 建立煤矿瓦斯监控预测系统

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瓦斯事故频繁发生的现状,通过建立煤矿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实现井下瓦斯浓度、风速、负压等参数及主要机电设备的开停状态的动态监测,使煤矿管理人员实时掌握井下安全情况,尤其是瓦斯超限情况,从而及时予以处置。

2.2 防止瓦斯积聚

(1)加强通风管理。建立一个完善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是防止矿井发生煤矿瓦斯爆炸和煤矿瓦斯窒息事故的可靠保证。因此,瓦斯矿井必须做到通风系统合理、通风构筑物可靠、风流稳定,有足够的风量和风速,避免串联通风、避免循环通风。若是特殊情况要采用串联通风的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2)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当在采煤工作面及其他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 的空间内积聚的煤矿瓦斯浓度达到2%时,附近20m 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采取合适的方法如通风或封闭进行处理,以防发生窒息事故或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3)抽放瓦斯。合理布置瓦斯抽放系统,预先降低瓦斯涌出量。

(4)加强煤矿瓦斯检查和监测。检查和监测煤矿瓦斯状况是判断和预测井下煤矿瓦斯状况、采取防范措施和处理措施的依据。要求瓦检员认真执行煤矿瓦斯检查次数,认真执行煤矿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不得发生空班、漏检、假检、少检,瓦检员发现煤矿瓦斯超限,要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员,严禁超限作业。

(5)按《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排放煤矿瓦斯。停风区中煤矿瓦斯浓度超过1%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最高煤矿瓦斯和二氧化碳度不超过3%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控制风流排放煤矿瓦斯。排放煤矿瓦斯必须执行“断电、撤人、警戒、限量”的四原则进行有序排放,彻底杜绝冒险蛮干。

2.3 防止引爆煤矿瓦斯

(1)防止明火。禁止在井口房、通风机房周围20m以内使用明火、吸烟或用火炉取暖; 严禁携带烟草、点火物品和穿着化纤衣服入井,严禁携带易燃品入 .

(2)防止出现爆破火花。严格炸药、雷管的管理。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不使用不合格或变质的炸药; 爆破操作正确;炮眼深度和封泥长度要相配合,禁止使用明接头或的爆破母线,爆破母线与放炮器的联结要牢固,防止产生电火花,禁止爆破。

(3)防止出现其他引火源。防止摩擦撞击火花。不要在井下拆开、敲打和撞击矿灯,如采用机械化作业的采掘工作面遇到坚硬岩石时,应采用爆理,机组截齿处应采取喷水降温措施;防止出现静电火花。不要穿化纤衣服入井;防止地面的闪电或突发电流通过井下管道进入可能爆炸的区域而引爆煤矿瓦斯,因此,通常应当截断通向这些区域的铁轨、金属管道。

2.4 优化煤矿瓦斯抽放技术

瓦斯抽放方法主要包括煤层瓦斯采前预抽,卸压邻近层瓦斯边采边抽、采空区瓦斯先采后抽、地面抽放及综合瓦斯抽放。通过改进钻孔抽放工艺参数和提高煤层透气性,可以提高瓦斯抽采效率。利用定向钻井技术可以在开采中的煤矿钻井抽取瓦斯,也可以在尚未开采的煤田钻井抽取瓦斯。定向钻井采集瓦斯的原理同传统方法一样,但传统方法只用竖井穿到煤层进行采集,而横向井顺着煤层的走势大大增加了采集面积,因而提高了效率。

3 防止瓦斯事故灾害扩大

(1)每年都编制有针对性的切合实际的“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每季度根据矿井变化的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并且组织所有入井职工认真学习、贯彻,使每个入井人员都能了解和熟悉一旦发生瓦斯爆炸时撤出和躲避的路线与地点,还应定期组织进行实战演习。

(2)保证安全装置的可靠性,包括出风井口装设防爆门,安设反风装置,安设并定期检查隔爆设施,每一名入井职工随身佩带自救器等。

4 突出矿井应采取“四位一体”的综合防突措施

防治煤与煤矿瓦斯突出。即突出危险性预测,防治突出措施,防治突出措施的效果检验和安全防护措施。在突出危险工作面进行采掘作业前,必须采取防治突出措施; 必须建立地面永久抽放煤矿瓦斯系统或井下临时抽放煤矿瓦斯系统。以减少开采时的煤矿瓦斯涌出量和煤矿瓦斯对煤层的压力,从而减小煤矿瓦斯突出的危险性。

5 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培训

5.1 加强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确保煤矿的生产运作能够到达安全、规范的标准,就要对煤矿的安全管理进行强化,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促使所有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行煤矿生产作业。在进行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时,要从整体出发、从细节入手,在符合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要求之上,还要防止有任何管理方面的漏洞出现,使制定出来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能够切实的符合自身需要,保证它具有较高的执行效力与可操作性,使每一个矿井员工都能够得到最基本的安全生产保障,从纠正自身行为出发,避免煤矿瓦斯安全事故发生。

5.2 加强安全培训

煤矿企业应严格用工制度,建立健全考核、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加强特殊工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将理论学习和实用技术培训有机结合,加强岗位技术练兵和技术比武,全面提高职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6 煤矿瓦斯灾害防治的几点建议

6.1 加大科研投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科技是促进煤矿安全形势根本好转的源动力,煤炭企业要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加大煤矿瓦斯的基础理论研究力度,摸清瓦斯灾害事故发生的机理、发生演化过程,攻克瓦斯灾害防灾、抗灾和救灾的重大理论问题及重大技术难题。对煤矿瓦斯灾害防治的关键性技术进行攻关研究,为控制矿井瓦斯事故的发生和救治提供有效的技术,发展煤矿安全生产的高新技术产品,并促进其产业化,为煤矿安全形势的全面好转提供技术基础。

6.2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煤炭企业要加强矿井瓦斯科学管理模式的研究,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与经验,使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煤矿要建立健全矿井通风瓦斯管理机制,严格贯彻落实“一通三防”的管理制度,不仅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认真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及国家各项安全政策,还要坚持预防为主,及时有效地预防事故,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6.3 加大安全投入,确保通风系统稳定

先进的装备既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也能预防事故的发生或减少事故损失,是防范瓦斯事故的重要保障。煤矿企业须加大安全投入,足额提取安全费用,专款专用,尤其是在矿井通风、防治瓦斯方面,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装备,随时掌控井下瓦斯变化情。健全的瓦斯防治设施和安全装备,将为防止瓦斯事故筑起了一道坚固防线。

7 结论

要有效防止煤矿瓦斯事故,首先必须制定、落实煤矿瓦斯管理制度,保证人的行为安全、有高度的责任感,即治人、治责任、治行动; 其次,必须根据矿井煤矿瓦斯的含量、煤矿瓦斯的涌出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减少煤矿瓦斯涌出量、防止煤矿瓦斯积聚。只有认真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才能使煤矿安全、高效地生产。

参考文献:

[1]俞启香.矿井瓦斯防治[M].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3.

矿井火灾预防措施范文4

编制单位:山东安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安阳煤矿

2020年10月

安阳煤矿冬季“四防”应急预案

为确保我矿2020年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防止冬季因寒流的到来给井下及地面生产与安全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根据我矿实际情况,对冬季“四防”

(防寒、防冻、防火、防中毒)工作进行全面布署。为确保安全,特制定如下预案措施,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成立冬季“四防”领导小组:

为加强矿井防寒、防冻、防火、防中毒领导工作,矿井成立领导机构如下:

长:褚福超

副组长:杜宝军、许敦山、徐

平、闫茂山、胡崇高、袁传征、郭

军、姬脉景

员:各分管副总及科室负责人

下设“四防”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机电科,主任:徐继和,办公电话:20011、20139,值班室电话:20106。

二、成立冬季“四防”抢险队

长:徐

副队长:徐继和

员:矿调度室、生产技术科、机电科、安全科、通防工区、运搬工区、办公室全体成员。

三、领导小组职责及分工

组长对全矿井冬季“四防”工作全面负责。

副组长负责对分管范围和区域进行检查、安排、协调。

成员负责冬季“四防”各项措施的落实、整改,确保室内、地面主要通道、矿井井口以里无结冰现象。

后勤副矿长负责地面的防寒、防冻、防火、防中毒工作(一氧化碳、食物)。

总工程师负责井下的防火和防一氧化碳工作。

安全矿长负责对井上、下冬季“四防”工作监督检查工作。

四、事故类型和隐患分析

1.雨雪冰冻灾害

雨雪冰冻灾害可能给原煤仓地面皮带运输机、主要通风机等设备正常运行带来不稳定因素。同时雨雪冰冻灾害对工业场区道路行人、行车带来不安全因素。

2.

火灾灾害

根据火灾发生的规律和特点,冬、春两季是火灾的高发季节,夜间和大风天气、气候干燥等时期是火灾事故的多发时段,重大活动的举办和重要节日也极易发生火灾事故。

五、安全技术措施

1.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入冬季以前,机电科要对地面及井下的供电、供水、供气和供暖管网彻底检查一次,确保冬季供水、供气正常,对井口供暖设备、管网等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存在问题立即整改,同时成立防寒防冻应急抢修小组。

2.机电科负责对井口的供暖设备进行维修,地面供暖锅炉检修及运行管理工作,确保井口以里温度不低于2℃,主通风机混合温度不低于8℃。

3.安全科对井上下重要地点的灭火器、沙箱配置等情况进行检查并督促整改。同时要贮备足够数量的防灭火物资。

4.生产技术科、通防工区加强采空区的堵漏工作。

5.掘进工区和采煤工区做好浮煤清理工作,尤其是皮带下浮煤和采面刮板机机尾回煤的清理工作。

6.通防工区加强对煤仓上口一氧化碳的测定工作,防止中毒事件发生。

7.办公室做好管理区域内冬季“四防”工作,下雪和结冰后要对厂区路面及时进行清理,确保畅通。

8.运搬工区负责井口附近辅助运输路面的清扫工作,如遇路面结冰,要及时清理,确保辅助运输线路安全畅通。

9.汽车驾驶员做好车辆的冬季保养和安全行驶工作,遇到下雪天气,严禁车辆外出(如生产中有急事需外出用车办事必须经分管矿领导批准且防滑措施到位后方可外出)。

10.各单位必须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做好防冻、防火、防中毒知识的培训;机电科开展对冬季“四防”专项检查工作,对查出的冬季“四防”问题进行督办,确保全矿安全过冬。

11.矿工会对全体员工做好冬季“四防”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好职工安全上、下班和就餐等各项工作。

12.调度室及时获取本地区天气温度变化信息,提醒和督促各单位认真做好防寒、防冻工作。

13.冬季“四防”办公室、安全科、工会在冬季到来前对各单位落实冬季“四防”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如在检查中发现存在有可能冻坏的设备设施,要及时进行整改;对于不能及时处理的安全隐患和设备缺陷,要立即上报“四防”办公室,由“四防”办公室协调解决。对落实不好的项目提出整改措施,并做好跟踪监督落实工作,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14.冬季“四防”抢险队必须无条件服从“四防”办公室统一指挥,实施抢险工作。

15.发生冻害事故后,各单位负责人要准确判断事故性质,利用一切通信手段向“四防”办公室汇报,准确讲清人员受伤或设备受损实际情况以及汇报人及通信联络办法。

16.“四防”办公室值班人员将险情上报办公室主任和“四防”领导小组成员,“四防”领导小组立即组织抢险队和有关单位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抢险方案。

17.若供暖设施及相关设备受到损害,则领导小组立即组织抢险队,启动冬季“四防”应急预案

六、冬季“四防”专用材料库设在消防材料库

灭火器:20台

消防水袋:10条

编织袋:100条

手电筒:20个

衣:30套

粉:0.5吨

部分防冻设施存放在仓库内。

七、本预案于2020年10月15日执行。

矿井火灾预防措施范文5

李林

(长平公司王台铺煤矿机电一队   山西  晋城   048006)

摘要:本文简要的分析了引起矿井电火灾发生的原因及危害,并从电气设备的选用与安装、电气设备的检修保护及管理、安全教育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电火灾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电火灾;电气设备;防范措施

在煤矿井下,由于电火花、电弧以及高温的导电部分,往往会引起可燃物质(煤、支架、电缆、变压器油等)的燃烧,造成电火灾,在矿井复杂的环境中,电气设备众多,一旦发生电火灾,后果将不堪设想,具有很大的危险性,于是,矿井电火灾的防范变的尤为重要。

1电火灾产生的原因

1.1导线过热

在导线短路时,因有大量电流流过而使导体迅速发热,在几秒或更快的时间里,就会使导体发热的程度达到与其连接的绝缘体、木制材料等可燃易燃材料燃烧,造成火灾的发生。

当设备过负荷运行时,其带电导体发热的过程较慢,但长时间积累,设备的绝缘性能也会受到影响,当达到一定程度后,也会引起燃烧,导致火灾发生。

1.2接触不良

电路中导电部分各元件接触不良,会导致电气设备接触电阻增加,从而产生电火花,也是矿井产生电火灾的常见原因。

1.3漏电

电气设备中间接地的漏电,特别是电缆线路两相短接式漏电产生电火花引起燃烧,导致火灾发生。

电气设备介电强度不够或电缆的绝缘材料性能不好,很容易发生漏电,而绝缘材料的绝缘性能是越来越差的,长时间导致漏电电流逐渐增大,从而造成打火情况引起周围可燃物品的燃烧,这也是引起矿井电火灾的主要原因之一。

1.4违章操作

作业人员的违章操作也会导致矿井发生电火灾,在过去就曾有多个煤矿因为作业人员在电气设备检修过程中,带电开盖检修,产生电火花引起周围煤尘燃烧,造成火灾的事故发生。

由于矿井复杂的环境,使得多种原因都可以引起矿井电火灾的产生,除以上几大原因之外,如静电、长期运行的电气设备散热不好等都会引起电火灾。

2矿井电火灾的危害

矿井一旦发生电火灾,其危害主要有:①严重损失和破坏矿井电气设备及生产材料;②其燃烧过程中大量的燃烧物品释放出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污染矿井环境,甚至使工作人员中毒、窒息或死亡;③破坏矿井生产条件,严重影响矿井生产;④很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火焰燃烧电缆后蔓延至煤尘或瓦斯积聚区域,引起煤尘或瓦斯爆炸事故。

由此可见,矿井电火灾的危害巨大,而且一旦发生电火灾,扑救相当困难,所以我们更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做好各项防范,杜绝矿井电火灾发生。

3矿井电火灾的防范措施

3.1按照允许温升的条件来正确选择、使用和安装电气设备及电缆

矿井电气设备的选用和安装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在特定的工作场所,必须按照专业安全规程选用特制的电气设备,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电缆必须选用矿用阻燃电缆,以防止电缆起火,电气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线路过负荷,以避免导线过度发热引起燃烧。

3.2为了防止电路发生短路及过负荷,必须正确使用熔断器及继电器等保护装置

使用熔断器时,应注意熔体额定电流与电缆最小截面配合;使用热继电器时,应注意热元件额定电流与电动机实际长时工作电流接近;使用过流继电器时,应注意保护动作灵敏度校验,灵敏度不够时必须采取措施。

3.3应定期检查和修理电气设备与电缆联接部分的接点应接触良好程度

橡套软电缆损坏处的修理应该用热补;电缆连接用的接线盒在安装时应注意保证质量;运行中需要经常拆开的橡套电缆接头,必须使用插销连接;敷设电缆时,应注意防止岩石、支架塌落或矿车出轨时将电缆碰坏;铠装电缆的黄麻外护层最易燃烧,故井下硐室及木支架巷道一律不许采用带黄麻外护层的电缆。

3.4做好矿井电气设备的各种保护措施

矿井电气要有过流、过压、漏电和接地保护措施,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在矿井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备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井下配电网络均应装设过流、短路保护装置。

3.5加强安全教育及电气设备管理,提高职工的矿井安全用电及防火意识

不断的对职工进行安全用电教育,使其掌握安全用电的知识及电气设备操作规程,使其在思想上对电火灾形成高度重视的意识,是提高职工防火意识的首要措施,更是避免矿井电火灾的有力保证;另外还要加强矿井电气设备管理,健全电气设备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职工的各种操作。

3.6通过演习使职工掌握正确灭火方法

矿井应根据条件定期进行电火灾演习,使职工掌握正确灭火的方法,也是矿井电火灾防范的重要措施。因为当矿井电气设备着火以后,往往都带电,如果不正确的灭火方法进行灭火,如用普通的泡沫灭火器或者用水来灭火,第一可能造成人身触电的危险,第二也会使电气设备进一步受到破坏,扩大着火范围,形成火灾,造成更大的损失。

矿井火灾预防措施范文6

一、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应急救援预案的指导思想。体现以人为本,真正将“平安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落到实处。一旦发生矿山事故,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维护市平安和稳定。

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原则: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二、本市矿山基本情况

基建矿井11对)现有非煤矿103户。煤矿主要分布在华坪县,本市矿山涉及现有煤矿矿井136对(其中生产矿井125对。其次是宁蒗县、永胜县、玉龙县。非煤矿山分布在全市一区四县,其中以采石场占绝大多数,另外还有铁、铜、锰、硅等多种金属矿。

三、事故类别及处置措施

矿山事故主要有瓦斯及煤尘(爆炸、中毒、窒息、燃烧)坍塌(冒顶、片帮)机电、运输、放炮、水害(地下透水、地表水害)火灾、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高处坠落、尾矿库跨坝。其它主要原因又分为人为操作失误、设备缺陷和自然灾害。

采取不同的处置措施。事故频发并易引起特大事故的主要是煤矿冒顶片帮即顶板事故、瓦斯事故,针对事故不同类型。即瓦斯和煤尘燃烧与爆炸,中毒与窒息,煤和瓦斯突出。运输伤害,即运输过程中的挤、乱、撞、压、颠覆等,另有渗水、放炮、火灾、物体打击、高坠落、机械伤害、触电等也易发生。其中,井下的事故远高于露天矿,煤矿事故远高于非煤矿,井下和煤矿极易发生特大事故。

四、事故现场区域划分

矿山事故根据行业分为煤矿事故和非煤矿事故;根据事故现场分为地面事故和地下(井下)事故。

一)地下(井下)事故。地下事故往往是危害大、损失严重、抢险施救难度大、要求高。特别是煤矿事故,极易发生地下重大灾难。

二)地面事故。抢险施救相对容易。其它一般事故较多。

五、矿山事故应急救援组织及职责

一)市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负责组织实施矿山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成立市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市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组成:

总指挥:市长或主管平安生产工作的副市长

副总指挥:市政府秘书长(或副秘书长)市平安生产监管局、市经委、市公安局负责同志

成员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平安生产监管局、市经委、市公安局、市公安消防支队、市卫生局、市交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环保局、市监察局、市工会、市委宣传部、有关区县政府、武警部队。

二)指挥部职责

总指挥或总指挥委托副总指挥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矿山事故发生后。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负责组织全市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监督检查各系统、各区县应急演练。

三)成员单位职责

1.市政府办公室:衔接矿山事故演讲;请示总指挥启动应急救援预案;通知指挥部成员单位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协调各成员单位的抢险救援工作;及时向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演讲事故和抢险救援进展情况;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关于事故抢险救援的指示和批示。

2.市平安生产监管局:负责市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日常工作。监督检查各区县、各矿山从业单位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全市应急救援模拟演习;负责建立应急救援专家组。及时向省安监局报告。

3.市经委:协助市发改委负责应急救援物资供应、组织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参与煤矿事故调查处理。

4.市公安局:负责制定人员疏散和事故现场警戒预案。组织事故可能危及区域内的人员疏散撤离。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处置。事故得到控制后负责洗消工作;组织伤员的搜救。5.市公安局消防支队:负责制定灭火扑救预案。负责事故现场扑灭火灾。

6.市卫生局:负责制定受伤人员治疗与救护应急预案。确定受伤人员专业治疗与救护定点医院。组织现场救护及伤员转移;负责统计伤亡人员情况。

7.市交通局:负责制定运输抢险预案。指定抢险运输单位。驾驶人员的培训,负责组织事故现场抢险物资和抢险人员的运送。

8.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制定应急救援物资供应保证预案。负责组织抢险器材和物资的调配。

9.市监察局、市总工会、国土资源局:配合市平安生产监管局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10.市委宣传部:负责宣传工作。

六、应急救援顺序

一)发生矿山事故。立即组织救援,并立即演讲当地平安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公安局,各部门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

二)区县人民政府接到事故演讲后。做好指挥、领导工作。区县负责矿山平安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和公安、卫生和武警部队等有关部门,依照当地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组织实施救援,不得拖延、推诿。区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三)当区县人民政府确定矿山事故不能很快得到有效控制或已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时。请求市矿山应急救援指挥部给予支援。指挥部各成员单位接到通知后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援工作。

七、现场救援专业组的建立及职责

成立下列救援专业组:市矿山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事故实际情况。

一)事故施救及危险源控制组:负责在紧急状态下的现场抢险作业。并根据矿山事故的类型、性质和特点立即组织专业救护队伍和专用的防护用品及专用工具等。该组由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平安监管局、市经委、市公安局、市消防支队、华坪矿山救护队组成,人员由救护队伍、消防队伍、企业义务消防抢险队伍和专家组成。

二)伤员抢救组:负责在现场附近的平安区域内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

三)平安疏散组:负责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周围物资转移等工作。由市公安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单位平安捍卫人员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人员组成。

四)平安警戒组:负责布置平安警戒。人员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该组由市公安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组成,由市公安局负责。

五)物资供应组:负责组织抢险物资的供应。

六)专家咨询组:负责对事故应急救援提出应急救援方案和安全措施。由市平安生产监管局负责。

七)非煤矿山事故调查组:负责事故调查处理。市监察局、市总工会、市公安局、市经委、矿山救护队组成,由市平安监管局负责。煤矿事故调查处理由中央煤监负责。

八、现场处置顺序

一)隔离、疏散

1.建立警戒区域

应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和疏散,事故发生后。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2.紧急疏散

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迅速将警戒区及与事故抢险施救和应急处置无关人员撤离。

二)防护

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根据事故类型、性质和特点划定的危险区域。并根据防护等级规范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

三)询情和侦检

1.询问遇险人员情况。周边单位、居民、地形、电源、火源等情况,消防设施、工艺措施、场人员处置意见。

2.煤矿根据井下采掘工艺图和询情、侦检情况。提出抢险施救方案。

四)现场急救

1.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以业余救护队为辅;矿山抢险施救以专业矿山救护队及消防、武警部队为主。

做好救护人员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

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以便相互照应;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

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防毒功能并保证完好。

2.现场处置

灵活、果断、科学、平安地处置。由专业矿山救护队根据所发生事故类型的救护技术要求及现场实际。

九、几种罕见矿山事故处置方法

一)矿山事故抢救的基本措施

矿山企业负责人必需立即组织抢救。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发生矿山事故时。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应立即派员赴现场组织抢救。发生特大伤亡事故,抢救工作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协调组织。

为杜绝盲目抢救,矿山事故抢救工作专业性很强。扩大死亡,大部分现场工作应由矿山救护队来做。应注意维护现场,因抢救事故需要移动现场局部物件时,必需做出标志,绘制事故现场图,做好详细记录。

事故抢救一般以下基本措施:

1.成立抢险指挥部

由专人担任总指挥。发生特大伤亡事故,矿山企业发生伤亡事故按有关规定成立指挥部。一般由县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一般由主管县(区、市)长)担任总指挥,县各有关职能部门等领导和专家组成抢救指挥部,下设抢险小组,分别负责抢险、物资供应、后勤、善后处置、医疗、治安等工作。

2.制定严密的抢救方案

事故发生的有关单位必需严格维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国务院34号令和75号令规定:特大事故发生后。防止事故扩大”确定抢救方案,必需充分考虑如何维护和纪实现场因素,必需在弄清所发生事故性质的基础上确定具体方案。事故抢救方案应该包括预防事故扩大的措施,寻找遇难、负伤人员,侦察灾区范围,现场救护以及现场纪实等内容。

3.施抢救方案

由抢险指挥部统一指挥,抢救方案经有关领导和专家确定后。负责实施。一般井下部分具体由矿山救护队负责实施。矿山救护队必需严格执行救护规程的规定分阶段实施,确保平安的情况下,尽力抢救遇险人员。

4.善后处置

成立善后处置领导组。依照国家有关赔偿的规定,善后处置一般由当地人民政府协调组织。耐心细致地做好遇难家属的工作,考虑到家属当时比较伤心,可能言语过激等,必需首先和遇难方当地政府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共同做好这项工作。

二)煤矿事故的现场抢救处置方法

罕见的有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煤矿井下发生的重大事故中。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水害事故,火灾事故和冒顶事故等五类。

1.矿井火灾事故的抢救处置

1煤矿火灾现场人员初期的处置

小煤矿平安规程》规定:井下任何人发现火灾时,为使火灾刚发生时得到及时处置。应视火灾性质、灾区通风和瓦斯情况,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灭火,并迅速演讲矿长及调度室(值班室)现场负责人应将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点的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并立即组织人员利用现场的一切工具和器材进行灭火。

现场人员在未接到指挥部命令前进行灭火时,发生火灾后。应坚持原有通风条件,不许随意改变。电气火灾或火灾危及电气设备、电缆时,应先切断电源。如果电源开关处于瓦斯超限区,则到远离此处上段无爆炸性气体危害的开关处切断电源。灭火时不能让大量人员涌入火区。有煤尘爆炸危险时,还必需防止煤尘飞扬。如有瓦斯聚积可能,又无检测手段时,应立即撤出危险区,并向调度室汇报。

2矿(井)企业调度室的行动

必需问明火灾发生地点、火势发展情况、现场人员撤离情况,矿(井)调度室接到火灾演讲后。灭火方法和安全情况。按《计划》规定的演讲顺序通知有关人员,并向矿调度室汇报。矿井值班领导在矿长、技术负责人未到达前,应与矿井救护队、通风区、队长立即赶到现场组织抢救人员与灭火。抢救过程中,必需指定专人监测瓦斯、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变化,防止煤尘飞扬,注意风流变化与顶板安全。遇情况恶化,立即撤出灾区。与此同时,矿调度室接电话后,立即问明火灾情况,按全矿灾害抢救指挥部人员名单通知矿长、技术负责人、救护队及有关领导。

3指挥部的行动

应立即执行指挥任务。如听取汇报知道现场火势未能控制、火势仍在发展,抢救指挥部成立后。则应根据侦察情况,选择平安、适当的地点建立井下指挥基地,研究制订行动方案。方案的主攻目标是迅速救出灾区人员,同时进行灭火。救人应首先抢救受轻伤、重伤与遇险待救人员,最后搬运出遇难者遗体;灭火时应以直接灭火方式扑灭火灾,消除火源。如不能直接灭火或直接灭火无效时,则可远距离发射高倍数泡沫,如仍无效果且灾区内已无活人,则可采用封闭方式将火区进风与回风封闭,必要时还可注入惰气。特殊情况下,亦可采用水砂或泥浆充填。灭火或封闭时,必需采取防止爆炸等安全措施,以免扩大事故。发生爆炸甚至连续爆炸,必需停止灭火行动,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防止爆炸。

4矿山救护队的行动

应按矿井值班领导人介绍的情况,救护队如首先到达矿井。立即携带处置火灾的装备迅速赶往灾区,侦查火情。如灾区人员未撤出,应先抢救遇险及受伤人员,将他转移出灾区,然后支出遇难者,如灾区人员已撤出,则集中力量灭火。进行上述工作时,必需有专人监测瓦斯与有害气体变化,并注意通风状况与火烟流向,遇情况变化认为有危险时,应撤出人员在平安地点待命。扑灭火灾后,应找出隐蔽火源,清理残留火种,防止复燃与发生爆炸。救护队一切行动应遵守《小煤矿救护规程》有关规定,严禁违章冒险作业。

5处置火灾时选择通风方式的原则

有利于人员的平安撤离。

防止瓦斯煤尘爆炸。不使瓦斯聚积、煤尘飞扬。

也不使超限瓦斯通过火源或火烟流经处。不让火烟蔓延到瓦斯聚积地点。

应先将他撤离后再改变通风方式。改变通风方式绝不让火烟危及人员平安。如对另一局部人员有威胁。

防止火势扩大,有助于控制火势。给救灾人员发明接近火源条件。

有利于防止“火风压”形成。防止发生再生火源与火烟逆退、回流。

遇险人员状况以及灾区通风、瓦斯、支护与设备等条件时,没有弄清火灾情况、人员分布。一般只能采用原有通风方式。遇险人员未撤出灾区时,不能减少灾区风量,必要时要增加风量,以防止出现贫氧和造成瓦斯积聚。对矿井通风井筒、井底车场或井口火灾,不能防止火烟浸入主要进风流时,指挥部必需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周密布置井口站岗放哨,通知井下人员,撤出反风后受威胁的人员,立即按反风演习掌握的规律进行反风,抢救灾区人员并组织灭火。

任何情况下,多风井通风矿井。不能让负责灾区排烟的风机停转。必要时,可停转不负责灾区排烟的风机。

6处置火灾的具体措施

火热不大,火灾初期。采用直接灭火的有利时机。用水灭火必需在有充足的供水条件下进行。灭火时,人站在进风侧,用水枪由火的边缘向中心喷射,回风侧应切断电源,坚持疏通。如处于风流不稳定的角联风路或下行风流中,或遇回风受阻使排烟不畅时,都应防止火烟逆转。用水灭火还要防止形成的水煤气爆炸。直接灭火后,应将火源或残留火种挖除。如供水不足,可用灭火器,也可用砂子、黄土等不燃物充填火区向火区注浆。

则可将火区进、回风道封闭,当直接灭火无效或火势发展快、温度高、无法接近火源时。使封闭区内氧浓度下降,达到惰化火区,促其熄灭的目的有煤尘自燃威胁的矿井、采区、工作面在设计与施工中均应为迅速封闭火区发明条件。封闭地点的选择、封闭顺序的布置、密闭墙建造的要求以及建造时的平安、离爆措施,应按《煤矿救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且不易封闭严密,如火区范围大。而火区气体无爆炸危险,可采用高位数泡沫远距离喷射。如火区气体有爆炸危险,且灾区人员均已撤出,则可用惰气送入,以加速火区惰化。特殊情况下,万不得已时,个别矿井或采区只有采用水淹。这种方法对极易自燃的煤层而言,排除积水后,更易复燃。

灭火时通风方法可根据不同地点火灾采用以下不同方法。

①进风井、井底车场。应采取防止有害气体流入采区人员集中地点的措施,否则可采用全矿井反风。但必须在撤除反风后受火烟威胁区人员之后进行。须防止短路后瓦斯聚积到危险浓度。

②火灾发生在采区上行风流中。这时应坚持主要通风机正常运行,救灾时还要防止旁侧风流逆转。

③火灾发生在机电峒室。应利用防火门隔断风流,防止火烟流出,并切断通风峒室电源。

④火灾发生在采煤工作面。但在特殊情况下,为了抢救人员与灭火方便,可以采用控风或局部反风。

⑤火灾发生在下行风流中。也应考虑局部反风。救灾人员在下行风流中前进或工作时,随时注意“火风压”引起风流逆转。

⑥火灾发生在掘进工作面或掘进巷道中时。特别是对瓦斯涌出易于出现瓦斯聚积的工作面,运行中的局部通风机不能随便停风,已停的局部通风机不得随便开动。待侦察巷内情况后,视瓦斯浓度的高低,再行决定是否启动。当瓦斯浓度低于2%可启动风机排烟降温,发明良好的救灾环境。同时要注意风筒脱节,防止脱节处前一段区域中瓦斯遇供氧条件发生爆炸。如情况不明或有爆炸危险时,应立即撤到平安地点,远距离进行封闭。

灭火时须注意火源以里的瓦斯,火灾发生在平巷独头煤巷中部。严禁用风筒把已聚积的瓦斯吹经火点排出。上山独头煤巷迎头火灾,瓦斯浓度不超过2%时,灭火中要加强通风,排除瓦斯,如超过2%并在继续上升时,应立即撤到平安地点,远距离进行封闭。上山或下山独头巷道中段发生火灾,均不得直接灭火。上山独头煤巷火灾不管发生在什么地点,如果局部通风机已停止运转,无需救人时,严禁进入灾区侦察,而要立即撤出附近人员,远距离进行封闭。

煤尘爆炸事故的处置2矿井瓦斯。

1处置爆炸事故的要求

找出被困在灾区人员,迅速抢救遇险伤员。再运出遇难者遗体。

可逐段恢复通风,查清确无残留火源。排除烟雾与有毒气体,使灾区转变为非灾区。如有火源,应在平安条件下灭火。

如遇巷道堵塞,抢救人员时。应分配另一个救护小队去清理。短时间不能清理,应另找通路,或打钻孔供风并与灾区人员联系。

应按灭火行动要求进行工作。如发生连续爆炸,扑灭因爆炸产生的火灾。应在消除爆炸危险后再进入灾区。

2处置爆炸事故的方法

因此没有佩带呼吸器的人员禁止进入危险区。首先到达事故矿井的救护小队应对灾区进行侦查,发生瓦斯、煤尘爆炸后的爆源区及其回风流中都有大量一氧化碳有毒气体。进入前,应切断灾区电源,注意检查灾区内CH4COCO2O2浓度和温度与通风设施分布地点现状。对幸存者应立即抢救或给佩带自救器或面罩式呼吸器平安地救出灾区,侦察与救人时,发现火源应立即扑灭。

如灾区范围大,救护队侦察时。伤亡人员多,应首先用自救器引导一局部能行动的伤员到平安地点(亦可用风幛隔断成临时避灾区,以压风管供风)

应有两个小队分别从回风巷、进风巷进入工作面抢救遇险人员,处置采煤工作面的爆炸事故。侦察中遇到冒顶引起堵塞时,应迅速退出,找寻其他通道进入灾区。穿过支架破坏地区,要架好临时支架,保证退路平安。通过支架不好,断梁折柱巷道时,不要攀拉支架,一个个顺序通过。

排除爆炸发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为了抢救人员。如确无火源,应尽快恢复通风。如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集中在回风流区域人员,保证撤出进风流人员后,进行局部反风或区域反风。

又有寄存器气体浓度大、支架损坏严重,当爆炸发生在远距离掘进区域或较长的独头盲洞。且知遇难人员已牺牲时,不许强行进入灾区,要在恢复通风、维修支架后,方可搬运遇难人员。

应同时救人灭火,爆炸引起火灾、或爆炸后仍有火源时。并有专人检测瓦斯情况,发现危险应立即撤出。如遇连续爆炸,只有在掌握爆炸间隙的情况下,最短间隙时间内,进入灾区救人。进入时,专人检查瓦斯,如达2%并在迅速上升时,立即退出灾区。如已知灾区无人或人已牺牲,此时严禁进入灾区。

3.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处置

1处置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要求

决定对其处理的难易程度。瓦斯突出后在井下或井口是否发生火灾,突出煤矸量与瓦斯涌出量大小。决定对其处理方法。

运出遇难者。处置突出事故的首要任务是救出灾区内遇险或被困人员。

应抢险积聚瓦斯,如无火源。变灾区为非灾区;如有火源,应在认定无瓦斯爆炸危险的前提下进行消除火源工作。

除用010%瓦斯检定器检查瓦斯浓度外,进入灾区。还必需用量程为0100%瓦斯检定器监测瓦斯浓度变化情况,同时用氧气检定器检查氧浓度,并及时演讲抢救基地指挥部,以防止瓦斯上升或下降到爆炸界限,出现二次事故。

严禁未佩带氧气呼吸器的人员进入灾区。瓦斯突出后的灾区有专人站岗。

不得停风或反风,发生瓦斯突出事故。防止风流紊乱扩大灾情。如果通风网络、设备、设施破坏,应尽快恢复或设临时风障、风门及装置局部通风机恢复通风。

2处置煤与瓦斯突出的方法

应查清灾区人员数量及其分布,救护队进入灾区侦察。通风系统及其设施破坏情况,突出源位置与突出堆积物状态,巷道堵塞情况,瓦斯浓度(用量程0100%瓦斯检定器检查)及灾害威胁区域。如发现火源,应立即扑灭。

救护队尽快赶到灾区救人。侦察中发现活人,突出后。应为他佩用隔离式自救器或全面罩式一小时呼吸器,引导出灾区。对被突出物堵截在内的人员,应先利用压风管或打钻孔供空气,再组织人员清理或开掘绕道救人。

禁止停风或减少风量。恢复突出区通风时,处置事故时。要设法用最短路线将瓦斯引入回风道,排风井口50m范围内禁有火源,并有专人监视。

应采取综合灭火惰气灭火措施。瓦斯突出引起风井口火灾时,瓦斯突出引起火灾时。应先采取从总进风巷中建筑密闭等隔绝风量的措施,防止井下瓦斯浓度达到爆炸界限,同时集中力量扑灭火灾。如瓦斯在井下引起火灾时,应严格监视瓦斯浓度变化情况,防止高浓度瓦斯降到爆炸界限而发生爆炸。扑灭火灾后,要认真清除阴燃火种,以防后患。

要发生考虑灾区是否停电这一重大决策。如果停电不会引起水淹危险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应远距离切断电源;如果有被水淹危险时,则应加强通风,特别要注意电器设备处的通风,更重要的必需考虑到停关电是否会引起瓦斯燃爆问题,一般是做到送电的电气设备不停电,停电的电气设备不送电,并应严密监视瓦斯浓度变化并防止一切火花发生。

清理突出区,处置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接近突出地点时,必需防止二次突出造成扩大事故。

4矿井水灾事故的抢救处置

1抢救处置水灾事故的要求

首要任务,井巷发生透水事故时。抢救受淹区被困区人员,控制水势,防止井巷被淹区范围扩大。

排水期间,淹井后。必需加强排水地点的通风,监测瓦斯、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防止有害气体突然涌出伤人。防止瓦斯浓度超限引起爆炸。

应及时恢复通风、清理堵塞物,当巷道积水排除时。整修巷道,为恢复生产发明条件

2处置水灾事故的方法。

应根据当时人员分布情况,突水淹井时。按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置计划规定,撤出灾区与受威胁区人员,处于事故区中的人员亦应自动组织按水害撤离路线迅速撤出。救护人员分别从上部水平与逆水流方向进入灾区救人。

要根据了解的突水地点、水源、涌水量,撤出灾区人员的同时。排水能力等情况,决定是否关水闸门。关水闸门以前,应撤出闸门内人员。如不关水闸门,也可以采用其它堵水措施,维护排水设备正常运行。必要时,也可撤出下水平人员,向下部巷道与采空区放水。

经清查人数,矿井被淹以后。还有少数人员未出井,应根据事故前他所在位置与撤离时可能遭遇的情况,判定遇险人员位置,分析该处或其它尚有生存条件的地点,确定该地点空间容积,氧、瓦斯、二氧化碳浓度,计算出他可以生存时间。如被困人员所在地点高于突出后水位线,可以用打钻等方法供给空气,如果他所在地点为盲洞且低于突水后水位时,则不可盲目打钻孔,以防泄压引起该地点水位上升,扩大灾情。

逆水流方向进入巷道侦察,矿山救护队在处置水灾事故时。且知道该巷道上部无出口时,应有待机小队在外面监视水情,并保持联系,行进中应注意水位与水情变化,当有被淹没危险时,要立即返回基地。

必需防止二次突水和积水淤泥冲出。突水点下水要有足够能存水与存沉淀物的有效空间,处置上山巷道突水时。并能与监视小队有通讯联系,保证作业人员有安全道路,否则禁止进入上山突水点作业,防止扩大事故。

粘土和流砂溃决等事故亦应制定相对应的处置事故的原则,冒顶与淤泥。顺序和方法。

三)非煤矿山常见事故的应急处置

矿山企业应做好以下4种危害性较大的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根据矿山事故及事故抢险工作的特点。

1.井下冒顶事故的应急处置

而更多的则是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造成。其主要原因有思想不集中、麻痹大意,冒顶事故是矿井中最常见、最容易发生的事故。发生冒顶事故有些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限。地质构造不清、地压规律不明,支护质量不好、检查不及时等。

1处置冒顶事故的要求

始终要有专人观察顶板变化,抢救处置冒顶事故的过程中。发现顶板出现有再次冒顶预兆时,首先应加强支护,有准备地做好平安退路。

查明冒顶范围和遇险人员的位置和人数等,根据实际情况。与他坚持联系,并鼓励他配合抢救。

必需设法加强通风。若因冒顶遇难人员被堵在里面,如果遇难人员所在地点通风不好。应利用压风管、水管及开掘巷道、打钻孔等方法,向遇险人员输送新鲜空气、饮料及食物。

必需时刻注意遇险人员的平安。抢救处置过程中。

应根据岩层冒落高度、冒落块的大小、冒落位置和范围以及围岩地压等情况,处置冒顶时。采取不同的抢救方法。

2处置冒顶事故的方法

防止冒顶范围的扩大。首先是加固冒顶区两端的支架。

抢救人员首先应以呼喊、敲打、使用地音探听器等方法与其联络,抢救遇险人员时。来判定遇险人员的位置和人数。

清理冒落矸石时,抢救被埋压的遇险人员时。要小心地使用工具,接近被埋压人员时,只能用手扒、捡煤矸,以免伤害遇险人员。

应立即抬到平安地点,对抢救出的遇险者。根据伤情妥善救护。

如果遇难人员被大块岩石压住,顶板冒落范围不大时。不许用爆破的方法来处理,应尽量搬开。如威胁遇险人员时,则可采用千斤顶等工具将大块岩石顶起,将人迅速救出。

把人堵在巷道中,较大范围顶板冒落。也可采用另开巷道的方法绕过冒落区将人救出。

2.井下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

发生的时间与地点出其不意。因此,矿井火灾的特点是突然发生、来势迅猛。灭火行动上要果断迅速,接到报警通知后,要按照《矿山事故应急计划》及火灾实情行事:实施紧急应变措施(停电撤人)立即如请救护队,建立抢险指挥部,制定救人灭火对策。实践证明,火灾时风流调度正确与否,对灭火救灾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处置矿井火灾事故时,弄清火灾性质、发火位置、火势大小、火灾蔓延方向和速度、遇险人员的分布及其伤亡情况、灾区风流(风量大小及其流向)等情况后,正确地选择通风方法。

1处置矿井火灾事故的要求

最先发现火灾的人员,正确对待火情。应坚持镇定情绪,首先设法弄清火情,并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力争在火灾初起之时就把它扑灭;及时向上级汇报,应尽快地将火情通知矿调度室,逐级向上汇报;发出火警信号,向危险地区发出火警信号,将受火灾威胁的地区人员撤离危险区。

同时将火势扩大后受威胁的地区人员撤离险区,应急措施:积极组织力量抢救灾区人员。果断采取措施迅速控制火势;侦察火区,确定火源,查明火区范围,组织人员灭火。

矿山救护队队长为抢险指挥部成员,成立抢险指挥部:矿井发生重大事故后必需立即成立抢险指挥部。矿长负责抢救指挥。应立即执行指挥任务,开展抢救工作。

2处置火灾时选择通风方式的原则

增减风量,处置火灾时常用的通风方式有:正常通风。反风,火烟短路,停止主要通风机运转等。无论采用何种通风方式,都必需满足下列基本原则:

保证灾区和受威胁区人员的平安撤离;

发明接近火源直接灭火的条件;防止火灾扩大。

防止火灾气体达到爆炸浓度;

防止出现再生火源和火烟逆退;

防止发生火风压造成风流逆转;

应先将他撤离后再改变通风方式。改变通风方式绝不让火烟危及人员平安。如对另一局部人员有威胁时。

遇险人员状况以及灾区通风、瓦斯、支护与设备等条件时,没有弄清火灾情况、人员分布。一般只能采用原有通风方式。遇险人员未撤出灾区时,不能减少灾区风量,必要时要增加风量,以防止出现贫氧和造成瓦斯积聚。对矿井进风井筒、井底车场或井口火灾,不能防止火烟侵入主要进风流时,指挥部必需迅速采取果断措施,进行周密布置井口站岗放哨,通知井下人员,撤出反风后受威胁的人员,立即按反风演习掌握的规律进行反风,抢救灾区人员并组织灭火。

任何情况下,多风井通风的矿井。不能让负责灾区排烟的风机停转。必要时,可停转不负责灾区排烟的风机。

3处置矿井火灾事故的方法

如火势不大,火灾初期。可采用直接灭火法灭火,灭火的有利时机。

无法接近火源时,当直接灭火无效或火势发展很快、温度很高。则可将火区进、回风道封闭,使封闭区内氧气浓度下降,达到惰化火区,促其自然熄灭的目的

且不易封闭严密,如火区范围较大。而火区气体又无爆炸危险时,可采用高位数泡沫远距离喷射灭火。如火区气体有爆炸的危险,且确认灾区所有人员已撤出,则可向火区送入惰气,以加速火区惰化。

也是万不得已时,特殊情况下。只能采用淹设矿井或采区的方法来达到灭火的目的这种方法对极易自燃的煤层而言,排除积水后,更易复燃。

灭火时风流调度的方法可根据不同地点火灾采用不同的调度方法。

3.井下水灾事故的应急处置

会造成水灾,当矿井水的水量逾越矿井排水能力或发生井下突然涌水时。轻者局部巷道被淹,重者全井充水,矿毁人亡。

经常有人被困在井下等待救助,矿井发自来水灾后。这是救护工作的重点对象。

1井下水灾应急处理的要求

首要任务是抢救受淹地点被困的人员,井巷发生透水事故时。控制水势,防止井巷被淹的范围扩大。

估计突出水量、静止水位、突水后涌水量、影响范围、补给水源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必需了解突水的地点、性质。

以便迅速组织抢救。掌握灾区范围、事故前人员分布、矿井中有生存条件的地点、进入该地点的可能通道。

同时堵塞地面补给水源。按积水量、涌水量组织排水。

监测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浓度,加强排水和抢救中的通风。切断灾区电源,防止突然涌出其他有毒气体。

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排水后侦察、抢险中。

应及时恢复通风、清理堵塞物、整修巷道,当井下巷道的积水抢险时。为恢复生产发明条件。

要防止突然改变伤员已适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托运和抢救遇难者。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2井下水灾应急处理的方法

应根据当时人员分布情况,透水淹井时。按《矿山事故应急处置计划》规定,撤出灾区与受威胁地区的人员,处于事故地点中的人员亦应自动组织按水害撤离路线迅速撤出。救护人员应分别从上部水平与逆水流方向进入灾区救人。

要根据已了解的突水地点、水源、涌水量、排水能力等情况,撤出灾区人员的同时。决定是否关水闸门。关水闸门以前,应撤出闸门以内所有的人员。如下关水闸门,也可以采用其他堵水措施,维护排水设备正常运行。必要时,也可以撤出下水平人员,向下部巷道理发师采空区放水。

经清查人员,矿井被淹以后。确认还有少数人员未出井,应根据事故前他所在位置与撤离时可能遭遇的情况,判定遇险人员所在位置,分析该处或其他尚有生存条件的地点,确定该地点的空间容积,氧气、瓦斯、二氧化碳浓度,计算出他可以生存的时间。如被困人员所在地点高于突出后水位线,可以用打钻等方法供给空气,如果他所在地点为盲洞且低于突水后水位时,则不可盲目打钻孔,以防泄压引起该地点水位上升,扩大灾情。

逆水流方向进入巷道侦察,救护者在处置水灾事故时。且知道该巷道上部无出口时,应有专人在外面监视水情,并保持联系。行进中应注意水位与水情变化,当有被淹没危险时,要立即返回基地。

必需防止二次突水和积水淤泥冲出。突水地点下部要有足够能存水与存沉淀物的有效空间,处置上山巷道突水时。并能与监视人员有通讯联系,保证作业人员有安全退路,否则禁止进入上山突水地点作业,以防止扩大事故。

3抢救临时被困在井下的遇难人员时的注意事项

严禁用头灯光束直射其眼睛,发现遇难人员时。以免在强光刺射下瞳孔急剧收缩,造成眼目失明。正确的方法是用衣片等罩住头灯,使光线减弱,或蒙住遇难人员眼睛,等瞳孔逐渐收缩直至恢复正常时,才可以见到强光。

不可立即抬运出井,发现遇难人员时。应注意维护体温,应在井下平安地点进行初步处置(如包扎、输液、注射等)并待其情绪稳定以后,再送到医院进行特别护理。治疗初期,防止亲友探视,以防过度兴奋影响遇难人员的健康或造成死亡。

消化系统功能极度减弱又急需补充营养,遇难人员临时不进食。应以少量多餐的方法,以稀软的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为宜。

4.泥石流事故的应急处置

指水、泥沙和石块等组成的混合体,所泥石流。通常为流体,其危害最大。

一般形成泥石流的条件有:陡峻的地形和较大的沟床坡度;充分的水源;矿区内堆积大量的松散固体物质;崩落顶板的采矿方法。

防治泥石流可采用如下措施:

1原则上采用以防、避为主。

2设计应根据现有山坡地形、岩体性质、断层和节理方向。

3以圈定的塌陷区为基础。

4工业场地及任何建筑物应避开泥石流流失区域。

5尾矿坝及排土场也应避开泥石流。

6不能避开流失区的设施。

7井(硐)口位置的选择。

8泥石流流失的井(硐)口必需采取加固措施和防护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