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读书笔记范例6篇

高效课堂读书笔记

高效课堂读书笔记范文1

【关键词】 笔记的重要性 笔记的分类 笔记的方法

鲁迅先生说:“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资料,积累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总结中外许多学者的经验,可以说,做笔记是一条成才的途径。学习方法的优劣是学习成败的关键,要想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必须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生物学关系比较密切的学习方法有观察方法、做笔记的方法、思维方法和记忆方法等。下面我们就做笔记的方法进行阐述。做笔记的方式很多,在生物学学习中,主要有听讲笔记、阅读笔记两种。

1 听讲笔记

1.1 听讲笔记的重要性。听讲笔记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伴随着学习的全过程,听讲笔记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记听讲笔记可以发挥多种器官的协同作用,眼、耳、脑、手并举,增强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它有利于集中注意力,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教学思维和教学节奏,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1.2 听讲笔记是培养能力的重要方法。记笔记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而这些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研究都是大有裨益的。

1.3 课堂笔记为日后复习留下依据。俗话说:“心记不如墨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所学的知识总要有所遗忘,而课堂笔记则累计了大量的原始资料,日后巩固复习时,将课堂笔记整理一遍就算是最好的一次复习了。

2 听讲笔记的难点

听讲笔记是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通过听讲、观察和思考而记录的内容,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教师指导学生灵活而有的放失地记好生物课堂笔记,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学生课后复习,有利于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2.1 记录速度赶不上讲解速度。做课堂听讲笔记的突出矛盾是记的速度赶不上讲的速度。有时候教师之所以不按书上的顺序讲,甚至有些知识点根本没讲,不是这个教师不好,而是这个教师很有经验,能够把零散,孤立的知识点串在一起来讲。针对这点,首先要告诉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只有对所讲解的知识点有个提前准备,有个梗概的印象,听起课来才不会觉得突兀和脱节。其次是要学生做到“三记三不记”。即重点问题、疑难之处和书上没有的记;次要问题、易懂之点、书上有的不记。

2.2 听课记录顾此失彼。在课堂上,学生常常顾了记就顾不了听,总是不能听和记兼顾,而听课对学习来说是第一位的。解决方法:首先,记好提纲。一堂课内容那么多,加上课堂容易疲劳和紧张,全部记下来没有必要,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老师讲的问题。而提纲是一堂课的骨架和脉络,它反映了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系统和要点,老师一般都要板书出来,记提纲可以条理知识,巩固记忆、笔记时要边记边体会,力争不重不漏。其次,记录重点、难点和疑点。课堂上听讲时应注意老师的启发诱导、分散讲解和设疑讨论,根据教师的阐释和板书,有条理、有针对性地整理在课堂笔记中,同时,要把课堂上一时没听清或没听懂的内容记下来,课后和老师商榷,这将有利于扩宽自己的思维空间。

除此以外,平时积累提高自己的笔记速度的方法,学会用最简单的缩略句表达一个复杂的内容。一堂课后,抽一点时间整理一下笔记,该补充的就及时补充,该提炼的就提炼。

3 阅读笔记

要想使学到的东西长期储存、随时提取、应用自如,就要在读书时,随时作读书笔记。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阅读笔记分类。①抄写笔记,又分为全抄和摘抄,做这种笔记应注意抄后校对,避免漏误,然后标明出处,以备日后查考。②批语笔记,即在书页空白处随手记下对原文的个人意见和心得体会等。③符号笔记,即在原文之间标注符号以对原文加深理解。常用符号有黑点、圆圈、直线、曲线、双线、虚线、箭头、方框、三角、惊叹号、问号等。作符号笔记应注意两点:首先,符号意义必须明确,并且要贯彻始终;其次,符号不能过多过密,否则重点难以突出。④概要笔记,即对某本书或某篇文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写出其重点内容。

3.2 阅读笔记的重要性。一般来说,上述几种笔记要同时进行综合利用,用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中,可以达到详尽预习复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更加有利于基础知识的积累。

高效课堂读书笔记范文2

“读书如销钢,作文如铸器”,古人的见解揭示了写作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常常看到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于走上工作岗位了还掌握不好语言这个工具。写作水平偏低,错字连篇、词不达意、结构紊乱、文理不通、常用文体不会写等等,既贻误工作,又影响发展。学生书面语言不过关,反映了作文教学上的弊端,光靠每周一次课堂作文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另辟蹊径。这就是教师要指导学生大量的有效的可外练笔。

二、课外练笔的方法

(1)抓标依本,计划练习。现行教材为使学生达到新课标的写作要求提供了写作的范例,这是按文体分单元编排的,那么,作为课堂作文的辅助形式的课文练笔活动,也应抓标依本,紧扣单元写作训练,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这种练笔的好处是:训练重点明确,计划性强,能促进课堂作文水平的提高。因为课外练笔往往是分解片段的训练,为课堂作文综合整体训练做了充分准备,它巩固提高了课堂作文的成果,弥补了课堂作文的不足,能较好地完成新课标的写作要求。

(2)结合实际,广泛训练。课堂作文时,有些学生感到“下笔难”,苦于“无话可说”。其实生活的大课堂,有学生写作取之不尽的素材,譬如,晨昏昼夜,饮食起居,春夏秋冬,花卉鸟兽等。开学典礼、春游野炊、书法展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同学聚会、父子对话、师生谈心,生活中各类题材,广泛生动,取之不尽。所以,我每次布置练笔题只作练笔时参考,在明确训练目的的基础上可以允许学生自作主张。我提倡学生在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中将有意义、有哲理、有趣味、有真情实感的内容及时记下来。

(3)课外阅读,目的训练。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读写结合的写作方法,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深化,譬如写读书笔记,既可巩固阅读的成果,又可以提高写作能力。新课标也要求学生每学期读几本课外书籍,我把这项任务布置在“双休日”、“假日”完成,并借此布置练习写读书笔记。事先,我向学生介绍了四种写读书笔记的方法:①做记号和批注。②摘录原文制作卡片。③写摘要和提纲。④写心得和感想并将每种方法示范性的例子印出来发给学生,使学生行有所依,开学后第一周将交来的优秀读书笔记让学生传阅,并组织“读书报告会”。实践的结果学生对一些优秀读物如:《红楼梦》、《老人与海》、《安徒生童话选》、《神秘的南极大陆》等都写出了很好的读书笔记。这种读写结合的练笔过程,正是对范文再学习、在认识的过程,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从而把理解性阅读上升到借鉴性阅读的高度,提高写作能力。

(4)激发兴趣、持之以恒。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练笔本来是额外的课业负担,如果没有强烈的兴趣是难以持久的,作为班主任的语文老师,激发这种兴趣更有优越的条件。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他们觉得课外练笔不是负担,反而感到是一种有意义有趣味的活动而主动去做,比如:开写作会、朗诵会、赠言会,这些结合游乐,发自内心的练笔做得自然,练的自觉。这种练笔形式符合青少年活泼好动、喜欢新奇、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学生容易接受,容易产生兴趣,能产生较好效果。

(5)定出规矩、形成习惯。“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要使学生激发的写作兴趣持久下去而且形成习惯,必须有规矩形成制度。我每接新班都要立些规矩,要求学生练笔就是其中之一。要求每人准备练笔本,一般情况,每周五布置练笔内容,周一上交。为巩固成效,激发兴趣,我将一个月练笔打一次分,作为平时作业成绩;每月一次交流,将有特色的文章或张贴或传阅或朗诵,如果教师太忙顾不上评改,可培养语文尖子做助手,这对尖子生也是一种鞭策和锻炼,但教师一定要注意不要全放手,要有指导和检查。

高效课堂读书笔记范文3

一、激发兴趣

要想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首先要立足课堂,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我们讲解文本内容时,可以用教材以外的知识火花来吸引学生,点亮某些问题。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总是想方设法在新课之前,让学生通过阅读一些相关的书籍,搜集相关的资料在课前进行交流,同时又是调节气氛,算是一种“热身运用”吧。如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到位。她在教学《三打白骨精》一课时,将原著《西游记》引入了课堂,与课文《三打白骨精》相结合,通过小说中对“环境”的描写,来渲染《西游记》中的环境描写;借助小说中对“情节”的研究,探寻《西游记》中的写作特色;通过小说中对“人物”的评价,引导《西游记》中的意义主题。教学中,窦老师咬文嚼字地引导学生结合原著理解,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被激发。而这种兴趣又将学生的求知欲点燃,促使学生课后主动阅读大量的书籍,达到课内外阅读有机地融合的目的,学生在阅读体验中品尝到阅读的乐趣,读书的情感就能很好地培养了。

二、精讲多读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必然对教师无休止的讲解有着逆反心理,常此以往,他们对阅读越来越淡漠。阅读教学时教师的精讲多读很关键,不要用自己的思维替代学生的主观意识,我们要传授的是方法,这才是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如,笔者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分析教材发现体会青年忘我的品质是本课的重点,那么对“他已经和游鱼融为一体了”这一重点句如何使学生很好地理解,笔者三思后还是采用了朗读这一阅读教学最基本的方法,扎实地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看到青年画技高超,人们不禁赞叹起来,老人、妇女、红领巾会怎么说?然后追问那位青年是怎样的表现?学生异口同声地答道:“认真作画,周围的一切似乎都不存在了。”这时,笔者相机指导“融为一体”这一意蕴。此时学生对青年为什么如此忘我已经了然于胸了。因此,朴实无华的课堂,应该给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静心地朗读,边读边引导学生思考,读山便有山之巍峨,读海便有海之深邃。学生读透了文本,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自然就能大大提高。

三、厚积薄发

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要将阅读量适当地增加,在阅读中扩展视野,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厚积才能薄发。让他们摒弃“课本是世界”的意识,打开“世界是课本”的崭新天地。使得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代表性强的课外读物融入他们的课外生活,在不断积累中,探析读书的方法,借鉴名人的写作技巧。如笔者就为学生制订了五年的学习计划,选读经典。古籍方面,笔者向学生推荐了《文心雕龙》、《诗经》、《史记》等,要求学生有条件的可全读,没条件的可选读。再读读《古文观止》和《唐诗三百首》,时选时读,常用常新。此外,还建议学生多读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还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如果只是匆匆过目,留下的有益的东西会很少,一定要坚持做摘抄,只要这样坚持数年,就定能出成效。

四、注重练笔

高效课堂读书笔记范文4

    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门功课呢?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要起好步,以后学习起来就比较顺利。为此,笔者在此谈几点自己指导初三学生学习化学的做法,仅供同行们参考、补充和指正。

    1.明确学习化学的目的

    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是古往今来无数中外化学家的化学科学研究和实践的成就,它编入了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无机物的分类及相互间的关系等知识;它充满了唯物辩证法原理和内容,它介绍了许多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和他们对事业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学风。化学对工农业生产、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的衣、食、注行样样离不开化学。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化学课的学习,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因此,通过初中化学课的学习,初三学生不仅能学到初中阶段的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外化学家的爱国主义思想、行为和对科学的不断进娶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及严谨学风的教育,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今后学习高中化学及其他科学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前要预习

    上课前一天,一定要抽出时间自觉地预习老师第二天要讲的内容。学会先预习,后听课这种良好的学习方法。预习的好处很多:(1)它能强化听课的针对性,有利于发现问题,抓住重点和难点,提高听课效率;(2)它可以提高记听课笔记的水平,知道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哪些详记,哪些略记;(3)它可以节省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通过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和听课时留下的深刻印象,从而缩短课后复习和做作业的时间;(4)它可以培养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觉或独立思考的过程,长期坚持下去,一定会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预习的方法是:(1)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以旧带新,温故知新;(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课文后的习题,试着解答,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3.听好每堂课

    听课是学习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学会和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利在课后,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当堂没听懂,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聚精会神,集中注意力,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记笔记,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作些记号,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问同学。同时,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以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哪点答对了,还有哪些不全面、不准确和指出错误的地方,这样也能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自己能判断是非。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学生是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听课时,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眼睛要盯住老师,要跟着老师的讲述和所做的演示实验,进行积极地思考,仔细地观察,踊跃发言,及时记忆,抓紧课堂上老师所给的时间认真做好课堂练习,努力把所学内容当堂消化,当堂记住。

    4.认真记好笔记

    要学好化学,记笔记也是重要的一环。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提高听课的效率外,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学会记笔记,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此,在认真听讲的同时,还应该记好笔记。记笔记的类型有:

    (1)补充笔记。讲新课时做补充笔记,老师讲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将课本内容重新组织,突出重点加以讲解,记笔记是边看书,边听讲,边在书本上划记号,标出老师所讲的重点,并把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的提纲和重点内容抄下来,还要把关键性的、规律性的、实质性的内容和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扼要地在书本上或笔记本上写上几句,把老师讲的但书上没有的例题记下来,课后再复习思考。

    (2)实验笔记。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重在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或掌握化学性质或物质的制法操作。可做简明图解、补充笔记,把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及讲解记下来,书上有实验插图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补充,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图边上记下老师讲的重点:①药品不能堆积在试管底部,而应平铺在试管底部,记:“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药品受热均匀,气体容易逸出”;②给试管加热时,为什么要先把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加热,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记:“让试管受热均匀,不易破裂”。

    (3)改错笔记。习题或试卷评讲课是老师纠正学生在作业或试卷中的“常见脖和”多发脖,并指导解题思路、规律、技巧和方法的课。在听课时,不要只抄正确答案,关键是要用红笔订正,而且不要擦去自己的错解,以利于与正确答案作对比,找出答错的原因,过一段时间还应把以前做错的题再重做一遍,看看现在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这种笔记是在作业或试题空隙处做简明的“眉批”或“注释”。

    (4)系统笔记。复习小结课时,老师把课本内容进行系统归纳总结,是书上没有的,因此要做系统的笔记。将笔记每面一分为二,一半写板书的内容,一半记讲解,课后结合复习加以整理、修改和补充,成为一个整体,以利于加深、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归纳知识的能力和全面的复习。笔记的形式有:①提纲式,以文字表述为主,适用于概括教材的主要内容或归纳、整理公式、定理和概念要点;②纲要式,以化学式、关系式或关系框图来表述,适用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取及相互间的变化、计算知识的概括等;③图表式,以文字、表格、线图来表述,适用于有关概念、化学基本原理、物质的性质、实验等进行归类对比。

    5.认真观察和动手实验

    在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中编入了81个演示实验、10个必做的学生实验和9个学生选做实验,还安排了13个家庭小实验。因此,通过这些演示和学生实验,学会观察老师演示实验的操作、现象,独立地做好学生实验,上好实验课,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首先,在课堂上要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每一个演示实验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化学实验是很生动、很直观的,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学生若只图看热闹,光看现象,不动脑子思考,看完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无助于学习的提高,所以,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实验前,要明确观察的内容是什么?范围是什么?解决什么问题?这就叫做明确观察的目的,目的明确了才能抓住观察的重点进行观察。观察时还要仔细、全面。例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实验目的是验证氧化还原反应,氧化铜被氢气还原成铜。观察时先看清反应物是无色的氢气和黑色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的条件是加热,生成物是水和亮红色的铜。

    其次,要上好学生实验课,课前必须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自己要亲自动手,不做旁观者,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要耐心细致地观察,认真思考,准确如实地记录。

    6.课后及时复习

    一堂课的内容,十多分钟就可以复习完,有时也可以像过“电影”一样地过一遍。复习能加深理解,复习能巩固知识。

    复习要及时,不能拖。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这样,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不留疑点,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矗复习时,要重视教科书,也要读听课笔记,要反复读,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边理解书上的内容。

    7.认真完成作业

    做作业是练习的极好机会,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学生一定要亲自动手做,绝不能抄别人的作业。节后习题和章后复习题一定要认真完成,不能马虎。做作业要在复习好了以后做,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动地、独立地完成每次作业,多思多问,不留疑点,并尽可能地把做过的作业都记在脑子里,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牢固的知识,只有用心记忆才会熟能生巧,才能在勤练的基础上“巧”起来。

    8.学会阅读课本

    读书一般分为粗读和精读。粗读主要用于预习,通过粗读,了解基本知识的一般内容,掌握整章、整节或整个小标题的内容轮廓、大致思路,了解有什么实验内容,这样,课堂上看老师做演示实验时心里就有了底。精读,可以了解教材的重点和发现不理解的问题,听起课来心中就有数。

    精读是认真地读懂并理解及记忆重点内容和定义,把这些内容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精读主要用于课后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使知识系统化。

    精读时要在理解概念的定义或定律全文的基础上,剖析具有关键性的字词,强化对关键字词的认识。例如电解质的定义:“凡是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关键性字词是“化合物”和“或”字。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关键字词是“和”字和“都”字。对这些关键字词要认真思考,并把它标出记号或作眉批,以备以后再次复习时注意。

    对于比较深刻的材料、重要的段落内容,要逐字逐句地反复读。认真地思考、分析、整理、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可把重要内容、关键词句记在笔记本上,还可写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想法和认识,或记下不懂的问题,以备查问。

    9.读化学课外读物

    学好化学,要重视阅读课外读物,例如《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中学生数理化》、《课堂内外》等杂志和科普读物,它们的内容紧扣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其针对性和适用性很强,配合教学进度,指导解析疑难,注意智力开发,重视能力培养;它们的题材广泛新颖,内容丰富多彩,文章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形式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它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掌握学习方法,透彻理解教材,灵活运用知识,培养探索精神,它们是学生的好朋友。

高效课堂读书笔记范文5

一、教师只有精心组织教学设计,使学生真正地主动参与,才能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生本高效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学生兴奋起来,参与的积极性高起来,参与度也大大提高。在这样的积极、主动、兴奋的学习过程中,个体能得到了发展。

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的重要法宝

无论是“生本课堂”还是我校的“五一课堂”,都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语文教育目标一致,都追求“高效语文课堂”,而要想在短短40分钟内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七年级学生的现状,我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做起。

1.培养学生课前结构化预习能力、自主独立学习能力、问题生成能力。

2.培养学生课中独立自主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能力、课堂展示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深入学生中间,与学生共同学习,使他们敢于在课堂上积极展示自己或小组学习成果,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课后能独立完成基础知识及文学常识的复习,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做到对学习内容的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三、读书笔记本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真正成为读书小主人

高效课堂读书笔记范文6

关键词 读书 动笔墨 评价

最近,到一所学校去听语文观摩课。上课之前,习惯地翻看了几个孩子的语文书,发现一个现象:这些孩子对语文书保护得非常好,翻开语文书,发现语文书上也非常干净,学生几乎没在书上留下什么痕迹。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或许,教师在带领孩子学习的时候,没有让学生在书头文尾写写勾勾画画;学生没有动笔墨的意识。那么,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读书学习的时候要不要动笔?怎么动笔墨?对于学生在课堂内外动笔墨的情况该如何掌握?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对动笔墨读书进行如下思考:

一、增强动笔墨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是教师所必须重视的问题。然而,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中,即便是一些优秀的观摩课,尽管教师非常重视面向全体学生,想方设法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和展示的机会,而且有的时候,给一些特别的学生进行个别化的课堂关心与教育,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为了跟进度,调整课堂中出现的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差距,而只关注到了少数优等生的表现,而更多的学生,尤其是一些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却成了“陪学”,成了与课堂教学无关的特殊观众。他们的“话语权”就这样被剥夺了。或许他们的表达不够成熟,想表达的欲望有的时候却被顾虑挤占了,于是他们想展示,却不敢举手,有话要说,却说不到位。即便是那些优秀的学生,他们的回答也并非每次都非常精彩,也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培养学生读书时动笔墨的习惯,增强读书动笔的意识,显得尤为重要。

二、用心指导动笔墨

翻开苏教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在教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9》中,插图中黑板上的“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几个字眼吸引着我们的目光。那位教师在用心地指导着学生如何做笔记。的确,学生读书动笔墨的习惯需要老师悉心指导训练。在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有成就的名人读读书做笔记的图片,还可以向学生展示高年级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同学的语文书。有了榜样的示范,学生便会对读书动笔墨有了外在的感性认识。这时候,教师可以示范阅读语段或者篇章,边读边在书上做笔记,或者写下感悟,或者写下疑问,或者表明观点……这样一来,教师的现场示范便成了学生模仿学习的鲜活案例。有了这样细致的悉心指导,学生便会将笔墨与阅读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三、精心设计动笔墨内容

如何在有限的40分钟阅读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学生动笔墨,让学生通过动动笔墨深入对话文本,对话作者,与文本主人公沟通心灵,这是教师在教学 “内容”这一层面所要思考的问题。事实上,不是所有教材内容都适合引导学生动笔墨的,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动笔墨“内容”上进行深入思考。哪些教材适合指导学生动笔,哪些教材不适合。对于适合动笔墨的文章,什么地方可以引导学生动笔,动笔墨的时候需要注意点什么等等,都需要教师进行有效设计。比如:学完了《林则徐》,面对林则徐的塑像,引导学生写下自己对林则徐的评价,表达自己对林则徐的敬佩之情。学了《月光启蒙》,引导学生写下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比如《天鹅的故事》一文中,天鹅破冰的三小节文字非常感人,这里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读、思、悟,然后动笔写下自己的体会。再比如学完了《第八次》,可以写下读后感。当然,也可以引导学生写写阅读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动笔墨的内容有l饿重点,其效果也就显而易见了

四、及时评价动笔墨效果

上一篇经典一句话

下一篇科技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