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劳动总结范例6篇

学校劳动总结

学校劳动总结范文1

一、组织开展踏青活动,舒缓教师紧张的工作压力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校教育工会组织全体教师来到xx路。漫步在xx路上,体会着xx路的浪漫与多情,忙碌的老师们也由此感到消遣放松,很是惬意。同时也将调整好身心准备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

二、组织开展学习,加强教师师德培养

为全面加强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建立健全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教师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增强教书育人、敬业乐教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不平凡的人生价值,弘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职业精神,全面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做一个富有激情的好教师。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教师们观看了录像片,聆听校长及专家的讲座,教师们撰写了学习笔记、教育随笔,进行了演讲比赛。通过此活动,教师们都决心在感召下,努力树立人民教师良好形象。

三、组织开展教学节活动,提高教师教学素养

我校此次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举办的第三届教学节活动,不仅是对老师们自身专业化水平的一次大检阅,也是对学校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开展情况的一次大检阅,它为展现教师的专业素质风采和精神风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学校劳动总结范文2

一、教工乒乓球单打赛

4月15日—4月30日期间,通过比赛分别决出男子组和女子组前八名,其中我校副校长张鲁秀获得男子组第一名。此次活动共有70多名教职工参赛,比赛竞争激烈,比赛氛围友好。通过这种小巧灵活的比赛活动形式,丰富和活跃了教师的业余生活,在友好的比赛气氛中,增加了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凝聚人心;达到了以活动锻炼身体,愉悦心情,缓解工作压力的目的。

二、“校园之声”师生诗朗诵

4月30日下午2:20,在我校多媒体教师的大力协助下,首次采用了多媒体投影技术即舞台音像数据化管理技术,在灯光控制,音源美化,图像处理等方面,给广大师生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姿的光影舞台,为广大师生搭建了一个计算机动画终端技术的介绍平台,同时也反映出我校多媒体教师在计算机实用技术的应用领域中运用自如的高超技术。本次活动精彩纷呈,十余名师生选手朗诵风格各异,有娓娓道来、深情演绎的,有慷慨激昂、一路高歌的。通过这次活动,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了校园和谐。

三、组织迎“五一”教职工篮球运球投篮接力赛

4月26日—4月30日期间,篮球运球投篮接力赛,是以团队形式参赛,竞争激烈。通过这种轻强度、趣味性和合作型运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活动形式,有利于带动中青年教师、男女教师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和兴趣性,有利于加强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有利于建设和谐的组织管理文化和校园忠诚文化,体现合作型社会对新时代教师的素质要求,丰富和活跃了教师的业余生活。

四、4月20日下午4:10全体教职工参加,由体卫艺办公室、政治教研室和电教室举办的“远离烟害,亲近美好生活”健康知识讲座。通过这次讲座,让教职工认识到身体是工作的本钱,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忘记了保养自己的身体。

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教师业余文化生活,又活跃了教师的身心发展,更调动了广大教师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加强了团结,增进友谊,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体现了和谐校园的理念。使广大教师能以旺盛的精力和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去。

学校劳动总结范文3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业教育法》)已经颁布,并将于今年9月1日实施。现将劳动部《关于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法〉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各部门实际,参照以下意见,一并贯彻执行。

一、加强领导,做好《职业教育法》的学习和宣传工作。

各级劳动、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法》的学习、宣传工作,要结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精神,制定本部门学习、宣传《职业教育法》的计划,指导企业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全面理解和正确掌握《职业教育法》的精神实质。要组织本地区、本部门积极参加劳动部举行的《职业教育法》知识竞赛活动(具体办法另行通知)。

二、以《职业教育法》为动力,加大职业技能开发力度。

各级劳动、教育部门要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围绕年初全市就业工作会议提出的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任务要求,全面检查、总结上半年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一步明确下半年的工作目标。特别要把企业职工培训、社会失业人员和下岗待工人员转岗、转业培训工作列为全年职业技能开发工作的重点来抓。要切实把职业培训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有效地改善我市技术工人队伍结构。

三、推进职业技能开发集团建设。

组建职业技能开发集团,将培训、鉴定与职业介绍、就业实行一体化运作,是发挥劳动部门优势,进一步规范职业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推动职业培训与劳动就业相结合的有效措施。各区、县劳动部门要加紧制定本地区建立职业技能开发集团的方案,年底前完成集团的组建工作。

四、在优化、调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技工学校的改革步伐。

今年,为适应首都经济建设的要求,根据各行业、企业发展的规划、目标,结合经济结构调整,我市进行了优化、调整技工学校布局的工作。各局、总公司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已分别提出了技工学校布局调整,专业调整的方案。下半年,要抓紧做好方案实施工作。对所属技工学校的调整工作,要加强领导和组织,并注意总结经验,使调整真正起到推动和促进技工学校发展的作用。年底之前,我市将对调整后的技工学校进行登记注册,各局、总公司要根据全市统一布置,做好技工学校注册登记的组织工作。

职业能力测试招生改革试点校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跟踪调查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学内容的调整,使学生的职业潜能得以充分发挥。

各技工学校要进一步探索各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充分发挥技工学校培养技能型劳动者的特点,依托于行业、企业的特点,加强校际间的联合办学,发展与大企业、大集团的联合办学,使技工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用人单位之间建立起一条密不可分的纽带。

五、做好职业培训机构的重新审核和布局规化工作。

学校劳动总结范文4

关键词: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相关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8-0023-06

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长期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高等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的协调不仅关系到大学生人生价值的实现,也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对社会发挥的作用以及教育作为振兴国民经济这一重要国策的实施。目前新疆区域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表面上表现为技能需求方式发生了变化,更深刻的是表现为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了变化。劳动力市场的这些变化对新疆高等教育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的影响。新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协调发展,可以使新疆高等教育发展更好地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一、新疆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分析

1.新疆劳动力市场变化与人才就业状况分析

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情况主要取决于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所创造的工作岗位的数量,通常用就业弹性和就业效应来表示。由表1可以看出,新疆对新增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业压力较小。新疆劳动力市场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总体需求也高于全国水平。新疆和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弹性基本都大于1,说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同时,新疆普通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弹性也大于全国平均水平,即新疆对大学生的需求缺口大于全国平均水平。

近十来年,新疆增加的人口几乎都是劳动力人口,但是,就业人口数量却远远低于劳动力人口的增加速度(如图1)。从而使得新疆劳动力市场在供求总量上是一个供过于求、存在一定就业压力的市场。

由此可见,新疆劳动力市场总体就业存在压力,但对普通高校大学生的需求仍然没有得到完全满足。

2.新疆高等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变化的关联分析

为了反映出新疆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关联程度,笔者选取了反映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标:从业人员数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一段时间内的从业人员数反映出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变化,而高等学校的在校生人数是一段时间内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重要反映。

表2显示的是新疆自2002年以来的相关数据统计。通过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如下:

从表3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发展(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与劳动力市场(从业人员数)的相关系数为0.964,统计结果反映出,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劳动力市场变化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新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量在逐步增加,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也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扩张,新疆高等教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相适应。

3.未来新疆劳动力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需求预测

国内学者在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与人才的关系时,不约而同地都借鉴采用了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普遍认为经济增长依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科技进步。根据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借鉴武汉化工学院杜昭明教授提出的含独立人才因子的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以使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人才需求预测模型,对新疆人才资源需求状况进行短期、中期预测。为研究经济增长与人才需求的关系,预测人才需求,对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进行改造,增加一个变量R为投入人才量,将上式改造为:模型中L为投入劳动量,为产出量;为技术进步水平;L为投入劳动量;K为资金投入量;参数和称为弹性系数,为Y对L的弹性系数,又称劳动投入弹性系数,为Y对K的弹性系数,又称资本投入弹性系数。表4给出了1991-2009年新疆经济发展及从业人员状况的统计数据。

本文采用ADF(Augmented Dickv-Fuller)检验法,利用EViews5,0统计分析软件,

通过Eviews5.0对上述变量LNY、LNR、LNK的进行检验,存在因果关系,即LNY是LNR变化的Granger原因,LNK是LNY变化的Granger原因。

利用样本数据结合SAS软件对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线性化函数线性化方程Y=ALαKβARγeμ做OLS参数估计,得到以下回归方程:1nYt-lnYt-1=0.28696(1nRt-1nRt-11)+0.27369(1nKt-1nKt-1)

2t=3.61,VIF=2.69843,R=0.939,F=100.03,DW=2.03,IOA=0.108

可以看出,变量的显著性和方程的显著性极高,拟合优度也很好。方差膨胀因子Vlf=2.69843

将生产函数模型进行转换,得出人才需求预测模型为:

R=EXP(1nRt-1+(1nYt-1nYt-1)-0.27369(1nKt-1nKt-1)/0.28696)

运用上述系列模型对新疆2005-2015年的社会经济发展所需人才总量进行预测(如表5)。据预测结果2005年和2010年新疆人才需求量分别为137.9万人、186.7万人,与2005年及2010年新疆从业人员人员中大中专以上学历人数126.66万人、176.48万人基本吻合,说明该预测模型具有较高准确率。据预测,到2015年人才需求达247.1万人,占从业人员的30.1%,比2010年人才需求要增加60.4万,年均增长6.4%。以上预测结果的分析表明。为确保新疆经济快速增长,首先要扩大新疆人才数量,形成与经济增长需要相适应的合理人才比例,但当经济增长到一定时期,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则更加明显,就不能过于片面的追求人才数量的扩张而忽视了人才质量的提高,这样是不可能真正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的。

二、现阶段新疆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失衡分析

近年来,虽然新疆的GDP一直保持强势的增长,但对劳动力的吸纳总量一直表现疲软,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的毕业生进入市场,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总量失衡进一步加剧。

1.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够深入完善。造成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匹配度差

近年来,新疆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以及招生制度、毕业生分配制度等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并未真正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制,真正形成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面向社会进行资源交换、面向社会多渠道多元化筹措经费的新格局,进而使高等教育形成多形式、多类型、多层次的能满足社会各方面、各阶层需要的,能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和提供各种方式服务的开放性体制。政府主导的办学主体在新疆高等教育中占极大比重,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仍未能摆脱传统体制的影响和束缚。高等教育改革的滞后和不完善,造成了高等学校办学缺少时代特色、地域特色、行业特色和学校特色,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错位,相互失衡。虽然从长远来看,新疆劳动力市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呈上升趋势,但在短期内却形成了区域的“教育过度”。如此一来,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仅无法应对社会经济的进步反而还加重了就业的负担。

2.劳动力市场转型期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变化滞后,相互失衡

新疆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失衡体现在不同学科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面临不同处境,因为新疆经济高速发展。人才缺口很大,总体上表现为“教育不足”:但新疆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着局部的相对的“教育过剩”问题,有的学科和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社会需求旺盛;而有的学科和专业毕业生则供过于求,出现过剩状况。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的存在较大偏差。

在“十一五”期间,新疆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二、三产业的比重在不断提高,这对新疆劳动力市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新疆高等学校对相关专业毕业生的供给却很有限,造成部分专业人才的紧缺。

此外,新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变化失衡。据新疆教育相关部门近几年统计数据显示,新疆高校专科毕业生总体上不到一半的就业率,专科、高职毕业生明显供大于求,本科生就业率低于70%,本、专科层次的人才出现“就业困难”状况。

3.新疆高等教育区域空间分布不均衡。形成劳动力市场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失衡

高等教育地域结构与劳动力市场变化失衡,高等院校多集中在自治区首府城市,如首府城市乌鲁木齐市有普通高校高等学校16所,拥有学生124467人,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地区没有一所高等学校。造成经济发达、人才密集的地方接受毕业生多,出现高层次人才局部过剩,而经济不发达,人才稀缺的地区接受毕业生越少,出现人才严重短缺。地区性人才失衡的形成,从深层的原因讲,固然是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所致,但它与人才市场的二元分割以及高等教育信息不通畅也有密切的关系。

三、对策与建议

1.调整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适应劳动力市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

劳动力市场所处的水平,通常是由产业结构的水平和生产技术的水平决定的。产业结构的升级所反映出来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也就是随着第一和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一方面新增劳动力主要涌向第三产业,另一方面第一产业部门的劳动力开始释放出来,逐步转移到高层次的第三产业部门就业。教育以其层次和类型实现对劳动力的甄别配置功能。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主要是指不同程度和要求的高等教育的构成状态,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结构。近年来,新疆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投资体制以及招生制度、毕业生分配制度等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但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仍未能摆脱传统体制的影响和束缚。此外,高校分工不明、定位不清的现象依然严重。新疆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制度及院校类型应当更加多样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应具有不同的培养目标、模式与特色。近年来新疆高等职业院校、民办高校多种高等教育形式发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但是其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办学同质化、师资力量弱、办学条件差、教学质量低的状况令人忧虑,培养出的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明显较弱。因此,在探索更加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办学形式的同时。也要注意对现有的多种高等教育形式进行改革完善,促使其找准在劳动力市场的目标定位,提高培养人才的质量。

2.调整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适应劳动力市场由卖方向买方的转变

在中国具体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条件下,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不均衡,导致高等教育供给压力的加大及人力资源闲置,即所谓的“教育不足”和“教育过剩”。新疆经济高速发展,人才缺口很大,总体上表现为“教育不足”:但新疆高等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存在着局部的相对“教育过剩”问题,如某些学科、某些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少,就业很不理想,这种情况说明劳动力市场正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在买方市场中,大学生就业需由市场供求关系来调节,而高等学校则只有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产品,才会赢得劳动力市场的青睐。为了培养新时期新疆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专业人才,各高校应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变动,准确地做好人才需求预测,并综合考虑多方面的现实因素对专业结构进行适时的调整,以培养出适销对路、宽口径、厚基础量强、办学经验丰富、教学资源充实等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加大使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改造传统学科专业的力度,实现新的发展。应大力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特色学科专业。近年来新疆高等教育的应用型专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仍然落后于新疆经济社会对高层次应用性特色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新疆高等院校应立足地方经济和产业结构的特色,合理调整和配置高等教育资源。积极开设面向地方经济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为地方经济输送各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3.建立高等教育市场化评价与反馈机制,增强与劳动力市场的动态适应性

学校劳动总结范文5

关键词:高校 临时用工 管理

一、高校使用临时用工的原因

近年来,很多高校为弥补用工不足,招聘使用了一定数量的临时用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弥补定员不足。高校由于编制限制,一般入手较少,特别是物业、安全、环境卫生等方面都必须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而在国家核定的编制中对招进的人员有严格的条件和岗位要求,而且一般高校编制职数十分有限,由此导致高校需要使用部分临时用工。(二)多产业系统市场运营需聘用外来人员。高校招待所、食堂和后勤等岗位较多聘用临时用工担任。(三)机构性缺员造成临时用工。因大多数经营性高校用工超过定员,生产岗位缺员数量较大,不得不采用临时用工充实正式工的工作岗位。

这部分职工对高校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在管理上也提出了新的课题,特别是劳动和社会保险纠纷,如不妥善解决,不但会造成事业发展不稳定,妨碍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时也有损高校的社会形象,影响高校的改革和发展,高校职工(包括临时用工)是社会事业的宝贵资源,高校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全局的高度和长远的角度充分考虑员工(包括临时用工)的利益要求。

二、高等学校与编制外临时用工的法律关系

高等学校的编制外用工,是高等学校用工计划不足的一种补充,曾在高校教学、科研辅助岗位及后勤保障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高校的发展,其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名目也越来越多,如人事制、租赁制、雇佣制、合同制,还有未办理任何手续的临时人员等等。而高等学校编制外用工的主体还是传统概念的“临时工”。在高等学校中所谓的“临时工”,一般是指通过协商或事实劳动关系形成的,被学校或者学校的内部机构、与学校存在关联关系的单位等聘用,向其提供劳务行为,并接受学校或者学校的内部机构、与学校存在关联关系的单位给付报酬的自然人。在实际劳动中,以在后勤服务等岗位从事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强度较大的工作任务居多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颁行以及与劳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临时工”这一名词逐渐失去了存在的法律依据。但是,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

“临时32'’的概念仍然在用工实践中大量存在且与学校不存在人事关系。事实上,高等学校使用的编制外用工,因采用的方式、使用的人员等因素的不同,与高等学校间存在多种不同的法律关系,通常属于劳动关系、有的属于劳务关系、派遣关系等。学校使用的编制外“临时工”大部分与学校并无书面协议,或者即使存在合同或协议,合同或协议约定的内容也较为简单,并未明确属于何种关系,但我们从劳动、劳务等关系的界定及以下几点,可以判断出大多数“临时工”与学校之间成立劳动合同关系。第一,主体的平等性和隶属性。在学校与“临时工”之间,首先是以平等自愿的原则建立劳动关系的,并在建立劳动关系之后,“临时工”向学校提供劳动力,学校作为用人单位则成为劳动力使用者,处于管理“临时工”的领导地位,双方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第二,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意志为主导、当事人意志为主体的属性。劳动法律关系是按照劳动法律规范规定和劳动合同约定形式形成的,既体现了国家意志,又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共同意志。劳动法律关系具有较强的国家干预性质,当事人双方的意志虽为劳动法律关系体现的主体意志,但它必须符合国家意志并以国家意志为指导,国家意志居于主导地位,起统帅地位。第三,“临时工”与学校之间关系的形成,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实现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基础是劳动关系。只有劳动者同用人单位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中,才能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形成劳动法律关系。实现社会劳动过程,也就是劳动法律关系得以实现的过程。第四,目前“临时工”与学校之间的纠纷或争议,通常以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先予以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方得寻求诉讼等救济途径。从这一解决方式反推,也可以判定,“临时工”与学校之间所形成的是劳动法律关系,受相关劳动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的约束。既然高等学校大部分编制外临时用工与学校存在劳动关系,那么,按《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对他们进行管理成为必然。然而目前高等学校编制处用工管理存在诸如聘用主体不规范,“劳动合同”缺失,

“临时工”使用、管理混乱等等问题,因此,加强管理,规范用工迫在眉睫。

三、高校使用临时用工的现状

(一)地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职责缺位。

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很多地区现阶段没有建立省级社会保险统筹,大部分地方实行的是县级统筹.部分地方由于经济落后等原因只建立部分社会保险项目,关于临时用工参保的政策界限不明确,地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一方面强调全员参保,另一方面又在临时用工参保上设置许多障碍,如参保无法续保,超龄人员(指离法定退休年不足15年人员)不让参保等,影响了单位和个人的参保积极性。

(二)高校法律意识观念不强。

部分高校的领导人、经办人员劳动法律意识淡薄,对政策理解不够,认识不到位,没有把临时用工当作单位人力资源的一部分,没有与临工签订任何形式的用工协议,由于用工本身不规范,建立社会保险便无从谈起。

(三)传统习惯思维影响。

有些学校拖欠临时工资的现象十分普遍,思想认识跟不上形势发展,仍按过去的思维惯性思考问题,没有按照以人文本的原则和国家劳动法处理临时用工的社会保险问题,忽视了临时用工的社会保险的建立,造成临时用工参保率不高。

(四)临时用工本人不愿参保。

部分临时用工由于收入较低和自身经济困难等方面的原因,本人希望得到全额工资以维持生活,个人不愿缴费参加社会保险,还有少量临时用工由于流动性较大,嫌参加社会保险后关系转移麻烦而不愿参保。

四、推进高校临时工管理的措施

(一)规范用工是高校岗位设置的基础。

高等学校作为社会公益性质的高校,正遵循着高校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着人事改革。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全面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建立健全岗位管理制度。随着高校用人制度改革的深入,无论是聘用制还是合同制,最终趋势将纳入高校岗位总量(人员总编制),高校也应采取措施控制使用编制外人员,尤其是控制低技术含量、可替代岗位人员,为全面实行岗位管理、聘用打好基础。

(二)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规范用工顺利进行。

加强高校编制外用工管理和监督,保障学校和编制外用工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高校在国家设置的岗位总数、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用人自主权,是高校领导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由于目前各高校编制外用工的客观存在,当务之急是按新《劳动合同法》的要求规范用工。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在岗位设置上,应按需设岗,按岗聘用。学校应要求内部各单位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近期发展规划,制定本单位聘期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工作任务,经学校审核后确定聘期内各类人员岗位数,正式教职工和临时人员均纳入岗位管理,缺岗方可聘用人员。短期项目用工,根据项目需要提前向学校人事部门申请,核准后聘用,项目结束,临时聘用人员合同终止。

(三)在管理上,全校“一盘棋”,统一管理。

无论是学校支付编制外人员经费,还是学校内部单位支付编制外人员经费,只要不是独立法人单位用工,都必须纳入学校统一管理。各单位应按照定岗定编情况在每年的下半年向学校人事部门申报下一年计划,得到批准后方可按要求招聘,招聘的人员情况、岗位、采用的方式、签订的合同等报人事部门备案,或采取劳务派遣方式处理,人事部门建立编制外用工人员管理信息库,统一管理,严格禁止以部门名义聘用临时工。

(四)积极尝试用工新模式,优化内部人员结构。

在用人方式上,应从实际出发,灵活多样,根据岗位工作性质,可采用全日制、非全日制、劳务派遣(人员租赁)、物业管理、任务外包等等方式,尽可能减少学校直接聘用编制外人员数。

对教学、科研等技术岗位工作需要聘用的编制外用工,可实行全日制,学校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此类编制外用工应严格控制。对于部分可以非全日制工作的岗位,学校可采取非全日制方式。根据工作任务,学校与劳动者约定以小时作为工作时间单位确立劳动关系。订立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一般可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劳务派遣是我国劳务经济中比较新的一种形式,也是目前发展比较快的一种形式。劳务派遣型用工比较规范、合法,派遣单位、劳动者、用工单位三者的权利、义务比较明确。有利于用工单位所需的人员供求选择和各方责、权、利的保障。目前,我校使用的大部分编制外临时用工采用了此种形式,学校与劳务派遣单位签署劳务派遣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由劳务派遣单位承担学校相关岗位的工作任务,再由劳务派遣单位委派其所属劳动者至学校工作。劳务派遣单位与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形成劳动关系;学校通过与被派遣劳动者(即“临时工”)之间订立用工协议,以明确被派遣劳动者需要遵守的规章制度和学校的相关义务。

实行劳务派遣后,充分保护了“临时工”的合法权益,学校与劳务派遣单位所签订的派遣协议中,列入了按国家规定用工单位应尽的义务,如劳动者应享受的各种保险、劳动报酬、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等等。同时,学校也将派遣劳动者应履行的给付劳动的义务,忠实、保密、遵守内部规则和规章制度的义务等订入协议,对保护学校的利益起到积极的作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相互得益。

学校劳动总结范文6

关键词:经济增长总量;经济增长结构;高校毕业生就业;奥肯定律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6)03007208

一、引言

自21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由2001年的114万人增至2015年的749万人。与此同时,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也因表现出一种长期性和持续性的发展态势而受到广泛关注,如何保证其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困扰中国社会的“老大难”问题。

一方面,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供给规模过大以及高校毕业生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的增长速度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1-2-3]。另一方面我们也关注到,尽管近几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逐渐增加,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2014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仅为37.50%,远低于日本的48.00%和美国的52.00%,每万人中大学生的量也远远低于美国、韩国和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水平[4],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非简单地表现为“供过于求”。

高校毕业生作为劳动力市场上高级劳动的供给者,其就业问题与一国的经济发展休戚相关,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关键就在于高等教育的产出结构能否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5-6]。而产业结构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就业的载体,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进步、需求结构变动以及产业政策的调整,使产业结构不断变动进而导致就业结构也不断转变[7]。马廷奇[6]、陈桢[7]和鹿立[8]等指出,产业发展水平制约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总量与结构,各行业由于所属的产业类型和运行效率不同,导致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存在差异。

综合以上分析,本文着重从需求层面研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第一,分析经济增长总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推拉作用,基于奥肯定律从整体上把握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系。第二,分析各经济部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采用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人才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标和就业弹性系数来分析高校毕业生在各行业的分布特征。

二、经济增长总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

奥肯定律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定律,它揭示了经济中产出增长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关系,并在发达国家中得到经验验证,但其用于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基于奥肯定律研究1998―2013年总量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使用分析工具为Eviews6.0。

(一)奥肯定律的三种主要表达形式

美国经济学家奥肯(Okun)通过对美国经济的经验观察与实证分析于1962年提出奥肯定律,后来随着学者研究视角和分析内容的转变,逐渐演化出其他形式的奥肯定律模型,当前学术界主要存在三种表达形式,分别为差分模型、缺口模型和动态模型。

1.差分模型

差分模型是奥肯定律的原始模型,Okun[9]指出,美国的失业率与产出增长率之间变化方向相反,失业率每降低1%,实际产出大约增加3%。该观点是对经济增长和失业关系的原始表述,其具体形式如下:

(二)基于奥肯定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分析

1.基于差分模型的验证

考虑到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问题,为防止出现伪回归,在进行差分模型的验证之前,要对“实际GDP增长率”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

实际GDP增长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高校毕业生失业率=1-初次就业率,其中初次就业率数据来源于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进行序列的平稳性检验。本文采用Eviews6.0对变量进行ADF和PP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实际GDP增长率和高校毕业生失业率这两个时间序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均为一阶单整,服从I(1);而奥肯定律的差分模型要求实际GDP增长率为零阶单整,服从I(0)。因此,不能使用差分模型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率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的关系。

2.基于缺口模型的验证

(1)潜在产出增长率

潜在产出也称潜在GDP或潜在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现有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能实现的生产水平,即充分就业条件下所对应的国内生产总值。潜在GDP会随人口、要素以及技术进步的不断积累与增长而增加,在长期,潜在GDP是一条斜率为正的曲线。所谓充分就业是指凯恩斯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的概念,即在某一工资水平下,所有愿意工作的人都获得就业,在充分就业条件下经济中的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与潜在高校毕业生失业率估计关于潜在产出和自然失业率的估计方法有很多种,其中HP滤波分解法由于具有估计方法简单、精度高的优点而被广泛使用[11],该方法将时间序列分解为趋势项和周期项,其中趋势项是时间序列中的永久性成分,对应着潜在产出或自然失业率,周期项是时间序列中的暂时性成分,对应着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或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偏离[12]。基于HP滤波分解法的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缺口如表2所示。

(2)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为防止伪回归,需要对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缺口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ADF检验和PP检验均表明产出缺口和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缺口在1%显著性水平上是零阶单整的,即这两个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均是水平平稳的,故可以采用缺口模型来验证实际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偏差的关系。

(3)实际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偏差的关系验证

如表4所示,回归结果表明,产出缺口模型并不能很好地刻画中国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失业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回归模型F统计量的值仅为0.00,说明模型不是正确设定的;同时,R2值仅为0.00,模型的解释力度十分有限;DW统计量为1.29,模型中存在显著的自相关。

3.基于动态模型的验证

关于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偏离的估算仍采用HP滤波法。关于模型中各变量滞后阶数的确定,利用自相关检验来确定,检验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产出缺口序列是二阶自相关的,产出缺口的滞后一期与滞后二期会对当前产出缺口产生影响;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缺口不存在自相关。因此,在动态模型中自变量分别为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缺口序列、产出缺口的一阶滞后项和二阶滞后项,模型的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

由表5可以看出,动态模型较好地刻画了产出缺口与高校毕业生失业偏离之间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F统计量较高为35.68,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同时,R2值为0.91,说明自变量可以解释因变量变动的91.00%;另外,模型的DW统计量值为2.20,说明模型自相关关系较弱。在回归模型中,变量“高校毕业生失业偏离”的系数t统计量值较小,说明其对产出缺口的影响是统计不显著的,即中国的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失业之间没有表现出必然的联系。

三、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偏离分析

奥肯定律是一种拇指规则,反映出经济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的相关关系[13],本文第二部分基于奥肯定律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效果并不明显。为深入考察高校毕业生就业与经济结构的协调性问题,本文进一步研究各产业及行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作用。

相关表格和图表数据是根据EPS全球统计数据/分析平台中的中国劳动经济数据库和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中的数据整理加工而成。

(一)产业与行业层次的划分

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中,农、林、牧、渔业属于第一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属于第二产业。其中,工业行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以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其他行业被划分到第三产业。

其中,第三产业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划分,包括流通部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四个层次,但在实际操作中这四个层次之间的界限比较模糊。孙凤和谢维和[14]按第三产业中各行业的功能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1)社会服务业包括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流通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3)生产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

本文沿用孙凤和谢维和[14]的划分方法研究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作用。表6统计了2012年高校毕业生在各行业的分布情况,从中可以看出:(1)社会服务业是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主要领域,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人才在该领域就业的比例分别达34.80%、46.70%和49.60%。(2)生产业次之,在该领域就业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劳动者分别占15.20%、19.30%和25.50%。(3)工业行业集中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分别占13.30%、16.50%和17.20%。(4)流通业主要吸纳专科学历的劳动者。(5)农、林、牧、渔业和建筑业吸纳的高校毕业生数量较小。

(二)各产业人才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

比较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为:某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某产业GDP相对比重/某产业就业相对比重。如果某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表明该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较多;反之,若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表明该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相对较少。又称为相对劳动生产率,是研究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的常用指标,主要研究产业结构变动对就业的推拉作用。从理论上看,各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在长期应趋近于1,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的产出与就业变动幅度往往不一致,进而导致比较劳动生产率存在差异。

1.第一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2004―2012年中国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1,表明该产业吸纳的就业人员较多,但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作用有限,对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均大于1,且该值劳动者随学历水平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尽管第一产业吸纳了较多就业,但其就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较弱。

2.第二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1)工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吸纳能力逐渐增强

一方面,从工业行业的整体水平看,比较劳动生产率由2004年的1.92下降到2012年的1.53,说明在中国工业对就业的吸纳能力逐渐增强。而对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劳动者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值大于行业整体水平,且也表现出随学历层次提高而增大的趋势。另一方面,该行业对不同学历群体比较劳动生产率是逐年减小的,这意味着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不断增强。因此,与行业对全体从业人员的吸纳水平相比,工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较弱,但从比较劳动者生产率指标的变动情况来看,该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逐年增加。

(2)建筑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基本稳定在1.10左右

建筑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也高于行业的整体水平,也随学历增加而增大,其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稳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波动相对大些。因此,与工业和农林牧渔业相比,建筑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吸纳能力更强,其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吸纳作用更为明显。

3.第三产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1)流通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在0.65左右,其对劳动者的就业吸纳能力较强

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行业整体水平,且随学历层次的增加而增大。对专科学历劳动者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由2004年的1.47下降至2012年的0.75,对该群体的就业吸纳能力逐年增强;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比较劳动生产率逐渐减小且趋近于1,说明其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吸纳能力不断优化;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始终在2以上,表现为对该群体的就业吸纳作用相对较弱。

(2)生产业行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大于1且波动幅度较大,说明该行业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相对较小

但与其他行业相反,该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趋近于1且表现平稳,另外,该值随学历层次的提高而下降,这说明该行业对高学历群体的就业吸纳能力高于行业总体水平且相对稳定。

(3)社会服务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小于0.80,说明其在各行业中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最强

该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为稳定在0.40以下,且随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减小,说明社会服务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吸纳能力高于行业整体水平,且对各学历层次的就业吸纳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

(三)各产业部门的人才就业弹性

要分析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人才需求的“供需”匹配状况,应细化产业(行业)的人才需求度量指标,鹿立[8]指出,产业(行业)人才就业弹性系数反映了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程度,系数愈高,反映其对人才的吸纳能力及需求程度愈高。本文拟采用产业(行业)人才就业弹性系数来研究高校毕业生的供给结构与产业人才的配置效益问题。

1.第一产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由表7可知,整体上中国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处于震荡下跌趋势,HP滤波分解结果表明,趋势项的值不断减小,说明该产业对就业的拉动效应逐渐减弱,甚至出现负值即产生就业排挤现象。

第一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优于其对全体劳动力的影响。除个别年份外,中国第一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均为正值,HP滤波的分解结果表明,中国第一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系数在长期由负转正且不断增大,甚至趋势值大于1的情况,这说明中国第一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效应逐渐增强且变得富有弹性。第一产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系数变动幅度较大。HP滤波分解结果表明,趋势项曲线的斜率十分平缓,且长期就业弹性的估计值小于1,这说明在长期,中国第一产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缺乏弹性。

2.第二产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1)工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工业的就业弹性系数在-1和0之间,说明工业行业对全体劳动者的就业具有微弱的排挤效应。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由正转负,说明工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长期不断减弱且表现出排挤效应。

工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优于其对全体劳动力的拉动。除个别年份外,工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均为正值且从2009年开始大于1,变得富有弹性。HP滤波的分解结果表明,在长期工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系数不断增加且出现大于1的情况,这说明在长期工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且变得富有弹性。

工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波动较大,HP滤波分解结果表明,趋势项的值大于1且缓慢增加,这说明在长期工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吸纳作用较为稳定且是富有弹性。

(2)建筑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建筑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普遍小于1,说明该行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弱。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的值平稳增加但小于1,说明在长期建筑业对就业的吸纳效应微弱增加且对就业的影响缺乏弹性。

建筑业对专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震荡增加,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逐年增大由负转正且大于1,这说明建筑业对专科人才的就业效应由排挤逐渐转化为拉动,进而变得富有弹性。

建筑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基本上是逐年增大的,从2007年开始就业弹性大于0,2009年开始大于1而变得富有弹性。HP滤波的分解中,趋势项逐渐增大且增速较快,这说明建筑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逐渐增大且富有弹性。

建筑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波动较大,HP滤波分解结果表明,其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在长期逐渐增大且增速较快,这说明建筑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大且富有弹性。

3.第三产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1)流通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流通业的就业弹性震荡上涨且小于1,说明该行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比较微弱。HP滤波的分解中趋势项由负转正但远小于1,说明在长期流通业对全体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微弱。

流通业对专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基本接近或大于1,说明该行业对专科劳动者的就业拉动效应较强。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趋近于1,说明长期就业吸纳能力较强且稳定。

流通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基本大于专科学历劳动者,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缓慢减小,这说明该行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长期就业拉动作用逐渐减弱。

流通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不断减弱。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不断减小且小于1,说明该行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长期就业拉动作用将由富有弹性转变为缺乏弹性。

(2)生产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生产业的就业弹性震荡增加且基本小于1,说明该行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较弱。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由负转正并大于1,说明该行业对就业的长期拉动作用将逐年增大并富有弹性。

生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作用与行业整体水平相近,其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效应略高于专科学历劳动者。

生产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系数波动较大。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不断增加并在某一时点大于1,说明该行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长期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且富有弹性。

(3)社会服务业的人才就业弹性

社会服务业的就业弹性系数逐年增加但小于1,说明该行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缺乏弹性。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不断增加且由负转正,说明在长期社会服务业对就业由排挤转变为拉动。

社会服务业对专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吸纳作用高于行业整体水平,其变动趋势及HP滤波分解结果与行业整体水平基本一致。

社会服务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吸纳效应高于其对专科学历劳动者的吸纳作用,但也缺乏弹性。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由负转正且大于1,说明该行业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长期就业拉动效应不断增强且富有弹性。

社会服务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弹性较大且存在一定波动。HP滤波分解中趋势项平缓下降且大于1,说明该行业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长期就业的拉动作用效应富有弹性且缓慢减弱。

四、结 论

(一)经济总量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本文基于奥肯定律分析总量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拉动作用,结果发现,中国1998―2013年经济增长与高校毕业生失业率没有得到任何一种形式奥肯定律的验证,说明中国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高校毕业生失业率的降低,奥肯定律“失灵”。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是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一般来说就业水平取决于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大进而带动就业率增加;而经济增速放缓将导致劳动力市场需求量相对减少进而引起就业率降低[15]。但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仅仅是拉动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13],经济增长的就业效应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及经济增长方式[7]。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令世界惊叹[16],但由于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国主要以发展资本密集型重工业及扩大投资的方式来驱动经济增长,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引致很多就业需求,故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有限。

(二)各产业部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效应存在很大差异

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群体在各行业的分布结构,以及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指标,发现各产业部门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首先,第一产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最弱,2012年在该领域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占比不足1%且随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减少。第一产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拉动作用有限,甚至出现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排挤”效应。HP滤波分解结果表明,第一产业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长期就业拉动效应不断增强且富有弹性,而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长期就业拉动效应并不明显。

其次,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明显高于第一产业,2012年在该行业就业的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学历劳动者分别占13.30%、16.50%和17.20%。工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吸纳作用不断增加且富有弹性,对专科人才的就业拉动作用明显高于本科和研究生;高校毕业生在建筑业就业的人数仅多于第一产业,当前其对各学历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由强到弱依次是专科、本科、研究生,而在长期该行业对各学历层次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拉动效应将与当前正好相反。

最后,第三产业吸纳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2012年在该领域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占70%以上,产业内各行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吸纳能力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服务业、生产业和流通业。其中,(1)高校毕业生在社会服务业中的分布较为稳定,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拉动效应由高到低依次为研究生、本科、专科且均表现为缺乏弹性,而在长期,其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吸纳效应增强并富有弹性,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就业的吸纳效应逐渐减弱。(2)高校毕业生在生产业的分布也较为稳定,按该行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效应按学历层次划分由高到低依次为研究生、本科和专科且也表现为缺乏弹性,而在长期,生产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能力不断增强且富有弹性。(3)高校毕业生在流通业的分布也相对较为稳定,该行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效应按学历层次由高到低划分依次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其对专科和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效应富有弹性,而在长期,对专科学历劳动者就业的拉动作用缓慢增加,对本科学历劳动者的就业拉动效应有所减弱,而对研究生学历劳动者就业的拉动效应由富有弹性转变为缺乏弹性。

在各行业中,工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吸纳作用微弱。由于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对GDP的贡献度较高,其对高校毕业生提供的工作岗位却与其生产规模差距悬殊,说明工业行业亟待产业转型与升级,增加行业的技术含量进而拉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同时,高校毕业生在第三产业的分布结构失衡,中国高校毕业生主要集中于社会服务业,该行业是政府或各种非营利组织向社会提供服务的部门,不参与社会生产创造经济利益。而生产业与生产直接相关,能够为商业运作提供生产支持,但高校毕业生在该领域分布数量相对较少。这说明中国生产业发展滞后,高校毕业生更多从事参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而从事财富创造的人数较少。

参考文献:

[1]赖德胜.怎样认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J].求是,2003,(16):54-56.

[2]闵维方,蒋承.产业与人力资源结构双调整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2,(1):2-13.

[3]曾湘泉,李晓曼.破解结构矛盾 推动就业质量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2013,(Z2):22-25.

[4]张车伟.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及其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8,(3):49-54.

[5]周德禄.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产业升级与大学生就业――2001―201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2,(2):14-25.

[6]马廷奇.产业结构转型、专业结构调整与大学生就业促进[J].中国高等教育,2013,(Z3):56-59.

[7]陈桢.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08,(2):90-95.

[8]鹿立.中国高校人才供给与产业人才需求拟合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5,(4):67-75.

[9]李彬.中国产业结构转换与大学生就业关联性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9,(2):34-44.

[9]Okun,A.PotentialGNP:ItsMeasurementandSignificance[A].Okun,A.Okun.EcnomicsforPolicymaking[C].Cambridge:MITPress,1983.145-158.

[10]徐平祥.美国经济“二元化”与“奥肯定律”的困局[J].经济科学,2011,(5):26-42.

[11]吕光明.潜在产出和产出缺口估计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5):93-96.

[12]颜双波,张连城.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界定与测算方法[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1):42-48.

[13]蔡P.为什么“奥肯定律”在中国失灵――再论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J].宏观经济研究,2007,(1):11-15.

[14]孙凤,谢维和.行业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投入产出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8,(4):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