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信息技术范例6篇

当代信息技术

当代信息技术范文1

1.1获取岗位需求,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艺术设计是一门专门的学科,尤其在高职院校中有着独特的作用。众所周之,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以技能为主,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适合就业岗位的相关需求,社会中岗位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会产生不断的变化。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要想获得岗位工作能力,就要跟上变化的步伐,获取岗位需求变化。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查询是最快获得岗位变化信息的方法。

1.2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师能力

传统的艺术设计教学资源,主要是以教材为主。有些具有责任心的教师,会把自身创造的和朋友创造的作品,作为实例,为学生讲解。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但是教师自身的创作和朋友圈都是有限的。可以说,教学资源贫乏。而当信息化技术进入教学中来之后。世界各地的艺术设计作品,可以做到足不出户,就能够了解它的相关信息。还可以分享其他艺术设计教师的教学心得和教学成果。教师的交流由有限变为无限。艺术实例资源从匮乏变成丰富。教师利用好信息化技术,可以促进交流,提升教学能力。

1.3利用媒体信息进行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吸引学生注意力

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除了讲授、艺术品鉴赏。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配合,从视觉、声觉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调动自主学习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灵活而又扎实的学习艺术设计理念。

2信息技术在艺术设计科研领域的应用

2.1获取最新领域文献,占据艺术设计科研优势位置

无论那个领域,要做到创新与最优,就要掌握该领域目前的水平,有哪些成果。对于艺术设计也不例外。否则就成为了闭门造车。在电力资源广泛的时代,设计一款煤炭熨斗岂不是一个笑话。要了解世界艺术设计成果与整体水平,利用信息技术从网络获取最新的本国和外国文献,毋庸置疑,是一个好的方法。

2.2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融合的产物—数字化艺术设计

数字化设计艺术是在艺术与科技、自然科学与艺术科学彼此融合的历史条件下成为一门学科的。尽管艺术与科技、自然科学与艺术科学的方法、主张、价值观差异很大,但这些学科的一个共同点都是具有创造性。数字化艺术与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发展依赖与设计师敏锐的洞察力与对时尚气息的感触。好的构思是设计的灵魂,通过好的创意,表现出设计师想给人的最深刻的感受。数字化设计艺术是新兴的行业,这更加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不同专业的切入点不同,把握的关键点不同,做出的作品就会产生迥异的风格和效果,使数字艺术呈现群星璀璨的特色。依赖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新的数字载体上创作出新的艺术品,在创作中寻求数字艺术创作的规律,形成成熟的,用于数字艺术的创作方式。这样的艺术门类是独一无二的。

3信息技术在艺术设计专业中起到的管理作用

当代信息技术范文2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育;反思

经常有学生当着我的面说:电脑如果不能上网不能QQ和聊天,那就干脆不上的好!在上机操作课中,我发现有一个学生在“聊天”、“QQ”、完成学习任务三者之间交替进行着,令人结目的是,他飞快的输入速度、敏捷的才思和娴熟的操作技巧。这些技能不正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标之一么?因而,对于学生所出现的问题,我们当教师的也应该好好地进行反思。

一、学生要不要接触网络

我们都知道“学生一旦接触互联网就会被其无穷的魅力所吸引,通过正确的引导,网络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然而如果缺乏引导,学生也会被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但正确的引导方法是什么?学生们知道网络是五彩缤纷的世界、清楚电脑不仅是“游戏机”、“影碟机”,但他们仍然会不由自主地沉迷于“玩”中。“玩”是年轻一代的天性,儿童时代的“玩”在网络的包罗万象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延续。在“玩”中,有人“玩”出了精彩、“玩”出了一片赞扬声,也有人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玩”得被家长“封机”。社会各界一直都在进行“学生上网利弊谈”,但不管谈论的结果如何,网络进入生活是不可回避的事实,而且是时代的需要。

二、指导学生信息技术的道路

目前,我们很多教师只是教技术,一味追着技术的发展,而我们自己所能学到的只是浩瀚信息海洋中的一滴水,所能教给学生的更可能只是这滴水的几分之一。现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信息技术教育要培养的是具备高信息素养的学生,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是否进行了角色的转换? 在信息社会中,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应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信息工具(网络、电脑)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管理、运用;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能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主动地教和被动地学的关系了。信息技术的特殊性可能使一部分学生所掌握的技术超过了教师。因而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一位热情的帮助者,正如萧伯纳(George B.Shaw)所倡导的那样:“我不是你的教师,只是你的一个旅伴而已。你向我问路,我指向我们俩的前方。”

三、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

有人戏说:中国的信息化教育是办了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微软培训班。的确,微软软件以其友好的界面、完善的功能占据了世界上绝大部分计算机,对其软件应用的学习无疑是必要的。但是信息技术课程一门综合性的基础性课程,在知识、技术、能力和伦理道德方面都应有所涉及,它有其作为一门课程所必须包含的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及评价方法。因而没有理解(或曲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目标,只停留在讲讲某个应用软件的操作、讲讲浏览器、讲讲某一杀毒软件的操作……,用教技术的方法来教技能将造成“穿新鞋走老路”——无法达到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效果。

另一个问题,因为教材的编写是“螺旋式上升”的,从小学到高中,一部分信息技术内容一直在“螺旋”中重复着,如果信息技术课程仍然沿用旧的课程观,那么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无心学习、被动地“玩”的现象肯定很难被扼制。因而,运用“新课程观”来执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面临的新课题。新课程观中强调的是师生共同创造、开放性、个性化、超文本链接的课程体系,因而,让学生参加到信息技术课堂的资源建设和教的活动中,学生有了学习的自组织的过程,就会自觉地回归到学习中来,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四、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飞得更高

各种各样的虚拟社区是学生的所好,很多学生在那里自觉地学到了很多东西,正如前文所述的那个同时进行着QQ、聊天和学习的学生那样,因为他要多任务工作,因而他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锻炼。但我们一直在课堂上排斥“OICQ”和“聊天”这类东西,就连学生自己也莫明其妙地舍弃他们的所好。反过来想一想,“如何有效地组织起学习、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这些爱好能不能为学习活动服务呢?这一类问题一直是教师们执行教学时所考虑的问题。

当代信息技术范文3

一、信息技术的政治功能

信息技术无疑是影响当代社会最全面最深刻的技术,它对我们的政治生活也产生了诸多的影响,以至于出现了“信息政治”、“网络政治”等等现象,甚至走向“政治信息主义”:将当代信息技术在政治活动中的重要性提高到决定性的地位,使得信息工具成为政治生活方式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以至于信息技术可以决定政治制度的性质和选择。

这种视角扩展到一般的层面,就是关于媒介技术的政治功能的理论,其中以传媒理论家英尼斯的理论最具代表性,他认为,传播系统在实践和空间上的结构(或“偏向”)关系构成了社会机构的基础。他将传播和社会控制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空间束缚型(space-binding)媒介,如印刷品和电,它们与跨地域的扩张和控制联系在一起,擅长建立商业主义、帝国,最终发展成为技术专家治国论。另一种是时间束缚型媒介,如手稿、人的讲话,这些媒介相对偏爱关系亲近的团体、形而上学的思考和传统的权威。他认为新电力技术强化了帝国的权力,现代媒介产生了控制巨大空间和庞大人口的潜在力量,媒介技术强国通过传播工业的对外扩张,导致了一个更为极致的文化帝国主义形态。因此,电子媒介的用意并不在于提供娱乐和信息,而是扩大社会组织的规模,由此极大地提高了文化与政治领域集权化和帝国主义的可能性;电子通讯还可能极度扩大现代人的空间偏向,乃至通过电子程度最高的先进文化实现对外层空间的殖民化和政治统治。

另一位着名的传媒思想家麦克卢汉以广播和电视的不同来分析它们所造就的政治人物和政治模式的不同。广播造成的政治模式是可听不可问,而电视则使西方世界的每一种政治制度都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因为它创造了一种全新风格的国家领导人。这样的领袖与其说是政治家,不如说是部落酋长。卡斯特罗就是这种新型部落酋长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依靠大众参与的电视对话和反馈来统治国家,用电视镜头来管理国家。他给古巴人民直接和亲密卷入集体决策过程的经验。他灵巧地把政治教育、宣传和父辈般的指引结合起来。这是其他国家的部落酋长要学习的模式。新型的媒介风云人物要把受众像衣服一样地穿在身上——在本来的意义和引申意义上说都是如此,就像他穿自己的衣服一样。这样他就成了团体的部落形象。

信息技术能够对政治造成影响,无疑是技术与政治的一般关系所必然体现出来的一个方面,它表明信息技术的状况极大地影响着政治的运行乃至社会的全部状况,或者说信息(传播与处理)方式的任何一次变革都会引起社会的巨大变化;它还表明成功的政治家通常具有善于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来传播自己的政治理念、树立自己的政治形象、赢得公众的政治支持的能力,并且还要善于根据信息技术的变化来改变自己的政治管理方式,这样,信息技术的变迁通常会带来政治图景的变迁。

二、当代信息技术与政治

世界的新图景

在当今的信息技术时代,“电视也好,广播也好,书籍也好——过去的媒介没有一个能够像因特网一样提供类似的一揽子机会和冲击力。由于因特网上的地球村本来就是一种治国机制,所以“信息的撒播正在创造一个新的权力结构:‘处处是中心,无处是边缘’”,即网络时代对政府的权力集中构成强大的挑战,凡此种种,都表明了当代信息技术正在给我们的政治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改变。

具体来说,信息技术所造成的主要的“决定性”的政治变化,一是新的阶级的形成,二是新的自由和平等、民主的前景,三是国际政治的新格局,四是政治管理模式的改变。

阶级问题历来是一个重要的政治问题,虽然阶级由经济问题产生,但集中表现在政治对抗上。社会中阶级的属性及其对抗形式的变化,乃是政治内容的一大变化。政治信息主义者们通常在这个问题上持有明确的主张,那就是阶级结构在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根本性变化:如果说第二次浪潮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无产阶级”,那么我们可以说,第三次浪潮正在产生一个“知识阶级”,它的基础是认识事物,工作时用脑而不是用肌肉。“这个知识阶级拥有系统的信息、想象力,还有生产所必需的其他文化素质。他们拥有生产更多信息的手段;拥有可以说是基本原材料的东西,换句话说,一整套的脑力工具。因此,它是以大大胜过无产阶级的实力而走上谈判桌的。”由此也导致了旧的阶级的功能以及阶级斗争和对抗的消失:“马克思主义理论曾赋予工人阶级以很大希望,对于某些人而言,工人阶级如今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因为媒介而变得毫无政治价值,……工人阶级已变成一群毫无生气的凡夫俗子,普遍受到媒介和通俗文化的操纵。”“当我们与无产阶级道别时,我们也就必须合上有关一个整个政治时期的书,有关辩证法和阶级斗争的书。”

自由、民主和平等通常被视为政治现象中的核心价值和理想追求,在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与计算机的影响下,似乎也在发生着质的改变。一是认为计算机必然造就民主,这就是罗斯扎克所归结的:“信息时代里流传着一个神话,计算机,尤其是个人计算机,将带来民主的复兴”。二是由网络所决定的平等和自由将获得极大的发展。网络环境中所有的网民都可以处在一种自由、平等和直接的交流之中,完全的或部分的匿名也使得言论可以更加自由,“网络环境的信息传播无阻碍状态激励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打破层级界限,追求有效和直接的点对点交往。把互联网看作是一个独立的自由王国,在互联网上人们通过互动可以自由地交流”,于是网络使人们获得政治信息与表达政治意愿的方式更加便捷。“网上论坛”、“网上议会”、“网上法庭”、“网上政府”的出现促进着人们的民主意识、民主观念和民主要求,而不再满足于通过自己的代表来表达意愿并行使权力的方式,而是要求直接参与决策和管理,出现了代议制民主、问接民主向参与式民主、直接民主演变的新动向。由此也导致许多学者和政治家“认为信息技术的推广和网络世界的出现会推动民主化进程,出现更加自由、平等和全民参与公共决策的社会,“网络民主”由此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电子信息技术也给人类带来了一幅十分美好的政治生活图景。

在国际政治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家之间“信息实力”的较量日趋激烈,几乎所有国家都尽自己的力量来抢夺以信息为依托的权力和财富,并以此来维护由信息技术延伸而来的国家、国家地位,以保持国家的发展前景和潜力。尼葛洛庞蒂预言:明天的国境线将不得不与千百万条电子通道以及通过它们传播信息的千百 万种方式进行竞争,而不再仅仅是由河流、海洋甚至石墙来分隔。基于电子网络技术的国际政治争夺,还导致所谓“网络外交”的出现,它改变了我们对国家的认识,这也就是波斯特所说的:“从某些方面看,因特网从根本上瓦解了民主一国家的区域性:网络空间中的音讯不容易被牛顿式的空间所限制,这使边界变得无效。或者至少是由于全球性的网络所衍生的信息边界问题对传统的地理边界提出了新的挑战,围绕“制信息权”——息、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安全人才、信息规则——的竞争与争夺也越趋激烈,从而使信息安全上升为国家安全战略的新重心。

在政治管理的模式上,仅从现代媒介的发展看,不同的信息技术造就了不同的政治模式,如广播造成的政治模式是“可听不可问”,不能记录任何相左意见和反对声音,听广播的人就像家中匍匐在父亲脚下的孩子,造成了“举国一家的政治格局”;广播时代也造就了20世纪最强大的四位政治领导人:斯大林、希特勒、丘吉尔和罗斯福。所以麦克卢汉说:“倘若电视出现在电台之前,希特勒这样的人是不会出现的。”而电视时代造就了肯尼迪,“肯尼迪在许多方面是第一位上电视最成功的总统,他继承了罗斯福广播讲话的驱力和热情。当然,不足之处在于,“广播电视只造就领袖和明星,而不是普通的大众成员”。某种意义上,电视政治就更是一种“精英政治”,相比之下,网络政治更容易被视为一种“大众政治”。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政治也在化约为一种媒体效果,“不管谁是政治演员,或他们的取向如何,都通过与利用媒体而存在于权力游戏之中,位于日渐多样化的整个媒体系统里,包括电脑中介的沟通网络。政治必须架构在以电子为基础的媒体语言上,这个事实对政治过程、政治行动者与政治制度的特性、组织和目标都有深刻影响。这在一定意义上就走向了媒介决定政治的格局,进入到所谓“媒体一政治”的时代:政治角色无论作出重大或微小的决定,都不能不把新闻的因素考虑进去,都首先需要媒体理解、接受并且愿意以一种特定的方式向老百姓宣传。

信息技术对于政治的如此重要的影响,被加以“理论自觉”后,就形成了政治上的“媒体决定论”,抑或政治(学)意义上的信息技术决定论,也可称之为技术意义上的政治信息主义,它是一般的信息主义和技术决定论在当代政治活动中的体现,其延伸还产生出“信息霸权主义”、“信息殖民主义”等派生现象,形成技术政治学与信息技术哲学交集地带的新问题。

三、若干政治哲学问题

信息技术影响和改变了政治,同时提出了许多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政治哲学问题:

第一,这种影响是否具有决定性?信息及其技术的变化必然要影响到政治,但问题是,这种影响是否是决定性的影响?还有是否只是单一效果的影响?尤其是可否认为:信息技术越发达。出现民主的可能性也越大?当一些人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促使决策走向科学化、智能化、民主化,以及认为信息的社会化将促使权力分散化,从而对专制政治产生影响和挑战时,可能隐含的问题就是:信息技术是否能将人类自动带向民主政治或更合理的社会?也就是,信息技术在技术形态上的提升,是否必然导致政治形态上的提升?当然,简单的技术决定论并不能说明复杂的社会现象,信息技术也并不具有这样的决定性或必然性。或许可以认为,它是我们可以追求更民主的政治的技术手段、物质基础之一。如网络可以加速信息传播的速度、吸引公众参与政治活动、进行公共问题的讨论与协商等等。因此,推进政治文明的建设从总体上需要信息技术这种更高级的文明工具,但也不能认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会按技术决定论的逻辑自然而然地为我们解决全部政治问题,政治信息主义与技术决定论的叠加并不能构成万能的政治工具,“先进信息技术=政治民主”的简单公式是难以成立的,这在后面的分析中将进一步展开。

第二,这种影响是否只具有单向性?技术乐观主义者虽然为信息技术的政治效应大唱赞歌,但显然这种政治效应不只是积极的、正面的,而是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双重效应,从而也具有“双刃剑”的作用,例如它既为消减政治不公平提供有利条件,也有可能加剧这种不公;又如它在促进分散化(非集权化)的同时,也史无前例地加强了集权化,通过媒体和信息霸权反而强化了对社会的控制,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控制。如今还被人们普遍意识到的是,数字鸿沟制造和加剧信息资源占有上的不平等,与对民主政治和平等的愿望背道而驰。数字鸿沟表现为信息排斥,而信息排斥反映的是社会排斥,是政治的不平等,由少数信息富人来主导社会的政治进程。所以,持另一种眼光的学者更多地看到的是:信息革命的推进、网络世界的渗透和媒体文化的普及,不但没有扩大公共参与和普遍协同,反而出现了普遍的公共领域非政治化,个人与社会的疏离和非群体化,甚至在许多方面在某些群体中出现了追求替代性社会授权(认同)的各种倾向。于是它所导向的并非更广泛的民主化,而是走向互联网所代表的信息独裁;世界并未实现平等、公平和民主,而是在新的资源平台和新的格局中的新的争斗和不公。可见对于普通民众,信息技术意味着剥夺和边缘化,最终走向异化和非政治化。显然,这个悖论宣告了信息革命会带来普遍民主和参与美梦的破灭。

第三,如果信息技术具有双重的政治效应,那么其主导方面是什么?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即使网络技术对于民主的进步起到了助推的作用,但也不能将民主发展的全部希望寄托于网络和计算机。英国学者戴维·冈特利特认为:“从创造一个更民主的社会来说,政治活动不仅仅意味着信息和观点的交换,也不仅仅是组织那些积极分子。从这个角度而言,对于建造一个更民主、更多人参与的社会而言,网络的作用看来并不是很大。”当然,也有“利大于弊”的主张,如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就认为:“从民主的立场来看,因特网是利大于弊。在大多数方面,情况会变得更好而不是更坏。怀旧和悲观确实是没有意义的。但提出这一点却是有意义的,即在考虑新的传播技术时,我们应保持应有的民主观念”。

第四,这种影晴是否对所有群体具有一视同仁性?对信息技术的政治效应显然不能只做“乌托邦”的分析,例如:网络对话真的具有先天的平等性?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发展使信息的传输成本大大降低,使每个公民都有能力平等地获取政治信息——但是握有政治信息的一方是否愿意毫无保留地向网上信息?如果 没有其他机制保证,即使有信息通路也不一定有信息!可见媒介的政治功能并非一视同仁地被赋予所有社会成员,想通过网络的普及来实现政治民主只是弱势群体一相情愿的想法:他们既不能从技术上建构网络,也不能从内容上决定网络传播什么政治信息,这和过去有了报纸、电视后的情形是一样的。可见无论什么媒介,“媒介本身还受到主要的社会体制尤其是资本主义的介入。……媒介潜在的民主化进展,按其实现的方式而言,完全可以逆转。……并不存在任何能够确保媒介特定政治方向的自动保证”。仅仅想通过媒介的自然发展来实现政治变迁的想法,无疑是技术决定论向政治学领域的不切实际的蔓延。所以网络影响政治的意义,并不比其他媒介影响政治的意义大多少,一切还要取决于现实中不同政治群体的实力。或者说,它既取决于统治者是否愿意与其他社会成员“分享”政治信息,也取决于其他社会成员是否强大到可以使统治者不得不与他们分享政治信息——尤其是那些影响政治决策的关键信息。因此,与其说网络具有先天的民主功能,不如说具有先天的为现存政治服务的功能。在这个意义上,网络所强化的政治特征,也是现实政治所具有的特征。

第五,这种影响是否导致新的政治阶级和统治形式:专家治国?前面提到,一些人认为当代信息技术造就了一个新的阶级,他们作为占主导地位的职业集团在整个国家政治体系和模式中具有极重的分量,以至于提高了技术专家在政治生活中的权力地位,甚至走向计算机和网络“杰出人物统治”(或“能人统治”)的政治模式,这一点还被布热津斯基加以了具体的描绘,明确地把电子技术专家当做信息时代政治统治和权力的主体。当然这种观点一提出就遭到了强烈的质疑,例如贝尔认为“这些信息技术专家也不可能联合成为一个新的政治阶级,最终掌握权力的不是科技治国论者,而是政治家。“虽然阶级制度的重心可能转移,但是,作为利 益调节的政治制度的性质不会发生变化。”而知识、信息、技术等等“可以成为阶级统治的基础之一,但还没有迹象表明,它们能成为取代财产状况而决定统治阶级的主要因素”。

第六,由此还关联到一个更广义的政治哲学问题:信息技术所造就的信息政治,是否造就了政治的彻底“转型”?一种说法认为:“从现实性政治学转换到虚拟性政治学的研究,这将是我们时代政治学所发生的最为巨大的历史性转换。”那么,其对应的政治本身是否也发生了这种“巨大的历史性转换”?“电子政治”(e-politics)是否将取代真实的政治?或从暴力政治完全转型到了知识权力?从积极的意义上看,这种转型具有进步意义,因为暴力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权力,而知识则可以表现为一种劝诱性的权力;暴力与财富是具有排他性的,通常与普通人无关,专属于权贵阶层,而知识是具有平民性的,“知识是权力的最民主的源泉。而从另一方面看,由知识提供的权力可以完全脱离暴力吗?两者之间是否仍然具有“虚实”的关系,而且前者要以后者为基础?即使一个个体仅靠知识就可以获得权力,那么整个社会呢?某种意义上就成为所谓“软实力”与“硬实力”之间的关系了,从而也就涉及到政治权力与活动中的哲学本体论问题了。还有,当政治的参与者们在网上成为一种借技术而存在的身份景观时,当其具有了脱离生物的、社会文化的决定因素而自由飘荡的“能力”时,其从事的“政治”活动在属性和效果上发生了什么形式上或实质性的变化?政治真的从此变为一种主要是网上的信息游戏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第七。这种影响是否能真正地解决了政治问题?从政治的意义上看,工具性变革能否导致目的性变革?西方文化中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技术民主信仰,认为信息革命是解决从污染到疾病再到世界饥馑和种族冲突这些主要社会问题的有效工具,甚至是一剂万应灵药。批判的意见认为,这显然是一种幻想,因为信息革命是一柄双刃剑,“决定其后果和前途的是社会决策,首先是社会的政治决策。因而,摆在全世界领导人和广大民众面前的任务和挑战,就是确定最现实的目标和选择最合适的应用发展战略。不仅如此,还要特别看到,网络之类的信息技术不仅没有解决旧问题,而且还增加了新问题,如互联网中的政治运作有可能加深已有的政治偏见;在网络中展开的尔虞我诈并不比现实世界中少,“信息穷人”和“信息富人”在政治上的差别并不比现实中的经济上的贫富差别小。所以,在一些学者那里,信息技术的政治意义甚至被界定为是“反人民”的,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批计算机专家就认为,“计算机基本上是用来反对人民而不是去帮助人民,它被用来控制人民而不是去解放人民。改变这一切的时机已经来临——我们需要……人民的伙伴计算机。这或者至少表明,网络并不能自然地成为达到理想政治的理想工具。

第八,信息富人和政治强人的因果关系是什么?通常认为信息富人拥有并掌握更多的信息资源,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工具,在信息时代这意味着他将会拥有更多的权力。这样的看法隐含的逻辑关系是:因为是信息富人,所以可以自然成为政治强人,由此构成一种标准的政治信息主义的解释。但实际上更多的情况是,因为是政治强人(或强势集团),所以成为了信息富人,其因果关系和政治信息主义的解释正好相反,倒构成了“信息一政治主义”,即信息权和信息优势来自于政治地位,而不是相反。其理由很简单:信息权或信息优势只能是基于某种社会原因进行信息分配后的结果,而不是先在于这些社会原因的一种自然存在状态,至多可以在这种分配达到一定程度后又反馈性地影响先前的原因,于是形成了一个或一群人的信息状况对于其政治地位和政治权力的影响,当只看到后面的因果链条时,就走向了一种“无根”的政治信息主义。这样的分析也适合对国际政治格局的信息主义解释,即信息强国与政治经济强国之间的因果关系也须要从起点上去看,即经济和政治上的强势先行决定了其信息优势,然后才反馈性地加强了其经济和政治上的强势。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经济和政治上的强势,很难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制定国际信息交流标准的权力以及掌控跨国信息网络绝大部分信息内容的能力,如此等等。因此,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这种信息权力和优势都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由自己的经济和政治条件社会性地建构起来的。因此,政治信息主义在分析政治现象时,无疑只是一种有限的相对有效的视角,而不能无限加以夸大。

当代信息技术范文4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历史教学;高效课堂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综合运用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展示大量的历史图片、动画、历史影片,扩大课堂的信息容量,从多方位刺激学生的感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强化学生的记忆,是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本人就平时教学的实践和体会,谈谈如何恰当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构筑中学历史高效课堂。

一、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实践证明:人对某种事物的兴趣愈浓厚,其注意力愈集中,致使其观察细致、记忆深刻、想象丰富。信息技术能使事物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富于感染力,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时,我首先播放了从电影《甲午风云》中剪接的“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全舰官兵在黄海海战中与敌军英勇斗争的场面”。学生在观看时犹如身临其境,纷纷被邓世昌及全舰官兵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在学生思绪激荡时,我抓住时机提出“同学们,让我们带着对邓世昌及全舰官兵的敬佩一起来了解一下甲午中日战争”这一电教情境的过渡导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不仅使学生产生了向上的巨大力量,而且在整个课堂中始终处于聚精会神的心理状态,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重难点。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三、应用信息技术生动地再现历史事实,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学生不能对历史现象进行直接观察,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我运用电视、电影录像等再现历史现象,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如在讲《“”的十年》一课时,由于现在的中学生都是“”后出生的,对那个动乱年代种种荒诞怪异的现象,对那场动乱给整个国家带来的危害缺乏亲身的体验,难以理解,这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这个难点不解决,彻底否定“”的教学目的就难以达到。根据教学需要,我组织选放了两组录像。一组录像真实地再现了当年社会动荡的情景:红卫兵扫“四旧”、造反派、全国大乱。另一组录像则反映了造成的严重危害:工厂停工、农田荒芜、老干部被迫害至死。通过多媒体视频,把学生带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学生在感知大量具体、形象的感性材料后,自然而然地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是一场动乱,给国家带来的是一场灾难,必须彻底否定。联系现在的实际,学生更能体会到安定团结对我们国家的建设是何等重要,从而树立自觉维护社会安定的责任感。

四、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改变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综合运用的引入改变了历史教师传授式的教学方式,教师真正成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方式发生了变化,更随意、更方便、更直接、更灵活、更有针对性。同时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

五、运用信息技术,节省教学时间,扩大课堂容量

历史课的信息容量大,板书提纲多,传统的口传笔授的教学手段往往使师生疲于奔命,苦不堪言,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把课堂教学所需的板书提纲、地图、图示、表解等在有限的时间里反映出来,扩大了信息量,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益。如: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内在根源时,我打出如下投影片:

这幅图表把时间跨度较大且分散在课本各章节中的历史事件有机地联系起来,脉络分明,一目了然,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良好的具有包容性与统摄性的知识结构。我仅用5分钟时间讲解,余下时间让学生通过比较与综合,理解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历史必然性,理解大战爆发的根源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结果,之后通过练习巩固知识。从反馈的情况看,教学效果很好。

六、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陶冶学生情操,有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运用其声像效果和感染力强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一个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历史情景,再现历史场面,增强真实感,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时代的氛围,通过内心体验,引起情感共鸣,自觉地接受熏陶。如讲《鸦片战争》内容时,可播放电影《林则徐》中的几个镜头:官兵吸食鸦片,战斗力削弱;政府白银外流,出现银荒;人们吸食鸦片,造成家破人亡。短短几个镜头,不仅形象地再现了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灾难,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的认识,了解了的巨大危害,使学生在接受历史知识的同时也自觉地接受了防毒反毒的教育。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具有形象直观、突破时空限制、增大信息量、提高课堂效果等诸多优点,但在实践中信息技术也有着自身的缺陷以及在历史教学中的实际操作问题:譬如有些教师往往忽视使用信息技术时应注意的“度”, 过分讲求形式,盲目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过分依赖;教学过程中缺乏老师的板书过程,所以很多同学会忽视记笔记等等。

为此,在教学中,为构筑高效中学历史课堂,应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中学历史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教师要不断“充电”,既要继续学习和钻研,掌握最新的知识和史学理论,提高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的艺术,又要积极学习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辅助历史教学,增强创新意识,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形成一种符合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技术发展的新的教学思路。防止出现从“人灌”到“机灌”的现象。

2.教师的主导性与信息技术的辅要处理好。有的教师在使用电教设备进行教学时,一堂课从头到尾手按鼠标,这种使“执教者手忙脚乱,学习者眼花缭乱,听课者心烦意乱”的做法,既违背了教学规律,又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事实上,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只能起到辅助手段的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必须充分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真正意义。

3.信息技术的运用和教材要结合。在多媒体教学中,很多老师只注意到花大部分的精力去制作漂亮的幻灯片,但忽视钻研教材,运用教材,让学生在获得很好的感官享受的同时忽视了记笔记,对书本非常生疏,做起题目时,不知从何下手。所以在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熟悉教材。课后对上课中产生的灵感及时记录,并进行修改,做到精益求精。

4.适当板书。切忌狂按课件而黑板上一点东西都没有,因为多媒体课件转换得快,学生没有做笔记的时间,如果黑板上没有一些必要的知识结构等信息,学生就无法做笔记,整节课的内容就如行云流水,听过就没有依据了。

当代信息技术范文5

关键词:信息技术,汽车故障,诊断

中图分类号:F426.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290-01

汽车维修检测诊断技术主要分为传统诊断技术和仪器设备诊断技术两个方面。仪器设备诊断技术是利用电子仪器和其他仪器设备,根据汽车的构造结构,依据科学的手段在对汽车不进行零部件拆解的情况下,对汽车进行整体的性能机制的监测,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综合分析,评定出汽车的技术是否存在问题,判断出汽车性能设备是否发生故障,故障部位及其故障的原因,并且给出相应的维修方案。而传统诊断技术也就是人工检测,是通过原地或道路试验,维修人员借助简单的工具凭借经验以及理论知识,通过目测、手摸、耳听等对汽车进行检修来确定汽车的技术状况和故障的方法。该方法机动灵活、投资少,但速度慢、准确性较差(这主要取决于维修人员的经验),不能给出定量数据。

1 传统诊断技术其主要方法有:“看”、“闻”、“听”、“试”、“摸”、“测”、“问”。特别在判断老款车型方面实用性较高。

实例1:一辆捷达GTX在行驶过程中动力不足,加速缓慢,排气管有“突、突”声,偶而会出现发动机熄火现象。

由故障现象即可判断是混合气过浓,则应先检查进气系统是否堵塞,再检查供油系统是否正常,在检查进气系统时拆下空气流量计检查,发现有一小片塑料挡住了格栅。将其取掉后装复空气流量计,试车检查,故障现象消失。实例2:一辆雪铁龙轿车左前轮不升也不降,而其他三轮均正常。检查发现该车左前空气弹簧减振器排气阀线断开,接通线路后,左前轮恢复正常。在看的过程应该仔细地看,认真地看,分析地看,而不是走马观花,这样才能起到“看”的效果。

实例2:桑塔纳2000,发动机运转时,踩离合器踏板,有“沙沙”声,并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加大。

根据故障现象,首先检查并更换了离合器分离轴承,然后将曲轴后端支承变速器一轴的小轴承加脂,并且检查了轴承滚针运动状况,均未见异常。装好变速器后,响声没有变化。进一步听,发现离合器分泵活塞杆处声音较大。考虑可能是配件质量问题,又连续更换了两个品牌的分离轴承,效果还是不明显。再次试车中发现,刚踩下离合器踏板时,响声瞬间没有,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大。经认真分析,在刚踩下离合器踏板时,由于一轴与飞轮转速接近,一轴前轴承相对静止,所以响声不明显。随着一轴转速下降到完全静止,此时轴承随发动机转速上升,所以响声越来越大。将此处轴承更换后,响声消失。

2仪器设备诊断技术是在传统诊断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它还包括随车检测诊断和专用检测设备诊断法。随车检测诊断(OBD) 随车检测诊断主要是在汽车发生故障时,故障信息通过转换成故障码显示给驾车员和维修人员,维修人员再根据特定的方式读取故障码,能够快速的寻找到故障部位和原因。但是随车检测诊断的范围相对较小。专用检测设备诊断法 专用检测设备诊断法主要是采用现代化信息设备利用信息技术,由各种汽车专用检测仪器运用而生,相比随车检测诊断它的速度更快,准确性更高。

优点和应用

随着现在汽车的发展,各种科技装置以及电子装置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汽车行业。例如,在发电机方面,选择使用了高能电子系统。汽油机方面选择使用了电控燃油喷射系统与双燃料汽车的CNG或者是CPG系统等等。随着人们对于汽车各个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汽车的操作性以及安全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在汽车的车身以及底盘各个机构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制动防抱死系统,安全气囊防碰撞系统等等。因此,现代仪器设备诊断技术在诊断汽车故障的过程中选择的是不拆卸的方式,选用相关的装置进行检查, 查找到故障的具置以及主要原因,制定出最为科学有效的修理方案,这样使得汽车修理更加标准化,更加规范化。

利用计算机网络和GPRS技术的车载定位设备的远程设备。该系统主要是由检测中心、实时通信服务器、随车安装的GPRS定位设备组成。该系统主要以实时通讯服务器为中心,接受和发放指令数据给检测中心和GPRS定位设备。再又GPRS定位设备中的GPRS模块以CMNET方式接入互联网,三方面合作实现远程救援。通过建立网络数据库,可以有效的整理和管理每一辆汽车的资料和维修档案,当车主询问起以往的维修资料,可以快速的给予车主答案。

3 总结

汽车维修有利于促进汽车安全性能的不断提高,确保驾驶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因为汽车维修这一关键性,汽车维修当中的维修人员在具体的维修过程当中一定要对传统诊断法有足够的经验,同时结合时展的趋势,确保能够准确的掌握到高科技仪器与汽车故障的诊断形式,并能够将其有效的运用到汽车维修当中,合理地运用传统诊断技术与仪器设备诊断技术相结合,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准确的分析出汽车故障的具置,故障形成的主要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提高维修技术、工作效率极工作质量,推动汽车维持行业技术和管理的全方位的发展,追赶世界的脚步!

参考文献

[1] 熊毅.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2)

[2] 王立义.电子信息技术对汽修行业的重要性[J].网络与信息.2010(05)

[3] 方振华.电子诊断在现代化汽车维修技术中的运用分析[J]天津技术职业师范大学.2013(12)

[4] 郑德超.浅谈现代汽车维修技术的特点[J].科技论坛, 2012(25).

[5] 由鑫.浅析现代汽车维修的特征及维修技术[J].科技资讯, 2012(8).

当代信息技术范文6

随着21世纪的临近,人类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也越来越严峻。其中既有高科技的挑战,又有生态危机、道德危机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问题的挑战。在迎接挑战的各种对策中,最有效又最紧迫的对策是:在教育系统中确立和传播新世纪的文化价值观念,并据此改革教育模式,在新一代人身上塑造未来社会所必须的品格、能力、思维与行为方式,由此完成国民素质的改塑工程。有远见的战略家们将这种从教育入手迎接跨世纪挑战的对策形象地比喻为“教育与灾难之间的赛跑”!

中华民族能否在这场“赛跑”中跻身于世界前列?这不仅是我国教育界必须回答的课题,而且也是全民族、全社会都必须关注和参与的重大课题。当前迫切需要邀集多学科专家和多方面人士在多层面的碰撞与交流中探讨中国教育如何步入21世纪。

本文仅想从其中一个侧面,谈谈当前急剧发展的信息技术将会对21世纪文化--教育的基础产生哪些实质性的影响。

二、人类文化--教育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产生,不仅是文化发展中的两个重要里程碑,而且引发了教育模式的两次质变:前者使书面语言加入到以往只能借助口头语言和动作语言进行的教育活动中,不仅扩展了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抽象思维和自学的能力;后者使印刷体的书籍、课本成为文化的主要载体,由此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近、现代教育的普及。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高科技以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奏响了跨世纪宏伟乐章的主弦律。尤其是自93年美国确立了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战略之后,“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成为工业化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两大技术杠杆,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乃至生活方式!

三、两种“命运”的反差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领域,但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又总是滞后的,这是一个令社会难以容忍的二律悖反!

八十年代初,当第一批微机在发达国家学校的课堂里出现时,有人兴奋地预言:计算机将会给教育领域带来一场革命!十年过去了,这场革命在影视界、出版印刷界、国防部门、办公室自动化等领域先后出现了,但在学校中却始终没有发生!许多学校花费大量资金购买的计算机仅用来学习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和繁琐的程序语言,或是把书本上的内容搬上屏幕,把为应考而准备的各种“电子题库”劈头盖脑地压向早已厌倦的学生,结果当然不会受到师生的欢迎,尤其是从事学科教育的老师们,仍然偏爱他们用惯了的粉笔与黑板,同计算机世界几乎处于“绝缘”状态!

然而,与在教育领域受到的“冷遇”相反,计算机及其孪生兄弟游戏机一起,在儿童乃至成人的游戏王国中却大受欢迎,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轻而易举地占据了人们宝贵的闲暇时间和大量金钱!突然冒出的电子游戏产业在全球已拥有150亿美元以上的巨大消费市场,其规模比美国电影业还要庞大,其技术更新的速度更令人难以置信:信息领域最新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技术由美国国家宇航局投资20万美元才开发到勉强可以应用,没过多久,任天堂公司便推出了价格只有199美元的“虚拟男孩”电子游戏机!当今速度最快的英特尔处理器每秒钟执行1亿条指令,而索尼公司最新推出价格200美元的电子“游戏站”(Playstation),速度竟比前者快十倍!

看来,造成计算机在教育领域“悲惨命运”的主要原因不在技术本身,而在技术之外。

四、成功者的启示

其实,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十年跋涉,并不都是悲剧。

80年代中期,美国苹果公司的教育家们在对教育技术的市场预测中,迫切希望研究和了解这样一个问题:当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象使用书和纸一样方便时,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会发生什么变化?于是他们选取了几个学校的班级,为参加实验的每个学生和教师都提供两台计算机,一台放在学校,一台放在家里,开始了一项被称为“明日苹果教室”(Apple Classroom of Tomorrow)的教育改革实验研究。研究持续了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许多振奋人心的成果。

该项实验研究实质上是在探索和创设一种信息时代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模式,因此首先受到学生的欢迎。在第一学年末,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态度就有了明显改善,开始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独立学习者,尽管对教育技术的掌握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当他们逐渐熟练地运用新技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和研究各种知识和技能时,学习的兴趣、能力和效率越来越高。一位四年级的老师在总结中这样写道:“学生毫不厌烦在计算机上工作,他们实际上是要求多做一些事情,在以往的教学经历中,我很少看到学生主动要求做额外的作业。”过去人们经常担心:学生整天跟计算机打交道,会因缺少和同伴的交往而变得孤独。实验得出的结论却完全相反:运用新技术的自主学习比传统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这种新的教育模式促使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和交往方式。教师们深感到,他们更多地是作为一个管理者和引导者,而不是说教者。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课堂的努力使他们重新审视教育的基本准则,思考未来信息社会教师职业的一系列新特点。新技术把教师从大量重复性教育活动中解放出来,将创造力献给更具挑战性和个性化的师生交往与共同探索之中。正如一位教师所言:“新技术使我保持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热情,但我现在同以前不一样,现在我是指导学生,他们自己把握着自己的教育,创造他们自己的知识,用他们自己的创造力去研究并向他人表达信息。”

导演这场教育改革喜剧的显然不只苹果公司一家,但所有成功的演员和幸运的观众都会获得以下共识:高科技带给教育的不仅是手段与方法的变革,而是包括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因此,如果不能更新观念、改变模式,教育技术的变革不仅不会发生,而且还会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

五、当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发展相关性研究的方法论思考

如何研究信息技术对未来教育的影响?这里有一个重要的方法论问题。人们往往仅从表面上来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因而仅看到二者直接相关联的两方面:一方面,信息技术将引起教育技术乃至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变革;另一方面,信息技术本身会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两方面都不错,但实际上,技术在对教育发生影响的时候,往往要通过文化这个重要的中介和桥梁。因此,探讨当代信息技术已经和将会对人类的文化基础乃至生存方式带来哪些变化,再由此探讨对未来教育的影响,可能会使我们研究的视野更为开阔。毫无疑问,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将成为人类文化发展中的第三个里程碑。

教育如何迎接这场跨世纪的挑战?

六、当代信息技术在文化--教育三大基石中的裂变

在印刷时代,阅读、写作和计算被公认为文化之鼎的三足,也被视为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世界各国都把这三种能力的培养列为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师生为此付出了大量心血。而当代信息技术正是在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基础中引发了一场强大的裂变!

1、阅读方式的变革:

教育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的主动学习之上。因此,在各种形式的阅读理解中获取资料和信息,这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同样,给学生创造最有利的信息环境,教会学生获取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研究和把握当代信息技术带来的阅读方式变革是理解和把握信息时代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窗口。当代信息技术所导致的阅读方式变革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

自从印刷技术产生以来,人类已习惯于阅读文本和从各种图书资料中查找所需信息的工作与生活方式。文本中知识与信息只能按线性结构来排列,因此阅读与检索的速度和效率有着不可逾越的界限。在“知识爆炸”的严重挑战面前,人类如何超越这一界限?“电子书刊”的出现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在电子书刊中,知识间的联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可以有多种联结组合方式与检索方式,从而打破了传统文本单一的线性结构,向人们展示出全新、高效的超文本阅读与检索方式。

(2)从单纯阅读文字发展到多媒体电子读物;

传统阅读的材料是文字媒体,在电子读物中阅读的对象则从抽象化的文字扩展为图象、声音、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这就是信息时代的“超媒体”阅读。这种近乎“全息”的跨时空阅读方式,使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大大提高了阅读的兴趣和效率。

(3)在同电子资料库对话中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

计算机给阅读方式带来的最大变革是高效率检索式阅读方式的出现。我们不妨举一个实例来帮助人们理解这场变革之意义。自1985年起,我国用7年时间将中华书局校点本《二十五史》输入电脑,建立了“二十五史全文检索系统”。当你想从此部巨著中查找气象方面有关“风”的资料时,用传统阅读检索方式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可想而知的,如今运用超文本阅读和计算机自动检索的方式,只须键入“风”、“气象”等关键词,并加以必要的限制(排除与气象无关的“风”),短短6秒钟之后,电脑就会在通读二十五史全文的基础上为你筛选出10968段相关资料和14918个词目,组成一个特殊的文本供你阅读。你若还想简化,则可再次与计算机对话,直至获得满意的信息为止,而计算机绝对会保证“百问不烦”。

了解这种信息时代全新的阅读与检索方式之后,就不难想象图书馆、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模式将要发生的巨大变革了。与此同时,培养这种新的阅读能力不仅应该从小开始,而且迫切需要给成人补课乃至“扫盲”。这已成为我国跨世纪教育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使命。1995年,全世界电子百科全书的销量已经超过了用纸张印刷的百科全书的销量,这个数字向人类传达的信息不仅是多层面的,而且是令人震惊的!当然,超文本和超媒体阅读能力还是要以传统文本阅读能力为基础的,但后者对前者的超越则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信息社会对个体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挑战与激发。

2、写作方式的变革:

在计算机席卷办公室乃至家庭的浪潮中,记者、作家、科学家、秘书乃至领导干部都在兴奋和痛苦的矛盾心态中“换笔”。相比之下,新一代学童们对键盘和鼠标“笔”的驾驭与偏爱,则是在电子游戏机“魔力”的引诱下自然发生的。这表明了信息时代对传统写作方式挑战之强烈与急剧!当代信息技术究竟会给写作方式和写作教育带来哪些变化呢?我以为最突出的有以下四点:

(1)从手写走向键盘输入、扫描输入、语音输入;

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的出现和日益完善化,极大地提高了人类写作的效率,这不仅表现在文字录入的速度快,更重要的在于功能的扩展使电子写作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意抄写、复制、增补、删除等,这就大大节省了人类耗费在写作中极为庞大的重复性劳动,这是对人类精力乃至生命的节省!一旦扫描输入、语音输入等人机接口技术和机器翻译等技术进一步成熟之后,对全社会人力资源的节省和写作效率的提高将更是难以估量的。

(2)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

其次是写作内容与形式的变化。印刷时代的写作是以文字的写作为主,只有在科学、数学的写作中夹杂着专业符号,在艺术与科学的写作中有时配上插图。而在电子媒体的写作中,符号、图象、声音乃至三维动画的出现和使用则越来越频繁。这种“多媒体”的写作形式对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理解在现代与未来社会中将越来越重要。与此相适应,图文并茂的写作能力将要从小培养,也会更受孩子们的欢迎。多媒体“脚本”的写作与制作会越来越普及,甚至成为中小学教育中开设和考核的必修课!

(3)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

电子文本的结构变化给写作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带来的变革更加剧烈。传统文章与著作的写作都有固定的线性的文本结构,而电子文本则是灵活多变的网络式超文本结构。用纸张书写和印刷的文本只能列出章节的标题,而在计算机屏幕上写作和调阅的文章则需要把每个句子和段落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并使相互之间建立起多种网络化联系通道,从而以各种不同的顺序提供给读者。尤其重要的是,对每篇文章乃至章节都应选择最适当的“关键词”来概括其内容,以便给读者提供迅速简捷的检索方式,这实际上是将文章纳入信息社会中巨大的“文章数据库”。

(4)在与电子资料库对话中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

当超文本、超媒体的电子读物和依靠信息高速公路四通八达的网络建立起来的环球巨型资料信息库出现之后,以往作者与读者之间的鸿沟被打破了,读者根据自身需要所调阅与组合成的许多文本结构都是前所未有的,因而,属于读者的“创作”成果,这种读者与资料库之间的人机对话,显然是信息社会中一种极其重要的阅读?FONT FACE="楷体_GB2312" LANG="ZH-CN">写作能力,而支撑这种能力的则是更加灵活、开放也更加复杂、高效的现代意识与现代思维!这种新思维方式又将外化成更加智能化的人机一体化的阅读?FONT FACE="楷体_GB2312" LANG="ZH-CN">写作方式,由此开拓越来越广阔的创作时空,并呼唤与此相适应的未来教育模式。

3、计算方式的变革:

(1)从数学计算走向用基二代码和二进制的数字化模拟和高速运算;

传统计算能力仅与数学和数学教育有关。当计算机的应用深入和扩展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之后,迫使人们去探究数字与数值计算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联系与转化,这就大大拓展了计算的概念,并使整个社会生活越来越“数字化”!计算机设计思想的基石是以“比特”(信息的最小单位)为支点的“基2代码”,因此任何领域的问题要想交给计算机来解决,必须先将其转换为能够用0和1这两个数字来表示的“计算机语言”。由此可见,计算机应用研究的实质,就是探讨如何用基2代码和二进制来表达各个领域所要解决的难题,并对该领域进行数字化模拟。

(2)文字的数字化使计算机从语言上升为文化,并使传统文化--教育的三大支柱(读、写、算)融为一体;

文字的数字化可以看作计算机步入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奠基石或里程碑。此后,文字所表达和描述的世界都可以转化为二进制的计算机语言了!而计算机也开始从技术上升为文化!至此,作为人类传统文化三大支柱的读写算,在计算机语言文化中不可分割地融为一体了,这对未来社会与未来教育的挑战与促进是可想而知的!

(3)图像、声音、影视的数字化使人类进入了“虚拟现实”中的计算机仿真世界;并使数字化成为人类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的一种重要文化方式、生存方式、教育模式!

计算机文化并没有就此止步。当她征服了比文字更加复杂的声音世界和图像世界乃至将时间之矢综合进来的三维动画世界之后,整个世界为之震惊和倾倒了!而把计算机文化的这个新的里程碑转化为现代技术,并由此改变人类整个生存环境的则是近年来风靡全球的“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所创造的数字化奇迹!

“多媒体”技术的含意并不是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媒体,而是将各种不同媒体所记载和表达的信息融为一体,并自如地分解、组合,这正是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来实现的。如今,从图书馆中的巨著,到用声音、图像表达人类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图片、胶片、录音带、录像带等巨大的资料库,都可以被数字化处理后浓缩、隐身于微小的光盘之中。这些高密度的压缩数据在光、电的运载下,每时每刻都纵横驰骋于高速运行的环球“信息高速公路”网络之中,随时等待和人类的智慧实现跨时空的“联网”与“激发”,创造出无穷无尽的财富与乐趣,开创着日新月异的数字化生存新天地!

“多媒体”和“信息高速公路”这两个概念在大众传播媒介中“亮相”的时间还不足五年,但却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交往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使“地球村”越变越“小”,使整个世界越来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以上我们探讨了从印刷时代转变为电子化的信息时代,作为文化之根基的阅读、写作、计算能力将面临的挑战与变革,但仅从这小小的窗口中已不难看出:当前我们正在经历的这场跨世纪文化--教育变革之急剧与深刻!传统教育注重文化的传承,现代与未来教育在文化传承的同时更注重培养人的创造性,由此实现对文化的不断超越。文化的超越有量变也有质变,每当文化的根基发生实质性变化之时,文化的质变显然是不可避免的了。由此入手,才能更深刻地洞查高科技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与前景。

七、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使命与标志

在跨世纪教育改革中,各国都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步伐。但究竟什么是教育现代化?其主要标志又有哪些?这至今仍是众说绘坛、极其模糊的概念,甚至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对此,我不想多加评说,仅想提出一个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讨论。现代化显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但是,从当代世界任何一个被公认为已经基本进入了现代化阶段的行业和部门来看,虽然情况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完成了一个历史性的转变:使本部门从劳动密集型转变为资本密集型部门或行业。我认为,这可以看作是部门或行业现代化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使命,也是步入现代化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因为一个劳动密集型的部门或行业是绝对不可能步入现代化的!教育是人类自身再生产、再创造的复杂系统工程,现在在任何一个国家,教育部门都已发展成最庞大的部门或行业(无论从从业人员、教育对象、经费投入还是社会影响,都超过社会中任何一个部门),因此这个最庞大部门的效益和现代化程度显然是至关重要的!但至今教育部门仍然还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大多数教师还仅靠一本书、一枝粉笔、一张嘴来工作,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每天都要从事大量极其繁重的重复性劳动,因此,我国的教育必须加速实现走向现代化的这场历史变革,使教育领域更快地完成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转变。这场历史性的变革将彻底改变千百年来以教师讲授、课堂灌输为基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并使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介的“隐形教育”)溶为一体,实现教育中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解放教师的生产力和师生的创造力,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教师的岗位不仅成为令人尊敬的职业,而且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有人可能会认为,发展教育技术,推动教育工艺革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我国目前许多地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还没有实现,哪有条件投资教育领域的高科技呢?其实普及与提高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提高,就不可能有高质量、高效益的教育普及。小平同志历来强调面向现代化必须参与世界舞台发展高科技的竞争,指出:“下一个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过去也好,今天也,将来也好,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纪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发展高科技我们还是要花点钱,该花的就要花。前几年,有的外国科学家问我,你们在不富裕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搞加速器?我说,我们是从长远考虑。现在看来搞对了,决心下对了,起码争取了几年时间。在高科技方面,我们要开步走,不然就赶不上,越到后来越赶不上,而且要花更多的钱,所以从现在起就要开始搞。”小平同志的话对我们认识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在教育技术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八、教育如何步入信息时代?

对教育未来的预测与展望同对教育现实的剖析,显然存在着极大的反差。而探讨由现实走向未来之路,则属于教育的战略或对策研究。中国与发达国家物质条件不同,文化背景和教育传统不同,因此中国步入信息社会的道路,尤其是教育走向信息时代的道路显然会有很大的差异。但我们绝不能强调这种差异而甘居落后。落后就要挨打 ,这个教训对于20世纪的中国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而在21世纪激烈竞争的世界舞台上,落后则会被开除“球籍”!因此,我们更应研究异中之同,扬长避短,迎头赶上去!

下面,我们仅从我国教育如何迎接高科技的挑战这一侧面,作一些对策思考。

1、首先要在高科技与教育改革的结合部上,加强对世界前沿的跟踪研究

建立部级和省级的研究机构和研究队伍,配备现代化的研究设备与条件,研究人员不仅要有技术专家,而且要有心理专家、教育战略专家和各领域的学科教育专家,并形成一个开放、流动的研究群体。建议在北大、北师大等博士点比较全的综合性大学设立研究信息时代教育改革的国家实验室和博士后流动站,并向有一定研究基础的大、中、小学教师开放。

2、尽快建立教育软件资料库

与国家实验室结合起来,组建教育软件的搜集、研究、开发、评审和管理体系,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以改变目前我国教育软件开发与软件市场的混乱状态和低水平重复性开发造成的人力、物力资源之巨大浪费,缩小我国教育软件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3、尽快在广大教师和教育干部中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尤其要注重传播信息时代的教育意识与教育观念

当前在全国流行的计算机培训模式不仅已经陈旧,而且不适合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需要。因此,当前迫切需要从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制定一套既先进又切实可行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体系,并建立一种能够自我更新的竞争机制。在师范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中,不能先学计算机操作和程序语言,应使他们了解与掌握与本学科教育相关的工具平台和优秀教育软件,并使每个师范生都能了解和研究信息时代教育、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使他们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促进派。

4、有计划、有选择地逐步在全国建立一批教育现代化实验学校

上一篇秋游日记

下一篇藤野先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