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理范例6篇

文学地理

文学地理范文1

(一)中学地理教学不受重视。在十分重视升学率的今天,中学教学随着高考指挥棒转。由于地理不是高 、中考的科目,仅在会考中占有一席之地,导致学校、老师、学生等对地理课不重视,视为“副”科,学得好 坏无所谓,临近会考时“突击”一下后就算了。有的学校地理教学条件很差,连最起码的地理教学挂图、地球 仪等都缺乏,有时地理课成为学生们的自习课。

(二)中学地理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学质量下降。由于学校对地理教学不重视,教学时间被压缩,不少优 秀地理教师脱离地理教学岗位,有的学校甚至连一名专职地理教师也没有,为了应付会考,临时找一些根本不 熟悉地理知识又没有受过地理教学技能训练的教师担任地理教学任务,其结果只能是照本宣科,根本调动不起 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再加上会考的要求低,只要会考临近时把会考复习资料背一下,几乎都能过关,这一 规律已被学校、老师、学生们掌握,自然谈不上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出现学生不好好学,老师懒得管的情形 ,大大影响了中学地理教学的质量。

(三)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开展较少。学校地理教学工作应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两方面,课外活动的开 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手段,比如带领学生搞课外乡土地理调查研究,可使学生学习到定方向、使用比例 尺、放大或缩小地图等有关地图知识和技能。如今地理课外活动成了额外负担,学校又很少购买必要的直观教 具,更谈不上现代化的直观教学了,老师也就懒得去组织学生进行既有趣又有益的地理野外观察活动、学生也 不能把在课堂教学中学的地理知识和实际结合起来。

二、加强中学地理教学十分必要

(一)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学地理知识广泛,居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位置上,与中学的各个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例 如人类历史和政治事件的发生都具有一定的空间性,故地理学科中的大量地名知识,对历史和政治等学科的教 学有很大帮助;地理涉及的天体系统、地球运动、大气运动等知识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地球为什么围绕太阳 运动?月亮又为什么围绕地球旋转?这些既是地理问题,又与物理、数学相关,对启发学生学习物理和教学也 有积极作用,此外,地理教学中的岩石风化,石炭岩地形的形成以及各种有用矿等等也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

(二)中学地理教学在生产建设中有着重要作用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它在很多方面能直接或间接为生产建设服务。中学地理教学中讲授的 土壤资源、水热资源、森林资源、天然草场等各种自然资源,都是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对各地自然资源 情况的了解,有得于制定切合实际的农业发展措施;地理教学中讲授的各种工业地理分布、工业原料来源、工 业燃料和动力的供给、工业的交通运输条件、工业产品的分配、各种工业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各种工业与自然 条件的联系等知识,对学生以后的生产实践是有益的;此外,地理教学中各种交通路线的地理分布和交通枢纽 等知识,对学生将来参加交通运输业的生产实践也是有用处的,特别是地图、地名知识等,对学生将来进行通 讯、邮电、贸易等工作有很大帮助。

(三)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问题同样与地理知识有关,象全国各省市的工农业特产、主要的 粮、棉、油、煤产区,重要城市、旅游景点的分布,各地风土人情等知识都来源于地理学科,而这些又与我们 的生活息息相关。出差旅游如不具备查阅地图和交通路线的知识必会扫兴而归。我国古代,就常用“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来形容一个人的常识渊博,其中就体现了地理的重要性。

(四)地理教育在国防上也有重要作用

每个指战员必须认识和了解祖国的国防环境,特别要熟悉祖国的边疆地理,要具备阅读大比例尺军用地图 的技能,以及掌握地理素描和堆塑地理模型的技能,还要掌握各地的地形、民族、语言、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等地理知识,才能保护自己,战胜敌人。古今中外,许多军事家,无不因通晓地理而不断取胜。

(五)地理知识能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

地球——人类之家,是人类生存、发展、栖息的唯一处所,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不断扩大,人对地理环境 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近几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各种污染日趋严重,出现资源紧缺、环境恶化 等问题,究其原因,是人们缺乏环境意识,在生产时,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不注意环境保护,不研 究综合利用,经济与环境不同步发展的结果。现在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极为关注,我国也颁布了《环境保护法 》,明确规定了“谁污染治理”的政策。但我们应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以减少不必要 的损失。而这项艰巨的任务主要靠地理教育来完成。因为地理教育与可使学生认识自然、掌握自然条件各要素 和自然整体发展变化知识,可使学生知道只有合理地利用、改造自然,使工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才 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六)地理教育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中学地理教育能使学生比较全面地认识祖国,对学生进行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教育,让学生从中体会到 中华儿女的自豪感,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

(七)地理教育对实行计划生育,限制人口数量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近1/4。我国人口的迅速增长,主要是受旧传统观念的影响。从中学地理 教学入手,可让学生了解我国及世界人口状况,人口与土地关系、人口同国民经济发展、人口与环境及人民生 活水平提高的各种相互关系,从而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他们将来将遍布全国各地,对计划生育工作将会起到积 极的推动作用。

(八)地理教育对中学生升入上一级学校、学习有关专业知识有重要作用

中学地理教育能使学生掌握运用地图、进行气象观测、地理观察和自然资源调查等初步技能,对学生升入 上一级学校,特别是升入和地理有关的大专院校,学习天文、气象、地质、地貌、水文、土壤、生物、自然地 理、地图、环境学等学科都有重要作用。人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又与学生学习文、史、政治、经济、外文等有关 专业紧密联系,中学生的地理知识基础打不好,到高等学校学习,特别是学习和地理有关的上述专业必然感到 困难。

综上所述,中学地理教学是对中学生进行人口、环境、资源教育、进行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渠 道,它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使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人口观,树立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放眼未来,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雄心壮志,故加强中学地理教学相当 重要。

三、几点建议。

根据地理教学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加强我国中学地理教育势在必行,地理教学的计划、教材、教学方式 、教学设备、教师的培养提高等方面,是当前和长远均须重视和做好的基本建设性工作:

(一)充实和改革学校地理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地理课教学时数。

许多发达国家,中小学地理课时一般都占总课时的6%左右,而我国中学地理课时只占总课时的2%。随 着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人类活动范围已由地表飞向太空、深入海底。宇宙空间和地球内部的奥秘,日益成 为人们研究的对象,要求21世纪的公民掌握更多的地理科学知识,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条件,发展生产,保 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为此,在中学加强地理教育,充实改革地理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地理教学时数,是一项 值得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编写出版优质地理教材,提高地理教学水平。

文学地理范文2

在地理的教学过程中,有了地图的参与,教师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能力,确定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我们地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一些有效的读图方法或者技巧,让学生学会把地图中比较隐藏的重要因素发掘出来,为今后地理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生地理成绩的关键其实就是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个环节的教学。首先,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用图习惯。俗话说,熟能生巧。学生在多次用图过程中可以摸索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读图方法。因此,在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时,地理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地图进行学习相关知识的习惯,要让他们勤用图。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要概括某个城市的基本特征的时候,学生就要结合某个城市的地图进行学习,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对中国铁路的一些分布图进行有效观察,这就需要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也要对铁路沿线的一些地区或者是主要的河流和省市以及工业基地等给予有效的观察。此外,教师再配以精练的讲解,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在结合地图进行地理知识的讲解时,要选准图像,使学生学会识图和用图,通过读图来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和原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解答“中国地形”特征的规律时,就要让学生懂得如何使用《中国地形图》或《地形剖面图》。

学生通过与地图知识相结合进行图像记忆,可以有效加深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再如,如果我们在解决问题时知道了某个城市的位置是在北纬35度某大陆的西岸,根据这些相关的信息,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推断出它是地中海气候,这种气候的特征是冬季多雨,夏季少雨,春季景色最美,并且没有长久的冰冻,适合生长比较耐旱的、树皮很厚的常绿灌木。相关的信息使得相关的地理问题解答起来也容易很多,这样也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促进他们利用地图进行解决地理知识的动力。此外,在学生对地图有了一定的掌握,并且还能有效地进行运用的基础上,教师要让学生注意进行及时复习巩固,同时注意让学生在运用图导法的时候要建立起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运用图解法将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的选择题进行迁移突破,从而化难为易,有效地推导出学习地理知识的规律与原理,促进自己学习地理知识能力的提升。

二、灵活用图,扩展知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地图教学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要将这种有效性持续下去的话,就需要学生能灵活用图。首先,一图多思,学会归纳总结。将不同内容的地图对照起来阅读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图”的内容时,学生既可以从中读出它的分布特点,分析这种气候形成的具体原因,同时,还可以和北美洲的同类气候分布图进行有效比较,通过比较得出这种气候的差异及形成的具体因素,有效地掌握这类气候的相关知识。一图多思的方法易于学生接受、理解,同时又能够使学生牢固知识点的记忆。其次,规范读图,提升能力。例如,在教学“长江”“黄河”的相关知识的时候,首先师生共同分析长江、黄河的具体走向,接着教师在板书上画出两干流图,让学生对照地图,分专题查找沿途地形单元,省、市、区,主要城市、支流、水电站等重要知识点,最后教师把空白地图上的内容依次填出来。填写内容的时候,教师要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标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记忆的重点和难点。

三、结语

文学地理范文3

【关键词】古诗词,人文地理,地理教学,应用案例

一、引言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地理教学是科学更是艺术。地理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各项地理技能,更要懂得如何激发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体现了科学美感的课程目标---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与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引用诗句走进地理课堂,不仅促进地理教学的创新,更体现了地理教学的艺术和魅力。众多诗歌当中也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自然规律的诗句。

高中地理必修二主讲人文地理知识,本文主要从人口部分授课出发,在众多诗句当中筛选出部分相关诗句进行教学案例探讨。

二、人口的变化

不同时期的人口在时间与空间上发生着数量上的变化。因此,选取人口的数量变化与空间变化(人口迁移)两类展开分析,筛选出三首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赏析及应用如下:

(一)人口的数量变化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地理角度赏析

本句描绘作者舒适的田园生活,表达其生活美、意境美的同時,无意中流露出当时社会非常重要的人口信息。诗中叙述了三个孩子的不同形象,从侧面明晰地反映出当时农村生活的真实情况:对于作者的家庭来说,大儿子由于年长,所以成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负责在自己家的农田中干农活,务农事;二儿子相对来说小一些,家中类似于编织笼子的一些简单的、辅助劳动由他来完成;三儿子年纪最小,少不谙事的他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

上述社会形态下,由于落后的婚姻观、生育观念以及经济发展状况,人们持有多生多育的想法,多子多福的普遍观念。一个家庭,只有人口多才能拥有较多的劳动力,通过发展自给自足的家庭农业从而实现家庭的生存与发展。诗中,从“最喜小儿无赖”中“喜”字深切地体会到,作者感到开心和幸福。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生育意愿是强烈的,这必然导致当时社会形成高的人口出生率,在传统农业社会相比原始社会的医疗水平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使得当时社会人口死亡率较低。高的出生率、较低的死亡率最终形成了较高的自然增长率,这就是人口增长模式中典型的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相对现代社会来说,人们受到各方面的约束和压力,并不能体现出强烈的生育意愿,人口也是因为这样不断地减少,形成现代社会中较低的人口出生率。这说明不同时期所产生的不同的生育意愿是人口出生率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2.应用案例及分析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的授课中,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从时间和空间上来看,人口自然增长在不同阶段的差异,所涉及到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化的各类原因;第二部分讲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学生需比较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原因及地区分布。在讲解第二部分的人口增长模式的传统型时可将本首诗应用其中。

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距离现代社会较远,教师在讲授这部分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联系历史知识进行理解,古诗文很好的为传统人口增长模式特征的学习进行辅证。不仅提高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将古代传统农业社会背景下的人口增长模式与现代人口增长模式从直观上进行对比。

(二)人口的空间变化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1.地理角度赏析

这首诗耳熟能详,作者生活于唐朝,是科举制度成型的朝代。作者中榜后被朝廷安排到某地为官,需要到被任命的地区居住生活,发生人口迁移现象。这种因为政策所导致的人口迁移现象甚至在现代社会中也屡见不鲜。

从地理角度分析,这种在本国范围内,跨越省级行政界线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长期移居的现象是人口的空间移动即人口迁移,属于国内人口迁移。作者的人口迁移是政治因素所导致的,政治因素是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人口迁移有着特殊的影响,特别是由于政策以及政策所影响到的相关人员的人口空间移动。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李白《永王东巡歌》

从地理角度解释该现象,是由于政治因素中战争因素所导致的人口迁移。战争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与秩序,大批人口选择从现居地迁往其他安全、能够满足自己及家人正常生活的地方居住甚至定居。

社会变革、战争等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政治因素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和地区性武装冲突都曾促使人口发生迁移。

2.案例应用及分析

以上两句诗可应用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的授课当中,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人口迁移的定义、方向、规模及其产生的影响;第二部分讲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学生需系统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两大类因素。在讲解第二部分影响人口迁移因素时可将这两首诗应用其中。

例如:教师在讲述影响人口迁移的政治因素时,可以让学生根据人口迁移的定义来判断诗中所述是否为人口迁移,并且分析得出诗中所述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当然,这两首诗中作者为我们所描述的人口迁移都是受政治因素影响比较被动的人口迁移。

灵活引用相关诗词进走地理课堂是具有教育教学意义的课堂环节。对于学生,可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相互联系和灵活迁移应用的能力与素养;对于教师,不仅能够提高教师对地理知识灵活应用的纯熟程度,还能增强教师个人魅力;对于新型课堂,有利于丰富课堂内容和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如何将古诗词游刃有余的应用在地理课堂当中也是我们所应当思考。

参考文献 

[1] 陈晗.古诗词在地理教学中的妙用[N].学知报,2010-3-30(007). 

[2] 张继红.古诗词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N].教改聚焦,2010. 

[3] 樊杰,韦志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4] 唐圭璋.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2009. 

文学地理范文4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以及两者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两大组成部分。而人文地理学的学习,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做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人文地理;认识

人文地理包括地域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遗产、建筑特点等多个方面,是构成一个区域的重要区域特征。学生通过对自然地理的学习和了解从而掌握人文地理的知识点,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特点和学习任务之一,认识人文地理是区域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初中地理教材编排的特点

人文地理包含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每一个章节,包括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建筑特点等,整体上是依附于初中地理教学来向学生们呈现的。在每个章节中,关于人口、经济、文化、语言以及种族等都是被频繁提及和叙述的,这样一来,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增加更多的有趣的东西,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更是激发了他们去探索新事物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对人文地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另外,在初中地理教学体系中,自然地理相较于其他地理学知识而言是比较有难度的,因此,在自然地理中穿插人文地理教学,对学生们而言是既在枯燥的学习中加入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地理,有助于提高学生自然地理的学习成绩。这样一来,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者相互结合、共同作用,对日后更进一步地接触地理知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的特点

1.运用故事法教学提高趣味性

初中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更为丰富,因此,对于故事性的叙述还是可以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的。教师在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时可以将关于该地域的故事穿插在地理教学中,以此来增加学生对学习地理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国际日界线时,教师可以先在正式讲课之前向学生讲解麦哲伦在环球航行回国够,发现船上的航海士在航海记录中少记录了一天,这对于当时航海技术还不发达的他们来说是相当困惑的。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很自然地引出是国际日界线的存在使得东西两边的日期出现了差异:每过一次国际日界线,日期就要变更一天。教材中也提到了双胞胎姐妹,妹妹比姐姐早出生了一天,也是因为国际日界线的存在。学生通过对这个趣味性问题进行探究的同时,更能将国际日界线的重要意义、变更方法等牢牢地记在心中,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另外,教师可以适当地对国际日界线进行引申,例如,为什么国际日界线是弯的,而不是直的等等,这些都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国际日界线的真正含义。

2.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关系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同时是初中地理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同样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自然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基础,人文地理是自然地理的向前推动的因素。因此,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是学好初中地理的必然条件。我们可以用这样的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国是能源需求大国,同时也是自然资源较为紧缺的一个国家。因此,人口分布在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依附于自然资源的,也就是说,自然资源越短缺的地方,人口就越稀少;自然资源越丰富的地区,人口就越多。在我国典型的地区就是华北地区,华北地区煤炭资源非常丰富,其可探明储存量可占我国百分之八十以上,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开采地区,此地区也是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

3.人文地理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形成的规律性特点

古代时我们的祖先没有先进的气象仪器,都是通过世世代代积累下来的实践经验来判断气候和播种的。直到现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些谚语。例如,“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意思就是说腊月七号、腊月八号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两天,因此我们要喝腊八粥取暖,才不会冻掉下巴。像这样的民俗谚语还有很多,都是我们一代又一代根据大自然的变化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人文地理附属于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是人文地理的基础,研究人文地理时,自然地理能够起到很强的辅助作用,同时,研究人文地理也是对大自然的探索和规律的总结。初中地理知识面广,学习难度大,因此,学生在理解和学习地理知识时并不容易,特别是在区域地理这一块尤为复杂,学生对于其他陌生的区域本就了解不够,再加上要记住许多零散的地理知识点就更加困难了。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这一部分时,要让学生将人文与自然联系在一起,综合记忆,这样能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对全面认识区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区域定位能力和对地域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魅力的了解,如同学生在世界各地畅游,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初中人文地理知识内容广、学习难度大,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能很好地把握学习进度。但是如果从自然地理教学的角度引申出学习和认识人文地理,那么对于学生来说,不失为是培养学生兴趣、巩固学生记忆的一种良策。

作者:曾志彬 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文学地理范文5

首先,作家之根在于天地之物。作家是如何生长起来的?作家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为什么东方作家与西方作家在人群里一眼就可以被认出来?为什么在欧洲的北方与南方出生的作家存在巨大区别?为什么中国的北方作家与南方作家之间,往往也存在天壤之别?一个出生与成长于盆地的作家,和一个出生与成长于海边的作家,为何有着不同的心理结构与性格特点,两者在作品中反映的景观与物象有着明显的不同?也许存在多种多样的原因,然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从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开始,天地之物给他们的印象有所不同,所造成的心理烙印与情感影像差距甚大。不仅作家是如此,诗人、艺术家、学者以至于所有生存与生活于在千世界的人们,莫不如此;只不过诗人与作家作为人类社会中非常敏感而深沉的人群,天地之物对他们的影响特别巨大而深远。他们会在自然世界中寻找灵感,与自然界的花鸟虫鱼与日月星辰等进行着交流与对话,看到高山他们感到雄伟,看到大海他们觉得辽阔,见到大江他们感到奔流,见到冰雪他们觉得寒冷,如此等等。诗人与作家们往往借助天地之物而抒发伤春悲秋之感,抒发仕途不顺之苦闷,寄托自我理想之追求;古诗有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王国维《人间词话》亦云:“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②有时也会因人际关系的复杂而烦恼,有时也会因情感纠纷而痛苦,但天地自然之物对他们所产生的影响,却是具有基础性质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最为根本的。不只是作家,人类生存之根都在于天地自然之物,他们就像地球母亲胸怀里的一群小小动物,他们的喜怒哀乐都只能在天地自然之间发生,不可能有所超越。因此,作家之根在于天地之物,似可定论。

其次,文学作品之根在于天地之物。不仅作家之根在于天地之物,文学作品之根也在于天地之物。文学作品是由谁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创作出来的,不论是个体创作还是集体创作,不论是文人创作还是民间创作,离开了作为作家的人,任何作品都是不可能产生的。电子计算机不可能创造出真正的文学作品。那么,作家为何要创作自己的文学作品?此乃文学发生的基本原理。作为人类成员之一的作家,对于天地万物的观察与体悟,从而产生了心灵触动,不得不加以表达;“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③情感的冲动让他不得不对美丽的自然山川加以抒写与描绘,杰出的作品也许就这样产生了。没有对于自然山水的印象与感悟,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如何能够诞生呢?这就是众多的文学作品之中,保存着大量地理印象与自然意象的根本原因。同时,文学作品是如何被创作出来的呢?文学作品的创作离不开具体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环境也是整个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作家在国内进行写作与国外进行写作,其情感与心理状态,应该是有所不同的;作家在高山上进行写作与在大海边进行写作,其艺术感觉与语言表达,也许也是存在差异的。当然,相比于作家与生俱来的地理因子而言,写作环境所构成的地理因素所起的作用,并不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在某种特定情境之下,不同环境里的作品写作也许存在巨大差异:鲁迅早在日本写作以《摩罗诗力说》为代表的五篇学术论文,与回国后所写的《呐喊》等小说作品,则存在天壤之别;老舍在英国所写的《赵子日》与《二马》等小说,与后来在国内所写的《骆驼祥子》等小说,其差别也许就与此相关。因此,任何文学作品存在的根本在于天地之物,没有天与地所构成的自然空间,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的社会空间,就不会有文学作品的产生。

再次,文学之根在于天地之物。不仅是作家与作品之根在于天地之物,所有的文学现象之根也都在于天地之物。文学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也不是太确定,不同的学者也许有不同的看法;然而,人类所谓的“文学”是以作家作品为基本内容的,其他包括文学运动、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社团、文学接受、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从本质上来说,它们都是天地之产物。文学思潮的发生不可能离开特定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文艺复兴表明当时的欧洲人对于古希腊文学的重视与向往,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当时的人类对自然的向往与迷醉;文学流派的产生往往是以特定自然环境为起点的,英国的湖畔诗派如果没有英格兰北部的昆布兰湖区,也许就并不存在。“陕西作家群”的创作更多地表现三秦大地上的历史文化意蕴和自然景物,而“湖南作家群”的书写更多地显现湘西世界的风土人情和青翠竹林,“江西诗派”的成长得益于宁静而秀美的华中自然山川,各个区域的文学亦呈现出各自鲜明独特的本土化色泽。即使是一种新的批评理论的兴起与一种新的文学理论观念的提出,也与特定时代环境与自然环境不可分离。法兰克福学派的产生并不是无缘无故的,美国耶鲁学派的发展也是有其特定历史与自然原因的。因此,任何文学现象的发生都与天地之物存在直接的关系,虽然有的时候情况显得更为复杂。

第四,文学批评家之根在于天地之物。所有的文学现象之根都在于天地之物,那么作为文学现象之一的文学批评家,其根基也在于天地之物。文学批评自古就有,西方有亚里斯多德的《诗学》,东方有刘勰的《文心雕龙》,皆为中国西方文学批评之杰作。如果没有古希腊文化与文学所提供的基础,如果没有地中海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也不会有亚里斯多德及其《诗学》的存在;如果没有基于黄河流域自然环境而产生的南北朝以前的中国古代文学,也就没有信仰佛教并钟情于自然山水的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产生。每一个批评家之所以能够独立地从事文学批评活动,就在于特定的地理环境所提供的生命能量与心理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审美趣味与审美判断。特别是某位批评家的心理结构与审美趣味的形成,与特定的自然山水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而批评家所从事的文学批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寻求文学作品里存在的种种有价值的东西,其中就包括自然天地之物在作品里的种种印记与留存。当批评家本体的地理基因与作品里存在的地理因素相汇合的时候,就会产生感悟上的灵机一动以至于撞击出思想的火花,这就是真正的文学批评的开始。所以,从根本上来说,文学批评家与文学批评文本之根,也在于天地之物。

天地之物即“地理”。本文所说的“天地之物”,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学地理学批评中的“地理”。这里的“地理”概念,也许需要做出新的界定:传统的地理学所谓的“地理”,主要指地球表面自然景观之构成、之产生、之演变;④然而,文学地理学批评所谓的“地理”,则不仅包括地球表面之种种自然景观,也包括天体运行与某一部分已经自然化的人文景观,如故宫、长城、运河与三星堆之类的历史文物。一句话,人在天地之间所能够看到的所有物质形态的东西,都是我们所说的“地理”构成对象。所以,为了与传统地理学所谓的“地理”相区别,我们在这里以一个新的词语——“天地之物”作为界定。人类生活于天地之间,所有的文化现象与文学现象也都发生在天地之间,而天地之间的所有景象都会成为文学表现的主要对象,同时也成为了文学研究需要关注而不可回避的重要因素。

注释:

①据“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11—2012年2月)资料显示,以“文学地理学”为名,按“关键词”检索,共发表相关论文190篇;按“篇名”检索,共发表相关论文40篇。

②王国维:人间词话[M].黄霖等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P34.

③黄霖:文心雕龙汇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P94.

④中国最早出现“地理”一词,是公元前4世纪成文的《易经·系辞》,里面有“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的文句。东汉思想家王充对天文、地理有相当深入的研究,他的解释是:“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故谓之理。”中国古代最早的地理书籍包括了《尚书-禹贡》和《山海经》等。在公元前2世纪的西方,古希腊学者埃拉托色尼第一次合成了geographica(geo+graphica)这个术语,意思是“地理”或“大地的记述”,写出西方第一本以“地理”命名的专著《地理学》。以上资料参见网络/view/5504.htm

文学地理范文6

[关键词]文学地理学;鄱阳湖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9.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2)02-0056-08

[作者简介]彭民权(1980―),男,湖北监利人,文学博士,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部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与诗学。(江西南昌 330077)

[基金项目]江西省社科规划项目“湖泊与文化――赣鄱水系对赣鄱文化的影响”(08WX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Title: Poyang Lake Literary Studies from Literary Geographic Perspective

Author: Peng Minquan

Abstract: As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nd research approach, literary geography mainly researches on the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geography, and thus reveals the deeper cultural context. Poyang Lake literary studies in the horizon of literary geography can be carried out from four aspects:(1)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Poyang Lake and the writers,(2)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Poyang Lake and the texts,(3)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Poyang Lake and the readers, and (4) the deeper cultural context of Poyang Lake literature.

Key words: literary geography; Poyang Lake; Literature

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气候、地理条件相差甚远。自然条件的不同,相应导致各地居民生活习俗的差异,由此形成文化的不同。古人很早就意识到地理条件对风俗、文化的影响。《礼记・王制》云:“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衣服异宜。……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①所谓“刚柔轻重迟速异齐,五味异和,器械异制”,即是指各地民风、饮食与器械各不相同。中原与四方之人,“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各有适合自身的衣、食、住、用的方式。他们之间并无高下之分,只是各地气候、地理使然。《荀子・荣辱篇》也说:“譬之越人安越,楚人安楚,君子安雅,是非知能材性然也,是注错习俗之节异也。”①越人、楚人与中原人并没有智力上的高下区别,只有习气风俗的差异。这些差异,都是因为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形成的。

地理的差异,也在中国文学史上得到充分反映。由于地形地貌、气候、风俗等的不同,各地的文学风格也都不尽相同,有些甚至大相径庭。先秦人在编订《诗经》的时候,就是按照地域将风诗分为十五国风。《楚辞》在汉代被编订成集,也是基于地域的原因。此后历代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也有很多。如著名的《隋书・文学传序》云:“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此其南北词人得失之大较也。”②南北文风的差异,自然与南北不同的地理条件密切相关。而以地域来命名某一种文学样式或文学流派的例子在古代更是层出不穷,如“楚辞”、“江西诗派”、“公安派”、“竟陵派”等等。一直到现代文学,还有“京派”与“海派”之争。

然而,过去的文学史偏重时间的描述,主要以线性结构展开叙述,对空间重视不够。在现有文学史的书写下,中国文学就是从先秦到当代呈现流线性发展轨迹。但我们的世界是由时间和空间组成的,人对外部世界的反应显然也不会仅仅停留在时间的层面。因而,作为人类认识并阐释外部世界的产物之一,文学也绝不可能仅仅只有时间这单一的维度,它必然涉及到对空间的体验、理解与表达。空间必然会在文学中留下重要的印记,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对空间与文学关系的书写,在现有文学史中是缺席的。因此,在重写文学史的背景下,学界开始逐渐关注文学研究的空间维度,并不断有新的理论尝试。“文学地理学”也是近年来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其对文学与空间地理关系的关注,引起不少学者的注意,并有一些学者在具体的文学研究中进行了实践,取得一些成果。可以说,文学地理学正朝着体系化、学科化的方向发展。

关于文学地理学的定义,目前有很多种说法。对于我们来说,文学地理学并非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理论视野,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路径。因此,我们所理解的文学地理学,其关键点就在于,从地理空间的角度观照文学,以期呈现地理与文学的双向互动,进而揭示背后的深层文化语境。我们可以借用美国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的理论来进一步阐释。艾布拉姆斯认为文学由四要素组成:世界、艺术家、作品与欣赏者。③这四要素之间的影响都是双向的。世界是由时空多维构成的。我们可以将其中的世界替换成地理,因而文学地理学便是研究地理与文学家、作品以及读者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的一种研究视野与研究路向。

这样看来,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十分广泛,大概可以分为三大分支:(一)研究地理与文学家的双向互动。包括研究文学家成长的地理环境,在外地求学与工作的地理环境,以及其游历的地理环境,等等。这些地理环境都会对文学家的人生记忆、世界观的形成、言说方式等方方面面产生或隐或显的影响。同时,文学家也可能会对某一种环境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特别是那些最后成为文化符号的著名文学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更大。(二)研究地理与作品的互动关系。包括研究地理对作品的体裁、题材、形象、意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也要注意作品对地理空间的拓展、想象、建构与异化等等。(三)研究地理与读者的互动关系。包括研究地理对读者期待视野、阅读心理、阅读习惯、心灵净化与提升等方面的影响,也要研究读者对地理的接受、建构与异化等方面。而这三大分支的研究,并非仅仅为了展示某种现象,其最终研究目标则是为了揭示背后的文化生成语境以及意义生成模式。

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看,鄱阳湖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江西文化、文学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因而研究鄱阳湖文学无疑对揭示江西文化与文学内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我们将以文学地理学的三大研究分支,从四个方面展示文学地理学视阈下的鄱阳湖文学研究构想。

一、研究鄱阳湖与文学家的双向互动

现有的研究证明:河流对文化、文学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最先的文明形态,往往都是沿河分布的。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这一点早已为国人熟知。而近些年,学界对长江文明的地位愈来愈重视。现在看来,中华文化正是在黄河与长江的滋润下,逐渐繁衍与发展壮大的。在中国古代早期,沿着长江,分布有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当然也有赣鄱文化。而赣鄱文化发展的早期,也主要是沿赣江流域和鄱阳湖流域周边分布的。作为赣鄱大地上的重要河流,鄱阳湖的地位十分特殊。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最后注入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河、淮河、海河三河水量的总和。正是这种连接江西主要河流和长江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鄱阳湖在江西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地域文化的发展都面临着与中原文化的交融问题。在赣鄱大地上,虽然早有稻作文明,但赣鄱文化是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发展壮大起来的。唐以前,江西这片土地上虽然出现过陶渊明这样的大文学家,但经济并不发达,文化也处于十分滞后的状况。唐宋以来,江西经济与文化才逐渐兴盛起来。这种现象的出现,自然与魏晋以来,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重心逐渐南移的历程相关。魏晋以来,由于北方多次遭受战乱,南方相对遭受战乱影响较小,大批北方人口进入南方,甚至北方政权也相继南移,使得南方得到不断开发,经济与文化也由此逐渐兴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唐以前大部分地区处于长期未开发地带的江西,也迎来了不断发展的机会。大批北方人口的迁入,为江西经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据记载,“自唐开元至天年间,从外地迁入江西宁都县的至少有吴、廖、管、戴、朱、邱、严、卢、李、宁、刘、曾、温、何、宋、蒙、黄、孙、罗、杨等二十个氏姓”,都是从中原迁徙而来。①宁都地处赣南山区,尚且如此,其他交通相对发达的赣北地区,从中原迁徙而来的人口更多。古代江西由于地理位置距中原甚远,加之交通不便,因而鄱阳湖这一连接江西与外地的重要通道,就成了中原文化进入赣鄱大地的主要渠道。这样,早期赣鄱文化主要沿鄱阳湖流域发展起来就顺理成章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鄱阳湖周边古城名镇星罗棋布,书院寺观和楼台亭阁不计其数,前人在这里创造出令人惊叹的稻作文化、陶瓷文化、青铜文化、纺织文化、宗教文化、茶文化、戏曲文化和候鸟文化,形成了与‘金木水火土’等资源相对应的若干产业集聚中心,如瓷都(景德镇)、木都(吴城)、茶都(浮梁)、铜都(永平监曾由中央直辖)、纸都(铅山)和银都(乐平)等。”②

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也是如此。从现有文献记载来看,东汉至东晋,江西大地见诸史籍的文学家,“只有陶侃、熊远、徐整、邓粲、喻归、熊默、邓忠缶等,且集中在豫章、浔阳二地”。东晋时期,江西出现了大文学家陶渊明,其也为浔阳人。从陶渊明到中唐,江西文学家见诸史籍的只有六人:新吴的刘虚,浔阳的陶岘,南康的綦毋潜,南昌的熊曜、熊暄、余钦。①可见,从东汉至中唐,除一人外,江西文学家大都集中在鄱阳湖周边地区。中唐以后至宋代,江西文学逐渐兴盛,进而臻于繁荣。有学者根据谭正璧的《中国文学家辞典》、曾大兴的《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以及江西省文学艺术研究所主编的《江西历代文学艺术家大全》,对先秦至宋代江西文学家收录情况作了一个数据统计:“据《辞典》所录,江西文学家在西晋之前是空白;东晋录4人,在全国的排位是与湖北并列第六位;南北朝录6人,在全国排位为第九名;隋代空白;唐代前期录1人,与广东、广西并列最后,排位为第十三名;唐代后期录11人,与湖北并列,排位第十一名;五代时录3人,排位与四川、浙江并列第六名。……《辞典》、《分布》录宋辽金时期江西文学家156人,其中北宋、辽时期江西文学家录45人,在全国名列第二。南宋录江西文学家111人,位居全国第二。”不仅中唐至宋代江西文学家众多,而且分布的区域已经逐渐遍及全境。然而,在江西文学逐渐从鄱阳湖向江西南部扩散的过程中,“无论是在北宋还是在南宋,鄱阳湖地域(以今天的概念,这个地域主要包括南昌市、九江市、景德镇市、抚州市、上饶市、鹰潭市以及宜春市的部分县市)都是文学家密集的区域”。②由此可见,鄱阳湖流域在江西文学发展历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地位。

正因为鄱阳湖流域是古代江西文学家密集的地区,历代江西文学家对鄱阳湖的书写也是经久不衰,成为江西文学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研究成长于这一地区的文学家以及异乡文人与鄱阳湖之间的双向关系,显得十分重要。

要考察鄱阳湖与文学家之间的双向关系,我们首先要理清鄱阳湖流域历代文学家的地理分布,进而描绘出文学与文化的流变。对于这一点,我们需要通过历代典籍的梳理、考证来还原文学家的历史分布。如前面提到的那样,就现有文献看,江西文化与文学呈从北向南扩散的运行轨迹,即从鄱阳湖流域向江西全境辐射的过程。先秦至中唐,江西文学家绝大部分分布在鄱阳湖地区,一直到宋代,开始逐渐分布全境。就鄱阳湖流域而言,文学家的分布也是以鄱阳湖为中心,逐渐向周边地区扩散的。这些都与鄱阳湖连接中原的重要通道这一特殊地理位置有关。

其次,我们要看到鄱阳湖作为文学家的生长环境,对其成长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会成为其人生记忆的符号,进而影响文学家对鄱阳湖的书写。以陶渊明为例。对于其出身,《晋书》与《宋书》都称陶渊明是西晋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然而,陶渊明却并非魏晋士族子弟,幼时父亲亡故,因而家庭贫困,童年是在鄱阳湖边的浔阳度过。鄱阳湖的风光以及农村生活对他影响巨大,也成为其童年回忆的重要符号。因此,在他面对长期混迹于小吏生涯,必须时刻逢迎长官的时候,便会回想起鄱阳湖的田园风光。田园生活的自由与官场的不自由形成强烈的对比,家乡生活的时刻召唤,终于让他下定决心辞官归隐。其《归去来兮辞》云:“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并称:“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也就是说,浔阳农村的田园生活在他的人生记忆中始终清晰,在他因为生计为官的过程中,一直无法放弃重回家乡田耕的愿望。归隐田园的自由与为五斗米折腰的生活,在他心里有一个是非判断,可见家乡的召唤多么强烈。因此,鄱阳湖风光不仅始终影响着陶渊明的生活,最终使其辞官归隐田园,也令其使用众多名传千古的诗句来描绘鄱阳湖田园生活。而陶渊明也通过回归的方式回应了家乡的召唤,并用诗歌的方式建构出一幅理想与自由的世外桃园,给鄱阳湖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

再次,我们要看到作为他者的作家与鄱阳湖的双向影响。由于鄱阳湖的秀美风光,历代都有无数的文人墨客闻名而来游览,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异乡人,或在江西为官,或羁旅,或被贬谪,或纯属游览而来。不同的生活遭遇,不同的成长地理环境,不同的心理状态,来到同一个地方,鄱阳湖与他们之间的碰撞与交流自然给对双方留下印记。如唐代鄱阳湖诗歌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归隐或求仙。异乡人来到鄱阳湖,看到庐山与鄱阳湖交相辉映的秀美风光,便不由得想归隐此处,并有求仙问道之梦想。如唐人吴筠《登庐山东峰观九江合彭蠡湖》云:“百川灌彭蠡,秋水方浩浩。九派混东流,朝宗合天沼。写心陟云峰,纵目还缥缈。宛转众浦分,差池群山绕。江妃弄明霞,彷佛呈窈窕。而我临长风,飘然欲腾矫。昔怀沧洲兴,斯志果已绍。焉得忘机人,相从洽鱼鸟。”吴筠乃北人,见到南方如此秀美景致,便想从此归隐此处,忘掉尘世机心,与鱼鸟为朋。正是因为鄱阳湖的独特地理环境,才会令众多文人有归隐于斯的念头。这也足以证明,陶渊明之所以选择归隐田园,确实是鄱阳湖特殊地理风光所形成的魅力所致。当然,不是所有人见到鄱阳湖,都有归隐之念,羁旅愁苦和贬谪之人见到鄱阳湖,会有别样愁绪。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后,游览鄱阳湖便留下诸多愁苦之作。如《彭蠡湖晚归》云:“彭蠡湖天晚,桃花水气春。鸟飞千白点,日没半红轮。何必为迁客,无劳是病身。但来临此望,少有不愁人。”正是因为鄱阳湖夕阳西下的独特景致,令白居易想到了自己的贬谪生涯,更添愁绪。可见,同样是鄱阳湖,对不同的人影响截然不同。

最后,我们要注意历代文人对鄱阳湖文化的影响。面对自然地理,人类并非仅仅停留在欣赏和受其影响的阶段,还会对自然地理产生巨大的作用,通过改造自然地理以及塑造人文地理的方式,来赋予自然地理更多的文化内涵。古往今来,无数文人登临庐山、游览鄱阳湖,留下无数的人文古迹,也留下无数诗篇,这些文本与古迹随着历史的流逝,逐渐与鄱阳湖融为一体,成为鄱阳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没有这些文人,也就没有独具特色的鄱阳湖文化。如果没有陶渊明,便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千古诗篇,鄱阳湖也不会吸引无数文人前来游览,更不会有无数文人想学陶渊明般归隐于此,鄱阳湖文化中将缺少归隐这一重要内容。如果没有王勃,滕王阁也不会成为闻名于世的江南三大名楼,也不会有《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对鄱阳湖渔民生活的生动描写。如果不是朱熹等人在鄱阳湖畔建立大大小小的书院,也不会有闻名天下的白鹿洞书院、濂溪书堂、象山书院与鹅湖书院等。这些书院也不会成为历代读书人的向往之地。一直到今天,白鹿洞书院都对江西文化产生影响,民间还有高考想做状元就必须要到白鹿洞书院走一走的说法。

二、研究鄱阳湖与作品的双向互动

鄱阳湖地处长江流域,是连通长江与江西境内五大河流的要道,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历代进入江西或走出江西的文人往往都会经过鄱阳湖,因而文学史上歌咏鄱阳湖的文学作品众多。这给我们研究鄱阳湖与文学作品的双向互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纵观历代鄱阳湖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首先,鄱阳湖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得文学作品集中于某些主题。任何一座名山大川都有其独特的地理地貌。不同的地理地貌,给人的感觉也大不相同。鄱阳湖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是连通长江与五大河流的通道,湖边还屹立着巍巍庐山,浩浩荡荡的江水与巍峨的庐山形成奇妙的景观。这种独特景观,会给来往鄱阳湖的文人很多共同感受,因而使得历代歌咏鄱阳湖的文学作品往往会集中在某些主题上。比如隐居。自从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辞官归隐于鄱阳湖之后,鄱阳湖流域就被赋予了更多隐逸之气,也成为历代文人隐居的理想之地。因而,诸多泛舟鄱阳湖的文人,看到眼前美景,都有想要隐居于此的愿望。这一点前面已有论述。与隐居相近,历代鄱阳湖文学中关于求仙问道的作品也很多。如李白《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云:“吾将学仙去,冀与琴高言。”韦庄《泛鄱阳湖》也云:“纷纷雨外灵均过,瑟瑟云中帝子归。”在空旷的湖面上,文人更容易联想那些存在于神话传说中的仙人,因而使得求仙问道也成为历代鄱阳湖文学作品的一大主题。此外,鄱阳湖是一个交通要道,迎来送往的故事每天都会在江边渡口发生,因而,别离与相思更是历代鄱阳湖文学作品表现最多的主题之一。如李白《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云:“桑落洲渚连,沧江无云烟。寻阳非剡水,忽见子猷船。飘然欲相近,来迟杳若仙。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一睹无二诺,朝欢更胜昨。尔则吾惠连,吾非尔康乐。朱绂白银章,上官佐鄱阳。松门拂中道,石镜回清光。摇扇及于越,水亭风气凉。与尔期此亭,期在秋月满。时过或未来,两乡心已断。吴山对楚岸,彭蠡当中州。相思定如此,有穷尽年愁。”李白在这里明确点出了鄱阳湖的特殊地理位置―“吴山对楚岸,彭蠡当中州”,鄱阳湖与长江相通,前往楚地、吴越以及中原都很方便,这就注定其必然成为相思与送别的表征。

其次,特殊的地理景观成为文学作品的重要内容。不同的地理环境,必然会孕育出特殊的地理景观。这些地理景观往往会成为不同地理环境的标志,进而成为一种符号性的表征而广泛传播。对于鄱阳湖地域而言,由于其连接长江流域和江西境内的主要河流,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特殊的地理景观。在诸多鄱阳湖地理景观中,有一些被文学作品反复书写,被不同时代的文人赋予愈来愈多的文化内涵。在鄱阳湖诸多地理景观中,庐山被历代文人书写最多。与其他天下名山一样,庐山有着雄奇的自然景观,但其最独特的魅力在于与鄱阳湖的交相辉映。因此,对庐山的观赏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可以单纯地登山观赏山景,可以登临庐山俯瞰鄱阳湖,更可以泛舟鄱阳湖仰观庐山。这多种游览方式在历代鄱阳湖诗歌中都有密集呈现。尤其后两种游览方式更能突出庐山独特的地理位置,更能领会鄱阳湖地域的独特魅力,因而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这类的文学作品更多。如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云:“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挂席候明发,眇漫平湖中。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腌默容霁色,峥嵘当晓空。香炉初上日,瀑布啧成虹。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我来限于役,末暇息微躬。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寄言最栖者,毕趣当来同。”这首诗与李白著名的《望庐山瀑布》完全可以媲美。不管是李白所描绘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还是孟浩然所说的“香炉初上日,瀑布啧成虹”,都必须要在鄱阳湖里仰观庐山,才能欣赏到如此精彩的自然景观。此外,鄱阳湖流域还有一些地理景观在文学作品中经常被书写,如落星寺、桑落洲、圣姑庙、湖口等等。这些独特的地理景观,不仅成为鄱阳湖地域的表征,而且,随着它们在文学作品中的反复出现,进一步加深了鄱阳湖的自然形象与文化内涵。

最后,文学作品对鄱阳湖的书写,使得鄱阳湖的形象更丰满,内涵更丰富。这是文学作品对鄱阳湖的影响所在。正因鄱阳湖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使得历代鄱阳湖文学作品集中于某些主题,给鄱阳湖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而历代文学作品对一些鄱阳湖地理景观的反复书写,也使得鄱阳湖的景观更出名,成为历代游人的向往之地。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也是不可缺少的。

三、研究鄱阳湖与读者的双向互动

通过文学作品这一中介,鄱阳湖与读者也会形成双向互动。一方面,文学作品所书写的鄱阳湖形象,会对不同的读者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那些从小生长在鄱阳湖流域、后来在异乡漂泊的读者而言,文学作品书写的鄱阳湖形象会勾起其对以前经历的回忆,甚至会令其有重回鄱阳湖的冲动。而对于那些生长在外地的读者,他们会被文学作品所描写的鄱阳湖形象所吸引,进而前去游玩一番,形成更亲密的互动。这也就是历代文人向往鄱阳湖的重要原因。而对于历代文人而言,其与鄱阳湖的最常见的联系,往往发生在游览的过程中。在古代,文人喜欢游山玩水,更喜欢在游玩中留下自己的印记,或题诗、或题字,这些文本逐渐成为鄱阳湖景观的组成部分,被后来的游玩者阅读,进而形成互动。因此,我们在很多鄱阳湖文学中看到,作者会书写他们对于这些石刻文本的阅读反应。如李白《入彭蠡经松门观石镜缅怀谢康乐题诗书游览之志》云:“谢公之彭蠡,因此游松门。余方窥石镜,兼得穷江源。将欲继风雅,岂徒清心魂。前赏逾所见,后来道空存。况属临泛美,而无洲渚喧。漾水向东去,漳流直南奔。空三川夕,回合千里昏。青桂隐遥月,绿枫鸣愁猿。水碧或可采,金精秘莫论。吾将学仙去,冀与琴高言。”谢灵运以山水诗出名,更以喜好游山玩水被历代文人效仿,其在鄱阳湖的题诗自然也是历代文人必看之处。这种题诗与秀美的自然景观,更令读者李白产生求仙之想法。这一点,在庐山历代石刻、滕王阁题诗等方面体现得尤为集中。

另一方面,由于读者阅读文本所产生的接受心理各异,他们对鄱阳湖形象的想象与建构也各不相同,因而也会对鄱阳湖形象及其文化内涵产生影响。如《水浒传》第三十九回对宋江浔阳楼题反诗的描写,充分展现了鄱阳湖与读者的双向互动。浔阳楼身处鄱阳湖边,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成为特殊的地理景观,再加上历代文人的反复书写,更使其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浔阳楼牌匾为坡所写,宋江见后说了一句话:“我在郓城县时,只听得说江州好座浔阳楼,原来却在这里。我虽独自一个在此,不可错过。何不且上楼去,自己看玩一遭?”宋江是一个没有到过鄱阳湖的北方人,其之所以知道浔阳楼是从他人口中得知,并由此产生一游的想法,这与读者通过文学作品认识鄱阳湖并有游玩的想法情形类似。而其见到坡的手书,也是一种阅读与接受过程。宋江之所以在浔阳楼题诗,也是受到前辈文人在浔阳楼上题诗的影响。《水浒传》描述道:“不觉酒涌上来,潜然泪下,临风触目,感恨伤怀。忽然做了一首西江月词,便唤酒保,索借笔砚来,起身观玩,见白粉壁上多有先人题咏。宋江寻思道:‘何不就书于此?倘若他日身荣,再来经过,重一番,以记岁月,想今日之苦。’”虽然我们不清楚浔阳楼上其他文人题诗的内容,但大概也应该是些吟咏鄱阳湖美景的诗歌。宋江正是看了这些题诗,才有也题诗浔阳楼的想法。宋江所题反诗云:“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漫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既是感怀身世,也是触景生情,更是阅读这些前人题诗之后的心情写照。而从读者转变为作者,宋江对鄱阳湖形象和文化内涵的想象与建构也更为丰富。这些也会成为鄱阳湖形象与文化内涵的组成部分,被后来者进一步接受。不过,对于鄱阳湖与读者的双向互动的考察相对复杂一些。由于资料的限制,这方面的研究也会更困难一些。

四、研究鄱阳湖文学的文化生成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