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范例6篇

小学美术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范文1

【关键词】小学美术;民间美术;教学研究

引言

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过去的美术教学方法难以满足新课标对教学的要求,同时,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也难以得到学习上的满足。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及时地转变教学模式,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将民间美术教学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利用图像表达自我的能力,进而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此外,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对民间美术教学的深层次的研究,进而有效提升小学美术整体的教学水平。

一、民间美术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从造型以及色彩上来看,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我国众多优秀的创新文化大都蕴含在了民间美术中,让学生能够从对美术的学习中了解到更多我国传统的文化。窗花就是一种民间文化,窗花是以红色为底版,其形状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一些小动物之类。再例如,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服装,这主要是因为民族文化之间具有差异。民族服装的风格、颜色以及图案等都能够将民族精神进行一定的展现,并且其中也包含较多的知识以及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全面具体地了解相关的民族文化。

(二)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创造是一个民族发展以及进步的不竭动力,创造能够促进民间美术不断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对民间美术进行初步了解以及学习以后就能够按照自身对艺术的理解对其进行再一次的创造。民间美术中蕴含了我国众多的传统文化,能够大大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时代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众多美好事物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多负面的东西。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都十分单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生其心理不够成熟,十分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受到了“网红脸”的影响,这些低俗的审美观念也对学生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很多小学生上学时就打扮得十分成熟,这都不契合他们的年龄。民间美术中所涉及的内容是经过岁月沉淀下来的,是我国多年文化发展中保留下来的,这些文化能够及时对学生的审美观念进行纠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观。

二、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师在教学中常常认为,小学生由于身心发育得不够成熟,所以对于周围事物认知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因此,教学中教师需要将相关的知识逐一地传授给学生。但是这一教学手段会让学生产生依赖感,难以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创新。民间美术教学中,仍以剪纸为研究的对象,教师首先可以为学生示范几种剪纸的方法形式,其次,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每一组学生的作品都不同。然后引导学生开展组内讨论,让学生评选出大家都喜欢的剪纸作品。这一教学中,学生会对民间美术的学习更加感兴趣,学生也更加乐意学习这一课程,这也就为民间美术教学增添了更多的教学活力。

小学美术教学范文2

一、加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工作

加强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工作,是现代教育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体现,是提高农村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内容,地方教育部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尽可能地为农村小学配备美术教师。而对于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工作,就应该立足于农村美的资源优势(山水田园、小桥流水、民情民俗、牛背牧童)开展美术教学。美术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去教育提高学生对美术的认知水平,挖掘学生的美术潜能,激发学生的美术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和创作能力。

下面具体谈一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美术课:

1.树叶贴画造型教学

农村树木种类较多,各种各样的树叶是贴画教学的好材料。树叶形状各异、颜色不同,教师可以教学生用树叶来贴画各种物体和小动物,既经济实惠,又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美术课前可指导学生按要求收集各种形状、颜色的树叶,放在旧书里面压平,阴干备用。上美术课时先让学生备好剪刀、胶水等,然后指导学生在图画纸上勾画草图,再选用合适的树叶修剪后组合拼接后粘贴成画。

2.布贴造型教学

布贴画是一种既古老又新颖的艺术,它源于历史悠久、应用极广的民间刺绣的贴补工艺。作为美术的一种独立表现形式,它给人一种崭新的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布的花样日益繁多。为此,布贴艺术造型教学,也是农村小学美术教学的好方法。可利用不同颜色、不同花纹的布角废料,剪贴成不同题材的布贴装饰画。不仅丰富了美术课程资源,而且可以让学生用布贴画扮亮教室、居所或制成工艺品。

3.蔬菜水果造型教学

学生对水果蔬菜非常熟悉,但对用它作画就很生疏,这就要求教师来教会学生如何利用它做成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在“蔬果造型”的教学方案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收集蔬果,让他们准备好各种蔬菜、水果、牙签、及时贴、剪刀等工具,利用各种蔬果的特征制作、组合成各种造型,培养他们动手制作能力、塑造力和想象力。

此外,黄豆、玉米粒、石子、树皮、树根、吹塑纸、瓷砖、易拉罐等都是绝好的美术资源,在学生灵巧的手中都会变成一幅漂亮的画或者是另一个有用的物件。“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就应该是有爱心、有耐心、有热心,善于在生活中积极地去发现和提炼适合于学生的美术资源,培养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在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当一名好的农村美术教师

要当一名好的农村美术教师,不仅仅要满足学生对美术课的渴望和学习,还需要做到让学生和家长走出农村,了解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人类文明的发展,对人才素质和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村学生美术观念匮乏,美术情趣也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教师在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兴趣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美术观念。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观念是美术创作的激情。教师应充分发挥美术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转化成美术创作的动力。

三、正确看待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加强教师自身素质

小学美术教学范文3

中小学美术开放性教学能够从各种教学方法中汲取营养,全方位地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放性教学不仅可以让课堂教学过程更加优化,还可以让课堂教学管理变得更有条理,更有效率。通过对城乡中小学进行实地考察后,我发现农村中小学美术开放性教学的实施状况很不理想,与城市有一定的差距。相比较而言,农村的教师素质普遍不高,缺乏新的教学理念,他们认为只要把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只选择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被动地听课,连教学评价体系也是十分简单,标准定得非常死板。他们往往把教学目标定得过于片面化,只追求画面效果,而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我在一所偏远的小学进行实地调查中,问过很多学生一个同样的问题,我问他们:“你们一个星期能上几节美术课呀?”大多数同学的回答是:“没有上过。”对于这样的回答,我感到无比痛心,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必须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改变。如何利用农村中小学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实施开放性教学,同时加强城乡中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研究交流,需今后关注、探讨。

二、中小学美术开放性教学的原则与方法

(一)教师要积极主动地更新教学观念

现在许多中小学美术教师教学思想疆化,上课缺乏新意。我认为中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新的教学观念,要不断地变换教学方法,要吸收各种教学方法的长处,优化课堂教学。教师不能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而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教师要以热情的态度对待学生,更要有耐心,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以开放性的思维来理解开放性教学的具体要求。我觉得教学理念是决定一个教师能不能上好一节美术课的关键因素,只有有了先进的思想,这样才能利用各种具体的开放性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例如《黑白木刻版画技法》这一课虽然是中学美术技法课之一,但是其教授过程依然要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相联系,这就要求授课的老师必须要有开放的教学观念。教师运用多媒体介绍本课的原理性知识,有动画,有图片,有视频进行辅助讲解,这样便于学生掌握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在欣赏范画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肢体语言功能,讲到重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动作大一些,让学生知道这是本课的学习重点。教师可以运用师生单向交流法,把印制过程演示一遍,同时要讲解印制要领,提醒印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我认为开放的教学观念是整个课堂的灵魂,教师要总结教学经验,以新的角度去看待课堂教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中小学美术课堂结构的优化。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新的教学观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的教学观念不断涌现出来,能更好地适应现代化教育的要求,而这些教学理念的实施主要在于教师,如果教师能够很好控制整个课堂教学,学生会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接受新的教学观念,从而促进开放性教学的有效实施。“主体性教育的核心是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教育促进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提高和发展。”在开放性的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非常显著。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充分利用多种素材和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从而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动接受新的教学观念。“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为具体成果的能力。”比如在每一节美术课教师可以采取不同等级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接受教师的开放性教学观念,主动配合教师,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三)中小学美术开放性教学的具体要求

1.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开放性课堂教学主张教师不仅要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应该能够不断地吸收新知识,新理论,新信息,丰富课堂内容。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内容不能仅限于美术这一类科目,它要和其他学科相互联系,既让学生掌握美术知识也能让学生了解到其他学科的知识。教师要不断地从生活中吸收营养,要善于把课本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常识紧密结合,我们的美术课程可以安排手工课、美食欣赏课、美术鉴赏课等。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课本知识,还能丰富生活常识,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社会。比如在《雪花飘飘》一课中,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制作一个名叫“雪花飘飘”的玩具,用剪开的塑料瓶制作玩具的盖子,用泡沫板做这个玩具的底座,用泡沫粒做雪花,然后用一个吸管向瓶子里面吹,就会产生一种雪花飘扬的感觉。我们可以把上课的内容和我们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探讨关于雪花的故事或者成语,另外我们还可以把这一课的知识和物理学科知识联系在一起,探讨我们在用吸管吹的时候为什么可以把雪花吹起来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我们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开放性的教学评价体系传统的中小学美术教学的评价体系具有片面性,认为只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开放性课堂教学认为不仅应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更应该根据社会需要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开放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它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我认为正确的评价体系对中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很重要,有时候可能会因为老师错误的评价导致学生丧失自信心。开放的教学评价应该包括师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当然评价结果应该具有激励性。比如在绘画《孙悟空》时,有一位同学把孙悟空的身体画成了奥特曼的身体,我当时就很奇怪,我问他为什么把孙悟空画成这个的样子?这位学生说:“我喜欢孙悟空,我也喜欢奥特曼,孙悟空能打妖怪,而奥特曼能打小怪兽,要是他们两个能够合体,肯定会更强大。”一听这话,我心中不禁暗喜,我觉着这位同学真的很厉害,他不是简单地去模仿孙悟空的模样去画画,而是运用丰富的想像力去创造一个形象。这样的作品当然值得表扬,我认为学生的想像力是不可磨灭的,教师应该在恰当的时机给学生以鼓励性的评价,这种开放性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开放性的教学设计我认为,一个好的美术教师肯定具有开放性的思想,拥有最新的教学理念,所以教学方案的设计也必然是开放的。在实习过程中,我每次上课都坚持做到设计一到几个开放题,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同学们针对这些问题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三年级上册第九课《美丽的鞋子》一课,教师可以先不讲课,而是把大概的内容给同学们讲出来,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也当一回老师。每组设计完之后上交给老师,老师挑出来一份比较好的教学设计,教师稍微进行完善,然后进行正常教学。这样的教学设计重点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觉得自己很重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要有开放的思想,开放的思路,要不断地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信心。

4.开放的教学方法由于中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方法非常多,教师就面临着很大的难题了,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一般来说,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进行有效的选择,或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还要根据教师的自身素养进行选择。总之,教师选择课堂教学方法,应该是开放性的选择,不能仅限于一种,应该取各家之特长,进行加工,不断提高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比如在《黑白油印木刻版画技法》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演示法、示范法、总结法、欣赏法等。

三、中小学美术开放性教学实践中的优势、不足及改进措施

小学美术教学范文4

【关键词】小学美术 审美 想象 创造 动手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2.065

小学美术作为美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近几年受到全面的关注,小学美术的教学要求在满足学生基本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对其初步的审美发展和想象力以及创造能力等产生一定塑造和推动作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很多教师都知道,小学美术几乎成为小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因为这是拿着画笔进行创作的时刻,但是我们发现很多孩子交上来的作业几乎没有什么变化,甚至这一次的房子和上一次的房子完全一样,只是颜色有所变化,这就很明显表现出学生在美术创作上思维受到限制,这并不是孩子一开始就缺乏创新力,而是需要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中来寻找答案。那么想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等等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以下,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总结谈几点意见。

首先,小学美术是一门审美的学科教学,审美的对象有很多,包括美术课本上面的一些图画,还包括孩子们身边的景物,或者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但是我们发现其实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身边的这些日常生活还没有很清楚的认知和审美,如果教师直接让学生画出自己生活中最喜欢的一个人,会发现学生很难自己自主的就把握住那个人物的主要特征,这是因为学生的基本绘画意识还没有形成,对于身边的事物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还有待教师的引导和指点。所以教师如何帮助学生产生审美意识,自觉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呢?

第一,可以在下一次美术课开始之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就是回家观察自己的爸爸或者妈妈其中的一个人,看他们开心的时候和生气的时候有什么不一样,这样具体而又明确目标的观察任务就能促进小学生观察的意识,有的学生会观察父母情绪不同时的表情有什么不一样,有的孩子会观察父母的语言变化,而有的孩子会注意到父母的动作变化。这样在上美术课的时候学生的答案各不相同,接着教师就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情感倾向,画出内心最喜欢的一个动作或者表情,从而促进学生对身边人物的观察,从细节入手,进行审美鉴赏。

第二,教师可以在绘画的时候引导学生注意学校校园里面一些景物的变化,每棵树之间有什么具体的不一样,或者引导学生看云彩的变化,每朵云彩像什么形状,使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抱着一种不一样的眼光去审视,去用心感受,慢慢体会。

第三,教师要多引导学生关注美好的事物,用审美的眼光去发掘生活中的美。借助于多媒体图片为学生展示一些可爱优美的图片,形象的图片唤起学生对于生活或者回忆的感受,从而激发他们的审美意识。

第四,教师设置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审美需求。这不一定只是借助于图片或者形象生动物体来实现,美术教师也可以通过为学生讲故事的方式来让学生对故事里面的人物或者动物产生审美情感,对某个形象产生认可,然后根据教师的讲述进行绘画,从而使学生在内心产生审美认同,在进行创作的时候也会加入一些审美想象,使得形象更加生动完整。

其次,美术教学还要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就是说,教师要借助于现实的物体或者既有的生活经验来带动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发展,想象力对于美术创作十分必要,因为随着我们意识理论的高度完善,美术创作有的时候就是一种想象,是根据以前的生活经验进行的艺术再现,而这种再现加进了作者的理解和感受,甚至作家自己都意识不到。这也同样适用于小学生的美术图画创作,学生想象能力比较发达,因为他们对于现有的生活经验还不够了解,现实生活没有占满他们的世界,所以他们会想象出各种奇特的动物或者形状,可能鱼会长着翅膀,可能鸡蛋上面有眼睛,这都是孩子想象能力的发挥,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而不是要求学生必须按照实际生活出发必须怎么画。

第一,学生思维的想象能力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激发。例如,教师在绘画的内容上可以多设定一些发挥想象的任务,比如,学生对于外星人是否存在很感兴趣,但是谁都没有见过外星人,教师在给学生讲了外星人的故事之后,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出外星人或者和外星人有关的事情,从而调动学生的想象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第二,小学生对于和自己相关的事情非常感兴趣,教师可以先展开关于长大后我变成了什么样的人来进行讨论,有的会成为宇航员,有的会成为医生等。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然后让学生把20年后的自己画出来,从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总之,想象是美术教学中不能缺少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教学因素和方式来实现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再者,在美术教学中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创造力对学生今后的自主发展以及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都具有奠基性的作用。但是我们发现,现在的小学美术教学很少关注学生的创造能力,一般就是让学生照着某一种景物或者图画进行模仿,甚至有的孩子为了快速完成作业就描摹其他学生的作品,造成作业的复制,没有任何的新意和创造性。所以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关注这个因素,从而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第一,让学生根据语言描述然后加上自己的理解来进行图画的绘制,例如,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呈现一段文字,关于一个森林里面的小房屋的描述,然后学生在头脑中进行绘画和构思,再通过画笔呈现出来,颜色由学生自己根据想象进行创作,从而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第二,小学生对于动画片很感兴趣,教师就可要求学生在多少时间内完成《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的绘制,你觉得这七个小矮人长成什么样子,这都需要学生进行创造,教师对每一种创作都要给予肯定,从而建立学生的信心。

小学美术教学范文5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创新

一直以来,小学美术沿袭传统的教学观,机械无趣、单调乏味,写生枯燥、毫无创意,教师对儿童画画时的心理特征和行为不给予关注解读,对学生绘画的引导只限制于简单的模仿训练,限制了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忽视了小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严重挫伤了小学生思维发散能力的发展。在对小学生创新训练过程当中,需重视将小学美术课程与学生标新立异意识、精神、能力相结合。

一、让学生边学边玩“寓教于乐”

让学生体验“乐中学、玩中学”许多教育学者都提倡“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乐中学、玩中学”。在低年级制作“蝴蝶指偶”的课上,老师通过把各种比赛游戏、表演等活动融于课堂,使学生全心投入情境中。随着“蝴蝶飞”的乐曲声开始,音乐声回荡在整个教室里,老师通过手指上不同颜色、手动作的不同造型变成了许多美丽的蝴蝶“飞进”课堂,学生个个流露出惊喜的表情。老师在和学生共同学习新知识后,又引导学生做起了“请你跟我做,大家一起来学习”的拍手游戏。然而老师只是编了两个动作并领着学生做这两个动作,之后便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编自导,老师则走到他们中间跟着学。作品完成后,师生一起手戴指偶在“蝴蝶飞”的歌声中跳起舞来,并“飞”出课堂……再如,在座位的编排上经常变动,会使学生在充满新鲜感的同时,经常思考,利于创作。

二、使用新奇的讲授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在讲授教学重点内容时,常常由老师先讲,并明确指出要记住哪些内容或注意容易出错的环节和部分,再由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比如,在四年级的剪纸团花课上,老师是通过“先学后教”的方法进行授课的。在大家一起欣赏、了解团花及其特点之后,老师先展示“三折”与“八折”的示意图,并要求学生边看书边动手操作,学习要求是要了解剪纸团花分几步完成?由学生回答,老师只需按照学生说的步骤板书出来。然后请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的知识预习“三折”示意图,再自己动手折,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旁边看,及时引导需要帮助的学生,并要求学生记住自己折的步骤,留意自己手指摆动的位置。最后,请学生上台表演自己的折法,同时老师鼓励学生评价自己的动手操作,及其他学生对该学生的操作有什么看法等等,教师再根据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予以讲评,并演示。这一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先学后教”是一种新颖的教学观,它充分体现了真正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人本素质教育观,学生多了一份主人翁的独立意识,少了一份依赖和懒得动手动脑的思想。学生能做的、会做的,老师决不插手,只有当学生遇到难题时,老师才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学会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如何高质量地学、如何动脑思考,并在实践中发明创造。

三、尽力把脑海的事物实际化

虽说是小学美术,但其理论知识也十分抽象。老师在讲授时,要努力将这些较为抽象的美术专业术语具体化、通俗化,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更好地开展美术课的讲授工作。如,在讲授“冷色与暖色”的课程时,教师不能只是口述哪种颜色是冷色,哪种是暖色。而应该是在讲课时,提前准备几个小杯子,分别在杯身贴上不同颜色的标签,例如,贴红色标签的杯子,里面放温水;贴黑色标签的杯子,里面放冷水。通过让学生触摸冷热水杯子,认知辨识冷暖色。对杯子温度感受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都跃跃欲试,表现出很高的兴趣,同时很好地学会了冷暖色调这种比较抽象的东西。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调动美术课堂的气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老师应适当使用计算机技术。

根据每节课的不同主题,播放相应的动画短片视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向学生展示一些绘画大师的作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观;还可以通过动画的方式简介一些著名画家童年的趣事。多媒体技术的恰当运用,可使课堂变得生动、活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总之,新型美术教学模式迎合了新课改的教学大纲要求,且现代美术教学是一种复杂的、高层次的人类思维活动,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式,就会实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易天云.改进小学美术教学方法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3(5):47-48.

小学美术教学范文6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浪潮中 ,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关键词:转变教育观念;美术特点;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235-01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浪潮中 ,美育对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重要。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作用。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在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到学校各个领域,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新一代合格的接班人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而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已引起广大小学美术教师的关注和思考。所以当前课程需要改革,美术教师更需要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这是课程改革的前提。在新课程标准的实验和实施过程中,教师既是课改的实践者,又是课改的主体。能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新教材和新的学生观融入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成为课改工作能否继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

1.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关键

教师在观念的革新中要做到:转变不利于教学的传统模式,打破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美术技法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观。受传统教学习惯的影响,美术教师总是在上课时,过分强调课堂结构,一般采用固定的技能传授模式,平淡导入——教师演示——学生临摹——教师评价作品几个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程的各个部分限定性过强,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强调对绘画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其它方面的教育和培养。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限制了手脚,一味追求课堂时间在各部分的硬性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2.了解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

美术教育通过对美的感受,进化为对美与丑的分辨能力,潜移默化地使人的精神在愉悦和操作中得到升华,在学校教育中,它可以起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作用。

2.1 教学内容的广泛性 。美术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占据一定平面和立体空间的艺术,包括建筑、雕塑、绘画、设计等各门类。而中小学美术教育除涉及到以上各门类外还不同程度地编写了美术欣赏、美术史、书法、篆刻、手工制作等课程,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学科的课程内容归纳为“造型与表现”、“设计与应用”、“欣赏与评述”、“综合与探索”等几个板块。丰富多彩的学科内容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全面地了解美术学科涵盖的领域,开拓学生关注生活的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毫无疑问,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如何把庞杂多样的教学内容、目标与任务贯注于每一堂课的教学中,如何在教学设备有限的条件下强化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和教学管理者必须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2.2 教学方式分层化。 在教学方式上,我们极力改变传统的做法,尽可能做到创作、结构、评价的分层。①创作分层。学生在课堂创作中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可选择归属于自己层面的创作内容和创作方式,以满足强烈的创作欲望,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②结构分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思维特点,分层进行讲解。③评价分层。对于知识结构、思维能力、创作表现能力处于不同层面的学生,课堂作业可采取分层评价的方式,使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肯定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是美术教学的有效手段。

2.3 侧重培养学生素质。社会的需要和人的发展这两个方面决定了我国的美术教育应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点。小学的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还是在课堂里,学校的美术教育除了传授美术的基础教学外,还应向学生展开全面的人生素质教育,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向他们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等。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意味着人的知识的统一性和人的全面、和谐、自由发展,素质教育的落实不能忽视学校的美术教育,这不仅是信息社会里我们需要更精致的审美眼光和更强的视觉形象,而且也是因为未来人类的社会生活品质的提高将有赖于人们的审美意识的提高。

3.教学方法的改革

上一篇测量仪表

下一篇元宵节的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