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的意义范例6篇

教师培训的意义

教师培训的意义范文1

一、网络培训

网络培训是一种以网络为手段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跨越了时空。实现了专家和教师、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网络为广大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可以使我们不出门便可以互相交流探讨。网站拥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是教师们经验的汇聚,是教师们在长期教学过程中辛勤劳动的结晶。利用这些资源能够让教师在教学上举重若轻,在分享同行经验的同时,提高自我,形成网站上的内容,包括教案、课例、论文以及国内外的教研动态,都是在最短的时间里上传上去的。只要打开教研网站,点击相应的文章,就可以得到最新的消息。这样,有利于教师跟上时代步伐,走在教育教学前列。

二、网络培训对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意义

通过上文,我们大致了解了网络培训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中看出网络培训的重要性,通过网络培训可以有效地对农村教师的专业进行培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更高质量的掌握如何教学和教学的目标、意义。因此,下面,本文将会具体分析网络培训对农村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意义。

(一)拓宽教师交流空间

教师们除了在网上自学文本资料、观看课程视频,通过论坛发帖跟帖、留言讨论,还建立了QQ群、微信群,针对热点问题即时在线交流,研讨轻松自在。此外,还聆听专家讲解报告,参与专家答疑讨论活动。网络研修使得教师的话语权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体现,这表现在绝大多数的学员都学会了建立个人博客,及时上传个人教学叙事及反思与同行分享交流。个人空间可以随时发言,随时提交,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而且可以即时修改,这让教师研修变得更加便捷、更加轻松。教师们时刻都能体验到网络研修带来的成长喜悦。这些都大大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生活,激发了教师的研修兴趣,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教师依托教育博客,促进自我反思,提高专业素养

教育博客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最佳技术支撑平台,被认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教师可利用教育博客的写录、分类、更新、互动等功能,记叙生活感悟、读书笔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研论文等等,为教学研究提供素材、为工作总结准备材料、为管理工作积累经验。在进行知识梳理与积累的同时,阅读其他教师的博文,使自己看到了发生在别人课堂上的事件及他们的思考,实现相互交流、智慧共享,进而开始以一种审视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教学,去思考其中的问题与困惑。同时,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提高专业素养。

(三)利用远程教育平台,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研修平台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教师在网络上参与学习的平台,它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院,拥有着遍布全国各地的学员。借助研修平台,学员观看主讲专家的视频讲座、学习课程文本,提交课程作业。基于网络的支持,专家团队与广大学员之间,学员与学员之间,能够跨越时空地平等地互动交流,课程团队能够随时听到学员们的心声,全面了解一线教师的疑问,广大教师也能及时得到专家的回应与引领,提高专业化水平。

(四)教师通过在线研讨和教育论坛提高专业水平

在线研讨和教育论坛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版主、网友的帖子或文章,汲取他人的思想精髓,获取最新的教研信息和教学经验;可以提出问题寻求帮助,实现同伴互助;还可以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及学术讨论,获取专家的引领。在线研讨和教育论坛所拥有得天独厚的交流平台,为老师们创造了一种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成为越来越多老师耕耘的花园、精神的家园、成长的乐园。

教师培训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培训;概念;档案保存

前言

教师的培训工作必不可少,她们的一言一行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察言观色,他们影响并帮助着学生,也影响着国家兴衰的未来。无论在哪个地区,教师培训都是在盛大的举行着,教师培训可以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与管理,并且为教师提供发展学习的机会,提高专业的知识与专业的技能,影响着学生的后期发展,针对档案管理分出几个层面,以及档案管理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一系列的研究与分析,找出本质的问题,进行内力的分析,在看到学生与教师的发展与成长。

1教师培训概念的演变和界定

在早期,我们都将教师培训称之为教师进修,那时的教师进修因为各种的条件限制并不是去到外地进行学习,也就是在本土进行教师自学或者将教师进行集中一起学习,但是相对应的专业培训确实很少见的。在我国现在飞速发展的时期中,教师培训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教师培训不在禁锢在一个小的圈子里学习,而是可以发展去外地进行取经学习,有专门的培训,组织教育专业体系,建立教师专门培训队伍,为教师提高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素质最基本的培训。培训在基本意义上,为两个字组成,培有诸多字面上的潜意思,培育,培养,是对理论上的知识进行一系列的了解与学习。训有训练,练习的含义,具有相对的动态性,培则是具有相对静态性。两者具有互补性,动静结合。教师的培训属于成人培训机构,主要起源于企业培训,但是却由于企业培训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存在,它主要是普通的全日制教育,教师的专业是公益活动,本质上是教师在进行培训,成长,其实在本质上,受益者依然是学生,只有教师具有专业素质,学生才能成长,进而学生的成长为企业输送大批量的人才,使企业获得长远收益。所以说,教师的培训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组合在一起进行专门培训的学习活动。

2中小学教师档案管理

中小学教师培训档案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些档案是在工作以及各种载体上形成的,档案分为以下几个类别:2.1文书档案文书档案是学校的党政部门辅导学校工作,服务教学工作中形成的基本资料,主要包括:①学校,党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在工作中形成的文件与图片。②学校或者行政管理中形成的资料。③学校后勤部形成的资料。④人事资源调动方面存在的资料。2.2教学档案教学档案是在中小学中占据有利地位的档案,他一般可以在:①教学活动中出现,例如教学计划总结,教学研讨会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学校自发组织的校报,举办活动形成的资料等。②学生会在进行管理时留下的文件资料,招生计划不招生的文件资料,招生计划一系列的文件文书,学生的奖惩制度。③教师评选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资料。2.3教师业务档案教师业务档案相对真实,他是对本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最真实的记录,包括老师的进修,培训,考核,综合测评,还有教师参加比赛的各种奖项形成的文件资料。2.4学籍档案学籍档案顾名思义记载学生记录的档案,对学生的真实写照,学生的思想品德修行,奖惩,考核的材料存入档案中。2.5财务档案财务档案指的是学校在财务方面形成的档案,包括会计的证明,财务的出账进账的情况。2.6科技档案科技档案是指设备,科学类,主要是指学校在建筑物建设中形成的文件,图表,及设备使用情况。2.7声像档案声像档案在党,团委书记的各项活动中所录音,相片等文件。所以说,综合以上几种档案的管理方面进行总结,很多高校的教师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着让人担心的现象,档案的整理不具体,较为分散,保管又不符合基本的要求,没有起到充分的档案存在性,档案执法人员没有深度探究,业务知识没有深入的了解,造成档案工作管理人员工作的混乱,所以要想改善这种局面就要从深入了解档案专业管理知识入手。

3教师培训的意义

教师为什么要培训,它的意义何在。3.1教师培训既是权利又是义务教师培训的队伍逐渐壮大,同样在培训中,教师的素质也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教师在正式进行培训之后,有机会进行上岗教书,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因为教师是教书育人,所以在承接下一代育人的任务,所以需要定期进行教育培训,进行知识的成熟与成长。受益者将是学生。3.2教师培训是发展中的学生需要教师在不断培训适应学生,学生也在慢慢的发展变化,现在的学生不等于以前了,他们有思想,有想法,不是你说什么都全部吸收听从的时代了,所以在教书育人中,教师担当的角度越来越复杂,不只是教书育人,还有父母的者,知识的传播者,学生的心灵鸡汤,活动的组织者,作为教师理论上应该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学生达成朋友合作关系,如果想要很好地完成这些就需要不断地进行教师培训与学习升华。3.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要求在过去的教学中,不讲究过程,只注重结果,培育出的学生对学习都严重缺乏兴趣,只是一昧的传输知识,所教出的学生并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现在的社会,教师教书育人就要多注重实践,时刻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建设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喜欢上学习,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加新内容的传授方法,在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同时复习老知识,增加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行新的教书育人方法。

4教师培训档案管理流程

档案工作室为教师进行服务,学校教师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就应该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档案在需要的时候都应该进行积极的配合工作,把需要的档案进行特定方式的整理,标明出处,以方便及时准确的应用。档案管理是一个动态的适合时展需求的而不是停滞不前,脱离背景时代的存在。教师档案要服从于经营管理,进行教师档案的调整,争取将教师档案成为推动力。在管理教师档案中要注意几方面的事情存在:①深入开展档案的法规宣传和档案执法的检查活动:档案法制观念需要让人扎根在脑中,是各大中小学教师,特别是领导重视不到的教师,意识不到管理的重要性,就会在教师档案的分类中受到胆敢违规的惩罚。②理顺档案管理体制,及安全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工作分为以下,成立校本部档案工作领导小组档案,组织力量区管理档案的基本工作;将档案工作列日本小行政工作当中去,使档案工作在本质上有保证;及安全档案管理制度,这一制度涵盖到各个工作环节上,一般运用在档案的移交方面。③找好档案专门的业务人员,弄好档案业务培训工作:在整理档案工作中,要适当提高档案工作管理者的素质,将知识水平进行提高,态度要求端正,认真在工作岗位上进行工作,要定期参加省里的培训,进行专业知识整理的讲座;在整理档案进行入库前,邀请档案工作行政部门进行审查。

5教师培训出现的不足

5.1教师对培训的认知度不高有一些教师认为培训就是在浪费时间,根本没有实际用处,有一些教师并不把培训当成升华自己的一个机会,而是认为这是教育机构布置的任务,所以有一些教师会丧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接受培训的自觉性,所以在这种想法下,教师的培训全然无效果,只是一昧的进入却没有对培训进行吸收。5.2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较为单一一般有一些培训教师不了解接受培训的需求问题,只是一昧的进行讲课,I接受培训的教师觉得没有意思,缺乏对中小学教师辨识的精准度,没有真正把握到培训的真正意义的所在,加之培训方法单一,缺乏喜欢,所有培训对中小学教师的影响偏小。一些教师在被动地接受这种培训时,多持有不认真的态度,在这种被动的情况下,在上课时都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的情况,既没有效果,又浪费了资源。5.3教师培训制度不完善,考核评价形式化目前我国制度对中小学教师制度管理混乱,没有形成系统的统一化,在相对意义上教师管理制度方面较为松散,没有对新知识形成全面的补充,对教材没有进行相对的探索和方法的贯穿,在教师培训中,应注重培养教师举一反三的能力,不能只单方面的进行课程的讲解,要活跃课堂的气氛,进行层次分明的培训。培训与考核是在教师培训之后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步骤,在普遍培训中,培训上课的教室在培训中都会做到管理严密,上课认真负责,下课布置作业少,在考试中,做到开卷考试,但是这种考核评价根本起不到教师培训的根本意义。

6结语

综合上述,在本篇文章中,我们针对中小学教师培训档案管理进行分析,知道了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要性,主要在于教师的的素质提高,专业知识的成长,最终受益的为学生,以及档案管理的种类及教师培训中出现的不足做出分析与探究。

参考文献

[1]白炳贵.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研究回顾与展望[J].青海社会科学,2013(4).

[2]石兰蕊.对教师进修与培训的思考和建议[J].教师与职业,2014(26).

教师培训的意义范文3

摘 要 就一线教师角度而言,培训,是培养和训练教师的教学、科研等能力,其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了解一线教师有关培训的心理、观点、期望,不仅对教师自身有着重要意义,对教师培训发展也有着莫大帮助。

关键词 一线教师 培训

就一线教师角度而言,培训,是培养和训练教师的教学、科研等能力,其目的在于促进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对培训其事,作为受训者、受益者的一线教师应当拥有最大的话语权,了解一线教师有关培训的心理、观点、期望,不仅对教师自身有着重要意义,对教师培训发展也有着莫大帮助。本文着眼于体育学科的培训实况,围绕受训的体育教师心理展开论述,以促进本学科培训朝着“以教师为本”的方向发展、进步。

一、一线教师眼中的培训

对待一个事物,人们的观点往往存在着“支持”、“反对”、“折中”三种。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对于培训,我们一线教师也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冷眼看培训

这部分教师认为培训毫无意义,培训只不过是“走过场”,根本学习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知识,学到的知识是与我们实践教学相“脱节”的,认为很多理论空洞、乏味,缺乏可操作性。在培训过程中态度消极、不愿积极配合。造成上述教师冷眼看待培训的原因有二:一是培训由于等级、师资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培训的质量的确差强人意;二是我们教师受其主观经验影响,“毫不妥协”的想当然认为培训无价值可言。

(二)培训价值“折中论”

我们大部分的受训老师持这种观点,一如正态分布的规律一样。持该观点的老师们认为培训可以学到一些东西,而有的东西与实际关联性不大,可以听听,但实际操作时,并不可为之。“亲一线草根专家,远顶层设计教授”是这一群体的显著特征。在他们看来,草根专家有实践作为基石,讲的一些知识更贴近于实际教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技巧不需要思维加工便可直接服务于教学实践。教授们所说的理论句句在理,但落实至实践当中还是“其路漫漫”,不愿过多的深挖细究于理论层面,认为与实践一一对应的具体方法、手段才是培训的真正价值所在。

(三)热捧于培训

这一群体老师对于培训持高度热情,积极参加培训,认为培训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微言与大义都有益于教学。他们学起来认真、培训时开心。持这种观点的老师原因有二:一是培训的规格、质量的确高,使他们获益良多;二是他们的学习驱动力强,思维积极而不庸懒。

二、一线教师期望的培训

一线教师就自身所期望的培训,笔者认为从形式、内容、组织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是较为合理、有价值的。

(一)形式上开放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深知,对学生传授知识时,不应当“满堂灌”,应以交流、平等的方式教授学生知识,在这当中我们教师或许会从某位学生的口中得到一些启示,反过来促进我们教学的优化。联系至我们的培训,一线教师也不希望在台下受到“机械灌输”,被意识以强加,更希望通过以交流的方式向台上的专家、学者来表达自身的困惑;而一线教师的提问会反过来给专家、学者以深思,使他们进一步明确一线教师所关心、所在乎的问题,调整培训的方向,使其符合一线教师的“口味”。

(二)内容上丰富

培训内容是“培训之魂”,做好培训内容是做好培训的关键点,因此,在内容上花心思、下功夫不仅重要而且必要。日常质量较低的培训往往在内容上单调、乏味,有的为期3、4天的培训只有一、二种的内容(如:专家理论传授),此类培训低效是自然的。例如:为期4天的培训在内容上应当基本上包括,专家、学者的理论传授;一线教师的提问交流;观课、评课的现场探索;小组讨论的专题研究;技术动作的“二次”学习(大学期间可称为第一次学习);培训心得的总结反馈。

(三)组织上有序

组织有序是培训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即使内容再丰富的培训,如组织不力其培训功效会大打折扣(如:安排的专家由于组织不力未在规定时间到达培训现场让一线教师久等;上、下午的培训时间间隔过短,使受训教师得不到充分休息。这些势必会影响到一线教师的培训积极性和心情)。培训前,培训有关部门应当做好充份的准备工作;培训时,合理安排好各培训内容的顺序,力求做到“环环相扣”,避免组织混乱而影响到培训之实效,同时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措施(如:当天预报有雨,培训时室外的展示课,需要做好下雨时在室内场馆上课的准备);再“完美”的组织也必有可供改进之处,一点思考就能带来一点进步,培训后,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以力求下一次培训时组织的进一步优化。

教师培训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备课 学员 教材 培训 教学方法

培训师上课前总要备课,然而,有些培训师把“备课”与“写教案”等同、混淆了。备课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员、考虑培训教学思路和培训教学方法、写教案等。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钻研教材等方面的所思所得,把培训教学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培训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搜集到的有关培训教学的信息记录下来,供课前翻阅以备忘,以便把课上好。

备课可分为隐性和显性两部分,如果说写教案是显性的,那么,钻研教材、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备学员、思考教法、设计培训教学过程等则是隐性的。隐性备课很重要,譬如研读教材和在头脑中进行创造性的培训教学构思等,最重要的还是钻研教材。培训师如果只重视显性备课,隐性备课这一部分被忽视,课堂质量就难保证。

备课又可以分为狭义备课和广义备课。狭义备课是指培训师为上一堂课而进行的课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培训教学目标的确立、培训教学内容的选择、培训教学方法的应用、培训教学过程的设计,培训教学课件的制作等。通常所说的备课即指狭义的课前准备。广义备课是指培训师所从事的一切直接或间接地有利于课堂培训教学的各种活动,主要包括对教育理念的理解、课程标准的掌握、培训教学素材的积累,学员思想、学习、心理状况的了解,培训教学后的反思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广义备课应是一种自觉的、长期的自我学习、自我培训、自我教育提高的过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之重要,不言而喻。精心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是培训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培训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只有把课准备得充分具体,课堂培训教学才能更加科学、有序、高效,也才能更好地完成预定的培训教学目标,即备课的质量决定上课的质量。备课水平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培训师业务水平的高低。

下面从广义备课的角度谈谈备课的主要的工作。通常具体的有四方面的工作:备教材、备学员、备教法、备教具。

一、备教材

首先要认真分析、研读教材,在正确领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员的实际,设计培训课堂教学。因此,钻研教材是备好课、上好课的核心环节。教材,就是培训教学材料。教材是学员学习的重要资源,它不仅决定课堂培训教学内容,而且提供了培训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和方法。它也是培训师进行培训教学的主要依据。熟练地掌握教材的内容,是培训师顺利完成培训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培训师要善于钻研和使用教材,既不要恪守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地照本宣科,又不要脱离教材,传授内容与教材存在严重偏差!

二、备学员

学员是培训教学的对象,培训师要想教会学员,必须先了解学员,这样才能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帮助学员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困难。成人的教育培训与学校教育大不相同,参加同一期培训的学员,在年龄、受教育背景、工作岗位等诸多方面都不尽相同。如果不考虑学员基础与能力的现状,一本教材、一种教法地进行教育培训,往往事与愿违,而且极有可能连最基本的培训目标都达不到。

三、备教法

备教法要解决的是如何教的问题。要设计易于、乐于被学员接受的培训教学方法。有时候,甚至还要精心设计关键部分的培训教学案例和教学语言,让培训课堂充满生机、文采飞扬。培训教学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成人教学要结合参训学员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角色扮演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力求达到最佳的培训效果。因此,培训师要大量阅读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材料,加工取舍,充实到课堂培训教学中去。

四、备教具

现代培训教学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因此培训师备课在备教材、备学员、备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还上备教学用具。如准备电子教鞭、激光笔、制作多媒体课件等,尤其是制作多媒体课件,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课件内容的确定、素材的选择、到最后的制作,甚至精细到用什么样的字体、什么样的颜色、字号,都要反复斟酌、调整。除了帮助学员更直观地学习以外,还力争给学员美好的视觉享受,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员的审美情趣。

教师培训的意义范文5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是对高职生进行系统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和主阵地,是提高高职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他在引导和帮助高职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治观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然而,在新世纪、新阶段随着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特点,思政教育教学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乃至目前思政课的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考核方式等越来越难以为继,“专业课认真听,选修课随便听, 政治课不想听”已成为高职院校屡见不鲜的现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时效性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因此,深化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深入系统的分析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教学的新特点,面临的问题,探索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加强学生思政教育的对策。

2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大学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各地各高等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从总体上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状况,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特别是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数量不足,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缺乏;学科支撑薄弱,教学科研组织亟待规范等问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全面实施,教材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显得尤为迫切。

3 加强我国高校思政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

3.1 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思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思政工作是一项全方位立体工程,必须牢固树立“大思政”思想。高职院校的每一位员工,上至领导下至教师及具体工作人员,都要提高自身的思政素质,都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总体工作思路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在学生面前作出表率,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加强教育意识、育人意识,从关心学生的学业、生活入手,进而关心他们的思想成长。高等学校的所有课程均具有思政教育的功能,所有教师都应该承担思政教育的责任,象上海交大的晏才宏老师那样做“传道授业”的最好演绎。专业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教育,而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教育。各个专业、各门学科都包含了思想道德方面的内容,教师应该为人师表,教师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习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因此,专业课教师应在教学各个环节上严格要求自己,正确对待学生,寓育人于教书,在育人中教书,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3.2 加强高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工作

建立和完善培训体系。各地各高等学校要制定教师培训规划,建立和完善有重点、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努力使培训工作经常化、制度化。重点深化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教师研修和在职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着力提高新任教师适应岗位要求、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坚持每次开课前的全员再培训,做到先培训后开课。继续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和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各地各高等学校要从实际出发,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重点深化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教师研修和在职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着力提高新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适应岗位要求、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坚持每次开课前的全员再培训,做到先培训后开课。同时高职院校要从实际出发,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师培养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此外,高职院校还需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继续教育计划,把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职学习作为主要途径,使广大教师边工作边提高。尽量创造条件适时安排教师通过脱产或半脱产进修、名师指导、国内外学术交流等形式到重点高等学校进修深造、教师脱产或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提升队伍的学位学历层次,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学历层次和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

3.3 高职学校建立健全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机制,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机制保障

高校党委组织要能够意识到思想政治课程开展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作用,领导思想政治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高校党委要能够根据国务院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师资队伍建设这一工作落实到位。高校党委要配备监管人员与领导人员,促进这项任务的完成,将培养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加强思政师资队伍建设的着重点,同时还需要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保障师资队伍建设的顺利开展。建立一支专业素养强、业务水平高的思想政治师资队伍需要有充足的物力、财力做保障,目前我国许多高校对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不足,甚至有些高校表示思想政治课程不会给高校的建设带来任何经济利益,建设师资队伍完全是浪费高校的资源。高校的这种思想意识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高校党委需要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机制保障,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并做好领导规划工作。

教师培训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教师在职培训;问题;培训理念;破解路径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7-0117-03

作者简介:熊岚(1968-),女,重庆万州人,副教授,硕士,从事教师管理、教师评价等研究。教师素质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动态教师教育观的影响下,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国教师在职培训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较之以往更趋于灵活多样,尤其是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上成绩显著。但由于在职培训诸多现实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其功能的有效实现。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突破教师在职培训的瓶颈,实现其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功能,已成为在职培训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1.培训目标偏狭且定位不准

培训目标是培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明确可行的培训目标能确保培训质量,具有导向、激励等重要功能。然而现实的培训目标却偏离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理念,主要体现的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指令、学校管理者的安排及培训院校的主观意愿。设定的目标或是单一偏狭、功利性很强,或是抽象、缺乏操作性,较少关注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潜在的长远的目标,如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取、教师反思与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的意识及能力的培养等,更难涉及除知识目标以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的目标。由于没能以教师自身学习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来设计培训目标,培训很难内化为教师主体的培训需求。教师培训作为外在压力可能驱使教师竭力达到培训目标的最低要求,却始终难以激发参训教师的热情和在培训过程中不断追求高远目标的内在动力。

2.培训设计中参训主体的缺位

具体表现在培训计划或方案的制订没有通过深入广泛的调研,去了解和满足参训教师的现实需求。培训课程设计基本遵循与职前教师培养相似的以课程门类的相对丰富、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原则。选择的培训内容抽象性和普适性较强的理论课程居多,有关学科前沿发展和教育教学科研的课程门类和内容严重不足,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相衔接的内容匮乏,对参训教师的接受意愿把握不足,针对性不强。相对单一的高校本位培训模式,“满堂灌式”的讲授和大班教学,鲜见培训者与参训教师之间具有成效的反思性互动研讨。培训者几乎独霸整个培训课堂,控制着培训课堂的话语权,参训教师的话语权几近缺失,参训教师的主体性与自身具备的丰厚教学资源优势难以发挥;培训师资存在结构不合理、来源相对单一及缺乏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等缺陷,而参训教师并不具有自主选择培训教师的权利。因此无论从培训方案的设计、培训课程和培训模式,还是培训师资素质及选择等方面都反映出中小学参训教师主体的缺位,致使培训缺乏活力与创新。

3.培训评价的单一僵化

教师在职培训一般仍采纳与职前培养一致的单一量化的评价方式,即针对所学课程的书面考试与成绩评定,缺乏灵活而富有针对性、多元化和人文化的评价机制。这种只重结果的僵化评价不符合中小学教师的人性需要和在职培训的特点,不能全面准确地反映中小学教师参与整个培训过程的实际状况和相应的学习成效,难以激发中小学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对待培训的热情,更难将学习动力延伸到培训结束后自身的持续学习与发展中。再由于目前教师在职培训中的学历培训生源处于逐年萎缩状态,一些培训院校为了争夺生源获取利润,不断降低对教师在职培训质量的要求,在培训课程结束的考试过程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管理不严格,随意性较强的问题,因此即使是量化考试这种终结式评价的真实客观性也不能保证。

4.工学矛盾突出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基本实行了岗位责任制和相应的分配制度,这一方面有利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们更加明确自己应尽的岗位职责,同时因为意识到教育变革和竞争的压力,中小学教师也都迫切希望通过参与进修培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专业素质;另一方面,若教师完不成所规定的岗位任务,可能面临着“低聘”或被解聘的严酷现实。但目前在职培训的时间安排基本是根据培训院校或机构的自身特点、状况和需要设计的,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对中小学普遍存在的由于师生比不合理造成的教师资源相对短缺和教学任务偏重的状况把握不足,对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工作时间和安排缺乏相应调研,导致许多培训项目、培训课程的安排与中小学教师工作时间时常发生严重冲突,尤其是增加了那些担任主干课程和关键岗位教师的参训难度,导致培训中工学矛盾较为突出。

二、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存在问题的成因剖析1.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片面导向

价值取向具有定向和制约人们实践活动的功能,可以调控主体的行为方向,主体会依据价值取向对有关的目标、方向、手段及各种结果进行评判,从而决定取舍[1]。培训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主要反映在对培训效益、有用价值的追逐,更为关注的是培训所能带来的现实利益与目标的达成,例如学历达标、职称晋升、工资提升等,忽视培训对于教师发展的核心内涵与意义,对在职培训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价值缺乏理性认识。培训获得的短期或现实利益的刺激在不断消减教师追求培训本真价值的热情,扼杀教师积极向上的自然本性。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片面导向下,一些培训院校居然出现几乎不经过培训过程、不上课不考试也能照样拿到学历学位的怪事,教师也愿意选择这样的捷径来获得学历,而在职培训中的严格管理反而被视为“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