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探究

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探究

教师是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教育的核心要素。教师培训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各地各校不断加大教师培训改革力度,教师培训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教师获得感缺失等突出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经济领域供应侧改革给我们提供了解决的思路。通过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完善教师培训支持体系,提供有效供给,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化需求,让每位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在我看来,教师培训供给侧改革要去除无效供给,减少低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关键在于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主要包括构建立体化开放性的教师培训供给体系、提升各层面教师培训者临床指导能力、建设精准针对的培训精品课程资源以及建立功能综合的教师教育平台等。

首先,要构建立体化开放性的教师培训供给体系。

在充分发挥省市级教师培训机构、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和基层学校在教师培训方面主体作用的基础上,引进从事教师教育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优质教师培训资源培训教师;研制教师培训机构质资认定标准,制定社会第三方教师培训课程资源准入质资条件,引导和规范具备资质的社会教育机构参与教师培训;依托拥有优势学科的基层学校,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学科教师实训基地,使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开展教师培训国际合作项目,遴选优秀教师到境外做“影子教师”等。通过纵向联结和横向拓展,构建立体化开放性的培训供给体系,为每位教师提供多层面、可选择的学习机会。

其次,要着力提升各层面教师培训者临床指导能力。

提升教师培训品质,关键在于培训者临床指导能力。一是以“教师培训者研究项目”为载体,从信念、知识、能力等方面确立培训者工作要求,研制各个层面教师培训者能力标准,以标准作为培训者选拔、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二是设计各层面教师培训者的“培训专业化”研修项目,建设一批基于能力标准的研修课程,实施以提升临床指导能力为重点的专项培训;三是创设合适的“实践—研究”平台,以任务驱动、团队研究的方式提升教师培训者能力素养,包括专业素养、策划设计能力、组织实施能力、临床指导能力等;四是建立培训者资质认定制度,完善基于标准和绩效相结合的培训者考核评价制度,形成培训者队伍动态管理机制,建设一支境界高、本领强、精通临床指导的教师培训者队伍。

再次,要建设精准针对的培训精品课程资源。

一是研究教师专业标准和学科课程标准,开展教师专业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形成基于标准和需求的分学段分学科分层次的教师培训课程基本框架;二是研制培训精品课程标准,规范和引领各级各类主体基于培训课程基本框架和遴选标准设计和开发培训课程;三是制定培训精品课程开发指南,创新培训精品课程孵化模式,完善课程资源开发与培育机制;四是建立常态化、持续性的培训精品课程征集遴选机制,畅通精品课程资源进入教师教育平台的渠道,形成共建共享精品课程的良好生态,逐步构建具有“扎根教师内在需求、扎根教师鲜活经验、扎根教师行动反思”基本特征和“教研修一体化”明显特点的分学段分学科分层次的教师培训课程体系。

最后,要建立功能综合的教师教育平台。

一是培训课程管理规范化。包括培训课程申报、培训课程评审、培训课程质量评价等;二是扩大教师培训选择权。定期面向各级各类教师的选课指南,推送“菜单式”课程,让教师基于内在需求和实际情况更加自主地选择培训内容、时间和途径;三是实现培训管理信息化。包括培训信息、教师选课、组班、学分认定、学分统计、学分查询等;四是服务教师在线学习。包括个性化课程推送、网络课程学习、学习成果展示、同行互动交流、考核评价反馈以及教师通过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便携设备等多种渠道快速访问学习资源等;五是教师专业发展诊断。基于平台大数据分析教师培训行为和专业能力提升轨迹,诊断教师专业发展状况,并为教师专业发展方向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作者:朱郁华 单位: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