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技能范例6篇

管理技能

管理技能范文1

锅炉产生蒸汽到用户端转换成热水,可选方案及优缺点如表1所示。不同供热方式的经济效益对比见表2。经过校内多次会议讨论和专家论证,确定选择方案3,即使用太阳能热泵系统分散供热方式取代原来的燃油锅炉集中供热方式。技术方案确定之后,筹措资金便成为一个重要议题,由于项目涉及面广,设备需求和工程量都很大,预计项目投资超过两千万元。对于一个日常经费都采取预算制的事业单位来说很难较快筹措到此巨款,而项目如果不尽快实施,每天的能源损失又非常严重。在此情景下,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成为一个最好的选择,即节能改造工程的全部投入和风险由节能服务公司承担,节能服务公司为上海大学提供节能服务。项目实施后,通过节能效益监测和审计,节能技术服务公司与上海大学按比例分享其经济效益。项目合同结束后,以后产生的经济效益及节能设备全部归上海大学所有。节能服务公司不仅提供改造所需的设备,还提供能源管理服务。在项目合同期内,节能服务公司按合同约定,对高校节能工程进行改建,承包高校所有能源消耗和维护,实现高校能源管理外包。通过节能服务公司的高效节能工程,以期望在最短时间内收回投资,节能量则转化为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节能服务公司与高校的效益分享。因此,采取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不但解决资金问题,而且乙方的节能收益与实施效果有直接关系,所以极大的调动乙方参与管理节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如何确定用能量至关重要。因为节能量的计算与核定涉及节能效益的分配,是合同能源管理的重要前提之一。校园生活、工作、学习用能稳定,易于核定节能量,同时,我校的节能管理工作有较好的传统,宝山校区对每年燃油使用量的都有完备数据记录,节能服务公司容易接受。在形成了完整的改造方案之后,学校将其作为重点节能项目向上海市教委提出申请,经过专家论证后,得到了教委支持的启动经费。

2项目实施过程和结果

为了获得性价比最优的节能服务,通过公开竞争的招标方式,可以为学校最大程度的节能经费,因此学校在2012年底通过上海机电设备招标公司进行了公开招标,选取了上海哲能赫太阳能设备公司作为项目中标方。改造过程总计6个月,改造工程内容见表3。项目至今已完整运行了5个月,经过了冬季低温期的考验。在此期间没有发生一起事故或投诉事件,各单位都对改造结果非常满意。由于设备方案针对了各个用户的使用习惯,采用了分散系统,用户使用不受原来锅炉房的制约,可以灵活自主的安排工作,用户的实际体验满意度大大提高。本项目的节能效果,根据实际测量,统计分析如表4。根据近半年的运行情况推算,本项目每年所产生的节能量将超过1700t标煤,节约能源成本约1500万元左右,同时减少了燃油锅炉的废气排放,提升了用户的使用满意度。是一个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面丰收的好项目。

3结论

管理技能范文2

关键词:高级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技能培训

作为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具备一定的高级技能人才基础,但在新世纪、新阶段、新目标、新任务面前,高级技能人才却成为制约老工业基地振兴和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要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龙江制造”在我国的份额,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必须在建设高水平科技和管理人才队伍的同时,探索和研究黑龙江省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模式,建设一支技艺精湛的高级技能人才队伍。

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高级技能人才是指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熟练掌握了当代较高的应用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具有创造性能力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主要包括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等。高级技能人才是技术工人队伍的骨干,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需要

世界经济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力资源素质的竞争,人力资源是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关键因素,现代社会不仅需要大批具有高技术理论的研究型、设计型的科技人才,而且需要大量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勤奋敬业、技艺高超的技能型人才,大力培养高级技能人才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迫切需要,将大量富余劳动力转变成高素质人力的资源,迎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挑战。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人才。创新型人才是多方面的,蕴藏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只有动员多方面创新人才广泛参与,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创新活动,并能充分运用创新成果,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国家。高级技能人才是创新型国家建设所需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知识创新成果和高端产品如果没有高级技能人才的参与操作,只能停留在图纸和样品阶段,无法转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振兴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的需要

实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将黑龙江省建设成为装备、石化和能源等六大基地,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战略基点,着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发展高技术和新兴产业,需要大量的高级技能人才。

黑龙江省高级技能人才现状

基本状况

长期以来由于对技术工人培训重视不够,目前黑龙江省高技能操作人才匮乏,难以满足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需求。统计显示,目前黑龙江省职工总数431万人,技术工人178.8万人,其中,高级技师4847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0.27%;技师5.67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17%;高级工20.77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11.6%;中级工43.15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

24.13%;初级工37.41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20.92%;无证人员71.34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39.91%。技术工人的比例结构以高、中、初划分为15:24:61。依据一般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技术工人比例通常超过35%计算,黑龙江省高级技能人才尚缺35.7万人,而全省每年只能培养3万名高级工。

从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鸡西五个城市25户国有大中型企业调查数据看,技术工人的比例结构以高、中、初划分为25:32:43。虽然高级技能人才比例高于全省水平,但与一般发达国家水平相比,高级技能人才仍缺4020人。

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级技能人才“量”和“质”不能适应经济发展要求近年,黑龙江高技能人才队伍虽有明显改善,但从总体上看,高技能人才数量不够,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区域、行业分布不均衡,不能适应黑龙江省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需要,成为制约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因素。可以归纳为“五多五少”:初级技工多,高级技工少;单一技能型技工多,复合技能型技工少;传统型技工多,现代型技工少;短训速成的技工多,系统培养的技工少;国有企业的多,民营企业的少。

高技能人才出现年龄断层长期以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被看作是人才,而在一线生产岗位的高级技术工人却被排在人才队伍之外。这对于技能人才的培养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青年工人不愿学技术,不愿在生产岗位工作,造成企业高级技能人才青黄不接,高级技能人才“断档”,高级技能人才中35岁以下的只占总数的15%左右。

企业高级技能人才流失严重由于我省企业整体缺乏活力,经济效益差,不能为高级技能人才提供较高的工资和待遇,造成大量的高级技能人才外流,从而加剧了高级技能人才的短缺。

存在问题的成因

社会历史原因由于长期以来受“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以及“重仕轻工”、“重学历轻技能”等传统的陈旧观念的影响,社会对高级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还存在模糊认识,把高级技能人员排除在人才之外。全社会没有形成重视技能、尊重技能型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缺少激励机制在政策法规上没有对高级技能人才的作用给予足够重视,人为将企业职工分为不同的层次等级,并依身份享受相应的待遇,由此产生高级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不高,待遇偏低,激励不足,导致企业员工钻研技术、提高技能的积极性降低。

新旧管理体系转换黑龙江省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比重大,现在正处于改制中,原有的高级技能人才开发和管理体系被打破,新的体系尚未建立。一些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后,忽视职工培训教育,再加之政府缺乏宏观指导和财政投入,使得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开发未能和经济社会同步和谐发展。

黑龙江省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策略

制定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开发战略规划

政府和企业,必须深刻认识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本地、本企业的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开发的战略规划,全力组织实施。政府应加强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开发宏观监控指导。各级政府应把高级技能人才作为人才强省的重要支柱,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开发和管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全省人才规划发展之中,强化政府宏观指导作用。企业是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主体,要将其提升到企业的发展战略高度,创建“学习型”企业,推动企业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健康发展。

为高级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

需要强化政策导向,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体和宣传途径,大力宣传高级技能人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宣传国家和省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方面的政策、措施,宣传优秀技术工人的典型事迹,在全社会弘扬“学技术成才有路”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良好风尚,使高技能人才同科学家、工程师一样,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成为劳动者普遍性的职业选择。

建立适合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的运行机制

职业教育的社会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建设高水平的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同时鼓励社会力量(企业、团体、私人、外商)投资办学,制定信贷、税收、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形成以政府为主导,行业、企业、社会团体、个人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办学体制和多渠道投资的办学格局,为培养大批社会所需的各方面高级技工人才创造条件。

职业教育市场化高级技能人才的开发与管理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构建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公平竞争的体制环境。按照市场需求,在平等的基础上,将各种社会资源融入到职业教育体系中,充分发挥民办职业院校的作用;加强高级技能人才市场建设,强化市场优化配置人才的功能,推动其从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过渡,使高级技能人才在流动中显现价值,确定自身的定位;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不断提高职业院校和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培训教育质量,如采取“订单培养”和“培训成果买断”等措施。

职业教育终身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必须体现终身教育思想,在职业教育结构中,要为不同年龄、性别、学历的人员提供多种升学、培训、专业和提高的继续教育机会。在终身教育制度下,劳动者在接受了入门培训后,还应经常受到更新知识和技能的再培训,应大力拓展职业进修教育,为高级技能人才提供继续教育和训练的机会,以不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

完善高级技能人才开发与管理基础平台

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加快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依托规模大、技术先进、管理规范的高级技工学校和实习基地,设备先进、师资力量较强的高等职业院校建立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培训资源,扩大培养培训规模,如在普通高等院校相关转业增加技能培养与训练、校企合作和中外合作等;加快公共培训基地建设,尤其是在支柱产业和新型产业的相关行业组建培训基地;整合资源,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扩大培养规模,提高培养层次,以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职业培训与岗位开发相结合,培养既掌握高超技能,又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前沿技术的技能加智能的复合型人才。

管理技能范文3

(一)中职学校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那么其课程设置也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在原来的培养计划中安排了不同的多方面的实践环节,即认前厅、客房和餐饮等部门的专业技能训练,锻炼其娴熟的服务技能,做到穿上工装就能操作。

(二)大学本科的酒店管理专业主要是针对酒店管理能力的培养,即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因此开展了酒店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报表,餐饮管理等课程,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造成了大学本科毕业的学生到酒店工作以后因缺少基层知识,而无法达到酒店服务行业的基本要求。

(三)综合以上两方面的缺陷,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技能和能力的有机结合为出发点。其课程体系应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养与科学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通用能力、服务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拓展能力等各方面,这样才能培养出技能管理型复合人才,更好的推动酒店业的健康发展。

(四)酒店管理专业对语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作为全球通用的英语,所以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也应该关注与之相关的实用型英语教材的选用。

二、酒店管理专业技能管理型人才的教学模式

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理论教学,二是实践教学。

(一)理论教学是起主导作用的,它决定了教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确定了实践教学的教学项目和教学内容。所以其理论课的设置,应该邀请行业专家和领导指导,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的发展不断调整和优化,同时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应用多媒体等现代网络技术,是课堂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不是一味的教授课本上的条条框框。

(二)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以及顶岗实习的管理三个方面。酒店管理专业所需的模拟前厅、餐饮、客房、酒吧等实训室,学校要搞好这方面的建设,是学生在学完理论课前提下,及时去实训室练习,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另外要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运用模拟训练的技能,培养学生从事和胜任职业岗位的能力,是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升华为自身的一中扎扎实实的能力。为了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必须加强对实习的管理力度,首先与实习单位签订相应的协议,在实习过程中安排专门的带队老师,负责与实习单位沟通交流,同时管理学生的学习和工作。

三、酒店管理专业技能管理型人才的师资模式

适应时展要求,打造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技能娴熟的“双师型”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即要具备普通高等院校其他学术性专业的教师的基本素养,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因此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必须走进酒店企业,了解熟悉酒店的运行和经营,掌握酒店服务技能。

(二)另一方面,将酒店的技术骨干、管理人才、行业精英聘请到学校里来,让他们把自己的切身工作经验教授给学生,知道学生的岗位实习,打造实践技能型老师。

四、酒店管理专业技能管理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实施的阶段安排

(一)进校后的第一、第二学期,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少量时间在酒店企业进行以“看”为主的认知学习。让学生心里清楚的了解今后要从事的职业是什么,为之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达到的要求是什么。

(二)进校后的第三、第四学期,还是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少部分时间在酒店,这一阶段在酒店主要以“体验”为主,使学生在体验中加深对专业课程的领悟。

(三)进校后的第五、第六学期,是学生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这一段时间学生主要时间都在酒店实习,以“顶岗”为主。

五、总结

管理技能范文4

关键词:节能用电;节能减排;节电技术;电能耗损;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TE4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的经济持续不断地得到快速增长,节能减排已成为经济时展的口号,在积极提倡节能减排与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怎样把节能管理技术措施贯穿于整个用电过程显得极其重要;以下结合实践,对节能用电管理技术措施及工作管理进行详细论述。

一、节能用电管理技术措施

1管理控制系统使用建筑设备自动化

在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中,自动控制、测量与监视是其中的三大要素。对建筑物内通风采暖、给排水、热水供给系统与空气调节系统运行执行能效方面管理,需通过自动化控制、电脑网络、信息应用通信等技术来实现,确保各种设备系统运转安全可靠、稳定,从而能达到降低能耗、提高能效的目的。

2合理设计供配电系统

为了让系统处于最佳状态下的正常运行,根据用户的用电量、工程特点、负荷质能、系统大小,科学合理设计供电系统。

2.1 科学合理地选择变压器。变压器宜选用10型及以上、低噪声与低耗能的、非晶合金等节能;在选择变压器台数与容量时,宜自由根据负荷变化的情况,科学合理分配负荷,一起考虑投资与运行年的费用;选用电力负荷与容量适合的变压器,从而能实现其经济实惠运行,减少因轻载运行造成不必要的电能耗损。

除此以外,降低变压器的温度、三相负荷的平衡、科学选择变压器接线类型、四季导致的负荷变化时自由投切变压器等都是提高用电节能的多种途径。

2.2科学合理选择电压与减少线路能量耗损。在同等条件情况下,电压越高时耗损越小。电压等级的确定宜考虑电力公司的有关规则与技术经济科学合理性等因素;在满足电压损失、承载流量、短路电流热稳定等技术指标许可前提下,宜按经济电流密度科学合理选择导线截面与校验,从而有目的地达到降低电能耗损、节约有色金属与减少投资。

2.3供配电系统要可靠简单,配电级数不应过多,在同一用户里,不应多于两级的高压配电级数;变压器二次侧至使用电设备间不应超过三级的低压配电级数,要尽量减少电能耗损;若由两路进线供电的系统,应选用两路电源同时间运行的模式,以便减少电源正常运行时的线路耗损。

2.4根据使用电负荷的容量与分布,让变、配电所靠近于负荷中心地带,以便降低线路耗损,缩短低压供电半径与减少电压损失,满足供电的质量要求。供配电线路长度应不能超过25cm。

3科学合理提高供配电系统的功率因数

在电网设计中,要通过正确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大小、电动机、以及照明灯具产品的启动器,降低线路感抗,宜选用正确的电缆变压器的容量铺设方法,以提高用电部门的自然功率因数;如自然功率因数偏低,未达到电网合理运行要求的时候,宜选用并联电力电容器来作为无功率补偿装置。

4谐波的治理

目前大量非线性负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量的谐波电流产生注入电网中,导致电压波形发生畸变;可以选用YN11,D变压器,设置好隔离滤波或滤波装置,科学合理选择中性线截面;

功率因数补给电容器组串联消谐电抗器等技术措施治理谐波,提高其电能质量。

5研究开展节电技术改造及利用可再生能源

在能源科现有已经采用的节能用电技术措施与已经进行的节能用电技术改造的基础上,应不停组织督导有关部门,研究开展节能用电的技术改造;

选用节电型变压器,与推广更换成S11型节电变压器,各类旧式变压器将于淘汰掉,推广变频调速节电技术,推广选用高效性能电动机,在水泵、风机、压缩机设备上,凡是技术经济指标科学合理的情况下,全部要加以改造;

以变频调速来代替滑差式电机,转子电阻调配速度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转耗损,大型电机的起动最好选用软起动装置,代替频敏电阻器,从而减少电动机起动时的耗损;

在条件环境许可的场所,科学合理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可再生利用资源,更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与改善能源结构。

二、节能用电管理工作

在我国现在大部分的地区,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供应电力紧张局势,环境气候的变化、供应电煤困难度、发电机组故障、外购电源困难等因素,造成大电网的供应出现极其紧张,为认真努力做好全国各区域节能用电确保重点、保民生及保稳定工作,现就有关工作事项安排如下几点:

1加强宣传节能用电意识

全国各区域政府有关部门、各城市村镇街应充分利用电视新闻媒体、广播、网络宣传、杂志报纸、节能产品宣传广告及宣传专题多种活动形式,以节能用电为主要重点,进一步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国市民的节能用电意识,使市民主动积极在工作与生活中节约用电,对全区域限制电能的工作给予充分理解与支持;

各城镇街环保办应积极鼓励市民购买节能型家电产品,使用节能灯,引导市民在高峰期时间段要尽量少开空调,应使用低功率电风扇,有意识减少开灯数量,在节能用电中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

电视新闻媒体应加强节能用电的宣传活动,加大力度宣传、报道节能用电典型先进事例、普及节能用电知识,及时曝光严重损耗电能的事件。

2加强科学合理调度保重点

管理技能范文5

关键词:生产运作管理者;技能;能力培养

1、引言

从现代制造业发展趋势看,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日益明显,企业对运作战略、竞争战略、生产运作规划等方面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

生产运作管理是组织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是组织竞争力的源泉。生产运作管理所追逐的目标是: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或提供满意服务。因此,生产运作管理者在企业中扮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生产运作管理者运用了企业绝大部分资金来组织生产运作活动,他们活动的效果决定了企业效益的好坏,因此生产运作管理者对企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对生产运作管理者的研究就很有必要。

2、文献综述

1955年罗伯特・卡茨在美国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高效管理者的三大技能》一文,为管理者技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温习章《现代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及其培养》通过对国内企业在管理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阐明了他认为现代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分析了当前现代管理者能力培养的现状,最终对管理者能力培养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与建议。2008年冯根尧发表了《从制造业信息化看现代生产运作管理人才的培养》一文,通过分析制造业信息化对企业生产运作活动带来的变革,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下生产运作管理人员应当具备的能力与知识结构,探讨了现代生产运作管理人才培养的创新思路。2012年许超的《基于时间相关性的危机管理研究》一文,对于如何解决时间短暂性这一危机管理的切入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别从改变人的主观认知和有效利用时间两个方面对危机管理问题提出系统性的分析思路和解决问题框架。

上述文章多是对管理者进行研究,范围比较宽,对具体部门的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研究不够详细。生产运作管理者是管理者中的一部分,他应该具备管理者所必备的技能,但是又由于其专业技能的限制,而有别于一般的管理者。因此,本文对生产运作管理者所需的技能及其培养进行研究。

3、理论分析

3.1有效管理者的三种基本技能

20世纪50年代,美国企业界掀起了一场寻找“理想经 理人”的热潮。罗伯特卡茨认为,许多企业如此强烈地执着于寻找类型化的经理人,以至于它们只盯住某些特定的性格特质或素质,反而忽视了真正应当关心的问题――这个人究竟能做成什么事情。因此,他提出了管理的“技能”说。

有效管理者的应具备三种基本技能。首先是技术技能,即管理者对某项特定活动的理解程度和熟练程度,主要是如何“处事”。其次是人际技能,即管理者作为团队的一员,高效的开展工作,以及促使大家团结协作的能力,主要是怎样“待人”。第三是概念技能,即管理者以整体视角看待企业的能力,即把企业视作一个整体的全局把握能力。

3.2生产运作管理者的分类及学习内容

正如将管理者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高层管理者一样,生产运作管理者也被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且不同层次的生产运作管理者所需学习的内容也有分别。

对于生产现场控制的管理者应以生产过程分析为基础,加强创新研究和开发设计、工艺管理和加工制造、过程协同和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的学习。对于生产资源配置的管理者,应以成本分析为基础,加强对外部协作,内部计划及时响应等关键环节的学习。

对于生产运作决策者应对以信息管理为基础,加强产品市场和客户关系,人力资源与资本运作,发展战略和风险管理等关键环节的学习。

3.3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具有时间短暂性、不确定性和价值威胁性等特征。危机管理的管理难度大,管理时间短,如果在发生危机时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危机管理,那么,对于企业的打击将是十分严重甚至是毁灭性的。危机管理也是生产运作管理者需要面对的一个挑战。

对于危机管理而言,管理者一般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建立危机预警机制,通过预警机制提前预知公共危机,从而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全面展开管理活动,针对危机问题进行决策、计划、积极进行资源准备。第二种是:缩短管理活动所需的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采用模式化管理。

4、建议

4.1生产运作管理者所应具备的技能

通过以上的研究,本文认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生产运作管理者应具备以下五种技能。

①专业技术技能。生产运作管理者对技术的深入掌握,会使得其在质量 管理、生产管理、库存管理中更加得心应手。此外,针对目前不断升级的信息化浪潮,掌握企业的信息化手段与技术也是必不可少的。

②创新技能。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对于生产运作管理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开阔的视野与发散性思维,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 运作管理者在运作战略、运作规划等方面的工作,从而给企业带来价值的提升。

③人际技能。生产运作管理者要组织工人和技术人员进行生产活动,他们必须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调动他人的工作积极性,协调众人的活动。要有良好的合作精神,使企业充分利用资源,获得更好地收益。

④学习技能。制造业生产运作活动包括新产品研发或已有产品的更新,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工艺流程的改进和革新等等。实现信息环境下这些活动的网络化、数字化、电动化、智能化,就需要对计算机控制,软件工程,工业工程,管理工程等有不断深入的学习与应用。这就要求生产运作管理者有较好的学习能力。

⑤危机管理技能。在生产运作管理的过程中,难免有突发事件的出现。要求领导者立刻做出正确反应并及时控制局势,否则会扩大突发危机的范围,甚至可能失去对全局的控制。在处理突发事件时,领导者固然要有冒险精神,但也要倾向于选择稳妥的阶段性控制的决策方案,以控制事态的发展。要有循序渐进,准确预测事态发展的能力。因此危机管理技能对于生产运作管理者而言是一项非常难但是又必不可少的技能。

4.2能力的培养

对管理者能力的要求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对管理者能力的培养也成为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培训提高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系统地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管理能力。主要的培养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讲授法。由专人对参加受训的人员讲课,其优点是时间集中,讲课不受干扰,传授知识较系统也较多。

②讨论法。业务讨论会有组织选派有关管理人员参加,每次研讨会可定一个专题作为主要内容。对参加培训得人员提出共同的问题,让他们进行讨论,最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③案例研究法。把经营管理成功或失败的例子摆在参加培训的人员面前,让他们进行分析,然后找出原因以及对策,或将一个有待加强管理的例子拿出来,让受训人找出对策。(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卡茨 . 高效管理者的三大技能〔J〕. 哈佛商业评论

[2] 温习章 . 现代管理者应具备的能力及其培养〔J〕.管理科学

[3] 冯根尧 . 从制造业信息化看现代生产运作管理人才的培养〔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12):72―75

[4] 许超 . 基于时间相关性的危机管理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01):67―72

管理技能范文6

关键词:节能;管理;措施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新能源和新技术,坚持节能观念,可以大大降低能源和资源紧张的压力。同时,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如光能、太阳能以及风能,这样一来可以大大降低对传统能源的利用,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另外,建筑节能施工的利用,打造很多的生态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明城市和生态城市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自然,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观念,保护了城市环境。

一、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建筑节能,不断节约资源和能源,实现能源的合理化应用,最大限度的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避免大气污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下面就针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展开论述。第一,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低碳环保和节能减排的目标。与此同时,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建筑垃圾,在很大程度上污染了环境,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因此,在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建筑工程节能管理,不断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第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就目前而言,我国人口众多,对建筑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是重要支柱。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能源消耗很高,而且在建筑工程完成投入使用后,空调使用量越来越多,人均电力使用量不断增加,导致我国很多地方出现用电紧张和供电不足的情况。由此可知,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很低,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能源使用效率低下,造成资源浪费和能源消耗。因此,在建筑领域,要不断加强对建筑节能管理,不断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不断降低建筑消耗,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发挥建筑环保节能最大作用。第三,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根据西方发达国家建筑行业发展的经验,建筑节能成为建筑行业发展成熟重要标志。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创建了大量的节能设备、材料、技术,而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逐渐被市场所接受,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节能施工工艺的利用,可以打造更多生态建筑,促进文明城市和生态城市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自然,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观念,保护了城市环境。

二、建筑节能管理

为了做好建筑节能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总结经验,采用先进的节能管理观念和方式,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实现建筑工程节能目标。

(一)做好节能管理设计。第一,要做好总体规划和布局。在进行节能建筑规划布局过程中,要结合当地环境和气候条件,适应一年四季的变化,做好建筑朝向、距离以及绿化等节能措施,做好夏季通风等工作,既要考虑到太阳能因素,又要充分考虑到冬季寒风侵袭。因此,要做保温隔热的设计,合理设定窗户的面积和方位,充分利用太阳能,做好室内通风;要结合建筑空间选择合理建筑物形体,不断减少建筑物的表面积,从而有效的降低能耗。第二,做好建筑空间的设计。在进行建筑空间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当地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充分利用再生能源,有效节省采暖和空调的耗能,在夏季非空调时间,保证充分利用自然风能,做好空气流通,有效的降低室内温度,减少耗能。

(二)采用节能材料。节能材料使用不仅会影响到工程造价,而且对建筑能源消耗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不断使用建筑节能材料。要加强对节能材料的品牌、规格的检验和验收,做好相应的验收记录,做好材料性能检测报告。

(三)做好施工过程节能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采用动态管理的方式,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巡查,控制好施工工序,检查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是否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保证施工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施工。还要加强对是施工人员技术管理,保证技术水平、操作条件满足实际节能环保要求,避免增加能源的消耗,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到施工正常进行。

三、建筑节能技术应用

(一)采用再生能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再生能源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比如风能、太阳能以及水能。在进行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比如太阳能有可再生性。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太阳能技术,控制好建筑物的遮阳与散热,科学合理的设计窗户面积,同时还要采用太阳能装置,为整个建筑提供必要的光照和热能,充分利用太阳能,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和能源。另外,充分利用太阳能,能够为水加温,从而提供必要的热水,有效的节约能源,实现节能环保。

(二)窗户节能技术。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要采用窗户节能技术,做好采光和通风,防止外界的温度、噪音、火灾等对室内的影响。另外,对于窗户,要不断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率,不断改变窗户的材质,优化窗户设计结构,发挥节能环保的作用。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有效提高窗户绝热性能,使窗户的能量损失最大限度地降低。设计好窗户的采光、通风情况,针对不同的结构的窗户设计来对窗户玻璃的类型、品种进行细致的挑选,并且加贴窗户聚酯膜,提升窗户的保温性和气密性,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在对窗户各种性能进行改善过程中,提高建筑内部空气质量。

(三)墙体节能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物的节能,要对整栋楼的墙体进行节能施工,提高节能的效率,保证墙体施工质量。墙体保温具体分为内保温和外保温,其中内保温就是在墙体内部适当增加保温材料,提高墙体的抗水性和保温性,提高保温的效率,这种方式简单有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外保温就是在墙体外部增加保温材料和防水材料,有效减少太阳对建筑物的辐射,保证建筑物内冬暖夏凉,保护墙体安全。

(四)屋顶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屋顶节能技术,一般是尽可能采用吸水率较小的保温材料,确保屋顶尽可能保持干燥,防止过度吸水而造成保温效果降低,如果屋顶的湿度过大、不易挥发,那就应设置排气孔,以排除屋顶保温层中的水分。除此之外,屋面保温层一般选用的保温材料应是密度较小的。现阶段,屋顶节能技术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出现了坡顶屋面,这种屋面比较容易铺设保温层,并且可以在屋面上铺设其他的绝热材料,应用较为灵活、简便。综上所述,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树立建筑节能的理念,不断采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加强对节能管理,采用动态的管理方式,增强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保护环境。

作者:袁义福 单位:大连建安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