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学范例6篇

企业管理学

企业管理学范文1

[关键词]管理者心理企业管理

一、“盲目多元化”现象的具体表现及其危害。

近年来,新创的网络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诞生。新创的网络企业在成长到一定阶段,有的企业就会出现“盲目多元化”现象。具体表现是:企业同时开展了很多项业务,但没有哪项业务能真正产生效益,就像撒胡椒面一样,撒的东西很小很细,撒出去就看不到了;事情作了不少,时间花了不少,钱花了不少,但收益甚微。

例如:某网络企业就出现了上述问题的教训。该企业定位于近年来的热点题材“网络传媒”。但该企业的产品线拉得非常长,其产品包括了四五大类,每个大类下又开展了多种具体业务,共计十多种各类产品。由于各个产品差异很大,可重复利用的资源比较少,所以在经营上每个产品基本都是“各自为站”,经过一段时间,几乎所有的产品都处于停滞状态。在老产品停滞不前但又不明确不再经营的情况下,又盲目推出新产品。使得企业经营重点不断变化,企业组织结构变化频繁,人力资源不能相对稳定,企业资金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理想。

1.具体危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分散,导致企业每个产品都缺乏竞争力。盲目多元化问题与恰当多元化运作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缺乏对市场的深入调查,迫于无奈使得产品越来越多,产品之间无相互促进、资源共享的关联,即使企业总体的资源比较充裕,由于产品过多,具体到每个产品的资源非常有限;导致企业资金、人力资源的紧缺。同时由于盲目地运营多个产品,公司管理层对每个产品投入的精力也非常有限,在一些产品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很难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合理决策。而恰当多元化运作,是企业管理者把握好大目标的情况下,相辅相成地开展多项产品,达到充分合理利用资源,推出最具竞争力的产品,赢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当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每个具体的产品都有数量众多的竞争对手,盲目多元化的产品得不到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其结果必然缺乏竞争力。(2)目标分散,导致组织整体没有方向,没有目标。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战略的重要性毋庸质疑,而战略传递的重要性也已经成为企业界的共识。很多现在很流行的管理工具诸如KPI(核心关键指标);BSC平衡计分卡等等,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向企业员工传递战略目标,让所有员工很清楚自己的具体工作对企业的贡献,并向着企业的战略目标努力。而盲目的开展多项业务使得企业战略变得模糊,负责不同产品的员工目标大不一样,大家都在“各忙各的”,互相之间也缺乏沟通,企业整体战略自然是难以统一。(3)产品更换过快,组织结构不稳定,组织内部人心涣散

为了在短时间内找到能够赢利的产品,企业不断寻找、尝试新的赢利模式,经常会推出新的产品,但产品推出的越多,组织机构变化越频繁,反而增加了新产品日常运营方面的开支,形成了恶性循环。产品推广不力致使企业员工士气低落,人心涣散。

二、从管理者心理学角度分析“盲目多元化”现象出现的原因

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企业前期资源整合工作非常出色,同时企业管理层都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经营经验,出现盲目多元化问题,应该不是管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问题,而应该考虑的是管理者心理层面的问题。下面简要分析。1.从管理者的决策方式分析。众所周知,决策是管理企业最重要的环节,对于决策而言有多种方式,其中最涉及管理心理策略的可分为:个人决策、参与决策和集体决策。个人决策毫无疑问是一种专制方式,直接依赖于管理者的本身素质;集体决策方式容易产生三种消极心理现象,即从众思维、小集团意识和某种极端性倾向;参与决策方式比较符合管理心理规律,不仅能激发参与决策者的工作积极性,还能吸取决策参与者的智慧和增强领导者的群众观点。上例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产品的运作和管理过程中,没有采取以上较好的决策方式。

2.从目标任务的角度分析。管理好一个企业,最中心的原则是目标任务。企业经营过程是一个长期努力奋斗的过程,立竿见影,迅速见效的事是极少的。每一个成功的赢利模式背后,都有数不清的失败和挫折,需要管理者有面对困难的决心,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在确定经营目标之后,就要朝着既定的目标一步步走下去,纵有千难万险,也不轻易改变初哀,带领员工战胜逆境实现目标。如果没有这份坚持我们就看不到今天的搜狐、新浪、腾讯、分众传媒等等大企业。例子中的企业管理者似乎缺乏这份坚持的心理,运作产品过程中没有不断推陈出新坚持到底,而是半途而废节外生枝,造成盲目多元化。

3.从双赢、互利的角度分析。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明确的提出,为了实现企业目标,除了满足明显的企业所有者的利益之外,还有许多团体的利益必须得到满足,其中很重要的几个团体就是企业的顾客、企业的合作伙伴和企业的员工。某草根出身的浙江商人将自己的成功经验总结成三句话:“对得起合作伙伴,对得起顾客,对得起员工。”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保持与他人合作的心态,坚持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心理尤为重要,是自身产品常胜不败的保证。例子的企业管理者在作决策时恰恰忽略了上述几个利益团体的利益,草率的终止产品是对合作伙伴和顾客的伤害,随意的组织结构变动、频繁辞退员工使得员工的利益得不到保证。

总而言之,企业管理者在应用管理心理学对企业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要时刻注意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特别要注意克服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的心理,避免盲目多元化现象的产生。

参考文献:

企业管理学范文2

学习型企业管理是一种以动力学原理为基础而构想出的企业组织形态,它具有层次扁平化、系统开放化等特点,调整了从属关系使原有的从属关系转变成为了一种伙伴关系,能够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对结构关系进行调整。当前,创建学习型组织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大型企业的重要工作。

一、传统企业管理的特点分析

通过对传统企业管理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第一,组织内的分工十分明确,每一个职位都由专门的人员负责;第二,各个组织都有着十分完善且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以此为基础来保证各项工作能够协调有序的进行;第三,每个组织都自下而上的建立了级次组织,从而形成了指挥体系或者组织级次体系;第四,管理人员在工作时,必须要抛弃个人的情感;第五,对企业内人员进行任用或提升都需要以专家的意见参考依据,不能够随意的开除组织人员。

二、传统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弊端

首先,由上文所介绍的传统企业管理的特点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特点将会增加企业的投资成本,例如:沟通成本、检查督促成本等。从相关的调查研究的结果来看,一个管理者能够有效管理的人数大约为10人左右。因此,伴随着本文由收集整理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大、员工不断增多,企业的管理人员也会急剧增加,继而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伴随着管理人员的增多,企业内部的信息传递时间也会增加,沟通的成本也会随之上涨,而且这样的情况还会造成企业信息失真。其次,传统企业管理会阻碍企业取得整体的最优工作效益。在企业的传统管理组织制度下,管理的过程会被分割并交给各个子部门处理,造成了子部门利益高于整体利益。最后,致使企业不能够更好的应对市场的变化。

三、传统企业管理和学习型企业管理的特点比较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学习型企业管理是一种十分新颖同时有效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工业经济下的管理模式相比,其具有以下的特点:首先,从管理目标上来看,传统的企业管理侧重于通过数量和质量来赚取经济效益,以产量和利润作为目标;而学习型企业管理则是侧重创新,以加快创新和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来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在管理资源方面,传统的企业管理是以物质资源作为管理的主体,而学习型企业管理则是以知识为主体。第三,在管理思想上,传统管理是以制定制度和加强控制为主,限制了员工的发展;学习型管理则注重工人的全面发展,力求工人能够自觉地参加工作,并不断学习实现自我发展。第四,在管理组织方面,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企业有着十分严明的等级制度,呈现为“金字塔”型的结构;学习型组织则是强调团队合作,以共同的愿望为基础建立管理组织,是一种扁平化、具有良好弹性的管理组织。第五,从管理的策略上看,传统的企业管理侧重于通过技术和奖惩来驱动员工,实行的是刚性的策略,而学习型则是以学习作为驱动力,实施的是以快变来求胜的柔性管理策略。从管理的对象上来看,传统的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从事简单的重复性劳动的人,而学习型的管理则是从事智力性和创造性劳动的人。

四、与传统企业管理相比学习型企业管理的优势

首先,其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改善了原有的因组织结构不合理而带来的各种问题,例如成本增加等。当前,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的中层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的功能正在被其一点点的代替,新型信息的沟通幅度原则正在慢慢地取代原有的管理幅度原则,管理者的信息沟通的幅度正在以十倍、百倍的速度增长。学习型的企业管理就是通过逐渐的减少甚至是去除管理层来拉近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距离,继而实现企业组织扁平化发展。

其次,用工作小组来消除因应变能力不足而带来的问题。在传统企业管理中,一个部门要等到上一个部门将工作完成后才能够接受工作并开展工作,而组建学习小组后,小组内的成员就可以根据各个方面的反馈意见来完成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

最后,学习型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当前,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员工也不再是过去那种重复“拧螺丝”的机器人了,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了解工作,对工作充满了希望,既能够因为工作上的成功而喜悦,也能够因为其失败而丧失斗志。对学习型企业管理来说,其能够更好的体现员工的价值,发挥员工的创造性和主管能动性,在这一管理模式下,能够有效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能够体会到自身的价值,继而以高度的热情投身到工作之中。

企业管理学范文3

关键词:学习型;企业管理;转型期;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02

经历了改革开放与经济腾飞的中国,积极的应对着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加剧了企业间的相互竞争,整个国际市场已经全面呈现出知识竞争、科技竞争的态势。我国企业现代化脚步也在不断加快,已经迈出了脱离计划经济的第一步,正处于适应市场经济的关键时期。企业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开拓了视野同时也使竞争愈演愈烈,通过借鉴国外企业的成功发展经验,结合我国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背景,不难看出,寻求适合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模式,才是引导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创新型企业、学习型企业营运而生,其核心就是将知识与科技作为企业生产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管理创新是关系到企业远期发展规划的重要问题。

一、学习型企业管理的含义与特点

1.学习型企业的含义

学习型企业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队学习为特征,以人为本,以企业和个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增强企业学习、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所架构的学习求知的目标管理体系和所建立起的能够不断实现知识转化的运行机制的现代企业。学习型企业管理理念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种新型的企业管理模式,顺应现代学习型企业发展需求,通过培养整个企业组织的学习气氛而建立的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与传统的企业不同的是,现代企业更加注重知识资本的积累,将科技发展作为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因此,学习型企业就是在这样一种市场竞争需求下应运而生的,是符合国际市场竞争潮流发展的现代化企业。在我国社会主义转型期,学习型企业具有相当强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是企业开展自身发展转折的重要转折点。

2.学习型企业管理的特点

学习型企业管理的特点在于企业组织强调以共同愿景为大前提,以增强整个组织的学习能力为核心,强调提高企业的创造性产出,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学习型企业管理以培养整个组织的自发性学习能力为目的,以信息化、网络化等现代形式为主要手段,开展对企业内部的推动性管理,形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双向互动关系。学习型企业管理主要应用于具有创造产出能力的企业范围,且企业的产出产品科技含量较高,参与智力性劳动的人员较为密集,在这类现代企业内部实施学习型企业管理,有助于提升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企业富有生命力的后续人才团队,并能够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然而,实施学习型企业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增加企业管理成本等,与企业未来发展规划相比,管理成本的增加只是现阶段的一种积累,在企业能够负担的情况下,实施学习型管理仍然是长远发展的最优选择。

二、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1.传统企业管理模式

传统的企业管理在我国运行已久,按照企业内部分工将企业各职能部门进行纵向的切割,划分为决策机构、行政机构和职能机构。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形成一种垂直化的等级体制,自上而下进行纵向管理,高层的管理者做出管理决策后,对低层的管理者进行监督和控制,而低层管理者在执行上层决策的同时,还要将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层层上报、请示,然后才能够做出处理。从管理结构上来看,这种管理模式尽管很清晰的明确了权责范围,但缺乏效率性和科学性,决策层位于管理等级的最高端,往往很难第一时间体会到问题的影响性,多数情况下是在问题发生以后,经过层层上报才获悉,因此,延长了管理决策反应时间。传统的企业管理重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其管理核心是采用周密的制度约束来保证企业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传统的企业管理更多的是针对制度而开展工作,尽管能够对企业发展进行有效的保证,但却无法取得整体工作效益的最优化。

2.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沿用了几十年,在不断的发展和摸索过程中,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再加上现代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转移等,使得现代企业必须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的管理模式,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推动企业不断前进。现代企业管理试图采用较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来对传统的垂直结构进行改造,这样可以大大缩短管理距离,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在平行的结构范围内进行网络化管理,在知识经济时代第一时间对管理问题作出反应,充分发挥企业 内部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企业所有人员开展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将被动式管理转变为能动式管理。现代企业管理更注重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意识,是针对“人”来实施的管理,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并逐步加快企业管理智能化步伐,增强企业生存能力,拓展企业生存空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转变,是以参与国际化竞争为基础,提升企业自身创造性为动力的柔性化管理。

三、完善学习型企业管理的几点建议

尽管学习型企业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典型代表,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但就我国目前企业管理开展的总体情况来看,传统企业管理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尤其在大部分国有企业中,仍然保持着传统企业管理作为主导。学习型企业管理模式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和企业竞争发展需求而诞生的,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和适用性。但在我国传统企业管理根深蒂固的情况下,转变管理模式是需要循序渐进开展的,完善我国企业管理模式,应当在传统企业管理的基础上,逐渐融合学习型企业管理,从而实现稳步过度,顺利完成企业管理转型。

1.建立学习型企业管理的文化氛围

开展学习型企业管理首先要营造企业文化氛围,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来树立企业转型形象,提升知识资本在企业发展中的比重和地位,打造现代企业科技为先的企业形象。从培养员工责任感的角度出发,积极从事社会公益事业,提升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与荣誉感,重视社会价值的体现。尽管企业的运营是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然而,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经济利益仅仅是企业成功的一方面,社会效益也同样是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知识经济时代,要积极通过企业宣传途径提升员工对知识生产力的重视程度,将提高自身知识能力与提升企业整体科技能力有效的结合起来,加大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力度,鼓励员工继续学习和深造,并向员工提供各种技术培训机会,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尊重知识成为企业文化的主导。

2.以人为本、创新管理理念

员工是企业最基本的构成,传统的企业管理同样具有一定的可取性,“制度约束”在学习型企业管理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与传统管理制度区别在于,现代制度的“以人为本”色彩浓厚,并不是生硬的管理。通过关注员工的工作、生活、思想等方面,来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对思想激进、情绪波动较大的员工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消除员工顾虑,对工作积极性高涨的员工要给予必要的激励措施来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实施人性化管理才能够达到政令畅通、各尽其责,营造和谐、稳定的企业管理环境才能够使企业管理发挥最大程度的能动效果,鼓励员工进行自主化约束、能动性管理。学习型企业管理是一种新的企业管理模式,要使员工接受新的管理理念,将自身的学习性与整个企业的学习能力结合起来,从意识上形成一种学习理念,从而实现管理创新,将企业从原有的传统管理模式下逐步剥离出来,逐步向学习型管理模式过渡。

四、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变化与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加剧,知识资本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所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学习能力成为现代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学习型企业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特别是处于转型期的各企业,如何选择企业管理模式引导企业未来发展成为了企业转型的核心问题。学习型企业管理作为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在我国现阶段,企业需要提升创新能力与科技含量的重要时期,学习型企业管理更加成为一种必要的选择。通过将员工的个人学习性与整个企业的学习能力相结合,来提升企业整体学习水平,成为学习型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也将是企业生存和未来发展的重要着眼点。

参考文献:

[1]王利平.创建学习型企业 实现可持续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2(01).

[2]蒋健康.建立学习型组织 打造企业软实力[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0(09).

[3]吴琼艳.论构建我国企业学习型组织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贸工业,2012(03).

[4]李志清.试论学习型企业文化提升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J].科技信息,2012(08).

企业管理学范文4

多年来,加强企业管理已被人们普遍认为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但管理的手段陈旧,管理的模式单一,尤其是受旧体制的影响,企业很难建立起一套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机制。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指导下,完善企业管理科学化是当务之急的一项工作。

管理科学化,包括管理体制的科学化,管理行为的科学化,管理主题的知识化,管理过程的职能化。这些内容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管理科学化,就必须牢固树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企业领导者的管理实践中,贯穿到对企业领导者的考核、评价与监督中,贯穿到整个管理系统工程的建设中。以科学发展观来审视和衡量企业管理科学化的质量和进程。为使科学发展观在企业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首先必须明确为谁管理、由谁管理和怎样管理,怎样才能建立起周密、高效的科学管理机制,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其次,在怎样管理上用科学的办法充实、调整、细化各系统的管理职能,使之逐步达到管理科学化的目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每个管理者要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集中民力,在履行管理职能的过程中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评价和监督。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企业高度负责的精神,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落实到企业经济发展的各项任务之中。

二、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健全科学管理制度的灵魂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有一条十分清晰的思路:就是通过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而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从思想观念的突破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再到管理水平的提高,科学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建设的成形,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与实践良性互动的过程。科学发展观的灵魂是“科学”发展,而科学管理体系的灵魂也是“科学”。科学发展要靠科学管理来实现,科学管理体系的形成,要靠管理者正确的思考,敏锐的洞察,科学的分析,认真的研究,不断的充实和完善。

时代在前进,科学在发展,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滞后是对企业发展最要害的制约。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思路,寻求一条在努力适应市场的同时,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管理的体系,确保以管理科学和管理实践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一是在建立管理科学化体系中注重以人为本,注重调动人的聪明才智,发挥每一个人的积极因素。把抓好人才培养和管好职工队伍作为企业管理体系的核心。使管理体系既科学化又人性化。二是结合企业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完整的管理制度。要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出发,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管理制度要体现严密性,完整性,可操作性,易考察性。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企业管理制度也要系统化,哪一处存在管理漏洞都可能导致企业全盘失利,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完全能够闭合的“制度环”。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确保好的制度能够得以落实,必须要配套激励和约束机制。激励机制就是要鼓励全体员工照章行事,全面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要求内充分发挥其才智,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对遵章守纪,对企业发展有重大贡献的职工要给予表彰、奖励、重用的激励。约束机制就是要对那些不执行制度,不照章行事的职工实行纪律约束,给与打击或制裁。激励和约束要形成规范的机制,体现公平、公正、合理性。四是大力加强管理监督机制的建设,建立机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从决策和执行等环节大力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保证党和职工群众赋予的权力真正用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和企业全面发展上来。从而建立起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体制、机制和制度,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证。新晨

三、科学发展观是管理科学化的行为动力

科学发展观是实现企业管理科学化的必然要求。是企业通过科学管理逐步实现现代企业制度的奋斗目标。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管理科学化的动力,辨证地认识和处理与企业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关系,运用科学管理的手段改革创新,企业发展才会有新思路和新突破,才能打开新局面,使企业在管理科学化的作用下走出低谷,迈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企业管理学范文5

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对于山西大同煤矿集团这样一个大型煤炭企业来说,如何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是其发展所面临的最突出课题之一。1994年同煤集团在企业改制过程中,提出要实现企业管理的4个转变:即实现由管物到管人的转变;由管结果到管过程的转变;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由局部管理到全面管理的转变。这4个转变的提出,切中了本企业管理工作的要害,对于推进企业的管理工作尽快迈上新台阶,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4个转变在企业中又是如何解读和有效运用的呢?

实现四个转变的重要意义

1、体现了现代管理思想。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系统管理思想是现代管理思想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认为,一切管理活动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人,管理工作最根本的问题是调动组织人的积极性,创造一个足以使人发挥潜力的环境。系统管理思想认为,企业管理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并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因此,在考察、分析和解决问题时要着眼于整个系统。

提出由管物为主到管人为主的转变,就是从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出发,把对人的管理放在中心的位置上来,充分发挥管理主体的作用,从而实现对物质、信息、能量的有效管理和优化配置。提出实现由管结果到管过程为主的转变和由管局部到管整体的转变,都是出于系统管理的考虑。企业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多要素综合作用的有机整体,要追求管理工作的整体优化,就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以控制过程为主,注重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控制,也就是由事后把关变为超前控制。二是要以是否实现整体功能优化作为管理效果好坏的标准。

提出实现由人治到法治的转变,也体现了现代化管理的基本思想。管理科学学派要求企业决策要力求减少个人艺术成分,而要依靠建立一套决策程序和数学模型以增加决策的科学性。

2、改变本企业管理落后状况的根本措施。企业中的传统管理严重地影响着本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4个转变。通过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工作,健全制度的全面落实,追求管理的整体优化,从根本上改变本企业管理的落后状况。

3.促使企业管理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重大步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只有不断加强与改造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才能适应新的经济体制的要求,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历史条件,我们必须通过推进企业管理的4个转变,大力推进企业管理工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为在将来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正在紧张建设之中,现代企业制度总有一天要在众多的企业中普遍推行,在这一天没有到来之前,我们必须抓住时机,以实现企业管理的4个转变为主要手段,不断增强企业素质,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如果我们现在放松管理思想和方法的转变,而是等到企业问题成堆的那一天才去抓,就为时已晚了。因此,必须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去充分认识和理解实现4个转变的重大意义,并树立起一种权威和紧迫感,主动自觉地推进4个转变。

推进四个转变的思路和对策

实现企业管理4个转变,是一项因素众多、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和处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有6个方面不容忽视:

一是必须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这就是要坚持整体协调的观点和方法,用系统观点强化企业管理工作。二是要强化组织管理工作,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建立起能够适应现代管理要求的组织管理机构。三是要建立企业的经营管理标准,对经营工作中重复出现的各种管理辩证法和概念用标准的形式固定下来,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四是要狠抓对人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工作。4个转变是一个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归根到底要由人去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因此,提高职工队伍,特别是干部队伍的思想和文化素质是实现4个转变的前提。五是要有一个好的机制。这个机制应是能够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性的一种机制。六是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要确立几个不同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抓好各项措施和制度的落实。

4个转变切中要害,在本集团向现代化企业迈进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企业管理学范文6

首创置业:文化靠企业来落地

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抓住文化复兴大势,实现中国的企业的腾飞。中华民族五千年屹立于世界之林,是伟大民族之一,很重要的是我们的中华文化,因此实现我们民族复兴,根本是要实现中华文化的复兴。国学是我们中国的根本,也是我们中国企业的文化的根本。

刘晓光认为,文化靠企业来落地,企业靠文化传承来支撑。文化不是空的,文化是实实在在的,我们的企业也承担了文化落地的功能,我们很多企业靠着企业的文化让企业文化落到企业。也可以依靠企业的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将文化落到各个方面。刚才讲了我们有中国文化论坛基金,是靠企业家的力量,来支持文化大师出书,也支持他们研究中国的国学。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企业也是靠文化传承下来的,阿里巴巴的马云的企业文化,实际上我们历史上同仁堂的企业文化,包括IBM的企业文化,这些企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百年常青。

刘晓光强调,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靠着改革开放与人口的弘历我们在世界历史舞台上创作了GDP,在这种大的时代背景下有了我们在座各位成为成功的企业家,物质生活丰富的时候我们精神上也应该要丰富。

天泵集团的“和”思想

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制度建设相当于“礼”,文化建设相当于“乐”。实践告诉我们,完美把握这二者的相辅相成,是建设企业文化、构建和谐企业的基本原理,按此原理操作会使企业受益匪浅。天泵集团始建于1956年,一直以来是我国螺杆泵业公认的排头兵企业。2000年前后的六年间,由于重组背上了三个亏损企业的包袱,加之一度频繁更换企业经营者,给企业发展和员工心理造成负面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天泵集团于2005年实施了从体制到机制的全面深化改革,仅在企业管理层面,精简机构50%,减少中层干部60%,用人用工分配完全绩效制,修订和完善100多项管理制度,再造管理流程。改革必然触及人的利益,会遇到阻力。而天泵集团的改革能够得到广大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就在于文化建设与企业改革相伴相随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天泵集团在出台各项改革措施之前,发动全员开展了为时两个月的厂情教育活动,和盘托出企业投入产出比,人力结构比和现金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员工把个人得失与企业兴衰联系起来展开大讨论,使广大员工在忧厂患己的震撼中形成了和衷共济、重振“天泵”的共识和行动,企业很快驶入发展快车道。

2005年的那场企业改革,使天泵集团对国学“和”思想的精髓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在后来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我们把“礼”与“乐”的基本原理转化为“严管”与“厚爱”的操作方式,逐步形成了一种人文管理的长效机制,即:强化思想教育,对员工进行道德导向;开辟多种途径,让员工参与民主管理;实行计划培训,为员工敬业增长才干;关心员工生活,使员工感受企业温暖。多年来,随着这种人文管理机制的运行,企业形成了一个凝心聚力、内和外顺的和谐局面。

中基:治企有方

中基发展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于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是于2000年从原冶金部第一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抽调部分骨干人员成立的国有企业。

经营者务实要领有三:其一以情为体。在建立必要的奖惩机制的基础上,坚持以情感人、融情于理,让下属自主服从管理、参与管理,使企业有更多精力花在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关键问题上,而在员工士气方面也能保持斗志旺盛。其二学会担当。担当“传染性”极强,这种担当,让周围的人很容易识别它传达的“信息”。你可能曾经向别人解释:“我无法合理的描绘我为什么这样做,我只知道应该这样做。”在此借用中基发展公司董事长的话,“企业好,贫贱是耻辱;企业不好,富贵是耻辱。”管理主体的责任担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管理的成败。其三善于掌控。企业的发展正如自然界万物的生长,都是通过新旧交替平衡实现的,在企业发展进程中对公司整体运行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这种能力则是建立在管理主体的谦虚谨慎、积极进取品德之上的。

胡小林:建立《弟子规》管理体系

1997年,胡小林先生创办了汇通汇利公司,主营壁挂炉销售。为开展业务,常年的应酬、饮酒、阿谀奉承、同行间的恶性竞争使胡小林长期处于道德与利益的矛盾挣扎中,他甚至患上了焦虑忧郁症,变得不愿意接触公司的事务,还经常对员工大发脾气。2006年胡小林接触了《弟子规》。他清楚了以怎样一种生活方式,人才能够活得心安理得。与此同时,他的病情也好转过来。用胡小林的话说,“《弟子规》让我释怀、坦然。”胡小林曾经说过,“要在企业落实家道。”领悟到《弟子规》的智慧后,胡小林决定在公司里推行《弟子规》。

2007年,胡小林提出了以《弟子规》作为公司的价值准则,并以身作则。

《弟子规》给汇通汇利带来的不仅是与客户关系的良性循环,还对胡小林本人的管理方式带来影响,使他反思公司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胡小林说自己曾经会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犯错误的员工,稍严重的就记过扣奖金。《弟子规》说,“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胡小林开始反省自己的方式。渐渐地,他能够做到要发脾气时压一压,等情绪平静下来,再和员工心平气和地沟通。

依托《弟子规》,汇通汇利公司从人的心性本质考虑管理问题,具体而微管理的实践,显示了传统国学强大的生命力。

张瑞敏:新一代儒商

一次,张瑞敏在哈佛大学演讲,与会者问他,总裁先生,你把中国的海尔经营得那么成功,请问你有哪些秘诀?张瑞敏说:“我请了3位著名的老师,是他们教我如何成功的,第一位老师是老子,老子教会我战略性的思考;我的第二位老师是孙子,孙子教会我策略性的思考,是战术;我的第三位老师是孔子,孔子教会我做人做事的道理。”

在海尔最困难的时候,张瑞敏总是去翻三本书:《孙子兵法》《论语》和 《道德经》。他说《孙子兵法》第五篇势篇,“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给了他启发。

这句话在《孙子兵法》里根本算不上什么经典名句,但张瑞敏看了以后就想到了怎么调整海尔:他把海尔的产品、市场、技术更新换代看成3个方面,与《孙子兵法》的这句话相应对照,水是产品,石头是市场,快速流动是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就是说要让产品占领市场,让广大消费者接受。因此一直以来,海尔都把技术的更新换代作为生存发展最重要的原则。

张瑞敏最喜欢的书是老子的 《道德经》,尤其推崇《道德经》当中所讲的无为而治。他说:“我经营海尔主要是无为而治。我只抓大事,企业的大事就是文化、组织和战略。”他喜欢自觉地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运用于经营之道:“《老子》帮助我确立企业经营发展的大局观;《孟子》培育我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勇于进取,刚健有为的浩然正气;《孙子》帮助我形成具体的管理方法和企业竞争谋略。”

黄鸣:为《论语》开博

2004年,黄鸣开始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治理的联系。这一年,正是国学在中国企业界热潮的开端年。黄鸣发现很多平时强调的东西,都可以从《论语》里找到依据。“比如说,以往我拍桌子说别人不仁不义,没有职业精神,人家会说你太过分,要求太高。现在我把《论语》搬出来,告诉他《论语》就是这么说的,这就有效多了。”

从那时开始,黄鸣在企业文化中,开始一点点引入《论语》。“《论语》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我们经常碰到的自我的思想斗争,其中有两个‘我’,君子的我与小人的我,他们在碰到事情时会进行激烈的斗争。君子的我战胜小人的我,人就处在君子状态;反之,人处在小人状态。”尽量引导员工保持君子状态,把郁闷的、失败的阴霾去掉,露出向上的进取心,这是黄鸣构建企业文化的一个基调。“2005年年底,我们的高层都高度认同了君子文化,大家都开始向着同一个方向走。”黄鸣说。

在黄鸣看来,以孔子思想为基础的企业文化,是一种君子文化,帮助企业团体远离“常戚戚”的小人状态,保持“坦荡荡”的君子状态。“我们很多企业家、治理者应该找到一个根,有自己的一定之规,对相违的果断剔除。”黄鸣说。

黄鸣将论语融入企业文化和战略中,而他本人则俨然成为一个《论语》与管理关系的传播者。2006年年初开始,黄鸣启动了博客和专栏,在企业界广泛传播《论语》,“观念决定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的发展,中国应该有更多的人来传播优化过的中国文化。”黄鸣自认纯粹讲《论语》,他远远不如那些国学大师,但是谈《论语》与治理上的关系,“他就比较擅长了。”

“在我们圣贤的平台上前进,推动时代进步,是真正与时俱进的现代儒商精神。”黄鸣说。

茅忠群:将东方文化融入管理

上一篇放烟花

下一篇开卷有益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