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版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范例6篇

历史版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

历史版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范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126-01

课堂总结是对一节课知识的归纳总结及运用,它可以凝聚精华、深化认识、激趣求思。课堂总结不是教材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和科学概括的再创造。那么,怎样把好课堂总结这一关呢?笔者总结出几种方法。

一、“线索式”课堂总结

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相关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但由于时间短,加之一些学生不善于总结,掌握的知识比较零散。教师可通过“线索式”课堂总结,以精炼的语言,提纲挈领地把相关知识用点、线穿成网络,揭示知识结构。例如,教学完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8、9课《中华文化的》时,可以这样总结:“中华文明的勃兴最早产生了文字,而文字又使文化得以传承。文化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学生明确:科技与文艺)假如外国朋友来中国考察夏商周科技成果,你们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介绍我们中华的古老文明?”这样既抓住了重点,揭示了本课内容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

二、“悬念式”课堂总结

在课堂结束时设计悬念,可以为新课提前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时,可以这样总结: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远古居民,了解了他们的生存年代、生存地点、生产能力、生活方式以及各自的体质特征,同学们想知道他们进化之后又是怎样生活的吗?请带着这个问题预习下一课。这样既简要概括了本课的重要知识点,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对下一课有更多的期待。

三、“升华式”课堂总结

放飞理想、展望未来,进行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1课《民族团结》时,特别是讲到中央人民政府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这一知识点时,笔者这样进行课堂小结:“假如你是一位设计师,你将如何开发西部,怎样描绘西部的宏伟蓝图?”让学生代入角色,大胆想象。这不仅让学生产生新鲜感,又巧妙地进行了思想情感教育,让学生潜意识里产生为西部开发而努力学习的愿望。

四、“图表法”课堂总结

用图表的形式将讲授的内容进行概括、整理,突出重点地进行归类、比较,可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记忆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例如,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三国鼎立》可以用以下表格进行课堂总结(见下表):

使用图表进行课堂总结的做法通常是先列好表格,小结时再拿出来使用;或讲课时按事先设计好的程序写板书,最后加上横竖线,便成了用于总结的表格;也可以先设好栏目,总结时由学生归纳填写。

五、“引申式”课堂总结

“引申式总结”就是在总结时提出带有趣味性或具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的书籍或文章,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布置各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寻访历史古迹等。例如,教学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一课时,笔者这样总结: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开创了新局面,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新世纪的第一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请同学们查阅报刊或互联网,了解一下亚太经合组织有多少个成员?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课终既是课堂教学的终点,又是课后活动的起点,我们可以以课终为阵地把教学的某些任务加以延伸和扩展,辐射到课外活动中。

历史版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范文2

【摘要】在时展的今天,历史教学已经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历史教师的任务也逐渐艰巨,本文通过一部分华师版和岳麓版教材的分析和掌握,对广大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能力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对策;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历史教育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学生人格的培养与提高。但是现阶段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历史教育开始偏向于注重知识的掌握、运用与学习。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历史教育的任务和定位已经开始趋向于回归其本质,也就是说新型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将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方向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得以达到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合作意识、社会责任感、人文精神的目的。这样在同一课程标准下,实行“一纲多本”的教材模式,为培养创新型人才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在这种大的前提之下,我们广大历史教师也从优化课堂教学模式着手,进行了普遍的探索和创新。目前为止,被我们所了解的初中历史教科书有八种版本,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师大版),岳麓书社(岳麓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华师版),四川教育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等八种版本教科书(不含《历史与社会》)。以宿迁市为例,在此之前教学上一直使用的是华师版历史教科书,从2011年开始使用的是岳麓版教科书,也就是说将这两个版本的教科书进行研究与比较,不仅可以总结分析出有利于历史教学方面的方针政策,更可以帮助广大教师吸取新型教育体制改革的精华,提高教科书的能量,更加全面科学的选用好教学资料。截止到目前,我们所熟知的对于不同版本教科书比较方面的研究还不是很多,大部分表现的都是对于本教科书的诠释与评价。这预示了此课题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从提高历史教学质量方面来看,更具备了明显的现实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通过了解,我们可以将现阶段初中历史课堂现状调查结果以表格形式统计:

从此表可以看出,越是低年级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就越浓厚,也就是说7年级的学生整体来看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最高。从这方面着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总结教科书的关键。究其原因,7年级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与教师的教学方法有很大的联系,趣味性就是其中之一;而到了8年级,教材内容开始凝重,教学知识相对于复杂不容易把握,所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氛围;到了9年级,升学压力的繁重促使学生重新拾起历史学习的任务,但还是存在由于机械复习而产生的排斥与厌恶之情,所以课堂教学的方式以及教科书的整改对于历史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颁布的《历史教学大纲》注明“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我们应该追寻这一目标,完善教学目的与主题。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本课题研究的进行,帮助历史教师在新版教程标准的指引下,掌握好华师版教材和岳麓版教材的主要特点,并且更灵活的运用在未来的教学中,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和教学能力。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发展目标列为首位,提高教师的科研和专业引导能力,优化教学进度的完成。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找到有关于专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给予学生思维上的辅导,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更加轻松愉快的学习历史知识,并不断提高他们总结、思考的能力,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对初中生学习历史的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包括课外历史读物情况,网上阅读历史故事,课内听课质量和课外作业情况等);

2、初中生在使用岳麓版教材进行专题学习时遇到的困难;历史教师在使用岳麓版教材时与课标要求之间存在的困惑。

五、研究成果

通过调查可知:1、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获取历史资源的主要途径是来自书本课堂和练习题,相比而言历史读物上,更喜欢阅读小说、传记以及图文并茂的有声资料。2、课堂外大部分学生喜欢通过百家讲坛和历史电视剧来获取更多的历史知识。3、部分教师会存在一些困惑,例如:“以学生为中心”是否会引起教师主导地位的缺失?倘若由学生来代替教师上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如何等。学生走上讲台就可以贯彻新课改的理念?通过观察实际授课效果,这些“小老师”都是对教学素材来剖析研究,适当的穿插一些自己找来的图片或者资料,来完成教学目的,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无实质上的改变,反观之,新课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理念,对于广大教师来说都是较难把握的,更何况是没有任何经验的学生。虽然说新课改存在如此多的疑惑,但是简单实行这种教学尝试的老师还是比比皆是,大部分教师认为,较之传统教学,这已经是一个飞跃式的进步了。事实上也确是如此,这种形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整节课都是紧张疲劳的状态,对整体的教学效果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其实教材仅仅是参考的“例子”,首先,我们要明确,教材是来辅助的,而不是“教”。其次,要教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论是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开发整理出来的资源都要把握史实,注重历史的科学性。透过这些问题,提示我们:1、需要提高学生个人素质,起到发挥教学影响因素的作用。帮助和完善学生的思想状态一直以来都是教育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掌握好了思路和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历史教学效率。2、可以开展适当的教师培训,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整体能力。3、仍需优化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的,使重点和难点更为突出和容易理解。

六、总结

其实可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本文旨为历史教学方法及现状提供部分参考,借此不断的研究钻研,得以完成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文明.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科学咨询,2013.36

历史版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范文3

一、教学中问题设计的原则

(1)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知识的结构、学生的心理、生理、年龄特点设计问题,长善救失,扬长避短,有的放失地进行教学活动。

(2)由浅入深的原则。学生的认知是有规律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就要遵循这个原则,有步骤地、有计划地进行新知识学习,达到解决问题的训练。

(3)启发性原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设计问题要有启发性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的好与差。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在“启发”二字上下功夫,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

二、教学中问题的设计

历史知识的丰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逐步延伸发展的结构特点,学生也具有这样的认识规律,所以,教师提出的问题就要遵循以上三个原则,这是历史学科教学方法中的重要思路,根据知识的结构,合理设置好问题,以达到课堂教学目的。

(1)引入新课时问题的设计。在学习新课知识之前,我们都要设计一些小问题导入新课,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引言和铺垫。在采取复习导入时,复习的问题一定要选择与新课学习内容紧密相连的。一般按两个层次进行,一是基础性问题,即教材中有归纳总结性的知识点。二是过渡性的问题,即选择一些与上下文相联系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思维兴奋起来,直入主题,此环节时间不宜过长。

(2)学习新知识过程中问题的设计。学习新知识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学生能否在学习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这是对新知识的延伸和升华,对于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极其重要。因此,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问题的设计一定要体现浅层次引导问题、深层次研讨问题和高层次挖掘问题。是不是每一个新知识都要按照这三个层次去设计问题呢?这就要根据新知识的难易程度而定,达到正确理解和运用即可。①浅层次引导问题的设计。例如,在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的教学中,教师设计的问题是:九一八事变的时间是什么?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和结果如何?这些浅层次问题的答案,教材中都有,学生只要看书后就很容易地解答。②深层次的研讨问题的设计。在历史教材中每一课中都有动脑筋和活动与探究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利用好这个教学内容,恰当地、合理地使学生进行交流讨论,进而达到挖掘教材的深层次问题。例如,在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课“人类的形成”中的活动与探究:请同学们分为两组对父系氏族社会取代母系氏族社会的原因和后果进行讨论或辩论。这就是比较典型的深层次研讨问题。③高层次挖掘问题的设计。高层次问题的挖掘和设计,需要老师在备课中,充分掌握历史知识的衔接性和贯穿性,能深度挖掘教材的难度。例如,在人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12课“秦王扫六合”的教学中,在学习了本课后,教师设计的问题可为对“秦始皇的功与过”进行高层次延伸,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尽情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针对秦始皇的功绩与过错进行归纳总结。在班级里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辩论,也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部分,一方为秦始皇的 “功大于过”,另一方为“过大于功”,进行课堂辩论,从而达到高层次挖掘问题。

(3)巩固与训练过程中的问题设计。新课后,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教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是巩固训练环节。此环节的问题设计也必须要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精心设计配置相应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包括基础问题、中档问题和提高问题等。使一部分学生完成基本问题即可,训练他们的技巧,发展思维。对另一部分学生要求完成提高问题,训练他们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历史版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范文4

【关键词】 高中;历史;新版教材;错误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1

1 引言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几年,作为改革的基本成果,新人教版历史教材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正确树立学生历史观的重要载体,然而,在近几年的教学中,作者经过认真的考究,仍然发现了教材中的一些错误和可疑之处,现列出以供读者参考。

2 错误及可疑之处。

2.1字词错误

例1: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八课《古代中国的发现和发明》导读中“整理完毕才誉写在丝帛上”其中的誉字其实是誊的错写字。

例2:人教版历史必修2《经济成长的历程》第40页第二段第三行出现一处明显错误:手摇珍妮纺钞机。这明显应该是纺纱机的纱字误写。

2.2数字计算或引用错误

这些主要是一些数字或数据在引用或者计算过程中出现了失误,例如,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第二目《袁隆平与杂交水稻》历史纵横中写道“1976——1998年,全国水稻产量累计增产3.5亿吨,按每吨1000元计算,累计增收3500亿元,按人均口粮每年450千克,能解决500多万人一年的吃饭问题。”如果将这22年的水稻总增产量3.5亿吨除以这人均口粮食的话,结果是够7.8亿人吃一年,这是不可能的。

2.3历史时间错误

时间弄错,导致事实不清。例如人教版历史必修3第78页的历史纵横中写道: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创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可实际上夏威夷是直到1898年才被美国吞并,并于1959年才成为美国第50个州的[3]。

2.4地图错误

地图错误常常会误导学生,例如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24课,新航路的开辟示意图中,麦哲伦的船队航线由太平洋指向了印度洋,可麦哲伦死于菲律宾,应该将其改为指向太平洋。

2.5史实错误

历史最重史实,如果史实有误,那得出的结论就是错误的,这是历史学习的一大禁忌,而人教版历史有几处的史实不知事出何据,姑且指出,以求正方家。

2.5.1洪秀全是不是秀才?

在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引言中,有这样一句话:“1843年,广州花县的秀才洪秀全赴广州第四次参加科举考试,但仍未中举。”但是在相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课文注释中,却这样写道:“洪秀全(1814-1864),广东花县官禄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他7岁入塾读书,16岁的时候,因家贫失学,帮助父兄耕田。18岁受聘为本村塾师,他先后四次赴广州参加科举考试,都没有考取秀才。”再翻阅了文献[4],其中提到:“1828年,洪秀全初次到广州应考秀才,没有考取。此后,他一面当村塾教师,一面努力读书,又多次去广州应试,但都名落孙山。”这样不禁让笔者产生了一个疑问:洪秀全是童生没有考取秀才呢?还是考到了秀才但没有考取到举人?

首先,我们要弄清中国清代科举的过程。正式的科举考试分成三级,即乡试、会试和殿试。但在参加科举考试之前,须取得“生员”(即秀才)或“监生”的资格。生员资格的取得,要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三种考试,总称为“童生试”。三种考试都通过,叫做“入学”,也就是具备了生员的资格。洪秀全出生地花县,清朝时,属广州府管辖。花县的士子想要取得生员(即中秀才者)的资格,除在县城参加县试外,还要到广州参加府试和院试,仅有县试是不能定科名的。这一系列的考试总称为童试。所以文献[5]中提到洪秀全“约在十六岁,即赴广州应试,以满足其家族对于彼之文才之期望”。洪秀全到广州,先是参加府试,府试完毕,由府造具清册申送学政,参加院试。院试是童试中最关键的一次考试,由提督学政依次轮回到各府、县主持。靠近提督学政署的府、县的士子,也可以在提督学政驻在地考试。所以,洪秀全在广州结束府试后还要留下来继续进行院试。这在太平天国早期文献中也有证明,如文献[6]中有“本藩与老天王原是五服宗港(派),巷里相接,长年交游起居,颇有见闻而知者。我主天王长予九龄,予只知其天亶圣聪,目不再诵,十二、三岁经史诗文,无不博览。自此时至三十一风,每场榜名高列,惟道试不售,多有抱恨。”太平天国文献中有洪秀全在广州龙藏街遇见传教士并从其手中得到宣传基督教传道书《劝世良言》的叙述。这条龙藏街就是提督学政署前边的一条街道,现在仍沿用此名。由此可见,洪秀全参加的是院试,考的是秀才,而并非举人。也就是说洪秀全本人一直是童生,没当过举人。

2.5.2抗战日军暴行的疑问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16课《抗日战争》,小目《日军滔天罪行》中有这样一段表述,“1941年初的一个黎明,一队日伪军把河北省丰润县的潘家峪团团围住,将全村男女老少赶到村西的一个大坑里,逼问八路军的去向。潘家峪人宁死不屈,拒不回答。日军就用机枪、手榴弹进行残酷屠杀。”这给人们一个印象,当时实行屠杀的是日军,而伪军没有参加,甚至有的选择题就考了实施这次屠杀的是日军还是日伪军又或者是伪军。而潘家峪纪念馆的记录[7]是这样写的:“潘家峪是河北省丰润县腰带山中的一个山村,是冀东抗日根据地之一。正因为这样,潘家峪也就成了日军“扫荡”的重点地区。从1938年夏季到1940年底,敌人围攻潘家峪就有130多次。1941年1月25日晚(旧历腊月28日),驻唐山、丰润、滦县等16个据点的3000多名日军、1000多名伪军,在日指挥官佐佐木的率领下,从四面八方悄悄地开到潘家峪。他们进村后便逼着全村1500多人先到村边西大坑集中,逼问八路军的去向,群众用愤怒的沉默回答敌人。恼羞成怒的敌人又把群众驱赶到村中的潘家大院(地主潘会林的住宅),把大院封锁起来,用步枪、机枪向赤手空拳的群众疯狂扫射,并放起了大火。”由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教科书犯了两个明显的史实错误:其一,实行屠杀的不仅仅是日军,还有伪军;其二,这次屠杀的地点并不是村边西大坑,而是地主潘会林的住宅。

3 结论

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以及和它配套的教科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了解古代、近代中外政治、经济的发展,树立民主观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大有裨益。然而由于编写匆忙、引用疏忽、排印失误、校勘不精等多种原因,使其在人名、人物关系、活动时间等历史知识方面出现了一些错误,从而影响了教材的质量,给学生造成了错误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人教版高中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一~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美)布林克利著,邵旭东译.美国史[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9.

[4]李侃.中国近代史[M].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社,1994.

[5]简又文.太平天国杂记[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历史版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范文5

关键词:杂文情结;牧惠;杂文思想

1942年春,仅仅十四岁的牧惠,就开始发表小说、新诗、评论及带有杂文味的短文。自此之后,牧惠就与文学,尤其是杂文,结下了深厚的情结。纵观其杂文创作历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学步阶段(40年代)。中学时期,十四岁左右,牧惠就在报刊上发表了文章;但是,由于阅历少,积累少,所以此时期他的杂文便带有“为写而写的味道。”⑴

第二,追跑阶段(50-60年代)。从入游击区到解放后这段时间,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牧惠无法把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写作,直到1958年,他才得以把主要精力转向创作,并且逐渐以杂文为主攻方向。此时,他的思想较之前成熟了一些。然而,一个人的思想和追求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他那个时代的特色。对此,牧惠在他的《学写杂文的三个阶段》一文里说:“五十年代青年人的特点是思想比较单纯因而也可以说比较幼稚,对党的文件的正确性坚信不疑,因而也可以说带有盲从因素。”⑵牧惠二三十岁时,写于五六十年代的杂文,大都是阐释党的政策和宣传极左思想的遵命之作。对于这些速朽之作,他后来流露了反悔之情,即“要做一个杂文家,他首先得有正确的思想,得有自己的脑子。而我当时的弱点恰在于自己没有或者说很少有自己的脑子,轻易地相信了一些同自己目睹的实际情况不符,同人民群众利益相悖的错误思想。”⑶当然,在这个历史阶段,牧惠并没有完全失去自我的思维和声音。他的《夜谈晨录》就抨击了当时盛行的那些歪曲别人言论而硬扣上帽子的恶劣风气;他的《屈莱顿和冯道》揭露了那些见风使舵的人的丑恶行径。这类文章虽只占他此时期杂文创作的百分之八九,但在那个“天哑地聋”、“十亿人都失去脑袋”的年代,有自己的想法,并敢发出自己声音的人,是难能可贵的。

第三,发展阶段(七年代末至八末)。“”结束之后,很多作家都相继获得了“解放”和自由,并纷纷投入到“新时期文学”建设中。牧惠在老上级和同志们的鼓励下,又写起了杂文,并且越写越猛。自1979年到1989年,他写了八十万多字的杂文,主题是反封建愚昧和反腐败。对“”的反思,使他认识到,封建愚昧是阻碍历史前进的主要惰力之一,于是,他把反对封建愚昧作为主要斗争目标呈现在杂文里。对于越来越严重的腐败问题,有些杂文家都不想再写了,因为他们觉得写了也是白写,所以干脆就不写了;而牧惠却依旧坚持写此类杂文。⑹八年代,是新时期杂文的繁荣与发展阶段,也是牧惠杂文事业的上升期。他的杂文集《湖滨拾翠》、《碰壁与碰碰壁》、《且闲斋闲话》、《当代杂文选粹・牧惠之卷》等相继出版。其中,《湖滨拾翠》还荣获了中国作协举办的全国首届优秀杂文(集)奖。牧惠勤奋耕耘在新时期的杂文园地里,以创作实绩确立了他在当代杂文界的重要地位。他拥有丰富的史学知识和敏锐的眼光,这在他的杂文中有充分的表现。他总是透过重重历史迷雾看到社会的本质;看到封建主义的根深蒂固;看到传统文化的劣根性;看到中国历史里没有人的位置。他善于从纷繁的史料里攫取杂文题材,在古与今的纵深对比中,让历史成为现实的镜子。关于历史和现实的关系,他在《关于》里有这样的认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历史,这是一面多么宝贵的镜子!当我们把现实和历史两相对照,又会产生多么强烈的戏剧效果!”牧惠的《华表的沧桑》等杂文,被称为“史鉴体”杂文,深得“春秋笔法”的精髓。这类“史鉴体”杂文,在牧惠此阶段的杂文创作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追究其中的缘由,大概有三点:首先是因为牧惠涉猎了大量的历史书籍,并有深厚的历史积淀,所以可以信手拈来,为其所用。或者说这种曲笔是他的一种杂文艺术;其次是因为中国素有以文字治罪的传统,再加上牧惠因为杂文而在“”中挨批的亲身经历,让他心有余悸。所以炽烈的感情常常被内敛在对历史的评论中。当然,对“”这段历史,牧惠还是难抑其愤怒之情和批判的锋芒;但却多停留在社会政治层面的批判上;而少理性的反思与深刻的认识。这或许对一个“”受难的亲历者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冯英子所说“人的感情,其实是同他的经历、遭遇联在一起的。比方说时期,被折磨的人当然不会对‘’有什么好印象。”⑺最后是因为时代环境使然。生活在体制之内的人不免受一些约束;所以思想和言论的自由总是相对的,而不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就像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要受重力的影响一样。任何时代都不会让老百姓有绝对的思想和言论自由。正如牧惠在《新时期的杂文》中所说:“‘’之后,讲真话也并不那么容易”。或许是由于这些缘故,所以牧惠此时期的杂文给人的感觉是如骨梗在喉,知有不言,意有不达之处,读来无痛快淋漓之感。这也是整个新时期杂文的不足之处。

第四,飞跃阶段(1990-2004年)。九年代以后,牧惠杂文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尤其是两千年之后,更是有了一个飞跃的高度:思想上有深度,艺术上有提升。这是他多年积累的必然结果;也是他退休后获得更大心理自由的表现。对此时期的心理状态,他的《难得潇洒编后记》一文中有过表述,即“开放改革以来,特别是‘告老还乡’之后,可以读点自己喜欢读的书,讲点自己想讲的话,写点自己想写的文章,干点自己想干的事。”除此之外,比较宽松的文学环境也是原因之一。九年代以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渐渐疏远,而文学与市场的关系却走近了。洪子诚说,九年代后,意识形态对文学的监管方式是“采用更具弹性,并更多运用经济集团活动的方式,来影响、规范文学的取向。”⑻在以上种种因素的影响下,牧惠此时期的杂文呈现如下特点:题材广泛,既有敏锐的社会批评,也有深刻的文明批评,还有进步的社会变革思想。写得大胆、真诚、尖锐、深刻,改变了八年代那种简单批判的作风,既指出了病因,也开了治疗药方。或者说批判与反思更理性、更深刻了,更加重视杂文的文学性。总而言之,牧惠这个时期的杂文,读来比较酣畅淋漓。这就是他飞跃阶段的杂文风貌。

梳理牧惠杂文创作历程,可知他的一生与杂文有着不解之缘。这不解之缘,让他与杂文结下了深厚的情结,并赢得了当之无愧的杂文家称号。

注释:

[1][2][3]牧惠.学写杂文的三个阶段.见.赵元惠编.杂文创作百家谈.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页138,页139.

[4]牧惠.风中的眼睛.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页326.

[5]牧惠.沧海遗珠.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页238.

[6]牧惠.风中的眼睛.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页275.

历史版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范文6

一、运用对联导入,能引起学生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

如何设置情境导入新课,有经验的老师都很重视这一环节。导入的形式、方式很多,在历史教学中,能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对联导入,也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

案例一:在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十课《秦王扫六合》时,笔者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先看一副对联,请指出对联里说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砌墓修墙,残士毁文,多行暴政千夫指;并国设县,铸钱定制,一统神州万代功。”学生回答后,笔者接着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这个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有关历史,看一看是否如对联所说,让我们走进秦朝探究其中的究竟――“秦王扫六合”。

案例二: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上课伊始,幻灯出示一副对联:“四项基本原则奠千秋基业;三中全会精神开一国新春。”问:此对联指出的史实是什么?学生自然回联想到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然后顺势进入新课学习。

如此导入新课,快速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路迅速进入了本课的学习。

二、引用对联辅助教学,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和记忆

案例一: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北伐战争》时,要求学生理解孙中山创办黄埔军校的宗旨时,通过展示军校大门上的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让学生阅读。学生通过阅读对联,很容易地理解了其宗旨,即要造就大批不贪生怕死、不谋求私利的将领和士兵,以挽救民族危亡,振兴中国。

案例二:在学习《马关条约》的时候,笔者也曾使用这样的一副对联:“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教师在对对联的出处和内容的讲解后,学生清楚地理解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即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对联进行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运用对联评价历史人物、事件,有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案例一:在学习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时,笔者为了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让学生评价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也是我国古代以机智见称的名人之一,历代对他的评价也很多,但多是对其忠心与机智的赞美,学生的发言也都是赞美、崇拜之词。学生发言之后,笔者出示了成都武侯祠中清人赵藩撰写的一副对联,其联曰:“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则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在向学生讲解了此联的意思后,笔者总结说:“此联见解独到,在众多评价诸葛亮的对联中我独喜此联,原因在于此联不是一味地颂扬诸葛亮的智慧与忠心,而是一分为二地评说了诸葛亮一生的功与过。”在课堂教学中,这样使用对联,既增加了课堂兴趣,也起到了提高学生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案例二:在学习近代史时,不可能不提到李鸿章。笔者让学生说一说心中的李鸿章,学生对他的评价是一片骂声,对他的评价持否定的态度,比较片面。笔者适时地出示了严复评价李鸿章的一副对联:“是当时尽用其谋,知成效必不止此;设晚节无以自见,则士论又当如何?”此联对李鸿章的评价十分客观,对于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大有益处。

四、运用对联串联历史知识,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有助于学生记忆

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历史问题之间也是有着内在联系的。只不过有些历史规律学生不会把握,有些复杂的历史问题学生不易认清,复杂而零散的历史知识学生不会归纳。所以,在进行系统的历史知识复习时,许多学生对历史的知晓只剩下一鳞半爪,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串点联线、梳理归纳。根据复习的内容,教师可借助对联进行串点联线。

案例一:在复习中国近代史上中日之间的重大事件时,笔者引用了一副对联――“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庆有;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圻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此联既是对慈禧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嘲讽,表达了作者爱国忧民的思想,又包含了中国近代史上中日之间的重大事件:1874年,清政府与日本订立不平等的《台事专条》,后日本以为吞并琉球的依据。1894年到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省。1904年到1905年日俄战争又争夺我国东北,而《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和附约规定日本在我国东三省有种种特权。通过此联,学生对中日近代史上的关系一目了然,也便于学生记忆。

案例二:在复习现代史国共两党关系史时,笔者活用了孙中山遗嘱中“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幅对联。在课堂上,笔者用幻灯出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幅对联以及活用的三幅对联:“同志尚未成功,革命仍须努力”、“努力尚未成功,革命仍须同志”、“努力尚未成功,同志仍须革命”,让学生仔细研读此“四联”后,设问:根据上述四联,理清国共两党恩怨情仇的四段历史。经过课堂热烈讨论,学生归纳如下:第一副对联反应的是1924-1927年,国共两党志同道合,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第二幅对联反应的是1927-1936年,反动派发动反革命,国共两党统一战线破裂,形成了对峙的双方,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反抗统治;第三幅对联反应的是1937-1945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矛盾上升,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第四副对联反应的是1945-1949年,日本投降后,国共两党关系微妙,虽然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作了很多努力,仍无法阻止内战爆发。通过化用孙中山遗嘱中的十二字对联而编制的三幅对联,对梳理国共两党二十多年的关系起了画龙点睛、化枯燥为有趣、化复杂为精辟的作用,也便于学生识记。

上一篇英文情书

下一篇魅力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