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范例6篇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范文1

从对一般教育的影响来说,ICT的大容量和高速度能够储存和快速处理大量的信息,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使得教师和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十分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交互式多媒体计算机能够综合提供文本、图形、音频、图象、动画以至于电影和虚拟现实等多种形式的信息,使学生得以获得全面而真实的信息,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它不仅使学生能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量的最接近原意的信息内涵,而且由于多种感觉通道的信息加工,大大减轻了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信息转换方面的认知负担;它的交互性使学生与计算机之间能进行积极而频繁的信息交换,计算机在提供给学生大量信息的同时,还能不断获取学生的反应,监视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其反应作出反馈;计算机还能对教学过程作实时监控与个别化教学,学生除了作出反应外,还能不断了解自己反应的结果,并能获得帮助和鼓励。此外,交互式多媒体网络环境中信息的组织形式呈非线性结构,知识呈现不再像书本那样是线性的、静态的、不可改变的,学生只能按照课程的原作者与教学设计者所设定的序列获取信息。在交互式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任务要求以及认知方式,选取各种形式的信息组织学习材料,组成各自不同的“课本”,并从中生成知识。这种教学情境,极为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发现、探索和生成知识,有利于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远程教学大大克服了教学在时间与空间方面的局限(这也是本文下面要重点研究的问题)。通过互联网络,教师和学生可以随时获取某一地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同类课程的数据库,远隔千里的师生或同学可以进行协作学习,学生甚至可以与知名学者和科学家进行交流。无怪人们把信息技术所引起的革命称为教育领域的第三次大革命。在教育史上,教育的责任从家族转移到学校和教师手中是教育领域的第一次革命;而印刷术的使用使教科书成为向学生传播知识的主要工具,这是教育领域的第二次革命;以计算机炽心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传递信息的载体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可以说是教育领域在新时代的又一次革命,或称为第三次革命。

ICT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在各级各类教育系统的广泛应用及其潜力的发挥,使传统教育愈来愈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信息社会对整个教育体系无论从目标到内容、教学方法到教学组织形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它将促使传统教育体系和教育观念发生彻底的变革,同时,对远程教育的教与学的理论和实际也提出了众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下面结合远程教育的情况略作分析:

一、从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媒体条件和不同的教学水平考虑不同的远程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教学目标的问题。未来社会对教学目标的要求与过去最大的不同在于未来的信息社会对公民在能力上的高要求。它要求公民获得以下一些能力:信息处理(组织、获取、操作和评价)的技能、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协作的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不仅是基础教育的目标,而且应该是匕首一教育的目标、远程教育的教学目标。学是在教学设计中要牢牢把握住的。然而,这些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并非在远程教育发展初期就被自觉地认识到,而 需要有一个过程。

众所周知,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ICT的发展,远距离教育经历了几个不同的时期(参见李康,1997.3《中国电大教育》)

1.从80年代初,由于十年动乱所造成的人才断层,急需尽快培养大量人才。为此,环节展了以广播电视教学为主的大规模的传递和大规模的接受并加以辅导的传统教学模式。此时,教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制作了由优秀的专家讲授的录像带。这种大规模的教师加媒体的教学传递模式确为解决当时客观上的人才短缺起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在教学观(目标)上还是因袭传统的教学思想。

2.随着客观上对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远教工作者开始注意在大规模的教的同时,还要注意学习者的个别差异问题,学习者在非课堂教学条件下的学习特点及其规律,包括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和学习监控能力的培养,学习过程中的社会交流等问题;注意研究适应教和学这两方面的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教学研究的重点由只研究教的方面转为同时兼顾教与学两个方面。

3.90年代以来,由于以计算机为中心的通信与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远教的传递手段日益多样化,远教工作者对于开放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认识日益提高,教学研究的重点移向学生。

这几个阶段虽然有一个发展过程,但是在远程教育中,目前可以说仍是这几种情况并存的局面。因为,事物发展总是不平衡,特别是所具备的技术条件的不平衡,使得以上三种情况目前事实上带同时存。例如,有些急需的大规模培训项目,目前仍然需要采用大规模的专家授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有些地区则可以通过电话线路,进行有声的交互式教学;而一些条件特别优越的和行业则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设备,如电话线或互联网络,实施面对面的实时交互式远程教学,并以电子通信为辅。让边远地区全都使用互联网络进行教学,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应该承认当前远程教育发展的实际差别和不同水平,不能以一种条件下的远程教学规律取代各种不同条件下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条件设计教学。技术条件差,并不意味着必然要采用传统观念和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技术条件好,如果观念不改变,也可能走老路。关键在于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

要根据远程教育的教学目标、远教学生的特点以及结合所具备的媒体条件来设计和选择教学方法。即使是在大规模的以教师加媒体的传递条件下,在只有单向传递没有交互作用的条件下,教师也不应该再象以前那样直接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出现,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在精心设计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探索,在此过程中获得并建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要做到讲解本身生动有趣,有启发性;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整个教学过程的各环节的配合,如辅导课、自学和讨论等环节,以培养学生自己理解和建构所学知识,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目标,来设计教学。这些环节在远程教学中,比起基础教育的教学来讲占着更重要的地位。辅导课是电视课的延伸,它以辅导教师与学生的面对面的讲授弥补电视课交互作用的不足,这是当前远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它又必须从属于电视课,作为其重要的补充(参见蒋建新,1996.10《中国电大教育》);此外,如何指导自学和如何组织讨论等环节,这些都应该在教学设计时通盘考虑(参见尹炎,1996.2《中国电大教育》)。又如,在具备双向交互作用的条件下,无论是通过电话线还是通过互联网络,教师又应该如何利用这种先进的技术条件发挥其多重角色的作用?比起单垧的传递模式而言,双向交互作用的技术更有其优越性。但是,它也存着与其他教学环节的配合问题。笔者曾经为江苏电大的教育技术学的学位班讲授教育心理学课程。当时教学虽然具备了通过电话线的双向交互作用的技术条件,应该说比起单向的电视教学的传递条件要好得多,但是,学员们普遍反映,只有通过最后的面授辅导,才真正对该学科有深入的理解。这些看法,一方面反映了各个教学环节配合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使我检讨自己最初缺乏对这种技术条件下设计教学的特殊性的认识。其实,最重要的还不是技术条件,而是对远教中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的特点以及师生关系的认识,是教育观念的问题。

二、远程教学中如何考虑学生特点

传统的学生观是把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而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新的学生观则认为,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无论是基础教育还是成人教育,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总是在他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建构其对新知识的意的理解并发展其认知结构的。在以自学为主的在职远程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的特点更显突出。在远程教育的教学设计中,与基础教育一样,都必须考虑学生特点,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基础)和不生的个别差异等。问题在于如何分析和认识远教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和学习特点。

1.远教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了适应越来越高的社会要求,目前我国远程教育从层次上讲,已经从80年代初的大学专科教育,扩大到专升本和研究生水平的学位班;人涉及的专业范围来讲,也越来越扩大。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上各企事业单位对工作人员撑历要求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强,致使对继续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而远程教育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远教学生的学习动机看,他们既有为了得到学位或学历证书以满足社会上对资格要求的外部动机;也有为了充实和提高自己以适应工作需要的强烈的内部动机。笔者从江苏电大学位班教学中深深体会到这一点。学员们每周末用三天时间,放弃休息以及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不辞辛苦地从全省各地区集中到省城进行学习,这种精神是极其可贵的。针对这种动机特点,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教学内容的充实性和实用性,使学生从学习中得到满足,体验到学习的收获从而使其内部动机得到更大的增强;另一方面,也应该有必要的作业和严格的评估测试要求,并给予及时的反馈,正确运用外部动机以促进其学习。

2.远教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基础)。一般说来,远教学生都是在职学习,他们有一定的文化学习基础,但是已有知识往往比较过时或不能适应当前实际工作的需要;他们在其工作领域中积累了一定的实际经验,甚至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这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极其有利的基础。在他们的实际工作中,也积累了一定的自学经验,尤其是在职教师,其自学能力和学习上的自我监控能力往往胜过全日制学生。但是,他们存在着比普通学生更大的差异,例如年龄差异、学习基础的差异、环境因素的差异(工作和家庭生活负担情况)、学习时间的多寡,等等(参见赵建新,1998.12《中国电大教育》;高文浩,1996.7《中国电大教育》)。如何针对这种极大的差异,在有奶的时间内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取得最佳学习效果?为此,对他们的辅导要求和教师的支架作用应该更高、更有效。这些因素都晨教学设计时应予重视的问题。

3.远教学生的自学。在远教学生的学习过程吕自学占据自重要的比例,如何根据他们的学习辨认式上的个别差异,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自我计划和自我调控作用,对于其学习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友爱见尹炎,1996.2《中国电大教育》)。这是一个尚待探索的领域。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皮亚杰划分儿童认知发展阶段。他认为,有人即使发展到了成人,还是达不到形式运算的水平,有些认知心理学家在研究元认知时(人们对其认知的认识,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计划和自我监控都是属于凶认知研究的范围)认为,不是人人都能具备元认知的能力的。但是,成人学习中,如果能针对学习方式的个别差异,着力于培养学习学习中自我调调控能力,将会大在地提高其学习效率。

如上所述,远教中的学生特点是非常显著的。如果教学中能针对这些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远程教学中对学生的这些特点扬长避短,就能实现有效教学,发挥远程教学的优势。

教育心理学范文2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了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但身体无缺陷或疾病,而且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定义揭示了健康的三要素:第一,无躯体生理疾病;第二,无心理疾病;第三,具有适应社会的能力。这是我们可以看出,第二、三两点属心理健康的范畴。也就是说,现代健康中十分重视心理的健康。如果说健康的身体是搞好工作,搞好学习的物质条件,则健康的心理是搞好工作,搞好学习以及适应环境的精神力量,二者是缺一不可的。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健康的心理甚至比健康的身体更为重要。有了健康的心理不仅可以促进身体健康成长,而且还可以弥补生理上的某些不足。对中学生来讲,只注意他们的身体健康还不够。还必须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只有在身体和心理两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健康成长,也就是心身都得到正常发展,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健康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比较重视中学生的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比如不论在校或是在家中,学生有点伤风感冒就会立即引起家长和教师的注意和重视,就会立即找医生或送医院,而心理上的各种障碍不易察觉,暂时看不到不良后果,加上缺乏心理健康知识,就容易被忽视。因此,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更为迫切和必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提高中学生和心理素质,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个性,以有效地对待各种精神压力,有效地解决学习、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以及自我防止心理异常,心理疾患,及时消除不良心理障碍,从而使他们真正健康发展。

二、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没有某种心理疾病或病态心理,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中学生来说,是指在心理上有比较完善的发展,以形成健全的品格个性,能做到自然应用自己的智慧去适应客观环境,使个人的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要求之间有着和谐的关系。具体地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判断:

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不感到过分紧张;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做事不苛刻,对学习,工作有乐趣;③有应变能力,能较快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并和他人建立良好关系;④不过高或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能采取适合自己能力的行为;⑤有理想,并能够创造出一个符合自己理想的环境而努力,学习和生活富有朝气;⑥有安全感,生活目标切合实际;⑦情绪适度,不过分高兴,变不过分忧伤,并能恰当地控制自己的情绪,注意情绪流露的场合;⑧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保持个人人格的和谐完整;⑨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使个人的基本需求得到恰如其分的满足;⑩善于调节,生活有节奏,劳逸结合,睡眠好。

如果符合上述情况,那么,这个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正常的。

三、培养中学生健康的途径

㈠、为中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途径

心理环境包括社会和自然环境,但对中学生来讲,良好的心理环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校风。一个学校的校风给学生的影响深刻而久远的。良好的校风使他们一生受益。一般来讲,良好校风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优良传统和良好风气,是反映学校特色的稳定的心理环境因素。校风具有一定渗透力,感染力,能成学生行动的动力和方向。良好的校风一经形成,就会成为一种集体的力量,具有约束每个学生行为的尺码,校风有暗示性与激励性,能使学生自学地接受好的规范与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热爱学生,师生平等相处,彼此关怀,使学生对教师有一种新近感、安全感、信任感、共鸣感。在这样的心理气氛环境里,学生的心理、智力、能力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3、教师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师的情绪、气质、意志、兴趣、爱好,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对学生都有直接影响,特别是教师的性格与情感对学生影响最深。教师的性格开朗,为人随和,爱护学生,富有同情心,往往受到学生的喜爱。如果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性格孤僻,脾气暴躁,独断专横,处事不公平,极易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应重视自身的心理品质修养,以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4、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是中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家庭环境的创造主要靠父母。俗话讲,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这个影子不是父母身体在光照下的影子,而是他们的心理在孩子身上的折光,父母的心理素质高,心理修养好,就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如果父母的情绪积极,家庭就会出现喜气洋洋,生动活泼的气氛,孩子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如果父母的情绪低沉,消极,总之这也不满,那也不对,家庭气氛就会紧张,就会给子女造成心理负担,长期发展,孩子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因此,家长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5、良好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中学生健康心理形成的不可缺少的因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假如社会形成环境健康向上、安定、祥和会使学生感到安全、幸福、无忧无虑,充满对社会、生活的热爱。如果社会环境恶劣、凶杀、抢劫、色情时有可见,就会使学生恐惧、惊吓,对现实和社会产生忧虑。因此,要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支持,坚决打击和取缔污染社会的场所,使学生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

㈡、给中学生补充心理营养

要培养中学生的健康心理,必须给他们补充心理营养。心理营养就是中学生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几种需要。具体的说就是爱的需要,信任的需要以及安全的需要。

爱的需要包括师生之间,与父母之间,同学之间彼此相爱。教师父母要有爱心,给学生以爱心,同时要教育学 生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互相关心,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社会主义社会。有自己的努力目标,从学习和生活中领略乐趣。如果没有爱,缺少人际之间的交流与融洽,就会使人压抑,孤独,产生心理障碍。

信任的需要。信任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希望自己被人认识,了解,关心。另一方面是自己想证实自己,寻求自我价值的实现。这才使他们发现和被发现,在认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优缺点,同时老师和家长要信任学生,关心学生的人格,这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关键。如果不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使学生的自尊心受挫,就会使学生产生自卑,消极,胆怯,孤独等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安全的需要。生活有保障,学习和生活正常,平时不受人欺负,这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的形成,若安全受到威胁,就会使学生时时处在恐惧之中。

以上三种需要的满足是补充心理营养的基础,对于保持和增进中学生心理健康是不可缺少的,这些需要如果长期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营养失调而造成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㈢、按照中学生的个性特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心理学范文3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学生工作

一、引言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就像播撒在花园里的种子,在土壤中生根、发芽最后绽放花朵的过程,一定是需要园丁们辛勤地浇灌与施肥的,教师所承担的就是这样一个重要的过程。在现在的社会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1],让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老师和学生每天都在接受各种各种的新知识和新信息。正如我们通常所说,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带了各种新知识,新思维,而处于新知识下的青少年们,敢于创新,勇于质疑,向旧思维说不。他们对自身现状不满,愿意去不断挑战旧秩序,获取新的思想和事物。但是同时,处在我们这个时代下的年轻人,也普遍存在着一些这个时代所特有的问题,他们可能会有很大的虚荣心理,互相攀比,崇尚名牌[2]。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像青少年们传授知识,同时他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就是引导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的三观才能指导我们的青少年向着光明的道路前进,肩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使命。这正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巨大挑战。

二、背景

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对象是青少年,因而青少年的心理是我教育工作展开的立足点和着眼点,而心理学的理论则是我们展开工作的方法论。青少年指的是一个人介于童年和成年之间的一段时期,一般为13-18岁之间[3]。这段时间是人一生中最具有朝气和活力的时期,也是最为叛逆桀骜的时期。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当中树立正确价值观最关键的时期。在青少年时期里,一个人的生理、心理、智力都在迅速发展,人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但是由于心理尚不成熟,青少年容易表现出情绪和行为的极端性,这是所谓的“叛逆期”。人们在这个时期,往往习惯向同龄人敞开心扉,而不愿意与长辈进行交流,对于长辈们的教导更是不屑一顾,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反叛性,喜欢标新立异。青少年是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和行为异常问题的时期,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把握这个时期,把握住群体的共性和个体的个性,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之路。

三、思维方法

根据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当一名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了一定程度时,他的教学水平能否提高将取决于他是否具有一种理性的教学思维能力,这种思维能力的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教学工作者不仅要注重提高本身的知识水平,同时也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教学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成果。在教学工作过程中,教育心理学中提到的几种思维方法必须牢记。

(一)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和期望

“毕马龙效应”指出,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在不同的程度上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对于青少年来说,教师毫无疑问地在极大程度上会是他们信任和崇拜的对象。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和每一名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他们的期望和信任,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行为。反之,由于青少年通常心理较为敏感,当他们感觉到老师对自己可能并没有很大的期望甚至是失望的时候,他们的行为也常常会受到影响,他们可能会慢慢地开始抗拒和老师的接触,并且拒绝老师的要求,表现出叛逆的心理。对于一些性格更为内向敏感的学生,可能老师一次的冷淡,便会让他产生极大的失落感,留下心理阴影,最后导致成绩的下滑和品行的变坏。因此,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小学教师来说,他的一切行为都有可能对学生影响深远,作为教师,必须让每一位同学感受到自己的关心和信任。

(二)经常鼓励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语言是十分需要注意的,很多学生可能因为老师的一句不经意的话而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从此开始讨厌这位老师,甚至开始讨厌这门课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须学会用鼓励性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继续前行,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足够的动力。

(三)巧妙应用心理暗示

所谓心理暗示,是指用一些看似不经意的行为和语言,对其他人的行为和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教师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一些暂时落后的同学,任何老师或者辅导员等教育工作者可以对其进行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改善学生的自卑感,发现自身的优点,积极主动地向成年人袒露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积极寻求老师的帮助。这对于提高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的自信心是行之有效的。

(四)倾听学生,进行相互沟通

学生遇到问题时,很有可能寻求老师的帮忙,首先我们要仔细倾听学生的烦恼,让学生可以完全放松,然后根据学生们的问题和自身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开导。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也一定是一位优秀的倾听者,因此,我们必须应该承担起这个身份的责任。

四、总结

从以上的叙述来看,教育心理学理论对于实际中的教育工作的展开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的。因此,要想新时代下的教育更加的科学化,就必须学会如何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坚持科学的态度,遵循心理发展规律,在正确地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因地制宜,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情况,开展对青少年的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燕.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1(9):197-198.

[2]李宗洪.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5(4):159-160.

教育心理学范文4

一、心理学教育的内涵及研究范围

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约2400年前的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在《灵魂论》里对心理现象作了系统的阐述,我国的荀况、王充也有许多杰出的论述,但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要从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算起,至今只有一百多年。心理教育就是以心理知识的传授为契机,以心理能力的培养为目的的教育。它研究的范围很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又包括:认识过程(感觉、知觉、思维、想象);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又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世界观);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二、心理学教育和教育教学的关系

心理学教育和教育教学的关系是密切的。教育教学所面对的是人,所教育的知识都要通过人的内因起作用,而人的学习过程是心理现象的某一心理特征或个性心理的变化。教育教学中的学习、能力、注意力、兴趣、品德等方面都是心理的反映或特征。人一生的学习、接受都是心理变化过程。心理学教育将是带动其它学科的先导学科,这门科学的研究和运用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在美国,心理学被视为科学的七大部类(理化、数学、环境、技术、生命、社会经济和心理学)之一,苏联和其它许多国家中,心理学已作为一门课程在中学开放,我国虽稍稍落后,但也于2001年在广东开展了中学生心理学教育的试点工作。由此可见心理教育定会在未来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三、心理学教育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心理学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可以让学生了解心理现象产生的根源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去调整心理状态,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有的放矢的发展自己、完善自己。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气质、能力、性格的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也难一下子论述清楚,现在就心理学对教育教学中教育者及教法的影响作简单分析。

1.心理学教育对教育者的影响

教育改革取决于教育者的思想和水平。一个真正合格的教育者,必须明了学生心理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才能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才能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自己先学好心理学,把心理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如果一个教育者要教育学生有高尚的动机,健全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完美的人格,正确的自我意识,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他先须具有这些品质。否则,他的教育就会流于教条。所以,一个教育者只有认识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具备了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的理念,具有了心理教育的知识水平,那教育教学工作才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否则,素质教育就只能是空想。

2.心理学教育对教法的影响

许多思想家、教育家对教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有许多精辟的合乎规律的见解。如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孟子反对“揠揠苗助长”;荀子有“蓬生麻中,不扶自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名言。这都是教育教学中心理现象的积极探索。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巴甫洛夫的“观察、观察、再观察”,“不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这些名言不但从心理学角度说明了心理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而且为教育者制定教法和措施起了导向作用。

①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学生的感觉、知觉都有规律,很少有孤立的感知觉。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基本规律,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做好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方法,制定观察计划和做好观察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有良好的观察力。

②让学生有良好的记忆品质,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从事任何活动都要有记忆,如果没有记忆,就不能进行学习和劳动,不能认识环境和事物,生活难以想象。记忆是智力活动的基础,在实践中作用是巨大的。教育者在教学中要了解记忆规律,把无意识记、有意识记、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结合起来,消除影响记忆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具体实施到学生时,根据中学生特点,要让学生明确识记目的任务,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然后指导学生运用正确识记方法,正确地复习和练习,加深理解,最后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能力和习惯。当然教师要根据学生个别差异,让学生合理使用大脑,做到身心健康。

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

学生所学的主要是理性知识,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学习得以成功的得要条件,教育者应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思维的技能技巧,让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逻辑性、灵活性和敏捷性得到综合发展。教师要强调启发式的教学法,加强学生的言语训练,注意运用心理定势的积极作用,发展求异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教育者要掌握想象的固有特点,以无意想象为基础,发展学生的有意想象,尤其创造想象。发展学生想象,首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获得感性经验,不断丰富表象。其次引导学生思考,再次要让学生学好知识,发展想象力。然后让学生多参加活动,丰富生活经验。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大胆幻想和善于幻想的能力,并敢想敢做。

④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是人脑兴奋、抑制相互作用的结果,某区域的兴奋与抑制会引起近区域的抑制和兴奋。教师掌握了这一原理,就可以巧炒地运用注意规律,把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结合起来交替使用,创造情境,变换方式,让课堂有紧张、有轻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⑤掌握意志品质的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爱迪生说过:“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无数的事实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由此可见意志的重要性。教育者必须学好心理学,掌握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如果违反规律进行教育教学,不但会影响教育效果,甚至还可能造成被动局面。例如:初中生自制力有限,欠缺抗拒诱惑能力。控制情绪冲动的能力差,易沾染不良习气,行为固执。精力充沛,毅力较差。承受挫折力差,做事易半途而废。他们幼稚性突出,处处表现自己的独立、能干和勇敢,却又常把鲁莽、冒险、顽皮、顶撞、破坏纪律误为勇敢。易受暗示,模仿他人,自以为是。初中二年级表现尤为突出,这是学生心理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是初二现象的根源。教育者掌握了这一特点,就能引导教育并有效地解决问题,让学生的心理逐步完善,收到良好的效果。

⑥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及心理问题,因材施教

个性心理是非智力因素,但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这需要教育者和学生的沟通了解。教育者如果能让学生发挥出潜能,表现出独特的个性,那就是找到了学生成才的钥匙。

此外,教育者还要了解一些学生心理异常和心理缺陷的原因,找到心结的关键,运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个别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境界。

教育心理学范文5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130

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教育教学情景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教育教学情景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以及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本文就如何将教育心理学较好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展开研究,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可参考依据。

1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潜能是通过自我实现的,而并非教育作用使然。因此,教育学家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较安全、充满人情味与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这种环境中使原有的潜能得以激发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被提出的。启发式教学主要运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作为教学指导,而教师在这种教学过程中作为学生思维的开发者。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上的提高,因此启发式的教学强调的是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学习与消化学生认为的一切有趣的、需要的知识。也要启发学生将其启发性和主动性作为学习的动力,有机地将自身学习愿望、目的、兴趣等相结合,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

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习中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协作者及促进者。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重视的内容是对学生要保持一定的尊重,要发自内心地给予爱护,将学生的主动性、创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积极做好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个性以及心理特点,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及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堂内容的讲解上,尽量将语言生动化、有趣化。有教育学家认为,丰富有趣、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学有所得,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获取精神上的满足,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尽量在课堂教授知识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结束后学生还意犹未尽,此时可以适时提出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课下寻求答案,让学生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知识的力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人们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后,就会被这个问题牢牢地吸引,不知不觉便给予高度的关注,想方设法寻求答案。心理学家指出,在学习中没有愉快的心情,学习对于学生来讲就是沉重的负担。因此,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随处得到成就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成就感就会建立起学习的信心,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也会对教师所教的科目产生兴趣。如语文教学中,教师单一讲解课文中的内容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时日一长,学生会对该门课程产生厌倦感,认为中国人都会汉语,懂不懂文章内涵没有多大影响。这样一来,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艺术美,学生便无法体会,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成绩。教师可以在课文讲授过程中,穿插一些与此相关的文学故事或者作者事迹等作为吸引学生的手段,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对相关文学语句的含义进行提问,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尽可能让学生自由发挥,不限制学生在其中举出其他典型例子作为补充,对于表现较出色的同学要表扬,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3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机。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一门心思想把它学好,激发较强的求知欲,会表现出一种必须要把所学内容理解透彻且必须要将其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就会取得较好的课堂成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课堂的引入是基础,教学是关键环节。较好的引入能够马上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较为抽象的概念进行直观的讲解,使学生在课堂上将课本里的知识不知不觉地记住,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方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课堂上要经常启发学生开口、动脑、动手,从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案,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在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个人思考或者小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要积极调动学生所有的感知器官,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授知识的效果。同时,教师有必要给予学生“情感投资”,在课堂中甚至生活中积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给予必要的关注与关心,使学生感受到被接受感以及归属感,感觉来到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学生容易爱屋及乌,因而会对教师所教科目产生兴趣,会更加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4 小结

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们学习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教学,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轻松、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与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保持快乐的心情去学习。通过在课堂中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师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且能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有利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健康、科学、深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小伟.论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学中如何发挥作用[J].中国外资,2012,5(53):58-60.

[2]章崇会,姒刚彦.应用运动心理学从业者训练与督导[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23(9):52-54.

教育心理学范文6

一、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分析

实践证明,一位优秀的教师通常都是一位优秀的心理学者。教育工作者要想达到自身教书育人的目的,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一定或多或少地会运用到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但是现阶段很多的教育工作者还没有深刻意识到这个问题,没有真正意识到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的重要性。要想成为一名真正的、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深入了解和掌握心理学这一知识领域是很有必要的。只有清晰认识学生在每一年龄阶段心理和性格各方面的特点,教师才会做出相应的教育方式的调整从而真正达到教育的目标。

二、如何使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中更好地运用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之间更好的交流和沟通。不仅如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还有助于学生情感、认知等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它是保证教育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但是教育工作者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起到了很大的主导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工作者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主动地了解和接触学生,和学生建立一种像朋友一样的关系,在师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而教育工作者要想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知道学生的需求是什么,这就需要教育心理学的参与,通过运用教育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师生建立良好的关系,还能够最大程度地促进教育工作的长远顺利发展。

2.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采取的都是传统的课堂式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中教师掌握绝对的主动权和控制权,学生们都只是被动地、机械地接收知识的灌输,不仅严重地削减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我国教育工作的长远发展,因此选择有效的、科学的教育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在每个学校都有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没有掌握学习的要领,几乎没有在学习上找到过自信心和成就感,在长时间的作用下这些学生普遍地存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分散、学习效率不高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依然采取指导式的教学方式是无用的,无益于教育效果的提升。教育工作者应该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去学习。教师还通过多媒体教学等手段进行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对知识由表及里地逐步掌握,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