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学习范例6篇

课程学习

课程学习范文1

有明确的教学目的。我们以往的英语教学注重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英语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同时,提倡教学中要以实际运用为主,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开口说英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 过去的在英语教学中总是老师讲,学生记。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听众,学生说的机会很少,口语、听力得不到提高。现在我们要转变这种模式,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把主动权还给学生。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提高学习效率呢?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在教学中应把时间和空间多留给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思维空间。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在于老师的调动。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教学环节,设计模仿、口、笔头操练、提问,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中。

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 教师要重视尊重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不能用一个水平衡量学生,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要尊重学生的不同理解和认识。

课程学习范文2

关键词 结构力学;土木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8-0120-03

结构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连接基础力学与专业课程的桥梁,在两者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我国的结构力学前辈在多种场合下说过“结构力学是结构工程师的看家本领”,可见,结构力学在其专业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从事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的教师,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经常听到有学生抱怨本课程难学,不易掌握。为此,笔者根据教学经验,分六个方面谈一下学习这门课程的一些方法与思路。

1 提高认识

结构力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它具有和其他基础课相同的特点:理论严密、系统完整、逻辑性强。同时,结构力学又比先修的其他基础课程更接近工程实际,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物理意义具体、明确,计算简图形象、直观,分析问题的思路清晰、明确。结构力学的主要内容涉及杆系结构的组成规律、合理形式以及在荷载等外因作用下的强度、刚度的计算原理与方法、结构的稳定性及动力特性和动力反应等内容。这些知识与土木工程的专业内容密切相关,在结构设计中必不可少。为此,在学习这门课时,首先应对这门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提高认识,才能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投入较多的精力,认真刻苦地学习,增强学习效果。

2 课前预习

预习是学习的起始环节,也是讲课前的自学,它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的效果,进而影响其他学习环节的顺利进行。概念性强是结构力学的主要特点之一。结构力学有很多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如力法的基本原理、位移法的基本概念、对称结构的对称及其应用等。其中,有的还比较抽象,如桁架的影响线、矩阵位移法、振型分解法等。课前把新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浏览一遍,对知识内容有初步的认识,了解新课要讲什么,哪些概念和原理较难,同时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做到心中有数,待教师讲下一节课的内容时,也就知道哪些是难点,哪些是自己没看懂的内容,于是上课听讲时可以有的放矢,从而获得学习上的主动。同时也会提高记笔记的效率,对于书上已有的内容可以少记而集中听课,而需要记笔记时也容易抓住重点与关键,从而更好地分配注意力,由此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 认真听课

听课是学习的中心环节。结构力学课程重点和难点内容很多,如静定结构的弯矩图、最不利荷载位置、变形体系的虚功原理、非结点荷载的处理等,要求也较高。这些课程的主要内容,特别是重点和难点内容,一般都是通过讲课形式由教师系统讲解来使学生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目的。另外,结构力学对技巧性要求较高,而许多常规性的技巧(这些技巧通常具有一定的难度)会在课堂教学中讲授,所以聚精会神、专心听课尤为重要。

听课是用感官接受知识的过程,必须将耳、眼、手、脑综合协调并用,耳要认真听,眼要认真看,手要认真记,脑要认真思,听课效率才会高。特别是课堂上开动脑筋十分重要,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时的引导,必须理清思路,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培养良好的善思、勤思、深思习惯。此外,记笔记也是听课中重要一环。记笔记是为听课和思考服务的,也对课后复习提供一定的帮助。由于有预习打下的基础,所以听课时可以掌握好记笔记时机,只记重点、记难点、记疑点、记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法等,切记不要由于记笔记而影响了重要内容的听课。

4 及时复习

课后复习是预习和上课的继续。结构力学的前后内容联系密切,如静定结构位移计算这一章中的图乘法,在后面的力法、位移法和结构动力学等内容中都要用到,因此课后复习十分必要。

在复习过程中,既调动了大脑的活动,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巩固和记忆了所学的知识。复习一定要科学地安排时间,在遗忘前进行,使临时性记忆向较长性记忆转化。复习有计划、有目的,就会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一般而言,在每次课后,趁热打铁,花一定的时间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像放电影一样的在大脑里过一编,回顾其中的重点、难点,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哪些问题已吃透,哪些问题还需要强化提高等。只有及时消化和掌握了已学知识,做到温故知新,才能巩固已学知识,并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5 习题作业

作业是检验对概念和原理是否理解的标准之一,是学习工程计算学科的重要环节。不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无法对结构力学的概念和原理产生深刻的理解,也难以培养良好的计算能力。一道习题不会做或者做错了,肯定是某些概念和原理没有消化好,带着问题再来复习相关概念和原理,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结构力学解题的技巧性很强,除了课堂外,还需要通过一定的练习才能把握,进而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做作业一般应先从基本题入手,用典型题引路,通过分析、综合,逐步完成复杂的或技巧性强的习题。结构力学有很多一题多解题,如利用平面体系几何不变体系的简单组成规则进行机动分析、用力法求解超静定结构、桁架的内力计算等习题,一般有多种解题方法。图1给出两个典型的多解题。

题1要求对图1(a)所示体系进行机动分析。该题可用三钢片规则分析,共有3种取钢片的方式:第一种为取3根平行链杆AB、CD、EF为3个钢片;第二种为取链杆AB、DF、EC为3个钢片;第三种为取3根对角链杆AF、BE、CD为3个钢片。三种解题方法分别对应3个虚铰为有限远、无穷远(3对不等长平行链杆)和无穷远(3对等长平行链杆)三种情况。

题2为力法计算题,其中基本结构有许多种取法,如:可以切断或去掉链杆AB,可以切断或去掉链杆DE,也可以去掉支座链杆D,还可以去掉支座链杆E,等等。

对于这些习题,不应只满足于能够用一种解法做出题目,而应当开动脑筋,从多渠道入手,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路去分析、解答同一习题,锻炼思维的深度、广度,培养和发挥创造性,提高综合运用已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技巧和能力。同时,一题多解可使各种解法相互验证,减少差错。而且通过对不同解法进行分析、比较,可删繁就简,优中选优,以便掌握最佳的解题方案(如以上题2中,以取去掉支座链杆E得到的基本结构,计算最为简单),加快解题的速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应试能力,将学习质量提高到新的水平。

6 善于总结

总结是阶段性的系统复习,是认识的升华和飞跃过程。在课程学习的各个单元结束和整个课程学习后,要善于进行归纳和总结,要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抓住精华和内在联系,加强相关内容的对比分析。如力法和位移法是超静定结构计算的两种基本方法,它们既有共性,也有特性,具有很强的可比性。总结时,可以从基本未知量、取基本结构的方式、典型方程的意义、系数和自由项的意义及求法、最后弯矩的确定等方面进行比较。表1列出了这两种方法的具体总结比较情况。

此外,对影响线与内力图、静定结构和超静定结构、平面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和结构动力计算的振动自由度等内容可同样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总结分析,在各章节知识点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识,进而达到读书“由薄到厚”向“由厚到薄”顺利转化的学习境界。

7 结语

对土木工程专业学生而言,学好结构力学至关重要。只要建立了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不仅能学好结构力学这门课程,相信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也同样会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李廉锟.结构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

课程学习范文3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教师的人生,应该有创新精神

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而我们的学生亦是如此,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我们应因材施教,目的是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地、活泼地发展。在组织教学中把整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结合起来;在教育过程中,贯彻个别对待的原则,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学生像一朵朵稚嫩的小花苗儿,但每一棵都有与众不同的可人之处。因此便更需要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浇灌、呵护,才得以使他们健康成长。

三、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我教学时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对数学事实的体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四、亲切的评价语言

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课程学习范文4

一、拓展语文课程资源的必要性及基本原则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其特点是具有广泛性。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相对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忽视了这几方面之外的其他课程资源。现在看来,这种对课程资源的狭隘认识不能适应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语文素质培养的要求以及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特色。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更是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和开发利用的广阔途径。同时,语文课程又是与现实生活有着天然联系的课程。“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凡现实生活中有的,且适合语文课程的特点和同标的,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为此我们必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丰富资源。

为顺应时代的要求,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我们必须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多方面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力求让学生在掌握语文这一交际和阅读工具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文化、思想、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资源在编排上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即“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实用”。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因此,在资源的开发、选择上,应既基于教科书,又不能被教科书所限制,有宽于教科书之处,这将有利于教师对教科书的多方面扩展,也有利于激活教科书的各项知识点及其延伸的教学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不断汲取。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

1.启迪情思智慧,促进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一直是小学教师关注、研究与探索的课题。但是,语文教育并不只是读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它对现代人的心灵影响和情感启迪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交际工具的语文,不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更应该是影响和优化人的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重要载体。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思想、情感、观念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因此,培养小学生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并引导小学生全面发展,是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目标之一。

2.突破教学难点,化解“教学危机”。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常常会遇到一些枯燥、抽象、生涩之处,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讲解、诱导,往往很难被学生接受,因而教师不得不将知识“生吞活剥”地硬“塞”给学生。这种“教学不适”现象的产生,是因为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学生头脑中建立的表象经验之间有着一定的距离,使得学生对离自己实际生活较远的作品信息感到“陌生”。这种教与学双方面的“阻滞状态”,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抑制,丧失学习的自信心,甚至会出现厌倦、退缩、抵触的心理。有的课文虽然不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但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在面对教师以课本为主要学习资源的呆板讲解时,又是否能感悟出作品中的丰厚内涵呢?因此,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化解讲授中的难点,突破学习中的障碍,将是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又一目标。

3.引发学习兴趣,创设心理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人们对某些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为了减轻学生的大脑疲劳程度,教师在强调学生“有意注意”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来组织教学。“无意注意”通常由刺激物的特点所引发。开发各种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手段,也是引起小学生注意力的好方法。有关研究证明,人们在聆听轻松的音乐或观看美丽动人的画面时,体内的化学物质如乙酰胆碱的释放量会增多,这对改善记忆有明显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生理规律;要以动静结合、真实直观、色彩鲜明的表现手法来体现教学内容;要达到融情于景,融教学于画面之中。

三、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使其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

基于上述对教育改革的认识以及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们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在以下几个方面会产生明显的效果。

1.利用课程资源激感,使现语言文字学习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小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其教学过程必然表现为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对其认知活动有促进、强化、调动的功能。教师如果善于将知识、情感和思维同时引入学生的认知活动中去,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音像素材、多媒体课件等课程资源大多形声结合、声画并茂,可以再现或创设教学所需的情景,如人物形象、生活场景、自然风貌、战斗场面、艺术情境等,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情景的再现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特殊作用,有利于把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意识心理和无意识心理有机地统一起来,加深其对情景的感知和理解,变单纯的说教为感情的熏陶,使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内容和意境产生共鸣。

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多篇与征题材有关的课文,其选用目的是要让孩子从小对中国革命史有所了解。但是,长征时期人们的理想、境界、追求和价值取向已很难为现在的孩子所理解。为此,我们收集、整理、制作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音像资料片段,以期帮助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了解当时的年代背景,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概况,弄清艮征的目的。弄清革命先辈为之付出、为之奋斗的一切与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关系。

课程学习范文5

【关键词】:新课程、品味、体验、身体力行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作为这场变革中站在第一线的我们在不断地学习新课程,尝试着正确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期望能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为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看了很多,听到很多,我也想了很多,借此机会把自己对新课程的一些粗浅的认识整理成文,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并与同仁们共勉。

首先、学习新课程,品味学习方式的变革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变革迫在眉睫!它关系到我们的教育质量,关系到师生的校园生活质量。我们今天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新课程强调师生互动、互教互学。

引用沃德的一句话说“平庸的老师传达知识;水平一般的老师解释知识;好的老师演示知识;伟大的老师激励学生去学习知识。”教师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要想让学生学到东西,学生自己得渴望学习,而不是要老师逼着学。实现这一学习目标的惟一办法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任何老师都不能让人学好,学生必须愿意学习,而且努力学习才行。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是一项参与性的活动。学生学习的方式是实践——不断实践,直到学习成为他们的第二本性为止。而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合作学习亦或是探究学习体现的正是学生亲身的体验和实践。听新课标指导下的老师上课,你会明显地体会到他们很少这样做: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让学生把每天的讲话记录下来。相反,让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似乎是头脑中根深蒂固的理念,自然而然的行为。运用苏格拉底式的教学原则,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讨论,对话和辩论,希望学生去思考、推理和交流,其目的是给学生足够的机会去尝试:体验成功,品尝失败,得到提高和进步。这种方法给学生传达出信息是: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而且相信学生的能力。有一句古话说,如果你认为他们行,他们就行。

多年来,学生已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做笔记、课后背。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老师们确实动了一番脑筋,可当学生真的“动”了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有些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课堂纪律难以控制,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最令人担心的是考试怎么办?课改使学生思维变得活跃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了,甚至敢于向教师挑战,教师得放下架子,学会蹲下来欣赏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有勇气承认自己有不懂的地方,愿意与学生共同探讨。因此一节课,无论怎么准备,都不会尽善尽美,课堂上会发生很多事先无法预知的情况,有时教学任务没有完成,这是很正常的,但学生在某一方面获得了充分的发展,就应当肯定。

其次、学习新课程,品味“以人为本”思想。

“要求新课程的教学关注的是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面对这样的要求,这样的目标我们该深思,该警醒!作为教师的我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如何去做?才无愧于心,无愧于祖国和人民,无愧于子孙后代!仔细想一想教师是不是应把教育放在关注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成长上?是不是应多思考一下作为一个人,一个独立的个体如何在这纷繁复杂的社会上健康快乐的生活?

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更加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深刻的体验。“专家呼吁,教师应该首先看到新课程这一价值追求的生命力和它将带来的长效。”由此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来看这个“课堂”,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舞台、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是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在这里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可能有挫折、失败,也可能要花费学生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天空没有留下痕迹,而我,已飞过”。有了认知过程,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便得到了丰富;有了亲身的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个人价值、社会价值、科学的价值等的认识就可能有了进一步发展。“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具体化到学科教学,我们可以这样来评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变得越来越有爱心,越来越有同情心,越来越有责任感,越来越有教养。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就拿科学课来说吧: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科学课尽可能的从各个角度告诉学生首先应该珍惜环境:通过和自然的接触,去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的美,对自然充满热爱之情。通过观察和考察身边的环境,去领悟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培养珍惜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并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翻阅科学新教材你会深切的体会到这一点,所以,我们的科学课更加注重与社会的接触、注重学生的参与。珍惜环境其实就是珍爱人类自己,这已经是目前我们国家最为关注的话题。就拿过去的自然科学与现在的科学相比,为了解青蛙的结构我们不惜抓几只到课堂上让学生解剖,血淋淋,惨不忍睹。而如今的教材你是再也看不到这一幕生杀了,七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个实验:观察蜗牛,实验完成后孩子们高高兴兴的把它们放回大自然。很明显我们在教育孩子要有爱心,从小中着手来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新课程指导下的学生不应是“我的眼中只有自己”,而应是关爱他人:通过和他人的接触、交流,学会理解他人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懂得尊重人、体谅人。通过体验个人与群体的互动关系,懂得他人和社会群体对于个人的重要性,体验关怀的温暖,对他人的帮助心存感激。通过与人交往、合作,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学会经常留意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自觉而乐意地为他们服务,对他人要有爱心,使学生在与那些由于他们的帮助而从中获益的人的接触中,获得深刻体验、感受和满足。

新课程指导下的学生要懂得如何善待自己:通过各种活动感悟生命的奥秘、意义与价值。发现自己和优点与弱点,知道如何发挥优势、弥补短处。“能够了解自己的情绪,并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进一步适应各种锻炼活动,掌握安全生活的常识,能够在危难中自救与求救,养成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懂得自己的权利与义务,能够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愿意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努力。

第三、学习新课程,品味课程观念

课程论专家华东师大张华博士提出一个概念,课程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课程由这四个因素组成,就决定了它是独特的而且永远变化的,有多少个班级,就有多少种课程,有多少所学校,就有多少种课程。这也就要求教师的观念要从教学意识向课程意识扩展。教师是否具有课程意识,是否形成了新的课程观念,这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以往,我们的教师只有教学意识,而课程的意识十分淡薄。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的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即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这意味着课程观的重大变革。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学生从同学身上、教师身上学到的东西远比从教科书中学到的多。

福建师大教授余文森认为,儿童的生活范围有多大,课程的范围就有多大。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课程意识,课程的资源拓展到儿童生活的一切领域,儿童的一切空间。因此,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共同参与课程的开发,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学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进行计划、教案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建设和开发的过程。

第四、学习新课程,品味新教材。

新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开放性,比如,一个科学实验,学生可以设计出十几种形式和内容。这都是以往教学中所没有的,这对教师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

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入教室,在日常生活中,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从自然现象到农家生活、社区活动,他们几乎都有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一旦呈现在面前时,他们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种解释,这并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从他们的经验出发来推出的合乎逻辑的假设。所以,教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教师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问题情境出发,引导学生探究学习、体验学习。这样的课堂学习才有的放矢。然而这种全新的编排体例和教学要求上的变化,与教师教学习惯产生强烈的冲突,矛盾日益突出。但我们却坚信有了矛盾才会有改变、有进步。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当你走进七年级的课堂,你的眼中看到的是一种与传统教学环境下完全不同的“景色”,学生们的眼中闪动着求知的欲望,他们在积极地表达着自己,天马行空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无拘无束构想着未来的蓝图。试问:你还会停止改革的步伐吗?

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的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拿到教材后,千万不能就教材“教”教材,而是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对教材进行调适和重组。由于强调开放式教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提到日程,教材已不再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寻找、开发、制作、整合教学资源和资料,还要学会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在执行新课程计划中,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

第五、学习新课程,我们与学生平等交流

成功的一堂课,或者说成功的一次互动合作离不开师生间的有效的、和谐的交流与沟通。作为教师应懂得理解、接受、同情和公平对待学生的重要性,试想如果青少年在校园里都得不到公平待遇,进入社会他们还指望哪儿有公平呢?古人云: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谁能说学生不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呢?我们也应明白个性的重要性,和他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个性特征,并专心倾听来自学生的心声。新课标下的教师应拥有出色的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并且喜欢与学生相处,喜欢学生,而且也乐于帮助学生,做他们的顾问,给他们及时的指导。

我相信平等交流与沟通能让我们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潜力,这一点作为当教师的我们很重要。教师所做的事除了教学外,以“以人为本”的思想来说,我们做的另一件事是让学生更清醒地认识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没有什么比帮助学生相信自己更有意义了,改变学生学习和方法,并教导学生要重视学习。这样,学生才能更理智的提出问题,更准确地思考问题。开启学生的心智,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我们为他们播下了终生学习的种子!帮助学生找到人生的方向,人生的意义和生活中的满足感。

课程学习范文6

[关键词]信息时代;学习;课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0)03-0075-05

一、学习与课程:历史回顾

人类在后天环境中习得社会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绝大部分知识与技能。这种学习包括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是个人和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习活动在学校这种特定的教育机构产生之前久已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则是在学校产生之后才出现的,虽然课程思想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古代。美国著名的课程研究学者麦克尼尔将前一阶段称为“前课程史时期”。在她看来,这一时期“有教与学但没有课程”,人们学习的渠道也多种多样。在这种非体制化的环境下,“人们可以直接接触到那些具有原创性观点的作者,去进行个人学习和获取知识”。此外,对于学习的内容、年龄和顺序都没有任何的固定概念。有趣地是,这种不那么正式的学习却有着令今天的研究者感到在探索学校教育变革时可以借鉴的因素,如学习发生于生产生活实践之中。有着丰富的意义支持和社会支持。因而,今天的学习科学研究者转向去关注非正式场景中的学习,就如同今天的研究者在现代思想文化转型的考察中发现后现代思想和我国古代文化中的前现代思想有契合之处一样。不过在经历了否定之否定后,二者有了质的不同。

学校教育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人类学习活动分化的结果,它承担了一部分的文化传递功能,特别是文化基础的传播(如我国的私塾)和高深学问的传承与发展(如西方的大学、我国的书院),这部分活动由越来越明确的课程所规制。而与此同时,社会生产实践依旧是劳动技术和技艺学习的主要寓居之处。在很长的历史发展阶段内,统治术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分别在学校之内和学校之外进行着。这种分化也是分工的深化,如同经济分工能够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和社会经济发展一样,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的分工以及学校教育内部的分工也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学习活动的发展。当面向劳动者的劳动技术方面的教育逐渐从社会生产中剥离出来而走进学校时,学校课程规制的范围也就更大了,自然也被赋予更多地关注。

学校逐渐体制化到科学化课程的出现是正式课程的萌芽时期,在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问题的引领下,课程研究的主要问题围绕“教什么”而展开,课程因此被视之为传授的知识或学科内容。或者说,主要是分科的科学知识,毕竟。那是一个科学狂飙突进的时代。在关于课程的众多定义中,就有将课程看作学科领域的学习的。我国教育学界也长期把课程看作与学科等同或学科的总和,如认为“学生学习的全部学科称为课程”。

科学化的课程以1918年博比特的《课程》(Tghe Curricu-lum)一书的出版为标志。它诞生于人类从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同时受到当时科学主义思想的影响。在科学化的课程时代到来之后,课程开始对学习进行更为严格地规制。麦克尼尔将课程制度化的追求表述为八个方面,在这些目标观念的指引下,课程作为学习活动的重要载体和中介,承担起制订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安排学习顺序、组织学习活动、设定考核标准等一系列任务。相应地,教科书成为科学化课程时代的产物,成为对学习进行规制的重要手段。换言之,科学化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使得学科内容的组织以及学程的安排更加合理、更加有效。义务教育乃至更高层级教育的普及,使得学校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要发生场所。与之相适应的就是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以分科教学、班级授课、统一步调、统一考核为主要特点的现代学校范型。

二、学习与课程:信息时代的反思

在20世纪20-30年代,课程被作为学科内容的观点受到了挑战,新的观念认为课程是一系列对学习者至关重要的经验和活动,教师要在课内外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以使学生获得教育经验、发展理解。比如,在20世纪60-70年代出现了“店堂里的学校”、“车轮上的学校”,学生被送往剧院、实验室、工厂等“围墙外的学校”,以丰富其经验。而且学校教育中也引进了新的组织要素,如灵活的时间安排、增加的选修课程和模块课程、真实和原始的材料代替或补充教科书等。课程的整合思想也在这一时期孕育发展。

科学化的课程形成以来,对这种工业化模式的学习和课程的批评一直存在着。这类批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习活动同现实世界的脱离;二是学习活动整齐划一,不能适应学生个体差异;三是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不足。

学习活动同现实世界的分离问题早在杜威那里就开始讨论了。因此,我们有了这样一个通常的教育概念:这种概念忽视教育的社会必要性,不顾教育与影响有意识的生活的一切人类群体活动的一致性,把教授和传授有关遥远的事物的知识,和通过语言符号即文字传递学问等同起来。”

也就是说,学校教育所依赖的符号系统,当它与现实世界距离拉开之后,逐步变为一个自足的系统,日益与现实世界相隔离。为此,当代的研究者注重学习的情境性与真实性。柯林斯(Allan Collins)等就主张通过认知学徒制方式改造学校教育,推动教育范式的第二次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学校教育的产生)。他指出,“只是在19世纪,并且只是在工业化国家里,正式的学校教育才代替学徒制,成为教育年轻一代的普遍方式。在此之前。学徒制是最常见的学习方式,被用来传递绘画、雕塑、医疗和法律领域专家实践所需要的知识。即使在今天,许多复杂重要的技能依然是通过类似学徒制的方法非正式地学会的,即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观察、指导和逐渐逼近的方法。出现了将传统学徒制的核心技术(示范、指导、脚手架的搭建与拆除)与正式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认知学徒制’这种综合性教学模式。作为一种学习模式,认知学徒制源于以下理念,即认知工具的获得方式与学徒学艺的方式相同,学习者进入一种实践文化,学习领域内认知工具的获得、发展和应用是以学习活动和知识为基础的。浸润(社会互动)和情境(学习环境)是这个模式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是正式学校教育与传统学徒制的结合,试图通过类似于明显体现于手工学徒制的活动和社会互动,将学生浸润在真实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在真实的领域活动中获得、开发和运用认知工具去支持学习。”

在当前的教学革新实践中,基于问题的学习、项目式学

习、基于案例的学习、活动学习等方式,其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解决知识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在我国,对于这一问题的重视则体现在历次教育改革中提到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与情境性密切关联的是学习的真实性问题。近年来,研究者与教育工作者越来越普遍地提倡将真实的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经验的一部分。比如在美国,真实的实践活动是许多教育标准的重点/核心。真实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富有意义的情境,可以改善学生对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领域的知识结构或认识论。真实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给教师带来一些重要的挑战,如,如何帮助学生处理真实活动的复杂性以及理解活动要素的基本原理,如何将这些实践活动整合到教学活动中,如何应对资源和时间上的限制。研究者开发了一些设计策略来应对这些挑战,如,将真实的实践活动置于富有意义的情境中、降低真实活动的复杂性、将不清晰的要素外显出来、将学习行为精心排序以便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整合到学习活动中。在教育实践中已有不少的学习项目佐证了这种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工业模式的学习中,学习活动安排整齐划一,远远不能适应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这种学校构造与工业时代的典型特征高度一致,俨然成为摹拟工业流水线最为神似的建制之一。和流水线一样,学校系统分为几个相互区隔的阶段,将学生按照年龄分别组织起来,称之为年级,每个孩子都是从一个阶段走到另一个阶段。教师就像工厂的管理者,按照固定的时间、进度对孩子进行训练、考试。这种制度的目标与其说是为了学生的学习,不如说是将学生分类和进行筛选。试想,既然学生在社会背景、认知基础和认知风格、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上千差万别,当他们面对同样的内容、同样的进度、同样的教学、同样的评价时,自然而然就被加以分类。这种基于时间的教学体制注定让一部分学生掉队,让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与创造潜能无法得到开发。在整个20世纪,让教学活动适应个体差异的努力一直存在,从道尔顿制,到掌握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再到新近出现的种种灵活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方式,都与这一目标相关。

课程与学习的定制化(customized)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客观上每个人需要的学习时间是不同的,定制化的学习设计给予每一个学习者达到其学习目标所需要的时间,逐步形成聚焦学习的系统。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为每个学习者定制学习活动和学习经验,而不是将其标准化。所有教学情境都是如此,无论是企业和其他组织,还是中小学校和高等教育机构。定制化不仅仅体现在给予每个学生不同的时间上,更重要的是对学习任务和相应的支持系统(如提供的支撑、资源等)要进行定制,使之全方位地满足个体独特的发展需要。明显地,这是一个知易行难的举措,涉及到学校教育系统的整体转变,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学生兴趣和动机的不足是另一个常见的问题。工业时代的学习与课程从根本上讲是外在地规定的,更多地关注了教什么和怎么教而忽视了学习者的自身经验和意义建构,潜在地将学生看作知识的容器,并且限定了学习者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的机会,以及学习的进度、时间空间等。如索耶(R.Keith Sawyer)所总结的,我们今天的学校是在从未进行过科学检验的常识性假设的基础上设计的,这些假设包括:(1)知识是有关世界的事实和如何解决问题的程序的集合。(2)学校教育的目标就是将这些事实和程序装进学生的头脑。一个人要是拥有了许多这样的事实和程序,就被认为是受过教育的。(3)教师知道这些事实和程序,他们的工作就是将它们传输给学生。(4)较简单的事实和程序应当先学习,然后再学习更为复杂的事实和程序。“简单”和“复杂”,以及材料的适当排序方式,是由教师、教材作者或者专家(像数学家、科学家和历史学家)确定的,而不是根据关于儿童实际上如何学习的研究来确定的。(5)确定学校教育成功与否的方式就是检查学生获得了多少事实和程序。

也就是说,在知识与学习者的关系中,知识处于一种控制的地位,而学习者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他的重要任务就是以他者(教师、教材作者或者学科专家等)认为合理的顺序和方式接受那些被认为是知识的事实和程序。从这种视角看工业时代的学校教育模式,本质上是一种知识中心的教育。教材、教师和课程都是这些知识的化身或者负载者,而这些知识又被认为是物化的,像物品一样,可以在不同的人之间加以传递――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恢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就是要重新建立学习者和知识之间的关系,使学习者在知识面前和知识习得过程中保持一种能动者、行事者、意义建构者的地位。具体地说,就是要有选择内容、探索问题、建构意义、呈现观点、协商理解的权利。

从对于现代学校范式――这种范式基本上满足了工业时代培养人的要求――的审视中,我们可以把握学校变革的方向,即逐渐形成一种情境化的、真实性的、灵活适应个体特征的、学生主动探索和建构知识的学习方式。当前,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变革步伐的加快,学校的选择大大增加,学习者可以在各种地方以各种方式获得学习机会,这在某种程度上重现了前课程历史阶段所发生的现象。但事实上,它并非简单地回归“史前时代”,而是对科学化课程的一次超越。正如最近20年来学习研究从对正式学习环境的研究拓展至非正式学习环境的研究一样。课程研究也正在寻求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回到“史前时代”现象的背后是它对信息社会的适应性反应。即超越传统的学校教育体制规定的课程形态,从新型社会对学习的需求出发,重新选择、组织学习资源,提供更丰富多样、更加灵活、更有选择性的学习机会。

三、学习与课程:学习科学视角的探索

基于对现行学校教育问题的反思的学习与课程变革探索是问题纠正取向的,探讨了工业模式的学校制度不适合信息时代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探索发展的转向。另一取向的研究,是从研究人是如何学习的入手,致力于理解产生最有效的学习的认知和社会过程。也就是说,这一领域的研究认同学校教育改革聚焦于学生学习,并试图为之奠定一个基础:人是如何学习的。对于学习这一主题的研究久已存在,发生在包括心理学、教育科学、计算机科学、脑科学等在内的多个领域。在教育发展史上,由对于学习的认识改变而推动的课程乃至学校教育的变革并不少见,最典型的莫过于认知主义学习观和结构主义课程改革。20世纪末,西方学界藉由对于维果茨基教育心理思想的发掘和传播而广为重视学习的社会文化历史观,由此推动了理论与实践界对于学校教育变革的想象力扩张和相应的实践探新。学界巨擘布鲁纳功莫大焉,他基于文化心理学的学习观而提出的见解对于教育变革的探索影响深远。

20世纪末兴起的学习科学,试图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在融合有关学习研究的多个领域的基础上,就学习的发生提出一系列整合的观点。这个尚处于发展初期的研究领域为回答信息时代的学习与课程问题提供了自己的研究思路。

学习科学致力于研究多种情境脉络中的学习,不仅包括学校课堂中较为正式的学习,也包括发生在家庭中、工作中和同伴问的非正式学习。在已有的研究中,对于儿童、普通人、从业者、专家的学习和问题解决方法及知识能力发展的研究结果尤为令人关注。对于这些情境脉络中的学习与发展的研究,向我们揭示了不同的实践境脉是如何为学习提供有效的支撑的,这些有效支撑学习的境脉的核心要素是什么。例如,在一项关于儿童学习玩多米诺扑克的研究中,研究者详细剖析了参与的社会结构和活动方式是如何有效地支持个体认知发展的。在学习玩多米诺扑克游戏的过程中,游戏者在以真实参与、对当时情形的及时反馈、实践中的多途径交流等为特征的境脉中迅速掌握了复杂的游戏规则,并将其用于对后继情境中问题的分析与处理中,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细化和精制对于规则和游戏技巧的理解和应用。正是通过对于类似的多种境脉中的学习的研究,研究者揭示了有效学习的环境和条件支持。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种研究的潜在假设问题:多种境脉中的学习是在这些环境和条件支持下有效地发生的,而学校建制呢?或者说学校教育制度如何通过课程等规制方式支持了,或者约束了――甚至是阻碍了――有效学习的发生?因而,这种描述性的研究本身内隐了关于学习与课程的新的指导原则。这些描述性的研究所揭示的有效学习的特征包括:建构性、真实性、情境性、合作性、意图性、复杂性等。这些看似简单的概括给学习的革新和相应的课程革新带来的挑战是无比巨大的,因为在现行的适应工业时代的学校教育模式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几乎是与此相反的。而这些有效学习的特征与我们现代看到的信息时代的工作、实践、问题解决和研究的特征是何等地契合!这种可以预见的学习形态可以说是人在信息时代的行动方式的投射。可以说,分形理论在这二者的内在契合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就像模拟流水线的学校之于工业社会一样。

学习科学研究的另一面,就是运用在学习研究中形成的知识去重新设计课堂和其他学习环境,以让人们更深入、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在这方面,研究者提供了一系列的项目案例,例证了学习的上述特征不仅在理论上是合理的,而且在实践中也是可行的。这些项目提供了多种设计的框架,诠释了学习的新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的实践方式。

这种设计是一种创造――对于信息时代的学习和课程实践方式的创造。设计是什么?用内尔逊(Hamld G.Nelson)的话说,“当我们创造这些新事物的时候,我们就是在设计。”“设计的重要特点就是:‘回到’过去的美好日子,‘延伸’到现在,‘到达’乌托邦,从根本上‘改变’现存的东西”。套用这个模式,基于学习科学研究的设计就是将前课程史时期的“美好”学习方式“延伸”到现在,“到达”学习科学研究所揭示并在典型学习项目中所体现的现在看来“乌托邦”式的学习世界,从而从根本上“改变”工业时代的学校学习方式,走进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本身决定了未来的课程形态。

信息时代的学习与课程作为现存世界尚不存在的东西,需要每一个人在“乌托邦”式的理念的指引下去创造,即“设计”。这一方面,学习科学设计的学习与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创设环境,让学习者像研究者、问题解决者那样,在真实任务的推动下,积极合作参与探索与建构活动。所谓课程,就是要为这种学习提供目标指导、资源支持和评价参考的系统。

四、学习与课程:新的形态

当学习者积极投入到一项活动中、完成一项任务时,或者投身于一个共同体中,参加共同体的种种活动时,他会学得快乐而有效。这种学习活动可能是围绕着一个或者一系列指向学科,学习领域的任务而进行的,也可能是以共同体在一个领域中共同参与种种文化实践等活动的方式进行的。

围绕学科,学习领域的任务而设计学习与课程的例子见于在学校教育的革新实践中设计出来的诸多学习项目。著名的例子如温特比尔特大学开发的贾斯珀(Jasper)系列,通过逼真场景中真实数学问题的引入,组织学生进行与课程标准相关的数学学习和问题解决活动,其中每一个活动序列分别指向数学的一个子领域。再如,在一个有关生物多样性的科学学习项目BioKids中,学生像生物学家那样研究校园的生物分布状况,包括观察校园、收集数据、对校园进行测绘;运用野外研究者运用的工具和动物分类方法对数据进行记录和处理;研究确定校园内生物多样性(多度和丰富度)最高的区域,以及探索食物网和动物的互动关系等,从而达到这一主题的教学目标:学习物种的多度,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识别和描述多种动物栖息地;理解微生境对于不同物种的支持作用;用观察和数据来表述不同物种的多度和丰富度;用自己收集的数据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例子见于学校内外的各种社团、研究小组、兴趣团体。这些共同体未必是因为一项具体的任务而组织起来,甚至不以物理意义上的共同出现为必然条件(如各种基于网络的实践共同体),而主要是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共享的资源、共同参与的活动等。在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获得了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更能逐步形成一种身份,因为这些活动是基于他,她是这个共同体的成员。在共同体的活动中,实践场景与实践活动、知识习得过程、共同体认可、共同体的发展等诸种要素是融合在一起的。研究者曾经对于多种从业者的实践进行研究分析,识别了这些实践共同体的存在及其对于学习的多途径支持。

这两种方式的学习所处理或者涉及的任务都具有真实性和情境性,相应的学习活动设计易于激发学习动机,促进学习者介入和参与。这体现了学习科学的基本主张,也是对于工业时代学校范式的问题之解决方案的建设性探索。自然,在这个过程中,基本的知识、技能的习得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这些是通过融入真实、复杂的活动中而实现的。比如认字,这是语言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这一目标可以通过自由选择的、内容丰富的阅读和多样化的交流而达成。

促进这种学习的课程是什么样子的呢?核心的一点是,是知识与活动的结合,知识蕴含于活动之中的,客观知识或者说学科,领域的系统化知识是以活动序列、活动设计、活动实施、活动支持的方式表征的。教师在对于核心知识、学业标准的理解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既保障知识基础之达成,又注重开放性、选择性、个性化、多样化。其中,课程标准只规定基本的知识范围和要求,在此之上是区域和学校的适应性、创造性的开发。创新产生于差异化和多样性。有了这一切,依据学生的基础、需求和兴趣设计定制化的学习活动才有可能。围绕指向学科,学习领域的任务而设计学习活动中,可以根据学习者的状况由教师和学习者协商确定学习的步调和要求,甚至由学习者自己来决定。学习活动过程以学习者的探索与建构、合作与交流为基础,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学习过程与学习者特征的匹配。在学习,实践共同体中,共同体的选择、参与程度和方式是主要由学习者本人根据自己兴趣和特点来确定。

这种学习的支持条件不同于工业模式学校教育中的材和固定场所,而是需要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更具支持性的技术手段。就资源而言,将学习过程置于一个逼真的探索环境中,意味着常常需要包括真实资源、网络资源、探索工具、学具等在内的多种资源。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将校内的资源和校外的资源衔接起来,直至融合为一体,使学习环境由封闭变为开放。校内的学习任务,可以在校外的环境中实施或者加以拓展,特别是可以充分利用博物馆、科技馆等各种文化资源,以及社区、企业、研究部门等机构提供的各种实践条件。而学习者在校外进行的各种活动和参与的共同体实践,本身是他们(广义的)学习的一部分,其中一些活动内容可以转化为校内的学习任务,甚而至于可以将部分学生在校外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专长作为校内学习团体的支持资源。这种学习环境不仅是开放的,更是整合性的。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也必须融入这种学习方式中。这时,技术主要是支持学生探索的手段,而不仅仅是教师用以替代黑板呈现知识的手段。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时代的发展,不仅要求学校培养出具有造性和适应性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新型人才,同时也为旨在促进学习者学习与发展的新课程范式的设计和创造提供了支撑。前面提到的Jasper案例。就采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录像回溯访取功能,并融合了多种认知工具。BioKids案例中广泛应用了以科学研究工具为基础、经简化和改造而成的、适于学生应用的科学探究工具CyberTracker,工具中关于生物的分类方法和记录项目显示了对于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时所用到的关键指标。

上一篇教师工作评价

下一篇带教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