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例6篇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1

教育要素 区域性发展 教育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区域性发展战略中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的投入。教育与区域发展之所以保持着越来越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是由于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教育资源的需要,同时地区教育的发展也需要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即区域性发展与教育资源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1]。然而在我国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教育投入以及对教育要素的研究却没有跟上,区域经济发展中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区域教育中人才输出还相对较少,区域经济发展中缺乏对教育要素的深入研究。对区域性发展战略中的教育要素进行系统研究成为了区域性战略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面临严重失衡的状况,其中重要的原因便是区域中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以及部分地区缺乏对教育要素的研究。针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的研究现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强对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的研究,能够促进区域发展,提高区域教育质量,同时加强对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的研究,也是缩小地区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加强对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的研究,对于促进区域发展,提高区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何谓教育要素

社会上对于教育要素的界定并不统一,但相关教材对于教育要素的定义大同小异。从宏观层面讲,教育要素一般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环境、教育手段以及教育途径六个方面,它们共同构成了宏观层面的教育要素;而从微观层面讲,教育要素一般包括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四个方面[2]。当前我们所提到的教育要素一般是从微观层面考虑的,其中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是社会知识和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承者,同时也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而受教育者则主要指的是学生群体,他们是知识和文化的接受者,是完成教育任务的群体;教育要素中的教育内容则是指教育者向受教育者传播的文化知识以及技能和思想观念等。在学校教育中教育内容主要以书本知识的形式出现;而教育手段则成为教育活动最基本的工具和条件,他是教育者向被教育者传授知识所涉及的各种传播工具和方法,这些工具包括物质方面的,同时也包括精神方面的。

二、区域性发展战略

所谓区域性发展战略,一般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为了进行地区工业生产、资源开发、产业升级等制定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同时采取一系列行动进行社会经济活动。区域性发展战略一般包括初期阶段的发展战略、中期阶段的调整战略以及后期阶段的转型战略。在区域发展初期,由于人类活动较少,人类对于当地环境的影响也相对较弱,因此这一阶段的发展战略多以当地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为主;在中期阶段,随着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对当地环境影响越来越明显,区域发展战略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区域内部产业面临调整,所以多以调整战略为重;在区域发展后期,由于地区资源过度开发、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问题,区域发展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高失业、低效率等问题突出,此时的区域发展战略需要转型,开始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3]。

三、我国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要素存在的问题

1.教育目标片面

当前我国区域性发展战略中,对于教育目标的设定比较片面,往往只有教育的总目标,而缺乏各个阶段的分目标[4]。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区域性教育也不例外,在区域教育中设立正确的区域目标有利于当地教育的健康发展和经济的有序进行。教育目标作为区分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的主要依据,指导着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的方向。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目标的设定应该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培养符合国家利益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在当前的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目标的设定通常以当地学校制定的书籍为目标,其中以中考、高考为目标指向最为突出,这就导致教育目标短浅,不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同时这种以中考、高考为目标导向的教育目标,难以形成教育的总目标,严重时会出现教育总目标与各地区制定的短期目标相违背,导致应试教育依然占据各地区教育的首要目标,各地区素质教育的推广严重受阻。当前区域发展战略中教育目标的设定多是学校教育目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功利主义明显,突出强调学校自身利益而忽略国家整体利益和学生自身的利益,学校为达到短期目标,使学生背负强大的学业负担,造成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问题较多。

2.教育内容匮乏

教育内容不仅应该包括纯知识教育,同时应该包括关于科学内容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对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在区域发展中,重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道德观念的教育。这些教育内容是教育总目标得以实现的依据,同时是教育总目标实现的承担者。然而审视当前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教育内容匮乏的现象特别突出,尽管部分地区在上述教育内容上均有体现,但是个别地区在教育内容中所占的比重相差悬殊,甚至形成了单一的知识教育模式。当前我国区域性发展战略中,缺乏对学生心理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单一的知识教育容易使学生形成智商和情商的分离,只重视智商的培养而忽略情商,造成学生心理素质差、心理压力大等问题[5]。此外,区域性发展战略中还存在着单纯的理论教育、忽略实践教育的问题,审美教育、道德教育通常以纯理论知识灌输,缺乏实践的机会。

3.教育主体不明确

对于教育主体的争论,社会不同群体的观念各不相同,从当前我国教育的发展模式和师生关系看,教育的真正主体应该是学生,而当前在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是教育的主宰者,学生只是教育的承受者,是教育的接受者,这种观点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认为只要重视教师的主体作用,就能够顺利完成教育目标[6]。教师主体论的弊端还在于它忽略了学生的自身利益,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教师决定论,即教师的语言就是权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区域性发展战略中,应该真正坚持的是学生主体论,学生作为教育的真正接受者,成为教育的中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处于辅助地位,这样有利于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人翁意识。

4.教育环境氛围弱

教育环境作为区域性发展战略中的外部环境,对于教育主体积极性的发挥、教育内容的传播以及教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当前在区域性发展中,教育环境较差,教育氛围不强,直接导致区域教育总目标难以实现。造成区域教育环境差的原因较多,既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有家庭观念的干涉,此外学校内部教育机制不完善也是造成区域教育环境差的重要原因。从社会环境考虑,社会风气较差直接导致了区域教育氛围不强,众多学生受社会不正风气的影响,他们在就业时不是以所学知识为骄傲,而是凭借社会关系网寻找工作,在这样的风气下,学校提倡的公平教育得不到实现,社会歪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理,使他们对于教育产生厌恶。造成区域教育氛围差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家庭环境,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对于教育的不重视往往使他们忽略了对于孩子的知识教育,产生对孩子的放纵行为;同时家庭教育方式落后、家庭氛围不和谐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区域教育环境较差。由于学校通常重视知识教育的培养,而忽略了学生心理和道德教育,往往也会导致学校教育环境较差,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四、如何提高教育要素在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

1.明确教育目标

当前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中由于教育目标片面,脱离总目标的方向,以至于学生学习被动,所学知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在制定区域性发展战略教育目标时,要以教育总目标为重,即以实现国家整体利益为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制定教育目标时,把“学会学习”这一目标作为重要目标加以实施,从而向教育总目标迈进。“学会学习”这一目标应该包括知识教育的学习、道德教育的学习以及审美教育等的学习,同时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可以设定多途径学习方法,包括专题讲座、互动性学习、利用科技信息平台参与学习等。同时,教育目标的制定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学校教学的基础上,让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通过课堂与社会的双向教学,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在学生学科知识的学习上,可以通过设定多种语言教学模式,而不是单一的汉语教育,取消单一依靠成绩评定学生优秀与否的做法,真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拓宽教学内容

在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内容必须拓宽,将教育内容从单纯重视学术教育转变为各种教育全面发展,从而综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素质、道德情操,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要打破现有的教育框架,消除固定科目对于学生的限制,打破课本之间对于知识的狭隘界定,提倡整体性学习,改变单纯课本教学的思路,使教育模式从课本教学转变为教科书学习、实践能力学习、社会就业学习等多途径的学习理念。

3.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就是确立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育主体。通过对近几年师生关系的调查我们发现,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弊端,即“教师中心论”,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有必要对当前区域性发展战略中的教育主体进行调整。在区域性发展战略中,应该真正坚持的是学生主体论,学生作为教育的真正接受者,成为教育的中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处于辅助地位,这样有利于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主人翁意识。为了“学生主体论”的实现,我们可以制定适合学生发挥自身观点的好方法,其中头脑风暴法以及阶段学习方法就是适合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学习方法。头脑风暴法是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某一课题的讨论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发表意见,而教师则不对其观点进行正确与否的评价,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阶段学习方法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堂上的示范和模仿工作交由学生完成,教师基本不参与到其中,学生在模拟过程中,把每一步都进行分解,讲出每一部分的内容以及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最后再由教师统一更正。

4.营造教育环境

当前区域性发展战略中教育环境较差的问题越来越阻碍区域教育的健康发展,因此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已刻不容缓。首先需要改善社会风气,政府及有关部门通过进行社会宣传,制定法律法规等,消除不重视教育的片面思想,为学校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而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不仅要关注子女的课本知识教育,同时要对子女进行道德和法制教育,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心理素质。父母也要改变当前的教育模式,通过让子女承担家庭义务等,使他们养成独立自主的能力。而对于学校本身而言,学校除了开创更多的教育课程,同时也要注重教育的公平性,保障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

参考文献

[1] 孙百鸣.对西部职成教育区域发展战略重点选择的探讨.职教论坛,2005(15).

[2] 张景.教育要素的缺憾与研究性学习.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1(2).

[3] 许召元,李善同.近年来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化趋势.经济研究,2006(7).

[4] 蔡循光.走向大众化的高等教育――基于教育要素的透视.硅谷,2008(1).

[5] 汤燕芬.教育要素新论――由课程改革引发的思考.学理论,2011(2).

[6] 张广君.教学主体关系论略.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9(2).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2

关键词:区域特色农业;外向型农业;特色农产品

近几年来,我国农业区域布局的调整初步取得了成效,但是优质专用品种生产还较分散,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格局还未形成,地区的比较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就是把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做大做强区域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这对于形成科学合理的生产力布局,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扶持重点项目

一般来说,特色农业是指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特色农业具有四个基本要素:即以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以特色农业技术为支撑,以特色农业产业为依托,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如何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强调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特色农业对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带动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我国制定和实施了《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引导特色农产品向最适宜区集中,加快培育优势产区,促进农业区域专业分工。在规划期内,重点发展10类114个特色农产品,制定和完善特色农产品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启动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立一批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基地,开发驯化一批特色农产品名优品种,推广一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藏适用技术,大力扶持特色农产品专业协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构建特色农产品质检体系、营销体系和信息平台,培育一批知名的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逐步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公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确定特色蔬菜、特色果品、特色粮油、特色饮料、特色花卉、特色纤维、地道中药材、特色草食畜、特色猪禽蜂、特色水产等10类特色农产品。优先规划优势区,重点予以扶持建设,尽快提高这些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培植区域特色支柱产业。

外向型区域特色农产品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在坚持科学发展关的基础上,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发展“一村一品”为主要内容,通过政府扶持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以深度挖掘区域特色资源潜力,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和专业村、专业乡镇,加快培育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和优势产区,从而进一步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链,逐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格局,拓展国内外市场,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产业,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产业基础。在国家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发展优势农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带动加工、储藏、运输、营销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可以开辟新就业渠道,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从总体上看,我国特色农产品多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参与国际竞争,促进贸易平衡的重要手段。国家发改委于2007年了《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规划(2007-2010 年)》。《规划》按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大城市郊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区域划分,明确了各自的项目建设重点,项目建设投资来源包括中央补助投资、地方补助投资、企业自有资金及其他投资四个部分。中央补助投资重点支持五类示范项目:一是特色农业发展项目。围绕本地优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扶持特色农业发展,建立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壮大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实力,发展“龙型”经济。二是外向型农业示范项目。促进农业扩大对外开放和出口,发展设施农业、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三是农业适用新技术综合应用项目。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品种和先进工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等。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大力发展优质高效低耗农业,发展循环农业,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源等关键技术,保护生态环境。五是农业多功能性拓展项目。支持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项目发展,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多功能性开发。

二、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自2004年到2007年,我国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增长幅度放缓,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削弱,而且农产品出口在外贸出口总额中的份额也呈下降趋势。由于投入不足和政策扶持少,我国发展特色农产品出口发展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

1.生产规模小,产业链条短,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方式经营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我国农户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结构、行为相似,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效衔接非常困难。由于地域广阔的农村,还处于半自给、半封闭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状态,半自给、半封闭的小农生产方式与大规模产业开发的矛盾是农业产业化程度相对较低、农产品加工相对滞后,产业链较短、附加值较低的问题所在,体现为农产品整体质量还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农产品销路不畅等矛盾和困难。由于这些地域是农业产业化潜力和开展的重点区域,小农生产方式无疑是大规模产业开发的一大障碍。

2.农业生产力水平低。目前,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还不高,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科技贡献率低20-30个百分点。全球特色农业发展的趋势主要是规模化和专业化,而我国的农业发展技术含量低,相关的科研投入和技术储备严重不足,优种率低,生产加工工艺落后。2002年2月,农业部提出了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四大战略,指出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发挥比较优势,强化以质取胜,加强、扶持与鼓励竞争并重等四大发展战略,特别指出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农业科技贡献率。

3.市场发育滞后,特色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低。现代农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是为市场提供商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均较低,迫切需要加强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年均增长8.3%,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五大农产品出口国。但出口企业规模偏小,最初的巨额利润刺激众多民营企业加盟,容易引发无序竞争。

4.行业标准缺,严重制约了特色农产品的品质管理和市场规范。我国产品安全事件不断出现,国外对中国农产品质量实施严格监督,产品质量依然是影响我国特色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农药残留、化肥残留量等是主要因素。目前,虽然我国逐步对产品质量实行了更为严格的监控手段,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还较为严峻,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现象还比较突出,阻碍了农产品的出口和外销。

三、发展区域特色农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十一五”期间,我国区域特色农产品扩大出口的总体战略思路是确立以低成本为基础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比较优势战略,提高以质量安全为核心的出口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建立以市场多元化为特征的全球农产品出口体系。完善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提升我国农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品质,做强做大优势区特色品牌产品,可以将特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出口竞争优势,扩大出口,优化出口结构,加强国际经济合作,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

1.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大力促进外向型农业的发展。参照国际通行做法,由国务院明确农业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建立起完整、有效的行政管理机构。要逐步实行食品安全的行政垂直领导,逐步理顺动植物内外检体系,减少不同部门的重复设置,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提高质量管理效率。尽快制定和修订规范的有害有毒物质残留限量及检测方面的标准,使检测系统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满足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需要。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行农产品分等分级标准,实行优质优价,促进农产品市场的良性发展,加强动植物防疫体系,加快我国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进程,尽快启动我国植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项目。推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的有关疫情管理规范,增强我国农产品竞争力,逐步消除一些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有关禁令,促进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

针对我国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法律法规不足的状况,应加快立法步伐,尽快形成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领域。在相关法律比较完备的基础上,建立和加强食品安全检测和执法机构及队伍建设,强化检测与执法工作,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建立农产品安全工作程序。

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中,重点要抓好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为龙头,分层次加快省级、市州级、县市级和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机构的建设,必须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网络,为全面推进区域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保证。

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为出口企业提供准确、快捷的信息服务。目前,我国一些出口企业因不了解国外技术标准和技术壁垒,经常发生农产品出口受阻情况,而有关部门的服务又不到位。因此,向出口企业提供准确、快捷的国外技术和市场信息,帮助外贸企业出口农产品,直接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组织的工作。

2.做好区域布局,加强特色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对充分挖掘农业潜力,增加农民收入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1996年至2008年底的相关数据统计,山东省大宗农产品产量在全国来说都居于前列,其中水产品和蔬菜从2000年开始一直处于首位,这些农产品中约55%销往国外,商品率达70%。此外,蔬菜种植逐年扩大,一些优质蔬菜受到世界各地的欢迎,订单农业也日益壮大,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山东省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一个先导。

“十五”计划纲要中曾特别强调了发展外向型农业,明确提出“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发展特色农业和外向型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商品率。加强对农产品出口的协调、服务和政策支持,继续建设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大力发展创汇农业”,有力地促进了山东省蔬菜出口生产基地的建设和蔬菜出口规模的扩大。

3.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特色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实现农业产业的专业化、规范化、商品化、企业化、市场化,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必须及时调整农业产业化政策,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必须实施精品名牌战略, 提升品质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仍然普遍存在着品牌偏小、生命时间短、影响力不够等通病,以及市场竞争环境尚未形成、名牌保护体系不完善、企业培育自主品牌的动力不足等制度缺陷。因此,实施名牌战略成为我国农产品提高出口创汇能力的重要途径。创名牌必须“打特色牌,走特色路”,从产品的内在质量、外在标志、包装设计,都要充分体现特色。此外, 还应积极借鉴国外经验, 推进优良品种、先进种养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的引进工作, 提高农产品质量。发展农产品的精、深加工业, 增加产品附加值在农产品的加工方面,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积极发展能真正代表农民利益的农户合作经济组织, 并推进产业化经营, 培育具有市场开拓能力,为农民提供服务的加工型和运销型龙头企业, 使之上联市场, 下联基地和农户, 在农工商、产加销之间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产销衔接、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

发挥农业产的比较优势,加大农业技术的创新,推进农副产品规模化生产和深加工,积极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特色农艺,休闲农业;把握农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呈现多元化和优质化趋势,人们对农产品的营养功能、保健功能和安全性等个性化特殊需求逐步增加,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产品备受市场青睐。强调突出地方特色,实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战略。突出重点,强力推动,着力培育以种植、养殖业为重点的深加工和营销企业,积极发展供产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

以优惠的政策和灵活的方法,吸引国内外商客入驻几个示范园,兴办加工园区,独资、合资、合作兴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破所有制、行政区域和行业部门界限,鼓励国有工商企业、积极探索与市场农业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创造出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协会+农户”以及“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结合日益紧密。培育一批大龙头,建设一批大基地,发展一批大产业,形成“内外相连、合作经营、共同发展”的生产经营格局。调整国际营销策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另外,企业要根据自身的产品和市场状况进行市场细分、选择和定位,树立品牌意识,力创世界名牌,提升产品竞争力,做好对外的市场营销工作。

综上所述,从整体上看,说明我国特色农产品目前的国际竞争力并不强,且到目前为止,影响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因素也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我国农业的对外开放与国际市场接轨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农产品贸易大幅度上升,说明我国农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尽快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提高出口竞争力,努力扩大特色农产品的出口规模,积极应对复杂的国际农产品贸易环境,努力扩大中国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

参考文献

[1] 赵敏.特色农业发展指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

[2] 宋伦进.加入WTO与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新形势下湖南农业发展的对策研究[J].科技信息,2006(82).

[3] 屈孝初.湖南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策略探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4] 杨载田,袁开国.湖南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研究[J].热带地理,2004(3).

[5] Hillman, j. Nontariff Agricultural Trade Barrier Revisited.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Trade Research Consortium, Tusco Az., Working paper 06-2,dec.

[6] Gallagher. Paul. International Merketing Margin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s :Effects of some Nontariff Trade Barriers. Amer. J. of Agr. Econ.80(may 2007):325-336.

[7] 邓笑天.农业的区域化思路[EB/OL].[2007-01-28].zgxzfx.com.

[8] 陈章喜,周芮仪.泛珠三角区域农业合作与发展分析[J].特区经济,2006(2).

[9] 金紫江.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评述及其运用[J].经贸理论,2008(4):15-17.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3

关键词:十二五 邢台 SWOT 发展战略

1 邢台区域发展现状

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东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区,南与邯郸市相连,北分别与石家庄市、衡水市接壤。市区位于国家南北交通大动脉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线上。全市辖21个县市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人口698万。距首都北京380公里,距天津43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120公里,距邯郸53公里,距山东、河南、山西均在300公里以内。

邢台历史悠久,曾是河北省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拥有一大批知名企业和知名产品,其中冀中能源集团、河北晶龙集团、邢台钢铁有限公司、德龙钢铁实业集团公司和旭阳煤化工集团公司5家企业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另外还有一些企业和产业基地都有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在全省乃至全国、全世界都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在河北省各地市快速发展的同时,邢台却悄悄地落伍了,新上工业项目寥寥无几,大项目、好项目更是少得可怜,相比其他城市,经济发展势头明显不足,在全省的地位和影响力越来越小,经济指标排名位次也逐年下滑,人均指标更是大部分位居倒数第一,在河北省整个区域中,与承德、衡水等地市一道被划为第三平台,被认定为河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所以,邢台要想赶超其它城市,成为河北省经济发达地区,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2 邢台区域发展的SWOT分析

本文将借助战略分析工具SWOT分析法,结合邢台区域自身条件,分析其发展中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可能遇到的威胁,找出“十二五”期间邢台的发展战略。

2.1 优势

2.1.1 资源丰富。首先,邢台农产品资源充裕,素有“粮仓棉海”之称。其盛产小麦、棉花、玉米、花生等农副产品。板栗、核桃、苹果、红枣、柿子等干鲜果品享誉海内外,是冀南重要的粮、棉、果品的重要生产基地。第二,邢台矿产资源丰富。该市已探明矿产有40余种,产地118处,主要以蓝晶石、煤、石油、黑色金属矿产为主,其中17种矿产资源储量位居全省前5位,蓝晶石的储量更是位居全国第一,石膏、瓷土储量位列居北第一。第三,邢台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邢台历史悠久,相关旅游资源68处,主要是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复合景观。

2.1.2 区位独特。邢台交通十分便捷,以邢台为中心的400公里半径内,有北京、天津、郑州、济南、石家庄、邯郸六大机场和天津港、黄骅港两大港口。境内有多条铁路和高速公路,位于市区南部15公里的邢台机场即将重新开通。届时,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综合运输体系即将构成,将实现“三小时出海、一小时进京、半小时上天”的交通格局。这对促进区域间资源的流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承接产业、资本的转移,接受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辐射。

2.2 劣势

2.2.1 区位劣势。邢台南北分别与邯郸和石家庄两个经济强市相邻,成为了经济洼地。冀中南地区的国家重大项目经常会选择落户石家庄或邯郸,很少选择邢台。各类优惠政策也很少惠及邢台。京津冀都市圈及环渤海经济圈对邢台的辐射作用有限,邢台在该区域中没有竞争优势。另外,因为石家庄和邯郸现在都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邢台的人才和资金不断被其吸纳,更增加了邢台的发展难度。邢台西部为山区,与山西的经济联络微乎其微,邢台东部与山东接壤,但因山东西部多为贫困落后地区,对邢台的发展没有明显的拉动效应。邢台城市发展面临边缘化的挑战。

2.2.2 产业结构不合理。邢台由于资源丰富,多年来,过分依赖本地资源来推动区域经济,从而导致生产方式粗放,产业多为初加工,产品档次低,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产业规模小,集聚效应不明显,很难做大做强;产业较分散,集中度不高;产业链条短,没有多少深加工。具体来讲,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城市功能不完善。在第二产业结构中,传统加工和制造业比重较大,高新技术企业和高附加值产业比重较小。

2.2.3 观念守旧、保守,创新能力弱。邢台由于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多年来严重依赖资源经济,不愿外出打工,缺乏生存激励,从而导致信息闭塞、观念滞后;其次由于离政治文化中心北京比较近,邢台人重仕轻商,商业意识较为淡薄,缺乏投资、创新意识,只求稳,不求做大、做成品牌,从而造成邢台企业规模小,难以形成集群效应,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不够多,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很低。

2.3 机会

2.3.1 京广高铁的开通。目前刚刚开通的京广高铁,最快的高铁从邢台东到北京只需1小时50分钟,邢台东到石家庄27分钟,邢台东到郑州1小时11分,高铁不仅仅改变着人们的出行方式,还将缩短城市之间的距离,改变邢台城市的结构布局,有利于邢台承接北京产业和资本的转移,也有利于接受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辐射。

2.3.2 京津冀一体化国家战略的实施。在中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推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打造首都经济圈,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新战略,未来北京、天津由于在资源、交通、产业配置等方面,面临的巨大压力,势必加快产业向河北的转移,河北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河北省的老工业基地邢台,也将积极利用其各种优势,融入京津冀区域间的分工和合作,在京津的辐射下不断地发展。

2.3.3 邢台发展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邢台市纳入《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年)》,标志着邢台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邢台煤盐化工、邢台建材、邢台生物产业、邢台光伏高新技术产业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将纳入国家规划,国家将大力支持邢台进行城市调整改造,此规划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邢台市的经济发展步伐。

2.4 威胁

2.4.1 资源环境压力。由于多年来的粗放开采、粗放加工,低投入、低产出,高耗能、高排放的资源型经济发展路径,使得邢台处在了发展的尴尬境地。不仅资源即将枯竭,而且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下,现有的企业要往外搬,现有的人才留不住,而新的项目、外面的人才不能来、不愿来,双重夹击下,邢台的发展之路越走越窄。

2.4.2 周边地市的强有力竞争。近年来,在周边各地市迅猛发展的同时,邢台却悄悄地落伍了,经济指标排名位次逐年下滑,相对周边地市来说,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实力偏弱,差距较大,加快发展的压力很大。而周边邯郸、荷泽、晋城等地迅速崛起,发展较快,呈现出强力竞争态势,对邢台市的发展产生挤压效应。

3 邢台区域发展战略

“十二五”时期,是邢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推进邢台整体发展、实现赶超跨越的关键时期,所以本文将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十二五”期间邢台发展战略。

3.1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工业 “十二五”期间,邢台的“一城五星”战略将重点规划建设9个聚集区,按照“企业集中、产业集群、资源集约、功能集合”的思路,推动项目向园区集中、企业向园区转移,着力建设一批产业特色突出、行业竞争力强的工业聚集区。进而以工业聚集区为载体,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为突破口,实施优势骨干企业倍增计划,加大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争取到2015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15家、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50家以上,销售收入和利税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到60%以上。实现产业、产品、企业由低技术水平向高技术水平、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由低增长状态向高增长状态的根本性转变。

3.2 利用资本市场,促进邢台经济发展 邢台市人均GDP不足3000美元,根据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邢台还处在主要依靠资本推动经济发展阶段。但是由于资本市场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所以邢台经济发展水平低直接制约了邢台的资本市场的发展。目前邢台资本市场总体规模较小,至今只有两家境内上市公司,没有很好地发挥资源配置和提升产业结构等功能,因此邢台要大力发展本地资本市场。而对于地级市,推进资本市场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推动企业上市。所以“十二五”期间,邢台要通过推动企业上市,拓展邢台企业融资渠道,拉动邢台整体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经济结构,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树立邢台新形象,争取五年内有7-10家企业上市融资。

3.3 大力发展冀中南产业经济区,构建区域经济共同体,共同发展 2011年公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位于冀中南地区的石家庄、保定、邯郸、邢台、衡水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对于处于石家庄与邯郸夹缝中的邢台,由于多年来的发展速度较为滞后,所以要实现赶超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可转换思维方式,加强与周边的近邻石家庄、邯郸市、衡水市的协作,形成资源共享、要素优化配置、优势互补、经济分工合作的共同发展格局,通过大力发展冀中南产业经济区,构建以石家庄、邢台、邯郸三个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借助外力,从而促进邢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4 融入京津冀都市圈、中原经济区,借势发展 国家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和中原经济区规划为邢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北京、天津由于在资源、交通、产业配置等方面面临巨大的压力,邢台可以作为他们的能源、建筑材料、纺织和农副产品基地,对他们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同时自身也能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实施,将使得邢台的一些项目成为国家重点支持项目,同时城市的调整改造也会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所以,在“十二五”期间,邢台要依托自身优势,变依附为主动,利用横穿东西、纵贯南北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尽快使邢台市成为河北南部和中原地区的物资集散、要素汇集地,着眼于京津冀一体化,提高区域竞争力,为邢台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3.5 加快发展旅游业,打造国内外旅游新格局 国家将发展旅游业列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邢台可以以此为发展契机,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强力发展休闲旅游业,开发旅游产品,打造旅游精品,促进旅游业向综合业态发展,逐步将其培育成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尤其是伴随京广高铁的通车,邢台已经正式成为京港澳高铁沿线旅游市场推广联盟成员单位,同时邢台还要加强与京津冀等周边地区旅游景点线路建设,以 “太行山水、邢襄文化”等旅游文化品牌,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休闲产业带,把邢台市旅游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争取到2015年,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8%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5.4%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5%以上。

参考文献:

[1]张晓萌.基于京津冀区域一体化背景下的邢台市城市发展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孙宁.邢台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07.

[3]邢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25.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4

摘要:我国各地区正在积极进行循环经济试点,由于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时间短,各地对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与战略重点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盲目性。通过研究提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优势导向战略模式和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基本思路,以及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原则。

关键词:区域循环经济; 空间组合战略模式; 优势导向战略模式; 技术创新战略模式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

(一)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空间组合模式[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生产综合体模式具有很大局限性,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主要包括增长极模式、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和网络发展战略模式。增长极模式的基本思想是经济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和部门,而是首先集中在某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和主导产业部门,这些部门通常集聚在某个地方即增长极(城市、经济特区、资源密集区和开发区等)。增长极既包括产业增长极,也包括空间增长极。增长极具有支配效应、乘数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区域工业化初期阶段所采用的一种空间结构模式。在传统线性经济模式下,增长极推进型企业的选择所依据的产业关联包括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等,主要强调“生产者” 企业与“消费者” 企业之间的关联,忽视了企业“废物”的循环利用即“分解者”企业与“生产者” 企业和“消费者” 企业之间的关联,是不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

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必须用循环经济理念将传统增长极改造成循环型增长极。循环型增长极与传统增长极的主要区别如下[2]:

1.传统乘数效应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传统增长极的乘数效应指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垂直联系和水平联系,忽视了“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与“分解者”企业之间的联系。为实现区域循环经济效益最优化,循环型增长极中的推进性企业与其它产业之间必然要建立产业生态联系,因此,传统乘数效应必然向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转型,产业生态联系乘数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

2.循环经济效益是循环型增长极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重要动力。与传统增长极一样,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是循环型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机理,但与传统增长极仅追求经济效益不同,循环型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必须遵循循环经济规律,追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由于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的存在,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均随距离的递远而衰减 。

3.根据李小建和苗长虹提出的推进性产业的性质和相关指标[3],作者认为区域主导循环型工业选择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较强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工业循环经济技术创新能力;(2)强产业生态关联性,能促进循环型产业综合体的形成;(3)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产品市场广阔,市场扩张和生产发展速度快;(4)较高的发展速度或潜在发展速度,能带动循环经济整体快速发展;(5)较高的比较循环经济利益,能充分发挥区域比较循环经济优势,发展潜力大;(6)具有较大的规模,只有这样才能主导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方向;(7)动态更替性,不同发展时期,主导工业不同。组成区域循环型主导工业的若干关键企业或潜在关键企业是该工业的推进性企业,推进性企业的区位集中地便是循环型增长极。

4.循环型增长极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一方面,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往往更倾向于空间上互相接近,产业生态联系更多地发生在区内;另一方面,由于在产业系统中增加了“分解者”企业,从而提高了产业关联度,因此,循环型增长极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往往较大,而传统增长极忽视“废物”循环利用,缺少对地区生态环境发展的带动作用。

5.循环型增长极有利于其与地区的协调发展。循环型增长极的选择遵循产业生态联系原则,增长极与地区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网络,二者互相利用“废物”,既节约资源又可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增长极与地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基本思路如下:(1)点轴发展战略模式的几何构成是由点和轴(线、带)两大部分有机组合而成。(2)点轴系统既具有集聚效应,也具有扩散效应。(3)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中的轴线走向与自然轴和人文轴的实际走向吻合一致,轴线具有不规则特点。(4)点轴发展战略模式具有等级层次性。

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是在循环型增长极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循环型空间结构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循环型轴线有机组合而成,循环型增长极沿轴线形成复杂的产业生态联系,与传统轴线相比,循环型轴线增加了“废物”的运输功能。循环经济效益可分解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与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一样,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也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循环型轴线走向与自然轴(流域轴、海岸轴等)和人文轴(铁路轴、公路轴等)的实际走向一致,或由自然轴与人文轴共同交叉复合组成复合轴线,是区域循环经济的空间组合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循环型网络发展战略模式由循环型增长极和相互交叉的循环型轴线共同构成,具有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但以扩散效应为主,以区域循环经济均衡发展为目标,是以循环型点轴发展战略模式为基础的高层次终极发展。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优势导向模式[1]

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基本特点即:(1)把区域内部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区域主导优势条件,资源储量、种类、品位、空间组合状况及开发利用难度等直接决定着区域内部支柱产业的选择、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形成,以及区域在全国乃至国际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2)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但非最终形式。随着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大,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将逐渐被其它优势导向战略模式替代。(3)资源导向战略模式适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4)区域内部自然资源空间分布格局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在自然资源稀缺和生态环境恶劣的时代,丰富的“废物”(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成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优势条件之一,“废物”(资源)再利用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成为资源导向战略模式的重要内容。传统资源导向战略模式仅强调自然资源如煤炭资源优势,忽视了“废物”和环境资源的价值。(2)资源(含“废物”和环境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传统自然资源导向战略模式是各类优势导向战略模式的最初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但随着自然资源日益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如垃圾发电)和环境资源密集型产业将成为朝阳产业,在“废物”集中地区如大城市可采用“废物”导向战略模式,在环境资源丰富的地区可采用环境资源优势导向战略模式(如利用优美的自然环境发展旅游业,在空气质量优良的地区发展对空气质量要求特别高的高新技术产业),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可发生在区域发展的较高阶段,并可贯穿于区域发展全过程中。(3)区域内部自然资源、“废物”和环境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共同决定着资源导向战略模式应用范围的空间配置格局。贵州省开阳县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发展战略模式是典型的资源导向战略模式。

根据区位论,优越区位是决定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一定阶段可成为主导因素,形成区域发展的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其基本特点:(1)优越区位是区域发展的主导因素。(2)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中的区位由自然区位和人文区位两部分构成。(3)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区位优势的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转化。循环经济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在一定阶段应采用区位导向战略模式,但除考虑传统的区位因子外,还要重视“废物”的运输成本、“废物”运输中的环境污染、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等因子。区位导向战略模式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中间存在形式,而非最终存在形式。

我国目前的生态工业园规划,往往强调自然资源优势和政府的重要性,忽视企业区位因子如市场区位、交通区位等的重要性,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等,降低了企业利润,不利于调动发展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更不利于自然资源短缺而区位优越的地区发展循环经济如发挥交通区位优势、集聚废旧金属发展金属再生利用产业,影响了循环经济的合理布局。在我国未来的循环经济发展中,要加强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在区位优越地区发挥区位优势集聚生产要素,加强对传统经济的循环经济改造和促进全新型、虚拟型循环型经济地域结构类型的形成。

区位动态转化导致区位导向战略模式向市场导向战略模式转化,市场导向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即:(1)市场是决定区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竞争机制是区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3)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一种模式,也是区域发展战略模式的最终存在形式。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导向战略模式具有新的特征:(1)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最终消费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因此,绿色市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因此,竞争机制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其前提是建立完善的绿色市场经济体制。(3)绿色市场导向战略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模式,强调一切从绿色消费市场出发,有市场就生产,无市场就转移。

(三)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模式[1]

传统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区域内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制与市场化是区域创新的标志,区域内部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与科研机构是区域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依托。

按照区域发展初期技术创新过程形成的机制不同,可将技术创新区域分为自主创新型区域和引进创新(模仿创新)型区域两大类。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在一切战略模式中处于核心地位,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具有以下新特征:(1)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技术创新战略模式强调先进科学技术是区域发展的主要推动要素,技术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是区域发展的主导产业类型,忽视了资源再生技术、资源节约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循环经济技术不一定是高技术,但确是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因此,循环经济技术创新应是区域技术创新战略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2)根据循环经济理念,“污染”的技术与“绿色”的技术不再是严格意义上对立的概念,技术的选择应在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要把所有减少物资消耗、封闭物质流、使能源脱碳的技术进行系统化思考。突破单一的、狭隘的观点,从整体的角度把各行业的创新技术统一起来,以追求最佳效益[4]。(3)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闭路循环技术等成为区域技术创新的重点。根据循环经济的6R原则,为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除以前的高新技术外,资源节约利用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闭路循环技术和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等成为技术创新的重点之一。(4)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循环经济强调企业之间“废物”的相互利用、企业因产业生态链断裂的风险大,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复杂,因此,更需要企业之间加强技术创新的合作,企业网络技术创新的地位更重要。(5)政府在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更明显。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大学和科研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源泉,中介服务机构是技术创新的桥梁,政府是技术创新的航标、且通过改变技术创新活动资源配置来影响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而循环经济技术是带有很强公益性质的技术,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区域循环经济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区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5]。

二、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选择原则

(一)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原则

目前如何选择中国现阶段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有以下观点[6][7]:(1)高耗能、高污染的工业行业和废弃物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产业是我国循环经济的近期战略重点产业。(2)中国近期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市场效益、就业、循环利用资源与环境保护“四统一”原则。②治理“双高行业”即高污染排放和高原始资源消耗行业原则。③在总体污染排放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行业优先原则。④抑短原则,即抑制资源短缺程度最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使用原则。⑤成熟技术原则,即加速推进已经具有成熟循环利用资源技术、资源再生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原则。⑥规模经济原则,即推进企业规模生产和区域循环经济网络原则。我国的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性大,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而不是复制全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因此,以上原则在应用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选择时,需进一步修正。

1.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量大的产业优先原则。选择该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可有效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迅速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2.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选择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原则即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生态化的融合原则。首先,要在符合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生态化和国际化的前提下,优先选择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产业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否则,该产业在区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总量中的比例迅速减少和资源短缺数量迅速减少。其次,要鼓励企业从生产优先向服务优先的转变,优先发展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即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和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如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的发展。将制约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瓶颈”产业作为进行循环经济改造的重点产业,有利于区域生态经济效益的提高,但忽视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含潜在)的产业对区域循环经济效益的贡献,该类产业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应该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正如在区域经济中将“瓶颈”产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含潜在)同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一样,本文将制约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和主导(含潜在)循环经济产业、支柱循环经济产业同时作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二者并不矛盾。

3.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原则。如果新建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要重视建立产业之间的生态联系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联系,根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原则(如考虑“废物”运输成本、生态成本)进行合理布局,要重视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引导循环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已建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产业,必须根据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优化原则,依据循环经济理论,进行布局调整。如在坡度较大地区发展种植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必须退耕还林还草。

4.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制约原则。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地区如贵阳市,可采用跨越式发展模式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但国内外实践表明,循环经济必须与市场经济相融合,追求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优化,因此,总体上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要受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制约。

5.可持续消费原则。循环经济包括整个社会生产领域,其中,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社会消费行为会引导生产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中国目前虽然处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但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造成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原则,消费领域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广义循环经济包括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原则,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领域。

7.区域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原则。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生态环境和知识是21世纪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加速推进区域已经具有的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扩散,可以发挥循环经济技术的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区域的综合效益。

(二)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原则

循环经济的发展最终必须落实到空间上,但当前关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的理论研究滞后,导致在实践中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选择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目前,中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可持续协调发展包括非均衡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符合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21世纪初期中国区域发展的主旋律。可持续协调布局是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空间侧面,包括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两层含义。循环经济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在中国21世纪初期,其空间布局必然遵循非均衡协调布局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即可持续协调布局原则。

2.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原则。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资源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区域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地区和短缺程度大尤其是通过进口难以解决的资源利用集中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有效地提高区域生态经济效益。

3.因地制宜原则。循环经济存在空间差异规律,主要理由如下:第一,循环经济依赖的自然禀赋的地区差异性。循环经济依赖于自然禀赋,而自然条件具有地区差异性,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生产要素具有不完全流动性和分布不均衡性。第二,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循环经济改变了物质的流动方向,但不会消除经济本身的趋利性和节约性;具有生态联系的企业集聚可以减少废物排放、存储、运输及其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因此,存在规模循环经济效益和集聚循环经济效益规律。第三,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循环经济包括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物质循环,循环经济各环节之间的距离是无法完全消除的,存在距离成本的地区差异。第四,技术空间差异。循环经济发展依赖于循环经济技术尤其是循环经济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循环经济技术水平存在空间差异。第五,绿色消费市场的空间差异。消费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产品或服务只有在被消费之后,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循环经济依赖的绿色消费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消费需求,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反映在空间上必然形成区域绿色消费市场。因此,推进循环经济模式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4.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我国各地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强度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决定的,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原则。第一,要考虑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动态变化,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的趋势,优先选择在总体污染排放、生态环境破坏中所占比例较大、资源消耗多的产业和短缺程度大而进口难度高的资源利用产业近期在区域产业结构中比例下降不太大或不变和上升的上述地区作为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否则,上述地区不再符合原则(2)的要求,又不属于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也就不再是区域循环经济近期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第二,要在循环经济网络基础较好的地区优先发展循环经济,以利于实现集聚循环经济效益。第三,区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量中贡献大(含潜在)的产业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产业,其集中分布地区如某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源再生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集中分布地区是区域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贡献大(含潜在)的地区,是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

5.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消费模式比生产模式更重要;在中国已普遍出现高消费和不合理消费的倾向,消费集中地域如大中城市往往是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地区,消费的分布直接影响着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可持续消费布局原则。

6.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在目前生态环境普遍恶化的背景下,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是大多数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领域,但在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往往大大超过了生态承载力,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严重失调,应优先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与建设,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空间的选择必须遵循生态系统恢复与建设重点地区优先原则。

7.成熟循环经济技术地区优先原则。循环经济技术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已具有成熟循环经济技术的区域,率先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充分发挥比较循环经济技术优势,迅速提高区域的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 方创琳.区域发展战略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 诸大建.中国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李小建.公司地理论(修订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5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兰州经济区;城镇化;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5-0132-04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城镇化战略[1] 。这充分显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措施,是解决长期困扰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的根本手段[2]。为此,欠发达地区应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立足当地实际,以新的理念制定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加速城镇化进程,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

兰州经济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武威市的天祝县,共计29个县区,总面积约70012.4Km2(空间范围界定见表1),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中心城市经济区。目前,兰州经济区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镇化滞后严重制约了该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城乡二元结构、资源环境矛盾等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也表现得较为突出。在兰州经济区实施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战略,不仅有利于促进该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有效缓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1. 兰州经济区城镇化现状特征

1.1 兰州经济区城镇化现状特征

1.1.1 城镇化水平较低,内部差异明显

兰州经济区内分布有特大城市兰州市,中等城市白银市,小城市定西和临夏市,各类建制镇163个。截至2005年末,经济区总人口997.93万人,非农业人口为279.72万人,城镇水平为28.03%,远低于43.00%的全国平均水平。以县区为单位考察(图1),兰州经济区内部各县区的城镇化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城市化水平超过70%的有兰州市区和白银市的白银区;城镇化水平在50%~60%,具有较高城镇化水平的有红古区、平川区和临夏市;城镇化水平在10%~20%的县区有7个,小于10%的县区达14个之多,差不多占经济区县区总数的一半。总的来看,各地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密切,县区之间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各市市区的城镇化水平基本上都超过了50%,但大多数县的城镇化水平尚在20%以下。

1.1.2 城镇化水平发展速度缓慢,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兰州经济区城镇化进程缓慢,1994年的城镇化水平为23.34%,经过十年的发展到2004年为27.53%,年平均增长约0.42个百分点,不到全国平均年均增长速度0.86%的一半。此外,区内各地区的发展也不平衡,兰州市从1994年的52.21%增长到2004年的59.09%,年均增长约0.69个百分点,而同一时期白银市年均增长约0.45个百分点,定西市年均增长约0.19个百分点,临夏州年均增长约0.19个百分点,天祝县年均增长约0.3个百分点。不同的城镇化速度加剧了原本地区差异明显的城镇化水平。

1.1.3 城镇体系不够合理,空间布局地域差异明显

经长期发展,兰州经济区内城镇体系规模初步形成了由特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建制镇组成的规模等级结构,但是结构失衡,城镇人口规模等级序列呈典型的首位分布。2004年城市首位度为4.21。目前,城镇人口主要集中在兰州、白银、定西、临夏的市区和县城,这些城镇人口占经济区城镇总人口的80%以上,经济区发展缺失大城市,中等城市规模小、实力弱,城镇体系发展仍处于首位中心城市集聚增长阶段。与此同时,受自然环境条件、基础设施布局、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兰州经济区城镇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从空间分布来看,具有以中心城市兰州为中心,城镇沿河流、交通线、资源开发带呈串珠状分布的特点。区内其他地域城镇分布则相对稀疏,尤其是交通比较闭塞的区域,属于一定规模城镇分布的空白区。

2.兰州经济区城镇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障碍

2.1 就业压力和社会保障形势严峻

目前,兰州经济区城镇化水平为28.03%,乡村人口仍占很大比重,经济发展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方向的扩展,经济区将面临城镇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新增就业人口重叠所造成的巨大压力,就业将成为经济区目前和今后较长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另外,与发达和先进地区相比,兰州经济区科技教育事业不够发达,特别是农村教育比较薄弱,随着科技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升级,其总体趋势是以资本和知识密集为发展方向,资本和技术增密不仅排斥劳动,而且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了,使受教育水平低的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能力减小[3]。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富余人员隐形失业状态逐渐显性化和城镇失地农民数量的增加,经济区社会保障问题也变得较为突出。扩大就业,增加就业机会,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是兰州经济区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

2.2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

兰州经济区内既有社会经济水平发展较高的兰州、白银等城市,同时也存在大量贫困的乡村地区。兰州市与白银市的白银区2005年人均GDP分别达到18 296元/人、24 722元/人,分别超过全国人均GDP13 944元/人的水平。但是经济区内5个县的人均GDP只有1 200~2 000元/人,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8.61%~14.3%,人均GDP低于5 000元/人的县市区占到经济区县区总数的55.2%。2005年,兰州市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 52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 713元,而同期临夏州积石山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 149元,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二元结构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贫困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口素质限制了兰州、白银等中心城市的重化工业化经济体系与广大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联系,形成了目前经济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的特征。

2.3 城镇布局受资源环境约束严重

受兰州经济区干旱与半干旱和山地为主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区内城镇和产业发展主要沿黄河、洮河、大夏河、大通河、湟水、庄浪河、渭河等河流分布,沿河分布的城镇占城镇群城镇总数的80%以上,呈现出城镇和产业区沿河流、沿交通轴线串珠状的分布特征。在水土资源组合较好的河谷盆地内,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规模扩张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用地矛盾突出。多数河谷盆地城镇发展用地有限、大气环境容量较小、规模发展“门槛”较高、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尤以兰州市最为典型。

2.4 行政区划障碍和市场分割明显

受行政区经济和管理的影响,兰州经济区内市场分割十分突出,各市州和县区之间缺乏区域统筹发展的紧迫性认识,城镇各自为政,各打各的优势仗,不但没有形成优势互补,相反还在进行优势抵消。各城镇、县区之间的封锁、壁垒和局部利益驱动,导致资源不合理开发、开发区开而不发,生产要素难以合理流动、集聚和优化组合,难以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和集群发展格局。

3. 兰州经济区城镇化水平预测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而城镇化水平是衡量城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正确有效地进行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实现科学决策和加快发展的重要前提。由于城镇化是一个受经济和社会等众多因素影响的、极其复杂的系统过程,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企图用一个包罗所有因素的模型去描述城镇化的发展过程,是难以实现的[4]。为保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文章利用1994年以来兰州经济区及其内主要地区城镇化水平数据,分别采用指数函数、灰色模型、联合国法三种城镇化水平预测方法对各区2010年、2020年城镇化水平进行预测,综合预测结果见表2。

综合以上三种方法的预测结果,即到2010年和2020年兰州经济区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2.35%和37.45%。但考虑到区域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上城镇化发展速度会呈加速状态,同时由于在城市中的大量暂住人口没有进行统计,以及乡村―城市转型过程中农村人口户籍非农化滞后于产业非农化现象,存在着大量的隐性城镇人口,并且未来15年内甘肃省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进行以及亚欧大陆桥的重要度提高,兰州经济区的城镇化会随着地区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有较大提高,笔者认为这个预测水平相对偏低,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估算与调整,确定兰州经济区2010年的城镇化水平在35%左右, 2020年在40%~45%之间。

4. 兰州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策略

4.1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主体功能区划克服了传统空间规划不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弊端,使空间规划真正建立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发展基础之上,有利于优化区域开发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5]。主体功能区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优化开发区域指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指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在兰州经济区内部,兰州河谷盆地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力开始减弱,是经济区的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主要包括国家和甘肃省政府已批准的各类开发区和经济布局、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较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是经济区未来人口、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也是支撑经济区发展的重要增长点。限制开发区主要包括经济区内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在兰州经济区城镇化过程中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现有发展水平,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确定空间功能区划,重组经济区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4.2 培育兰州经济区城镇群,优化城镇化空间格局

城镇群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标志和产物。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要把城镇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具备城镇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镇群”[1]。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新的阶段,特别是甘肃省将兰州经济区建设纳入十一五规划的发展重点,兰州经济区内各城镇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形成了包括特大城市兰州,中等城市白银,小城市定西和临夏市及163个县城与建制镇的城镇群雏形。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兰州经济区城镇群,整合海石湾、连城及其周边城镇建立连海市,平川区、陇西县撤区(县)建市,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区次级中心城市,有效弥补中心城市对它们所在区域辐射带动的不足。同时,构建由核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卫星城市和重点镇组成的城镇体系,实现在做大做强特大、大城市的同时,积极培育中等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再造小城镇发展的动力系统。除此之外,实施优化整合兰白(兰州市与白银市)核心,强化提升黄河沿岸,积极发展西陇海兰新铁路沿线,带动促进农村和民族地区发展的空间发展策略, 促进经济区协调发展。

4.3 调整经济区产业结构,引导人口合理流动

城镇化的过程实质上是城市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就业岗位的过程。没有就业岗位的创造,城镇化协调健康发展就成了句空话[6]。兰州经济区传统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依赖城镇吸纳,如果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得不到改善,会从根本上影响城镇化进程。而城镇就业机会的多少直接受制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及转移劳动力的适应能力。目前,经济区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中心城市兰州和白银的主导产业又以对就业带动较弱的石油化工、有色冶金为主,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十分有限。为满足经济区城镇化协调健康发展的需要,应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合理调整经济区内各区的产业结构,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采取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增加的“两条腿走路战略”,有重点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对就业带动作用明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推进城镇化在经济发展和非农就业增长拉动下的可持续发展[3]。与此同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对临时进城务工人员,继续实行亦工亦农、城乡双向流动的政策;对因城市建设承包地被征用、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要转为城市居民,各地政府要负责提供就业援助、技能培训、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鼓励农村人口进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定居,引导经济区内人口合理流动[1]。

4.4 建立经济区统一的市场,加快各类要素流通

在区域内率先建立各种协作机制的统一市场,不但可以减少和避免相同产业过剩导致的恶性竞争,还有利于最终形成多层次城市竞合区域大格局。由于兰州经济区内各城镇间缺乏区域统筹发展的紧迫性认识,城镇各自为政,从而使得市场分割在群内十分突出,导致群内缺少各类专业市场和综合批发市场。在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和综合批发市场,提高规模化、专业化程度的基础上依托农业主产区,建设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将康家崖、文峰、口、会川、五竹建成全国一流的、功能齐全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进一步扩大榆中和平高原特色优质蔬菜交易批发市场的吸引和辐射范围,形成集储运、营销、信息于一体的大型现代专业市场;积极建设靖远羊羔肉专业市场和临夏分割牛羊肉专业市场;提升陇西、安定、渭源、岷县等的中药材专业批发市场等级。此外,配套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加快便民超市向农村扩展。

4.5 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网络,推进经济区一体化发展

区域内各个城镇间的各种联系是通过多种运输方式与信息网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建设满足经济区整体发展要求的基础设施网络,是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前提。目前,兰州经济区内已建成以铁路、航空、公路为主的全方位立体交通网络,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进一步完善城镇群高速公路网络,在建设定西至平凉、天水,临夏至合作,临洮至岷县等重点主干道高速公路的同时,加快兰州外环高速公路和各主干道连线建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县际公路,加快通村公路建设;改造陇海、兰新、包兰、兰青铁路干线,形成大能力快速运输通道,合理布局铁路枢纽和铁路客货车站,与汽车站共同形成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兰州铁路枢纽改扩建和兰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积极谋划兰州与和平至河口段地铁或城市轻轨。与此同时,实施中川机场的改扩建工程,形成以中川机场为区域枢纽、省内支线机场为依托的航空运输网络。

4.6 集约利用城市土地,走可持续城镇化道路

受干旱与半干旱和山地为主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兰州经济区内城镇和产业主要沿河流分布。多数河谷盆地城镇发展用地有限、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较为突出,尤以兰州最为典型。目前,中心城市兰州的建成区在河谷盆地内已无城市发展后备用地,严重制约了规模扩展和结构提升,必须跳出河谷求发展。随着城镇规模的进一步扩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城镇化”必将加速,城镇建设用地与城镇化之间的矛盾将变得更为尖锐。因此,经济区内城市规划需要积极引进紧缩城市理念,在保证基础工业用地的同时,增加混合用地,加强对投资强度、建筑密度等指标的要求,减少对过量土地的需求,警惕过度开发和土地闲置问题。区内兰州、白银等市区的规划布局应以“多中心、组团式”结构为主发展混合型、多功能组团,取消超人规模的中心商务区、大型广场和大面积低强度的绿化带,重点发展占地少、效益高的现代第三产业,鼓励城市改造和旧城填充等提高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整体效益水平[7]。在城市建成区附近划定控制边界,实行控制边界内高强度开发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同时,使得对建成区基础设施的利用程度大为提高,降低了城市基础设施与管理的平均运行成本。对兰州市榆中新城、拟建的连海市、陇西市和平川市采用土地混合开发模式,避免单一的土地利用结构,新区不仅能提供居住,还应提供商业、工业等就业岗位,以及满足居民的服务设施,引导其向能提供多种就业的混合功能的新区发展。在中川、永登、临洮等卫星城镇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土地限制,避免遍地开花,采取相对集中成片的紧凑开发,有利于集中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区内各级各类开发区的规模也要严格控制,各地应以当地比较优势和开发区原有基础为依托有重点地培育和发展潜力大、实力强的开发区,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从开发项目上提倡混合模式,不仅要提供居住生活条件,还应提供工作岗位和商业购物设施,减少由于新区与老城之间的密切交流而带来的频繁的交通出行[8]。同时,在城市土地开发过程中采取有序开发策略,为未来城市发展预留空间,走可持续的城镇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马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0-31,32-34.

[2] 刘勇,林家彬.十一五时期中国城镇化战略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2):85-86.

[3] 赵永革.就业压力下推进城镇化的产业结构战略选择[J].城市规划,2003,27(6):12-13,11.

[4] 孙中和. 灰色关联理论及Logistic模型在我国城镇化研究中的应用[J]. 中国农村观察, 2001,(6): 30-36.

[5] 邓玲,杜黎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研究[J].经济学家,2006,(4):61-63.

[6] 仇保兴.集群结构与我国城镇化的协调发展[J].城市规划,2003,27(6):5-6.

[7] 王慎刚,夏明月.城镇化中集约用地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1):31.

[8] 李翔.土地集约利用的城市空间发展模式[J].城市规划学刊,2006,(1):53-54.

区域发展战略研究范文6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科技创新;合作机制;高效生态经济区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国函[2009]138号),这标志着黄河三角洲的开发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由于黄河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低、生态环境极其脆弱,该区域开发必须在注重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高效、环保的区域开发模式势在必行。科技创新是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的重要力量,在区域生态高效开发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仅是高校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而且是节约集约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支撑。

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合作的意义

黄河三角洲作为我国第一个以“高效生态”为突出功能定位的区域规划,必须深刻认识到汇聚优秀人才、整合科技资源、搭建创新平台,创新科研人才组织机制,形成优秀人才的团队效应,提升科技团队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推动原始性创新和合作创新双轮驱动发展。因此,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科技创新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1 科技创新合作铸造黄河三角洲新优势

科技创新合作是打造黄河三角洲区域新优势的关键。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批复,标志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现实,但是该区域开发中不仅没有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思路,区域经济的融合思想也没有受到重视(慈福义,2010),并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式仍然是低层次的粗放型,科技资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较弱。譬如,截至2010年底,黄河三角洲地区共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78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4家,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82家。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知识经济时代,黄河三角洲开发不可能按照资源消耗型的传统开发模式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而是应该依托科技创新合作的力量实现“高效生态”型经济发展模式。因此,黄河三角洲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在低碳循环经济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今天,只有依靠科技创新才能实现节能减排的基本目标。

1.2 科技创新必将走向高效生态经济之路

科技创新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建设的根本。高效生态经济,不是放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是强调在节约集约开发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既要兼顾经济效益,又要兼顾生态效益。从黄河三角洲来看,土地后备资源优势突出,但是,黄河三角洲淡水资源贫乏,污染严重。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9.5亿立方米,人均303立方米,比全省人均水平低41立方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境内15条省控重点河流九成以上劣于地表水Ⅴ类标准,功能区达标率仅为5.3%。因此,高耗水、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项目不应是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项。总之,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脆弱,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功能退化。因此,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的产业也不符合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求。黄河三角洲开发必须走高效生态经济之路,这不仅是山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国家的战略任务。

1.3 黄河三角洲开发亟需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

科技支撑是黄河三角洲开发成败的核心。黄河三角洲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入海口,气温适中,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动植物生长,生态特色明显。因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沉积所形成,是我国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堪称“鸟类的天堂”。天然苇场是黄河三角洲独有的湿地资源,目前拥有2处部级自然保护区,有各种生物1917种,其中野生动物1524种,植物393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动植物50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保护公约》的种类为47种。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为多层次推进保护开发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形成了以新、奇、野、美为特征的湿地景观、草原景观和海滩景观,发展生态旅游创造了独特的条件。同时,黄河三角洲区域由于开发历史较短,涵盖6市19县,行政壁垒较多、发展条件不均、部分县区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偏大,亟需依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依靠科技发展新兴产业。我们认为,黄河三角洲区域19县市各自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实现科技创新,不仅力不从心,而且也不现实。因为科技创新不仅要耗费多、风险大,而且科技创新也要讲究聚集效应。

2、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合作存在的问题

黄河三角洲19地市政府在积极借鉴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组建了便于区内政府首脑之间协商议事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高端论坛”,建立了黄河三角洲技术转移中心等有利于科技创新合作的机制或机构。但是,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合作问题仍然较多。

2.1 科技资源分布零散,科技创新合作地区发展不平衡

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合作的基础条件。没有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科研队伍、足够的科技经费投入、完备的科研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科技创新合作难以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引领与支撑作用。目前,黄河三角洲区内科研力量较强的单位主要有以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滨州学院等为代表的高等院校和以胜利油田、潍柴动力、滨州航天等为代表的科研院所。众所周知,高校及科研院所作为科技合作的重要主体,由于现实教育体制限制和科技创新合作机制缺失,导致地方企业科技攻关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之间存在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致使高校或科研院所仍然是在实验室搞市场化率较低的“科研”,地方企业由于科研投入风险大、科研人才培养乏力等原因,使得大多数企业习惯于不依赖科技的“生产”。纵观黄河三角洲区域,一方面是淄博高青、滨州全境在行政割据的现实面前科技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日趋严峻;另一方面是东营全市、德州庆云、烟台莱州在科技创新资源上具有优势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则较快。

2.2 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技创新合作缺乏联动机制

当前黄河三角洲科技创新合作发展由于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和科技创新合作联动机制缺乏而停滞不前。截止2010年,黄河三角洲地区争取国家各类科技经费2亿元、取得重要科技成果310项、专利授权达到4821项、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25亿元,分别占全省比例为13.3%、13.4%、10%和12.1%。其中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异常明显,如,黄河三角洲区域只有乐陵科技支出占比明显高出全国为2.1%,这将不仅不利于地方企业和高校或科研院所之间“各取所长”竞争优势的发挥,从而不能提升两者在各自领域的竞争力,也会形成科研上重复建设、重复研究等资源浪费现象,从而延缓经济社会的发展步伐。更为重要的是,现在大多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企业和地方政府在区域科技合作中未能发挥主体作用,今后的科技合作很可能停留在各地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出现区域科技合作体单一化的现象,这与各地产业结构雷同,而不必开展区域科技合作有很大关联。

2.3 科技创新人才缺乏,科技创新合作主体力量较弱

2.4 科技合作基础较弱,科技创新合作机制难以理顺

行政区划的地域分割是制约区域创新资源优化整合的体制障碍。黄河三角洲地区既有区位条件优越、土地资源优势突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和生态环境良好等相对优势,也有淡水资源比较匮乏、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对外开放水平不高等明显劣势。全面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不仅要靠黄河三角洲各级各类机构组织通过市场竞争规则获取发展机会,更要仰仗区内19地市之间精诚合作实现整体竞争优势。但受行政区划所限,各地单干色彩较重,尤其在科技创新领域更是“老死不相往来”。当前引致黄河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发展深层次根源主要来自于行政区划限制、市场分割和地方利益保护等制度层面因素。高度行政垄断阻滞了技术创新公平的市场准入机会,强化了不透明度。在黄河三角洲内部,目前最大问题是各自为政,地区之间的合作协调难度很大,在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影响下,科技资源的自由流动与充分合作受到极大阻碍,导致区域科技创新技术设施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技术创新方向结构雷同,使区域间创新的错位发展步履维艰,直接阻碍了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的健康发展,且影响该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的机制难以在短期内理顺。

2.5 创新合作环境不良,科技创新合作运行机制未建立

随着“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稳步推进,“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科技打造新兴产业”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但是黄河三角洲19县市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各地科技事业发展需要各地紧密配合,相互支持,共同攻关才是正确的发展道路。目前,黄河三角洲区域内19县市政府缺乏对区域科技创新合作中各要素的协调能力的关心。由于政府职能转变和体质改革不到位,各政府的科技计划与企业的科技需求缺乏有效效衔接,不能将宏观调控作用渗透到联合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全过程中,影响了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区域内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的科技合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尚在逐步建设和完善中,科技和经济脱节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机制仍束缚着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在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尚未充分起到基础性作用,各县市(区)条块分割,资本市场发育不健全,缺乏完善的区域技术产权交易平台,使得区域内有限的科技资源配置难以实现整体的优化和效率的提高。

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合作发展对策

黄河三角洲区域科技创新竞争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必须不断努力的方向,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在推动黄河三角洲科技创新合作进程中,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面向未来,按照共同确定的科技创新合作目标与任务,联合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全方位确保区域科技合作落到实处,通过合作促进两地信息、技术、资金、人才和市场等要素的优化组合和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区域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3.1 组建科技创新合作机构,创新合作体制与机制

利用科技部与山东省政府的省部会商议题的机遇,加快建设黄河三角洲部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一批精品可持续发展基地,省政府同意其享受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广泛吸纳国内外知名学者、高层次专家和各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建立专家顾问团,组成大网络、高水准、多学科的决策咨询机构,促进经济区各项科技工作的贯彻落实。同时,加大科研院所的企业化改革,使其真正成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实体;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研发机制,促进区内各类科研机构实现跨区公平竞争;合理调整、布局各类科技力量,推进产学研结合,实现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联动。成立区域内联合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协调机构。协调机构设置有利于各区域之间合作沟通,尽可能克服黄河三角洲19县市各自进行科技创新的弊端,从而协调解决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协调结构不应只停留在为区域内开展共性技术牵线搭桥,更重要的事为整个区域内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和成果转化进行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切实加强区域内共性技术在各个领域的统一部署,加强区域科技资源整合力度和协同发展能力,避免行政分割和低层次重复研究等问题。建立鼓励和促进区域内联合攻关的奖励机制。

3.2 推进区域内多方合作联盟,搭建科技创新合作平台

鼓励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以多种形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联盟,加快经济区急需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以政府的各种资金支持为切入点,鼓励帮助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投入高效生态经济技术研究,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的生态经济技术,提高生态经济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推动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等重大源头创新平台建设,争取大型国有、民营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在山东设立研发分支机构,加强重点实验室共建工作,充分发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技术创新平台的作用,进一步提高支撑和服务行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紧紧围绕经济区建设对科技的重大需求,以改革开放、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产业创新为核心,搭建跨省区、省部合作的开放式科技创新平台,创建部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优化配置科技资源,产学研联合进行科技攻关,突破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组织实施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建设一批低碳型科技产业示范基地,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特色生态经济模式,构筑高效型、生态型、创新型、循环型的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构建区域性高效生态经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公共研发平台和技术检测中心,重点支持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科技机构设立的信息文献中心、检验检测中心和科普基地等科学和技术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集成各级财政资金,加大研发投入,降低企业的研发风险和成本,促进生态技术产业化和全社会的技术进步。

3.3 实施一体化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大人才资源整体开发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机制。以项目为纽带,以基地为载体,实施“人才、基地、项目一体化”战略,坚持培养与引进并用、数量与质量并重原则,加强经济区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黄河三角洲泰山学者”专项建设工程,以项目为纽带吸纳科技人才。全面落实人才引进政策,不断创新人才引进体制,采用多种形式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到企业从事各种产学研联合开发工作。通过选派优秀科技和管理人才到发达国家和地区考察、培训等途径,提高经济区的管理水平。多渠道、多形式加强有经济区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满足经济区发展对各类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实用科技培训和科普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把经济区建设与农民增收、群众致富结合起来。努力营造人才汇聚、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局面,为黄河三角洲地区打造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加大创新型人才的战略性培养力度,形成结构合理、创新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

3.4 推动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建立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

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鼓励区内企业技术创新。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有效扩散。促进技术研发补偿机制的建立,可在集群内建立知识产权交易市场,在科研创新单位与企业之间搭建有效的交易平台,促使科研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同时,黄河三角洲各县市区政府需要进一步共同制定和完善风险投资的相关法律法规,为风险投资的运作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并通过放宽对风险投资的限制,开辟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一方面积极引导风险资金进入R&D活动,通过各种资金引入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随着项目进入成熟期,风险投资可以灵活推出以进行新一轮的投资活动。引导社会资金的投入,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原则促进经济区加快发展。积极引入风险投资,促进经济区特色技术和项目的孵化、示范和快速发展。通过土地异地置换等筹资措施促进经济区盐碱地改良和高效生态利用。促进典型示范企业或科技产业化项目进入资本市场,充分发挥主板市场、二板市场、三板市场等渠道的融资功能。积极利用国外资金,加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环境规划署及国际金融组织、国际援助组织和有条件提供外援与合作国家的联系。

3.5 搭建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创新科技创新合作模式

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目前黄河三角洲区域19县市的各类科技资源数量较多,但是对于科研机构和企业来讲,科研条件或资源的使用获取途径却不甚畅通,拥有资源的机构对共享的社会价值认识不足,即使有部分机构有对外提供服务的意愿,也没有采取各种渠道,使信息能够通畅到达各类用户。因此,要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各类资源进行整合,构建各领域科技资源的信息平台,使科技资源的各类使用者能够充分获知资源的有关信息。在推进方式上建议分三步实施:首先选择成熟的科技资源作为试点进行整合,以科技信息资源和科技成果资源的共享为突破口,共同建立科技信息资源平台和科技成果网上交易平台,充分发挥黄河三角洲紧邻“京津唐”和“环渤海”科技市场的优势,构建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网络;其次,加强跨部门的合作,整合本区域内各级各类科研机构,发挥科研院所、高校交流共享科技成果,优势研究领域和学科方向等信息,联合共建科技教育信息网,提高基础资源的共享水平;再次,积极争取实施内引外联的策略,既要发挥国内各地科技力量,攻克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遇到的科技难题,也要积极吸引国际科技资源市场,运用市场规律筹划一批适应黄河三角洲区域“高效生态”产业发展的科技资源。

参考文献:

[1] 周洪利,李建航,蔡媛莉.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组建的要素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8,2(2):62-68.

[2] 郭鹏江,杨晶,杨英.西部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12):27-29.

[3] 李晓燕,陈萍.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1991-1993.

[4] 李艳春,王春晖.关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的思考 [J].特区经济,2009(8):149—151。

[5] 孙洋.产业发展战略与空间收敛: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区域增长的比较研究 [J].南开经济研究,2009(1)::46-60。

[6] 周彩红.产业价值链提升路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以长三角制造业为例 [J]中国软科学,2009(7):163-171。

[7] 陈建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 [J].中国工业经济,2004(2):19-26。

[8] 于文金,朱大奎,邹新庆.基于产业变化的江苏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思考 [J].经济地理,2009(6):940-945。

[9] 于良春,付强.地区行政垄断与区域产业同构互动关系分析—基于省际的面板数据 [J].中国工业经济,2008(6):56-66。

[10] 冯立新,东.中国地区产业结构同构化成因的博弈分析 [J].经济研究导刊,2009(10):124-125。

[11] Braczyk HJ, Cooke P.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Role of Governance in a Globalized World. London: Pinter,1998.

[12] Basil Achilladelis, Nicholas Antonakis. The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Case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J]. Research Policy, 2001(3): 535-588.

[13] Aghion and Howitt. A Model of Growth through Creative Destruction [J]. Econometrica, 1992(60): 233-351.

[14] Radosevic.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 Determinants, Organizers and Alignments [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02(27): 87-96.

[15] Padmore T., Gibson H. Modeling Systems of Innovation: A Framework of Industrial Cluster Analysis in Regions [J]. Research Policy, 1998(26): 625-641.

[16 Kaufamann A., Todtling F. System of Innovation in Traditional Industrial Regional: The Case of Syria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 Regional Studies, 2000(34): 2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