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范例6篇

媒介素养范文1

1.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媒介素养起源于西方,1992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其定义为: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对公众进行媒介认知能力方面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公众正确认识传媒的性质,提高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正确使用媒体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2.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

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加拿大等国家,80年代很多国家把媒介素养纳入到学校课程教育体系;90年代以后,教育思想又有新发展,重点是培养青少年接受、处理与鉴赏传媒信息的能力。目前,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将媒介教育正式纳入正规的教育课程,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也开始实行媒介教育。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刚刚起步,大多数大学生从来没有接受过媒介素养的相关教育。虽然近几年随着社会的逐渐重视,开展普遍、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呼声越来越高,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根据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等地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所做的调查表明:媒介道德规范的认知与自律能力还处于较低的阶段,具有明显的实用、功利性倾向,思想上尚有许多模糊认识;媒介消费仅仅处于娱乐的低端层次,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内容缺乏应有的关注,不愿花精力思考一些有思想深度的社会新闻;对媒介现象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大学生对媒介知识的学习尚处于自我判断、自我接受阶段,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总体来看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仍处于较低水平,亟待必要的引导,需要提高理性辨识能力、对信息的分类和整理能力和利用有效信息促进个人发展的能力。

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高校学生党建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是高校学生党建的新视阈,本文试图从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展开,对如何创新思维、开拓思路、卓有成效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进行探讨分析。

二、媒介素养教育对学生党建的重要意义

1.高校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大众传媒是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一方面大学生开拓了的眼界,丰富了生活,方便了学习;另一方面,对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形成的大学生来说,媒介信息的良莠不齐又会带来非常恶劣的影响。大众传媒给学生党员的思想道德与行为带来了广泛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也置身于新的媒介环境之中。因此,如何使学生党员在错综复杂的传媒环境里保持健康心态,正确对待媒介信息,利用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成为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命题。如果运用得当,媒介信息集知识性、政治性、趣味性于一体,图、文、声、像各种手段并举,这些教育资源的合理运用,可大大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增强其影响力。

2.学生党员抵御大众媒介负面影响的现实课题

首先,大众传媒增强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随意性,导致信息繁多但却无序,以致虚假信息、不良信息泛滥,甚至出现一些与党和国家政策相悖的舆论宣传。学生党员在成长过程中容易产生对权威信息质疑排斥的心理,对虚假或不良信息产生的猎奇心理。在不良信息的诱导下,一些学生党员可能急功近利,说假话、套话,甚至触及社会道德和公众价值观的底线。其次媒体有较强的隐蔽性与私密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尤其是在QQ、MSN、博客等沟通环境中,非正式的文字表达方式在反映出真实的情感的同时,也不至于出现面对面交流中造成的心理戒备,这就使学生党员的思想观念面临更多的载体和内容。如果一个环节没有处理好,就会导致学生党员良好思想观念难以形成,影响教育效果。最后,对经常接触媒介信息的大多数学生党员来说,基本还停留在简单接收和传播上,缺乏对信息的批判性解读。绝大多数学生欠缺媒介判断与反思意识,只有少部分学生党员能够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保持警觉性,并能主动反思传媒的背后意图。因此,必须加强学生党员的媒介素养教育,使其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干扰。

3.创新党务工作的必然要求

目前,党建工作队伍尚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虽然很多党建工作者具备较强的政治意识和丰富的党建工作经验,但却不太熟悉媒介信息技术,缺乏利用媒介开展党建工作的信心和能力。大量党建工作基本上还是通过民主生活会、文件传达等各种传统的工作方法,而这种单一的工作方式,内容单调,缺乏吸引力,效果不好。因此,党务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现代传媒的性质、功能和评判标准,真正把握传媒对学生党员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充分了解各种传媒的舆论导向和运作机制。党建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媒介,积极宣传党的知识,建立党建理论研讨阵地,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学生党员关注理论新成果和焦点问题。促使学生党员在优质的媒介服务中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全员化、全程化。

4.适应高校基层组织新变化的需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弹性学制的实施,班级、年级概念的不断淡化,以班级为主要建制、以教室为主要阵地、以集中活动为主要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有模式受到冲击,大大增加了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的难度。思想政治学习很难深入,组织生活难以保证,党员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有效的发挥。通过媒介素养教育,高校党建工作者可以利用先进的媒介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培养积极分子、发展新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党员教育与管理等工作,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基层党组织学生党建工作媒介系统是传播信息和知识,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舆论阵地,学生交流思想、进行自我教育的园地,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深入广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与学生党员良好的互动,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5.学生党员自我教育的需要

大学生不是被动的教育客体,而是教育的主体。现代媒介具有交互性的特点,在传媒环境中,可以变单向灌输式为双向交流互动式,变传统的教师“教”为主,学生被动接受为学生自主学习,变一次性学校教育观为社会化的终身学习观。作为高校就是要积极的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加强学生党员的道德自律,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接触媒介行为的过程中进行自觉内省和领悟,学会利用媒介完善自我,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把外在的影响内化为自己的品质。

三、创新媒介素养教育方式,提高学生党建的时效性

1.建立媒介素养科学培养体系,提高学生党员媒介素养水平

提高学生媒介素养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高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具体做法包括:一是开设媒介素养教育公选课,使学生获得基本媒介理论知识、提高媒介素养;二是充分开展学校内部调研,有针对性地举办媒介素养教育讲座,深入剖析媒介教育案例,培养学生党员独立批判媒介能力;三是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评价体系,制

定具体的媒介素养教育培养计划,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使媒介素养教育制度化和正常化。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使学生党员了解大众媒介的基本知识,能够辨别媒介信息的真伪并能判断其意义,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水平。

2.注重实践,充分利用校园媒介文化的资源

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高校要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探索建立完整科学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要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由学校相关部门统一协调部署,在对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媒介素养教育实施方案;要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党员的媒介素养,鼓励他们利用媒介本身进行实践,探索自我教育、约束和发展的路径。例如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站、广播台、校报等校内媒体,通过制作互动类的节目如党建聊天室、党建论坛等形式,让广大学生党员参与节目制作与传播过程,在实践中提高道德责任意识。

3.加强媒介信息全程监控,营造健康的育人环境

由于媒介信息的庞杂多样,具有很强的虚假性、隐蔽性、复杂性,增加了学生党员鉴别是非、真假的难度。高校应根据“充分利用、积极建设、加强管理”的原则,建立功能全面、多级防范的媒介管理体系,严格监控管理,净化媒介环境,确保媒介安全,营造健康的校园媒介文化。同时,做好宣传教育,唱响主旋律,争取主动权,针对学生党员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选择媒介信息,规范媒介行为,形成一种惩恶扬善的媒介舆论环境。使学生党员自觉遵守媒介法规和媒介道德规范,树立自律意识和自尊自爱的优秀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世界中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

媒介素养范文2

媒介融合时代对媒介素养的诉求

媒介的网络化、信息的数字化、传播的全球化形成了多元化的媒介技术环境和文化环境。信息技术已全方位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传统的大众传播手段、方式和结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和传统的大众媒介――报纸、广播、电视之间的竞争和融合, 促进了媒介内部自身环境的变革与深化,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认知世界的方式。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使传播以个人为中心, 以共享为基础, 无所不能的终端和无处不在的网络,使人人都可以参与内容的创造和信息的定制。多元化的媒体格局形成了“去中心化”态势,主流话语、精英垄断在媒介融合时代被消解,媒介回归其大众化的本原,成为影响年轻一代建立价值观及世界观的最重要因素。媒介信息已经如同阳光、水、空气一样成为人们生存的必需品。人们生活在崭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 一方面享用传媒带来的利益, 同时接受着传媒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 在人与传媒的互动中塑造着公共生活中的个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共同体。

人们把大众传播媒介称为“看不见的学校” 或“同步学校” ,而这所无形学校的课程,甚至比传统学校的课程更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但并非每个人都具有对大众传播信息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经验, 众多没有经过起码专业训练的普通民众成为新闻信息的者, 在毫无“把关”和过滤的情况下, 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都难以得到保证, 信息无序、言论无度、监管无为的局面将长期困扰着管理者和社会公众。另外,面对复杂的媒介环境,面对海量繁杂的媒介信息,面对无数不够健康的媒介信息,公众不能因为要杜绝媒介存在的“病毒”式的污染信息而遏制媒介的发展,同时不能完全阻止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接触媒介的行为。培养和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可以提高人们认知、选择、思辨、创造和制作能力,从而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媒介文化生态环境。

国际视野下的媒介素养培育

媒介素养的概念是由欧洲学者在20世纪30年代最先提出的。1933年英国学者利维斯首次在《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中提出了媒介素养的概念。这一理论一经提出,便立即得到了欧洲、北美以及大洋洲众多发达国家的响应和跟随,之后又相继扩散到亚洲、拉丁美洲及非洲。媒介素养教育历经70余年,不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各国均结合本国的实情和现实需求,对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进行了本土化改造与创新。

媒介素养是一个全新的素质概念,相对于传统素养的听、说、读、写能力,它指的是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思辨的反应能力以及利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就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解读媒介及其信息,建设性地享用媒介资源,逐步使人们具备批判能力和选择自主性,使之能够在多元媒介环境中,合理利用媒介促进社会和自我完善。

英国政府将媒介素养教育与学生的基础教育有机结合,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民主社会及民主社会中媒介的作用,并以积极的态度参加社会生活。1989年,英国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正式教学体系中,并规定在小学和中学普及媒介素养教育。2002年9月国家课程中,新增加了一个“公民课程”部分,作为中学教育的法定课程。在公民课程大纲中,确认了媒介素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在关键阶段的课程中,接受这些课题的教育。学生可以研究媒体对个体、社会群体或机构以及文化的影响和冲击。让学生理解人们如何使用媒体、使用不同形式的媒体的动机和媒体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澳大利亚被认为是当代西方最重视媒介素养教育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法令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从幼儿园到12年级教育的一部分的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便开发出从幼儿园到12年级的完整媒体教育课程与教材。在澳大利亚,几乎所有的州都将媒介素养教育单独或放在英语课中作为学生的必修内容。它还是世界上少有的在大学里设立媒介素养研究学科的国家之一。除各级学校教育外,政府部门还提供专门的教育基金以培养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专长。各地的教师团体也积极地通过政府鼓励机制,进行系统多元化的研究来发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为了应对美国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对加拿大构成了文化“侵略”的外部威胁,加拿大新闻传播事业的一个主要指导思想就是贯彻“加拿大化”的方针。为了找回加拿大人自己的文化角色,该国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活动。安大略省在1987年率先把媒介素养教育引入到学校正规教学中来,成为加拿大第一个政府官方批准开始媒介素养教育的省份。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告诉学生:媒体所呈现的内容并不是对真实世界的反映,大多数的媒介产物都是商业产品,所有的媒介产品都不可避免地含有意识形态,学生要学会批判性地接受媒体传播的信息,以免把异国文化当做本土文化来吸纳。

媒介素养中国在地化培育的思考

随着大众媒体不断地深入人们的生活世界,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培养其对媒介的正确判断和理解,成为中国当前传媒界、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国外的媒介素养培育给我们以很多的启示。笔者认为,我国的媒介素养培育策略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确立媒介素养的终身教育理念

媒介素养注重信息时代人的生存能力,注重媒介对人的塑形作用,着眼点在于现代人如何利用媒介更好地促进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而终身教育也强调教育要连接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重视教育在人格塑造、个性发展以及批判精神方面的作用,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媒介素养教育和终身教育两者在目标追求上相互贯通,表明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应是一种终身教育,而且只有在终身教育理念下,它才能真正得以深入。伴随着我国媒介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现代媒介逐步融入到生活之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形式、途径也将被不断拓展,媒介素养教育必将会贯穿我们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①成为促进人终身发展的重要方式。

2.构建媒介素养培育的两个体系

首先是媒介从业者媒介素养培育体系。媒介从业者作为信息传播的人际载体,其媒介素养直接决定了信息传播的质量。对于媒介从业者进行媒介素养的培育,使他们不仅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职业素养,同时具有媒介选择、媒介批评、媒介引导等职能,既要当好“把关人”角色,更要站在社会制高点承担引导意识形态、传承先进文化、强化社会准则、烘托社会正义、凝聚社会共识、共筑社会和谐的职能。

其次是受众媒介素养培育体系。对于受众媒介素养的培育体系,应以学校教育为基础,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为辅。具有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可成立专门的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培训中小学教师队伍,在学校教育中尝试开设专门课程。组织新闻学者、教育学家联合编写一套符合中国媒体现实状况的媒体素养教材和光盘,扩大宣传,使受众的媒介素养得以提升,提高对于媒介的认知、判断、研读能力,从而更有力地促进个人整体素养的提升。

3.实现传统文化与媒介素养的融合

教育活动应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进行,不能脱离既有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传统而实施。因此,应体现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在地化,将媒介素养培育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理念融合,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理念引导下实施,形成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例如,中国的“博雅”教育,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根基,能够提升现代教育的内涵。“博雅”即博学而高雅,既包涵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精华,又是为学做人的标准。媒介素养培育的目标以媒介知识为起点, 以培养具有媒介批判力的新型公民为归宿,着眼点在于现代人如何利用媒介更好地发展自我和认识社会。而“博雅”理念不仅注重知识积累、智力开发、技能训练,同时注重人生启迪、文化积淀、情操陶冶,让学习者脱离蒙蔽或去除偏狭观点,视野获得提升,从而培养出具备批判心智的“博雅”人。

注释:

媒介素养范文3

【关键词】弱势群体 媒介素养 发声 表达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网络媒体的普及,为弱势群体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表达平台,他们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言论,但是对于一些不会使用网络的弱势群体而言,他们又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呢?对此,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弱势群体与媒介素养

郑杭生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报告: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中指出“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社会弱者群体……它主要是一个用来分析现代社会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公平、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概念。”李学林在《社会转型期解决弱势群体问题的意义及其政治对策》中认为“弱势群体,就是指由于能力或机会处于劣势而只能较少地占有各种社会资源的人群共同体。社会转型时期,随着我国社会各利益主体的分化趋势的日益明显导致了一个较为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综上所述,弱势群体应是在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的过程中形成的,在经济生活中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在社会生活中无法与其他人进行平等的社会竞争,而日益被边缘化的群体。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关于弱势群体的媒介使用,因此我们进一步将弱势群体限定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都处于一种不利状态,有表达的欲望却无法使用适当的媒体来行使自己表达权的群体。

媒介素养,最初由英国学者提出,是国外的许多传媒学者和教育学者研究的热点,1997年卜卫发表了《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后,大陆学者开始参与讨论这个问题。关于媒介素养,也有很多不同的定义,张志安在《解读媒体素养教育》中提出“媒体素养就是指公众面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体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而段京肃、杜俊飞在《媒介素养导论》中提出“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它包括了三个环节: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工作和生活,通过媒介发出声音并维护自己的利益。媒介素养不仅是资质,而且是方法和技能,它决定了现代人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媒介生存能力。”随着大众媒介的普及,信息社会的媒介素养已经不仅仅是接触媒介的问题,更重要的应该是使用媒介的问题。

二、通过传统渠道表达的现状不容乐观

随着我国大众传媒的发展,以广电报刊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成为了弱势群体主张权益、诉求利益的一条惯常渠道。但是现况却是从报刊到广播、电视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都自觉地避开底层的弱势群体不约而同地将目标受众锁定为城市市民、白领和中产阶级等。北京青年报曾对他们的目标读者群进行了一个勾勒:“他(或她)是一位36岁左右较为成熟的年轻人,拥有高中或大专以上的学历,供职于政府机关、科教文卫单位或企事业单位的公务员、专业人士或白领人士。他(她)是拥有较高经济收入和消费投资决策能力、对于流行时尚敏感的、享有最多的高档和豪华生活用品的城市人。”显而易见,按照这家都市类报刊对他们读者群的勾勒,弱势群体被他们置于社会注意力的边缘。因此,在大众媒体每天报道主流价值观的新闻的时候,一些有冤不能伸的弱势群体只能选择另外的表达方式。

三、互联网是弱势群体首选的表达渠道

从新世纪开始,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截至2009年12月30日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28.9%。无疑,网络媒体已经成为中国新媒体的生力军,也逐渐体现出它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力。

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首次彰显了网络舆论强大的力量。从此,弱势群体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或者网民直接对某事件中弱势群体利益的关注,使得最终问题得到解决,弱势群体的利益得到伸张的事例越来越多。人民网《2009年度网络热点事件排行榜》①第一的“邓玉娇案”,相对于当地的官员,网络舆论明显倾向于处于劣势的邓玉娇,最终此案中邓玉娇被判免于刑事处罚。正是网络的出现使得弱势群体相较以前更容易发出声音,也更能得到广大公众的关注。相对于传统发声渠道的不通畅,网络成为弱势群体发声的首选渠道。

四、媒介素养是限制使用网络表达的瓶颈

网络虽然相对于传统发声渠道拥有巨大的优势,但是网络作为新媒介也对使用者提出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如果不会使用电脑、不会打字、不会上网,通过网络渠道发声又从何谈起。因此,弱势群体要通过网络发声就要拥有基本的媒介素养。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使用网络媒介已日益成为普通的日常行为,但是由于经济、地域、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有很多群众还不会使用网络。而当这些人想要发出声音的时候, “不会使用”就成为导致他们无法发声的元凶。正是因为不具有使用网络媒介的基本媒介素养,他们很难通过网络媒介来发声,以改变他们不利的生存与生活状况。在信息时代这些不具备基本的网络媒介素养的人就是信息时代的弱势群体。

由于这些弱势群体媒介素养差,他们占有和传播信息的无论是质还是量都与主流人群的差距较大。对他们来说,信息的占有与传播的不平衡仿佛一条鸿沟,难以逾越。如何跨越横在社会弱势群体面前的这条信息鸿沟,为弱势群体提供通畅的社会表达的渠道就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而这个问题中,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弱势群体的媒介素养,使他们能够与普通人一样使用网络媒介,充分、自由的表达自己,发出声音。

目前,“我国电脑和网络用户主要集中于男士、青少年、高收入、高学历阶层中,而女性、中老年、低收入、低学历者对电脑的利用则很少。”②不少调查都证实了上述情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1月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数据显示,地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互联网的发展水平也越高。从经济角度看,地区经济越不发达地区的弱势群体越是难于使用网络发出声音。虽然我国网络用户的结构在不断优化,农村网民的规模也持续增长,达到10681万;但在比重上,农村网民仍只占到网民整体的27.8%③。从这点也看出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群众使用网络表达自己也比城市居民更少。从网民的主要学历构成上,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的网民占到总比重的64.5%,而大多数低学历群众使用网络的比例较低,自然通过网络渠道发出声音的几率也较小。

无论是从经济状况还是学历水平,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的网络使用率都是较低的,造成这种客观现象的一大主因就是网络使用的基础条件匮乏,这是制约弱势群体通过网络发声的“硬件”。而另一个更为值得关注的就是制约弱势群体通过网络发声的“软件”――媒介素养。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网络使用的意识相对较落后。CNNIC的《报告》显示,目前农村非网民中,有38.8%的人是由于不懂电脑/网络而不上网,19.7%的人是由于没有电脑等上网设备,相对于缺乏相应硬件,缺乏电脑和网络使用相关知识而不使用网络的比例更高。这也反应了当下,制约弱势群体通过网络表达的真正瓶颈――缺乏媒介素养。因此,加大媒介素养的培养教育是完善和加强弱势群体发声机制实现弱势群体自由顺畅的通过网络等新媒介发声的基础。

弱势群体的发声,尤其是通过网络发声,涉及到弱势群体本身的媒介素养。当弱势群体无法使用、驾驭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时候,发声就无从谈起。因此,为了能使发声的整个过程更为有效,应该从最基本的――弱势群体的媒介素养,尤其是使用网络这方面着手,积极提高和拓宽弱势群体的网络使用率和范围。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加大了对边远农村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媒介素养基础教育的投入。国家和政府明白仅仅从硬件上实现普及还是不够的,新媒介的使用伴随着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只有进行使用新媒介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弱势群体的表达。■

参考文献

①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34页

③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2010年1月

媒介素养范文4

一、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

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在1992年将媒介素养定义为:“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介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这一概念被学术界广泛认可。具备良好媒介素养的公民,能够正确的认识媒介资源,有效地使用媒介资源服务于个体发展、服务于社会进步。随着对媒介素养重要性的认识,各国开始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也开始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工作,但高职院校的媒介素养教育仍是滞后的,未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根据不同人群对媒介素养的需求,我们可以将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定义为:通过教育,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对新媒体媒介信息进行正确解读、辨别、批评的能力,从而能够有效运用新媒体信息和资源,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所用。使其成为具有健康媒介观念,合理运用新媒体资源的合格媒介公民。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新媒体资源在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新媒体媒介依赖过强,缺乏理性。新媒体时代,智能手机将海量信息展现在高职生面前,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窥视欲,很多人沉溺于虚拟网络中不能自拔。导致他们对新媒体媒介的使用频率过高,过分依赖且缺乏理性。白天,他们是课堂上的低头族;夜晚,他们是牺牲睡眠玩手机的夜猫子。高职院校学生对新媒体媒介的过分依赖和非理性使用导致他们自我封闭、交际沟通能力退化,影响了他们正常的社交活动,同时也浪费了大好光阴,荒废了学业。2.对媒介信息盲从严重,缺乏思辩。在新媒体时代,由于信息的便捷性和自由性,其中不可避免的掺杂着色情、暴力、迷信、道德伦理扭曲、反动虚假等负面信息。高职院校学生由于思辨能力相对较弱,对社会的认知度较低,在面对庞杂的信息时不能准确判断信息的真伪,无法预估可能产生的影响,缺乏对虚假负面信息的识别能力和对其消极作用的抵御能力,对信息存在盲从现象。同时,在商业主义和消费主义的驱使下,个别无良媒体大肆宣扬拜金和享乐行为,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媒介价值取向越来越低俗化,严重影响其世界观和价值观。3.对媒介的应用存在偏差,缺乏深度。目前,高职院校学生主要将新媒体作为娱乐消遣和人际沟通的工具。他们耗费大量的时间在网聊、网购、网络游戏和网络电视上,对媒介信息的应用存在偏差,缺乏深度。新媒体媒介具有丰富的学习资源,是丰富知识、开阔视野的的优质工具。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很少有人利用新媒体中的学习资源为个人成长服务,白白浪费了举手可得的网络学习资源。大部分人只有在需要交作业时才会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多数情况照搬全抄,缺乏对信息的加工整理。4.道德和法律意识淡薄,缺乏自律。在新媒体的使用过程中,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和相关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语言不文明、侵犯他人隐私、网络暴力等违背道德甚至是法律的网络行为频频发生。有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猎奇心理,浏览观看低俗化、不健康、违法的内容,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对知识产权、网络安全的知识非常匮乏,容易上当受骗,身陷网络诈骗、网络贷款、网络传销等不能自拔,对其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1.加强对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作为培养学生媒介素养的主体,高职院校管理层应当意识到,在新媒体时代,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学校应自上而下加强对学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程度,积极贯彻落实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学校应从政策、组织、师资、资金上对媒介素养教育提供软硬件配套保障措施,使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在高职院校规范、有序地开展。

2.明确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首先要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目标。根据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和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媒介素养现状,我们可以把媒介素养的教学目标设置为: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使学生具备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媒介素养,即拥有正确的媒介观念,具备良好的媒介伦理道德和网络安全法律知识;学会辩识媒介信息的价值;掌握新媒体媒介概况及新媒体的使用;掌握利用新媒体制作媒介作品的技能。

3.设置科学、合理的媒介素养课程。媒介素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落实,需要高职院校根据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目标,选择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教学内容,设置阶梯式的渗透化媒介素养课程。阶梯式是指为不同年级、不同发展意向的学生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渗透化是指媒介素养的教学内容可以与其他课程进行融合,以解决目前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匮乏,无法普遍开设媒介素养专业课程的现状。第一阶梯课程是针对大一全体学生开设,主要为三方面的必修内容,一是新媒体伦理道德和网络安全法律知识;二是学会辩识媒介信息的价值;可以将这两部分内容设置在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使全体学生掌握健康的媒介观念。三是掌握新媒体媒介概况及新媒体的使用;这部分课程可以设置在公共基础课《计算机与网络基础》中,使全体学生具备操作新媒介的基本能力,能够高效准确的利用网络媒介为学习和生活服务。第二阶梯课程是针对那些对新媒体技术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学内容为新媒体作品制作传播方法。这部分内容可以放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新媒体营销》等课程中,对其他专业的学生可以设置为选修课。当然,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或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征求教学对象的意见不断调整优化课程设置,达到最优教学效果。

媒介素养范文5

关键词:媒介;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21-0022-02

在信息时代,媒介既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化和进步,也给青少年带来了颇多的负面影响,引起了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现阶段加强研究信息时代这一大背景下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人在媒介时代为取得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思维方式与综合行动能力,具体而言包括利用媒介资源的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手段与态度、运用媒介资源的有效度和批判媒介的能力等。

所谓媒介素养教育,则是指具有指导学生对大众传播资源能够正确理解与享用功能的教育。通过这一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并充分运用媒介资源进行完善自我,积极参与社会发展。一般而言,媒介素养教育包括基础性媒介知识及如何运用媒介,学习如何对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加以判断以及创造传播信息的知识与技巧,了解在自我发展中如何利用大众媒介四方面内容。

二、媒介素养教育的价值

1.个体性价值

在当前的新时代背景条件下,媒介素养作为一种能力已经成为了社会个体在媒介社会中取得生存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人与社会两个层面之间的互动中其重要性日益凸显。所以,媒介素养教育首先立足于培养人的基本媒介素养,他的个体性价值就体现在使人具备并连续更新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基本媒介素养,以促进人的生存能力的形成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获得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生存资源。基于此,培养人的基本媒介素养,构成了相较于其他教育形式而言的本质上的区别。

2.过程性价值

教育作为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项,其存在的合理性首先体现在“使人为人”的行动当中,由此则展现出一定程度的独立性与过程性。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决定于教育之“独立性”与“过程性”,教育的价值也就主要生成和体现于此种“独立性”和“过程性”的实践活动之中。当前,参与社会的“再生产”是教育最为重要的过程,而实现人的“现代化”则是教育最为重要的过程性目标。尤其是在媒介社会,体现得更是明显,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性价值,可在参与社会“再生产”和实现人的“现代化”实践中寻到根据。

3.社会性价值

媒介素养教育作为现实的生活事实,在一定程度上包含着人甚至全社会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在这种追求中,因为生活事实事前已经对价值共识的可能进行了提供,而全部达成了价值共识的生活事实又促成了实现共享、共同承担的可能生活方式,这样便会创造出一种可能的生活。人类整体的价值想象也包含于此种可能的生活世界之中。因此,创造出一种可能的生活也就构成了媒介素养教育的社会性价值。

三、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1.媒介环境错综复杂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受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影响,新媒体商业化竞争日趋激烈。倚助新媒体不断推陈出新的技术平台,大量的信息资源一同涌向受众,在新闻信息政策法规尚不健全以及经济利益诱导的情况下,低俗文化严重地冲击媒介环境。一方面,在制造和呈现信息内容时表现出“低水平满足”倾向;另一方面,在价值观的引导上出现偏失,致使媒介消费主义大行其道,所以,在新媒体时代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2.虚拟环境传播弊端凸显

与传统媒体相比较,新媒体实现了交流平台虚拟化和交流身份匿名性的特点。在新媒体环境下,匿名流成功地对网民的真实身份进行了掩盖,在网络虚拟的空间中的人们能够随心所欲地将自己的任何不满加以表达,而不必担心舆论的谴责,由此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

3.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

首先,随着青少年年龄的增长,渴望独立自主与其经济上依赖父母的矛盾日益激化,由此,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加剧,致使他们在产生较为强烈的叛逆心理的同时,在对待文化的态度上又表现出抵制主流文化,追捧个性文化。

其次,青少年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和情感都还很稚嫩,具有与人交流、为他人所关注、被认同的强烈愿望,他们害怕孤独,渴望融入集体,因此,极有可能视媒介为自身的精神伴侶,形成媒介依赖。

再次,对社会的认识,青少年还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对自身主体性地位的认识尚且不足,因此,他们在对待诸多事物的认识上还缺乏思考和批判意识,特别是在信息泛滥的新媒体环境下,媒介对信息呈现形式的视觉冲击力越来越强,对青少年在媒介信息的选择与使用上都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四、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

1.提高全社会媒介素养教育意识

首先,需要将媒介素养知识在全社会进行普及,将媒介素养教育运动广泛地在社会各个层面加以推广,当在社会上取得认同基础之后,再将其引进校园,最终将其转化为一门学科;其次,进一步利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向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再次,充分依靠学校、社区进行宣传,确保媒介素养教育意识能够真正深入人心。

2.争取政府部门的组织和支持

政府应当在适当的时间制定并出台与媒介素养教育相配套的较具权威性的政策性文件,规范媒介素养教育,为其开展提供保障,在政策层面给予媒介素养教育以有力的保证。当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教育行政部门认识后,应着手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充分调研和考察,力促相应的行政命令和有关规范及早出台,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给予督促和指引。

3.建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与推广的“共同体”

截至当前,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机构还比较匮乏,且多集中于一线和部分二线城市,尚未占据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然而,没有大多数中小城市相关机构、传媒机构和中小学校的参与,媒介素养教育是不可能成功的。因此,在我国急需成立多层次、覆盖面广的媒介素养教育参与机构,并使之相互支持与连接,更好地进行跨学科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同时,还应当进一步拓展媒介素养教育专业团体的功能,除了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广,还应负责教师培训、研讨会、通讯期刊、配套教材等方面的工作。

4.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的推动是媒介素养教育得以成功开展的源泉,但是,当前我国广大教师的媒介素养知识还比较欠缺,对媒介的认识常常停留于表层,较少关注受众的能动作用,更忽视了对媒介认识与把握能力的教育与培养。因此,在为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培训机会的同时,还要依托电视、期刊、网络等媒介建立资源库,为教师提供长期的、完备的资源与技术支持。

5.构建多层次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可以说学校教育是青少年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最主要途径,但媒介素养教育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又决定了只依靠学校来提高青少年的媒介素养几乎是无法成功的。同时,学生使用媒介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因此,家庭对于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媒体自身的参与包括政府的作为都是媒介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只有学校、社会、家庭相互配合、各司其职,齐抓共管,当前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才有可能得以提高。

6.加强学科结合渗透

对教师而言,要学会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例如:在信息技术课上,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对于进行理智回避,加强学生辨析、使用网络媒体的能力;在美术学科中,可以利用教室的投影仪将事前准备好的来自于报刊的漫画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分小组讨论,畅谈对漫画的看法,在教师不给出正确答案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多样性思维的发展;在语文学科中,如在教授人教版语文第十二册《各具特色的民居》时,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搜索有特点的“民居”图片和资料,还可以与语文课的内容相结合,开展“报刊阅读”、“网上阅读”、“网络交流”、“视频欣赏”、“信息筛选”等操作性强的活动。

参考文献:

[1] 蔡国芬,张开,刘笑盈.媒介素养[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67.

[2] 姚休,莫红鹃.电视媒体与当代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J].浙江传媒

学院学报,2009,(1):20-21.

[3] 刘燕梅.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新闻世界,

2010,(6):24-25.

[4] 李莉.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思考[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2010,(4):17-19.

媒介素养范文6

媒介素养的内涵

英国学者富兰克・雷蒙德・李维斯和丹尼斯・托马森在1933年发表的《文化和环境:批判意识的培养》中,首次提出了“媒介素养”这一概念,目的在于面对以电影为代表的大众传媒所带来的流行文化的时候,唤醒人们的批判意识,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精英文化。媒介素养的概念提出以来,经历了一个演变、发展的过程――由最初的精英主义立场所提出的单纯抵抗防御,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的文化多元化认识与实践;从重视独立批判能力的培养,到认识到媒介素养更应该是一种赋予受众的传播能力与权利,提倡加强全民对媒介的使用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其内涵随着媒介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

对媒介素养的概念,目前尚未有统一的界定,引用较多的是1992年美国媒介教育研究中心作出的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和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简言之就是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技术、信息为个人工作、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选择能力。随着媒介数量大量增加,信息采集、传输时效不断提高,媒介几乎无所不能地全天候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事实上,在同一时间内,受众对外界事物信息的注意、理解、记忆都具有选择性,所以受众必然存在对媒介及媒介信息的选择问题。一般而言,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对信息的关注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同一行业、同一领域、同一群体的受众个体的信息偏好也会有所区别。

理解能力。由于每个人在知识、阅历、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差异,对相同的信息,有些人只看到表面现象,而有些人却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质疑和评估能力。对媒介信息,是盲目相信、人云亦云,还是具有“批判意识”,通过理性思考,提出不同的看法或观点;能否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对重大事件或社会现象进行系统分析、研究论证并作出评判,是受众质疑和评估能力的直接体现。

创造和生产能力。创造和生产涵盖媒介技术、手段、内容、形式等多个方面,如以网络为代表的多媒体的出现,其多维的视觉效果,集光、声、影、动漫等于一体的传播方式,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编辑方式、阅读方式、思维方式及交流方式。能否顺应这种发展变化,有效使用媒介技术、信息为个人工作、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是当代受众媒介素养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提升媒介素养的紧迫性

传媒业大体经历了由报刊“一枝独秀”,到报刊与广播电视“并驾齐驱”,而后是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三足鼎立”,如今又进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媒介形态“相融共生”的发展阶段。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和运行模式的变革,一个全方位传播、多媒体介质、流动迅速、信息增殖迅猛的时代悄然来临。加深对媒介知识的了解,把握媒介的发展变化,有效选择和使用媒介信息,已成为受众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传媒业发展形势不断变化。一是从媒体数量看,传统媒体稳步发展,新兴媒体实现跨越发展。目前全国共有报纸1943种、期刊9821种,报刊发行量、广播电视受众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搜索引擎、聚合站点、网络论坛等传媒载体纷纷涌现,互联网的发展势头强劲,2009年我国网民规模达3.84亿,较上年增长8600万人,年增长率28.9%,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8.9%。媒体数量的增加,必然加剧行业间的竞争。二是从传媒发展方式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呈现出融合发展的趋势。如不少报刊、电台、电视台拥有自己的网站,刊登、播出的内容可实现即时上网,手机运营商与媒体合作创办手机报,这种融合发展模式既是出于不同媒体优势互补的考虑,也是面向市场求生存、求发展的现实选择。三是从运行模式看,随着新闻出版领域改革的加快推进,一些媒体已由财政供给的事业单位转变为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这就要求媒体从业人员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传播内容、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四是从传播方式看,传统媒体是单向传播,媒体是信息者,受众是信息接收者;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是双向或多向传播,受众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可以随时对信息进行评判,与信息者或其他人员进行交流等,信息者与信息接收者的界限已不甚清晰。

传媒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格调平庸化。一些媒体从业人员对传媒的功能、作用、社会责任认识不深,对新闻规律、传播规律、传媒运行和发展规律把握不准,在舆论导向、选题策划、内容审核等方面把关不严,社会责任渐失,价值观念模糊,内容格调不高。二是运作商业化。一些媒体未能很好地处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盲目地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舆论监督存在误区,如对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负面报道不计后果抢发新闻,对一些基本事实不加核实随意报道,甚至以“曝光”为名进行敲诈勒索,使传媒的公信力遭到质疑。三是内容媚俗化。某些媒体通过炒作明星绯闻、搜罗奇闻怪谈迎合受众,凭借渲染凶杀暴力、炮制黄色话题吸引受众,对受众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造成负面影响。

提升媒介素养的路径探析

提升媒介素养涉及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职能部门应高度重视、强化指导,有关方面应加强协作、合力推进,社会各界应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坚持宣传、教育、制度、监管并重,共同做好媒介素养这篇大文章。

加大宣传力度,使媒介素养观念深入人心。现代社会,媒介与受众的工作、学习、生活息息相关,媒介素养是当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但由于我国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对媒介素养的意义、作用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受众对媒介知识的学习、了解还不够深入、系统,因此,当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媒介知识、技能的宣传普及,使媒介素养观念深入人心,这既是提高受众媒介素养的内在要求,也是做好相关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从政府层面看,有关部门应将媒介素养的宣传教育摆上日程,作出规划,尽快组织实施。从社会层面看,相关组织、行业协会应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开展通俗易懂、灵活多样的宣传普及活动。从传媒层面看,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应结合各自特点,采取现场参观、交流互动等多种形式,加深公众对媒介的认识和媒介知识的了解。

多管齐下,积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应考虑我国现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考虑当前以及今后公众所面临的媒介环境以及人们在媒介消费习惯和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采取多种方法、多种层次、多种途径予以推进。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的轨道,是媒介素养教育开始普及的标志,也是媒介素养教育收到理想效果的保证。家庭是青少年媒介行为的主要发生地,家长应引导子女学会选择媒介、筛选信息,建立应对信息流的批判反应模式,提高对负面信息的觉察能力,并合理进行督导和管理。社区、行业协会等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具有独特优势,要展其所长,通过开展传媒研讨、短期培训、组织志愿者活动等方式,为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献智添力。

健全制度,提升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传媒从业人员是精神产品的生产者和媒介生态的重要创造者。传媒管理部门应从全局的高度综合考虑,将传媒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与职业准入、行业规范、绩效考评等紧密结合起来,在明确业务技能标准的同时,强化其道德自律意识、社会责任观念、服务受众的自觉性。通过制度建设,使传媒从业人员不仅具有较高的新闻选择、媒介批评、舆论引导能力,当好“把关人”和“社会守望者”,而且更应承担起传承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新风正气、促进社会和谐的神圣使命。

强化监管,着力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大众传播时代特别是网络和光纤传输技术的进步,使信息几乎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传统的管理方式已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同时,媒介信息涉及面广,牵涉领域多,对监管部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高额利润的诱惑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先进技术进行蓄意攻击,对管理部门的技术条件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监管部门要加强相关技术研究,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实行上下联动,强化部门协作,加大监管力度,坚决惩治媒介违规行为,为公众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

参考文献:

1.单晓红:《媒介素养引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袁文丽:《终身教育背景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光明日报》,2005-05-25。

3.郑保卫:《中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刻不容缓》,《中国教育报》,2008-03-24。

4.朱蕴:《浅谈编辑的媒介素养》,《出版科学》,2006(5)。

5.冯资荣:《泛信息时代的受众媒介素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4)。

上一篇剑门道中遇微雨

下一篇舍与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