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培训范例

媒介素养培训

媒介素养培训范文1

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是随着笔者参与的师资培训次数不断增加,笔者与一线教师、校长、教育管理者们的接触不断增多而逐渐显现和清晰的。2009年作为培训的第一阶段,我们先后在北京、杭州、武汉、沈阳、上海,进行了7次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师资培训。为了了解培训效果,我们设计、发放了调查问卷,组织部分学员进行了小组讨论。根据教师们的反馈,2010年起我们调整了培训内容和方法,并将培训对象从普通教师扩大到中小学校长和各级教育管理者。为了深入了解校长和教育管理者们的意见,我们在培训后对他们中的部分进行了小组焦点访问或深度访谈。通过深入交流发现,校长和教育管理者们与教师一样认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他们又有各自关切的问题。带着从师资培训中搜集来的各种疑问,笔者重新审视了自己在黑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研究的情况,对该校校长和教师进行了深入访问,并对实验期间黑小教师及校长发表的教案、论文等进行了详细的文本分析,努力从实验学校的经验中找到应对挑战的方法。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主要聚焦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媒介素养教育要在现有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系统开展,教师、校长、教育管理者应分别关注什么问题?其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研究方法

为解决研究问题,本研究先后采用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多种方法。首先,在师资培训的第一阶段,我们对参与培训的285位学员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题主要包括:你是否希望在自己的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你最感兴趣的媒介议题是什么等。第二,根据第一阶段调查结果,笔者调整了师资培训的策略。先后在北京、安徽铜陵、安徽繁昌、湖北武汉开展了5次针对中小学校长及各级教育管理者的培训,培训内容除了原有的理论阐述,我们还进行了示范课演示。为了了解校长及各级教育管理者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态度和看法,我们对某些校长和教育管理者进行了多次深度访谈。第三,发现问题之后,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作为与笔者长期合作的实验学校,到2010年9月,黑小不仅实现了由专职教师自主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而且有计划地组织和实施了各年段、各学科教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与现有学科的融合实验。更为可喜的是,2010年12月底,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在考察、评估了黑小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决定批准成立“北京市东城区第五个校本课程研究小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专题研究组”,以黑小为核心,吸纳周边兄弟学校及东城区少年宫,进行更大范围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研发和推广。作为全国第一个系统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小学,黑小是如何解决课程定位、课程形态、师资培养等一系列问题的?黑小的经验能否给我们一些启示?带着这些疑问,笔者一方面对黑小校长、科研主任、参与实验的教师等共12人进行了深入访问;另一方面对黑小校长及教师在实验期间发表的各类文章、教案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主要发现

在师资培训第一阶段的问卷调查中,共有285位学员教师参与了调查,回收到的有效问卷共149份,问卷回收率为52%。经统计分析,没有人在参加培训前“听说过‘媒介素养教育’或相关概念”,在培训现场也没有教师表示曾经接触过相关内容。即便如此,在短短3个小时的理论培训后,共有100位教师明确表示“愿意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占参加培训教师的35%。从笔者在培训现场与教师们交流的情况来看,除了35%的参训教师明确表示愿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外,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表示高度赞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不少教师指出他们没有权力决定学校开设什么课程以及课堂教学中能包括什么内容。因此获得校长的认可和支持,是他们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提条件。根据第一阶段的调查结果,笔者从2010年起调整培训策略,将培训重点转换为中小学校长及各级教育管理者。通过在培训现场的交流互动,笔者了解到对校长和各级教育管理者们来说,媒介素养教育同样是个新鲜、陌生的领域,但他们很快就认同了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例如,2010年1月在针对北京市各级教育管理者及校长代表的培训中,有代表发言说:“大众传媒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传媒素养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以及“网络等传媒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谈网色变,只堵不疏,媒介素养课程的开设就提供了很好的思路。”2011年5月,在笔者对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官员及全区47所小学的校长、教师代表进行过理论培训和示范课演示后,29所小学的校长和教师代表表示愿意成为媒介素养教育试点学校,占参加培训学校总数的61.7%。武昌区教育局副局长更明确表示“从区域推动来说,媒介素养教育我们肯定是要做的。这个态度和这个决定,是勿庸置疑的”。笔者历时三年,纵观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10个城市和地区开展的20次师资培训经历,笔者清晰地发现,即使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等概念对教师、校长及各级教育管理者是崭新和陌生的,但大家很快就能认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无疑是因为近年来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大改变。正如武汉市武昌区的一位校长所言:“孩子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我们成长时代背景完全不同,我深深地感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孩子们的生活乃至今后的影响至关重要,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在获得教师、校长、教育管理者们对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可之后,笔者发现由于教师、校长、教育管理者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承担的角色不同,因此涉及到课程实施时他们关注的问题各有侧重。例如,教师更关注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技巧,师资培养周期,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等微观层面的问题;校长和教育管理者则更关注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课程形态、媒介素养教育与现有课程的关系,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趋势等中观或宏观层面的问题。具体说来,校长和教育管理者们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首先,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目标及其与现有课程体系的关系问题。参加过培训的校长和教育管理者们普遍表示,课程研发者必须对“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等概念进行更加清晰、准确的界定,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目标及其与现有其他课程的关系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给出更合理的解决方案。因为,如果说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那么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等其他课程似乎也具有这样的目标。而且,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很多内容,如信息的搜集与整理、网络运用技能等,在语文、信息技术、品德与社会等学科中都已涉及,那么,如何区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异同?只有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学科体系有了明确的界定和系统的论证,才能为后续的课程实施、师资培训等奠定基础。第二,课程定位、课程形态问题。访谈中很多校长、教育管理者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应作为校本课程、地方课程还是国家课程来实施有不同意见。一些校长认为,校本课程应突出学校特色,因此,如果把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作为校本课程来实施,那么不利于该课程的普及;但如果把该课程作为地方课程或国家课程,那么教育管理部门就要出台相应的考核标准,才能对课程实施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此外,由于社会发展对人的知识体系提出多方面挑战,现在要进入课堂的内容非常多,如灾难教育、生命教育、性教育等,而学校教育的课时有限。那么,媒介素养教育是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来实施,还是作为现有学科中的板块,以融合课的形态来实施更可行?第三,开课年级、课时量的问题。笔者已经开发出的媒介素养教育教材是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在实验学校实验期间,课时安排为每周一课时。访问中有校长指出,现在的儿童自出生之日起就在媒介的团团包围之中,那么媒介素养教育课是否应从一年级就开始开设?每个年级的教学内容有无区分?课时量有无变化?第四,关于师资培养问题。不少校长在访问中询问,应该选派什么学科的教师参加师资培训?据他们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与品德与社会学科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似乎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那么应该从哪个学科的教师入手?此外,媒介素养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因此,对教师的人文素养、自身素质要求较高,再加上关于媒介的知识瞬息万变,那么教师应该储备哪些方面的知识?要用多长时间才能具备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能力?在现有教师日常工作繁重的情况下,如何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有无可能将参加媒介素养教育培训纳入教师的继续教育体系?第五,关于教学硬件设施、课程适用对象等问题。由于笔者在示范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和大量影音素材,因此不少校长在访问中提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否必须具备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以外来务工人口子女为主要生源的校长更关切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是否适应他们学校生源的特点。第六,相关资金和费用的问题。无论是师资培养,还是硬件投入,校长和教育管理者非常关切如何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虽然,在笔者的访谈中,教育管理者和校长都表示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学校都有一定的科研经费,但涉及到具体问题时,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应按什么样的比例投入多少经费,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方案。与校长、教育管理者更关注课程定位、课程管理、师资培养模式等问题不同,教师关注的问题更加具体。例如,首先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是,现在已经开发出了哪些媒介素养教育教材?如何获得这些教材及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在使用这些教材或课件时,能否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第二,要具备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能力,教师应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如何才能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p#分页标题#e#

通过与北京、武汉的教师、校长、教育管理者们深入交流,笔者日益感到媒介技术的发展和现实生活的改变,只是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要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那么,作为成功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实验学校———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又是如何解决以上各种问题的?经过对黑小校长、教师代表的深度访谈,以及对该校教师发表的各类文献进行深入分析,笔者发现黑小之所以能让媒介素养教育这样一门新兴课程顺利融入自己的课程体系,并在区域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首先,作为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黑小始终坚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构建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正是基于此,黑小校长在了解了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观摩过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程之后,立刻决定与笔者合作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研究。第二,在实验展开后,黑小校长及管理干部多次与笔者研讨,明确双方的研究目的。对笔者来说,通过实验研究开发出适应中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最终形成教案、教材是最重要的研究目标;黑小校方则意识到只有本校教师具备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能力,才能使黑小学生在实验结束后,真正享有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能。因此,黑小校方将实验研究定位为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载体,自实验开始就有计划地组织全员通识培训和种子教师的培养①。在种子教师的选拔上,并不是以学科、经验等为条件,而是以教师的意愿、时间、精力为基础。在培养方式上,除了邀请笔者对种子教师进行理论辅导,更主要的是让种子教师长期观摩实验教学,待教师准备充分时再尝试自己进行实验。特别值得推崇的是,黑小将教师成长视为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并不要求教师在短期内有所改变。从实验开始,到黑小教师自主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可以说,黑小对自己师资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慢慢熏陶的过程,而不是急功近利的表面功夫。第三,在长达三年的实验研究和师资培养过程中,黑小校方非常重视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和自我展示的机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成为师资培养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例如,在实验开始不久,黑小校方就选派骨干教师与笔者一起赴杭州参加了“第二届西湖媒介素养高峰论坛”,会议上黑小教师更充分地了解了媒介素养教育在国内外开展的情况,从而坚定了做好实验研究的决心。在整个研究期间,黑小共接待中外学者观摩实验教学26次,组织教师代表随笔者赴香港、美国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三次。正是在黑小校方的全力支持下,黑小教师在三年研究期间共发表中文论文9篇,英文论文5篇,从各个层面、多种角度论述了他们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解。这无疑成为黑小科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基础。第四,在课程定位、课程形态方面,黑小也进行了多种尝试。在实验研发独立式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同时,黑小教师在观摩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现有很多课程的联系,如与语文课、数学课、品德与社会课等等。在实验研究的第三年,黑小校方有计划地组织各学段、各学科教师展开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课程实验,至今已经开展的融合课程实验包括数学与媒介素养,语文与媒介素养,信息技术与媒介素养等很多维度,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教案。时至今日,认真反思黑小实验取得的各项成果,笔者深深感到黑小以教师成长为核心目标的定位是最关键的经验。说到底,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实施,并不在于它以什么样的课程形态出现,也不在于实施教学时使用什么样的硬件设备,而是有赖于真正理解媒介素养理念的教师。可也正像黑小经验所揭示的,教师的成长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对教师给予持续不断的智力、物力以及精神支持。因此,黑小的经验是否适合更多学校,媒介素养教育是否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这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媒介素养培训范文2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教师;媒介素养

随着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中机遇与挑战并存。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应以提升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构建校园信息传播平台,采用接地气的形式,充分发挥教师对于大学生的舆论监管以及思潮引导作用。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介,其以更加丰富而又多样的形式,快速的传播方式,个性化的服务内容,具备了广播、电视以及报纸等传统媒介难以比拟的重要优势。

一、媒介素养概述

1.媒介素养概念

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在解读以及批判各种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及将媒介信息用于个人生活以及社会发展中的能力。这个概念鼓励公民积极的使用媒体,制造各种形式的媒体产品,成为对信息具备独立而又主动思考能力的个体,从而提升社会文化品质。作为受众来说,高校教师要主动接受传媒素养教育,加强自身传媒职业精神。所以,针对高校教师而言,媒介素养指的是高校教师对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批判与解读能力,使用媒介信息构建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媒介教育功能的素质与基本能力。

2.媒介素养构成

第一,新媒体的使用与认知能力。新媒体使用能力指的是在新媒体对教学进行渗透的进程中,教师所具备的教育技术能力,包含了新媒体信息检索、加工、制作能力,新媒体与教学、科研工作的结合能力,社会化媒介的使用能力等。第二,专注力与信息识别能力。新媒体在带来很多有效信息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无效信息,这部分信息会分散使用者的注意力。所以,信息识别能力与专注力是新媒体时代教师要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高校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言论与知识权威性,在繁杂的网络世界当中,需要更高参差的信息识别能力与专注力。第三,批判与创新意识。高校教师在对待新媒体信息的时候要具备批判能力,这不单单停留在信息识别上,同时还构建在理性分析的前提下,具备一定的理论高度。高校教师职业突出特征在于创新,教师不应该成为信息追随者,而要成为引领者。第四,教育责任意识。高校教师工作中要时代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在课堂中不能够发表违反法律道德、核心价值观的不当言论,引导学生积极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同时,要自觉的规范网络用语,不随便的或者是转发存在不良信息的网络谣言,积极的引导学生的网络言论。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1.构建媒介素养培训体系

高校教师在科研以及教学的双重压力下,将时间用于具体事务当中,很少会抽出专门的时间学习相关的媒介技能与知识,所以教师媒介素养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首先,高校需要安排教师在入职之前接受校内媒介培训,培训的方式可以借鉴美国媒介素养中心培训机构所指定的小组协作学习模式,将培训班分成不同的小组,每组保持6-8个人,成员主要是不同学科的教师,使得组内知识结构更加的均衡。培训班制定课程计划与目标,每个小组将一名培训者作为顾问,引导组内所有成员实施自主探究性与合作性的学习。培训者能够使用QQ群以及微信群等方式构建学习讨论组,培训自学文件以及课程安排信息,使得教师能够采用线上的形式参与讨论,及时完成特定课程目标。其次,开展以培养媒介素养为主要内容的选修课程,供教师学习,要求教师每年都要选修特定数量课程。将媒介素养并入到教学评估项目当中,督促、考核教师参与媒介素养培训的整个过程,提升培训的效果。最后,高校可以定期的邀请校外人士到校开展专项培训工作,利用报告会、讲座的方式,体验、参观媒体从业环境,积极的引入国外媒介素养课程的相关内容,对培训课程进行充实,有效提升培训的效果。对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同时人力资源也比较充足的学校来说,可以构建素养教育的相关资源开发小组,致力于开发媒介素养校本教材,充分结合高校定位以及地域特征,凸显出针对性。媒介素养教材是开展媒介素养培训工作的基础,其能够为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提供详实而又科学的内容。同时,要致力于强化教材审核强度,力争和国家大政方针保持一致性,提升政治站位,体现出一定的公序良俗。此外,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内容以及形式要以高校学科特征以及校内配套设施为依托。教师在掌握不同媒介特征以及操作技能的前提下,充分理解媒介信息内容,发挥媒介信息对于科研、教学以及人才培养的辅助功效。

2.转变教育观念

第一,确立多元而又开放的教育观念。教师要注重改变单一化的课堂面授方式,打破时空的束缚,使用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为教学、科研服务。比如,使用新媒体营造学习共同体,充分使用智慧教育背景下的优质资源和专业教学结合起来,采用小组协作、主题探究以及案例研讨等相关教学方法,实现生生以及师生的多元互动,使得学生能够成为课堂学习主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此外,充分使用QQ以及微信等新媒介构建班级网络空间,强化师生课后沟通,及时推送课程信息。第二,主动掌握新媒体知识,使用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积极的关注新媒体相关资讯,掌握新媒体功能特征、类型以及适用领域等内容,加强自身新媒体知识,便于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有效的选择相应的信息和新媒体。自觉的使用将智能手机作为主要形式的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为教学、专业发展服务。比如,利用新媒体及时的关注和自身研究、课程教学相关的动态,打破过去单纯为了教学而教学的心态,充分结合时展需求以及学生的需要、兴趣,从终身发展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策略,为学生接触与课程相关的新媒体信息提供相应的机会,并且可以充分引导学生使用新媒体自主学习,培养满足时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除此之外,在自身生活以及课题研究遇到麻烦的时候,教师要自觉使用新媒体寻求帮助。从检索到的所有信息当中,采用批判性思维准确而又全面的筛选,创造性的加工、处理获取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冯鑫.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与途径探究[J].改革与开放,2011(6).

[2]楚明钦.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升路径[J].新闻研究导刊,2017(12).

[3]刘杨.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研究[J].新闻传播,2017(12).

[4]何雪莲.超越解构主义:新媒体时代之媒介素养教育[J].教育发展研究,2012(2).

媒介素养培训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英语;教师素养;新媒介

我国在高职英语教师新媒介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正处于认识提升的阶段,因此在很多措施的实施方面表现出探索的特点。互联网+的背景作用下,高职英语教师在日常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必须不断的优化,要站在正确的角度来探索,促使高职英语教师新媒介素养的提升思路不断改变。另一方面,新媒介素养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在教师参加培训的过程中,要让教师畅所欲言,对目前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新媒介素养的具体要求明确,这样才能在长期的提升上得到更好的成绩。

1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

高职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同时对各类知识的传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高职英语教学在近几年正不断地思考新的方式,最大的目的是希望在长期的教育和发展上,能够按照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来完善,并且在不同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强化。互联网+的背景作用下,高职英语教学的各类措施、方法必须不断调整,尤其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探讨,对不同的知识传授方式,以及学生的英语技能提升,按照循序渐进的模式来调整,最大限度的促使英语教学的质量更好提升。互联网+背景的条件下,高职英语教学遇到的难题是比较多的,尤其是同学们能够通过新的方式来学习英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主体,此时对于高职英语教学,不仅是机遇,也是挑战。互联网+背景带来的辅助技术是非常多的,而且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注入了新的理念,这是一种机遇,有利于高职英语教学体系从内到外的革新,并且在各类问题的综合处置上,能够借此来取得更好的发展成果,对高职教育的综合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同学们对互联网+背景的掌握并不弱于教师,如果教师的素质不能高过学生,或者是难以对学生创建正确的指导,则意味着高职英语教学会出现很多的影响,这是新的挑战。高职英语是比较重要的科目,对学生的成绩提升、素养巩固、能力进步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力。为了在今后的教育效率、教育质量上更好提升,一定要在互联网+背景的融合水平上更好地改良,在各类问题的综合处置过程中,采取科学的策略来转变,对相关不足的解决告别单一的思路和方法,在全局工作上取得更加卓越的发展成绩。

2高职英语教师新媒介素养的提升意义

2.1增强对新媒介的运用和创造能力

现阶段的高职英语教育,不仅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比较多。传统的教育理念下,很多教师在日常的教育工作开展上,完全按照灌输式教育来开展,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同时,很多学生意识到,想要在英语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单纯依靠教师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开始通过各类培训班和网课来学习,同时也会自己购买复习资料和锻炼的习题,由此形成了多元化的学习结构。但是在教师层面上,依然是按照自身的经验来教育,这对于教师的素养提升并不好。高职英语教师新媒介素养的提升,旨在让英语教师对自身的眼界更好的开阔,在不同的知识教育、指导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思路、科学的方法来完善,在新媒介的运用过程中,由此来与同学们开展深入沟通、交流,既要在知识的综合教育上不断的创新,同时在自身的教育素养上也要不断加强,这样才能对高职人才更好的培育。

2.2促进学生准确地把握新媒介信息的内涵

随着高职英语教育的理念不断转变,对于学生的教育思路、引导方法也在不断调整,最大的目的是希望在长期教育上采取科学的策略来创新。高职学生虽然在新媒介的应用上比较多元化,但是在内涵的把握上并不显著,各类新媒介的使用,无法按照融会贯通的模式来完成,这种现象的发生,对高职英语的综合教育质量造成了较多的影响。高职英语教师新媒介素养的提升,在于对同学们的新媒介信息更好把握。例如,很多学生对网课的信赖程度较高,花费较多的资金来购买,但即便是在认真听讲的情况下,依然没有得到英语成绩的显著提升。主要原因在于,同学们错误地估量了网课的影响力,觉得只要听网课也能够学习,如果真的如此,那么英语教师的存在感就会很薄弱。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高职英语教师新媒介素养的提升,是让同学们在新媒介的应用过程中,站在科学的角度来思考、探究,对不同的知识点做出全面的掌握,在各类知识的学习和巩固过程中,能够按照全新的理念来调整,这样不仅在英语的学习效率上改善,在学习的质量上也可以取得较好的巩固效果。

2.3有利于教师自身思想道德素养提升和适应社会发展

目前,高职英语教师新媒介素养的提升,已经成为必要性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完全可以借此来帮助教师在思想道德素养上更好提升,督促教师更好适应社会发展,有效处理教学与教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的方式方法。基于新媒介角度强化教师自身素养,一些教师自身思想道德素养有待提升,教学中容易固执坚守己见,师生之间矛盾容易加剧,导致各类知识的教育和引导过程中,未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这对于英语教学的进步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教师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各类知识的教育、传授遇到较大的阻碍,而且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难以取得突出的成就。高职英语教师新媒介素养的提升过程,就是教师的自我革新过程,让他们对不同的知识点更好掌握,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在自身的形象建立上不断强化,由此在高职英语教师团队上不断创新。

3高职英语教师新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

3.1通过自学方式,提升新媒介素养

目前,高职英语教师新媒介素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想要在提升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必须让教师在自学的力度上进一步加强。很多英语教师自认为经验丰富、能力突出,但实际上培养的人才数量非常少,而且在教育的评价上并不优良。原因在于,他们的思维出现了严重的局限性,在各类知识的教育、引导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切身感受,看起来完成了教育工作任务,但实际上偏离了教育的正确轨道。所以,高职英语教师新媒介素养的提升思路,要加强自学方式的研究、创新,让教师们能够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对新媒介的解读更加准确。例如,教师在微博、微信、网课等方面都要深入的掌握,微博的热议话题、微信的公众号和小程序、网课教学方式等,都是教师重点了解的对象。新媒介的掌握和素养提升,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要确保教师在自学过程中,能够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对不同的教学要点、教学思路有效的整合,基于科学的方法不断强化高职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不断缩减授课中遇到的问题。

3.2加大培训力度

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已经进入到非常关键的阶段,教师的能力和素养,对于人才的培养和高职教育形象的建设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培训力度的提升是必要性的手段,而且在高职英语教师新媒介素养的综合保障上能够更好强化。教师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互联网知识的学习,对于当前的互联网知识教育应用、互联网的特点、新媒介的应用意义等,站在理性的观点来解读,并且对不同的英语传授方法开展对比,积极应对学生的反馈,优化沟通模式,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中,要围绕各类新媒体技术技能的学习展开。例如,教师在小视频的编辑技能、动画技能、卡片设计技能、课件设计技能等方面,都要按照科学的方式来完善,只有在培训力度上更好提升,才能让教师真实地感受到新媒介素养带来的帮助,要让教师主动的学习。培训工作的实施,还要对高职英语教师新媒介素养进行有效的考核,观察他们在长期的学习、长期的进步中,是否能够按照新的思路来完善教育,是否能够在不同的知识解读上得到更好的成绩,如果未能够得到突出的表现,丰富教育内容,深化对教育内涵的理解。

3.3增强资助力度

当前的时展不断加快,高职英语教学的各项问题解决,发现问题根源,制定优越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学习成绩提升做出铺垫。高职英语教师新媒介素养的提升过程中,资助力度的增强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很多教师的培训都要聘请专家、教授来完成,而且在培训的时间上要合理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减少错误的培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新媒体素养,促使各方面的问题解决,能够保持较高的可靠性、可行性,在长期的规划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教育部门及高职院校应加大投入,增强资助力度,应不断加强校园网络的硬件和软件建设,为提高高职英语教师新媒体素养提供硬件支撑平台。确保校园网成为支撑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基础条件,使校园网成为师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和交流沟通的主体网络平台。完善高职英语教师教学研究体制机制,鼓励教师紧跟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前沿,加快创新模式,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4总结

媒介素养培训范文4

 

一、无所不在的流行文化   流行文化是20世纪以来最令人瞩目也备受争议的文化样态。它的最初形式是被精英文化主义者称之为“大众文化”(massculture)的所谓“劣质文化”。19世纪末,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文化得以与科技、商业和市场相结合,从而能够以文化产品的身份大批量地出现在消费市场上。一部分文化形式,逐渐从前现代社会的精英话语中挣脱出来,以其通俗、廉价的特征而深受广大平民大众的喜爱。然而,正是这些深受普罗大众喜爱的“大众文化”,却引发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以阿诺德、利维斯和法兰克福学派为主的文化精英主义者的无情批判。大众文化在一片被冠之以“下里巴人”和“意识形态欺骗工具”的讨伐声中挣扎着前行。   然而,尽管如此,大众文化并没有就此停歇脚步,反而在巨大的商业利润、媒体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心理的相互关连中愈益膨胀。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愈发凸显出它的晚期资本主义性质,社会各个方面的“后现代”特征日益明显。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随之逐渐被日益丰富的文化产品所消解,大众文化不再只是那些“没有接受教育的、毫无素养的下层平民”的专属,追逐流行,引领时尚转而成为富有阶层炫耀财富的资本。也因此,西方社会更喜欢用"popularculture"(流行文化)来代替"massculture",以反映流行文化广泛受欢迎的程度。   时至今日,流行文化已经随着全球化和后殖民主义的推动而波及到欧美世界以外的其它国家,成为一种具有全球化特征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并已在现代大众传媒的推动下渗透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都充斥着流行文化的影子,流行文化已经上升至社会生活的中心。费瑟斯通曾说:“(后现代社会)消费文化中的趋势就是将文化推至社会生活的中心。”[1]詹明信则更为激进地干脆用后现代主义一词来意指文化,并把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文化逻辑或文化支配来讨论。他指出,后现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遍及社会领域的惊人的文化扩张,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可以说都已变成了‘文化’”[2]   二、冲击:媒介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商业、媒体、大众心理,是流行文化不断得以膨胀的三张王牌。其中,巨大的商业利润是流行文化发展的原始动力,高科技媒体是流行文化得以迅速推广的工具和保障,大众心理则是流行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   商业媒体利用大众追逐时尚、彰显个性的心理需要和社会需要,以各种“类型化”的媒介流行文化将受众进行“区隔”,比如电视、电台不同类型的频道,不同时段的不同节目,不同流行元素的报刊杂志等,以此将不同的媒介流行文化消费群体作为商品“出售”给特定产品的广告商,以赚取商业利润。而受众则完全被商业媒体和广告所操控和摆布。   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青少年,由于还没有成熟的判断能力,因而是最容易受到流行文化侵扰的群体。流行文化以不可阻挡之势,毫无商量地侵入了青少年的成长空间,并控制了青少年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层面:流行文化告诉他们应该吃什么喝什么,应该看什么听什么,应该穿什么做什么,应该怎么讲话,怎么思考问题……如此等等,以至于青少年在多变、娱乐、模仿和趋同的流行文化中表现出风潮般的集体盲动性,他们的需要、期望、目标、梦想,他们的情绪、态度和行为,他们的选择和决定,着魔般地被流行文化所控制。青少年对外部世界和自我身份的确认,已经在变幻的流行时尚中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力。   有学者称,后现代是青少年认同发展的一个新的社会语境。[3]在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和传统权威受到冲击,流行文化、多元价值受到追捧的特殊时期,青少年的自我反思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这也增加了青少年期出现自我认同危机和社会认同危机的可能性。   也正因此,后现代社会就像一个万花筒,它闪着变幻莫测的影像,跳动着快乐的音符,我们欣赏着、期待着、投入着,却又纠结着、矛盾着、恐慌着。所以,詹明信说,尽管处于后现代社会的人们不清楚自己的个人身份,失去了计划性,但是,世界呈现出的即时、无分化的状态,却导致人们的一种生动体验:一种充满神秘而压抑情感刺激的生动体验。[4]这的确是后现代大众心理的真实写照,也是流行文化至今仍毁誉参半、颇受争议的原因。   三、抵抗:国外青少年媒体素养教育   商业利润的追逐和文化环境的净化构成了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矛盾。一方面是开放的、多元的媒介流行文化冲击,另一方面则是文化保护主义者、青少年保护主义者的坚决呼吁。当媒介社会学家希望大众传媒作为非商业的公共服务工具的理想主义立场失败以后,他们转而投身于从受众主体的角度对媒介流行文化进行识读和鉴别,以增强受众的媒体免疫力。为了抵制媒介流行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一些欧洲学者就提出了"medialiteracy"(媒介素养)的概念,以增强青少年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和评估能力。   而进入二十世纪中后期,即使是最崇尚文化自由主义和鼓励媒介市场自由竞争的美国也意识到了培养青少年文化鉴别力的重要性。媒介素养这一理念迅速得到了欧美各国的普遍响应和广泛传播。至二十世纪末,这一概念又通过欧美各国相继传入亚非拉地区的国家,包括南非、巴西、中国的两岸三地。在倡导提高青少年媒介素养的过程中,西方国家形成和发展了适合于本国的媒介素养培养方案,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欧美国家的教育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致力于研究电视媒体对儿童和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并由此开展了一系列的媒介素养教育运动。首当其冲的,便是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融入到不同学科、不同类别的学校课程体系之中。目前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瑞典、日本等国已经将其列入全国或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教学大纲。#p#分页标题#e#   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一般有两种形式:融入课程式和独立课程式。融入课程式是指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入到现有的不同学科之中,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媒体素养思想。这种方式一般比较适用于较低年级的学生;独立课程式是指在教学大纲中规定开设专门的媒体素养课程,由专职教师主讲,一般适用于高年级学生。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就已开设融入课程式媒体素养教育,将媒体教育课纳入国定课程(NationalCurriculum),包括小学(5-11岁)和中学(11-16岁),[5]主要形式是将媒体素养内容尝试着融入到其它一些学科如艺术、英文中,而并非一门独立的课程。日本文部科学省2001年在中小学开设“综合教育课”,其中就包括媒体素养教育的内容。加拿大则在1999到2002年,在艾伯塔省媒介认知协会的支持下,开发了与媒介素养相结合的新型英语语言文学课程,并逐步在该省从幼儿园推广到12年级。此外,像历史课、健康课、法律课、社会科学和人类学等学科中也部分融入媒介素养内容。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的《目标2000:美国教育法案》中鼓励艺术学科的课程内容标准包含小学和中学各年级的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目前美国已有多个州把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编入英语语言、艺术、社会科学、历史、公民学、生态学、健康课程中。融入课程式一般是在有关学科中设立几个与媒介有关的主题进行讨论,或者在学科教学中专门拿出一段学时,进行独立单元式的教学。在独立课程式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都陆续以必修课的形式将媒体素养教育写入该国的小学、中学教学大纲中,而大学则主要是在新闻传播类院系开设专门的媒体素养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皆围绕媒体语言、文本流派、媒体技术、作品分析、阅听人等方面展开。   (二)培养专职的媒介素养教师   媒介素养课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学校顺利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的保障。进入21世纪,西方各国在积极完善媒介素养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大力发展媒介素养教师的教育和培训。   英国许多学院,例如伦敦大学和南安普敦大学等,都设有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培训项目,专门对从事媒介教育教学和研究的中、小、大学老师进行专职培训。在英国教育体系中,新闻学和传播学等传媒类学科,并不仅仅是一种操作性极强的功利性课程,教学的目的也不仅仅限于学习新闻和影视写作、编辑、摄影、剪辑和录音等制作层面的技术和能力,更重要的则是媒介素养教育。[6]法国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就在高校中广泛开设了电影、电视记者、媒介文化的校本课程,在巴黎、莱尔、斯特拉斯堡等地的高等学校,专门为师范生开设了媒介研究课程。[7]这也为日后部分新闻传播类学生从事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澳大利亚的全国性教师组织“澳大利亚媒体教师协会(AustralianTeachersofMedia)”,每隔18个月由各州成员组织轮流主持一次全国性的会议,讨论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并进行经验交流。美国东部地区和北卡罗来纳州都有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培训项目。有些州规定,要获得媒介教育的教学职位,应当具有学士以上的学位,再加一项授课认证(大约30个学分的证书),教师可以从提供教育学位的正式机构得到有关的认证培训。[8]在新墨西哥州和纽约的社会组织则每年举行一次为期一周的媒介素养教师培训工作坊。此外,像媒介素养速成课程中心(theCenterforMediaLiteracy'sCrashCourse)、天普大学(theTempleUniversity)的媒介素养教育实验室等都有专门的工作坊以提供媒介素养教师的培训。   (三)媒介素养运动的社会支持   发达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除了以正规的学校教育为载体,还依赖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一是家庭辅助教育,二是社会组织和协会的实际推动。其中,各种教育组织、社区组织、成教机构和宗教团体的推动是其主要特征。   英国政府和许多团体赞助的MediaSmart项目就是这样一个社会媒体素养帮助项目,家长可以通过项目提供的各种媒体教育资源帮助孩子正确地观看电视节目和广告。新西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地区辅助设立大量的关于媒体教育的第三方课程,并且在一些协会和组织的推动下开发统一的媒体教育标准。日本的媒体素养教育最初就是由民间团体所推动,发展至今,形成了由媒体专业人士和学校教育联合开展媒体素养教育的模式。加拿大媒介素养运动的最初也是在媒介素养教育协会(CanadianAssociationforMediaEducation,CAME)的发动下由众多社会团体自下而上共同推动的,并且在培训媒介教育的教师和联合学校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此后,像AML(安大略省“媒体素养协会”)和JCP(加拿大耶稣会士交流机构)等社会组织一直致力于推动整个加拿大的青少年媒体素养教育。此外,美国CML(美国媒介素养中心)、MEF(美国媒体教育基金会),澳大利亚的ATOM(澳大利亚媒体教师协会)等知名社会团体都一直致力于青少年的媒体素养教育。   (四)制度和法律保障   为了保障媒介素养教育的顺利实施,一些国家已形成专门的制度和法律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法定监督。如英国的“英国通讯管理局”(OFcom),就享有制定媒体素养章程,以保障每一个公民的媒介素养权利的法定责任。[9]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佛罗里达州和新墨西哥州都已经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媒介素养教育立法,以保障媒介素养运动的顺利开展。   媒介流行文化就像一个潘多拉魔盒,我们每一个人永远都不知道下一个从魔盒中跳出来的会是什么。青少年对流行文化极为敏感且又缺乏成熟的判断能力,而媒介素养,却能够成为他们“识读”、“鉴别”千变万化的流行文化的有力武器。希望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经验能为中国的青少年媒体素养培养提供一些启示。

媒介素养培训范文5

【关键词】女性青少年;媒介素养;网络暴力;数字鸿沟

网络文化安全建设要在网络技术支持、网络舆情监管、文化内容创新、政策法律保障等各方面着力,还要重视网络传播中的核心要素“人”。人是传播的主体,一切网络文化传播都是围绕人进行的。加强网民媒介素养教育,才能够形成网络文化安全的有效保障和防线。面对网络文化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增强青少年媒介素养、培育青少年网络文化安全意识,将有效提升网络文化安全的防范屏障,形成有效防线,对于构建繁荣健康的网络文化,建设中国网络文化安全体系有重要意义。这其中,女性青少年面临的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有很多特殊性,需要在媒介素养教育中予以重视。

一、女性青少年面临的网络安全新问题

(一)网络暴力成为性别暴力的重要形式

面对网络文化不良内容的侵扰,女性青少年面临的网络61环境更为严峻。传统性别文化使女性常常被“物化”,被“凝视”。相比于同龄男性,女性更容易成为网络中被辱骂攻击和人肉搜索等暴力欺凌的对象。网络暴力是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重要内容。网络暴力主要表现为“借助网络的虚拟空间,用语言、文字、图片等对人进行伤害及污蔑。”①网络暴力包括了在网络上的语言攻击、侮辱谩骂、威胁诅咒、人肉搜索等,通过网络舆论进行人身攻击。这些暴力行为影响了社会稳定,破坏了网络文化安全。网络暴力已经成为性别暴力的重要形式。女性的网络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网络中的性别歧视和各种对女性的网络暴力,包括网络霸凌、网络羞辱,针对女性青少年的网络骚扰、网络跟踪、网络威胁、人肉搜索、公布私密照片和视频等。还有一些以女性青少年为目标的网络性侵骗局,以“招募模特”“选拔练习生”“网络交友”“网络借贷”等名义,诱骗女性青少年拍摄和发送裸体照片、私密视频。甚至在一些社交网络游戏中,有人以支付充值卡券为诱饵,引诱女童,并在线下约见实施猥亵。根据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的统计,2018年性侵儿童的案例中,熟人作案占比近七成。而熟人关系中有18.57%是网友关系。②这类性别暴力尤其需要引起社会重视。此外,网络传播中还存在一些针对女性的符号暴力,通过对网络语言符号的意义建构,传播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如女司机被认为是“马路杀手”,女博士被看作是“第三类人”。一些网络新词汇体现了对女性的污名化,如绿茶婊、圣母婊。性别歧视在网络中盛行,甚至发展为一种“网络厌女症”,需要加以辨识和抵制。青少年对网络媒介充满了探求心和好奇心,但同时青少年的防范意识比较薄弱,这给一些暴力犯罪提供了空间和机会。网络的便捷性和匿名性,使得各种针对女性的暴力变得更加复杂隐秘。很多性别暴力都通过网络渠道实施,利用社交媒体、网络游戏、聊天工具等媒介平台,难以被发现和追踪。这种犯罪形式隐蔽性较高,青少年容易被欺骗诱导,被伤害重创,但这些过程甚至难以被周围的家长和朋友察觉。网络暴力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破坏网络文化安全。

(二)女性面对的数字性别鸿沟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媒介传播的“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网络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但女性群体在信息技术的接触和使用中依然处于弱势地位,面对着显著的数字性别鸿沟。数字性别鸿沟是数字鸿沟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中的差异呈现,主要表现为媒体信息的有效获得,媒体使用和信息技能等方面的性别差异。数字性别鸿沟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在数字设备的使用、数字技能水平、数字技术的社会支持等方面的性别不平等问题。③研究者认为,信息社会的数字鸿沟可以分为三道鸿沟。媒介“接入”(access)是第一道数字鸿沟,媒介“使用”(use)是第二道数字鸿沟,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媒介“知识”(knowledge)是第三道数字鸿沟。④在接入沟、使用沟和知识沟这三方面,女性群体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国际电信联盟《事实与数据:数字化发展监测2020》报告显示,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全球女性中有48%的人能够接触网络,而男性的比例为55%。发展中国家的数字性别鸿沟更为明显,非洲国家女性接触网络比例为20%,男性为37%。而欧洲国家中女性和男性接触网络的比例为86%和88%,趋于平等。⑤在中国,2021年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普及率达70.4%,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网民中的男女比例为51:49,与我国人口性别比例基本一致⑥。这说明我国在第一道数字鸿沟中基本实现性别平等,更需要注重的是女性在“使用沟”和“知识沟”方面的差距。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5G时代,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媒介素养和信息技能有了更高要求,这些新要求有可能进一步扩大数字性别鸿沟。女性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参与人数一直低于男性,很少有女性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领域中占据优势地位。在网络信息技术领域,女性参与人数的比例也大大低于男性。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行业倡导男性为主的冷硬文化,不接受女性气质,从而强调和巩固了男性在ICT文化中的支配地位。这使得女性被进一步排斥和边缘化,难以在这一领域里获得认可,走向成功。传统性别观念中认为女性不擅长理工学科,女性也不适合技术领域,这种性别观念限制了女性接触信息技术和提升媒介素养。性别偏见也造成了女性对信息技术缺乏兴趣,信心不足。在网络文化传播中,由于面临社会文化规范和刻板印象的阻碍,女性比男性更少参与到信息的使用和分享中。教育和经济条件也使得女性在信息技能和知识储备方面存在差距。尤其当一些女性群体受教育程度不高或者收入较低,这种差距会更加扩大。女性贫困阶层和低学历人群中,媒体使用处于相对更弱势的地位,她们在获取媒介信息和运用媒介方面的机会和资源更少。

二、网络文化安全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新要求

维护网络文化安全的主体是网络中的传播者,是掌握了信息技术的人。培养具有网络安全意识的传播主体,需要在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中重视媒介赋权和媒介参与,增强性别平等意识。

(一)媒介素养教育要强调赋权和参与

媒介素养教育是强化网络文化安全,弥合性别数字鸿沟的重要路径。媒介素养教育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学者倡导将媒介素养引入学校教育,帮助青少年辨识大众媒体中“低水平满足”的庸俗媒介内容,形成免疫能力。此后,媒介素养教育逐渐过渡到分析范式阶段,强调对媒体内容的理解和判断,甄别虚假信息,抵抗不良影响。解码范式是认识到媒体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对媒体进行批判和反思。当媒介素养发展进入新阶段,自主范式更强调媒体的赋权作用,强调个人对媒介信息拥有更多的控制权和运用能力。整体来看,媒介素养教育一直存在“防御型教育”和“建设型教育”两种基本思路。⑦但两种教育模式是互动并存的。防御型模式强调要辨识和抵御媒体不良内容和影响;建设型模式重视有效利用媒介,在今天的网络社会更具积极意义。英国学者大卫·帕金翰(DavidBuckingham)认为媒介素养教育要“超越保护主义”,尊重受教育者的平等地位,重视媒介主体的体验与参与。鼓励青少年在学习实践中制作媒介产品,评价媒介产品,对“意义生成”的复杂性有所认识。⑧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HenryJenkins)提出的“参与式文化”也促成了当今媒介素养教育“参与模式”的形成。“参与模式”强调传播主体的媒介赋权和媒介参与,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对信息的防御和批判。青少年作为网络社会的原住民,媒介素养已经成为他们的社会生存技能和社会交往技能。詹金斯认为:“新媒介素养应该被看作是一项社会技能,被看作是在一个较大社区中互动的方式,而不应被简单地看作是用来进行个人表达的技巧。”⑨网络文化传播中,媒介素养有更多内容和要求。新媒介素养是“由听觉视觉以及素质素养,相互重叠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能力与技巧,包括对视觉听觉力量的理解能力,对这种力量的识别与使用能力,对数字媒介的控制与转换能力,对数字内容的普遍传播能力,以及轻易对数字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能力。”???面对复杂的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对媒介技能和媒介理解的要求也更高。

(二)媒介素养教育要增强性别视角

媒介素养教育的推广和普及需要细化发展,分类分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针对性教育。青少年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要重视性别平等,体现性别意识,对网络中的性别暴力保持警觉,对网络文化中的性别歧视保持敏感,秉持性别平等理念,避免性别盲点,引导青少年对各种性别不平等提出质疑和批判。有性别视角的媒介素养教育要关注到女性群体在媒介信息中的技术弱势,认识到性别偏见会导致女性在发展上的差距。女性在信息技术领域依然处于少数化和边缘化的地位,难以做出持续和显著的贡献。这种情况有时是社会和文化的偏见造成的,并非女性的自身能力不足。改变这一局面需要在媒介素养教育中重视性别平等,改变女性对信息技术的态度,引导女性正确认识自我,鼓励女性在信息技术领域建立信心,树立抱负,增强竞争力。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女性的信息辨识能力和媒介参与能力,将有效促进女性发展,推进性别平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20年《教育和技能在弥合数字性别鸿沟中的作用》报告???,指出媒介素养教育有利于消除性别差距,改变传统文化规范,弥合性别数字鸿沟,创造性别平等的网络文化环境。推动女性群体在媒介社会中平等发展,实现媒介赋权。媒介素养对于女性的发展极为重要。媒介素养教育可以给女性提供更多参与网络的机会,通过各种培训和教育,帮助女性学会积极应用网络媒体维护自我权益,具备敏锐的性别意识和批判思维,强化个体认知和主体性,并在自媒体传播中身体力行地做出改变。

三、女性青少年媒介素养的提升路径

媒介素养培训范文6

关键词:路径与成效;校媒;未来医生;媒介素养教育

新乡医学院(河南省本科省属医学高校)党委宣传部组织,以学校校报、校园网、官方微信、微博等校园媒体为平台,近7年来深入持续实施未来医生(在读医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建设了较为成熟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有效提升了未来医生的媒介素养,有利于改善未来的医患关系,树立和传播中国医生的美好形象。

一、对未来医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于2009年实施“新医改”,医疗服务回归“公益性”,至今已收到显著成效。但医患关系却日益紧张,医患纠纷愈演愈烈,“伤医”事件不断,医生救死扶伤的美好形象被颠覆,造成了尖锐的社会问题;形成了患者就医恐慌,也严重打击了医生和未来医生(正在接受医学高等教育的医学生)的积极性,导致了医疗危机。有研究发现,“媒体因素不是影响医患关系的主导型因素,但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①。有学者指出,医生群体缺失媒介素养,不善于使用媒介和主动参与信息传播,导致了信息传播的偏差和传播途径的不畅,加剧了医疗危机的形成。英国学者约翰·B·汤普森在其《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书中说,今天的大众传播媒介居于意识形态生产和传播场合的中心地位。美国传播学者斯坦利·巴兰也指出,媒介信息可以引发从一个意识形态到另一个意识形态的普遍转化。未来医生在长期接受西医教育、参与国际交流的同时,难免受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时刻,未来医生牢固树立主流意识心态显得尤为重要。媒介素养教育是如何增进人的媒介认知能力、使用能力、批判能力和参与能力的优质公民教育。传播学者Masterman指出,媒介素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批判解读能力。培养未来医生对媒介和信息的认知、批评性解读和使用、参与能力,对消解医疗危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树立和传播医生良好形象、树立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也显得尤为必要。因此,在全球化和我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对未来医生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能够为政府卫生部门和医院提升未来医生的传播力(如媒体沟通能力、健康传播能力、中华文明传播能力等),树立和传播中国好医生形象,改善医患关系、消解医患矛盾和医疗纠纷,矫正社会问题提供干预方案和建议。

二、结合校媒平台特点,创新未来医生媒介素养

教育教学体系2011年,该校党委宣传部牵头主导,协同学生工作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社会科学部、基层院系,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借鉴国内学校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参考英国电影学院的大学生媒介素养课程综述,②结合河南省医疗卫生人员媒介素养教育程度调研结果,设计了未来医生CTL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一)教学形式

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课以《大学生媒介素养》选修课为主体,每学年16个课时;以社会媒体记者、新闻传播学者新闻实务专题讲座为补充。实践课以校园媒体为实践载体进行,指导学生参与信息生产,重点培养未来医生的新闻采写编发等专业素质。

(二)教学内容

一是媒体认知:了解基本的媒介知识,如主流媒体自媒体等的性质、功能及运作、作用和基本属性;学习如何客观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等;二是媒体使用:了解和掌握如何利用媒介学习、发展和提升专业技术、审美水平和道德修养;掌握与媒体沟通的技巧与方法、学会利用媒介传达声音和意见,甚至利用媒体传播医疗业务及健康知识等新闻信息。

(三)师资建设

以党委宣传部新闻宣传工作者为主体,依托大学语文教研室组建媒介素养教育教师队伍。目前共有教师6名,其中教授一名、副教授一名,讲师4名;均为学校专职思想政治课教师。

(四)教育目标

构建了未来医生CTL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体系。以“认识、理解和应用”为目的,设定了4个评价标准。一是能够认识到媒介信息的内涵与实质。二是能够分辨不同的媒介形态和信息真伪。三是能够运用智慧、技能和策略来参与设计和生产媒介信息。四是能够对拟态环境有更深刻的认识,并能够有效利用媒介助力成长。

三、发挥校媒平台优势,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成果与成效

(一)以《大学生媒介素养》选修课为主体,强化理论教学效果

依托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语文教研室,开设了《大学生媒介素养》选修课,共16个学时,供大一至大三学生选修。每年春季开课,四年来平均每年有483名同学选修,分两个大班上课。课程内容分为三大板块,即:媒介素养与大学生成长成才、认识和理解媒介相关知识、新闻实务理论知识。分别由学有专长的老师授课。同时,不定期聘请思想政治理论和新闻传播学者、社会知名媒体编辑记者来校讲学,补充《大学生媒介素养》选修课课程体系中的一些不足。

(二)发挥校媒平台的凝聚力,优化实践课师资队伍,吸引优秀的未来医生

在扎实开展理论学习培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接触媒介,利用媒介。作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联系实践的落脚点,学校大力推动校园媒体的建设和发展,依托校报、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微博、微信等校园媒体,组建新乡医学院广播台、大学生通讯社、《新乡医学院报》记者团、新媒体学生工作站、大学生数字制作工作室、新闻摄影工作室、新媒体爱好者协会等多个校级学生媒体组织,建立了10余支基层院系、学生组织新闻通讯员队伍,每年可吸纳在校大学生600余人,直接参与学校校内媒体的日常运作。这些学生已成为学校舆论宣传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补充力量,个人也在校园媒体的实践平台上得到了锻炼与成长。在教育工程实施过程中,学校面向各职能部门、教学单位、基层院系选拔一批具有专业新闻知识的宣传工作者、具有较高思想政治水平的理论研究者、具有丰富基层经验的学生管理者组建媒介素养教育工程的师资队伍。经过培训和考察后,由学校党委为其发放证书,聘任其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工程导师,截至目前媒介素养教育工程导师人数已达20余人。在媒介素养教育工程导师数量和质量获得保障的基础上,学校探索实施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工程导师制培养模式,从全校范围内选拔综合素质相对较高的学生参与到此培养模式中,与导师组成培养教育团队,开展“点对点、一对一”的培养教育。学校制定《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导师制培养章程》明确导师责任、学生义务,确立奖惩机制,鼓励团队主动开展有益的培训教育活动,激励各团队间合作竞争,切实发挥导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引领作用。

(三)通过校园媒体综合资源的辐射带动,不断强化实践教学载体建设

1.依托校园文化建设,实施大学社媒介素养教育工程自2011年以来,新乡医学院紧紧围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这一根本目的,以媒介素养教育为主,辅以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法制教育、爱校荣校教育等教育内容,启动并实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工程,包括明德演讲比赛、博学辩论会、致爱读书会、至用社会实践四个实践活动,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校园活动,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激情和主动性,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汲取。2.借助社会媒体,扩大实践教学阵地学校联系社会媒体参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过程中,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邀请社会媒体专业记者来校采风报告,选拔优秀大学生走进社会媒体见习学习。目前,学校已与《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大河报》《东方今报》《平原晚报》大河网等中央、省市级媒体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党委宣传部以各个校媒平台的学生团体为单位,分别选拔推荐综合素质较高、具有一定新闻写作基础的学生分赴社会媒体进行实习见习,截至目前已有20余名学生在《河南日报》《东方今报》见习实习。与此同时,学校积极邀请社会媒体走进校园,面对面与学生交流辅导,目前《河南科技报》、大河网、《平原晚报》已在学校成立大学生记者站,并定期开展校园活动,成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党委宣传部与《中国青年报》河南记者站合作,派出优秀大学生在中青报河南记者站的组织下,分赴信阳市潢川县、郑州客运段、许昌学院、郑州轻工业学院等地开展联动采访活动,接受专业新闻记者一对一的新闻写作辅导,深入社会基层,体察百业苦乐。

四、结语

媒介素养培训范文7

关键词:媒介素养;批判;全民教育

1929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centreforMediaLiteracy)给媒介素养作出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理性的回应能力。”11933年出版的《文化与环境》中,媒介素养教育家欧·奥尔特曼和马·切墨斯提出了“文化素养”概念,在媒介教育领域,这个概念被定义为“媒介素养”。现代技术飞速发展,信息远程化对远程教育起到了极大的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学习者的媒介素养直接影响了远程教育资源的效用意义。那么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媒介素养如何呢?他们的基本媒介素养状况是怎么样的?我们可以采取那些途径有效提高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媒介素养?以贵州远程教育学习者为例,通过问卷调查可以一窥端倪。问卷基于贵州电大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基本情况,结合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含义、内容和特点设计问卷。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收回294份,其中有效问卷271份。271份中有两份有效问卷只回答了基本情况,鉴于基本情况的真实有效性,仍然保留了271份有效问卷作为研究对象,问卷有效率为90.33%。本次调查覆盖了贵州广播电视学开放教育行政管理、法律、汉语言文学、会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学前教育、护理学、工商管理十余个专业,深入到贵阳、兴仁、织金、纳雍、开阳、丹寨盘县、六枝、毕节、望谟、从江、等十几个基层教学点、工作站,调查覆盖面广,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基本能真实反应贵州电大开放教育学员的媒介素养情况,并且能代表西部地区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媒介素养概况。

1远程教育学习者媒介素养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调查结果展开分析,依据媒介素养的含义来进行分类和整理,我们得出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习者媒介素养的调查结果如下。

1.1贵州电大远程教育学习者基本情况

1.1.1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习者以农村学员为主、年龄年轻化。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习者大多来自农村,学习者以年轻人为主,其中,18-25岁的学习者占总人数的47.23%,这个数字表示近半数的学习者是是25岁以下的年轻人,25-35岁的学习者比例也很高,达到了36%。总的体现出年轻人居多,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快,受新媒体的影响,绝大部分学习者客观上多少有一定的媒介素养基础。

1.1.2贵州电大远程教育学习者工作年限短。贵州电大远程教育学习者以年轻人居多,因此工作时间不长,过半数的学习者工作时间在五年以内,超过七成的学习者工作经历不到10年。年纪轻,工作时间短,有一定的社会阅历,但是不够丰富,对媒介提供的信息一定程度上缺失辨别能力是西部地区远程学习者的又一特点。这一特点也可以解释很多学生对待形成性考核作业时,大多是网上下载抄袭,缺少整理筛选和学习吸收的的情况。

1.1.3贵州电大远程教育学习者起始学历不高。贵州电大开放教育以高升专、专升本为主。这些学生在就读电大以前,大多只有高中、职高或者中专文凭,之前是没有接受经过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的。

1.1.4贵州电大远程教育学习者经济状况一般。贵州电大远程教育学习者月收入普遍偏低。贵州电大远程教育学习者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近82%的学员收入在5000元以下,甚至近一半学员的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经济状况不佳,直接影响了远程教育学习者改进学习硬件条件。

1.2贵州电大远程教育学习者媒介素养的基本情况

1.2.1七成以上的远程教育学习者不了解媒介素养我们在问到是否了解媒介素养的时候,只有17%的学习者清晰的回答接触过媒介素养,但是70%以上的学习者表示不清楚,甚至完全是不知道媒介素养是什么。

1.2.2学习者表示能主动利用媒介学习,但容易被媒介影响。绝大多数的被调查学员表示,自己在进行远程学习过程中,会被其他信息干扰。并且大多数学习者表示自我控制能力薄弱,不能抵御网络媒介的影响和干扰,造成学习中断或者效率低下。

1.2.3学习者在学习时媒介使用率不高在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手机和网络在中国的普及率很高,大有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是,33%的学员认为“计算机操作水平”是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另外进三成的学员认为“在利用网络开展学习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电脑的普及和学习者电脑水平的提高”,但是近八成的学习者表示自己能够熟练的使用电视、计算机、手机浏览新闻和获取资讯。因此,学习者在学习中真正遇到的困难应该是如何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内容上,这也对远程教育学习资源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要求。

1.2.4学习者对待远程学习媒介的态度令人吃惊。作为远程学习者,有近三成的学员表示从来没有上过电大系统的网上学习平台,尽管其他的调查数据比较好看(虽然是匿名调查,仍然不排除学员虚报的情况,虚报的数据仅供参考,而这种虚报行为往往更能反映真实情况),但是这个数据的出现,明显体现出西部欠发达地区远程教育的困难和学员学习的困境。

1.2.5对传媒的批判能力不高。远程教育学习者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有待提高。面对浩瀚的媒体信息,在被问到对“传播的内容或方式作出分析和评价”时16%的学习者表示只有盲目的接收,从来没有考虑过对信息和传播方式进行甄别和接受的问题;约20%的学习者表示自己不可以甄别信息的真伪和有效性;近47%的学习者表示自己可以对部分信息进行分析;只有17%的学习者清晰的表示可以进行分析。

2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学习者媒介素养缺失原因分析

通过对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教育学习者的调查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远程学习者媒介素养缺失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媒介素养问题,我们国家有一定的重视,但是出台的相关政策不足以满足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对学习者媒介素养提高的要求。而且在已经出台的国家政策中,也存在部分政策落实不够,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第二、教育落实不够。目前国内仅有几所高校开设了专门的媒介素养课程,普及率不高,对远程教育学习者和大众媒介素养提高的效果有待调查。第三,传媒环境受经济利益影响,媒介素养教育缺失商业支持。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媒介素养的重要性,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清楚虽然新闻的真实性是最基本的信息原则,但是有部分媒体为了流量不惜放弃这一原则,转而向游戏化、媚俗化发展,回避具有重大社会和历史典型意义的新闻,回避媒体应该有的道德和操守,无视专业精神,“新闻的娱乐化常常使媒体忘了道义和立场,和媒介应有的人文精神背道而驰。”2传媒环境的日趋恶劣加剧了远程学习者媒介素养的缺失。

3提高远程教育学习媒介素养的途径

媒介素养培训范文8

【关键词】自媒体;辅导员;媒介素养

一、自媒体与媒介素养概念

自媒体(We-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简而言之,人人即是媒体,每个公民都可以利用载体平台,随时随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目前我国受欢迎程度较高的自媒体平台主要包括:微信、微博、QQ、抖音、快手、贴吧、论坛、博客等。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给出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美国学者提出素养是技能和社交能力的结合,素养包括专注、参与、协作、对信息的批判性吸收和互联网技巧。自媒体新时代,教育工作面对着很多新挑战,辅导员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中接触最密切的人,应该主动地接受和顺应潮流,将辅导员的工作进行适当的转变,分析自媒体的特点,了解在自媒体时代下学生新的个性发展及需求,自我分析,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以便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二、高职院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现状

为了深入了解和认识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现状,本文通过对四川护理职业学院问卷调查、对师生座谈、访谈等形式,深入调查了解发现当前高职院校辅导员媒介素养亟待提高。

(一)对学生媒介素养及需求缺乏了解与重视。1.自媒体对学生影响大、范围广。通过对辅导员教师及学生这两个群体,用不同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都显示在自媒体时代,众多的社交应用,诸如微信、QQ、微博等都已经成为了同学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失的重要媒介。但是调查中显示,大部分辅导员教师知晓目前这种状况,但是并没有将其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范围里面的意识。2.学生通过媒体表达诉求的需求度大。通过调查及访谈了解到,同学们渴望对世界的了解与接触,通常通过微博、微信、QQ、贴吧等媒介载体来获取最新资讯,对事物的看法及观点的形成,也不再是受周围身边人的影响,而是在网络上与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并且相较于现实生活中的感情诉求,同学们更愿意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与宣泄,在这里得到满足,逐渐地依赖上虚拟的网络世界。但是在与辅导员的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辅导员并未对这一情况引起重视,并没有将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口。

(二)自身媒介意识不强。1.对信息的敏锐度不强。自媒体即人人为媒体,人人都可以制造信息、传播信息,这一方面使得人人拥有话语权,但是也随着门槛的降低,信息的高速更迭,出现了大量的虚假、隐私、垃圾、暴力、诈骗等信息,甚至我国的一些敌对势力也已经开始了信息渗透,制造一些事件,操控舆论导向,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进行恶意引导。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辅导员大部分对浅显或者常见的虚假信息是具有辨别能力的,但是对较深层次的敌对势力渗透及舆论操纵,还是敏锐度不够,解析能力不强,存在没有察觉、察觉较晚等情况。而高职院校学生,因为普遍基础文化水平不高,社会阅历浅,思维深度不够,面对这样复杂的网络生态环境,更需要辅导员这样作为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努力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帮助他们辨别信息的真伪,树立正确的三观。2.缺少将新媒体中获取的信息运用到教育中的意识。调查中显示,辅导员善于利用自媒体平台来收获资讯,但是大部分认为自媒体平台主要是以娱乐休闲为主,不需要深入探讨与研究,仅作为谈资,并没有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即使碰到有教育意义的资讯,也仅仅是以推送给学生为主,并没有开展深入的教学,因此也造成了辅导员缺乏学习和运用新媒体知识的意识。

(三)缺少处理运用的能力。1.缺少自媒体平台操作使用运营能力。随着手机的普及,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信息工程智能化让很多校园都建设完善了数字化校园系统,但是大部分都是针对智能办公的,而针对学生事务性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平台较少或者不够贴近他们的生活。目前大部分辅导员对这些自媒体平台的使用仅停留在表面,且多是用于生活娱乐方面,对学生的管理还停留在纸质办公或者QQ、微信等一对一聊天操作上,没有将媒介技术的教学优势发挥出来。2.对舆情危机的处理能力不够。面对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再加上人人都是信息制造者、评论者与传播者,舆论的发酵与事态化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辅导员作为一线工作者,必须要足够重视舆情危机,要有敏锐的媒介意识,熟悉舆论发酵到事态化的演变情况,一旦发现舆情便要及时处理,否则可能造成重大损失。但是大部分辅导员因没有受过专业舆情危机处理培训,且加上自身媒介素养不高,重视不够,在面对突发的舆情危机事件时往往措手不及,且处理得不够完善。

三、提升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措施

(一)从辅导员自身层面。1.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媒介学习意识。传统的教育模式都是线下面对面,辅导员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多采用谈心谈话、班会、家访等形式。但是随着自媒体发展的程度较快,自媒体平台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主要的传播方式以及影响人们生活和价值理念的重要媒介,而大学生更是这一传播方式中的重要群体,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所以辅导员更应该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加强媒介素养,适应教育新形态,创新教育新模式。2.提升信息领导能力,成为学生思想引领者。在虚拟的网络平台里,高职学生容易放松警惕,缺乏政治敏感度,容易掉进一些邪恶势力精心设计的骗局及思想诱导中,对一些不良信息也容易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导致部分学生形成了扭曲的价值观,甚至误入歧途,触犯法律,动摇大学生思想根基。这一严峻形势要求辅导员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适应性转变变得刻不容缓,辅导员必须扩张战斗场地,将其从现实世界延伸至网络世界,参与到大学生的言论、思想环境建设,在新媒体平台中发挥和现实课堂一样的主导作用,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成为同学们的思想引领者。3.掌握平台使用技巧,提升事务性工作效率。自媒体时代信息化平台是发展趋势,特别是在发生以来,线上教学及管理已经成为高校教师上课及辅导员管理面对的最大问题,信息化教学手段及资源很多,但是信息化学生管理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相较于辅导员在日常事务性管理当中常用的QQ、微信、今日校园等软件通知信息和管理学生,其他的微信公众号、哔哩哔哩社区、抖音等媒介更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更能影响同学们的思想及对学校、教师的认可度,这就要求辅导员需要挑选受众学生较多的平台,尽多地掌握使用技巧,以便发挥自媒体媒介的教学优势,提升工作效率。4.提升处理舆情危机能力。舆情危机是现在辅导员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难题,一旦没有处理好,都会给学生、自身、学校甚至社会带来损失。提升处理舆情危机的能力,一是要提高自己对舆情的重视,时刻处于一个敏感状态,事无巨细;二是要提升自己对舆情发酵的掌握程度,这样才能及时预判和掌握事态的发展;三是要对大部分已经出现的舆情事件进行梳理,做到心中有数;四是要掌握舆情危机解决流程,知道该如何处理最恰当。

(二)从学校层面。1.就典型事件,定期开展思想政治培训,提升辅导员领导能力。现在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教师有很多不是思想政治相关专业毕业,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在这个复杂的自媒体信息时代,高校更应该对其在网络中信息的汲取以及对学生思想的引领进行严格把控及指导。高校应该重视培养和提高辅导员的媒介意识,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梳理典型的邪恶势力在网络中对学生错误诱拐的案例,一层层剖析,让辅导员识破和掌握其伎俩,从而提升辅导员自身的媒介素养,更好地领导同学们的思想建设。2.建立完善舆情处理机制。舆情危机演变速度快,涉及范围广,后果有不可预估性,因此舆情危机除了要求辅导员本身要有高的媒介素养和解决能力以外,更多的是要求学校要制定完善的舆情处理机制,从上到下制定一套成熟的应急机制,给予辅导员最大的支持,这样才能在最早、最快、最短的时间能最有效地将影响变得最小化,事情才能得到最好的解决。3.定期开展自媒体平台的使用培训,协助建立“品牌”。自媒体平台是一把双刃剑,信息传播速度快是这个时代的特点,信息公开透明且亲民是这个时代获得好感的方式,相较传统严肃的新闻联播,现今微博上的《主播说联播》使得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变得更为亲民,收获了一大波好评,也使得大学生对新闻的关注度更高;各大高校在微博上的联谊、结盟、“喊话”也使得同学们对其的归属感增加。因此,高校应该抓住自媒体时代这个特点,定期为辅导员开展自媒体平台的使用培训,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以及辅导员的个性魅力、专业领域等情况,在自媒体平台上建立个人或者群体“品牌”,打造成学校自身的亮点,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对学校、辅导员的归宿及认同感,而且能够用“品牌”的力量在复杂的网络世界中更好地引领思想,完成思想政治教育。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自媒体时代的社会背景下,自媒体不仅是一种媒体传播方式,而且是辅导员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途径。所以,高校辅导员要努力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并且积极探索新路径,同时高校也应该要完善机制,提供技术服务,引领和把控辅导员的思想建设,从而使辅导员在自媒体时代有效地开展教育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郭晓瑜.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文的应用与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1

[2]李荣秀,李海文.自媒体时代高校的意识形态及治理[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0,5

[3]王嘉玲.基于手机数据的目的地城市旅游流时空网络结构研究[D].东南大学,2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