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素养论文范例

媒介素养论文

媒介素养论文范文1

一、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型媒体不断涌现,诸如数字期刊、数字广播、微信、微博、博客、慕课、触摸媒体等形式。新媒体以其传播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互动性强等特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特别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新媒体的使用和推广更为广泛。新媒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传播即时性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递和更新速度非常快,受众只需通过电脑、手机、Pad等智能终端,就能够做到信息的即时、快速接收、飞速传递,从而打破了传统媒体时代定时定量的传播规律,如学术期刊和传统纸刊存在的刊期、页码等限制,突破了信息传送的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

(二)内容多样性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创造者,也是信息的分享者,这决定了数据内容的多样性。海量的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可以实现信息数据的共享共联,可供获取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三)传播广泛性

新媒体传播完全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空间概念,突破了地域界限,可实现跨国传播,信息传播真正实现了无障碍化。世界俨然已经变成地球村,信息交流渠道方便迅捷,真正实现了“一根网线”通全球的愿景。

(四)多媒体交融性

新媒体传播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可以同时集合多种媒体表现形式,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实现信息的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呈现,信息实现了高度融合。

(五)交流互动性

互动性是新媒体区别于传统媒体最根本的特征。传统媒体传播方式通常是单向的,受众处于被动接受,无法进行信息反馈;而新媒体传播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多的交流互动,信息者与受众之间能够实现随时随地双向沟通,达到及时反馈、快速调整的效果。

(六)检索便捷性

纸质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刊载和播放了大量的信息,但检索时却费时费力。而新媒体则不同,将数据存储于互联网、数据库中,受众只需动动手指,便可从搜索引擎或各类数据库中方便快捷地获取所需的相关信息。

二、新媒体时代对学术期刊编辑的要求

新媒体在受众人数较多的新闻、娱乐等媒介上的应用最为广泛,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受众相对较少的学术期刊,发展较为缓慢。新媒体技术的普及,为学术传播提供了活力和机遇,而学术期刊发展也处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如何抓住新媒体技术并加以应用,是广大学术期刊面临的挑战,也给期刊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转变角色,重新定位

新媒体时代,信息爆炸式地涌现,传播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的形式。学术期刊编辑应转变角色,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在过去,学术期刊社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作者的需求量巨大,而期刊载文量有限,处于“僧多粥少”、供过于求的境况。在传统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坐在办公室对作者的来稿进行初审、编辑、加工,送交排版人员进行排版,再交由印刷厂进行印刷和发行人员发行。编辑就是整个流水线上的一环,主要起着学术质量与出版规范的“把关人”作用,充当着“为他人作嫁衣”的角色[2]。编辑大多处于被动的局面,就如“来料加工时代”里的工厂机器,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工作,对作者的来稿进行美化处理,扮亮作者的学术成果,华丽入市。而新媒体时代,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优先出版、网络出版、电子出版等的出现,以及微信、微博、客户端的涌现,学术期刊的竞争愈加激烈。尤其是现今期刊的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各期刊未形成自己的特色,稿件竞争异常激烈。而论文质量正是学术期刊的生命线,作者主动投来的“料”,有的并非当今时代最前沿的技术或最新成果,创新略显落后。因此编辑需要主动走出去,向各领域的大家、名家邀约稿件,吸引优质前沿稿件,强化期刊质量,守住期刊的生命线。

(二)掌握新媒体技术,主动融入新媒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很多新闻报纸等媒体已经陆续开办了微信、微博、数字报等新媒介,甚至还分别具有PC端、手机端等版本。而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们,一直不太重视,因为学术期刊的受众相对单一,专业性太强,学术期刊一直以“高冷”的姿态自居。岂不知学术期刊作为学术成果的载体,依然承载了学术思想、学术成果展示的平台,亦应加快学术前沿成果的传播,促进成果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推动科技和社会的进步,新媒体的使用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我国6000余种学术期刊中仅有1000多种开通了微信公众号、400余种开通微博[3]。在这些开通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的期刊中,有些也只是形式上的开通,没有实质性的运作,利用效率并不是很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缺乏专业人才来运营。并且大部分微信公众号仅仅是做了简单的订阅功能,积攒粉丝,功能简单、内容空泛,缺少深层次的挖掘与利用,且很多微信公众号、微博处于“休眠”停滞状态,与读者的交流互动也较少。因此,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要主动拥抱新媒体时代带来的机遇,提升自己的能力以适应其带来的各种挑战。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方式、传播速度及读者的需求都在不断变化,学术期刊编辑们要积极主动学习新媒体技术,积极参与并融入其中,把学术期刊更快、更好、更精准地推向广大读者和学者,加快前沿成果传播的广度与深度。互联网技术创新的日新月异,使得信息传播方式多样化,学术论文呈现方式更为丰富。作为学术期刊的编辑,要充分掌握新媒体的技术,培养大数据思维,实现对学术信息的高效获取、精准评价和内化吸收,结合专业知识分析学术信息,整合学术资源,提升学术修养,才能使编辑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这对于提高刊物质量和论文阅读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诸如可以利用声音、视频、图片等手段立体呈现发表的论文,形象生动地展示学术成果,以利于论文的掌握与理解。

(三)善于抓住前沿热点,培养互联网思维模式

新媒体时代,社会的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信息传播迅速,已经打破传统媒体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局限性,举手之间用户便可以快速获取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作者、不同时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正由于现阶段信息传播和信息收集的方便快捷,也为学术期刊的编辑带来巨大挑战,对编辑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都提出了巨大考验,为此编辑的工作方式也得适应这一改变。在浩瀚的信息流中,学术编辑们要培养自己的互联网思维模式,善于用敏锐的眼光,发现并及时抓住当今学术前沿,及时跟进,积极做好选题策划工作,提高自身获取信息、辨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提高对有学术价值的信息内容的敏感度,提升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4]。新媒体时代,还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具备互联网的思维模式,拥有高瞻远瞩的眼光,除了了解整个出版传媒行业的发展动态,更多地要关注信息内容受众的真实需求和心理预期,强化期刊社、编辑与用户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吸引潜在作者,为期刊收集更多学术资源,实现多元化多途径的发展[5]。

三、编辑素养提升途径

作为新媒体时代下的学术期刊编辑,更应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和科技的进步。除了掌握相关领域的学术前沿知识外,更应不断提升自我的编辑素养和媒介素养,了解科技前沿,掌握新的科学技术,不断修炼自身内涵,提升编辑职业能力,以适应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发展的新需求,促进学术期刊转型升级,为我国文化强国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提高编辑素养

编辑工作既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学术期刊能否办好,获得作者、读者的好评,关键取决于编辑的素养。编辑素养作为期刊从业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要求编辑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还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文字写作功底。在新媒体时代,编辑的基本职业素养更应得到加强,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科技的飞速发展。

1.微阅读提升政治意识

新媒体时代,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学术期刊编辑更要把好政治关,特别是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需警惕一些人打着学术自由的旗帜,裹挟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学术编辑可以通过微阅读和碎片化学习,提高政治觉悟,紧跟中央步伐,领悟中央精神。比如关注“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央视”等客户端,及时了解掌握中央最新的政治方针,紧扣时代主旋律,将刊物发展与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手机的微信公众号、主流媒体客户端等各种微阅读提升政治敏感度和理论水平。

2.微笔记提升专业知识

在信息碎片化时代,面对浩瀚的信息流,能记住掌握的微乎其微。中国有一句俗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术期刊编辑在经年的工作实践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其中很多时候一些专业方面不能把握的地方需要审稿专家来把关和掌控。有心的编辑会作微笔记,记录下问题和解决方法及途径。每一篇微笔记,都是编辑成长路上的一个脚印,以后遇到类似问题,自己可以妥善高效处理。

3.微写作提高业务综合能力

刊物质量与编辑水平高度正相关。编辑的综合业务能力对于刊物水平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一个好的学术期刊编辑,手里有两支笔,“朱笔批文,蓝笔自娱”。不仅可以修改加工好高质量的学术精品,也不时会将自己的积累整理出来与人分享。因此,学术期刊编辑利用闲暇写作一些专业或编辑出版方面的论文,不仅可以给自己积累业绩材料,更是提升自己综合业务能力的一条现实途径。

(二)提升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对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回应能力[6]。简单来说,就是学术期刊要能够快速、准确地将有价值的信息传达给读者和作者。这就要求学术期刊编辑要有较高的媒介素养,才能够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如何提升个人的媒介素养呢?

1.注重技能学习

新媒体时代,给学术期刊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学术编辑的工作不能只跟传统媒介编辑一样,仅仅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做简单的文字编辑,而应转变成具有新媒体特点、综合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这就对学术期刊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传统的选题策划、编辑加工、稿件审读能力外,还要能掌握图片、音频、视频处理等技术,以实现论文的多维度、全方位、立体式呈现。同时,新媒体时代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编辑要将出版物中的文字视为信息符号,对论文内容进行剪辑,将学术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等信息进行碎片化处理。根据读者的个性化需求或作者的研究方向,编辑将碎片进行打包或加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完成对这些信息符号的精准推送。

2.加快角色转变

新媒体形态下,学术期刊社不再是单一的纸质媒体生产者,而已成为多种媒体的集成者,较多期刊已逐步开通自己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等。而编辑角色定位也发生了改变,不能仅停留在被动等稿的境地,而应在新媒体大量信息流下主动思考、梳理学术前沿,了解大众比较关注的信息,向该领域学术大咖邀约稿件。同时学术期刊的呈现不应只是停留在被动检索、等待被发现的境地,可以积极主动从多元角度开展文献的二次服务,诸如梳理出期刊自创刊以来刊载的某一领域相关论文,实现同类论文的发现。同时根据期刊受众的性别、年龄、职业、研究领域、阅读习惯、个人喜好等,主动推送相关文献。

媒介素养论文范文2

1大数据理念赋予“内容为王”新含义

传播力的大小归根结底取决于传播内容的好坏。学术期刊是内容产业,有一流的内容,才有一流的效益。要确保好内容,就要建立一支好的作者、编辑、专家队伍。然而在大数据理念下,“内容为王”在传统内容之外又有了新含义:一是以“全产业链”的模式,对内容资源进行整体的集约整合,将内容、作者群、读者群、网络出版平台、数据库、OA处理系统等整体推出,形成学术期刊内容传播的整体效应、规模效应、平台效应。二是深度挖掘科技信息内容,开发衍生信息。在大数据时代,用户的需求呈现定制式、多层次、差异化的特征,学术期刊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仅提供论文的目录、摘要、正文,还要提供与论文相关的作者信息、科研信息、点评信息、行业信息等扩展内容。针对这些衍生信息,可在网站增设读者交流社区、专家在线咨询、文献计量统计分析模块等,也可灵活办刊,栏目设置多样化,出增刊、副刊,设立科研动态报道信息。《英国医学杂志(BMJ)》的“新闻”栏目、《NEJM》设置的“视点”栏目,主要报道医药领域的政策、事件、科研成果等动态新闻信息,便于读者了解比较全面的信息。《中华医学杂志》设有《医学动态》,向读者介绍国内外的医学科技新闻。《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每年出版一期增刊,介绍科普知识[8]。这些个性化的办刊方式,加深了信息的传播强度和深度,满足了一些用户的个性化、边缘性需求,提高了服务的互动性、高容量性、实用性、时效性。三是学术期刊编辑对内容的主动引领,即在编辑过程中,在不改变原稿基本信息的前提下,根据学术期刊传播的需要,适当加工,赋予新角度、新含义,既引导稿件的内容方向,体现办刊的定位、理念和策划要求,又让读者接受到更加权威、明确、全面的信息。

2注重利用新型传播方式

2.1优质论文优先出版

传播的速度决定了学术期刊信息的时效性和价值。信息传播越快,时间越早,其价值就越大。学术期刊要克服纸质期刊发行周期长、容量有限等不足,实现优秀论文和热点论文的快速传播是吸引读者,扩大传播效果的可行做法。快速传播的做法有:①利用自建网络、合作网络或新媒体在线发表。将学术论文先进行信息化处理,然后在第一时间,实现期刊的预出版。国际上一些知名的学术刊物都开设了这样的平台,如Science的“Express”、《Nature》的“AOP”等。②在第一时间将科技期刊论文交给中国知网等优先出版数字平台,可以出版单篇优先、整期优先。排版格式可不同于印刷出版,根据各种数字出版传播载体的特点与优势灵活设定。现在国内通过此数字平台实现优先数字出版的期刊已有一千多种。③推荐到有影响力的网站或微信平台上,扩大关注范围。例如《煤炭科学技术》就用此方法作为加快传播速度的手段。

2.2发挥新媒体灵活多样的特点

学术期刊要突破单一的文字传播形式,大力发展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出版平台,将学术信息通过编辑加工形成大众乐于接受的语言文字,配上图片,或通过音频、视频等形式,借助多媒体技术将静态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知识信息,使得学术期刊不仅能够满足特定领域读者对高端科研学术信息的要求,也有利于大众读懂专业知识,更加有利于学术期刊传播力的提升。例如,《柳叶刀》杂志在网站上提供的Podcast能随时收听可下载至iPod的科研进展内容等[8]。应用新媒体技术,可以使学术期刊由传统单一的纸质传播模式变成互动式的一对多、点对面模式,大大提升传播效果。

2.3通过网络精准传播

在网络时代,虽然信息传播较快,但信息多而杂,有的网站虽然可以检索,但仅可满足需要时的检索、下载,读者被动了解信息,不能实时知道相关信息。因此,精准推送这种网络个性化服务形式的重要性和优势显现出来。现在,网络精准推送的常见方法有:邮箱;微信群、微信公众号;QQ群。期刊社安排专人负责,适时发送相关信息,既实现了一对一的精准联系,个性化服务,又扩大了期刊影响力。

3以经营性思维来建设传播力

从传播力的研究来说,存在能力说、力量说、效果说、综合说四种主张[12]。但传媒的传播力就是一种能力,一种传播信息、影响社会的能力。在市场经济中,传播力就是经营力、营销力、策划力。我们只有站到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设计、营销自己的产品、资源,用经营的思维来营销策划,期刊才能传播得更快、更远、更广。

3.1传播力建设需要策划,主编是第一责任人

传播力的建设并不是孤立的,它贯穿于期刊出版的全过程,传播力建设也需要策划。从办刊的实际和职责规范看,期刊主编是营销策划第一责任人。但我们以前讲的策划多局限于栏目策划、选题策划、稿源策划、发行策划,市场经济下的学术期刊,还应包括为经营需要的各种营销策划,为提升编辑人员传播策划素养而建立的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机制、管理机制等。在传播力建设中,学术期刊主编需要担任多种角色:在社会活动方面要充当领头羊角色、允洽者角色、社会活动家角色、企业家角色;在决策层面要充当伯乐角色、经营者角色、创新者角色、学者角色。笔者在期刊界工作多年来发现,在现实中很多学术期刊的主编营销策划的素养还亟待提升。当然,主编能直接抓策划更好,不能直接策划的主编要会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

3.2“做新闻”——发挥科技期刊的本能作用

从本质上来说,学术期刊还是新闻媒介,在办刊中还要坚持新闻意识。在传播力的建设中,学术期刊也要坚持“做新闻”。“做新闻”有两种途径:一是主动策划或参与新闻策划,特别是公益类的社会活动,策划新闻、新闻报道的过程就是科技期刊品牌传播的过程。二是新闻,新闻的对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媒体新闻时,都注明信息源,往往直接注明是来源于某某期刊,对期刊的品牌传播作用十分明显。又因为新闻的内容往往是学术论文的重新编辑,因此对期刊论文的被引频次、下载量的提升都极为有益。学术期刊新闻的途径有:①与大众媒体合作,就是学术期刊向大众媒体提供新闻信息源。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两种媒体的结合是履行学术期刊科普使命的重要途径[14]。在这方面,国际学术期刊界与大众媒体的沟通早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的体系,由编辑约稿、作者撰稿、公共或专一论文新闻网站发稿、记者注册、新闻稿限时禁发制度组成[15]。②与国际知名网站合作。国际上主要有3个在线途径:全球最大的科研论文新闻网站——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办的EurekAlert系统、自然出版集团网站、英国粒子物理和天文研究理事会创办的Alpha-Galileo系统。③直接在自己的期刊上设置信息栏或在自己期刊网站上、行业网站上,要注意做好标题和关键词,在新闻读题时代和信息碎片化时代,这往往是读者关注、检索的重要因素。

3.3营造好的经营机制是传播力建设的内在源泉

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大小关键在办刊的人,人的素养、能力至关重要。编辑人员要适应期刊网络化环境下、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出版工作的新方法、新方式、新模式的要求。学术期刊要逐步建立全媒体团队,除了编辑出版人才,还要有网络信息人才和运营策划人才,要适应未来的发展,学术期刊必须具备这三类专业人才。但从实际中来看,这三种专业人才也是可融合的,即复合型人才[16]。要让编辑向主动销售服务的“编辑—策划—经营型”人才转换,还需要建立一个全员营销的氛围。首先,需要期刊社为编辑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让大家通过学习知道怎么做。其次,需要建立机制,激励大家跨界发展、学习,树立起全员营销的理念。这个机制就是要鼓励大家组好稿、编好稿,鼓励大家策划活动,鼓励大家走出去,必要时形成考核机制、评审机制,对率先脱颖而出的人员予以重奖。再次,树立主编就是主策划、主营销的理念。主编要带头策划活动,带头营销,要为编辑树立营销、策划的榜样。最后,还可通过引进复合型人才,为其他人员树立一个标杆。《中国家禽》实行全员营销,鼓励全员策划,极大促进了期刊传播。

3.4积极推进国际化传播

在“地球村”时代,学术期刊要有国际化视野,积极推行国际化战略,面向全球传播。关于期刊的国际化有多种说法。有人认为,包括编委成员国际化、审稿专家国际化、编辑标准国际化、出版语言国际化及论文水平国际化、稿件来源国际化、发行市场国际化、编辑出版效率国际化、论文投稿网络化等[17]。也有人认为,国际化的期刊就要在第一时间报道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交流中体现较高的国际影响力[18]。实际上,学术期刊的国际化是围绕其三个属性,即学术性、媒介性、国家性来展开的。其中,学术性、媒介性是其根本属性,作为中国的学术期刊,国家性也是一个重要体现。不过国家性往往是学术性、媒介性达到一定程度后的自然体现。因此,对学术期刊而言,发展学术性和媒介性是基本任务,所谓编委、评审、作者的国际化其实就是为保证科技期刊的内容质量——学术性而服务的,所谓发行的国际化、网络化等则是为提升学术期刊的传播能力——媒介性服务的。学术期刊国际化的的方法主要有“引进来”“走出去”“做大做强”三个方面。“引进来”主要包括与国际出版商合作,实现编委国际化,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同行评议制度,双向匿名评审稿件,组稿国际化,编辑、排版等与国际规范同步,等等。“走出去”主要包括积极创办英文刊;通过提升论文质量来提高国际引用率;提高国际检索率;通过建立专门的国际营销队伍、机构,加入国际发行营销系统来使期刊营销国际化;发挥网络和数据库的作用。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期刊则可以进一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打造国际知名期刊。在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实践中,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办的《CellResearch》在审稿时90%以上选择国外专家,请国际知名专家撰写评论,并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与国际编辑同行交流,与国际出版集团合作,取得了较高的国际影响力。

3.5规模化传播强度更大

在市场竞争中,规模竞争、抱团竞争是一种重要策略。学术期刊加强传播力建设,也可实施规模化策略。规模化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拉长产业链,做大做强。如学术期刊利用自身优势,与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相关高校合作,甚至与知名企业联手,举行学术研讨会,举办前沿性、高层次的国际论坛,举办大型报告会或专家讲座,还可举行学术咨询会、行业培训等活动。二是联合重组。联合重组是学术期刊整合出版资源,从分散走向集约化发展的重要路径。集群化可以将小、散、乱的科技期刊有机地整合起来[19]。目前出现的联合方式有联盟、集群、集团三种,联盟是最松散的,相互缺乏约束力;集群相互之间有契约,但未从根本上形成组织管理约束,内部还有同质竞争;集团则有共同的法人主体,实行统筹管理。从整合资源联合发展的角度讲,在数字出版时代集群化出版是学术期刊发展的必经之路。期刊联盟和出版集团通过资源整合可以在编辑出版、营销策划、物资采购、人员调配等方面形成一体化管理,组成统筹协调的出版联合体。实践证明,类似学科的期刊实现集团化办刊效果比较好,特别是通过学会牵头,将同类型的专业学术期刊联合起来,组建一个同行专业权威数据库。比如,中华医学会整合行业资源主办126种医学期刊,在国内外成为权威性最强、规模最大的医学期刊系列,学会发挥专家云集、信息畅通、联系广泛的优势,组成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编辑委员会和专家审稿队伍。这些期刊的发行范围覆盖世界上60多个国家和地区,长期与近千种国外期刊交换。中华医学会还通过与全球最大的医学专业出版集团荷兰威科集团合作,把中国优秀的医学研究成果推介到世界。在国外的学术期刊出版集团中,爱思唯尔是全球影响力最大的,发表的论文每年有250000篇,下载量每年高达10亿多。因此,集团化出版还必须上规模,形成品牌,才会在国际上有影响。

媒介素养论文范文3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学术诚信;教育

诚信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和处事规范,是我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人格的体现。学术诚信教育对于高校来说亦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有助于引导学生规范其自身行为,养成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然而现今高校中学生学术诚信观念日益淡薄,论文抄袭、论文、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培养学生诚信品质,高校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势在必行。学术诚信教育注重过程性的引导,不可一蹴而就,其中实施路径的选择尤为重要,新媒体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在学术诚信教育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了第4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中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7.51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高达96.3%,且增长趋势稳定,其中学生位列第一,占总人数的24.8%。新媒体作为互联网的技术的新兴产物,衍生出人们吸收信息的全新方式,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网络载体成为当代大学生了解事物的主要渠道之一,是高校进行学术诚信教育、培养学术诚信环境的必然选择,为学术诚信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学术诚信教育过程中新媒体的价值体现

(一)开放交流学术态度

高校诚信环境由高校教育主体和客体共同形成,只有主客体二者之间和谐平等才能构建良好的学术诚信环境。人作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如要达到和谐的目的,沟通交流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高校将学术诚信观念输出时,给予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与权力。运用传统媒体进行诚信教育时,往往由教育主体单方面的向学生传递学术诚信的内涵,这种单向的教育方式尽管可以达到一定的辐射效果,但是学生的认同度却无法提升,新媒体的加入,在教育工作者与学生之间架起了平等沟通的桥梁,形成了双向沟通诚信教育模式。[1]双向沟通可具体表现在高校学术诚信制度的制定及实施上,由高校管理者制定的诚信制度,将由执行者于新媒体平台,学生浏览了解具体规章制度,并对其自由发表见解,校方针对疑问进行解答,并参考学生意见对制度进行合理调整,进而得出一套兼具完整性与认同度的制度。这种交互性也体现在学生个体、教师个体之间交流的多向性上。点动成线,先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原理众所周知,培养诚信环境亦是如此,诚信氛围是立体的,将校园包裹在其中,在这个校园里有着许许多多的学生,把他们看作是一个个“点”,新媒体为他们创造了动的条件,共同的教育资源将他们沟通成一条条“线”,基于资源的不同见解又使“线”不断碰撞,最终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通过交流、合作来实行的诚信“体”。例如,高校可创建专门的“学生学术成果”共享平台,由各院系办公室统一管理,将本院学生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毕业设计等成果到该平台中,全校师生可共享,并对感兴趣的主题进行交流探讨,对有抄袭嫌疑的研究成果举报处理,根据该平台每学期论文质量,评选出“学术先进个人”颁发奖励。经举报查证,核实后取消该生所有奖励评定资格,并将抄袭历史录入档案。荀子在《劝学篇》中道:“蓬生麻中,不扶则直。”[2]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经过不断的学术碰撞,可激起学生对学术研究的热情,潜移默化地使学术诚信根植于学生观念深处。

(二)即时收发学术诚信信息

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科技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展示出它的巨大优势,其即时性和便捷性与当下社会追求高效的趋势相得益彰。高校教育工作者在进行诚信教育时可利用这一优势,打破传统教育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随时随地借助新媒体实现学术诚信内容的传播,增强诚信教育的辐射力。在新媒体出现以前,高校宣传诚信教育的载体限于宣传栏、校报、广播、讲座等传统形式,此类活动在开展前对时间和场所提前规划,对参与者的管理相较于新媒体来说都较为复杂,且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较难做到将诚信知识有效普及于每名同学。新媒体的到来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首先,高校工作者可第一时间将论文写作要求、考试诚信规定、违规违纪处理等学术诚信内容以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的形式于校园bbs、微博、贴吧、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新媒体网络载体中,不仅节省教育者的精力和时间,其丰富多样的形式也使诚信教育更加行之有效。与此同时,学生接受学术诚信教育也不再受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的制约,拿出手机便可了解学术诚信,充分利用了碎片时间,使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便捷高效。这种即时性也使教育工作者能够在第一时间接收学生关于学术诚信教育内容的反馈,了解学生对于本校学术诚信规定的态度看法,进而及时做出更加合理的调整。

二、新媒体冲击下诚信教育的实施阻碍

(一)不良风气散播加剧,高校管理难度加大

新媒体的开放性必然引起了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于信息的甄别能力尚不成熟,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冲击,造成价值观混乱的消极影响。人民日报中《反思新媒体三大弱点》一文也指出新媒体具有不专注、不负责的弱点,这些弱点会在社会不法群体及自我控制力较差的学生面前被无限放大,如有害细菌一般,一旦滋生若不及时处理,将危害整个高校学术诚信环境建设。[3]首先,削弱了大学生遵守学术诚信意识的形成基础。受市场经济的影响,我国滋生出趋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社会风气,在这种不良风气的包围下,人们道德观念弱化,诚信意识淡薄,新媒体的到来,更使这种状况愈演愈烈,令人堪忧。新媒体不光为他们的学习创造了便利条件,也为他们滋生了学术欺骗的温床。在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学术资源数据库日渐完善,学生足不出户便可接收全世界的学术成果,手指一动便能将其据为己有,将学术诚信抛诸脑后。其次,阻碍了高校学术诚信环境的形成。社会上不乏唯利是图的个人及团体,在新媒体工具的帮助下,其行为更是肆意猖獗,在高校甚至社会范围内都刮起不正之风。一些机构或个人在新媒体平台上向学生有偿提供营私舞弊服务,“考试包过”“论文”等字样频频出现于大学生乐于使用的新媒体平台之中,进行着对学生学术腐败行为推波助澜的恶劣行径,不利于高校学术诚信环境的形成,加大了高校对于学生学术诚信的管理难度。

(二)教育者操作新媒体能力不足,教育力度较弱

在新媒体盛行的环境下,各行各业都纷纷尝试将自己领域的工作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高校也不例外。然而高校尽管已经踏足新媒体领域,却没有对其高度重视起来,低估了新媒体对于高校学术诚信的影响力,仅仅发挥了新媒体浅层作用,而关键性的教育功能并没有得以发挥。[4]学生作为使用新媒体的重要群体,对新媒体平台的热爱程度和操作熟练程度都远高于身为教育主体的教师队伍,故高校新媒体平台多由学生管理,的内容也以宣传性、娱乐性为主,使新媒体对高校的功用停留于表面。受教育者年龄因素、知识结构的制约,很多高校教育工作者对于新媒体功能认知尚不全面,操作新媒体能力较弱。在新媒体平台中如遇学生舆论倾向发生偏差的状况,不能及时把握学生动向并作出正确引导,不利于学校整体网络环境的构建,也将无法及时扶正学生错误观点,延误最佳教育时间。由此可见,新媒体之于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挖掘新媒体的教育功用尤为关键。

三、学术诚信教育直面机遇与挑战

(一)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合理应对信息

关于“媒介素养”一词由美国媒体素养研究中心首先提出,定义为“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5]对于大学生来说,媒介素养主要包括他们正确判断媒介信息的价值方向,恰当处理媒介资源的能力和态度。学生与新媒体信息来源两个终端通过网络产生关联,新媒体过度的包容性导致了信息来源的不可控,在此情况下,对另一终端加以把控和引导显得更为实际。高校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可采用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育双管齐下的方式来展开,并辅以多渠道的宣传形式。将学术诚信、媒介素养内容纳入传统课堂教学体系之中,开设专门必修课程,使学生能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明确学术诚信的重要性,正确应用学术资源,树立诚信观念并在新媒体平台中建立诚信专区,高校学术诚信条例、违反诚信的案例及学校对其的处理,以示警戒。此外,各学院可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诚信活动,如诚信板报评比、学术诚信讲座、诚信考试等,加强学术诚信的教育工作。

(二)加强教师新媒体运用技能,促进其对学生的正面引导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社会工具,教师也应顺应时代潮流,掌握这门技能,并将其运用到教育工作中去。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光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与学生的沟通了解也是不可忽视的,这影响着对教育内容的输出效果。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主动了解学生使用的新媒体工具,熟悉其使用技巧,及时捕捉学生动态,通过新媒体建立师生间友好关系,达成有效沟通。教师掌握新媒体技能之后,在新媒体平台中发现散布危害学术诚信言论者,便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将违反学术诚信的萌芽扼杀在摇篮之中,以免学生认识不清、意志不定,做出错误判断。长此以往,有了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新媒体平台将逐渐澄澈,将其教育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朱卫国,梅贞.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环境的构建[J].高校教育管理,2014(3):110-115.

[2]荀子[M].安小兰,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5.

[3]熊建.反思新媒体三大弱点[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1-18(7).

[4]张艳艳.新媒体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探究[J].新闻站线,2015(2):111-112.

媒介素养论文范文4

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研究问题是随着笔者参与的师资培训次数不断增加,笔者与一线教师、校长、教育管理者们的接触不断增多而逐渐显现和清晰的。2009年作为培训的第一阶段,我们先后在北京、杭州、武汉、沈阳、上海,进行了7次针对中小学教师的师资培训。为了了解培训效果,我们设计、发放了调查问卷,组织部分学员进行了小组讨论。根据教师们的反馈,2010年起我们调整了培训内容和方法,并将培训对象从普通教师扩大到中小学校长和各级教育管理者。为了深入了解校长和教育管理者们的意见,我们在培训后对他们中的部分进行了小组焦点访问或深度访谈。通过深入交流发现,校长和教育管理者们与教师一样认可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他们又有各自关切的问题。带着从师资培训中搜集来的各种疑问,笔者重新审视了自己在黑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研究的情况,对该校校长和教师进行了深入访问,并对实验期间黑小教师及校长发表的教案、论文等进行了详细的文本分析,努力从实验学校的经验中找到应对挑战的方法。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主要聚焦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媒介素养教育要在现有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系统开展,教师、校长、教育管理者应分别关注什么问题?其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研究方法

为解决研究问题,本研究先后采用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本分析等多种方法。首先,在师资培训的第一阶段,我们对参与培训的285位学员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题主要包括:你是否希望在自己的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你最感兴趣的媒介议题是什么等。第二,根据第一阶段调查结果,笔者调整了师资培训的策略。先后在北京、安徽铜陵、安徽繁昌、湖北武汉开展了5次针对中小学校长及各级教育管理者的培训,培训内容除了原有的理论阐述,我们还进行了示范课演示。为了了解校长及各级教育管理者对媒介素养教育的态度和看法,我们对某些校长和教育管理者进行了多次深度访谈。第三,发现问题之后,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作为与笔者长期合作的实验学校,到2010年9月,黑小不仅实现了由专职教师自主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而且有计划地组织和实施了各年段、各学科教师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与现有学科的融合实验。更为可喜的是,2010年12月底,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在考察、评估了黑小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决定批准成立“北京市东城区第五个校本课程研究小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专题研究组”,以黑小为核心,吸纳周边兄弟学校及东城区少年宫,进行更大范围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研发和推广。作为全国第一个系统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小学,黑小是如何解决课程定位、课程形态、师资培养等一系列问题的?黑小的经验能否给我们一些启示?带着这些疑问,笔者一方面对黑小校长、科研主任、参与实验的教师等共12人进行了深入访问;另一方面对黑小校长及教师在实验期间发表的各类文章、教案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主要发现

在师资培训第一阶段的问卷调查中,共有285位学员教师参与了调查,回收到的有效问卷共149份,问卷回收率为52%。经统计分析,没有人在参加培训前“听说过‘媒介素养教育’或相关概念”,在培训现场也没有教师表示曾经接触过相关内容。即便如此,在短短3个小时的理论培训后,共有100位教师明确表示“愿意在自己所在的学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占参加培训教师的35%。从笔者在培训现场与教师们交流的情况来看,除了35%的参训教师明确表示愿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外,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表示高度赞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不少教师指出他们没有权力决定学校开设什么课程以及课堂教学中能包括什么内容。因此获得校长的认可和支持,是他们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提条件。根据第一阶段的调查结果,笔者从2010年起调整培训策略,将培训重点转换为中小学校长及各级教育管理者。通过在培训现场的交流互动,笔者了解到对校长和各级教育管理者们来说,媒介素养教育同样是个新鲜、陌生的领域,但他们很快就认同了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例如,2010年1月在针对北京市各级教育管理者及校长代表的培训中,有代表发言说:“大众传媒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传媒素养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以及“网络等传媒是现代社会的标志,一段时间以来,我们谈网色变,只堵不疏,媒介素养课程的开设就提供了很好的思路。”2011年5月,在笔者对武汉市武昌区教育局官员及全区47所小学的校长、教师代表进行过理论培训和示范课演示后,29所小学的校长和教师代表表示愿意成为媒介素养教育试点学校,占参加培训学校总数的61.7%。武昌区教育局副局长更明确表示“从区域推动来说,媒介素养教育我们肯定是要做的。这个态度和这个决定,是勿庸置疑的”。笔者历时三年,纵观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10个城市和地区开展的20次师资培训经历,笔者清晰地发现,即使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等概念对教师、校长及各级教育管理者是崭新和陌生的,但大家很快就能认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无疑是因为近年来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大改变。正如武汉市武昌区的一位校长所言:“孩子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我们成长时代背景完全不同,我深深地感到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孩子们的生活乃至今后的影响至关重要,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在获得教师、校长、教育管理者们对开展媒介素养教育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可之后,笔者发现由于教师、校长、教育管理者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承担的角色不同,因此涉及到课程实施时他们关注的问题各有侧重。例如,教师更关注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技巧,师资培养周期,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等微观层面的问题;校长和教育管理者则更关注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课程形态、媒介素养教育与现有课程的关系,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趋势等中观或宏观层面的问题。具体说来,校长和教育管理者们关注的问题主要包括:首先,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概念、目标及其与现有课程体系的关系问题。参加过培训的校长和教育管理者们普遍表示,课程研发者必须对“媒介”、“素养”、“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等概念进行更加清晰、准确的界定,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学目标及其与现有其他课程的关系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给出更合理的解决方案。因为,如果说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那么语文、数学、品德与社会等其他课程似乎也具有这样的目标。而且,媒介素养教育中的很多内容,如信息的搜集与整理、网络运用技能等,在语文、信息技术、品德与社会等学科中都已涉及,那么,如何区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异同?只有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学科体系有了明确的界定和系统的论证,才能为后续的课程实施、师资培训等奠定基础。第二,课程定位、课程形态问题。访谈中很多校长、教育管理者对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应作为校本课程、地方课程还是国家课程来实施有不同意见。一些校长认为,校本课程应突出学校特色,因此,如果把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作为校本课程来实施,那么不利于该课程的普及;但如果把该课程作为地方课程或国家课程,那么教育管理部门就要出台相应的考核标准,才能对课程实施质量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此外,由于社会发展对人的知识体系提出多方面挑战,现在要进入课堂的内容非常多,如灾难教育、生命教育、性教育等,而学校教育的课时有限。那么,媒介素养教育是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来实施,还是作为现有学科中的板块,以融合课的形态来实施更可行?第三,开课年级、课时量的问题。笔者已经开发出的媒介素养教育教材是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在实验学校实验期间,课时安排为每周一课时。访问中有校长指出,现在的儿童自出生之日起就在媒介的团团包围之中,那么媒介素养教育课是否应从一年级就开始开设?每个年级的教学内容有无区分?课时量有无变化?第四,关于师资培养问题。不少校长在访问中询问,应该选派什么学科的教师参加师资培训?据他们理解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与品德与社会学科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似乎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那么应该从哪个学科的教师入手?此外,媒介素养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因此,对教师的人文素养、自身素质要求较高,再加上关于媒介的知识瞬息万变,那么教师应该储备哪些方面的知识?要用多长时间才能具备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能力?在现有教师日常工作繁重的情况下,如何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有无可能将参加媒介素养教育培训纳入教师的继续教育体系?第五,关于教学硬件设施、课程适用对象等问题。由于笔者在示范教学中,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和大量影音素材,因此不少校长在访问中提出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否必须具备电脑、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以外来务工人口子女为主要生源的校长更关切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是否适应他们学校生源的特点。第六,相关资金和费用的问题。无论是师资培养,还是硬件投入,校长和教育管理者非常关切如何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虽然,在笔者的访谈中,教育管理者和校长都表示无论是教育管理部门还是学校都有一定的科研经费,但涉及到具体问题时,学校及教育管理部门应按什么样的比例投入多少经费,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方案。与校长、教育管理者更关注课程定位、课程管理、师资培养模式等问题不同,教师关注的问题更加具体。例如,首先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是,现在已经开发出了哪些媒介素养教育教材?如何获得这些教材及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在使用这些教材或课件时,能否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进行修改和调整?第二,要具备实施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能力,教师应具备哪些知识和技能?如何才能获得这些知识和技能?#p#分页标题#e#

通过与北京、武汉的教师、校长、教育管理者们深入交流,笔者日益感到媒介技术的发展和现实生活的改变,只是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要使媒介素养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那么,作为成功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实验学校———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又是如何解决以上各种问题的?经过对黑小校长、教师代表的深度访谈,以及对该校教师发表的各类文献进行深入分析,笔者发现黑小之所以能让媒介素养教育这样一门新兴课程顺利融入自己的课程体系,并在区域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经验:首先,作为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学校”,黑小始终坚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构建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正是基于此,黑小校长在了解了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观摩过媒介素养教育实验课程之后,立刻决定与笔者合作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研究。第二,在实验展开后,黑小校长及管理干部多次与笔者研讨,明确双方的研究目的。对笔者来说,通过实验研究开发出适应中国国情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最终形成教案、教材是最重要的研究目标;黑小校方则意识到只有本校教师具备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能力,才能使黑小学生在实验结束后,真正享有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能。因此,黑小校方将实验研究定位为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载体,自实验开始就有计划地组织全员通识培训和种子教师的培养①。在种子教师的选拔上,并不是以学科、经验等为条件,而是以教师的意愿、时间、精力为基础。在培养方式上,除了邀请笔者对种子教师进行理论辅导,更主要的是让种子教师长期观摩实验教学,待教师准备充分时再尝试自己进行实验。特别值得推崇的是,黑小将教师成长视为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并不要求教师在短期内有所改变。从实验开始,到黑小教师自主开设媒介素养教育课,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可以说,黑小对自己师资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慢慢熏陶的过程,而不是急功近利的表面功夫。第三,在长达三年的实验研究和师资培养过程中,黑小校方非常重视为教师提供交流、学习和自我展示的机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成为师资培养得以成功的重要保障。例如,在实验开始不久,黑小校方就选派骨干教师与笔者一起赴杭州参加了“第二届西湖媒介素养高峰论坛”,会议上黑小教师更充分地了解了媒介素养教育在国内外开展的情况,从而坚定了做好实验研究的决心。在整个研究期间,黑小共接待中外学者观摩实验教学26次,组织教师代表随笔者赴香港、美国等地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三次。正是在黑小校方的全力支持下,黑小教师在三年研究期间共发表中文论文9篇,英文论文5篇,从各个层面、多种角度论述了他们对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解。这无疑成为黑小科学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基础。第四,在课程定位、课程形态方面,黑小也进行了多种尝试。在实验研发独立式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同时,黑小教师在观摩教学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与现有很多课程的联系,如与语文课、数学课、品德与社会课等等。在实验研究的第三年,黑小校方有计划地组织各学段、各学科教师展开媒介素养教育的融合课程实验,至今已经开展的融合课程实验包括数学与媒介素养,语文与媒介素养,信息技术与媒介素养等很多维度,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教案。时至今日,认真反思黑小实验取得的各项成果,笔者深深感到黑小以教师成长为核心目标的定位是最关键的经验。说到底,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实施,并不在于它以什么样的课程形态出现,也不在于实施教学时使用什么样的硬件设备,而是有赖于真正理解媒介素养理念的教师。可也正像黑小经验所揭示的,教师的成长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对教师给予持续不断的智力、物力以及精神支持。因此,黑小的经验是否适合更多学校,媒介素养教育是否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这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媒介素养论文范文5

1.1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资源,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下成长,受到很好的学校教育,有着独立思考的能力,传统的书本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其对知识的获取。新媒体的发展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课程、数字图书馆、网络资源库、在线专家、专题学习网站等途径获得自己想要的知识和解决相关问题。尤其是新媒体环境下信息资源将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融合在一起,使得知识的获得更加全面、生动,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多彩。

1.2新媒体给大学生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拓宽了交流渠道

在信息化程度很高的今天,新媒体已经实现了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面覆盖和渗透性影响。新媒体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更多交流的平台。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电脑和手机等设备,利用微信、飞信、QQ、微博、电子邮件等通讯工具进行交流互动,将学习资料共享,与同学进行讨论,并可以与任课老师或相关专家进行答疑互动。例如: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发送到相关平台或圈子中,平台和圈子中的其他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看到相关信息并参与到讨论互动中来,这样可以通过即时的互动交流迅速地解决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交流,更好地提高学习兴趣。

1.3新媒体的方便快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首先,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单单地依赖纸笔的记忆和图书馆的书籍资料,而是更多地采用音频、图片等数字媒体的方式进行记录和保存,并通过电子邮件、QQ群等相关交流软件进行迅速的资源共享,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新媒体海量的学习资讯及方便快捷的搜索方式,使很多资料的获得变得轻而易举,学生可以轻松地找到自己需要的相关文章和数据,大大节约了学习时间。

1.4新媒体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新媒体由于传播形态的集大成性,使传播的信息具有海量化、全面性的特点,这无形中在大学生学风营造的过程中起到了监督的作用。首先,借助新媒体庞大的数据库可以很容易地检测到学生提交的报告、论文等作业与其他文献的重合度和相似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学生敷衍应付的现象。其次,新媒体广大的覆盖面和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也使得其广大受众成为学术行为的监督者,这对抄袭、剽窃等不良行为可以起到较好的遏制作用,使得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严谨端正。

1.5新媒体的发展增加了移动学习的可行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学习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正在逐渐深入大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中。新媒体提供的丰富资源,使得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移动学习,把零散的时间化成整块的时间,作为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的有效补充,及时进行预习、课程总结、英语学习、解答疑惑等,也可以看畅销电子书、点播移动视频、观看异地实时教学及英语手机互动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1.6通过新媒体的媒介作用,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实时的跟踪反馈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只能通过期中或者期末考试的成绩反映出来。新媒体的出现扩大了师生交流的渠道,大学生可以通过微信、飞信、QQ等网络社交工具和交流平台与相关的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互动。通过这样的交流,老师们能够随时了解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状态,跟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和难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节奏,对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

2新媒体在高校学风建设中的消极作用

2.1新媒体提供的信息具有多元化特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使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偏差

新媒体提供的信息具有海量化和多元化的特点,在提供了大量有用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有很多虚假或者是伪科学的信息。甚至有些带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的有毒思想也能畅通无阻地通过新媒体到达大学生的眼中。当代大学生成长于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具有兴趣广泛,自我意识、竞争意识、成才意识强等特点。但是,大学生往往甄别能力不强,思想意志不够坚定,没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最终导致他们被一些不良思想所左右,自己的价值观出现较大偏差,学习态度浮躁、功利化,并在一些虚假信息和不良思想的传播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2新媒体的娱乐功能被放大,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

新媒体的学习、新闻功能是非常强大的,但是很多学生却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其娱乐、聊天功能上,并将后者功能放大,在上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有些学生甚至染上“网瘾”,荒废学业。在我们与学生家长的接触中发现,学生购买电脑的主要原因是帮助学习和获得信息,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60%以上的学生表示电脑主要用来打游戏、看电影、聊天、网络购物,真正用到学习上的时间是比较有限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对新闻的关注也主要是体育新闻、娱乐新闻和社会新闻,对政治新闻和经济新闻关注度极低。新媒体的功能被本末倒置,分散了学生的学习精力,已经成为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阻力之一。

2.3新媒体获取信息的方便快捷导致学生产生学习惰性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获取学习资料和知识有了更广阔的渠道,而且更加的方便快捷,这些已经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获益,很多学生通过新媒体提高了学习效率,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很多学生利用了新媒体上信息内容的可复制性来代替自己的学习,有的学生通过部分甚至是全部的抄袭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导致有些论文形式的作业出现大量雷同现象。此外,新媒体获取信息的方便快捷还使很多学生通过“改造”别人的学术成果来完成自己本该通过实践完成的学习任务,这就导致很多学生产生学习和实践脱节的学习倾向。了这些学习惰性一旦形成,将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术活动的原创性。

2.4新媒体的发展导致对网络学习产生依赖,忽视了课堂学习

新媒体的发展导致很多学生对其产生依赖。很多学生认为学习资料和相关知识都能从网上找到,或者在考试之前很多学习重点和历年的考题类型都能得到资源共享,因此部分学生产生了课堂无用论,开始出现旷课、上课不听讲等现象,忽视了传统的课堂学习过程。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并使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得不到发挥。

2.5新媒体的不正当使用,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一定的影响

面对新媒体强大的娱乐功能,很多大学生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他们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了游戏、视频、网络小说、聊天上面,每天都在虚拟的世界中生活,有些甚至染上“网瘾”,导致退学。很多沉迷于网络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抑郁、苦闷、自制力差、焦虑等精神障碍。由于饮食、睡眠不规律,很多学生经常出现头疼、胃疼、神经衰弱等生理疾病。

3新媒体在大学生学风建设中应用的对策

3.1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是公民素质的基本内容。媒介素养教育以跨学科的综合要求培养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素养的全面发展人才,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保护青少年免受大众媒介内容的污染,使得青少年能够防范大众传媒的负面影响和腐蚀,自觉追求符合传统精神的美德和价值。因此,要想新媒体能够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凸显其积极作用,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重要对策之一。首先,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要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应穿插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中,让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认识到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同时,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自己在具备较好的媒介素养的同时,应该通过班会、讨论会、网络交流、形势与政治课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从大学生入校开始,就应该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教育引导,从而培养其认知媒介和利用媒介的能力,以及媒介的批判能力等。其次,培养专业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师资,开设专门的课程教学。现在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专业的师资队伍缺乏,相关教育大部分由辅导员完成,相关课堂教学也仅限于穿插到其他学科中。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甚至是将媒介素养教育培训作为教师的岗前培训,提高整体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在条件成熟时开设专门的课程,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操控力。

3.2搭建校园应用平台,拓宽新媒体在学习应用中的渠道

高校应该通过建设图书馆、校园网、贴吧、论坛等平台,给学生提供安全、丰富的学习资源。如:在学风建设中,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专业特点,通过相应的调查找到学生比较关注的交流平台,有重点地对其加以关注、建设,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定期对学生登录的情况以及学习的收获等进行跟踪反馈。建立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的公共邮箱或者QQ群、微信群等,制定个性化的学习内容,或将最新理论成果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放到这些平台上,方便大学生自主学习。

3.3加大新媒体使用监管力度,注重信息传播把关

媒介素养论文范文6

一、移动新媒体时代的特征及其对期刊编辑工作带来的改变

(一)移动新媒体时代的特征

手机实名制后,手机网络安全得到保障,手机媒体在各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标志着手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下一代互联网演进的过程中,三大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带给用户更多的语音通讯、数据传播和广播电视等服务[2]。工信部的手机产业年度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5.7亿户,移动电话(手机)普及率达到112.2部/百人,移动宽带用户(即3G和4G用户)总数达13.1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83.4%,其中,4G用户总数达到11.7亿户。手机占据了中国网民上网终端的第1位,如图1所示。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也逐年增长。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在新媒体时代已被彻底改变,各种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在一起。移动新媒体的推广和使用改变了读者传统的阅读习惯,也改变了作者创作、编辑出版的方式。传统的占用大量时间的知识传播方式被分割成碎片化阅读方式,使得传统学术期刊面临着数字化阅读的压力,在手机新媒体时代,期刊编辑更应重新规划、选择编辑职业发展方向及路径。

(二)移动新媒体给期刊编辑工作带来的变化

移动新媒体的应用给学术期刊编辑工作带来重大变化,传统的工作思路已不适应时代,通过多样化选题,期刊编辑应根据时代特点定制期刊的个性化版本,采用手机、移动终端等新媒体技术,提升期刊的传播效率,同时学习新媒体出版编辑新技能,以适应移动阅读时代提出的各种挑战[3]。1.阅读媒介。网络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彻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移动终端因获取知识、信息方便快捷而被广泛接受。期刊编辑应顺应时代要求,向移动新媒体倾斜,学术期刊也应及时对期刊的传播方式做出调整。2.出版流程。同样的内容,利用不同的多种媒体传播时需要不同的版本。因此,相对于传统的出版形式,期刊编辑需要面对的是编辑部所有平台,包括纸媒、网站、微博、微信等。期刊编辑需要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以最快的速度呈现给相关的读者群体。传统的纸版期刊出版周期长,速度慢,而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这时移动新媒体即时性的优势马上体现出来。同一个成果,编辑要提供不同的文本形式,由浅至深地推送。不同层次的读者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不仅起到扩大刊物影响力的作用,还会扩大刊物的发行量,在数字阅读时代,纸质期刊依然拥有广阔的生存空间。3.传播方式。传统的期刊传播途径主要是邮局间接发行或向编辑部直接购买,传统纸质期刊发行成本高,速度慢,局限性大,刊载的内容缺乏时效性,严重阻碍了科技成果的推广及传播。但现在,期刊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网络、移动新媒体、纸质刊物使信息互享互通,传播及时,覆盖面大。为适应移动阅读的要求,有些期刊从传统的固定时间出版模式,转变为移动阅读时代的随时出版、随时,读者、作者、相关人员可以利用碎片时间随时获取信息。期刊编辑部可以将刊物内容转化为数字资源,供读者查询和存档,期刊的连续性以新形式延伸和发展[4]。

二、移动新媒体对学术期刊编辑的要求

相对于传统媒体,移动新媒体时代的学术期刊编辑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技能和素养,还要及时把握科学文化的发展动态和国家的政策方针,有敏锐的科技嗅觉,熟练运用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在第一时间收集整理国际国内前沿研究成果,对“互联网+”模式下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思维轨迹准确洞悉。新媒体不仅注重功能阅读,而且注重审美阅读。因此,除了文化素养、专业素养外,期刊编辑还需要熟悉新媒体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如采编形式、业务形态、产品终端及其服务方式等。面对激烈的竞争,期刊必须拥有自己的特色,增强内容的可读性和关注度。编辑稿件时,在文字基础上,结合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增强稿件的可读性、趣味性。因此,期刊编辑应熟悉移动互联网前沿技术的发展和特点、新媒体出版的流程,掌握图文设计,熟练操作计算机,熟练掌握常用的网站编辑工具,能够进行简单的网页维护更新、调整页面布局、制作网页版式,以满足不同出版形式的要求[5-6]。“碎片化”是移动新媒体阅读模式具有的特征,如推送“微信公众号”时,期刊编辑不能简单地将专业文章复制粘贴,而要针对“碎片化”特点,在编辑时加入更多创新元素,提炼文章精华,再搭配生动的排版、有趣的插图和深入浅出的解读,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为方便读者深入学习,文后可以附加全文链接,以此提高专业期刊的阅读率,彰显其传播价值[7]。

三、移动新媒体时代学术期刊编辑职业规划

(一)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保证期刊学术严谨性

在移动新媒体时代,传播方式多样、方便、快捷,但学术期刊的严谨性、客观性、知识性一定要保证。学术期刊编辑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在思想素质上,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具有“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崇高职业理想和“为人作嫁衣”的奉献精神[8]。业务素质上,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博采众长,博中求专,尽量不脱离教学、科研一线,追求“编辑学者化”,准确把握所编辑专业的最新科技信息[9]。移动新媒体时代对学术期刊编辑的基本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如除了传统的语言规范和加工能力之外,学术期刊编辑还应当具有较强的文字能力,准确地提取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以便适应读者的“碎片化”阅读要求,通过网络推广学术论文。策划方面,期刊编辑应具有灵敏的嗅觉,善于收集学术动态信息,还要拥有敏锐的学术洞察力,针对学术前沿热点问题选题策划[10]。

(二)掌握数字出版技术与流程,充分利用移动新媒体的新技术、新方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媒体时代,不论是新产业、新技术,还是新方法,都是为科技进步服务的工具。学术期刊编辑首先要重视“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理念,清醒地认识到学术期刊出版形态的转变趋势与事实,单一的传统纸质媒介必定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要求,期刊向网络出版、集群出版、开放获取方向变革的转变势不可挡。为此,期刊编辑应接受读者阅读方式改变的现实,熟练掌握数字出版的手段与方法,搭建数字出版平台,实现网络优先出版,满足作者多样化刊发需求。学术编辑利用各种新媒体技术工具,通过知识关联、语义挖掘、数据分析,建立学术论文资源数据库,采取动态链接的数字编辑方式,对学术论文的知识点或文献扩展说明,或对注释内容延伸增加,为读者深度学习提供便利。学术期刊编辑还能够借助互联网平台,提高与作者、读者、审稿专家交流的效率,在作者、读者、相关专家及业界同行中举办网络学术论坛,争取优质稿源,扩大期刊影响力[11-13]。

媒介素养论文范文7

关键词: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制作流程;职业素养

在信息时代,随着新材料、新工艺、新媒介平台的发展,平面广告设计的内涵、方法发生了变化,对广告设计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艺术设计类课程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基础课程,但由于受到固有艺术设计教学观念的影响,“重艺轻技”的问题较为突出。如,在课程结构方面,理论知识较多,实践性内容占比较小;在课程教学方面,讲授艺术表现的知识较多,缺乏对学生相关设计技能的考查。平面广告设计具有综合性,教师要结合时展的特点,注重团队协作,贴近行业发展实际,让学生接触外部的世界,了解行业需求。由此可见,改革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结合平面广告设计的制作流程,优化课程结构与衔接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高校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是艺术设计教育中的重要课程,通常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部分。这样的课程设置方式便于教师的教学与管理,但也存在一些弊端,如教学方法雷同、教学手法单一、课程衔接不够流畅等。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联系不够紧密,导致课程设置分立,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掌握的技能缺乏有效的关联,学生难以通过模仿、练习、实践、创新创作出理想的设计作品。这样平面广告设计人才培养便陷入了两个误区:一是强调以图形图像软件教学为主的操作训练,将软件操作作为教学重点,突出对设计软件功能、特效的应用,而忽视对设计思维、设计理念、设计意识的提炼与传达;二是将广告设计等同于艺术创作,过于强调个人的艺术体验与风格,与实际的平面广告制作脱节。平面广告设计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学生需要将平面广告知识、软件设计技能以及艺术设计的创意、热情融入其中,从而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和竞争力。平面广告设计课程在课程结构方面面临目标与学时两大难题。

1.课程目标中的问题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涵盖的内容较多,教学目标具有广泛性,如学习艺术设计知识、掌握平面软件的操作方法以及具备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这些知识和技能要体现在具体的广告设计实践中(如广告标志的制作、广告创意主题的确立、广告设计方案的完善等)。此外,学生还需要学习广告筹划、广告设计、广告推广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这样就容易导致课程设置存在盲目性,让学生无所适从。

2.学时上的问题

任何课程的教学都需要相应的学时安排,笔者所在学校的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有60个学时,其中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然而,由于教学内容较多,这些课时往往难以完成对学生设计知识、技能的培养,教师的教学重点不够突出,教学存在盲目性,一些学生“学而不会,会而不精”。平面广告设计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分立的教学模式,将知识点分开,这样虽然有助于优化知识点的难易程度和衔接顺序,但学生往往被动地学习,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设计热情。因此,教师需要从优化课程教学入手,创新教学方法,进行课程改革,重新整合知识点。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指出,自我效能知觉指的是相信自己具有组织和执行行动以达到特定成就的能力的信念。笔者借鉴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剖析学生对学科知识、能力、知觉的预期,结合平面广告设计制作过程,联系实际,构建新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让学生了解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发展趋势,在实践中增强信心,获得成就感。

二、平面广告设计公司的作品制作流程

优秀的平面广告设计往往是由一个团队协同完成的,团队成员从自身的专业素养结构出发,发挥各自的优势,合理分工,制作出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广告作品。广告设计公司设有策划部、客户部、创意部、媒介部、综合部等部门,各部门依照部门规程,分担各自的职责,共同服务客户。一则完整的广告设计作品的制作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首先,由客户部人员参与业务调查和跟进,搜集广告需求,开展行业资料调研和分析,得出广告设计需求。其次,策划部依据行业发展资料,结合相关设计要求,制订方案,由媒介部完成媒介完善和优化。然后,创意部根据媒介方案,结合行业用户需求,组织文案并选择艺术审美视角,以确立作品的创意方向。最后,创意部将设计方案提交给客户部,组织各部门参与探讨,修正、改进方案,形成最终的提案。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广告设计过程大致由调研、策划、创意、原稿设计、正稿制作、校对、输出等流程组成,每个环节都是整个广告设计流程中的重要节点。设计公司同样遵循上述工作流程,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改革也应该参照上述流程。教师要基于用户、行业、社会发展的实际,找到优化平面广告设计课程的思路,突出平面广告设计的创意表现。如,教师可在平面广告设计教学中融入各类设计大赛,围绕参赛项目与学生共同探讨平面广告设计的创意和艺术表现,分解具体的设计任务,让学生分工参与实践,体验整个广告设计过程,在具体的设计实践中交流、学习和分享,了解平面广告设计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在协同制作与共同参与中,既突出了个人的专业优势,又促进了团队协作,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和服务意识。笔者所在的学校结合平面广告设计的具体制作流程,打破固有的课程章节、课时结构安排,从具体的平面广告设计任务和作品制作流程着手,将平面设计课程划分为几大模块,再结合具体的模块任务细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如,将平面广告设计制作流程分解为创意和设计表现两大模块,每个模块再进行内容细化,并将整个教学过程融入具体的、可行的平面广告设计制作,从而增强学生的平面广告设计兴趣,培养其平面广告设计职业素养。

三、以平面广告设计制作流程优化课程衔接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课时较少,相关的教学内容较多。因此,教师要解决课时与课程之间的矛盾,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优化课程衔接,细化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

1.分组协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平面广告设计本身具有多岗位协同、融合的特点,基于具体广告设计任务的分工要求,笔者通过小组分工设置不同的兴趣小组,让学生自愿加入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有5名学生,结合具体课程分解小组任务,各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参与作品设计,共同讨论、协商。团队分组实现了对具有共同兴趣学生的整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为其适应未来行业分工和设计需求打下了基础。小组划分之后,要明确小组成员的学习目标。小组的学习方向已经确定,但小组成员需要从个人的学习目标出发,细化课程模块内容。如,将个人的兴趣、未来的就业方向进行统合,并确立为个人的发展目标。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彰显学生的个性。

2.以案例细化课堂任务

平面广告设计教学案例能将课堂教学与真实的设计任务关联起来,教师可借此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兴趣小组,细化教学设计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使学生掌握平面广告设计方法和技能。如,教师可细化与分解平面广告设计的知识点,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案例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又如,教师可通过海报广告设计案例、企业宣传册设计案例、报纸广告设计案例、宣传画册广告设计案例等,针对不同的设计工作岗位和任务构建序列化的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课后小组协作学习

课后小组协作学习是弥补课时不足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实训任务,知识点较多,教师应该强调课后小组协作学习。如,教师可借鉴包豪斯的设计教学经验,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撰写创意文案、完善作品,通过“群体工学”方式增进交流与分享。

4.作品展示与评价

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作品展示环节是对教学内容的阶段性总结。无论是创意教学,还是具体的动手操作,教师都要进行学生阶段性作品的展示与评价,从组内交流延伸至班级的组间互动,研究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从中获得经验。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又能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定位。阶段性评价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采用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师生互评等方式,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程教学的连续性。

参考文献:

[1]柳国伟.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平面广告设计课程改革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4(22).

[2]徐崇.“两段式”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艺术科技,2016(12).

[3]沈慧.平面广告设计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美与时代(上),2016(10).

[4]万本龙.中国民俗图案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青岛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5]张婧.中国传统水墨形式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研究.云南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6]王如.现代平面设计元素剖析.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7]吕佳.女性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影响力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媒介素养论文范文8

关键词:全媒体;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专业传播;媒体融合

2020年6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这一指导意见虽是针对主流媒体,但同时也为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科技期刊具有内容专业性、受众群体特定性等特点,属于典型的小众传播。新媒体时代,科技期刊所承载的传播专业化科技信息的功能被弱化,科学传播呈现去权威化倾向,降低了传统科技期刊传播知识的优势和影响力。目前,科技期刊界普遍更重视期刊的学术生产环节,忽视了其作为媒体本身的功能,大多数科技期刊的发展格局仍旧禁锢于以前狭小的空间内。科学普及是科技期刊应承载的社会功能之一,大众传播有助于科技期刊拓展生存空间和履行科普责任。中国科学院在快手的官方账号“中科院之声”通过短视频传播前沿科普信息,其中关于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北极接收站的短视频收获了1355万的播放量[1],彰显了权威科研机构传播科普知识的影响力。科技期刊的媒体功能同样体现在利用其权威性对科技知识进行普及和推广,引导科研创新和促进信息交流等。在共享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传统出版模式已无法满足移动互联时代用户的需求,科技期刊若想占领信息制高点就必须拓宽传播渠道。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不仅是提升科技信息传播深度和广度的需求,也是传统科技期刊走出发展困境的现实选择。现阶段,科技期刊专业传播路径主要集中在纸刊、期刊网站和大型数据库等,有少部分科技期刊开始关注大众传播,期望借助大众传播提高科技期刊的影响力和传播力。闫蓓等[2]、王亚男等[3]分别总结了《中国科学》和《航空知识》与大众媒体合作的实践经验;顾艳等[4]、朱倩蓉等[5]分别归纳了《实用心电学杂志》和《中国药理学报》将学术论文改写为科学新闻的细节步骤和实践体会;金玲等[6]、刘新艳[7]分别探讨了《大气科学进展》和《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开展科学普及传播的具体方法。上述有关科技期刊大众传播的研究均是从单一视角针对科技期刊个案的具体实践探索展开讨论,缺乏从理论层面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同时,国内大多数科技期刊并不重视大众传播的应用实践。因此,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本文探讨全媒体背景下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体系的构建,并从不同维度对科技期刊大众传播进行理性审视。全媒体时代,将大众传播纳入科技期刊的内容建设和发展规划中,有助于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是科技期刊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新技术、新手段、新渠道的快速发展,也为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

1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体系的构建

在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传统媒体在内容生产上有优势,新兴媒体在渠道、时效、成本上有优势,二者各有所长。科技期刊应打造一个能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和最优化的大众传播体系,以实现内容生产的再迁移和再扩散,担负起科技期刊的职责使命。

1.1内容建设:专业性基础上的大众化定位1)内容定位的专业性与大众化。科技期刊传播分为大众传播和专业传播。大众传播与专业传播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内容产品的定位上:大众传播更追求信息的普适性以及目标群体的广泛性,用户既可以是专业人士也可以是普通民众,内容主要涉及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和民众关注的知识信息,需要考虑内容的通俗性以及与大众需求的匹配性等因素,强调信息传播的广度,更注重信息的时效性、关注度和影响力;专业传播更关注细分专业领域的用户,受众相对窄小,面向的是特定的、小众的用户,侧重于信息传播的专业性、特色化,更注重信息传播的深度,目标用户相对精英化,主要服务于小众群体的特定信息需求。这2种传播方式并无绝对界限,可以协同发展。2)科研成果的科普化和新闻化。科技期刊是重要的科普资源供给者,将高深枯燥的学术内容科普化后进行推送,有助于提升科技期刊在社会大众中的影响力,形成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循环。国外的《Nature》《Science》以及国内的《药学学报》《中国药学杂志》等均设置了科普栏目;《航空知识》《航空学报》更是通过其共同的新媒体运营团队,分别从科普和学术角度进行信息推送[8],实现了科技信息价值的最大化。在确保信息科学性的前提下,科技期刊可以对文章内容进行科普化加工,在内容表达方式上注重更接地气的语言风格和富媒体化的呈现形式,摆脱以往枯燥、严肃的叙事风格。例如,《药学进展》遴选其2019年第1期发表的论文《尼古丁的药物转化研究进展》,编辑与作者合力改写为一篇风趣幽默的优秀科普文章《致病帮凶or潜在新药?世界无烟日,聊一聊你不知道的尼古丁!》,并辅以漫画、微视频等新媒体元素,向公众生动诠释了尼古丁的“双刃剑”角色[9]。新闻属性是科技期刊的内在属性之一,科技期刊可以挑选有新闻推广价值的文章改写成新闻稿,把晦涩难懂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普通公众易于理解的科学新闻,通过大众媒体呈现给用户,促进科学普及工作。科技期刊论文是科学新闻的优质来源,可以增加科技类新闻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公信力。科学新闻需要在专业化与大众化之间寻求平衡,在公众可理解的基础上增加科学性元素,发挥科技期刊的科普功能。为增加论文显示度,国外一些大型出版机构如Springer、Elsevi-er、美国物理联合会(AIP)、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等都设置专门的媒体部门定期推送科学新闻稿件[10],向公众传达重大科研成果的进展。科学新闻是在遴选的文章精华部分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改造的,除在篇幅上需要亮点化、精炼化外,还需在语言表达上注重通俗化、趣味化。除了科研领域的重要科研成果、科研政策、科技人文等信息适合撰写为科学新闻外,与科技有关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事件的科学新闻报道,也有助于公众更清晰地了解事件的原委和蕴含的科学原理。3)呈现形态的多元化和沉浸感。新媒体时代,出版内容的呈现形态更加丰富、灵动和有趣,给用户带来艺术的、美学的感受。科技期刊在不同的新媒体平台进行内容推送时,应结合平台特点向用户提供基于不同媒介介质的多元化产品,满足不同终端用户的体验需求。随着融媒语境的推动和5G等技术的成熟,出版业向视频化、体验化方向发展,不仅可以将蕴含高端摄影及动画的视频技术应用于科普产品中,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AR)技术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将抽象和难以再现的场景直观呈现。《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对其数字影视技术专栏里的文章《基于分组鲁棒主成分分析的老电影修复》,借助AR技术向受众展现了老电影修复前后的画面对比,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学术期刊内容的AR展示[11],使科技信息的传播与共享更具沉浸感,极大提高了期刊内容产品的科普传播效果。

1.2用户体系:以用户为中心的分众化服务1)树立用户意识,进行信息精准推送。全媒体背景下,内容资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丰富,用户成为信息传播圈层中的重要节点,没有用户需求的产品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所谓的“大众”实则已分解为许多个差异化的小型群体,大众传播必须面对用户的分众化,致力于满足特定的受众群体的多样化需求。科技期刊进行信息的精准推送,首先要将信息排序、消重和分类,根据获取的用户行为数据和偏好建立标签体系,然后结合算法分析生成面向不同用户的推荐列表。科技期刊大众传播需要把用户需求纳入融媒体发展的全局框架中,利用新媒体技术实现数据共享和增值,以用户为中心打通多个平台的终端资源。通过内容+平台+渠道的联动方式进行信息内容推广,在新的媒介环境中形成多层次、全链条的复合体系,快速高效地向用户提供所需要的产品服务。2)加强互动交流,增强用户群体黏性。在全媒体传播中,用户自主权扩大,需求呈现泛化趋势。用户不仅是科技信息的接受者、消费者,同时还是内容生产者、使用者以及二次分享的传播者。科技期刊大众传播必须重视用户反馈和加强互动交流。但纵观现有的科技期刊新媒体平台,普遍不注重与受众的互动,互动频率较低。科技期刊由小众传播转为大众传播,需将互动交流放到运营管理的重要位置,利用多种媒介形态和表现方式拓展传播渠道和整合信息内容,形成开放化、合作化、共享化的期刊运营与管理模式。科技期刊可以在新媒体平台通过问卷调查或投票等活动对用户需求进行调研,其中用户的参与度、满意度、忠诚度等都是可以挖掘分析与利用的具体指标,促使科技期刊大众传播流程的各个环节更加明晰,有利于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1.3平台搭建:多渠道的立体化传播网络1)利用社交媒体拓展受众范围,增强信息传播广度。社交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信息量大的特点,是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可与科技期刊其他平台共同构建立体化传播网络。与传统科技期刊狭小的受众群体不同,社交媒体的用户包括对平台内容有兴趣的普通大众。例如,Elsevier在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的关注者超过28万,《NEJM医学前沿》的关注者超过226万[12]。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形式不再只是简单的点对点的线性模式,而是围绕信息中心呈现圈层式的多层联动传播模式,不同媒介元素在社交媒体环境中寻求平衡,媒介属性被弱化。这种联动传播方式通过信息转发可以模糊专业领域间的界限,平台价值和功能被进一步整合,科技信息就可以轻松扩散到非学术领域。科技期刊在保持原有线性传播的基础上,随着圈层的辐射带来了更多的用户和流量,形成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推送的信息内容可以涵盖与论文相关的附加材料、文章导读、科学新闻等素材。科技期刊进行大众传播时,需要根据平台特点进行多角度、差异化定位,侧重于品牌推广、科普宣传和服务功能,不断提升期刊信息的传播效率和覆盖率。2)与第三方专业推广平台合作,提升科学新闻显示度。自有传播平台的建设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撑,与第三方专业推广平台合作是科技期刊大众传播的现实选择,也是科技期刊拓展媒体渠道的重要举措。例如,EurekAlert!是由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办的全球最大、最权威的科技新闻服务网站之一。该网站的内容涵盖所有的医学和科学技术领域,向300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等提供科技信息,将科学新闻传达至世界60多个国家的6000多名注册记者,在科研人员和公众之间搭建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细胞》、《中国科学》系列期刊、《科学通报(英文版)》等知名科技期刊均在其网站平台科学新闻稿件。与EurekAlert!类似,我国的科学网同样旨在提供快捷权威的科学新闻报道。该网站的科学新闻写作机器人“小柯”可以利用机器算法语言,通过融合领域知识进行语句智能筛选,在论文英文摘要的基础上撰写中文科学新闻底稿,帮助我国科研人员快速获取世界最新科研进展。科技期刊利用第三方专业推广平台进行融合发展,可以提升科技论文的社会价值。3)构建全媒体融合矩阵,通过协同效应增强传播效果。面对信息传播的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发展趋势,科技期刊大众传播应积极搭建涵盖传统纸刊、网站、社交媒体、视频直播、线下宣传推广等的媒体融合矩阵平台,使信息内容与不同载体相互助益。与主流媒体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营机制不同,科技期刊大众传播是在信息内容专业性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全媒体模式具有小体量、小场景的运营特点。科技期刊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针对科技热点进行选题策划,打造以专业化内容为核心的全媒体传播矩阵,矩阵成员间通过差异化定位进行信息的分众传播,利用科技信息共享和聚合效应实现最佳的大众传播效果。例如,航空知识杂志社利用全媒体手段展现科技魅力,对珠海航展进行了全媒体报道,除纸刊的特别策划外,还包括图文、微视频、网络直播、游戏、电台、电视台节目等多种形式,其中歼20首秀的网络直播虽然只有1min,但在腾讯视频平台上点击量超过18万,不同平台的点击量合计30万次,全方位地进行专业科普[13]。

1.4人才资源:具备全媒体思维的复合型编辑队伍媒体占据传播优势的核心要素是人才,人才资源是媒体融合的推进者,也是媒体充满活力的基础。构建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体系,需要技术、财力的支持,更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投入。目前,大多数科技期刊编辑精通纸质出版流程,但缺少新媒体出版的运营经验。全媒体时代,传统期刊编辑角色将被重新定位,对人才的需求已经从以往单纯的编辑校对能力,扩展到数据分析能力、创意策划能力、新技术学习能力、运营管理能力等诸多层面,迫切需要具有清晰媒介观念和传播意识的复合型融合出版人才。科技期刊大众传播的编辑队伍除了应具备专业领域的学科背景外,还需要具备敏锐的新闻意识和强烈的科普创作驱动力,善于筛选出具有科学性与新闻性双重属性的论文,并对内容的结构化、碎片化标引以及超文本、多格式数字文本技术有初步的了解。虽然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主要是运用成熟的技术和平台手段,一般无须精通高深的专业知识,但是对于技术升级和平台维护有一定的要求,需要编辑队伍与时俱进,了解新技术在融媒体产品生产、传播方面的应用技巧,熟悉不同媒介传播形态、传播符号的特点和规律,能够在遵循科研基本规律和方法的前提下,运用用户思维、融合思维等适度推动科技期刊的全媒体传播,在引领科技前沿、承担社会功能等方面体现出科技期刊编辑高水平的职业素养。

2理性审视科技期刊大众传播

1)科技期刊是一种传播媒介,但其所具有的专业性、学术性,使得其融合发展不能完全照搬主流媒体的融合模式。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切不可片面追求过多过全的传播工具和技术,而忽视科技期刊本身的媒体属性和优势,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借鉴融合效果较好的科技期刊的经验,不断尝试多元化、互动性强的传播方式,探索出适宜于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发展之路。2)科技期刊种类繁多,在传播对象、信息内容、服务范畴、资源优势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应结合期刊自身情况和定位推进大众传播,并根据媒体特质发力差异化服务,解决期刊生态位重叠问题。例如,医学期刊涉及养生保健、疾病预防等关注度高的内容,同时医学领域的重大临床成果、医疗政策、医学人文等均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是科普化后特别适合进行大众传播的一类科技期刊,有利于增强公众对医学谣言的免疫力和提升公众的健康素养。因此,科技期刊的大众传播是建立在分众基础上的,必须明确目标用户群体的范围和特征,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3)科技期刊在专业传播和大众传播时的内容特色、表现形式和社会功能等都有所区别,应当协同发展、优势互补,在传播过程中分别面向大众和特定用户进行信息推送,重构科技期刊生态秩序,共同构建适用于科技期刊的全媒体传播体系,达到融合发展效益的最大化。重视科技期刊大众传播,并非是把科技期刊的论文全部面向大众进行传播,而是需要结合期刊的专业特色适度扩大目标人群范围,在内容遴选时必须考虑推送的信息是否满足目标用户的兴趣点,积极寻找信息专业性与大众需求的契合点。4)科技期刊大众传播应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但并不是一味地迎合用户,而是在熟悉用户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用户喜爱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元素符号,满足用户对产品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需求。如果科技期刊大众传播不注重推送内容的品位与格调,经常用夸张的标题和浮夸的内容博取眼球,短期内可能会提升阅读量,但长期来看,华而不实的内容必将被用户所抛弃。因此,科技期刊大众传播应科学地引导用户,致力于提升大众的科学素养,使得期刊从小众的藩篱走向更宽阔的传播空间,充分彰显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