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工作经验总结范例6篇

媒介工作经验总结

媒介工作经验总结范文1

【摘要】麦克卢汉指出,媒介是人的感知能力的延伸或扩展。新媒介以其强大的功能全面延伸了人体各个感官的功能,也从整体上形成对于人的全面包围,这种延伸与包围从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人对于现实对象的直接经验,媒介经验则迅速增加。媒介经验不断挤压人们亲身经验感知的空间,并以强大的虚拟仿真技术带给人们以现实经验的错觉。媒介经验的同质化和单一性取代了个人现实直接经验的多元丰富性,这从根本上降低了人们的心灵感知能力,并限制了个性与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 新媒介 经验 媒介经验 危机

媒介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便利和快捷的同时,或许并不像其表面所呈现的那样欣欣向荣。新媒介技术似乎在让人类走得更远,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个世界,而事实上当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介来认识世界时,我们不可避免地受到作为一种中介工具的媒介的影响,媒介对于我们的影响首先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经验活动,其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经验这个世界的方式和过程。一、经验与媒介经验

“经验”一词涵义比较宽泛,通常意义上被理解为从多次实践中得到的知识或技能,或者是人们的亲身经历、生活阅历等。本文所指的经验是认识论中的经验,即不同于理性认识的一种“感性经验”,也就是人们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经验”本身无论在东方西方,从古代到今天一直都受到哲学家和思想家们的重视。

中国古代的《礼记·大学》中有:“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①朱熹在《大学章句·格物致知补传》中解释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也就是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教导学习者通过“即物”也就是接近物的方式进行认识研究,进而获得相关的原理和知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他的哲学定义为一种“原因”,宣称他的哲学是“研究真实宇宙原因的科学”,强调透过研究各种特定事物的实质来研究宇宙。在拉斐尔的著名壁画《雅典学院》中,柏拉图手指向天,象征他认为美德来自于智慧的“形式”世界;而亚里士多德手指向地,象征他认为知识是透过经验观察所获得的概念。

可见,亲身的感知经验对于人类认知世界事物、积累知识、以及文化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新媒介环境下,亲身的感知经验似乎越来越成为社会生活中的稀缺品和奢侈品,媒介经验则大行其道。媒介经验相对于“即物”的直接经验,指人们对于物的认知不是直接经验对象,而是透过特定的媒介例如手机、电脑等来形成经验,进而形成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危机”。这与新媒介环境中新媒介对于人们的强大而又广泛的包围,及其给人们带来的虚拟体验紧密相连。

二、媒介经验挤压现实直接经验

19 世纪30 年代现代媒介刚兴起时,人们只是把报纸作为一个了解社会的窗口,而今天,无所不在的新媒介已经成为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渠道,使得人们接触现实世界的方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我们对于世界的经验和认知正是通过媒介进行的,它成为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而我们自身的感觉器官本身却很少真正的经验这些对象。

1、媒介之于经验的延伸与阻隔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提出了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这一概念,他认为媒介的性质在于“它表现了人在新技术形态中受到的肢解和延伸,以及由此而进入的催眠状态和自恋情绪。”②技术的影响不只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的层面上,而是不可抗拒地改变了人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媒介作为人体功能的延伸,在现实中成为人们接触生活世界的中介。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介工具不断延伸着人类的各种器官,提高着人类的感知功能,扩大人类的感知领域,以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更是从视觉、听觉、甚至是触觉等各个方面延伸了人体感官的功能。可以说,新媒介时代的全媒体是人的整体延伸。然而,整体的延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造成了人体本身与现实对象互动的全方位隔断。

新媒介的巨大功能对于人体的包围,使得这种间接的经验取代了很多以往的直接经验。它几乎以各种方式挤占着现实的直接经验空间。通过手机、电脑的交流挤占了面对面的现实沟通;网上购物取代了实体空间的逛街购物;网络的各种游戏,网上扑克牌,网上足球等等也挤占了现实游戏的空间……越来越多现实世界的活动被拟仿在新媒介创造的虚拟世界中。近年来又兴起不少网上扫墓祭拜、网上放鞭炮过年等一系列模拟现实活动的行为。媒介虚拟世界的活动正在不断侵占着现实世界经验活动的空间。

除了感官方面的经验,新媒介也包揽了人的思考和思维活动等一些内在经验,各种智能化的技术使得一些本需要经过大脑的判断和选择不必再经过思考。在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判断只需要靠机器的数据分析来进行,这些甚至比人工的思考和判断更加准确。

更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时候媒介工具侵占我们对于现实世界的亲身感知是以一种隐性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这种隐性更增加了其危险性,人们以为是自己选择了媒介来帮助自己认识世界,而实际上媒介对于人类的包围已经使得他的选择不再是主动的而是不得不和不由自主的。面对美丽的风景,奇特的现象,即便是飞快发生的景象,现代生活当中的很多人几乎都会下意识地举起手机,用照相或摄像功能来进行记录。而对于发生在面前的真实景象,我们却只是、也习惯于通过机器的画面来感受。当然这种记录可以带来之后的多次重复播放和回忆,但回忆中的也不是在现实经验的真正景象,而是进行记录时通过手机呈现的部分画面。手机媒介就这样在不经意间侵占了我们在现实中本可进行亲身感知的经验过程。

人们在现实中关于某事物的具体、直接的经验,总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和环境中发生的,具有不可模仿性和单一性。这有些像本雅明强调艺术创作原真性时,所提出的“光韵”概念,本雅明模糊地将其解释为“在一定距离之外但感觉上如此贴近之物的独一无二的显现。”③人们在现实中的某一亲身感知经验也具有这样即时即地性的原真性,而透过媒介即便能多次再现同样的场景和现象,也与现实中的直接感知经验完全不同,也不能替代现实中的直接经验。

总之,在当今的新媒介时代,新媒介凭借其强大的覆盖力和控制性,呈现出对于人的全面的包围。这种对于人体的全面包围,也是对于人体功能的一种整体延伸和全方位的阻隔。不管人类运用人体的哪种感官功能,都可以找到相应适合的延伸这一方面感官功能的媒介工具来使得这种人体器官的运用变得更加简单便捷,节省人体本身的消耗。无所不能的新媒介以一种隐性方式,在不知不觉中包揽了人类众多的现实经验活动,而与此同时,人类直接的现实感知经验被挤压和限制。

2、媒介虚拟仿真造就人们亲身经验的假象

正如我们一直所知道的,媒介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拟态环境”,我们生存在这个拟态环境中,并根据这个环境做出相应的反应。“拟态环境”这一概念是由传播学者李普曼所提出的,是指由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过程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④也就是说,我们会不自觉的把媒介所塑造的环境当作真实存在的客观环境来做出反应。而新媒介技术所塑造的环境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则更加难以辨别。鲍德里亚提出了当今世界的“内爆”,指出当今的内爆首先是真实与虚构之间界限的内爆,许多事物的边界是模糊的,真实与虚假、拟仿和现实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凭借媒介高技术,媒介环境愈发真实可感,以一种极致现场的方式,把非真实事件以真实事件的面貌展现给人们。

当下的新媒介所创造的不只是一个拟态环境,而是一个愈发真实的媒介环境。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播媒介正在创造一个个模拟仿真的情境,通过虚拟仿真系统和平台来模仿现实中的事物,并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带给人们以现实中的感受经验。这种虚拟现实技术不断向人们强调仿真环境就是现实的环境,这种通过媒介的经验感知与现实的经验并无多大差别,使人们深陷于对新媒介的依赖中。

除此之外,虚拟的媒介环境与现实环境的关系也正在日益密切起来,它们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已经被人们视为生活的自然之态。媒介环境与现实环境之间的界限似乎正变得日益模糊,使人们不知不觉把其当作是一个系统。嘀嘀打车,网上购物、订餐等,都是人们通过电脑或手机在线上进行一整套活动的一部分,而另一部分则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完成。越来越多的活动开始从线下走向线上,美其名曰方便快捷,却也在不断加强受众对于虚拟仿真世界的依赖。

日益发展的媒介技术带来全新的媒介体验,也是一种更加真实的媒介环境的塑造。人们越来越信任和依赖媒介,而远离现实沉溺于媒介所塑造的那个模仿现实的虚拟环境中。这就像柏拉图的洞喻理论所说的,洞穴中被捆绑的囚犯只相信木偶被火光投射在墙上的影子,却不愿意相信真实的事物。传播技术对现实模拟的逼真性使受众被轻易控制在虚幻的环境里,人们通过媒介经验着虚拟的现实,却以为在感知经验现实本身。总之,媒介所创造的愈发真实的虚拟环境带给人们一种亲身经验的假象,使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媒介而远离现实环境。

三、媒介经验的同质化及其危害

在正常的生活模式下,每个人都生活在个人的、不同于他人的生存环境中,都可以在自己独特的、富有变化现实生活中获得个人生活经验。这种经验是丰富而多元化的,赋予人们以不同的感受、感知,激发人们的个性和创造力。而在新媒介环境下,这种经验却倾向于同一化和同质化。

1、媒介环境与媒介经验的同质化

经验的同质化源于新媒介环境的同质化。“媒介文化的同质化是十分迅捷的,常常会像瘟疫般流行……一进入媒介文化的大环境,文化的同质化现象就会加剧……媒介文化比以往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来得趋同,媒介文化所到之处,开辟的都是同样的媒体环境。媒介文化的同质化是以媒介手段的一致性为前提的。”⑤在当下的实际社会中,传播媒介无疑是同化人们的最重要的工具。在传媒的影响下,人们获得同样的信息、讨论同样的问题、甚至拥有相同的品味、购买同样的东西,看同样的书、电影,然后人们追逐着相同的服饰、饮食乃至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几乎所有的人都面对着差不多样子的电脑或手机屏幕,甚至是在同一时间内接受完全相同的内容。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介包含着多种多样、各种风格、不同类型的大量信息内容,但是另一方面,新媒介的受众数量也是异常巨大的;在某个时段中总是有特定的流行内容,比如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甄嬛传》或是某些明星八卦,这些流行成为广大使用新媒介的人注意力所集中的地方。所以尽管新媒介内容丰富多样化,但是其仍然避免了不绝大多数人对于相同内容的单一化经验。

再从新媒介的使用方式来看,不论性别、年龄、种族和国度,人们接触新媒介内容的方式也有其同一性。比如,对于手机等移动媒体的多场景、高频度、碎片化的使用;休闲时间的使用高峰;睡前饭后以及交通工具上的使用等,这些是绝大部分人使用新媒介的共同方式。

总之,新媒介环境是一个同质化程度极高的信息环境,而使用新媒介的人们也都是争相接触处于流行中的相同或类似的信息,再加上相似的使用方式,这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人们媒介经验的同质化和同一性。而在媒介经验挤占人们现实生活中多样化的亲身经验的情况下,媒介经验的同质化,最终导致的就是人类经验本身的同质化和单一化。

2、多元化经验缺失的危害

媒介内容的一致性带来媒介环境和媒介经验的同质化和单一性,不可避免地威胁了经验本身的多元化和丰富性,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首先是感知力和创造力的下降。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媒介信息无处无时不在,我们处在媒介的包围之下,无法自拔。更多的时候,我们面对着电脑、手机、电视,接受着来自传媒提供的各种纷繁复杂的内容,媒体带给我们强化的信息、规制好的标准和高强度的美学,这个是正确的,那个是错误的;这个是美的,那个是丑的。我们依赖于这些标准而生活,伴随着失去的是我们细腻的观察力和感知力,取而代之的则是麻木和不知所措。

其次是异化和主体性的缺失。早在上个世纪90 年代媒介批评学者尼尔·波兹曼就指出“技术垄断是文化的一种存在方式,同时也是思想的一种存在方式。它存在于技术的神化,也就是说文化要在技术中寻求认可和满足,,并且听命于技术。”⑥媒介技术在不经意间控制我们的思维和文化,改变我们的传统习俗、生活和行为方式,使我们在判断和行动上都不自觉地依赖于这个技术而无法自拔。在新媒介的包围下,现实的经验感知不断被压制,随之带来的是对于媒介经验的不断增长的依赖性,媒介不再只是人类交流沟通和改造社会的工具,甚至具有了本体论的意义。媒介在人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人不可离开的一个中介物。就正如手机这一媒介在当下几乎被大多数人一整天贴身携带,隔几分钟就要打开看一下,成为人们接触和联系世界的不可动摇的最为重要的途径。伴随着这一过程,人们形成了一种对于媒介技术的精神依赖,离开了它就会变得无所适从,媒介最终取得了主动权和主体地位。人类虽然创造了新的媒介,却丧失了脱离其的能力。

再次是人际关系的危机。人与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生活的最重要的课题。如果说,新媒介的巨大力量带来的媒介经验已经彻底改变了原有的人与世界的相处模式,那么这种媒介经验也毫无悬念地深刻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网络、手机等新媒介的快速发展,开启了一个人类社会交往的新时代。这种交往方式几乎以一种致命的力量,挤压着传统的人与人面对面交流沟通的经验方式。新媒介所带来的联络的便捷使人与人之间直接接触的必然性削弱。人与人坐在一起聊天的机会正被一个人独自坐在电脑桌前或低头使用手机所替代,削弱了家庭、朋友等亲密关系的基础,带来普遍的人际关系的危机。

或许只有冷静地对待媒介技术的狂欢,以一种反思的态度让自己与新媒介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更多地关注于现实世界,更多地亲身与现实世界及事物进行交流与互动,才能真正逃脱虚拟的媒介经验的包围,而让自己生活于真实之中,来拯救属于自己的不同于他人的亲身经验感知。这种亲身的经验感知是不可替代、不可转让和不可复制的,只有真正去经验事物本身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丰富多元而独特的经验,进而培养心灵的感知能力和判断力,去认识和探索真实的世界。

参考文献

①杨天宇:《礼记译注(下)》[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801

② 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M].商务印书馆,2000:37

③ 本雅明著,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13

④李普曼著,林姗译:《舆论学》[M].华夏出版社,1989:89

⑤蒋原伦主编:《媒介文化十二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6

⑥尼尔·波斯曼著,何道宽译:《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媒介工作经验总结范文2

关键词: 大学生 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环境

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我们已进入媒介化时代,媒介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如今的信息社会,媒介对于人们的生存像水和空气一样,对伴随媒介发展而长大的大学生群体更是具有影响。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是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迫切性

(一)中国大学生所处的媒介环境

1.社会转型与媒介转型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大众传媒经历了从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再到数字媒介的飞速发展。在与我国社会转型互动共生发展的过程中,大众媒介正在发生数字化转型、市场化转型、民本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呈现出传播活动网络化、传播渠道复合化、传播主体多元化、产品形态多媒体化、信息流通全球化等特点。市场化转型中新闻传媒业的身份企业化了,新闻传播的理念、观念变了,经营方式和运作手段市场化了,新闻产品的商品性开始显现,传媒的娱乐功能开始释放。民本化转型使得媒介角色从单一的向信息传播工具转型,民众有了越来越多的信息知情权和意见表达权。当代大学生成长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媒介的影响已经越来越明显,适时的媒介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科学地认识媒介、积极地选择和接触媒介、有效使用媒介,以适应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2.媒介文化全球化趋势。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媒介成为一种工具,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技术手段,利用媒介将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向其他国家渗透。文化的多元,带来价值判断的迷失,面对全球化,一个国家要想保持自己的个性,传播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需要提高国民的媒介素养,以及对媒介的认知、批判、运用能力,让他们了解传播环境,掌握必要的媒介知识,提高面对外来信息的免疫力和回应力。随着中国进一步走向富强,将面临一个更为复杂的国际关系和舆论形势,意识形态的交锋在所难免。通过媒介教育提升青年一代的媒介素养,放眼全球接受和吸纳来自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不同领域的前沿信息,缩小信息鸿沟,同时加强对西方媒体舆论的辨析和防范能力显得十分迫切。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突出问题

媒介技术的高度发展为大学生带来许多便利,但由于我国媒介素养教育尚未普及,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自发形成的低层次状态,对媒介的功能、作用及影响认识不够,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明显。

一是对新媒介过密接触、过度依赖。特别是现在手机功能日益强大,与互联网“联姻”后移动上网十分便捷,大学生渐渐疏远印刷媒介,远离书本。部分大学生无节制地接触新媒介,沉溺其中,耗费大量时间,漫无目的地浏览信息,寻求感官刺激,把消遣娱乐作为接触媒介的主要动机。

二是对媒介的认知和对媒介信息的评判辨析能力不强。在主动辨析媒介信息和自主解读媒介信息意识不强的情况下,良莠不齐的信息极易对他们产生误导,产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偏差,媒介对他们产生较多的负面影响,以致不能正确、理性地看待各种社会现象。

三对媒介及媒介资源的有效利用不够。不能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能提供的内容联系起来,缺乏利用媒介为个人成长成才服务的意识,对媒介强大的学习功能使用不足,媒介技能单一,媒介信息制作的能力较弱。有时在网络信息时缺乏责任意识和成熟思考,造成不良结果。

二、媒介素养教育内容的确立原则

(一)“防御”与“建设”并举

1933年,英国文化研究学者F.R.利维斯和丹尼斯·桑普森率先提出并倡导媒介素养教育。从媒介素养教育概念的提出到现在,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经历了四个阶段:30年代以保护主义立场抵制、抗拒媒介;60年代强调提升对媒介内容的选择和辨别力;80年代重点对媒介文本批判性解读;90年代以来开展参与式社区行动,即基于新媒介技术及互动性推进积极的公民社区,建立良好的媒介生态以促进大众媒介与公众的相互培育和造就。

早期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出,是以“防御”和“保护”为出发点的。但随着时代和传媒的不断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增添了“建设”和“使用”的目标和内容。就中国而言,要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一方面使公众自觉抵制媒体不良信息,最大限度地削弱媒介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使公众自主利用媒介,创造自身平等占有信息资源的机会,提升对信息资源的支配能力。通过“防御”与“建设”并举的媒介素养教育,使大学生成为信息时代清醒的“媒介公民”,成为媒介信息负面影响的自觉“抵御者”,以及媒介信息积极、主动的“获取者”、“解读者”、“使用者”。

(二)西方经验与中国实际结合

西方国家在大半个世纪的摸索中,积累了比较科学、合理的媒介素养教育经验,其内容体系建构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在社会转型和媒介产业化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与欧美国家相同或类似的许多媒介问题,如内容低俗化、有偿新闻、虚假报道等方面的问题。同样的媒介问题,意味着媒介素养教育理念、内容和模式的可参照性,借鉴西方成功经验可以少走弯路。然而,对西方经验的“拿来主义”必须遵循的前提是同中国实际的紧密结合,对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批判继承。中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和倡导是在大众媒介迅速发展和普及、国家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转型、全球信息革命带来新的不平衡这三重语境下进行的,中国社会的总体发展状况和传媒产业的生态环境,在很多方面不同于西方国家,简单照搬、套用是不可行的。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构成

媒介教育的内容丰富,借鉴发达国家的媒介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大学生目前所处的媒介环境和现有的媒介素养状况,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可由以下几方面构成:

(一)科学认知媒介

科学认识媒介,树立正确的媒介观,是媒介素养的基础。了解大众传媒的发展历史,不同媒介形态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自的传播特点,媒介发展对人类传播方式的影响,不同媒介的文本构建原则、意义生成方式和解读方式。了解媒介组织,媒介体制与运行机制对媒介传播的影响,了解国际媒介霸权主义。区别“媒体世界”和“现实世界”,比较媒介内容与实际生活中的人物、事件、情境等真实社会关系。认识媒介对人的多种影响,审视与思考个人与媒介的关系,做具有主动意识、自觉意识的受众。认识媒介环境的复杂性,认识不当接触媒介对个人造成的多种危害,合理选择媒介,接触各种不同媒介,减少对新媒介的过度依赖,提高媒介使用的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力。

(二)正确解读媒介

大众媒介向受众提供的是其精心构建的精神产品,这种产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因此,大众传媒往往会因为自身的立场、传播者的主观意识等因素筛选信息,从而使部分真相隐匿不见。因此,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应包括培养大学生建立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意识和能力,建立对媒介信息欣赏与批判并举的反应模式,充分理解媒体构建的本质,充分探究媒介现实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差距,媒介建构背后所隐藏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对各种信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获得自己独立的判断和结论。明辨是非,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自控力和抵抗力。

全球化浪潮带来的信息鸿沟,提醒我们必须放眼世界开发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全球信息化使我国与其他国家文化有了空前的交流和融合,同时逐渐加深了对我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跨国界、跨文化的交流如何维护信息、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是一个严峻问题。我国虽然已成为媒介大国,但不是媒介强国,在资源占有、传播方法、经营管理等综合实力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导致信息的单向传播和不均衡的文化交流,给西方国家利用大众传媒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政治立场、文化观念等带来了方便。因此,我们应引导和教育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入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加以高度警惕。

(三)合理使用媒介

在媒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媒介使用能力关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当代媒介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大学生学会利用媒介提高自己,为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服务。我们应引导他们学会驾驭和使用各种媒介,熟练使用数字媒介又不疏离印刷媒介。能利用媒介接受教育,将大众传播媒介视为自己的学习工具,有效利用传媒资源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获取信息,检索和下载有关内容,为个人学习、工作、生活服务;能利用媒介扩大交际面,善于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提高沟通与交流的技能,更广泛地与他人交流、探讨;能很好地使用媒介的娱乐功能休闲娱乐、放松身心,使自己具有一定的格调和品位,做到不放纵自己,不沉溺其中。

合理使用媒介还包括善于利用媒介“发声”。知道如何利用媒介工具制作自己的信息,运用正确的表达方式,选择合适的媒体,即时有效,实现自己的传播目的。善于表达正确思想,参与社会生活,影响媒体重建更好的文化品位,构建良好的媒介生态,这是对媒介素养较高层次的要求。

合理使用媒介还包括树立传播行为的责任意识。当今这样一个web2.0时代,网络的交互性赋予大学生信息传播的主动权,可以实现自我传播。但必须明确和强化的是任何个体信息时都应当遵守基本的伦理道德和相关的法律规定。

当今全球媒介素养教育如火如荼,我国媒介素养教育也势在必行。应充分认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迫切性,分析大学生所处的媒介环境,针对大学生媒介素养存在的突出问题,借鉴国际媒介教育的已有经验,结合我国媒介发展的国情,确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原则和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

[1]袁军.媒介素养教育的世界视野和中国模式[J].国际新闻界,2010(05).

[2]罗以澄,黄雅堃.大学生媒介素养研究与对策[J].当代传媒,2009(09).

[3]刘勇,汪海霞.当代媒介素养教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7).

媒介工作经验总结范文3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媒介;生存环境;范式

当代许多人机界面的人体工学程序,很多是基于用户加入半自动主体或智能主体组装的环境的隐喻和机制,这些技术形态包括定位、追踪、确认、掌握和移动、修改对象。为了更好地适应用户,媒介的交互设计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体现了和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心理意向。把媒介作为环境研究,是对媒介交互智能化的一种适应,更是我们认识观的一次跃进。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即环境,环境即媒介。”[1]从生态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媒介环境,我们即是媒介,媒介即是我们。新兴的媒介形式要求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我们赖以生存的媒介。

生态心理学研究特征

(一)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秦晓利在《生态心理学》一书中,定义生态心理学为“运用生态学的视角与方法,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并把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划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生态学的生态心理学,主要以吉布森、奈瑟、巴克为代表,强调在非实验室的情景下研究生态心理学;另一种是生态危机的生态心理学,这更趋向于问题型的心理学研究,针对的是生态危机的现象,其代表人物有温特、霍华德和罗杰克,他们试图用心理学的方法,改变人们对环境的不适当的行为。

(二)生态心理学研究方法

强调自然情景的生态效度的研究。传统的科学心理学研究,采用还原的方法,将现实生活简单化,讲究在实验室环境中,通过变量控制,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以线性方法解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求达到实验的效度。虽然,实验室的研究方法强调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的达成,然而,生态心理学认为,影响实验效度的因素是复杂的、多变的,静态的变量控制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复杂性。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巴克、奈瑟等力图在现实生活中研究知觉现象,立足于生态世界观,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心理学家使用“生态效度”一词,来强调与传统的实验室心理研究的区别。“生态效度”最初是由布伦斯维克(brunswink)提出的一个术语,指“远近距离的协变程度”。[2]

对还原论和元素主义的批判。来自经典力学的还原论认为一切高级的运动形式都可以转换为低级的运动形式,我们可以把整体性的现象分解为具体的组成部分,从低级的、简单的形式中分析复杂的整体。与还原论相类似,元素主义,也是与简单性相联系,牛顿的机械世界具有因果决定性、统一性、可加性、简单性,因此用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在心理学上体现为将心理和行为分解为基本的元素。生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到作为部分来研究整体以及强调整体、忽视部分的局限性。吉布森的“生态光学”理论,把对视知觉的研究放在一个整体的环境中,关注来自环境对实验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他允许被试的头部摇动。吉布森的生态光学是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一体的光学。

具体的研究方法的运用。生态心理学采用具有生态效度的实验法,行为样本记录法、行为背景调查法、档案法来实施具体的研究。生态效度实验法与传统的实验法有所区别,在实验的取样、设计或者是实验场的选择方面都尽量靠近真实的环境,以揭示现实生活中人们真正的心理状态。样本记录法,指在自然环境中对人或物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而后分析解释从而获得行为变化的原则。[3]行为背景调查法通过k-12量表,对处于各个不同行为背景的被试进行分类,设定边界,在各个边界中探究行为的差别。这种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方法,包含描述法、自然观察法等;巴克强调进行生态行为科学研究必须注重对生态数据的搜集,以及如何在档案中保存这些数据,以便容易接触这些数据。

生态心理学把媒介作为环境研究的视角

(一)人与媒介的关系

在人与媒介的关系上,有两个概念。第一个是把我们作为媒介之外来看问题,我们使用媒介来进行传播。第二个是媒介环境学的观点,是把环境当做媒介来理解,或是把媒介当做环境,我们参与到媒介中达到媒介交流的目的。

我们把媒介定义为“在自然中起中介作用的事物或者物质,通过空气的力量产生了一个效果”(random house/reference software,1993),媒介的这个观点强调了技术使用和作为发送传递信息的通道。与此同时,认知主义把认知描述为信息处理,信号通过转换进程、暂存器和处理模型传输。依照这样的思路,人类使用电脑工作的方法就是通过信号和机器语言与电脑的相互交流。然而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和开发中,我们是否可以单纯地理解人与媒介的关系是一种交流?

传统媒介知觉隐性的我。生态心理学认为,知觉环境就是知觉自身,我们与环境是一种交互的、互补的关系。当我们把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时,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知觉或者思维模式赋予对媒介的理解,当媒介反作用于我们自身时,又体现了我们的知觉形态。我们与媒介的交互也就是与自身的知觉进行交互。在传统的媒介形式中,我们的交互是“我-媒介-我”的转换,另一个我依旧存在于我的思维中。

新兴媒介知觉显性的我。尽管媒介环境学的理论不只是针对新兴的媒介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生态心理学把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正是顺应了新兴媒介的发展。新兴媒介的发展集合了我们人类本身复杂时空与准社会环境中的优良交互传统,不管是对人类认知环境的模拟还是对人类认知模式的模拟,抑或是媒介界面的设计等,越来越顺应了我们的认知模式,根据人类认知处理的差别,跟随适应我们的认知模式,相比传统的媒介环境,无处不在的关怀体验显性了我们的认知模式。如果说,传统的媒介交互是与隐性的我们进行交互,那么新兴的媒介交互形式,体现为显性的交互形式。这种交互模式体现为“我-媒介-克隆我”,这与生态心理学的“知觉环境即是知觉自身”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人与环境的关系

进化论的观点。现代人类与前冰川时代的祖先的区别是我们的适应性是重要的文化,自然选择的许多进程被快速的适应机制代替,塑造了智慧的人类。但是人类的进化速度在某些方面可能会放慢,因为,选择的压力可能由技术和社会政策来调节而不是自然选择来调节。[4]诺曼(1993)曾简洁地总结了信息外化的主题,“事物使我们变得很聪明”。他认为,人类的认知大多不是存在于我们的思考或者记忆能力中,而是我们构建外部认知事物,并使用它们去补偿我们工作的限制和长期记忆。媒介进化是一种系统内的自调节、自组织,其机制就是补救媒介。媒介不断补救的过程就是媒介技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甚至是模拟和复制人的感知和认知模式。莱文森“人性化趋势”的媒介进化论认为,人好比是“自然环境”,人们选择技术和媒介,用以维持、发展自我,改造世界。[5]

系统论的观点。贝塔朗菲的系统论观点指出,机械论有三个错误的观点:一是,简单相加说明有机体的观点;二是,“机械”的观点,把生命现象简单地比做机器;三是,被动反应的观点,有机体受到刺激才做出反应,否则就静止不动。[6]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整体的、动态的、等级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强调,不仅要通过部分解释现象,还要估计它们之间联系的总和。动态的观点把有机体看做是保持动态稳定的开放的系统,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异因同果率。等级观点认为,有机体是按照严格的等级制度组织起来的,具有层级性,生物学的任务是发现在生物系统中起作用的规律,建立机体论代替机械论。

(三)媒介与环境的关系

说到媒介与环境的关系,不得不提到媒介环境学。波斯曼说,媒介环境学主要探讨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理解、感觉和价值,以及我们与媒介的相互作用,如何帮助和阻碍我们的生存。[7]52麦克卢汉(1962)也指出,一旦世界的主导传播媒介变化了,符号系统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人们依靠媒介进行交流时,感官必然会发生这样的变化。[1]媒介环境学把“媒介本身”作为变化之源、立论之本,不从媒介环境学的传播内容、影响媒介传播的各种噪音,也不从媒介背后的意识形态来分析,而是肯定传播形式的重要性,在它看来“一切历史都是媒介史”[7]15。

4.生态心理学知觉与媒介环境的关系

生态心理学认为,知觉和行为不能分开,知觉包括选择和牺牲其他来处理一些信息资源。奥卡姆的剃须刀理论,要求我们用最简略的途径达到解释的完善。我们的认知过程也是在修剪的过程中处理信息资源,这必然要牺牲其他的一些信息。作为环境的媒介,不能简单地模型化,因为环境中包含了大量独立的信息资源,也就是生态心理学中的“生态位”的影响。

媒介工作经验总结范文4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媒介素养教育;媒介价值观;思维分类;有效举措;责任分解

一、互联网思维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时代特征

新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对传统报纸、电视、电台媒体产生了冲击,并覆盖了其他各类媒体,融合成全媒体新形式。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得到了更新,思维方式和主观视角呈现出新的特征。这种新特点、新特征、新特质,就是媒介素养教育要着力吸纳的重要时代特征。

1.信息选择获取中的开放性

媒介素养教育要教会学生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流、信息束、信息群中选择出有形、有用、有内涵的部分加以吸收。在传统媒介形式中,报纸的文字、电视的光影、电台的电波是其中的载体,在媒介背后有着数量多、关卡多、门槛高的议程设置员,对信息内容进行高频次筛选。而在互联网世界中,依托网络平台技术,私密性下降、公开性上升,从一般意义上说,所有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进行信息的传播和接纳。它的信息端口是开放的,接驳成本是低廉的,获取形式是多样的。在这一形势下,形成媒介素养的首要条件就是认知媒介和掌握信息,具体表现为对信息知识的筛选和判断,核心素质是能否在数量极大、内容极杂、秩序混乱的信息知识中成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发送出有效信息〔1〕。

2.知识消费生产中的多元性

运用媒介的过程看似是对信息知识的获取和挖掘,其实质是对信息知识的消费和生产。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生产的主体、信息呈现的形式、信息组成的结构、信息传播的载体、信息达成的效果都是多元的。很多时候,它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并非是一对一的方式,而是在多对多的整体组织架构中力求做到多对一或一对多。实践证明,即使是力求做到P2P的信息市场模式,也在互联网发展中不可避免地拥有了多元性的特征。培育学生的媒介素养,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时代的多元属性,尊重他人的信息诉求、知识追求、价值需求,理解媒介运作中的化简为繁,认可知识消费与生产中的供求双方的多元态势。

3.实践参与反省中的体验性

互联网的出现是在网络技术火花迸发之后,随着网络用户的不断增多而形成了相对统一的网络协议,并在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内容过程中,逐渐丰富网络表现形式,即在对用户诉求充分满足的原始驱动力下实现的。其中,互联网最主要的特质就是鼓励和吸引用户积极参与,并在其中进行体验式改进。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强调体验的感觉、推动体悟的发生,是教育的重要出发点。唯有让学生在媒介运用中实际操作,才能促进理论知识走进现实的生产和生活,才能推动学生自主发现自身媒介素养的短板和不足,才能以个人成长经历为背景不断纠偏媒介运用方式、纠正媒介价值取向。

二、当代媒介素养教育中互联网思维的缺失与弱化

在当下教育发展中,媒体的运用已经是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媒介素养已成为涵盖知识吸收效率、信息筛查能力、网络运用素质等众多方面的综合素养。以书本、报刊为主的纸媒,以网站、论坛为首的网媒,以手机APP为主的自媒体,已经成为教育教学的标配,深入到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各个环节。然而,在互联网思维的运用中,媒介素养教育仍然存在片面地强调知识、困顿于过去等不协调、不平衡、不到位的情况,亟须对症下药,分类施策。

(一)媒介素养教育的“断网”现象

1.媒介技能欠完善

随着教育方式方法的不断创新,媒介素养的内容也得到不断扩展,媒介全方位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教学空间从课堂到教室、宿舍、食堂等多场所,教学时间从特定时间固定阶段变成全天候24小时,教学形式从一对多的教与学变成开放式师生互动等。这些变化虽然给教育带来更多表达内容、表达渠道、表达反馈,但一旦教育主体的技能水平无法跟上新媒介发展的脚步,就很容易导致教学内容与实践、教学技术与运用、教学形式与实质出现脱节。这里所说的教育主体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还包含教育管理者。从实践看,学生的媒介技能往往可以在第一时间跟上时代进步,但是教师和管理者容易处于滞后状态,导致教授内容滞后于社会行业需要,即所教非所用,给学生媒介能力培养方向形成误导〔2〕。

2.媒介心理未达标

媒介素养水平高的重要指标就是在充分发育的信息市场上能够拥有健康而理性的心理。目前,大众传播环境下的媒介本身结构欠合理,具体表现为:推送信息泥沙俱下,多种价值观并存,出现了部分对客观世界的失实、失真反映,对人性心理的扭曲、污染以及对主流观念的冲击、替换,等等。这些都会造成媒介素养的弱化以及媒介素养教育的难题。例如,在面对眼花缭乱的媒介形式时,如何选择健康高效的媒介;在面对杂乱无章的信息知识时,如何判断科学真实的信息;在面对媒介设置信息清单时,如何筛选符合自己的内容,等等。这些难题的解决都需要重视学生的媒介心理,加强对其心理状态的监控,从而在媒介浸润下对其产生心理影响时第一时间发现并及时处置个体问题,从而形成强有力的媒介心理素质。

3.媒介道德有短板

用户信息隐藏、信息便捷、信息内容失查的情况,很容易造成人性黑暗面的暴露或道德品质的缺失。媒介素养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有素质、有原则、有效率地使用媒介。这种原则和素质主要体现为道德行为的优劣。互联网思维下,如果不能将媒介道德纳入素养教育的范畴,学生在媒介运用中就会陷入“马太效应”,使大量的受众群体因低素质群体的存在、落后道德的盛行而降低对媒介整体环境的期望值,而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大多对媒介道德点到为止,将媒介道德教育简单地推给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从专业角度给予的特殊关注和有效举措,这很容易导致技能强而品质差的媒介素养出现。

4.媒介法制有空白

媒介无论怎么创新发展、种类多么丰富、内容多么庞杂、效果多么显著,都应当置于法制管理、有效监督之下。互联网思维应当具备对法律法规的明确认知,坚定地认为在媒介参与和使用过程中必须坚持符合法制要求,在法律红线之上的媒介素养才是真正科学合理、符合时展的素养能力。在当前的媒介素养教育中,一些学校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倾向于对媒介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会用、能用,而忽视了学生群体的媒介用途。有些学生因而抱有侥幸心理,在触犯法律准绳时仍然不知情,在涉及法律法规约束时仍然不情愿,这直接影响了其对媒介信息的有效选择和运用,导致媒介素养非但没有成为其综合素养的加分项,反而成为减分项和雷区。

(二)媒介素养教育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

1.媒介价值观念偏差

多种媒介创新发展是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结果。在传统教育观念中,人们习惯于将媒介素养作为经济发展的一种元素和表征加以考量。市场的定位及较强的竞争性激发了媒介发展的活力,但也导致媒介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偏功利化,媒介价值取向更侧重于能够带来切实经济利益的模式。在媒介素养教育中,互联网思维弱化和缺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价值观念的定位出现了偏差。如果媒介的文化属性服从于经济属性,也就是当一种媒介对经济效益的追求高于对社会效益的认可,那么就存在偏离科学媒介价值观的可能。当媒介不再作为传递文明、传播文化、改良精神、改造世界的存在,而是作为服务低俗、恶俗、庸俗的工具,那么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就难以摆脱功利化、低俗化的倾向〔3〕。

2.无效信息过载严重

媒介素养教育的首要出发点是对信息的筛选、吸收和应用,这种信息可以是知识的雏形,是碎片化的实践案例,也可以是知识向技能转变的可靠路径。一般而言,这种信息在得不到系统归纳时采取普遍作用、重点突破的方式,通过人际传播、社会传播对人产生熏陶作用。媒介素养教育是要让学生学会运用媒介,即能够快速梳理、甄别和吸纳信息。这种教育的发展是基于特定条件的:一是参与媒介素养教育的信息是定量的,不能无限增长、无止境增多;二是其中的信息是有效的,主要是凝聚和浓缩的精华,无效信息的比例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从目前教育实践看,媒介信息长期处于超载现象,无效信息持续处于高位,给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选择、课程开展、案例实践造成了很大负担,给学生正确认知媒介、科学掌握媒介、快速提升素养带来了障碍。

3.创新研究深度不够

教育是教人思考的事业,媒介素养教育是教人对媒介原理、媒介理念、媒介影响进行深入思考的工作。在互联网思维下,通过在开放的业态中对媒介进行研究和分析,继而进行创新,是促进媒介素养成长的重要路径,但是,目前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创新研究还不深、不透、不够。具体来说,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流主导一切。媒介的发展以技术创新为第一驱动力,但是技术创新并不是媒介发展壮大的全部要素,也不能代表媒介素养的各个方面。很多素养教育对媒介的介绍集中在技术原理上,并自誉为对知识深度的挖掘,其实是对技术的片面理解,缺少技术人性化的全面体验。二是体验流高于一切。一些教育工作者认为,在媒介素养教育中,体验才是王道,是高于技术、理念、思维等各因素的存在。这种倾向有一定的道理,但在实践中会导致过度关注体验效果、沉溺于感官刺激,而忽视对媒介深层发展和人际传播作用的分析研究。

4.主体参与实践不足

互联网思维主张采取主动参与的方式使用媒介。这种参与应是深度的、有效的。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选择性实践过多,即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存在一种偷懒倾向,即对媒介工具的应用仅仅是简单搜索、查找、检索、浏览,缺少对已有信息的分类、梳理、汇总、筛选。其实,越是简单易得的信息,已经被媒介编辑或其他用户进行了多次编写和分析。这种结果既是经验,也是一种禁锢。从思维训练、积极参与的角度看,应当多尝试对原汁原味的信息资料进行自主化分析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媒介素养的提升。二是沉默的螺旋效应出现,即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当教师或学生一方对媒介运用的某种倾向持不明朗态度时,大多数群体就会采取沉默但屈从的方式跟随。媒介素养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言行举止之中,表现为学生今后工作和生活中的媒介运用能力,这种技能水平应当表现为勇于发声、敢于说话,在媒介上能够善于运用媒介形式表达自身观点,承担作为新时期个体媒体人的导向作用。

三、基于互联网思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策略

在当前重视媒介发展、强化媒介运用、加强媒介素养的诉求下,要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和提升,不仅需要依靠互联网思维细化分类、明确思维导向,也需要用切实可行的教学举措培育媒介素养。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内外兼修的系统性综合工程。只有将媒介素养教育置于互联网思维模式下进行观照,将其置于教育事业进步中进行考量,才能真正使媒介素养成为教育发展的助推器、教育评价的指南针。

(一)以思维分类明确发展导向

1.以客户思维改善教育体验

客户是互联网时代最宝贵的资源,客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核心。这种思维方式在于关注客户的诉求,在产品设计上围绕客户所需进行,在产品供给上围绕客户所想予以满足,在后续服务上按照客户反馈加以改进。如果将媒介素养教育看作市场生产线,那么提供何种教育模式、教育内容都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诉求,满足大多数学生当前教育阶段的基本需求,让教育成为学生获得媒介知识、培养媒介技能、提高媒介素养的实践基地和平台。这里主要强调体验,包括情感体验、感官体验、技能体验等,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参与到课程设置、课堂设计、教学计划中,参与到教学互动、课程反馈、媒介应用中。这种客户思维的运用也是以生为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的生动诠释。

2.以共享思维优化教育模式

互联网思维下,资源不再是处于你争我夺的零和博弈之中,而是可以达到“1+1大于2”的共赢。这种共享思维是在媒介素养教育中促进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校际之间广泛开展教育互动、交流沟通,在理念的相互碰撞、方法的相互学习、效果的相互比对之中优化教育模式,提高媒介素养。具体来说,就是要让师生在媒介素养教育中表达出来、反馈出去。师生通过媒介接受的信息量大而庞杂,接收到的知识类别繁多,共享思维让人们愿意将所学、所思、所感与所悟分享出来,给他人作为借鉴。可以说,这种思维下的素养教育是对信息处理的倒逼和优化。在共享思维下,媒介素养教育的各方都同时成为了资源的接受者和提供者,要在接受信息后进行处理优化,再传递出来,形成自身的资源体系。这种方式就促进教育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

3.以创新思维落实项目研究

创新是互联网时代的鲜明特色,互联网思维的重要元素就是创新发展。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应做到两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形式创新,即脱离原有教学教研方式,采取教学课题、项目研究的方式,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推进,可将这一选题细分为多个分课题,集中人力、物力等资源进行研究和突破。二是来源创新,即在原有教学评价、教学反馈的基础上增加教育评价主体,将以社会新兴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介及时纳入评价范围,将学生主体的教学评价作为重要指标,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学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动态反馈,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项工程进行改进和完善〔4〕。

4.以开放思维促进教育融合

当前,互联网经济成为重要风口。我国在多个领域提出“互联网+”的理念,这其实是互联网思维开放性的具体表现。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教师作为教育主体、媒介个体,应当立足于开放思维,善于从不同层面对媒介素养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对媒介素养进行融合,将科技创新点、教育发展点、学生诉求点在媒介素养平台上进行综合、融合,不断加强已有教育载体与新兴媒介形式的结合,将媒介素养教育视为一种相对固定教育发展阶段下动态化、开放式的教育体系,随时随地将相关要素囊括进来,进行组合,一切以学生最终媒介素养提高为检验标准。

(二)以有效举措培育媒介素养

1.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媒介认知能力

互联网思维下的媒介素养教育,必须要回答“谁是把关人”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答案关系到媒介素养教育结构中相关主体的地位。首先,学生必须是媒介素养培育主体,他们是互联网思维的深刻掌握者、实地践行者,也是媒介传播的重要客户、媒介素养的主导者、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对媒介素养有着自身群体性鲜明认知,有着与时展相契合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因此,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让学生充分认识媒介。其次,教师必须在媒介素养教育方面发挥引导作用。在互联网思维下,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学生地位不断提升,但是对媒介的认知不能简单依靠学生群体的重复体验,而需要在教师指导下有方向地、科学合理地进行学习和掌握,媒介素养的提高需要有一个阶段性的过程,也需要教师主体充分发挥作用。

2.丰富技能实践课程,提高信息筛选能力

媒介素养的提高不是媒介知识的掌握,媒介素养教育不应仅仅是让学生在理论方面的加强,更重要的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从能用到会用,再到用得好、用得准、用得科学高效。互联网思维下,首先,媒介素养教育要突出“全”,即在媒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不能仅局限在媒介理论中,而要将传播学原理、计算机原理、新媒体原理等多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为媒介素养的运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媒介素养教育要突出“特”。媒介素养的关键在于使用,要依托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行业岗位需求,充分依靠社区、基地等实习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让学生拥有对媒介运用的一技之长。

3.联通各类教育平台,提高资源应用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不再是单纯的校园生活和课堂行为,而是在社会结构中对各类教育资源的打捆利用,这一特点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尤为突出。采取多种媒介形式展开教育教学,学生自然对信息的收集具有敏感性。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建设和连通多种教育平台,收集整理相关教育资源,为学生推送更多、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一方面,要线上线下结合,在校园生活中,充分利用班级、年级等学习单元,让学生在班级、年级之间运用媒介知识和技能进行互动。还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社团等学生团体,让学生对媒介素养的追求具化为主题活动,使媒介素养实践覆盖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另一方面,要校内校外结合,特别是对在线教育各类信息平台、论坛、网站进行归口处理,让学生能够在学校主页上寻找到沟通交流的接入口,通过虚拟世界的体验,提高各类资源的有效利用率〔5〕。

4.增加情感体验教育,提高心理建设能力

媒介的运用表面上看是信息的传递与交流,其实质是对学生自身潜能的激发、对自主研究兴趣的激励、对媒介参与经历的重温。在媒介素养教育中,教师应当让学生逐步增加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认知媒介、掌握媒介、运用媒介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身边案例,加深媒介体验程度,促进媒介信息在学生群体中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同时,依托媒介教育的实施,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程认同感。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提高学生面对媒介信息、使用媒介工具时的心理素质,建设强有力的媒介心理,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媒介转型与持续不停的信息轰炸。

(三)以责任分解夯实保障基础

1.重视教师媒介素养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大影响。教师的媒介素养高低不仅表现在教育水平上,也体现在人文素质、教学形式、教研成果上。教育管理者要持续关注教师的媒介素养,要通过加强媒介素养业务培训,强化相关考核评价,提高教师媒介素养。同时,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主动了解和掌握互联网思维,学好媒介,用好媒介,总结经验,提供案例,为有序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可靠的保证。

2.加强学科媒介应用

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一门新学科,既是一种专业知识的传授,也是一种人文精神的张扬。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一是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吸纳更多心理、技术等相关学科知识,通过课程设置、教材研发、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二是在专业学科教学中渗透媒介素养手段、媒介素养理念、媒介素养精神,在采取声、光、电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手机APP、平板等新媒体工具,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媒介工作经验总结范文5

关键词:新媒体;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

一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增强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意识,提高媒介应用能力,促进教学方式多样化和教学实践科技化。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各种新媒介被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对教师的媒介素养能力的要求也应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提升。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熟练使用媒介,可以有促进先进教学经验的传播和教师教学改革[2]。将正确的知识传达给学生是中小学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通过各种媒介辅助教学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应用各种媒介,多样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性,学习利用媒介工具帮助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包括中小学生在内,新媒介已经广泛应用到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利影响。由于中小学生处在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辨别劣质信息的能力不足,容易被媒介中传递出的错误价值观误导。正如詹姆斯波特所说:“当人们的媒介素养水平较低时,不知道如何抵御媒介的负面影响。提升了媒介素养水平,才能自主应用媒介。”[3]因此,提高媒介素养水平是避免受到负面影响的重要途径。中小学教师自身媒介素养水平的的提高,是完善自身作为教育工作者能力的基础。同时,帮助学生树立和提高媒介素养水平,保护学生避免受到媒介劣质信息的影响。正确对待学生使用新媒介,加强对学生使用过程的科学引导,控制学生使用媒介的时间,使学生掌握识别虚假信息的能力及正确使用媒介的技巧。最后,完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满足教育系统的改革和创新的需要。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和相关研究开始较晚,建立完善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学较关注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如果媒介素养教育可以从中小学开始,并达到与大学阶段的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媒介素养教育过程,对于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连贯性起关键作用。青少年是新媒体消费群的主体,他们通过网络媒体学习、娱乐、获取信息,中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抵抗不了娱乐的诱惑影响正常的学习,是需要给与科学的指导的重要时期[4]。所以,媒介素养教育需要从“小”开始,教育系统应将媒介素养的中心工作向中小学倾斜,形成连续教育体系。

二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现状及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受到教育界广泛关注,中小学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理应具备高层次的媒介素养,以发挥各种媒介在教育实践上的积极作用,帮助容易受到新媒体负面影响的中小学生培养媒介素养能力。但是,根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文献显示,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且普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教育欠缺

这主要是由我国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导致的。相比中国,西方国家对媒介素养的关注和研究开展较早,也做到了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因此,他们不但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丰富成果,媒介素养培训和教育水平较高,针对教师和学生都形成了相对完善的课程模式和教育体系[5]。我国的媒介素养课程并没有普及且开设时间也比较短,因此大多数教师极少接受过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系统化的课程,年轻教师虽然缺乏专业课程的学习,但高校普遍注重媒介应用并且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应用媒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对于毕业10年以上的中小学教师,缺乏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是比较突出的[6]。教师媒介素养能力的欠缺在农村地区更加严重,部分原因是教学硬件设施的提供不足。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问题依然值得关注,应加强对农村地区教师及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投入。

(二)中小学教师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认识不足

需要对中小学教师和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正变得越来越突出,但是科学的媒介素养观念并未普及。根据相关调查数据,高达76%的中小学教师仍然对“媒介素养”概念很陌生,虽然课堂活动会使用媒介丰富上课形式,只有24%的中小学教师对“媒介素养”有相关积累,其中还存在忽视和弱化了对媒介的学习与咨询功能的利用的问题。虽然是否了解有关媒介素养的概念和媒介功能的知识并不能完全代表是否具有媒介素养,媒介在不知不觉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却又不易被人们察觉,这种对媒介影响力的错误认知会影响教师对面对学生媒介环境有错误的判断,轻视了媒介对中小学生的影响力,忽略了对其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此外还面临着这种矛盾,中小学教师普遍同意需要制定一个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却没有主接受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培训的意识。教师的错误认知还包括媒介的娱乐性高于教育性,对于学生接触媒介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利用媒体协助教学和辅导学生的意识显然是不够的。

(三)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媒介素养教育重视不足

中小学教师普遍认同媒介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能够结合媒介和课程内容,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但在针对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和引导方面做得明显不足,缺乏对学生如利用媒介的指导和辨别劣质信息能力的培养。面对新媒体的数量众多,质量不齐的信息,当很多学生好奇和无知,许多教师无法发现学生的“无奈”,这将导致学生受负面信息的不利影响。当发现学生浏览不恰当信息时,只是单纯的制止、阻拦和批评,一味的“屏障”式教育,并不能让学生了解错误的原因,反而使学生更加“好奇”,继续为之。教师应用自身的媒介素养能力于课程教学,也应与学生分享识别信息的经验,帮助学生理解如何正确、有效的利用媒介进行学习和放松娱乐,并处理好两者之间的时间关系,让媒介成为辅助自已学习的工具,抵制不良影响。

三提升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的对策

鉴于有关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的上述问题,以下策略可以采用,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

(一)完善中小学校教师媒介素养教育体系

我国媒介素养问题已经受到各界的重视和支持,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在持续进行。一方面,我们应重视后续师资力量即各师范院校的在校生群体,在高校课程中能够受到系统的媒介素养课程训练。这也需要高校联合专家开展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设置,并在实践过程中深入理论研究和持续丰富课程内容,为在校生创造更加全面系统的教师专业能力课程学习资源。同时总结经验,突出课程重点,注重课程与实践问题的对接,支持全面开展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工作[7]。另一方面,不能忽略对在职教师的继续培养,在职教师具有相对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使用媒介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在职教师的媒介素养意识是有意义的。媒介随技术在不断的更新发展,媒介素养教育随之持续变革,需要鼓励中小学教师自发性、主动性学习相关技能知识,自觉承担起媒介素养教育的责任。

(二)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

针对中小学教师对于媒介素养教育认识不足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应引起重视,对教师媒介素养教育给予相关支持。教育行政部门应充分认识到教师媒介素养认识程度低给课程开展和学生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参考专家意见和教师的实践经验,制定专业化和系统化的课程。发挥学校相关领导的带头作用带动教师,将持续学习、积极进取贯彻实施,激励教师的自发性提升自身媒介素养能力。另外,加强对中小学教师媒介素养教育过程监督效果评价。课程的开发、设置和教育工作需要投入时间和金钱成本,目标是能够普遍提升中小学教师的媒介素养意识及能力,对于课程教育的结果的评价体系也应健全,有利于促进学习进度与效果,使课程发挥作用,提升全体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

媒介工作经验总结范文6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U高校媒体是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分支,在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方面具有深远影响。一些学者就高校媒体媒介融合的宏观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研究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对媒介融合和内涵与外延的认知

(一)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

“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于1983年由美国学者I?浦尔首次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归纳了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等五种媒介融合的类型。

陶喜红进一步指出,“融合”这一概念与大众传播真正意义上的联姻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郑保卫、樊亚平、彭艳萍研究发现,“媒介融合”属于互联网兴起之初所产生的取代论和共存共荣论相互争论时期。这里所说的融合,是指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和平共处,联合发展,显然它与现在舶来意义上的媒体融合属于不同的概念。

(二)认识的深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新闻实践的不断发展,我国学术界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认知已不再停留于表面上的理解。吴海荣从研究个案出发,认为媒介融合既可指宏观的产业、人力层面的相对集中,又可指微观的新闻制作的各个环节的资源共享。⑴李红祥认为媒介融合的界定要从技术/软件融合、产业/市场融合、内容/服务三个层面加以界定。m蔡雯则认为媒介融合的深层次含义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推动下的通过新介质形成的各类型媒介的汇聚融合。

在表现形式上,媒介融合应该既包括硬的新闻实体的融合,又表现为软的媒介技术、管理体制的融合。王闻俊从动态过程的角度出发,认为媒介融合包括组织结合、收购合并、传播手段、媒介形态等四个阶段,孟建、赵元珂认为,媒介融合既包括在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并购,并借此组建大型的跨媒介传媒集团;媒介技术的融合,将新的媒介技术与旧的媒介技术联合起来形成新的传播手段,甚至是全新的媒介形态。

二、高校媒体融合研究现状

相比之下,学界对高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相当薄弱。当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宏观媒介融合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研究。

(一)宏观高校媒体融合研究

张文莉研究指出,高校媒体的媒介融合主要体现在内容、终端、组织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作者认为,高校校园媒体应该从内容重整和组织重构两方面人手。在内容重整上,重视整体策划,注重互动。在组织重构上,组建全校统一的新闻管理机构,建设一支专业化、全能型的采编队伍。娄雷认为,高校的校园媒体资源融合,既包括不同新闻主体、经营主体的融合,也包括不同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融合,在组织构成、人员配备、职责分工等方面相互协调,优势互补。

°高校传媒整合既符合高校媒体的发展诉求,又是当代高校宣传工作的发展需要。梁燕燕认为,高校传媒可探索构建“新闻中心——实训基地”模式,将新闻中心开放为高校新闻学科的实践教学平台,将校园宣传任务分解为高校新闻学课程的实训作业。此举既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传媒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同时又极大改善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困境。

(二)高校报网融合研究

高校“报网融合”是不同新闻主体、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融合,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实现立体化的新闻报道、捆绑化的客户服务和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李秀芹认为,高校报网互动有利于校报与网络的“快”与“慢”、“容量大”与“容量小”、“交互性”与“单向性”的优势互补,是高校校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工作理念上,张碧红认为应该实现媒体的重心从报纸转移到网络,搭建读者网友的互动社区,通过打造“新式在线编辑部”、注重校园网事“深加工”、整合校园宣传资源等方面,推进高校“报网融合”创新发展。

赵立兵,杨宝珠研究了高校校报与微博的融合发展,认为微博等新媒体的及时性、现场性、互动性等优势,能够与高校平面媒体的权威性、深度性、全面性进行有效互补。在具体融合路径上,主要表现为“微新闻”、“微专题”、“微采访”、“微活动”、“微服务”等形态,推动高校校报的新发展。"

(°三)媒介管理融合研究

在媒介经营管理层面,高校校园媒介融合,有利于实现新闻业务上的资源共享,增强校园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赵明认为,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应该从新闻媒体从业者及新闻工作体制人手,在新闻工作体制方面,整合校园媒体,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宣传部门在体制上保证组织运作。

王世华认为,从传播内容、组织架构与人员构成来看,高校的媒体融合远没有成功,作者指出,应明确现有媒体的主从关系,不同媒体形成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同时还要实现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与从业人员的有机融合,从理念、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从业人员等多方面全力打造多媒体融合的髙校“全媒体”。

三、结语

媒介融合是当前学界的研究热点,从一开始被引人的舶来品,到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本土化研究,学界都有较为深人的分析,研究视角也十分丰富多元。相比较而言,高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过于薄弱,这与高校新闻媒体及其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匹配,而且与高校新闻媒体的实际发展状况不符。媒介融合是包括高校新闻媒体在内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有必要加大对该问题的研究和思考。

对髙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融合研究等内容,呈现纵深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总体上数量不多,力度和深度均不足,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界对于高校的新闻媒体及其媒介融合领域不够重视。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宣传工作,巳经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工程。而高校新闻媒体及其媒介融合的实践发展,是这一战略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和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