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思政思考

融媒体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思政思考

摘要: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思政教育和现代化技术的双向融合,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同时,大学生作为高校的主体,面对网络环境的虚拟性与复杂性,表现出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对思政教育工作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立足于融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通过分析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变化,深刻把握思政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探索基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高校思政教育新路径。

关键词:融媒体;大学生;媒介素养;思政教育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印发,提出“把新媒体新技术引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打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资源平台和网络集体备课平台”[1],课程思政成为当前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的指南要求。与此同时,新一轮通讯技术席卷媒体业,融媒体成为当下媒体发展的重要生态。在融媒体冲击下,高校思政陷入主流价值体系冲击、媒介素养教育缺乏、媒介道德观淡薄等困境。因此,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主要阵地,重新建构融媒体视阈下的思政教育新体系,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

一、融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新发展

早在1983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普尔教授在他的著作《自由的科技》中提出了“媒体融合”的概念,他认为技术的进步导致不同传播形态之间开始融合。2009年,庄勇发表了《从“融媒体”中寻求生机的思考与探索》一文,提出“融媒体”是一种新型理念,是以发展为前提,扬优为手段,推动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于一体,为社会服务的新型媒体融合平台模式。当前,思政教育正处于革新的关键期,融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赋予了思政教育新的内涵,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转型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思政教育工作传统优势和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

(一)融媒体为思政教育发展提供了宽广的平台

近年来,高校积极创新思政工作理念,构建思政教育平台矩阵,利用融媒体技术积极搭建“线上+线下”的层级化教育平台[2]。如教育部主办创建的大型主题教育网站———中国大学生在线;上海交通大学推出“读懂中国”思政类课程等。同时,成立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平台,让优秀思政教师走出校园、走向全国,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思政教育资源。

(二)融媒体改变了思政教育的教学主体

传媒时代的思政课堂,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往往有固定的地点、时间、教材,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较低,并且为了保证教学进度的跟进和有限时间内教学内容的最大化,采用“填鸭式”的授课方式,个体需求得不到满足,学生兴趣不高,课堂效果不理想[3]。融媒时代到来后,技术高速发展,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B站等一系列平台的出现,通过“技术赋权”,大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融媒体的终端化、互动性、社交性等特点打破了过去的“教师中心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加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使单向传递变为双向互动,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思政课堂的实效性和认可度有了显著提高。

(三)融媒体改变了思政教育的教学形态

教学形态,顾名思义,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教学要素组合呈现出的形式和状态,我们将其理解为应用于课堂上外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传统课堂受条件限制,教师多采用讲授课本的方式,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手段单一。思政教育充分利用融媒体技术,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方式方法,因势而新,不断开创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青年大学生”“学习强国”等新型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开拓视野的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如江南大学打造《宝哥说》思政类校园文化脱口秀,通过讲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中国发展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引发学子思考,使其树立远大理想。

二、融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

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受过大学专科及以上教育的网民群体占比为19.8%[4]。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一方面,思想开放、包容度高,对新兴事物的出现愿意尝试甚至能迅速接受;另一方面,大学生社会阅历不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未完全成熟,面对网络环境的复杂多变,表现出的媒介素养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

(一)过度依赖媒介,认知能力不足

李普曼曾在《公众舆论》中提出“拟态环境”一说,他认为我们现在所认知的外部世界并不是真正的世界,而是经由大众传播媒介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后构建的世界。《2020年全国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统计报告》显示,参与调查的公众网民中平均每天上网时长3~4小时的最多,占比9%,其次是上网1~2小时,占比27.70%,上网5~6小时排第三位,占比16.72%[5]。

(二)碎片化阅读,媒介信息的解读、批判能力不足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9.3%,较2018年上升了3.1个百分点[6]。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微博、微信及一大批贴吧、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问世,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传播渠道越来越广泛。大量完整的信息被分割,以碎片的方式被大部分大学生利用琐碎的时间,快速、广泛地浏览,而这种不用思考、不用辨析的“快餐式”的浅阅读方式必然会造成浅思考行为。也就是说,信息的碎片化、时间的碎片化、阅读的碎片化带来的是思维的碎片化。大多数信息停留在表面浅层次的理解上,不被深思,被动接受,无法转换为专业知识的储备,也无助于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性思维的发展,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思维的僵化、惰性和贫瘠,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泛娱乐化盛行,主流价值体系受到冲击

近年来,我国网络文化出现“泛娱乐化”的倾向,这种过度娱乐化的现象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主导思想,以媒介为载体,利用大众的娱乐心理,肆意传播低俗文化、庸俗文化,不断对主流价值观造成冲击。一方面,“造谣不存在、杜甫骑车去买菜、起哄秦桧在岳飞面前站起来……”等质疑、丑化民族英雄,消费恶搞历史文化事件频出,历史厚重感悄然消解,价值底蕴逐步瓦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弱化;另一方面,微博热搜榜上明星八卦热度居高不下,博人眼球秀下线的低俗直播屡禁不止,越来越多的青年高喊佛系口号逃避现实,陷入“及时行乐”的自我满足中。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体系建构的关键时期,受“泛娱乐化”的网络浪潮影响,极少数人容易陷入思维误区,出现理想信念动摇、审美取向降低、道德品质低下、媒介素养缺失等一系列消极影响。

三、基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高校思政教育新路径

在过去,媒介素养主要侧重于传受双方对媒介信息的辨识、解读信息能力。当今融媒体时代飞速发展,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不仅要具备对信息的批判解读能力,还要注重对新媒介的运用能力和正确的新媒介道德观[7]。

(一)认知: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政教育课程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掌握媒介素养相关理论知识,加强对媒介的了解,引导大学生形成对媒介信息的批判性思维;另一方面,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转化思政教育理念,创新思政教育方法,更大程度地寻求解决信息不匹配、发展程度落差等导致思政教育工作与融媒体技术结合度低的方法。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教学改革下的重要内容,应与思政课堂相辅相成。思政教学内容可与当下网络热点事件相结合,进而引发学生对媒介、对网络的思考,不断加强自身媒介素养,以达到辩证看待事物、客观认识世界的目的。

(二)运用:开展媒介素养实践活动开展媒介素养

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接触业界前沿,培养和建立新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亲身体会的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熟悉媒介运行流程,提高对媒介信息的深度运用能力。因此,高校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整合教学资源,搭建大学生媒介素养载体平台,建立融媒体传播矩阵,更加方便采集学生的媒介需求;邀请学者举办媒介素养讲座,鼓励学生之间开展融媒体分享交流会,提供学习媒介素养基础知识的机会;重视大学生记者团、搭建校园融媒体中心,推进校园媒介建设等。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全国首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2019年11月成立融媒体中心,大大提高了思政教育与融媒体交叉互渗的实效性。高校也可以调动社会力量,与校外企业、电视台、融媒体中心成立实习基地,搭建融媒体工作室,提供融媒体实习岗位等。如半岛都市报社曾在主办的驻青高校融媒发展座谈会上,与十余所高校负责人设立了“半岛都市报社融媒记者站”,学生可进一步面向传媒前沿,对媒介运营有更为清晰的认知。

(三)道德观:增强思政教育者的媒介素养

高校教师作为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引路人、思政教育的主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保障思政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打铁必须自身硬”,要想提高思政课教学效果,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先育己再育人。从个人来说,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积极主动地接受新鲜事物,全面掌握融媒体技术,加强信息化教学能力,批判性地对各种媒介信息进行接收、解读和辨析,有针对性、指导性地教育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媒介道德观,把媒介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高校层面来说,可以多校联动,定期举办思政教学技能大赛,开展新媒介素养相关教学经验交流会、业界名家学术讲座等活动。例如,高等教育出版社与《中国外语》编辑部共同主办的“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外语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精准发力,3个月内,共收到700多所高校的1500件参赛作品,对建设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携手共进的新时代媒介融合新路径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岳琳 庞萌萌 单位:陕西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