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特色亮点范例6篇

档案管理特色亮点

档案管理特色亮点范文1

活动当天,在主会场推出了档案服务咨询、免费查档体验、档案法规宣传、档案征集捐赠、档案数字化观摩和《家庭建档成果展》等7个特色展览。

今年的“档案馆日”活动,东城区在吸收往届传统做法和经验的基础上,突出了五个方面的亮点:一是个人家庭档案专题展览——“曹国平家庭档案展览”在和平里街道分会场展出。二是档案社会捐赠取得新成果。东城区居民马延玉先生将家中珍藏百年的清末历史档案无偿捐赠给区档案馆。三是区档案馆聘请了首批兼职档案征集联络员。四是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手工剪纸首次亮相。五是实体展览和网上展览面向公众开放。

特别是在和平里龙绍衡大厦举办的“东城区家庭建档‘十百千’工程——曹国平家庭档案展览”推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和青年频道、北京广播电台、《新东城报》、《中国石化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现场采访和报道。

举办“曹国平家庭档案展览”目的在于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典型家庭的示范引领作用,该展吸引了社会各界争相观看,成为“档案馆日”活动的一道亮丽风景。展览期间共有800余名社会各界群众参观,有力地宣传了档案工作,扩大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力。至今年年底,在区档案局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将有600户家庭建立起自己的家庭档案。

此外,为了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记录历史、传承文明”的作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东城区档案部门积极探索和尝试,首次将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手工剪纸的宣传和展示引入“档案馆日”,活动现场展出了北京剪纸东城区代表性传承人——徐阳老师的16件精美作品,这些剪纸作品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我国民间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其中的萨马兰奇、罗格人物头像剪影栩栩如生,活灵活现,非常珍贵。徐阳老师的两位徒弟——郭海帆、张建新向领导和观众展示了造型逼真、形态各异的剪纸制作过程,参观的群众面对精湛的剪纸技艺和精美的剪纸作品赞不绝口,纷纷争相制作剪影留念。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亮相“档案馆日”活动,给了大家一个意外的惊喜,激发了大家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北京市档案局(馆)局(馆)长吕和顺同志、东城区副区长颜华同志分别在“档案馆日”活动开幕式上作了讲话,并同社会公众一起参观了展览。

副区长颜华同志在讲话中充分肯定档案工作者牢记“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的神圣职责,为促进东城区科学发展做出的成绩,希望全区档案工作者深入践行北京精神,牢固树立档案安全第一、资源为本、管理为要的理念,努力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新成绩、新成效、新成果:一要紧紧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好全区重要工作、重点工程、有重要影响的活动等方面档案的收集、管理和利用工作,不断提升档案工作服务大局的水平;二要紧紧围绕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强化档案宣传和法制建设,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和监督指导,不断提升档案工作服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水平; 三要紧紧围绕服务和改善民生,坚持以人为本,贴近群众,千方百计满足群众对档案工作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档案工作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

档案管理特色亮点范文2

下午好!首先感谢领导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在这次竞聘中有了一次认识自我、展示自己的机遇,一次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机会。今天我竞聘的题目是《发挥优势,打造有特色、有亮点的业务科》,我要竞聘的岗位是业务科科长。

我在掌起分所工作一年,获得了宝贵的基层工作经验,让我意识到卫生监督工作不仅需要业务方面知识,还需要一定的管理能力,正是在基层工作的这一年,培养了我这些方面的工作能力,大大提升了工作水平和效率,增强了我的信心,让我相信不仅能在业务科搞好工作,而且能打造出一个有特色、有亮点的业务科。

一个科室要在科室、分所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在工作中创造特色和亮点。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强调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离不开“特色”这两个字。我在掌起分所时,带领xxxx卫生监督员加班加点,克服了种种困难,保质保量完成了各项任务,并在工作中创造了亮点:2005年掌起镇创建×××卫生镇时,我们不但圆满完成了创卫工作,还受到×××爱卫办领导的好评,称赞掌起镇食品、公共场所监督管理有特色,分所又为此受到了掌起镇政府的奖励。今年初,我市伤寒爆发,暴露出分所基础档案薄弱的现象,我带领下属积极依靠镇村的力量,把东部4镇的基础档案摸得一清二楚,按照有序分类、点面俱到的思路探索并整理出了一套新的档案,受到了市卫生局朱胜军副局长的表扬。2005年底,我们掌起分所又被评为先进分所,这既是所领导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对我们分所工作的最好嘉奖和鼓励。同样,我们**市卫生监督所也必须创造特色和亮点,才能在1xxxx县市区名列前矛。如宁波×××行政处罚执法力度在我们×××位列第一,就是有特色的典范。我们所在今年宁波的考核中因为工作试点农村聚餐工作,余姚就开展地比我们有特色,考核中加分多,所以年终排名在我们前面。尽管我们所在年初也把农村聚餐的试点列入工作重点,但在这方面的开展力度和宣传效果都比不上余姚,导致了差距的产生,影响了年终考核成绩争取第一的机会。目前业务科的工作主要是起草文件、方案,再分发下去让各分所开展实施。所以我必须不断加强锻炼,做好对各分所的业务指导,力争使业务科脱颖而出,创造亮点,也为我市卫生监督所在宁波1xxxx县市区中争创第一作出贡献。

如果我这次竞聘成功,在业务科工作,一定会奋发图强,积极探索各种不同的工作思路,不断创造出工作上的亮点和特色。此外,以身作则,带领下属加强行政执法队伍的作风建设和形象建设,严格依法行政、强化执法监督,充分体现出新机构、新职能、新队伍、新作风的卫生行政执法全新面貌,为**市卫生监督所在宁波甚至省内争创先进作出贡献,为保护**广大农民的身体健康作出贡献。

最后,我想无论这次竞聘成功与否,都不会改变我对卫生监督工作的态度,我都将一如继往地好好工作,争取更大的进步。

档案管理特色亮点范文3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治引领,党建工作走深走实。我馆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建“三化”工作为抓手,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年初研究制定了《县档案局推进党建“三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并认真按照方案开展工作。按照“十有”标准,进一步加强了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按时进行换届选举,规范组织设置;规范开展“”、主题党日等组织活动,强化干部队伍建设;健全了党员激励关怀机制、党务公开等制度,“三化”建设取得了实效。党员干部都能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二)多方协调努力,档案事业稳步前行。

1.围绕中心大局,服务提质增效。一是档案利用服务提质增效。积极优化服务流程,推行“一证查阅”,开设电话查档等服务,同时推进民生档案“一站式”查档服务,档案数字化成果实现全省共享,跨馆查阅,今年共接待查档干部群众1000余人次,查档调卷2000余卷,出具证明2000余份。馆藏档案资料还为我县多个乡镇村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村史馆建设、棚改拆迁工作认定产权、建党99周年纪念活动宣传、市政协编写《耀邦行》等提供重要依据。二是档案指导服务深入基层。业务指导常态化深入各乡镇(场)和县直部门单位,上门提供档案规范化管理指导服务。今年,还将指导服务延伸到企业,先后到了市骏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尚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现场查看档案管理现状,并就进一步规范企业档案管理提出了指导意见。

2.夯实业务基础,优化资源结构。一是档案资源建设持续推进。依法开展档案的接收,今年来累计接收了档案1014卷、5068件、公章153枚。在做好文书档案接收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征集接收重大活动、重大项目等档案,征集接收了生态环境保护局的污染源普查、县“优环境、促发展”大讨论等重大活动档案,客家文化“三宫鼓”特色档案等,优化了馆藏档案资源结构。二是档案安全管理细化优化。一方面细致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积极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邀请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专业培训,筑牢干部消防安全意识防线,严格执行消防安全巡察制度,每天对库房进行安全巡察,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档案安全;另一方面按时更换防虫、防霉药物。根据档案保管情况,完成了所有库房的防虫、防霉药物更换。

3.打造特色亮点,提高管理质量。一是档案宣传工作绘声绘色。在认真做好日常宣传工作同时,积极开展特色宣传。一方面开展国际档案日特色宣传活动,在“6.9”国际档案日,围绕“档案见证小康路、聚焦扶贫决胜期”的宣传主题,联合县委办组织开展了“档案知识有奖答题”,档案业务知识大讲堂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另一方面把接待查档干部群众与开展档案知识宣传有机融合,在接待查档干部群众的日常工作中主动宣讲档案知识,努力营造人人关心档案、人人重视档案的良好氛围。二是业务建设评价扎实开展。自收到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工作任务以来,我馆就精心部署,有序推进各项业务建设评价具体工作。新添了档案管理设备,进一步完善了管理制度,提升了档案管理水平。严格按照最新的《省市县级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标准》的70项指标,查漏补缺。12月23日接受了市局、市馆的检查验收。

(三)敢于攻坚克难,棚改任务全面完成。上半年15栋私房44间店面的艰巨拆迁任务,经过干部日夜兼程、风雨无阻的艰苦奋战,5月15日全部完成协议签订,5月27日房屋全部腾空拆除,并获得了县棚改工作先进单位荣誉。下半年8户私房2间店面拆迁工作任务,已于12月13日提前完成签约、腾空、拆除,棚改工作完美收官。

(四)恪守为民情怀,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一是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力支持脱贫攻坚工作,在我馆人员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服从组织安排,派出3名工作人员长期驻村帮扶,给予浆里村2万元帮扶资金,支付工作经费8万余元。二是工作队扎实开展帮扶工作,按时按质完成上级交办的排查整改等一系列工作任务,积极推进扶贫产业发展,积极协助村两委向上争取到300万元的秀美乡村建设项目。三是帮扶干部精准施策,让贫困户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全部实现脱贫。浆里村28户78人的脱贫目标任务全面完成,驻村工作获得了镇、县的一致好评。

(五)注重学习提升,积极开展学习强县工作。我馆对学习十分重视,认真研究制定了《县档案馆“学习强县”工作实施方案》,并积极开展活动,学习氛围浓厚。利用党员活动日,开展学习研讨;采用干部捐书方式组建了读书吧;组织开展了档案业务知识大讲堂活动;主要领导亲自带头开展个人精读分享;利用“学习强国”网络学习平台,组织全馆干部职工做到“每日必学”。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干部的能力素养大幅提升。

2020年,经过全馆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

一是档案征集接收力度不够。一方面是大部分单位对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不够重视,没有根据《档案法》规定按时将档案整理好移交档案馆;另一方面是我馆上门督促的力度不够,导致被动接收档案多,主动上门征集接收档案少,档案征集接收数量不多。

二是信息宣传工作有待加强。虽然今年在县级媒体上宣传工作有所突破,但总的宣传工作还处于弱势,对一些好经验、好做法没有进行总结,进行宣传,宣传氛围不浓厚。

三是工作创新创特做法不多。开展工作思路不够宽阔,没能结合自身实际,发挥自身优势、突出自身特色打造精品亮点。

二、2021年工作安排和打算

1.持续强化党建工作。进一步强化党的领导,强化意识形态工作,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提升党员活动质量,积极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引领力、战斗力和向心力。

2.加强档案资源建设。要加强档案征集接收,督促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场)按时将到期档案移交进馆,及时接收我县重大活动、重大项目和重大事件、散存民间的珍贵档案资料进馆。

3.搞好档案利用服务。要开发利用好档案资源,积极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盘活现存资源,挖掘馆藏秋收起义有关档案,助力我县打造秋收起义纪念地。

4.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积极顺应信息化发展潮流,在现有民生档案数字化的基础上,积极争取馆藏其它档案数字化,让档案服务更加高效便捷。

档案管理特色亮点范文4

关键词:音像档案数字化档案数字化

音像档案作为一种专门档案,以其直观、全面、生动再现等特点,能够全面记录和生动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能够有效补充档案全宗的完整性,能够丰富档案全宗的存在形式,在档案工作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因受到自身特点、存储载体和播放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传统音像档案的保管和利用状况并不乐观。传统音像档案经历了蜡筒、胶木、钢丝和磁带等作为记录载体,其中,以磁带为介质的传统音像档案数量最多也最为常见。这些传统录音(像)带档案经过长时间的存放和利用,磁介质会发生退变、老化,信号逐步衰减,影像质量越来越差,甚至无法正常播放。与此同时,传统的模拟音像系统和设备正逐渐淘汰,能够正常使用的越来越少,存放在模拟音像带上的珍贵音像资料将面临永久丢失的危险。

一、音像档案数字化的作用和意义

针对传统音像档案面临的风险,通过音像档案数字化,即利用信息技术将音像档案原有的模拟声音(视频)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音(视)频文件,是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这些重要档案的唯一出路。通过音像档案数字化,不仅可以实现数字音(视)频文件代替传统音像档案提供利用,从而有效地保护音像档案原件,而且数字音(视)频文件的重放效果好,又不会造成损耗。此外,音像档案经过数字化,可以开发出丰富的文化资源,供社会公众广泛消费。因此,音像档案数字化,不仅是有效解决传统音像档案面临问题的不二选择,更是对档案工作的长远发展和历史文化的有效传承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我国音像档案数字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

现实中,与纸质档案数字化开展得如火如荼相比,我国音像档案数字化发展则明显滞后,只有少数档案馆和电台、电视台等开展了音像档案数字化,而更多的音像档案还沉睡在档案馆(室)的库房中。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国音像档案数字化发展缓慢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观念问题。由于音像档案只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才逐渐出现的,它积累的数量与纸质档案相比是九牛一毛,在档案工作中一直处于边缘的位置。而许多档案部门也就逐渐形成了“重纸质档案而轻其他专门档案”的思想观念,使得音像档案长期得不到重视,而音像档案数字化也就自然地落下了。

其次就是缺乏标准。音像档案数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全程控制,需要确定工作流程和环节,需要综合选定各种技术指标和参数,必须要有专门的标准作为指导才能顺利地开展。但我国目前仍没有出台关于音像档案数字化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标准的缺失严重制约了音像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发展。

再次是人才问题。与纸质档案数字化相比,音像档案数字化涉及的技术更复杂,对数字化加工、组织和管理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而档案部门在这方面的技术力量和人才储备大都比较薄弱,从而加剧了开展音像档案数字化工作的难度。

最后是设备问题。与纸质档案数字化相比,音像档案的数字化和后期编辑利用都需要更多种类的播放、采集和编辑等设备,而这些设备要么是价格不菲,要么是已经停产,市面上很难买到(如钢丝录音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音像档案数字化的发展。

由此可见,造成音像档案数字化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有些是档案工作者们主观造成的,有些则是客观使然;有些是需要各级国家档案部门共同推动并且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才能彻底解决的,有些则是每个档案馆(室)通过自身努力就能取得明显成效的。

三、如何更好地开展音像档案数字化

我们应该如何有效解决音像档案数字化存在的问题,促进音像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快速健康发展呢?笔者认为,暂时抛开那些我们不能左右的客观因素不谈,只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就可以推动音像档案数字化工作顺利开展。

(一)转变观念,积极创造有利于音像档案数字化开展的各种条件

要想发展音像档案数字化工作,首先就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音像档案以及音像档案数字化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要积极转变过去“重纸质档案而轻专门档案”的思想观念,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音像档案在多媒体网络时代的强烈需求和美好未来,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资金上充足保障,人员上坚决支持”,积极为音像档案数字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各种必要条件和有利条件。

(二)厘清音像档案的种类和数量,选择合适的组织生产方式

开展音像档案数字化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选择合适的组织生产方式。音像档案数字化有自主生产和外包生产两种基本组织生产方式。自主生产一般由本单位人员负责档案数字化系统的建设以及日常生产的组织与管理,有关操作人员向社会招聘并进行技术培训。自主生产方式的管理成本较高,但方式灵活,可控性强。外包生产需要把音像档案数字化作为一个项目公开向社会招标,选择有一定资质和经验的企业承包生产。外包生产方式在建设与管理上相对简单,但需要做好进度控制、质量验收和安全保障等工作。

各单位在开展音像档案数字化前应厘清本单位音像档案的种类和数量,并主要根据音像档案种类和数量同时参考资金投入方式和进度要求等因素综合选定组织生产方式。一般来说,音像档案数量较少的单位可采取外包生产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本单位的人力和物力投入;而音像档案数量较多的单位,可采用自主生产方式,可以有效确保音像档案数字化的质量和安全。

(三)统筹考虑,选好音像档案数字化的关键技术指标

在音像档案数字化过程中,一些关键技术指标参数选定的合适与否直接决定着音像档案数字化的质量。因此,在选定关键技术指标参数时,要统筹考虑,慎重选择,既要着眼于未来发展趋势和要求,又要立足于现实技术成熟度和兼容性;既要实现音像档案的保真、生动再现,又要便于网络共享和广泛利用。

1.音频采样频率

音频采样频率是指每秒钟对声音波形的采样次数,是描述声音频率的解析度,同时它也是衡量音质的标准,采样频率越高,声音失真越小,音质就越好,声音的还原就越真实、自然,但音频数据量也就越大。常用的音频采样频率有11.025kHz、22.05kHz、44.1kHz和48kHz等。其中,11.025 kHz是电话和调幅广播的声音品质,22.05 kHz只能达到调频广播的声音品质,44.1kHz是CD音质(高保真立体声)。由于人耳听觉的频率上限为20kHz,根据奈魁斯特(NYQUIST)采样定理,用44.1kHZ的采样频率进行采样,刚好可还原为略高于人耳听觉极限频率的声音,可以完全满足录音档案数字化的需求。而48kHz采样虽然更加精确一些,但人耳已经分辨不出与44.1kHz采样的差别了,而音频数据量会随之增大。因此,在开展录音档案数字化时,建议音频采样频率一般设置为44.1kHz就可以了。

2.视频码率

视频码率是指单位时间内视频数据的输出量,是视频编码中画面质量控制中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情况下,视频码率和视频质量成正比,视频码率越大,视频质量就越高,视频画面越清晰,但当视频码率超过一定数值后,对视频画面的质量就没有多大影响了。同时,视频码率也与视频文件体积成正比,视频码率越大,视频文件体积也就越大。因此,录像档案数字化时,不能一味为追求视频质量而肆意提高视频码率,而应根据原录像档案的清晰度选定合适的视频码率,在保证能够完美还原原始录像档案画面的基础上,又使数字化视频文件的容量不会太大。一般地,标清录像档案数字化时可选择6M/S的码率,数字化视频与原录像档案画面无明显差别,一个小时大约需要2.5G的存储空间;而高清录像档案数字化时可选择12M/S的码率,数字化视频与原档案画面无明显差别,一个小时大约需要10G的存储空间。

3.视频采样格式

视频采样格式是指录像档案数字化时从原始图像信息中获取亮度信息和色彩信息的方式。常见的视频采样格式主要有YCbCr 4:4:4、YCbCr 4:2:2、YCbCr 4:1:1和YCbCr 4:2:0几种,其中Y是亮度分量,Cb是蓝度分量,而Cr是红度分量。由于人眼对亮度比色度更敏感,因此在视频采样时,通过减少色度分量,可以有效降低视频容量,但人眼却不能明显察觉到图像质量的变化。YCbCr 4:4:4,表示全像素点阵,三个分量的采样率相同,画面与原始画面非常一致,但数据量巨大;YCbCr 4:2:2,表示每4个像素有4个亮度分量、2个Cb分量、2个Cr分量,画面非常接近原始画面,数据量较大;YCbCr 4:2:0,表示每4个像素有4个亮度分量、2个Cb(或Cr)色度分量,相邻的扫描行存储不同的色度分量,画面接近原始画面,数据量一般;YCbCr 4:1:1,表示每4个像素有4个亮度分量、1个Cb分量、1个Cr分量,画面与原始画面差别较大,数据量较小。为获取较高的视频质量、满足绝大多数利用需求的同时又能有效减少存储容量,在录像档案数字化时,标清录像档案建议选择4:2:0的视频采样格式,高清录像档案建议选择4:2:2的视频采样格式。

4.存储格式

音像档案通过数字化保存为不同格式数字化文件的容量相差很大,数字化档案的品质差别也非常大。而音像档案数字化要实现充分地反映音像档案内容和便利的网上传输、利用,就非常有必要生成不同格式的数字化文件,从而满足不同的需要:即在音像档案数字化时,可以直接保存为低压缩率格式的数字化文件,以充分地保存和再现原始音像档案的全部特征;在此文件的基础上,通过转换程序,可以生成高压缩率格式的数字化文件,以便于快速检索和网上传输、利用。

(1)音频文件格式

目前用于音频数据存储的格式有很多,如WAV、MIDI、MP3、WMA等。其中,WAV是基于PCM编码的一种波形存储文件,被Windows平台及众多音频软件所广泛支持,有极强的通用性。WAV文件的质量很高,几乎达到了CD音质,可以精确地记录和完美地还原声音,是存档用比较理想的格式;但WAV文件体积较大,一小时的16位、44.1KHZ、立体声WAV文件大约要占600MB的空间,而若将其转换MIDI、MP3、WMA等压缩率较高的格式,则转换后的文件仅为原WAV文件大小的十分之一甚至更小。因此,录音档案数字化产生的用于长久保存的数字音频文件,建议采用WAV格式存储,而在此基础上,可以将WAV文件转换生成MIDI、MP3、WMA等格式,用于快速检索和网上利用。

(2)视频文件格式

用于存储视频数据的格式也很多,常见的有MPEG系列和RM、ASF、WMV等,有些适合于档案存储,有些适合于网络在线播放。其中,MPEG系列标准有MPEG-1、MPEG-2、MPEG-4等,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MPEG-1是VCD的压缩标准,它的视频压缩质量仅达到家用录像机的品质;MPEG-2编码标准是DVD的核心技术,还应用于广播、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和HDTV高清电视;MPEG-4是视频流媒体的压缩标准,它的压缩效率更高,可以在低带宽网络的情况下,保障连续的视频数据播放,被VOD(视频点播)所广泛采用。其中,MPEG-2在设计之初就融入了存储的理念,更加注重视频数据的存储,能够完好地保存原始画面,这正好契合录像档案数字化工作。由于MPEG-2的压缩率较低,虽然能够完美地保存和再现原始画面,但存储容量较大,不太适合网络传输。用MPEG-2压缩存储10Mbps视频码率、720×576分辨率、384Kbps音频码率、立体声这样1小时的视频画面,约占用4GB的存储空间。因此,建议录像档案数字化生成的数字视频文件存储为MPEG-2格式,用于录像档案数字化成果的长期保存;而在提供检索、预览等网络利用时,可以由MPEG-2转换生成MPEG-4、RM、ASF、WMV等压缩率较高、文件容量更小、适合网络传输的视频流媒体格式。

档案管理特色亮点范文5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重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与保护的状况及其档案的特性决定了对这部分档案的管理将不同于其他普通档案的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通常经过口传心授来传播,它具有叙事场景重现和传播个体的零散性、多样性、模糊性等特征。目前它的保护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将它转变为有形的形式,其二是在它产生的原始氛围中保持它的活力。档案馆可以重点考虑运用第一种方式,通过摄像、录音和存档等方式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如庆典仪式、节日文化、手工工艺等很难用语言概括表述,然而将它们转化为光盘、磁带并且数字化,它就物化为档案文献了。

笔者认为,应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工作的重点放在科学收藏与专业保管方面,其具体内容是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器物、文字记录资料、录音资料、录像资料、记录电影资料的科学保管。这其中又有两个层次:

第一,对这些材料物理性能的原状永久性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尤其是某些实物档案、影像档案资料等生动地展示了文化活动的面貌与魅力,它们是人类文化记忆的财富,而且有些已经不可再生,一旦失去,将不可挽回。因此必须采取科学手段来保证它们的安全。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某些兼具文物性质的实物档案的收藏和保护尤其要慎之又慎,这一点,档案部门可能在经验和设施方面略有欠缺,因此可以向博物馆等专业的文物保护单位请教,或者通过协商,转交由博物馆来保护,档案部门进行登记,并留存复制件、复印件、照片、文字说明等备查。

第二,对以上资料的登记、保管与提供利用是档案部门的长项,但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涉及到一定的民间文化专业知识,因此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应当注意参考有关的知识,科学保管。向云驹在其《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一书中提出对于记录下来的口头文化的保管,应该做到注册入库、分类、编号、制作搜集者、搜集品的登记册、复制、建立便捷的索引和目录体系以及出版以上各种资料。

二、利用特藏室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档、珍档的特藏

1、档案特藏室

2001年全国档案局馆长工作会议提出:“各级国家档案馆尤其是副省级市以上档案馆可以尝试建立档案馆特藏室,将特别珍贵、重要的档案集中保管,采用先进设施、设备,对重点档案实施特殊保管和提供利用。”自此,特藏室建设开始兴起,并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部分省市如上海、天津、辽宁、安徽、湖北、山东等地已经对特藏室建设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档案特藏室可以为有特殊价值和意义的珍贵档案提供特殊的场所和条件,进行特殊的保管和保护。利用档案特藏室对入藏的档案进行重点抢救、妥善保管、优化开发,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珍贵档案的寿命,又可以整合档案馆资源,明确工作重点,使珍贵档案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

例如,美国国家档案馆有三种不同类型的档案特藏室,一种是涉密档案特藏室,专门保管涉及国家重大秘密的档案;第二种是需要特殊保管条件的档案特藏室,如彩色胶片之类,需低温和稳定的相对湿度保管;第三种是特别珍贵或重要的档案特藏室,在保管条件、提供利用方面严加控制,以防水、火灾害。加拿大国家档案馆也于1997年建成了“加蒂内档案保护中心”主要保管具有全国意义的政府文件和私人文件,如条约、协议、地图、照片、缩微胶片、艺术及其他音像档案等。

目前我国对纳入特藏室进行特别保管的档案尚无统一的选择标准,但顾名思义,纳入特藏的档案都必须集中体现一个“特”字。或是载体式样独特、记录内容特殊的珍贵档案,或是物以稀为贵的孤本档案。或是年代久远易损的古老档案,或是内容尤其机密的重要档案。总之,不管是因“珍”而“特”。还是因“稀”而“特”、因“古”而“特”、因“密”而“特”,最终都逃不过一个“特”字。

2、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珍档、特档纳入特藏

首先,笔者认为,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完全符合纳入特藏的标准。

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即属于特色档案,它反映了某个地区、某个民族或者某一群体的文化创造,是体现地方人文特色与文化特质的重要依据和历史见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性与文化独创性。这种特色性和独创性正是我们对其加以继承、发展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所在,也是人类对其进行及时抢救和保护的深层动力。二是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属于珍贵档案,尤其是某些濒危或已经消亡文化项目的档案材料,更是弥足珍贵,它们是文化存在的凭证,其价值不可估量,应当将对它们的保管和保护放到特别重要的位置上,这是我们的文化使命。

档案管理特色亮点范文6

(一)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网络安全意识

档案工作人员必须要认识到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所面临的形式:

(1)当前的信息与网络安全的防护能力较弱,档案信息面临极大的风险性与危险性;

(2)网络系统存在着许多缺陷,使得网络化档案信息极不安全;

(3)档案信息的共享带来一些不安全因素;

(4)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时间较短,安全措施不足;

(5)档案工作缺乏网络安全的专业人才。只有认识到这些不足之处才能够更好的提高档案信息的网络安全。

为了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让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更加的有效、安全,必须要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同时还必须要引进专门的网络安全人员,做好相应的网络安全工作。加强信息安全技术引进和应用,维护各种电子档案真实性、安全性。从而为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更安全的条件。

(二)加强网络技术的应用,并确保网络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实时性

首先,必须要实现档案原件的全文数字化。将纸质档案原件进行数字化,是档案信息在网上进行交互使用的前提条件,其也是网络环境下开发档案信息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能对档案信息进行分类,建立档案数据库和档案查寻系统。其次,需要建立起档案信息数据库。在将档案信息数据化的基础上,各级各类档案馆(室)应该根据其自己的馆藏特色,建立起专门的档案数据库,这应该是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开发工作的第二个环节。数据库不能够是简单的档案信息存储系统,它应该是对已经数字化的档案信息进行深一层的加工与组合后所形成的专题性的、高层次的档案信息的科学分类组合,例如以按照档案的保管单位形成全宗数据,可以按照社会领域形成政治、经济、法律等各领域的专业数据,按照检索的层次可以分为目录数据、索引数据、文献数据或全文数据等。建立起相应的数据库后,可以大大的提高查询速度,进而方便用户,同时提高档案信息的管理水平。第三,是建立起相应的档案信息网站。各档案部门可以通过建立网站,达到改变传统的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方式,以适应网络环境的目的。当网站建立起后,可以使经过开发的档案信息的传递速度提高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从而在时间上可以最大限度地拉近开放后的档案信息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档案信息传递滞后的问题,这是传统的档案信息开发手段所不能比拟的。

(三)需要注重特色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对馆藏特色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永远都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亮点。在网络环境下对对特色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其意义更为突出,作用也更加的明显。因此,我们应该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加强对特色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宣传。通常情况下,特色档案信息资源是指各档案馆自身具有的地方特色、文化特色、人物特色、历史事件特色、时代特色以及民族特色等方面的库藏档案信息资源。根据特色档案的定义,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应当从各个档案馆库藏其本身所具有的明显的专业特点,如本地区的历史、自然风貌、产物、著名的事件和人物、民俗、、名胜古迹和民间艺术等方面的档案信息入手,积极的开发出各种具有专业特色的档案信息加工品。同时还应该充分的利用网络赋予的机遇,将这些特色信息投入社会,以此来满足人们的个性需求,而这也是网络环境下档案机构之间竞争的需要,是档案馆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以及社会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