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的特点范例6篇

档案管理的特点

档案管理的特点范文1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与探讨档案管理在公园管理中的特点与作用。

关键词 公园管理;档案管理;特点;作用

公园档案的管理是有效经营公园业务的重要基础与前提,但长期以来,公园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管理者素质较低,管理技术滞后,以及档案内容不全等方面的问题。

一、公园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

作为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公园人事档案翔实地反映了职工公园工作期间的实践情况,能真实反映公园工作人员的工作经历、技能、管理水平、待人接物、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情况,对于公园挖掘信任、充分挖掘人力资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甚至能为公园人才发展计划、学科建设规划、专业发展方向的制定和确立提供参考意见。公园绿化档案可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为公园发展建设的周期性与连续性提供重要参数与凭证。而且公园绿化档案的经济效益也相当可观。公园绿化部门对项目的新建、扩建或改建等,均需要公园绿化档案。

二、公园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

(一)档案来源具有广泛性。公园档案不仅仅是来自公园本身,同时也来自相关方面的各类资料。来源广泛性,增加了公园档案收集与整理工作的难度,同时也是公园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充分反映。

(二)载体具有多样性。公园档案保存形式并不只是图表、文字,同时还有录音带、照片及录像带等,由此才能达到声形并茂、动静结合的效果。

(三)保存具有针对性。公园档案具有较高使用价值,该特点有档案内容来决定,很多档案内容一旦损失就不可能弥补,比方说,有些录音、照片、录像损失就不能再复制。

三、公园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薄弱。公园档案填写与存档主要以手工为主,而且建设公园档案信息化的速度非常缓慢,公园内部档案保存主要为纸质形式,缺乏计算机等先进设备保存与管理公园档案,使得很多档案在被多次利用后,出现严重损害,直接影响到公园档案管理。

(二)管理队伍专业素养不高。很多公园档案员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和培训,甚至部分身兼多职还做其他的工作,这样就使得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参差不齐,不能达到预期的标准。

所以加强公园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三)管理技术滞后。大部分的公园档案管理机构仍在进行着最原始的操作,纸和笔是他们最“先进”的工具,而这样的工具对相关资料的记录是简单的不完善的,并且严重缺乏技术革新意识,管理技术具有单一性滞后性。所以要在公园中增加现代化信息技术操作手段。

(四)服务意识薄弱。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档案开放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各级档案部门通过积极向社会开放档案信息资源促进了人才市场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服务性工作是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定位,档案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庞大复杂、知识密集是档案管理事务的特点,大量的登记、分类、编纂、保管工作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有条不紊地进行,还要考虑到这些资料的查阅利用。

四、加强公园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提高公园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公园档案管理中的标准化管理,主要指得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标准、网络通讯和数据库方面的标准,有效实现信息间的共享。减少在公园档案管理中物力和人力等不必要的投入。提升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需要为档案管理建立管理制度,为档案管理提供保障。档案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将档案管理制度和相关的机制完善,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二)加强公园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由于电子公园档案和纸质公园档案相比有很大的脆弱性,根据电子公园档案管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防护,按照“分层实施,均匀防护”原则针对公园档案的安全性建立安全防护体系。安全防护体系的建立一方面可以通过对计算机安装最新防火墙和杀毒软件来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另一方面是对电子公园档案系统进行防护,安装加固软件,预防受到外界的安全威胁。

(三)提高公园档案管理者综合素质。首先,要在人员进入岗位之前进行严格的审查,对于一些素质低下,专业知识不精和有关方面知识不精的人员谢绝录用,录用高素质和高技能人才,只有这样,公园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更快地发展。其次,注重对在职人员业务的培训和继续教育,特别是对多年从事档案工作的老同志,鼓励其学习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职称评定时重视从事基层档案的老同志,给予一定的倾向政策,尽量减少基层档案人员不安心工作和人员的严重外流现象。

档案管理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必要性;特点

档案是历史的一部分,通过史料记载一些重要内容,记录人类活动的实践信息资源。而高校的图书馆可以提现一个学校的办学资质和能力,是高校重要的教辅机构,具有特殊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档案是一种重要的文献资源,记录着重要的信息,也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部分。图书馆档案主要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不同的活动中留存的有价值的资料,对图书馆工作不同阶段的发展轨迹的全面、系统的记录,为图书馆工作的实践成果提供考证依据,见证着图书馆的发展历史。

1.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图书馆档案是一种文献资源,具有多种记录形式,包括文字、图表以及声像等多种形式的记录,是图书馆长久发展的重要财富。高校图书馆对学校的众多部门的有价值的文件材料进行统一管理,包括移交学校档案馆保存的档案和图书馆自存的档案两个部分。图书馆档案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1高校图书馆档案记录着图书馆的发展和演变。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普及,高校进行大幅度的重组和整合,尽可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而且,由于我国的学生数量在逐年减少,需要高校进行合并,进行教师资源的优化整合,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在高校的重组和合并中,对于不同时期的的图书馆档案材料进行整理,可以留存图书馆的发展历史,体现这些材料的宝贵历史价值。而且,图书馆档案材料也是对图书馆工作的准确记录,使图书馆工作具有延续性的价值。

1.2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反映图书馆管理水平。高校图书馆档案记录图书馆的各项活动的有价值的文件材料,实现图书馆的基本职能。档案管理是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将档案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可以使有效的信息进行长久的保存,发挥长远的作用。而且,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好坏,可以充分反映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水平和管理工作轨迹。有利于图书馆的决策者根据档案顺序信息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改进决策工作,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实施,使图书馆的工作有据可查,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图书馆形象。

1.3高校图书馆档案为图书馆学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新生入馆教学的教材。高校图书馆档案有助于记录各个阶段和时期的组织机构和科研成果,为工作人员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可靠依据,方便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业务探讨和学术研究,提供重要的原始材料。而且,高校图书馆档案全面地记录着图书馆的发展历程、对于藏书的规模改善、现代技术的引入以及管理制度的改善等。对于图书馆借阅环境和借阅手续都要尽可能地改进,在进行新生入馆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吸引新生积极利用图书馆的优秀资源。

2.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特点

2.1非全宗性。全宗就是某一个单位工作全过程的档案材料,而图书馆档案是一个完整的文献材料集合,不能在行政和人事等机构独立开展活动,所以高校图书馆档案不能构成一个全宗。高校各项工作都有相关部门来管理,行政由学校进行统一管理,财务有财务处进行管理,人事档案可以由人事处进行统一管理,因而图书馆档案具有非全宗性。

2.2针对性。由于学校的管理是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比较复杂。学校的各个行政部门都会下发不同的材料和通知,图书馆不能进行全部的保存,会造成档案管理内容较为极其复杂,不具备合理的针对性。而且,学校机构设置较为复杂,不同的部门都有各自的管辖范围,对于组织和宣传的内容都不同,有些材料内容与图书馆无关,可以直接交由校档案室进行整理和保存。对于涉及图书馆工作的文件和材料需要图书馆进行及时的存档,充分反映了图书馆档案的特性。

2.3从属性。图书馆档案是高校档案室的下属管理单位,接受高校档案室的直接统一管理和工作指导。对于图书馆档案的内容设置,多半来自于学校档案的复制品,就是学校图书馆的相关文件资料。而且,图书馆档案的文件也有部分需要移交到学校的档案馆存档,关于图书馆的发展规划、会议记录以及工作总结等。这些材料是互通的,需要相互留档。

3.针对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特点,提出加强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措施

对于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从其诸多的特点考虑,高校档案管理的作用巨大,需要加强高校领导的关注,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管理的优势,将档案工作不断完善。

3.1高校领导需要重视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图书馆为学校辅助教学提供重要的保障,因而需要高校领导的重视。只有领导者重视了档案管理工作,才能为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指导,促进业务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的结合发展。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也较为重要,需要指派专业的人员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加强相关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而且要与高校档案室之间进行紧密的联系,对档案室的业务之间进行紧密联系,促进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校开展。

3.2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要建立合理的管理体制。高校图书馆是二级工作单位,也是高校档案管理的重要部门。由于高校图书馆档案具有一定的非全宗性,所以在管理工作中要制定合理的管理体制,要符合本馆的工作实际。在图书馆档案管理中,也要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对于一些与图书馆工作联系不大的文件资料不需要保存,交由特定的部门进行管理,从而体现出非全宗性的特点,突显出图书馆档案的特色之处。合理的管理体制具有高效的制约力,可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3.3高效图书馆档案资料体制针对性特点。高效图书馆档案资料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工作,重要的文献资料繁多,资料管理不能讲求细和全的观念,需要有针对性地整合与图书馆工作相关的档案资料。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资料的准确分类,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进行多项分类。在科学分类的指导下,才能将档案的内容展现出来,从而准确真实地记录图书馆的发展历程。不能追求一概而论的模式,将图书馆档案的范围过分扩大,会造成工作的冗杂而没有效率。

3.4引入电子信息技术,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进行同步管理。目前,图书馆工作已经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范畴。档案从单纯的纸质向大规模的电子档案发展,促进了高校图书馆档案的长远发展。由于传统的纸质档案在管理上受到很多的制约因素,例如温度、湿度以及防蛀虫等,纸质档案的质量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所以,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有效地改变了纸质档案的局限之处。然而,电子档案也存在自身的不足之处,在档案信息输入电脑程序过程中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所以档案的原始性很难考证。而且,一旦电脑设备受到攻击,会影响很多的档案资料的作用。所以,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进行结合,才能促进新的管理模式的创新。

结束语

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是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也可以有效地支持图书馆多项工作的开展。所以,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理念,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从而促建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发展和完善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芳.论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0).

[2]刘阳.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浅论[J].中国科技信息,2011(11).

档案管理的特点范文3

一、高校档案管理的特点

1、高校档案管理的社会性。高校是出人才、出科研成果的地方,历史使命决定了高校与社会的广泛联系。高校所招收的学生来自于社会,又在毕业后走向社会。近百年或十几年的教学过程中,学校积累了造就培养人才全过程的档案材料,反映了学生的学业、学历、文体生活以及思想修养、政治素质等方面情况。高校的科研课题、技术产品设计对象都是选自社会,产生的成果服务于社会。高校保存了国家和相关单位科研项目试验、试制全过程的档案材料,还包括已经应用于社会的科研成果鉴定、技术专利、技术转让,以及新产品招投标等若干方面的档案材料。由此而决定了高校与社会客观广泛的联系,所以社会利用高校档案是必然结果和大势所趋。

2、高校档案管理的综合性。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有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课堂,还有实习工厂、研究院所的试验室,此外,学生还要有针对性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档案除了具有反映学校管理的文书档案之外,还包括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育专业档案、教职工管理的人事档案、财务活动中形成的会计档案和科研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以及产业档案、房地产档案等等。而记述上述各种校务活动的档案材料,构成了高校档案的综合性。

3、高校档案管理的系统性。高校档案材料形成部门庞杂,形成的档案载体种类多、数量大,成为一个独特的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纸质载体档案、实物档案,还包括电子档案、声像档案;除了传统管理方式之外,还包括虚拟形态的网络档案管理系统。多元档案管理及其形成的一系列文件整理、借阅利用、复制传真等管理活动,构成了复杂的高校档案管理的系统性。

4、高校档案管理的通用性。院校档案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决定了各个院校各专业在教育体制、理念,教育方式、方法,教学内容和标准,以及教学周期、管理制度等若干方面的共性。因此,记录和反映这些教学活动的高校档案和高校档案管理,也必然存在着共同的特点。某一院校的某一专业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不但在同一院校的同一专业的几届同年级的教学活动中可以连续使用多年,而且还可以在不同院校相同专业的同年级教学中相互借鉴,或直接加以利用。随着我国高教事业不断发展进步,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与世界接轨的步伐不断加快,那么,某些教学理念,管理体制等宏观管理活动,不仅在某一个国家之内,甚至在全世界范围之内,也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使用。所以,高校档案管理的通用性,就是高校档案管理活动的一大典型特征。

5、高校档案管理步入市场而产生的竞争性。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从客观上决定了高校各项管理活动必须与市场接轨,必须逐步适应市场竞争格局这一局面。档案管理属于高校管理活动的一部分,在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而培养各类人才,高校教育与社会人才市场良性互动的发展过程中,学生档案信息资源必然为社会所需,必须与人才信息数据库相衔接。在学校科研活动紧密围绕国家科研项目与应用技术试产开发过程中,在高校与企业“产学研”强强联手运作中,高校科研产品、技术发明专利又将成为科技市场的“热手货”。高校科研档案信息将按照市场准入法则,逐步步入市场竞争领域。这是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大势所趋。

我们探讨高校档案管理特点,就是为了发现和掌握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规律,更好多更快地发挥高校档案的社会作用,更好地为本校及全社会服务。

二、高校档案管理产生的作用

1、在教育评估方面的作用。开展高等教育评估是提高高校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然而,评估教育质量与档案利用密不可分。丰富系统的档案材料,全面准确的档案信息,是高校开展教育评估工作的基础和依据。无论评估工作日程安排、评估内容、操作程序、指标确定,最终都凭借大量的档案材料,才能对一个高校作出全面、公正、准确地评估。

2、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改革、高校教职工队伍管理改革是普遍的、越来越深化的、涉及我国长远发展的重大活动。不管改革从哪一方面下手,进行到何种程度,取得何种成果,都与高校档案和高校档案管理水平密切相关。比如,全国教育资源的整合配备,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制订,某些高校撤并、重新组合,乃至某一高校的专业增加或更新;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安排、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改革,都是形成档案与利用档案之过程。而上述改革都需要在依靠档案信息和档案数据,在总结经验基础上的方案论证、修改,以确保改革稳步推进和最终成功。

3、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作用。高校为培养出社会急需、专业对口、就业率高的人才,离不开科研工作。一所高校能否具备高精尖科学研究水平,也是衡量该校教育水平、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高校科学研究工作首先得力于本校科技档案的利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档案是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生产力要素。充分发掘利用高校科技档案资源,将高校科技档案中的先进科技成果,直接为发展高校科学研究工作,为积累高校科技实力,为国家科技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好务,与企业合作,走出一条产学研良性互动的广阔大道,都依赖于高校科技档案价值的全面、系统与深入发挥。

档案管理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压力容器;档案;管理;收集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压力容器是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有爆炸危险的特种承压设备,因为容器是在有压力的条件下工作的,工作介质大多是属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如果有损坏或泄露出来,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使容器本身受到破坏,还可能诱发一连串恶性事故。压力容器档案是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安装、检验、使用等过程中形成的归档保存备查的有价值的图纸、图表、文字材料、照片、录像、缩微胶片、光盘等科技文件材料。压力容器档案是作为科技档案的一种,既有科技档案的普遍特征,更具有压力容器档案自身的特殊性。本文对压力容器档案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压力容器档案收集的范围和措施,为压力容器档案管理提供了较为具体的管理思路。

一、压力容器档案的特点

压力容器档案主要形成于石油化工、能源工业和压力容器监察单位,它记述和反映了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的全过程,是全部活动过程的直接记录,具有一般科技档案的特性。如专业性强,具体体现在压力容器档案产生的领域和压力容器档案的内容性质具有鲜明的专业性特点;如现实性强,压力容器档案归档后,不仅具有查考作用,而且继续发挥着其现行效用,与压力容器相关的科研生产活动紧密联系,具有较强的现实使用价值。同时,压力容器档案作为科技档案的一种,它的形成过程又有自己的特点:

1.规范性强。中国压力容器体系有以GB150《钢制压力容器》为代表的技术标准和以《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为代表的安全监察法规组成。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的全过程都同时执行技术标准和安全监察法规,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中国压力容器标准的完整体系,确保压力容器产品的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监察法规是强制性技术标准、法规,具有法律效用。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单位都要经过安全监察部门的批准,遵照有关标准、规程进行。可见,压力容器档案的形成过程和内容都具有较强的规范性。

2.连续性强。为了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国家劳动总局《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中指出,容器的定期检验,分为外部检查,内外部检验和全面检验。检验周期应根据容器的技术状况和使用条件,由使用单位自行确定,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外部检查,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内外部检验。每六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验。这样一来, 在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的有检验报告、检修方案、检修资料补充到每台压力容器的技术档案中去。因此在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 档案的形成是具有连续性的。

3、动态性强。压力容器档案既可以作为基建档案的组成部分,也可以作为独立的设备档案存在。不论以何种形式划分,其内容构成是动态发展的。首先是压力容器的物质形式,设备安装前与安装使用后,其对应的档案不断增加;其次是压力容器的价值形式动态变化,如购置、维修、更新、折旧等,随着设备的价值形式变化,其档案资料也相应变化。

二、压力容器档案的收集

压力容器档案的收集主要是基层档案管理部门,依据归档制度的有关规定,接收本单位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经过系统整理的压力容器文件。收集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压力容器设计、施工、安装竣工档案的收集, 第二阶段是压力容器投产使用后的检验、修理、改造、使用过程中资料的收集。

(一)、收集的主要范围

外购压力容器的档案主要包括3个部分:一是设备购置文件。包括购置设备的招投标文件、订购协议合同等;二是随机文件。包括压力容器图册、使用说明书,容器质量证明书,配件目录,安装技术条件书或规程等;三是容器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检验等过程中形成的文件。如压力容器安装技术交底及审查记录、安装过程质量控制记录、容器清扫封闭记录、防腐隔热工程检查记录、容器耐压试验及气密性试验记录、容器基础沉降观测记录、安全附件检查记录、容器安装后外观质量检查记录,容器检验记录,容器维修方案及鉴定资料等。

自制压力容器的档案除了容器在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检验等过程中形成的文件外,还应包括设计、研制、试验、制造过程中形成的资料,主要有设计任务书、设计条件审查记录、设计评审记录、图纸审查记录、过程计算书、压力容器蓝图及底图、设备鉴定书等。

(二)、收集的措施

1、按照归档制度和质量控制要求接收压力容器文件归档,明确和疏通压力容器收集渠道,做到定向定内容进行收集。

2、将压力容器档案归档要求提在工程开工前、提在工程阶段验收时、提在做竣工档案前, 注重强调文件材料的标准、规范的统一性。

虽然压力容器设计、施工安装、检修单位都是经过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具有一定水平的单位,都有收集竣工档案的经验,但整个工程实施是由多个单位共同完成的。例如北京市液化石油气公司南郊灌瓶厂改造工程。工程总体设计由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规划设计院承担,改造后的南郊灌瓶厂按生产区、生产辅助区、生活办公区布置。生产区设置400m³球形储罐三台。总之全厂共设建筑单体20个、构筑物6个,总建筑面积8764ln。每个单位在对文件材料的具体要求和理解上存在着差异, 会给文件材料造成直接的影响, 针对这一情况,对工程档案要特别强调标准、规范化的统一。在工程开工之前、在阶段性工程验收时、在做竣工档案之前, 业主应会同基建质控人员一起召开施工单位负责人、档案整理人员对接会,对形成档案的纸张大小、字迹要求、如何分类、组卷、整理等有关问题都要一一说明, 明确分工, 记录在案, 将详细的、统一的归档范围、归档要求, 分发到每一个施工单位, 使文件材料的形成者便于遵循和操作。

3、严把验收关。(1)同土建工程连在一起的压力容器档案的收集。石油、冶金、化工等行业或企业的各种大型压力容器的档案,这些容器往往同该项目的土建工程连在一起,可同相应的基建档案一样,在基本建设工程竣工验收阶段一并进行收集。(2)自制设备档案的收集,可以借鉴机械产品档案的收集经验,抓住设备鉴定这个关键环节,集中做好有关科技文件的归档收集工作。(3)外购压力容器的收集,应抓住两个环节:设备开箱验收,及时清点和收集随机科技文件,可有效防止随机文件的散失与损坏;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设备精度检验记录、安装验收记录、性能检查与运行记录、安装竣工图、移交使用记录等集中进行收集。

4、掌握压力容器运行周期与检验周期,定期收集压力容器运行后陆续增加的资料。在容器使用过程中,将陆续形成一些使用规范、维修、更新、改造等方面的科技文件。容器定期检验或维修时,根据运行周期,抓住定期检验或维修等环节,及时收集相应形成的科技文件,以保证容器档案的完整与准确。

三、压力容器档案的分类、组卷与排架

压力容器按不同的要求, 有多种分类。按照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可以分为低压、中压、高压和超高压四个压力等级, 也可以按压力容器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为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储存压力容器。无论以什么方法分类, 都要考虑本单位生产、管理活动的特点, 遵循自然形成规律, 从客观实际出发, 既要按其内容、性质、特点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分门别类, 使其形成一个具有一定从属关系和平行关系的、不同等级的分类标准, 也要保证其相对稳定, 又要有发展的空间,同一单位内部分类标准应一致。

压力容器档案组卷主要是阶段组卷法, 每一台压力容器按照设计、制造、施工安装、使用中检验、检修等工作阶段, 分别组成保管单位。

组卷后的压力容器一般按照流水排架法,即完全按照压力容器接收归档的先后顺序(登记号)排列案卷的方法。流水排架法的优点是上架后不需预留位置,能较充分的利用柜架设施。另外,压力容器的底图一般干燥易脆易折,因此严禁折叠,应当平放或者卷放,应保证不撕、不折、不受挤压,尽量减少磨损的条件下保管。蓝图采取折叠组卷保存的方法,以“手风琴”式,折叠成A4图纸幅面大小,折叠时右下角的标题栏应露出以便于查阅,如需要装订,左边应空出装订线。

结束语

压力容器档案的管理对其安全管理意义非常重大,它可对每台压力容器的设计单位、制造单位、使用单位、投产年、月、名称、类别、竣工图、外观和内部照片、历次检修方案、安全评定分析、原始检测数据和历次检修检测数据、排版图、附件阀门、管线仪表、喷淋的安装更换时间和单位、所属案卷的档案号进行查询,它还可以自动统计到期应检验的压力容器的编号、数量、所在单位,这对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保障社会安定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传宇,张斌.《科技档案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档案管理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 药检所;档案;管理;信息

药检档案即药品检验、鉴定档案,是药检机构在药品检验实践、科研、培训和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反映了药检机构的检验实力和检验水平的佐证,属于科技档案范围,既具有科技档案相同的属性。药检档案与其他档案一样,具有“自然形成”、“历史记录”、“使用价值”的属性,但他又具有一般文件于科技文件的合一性,本所与其他单位的相比居有不可分割性、产生的持续性、反映主题的相互交叉与包容性等自身的特点。

1 药检档案的重要与特殊

药品是人们身体健康的保护神,药品是一种特殊商品,药品检验档案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为了搞好药检工作,就需要将在药检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真实的历史材料,按照一定的归档制度,通过收集、整理、归档等程序形成一份完整的检验档案。从而使其在工作查考、科学研究、经验总结等多方面为药检所工作服务,成为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料库。

1.1 药检档案是药品检验所在药品检验活动中直接形成的第一手原始资料,主要包括药品标准、检验(检测)原始数据、检验报告、产品申报表、批文、自制制剂申报表等。它反映了药检机构的检验实力和检验水平,不仅真实体现了药检所检验活动的现状,而且还说明了整个检验工作的历史过程,是珍贵的资源和储备。

1.2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检验档案的分析,可以概要地了解具体检验人员对药学基础知识、实验操作水平、仪器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和运用情况。

1.3 通过对检验档案各项数据的分析和总结,可以了解、掌握药检所有关人员、仪器、收费等情况及检验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等。这些都是药检所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信息资料,是作为监督和检查药检所工作的重要依据。

2 药检部门档案信息管理的需求及其作用

药品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关乎全国人民的健康生活水平,每个人新年的愿望可能就是都希望自己或者家人们身体健康。加上药品质量常常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很多人有病了宁愿选择不吃药,免得越吃越病,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药品的检测。药品检测出来的结果需要大家进行监督,因此进行药品档案信息管理,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我们药监部门的工作,看到我们工作的严谨,看到我们工作的努力,让老百姓更放心用药,这才是国家进步的希望。

正是药检所承担了这一义不容辞责任。药检档案记载了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情况、成果、质量标准等方面的信息,包括药品检验的原始记录、药品的抽检记录、厂家的单位报告许可证、原始质量标准及质量复核的制定等。药检档案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对于医药事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药检所在多年的药检工作中产生了大量的药检档案,这些档案记载了药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情况、成果、质量标准等方面的信息,包括药品检验的原始记录、药品的抽检记录、厂家的单位报告许可证、原始质量标准及质量复核的制定等。这些信息为药品的生产、经营与管理、为医药经济的健康发展、为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为计划和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及编史修志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材对药检档案进行分析研究,药品档案管理对药品监督所起的重要作用有以下的几点:

(1)开拓药检部门未来的档案信息管理,有利于冲破档案信息利用的种种局限,使药检档案信息从封闭走向开放,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职能向信息采集、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科学管理,为社会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2)增加档案信息的管理,从而用翔实的档案信息支持决策和管理。加强药品安全检测工作的力度与准确度。(3)可为科学研究和知识普及等提供智能化服务。档案信息化,可一次投入,多次产出,远程服务资源共享;可缩短二次文献信息的编著时间,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的时效性。(4)可避免出现“时空黑洞”。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将日趋普及。档案人员要管好档案,就要提前介入到电子文件和管理工作中,提前以管理档案的形式管理电子文件等有用信息,使信息发挥最大的效益。

3 未来药检所档案信息管理的开拓方向及其展望

档案管理的特点范文6

高校教学档案的特点

教学档案是指学校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总和。科学、系统、规范的教学档案既是高校教学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重要标志。

1.教学档案不同于其它类型的档案,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这是由于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是一种很复杂的实践活动,它记录这一实践活动的教学档案内容和载体也是十分庞杂的、形式也是多样的。它不仅除了纸制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等外,还有录音、幻灯片、课件等记录材料。每个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法等方面各有各的不同之处,它的教学与教学管理活动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活动,其书面及其他形式也表现出不同学科教学活动与教学管理的专业性。

2.教学档案的系统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它的内容结构本身具有系统性,教学档案产生与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涉及各教学实践层次和管理层次,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每个新生入学到毕业离校整个过程中,都要系统的整理一系列完整的档案材料。教学档案的周期性表现为学期、学年、学制周期。在年度的划分主要以教学年度和学制年度进行管理,各个阶段共同构成完整的大循环周期,每届学生的培养过程就是一个教学周期。

3.教学档案分散性和集中性的特点。由于教学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分工,系各教研室产生的教学材料往往会分散在各个教学部门,这就使得教学档案的产生部门保存一定数量的档案,但根据《高校档案法规定》必须按照统一性、集中性管理的原则,这就造成了院、系二级管理的局面,也就决定了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分散性与集中性并存的特点。

高校教学档案的现代管理对策

1.加强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是适应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需要。[1]高校的教学评估需求对我院的教学档案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院为评估提供比较完整、系统、真实的信息和数据资料。目前,我院的教学档案的收集不系统、不完整,二级教学档案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院的档案工作应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在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下,各系应建立分室,由部、系的教学秘书负责管理本单位的教学文件并具体负责收集、整理、保管所形成的文件,最后,教学部、各系再按各口入摊材料按学年式或学期汇入档案实行集中性与统一性管理原则。在集中统一管理各类档案的同时加强对各部门、二级档案的监督指导。把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提到学校的工作议程中,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强化教务人员的档案意识,各院、系的教务员要学习档案知识,参加档案培训,将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贯穿到整个教学管理工作中,并按期限质量要求、收集、整理、把好质量关,对教师上交的各种教学资料进行审查,防止次品归档。

2.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加强教学档案数字化建设

档案信息化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建立高校电子教学档案数据库,对学生成绩、教师业务档案等信息量大,经常查询利用应建立学生信息数据库和教师业务档案数据库对纸制的教学管理文件、教学计划、招生录取表等对其进行数字化,通过将传统的纸制档案转化为电子信息,完成“固化”档案资料到“活化”信息资料的转变。利用计算机技术存储、检索方便、便捷的在微机上直接查询和输出。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教学中相关文件、数据库,及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网,使档案信息传递及时,通过网络向广大师生方便迅速地检查和查询所需的档案信息资料,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服务。

3.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实现教学档案效用最大化

档案管理人员明确档案工作人员既是专业人员,又是服务人员。在工作中取得广大利用者的信任,就要进行优质服务,充分利用大学中网络便利,把学生想知道的档案信息、毕业生论文等编制学生电子档案的形式开展服务使学生随时随地地都可以在网上查询有关自己的信息,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对教学档案的内容分

转贴于

析研究,根据利用者需求编制参考资料,充分发挥教学档案的功能,服务教学第一线,以实现档案效用的最大化。

4.教学档案必须做到“三纳入”、“四同步”的管理原则。即纳入教学计划和规划;纳入教学管理制度;纳入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作为考核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四同步”:即下达教学任务与提出教学文件材料的归档同步;检查教学工作与检查教学文件材料形成积累情况同步;评审、鉴定教学质量、教材、毕业论文、优秀教学成果与审查、验收档案材料同步;毕业分配、上报评审材料、教师考核晋升与档案部门出具档案证明同步。[2]

5.注重教学档案的材料整理,加强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