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范例6篇

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范文1

1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

1.1素质方面 多数护士的理论水平总体不高,接收专业知识教育时间较短,缺乏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法律意识较为淡漠。有些护士在岗学习精神不够,到岗后对一些专科知识,如专科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护理、病情观察等方面的学习不到位,缺乏相应的药理学知识,如对新药的使用方法、疗效、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不熟悉不了解,对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学习不到位,缺乏终身学习意识。

1.2护理文书方面 医院的护理文书管理中也存在着若干问题。如:有些患者的入院评估不仔细,存在的问题在评估单上未反映出来,或描述不清楚、不恰当,无护理诊断。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护理病情记录单未及时反映,护理诊断未修改,缺乏动态的评估。书写错误,如综合征写成综合症,年龄写成年今,蛋白写成旦白等。出入量记录不准确,漏记或错记,影响医生对病情的诊断。因工作繁忙,忽略记录或进行回忆式记录,出现大概可能的情况,当有医疗纠纷时提供不出真实有力的证据,有的管理者为应付检查,要求护士重新抄写护理记录,以至于破坏了记录的原始性真实性。

1.3执行规章制度方面 查对制度不严格。如三查七对一注意未落实,形式化,机械化,不能检查出问题;如加药配液时不仔细,加错药或者剂量错误;检查无菌溶液不仔细,如瓶口松动、瓶体有裂缝、溶液内有异物等。

交接班制度不严格,如交接班时不到床头交接,交代事情不清楚或忘记交代,对病情发展、个体差异缺乏预见性,未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发生意外事故。

消毒隔离制度不严格如传染性疾病的患者未按有关消毒隔离原则进行处置;各种消毒液未及时更换,或消毒液浓度不符合要求等。

安全防范教育制度不落实,入院宣教不到位。缺乏个体针对性,或没有详细介绍各种药品的使用,易造成滑倒骨折、热水烫伤等事件。

病房管理制度不严格。病历保管上有漏洞,病历柜不上锁,造成病历部分丢失或患者不经同意自阅病历等;病区欠安静,尤其是中午、晚间熄灯后,引起患者不满;服务态度不好,或解释、说明不到位,或语言措辞不当,引起患者不满、污秽,甚至造成医疗纠纷。

2防范措施

2.1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认识 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护理安全工作的前提。因此要对护理人员进行持续性的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

2.1.1对新成员的教育 新成员为新毕业的护士、进修生、实习生、新调入医院或科室的护理人员。因为新成员对护理安全缺乏认识,缺乏实践,若不充实这方面的知识和素质,将是肇事的危险因素。对新成员的教育重点为进一步熟悉护理安全规范,护理差错事故的定性、分级、发生原因、预防措施等,并且要对她们介绍医院特点、科室特点和有关安全的规定。

2.1.2分类教育 对不同层次、不同技术水平、不同科别的护理人员进行分类教育。根据各个类别的性质特点进行安全教育,如儿科护理安全教育特别要防止而儿童坠床、跌伤、逃跑等安全防范教育,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得到好的效果。

2.1.3事故案例教育 经常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报刊、杂志上的护理事故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强化护理人员对事故严重性的认识程度。

通过以上形式的护理安全教育,增强做好护理安全的自觉性。

2.2加强人员管理

2.2.1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 关心护士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根据每个护士不同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成就动机,尽量满足她们的心理需求,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调动每个护士的工作积极性。遇到抢救等紧急情况,及时调配人员做好应急处理。危重患者多时,妥善安排好每个班次人员,加强非在班时间段的护理质量。建立各种奖励机制,如改善工作环境、提高生活待遇、优秀人员年终评功评奖。

2.2.2重视带教问题 根据护士的护龄、业务能力,妥善安排带教工作。及时听取护生的意见,对不认真带教、反映差的护士,取消带教资格。带教中应严格要求,老师要"放手不放眼",交代仔细,学生要不懂就问,防止放任自流,同时明确规定哪些事情是不允许同学单独做的,如配液时加胰岛素,肌注、静滴等侵入性的操作等。

2.3规范、熟练操作技能,消除不安全因素 提高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是护理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护理管理者要组织护士进行经常性的技术练兵活动和技术竞争活动及考核,严格操作规程消除不安全因素,增强护理技术操作的安全性;对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引进的新设备,要详细了解其原理、使用范围、效果、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2.4加强规章制度教育,确保安全无事故 督促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和护理常规,遵守医院感染管理规定。严格查对制度、床头交接班制度、重症护理和消毒隔离制度等。加强各种物品、药品、器材的管理,制定章程,造帐立册,定期检查,及时补充。对重危、老年、卧床患者,加强巡视及 皮肤护理,防止褥疮,必要时建立翻身卡。根据病情,及时加护栏,防止坠床、摔伤。

2.5加强质量检查,提高护理管理效能 检查内容以危重患者护理、基础护理为主,同时检查各级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作风、病历书写和服务态度,不断规范工作程序和护理文书书写要求,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个别指导。督促护理人员认真执行查对制度,防止主观臆断。加强患者入院教育和在院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避免不合适的活动、饮食造成的意外。

2.6加强法制教育,重视依法管理通过学习有关的法律文件,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安排参加各种形式的法律课程,来不断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并将法律意识融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去,使护士认识到自己违规行为可能导致的法律后果,懂得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从而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3结论

总而言之,护理工作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护士必须有广博的知识,规范的行为,全心全意地为患者服务。通过加强对护理安全隐患的排查和采用相应的应对措施,使医院的护理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为百姓的健康和医院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罗英,陶英.临床护士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调查与对策[J].吉林医学,2012,06:1304.

[2]曹雯雯,曹丹丹,白少军,等.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认知情况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2,10:883-885.

[3]林碧英.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8,09:1387-1388.

[4]陈殷钰,陈裴斐.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3,10:920-921+927.

[5]谢菲.结合《护士条例》探讨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0,12:1077-1079.

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范文2

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

生活工作压力较大:护士承担着多重角色、多种责任,既要处理好各种关系,又要把工作做好,而手术室的工作又常常是超负荷的连续工作,长时间的夜班,导致护士身心疲惫、注意力不集中、工作疏忽等,导致发生护理安全隐患[1]。

质量管理问题: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的根本,也能体现一个科室护士的素质。如各种规章制度不健全、约束力不强、质量监控不到位、人力搭配不合理等都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接错病人,护送病人不当:接错病人常发生于同一病区有重名病人且同日手术时;由于手术病人术前紧张、睡眠欠佳及应用镇静剂,不能正确回答问题,易发生接错病人;接病人者未认真核对手术通知单信息,导致错接病人或接错手术间。护送病人过程中,由于方法不当会发生各种管道和引流管脱落,病人坠床;术后病人X线片、CT片等贵重物品遗失。

手术安置不当:手术放置不妥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就会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压疮、桡神经、坐骨神经、腓总神经的损伤等,或影响患者的呼吸及血液循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清点有误,操作不当:①忽略检查校对,导致异物遗留;缝针弹出方向不明,寻找困难,造成医疗事故。②术中注意力不集中,手术前、中、后物品清点有误,术中物品添加未及时登记,造成物品数目清点错误。

手术部位错误:术者、麻醉师、巡回护士术前未按病历记载核对或未认真核对患者手术部位,术者凭印象错误为患者施行手术而导致手术部位上的错误,其中对称性器官手术容易出错。

用药错误:⑴病人手术中病情变化快,用药品种多,且要求及时。尤其是体外循环及器官移植手术,病人输液路径多,护士缺乏药品知识,加上不熟悉病人病情,易发生用药错误,造成不安全因素。⑵有的执行口头医嘱有误,而用错药、输错血或用错剂量。术中用错药、输错血:①外用药、静脉用药标志不明显;②药物未定位放置,使用时未认真核对;③执行口头医嘱有误;④输血时未认真执行输血查对原则。

切口感染:没有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手术间空气消毒不达标,参观人员太多或有感染人员进入手术间。

医护间缺少沟通:医护间未进行有效沟通,造成术前物品准备不足或过多,如有的医生习惯用吸收缝线,有的习惯用不吸收缝线;个别护士贪图方便把所有的一次性用物递上手术台,结果医生未用,造成浪费。

安全管理措施

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手术室护士应加强自身修养,保证充足的休息睡眠,使自己处于最佳心理状态,发挥最佳水平,配合手术完成。

术前访视:术前1天手术室护士凭手术通知单到病房查阅患者的基本情况。进病房时仪态端庄,态度热情亲切,向患者说明来意,主动介绍自己的姓名和次日将为患者手术所承担的任务,称呼患者时用文明礼貌用语,可轻握患者手部减轻患者恐惧感。与患者交流时语言轻柔、通俗易懂,给予患者关怀与支持,树立信心。进入手术间后再次核对病人信息,就彻底避免了接错病人,手术部位错误。

接送病人签字:器械护士接病人时将病历、X线片、CT片、疝气补片等带齐并签字。我科还建立了手术流程制度,并对各种器械、仪器设备设置专人专管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严格查对:术前、术中、术后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并详细记录在《手术器械物品清点单》上,除记录各种物品的基数外还应注意完整性与完好性。如需替换手术护士,则替换的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要与当前的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共同确定所有物品的完整性与完好性后方可替换。

预防切口感染: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绝对分室存放,专人定期检查,及时重新灭菌。外用药与静脉用药分室放置。手术人员手部消毒液及手术间定期作细菌培养。手术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参观者应固定手术间,限制参观人数,减少走动和开关手术门。禁止从污染手术间进入无菌手术间参观。术毕,手术器械用含氯消毒液浸泡1小时后再刷洗打包,手术间内物品、操作台、地面、墙面可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并紫外线照射1小时,空气消毒机消毒1小时后手术间方可使用。废弃物焚烧处理,以彻底杀灭病原体,避免交叉感染[3]。

安全用药、输血:为避免用错药、输错血,术中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使用任何药物时,应与麻醉师共同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及有效期。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前需复述1遍,并做好三对(对药名、剂量及用法)。准备取血时将输血单内容与病人病历核对且每次只能取一个人的血,避免取错。取血后与麻醉师再次检查、核对无误。输血时密切观察。

安置手术时既要充分暴露术野又要避免肢体过度外展内收。截石位时腿下垫好棉垫防止压伤肌肉和神经;俯卧位时,头部置头圈,肩下、胸部、腹部、会阴、膝下及足下垫软枕;仰卧位时,耳后、肩下、尾骨、足后跟处垫软枕;侧卧位时,颈下、腋下、肩下、髂骨、脚踝处。

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问题及防范是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点,严格实施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在工作中建立有章可循;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作为一名手术室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观察力、精湛的医疗护理技术、广泛的科学知识,配合好医务人员的工作,集中精力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避免护理中安全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钱玉秀,何金爱.广州市三甲医院手术室护士压力源调查及管理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7,3:258-259.

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范文3

【关键词】重症ICU;安全隐患;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836-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关心的内容除了基本的物质生存条件外,还在很大程度上对自我保护知识进自我转变和提高,因此也直接导致医院护理需要承当比过去大很多倍的风险,而医院重症监护中的护理人员需要承担的风险更是非常大,如何在做好重症监护室的风险防范工作,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增强医院的信誉是当前很多医院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1]。我院在对该方面的研究上取得较好成绩,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12月~2012年8月入住我院的重症监护室的98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0例;最小年龄为11岁,最大年龄为69岁,平均年龄为40岁。患者患病种类主要有脑部多处创伤或者胰腺炎类疾病。

1.2方法

3.1重症病人发生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

由于ICU护理对象大多数为重症患者,各类大手术后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及其他科病情变化快,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而收治的病情告急的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中,威胁患者生命的除了其本身较为严重的疾病外,还包括一些其他的外部原因。经过调查统计表示,重症病人在重症监护室中除自身疾病外,威胁其生命安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按照比例大小排列为意外拔管28例,占28.6%,褥疮12例,占12.2%,坠床11例,占11.2%,医院感染7例占7.1%,心理性危险因素5例,占5.1%,烫伤4例,占4.1%。造成这些因素的根本原因主要有:

3.1.1 重症监护室卫生环境合格所致。由于重症监护室是属于封闭式设计,因此若内部卫生工作到位,就会非常容易滋生细菌,而重症病人抵抗力又非常低,因此就会容易出现感染加重病情,如有些护理人员没有做好手的消毒工作,或者一些仪器消毒不完全的情况下也运用在患者身上,直接导致交叉感染。

3.1.2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工作不到位所致。重症监护室患者一般多是护理人员照顾,由于护理人员少或者监护工作不认真等原因直接导致患者由于浅昏迷躁动等发生掉床或者无意识拔掉各种重要插管等现象,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3.1.3 护士人员缺乏预见性。重症监护室患者很多在病情稳定时期经常会出现躁动不安现象,加上意识比较模糊,因此非常容易在无意识中将插管拔,在加上很多年青护士能经验不足,对于这种有可能发生拔管的现象没有预见性,直接导致风险存在。

3.1.4 患者不良心理滋生并发展。重症监护室很多患者均是在无意识或者意识模糊的状态下转入监护室,因此当这些病人清醒后发现身边各种插管和仪器,加上一些其他病人病危的报警声时,患者精神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刺激,有些本身心理素质比较差的患者就会非常容易出现恐惧以及焦虑的心理,当这种不良心里不断发展下去时,就会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且很多监护室护士由于时间不足或者缺乏基本的语言沟通能力等,无法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直接导致心理危险因素的产生[2]。

3.2 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3.2.1 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

重症监护室由于其环境的特殊性,要求护士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较强的责任感,一切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为出发点和目的,在护理过程中用一种积极的态度与患者交流,给患者更多的精神支持和安慰。

3.2.2 强化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培养,提高技能水平,增强护理能力

重症监护室会经过出现很多突发的紧急情况,需要护士人员在第一时间就能够找出解决对策,若护理人员本身没有具有扎实的处理紧急事件的知识,无法在第一时间给予患者帮助,那么出现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重症监护室护士应该在工作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扩充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和教训,了解监护室所有仪器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并能够熟练的运用这些仪器,从而保障在事故出现时能够心中有数,冷静应对。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关系,防止不必要的纠纷出现。

3.2.3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安全管理包括各种仪器消毒的管理、探视安全管理、仪器使用方法安全管理、护理人员护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等,通过做好这些管理工作,能够减少一些可避免的危险因素的产生。

3.2.4 做好重症监护室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

重症监护室患者由于身体和心理都比较敏感,加上家属无法时刻陪伴在身边,容易滋生不良的心理,加重病情。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将心理护理工作当做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看待,努力帮助重症病人安抚工作,使患者更快的恢复信心,从而尽早治愈。

3.2.5 定期做好检查

通过每月或者每个季度的护理知识健康工作,促使所有护理人员能够在精神和行动上加强自身的护理能力,从而更好的做好护理工作[3]。

4 小结

要保证护理质量就必须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保障,而护理安全又是护理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ICU是医院危重病人最集中的治疗单位,也是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核心部分,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防止发生护理缺陷,就要注重护士专业技术素质的提高,建立完整的ICU护理工作制度,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在每个工作环节上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将事故的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参考文献:

[1] 张梅,翟凤平,梁爽,周莹,樊桂莲,周长美.风险管理在临床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8,14(20):224-226.

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范文4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安全因素;防范措施

护理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任何地方出现差错均可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所以说只有增强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措施,做好安全监控,强化安全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的防止护理纠纷、差错事故的发生,从而促进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1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

1.1护理管理方面

医院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控制落实不严是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再则,管理者态度消极,不能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职责。对工作中各种不安全环节缺乏预见性,不能及时主动采取针对性措施,发生差错事故后,不能及时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等。

1.2护士综合素质低

临床一线护士往往年轻,资历不高,临床经验不足,学历偏低,各项操作技能差,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不能准确的判断,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1.3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责任心,服务态度差,护患之间沟通不到位。

护理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的服务性工作,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必须具备适应护理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由于护士的社会地位低,工作繁重,妇产科护士整天面对的是疼痛、不安、紧张、恐惧的孕产妇,年轻护士又缺乏临床经验,加之个别护士缺乏爱心、耐心,虽然和患者接触较多,但在与患者交往中,如果不注重自身言行,态度冷漠,出现问题不主动与患者交流就易于出现护理质量缺陷,而产生纠纷,缺乏必要的沟通,护理人员无法更好的护理各个时期的孕产妇,导致患者对治疗安全意识不足,缺乏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1.4法制观念淡漠,缺乏风险意识

近年来,由于新农合、城镇居民等等各种群体就医政策的改变,病人数量日益增多,而临床工作一线的护理人员资历低,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够,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忽视潜在的风险隐患,忽视各个时期孕产妇的心里需求,侵犯了患者的权益,导致护患之间冲突和纠纷的发生。

1.5护理文书不规范

护理文书即护理记录,是指护理人员在诊疗服务活动中,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是护士执行医嘱或记载患者治疗及护理的全过程,具有法律效力,是主要的法律资料。在日常工作中,护士忙于应对各种常规治疗,病情变化记录不客观、不准确,只靠下班时间回顾性记录,主观拟造,导致记录内容不及时,关键内容漏记。书写不规范、涂改,不能体现病人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的专科特点,造成医护记录不吻合。

2加强安全管理的防护措施

2.1增强护理安全管理意识

医院成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对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监管,及时反馈,以促进护理工作的不断提高。妇产科护士长是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面,既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制度、职责、操作规程、护理常规,还要督导科室质量控制小组人员发挥基层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让大家在教训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

2.2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对新上岗护士,护理部一定要严格执行准入制度,持证上岗,完善新护士岗前护理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专业技术素质的培养;同时定期组织科室进行“三基三严”培训,以及各项操作技能训练,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疾病危象和易产生的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做好“传、帮、带”工作;并且借助上级对口支援医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增强护士专业素质,保证护理安全的落实。

2.3增强法治观念,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在护理工作中潜伏着许多法律问题,法律既保护病人的权益,又保护医务人员的自身利益,护理人员应当主动学法,主动应用法律武器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将护理安全管理的课程纳入新护士岗前培训课程中,让新护士及早接触这一概念,增加感性认识,避免缺陷发生,《护士条例》的出台,更加明确了护士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培训使护士从法律高度认识自己的职业责任,进一步规范了职业行为。

2.4加强护患沟通,消除纠纷隐患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语言沟通是交流的基础,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性格不同,文化程度各异的广大患者,如何在工作中用适当的语言与患者沟通。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充分理解,取得信任,并抓住不同时期患者的心里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5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

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学习《护理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每位护士做到护理记录要认真、完整、及时、准确、详细的进行书写,不得涂改,与医生记录保持一致。

2.6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将宣教工作落到实处

教育护士时刻“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护理理念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真正体现护士在从事护理活动中,履行保护生命,关爱生命,将健康教育与温馨服务融为一体,使病人感到舒心,注意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以真诚的服务,精湛的技术及人文关怀,满足病人全方位,多层面的需求。

总之,只有通过临床工作中不断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法律教育,结合妇产科特点,重点培养护理人员提高专科护理水平,不断更新护理理念,加大监管力度,在实际工作中减少和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良好、和谐的就医环境。

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范文5

1影响妇产科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

1.1护理管理方面

医院管理制度不完善,质量控制落实不严是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再则,管理者态度消极,不能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职责。对工作中各种不安全环节缺乏预见性,不能及时主动采取针对性措施,发生差错事故后,不能及时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等。

1.2护士综合素质低

临床一线护士往往年轻,资历不高,临床经验不足,学历偏低,各项操作技能差,面对复杂多变的病情,不能准确的判断,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1.3护理人员缺乏足够的责任心,服务态度差,护患之间沟通不到位。

护理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的服务性工作,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还必须具备适应护理工作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由于护士的社会地位低,工作繁重,妇产科护士整天面对的是疼痛、不安、紧张、恐惧的孕产妇,年轻护士又缺乏临床经验,加之个别护士缺乏爱心、耐心,虽然和患者接触较多,但在与患者交往中,如果不注重自身言行,态度冷漠,出现问题不主动与患者交流就易于出现护理质量缺陷,而产生纠纷,缺乏必要的沟通,护理人员无法更好的护理各个时期的孕产妇,导致患者对治疗安全意识不足,缺乏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

1.4法制观念淡漠,缺乏风险意识

近年来,由于新农合、城镇居民等等各种群体就医政策的改变,病人数量日益增多,而临床工作一线的护理人员资历低,对法律法规的认识不足,自我保护意识不够,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由于忽视潜在的风险隐患,忽视各个时期孕产妇的心里需求,侵犯了患者的权益,导致护患之间冲突和纠纷的发生。

1.5护理文书不规范

护理文书即护理记录,是指护理人员在诊疗服务活动中,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是护士执行医嘱或记载患者治疗及护理的全过程,具有法律效力,是主要的法律资料。在日常工作中,护士忙于应对各种常规治疗,病情变化记录不客观、不准确,只靠下班时间回顾性记录,主观拟造,导致记录内容不及时,关键内容漏记。书写不规范、涂改,不能体现病人的个体差异和疾病的专科特点,造成医护记录不吻合。

2加强安全管理的防护措施

2.1增强护理安全管理意识

医院成立护理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对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监管,及时反馈,以促进护理工作的不断提高。妇产科护士长是妇产科护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面,既要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制度、职责、操作规程、护理常规,还要督导科室质量控制小组人员发挥基层作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让大家在教训中积累经验,不断成长。

2.2提高护士整体素质

对新上岗护士,护理部一定要严格执行准入制度,持证上岗,完善新护士岗前护理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专业技术素质的培养;同时定期组织科室进行“三基三严”培训,以及各项操作技能训练,对护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疾病危象和易产生的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做好“传、帮、带”工作;并且借助上级对口支援医院,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不断增强护士专业素质,保证护理安全的落实。

2.3增强法治观念,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护理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在护理工作中潜伏着许多法律问题,法律既保护病人的权益,又保护医务人员的自身利益,护理人员应当主动学法,主动应用法律武器维护护患双方合法权益,将护理安全管理的课程纳入新护士岗前培训课程中,让新护士及早接触这一概念,增加感性认识,避免缺陷发生,《护士条例》的出台,更加明确了护士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培训使护士从法律高度认识自己的职业责任,进一步规范了职业行为。

2.4加强护患沟通,消除纠纷隐患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语言沟通是交流的基础,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性格不同,文化程度各异的广大患者,如何在工作中用适当的语言与患者沟通。得到患者及家属的充分理解,取得信任,并抓住不同时期患者的心里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5规范护理记录的书写

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学习《护理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每位护士做到护理记录要认真、完整、及时、准确、详细的进行书写,不得涂改,与医生记录保持一致。

2.6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将宣教工作落到实处

护理安全的防范措施范文6

【摘要】 目的:了解影响手术室护理过程安全的原因,探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的意义,总结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经验。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之前的手术室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原因,并与实施安全管理和相关防范措施之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实施安全管理和相关防范措施之前相比,实施前后的医疗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认真分析相关安全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做好防范措施对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质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044-5511(2011)09-0079-01

手术室是进行患者手术,抢救,治疗的重要场所。其日常工作节律变化快,要求比较高、人员流动性大,护理具有劳动强度大和持续时间长的特点。由于手术分工的日益细化和各种高危和微创手术的开展及精密仪器的应用,因此手术室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对手术室护理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通过对手术室的潜在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通过改进相关护理管理流程,采取有针对性的相关防范措施,有效的减少和杜绝了手术室护理的安全隐患,有效的防止了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1]。本文对我院2011年2月之前的手术室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安全防范措施的意义,总结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安全管理的经验,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过实施手术室安全管理和相关防范措施后,自2011年2月以来,截止2011年8月,我院共实施手术80例,我们根据对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制定并实施相关的防范措施。然后对医疗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

1.2手术室护理过程的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①人员因素:由于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保洁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手术室护理工作要求。随着卫生改革的深入,使得医院管理者的经济意识得以增强,在医院内部引入了竞争机制,为了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因而对医务人员的编制进行了大幅度的压缩。加上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的增多,导致了护士加班过多,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容易导致身心疲劳。因此容易引发护理安全问题。②技术因素: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先进的手术设备不断应用于手术室,这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增加了复杂程度,随着护理技术要求的增高和护理内容的日益增多,如果护士缺乏相关的业务知识,或是护理经验不足,都会导致医护沟通不够顺畅,不利于医护配合[2]。因而在手术室护理中,护理人员有可能不能正确的使用和保养仪器设备,造成术前准备不足而延误手术。活着是护士不熟练手术的具体步骤和医生习惯,配合容易出现差错,在很大程度上容易违反操作规程而导致护理操作失误进而引发护理缺陷,甚至是医疗事故。③药物因素:由于手术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病情变化比较快,使用药品种类比较多,而且要求时间比较紧急[3],尤其是在进行体外循环或器官移植手术时,患者的输液路径非常多,如果护士缺乏对药品认识,加上不熟悉患者病情,就极易发生用药错误,从而导致了不安全因素。④管理因素: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随着大量高尖医疗技术的临床使用,随着手术患者的高龄化和病情复杂化,手术室要求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的内容也大幅度增加,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导致原来的规章制度不适应新技术的发展,难以对现代手术室护理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质量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完善,质量监控不力都是造成手术室护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1.3防范措施

①合理安排护理人员排班,减轻护理人员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以调动各级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实行弹性排班制度,充分合理的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同时,建立合理的劳务费分配制度,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加班时间,实行每日按工作计分发放工资。而且要加强与保洁公司的合作,调肯干,能吃苦,基本素质高的人员到手术室工作。②重视技术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基本素质。随着手术技术不断发展,手术技术向更细微和复杂方向发展,以及无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通过技术培训,使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技能不断提高,以适应手术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保洁公司人员的培训,全面提高科室员工的整体素质。③重新修订和完善相关护理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管理,分析手术室护理安全存在或潜在因素,重新制定护理工作程序[4]。④加强医护沟通,营造人性化的手术室安全护理文化。由于手术室人员众多,科室来源复杂,因此科室各类人员之间的协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防范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的重中之重。⑤成立手术室护理质控小组,对护理人员每月的护理过程和环节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对护理安全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测。分析护理安全隐患,研究改进的环节,根据分析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然后将处理问题的过程形成制度,进而形成持续性的护理质量改进。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4.0统计学处理软件,使用X^2 检验,数据记录方式为±s,以P<0.05作为具有显著统计差异。

2结果

与实施安全管理和相关防范措施之前相比,实施前后的医疗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相比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具体见表1.

表1实施前后医疗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对比

3讨论

安全是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和前提。手术室是风险比较高的场所,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与手术的安全性密切相关,任何疏忽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只有针对手术室存在的安全隐患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重视高危环节质量监控,才能有效的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从而杜绝医疗护理差错,甚至医疗事故的发生。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分析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关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临床降低医疗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重要作用。从表1中的数据看,实施前后的医疗差错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相比具有存在显著统计差异,P<0.05.总而言之,在手术室护理过程中,认真分析相关安全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做好防范措施对提高手术室护理的质量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黎娟,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264―265.

[2] 王燕妮,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吉林医学,2009,30(8):738―739.

[3] 李晓敏,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中国实用医药,2009,4(33),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