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师要求范例6篇

初中物理教师要求

初中物理教师要求范文1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物理教学;注意事项

情感因素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积极的情感因素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发挥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效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中也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初中物理虽属自然科学范畴,依旧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初中作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物理教师应立足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习惯,结合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情感教育。

1.情感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1情感调节作用。良好的情感教育过程能够帮助调节课堂气氛,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轻松的课堂环境能有效缓解学生由于高强度学习所带来的学习压力,对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积极调整,让初中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无意识中不断提升对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

1.2感染作用。初中生的各种情感价值观正值一个有待塑造的时期,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传达积极的情感态度,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学生保持课堂兴奋性。初中物理教师可以采取激昂的语调、恰当的教学手势和合适的教学语言等技巧对教学过程进行辅助,营造气氛活跃的初中物理课堂。氛围良好的物理课堂不仅有利于学生进行思维发散,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从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1.3强化作用。初中学生由于其独有的心理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教师态度的影响。合理的表扬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情感,恰当的批评同样也能为学生更好开展物理学习提供动力。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运用表扬和批评,注意批评的艺术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4迁移作用。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爱屋及乌”,把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转移到这门课程中来。针对这一性格特性,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提高自身人格魅力,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与学生建立起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这样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影响学生的情感变化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原则

2.1以需育情。人的需求与情感是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的。人的需求是人们产生情感的基本动力和基础,另一方面,人的情感又反过来作用于人们的实际需求,人们的情感直接决定其实际需求。以需育情要求教师采取一定措施将学习变为学生的需求,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初中物理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物理知识是生活的必然需求,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物理学习态度,使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热爱物理、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

2.2以理育情。初中物理是一门以传授科学道理为主要教学目的的自然学科。初中物理教师在实行教学过程中,应以课本为依据进行适当的深度扩展,在进行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道德因素,实现学生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的同步提升。

2.3以境育情。良好的情境设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合适的情境设定。有效的情境设定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直观的理解,帮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物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习效率。

3.情感教育应用中教师应注意的事项

3.1提高教师自身情感魅力。富于情感魅力的初中物理教师,不仅能够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初中生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初中物理教师积极的教学态度和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尊重会使学生产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体验,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物理学习态度。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建立师生平等、相互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气氛,不断提升初中生的物理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3.2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是初中物理教材内容设定过程中的主要依据。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对常见现象进行科学解释,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探索精神。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有效帮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不断深化学生的物理学习情感。初中物理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适当开展物理课外趣味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3.3充分利用物理学史。物理教材是初中物理教师开展教学的重要依据,物理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活动中的情感教育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深度挖掘教材中蕴藏的人文道理,对学生展开道德素质教育。通过讲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将看似毫不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理解。同时,科学家们在推动物理学进程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探索和不畏艰难的精神,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初中生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

3.4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原有教学观念,将教学重点从知识传授转移到促进学生发展上,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转变角色观念,利用自身的积极情感态度影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物理的奥妙,形成良好的物理学习观念。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师应结合初中生的个体特点和知识水平,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实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物理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感,帮助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积极情感,提升学习积极性。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情感教育与物理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初中物理教师要求范文2

要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教师首先要明白思维导图的特点,并通过分析其特点来更好的运用在初中物理的教学当中。思维导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记录和分析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数据,学生的思路会更加清晰,帮助学生理清其中的条理和数据被容;其次是思维导图运用方法简单且便于学生和教师操作,教师在初中物理的教学当中能够很快速的教导给学生;而后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的教学当中能够帮助学生很快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初中物理知识体系,进行全面的学习和掌握,在后续的复习阶段也现象出查漏补缺的学习效果;最后是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素材极其简单,只需要纸笔和学生本身的思维能力就能够在教学中进行思维导图的教学。

2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如上文所述,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的进行具象化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放射性思考是指将知识作为原点,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发散性的思考,通过发散点来更多的对原本的知识点进行解析和阐述。在教学活动当中,借助声音、颜色和符号的使用,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初中物理知识的记忆,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还能够使得思维导图这种学习方法本身就变得有趣起来,而且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也展现了个人的学习习惯和魅力。思维导图是一个现在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习工具,同时也是一项在教学活动当中不断精炼和提高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教育教学阶段,由于物理教学常常需要教师安排实践性教学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学习效果,因此,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当中适用性和实用性极强,在广大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

3思维导图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不断讲解初中物理知识,学生对其只能进行被动的接受和学习的过程。对学生来说,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创新能力都被现有的环境所压制。因此学生也往往达不到最好的学习效果。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已经开始注重实验教学的环节,在初中物理教学的课堂当中,教师要么在课堂教学内容开始前进行一些实验的演示,要么就会选择让学生自己来进行实验的环节。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来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本身的动手实践能力。而思维导图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则是增加学生理性分析的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学生科学素质的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兴的教学手段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不断出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让枯燥乏味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被引起了自身的学习兴趣,将其中的知识要点进行科学的归纳和总结。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总结和分析,用实践提升理论,同时也回归到理论支持实践的过程。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帮助了教师和学生更好地使用了实践教学的方法。

4提高初中物理教师的教学素质

进行教学改革,从客观上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仅是“授业、解惑”,更应该是“传道”,以利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强化实践性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适用的教学方法。这是教育发展新形势对教师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提高教师素质,加强师资建设,是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物理实践性教学的关键。

5结论

初中物理教师要求范文3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进行,我国初中物理教学方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对初中物理教学来说,初中物理教学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在我国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学习物理比较吃力,从而导致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进而影响了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加强反馈练习的必要性

目前,对初中物理教学而言,在教学中加强反馈练习显得很有必要,第一,反馈练习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处在信息化的时代,知识更新换代的周期不断缩短,新生事物不断出现。我们的成长不能仅仅依靠在校阶段的书本知识学习,更要求初中不断通过反馈练习不断充实自己;第二,反馈练习是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发展的必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物理知识在人们实际生活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对初中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实用性,反馈练习的意义不言而喻;第三,反馈练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现阶段的初中物理考察重点不像过去那么单一。这就要求初中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在初中物理学习上的问题与不足,从而能够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反馈练习。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课堂反馈练习的策略

1、在实验中加强对学生的反馈练习

初中物理是物理教学的启蒙阶段,因而重视对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在教学中要有效的反馈练习,这就要求物理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精心设计物理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恰当设置适合学生基础疑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自己解决这些问题,最后根据学生反馈来的问题,物理教师进行一一解答。实验是促进初中学生反馈练习的必要手段,但是,学会实验操作、探究是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和一定基础的,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最初几次课堂中多做些有趣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学生在初次接触到物理时就产生极强的兴趣热情和求知欲,通过实验操作让初中学生反馈自己的实验练习结果。例如,在初中物理中有一节是讲解串联和并联电路时,这是做课堂演示实验的代表,在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对电路进行连接,接下来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即为什么串联和并联时,开关对小灯泡的控制作用不尽相同?小灯泡的亮度也不一样?最后教师在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解释,这样就能很好地加强学生的反馈练习,会比较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

2、创设问题情境加强对学生的反馈练习

对物理这种实验性要求很强的学科,创设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由于适当的提问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因而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多样化课堂教学时需要巧妙地创设情境,合理地设置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反馈练习。例如,在讲解初中物理中影响物体摩擦力的因素时,教师可以先提问“影响木块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将这一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在进行木块摩擦力大小测试实验之前,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他们的看法,最后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这样就容易让学生明白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有哪几个了,从而使得学生更好地了解摩擦力的性质。通过创立情境,可以有效地结合情境来加强对学生的反馈练习,从而逐渐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学的效率。

3、鼓励初中学生积极质疑

初中物理教师要求范文4

【关键词】物理;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教学

当前,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体。借助素质教育的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界的共识,也是教育改革未来发展的趋势。传统初中物理教学模式被教材内容所局限,讲授的内容与学生所接触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使学生难以产生代入感。将初中物理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现实应用能力,是当前初中物理课程改革的方向与趋势。

一、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概述

所谓物理生活化教学,即是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场境与生活经验为考量对象,进行教学组织和教学设计,使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场境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改变以往的教师单向讲授的课程教学模式,实现物理教学的生活化回归。同时,采取物理生活化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感悟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同时,又能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并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知识获益的,为后续的物理知识学习奠定了兴趣基础。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必要性

基于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外在的客观世界,因此物理知识的学习过程常常让人有抽象、复杂的感觉。同时物理知识的学习既要求学生要有形象思维能力,更要兼具抽象思维能力。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活动特质,教师应在物理教学授课过程中针对初中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的调动与培养,进而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在以往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的教学通常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的要求,以实现显性知识的传递为教学导向,忽略对学生兴趣和物理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只会机械被动的学习,最终造成学生自身知识创新应用能力的极度不足。采取物理生活化教学方式,使物理教师摆脱教材体例的局限,结合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实现教学内容的重新编排,以保证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塑造与培养。同时,教师应放下身段,以贴近生活的情感式鼓励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探寻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物理问题,并能够运用自己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去试探解决遇到的问题,以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此之外,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创建平等宽松的物理课堂教学气氛,在这一氛围中,师生之间实现了平等对话与交流,这样有助于实现学生物理潜力的开发。

(二)塑造学生的物理知识运用意识

就学科性质而言,物理学是基础应用性学科。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升学或者应对考试。而是借助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深入了解,进而解决各种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的构建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师须破除以往课堂教学中的定式,即先教师讲解、后学生练习的固化教学流程。采用生活化教学带动学生主动思考跟进。以惯常生活情境在教学环节的导入,实现学生生活经验同物理知识学习的有效契合,并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从中领悟到物理知识对于现实生活的作用和意义。

(三)提升学生主动学习兴趣

以往的物理课堂教学,经常导致学生陷入被动学习的泥沼。同时被动学习造成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疲劳感与压迫感,无从体会获取知识和享受知识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藉由学生寻常可见的生活场境的引入、现实情境的创设以及生活经验的带动,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时激发学生共鸣呼应,最终实现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发掘和引导。教师在教学引入过程中选择适当的生活实例,与惯常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相比,更容易使学生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求知诉求。

三、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实施路径

基于前文所述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必要性,笔者认为,初中物理的生活化教学在客观要求教师要建构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授课模式,突破以往课堂教学教师为主导的情形。教师可以采取下述方式:

(一)生活元素导入教材内容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现,要求教师要将教材所涵盖的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明确目的性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以降低教材中部分内容与现实脱节所导致的学生疏离感。笔者曾在讲授“影响滑动摩擦力方向及大小”的内容时,为形象说明这一问题,借用了生活中常用的扫帚。将扫帚竖直压在讲台桌面上,并手持扫帚杆在桌面拖动。在这一演示中,不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并提出相应的启发性问题,如“扫帚底部为何会弯曲?”“扫帚运动方向与滑动摩擦力方向的关系”等。这类问题借助生活化道具的运用使学生易于产生共鸣。

(二)生活情境导入教学过程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笔者在讲授红外线的热效应时,借助电视机的遥控器的应用,将学生置于知识的生活化应用状态,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活气息。

(三)生活体验激发学习热情

物理知识的学习,要求学习者在不断的知识吸收积累中,将所学到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借鉴“让学习者借助对闲暇时间的有效利用进而获得知识收益”的闲暇教育模式,在课后作业中布置学生观察自家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小结

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单向知识传授模式。作为物理教师而言,不光要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更要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使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也学会对知识应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模式,结合了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状况,在考虑学情的前提下实现了知识的有效传递,培养了学生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高飞.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途径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40-44.

初中物理教师要求范文5

一、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实验室硬件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教育质量的提高,实验手段的改进,新课标的实施都离不开硬件的支持。目前,农村初中在新课程实施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硬件设施“跟不上”。虽然近年来各级政府在“普九普实”验收中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也有所改观,但实验室建设还是远远跟不上教学发展的需要,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缺少独立的生物实验室和必备的教学仪器设施,化学、生物合用实验室的现象普遍存在于各个农村学校之中。在重庆市迎接国家教委义务教育均衡化检查东风的吹佛下,农村初中实验室建设终于走上了快车道。2016年春,我区农村学校基本上按照国家教委的规范化要求建起了实验室并配备了基本的实验仪器与设备。从本学期开始,我校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也基本上按课标要求开设了实验课程,学生也走进了神秘的实验室,动手做起了实验。(二)实验室使用与实验员配置方面存在的问题。初中生物之所以不能按照国家的要求开展正常的实验、实作课,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分年级使用的实验室与专职的实验人员,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二十余个班级使用同一个生物实验室,造成实验室安排与调课经常协调不过来。实验人员在同一个实验室准备不同年级的实验器材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能得到合理的解决,实验教学只能是停留在教室演示给学生看一下,让学进入实验室亲自动手操作的机会无形中减少了很多。要解决这些问题还需要争取政府资金的加大投入和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功能室)的建设,对规模较大的学校在初中部也应当考虑配置专职的实验人员。(三)教育(课程)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当今时代,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发展的先导力量,有力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适应国家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人才,所以,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课程资源可供利用、选择、开发,必须要有充分的知识库来让教师获取“营养”,并通过互联网来借鉴观摩别人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成果。学生也需要通过互联网来了解世界与扩大知识面及查阅相关资料。但农村学校由于受地域、经济、硬件等条件限制,可供教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资源极为有限。许多学校没有校园网络及教学多媒体,缺少相应的图书和标准实验室,有限的图书得不到及时更新和有效利用,硬件设施建设远远跟不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教师没有资料可查,学生没有大量的图书可供阅读。教师与学生不能共享与利用互联网上现成的优质教育资源。这对于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改进教学策略和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等均受到极大的影响。(四)生物教师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生物教学及实验质量的提高。从目前农村初中生物教师的构成上来看,呈现专业(专职)教师偏少;兼职教师多且经常换人;教材多变,让教师无法适应;部分教师自身专业知识与能力不足,有些农村单设初中甚至于没有专职生物教师。面对农村初中生物教师整体“量”与“质”的不足,如不尽快改善这一现状,创新实验教学和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只能成为一句时髦的口号。

二、农村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思考

初中物理教师要求范文6

关键词: 初高中物理教学 衔接 关键点

升入高中后,由于高中物理知识的增多,研究的深入,很多初中物理成绩优秀的同学,升入高中以后成绩下降,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力。究其原因,主要是高中物理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要求较高,不易于学生接受,学生因不会学而导致不爱学和不愿学的情况为数甚多,从而产生畏难情绪,最终丧失信心。其实,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需要一个过渡。而对于物理教师来说,在高一这个关键期,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一、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的差异

1.思维从形象到抽象。

初中物理知识的呈现基本上是以形象思维为基础,大多数问题是以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的实验为依据,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密切的联系,学生是通过形象思维获得知识的;而高中物理知识的呈现大多以抽象思维为基础,需要在实验基础上,让学生开动大脑,通过对事物进行抽象、简化、概括,在头脑中建构出一些具体事物的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的建立往往成为很多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难点。例如静摩擦力的方向,物体受力情况的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内容的学习都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思维能力。

2.逻辑思维从简单到复杂。

初中生升入高中以后,普遍反映上课可以听懂但课后不会解题,原因是初中阶段的物理问题逻辑比较简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也并不高,学生只要掌握了基本公式,并能够简单地进行变换应用,大部分问题都能够得以解决。而高中阶段的物理问题所涉及的因素比较多,逻辑关系更复杂,学生感到难学的重要原因是缺乏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不善于判断和推理,不会联想,缺乏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很多学生往往习惯于死记硬背公式,之后乱套一气,并没有将问题分析透彻。

3.研究从定性到定量。

初中物理中大多数问题都重在定性分析,即使进行定量计算,也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比例关系的运用;而高中物理大部分问题不仅要作定性分析,而且要进行大量的相对复杂的定量计算。例如初中物理对功的要求只是简单的理解计算,而在高中不仅要求理解功的物理意义,而且要求理解正功和负功的意义,以及具体的计算和能量转化之间的关系等;这就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4.对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要求提高。

初中物理问题的解决,对运用数学工具的要求不高,主要使用算术、代数方法;高中物理问题与数学工具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量地使用代数、函数、三角函数、图像、矢量运算、极值等方法,这些方法的综合应用成为解决物理问题必不可少的条件。例如大量的使用s-t,v-t,a-t等图像解决运动学问题,利用三角函数求极值等。

5.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提高。

初中阶段学习新知识的时候,主要以记忆为主,只要记住一些现象和结论就可以了,并不需要知道它的来龙去脉。而在高中阶段物理学习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知识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物理过程相对比较复杂,往往由几个物理过程的连接所形成,很多定理、公式等需要完整地了解它们的分析和推理过程,才能够正确地理解应用。例如,在学习竖直上抛运动的时候,在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弄不清楚运动性质,胡套乱带,最终结果肯定是错的。所以高中阶段物理学习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变被动记忆为主动探究。

二、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关键点

1.重视学情分析,选择合适教学方法。

由于大部分高中教师都没有在初中任教的经历,因此对学生基本情况掌握不太清楚,虽然所有老师都上过初中,但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推进,初中物理教材在内容与结构上也在不断调整。高中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知识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甚至学生所具备的学习能力水平等。明确这些以后教师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使教师教起来方便,学生学起来容易。

2.关注新旧知识联系,强化教学效果。

人的认知是一个从已知到未知,将新知纳入旧知的结构而逐步演化提高的过程。教师应把高中教材研究的问题与初中教材研究的问题在文字表述、研究方法、思维特点等方面进行对比,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差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将旧知识与新知识建立起联系,从而将新知识整合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顺利地实现知识的迁移,减少高中物理学习的困难。例如力学中从初中的二力平衡到高中共点力的平衡再到牛顿第二定律。

3.透析物理概念和规律。

在高中阶段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让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其次弄清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来龙去脉,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的同时,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

4.加强思维方法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水平。

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很重要。物理的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做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关键。教师在传授课堂知识的同时应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习惯,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每一节课都要设法创设思维情境,组织学生开展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物理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让他们掌握科学方法,进而做到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养成良好习惯,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5.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